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通用17篇)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通用17篇)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通用17篇)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太阳、地球和月球有不同的主题颜色。

2.知道地球的资源十分丰富,颜色也是五彩缤纷的。

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比较科学的方式获取、加工、筛选、整理信息。

2.能基于所学知识,制订简单的制作海报的计划,包括海报主题、分工合作等。

3.能掌握制作主题海报的方法,更充分全面地认识地球。

科学态度目标1.能分工合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在小组合作中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2.乐于展示交流自己的观点,善于学习他人优秀的做法和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到地球的资源十分丰富,适合人类的居住。

认识到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需要我们共同保护。

教学重难点重点:围绕某一主题收集相关资料,制作地球主题海报。

难点:收集和整理与地球有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海报资料、双面胶、彩色笔、卡纸、剪刀、计算机等。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示范海报及海报设计说明。

聚焦1.引入:太阳、月球和地球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之前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对太阳、月球和地球有了一定的了解。

2.提问:(教学提示:出示太阳、月球和地球的图片。

)每个天体都有各自的特点,如果让你用不同颜色代表太阳和月球,你会选择什么颜色?(预设:太阳温度高,是个大火球,用红色;月球的光比较柔和,可以用黄色。

我要给太阳涂上黄色或红色,因为太阳是火的星球,温度很高;我要给月球涂上银灰色,因为从照片来看,月球灰蒙蒙的。

)3.揭题:和太阳、月球相比,地球上有水、土壤、岩石和形态多样的动植物等。

今天,我们就来给地球做一张海报。

(板书:太阳、月球和地球)【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颜色表现对太阳和月球的认识,既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又能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

探索与研讨探索一:给太阳和月球涂上颜色并说明原因1.交流:指导学生分组讨论,明确太阳和月球的颜色。

2.活动:指导学生活动,并完成活动帮助卡。

【设计意图】让学生给太阳和月球涂上颜色并说明原因,有利于学生表现对二者的认识,同时能方便教师进行评价。

小学三年级科学课教案5篇

小学三年级科学课教案5篇

小学三年级科学课教案5篇小学三年级科学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1.运用各种感官,积极动手动脑,探索影子的秘密。

2.在探索的过程中,使幼儿感受到发现的乐趣,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及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准备1.大屏幕一个、幻灯机一台、手电筒一个。

2.幼儿操作的手偶玩具若干。

3.小故事一个,磁带一盘。

教学过程(一)探索影子1.导入语:小朋友,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来和影子做游戏,但是影子有许多秘密,咱们把他找出来好不好?看谁找得又多又快? (鼓励幼儿用身体的各部位和影子做游戏)2.幼儿自由地和影子做游戏,积极探索影子的秘密(教师观察幼儿的探索情况,并有目的地与幼儿交流。

)3.讨论:影子的秘密提问:① 你是怎样和影子玩的,发现了什么?② 影子会变吗?它是怎样变的?教师小结幼儿的发现。

知识点:影子会动,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

影子会变,随着与光源距离的长短而变化。

(二)游戏:猜影子玩法:1.教师请两个特征比较明显的幼儿藏在屏幕后面,请其他幼儿分别猜猜他们是谁?提问:请问他是谁?你怎么知道?2.请两名特征不明显的幼儿藏起来,增加游戏难度,引起幼儿兴趣。

知识点:影子的特征与物体有关。

(三)利用游戏进行表演:激发幼儿对影子探索的欲望。

1.教师用手影给幼儿讲故事,请幼儿欣赏。

a.幼儿对着影子自由地表演手影。

b.请幼儿换用手偶结合音乐进一步感知影子的有趣现象,当幼儿兴致较高时,教师忽然将灯关掉,引导幼儿观察光和影子的关系。

2.提问:影子哪去了?为什么没有影子呢?(打开灯进一步提问)有灯光了,可是为什么还是没有影子?知识点:影子、物体、光线三者密切相连,缺一即形不成影子。

文小学三年级科学课教案篇2?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

2.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像空气一样的气体。

科学探究目标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水去哪儿了”的探究活动。

科学态度目标1.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形成细致、客观地观察的态度。

2024年浙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2024年浙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2024年浙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第一章《植物的生长》:第一节植物的身体;第二节植物的生长过程;第三节植物的生长环境。

2.第二章《动物的生活》:第一节常见的动物;第二节动物的特征;第三节动物的行为。

二、教学目标1.掌握植物的基本结构和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生长环境对植物的影响。

2.认识常见动物及其特征,了解动物的行为特点。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特征及行为。

2.教学重点:植物的基本结构、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动物模型、实物展示。

2.学具:学生活动手册、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1)植物的身体:教师展示植物的基本结构,引导学生观察、认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

(2)植物的生长过程:教师讲解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植物开花、结果等过程,结合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植物生长过程。

(3)植物的生长环境:讨论植物生长需要的水、阳光、空气、土壤等环境因素,分析这些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4)常见的动物:教师展示动物模型,引导学生认识并了解各种动物的特征。

(6)动物的行为:讲解动物的行为特点,如捕食、繁殖、迁徙等,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活动手册上的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1.植物的生长:(1)植物的身体:根、茎、叶、花、果实(2)植物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植物开花→结果(3)植物的生长环境:水、阳光、空气、土壤2.动物的生活:(1)常见的动物:猫、狗、鸟、鱼等(2)动物的特征:身体结构、运动方式、生活习性(3)动物的行为:捕食、繁殖、迁徙等七、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1)画出你最喜欢的植物,并注明其生长过程。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在上节课了解了生命物体有哪些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植物展开研究,通过对植物由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获取关于植物的多样性、植物的外部形状等方面的信息,渗透了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本课的主题活动是对植物进行观察,课上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了解常见植物的不同特征,并能说出不同植物的相似之处。

教学时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入手,利用“认识校园里的植物”的活动,让学生的思维聚焦在“植物”上,同时也为认识植物的多样行寻找一个“增长点。

二.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

2.意识到植物之间也有很多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科学探究:能利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去比较,掌握对比的方法。

科学知识:观察植物,并能描述出它的形状与特征。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了解植物在形态方面的一些特征。

难点:找出植物的相同之处。

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前了解学校里的各种植物,学校里的植物的照片。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先给大家欣赏几副图片,(出示学校植物的照片)这些图片漂亮吗?漂亮在哪?2.师:这些图片看上去,满眼都是绿色,非常漂亮,那你们有没有觉得图片中的这些景色有点眼熟呢?是哪里的呢?对了,这些图片显示的就是我们学校各个地方的绿化,我们学校的植物可真多啊,今天我们就象科学家一样一起来研究一下我们身边这些植物,好吗?(板书)(二)、认识校园里的植物1.整体认识植物:(1)提问:你认识的校园里的植物有哪些?比一比谁说得最多?(2)明确提出观察任务:这些植物的生长环境是什么样子的?这些植物长得有什么特点?(要求从高矮、外形困扩等方面描述植物)(3)交流后让学生按照由矮到高的顺序给这些植物排序,说说矮的、高的植物各有什么特点。

(4)小结:植物的外部形状是各种各样的。

2.局部观察植物(1)明确提出观察任务:我们要去观察不同植物的相同部位,有树皮、树叶和花。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植物的生长与变化植物的六大器官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2. 第二章:动物的生活与适应常见动物的特征与分类动物的运动与行为动物的生活习性与适应环境3.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天气的观测与描述气候的变化与影响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植物的六大器官、生长过程及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掌握常见动物的特征、分类、运动与行为。

理解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变化及影响因素。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关爱动植物,关注生态平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动物的行为与适应环境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2. 教学重点:植物的生长过程与结构动物的分类与特征天气观测与气候变化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样本、显微镜、放大镜等动物标本、模型、卡片等天气观测工具(如温度计、湿度计、风向仪等)2. 学具:彩色笔、剪刀、胶水等探究记录本、观察表格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生长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过程。

播放动物行为的视频,激发学生对动物生活与适应的兴趣。

以天气变化为背景,引导学生关注气候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新课导入:介绍植物的六大器官,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结构。

讲解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通过实验验证。

分类介绍常见动物的特征,让学生学会观察与描述。

分析动物的生活习性与适应环境,举例说明。

讲解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引导学生进行天气观测。

3. 例题讲解:以植物生长过程为例,讲解植物的结构与功能。

以动物分类为例,介绍动物的特征与适应。

以天气观测为例,讲解气候的变化与影响。

4. 随堂练习:学生观察植物样本,绘制植物结构图。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动物的生活习性与适应环境。

三年级科学优秀教学教案【优秀4篇】

三年级科学优秀教学教案【优秀4篇】

三年级科学优秀教学教案【优秀4篇】篇一: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道大自然有种类繁多的有生命的物体,认识常见的动物和植物。

知道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和基本需求。

2、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

能够运用文字、图表等记录有关观察、调查的结果。

能够有目的地交流研究活动的方法与结果。

3、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

意识到生命是多种多样的。

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要珍爱生命。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教师选择一个观察地点,供学生观察。

(校园内)。

2、观察记录纸。

3、调查用的一些工具(绳子、尺、放大镜等)。

4、课前准备好有关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项。

教学活动建议:本课是课程标准中生命世界部分的开篇之作。

本课通过寻找有生命的物体,讨论有生命物体的特征等活动,建立起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特点的有生命物体的科学概念。

学生对有生命的物体有着天生的兴趣,对小动物的关注和对植物的观察从他们幼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因此“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这种亲身体验会增加更多的感性认识。

在活动中边找边记,能锻炼学生的记录能力,利于在收集证据过程中良好习惯的养成,为后面的研讨提供大量的“食粮”。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你喜欢什么植物?你对树进行研究过吗?从书上的照片中,你看到了什么?你有没有到一棵大树前观察过?想去观察吗?一、小组讨论心目中有关树的信息,并记录在纸上。

(1)学生讨论(四人一组)自己心目中的树。

(2)把讨论的信息写于纸上。

二、怎样观察一棵大树。

(1)如果你在来到一棵大树下,你想观察什么?学生讨论。

(2)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学生讨论。

老师讲述观察要有序、有计划,并把观察得来的信息记录在纸上,以供以后研究用。

三、带动学生到大树前,开始活动。

(1)有组织的带领学生到事先选好的大树下。

(2)学生根据自己想好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观察大树。

(3)要学生把观察到的内容写在记录纸上。

四、让学生通过讨论后,知道看与观察的不同。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通用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

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

过程与方法:推测摆的摆动快慢与什么有关,进行改变摆锤、摆绳的长短对摆的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研究,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分析进行预测。

重点和难点重点:能够根据自己制作的摆,推测影响摆摆动次数的因素。

经历一个观察现象—推理判断—制订方案—论证计划的可行性的活动过程。

难点:通过小组合作,尝试自行设计对比实验,研究出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只与摆线的长度有关。

初步学会分析和推理对比试验中的定变量关系,并学会设计控制一个变量的实验。

教学准备每个小组准备:10厘米、20厘米30厘米长的摆绳各一根,钩码四个。

研究摆重记录表1份,摆绳记录表1份,摆角记录表1份。

铁架台一个,秒表一只。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师:上节课我们认识摆,关于摆你知道什么?我们知道摆具有等时性,那不同的摆自由摆动的快慢都一样吗?2、师:关于摆的奥秘还有很多,想继续研究吗?3、揭题:摆的研究。

(板书课题)二、玩摆1、组装好,并试着玩一玩。

然后试一试,想一想让它自然的摆起来,要注意哪些地方?(玩的时候要注意:线要轻轻拉直,自然松手,要让它停下来只要轻轻一抓就行了,学会操作摆。

学会记录单位时间内摆的次数。

)2、摆具有等时性,也就是说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相同。

那么不同的摆摆动的快慢也相同吗?(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摆动的次数不同说明不同的摆摆动的快慢不同。

猜想:摆摆动的快慢究竟与什么有关呢?三、设计实验,验证猜想选择假设,并制定研究计划师:请各小组选择你们最想研究的假设,并讨论一下,准备怎样来研究?哪个条件要变,哪些条件不能变?每种情况要测几次?我们的研究方案第()小组我们研究的问题:摆摆动的快慢与是否有关。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最新8篇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最新8篇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最新8篇三年级科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树是活植物,生长在一定环境里,是有生命物体。

过程与方法:初步认识真正观察应该是有目,制订观察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进行。

用各种感官观察大树。

借助放大镜、皮尺等简单工具对大树进行观察和测量。

用简单词语记录观察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从图片上获得信息是有限,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认识。

发展观察大树兴趣,体会到生命体给我们带来生机勃勃感受。

在观察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观察目标和方法,认识到观察重要性。

教学难点对大树观察要指向生命体这个核心概念。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一些观察用测量工具(如皮尺、放大镜等),观察记录纸。

教学过程一、引言1.校园里、大路旁、山坡上……到处我们都能看到植物,同学们对校园里植物最熟悉是哪些呢?2.就让我们从身边熟悉植物——大树开始观察研究吧。

二、看照片上大树1.教师讲解:这是一幅梧桐树照片,请大家仔细地看图,你能发现有关这株梧桐树哪些特点?(你能发现几点?)2.学生汇报:从图上看大树,我看到了什么?(要求仔细倾听,并大胆说出新发现,同时区分哪些是真正从照片上获得信息。

)三、回忆中大树1.教师引导:照片拍得很清楚,但是我们从照片上发现东西并不多,那么生活中你曾经看到过大树与这照片上有什么不一样吗?2.学生汇报:回忆我大树,我曾经看到过什么?3.教师激趣:同学们汇报内容真丰富,有内容大家都看见过,有内容有人还从来没看见过,而有人可能从来都没真正看过一棵大树呢?是不是?想去仔仔细细地看一棵真正大树吗?4.学生交流:为什么想看真正大树?(再去看一看,是不是能看到更多内容!会不会也有树瘤?是不是也有小动物?是不是还有其它东西?)5.教师总结:这样带着目去仔仔细细看大树时候,我们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6.学生小组交流并汇报:如果现在来到一棵大树下,我想观察什么?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内容?四、观察真正大树1.交流:教师引导孩子们交流在头脑中制订好观察大树个人计划。

三年级科学教案【精选8篇】

三年级科学教案【精选8篇】

三年级科学教案【精选8篇】三年级科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生知道蚂蚁有自己的生活习性,适应陆地上的生活;蚂蚁的身体分成头、胸、腹三个部分,头上有触礁,胸上长有六只脚。

2、学生能用图画尽可能准确的画出蚂蚁的身体;想办法解决观察过程中的问题,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观察研究。

3、学生以细心、小心的态度观察蚂蚁,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少许面包,少许白糖、和死掉的昆虫,放大镜。

教师准备:装在玻璃瓶里的蚂蚁、白志、放大镜、小盆子、小石块。

教学过程一、课前布置找蚂蚁1、课前找蚂蚁的要求:在校园找到蚂蚁;不惊扰蚂蚁;不捉蚂蚁。

2、学生找蚂蚁,最好能找到蚂蚁的窝。

3、关注:学生是否按要求找蚂蚁。

二、观察蚂蚁(一)室外观察蚂蚁1、交流有关蚂蚁的经验。

2、观察蚂蚁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观察蚂蚁的方法。

3、教师整理学生的意见并根据学生意见适当补充观察的注意事项。

4、学生到校园找好的地方观察蚂蚁。

5、关注:学生是否能在不干扰蚂蚁的情况下观察蚂蚁;是否能观察到蚂蚁的身体结构、吃食、运动、群体关系等方面的信息,是否认真记录。

6、尝试用不同方法观察蚂蚁;通过观察了解蚂蚁在身体结构、吃食、运动、群体关系等方面的信息。

(二)室内观察蚂蚁1、教师问:“蚂蚁要乱跑,怎样才能很好的观察蚂蚁呢?”2、学生讨论方法,教师整理。

3、选用合理的方法进行限制蚂蚁活动而又不伤害蚂蚁的观察并记录。

4、关注:学生是否能在真正不伤害蚂蚁的情况下观察蚂蚁,是否能观察到蚂蚁的身体结构、和运动方面的信息并记录。

5、尝试用不同方法观察蚂蚁;通过观察了解蚂蚁在身体结构、运动等方面的信息。

三、交流发现1、学生交流观察中的发现。

2、组织学生并适当提问使学生交流更顺畅和清晰,适当提供信息以帮助学生解答观察中的问题。

3、关注:学生对同学意见是否愿意倾听。

4、设计意图:培养倾听的习惯;获得更多有关蚂蚁的信息。

(备注:如果是室内观察,注意送蚂蚁回家。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范文篇二教学目标:1.经历简单的比较观察的过程,知道蜗牛和蝗虫的区别。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通用11篇)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通用11篇)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通用11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树生长在肯定的环境里,有肯定的生存需要。

过程与方法:用各种方法观测一棵树,描述一棵树。

用简图描述树的整体外形。

用拓印树皮的观测树干。

用实物来补充语言描述的不足。

情感、立场、价值观:能客观地记录观测到的现象,能继续关注树木的改变。

【教学重点】能尝试通过对树有序的观测描述和比较后指向树木作为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争论树木的相同之处。

【教学预备】学校中选定一些大树供各小组观测所需,同时为各小组预备:一张观测记录纸,一支蜡笔,一把软尺,一个放大镜。

【教学过程】一、观测树木的方法1、总任务:分小组进行观测,每个小组尽量观测不同的树木;小组内要分工明确,每个人要有观测任务;描述一棵树,完成一篇观测笔记。

2、分任务:我们所要观测的树长在学校的哪个地方?我们怎么按顺次来观测一棵树?〔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3、沟通:我们可以用哪些新的观测方法来观测新的内容?〔画简图、测量树干粗细、闻树叶、看果实、拓印树皮、捡拾标本、对比法……〕4、比较:我们能比书上的观测记录记得更好吗?〔先用简约的词语记录下来,回到教室后整理成观测笔记。

〕二、观测记录一棵树1、从远处观测整棵树,我们怎样记录?〔树冠外形、树的高度等〕2、从近处有序观测树的各个部分,我们会有哪些新的发觉?生:这棵树真大!看看我捡到的树叶和果实。

这是树的果实。

这是我的树皮拓片。

〔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3、让我们一起来把观测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吧。

要写出观测的时间、地点、小组成员。

要按观测的顺次来记录。

最好能贴上收集到的实物标本。

三、整理我们的观测记录1、整理:分小组依据观测记录整理成观测笔记。

2、描述:分小组描述一棵树:这是我们组的观测记录,能猜出是学校里的哪一棵树吗?3、比较我们的观测记录,思索、沟通:我们观测了哪些树?这些树的生长需要什么样的条件?不同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4、总结:通过深入争论,我们发觉了这么多的大树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请选定一棵你喜爱的大树,在课外继续观测它,它会怎样改变?把你的意外发觉都记录下来,同时把精彩的发觉张贴于科学学习栏目内。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
第一课: 动物与人类
目标
1. 了解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2. 掌握人类对动物的影响
3. 理解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
1. 介绍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2. 分享人类对动物的影响,如破坏动物的栖息地、过度捕猎等
3. 强调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4. 了解常见的保护动物的措施如建立野生动物保护区、宣传保护动物知识等
教学重点
1. 让学生了解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2. 强调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人类对动物的影响以及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1. 情景教学法:通过模拟场景,让学生感受人类对动物的影响,理解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2. 讨论法:让学生通过讨论来探究人类与动物的关系以及保护
动物的措施
第二课:天气变化
目标
1. 了解不同的天气现象
2. 掌握天气的变化规律
3. 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
教学内容
1. 介绍不同的天气现象如晴天、雨天、雪天等
2. 分析天气变化的规律,如四季变化、日夜变化等
3. 讲解气候变化的原因,并阐述全球变暖的影响教学重点
1. 让学生掌握天气变化的规律
2. 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以及它对人类的影响教学方法
1. 实验法:通过在不同环境下观察气温、气压等数据,让学生理解天气变化的规律
2. 图片展示法:通过图片展示气候变化对环境、生态等方面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过程与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教学难点】: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猫给小猫哺乳的图片、鸡妈妈带小鸡吃食的图片、向日葵小苗的图片、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

(学生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

【教学过程】:一、听听说说1、师:小猫是谁生下来的?小鸡是怎么来的呢?向日葵小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2、生: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师:(出示图片)验证学生说出的答案。

4、师: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它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二、想想画画1、师:用图画和文字将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和写下来。

2、生:在P2页“我知道的植物生长过程”的画板里画图。

3、师:展示学生画的作品。

4、师: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画的作品的意义。

5、师: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三、观察种子1、师:每个人把自己带来的白纸放到桌面上,将带来的植物的种子放到白纸上,观察植物的种子,边观察边记录。

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

2、师: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准备观察种子的什么?3、生:说说自己的想法?4、师:你们说对了,我们观察植物的种子,要观察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

5、生:观察植物的种子。

6、师:通过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发现了什么?7、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师:关注学生的汇报)8、师:不同植物的种子,从外观来看,它们的形状不一样、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种皮不一样等。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1-22)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1-22)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第一1.运动和位置【教材简析】《运动和位置》是三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单元的起始课。

为落实“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及“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两个科学概念,课文安排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是学生通过观察与讨论学会利用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是否发生了位置变化,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

第二个是借助方向盘和软尺,学习采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这样的方法来描述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

聚焦板块通过观察一张小女孩喂鱼的图片,引出研究当我们站在地面观察物体时,怎样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

探索板块,学生先通过独立观察图片、进行判断并思考依据,再全班交流的方式,发现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的依据。

学生再通过借助方向盘、软尺等工具小组合作探究方式,会发现同时用方向和距离来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可以认识到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变了,是运动的;位置没变,是静止。

同时认识到需要同时用方向和距离来准确描述位置。

拓展板块,本活动是告知方向和距离,标画物体所在位置。

其实质也是在应用中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学情分析】对于运动,学生并不陌生,他们有着许多生活经验。

但是学生对于物体的运动还有一些不完善甚至错误的认识,例如他们往往无法判断自动上升的扶梯上的人是否在运动,其原因是缺少“参照物”的概念。

在本课中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与讨论学会利用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是否发生了位置变化来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

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会使用前后左右、东南西北、远近等描述物体所处位置和方向。

在本课中将借助方向盘和软尺来帮助学生采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这样的方法,对于物体某个时刻的位置进行描述。

学生通过活动能意识到方向和距离共同决定物体某个时刻的位置。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

2.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

(完整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完整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1、小车的运动教科书说明:力的现象是学生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但究竟什么是力,怎样来表达力以及力的种类等却是学生所陌生的。

推力和拉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形式的力,本课以学生们喜爱的玩小车游戏为载体,按照“问题——假设——验证——发现——交流”的科学认识程序,谈就“推和拉都是力”、“推力和拉力都有方向和大小”以及“推力和拉力在生活中的应用”等内容。

在探究中认识、发现有关力的科学规律,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本课依据《科学课程标准》中“知道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发生变化,推和拉都是力;理由大小和方向”这一目标而编写的。

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对影响小车在斜面上、平面上的因素作出假设;2、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3、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搜集证据;4、能够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

科学知识:1、知道小车从斜坡上滑下,向前冲出去的距离于什么有关;2、认识到“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反复试验获取可靠测试结果的重要性;2、意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日常工作、生活问题中所起的作用。

二、教学准备:小车、用来大斜坡的硬纸板、软尺、木块。

(每组一套)三、教学过程:(一)欣赏片断,谈话导入1、欣赏一段运动中的汽车片断2、谈话导入: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汽车行驶在马路上,来来往往,络绎不绝,时而快,时而慢,在他们身上好象蕴藏着许许多多的秘密,你们想不想了解一些它们的小秘密?3、揭示课题:小车的运动(二)引出问题,提出假设1、小车的运动方式是什么?2、过渡:怎样是一辆小车跑得快些?3、引出问题:小车从斜坡上冲下来,向前冲出去的距离会与什么有关呢?4、猜测与坡度会有怎样的关系?5、提出假设:与坡度有关。

坡度越大,冲出去的距离越远。

(三)设计计划,实验验证1、我们的假设究竟成立不成立?需要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这个假设。

小组讨论:(1)在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是什么?(2)保持不变的条件是什么?(3)你们小组准备怎样进行实验,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的计划?2、小组汇报,教师综合意见,分配实验任务3、开始实验、汇报结果、及时点评4、小结结论:通过同学们的实验验证,我们得出了相同的结论,说明我们刚才提出的假设是成立的。

【实用】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23篇)

【实用】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23篇)

【实用】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23篇)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一):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热的传递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经历探究热的传递规律过程。

2.加强测量水温的技能训练,培养连续观察并记录的能力。

3.学会分析实验现象及数据,找寻其中的科学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知道科学探究过程中,离不开认真细致的观察。

2.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懂得分工合作的重要性,乐于合作,扎实完成自己的任务。

科学知识1.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

2.了解热总是从高温物体(部分)传向低温物体(部分),直到物体温度相等为止。

3.了解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金属棒、酒精灯、火柴、凡士林或蜡、支架、温度计、大烧杯、小烧杯、热水、冷水。

拓展课准备:酒精灯、火柴、三角架、石棉网、烧杯、水、茶叶、有关热辐射的录像资料。

一.教学导入1.演示:将开水倒入杯中,放上汤匙,过会儿,让学生摸摸。

2.提问:“汤匙变热了,热怎么传递过来的?” 引导学生做出猜想后,进入下面的.实验研究。

二.活动物体怎样传热1.教师介绍实验装置及实验材料。

2.猜测:火柴棒掉落的顺序会怎样?(猜测的理由)3.交待实验注意事项。

4.学生实验。

5.汇报。

6.检查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7.归纳:热是从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

三.活动测量变化的水温1.组织学生预测:两杯水的温度各会有怎样的变化?两杯水最后会怎样?2.讨论要做好实验,该怎样进行?2.讨论:要做好实验,该怎样进行?3.分组测量,认真观察、准确读数和及时记录。

4.分析数据,发现规律:热从热水杯传向冷水杯,温度的变化先快后慢,最后直至两杯水温度相等。

四.拓展:热的传递方式多媒体课件辅助介绍。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二):科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教案范文参考☆观察:观察对象果实的特点推测传播种子的方式油菜果荚鬼针草果实番茄果实蒲公英果实☆填一填种子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靠________传播,如油菜等;靠________传播,如槭树等;靠________传播,如鬼针草等;靠________ 传播,如椰子等。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以下是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的教学教案,仅供参考:单元一:植物的生长主题1:植物的繁殖教学目标: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包括种子、根茎、叶、芽等。

知道植物的种子是如何传播的,如风、动物、水等。

掌握一些常见的植物繁殖方法,如扦插、压条等。

主题2:植物的生长教学目标: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萌芽、生长、开花、结果等。

知道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掌握一些促进植物生长的方法,如浇水、施肥等。

单元二:动物的生命主题1:动物的认识教学目标:了解常见动物的种类、特征和习性。

知道动物的生命周期,如孵化、抚养、成长等。

掌握一些动物的行为,如迁徙、捕食、防御等。

主题2:动物的照顾教学目标:了解如何照顾动物,如饲料、兽医、居住环境等。

知道动物的需求和情感,如饥饿、口渴、孤独等。

掌握一些动物的照顾技巧,如洗澡、修剪、护理等。

单元三:物体的性质主题1:物体的认识教学目标:了解常见物体的种类、特征和用途。

知道物体的物理性质,如重量、形状、颜色等。

掌握一些物体的化学性质,如酸性、碱性、氧化性等。

主题2:物体的使用教学目标:了解如何使用物体,如工具、设备、材料等。

知道物体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如操作、维护、保养等。

掌握一些物体的使用历史和文化,如传统工艺、现代科技等。

以上是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的教学教案,通过多个主题和单元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自然和物质世界的各种现象和规律,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
.
.
第五单元《观察与测量》
教学内容
1、观察与描述
2、用工具测量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观察。

2、初步学会几种基本的测量方法。

3、认识到观察与测量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4、认识各种常见的测量工具和计量单位。

德育目标:
1、体验到观察是发现和探究之源。

2、体验到借助工具可以扩展人的感官功能。

3、意识到技术对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4、体验到所有感官一起工作,我们的观察才会更全面、更准确。

5、体验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教学重点:
1、初步学会几种基本的测量方法。

2、认识各种常见的测量工具和计量单位。

3、意识到只凭感觉是不可靠的。

科学需要精确的测量数据。

教学难点:
1、运用眼、耳、鼻、舌、手等感官直接观察自然事物,并用语言和图画描述其形态特征。

2、用放大镜、显微镜、听诊器等仪器对物体进行较细致的观察,并用图和文字表示。

3、用尺、天平、量筒、温度表、秒表等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做简单记录。

课时安排
第1课:1/2课时
第2课:1/2课时
第一课观察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自己的视觉、嗅觉、触觉、味觉全面过观察茶叶的形状、颜色、气味、口味,并进行交流。

2、观察不仅仅是用眼睛,各种感觉器官参与的识别活动都是观察。

3、了解关于茶叶品种与品质的有关知识。

4、体验科学探究中的认真、仔细、负责任、尊重事实等。

5、乐于交流、互助。

德育目标
1.敬佩我们国家的科学家。

2.同情、关爱残疾的同龄儿童。

3.体验科学探究中的认真、仔细、负责任、尊重事实等。

4.乐于交流、互助。

教学重点:
1、认识两位中国科学家。

2、观察不仅仅是用眼睛,各种感觉器官参与的识别活动都是观察。

3、了解关于茶叶品种与品质的有关知识。

教学难点
能够运用自己的视觉、嗅觉、触觉、味觉全面过观察茶叶的形状、颜色、气味、口味,并进行交流。

教学准备:
1.一些水果、布袋、绒毛玩具、沙。

2.烧杯、水、小勺子、干净的筷子。

3.一些简单的小乐器或方便发出声音的物体。

4.绿茶、乌龙茶、红茶和花茶。

教学课时:1/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测量
教学目标:
1、用尺、量筒、天平、温度计、秒表等对物体进行测量,并作记录。

2、认识到测量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3、认识常见的测量工具及计量单位,学会使用方法。

4、意识到只凭感觉是不可靠的,科学需要精确的数据。

德育目标:
意识到只凭感觉是不可靠的,科学需要精确的数据。

教学重点:
1、认识到测量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2、认识常见的测量工具及计量单位,学会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用尺、量筒、天平、温度计、秒表等对物体进行测量,并作记录。

教学准备:
1.两个轻重相接近的物体,各种形状的透明容器。

2.秒表、尺子(或身高测量器)、拉力计或握力计。

3.收集一些有关珠峰的资料以及2005年测量珠峰的情况。

4.一些测量用的工具
5.烧杯或其他杯子、量筒、水。

6.有关漏刻、沙漏的图片或音像资料以及工作原理的介绍。

7.纸、笔、尺、玉米棒。

教学课时:1/2课时
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