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方式对产妇近期盆底组织功能的影响分析

合集下载

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效果分析

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效果分析

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效果分析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妇产科医学已经发展出了多种分娩方式,包括自然分娩、产钳助产、产钳分娩、剖宫产等。

这些不同的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都有影响,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也成为了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就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以及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1. 自然分娩自然分娩是最常见的分娩方式,也是自然生产的一种方式。

通过自然分娩,孕妇可以顺利产下宝宝,同时也有利于盆底肌肉的伸张和恢复。

长时间的阵痛、推产过程中的用力等都会对盆底肌肉造成一定的拉伸和损伤,从而影响盆底功能的恢复。

胎头通过阴道会对盆底肌肉造成一定的挤压,也可能导致盆底功能受损。

2. 产钳助产和产钳分娩产钳是通过在胎儿头部使用特殊的产钳进行助产的方式。

在产钳助产或产钳分娩过程中,常常需要医生用力将产钳放入母体内,这样会对母体的盆底肌肉造成一定的压迫和拉伸,从而影响盆底功能。

尤其是产钳分娩,由于拉扯的力度会更大,因此盆底功能的受损程度也可能更严重。

3. 剖宫产剖宫产是通过在孕妇腹部进行一刀切开子宫,然后将宝宝取出的一种分娩方式。

相比自然分娩和产钳助产,剖宫产对盆底功能的影响相对较小,因为产道并没有经历过过度的拉伸和挤压,盆底肌肉的受损程度较小。

由于手术的创口会对盆底肌肉造成伤害,因此也不可完全忽略对盆底功能的影响。

二、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效果分析产后盆底功能的康复治疗对于妇女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良好的盆底功能可以保证尿液的憋失禁和性交的顺利进行,同时也可以预防盆底脏器脱垂等妇科疾病的发生。

针对不同的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应采取相应的康复治疗措施。

1. 盆底康复运动盆底康复运动是最常见的康复治疗方式之一,通过进行盆底肌肉的收缩和松弛训练,可以有效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从而提高盆底功能。

对于自然分娩和产钳助产的产妇,应该在产后尽早进行盆底康复运动,并持续进行,以促进盆底肌肉的恢复。

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

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ofHenanMedicalCollege㊀Vol.31No.1Feb.2019㊀收稿日期:2017-11-06㊀修回日期:2018-10-30作者简介:贾瑞敏(1975-)ꎬ女ꎬ河南省商丘市人ꎬ本科ꎬ副主任医师ꎬ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ꎮ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贾瑞敏(商丘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ꎬ河南商丘476000)[摘要]㊀目的㊀探究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盆底肌肌力和耐力的影响ꎮ方法㊀回顾性分析产后复查的10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ꎮ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将产妇分为观察组(阴道分娩ꎬn=51)和对照组(剖宫产ꎬn=55)ꎬ比较2组初产妇产后盆底肌肌力㊁疲劳度及阴道动态压力差异ꎮ结果㊀观察组产妇产后盆底肌肌力受损发生率88.24%㊁疲劳度(1.94ʃ0.23)%ꎬ高于对照组的65.45%㊁(1.63ʃ0.21)%ꎻ观察组阴道动态压力(26.31ʃ3.58)cmH2Oꎬ低于对照组的(30.57ʃ4.08)cmH2O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ꎮ结论㊀经阴道分娩的产妇盆底肌损伤更严重ꎬ其产后盆底肌肌力和耐力均低于经剖宫产的产妇ꎮ[关键词]㊀盆底功能ꎻ分娩方式ꎻ初产妇ꎻ肌力[中图分类号]㊀R714.46㊀㊀㊀[文献标识码]㊀B㊀㊀㊀[文章编号]㊀1008-9276(2019)01-0016-02㊀㊀女性盆底肌指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ꎬ具有维持尿道㊁阴道㊁子宫等盆腔脏器的正常位置和生理功能的作用ꎮ盆底肌松弛㊁肌力下降可导致盆底功能障碍ꎬ影响性功能和排尿功能ꎬ降低女性生活质量ꎮ研究[1]表明ꎬ产妇分娩后常伴随盆底肌损伤ꎬ进而导致盆底功能障碍ꎬ而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肌的损伤程度不同ꎬ临床上应予以重视ꎮ本研究旨在探究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对初产妇盆底肌肌力和耐力的影响ꎬ为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ꎬ报道如下ꎮ1㊀对象与方法1.1㊀对象㊀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 2017年3月于商丘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后复查的10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ꎮ纳入标准:年龄20~36岁ꎻ均为初产妇ꎬ单胎足月ꎻ产后6~8周作产后盆底功能筛查者ꎮ排除标准:合并严重产后并发症或手术外伤史者ꎮ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将产妇分为观察组(阴道分娩ꎬn=51)和对照组(剖宫产ꎬn=55)ꎮ2组产妇年龄㊁体质量指数(BMI)㊁新生儿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ꎬ具有可比性ꎮ见表1ꎮ表1㊀2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组别n年龄(岁)BMI(mg/m2)新生儿体质量(kg)观察组5128.34ʃ5.2125.13ʃ3.623.07ʃ0.42对照组5529.67ʃ5.4925.48ʃ3.343.12ʃ0.392/t值-1.277-0.518-0.636P值>0.05>0.05>0.051.2㊀方法1.2.1㊀检测仪器和方法㊀使用PHENIX8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广州市杉山医疗器械实业有限公司)测定2组产妇的产后盆底肌肌力㊁疲劳度和阴道动态压力ꎮ1.2.2㊀评价标准㊀①依据会阴肌力测试法(GRRUG)[2]评价盆底肌肌力ꎮⅠ类肌纤维收缩40%:0级:无收缩ꎻⅠ级:持续1sꎻⅡ级:持续2sꎻⅢ级:持续3sꎻⅣ级:持续4sꎻⅤ级:持续5sꎮⅡ类肌纤维收缩60%以上:0级:无收缩ꎻⅠ级:持续1次ꎻⅡ级:持续2次ꎻⅢ级:持续3次ꎻⅣ级:持续4次ꎻⅤ级:持续5次ꎮ<Ⅲ级则为肌力受损ꎮ②盆底肌疲劳度[3]:红色曲线最高点至终点时刻最高点的下降百分比ꎬ正常值为0%ꎮ③阴道动态压力ꎮ1.2.3㊀观察指标㊀比较2组产妇产后盆底肌肌力㊁疲劳度及阴道动态压力差异ꎮ1.3㊀统计学处理㊀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ꎬ计量资料以均数ʃ标准差(xʃs)表示ꎬ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ꎬ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ꎬ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ꎮ2㊀结果2.1㊀2组产妇产后盆底肌力比较㊀观察组产妇产后盆底肌肌力受损发生率高于对照组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620ꎬP<0.01)ꎮ见表2ꎮ2.2㊀2组产妇产后盆底肌疲劳度、阴道动态压力比较㊀观察组产妇产后盆底肌疲劳度高于对照组ꎬ阴道动态压力低于对照组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ꎮ见表3ꎮ61第1期贾瑞敏㊀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表2㊀2组产妇产后盆底肌肌力比较[n(%)]组别n0级Ⅰ级Ⅱ级Ⅲ级及以上肌力受损观察组515(9.80)37(72.55)3(5.88)6(11.76)45(88.24)对照组554(7.27)30(54.55)2(3.64)19(34.55)36(65.45)表3㊀2组产妇产后盆底肌疲劳度㊁阴道动态压力比较(xʃs)组别n疲劳度/%阴道动态压力(cmH2O)观察组511.94ʃ0.2326.31ʃ3.58对照组551.63ʃ0.2130.57ʃ4.08t值7.2285.695P值<0.001<0.001㊀注:1mmH2O=0.0098kPaꎮ3㊀讨论据相关文献[4-5]报道ꎬ妊娠期间由于子宫位置改变和体积增大对盆底肌造成较大压力ꎬ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的盆底肌易发生肌肉萎缩而导致肌力下降ꎮ同时ꎬ处于妊娠期的妇女性激素分泌发生改变ꎬ可诱发盆底肌肌纤维变性ꎬ进而导致肌肉损伤ꎬ减轻其对盆腔脏器的支撑作用ꎮ胎儿经由阴道分娩时ꎬ由于子宫收缩导致胎头下降增加其对盆底肌的压力ꎬ可能造成盆腔神经㊁肌肉损伤[6]ꎮ此外ꎬ胎儿娩出时旋转㊁仰伸等动作致使盆底肌异常扩张ꎬ超出其本身代偿能力后可能导致盆腔肌肉和结缔组织功能的不可逆损伤[7]ꎮ有研究[8]表明ꎬ盆底肌在第二产程期间所受的牵拉作用最大ꎬ当产程延长或胎儿体重过大时对盆底肌的损伤更持久和严重ꎮ剖宫产避免了阴道分娩对盆底肌的伤害ꎬ其产后盆底肌损伤较轻ꎬ但由于妊娠期也会导致盆底组织损伤ꎬ因而剖宫产产妇仍会存在盆底功能障碍ꎮ本研究结果显示ꎬ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产后盆底肌力受损发生率高于剖宫产产妇ꎬ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结论ꎮ除盆底肌肌力外ꎬ肌纤维疲劳度和阴道动态压力也是反映盆底功能损伤的敏感指标ꎮ本研究中ꎬ观察组产妇产后盆底肌疲劳度高于对照组ꎬ阴道动态压力则低于对照组ꎬ表明阴道分娩对盆底肌功能损伤较严重ꎬ盆底肌耐力下降更明显ꎮ杜玉玲[9]认为ꎬ阴道分娩是导致盆底肌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ꎬ其对盆底肌损伤可能与胎头对盆腔组织的压迫㊁产钳助产以及阴道侧切等因素相关ꎮ而剖宫产可避免这些高危因素ꎬ对盆底肌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ꎮ但剖宫产不能完全避免对盆底肌的损伤ꎬ且盆底肌有一定自然恢复能力ꎬ因此不能为了减轻盆底肌损伤而选择剖宫产[10]ꎮ综上所述ꎬ与剖宫产比较ꎬ经阴道分娩的产妇盆底肌肌力和耐力均更低ꎬ盆底肌损伤更严重ꎬ易发生盆底功能障碍ꎬ需尽早进行预防干预ꎮ参考文献[1]㊀刘浏ꎬ张妤ꎬ卫兵ꎬ等.产后妇女盆底肌力与分娩方式㊁季节的关系[J].山东医药ꎬ2015ꎬ55(43):11-13. [2]㊀何浪驰ꎬ叶明ꎬ黄柳ꎬ等.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肌力的测定及意义[J].广东医学ꎬ2016ꎬ37(9):1347-1349. [3]㊀陈仙琴ꎬ刘梅青.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肌力近期影响的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ꎬ2014ꎬ21(22):3477-3478. [4]㊀谢晓丽.分娩方式对盆底结构功能和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ꎬ2015ꎬ27(5):589-590. [5]㊀张静ꎬ陈江鸿ꎬ刘丽ꎬ等.自由体位分娩对产妇分娩结局及盆底功能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ꎬ2018ꎬ24(14):1657-1660. [6]㊀阿斯叶 阿布拉ꎬ米娜瓦尔 阿布力孜.不同分娩方式结合产后电刺激对盆底功能及盆底肌康复效果的影响[J].河北医学ꎬ2017ꎬ23(8):1268-1272.[7]㊀白小丽ꎬ杨伟娟.早期盆底肌康复训练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盆底康复结局影响分析[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ꎬ2016ꎬ8(9):117-119.[8]㊀龚南亚ꎬ卢江炜.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肌收缩力的影响及康复训练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ꎬ2017ꎬ32(12):2593-2595. [9]㊀杜玉玲.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盆底康复效果与性功能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ꎬ2016ꎬ31(12):2452-2455.[10]刘鹏ꎬ孙红霞.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产后电刺激对盆底肌康复治疗效果对比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ꎬ2017ꎬ16(5):507-510.[责任编辑:刘迪]71。

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肌力近期影响的临床观察

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肌力近期影响的临床观察

l o w—u p f r o m J a n u a r y 2 01 2 t o J a n u a r y 2 0 1 3, 9 6 3 C a S e s we r e v  ̄ g i n l a d e l i v e y, r 6 3 6 C a  ̄ - . S w e e r c e s  ̄ a n s e c t i o n, a l l p a t i e n t s u n d e r w e s t r e n g t h l e s s ha t n g f a d e I I I p a t i e n t s h a d d i f e r e n t d e g r e e o f el p v i c l f o o r d y s f u n c t i o n . C o n c l u s i o n B o h t V a g i n 8 l d e i l v e r y a n d c e -

7 1 1 4-
吉 林 医学 2 0 1 3年 l 2月 第 3 3卷 第 3 4期
不 同分 娩 方 式对产 后 盆 底 肌 力近 期 影 响 的 临床 观 察
米建锋 [ 摘 ( 广西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 , 广西 钦州 5 3 5 0 0 0 )
要] 目的 : 通过 P HE N I X U 4检查 , 观察不 同分娩 方式 对产后 4 2 d女性盆 底肌力 的影 响。方法 : 选择 2 0 1 2年 1月 一
N L XU 4 e x a mi n a t i o n . Me t h o d 1 5 9 9 p a t i e n t s We e r e x a mi n e d b y P HEN I XU 4, t h e y w e e r c h o s e n f r o m o b s t e t r i c c l i n i c 4 2 d a y s p o s t p a r t u m f o l -

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组织的影响

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组织的影响

且导致 P P的发 生 。H y O ot e等 采 用 MR 观 察 了 I 未生育妇女 和 阴道 分娩 后妇 女 的盆底解 剖发 现 , 阴
道分娩后发 生肛提肌 断裂 , MR 成像 中表现 为肛 在 I
> m, 1c 但小 于阴道长度 ( >1o ; 即 m) 1 : 生殖 V度 下 。 PP I O ≥ 度者 为患病者 。 13 统计学 方法 . 采用 S S 1 . P S 1 5统计软件 。数 据
保 护作用 的观点 尚有争 议u 。20 09年 1 一 00年 J 月 21 7月 , 通过对 不同分娩方式 的孕产妇妊娠 晚期和 我们
产后 3 6个月时盆底 组 织进行 P P量 化分 期 ( O - , O P P
2 结 果
妊娠晚期及 产后 3 6个 月 时 , 、 A组 P P I 者 O 度 分别 为 8 1 、8例 , 、7 l Ⅱ度者 3 5 2例 , Ⅲ度及 Ⅳ度 、、 无 者 ;O P P患病 率分 别为 3 . 8 、8 7 % 、2 5 % , 4 3 % 6 . 5 6 .0 与妊娠 晚期 比较 , 后 3 6个 月 P P患 病率 明显 增 产 、 O

3一+ m( 3c 即位 于 处女 膜 上 3e 至 处女 膜 下 3 m
CI l 的范围 ) O — T 。P PQ分度标 准 : 0度 : P P I : 无 O ; 度
P P最低点位 于 处女 膜 上 >1c ( < 一1o ; O m, 即 m)
现妊娠 晚期 P P分 度 高 于妊 娠 早期 。本 观 察 结 果 O
显示 , 娠 晚期 者 A 组 及 B 组 P P总 患 病 率 为 妊 O
Ⅱ度 :O P P的最低 点 位 于处 女 膜上 或 下 1c 即 > m(

2种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近期盆底组织功能的影响研究

2种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近期盆底组织功能的影响研究
组 ( . ±1 .3 。 较 , 膀耽 颈旋 转 角度( 6 7 ±7 1 ) 与( 6 6 ±1 .5 。 较 , 9 1 4 1 2 7 )比 及 1 . 2 . 9 。 2 .3 0 0 )比 差异 有统 计 学 意义( 0 0 )盆 底肌 力检 .5 。 测 法结果 显 示 选择 性 剖 宫 产 组分 别 为 ≤3 1 . % 5 2 ) ≥ 4 8 . % 2 / ; 分 2 ( / 6 , 分 8 ( 1 2 ) 阴道 分 娩 组 ≤ 3 5 % 1 / ) ≥ 4 5 % 9 o 6 分 ( 3 , o 6 检 测 法进 行 评 价 盆 底 肌 力 。 果 产 后 6~8 时 , u 发 生 率 选 择 性 剖 宫 产 组 为 3 8 % 1 2 ) 顺 并 结 周 S I . ( / , 5 6 产 组 1 . %( /3 )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0 0 ) P P 生 率 选 择 性 剖 宫 产 组 为 1 . ( /2 ) 较 顺 产 组 的 4 . % 7 8 5 6 , 2 J . 。 O 发 p 5 2% 5 , 9 3 6 8 6 8 ( / ) ,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 0 0 ) 经 会 阴超 声 结 果 显 示 , 择 性 剖 宫 产 组 膀 胱 颈 角度 ( . ±8 0 ) 与 顺 产 1 3 低 差 5 2 尸 . 。 5 选 8 3 0 2 .6。
e p r me i g, u t a o c e t n o r s d a u i e n e i um u t a o d e a n to An na y i o t e r c u r n e f UI x e i nt n lr s ni t s i g f e i u l r n a d p r ne lr s un x mi a i n. a l s s n h i o c r e c o S a d POP n b a d r e k n a d l d e n c mo l t wa a r e o t P l i fo r biiy s c r i d u . e v c l o mus l s r n t e t n t o wa u e t v l a e p l c l o ce t e g h t s i g me h d s s d o e a u t e vi fo r mu c e s r n t a c r i g o t c mp r t v s u c r i d ut t s l t e g h c o d n t he o a a i e t dy a r e o a 0~ 51. e ul Fo l we u n R s t s lo d p i 6~ 8 we k a t r h l b r h. e s fe c i d i t

研究不同分娩方式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及盆底康复治疗效果影响

研究不同分娩方式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及盆底康复治疗效果影响

研究不同分娩方式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及盆底康复治疗效果影响发布时间:2021-08-19T09:42:18.495Z 来源:《航空军医》2021年6期作者:韩亚楠[导读] 本次研究以产妇为对象,分析不同分娩方式下女性盆底康复情况,报告如下。

(北京怀柔医院101400)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及盆底康复治疗效果影响。

方法选取本院84例产妇开展本次研究,时间2020年06月-2021年06月,所有产妇均实施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将其中42例阴道顺产产妇划分为观察组,另42例剖宫产产妇划分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康复效果。

结果与对照组阴道收缩压、阴道静息压、收缩时间和盆底障碍疾病发生率相比,观察组均明显偏低(P<0.05)。

结论与剖宫产产妇相比,阴道顺产产妇的盆底功能恢复效果更好,阴道顺产这一分娩方式更安全可靠。

关键词:剖宫产;阴道顺产;盆底功能盆底功能障碍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女性产后疾病,有具体研究表明,我国产妇出现这一疾病的概率高达35%,该病的发生严重影响到了产妇的健康水平,阻碍到了其产后恢复。

根据产妇实际盆底功能情况,为其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康复治疗措施,有助于促使患者盆底功能恢复,提升产妇心理健康水平,推动产妇尽快恢复日常生活。

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的康复效果具有差异性,分析产妇盆底功能恢复效果,引导产妇选取适宜分娩方式具有积极意义[1]。

本次研究以产妇为对象,分析不同分娩方式下女性盆底康复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84例产妇开展本次研究,时间2020年06月-2021年06月,将其中42例阴道顺产产妇划分为观察组,另42例剖宫产产妇划分为对照组。

对照组年龄为21-36岁,平均年龄(27.18±3.89)岁;观察组年龄为22-37岁,平均年龄(27.76±3.13)岁。

两组一般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所有产妇均实施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引导产妇展开盆底肌锻炼,指导产妇采取平卧体位,引导产妇将双腿张开并呈现出屈曲状态,以产妇呼吸节奏为基础,指导其适当调节肛门,在吸气的同时产妇需要收缩肛门,时间为6秒,在呼气的同时产妇需要将肛门放松,时间为6秒,每次吸气和呼气后,休息6秒,然后重复上述动作。

不同分娩因素对产后盆底肌力的近期影响

不同分娩因素对产后盆底肌力的近期影响

不同分娩因素对产后盆底肌力的近期影响祁志宇;党翠玲;赵耀红;张殿尧;范桂银【期刊名称】《河北医药》【年(卷),期】2016(038)013【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分娩因素对产后盆底肌力的近期影响。

方法选取分娩并于产后6~8周筛查盆底肌力的785例产妇,按分娩结局、分娩体位及会阴损伤情况分为阴道分娩578例,剖宫产207例,选择性剖宫产128例,产程中剖宫产79例,产钳助产36例,自然分娩542例,会阴侧切192例,会阴完整221例,会阴裂伤165例(Ⅰ度裂伤107例,Ⅱ度裂伤58例),自由体位分娩280例,平卧位分娩298例。

对各组产妇产后6~8周进行盆底肌力筛查,探讨不同分娩因素对盆底肌力的影响。

结果阴道分娩组产后早期盆底Ⅰ类肌肌力异常率高于剖宫产组( P <0`.05),产钳助产组Ⅰ类及Ⅱ类肌肌力异常率高于自然分娩组( P <0.05),会阴侧切组高于非会阴侧切组( P <0.05),选择性剖宫产与产程中剖宫产、自由体位与传统体位分娩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阴道分娩、产钳助产及会阴侧切术增加产后早期盆底肌力的异常程度,不同时机剖宫产及分娩体位均不影响产后早期盆底肌力。

【总页数】4页(P2016-2018,2019)【作者】祁志宇;党翠玲;赵耀红;张殿尧;范桂银【作者单位】067000 河北省承德市妇幼保健院;067000 河北省承德市妇幼保健院;067000 河北省承德市妇幼保健院;承德钢铁公司职工医院;067000 河北省承德市妇幼保健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4.46【相关文献】1.产后盆底肌电刺激对不同分娩方式盆底肌力近期疗效观察 [J], 蒋红;吴艳2.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肌力近期影响的临床观察 [J], 米建锋3.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分析及盆底肌力与产科分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J], 杨秀华;郭峰4.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肌力近期影响的临床观察 [J], 米建锋5.盆底肌力检查联合盆底超声评估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 [J], 李会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盆底超声检查和盆底肌力评估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

盆底超声检查和盆底肌力评估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

盆底超声检查和盆底肌力评估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引言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也变得更加深入。

盆底功能作为女性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备受关注。

女性在生育过程中,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盆底超声检查和盆底肌力评估是评估盆底功能的常用方法,通过对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有助于指导女性选择更合适的分娩方式,保护盆底功能,预防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

1. 盆底超声检查在评估盆底功能中的应用盆底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伤性的检查方法,可以直观地观察盆底的结构和功能,对盆底运动的变化进行定量评价。

盆底超声检查可以通过测量阴道横切面和三维重建等技术,准确地评估盆底器官的位置、运动和结构,为分析盆底功能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2. 盆底肌力评估在评估盆底功能中的应用盆底肌力评估是评价盆底功能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盆底肌肉的收缩力、耐力和协调性等进行评估,可以客观地了解盆底肌肉的功能状态。

盆底肌力评估可以通过盆底肌肉电生理学检查、盆底肌力测定仪等工具进行,为评估盆底功能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3. 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目前,常见的分娩方式包括阴道分娩和剖宫产。

阴道分娩是自然分娩的方式,生产过程中子宫自然收缩,通过产道顺利生产。

而剖宫产则是通过手术切口,将胎儿从子宫中取出。

不同的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有着不同的影响。

4. 阴道分娩对盆底功能的影响阴道分娩相对来说对盆底功能的影响较小,因为在阴道分娩的过程中,盆底肌肉可以通过自然的产道压力进行适当的拉伸和收缩,促进产程的顺利进行,减少对盆底肌肉的损伤。

在阴道分娩过程中,产道的扩张和胎儿的通过会对盆底肌肉造成一定程度的拉伸和压力,长期累积下来容易导致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

5. 剖宫产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剖宫产相对于阴道分娩来说,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更大。

因为在剖宫产的过程中,切开腹壁和子宫,直接取出胎儿,手术过程中盆底肌肉受到的压力和损伤更加严重,在术后康复过程中,盆底肌肉的功能恢复需要更长的时间。

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的影响及盆底康复近期疗效分析

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的影响及盆底康复近期疗效分析

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的影响及盆底康复近期疗效分析
目的:调查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盆底功能的改变,并分析盆底康复治疗近期疗效。

资料:选择在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分娩的815例产后6-8周女性,分成两组,选择性剖宫产组381例,阴道分娩组434例,行盆底肌力测试的421例,有盆底疾病的161例并接受了盆底治疗。

方法:1.一般问卷调查获取产妇信息及盆底疾病发生情况.2.用VISHEE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测试各项盆底肌电生理指标来评估及评价盆底功能改变。

3.电话随访接受盆底治疗的产妇6个月后对盆底治疗的满意度。

结果:1.孕期压力性尿失禁率在两组间差异不显著(?~2=1.550,P=0.213;),
两组产后尿失禁、阴道后壁脱垂发生率差异显著
(?~2=8.655,P=0.003;?~2=6.045,P=0,014)。

2.分娩方式不同对盆底的损伤类型也不同,经过治疗选择性剖宫产静息时平均肌张力、阴道分娩平均耐力改变差异显著(P&lt;0.05)。

3.产妇对盆底治疗非常满意的占29.2%,基本满意的有42.2%,不满意的3.7%。

结论:1.孕产妇对盆底疾病的了解甚少,阴道分娩组后压力性尿失禁及盆腔脏器
膨出率高于选择性剖宫产组;2.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的损伤程度及类型不同;盆
底肌力测试可当评估及评价盆底功能的参考指标。

3.盆底康复治疗对盆底肌力改善显著,产妇对盆底康复治疗的满意度高,在
本市深受欢迎。

盆底超声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早期盆底结构的影响

盆底超声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早期盆底结构的影响

盆底超声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早期盆底结构的影响发布时间:2022-11-26T03:31:22.046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7月13期作者:张建红李慧敏姚秋菊[导读]盆底超声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早期盆底结构的影响张建红 李慧敏 姚秋菊(临汾市人民医院超声科;山西临汾041000)【摘要】目的:利用盆底超声评价初产妇不同分娩方式对早期盆底结构的影响。

方法:评价对象选择于2021年10月到2022年4月在我院就医的88例初产妇,所有产妇均为产后6~8周。

以不同分娩方式为依据实施分组,51例阴道分娩,37例剖宫产术,分别纳入试验组和对照组。

2组产妇均予以盆底超声检查,对早期盆底结构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与对照组对比,子宫脱垂发生率试验组明显较高(P<0.05),而直肠膨出、膀胱膨出、形成尿道漏斗、压力性尿失禁2组比较P>0.05;在Valsalva状态下,2组患者盆底超声指标(肛提肌裂孔面积、尿道旋转角、膀胱后角、膀胱颈移动度、耻骨联合与膀胱颈距离)比较P<0.05,而肛直角2组比较P>0.05;在静息状态下,2组患者盆底超声指标(肛提肌裂孔面积、肛直角、膀胱后角)比较P<0.05,而肛提肌厚度、膀胱逼尿肌厚度、耻骨联合与膀胱颈距离2组比较P>0.05;试验组盆底功能障碍患者Valsalva状态下盆底超声指标(肛提肌裂孔面积、尿道旋转角、膀胱后角、膀胱颈移动度)对比P<0.05,膀胱后角差值2组对比P>0.05。

结论:针对初产妇予以盆底超声检查,可对早期盆底结构改变清晰显示,与剖宫产分娩相比,阴道分娩盆底结构变化更为明显,建议推广。

【关键词】初产妇;盆底超声;早期盆底结构;剖宫产;阴道分娩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在临床上作为一种常见的产科疾病,其主要包括排便异常、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

相关研究显示[1],女性中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可达20~50%,30%以上为>40岁者,严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

分娩方式对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状态的影响

分娩方式对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状态的影响

889研究论著新医学2023年12月第54卷第12期分娩方式对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状态的影响谭秋晓 叶俊彤 何云霞 贺娟 李娟华 李田【摘要】 目的 评估以不同方式分娩的初产妇在产后2年内的盆底功能状态。

方法 纳入妇科门诊盆底中心就诊的初产妇,根据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收集2组初产妇的一般资料,完善盆腔脏器脱垂评分(POP -Q )、盆底肌力和肌电分析,评估患者慢性盆腔痛、排尿排便情况,同时完善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PISQ -12)、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 -QOL )、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 -20)和抑郁自评量表(SDS ),比较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分娩的初产妇在盆底解剖结构改变以及临床症状表现的差异。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521例初产妇,其中阴道分娩402例,剖宫产119例。

阴道分娩组初产妇在阴道前壁POP -Q 、子宫POP -Q 、Ⅰ类肌力、Ⅱ类肌力以及前静息、Ⅰ类肌电、Ⅱ类肌电、后静息水平均低于剖宫产组初产妇(P 均< 0.05)。

与剖宫产组初产妇比较,阴道分娩组初产妇的SUI 者比例较高、I -QOL 评分较低(P 均< 0.05)。

2组慢性盆腔痛、排便障碍、性功能障碍、抑郁状态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 0.05)。

结论 阴道分娩可能是引起初产妇产后POP 以及SUI 发病率升高的危险因素。

临床上应重视对初产妇进行早期产后盆底康复性锻炼或治疗干预,尤其需要关注其排尿功能的变化。

【关键词】 分娩方式;盆腔脏器脱垂;盆腔脏器脱垂评分;盆底肌力分析;盆底肌电分析;压力性尿失禁Effect of delivery mode on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function in primiparous women Tan Qiuxiao ,Ye Juntong ,He Yunxia ,He Juan ,Li Juanhua ,Li Tian.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the Seven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 -sen University ,Shenzhen 518107,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 Li Tian , E ⁃mail:*******************【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pelvic floor functional status of primiparous women undergoing different delivery modes within 2 years postpartum. Methods Primiparous women admitted to the Pelvic Floor Center of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All participa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vaginal delivery and cesarean section groups according to thedelivery mode. General clinical data were collected. 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fication (POP -Q ),pelvic floor muscle strength and electromyographic analysis were performed. Chronic pelvic pain ,urinary and bowel function were evaluated. The Pelvic Organ Prolapse/Urinary Incontinence Sexual Questionnaire -12 (PISQ -12),Incontinence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I -QOL ),Pelvic Floor Distress Inventory -20 (PFDI -20),and 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 were performed. The differences in pelvic floor anatomy and clinical symptoms in primiparous women were assessed between the vaginal delivery and cesarean section groups. Results A total of 521 primiparous women completed the survey ,including 402 cases undergoing vaginal delivery and 119 receiving cesarean section. Primiparous women who underwent vaginal delivery had lower levels of anterior vaginal wall POP -Q ,uterine/cervix POP -Q ,Class Ⅰmuscle strength ,Class Ⅱmuscle strength , pre -rest , Class Ⅰelectromyography ,Class Ⅱelectromyography ,and post -rest compared with those who underwent cesarean section (all P < 0.05). Moreover ,primiparous women who had vaginal delivery were more prone to experiencing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SUI ) and lower I -QOL score compared with those receiving cesarean section (both P < 0.05). In terms of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such as chronic pelvic pain ,bowel disorders ,sexual dysfunction ,and depressive statu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bserved between two groups (all P > 0.05). Conclusions Vaginaldelivery may be a risk factor for the increased incidence of postpartum pelvic organ prolapse (POP ) and SUI in primiparous women. In clinical practice , early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 exercises or interventions should be emphasized for primiparous women ,especially for the changes in urinary function.【Key words 】 Delivery mode ; Pelvic organ prolapse ; 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fication ; Pelvic floor muscle strength analysis ;Pelvic floor muscle electromyography analysis ;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8A030313735)作者单位:518107 深圳,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妇科通信作者,李田,E -mail:*******************DOI : 10.3969/j.issn.0253-9802.2023.12.0092023年12月第54卷第12期890新医学盆底功能障碍(PFD),包括盆腔脏器脱垂(POP)、排尿功能障碍、排便功能障碍、慢性盆腔痛以及性功能障碍等,容易导致女性生活质量下降,引起社交尴尬,为推动健全社会医疗保健体系带来困难[1]。

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分析

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分析
i s i t e e ty d a n s d a mi e o h s i lo 2 n r lma e n la c r i g t d f e i e y a e c a sfe n o t n tt e r c n l ig o e d t d t o p t n 9 o ma t r a c o d n o mo e o lv r r l s i d i t wo u t a d i
Y Ydn AO ou
De at n f serc n y e o o yC i e e Me i ie Ho p t l f h u Ci , z o 3 0 0 C i a p rme t t t s d G n c l g , h n s d c n s i o t E h u 4 6 0 , h n o Ob i a a o Ez y
g ou ,he e pe i e t lg o r pst x rm n a r up 47 as s o e a e n e to a c nto r p o c e fc s r a s c i n, o r lg ou f45c s s o g na lv yob e v wo g o ps a e fva i lde ier , s r e t r u
w r e e a e o t l ru ( < O0 ) n eep r na ru , ettl f cie aew s 79 hg e a a eeb t r h nt nr o pP t t h c og .5, di t x ei tl o pt a e t t a .%,i r h n h t a nh me g h o e vr 9 h t t o o t l ru 8 .% f nr o p 89 P< O0 ) Co cu i n T eueo eaend l e nm tra pli f o n t ni lm nai c og .5. n l so h s f sra e vr o ae l evc or u ci e e t o c i y n l f o mp tn

剖宫产和阴道分娩方式的选择对产后盆底肌力恢复的影响

剖宫产和阴道分娩方式的选择对产后盆底肌力恢复的影响

剖宫产和阴道分娩方式的选择对产后盆底肌力恢复的影响1. 引言1.1 背景背景:剖宫产和阴道分娩是目前常见的两种分娩方式,它们在产后盆底肌力恢复方面有着不同的影响。

剖宫产是通过手术切开腹部进行胎儿的取出,相较于阴道分娩来说,剖宫产对盆底肌力的影响更为显著。

在剖宫产中,由于无需经历产道的挤压,产妇的盆底肌群并没有受到过多的拉伸和挤压,因此在分娩后盆底肌力的恢复速度相对较慢。

而阴道分娩则是自然分娩的方式,产妇需经过产道挤压,盆底肌群受到较大的拉伸和挤压,但正因如此,盆底肌群的恢复也更加迅速。

通过比较剖宫产和阴道分娩在产后盆底肌力恢复方面的不同影响,可以为产后康复提供更为科学和有效的指导。

本研究旨在探讨剖宫产和阴道分娩两种方式对产后盆底肌力恢复的影响,为产后盆底功能恢复提供参考依据。

由于盆底肌力的恢复与妇女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剖宫产和阴道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肌力恢复的影响,以便为产妇在选择分娩方式时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通过对比两种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产后盆底肌力的恢复情况,为产妇的术后康复提供更为有效的指导。

这项研究的目的还在于引起人们对盆底功能的重视,促进妇科医学领域对产后盆底康复的重视和进一步研究,并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可以为产后盆底肌力恢复方式的选择提供更深入的了解,以促进产妇的健康和幸福。

1.3 研究意义产后盆底肌力恢复对产妇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盆底肌肉的功能受到剖宫产和阴道分娩方式的影响,而盆底功能的障碍可能会导致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等问题,影响产妇的生活质量甚至造成心理压力。

了解剖宫产和阴道分娩对产后盆底肌力恢复的影响,对于预防和治疗盆底功能障碍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盆底功能障碍已成为困扰许多产妇的常见问题。

通过深入研究剖宫产和阴道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肌力的影响,有助于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合理的产后康复方案,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

妊娠和分娩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早期盆底康复治疗的效果

妊娠和分娩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早期盆底康复治疗的效果

妊娠和分娩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早期盆底康复治疗的效果妊娠和分娩是每个女性都会经历的生理现象,但同时也会对盆底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盆底功能的问题可能导致尿失禁、便失禁、盆底脱垂等一系列困扰,因此盆底功能的保护和康复对于女性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分析妊娠和分娩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并探讨早期盆底康复治疗的效果。

一、妊娠和分娩对盆底功能的影响1. 妊娠期间在怀孕期间,子宫的增大会对盆底肌肉和韧带施加压力,特别是在怀孕后期,子宫的重量会逐渐增加,增加了盆底组织的负担。

激素水平的变化也可能导致盆底肌肉的松弛和弹性减弱。

这些因素都可能对盆底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2. 分娩过程分娩是对盆底功能影响最大的时期。

产程中,子宫的收缩和排出胎儿的过程会对盆底肌肉和组织造成很大的伸展和挤压。

尤其是在生产过程中,会对骨盆底部和韧带产生巨大的张力,易导致盆底肌肉和组织的损伤,形成盆底脱垂等问题。

二、早期盆底康复治疗的效果1. 盆底功能评估针对孕产妇,特别是产后女性,进行盆底功能的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盆底功能评估可以了解盆底肌肉的紧张度、弹性、肌力等情况,以便制定针对性的康复方案。

评估还可以发现潜在的盆底问题,及早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2. 康复治疗方法早期盆底康复治疗的方法多种多样,例如盆底肌肉训练、物理治疗、电刺激、生物反馈等。

盆底肌肉训练是最为常见和有效的方法之一。

通过盆底康复操练,可以加强盆底肌肉的收缩力和支撑力,改善尿失禁等问题。

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可以显著改善盆底功能问题,减轻尿失禁、便失禁等症状的程度。

一些研究表明,产后进行盆底肌肉训练和物理治疗的女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盆底脱垂的发生率。

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于维护盆底功能和女性健康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总结妊娠和分娩对盆底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产程对盆底组织的挤压和张力会导致盆底问题的产生。

早期盆底康复治疗至关重要。

通过盆底功能的评估和康复治疗,可以有效减轻盆底功能问题的发生,改善女性的生活质量。

妊娠和分娩到底对盆底功能有什么影响

妊娠和分娩到底对盆底功能有什么影响

妊娠和分娩到底对盆底功能有什么影响发布时间:2021-07-01T09:56:12.817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2期作者:王华[导读] 妊娠和分娩都是大部分正常育龄期妇女都要经历的过程,且都对女性有比较大的影响。

王华绵阳市游仙区妇幼保健院四川绵阳 621000妊娠和分娩都是大部分正常育龄期妇女都要经历的过程,且都对女性有比较大的影响。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对女性的生活质量也具有较大的影响,常见的包括尿道功能障碍、排便功能以及盆底器官脱垂等情况。

妊娠和分娩都可能会引起女性盆底损伤,但究其原因妊娠和分娩对盆底功能有什么影响,还是值得探索一番的。

1.盆底的生理解剖组成盆底是指从盆腔膜以下至会阴部皮肤的全部肌肉筋膜层,自上而下依次为:腹膜、盆内筋膜、盆膈、肛门括约肌以及尿生殖肌群浅层等,起着承托盆腔、腹腔脏器以及协调排便的重要作用。

盆底在生理解剖学上即盆膈。

盆膈是由肛提肌、尾骨肌以及筋膜组成的漏斗肌板,其中额状面主要呈现为“M”型,“M”的中央V字则主要表示盆膈,其中尖端表示肛门,前部则有盆膈裂孔,会阴部的尿生殖膈会将其封闭。

尿生殖膈是由会阴深横肌及其筋膜构成的三角形肌板;裂孔两侧的部分肛提肌纤维则会在此处交叉,并将盆膈裂孔分为前、后两部分,其中前部称作尿生殖裂孔,后部则称直肠裂孔。

进一步则可以将盆底分为尿生殖部和直肠部。

骨盆底则依次分为外层、中层和内层,其中内层则为盆膈,主要由提肛肌、盆筋膜组成。

2.妊娠和分娩是怎么回事?妊娠和分娩是同一回事吗?很明显不是的。

妊娠即人们俗称的“怀孕”,是指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发育的全过程,通常而言妊娠是指最后一次月经到分娩,整个过程大概历经40周左右,常见的表现为月经停止、孕吐、腰酸、背痛、乳房变大等。

妊娠期随着胎儿的生长和羊水量的增加,子宫的体积也会不断增多,孕妇子宫内容物也会明显增加,子宫就自然增大,进而就会引发系列生理变化等。

分娩是指胎儿及胎儿的附属物,如胎盘等东西,从母体中脱离的现象。

剖宫产和阴道分娩方式的选择对产后盆底肌力恢复的影响

剖宫产和阴道分娩方式的选择对产后盆底肌力恢复的影响

剖宫产和阴道分娩方式的选择对产后盆底肌力恢复的影响【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剖宫产和阴道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肌力恢复的影响。

首先分析剖宫产对盆底肌力的影响,其主要原因包括手术切口对肌肉组织的损伤和术后恢复期限制活动。

随后比较阴道分娩方式对盆底肌力恢复的影响,认为自然分娩有利于肌肉功能的恢复。

文章还探讨了其他影响盆底肌力恢复的因素,如年龄、体重等。

最后总结了盆底肌力恢复的方法,包括康复训练和生活习惯调整。

在综述了产后盆底肌力恢复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对产后盆底肌力恢复的启示,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本文旨在帮助产后妇女更好地了解盆底肌力恢复的重要性,促进更多相关研究的开展。

【关键词】剖宫产, 阴道分娩, 产后盆底肌力恢复, 影响因素, 盆底肌力恢复方法, 盆底肌力, 研究背景, 研究目的, 正文, 结论, 启示, 展望未来研究, 比较, 其他因素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产后盆底肌力恢复是产后妇女重要的健康问题,盆底肌群包括骨盆底、膀胱括约肌、腹股沟肌和髂腰肌等,这些肌肉对于维持尿液和排便控制、支撑盆腔脏器具有重要作用。

剖宫产和阴道分娩是目前常见的分娩方式,两者对产后盆底肌力的影响有所不同。

剖宫产可能导致盆底肌力受损,由于手术切口会破坏盆底支持结构,增加盆底脏器脱垂的风险。

而阴道分娩则可能引起盆底肌群拉伸和损伤,导致盆底功能障碍。

选择适合自己的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肌力的恢复至关重要。

了解剖宫产和阴道分娩对产后盆底肌力的影响,可以帮助产妇更好地选择分娩方式,预防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

本文将就剖宫产和阴道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肌力恢复的影响进行探讨,以期为产后盆底健康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剖宫产和阴道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肌力恢复的影响,并比较两种分娩方式在产后盆底肌力恢复方面的差异。

通过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肌力的影响,以及其他可能影响盆底肌力恢复的因素,为产后盆底肌力康复提供更为科学的指导和建议。

盆底超声检查和盆底肌力评估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

盆底超声检查和盆底肌力评估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

盆底超声检查和盆底肌力评估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

通过盆底超声检查和盆底肌力评估方法的应用,对比了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对盆底功能的影响。

研究发现,不同分娩方式在盆底功能上存在一定差异性,需要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实践以深入了解。

同时指出盆底超声检查和盆底肌力评估的结合应用对盆底功能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指导临床实践和促进女性盆底健康。

这项研究的意义在于为妇科医生提供依据,实现更精准的盆底功能评估和干预措施,提高女性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关键词】盆底超声检查、盆底肌力评估、分娩方式、女性盆底功能、影响、结合应用、差异性、研究、临床实践1. 引言1.1 背景介绍女性盆底功能随着生育和年龄而发生相应的变化,盆底功能障碍已成为困扰许多女性的健康问题之一。

盆底功能不良可能导致尿失禁、盆腔脱垂、性功能障碍等疾病,对女性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盆底超声检查和盆底肌力评估是目前常用的盆底功能评估方法,通过对盆底结构和功能进行全面检测,可以及时发现盆底异常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而不同分娩方式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在盆底功能方面是否存在差异值得深入探讨。

本文旨在通过盆底超声检查和盆底肌力评估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盆底功能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升,改善女性盆底健康状况。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通过盆底超声检查和盆底肌力评估分析,比较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在盆底功能方面的差异。

通过对比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肌肉和结构的影响,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盆底功能评估方法,帮助女性选择更合适的分娩方式,减少盆底功能障碍的风险。

1.3 研究意义女性盆底功能的健康对女性生活质量和健康状态具有重要影响,而盆底功能的不良可能导致盆底脏器脱垂、尿失禁等问题,给女性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及不便。

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效果分析

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效果分析

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效果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在分娩时可以选择自然分娩、产钳助产、剖宫产等多种分娩方式。

不同的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而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则成为了女性朋友们关心的话题之一。

本文将对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对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效果进行深入探讨。

一、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1. 自然分娩:自然分娩是最为自然的一种分娩方式,通常情况下对盆底伤害较小。

但是在分娩时,由于阴道的扩张和肌肉的过度拉伸,会导致盆底及骨盆底肌肉组织的松弛和损伤。

长期下来,这种损伤可能会引起盆底功能障碍,包括尿失禁、阴道脱垂等问题。

2. 产钳助产:产钳助产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分娩方式,它的目的是在母体和胎儿出现危急情况时,通过钳子的夹持,从而顺利完成分娩。

产钳助产同样会对盆底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对骨盆和盆底肌肉产生额外的压力和损伤,导致产后盆底问题的发生。

3. 剖宫产:剖宫产是一种通过手术来顺利完成分娩的方式,它可以避免自然分娩和产钳助产可能造成的盆底损伤。

剖宫产手术本身也会对盆底造成影响,因为手术切口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愈合,而愈合不良或者术后护理不当都可能导致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

不同的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可能对女性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困扰。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重要性也就凸显出来了。

二、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效果分析1. 盆底康复操:盆底康复操是一种通过肌肉训练来加强盆底肌群的方法,它可以有效改善盆底功能障碍及相关症状,比如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

通过定期进行盆底康复操,可以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从而减少盆底问题的发生。

2. 电疗及磁疗:电疗和磁疗是一种通过电磁刺激来促进盆底肌肉收缩和治疗盆底功能障碍的方法。

它可以通过刺激神经和肌肉组织,从而增强盆底肌肉的收缩力和活动度。

在一定程度上,电疗及磁疗可以有效改善盆底功能障碍,提高盆底肌肉的活动度。

分娩方式对产妇早期盆底功能障碍的影响

分娩方式对产妇早期盆底功能障碍的影响

分娩方式对产妇早期盆底功能障碍的影响经相关研究表明,盆底功能障碍问题的出现与分娩方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

文章主要是对盆底功能障碍的成因,不同分娩方式对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的影响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标签:分娩方式;盆底功能障碍;影响现今妇科疾病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女性盆底功能障碍问题也日益突出,对于妇女的日常生活及身体健康而言极为不利。

1.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成因骨盆底的主要组成为肌肉及筋膜,将整个骨盆出口完全封闭,被尿道、阴道、直肠穿过,如同吊床一般是的妇女盆腔气管得以稳固,始终处于一个正常位置中,能够维持排尿、排便等多种必要的生理功能。

PFD的形成发展主要是由于病患盆腔的支持结构出现缺陷、退化、损伤、功能障碍等问题[1-2]。

在临床上极为常见的表现为盆腔器官脱落、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生殖道损伤等。

现今在全世界范围内,PFD的发病率极高,其发病率已达到了30.9%,且发病率将会随着年龄而不断增加。

依据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年龄、分娩、妊娠次数、高血压、饮酒、便秘等均属于压力性尿失禁形成的危险因素。

而美国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也表明,阴道分娩是PFD产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分娩、多次妊娠已被认为是引发PFD的独立性因素[3-4]。

在妊娠时,随着其月份的增加,妇女的子宫体积、重量均会有所增加,对于产妇筋膜、肌肉都会形成一定的牵拉性作用,最终引起慢性组织损伤问题,对产妇的盆底神经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损伤,降低其盆底肌肉的收缩能力。

肛提肌是确保妇女盆底结构稳固性的主要肌肉,其形态学的变化及解剖学上肌肉断裂将会造成盆底松弛问题,是引发PFD的主要原因。

因此在妇女孕中晚期PFD疾病的发生率极高。

在产妇分娩时,由于胎儿的胎头正在不断下降,产妇产道被动扩张,如果胎儿的胎头围过大,或是第二产程的时间较长,则会使得产妇的盆底组织进一步延展。

一旦此延展度超过了盆底组织的极限,那么则会致使其盆底肌纤维、神经组织出现缺血、断裂的状况,引发肌肉萎缩、坏死等会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娩方式对产妇近期盆底组织功能的影响分析标签:分娩方式;产妇;盆底组织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质量的改善,生殖健康越来越受到关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主要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SUI)和盆腔器官脱垂(POP)两大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女性分娩后3个月尿失禁患病率为13.0%~31.1%[1]。

流行病学调查和超声显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多与妊娠和分娩方式有关,日益受到广大妇产科医师的重视。

为了能够进一步了解分娩方式对产妇近期盆底组织功能的影响,笔者对此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入选标准初次分娩孕产妇,胎儿体重2800~4000 g,均无妊娠高血压、胎膜早破等妊娠并发症,无临产发动征象,无良恶性腹部盆腔肿瘤,无影响下泌尿道生殖系统功能的内科系统疾病和神经功能紊乱。

1.2一般资料本组来自2008年1月~2010年4月符合入选标准的产妇428例。

年龄23~34岁,平均26.5岁;依据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240例,剖宫产组188例,两组在年龄、胎儿等情况上无差异,临床具有可比性。

1.3诊断标准SUI的诊断标准按照国际尿控协会2003年制定的标准[2],当咳嗽、喷嚏、大笑、运动或体位改变时发生的不自主漏尿为压力性尿失禁。

1.4观察内容对两组产妇产后3个月内发生尿失禁的情况进行统计,并进行盆底肌力检测和盆底肌电图测定。

1.4.1盆底肌力检测方法应用阴道指诊法评价盆底肌力,采用由Laycock所发展的Oxford骨盆底肌力评分系统,Oxford肌力(modified Ox-fordscale)分为0~5分,依收缩力量与回缩能力评估[3]。

1.4.2盆底肌电图测定应用芬兰Meag公司生产的Femiscan诊疗系统。

产妇排空膀胱后,取截石位,将探头置于阴道内,嘱产妇重复进行提肛及收缩阴道动作,记录盆底肌收缩、舒张时的肌电图值,观察活力值、功值情况。

2结果
2.1产后3个月内发生尿失禁的情况阴道分娩组240例,45例出现产后尿失禁,尿失禁发生率为18.75%。

剖宫产组188例,9例出现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尿失禁发生率为4.780%。

两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较剖宫产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2.2盆底组织功能检测对两组进行盆底肌力检测和盆底肌电图测定统计并进
行比较,具体见表1。

3讨论
骨盆底由肌肉和筋膜组成,封闭骨盆出口,为尿道、阴道及直肠所贯穿,有承托盆腔器官,使之保持正常位置的作用。

阴道分娩引起的损伤主要发生于产程中,胎头对盆底肌和神经产生机械压迫和扩张,使这些肌肉神经被牵拉和损伤,导致其所支配的肌纤维功能缺陷。

分娩时对肛提肌产生的巨大牵拉和剪切力,将直接导致这些特殊结构的破坏,盆底肌收缩力下降,减弱其提升尿道的作用。

影响肛提肌功能的主要产科因素是第二产程时间及阴道器械助产,当胎头仰伸时,可导致耻尾肌的高度扩张和神经肌肉软组织损伤,破坏邻近的筋膜。

胎头着冠可使会阴体极度扩张而损伤阴部神经[4]。

分娩过程可通过直接机械损害以及阴部神经损害,盆底肌和神经的机械压迫和扩张等对骨盆结构及盆底肌肉造成功能受损,超出生理性改变所能适应的范围,严重影响女性盆底组织功能。

通过两组产妇观察,剖宫产组尿失禁发生率明显低于阴道分娩组,但仍然有发生,可能与妊娠期激素水平的变化作用于组织和器官间的胶原成分,损害了控尿机制,且增大的子宫可造成盆底机械性损伤,影响尿道的关闭有关;剖宫产近期虽然能减少某些盆底功能损伤的风险,但不能完全避免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对于剖宫产和阴道分娩远期盆底组织功能影响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宋岩峰,谭燕英,卢昆林,等.沿海地区女性尿失禁流行病学调查.人民军医,2003,46(7):383-385.
[2]陈园,杜广辉,杨为民,等.武汉市社区人群尿失禁发病情况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泌尿外杂志,2004,19(5):297-299.
[3]Jeyaseelan M,凤旭东.手指阴道盆底肌肉系统检查的信度.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2002,22(4):192-194.
[4]宋岩峰.妊娠分娩与盆底结构损伤.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23(6):47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