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图像分析与处理
遥感图像分析与处理试题答案
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作业一、名词解释1.辐射亮度:辐射源在某一方向的单位投影表面在单位立体角内的辐射通量。
2.光谱反射率:被物体反射的光通量与入射到物体的光通量之比。
3.合成孔径雷达:合成孔径雷达就是利用雷达与目标的相对运动把尺寸较小的真实天线孔径用数据处理的方法合成一较大的等效天线孔径的雷达。
利用遥感平台的移动,将一个小孔径的天线安装在平台侧方,以代替大孔径的天线,提高方位分辨率的雷达。
4.假彩色遥感图像:根据加色法合成原理,选择遥感影像的某三个波段分别赋予红、绿、蓝三种原色,就可以合成彩色影像。
5.大气窗口:由于大气层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使得太阳辐射的各波段受到衰减的作用轻重不同,因而各波段的透射率也各不相同。
把受到大气衰减作用较轻、透射率较高的波段叫大气窗口6.图像空间分辨率:指像素所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即扫描仪的瞬时视场,或地面物体能分辨的最小单元。
7.NDVI: (Normal Differential Vegetation Index)归一化植被指数。
被定义为近红外波与可见光红波段图像灰度值之差和这两个波段图像灰度值之和的比值。
8.像点位移:地形的起伏和投影面的倾斜会引起航片上像点的位置的变化,叫像点位移。
9.后向散射:在两个均匀介质的分界面上,当电磁波从一个介质中入射时,会在分界面上产生散射,这种散射叫做表面散射。
在表面散射中,散射面的粗糙度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不是镜面的情况下必须使用能够计算的量来衡量。
通常散射截面积是入射方向和散射方向的函数,而在合成孔径雷达及散射计等遥感器中,所观测的散射波的方向是入射方向,这个方向上的散射就称作后向散射。
10.大气校正:大气校正就是指消除由大气散射引起的辐射误差的处理过程。
11.漫反射:当一束平行的入射光线射到粗糙的表面时,表面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所以入射线虽然互相平行,由于各点的法线方向不一致,造成反射光线向不同的方向无规则地反射,这种反射称之为“漫反射”或“漫射”。
遥感图像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遥感图像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遥感图像分析是一种通过获取和解释地球表面的图像数据来研究地理现象和环境变化的方法。
它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的图像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以揭示地球的表面特征、变化和趋势。
本文将介绍遥感图像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探讨其在地质、环境和农业等领域的应用。
一、遥感图像分析的基本原理遥感图像分析依赖于传感器获取的电磁辐射数据。
电磁辐射是能量在电磁波形式下传播的过程,其波长范围从长波到短波,包括可见光、红外线和微波等。
传感器可以通过不同波段的响应来获取不同的辐射数据,从而得到不同频谱范围内的图像数据。
在遥感图像中,每个像素代表一块地表区域的平均辐射量。
图像数据可以由数字矩阵表示,其中每个像素的灰度值或颜色值表示该区域的辐射强度或反射率。
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获得地表特征的信息。
二、遥感图像分析的方法1. 预处理遥感图像预处理是为了去除图像中的噪声、增强特征和调整图像的对比度等。
常见的预处理步骤包括去噪、辐射校正、大气校正和几何校正等。
这些步骤可以提高图像质量并准确反映地表特征。
2. 特征提取特征提取是指从遥感图像中提取有用的地物信息。
可以根据图像的灰度、色彩、纹理和形状等特征来区分不同的地物类型。
常用的特征提取方法包括直方图均衡化、主成分分析、变化检测和物体识别等。
3. 分类与识别遥感图像分类是将图像中的像素按照其地物类型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分类可以基于监督或无监督方法进行。
其中,监督分类依赖于训练样本和分类器,而无监督分类则是通过数据的统计分布和聚类分析进行分类。
4. 变化检测变化检测是利用多期遥感图像比较分析同一地区在不同时间的变化情况。
通过对像素之间的差异进行检测和分析,可以揭示地表的变化趋势和时空模式。
变化检测在环境监测、城市规划和资源管理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三、遥感图像分析的应用1. 地质勘探遥感图像分析可以帮助地质学家在不同尺度上研究地球表面的地质结构和岩矿成分。
遥感图像处理实验报告
遥感图像处理实验报告遥感图像处理实验报告引言:遥感图像处理是一门应用广泛的技术,它通过获取、分析和解释地球表面的图像数据,为地质勘探、环境监测、农业发展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本实验旨在探索遥感图像处理的基本方法和技术,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和意义。
一、图像预处理图像预处理是遥感图像处理的第一步,它主要包括图像的去噪、增强和几何校正等操作。
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张卫星图像作为样本,首先对图像进行了去噪处理,采用了中值滤波算法,有效地去除了图像中的椒盐噪声。
接着,我们对图像进行了增强处理,采用了直方图均衡化算法,使得图像的对比度得到了显著提高。
最后,我们进行了几何校正,通过对图像进行旋转和缩放,使得图像的几何形状与实际地理位置相符合。
二、图像分类图像分类是遥感图像处理的关键步骤之一,它通过对图像中的像素进行分类,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地物类型。
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了监督分类方法,首先选择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像素,然后通过训练分类器,将这些样本像素与不同的地物类型进行关联。
接着,我们对整个图像进行分类,将图像中的每个像素都划分为相应的地物类型。
最后,我们对分类结果进行了验证,通过与实地调查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分类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图像融合图像融合是遥感图像处理的一项重要技术,它可以将多个不同波段或分辨率的图像融合成一幅高质量的图像。
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两幅具有不同波段的卫星图像,通过波段归一化和加权平均的方法,将这两幅图像融合在一起。
融合后的图像不仅保留了原始图像的颜色信息,还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可以提供更全面和准确的地物信息。
四、图像变化检测图像变化检测是遥感图像处理的一项关键任务,它可以通过对多幅图像进行比较,检测出地表发生的变化情况。
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两幅具有不同时间的卫星图像,通过差异图像法和指数变化检测法,对这两幅图像进行了变化检测。
通过对比差异图像和变化指数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地表发生的变化,如城市扩张、植被变化等,为城市规划和环境监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遥感图像分析
遥感图像分析遥感图像分析是利用遥感技术对获取的遥感图像进行解译和处理,以获取地表信息和探索地理现象的一种方法。
本文将介绍遥感图像分析的基本原理、常用的分析方法以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一、遥感图像分析的基本原理遥感图像是通过遥感卫星或飞机等平台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图像,利用其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出地表的空间分布、变化规律及与地理现象的联系。
遥感图像主要包括光学遥感图像和微波遥感图像两种类型,其中光学遥感图像主要利用反射特性获取地表信息,而微波遥感图像则是通过电磁波的散射和回波等特性获取地表信息。
二、遥感图像分析的常用方法1. 图像预处理:遥感图像预处理是为了提取有效的地表信息,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包括辐射定标、大气校正、几何校正等。
通过这些预处理方法,可以降低图像中的噪声,使图像更加清晰,有利于后续的分析工作。
2. 特征提取:特征提取是遥感图像分析的核心步骤,它是将图像转化为可供分析和解释的信息的过程。
常用的特征提取方法包括光谱特征提取、纹理特征提取、形状特征提取等。
通过提取图像的各种特征,可以获得地表的物理和几何信息。
3. 分类分类是遥感图像分析的重要任务,它是将图像中的像素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常见的分类方法包括有监督分类、无监督分类和半监督分类等。
分类结果可以用来监测地表的变化,研究地表的演化过程以及评估地表的植被覆盖程度等。
4. 变化检测:变化检测是遥感图像分析的一项重要任务,它通过对多期遥感图像进行比较,来识别出地表变化的位置和程度。
常见的变化检测方法包括基于像元的变化检测和基于物体的变化检测等。
变化检测可以应用于城市规划、农田利用变化分析等领域。
三、遥感图像分析的应用1. 农业:遥感图像可以提供农作物的生长状态、土壤湿度、植被覆盖度等信息,帮助农民合理安排农作物的种植和施肥。
2. 环境监测:通过遥感图像分析,可以监测海洋和河流水质、大气污染、森林覆盖变化等环境问题,为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遥感图像处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遥感图像处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遥感技术是指利用航空、航天等手段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和方法。
遥感图像处理是对获取的遥感图像进行分析、解译和推断的过程,可以提取出有用的地貌、植被、土地利用等信息。
本文将介绍遥感图像处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遥感技术。
一、遥感图像的获取和特点遥感图像是通过感光器件(如传感器)对地面反射和辐射的能量进行记录和测量而获得的图像。
这些感光器件可以测量和记录不同波段(如红外、可见光和微波等)的电磁辐射,并产生相应的数字图像。
遥感图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遥感图像拥有广阔的视野,可以获取大范围的地表信息;2. 遥感图像可以获取地面特定时间的状态,可以进行长期观测和时序分析;3. 遥感图像具有数字化特征,可以进行数字图像处理和分析。
二、遥感图像的处理流程遥感图像处理的主要流程包括数据获取、预处理、特征提取和解译等环节。
1. 数据获取数据获取是遥感图像处理的第一步,可以通过卫星、航空遥感以及无人机等手段获取图像数据。
卫星提供的数据通常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全球覆盖能力,而航空遥感和无人机则可以获取更高分辨率的数据,但覆盖范围较小。
2. 预处理预处理是对原始遥感图像进行预处理,以剔除噪声、校正几何畸变和辐射定标等。
常见的预处理操作包括大气校正、辐射定标、几何校正等。
预处理能够提高图像质量,为后续处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3. 特征提取特征提取是遥感图像处理的核心环节,通过分析图像中的颜色、纹理、形状等特征,提取出所需的地物信息。
常用的特征提取方法包括直方图均衡化、滤波、边缘检测、分割等。
4. 解译解译是将所提取的特征与已知的地物信息进行匹配,进一步推断和识别图像中的地物。
解译可以通过人工解译和自动解译两种方式进行。
人工解译需要依靠专业知识和经验,而自动解译则可以借助计算机算法进行。
三、遥感图像处理的应用领域遥感图像处理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1. 农业领域遥感图像可以提供农业领域的土地利用、农作物生长状态等信息。
遥感图像处理
遥感图像处理1. 简介遥感图像处理是指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的卫星或无人机等遥感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的过程。
遥感图像处理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环境监测、农业、城市规划等。
本文将介绍遥感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常用方法和应用案例。
2. 遥感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遥感图像处理涉及多个概念和技术,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基本概念:2.1 遥感图像遥感图像是通过遥感设备获取的图像数据,可以是卫星图像、航空摄影图像或无人机图像等。
遥感图像通常包含多个波段,每个波段代表不同的光谱信息。
2.2 遥感图像预处理遥感图像预处理是指对原始遥感图像数据进行校正、矫正和增强的过程。
预处理的目的是提高图像质量、减少噪声和伪影,并使得图像更适合进行后续处理和分析。
2.3 遥感图像分类遥感图像分类是指将遥感图像根据像素的特征或属性进行划分和分类的过程。
常见的遥感图像分类方法包括基于统计学的分类、基于机器学习的分类和基于深度学习的分类。
2.4 遥感图像变化检测遥感图像变化检测是指对多个时间点的遥感图像进行比较,以检测地物、景观或环境发生的变化。
遥感图像变化检测可以用于监测自然灾害、环境变化等。
2.5 遥感图像分析遥感图像分析是指对遥感图像进行解译和分析,提取图像中的有用信息和特征。
遥感图像分析可以用于土地利用/覆盖分类、植被指数计算等应用。
3. 遥感图像处理的常用方法遥感图像处理常用的方法包括图像增强、图像配准、图像融合和目标检测等。
3.1 图像增强图像增强是指通过对图像进行滤波、对比度拉伸、直方图均衡化等处理,以增强图像的可视化效果和信息提取能力。
常用的图像增强方法包括直方图均衡化、滤波(如中值滤波、高斯滤波)和锐化等。
3.2 图像配准图像配准是指将两幅或多幅遥感图像在坐标系、旋转、尺度和形变等方面进行校正和匹配的过程。
常用的图像配准方法包括特征点匹配、地物匹配和基于控制点的配准方法。
3.3 图像融合图像融合是指将多幅具有不同光谱或分辨率的遥感图像融合成一幅多光谱和高分辨率的遥感图像。
遥感影像数据处理与分析的算法优化与创新
遥感影像数据处理与分析的算法优化与创新遥感影像数据处理与分析是遥感技术应用领域中的重要环节,对于获取准确、全面的地表信息具有关键意义。
算法的优化与创新是提高遥感影像处理与分析效果的重要手段,以下将介绍遥感影像数据处理与分析的算法优化与创新的主要方法和应用。
一、算法优化1. 图像去噪和增强算法优化遥感影像中常常包含有噪声和低对比度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处理对于提高影像解译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传统的图像去噪算法如均值滤波、中值滤波等已经被广泛应用,但这些算法在保留图像细节的同时可能会产生模糊效果。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去噪和增强算法,如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去噪算法等。
这些算法通过学习大量样本数据中的特征,可以更好地去除噪声并增强图像的细节,提高影像解译的准确性。
2. 分割和分类算法优化遥感影像的分割和分类是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的关键任务之一。
传统的图像分割和分类算法如基于阈值、基于像素相似性等已经被广泛应用,但这些算法在处理复杂场景和相似类别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分割和分类算法,如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图像分割和分类算法等。
这些算法能够自动学习和提取图像的高级特征,并结合上下文信息进行分割和分类,提高图像处理和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
3. 倾斜校正和配准算法优化遥感影像采集时可能存在倾斜和配准误差,这对于后续的几何校正和影像配准工作造成困扰。
传统的倾斜校正和配准算法如基于特征匹配、基于光学流法等已经被广泛应用,但在处理大坡度、多纹理、多遮挡等场景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倾斜校正和配准算法,如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倾斜校正和配准算法等。
这些算法能够自动学习和提取影像的特征,并利用深度信息实现图像的精准倾斜校正和配准。
二、算法创新1. 基于多源数据的融合算法创新遥感技术的发展使得可以获取到多种多样的遥感影像数据,如高空航拍影像、卫星影像、地面监测数据等。
遥感图像处理的基本方法与算法解读
遥感图像处理的基本方法与算法解读一、引言遥感技术是通过人工卫星、航空器或其他遥感平台获得地球表面信息的一种手段。
遥感图像处理则是遥感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本文将介绍遥感图像处理的基本方法与算法,探讨其原理和应用。
二、遥感图像预处理遥感图像预处理是遥感图像处理的第一步,主要目的是去除图像中的噪声和干扰,提高图像的可用性。
常用的图像预处理方法包括边缘增强、直方图均衡化和空间滤波。
1. 边缘增强边缘增强是通过提升图像边缘信息的方法来提高图像质量。
其中常用的边缘增强算法有Sobel算子、Prewitt算子和Laplacian算子。
这些算子能够检测出图像中的边缘特征,从而使图像更加清晰。
2. 直方图均衡化直方图均衡化是一种通过调整图像亮度分布来增加对比度的方法。
通过对图像的灰度直方图进行变换,使得图像中的像素分布更加均匀,从而使得图像更加清晰和易于分析。
3. 空间滤波空间滤波是一种常用的图像平滑方法,通过对图像进行滤波操作,可以去除图像中的噪声和干扰。
常用的空间滤波算法有均值滤波、中值滤波和高斯滤波。
三、遥感图像分类遥感图像分类是根据图像中的像素值进行分类的过程。
常用的图像分类方法包括基于像素的分类和基于对象的分类。
1. 基于像素的分类基于像素的分类是一种将图像中的每个像素都分配到一个类别中的方法。
常用的基于像素的分类算法有最大似然分类算法、支持向量机和人工神经网络。
这些算法能够根据像素的特征进行分类,从而对图像进行分割和分析。
2. 基于对象的分类基于对象的分类是将图像中的相邻像素聚合成一组对象,然后根据对象的特征进行分类的方法。
常用的基于对象的分类算法有基于区域的分类和基于形态的分类。
这些算法能够更好地保留图像中的空间信息,从而提高分类的准确性。
四、遥感图像变化检测遥感图像变化检测是通过比较多幅遥感图像之间的差异,来检测地表发生的变化情况。
主要应用于城市规划、环境监测和资源管理等领域。
1. 基于像素的变化检测基于像素的变化检测是一种将多幅遥感图像像素级别进行比较的方法。
遥感遥测中的数据解析与图像处理技术
遥感遥测中的数据解析与图像处理技术遥感遥测技术是一种通过卫星或其他远距离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方法。
通过遥感遥测可以获取到大量的地球观测数据和图像,但是这些数据和图像的信息量往往庞大且复杂,需要经过数据解析和图像处理技术的支持,以提取有用的信息和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数据解析是指将原始的遥感遥测数据进行转换和解释的过程。
在解析过程中,首先需要了解数据所采集的传感器类型和数据格式。
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可能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和数据编码方式,因此需要针对具体的传感器进行数据解析。
在数据解析的过程中,最常见的任务是将数据转换为可理解的数值形式,例如将遥感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点的亮度值转换为真实的地表反射率。
遥感图像处理技术是指对遥感图像进行数字化处理以提取有用信息的方法。
遥感图像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土地利用/覆盖分类、目标识别和变化检测等领域。
图像处理的一般流程包括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分类或分割等步骤。
预处理是指对原始图像进行降噪、增强和几何校正等操作,以消除图像中的噪声、调整图像的对比度和亮度,并使图像准确地对应到地面实际位置。
常用的预处理操作包括直方图均衡化、滤波和几何校正。
特征提取是指从预处理后的图像中获取地表特征的过程。
特征可以是图像的纹理、形状、颜色等。
特征提取的方法有很多,如基于统计的方法、频域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等。
分类是将图像中的像素点划分到不同的类别中的过程。
分类可根据不同的目标进行,例如土地利用/覆盖分类、植被分类和水体分类等。
分类方法有很多种,包括基于像元的分类、基于目标的分类和混合分类等。
分割是将图像中的区域划分为不同的物体或地物的过程。
分割可以根据不同的目标进行,例如目标检测和变化检测。
分割方法有很多种,包括基于像素的分割和基于区域的分割等。
综合上述的数据解析和图像处理技术,遥感遥测数据可以为各个领域提供丰富的信息和数据支持。
在环境监测领域,遥感遥测可以用于检测植被覆盖变化、水体质量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等。
无人机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
无人机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遥感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以无人机遥感技术为代表的遥感技术也愈发显示出其优越性和广阔的应用领域。
无人机可以搭载各种传感器和相机,对地面、建筑、植被等进行高分辨率的成像与采集,从而为后续分析和决策提供了丰富的数据。
无人机遥感相比于传统的遥感方式,具有机动性强、成本低、获取周期短等优点,已经成为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就无人机遥感图像的处理与分析进行阐述。
一、无人机遥感图像处理无人机遥感图像处理是指根据实际场景和研究目的,对所获取的无人机遥感图像进行处理,以增强图像的质量和可读性,为后续的各种分析提供支持。
在无人机遥感图像处理中,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图像纠正在无人机遥感图像采集过程中,由于飞行高度、飞行速度、光学偏差等因素,很容易产生图像失真、形变及其他几何变换。
因此,在后续的分析处理中,需要进行图像纠正,以恢复图像真实状态。
对于图像失真,可以通过宇航学校正进行纠正。
宇航学校正就是将原图像中所包含的求出地球表面模型校正,去掉地球表面模型产生的失真成分。
而对于其他几何变换,可通过几何校正实现。
2. 图像增强图像增强是指在不改变图像本身特征的前提下,通过调整图像的亮度、对比度、饱和度等因素,增强图像的质量和可读性。
图像增强对于后续的识别、分析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主要采用的图像增强方法包括直方图均衡、局部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等。
3. 图像分割图像分割是指将一张图像分成若干个部分或者将多张图像分别分成若干个部分,以区分不同区域的特征。
图像分割在无人机遥感图像处理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农业领域中,通过对图像分割,可以将耕地、林地和草地等不同农田进行分类,从而进行精细化管理和决策。
4. 图像融合图像融合是将多幅卫星图像或无人机遥感图像融合在一起,以生成更高分辨率和更全面的图像。
图像融合可以通过多波段成像技术和像素级融合技术实现。
遥感影像的空间数据处理与分析
遥感影像的空间数据处理与分析在当今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遥感技术作为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重要手段,其产生的大量遥感影像数据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而对这些遥感影像的空间数据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分析,成为了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信息的关键环节。
遥感影像的空间数据处理,简单来说,就是对通过遥感设备获取的图像数据进行一系列的操作和转换,以使其更易于理解、分析和应用。
这其中包括了几何校正、辐射校正、图像增强等步骤。
几何校正是为了解决遥感影像在获取过程中由于传感器姿态、地球曲率等因素导致的图像变形问题。
就好像我们用相机拍照,如果角度不对或者距离不准确,拍出来的照片可能会歪斜或者变形。
通过几何校正,我们可以让遥感影像恢复到真实的地理空间位置,使得不同时期、不同传感器获取的影像能够进行准确的对比和分析。
辐射校正则是对由于传感器本身性能、大气散射等因素引起的影像辐射亮度误差进行修正。
想象一下,在不同的天气条件下拍照,照片的亮度和色彩可能会有所不同。
辐射校正就是要消除这些由于外界条件导致的误差,让影像的辐射亮度能够真实反映地物的特征。
图像增强是为了突出影像中的某些特征,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和可辨识度。
比如通过调整对比度、亮度等,让影像中的地物轮廓更加清晰,细节更加明显,从而便于我们进行观察和分析。
在完成了数据处理之后,接下来就是对遥感影像的空间数据进行分析。
空间数据分析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分类分析、变化检测和空间关系分析等。
分类分析是将遥感影像中的地物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特征进行分类。
这就好比我们把一堆水果按照种类进行区分,苹果归苹果,香蕉归香蕉。
在遥感影像中,我们可以根据地物的光谱特征、纹理特征等,将土地分为耕地、林地、建设用地等不同类型。
变化检测则是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发现地物的变化情况。
比如观察某一地区的城市扩张、森林砍伐或者水域面积的变化。
这种分析对于监测环境变化、城市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空间关系分析主要研究地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
遥感技术中遥感影像的处理方法详解
遥感技术中遥感影像的处理方法详解遥感技术是利用遥感设备获取地球上的图像和数据,以了解地球表面的各种特征和现象。
遥感影像是遥感技术的核心输出,它通过对地球表面进行高分辨率的拍摄和记录,提供了丰富的地理信息。
在遥感技术中,遥感影像的处理方法至关重要。
正确的处理方法可以提取出影像中有价值的信息,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地球表面的特征和变化。
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用的遥感影像处理方法。
1. 遥感影像的预处理遥感影像在传输和记录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一些噪声和干扰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的目标是去除噪声、调整图像的对比度和亮度,使得影像更适合进行后续的处理和分析。
常见的预处理方法包括数字滤波、辐射定标和大气校正等。
2. 遥感影像的几何校正遥感影像获取时可能会受到地球表面形变、传感器姿态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影像出现几何失真。
几何校正的目标是将影像的几何特征恢复到真实地面情况下的状态,使得影像能够准确地反映地面特征。
常见的几何校正方法包括地面控制点的定位和影像配准等。
3. 遥感影像的分类遥感影像的分类是将影像中的像素按照一定的特征进行划分和归类的过程。
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遥感影像的分类可以包括地物类别的划分、植被覆盖度的估计、土地利用类型的分析等。
常见的分类方法包括基于像素的分类、基于对象的分类和基于深度学习的分类等。
4. 遥感影像的变化检测遥感影像的变化检测是指比较不同时段的遥感影像,分析地表特征在时间上的变化情况。
变化检测可以用于监测自然灾害、城市扩张、森林砍伐等方面的变化。
常见的变化检测方法包括像素级变化检测和基于对象的变化检测等。
5. 遥感影像的数据融合遥感影像的数据融合是将多源、多光谱或多分辨率的遥感影像进行融合,以提高遥感影像的空间和光谱分辨率。
数据融合可以增强遥感影像的细节信息,改善遥感影像的可视化效果,提高遥感影像在各种应用中的精度和效果。
常见的数据融合方法包括主成分分析、小波变换和多尺度分析等。
6. 遥感影像的特征提取遥感影像的特征提取是从遥感影像中提取出目标物体的特征信息的过程。
遥感图像处理实验报告
遥感图像处理实验报告遥感图像处理实验报告引言遥感技术作为一种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重要手段,已经在农业、环境、城市规划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遥感图像处理,探索图像处理算法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
一、图像预处理图像预处理是遥感图像处理的第一步,其目的是消除图像中的噪声、增强图像的对比度和清晰度。
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了直方图均衡化和中值滤波两种常见的图像预处理方法。
直方图均衡化是一种通过调整图像像素的灰度分布来增强图像对比度的方法。
通过对图像的灰度级进行重新分配,使得图像的灰度分布更加均匀,从而使得图像的细节更加清晰。
实验结果显示,直方图均衡化对于遥感图像的对比度增强效果显著。
中值滤波是一种常见的图像去噪方法,其原理是通过计算像素点周围邻域的中值来替代该像素点的值,从而消除图像中的噪声。
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了3x3的中值滤波器对遥感图像进行滤波处理。
实验结果表明,中值滤波能够有效地去除图像中的椒盐噪声和高斯噪声,使得图像更加清晰。
二、图像分类图像分类是遥感图像处理的核心任务之一,其目的是将遥感图像中的像素点按照其特征分类到不同的类别中。
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了支持向量机(SVM)算法进行图像分类。
支持向量机是一种常用的机器学习算法,其通过构建一个最优超平面来实现分类。
在图像分类中,我们将遥感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点看作一个数据样本,其特征由像素的灰度值和纹理信息组成。
通过对训练样本进行学习,支持向量机能够建立一个分类模型,从而对测试样本进行分类。
实验结果显示,支持向量机在遥感图像分类中表现出较高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通过调整支持向量机的参数,我们可以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
此外,支持向量机还能够处理高维数据和非线性分类问题,使其在遥感图像处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三、图像变换图像变换是遥感图像处理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将图像从一个空间域转换到另一个空间域,从而提取图像中的特征信息。
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小波变换和主成分分析两种常见的图像变换方法。
遥感影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遥感影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近几年,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遥感影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农业、林业、城市规划、地质勘探等领域,遥感影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工具。
遥感影像数据的处理主要包括数据获取、数据预处理、数据校正等环节。
数据获取是遥感技术最基础的环节,它是指对地球表面的信息进行获取,并通过卫星、航空器、无人机等载体进行数据的获取。
数据预处理是指在数据获取之后对数据进行预处理,例如去除云层和阴影、去噪、镶嵌等操作。
数据校正是指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精确的校正,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遥感影像数据的分析主要包括数据可视化、特征提取、分类识别、地形表达等环节。
数据可视化是指将数据呈现为可视化的图像,便于人类理解和分析。
特征提取是指从影像数据中提取出具有代表性的特征,例如河流、湖泊、建筑物等。
分类识别是指对影像数据进行分类和识别,例如对植被、裸地、水体、建筑物等进行分类。
地形表达是指利用遥感数据对地面地形高程进行描述,例如数字高程模型、地形分析等。
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数据,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处理分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随着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的逐渐发展,遥感影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也迎来了新的变革。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使得遥感影像数据的处理速度和精确度得到了大幅提升,这将极大地改善遥感影像数据处理领域的工作效率。
虽然遥感影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但是仍存在许多挑战和难点。
例如,遥感影像数据的质量受制于气象和自然环境等因素,数据质量的提升依然存在很大的难度。
此外,遥感影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对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较高,技术人才的缺口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遥感影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是一个重要的、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面对挑战和机遇,我们需要持续探索和创新,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遥感影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效率,为更多领域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遥感图像分析与处理.pptx
(1)按感光胶片和所用的波段分类: 普通黑白摄影:用全色黑白感光片,感受可见光范围内各种色光,用途广。 黑白红外摄影:用黑白红外感光片和近红外滤光片组合起来摄影,记录近 红外短波段(0.76μm~1.4μm)和可见光范围的信息。 对水体和植被反映明显,具有较大的反差和地面分辨率。 天然彩色摄影:用彩色感光片,记录可见光波段的信息。 信息量比黑白象片丰富得多。 彩色红外摄影:用彩红外感光片,记录绿、红、近红外(0.5~0.9μm) 信息。一般在摄影机物镜上套一个黄色滤光片,以消除蓝、 紫光。在彩红外摄影中: 绿光感光蓝色 红光感光绿色 近红外感光红色 红外线对大气层的穿透力强,彩红外象片一般比天然彩色象片鲜艳得多。 多光谱摄影:用摄影机镜头、滤光片、感光片的几种不同组合,同时对一 个地区进行几个不同波段的摄影,得到多个波段的航片,从 而得到合成象片。
第10页/共29页
航空象片的特性
航空象片的主要点和线
第11页/共29页
航空象片的特性
3. 象片比例尺计算和象片纠正:(1)象片比例尺: 求小区域和点的比例尺: h为地形起伏,H0为平均高程面。 右图中以T0为起始面,其航高为H0, 则有: 航测部门提供的航高为象主点的航高, 称为“主比例尺”。 求平均比例尺: d1,d2,……dn通过象片中心。
物面扫描成像仪
第21页/共29页
1)线阵列推扫式扫描仪Spot HRV(High ResolutionVisible range instrument )平面反射镜将地面辐射信号反射到反射镜组,聚焦在CCD线阵列元件,不需要摆动扫描镜,可以推扫方式获取沿轨道的连续图像带。
像面扫描成像仪
第22页/共29页
第14页/共29页
第三章 航空遥感
利用Matlab进行遥感图像处理与遥感数据分析
利用Matlab进行遥感图像处理与遥感数据分析引言:遥感技术是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有效手段之一,广泛应用于农业、环境、地质、气象等领域。
遥感图像处理和遥感数据分析是遥感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地球表面的各种现象和特征。
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Matlab进行遥感图像处理和遥感数据分析。
一、Matlab在遥感图像处理中的应用1. 图像预处理遥感图像通常存在噪声、亮度不均匀、边缘模糊等问题,影响了后续的图像分析和信息提取。
利用Matlab可以对遥感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噪声去除、直方图均衡化、边缘增强等。
其中,噪声去除可以使用中值滤波、均值滤波等方法,直方图均衡化可以提高图像的对比度,边缘增强可以利用拉普拉斯算子或索贝尔算子等进行边缘检测和增强。
2. 图像分类与分割遥感图像分类是分析遥感图像中不同地物类型的过程。
利用Matlab,可以使用传统的像元级分类方法,如最小距离分类法、最大似然分类法等。
此外,还可以使用机器学习算法,如支持向量机分类器、随机森林分类器等,提高分类的准确性和效果。
图像分割是将图像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或对象的过程,常用的方法包括区域生长、分水岭算法等。
3. 特征提取与目标检测图像特征提取是从图像中提取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即反映某一特定属性的图像信息。
利用Matlab,可以提取纹理特征、频谱特征、形状特征等。
目标检测是在遥感图像中检测和定位感兴趣的目标,如建筑物、道路等。
常用的目标检测方法包括基于特征的方法、基于模型的方法等。
二、Matlab在遥感数据分析中的应用1. 遥感数据读取与处理遥感数据通常以多光谱数据或高光谱数据的形式存在,其中包含了地表覆盖类型、植被指数、水中深度等信息。
利用Matlab,可以读取遥感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如去除无效数据、填补缺失值等。
此外,还可以进行数据融合,将多个遥感数据集合并成一个。
2. 遥感数据可视化利用Matlab,可以对遥感数据进行可视化,以直观地观察地表特征。
掌握测绘技术中的遥感数据处理和图像处理方法和技巧
掌握测绘技术中的遥感数据处理和图像处理方法和技巧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测绘技术也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其中,遥感技术的出现和应用给测绘工作带来了很多便利和准确性。
然而,要充分发挥遥感数据的作用,就需要对其进行处理和分析。
本文将介绍测绘技术中的遥感数据处理和图像处理方法和技巧。
一、遥感数据处理方法1. 数据获取与准备在进行遥感数据处理之前,首先需要获取相关的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来自卫星、航空摄影、无人机等多种来源。
获取数据后,需要对其进行预处理和准备工作,如校正几何畸变、去除噪声等。
这能够提高后续处理时的质量。
2. 数据融合与分类遥感数据通常包括多个频段或分辨率的图像,因此需要将它们进行融合,提取出图像更加丰富的信息和特征。
常见的数据融合方法包括PCA(主成分分析)、IHS(Intensity-Hue-Saturation)等。
融合后的图像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地物的信息。
另外,还需要对融合后的图像进行分类,将图像中的像元分到不同的类别中,以便于后续的分析和应用。
3. 特征提取与分析在遥感图像处理中,特征提取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通过提取地物的特征,能够更好地理解遥感图像中的信息。
常见的特征提取方法包括纹理特征、形状特征、光谱特征等。
在处理和分析过程中,还需要对特征进行分析,找出地物之间的关联性和差异性。
二、图像处理技巧1. 去噪与增强在遥感图像处理过程中,由于数据获取的方式和环境的影响,图像中常常存在噪声。
为了提高图像的质量,需要对图像进行去噪处理。
常见的去噪方法包括均值滤波、中值滤波等。
另外,为了更好地展示图像中的细节和特征,还需要对图像进行增强处理,如对比度增强、直方图均衡化等。
2. 目标检测与识别遥感图像中的地物目标往往是我们需要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因此,目标检测与识别是图像处理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经典的目标检测方法包括边缘检测、模板匹配、物体分割等。
通过这些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定位和提取出遥感图像中的目标。
遥感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技术研究
遥感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技术研究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卫星、飞机等远距离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
现今,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进步,遥感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遥感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则是遥感技术应用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会从不同角度,探讨遥感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遥感数据的类型遥感数据主要分为两大类:光学遥感数据和微波遥感数据。
光学遥感数据一般用于获取地球表面的彩色图像,包括卫星、飞机等对地球表面进行拍摄的数据。
而微波遥感数据则是通过卫星、雷达等设备发射微波信号,获取地表信息之后再进行处理得到的数据。
两种遥感数据各有优势,但也各有局限。
因此,常常需要将两种遥感数据进行融合,得到更加准确、丰富的地表信息。
二、遥感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技术研究现状随着遥感数据的不断获取,遥感数据的处理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
目前,常用的遥感数据处理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 遥感图像的预处理遥感图像预处理是遥感数据处理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去除图像中的噪声,使图像更加清晰、可靠。
常见的遥感图像预处理方法包括灰度变换、滤波、直方图均衡化等。
此外,还可以利用图像配准方法实现不同时间、不同传感器、不同分辨率的遥感图像融合。
(2) 遥感图像的分类遥感图像分类是将遥感图像中的像元进行分类,分为不同的类别,反映地面物体在遥感图像中的分布情况。
常用的遥感图像分类方法包括监督分类、无监督分类、半监督分类等。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遥感图像分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 遥感图像的变化检测遥感图像变化检测是指对多幅遥感图像进行对比分析,检测出图像中的变化。
遥感图像变化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基于像元的变化检测、基于目标的变化检测、基于异常的变化检测等。
现在,遥感图像变化检测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水资源监测、农业生产等领域。
三、遥感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也将发生重大变革。
未来,遥感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高精度、高质量的遥感数据处理未来,遥感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将会更加注重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的发展趋势
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遥感数据被获取到并被应用到各种领域中。
然而,在大量的遥感影像中,如何提取出所需的信息和数据,进一步研究遥感图像的信息,是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从影像处理与分析两个角度来讨论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遥感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1. 数字化数字化是遥感图像处理的基础,也是其发展的前提。
在遥感图像的获取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许多成像传感器,获取到大量的数据后,需要进行数字化处理才能获得高质量的遥感图像。
数字化技术能够移除遥感图像中的噪声和不必要的信息,还能够提高遥感图像处理的效率。
2. 智能化智能化处理是遥感图像处理的一大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发展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被应用到遥感图像处理中。
智能化处理能够利用计算机算法进行遥感图像自动分析,如目标自动检测、红外图像处理等。
智能化处理不仅可以提高遥感图像分析精度,也能够提高分析处理的效率。
3. 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处理随着国内外遥感图像技术的快速发展,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已经成为遥感图像处理发展的重要标志。
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处理技术的目标是提取大量详细的空间信息,如地图、城市规划、资源研究、环境监测等方面。
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处理技术因其高精度、高分辨率和强大可靠性,在城市规划、林业、水资源和农业等领域已有广泛应用。
二、遥感图像分析技术的发展趋势1. 特征提取特征提取是遥感图像分析的重要环节,该技术能够从大量的遥感影像中提取出具有重要意义的信息和数据。
遥感图像的特征提取可以通过遥感影像自动解算和特征选择工具实现,提高遥感图像分析的精度和效率。
在这个过程中,通常会使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和机器学习技术。
2. 遥感图像分类遥感图像分类是将特定的地物或目标从遥感图像中抽象出来,进行半自动和自动识别。
遥感图像分类可以分为监督和非监督两种方法。
监督的分类方法是根据已知的地物类型和特性建立分类模型,然后将这个模型用于其他遥感数据的分类。
如何使用CAD进行遥感图像处理和分析
如何使用CAD进行遥感图像处理和分析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可用于处理和分析遥感图像。
遥感图像是通过卫星或无人机等载具获取的大范围地表影像,对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建立和地质勘探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CAD进行遥感图像处理和分析。
首先,打开CAD软件并导入遥感图像。
选择“文件”>“导入”>“图像”,然后浏览并选择所需的遥感图像文件。
CAD软件支持多种图像格式,如JPEG、PNG和TIFF。
导入图像后,可以在CAD软件中进一步编辑和分析。
一种常见的遥感图像处理方法是图像增强。
通过增强图像的对比度和亮度,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地貌和地物特征。
在CAD软件中,选择遥感图像,然后打开“图像处理”工具栏。
您可以调整对比度、亮度、饱和度等参数,以提高图像质量。
此外,还可以使用滤镜效果来改善图像的清晰度和色彩。
除了图像增强,CAD软件还允许进行几何校正。
遥感图像由于不同卫星和载具的姿态变化,可能存在畸变和失真。
为消除这些问题,可以利用CAD中的几何校正工具。
选择遥感图像,然后打开“几何校正”工具栏。
通过选择参考点和目标点来进行校正。
CAD会自动计算并调整图像的几何姿态,以获得更准确的地物位置。
在CAD中进行遥感图像分析也是一项重要任务。
例如,您可能需要测量地物的长度、面积或容积。
在CAD软件中,可以使用“测量”工具来进行精确的测量。
选择相应的测量工具,然后在图像上拖动鼠标进行测量。
CAD会自动计算并显示测量结果。
这是非常有用的,特别是在土地规划和建筑设计等领域。
此外,CAD软件还支持遥感图像的分类和标注。
通过分类,可以将图像中不同的地物和地貌分开。
选择遥感图像,然后使用遥感分类工具。
根据图像的颜色、纹理和形状等特征,可以对图像进行分类。
对于更精细的标注,可以使用CAD中的注释工具,添加文本、箭头、线条等,以便更清楚地表达图像中的内容。
总之,CAD软件是处理和分析遥感图像的重要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遥感数字图像基础
• 一、图像输入与输出
• 一般要利用专业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输入输出功能。 • 图像文件分为基本遥感图像格式(BIL、BSQ、BIP等)、
通用标准图像格式(JPEG、BMP、TIF等)和商业软件格 式(PIX、IMG、ENVI等)。
黑的影像(如高山阴影或其他暗黑色地物目标),然 后把对应的TM7图像上的同一地物目标找出来,再把 可见光与红外图像的灰度值数据取出进行比较分析。
• 现以TM7和TM2为例,把TM7的灰度值作为x轴,TM2的值作为Y轴进 行点绘。点绘结果出现了许多离散的点,其x,y坐标值分别表示 红外(TM7)和可见光(TM2)图像上对应像元的灰度值,基本呈线性 结构形式。可由一组点拟合其回归直线: y=a+bx
辐射预处理方法的选择
• 直方图最小值法 • 回归分析法
较大区域或整幅影像 较小区域或局部影像
§3 几何校正
• 原始遥感图像上常存在各种像元位置误差,使图像表现出旋 转、中心偏离、偏扭、梯形变化、纵横向比例尺不一致、边 缘与中心比例尺不一致等变形,因此需要进行几何校正。
二、大气引起的辐射预处理
大气引起的辐射变化
大气引起的辐射预处理方法
• 1、物理模型法 :
• 根据辐射通过大气层时的物理原理进行建模。 • 优点:具有严密、准确和适用广。 • 缺点:模型复杂,而且需要大量难以获得的参数,所以可
操作性差。
2、直方图最小值去除法
移动直方图的最 小值a至0值位置
• 当图像上有洁净且有一定深度和面积的水体或深暗地形阴影时, 其直接反射能量应为0或接近于0。但因受大气影响,可见光各波 段图像直方图的低端灰度值不为0,而是使直方图产生漂移值a
• 式中x,y分别是TM7和TM2的灰度值,a,b是回归直线的截距和斜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再利用所获得的地物目标数据,并 由最小二乘法做直线拟合,可得到a, b值。
• 其中a就是所要进行校正的数值,即 只需将TM2的灰度值减去a就得出了 消去散射影响的校正图像。
• 同理,可求出其它可见光波段图像 的大气散射校正值a,来进行校正。
以Landsat TM的7个波段为例
常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来压缩数据
主成分分析前(左)后(右)的效果图
原图像432RGB合成
主成分分析后的123RGB合成图像
子集提取
• 子集是整个遥感影像中显示研究区域的部分。
• 子集的选择要和其他数据进行配准。保证预备子集的精度
§2 辐射预处理
• 遥感图像预处理又称为影像恢复(Marsh et al, 1983),是设法去除大气干扰、系统噪声、传感器 的姿态等对影像造成的影响。
§1 遥感数字数据存储格式
• 一、遥感数字图像存储的方法
• 以一系列二进制的形式记录图像的亮度值,并以适合数字计 算的格式存储在电子存储设备上。
二、遥感数字数据常用的存储格式
• 1、BSQ格式
• BSQ(Band sequential )是按波段顺序记录 遥感影像数据的格式,每个波段的图像数据 文件单独形成一个影像文件。
3、BIL格式
• BIL (band interleaved by line): 按波段分行记录数据,先存储第一
波段的第一行,接着第二波段的第一 行…;再记录各波段的第二行…
• 此方式介于上述二者之间。
4、HDF格式
• HDF是一种不需转换格式就能用的新型数据格式。 • 用在MODIS、ASTER等数据中。
• 每个影像中的数据文件按照其扫描成像时的 次序以行为一个记录顺序存放,存放完第一 波段,再存放第二波段,一直到所有波段数 据存放完为止 。
2、BIP格式
• BIP(Band Interleaved by Pixel)格式是按像元顺序 记录数据,即首先存储第一个像元的所有波段数据, 接着存储第二个……此格式便于图像波谱分析。
• 波长越短,散射作用越强,a值越大。此a值就是应减去的大气散 射校正值。
3、回归分析法 :
• 回归分析法是在影像目标地物亮度信息统计的基础 上,通过揭示各波段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比较方法
回归分析法原理
• 以红外波段图像如TM7作为无散射影响的标准图像, 在待进行大气散射校正的可见光波段图像上,找出最
第四部分 遥感数字图像的分析与处理
• 第一章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基础 • 第二章 遥感数据预处理 • 第三章 遥感图像的增强处理 • 第四章 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
第一章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基础
§1 遥感数字数据存储格式 §2 遥感数字图像基础 §3 遥感图像处理软件
本章主要介绍遥感数字图像数据一些基本知识,包括数 字图像的主要存储格式、统计特征、输入输出的方式,最 后介绍几种常用的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和主要功能。
• 一、辐射预处理(辐射校正): • 是通过调整影像的亮度值来校正因传感器工作不正
常和大气衰减作用等所造成的误差。
传感器本身误差 大气对辐射影响
辐射畸变
辐射过程及 传感器接收 信号示意图
仪器所引起 的条带噪声
• 引起辐射畸变的原因:是由于探测器的不正常功能 或不同敏感度、地形因素和大气因素等造成的。
常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一般功能
• 图像文件管理 • 图像操作功能 • 基本图像处理功能 • 遥感图像处理功能 • 矢量、栅格混合处理以及与地理信息系统的接口
第二章 遥感数据预处理
§1 特征提取 §2 辐射预处理 §3 几何校正 §4 数据融合
§1 特征提取
• 特征提取(特征选择):即信息提取,从多光谱 数据中提取出能表示图像基本要素的主要成分, 压缩多波段海量遥感数据。
二、数字图像的统计特征
• 1、直方图:描述
了图像中每个像元亮 度值的像元数量的统 计分布。
• 2、峰值 • 3、中值 • 4、均值
• 5、亮度范围 • 6、方差 • 7、协方差 • 8、相关系数
§3 遥感图像处理软件
目前国内常用的遥感图像处理软件有: Erdas:美国ERDAS公司集遥感和GIS于一身的软件 Envi:美国ITTVIS 公司开发的遥感图像处理软件 Idris:美国Diamond Consulting Services Ltd开发 Er-mapper:澳大利亚 Earth Resource公司开发的图像处理软件 PCI:加拿大PCI公司的产品,处理遥感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