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4.史载唐朝驸马(公主夫婿)选取注重门第出身,多出自勋贵名臣,而明朝严禁皇室与大臣联姻,故驸马多出自寒门。

这种变化反映了A.中央集权的加强B.科举制度的成熟C.贵族制度的衰落D.专制皇权的强化A.甲同学采用的历史依据正确,结论合理B.乙同学采用的历史依据不正确,结论不合理A.甲同学采用的历史依据正确,结论合理B.乙同学采用的历史依据不正确,结论不合理C.两位同学采用的历史依据都不准确,结论都不合理D.两位同学的推论都合理,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时代26.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

”其主要依据应是A.北洋海军的参战B.战争由朝鲜引发C.日本是亚洲第一个近代化国家D.《马关条约》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27.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当协约国战胜德国的消息传到北京,中国知识分子曾上街游行,欢呼“公理战胜强权”。

同时在北京创刊的《每周评论》将“主张公理,反对强权”作为其办刊宗旨。

对“公理”的呼喊反映出中国知识分子A.对民主科学的质疑 B.对平等与自由的向往C.对独立参政的渴盼 D.对协约国希望的幻灭28.《蒋总统集》记载“国民党党员成分中,70%以上是工农,20%以上是小资产阶级。

”这一状况可能出现的年份是A.1921年 B.1925年 C.1931年 D.1939年29.《红星照耀中国》被誉为是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该书真实地记录了作者斯诺自1936年6月至l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斯诺可能报道了A.平型关和台儿庄战役胜利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C.工农红军在会宁会师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30.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

2019-2020年高三九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九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九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中国的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姓”的社会职能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的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姓氏是含义不同、各有所指的两个单音词。

“胙(赏赐封赠)土命氏”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但某一历史时期这一方法却戛然而止,它应是A.春秋战国 B.秦代 C.汉代 D.唐宋时期2.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候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候,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

”材料主要说明了A.大、小宗都有血缘关系 B.诸候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C.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 D.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3.史书记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A.收藏玉玺,天子喜好 B.以玉制玺,天子专有C.皇位世袭,君权神授 D.天子至尊,皇权至上4.秦统一全国后采取的措施中被称为“非常有效且持久的国家统一的粘合剂”的是A.确立皇帝制度 B.统一货币 C.统一度量衡 D.统一文字5.马端临《文献通考》载:“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

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

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

“由此推断,宋朝A.君权进一步制约相权 B.强干弱枝,加强中央集权C.集体宰相制正式确立 D.政事堂与枢密院共享最高行政权6.中国古代监察区向地方一级行政单位的变化是一个经常性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朝的“道”等均是如此,这说明A.中央集权制不断强化 B.监察制度名存实亡C.监察官员独立性过强容易形成割据 D.中央对地方的监管遭到削弱7.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

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

2019-2020年高三9月月考月考历史试卷 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三9月月考月考历史试卷 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三9月月考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共25小题)1.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

”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A.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考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朝官僚体制,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根据题干中“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即秦朝废除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世袭制,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中央到地方官员都由皇帝直接任免,即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正确的选项是A项;B项是经济方面,排除;CD项中的“分权”“文治”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

2.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

”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①三省六部制②宋朝在中央设置中书门下,在地方设置通判③明朝的内阁④清朝的军机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君主专制,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题干中反映的是国家行政机构相互牵制,三省六部制度和宋朝事情地方上通判的监督是符合题意的,选择A项;明朝时期的内阁、清朝时期的军机处都是辅政机构,本质是维护君主专制的需要,B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3.清嘉庆皇帝说:“我朝列圣相承,乾纲独揽,大权从无旁落。

”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行省制的推行B.丞相制度的废除C.内阁地位的上升D.军机处的设立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清朝军机处,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清朝军机处的建立标志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D项符合题意;A项是元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BC项是明朝时期的政治制度,排除。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三中2020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卷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三中2020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卷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三中2020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卷考试范围:必修一、必修二专题一到五命题人:胡春红审题人:宁启惠一、单选题(共25题,每题2分,共计50分)1.西周时期的青铜铭文多为颂扬先祖、祝愿家族昌盛之类的套语。

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铭文具有浓厚的地域性,很多还记载了监制者的官职名号、工长名与工匠名,有的量器还记载了容量、重量和使用地点。

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A.集权政治的趋向B.宗法观念的消亡C.生产技术的进步D.礼乐制度的完善2.学者吴慧指出:“重农抑商,重农是目的,抑商是手段。

这一政策的实质是抑商人而存商业,退私商而进官商。

”下列各项中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A.“重农”有效提高了农民阶级的社会地位B.“抑商”成功地抑制了古代工商业的发展C.重农抑商强化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控制D.重农抑商成为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3.扬州是古运河的交通枢纽,在唐代“雄富冠天下”,时称“扬一益二”。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交子”广泛使用B.坊市界限严格C.商业发展繁荣D.商帮活动频繁4.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

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职务,其中“位同宰相”的是A.转运使B.兵部员外郎C.知府D.枢密副使5.有学者认为,从经济近代化的角度来看,明清时期已处在“近代的前夜”。

下列史实能证明这一论点的是A.租佃制经营方式已经推广到全国B.世界贸易中白银一半以上流入中国C.制瓷冶铁纺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D.苏州等地丝织行业出现“计日受值”6.19世纪50年代初,一个在中国三个省份住了十年的英国人说道:“我还没有看见过一个靠劳作生活的中国人穿过一件用我们的布料做的衣服。

”这说明A.外国商品没有进入中国B.外国商品价格昂贵C.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的抵制D.中国经济独立于世界7.《剑桥中国晚清史》中说:“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

【人教版】2020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人教版 新版

【人教版】2020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人教版 新版

2019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三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评判的能力。

基于下列史料可以得出的历史解释是A. 封邦建国,众星拱月B. 王室衰微,诸侯兼并C. 礼崩乐坏,等级不存D. 宗法破坏,贵族内讧【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基本的史学素养,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材料“晋之曲沃庄伯弑主国晋孝侯”、“郑伯弟段作乱”、“卫弑其君桓公”、“宋太宰华督弑其君殇公”,这四段史料都表明贵族集团中的以下犯上,表明此时宗法制的破坏,贵族内讧,D项正确;A项材料未体现,且不符合材料信息;材料未体现王室衰微,诸侯兼并,B项排除;C项等级不存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故选D。

2.有人根据甲骨文中“犁”字的形象,推断商代已有牛耕,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近年己出土了商代晚期的铜犁(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墓),由此可以推知A. 铁犁牛耕始于商代B. 文献史料真实可信C.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主要为农具D. 文献史料与考古发现相互佐证【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以农业中的“犁”的出现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基本的史学素养,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材料所述,根据甲骨文中“犁”字的形象,推断商代已有牛耕,同时近年又出土了商代晚期的铜犁,这体现了文献史料与考古发现可以相互佐证,D项正确;铁犁牛耕始于春秋战国,A项错误;文献史料属于二手史料,需要实物佐证,B项错误;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主要为礼器,C项错误。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9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9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9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2016.9.11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1.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

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A.经济严重衰退B.土地政策调整C.坊市制度崩溃D.政府管理失控2.在古代文学家笔下,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婚媾依时,闾阎安堵,妇人纺织,男子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

”该材料反映的农业经济状况是()A.土地过度集中B.有田者无力可耕C.小农户个体经营D.地权与劳动者契合3.有学者在谈到唐初的经济政策时,认为唐初不仅轻徭薄赋,更侧重为民制产,通过国家的计划分配,使社会下层能够享受基本水准以上的生活,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政策是()A.重农抑商B.均田制C.三长制D.方田均税法4.战国时期秦国的青铜兵器出土数量很多,不少带有铭文,如“相邦吕不韦戈”、“相邦义(张仪)戈”、“上郡守戈”、“陇西守戈”等。

这些铭文证实()A.兵器使用者为中央高级官员B.秦国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C.秦兵器分由中央和地方督造D.秦兵器带有显著的地域特色5.两宋时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而到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苏湖地区指江浙地区,湖广地区指洞庭湖流域)这种变化说明()A.江浙地区农村经济结构出现转型的趋势B.江南地区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湖广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之地D.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6.宋太宗时期,有官员上奏:“岭南村墟聚落,间日集裨贩(小贩),谓之墟市。

请降条约,令于城邑交易。

”该建议遭到太宗的拒绝:“徙扰民尔,可仍其旧。

”这一史实主要反映了宋朝()A.专业市场每天开市B.乡村市场的繁荣C.市场监管相对宽松D.坊市制继续实行7.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

2019-2020学年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doc

2019-2020学年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doc

2019-2020学年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24.民国学者蒋廷黻指出:“中国当初的目的全在禁烟。

……故鸦片战争的发生,非中、英两国所预料,更非两者所预谋。

战争虽非偶然的,无历史背景的,然初不过因禁烟而起冲突,继则因冲突而起报复,终乃流为战争。

”下列观点与材料一致的是A.国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的诱因B.战争的原因是英国预谋已久C.人预料到禁烟会导致战争 D.社会制度差异是战争的起因25. 《南京条约》申明:“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往来,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札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

”后来的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又于“平行之礼”一条无不详为备列。

“平行之礼”的提出,对当时中国的主要影响为A.推动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出现 B.推动传统礼仪制度的进步C.传播资本主义的平等观念 D.使夷夏之防观念受到冲击26. 太平天国运动留给历史的余响是长久的。

在戊戌维新期间,金田起义常被康有为借来作为迫使皇帝变法的力量,这是用反清来促成革新;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和因争权夺利而导致分裂火并的反面教训。

这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A.搅乱了社会政治制度 B.促进了政治变革进程C.改变了封建生产关系 D.实现了资本主义理想27.《海国图志》指出:“战舰有尽,而出鬻之船无尽,此船厂之可推广者一。

……凡有益民用者,皆可于此造之。

是造炮有数,而出鬻器械无数,此火器局之可推广者二。

……人但知船炮为西夷之长技,而不知西夷之所长不徒船炮也。

”材料表明魏源A.只主张创办船厂以制造军舰 B.只求学习外国军事技术C.主张全面学习西方器物制度 D.注意将军事技术和民用事业相结合28.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指出:倘有百万家财者,先将家资契式禀报入库,然后准颁一百五十万银纸,刻以精细花草,盖以国印图章,或银货相易,或纸银相易,皆准每两取息三厘。

……此举大利于商贾士民,出入便于携带。

2020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卷-精装版

2020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卷-精装版

教学资料范本2020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卷-精装版编辑: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精选】20xx最新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卷一、选择题1.春秋时期开始有“县、郡”名称,原指直属于国君的土地.楚国灭国很多,曾把县分封给功臣贵族,后来改为重要地区都掌握在国君手里,其他地区的贵族、功臣封地也逐渐由永远世袭改为两代以后就收归国家.材料说明楚国( )A.逐渐走向中央集权B.率先废除了分封制C.最早实行了郡县制D.具备了称雄的实力2.唐代科举考试礼部录取后,还需经过吏部考试合格后才能做官,岁取不过三十人.宋代增加了由皇帝主持的“殿试”,通过后即可入仕,每次录取五百人以上,甚至达千人.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科举制度更加客观公正B.贵族政治影响日益减弱C.削弱六部职权强化皇权D.皇帝开始掌握选官权3.俞森的《荒政丛书》卷5中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材料表明古代中国( )A.重农抑商政策已有所改变B.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C.小农经济并非完全封闭D.农业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4.鸦片战争后,钦差大臣耆英认为英国人“以通商为性命,准其贸易则恭顺如常,绝其贸易则骄蹇难制,故自明至今,羁縻夷人皆借通商为饵”.据此可知耆英( )A.肯定了自由贸易理论B.主张对英国实行贸易制裁C.主张以贸易笼络英国D.逐步调整了天朝上国心态5.20世纪初中国某地县志记载:“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由此可知当时的中国( )A.农村地区仍固守小农经济模式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C.近代经济对传统经济影响有限D.西方经济侵略尚未深入到内地6.据《南方人物周刊》记载:1935年,国民政府对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强行增持官股至50%,把这两家金融机构收归“国营”.中国银行的前身为大清的户部银行,后来又是北洋政府的国家银行,自其创办之始,就写明“官商各占股份50%”,只是从清末到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大部分股权落在了银行和商股手里.据此可知,1935年金融机构的调整( )A.反映了清末以来中央集权遭破坏的现实B.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C.实属官僚资本大肆掠夺民间资本的范例D.配合了正面战场的抗战7.有学者认为:“八二宪法”是对“五四宪法”甚至《共同纲领》的一种结构性的回归.正是在具有回归内涵的改革进程中……改革才始终在相对保守的改良主义轨道上前进,而没有演变成再一次的激进主义革命.这说明“八二宪法”( )A.与《共同纲领》性质完全一致B.将“依法治国”首次写入宪法C.为改革与稳定提供了法律保障D.把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目标8.江涌在《从对立到统一,中国世界观剧变》中指出,中国“世界观”的发展与变化在20世纪70年代突出表现为“走向开放,迈进国际大家庭”.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A.推行务实外交理念B.积极建构区域组织C.突出思想意识形态D.推行睦邻友好政策9.克利斯提尼把全阿提卡分为三十个区,其中十个区在雅典城及其周围,十个区在沿海,十个区在内地.每三个不同的区,即一个城××区、一个沿海区、一个内地区合为一个地区部落.每个区有若干个自治村社组成,公民权的认可决定于所居住的村社机构的登记,许多失去氏族族籍的自由民和外来的居民也取得了公民权.由此可见,克利斯提尼改革( )A.分散了氏族贵族的力量B.摧毁了氏族制残余C.扩大了民主力量D.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10.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不论首相丘吉尔的演说如何出色,仍然需要那位口吃的乔治六世,只有这位国王出现,才能使整个国家不分党派,不分种族,团结在一起.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国王与内阁在政治上共进退B.君主立宪制削弱了首相权力C.战时状态赋予国王行政大权D.国王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11.1865年美国通过了第14条宪法修正案,其中规定:“凡在合众国出生或归化为合众国而受其管辖的人,皆为合众国及其居住州的公民.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法律.”这一规定( )A.为南北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B.加强了美国州政府的权威C.加强了公民与联邦政府的联系D.消除了美国种族歧视现象12.至1959年,美国陆续在海外64个国家设立了158个图书馆和文化中心.1964年,美国图书输出量首次超过了英国,一跃成为世界上输出图书最多的国家.美国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与英国进行文化的较量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D.对苏联进行文化反击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朝统治者具有“华夷一家”的观念,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友好往来.来到唐朝的各国使者、商人、教徒、艺人等络绎不绝,日本派往的“遣唐使”就达13次.佛教盛行,景教、祆教、拜火教也在唐朝得到尊重.外国人还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在唐朝入仕为官.据韩愈记载,“岭之南,其州七千……外国之货日至,珠、香、象、犀、玳瑁、稀世之珍,溢于中国,不可胜用”.唐朝在广州设置了管理对外贸易机构市舶司,并在长安、扬州等地为来华经商的波斯、阿拉伯侨民设有“蕃坊”特区,发展为繁华商业区.——李庆新《唐代广州贸易与岭南经济社会变迁》(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对外开放的表现.并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对外开放形成的条件.(12分)材料二在毛泽东的治国理念中,对外开放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且开放只是偏向于苏联和东欧国家“一边倒”的开放,一旦国家间关系出现变化时,就马上进行封闭和收缩.中苏关系破裂时,中国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开放局面就消失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毛泽东甚至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名,把一切对外开放的交流活动都与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划上等号,一度完全停止对外技术引进和资金交流.1969年中苏边境冲突后,中国开始向西方开放.——卢昌军《邓小平与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比较研究》(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对外开放的特点,并分析该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9分)材料三中国今天的对外开放是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与世界各国开展的正常的经济技术交流.它涵盖了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等等.多年来我国在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前提下,实现了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跨越式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在国际贸易中地位不断上升,对外贸易结构也发生了根本转变,对外贸易的效率有了很大提高,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范海龙《开放通商与对外开放的比较》(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当今对外开放的特点.(6分)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和国家学说的倡兴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时期,民族与国家的内忧外患更甚,人们强烈要求用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及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中国.但是,这一时期西方国家的许多政治、经济、文化的弊端也暴露出来,使得当时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开始注意中国发展中应当避免的问题.于是在“救亡”与“救国”的相互推进中,时人有一个对西方民族国家思想和西方文化正反两面性的认识深化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出在国家与民族认同问题上逐步具有的中国化特色的认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近代仁人志士积极探索民族国家的重建途径,创造性地提出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相统一的思想,并以此为核心构建近代中华民族国家中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新的一致性.——李禹阶《华夏民族与国家认同意识的演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产生的背景并概括其特点.(15分)材料二在民族主义的感召和激荡下,英、法等民族国家先后建立.到19世纪前期,民族主义在西欧、北美取得了辉煌胜利,并为传播到整个欧洲乃至世界奠定了基础.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业化、现代化的迅猛进展,欧美各国原有的民族国家内的市场已容纳不下急速膨胀的生产力.于是,这些国家利用人民的民族主义情结,狂热地宣扬本民族优越论,打着“传播文明”和为本民族“谋福利”的旗号,进行野蛮的殖民侵略和掠夺,建立起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程人乾《论近代以来的世界民族主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西方民族主义的影响.(6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族主义的认识.(4分)9月月考历史部分答案选择题答案1—5 ABCCC 6—10 BCACD 11—12 CD13题答案:(1)表现:领域宽,突出经济交往,涵盖政治、文化、宗教等方面;范围广,涉及3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置专门机构、划定特区管理对外事务.(6分)条件: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疆域辽阔,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化领先,具有世界影响力;唐朝统治者具有开放的意识和包容的心态;海陆交通发达.(任答三点即可,6分) (2)特点:先后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国家利益的支配,政治倾向性强,波动性大.(3分)成因:由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决定;受到国际关系两极格局的影响;受到美国、苏联对华政策的影响;跟国内的政治气候有关.(答出其中三点即可,6分)(3)特点:①对外开放成为既定国策;②对外开放的原则是立足国情,平等互利,进行经济技术交流;③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点线面相结合的格局;④实现了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战略;⑤发展迅速,成果显著.(任答三点即可,6分)14题答案:(1)背景: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西方近代民族、国家观念的传播;先进的中国人主动探索救国救民之路.(9分)特点:立足国情,借鉴西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相统一.(6分)(2)影响:促进欧美民族国家的建立;推动西方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促进亚非拉美民族意识的觉醒;为殖民侵略和掠夺提供了借口.(任分答三点,6分)(3)认识:民族主义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家服务于各种不同的利益;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促进国家发展,另一方面易演变为狭隘的民族主义,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应该发挥民族主义的积极作用.(如有其他认识,言之有理亦可,任答两点,4分)。

江西省2020年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B卷

江西省2020年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B卷

江西省2020年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 (2019高一上·翁牛特旗期中) 天干地支是中国先民较早掌握的初步的天文历法知识。

商代君主多以天干为名,如太甲、盘庚等,这体现了商朝()A . 天干地支知识已经在群众中普及B . 王权的自我神化C . 董仲舒君权神授观念的巨大影响D . 经济繁荣,文化发达2. (2分)中国古代,朝廷有时将不在户口册且因此不纳税的人称为“盗贼”。

这反映当时朝廷()A . 要求民众纳税B . 只要求部分民众纳税C . 不要求民众纳税D . 只要求部分“盗贼”纳税3. (2分)(2016·宁城模拟) 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推动了文化传播与交流,虽然跨越洲际国界,却无法实现全球效应。

而戛纳电影节上的一件时装转瞬间即可掀动全球影粉的追捧热潮。

这说明()A . 大众文化审美的古今差异B . 明星效应远大于历史名人C . 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传承D . 技术进步推动文化全球化4. (2分)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

这表明()A . 外来文化改变了唐代的社会生活B . 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C . 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D . 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日益深入5. (2分) (2019高一上·利辛期中) 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颁行陪审法庭津贴制,规定参加陪审法庭的公民每次能够获得3俄物尔的津贴。

这一制度()A . 反映出雅典陪审法庭的至上地位B . 反映雅典国家权力被滥用的现象C . 使城邦居民贫富分化进一步加剧D . 有利于促进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6. (2分) (2020高三上·商城月考) 1841年至1846年,英国取消了605种商品的进口税,降低了1035种商品的进口税;1846年,保守党政府废除了限制粮食进口的《谷物法》;1849年,自由党内阁废除了保持近200年的《航海条例》。

江西省2020年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9月)试卷C卷

江西省2020年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9月)试卷C卷

江西省2020年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9月)试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40题;共80分)1. (2分) (2016高二上·肇庆期末) 《希腊人与希腊文明》中写道:“我们会盲目地给祖国送上赞歌,但我们都负载着一个沉重的责任──把自己教育成有理解力的人类,进而从这种知识中探知我们作为公民的真正责任。

”这一论述()A . 缺少集体主义精神B . 强调人应具有理性思维C . 批判了直接民主的弊端D . 讴歌城邦制的优点2. (2分) (2017高一上·湖南期中) “为了确保贵族不破坏他的改革,他为平民提供在政府的席位,他放开城邦议事会的任职资格,不再考虑公民的出身和血缘,那些富裕并有闲暇投入公共事务的人都可以进入议事会。

”材料中的“他”是()A . 梭伦B . 克利斯提尼C . 伯利克里D . 苏格拉底3. (2分)(2019·烟台模拟) “公益捐助制度”是古典时代雅典让富人出钱为城邦服务的一项重要制度,起初出于对政治回报的预期,富人自愿踊跃捐助。

公元前5世纪末,由于富人的不满和频繁逃避,捐助成为法律规定的强制性义务。

这种变化反映了()A . 捐助制度促进社会平等B . 法律保障公益活动进行C . 城邦政治影响捐助制度D . 雅典民主政治开始衰弱4. (2分)古希腊是古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近代西方启蒙学者和资产阶级革命家提出的三权分立和民享、民有、民治的思想,便来自于古希腊的经验。

古希腊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A . 独立自治B . 三权分立C . 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D . 小国寡民5. (2分) (2018高二下·宁阳期末) 公元前27年至公元3世纪初,伴随着罗马帝国从建立走向繁荣,法律领域也产生了以规范国家事务的公法和管理私人事务的私法这种新的分类标准。

这种划分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 国家加强对家庭和个人事务的干预B . 经济发展以及国家事务日益复杂C . 公民事务独立于国家管理外的要求D . 帝制取代共和制,专制君主出现6. (2分) (2017高三上·湖南月考) 英国法律史学家梅因指出:“(罗马法)仪式不但和允约本身有同样重要性,甚至比允约更为重要”.如果一个固定形式被遗漏或误用,法律行为便告失效.相反,如果所有程序和仪式均已正确进行完毕,即具有法律效力,至于法律行为是否反映当事人的真实意思,法律在所不问.这表明罗马法()A . 具有明显的习惯法的痕迹B . 不注重对私有财产的保护C . 存在过分注重形式的缺陷D . 缺乏判决的客观性和公正性7. (2分) (2017高三上·钦州港期中) 罗马法规定:以现金或现物进行交易;须有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在场,他们皆应是罗马公民;物件的转移必须在当事人双方在场时当面进行;在进行转让仪式时,必须经过某种正式的手势和言语的阐述。

江西省2020年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教学测试试卷A卷

江西省2020年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教学测试试卷A卷

江西省2020年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教学测试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 (2019高一上·利辛期中) 2019年5月6日,是亚圣孟子的生日,在孟子故里山东邹城举行乙亥(2019年)年祭奠孟子的仪式。

孟氏后裔…2000余人,端重地步入亚圣殿前,依次向孟母、孟子敬献花篮、三鞠躬与这一现象相关的政治制度是()A . 禅让制B . 世袭制C . 分封制D . 宗法制2. (2分) (2018高一下·郑州期末)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农业文明源远流长,以下农具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先后顺序是()A . ④①②③B . ④①③②C . ①④③②D . ①④②③3. (2分) (2019高二下·上海期中) 汉武帝时,“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官员的身份()A . 丞相B . 郡守C . 御史D . 刺史4. (2分) (2019高二上·临渭月考) 中国古代文学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下列名旬相对应的文学体裁是()①“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②“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③“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A . 楚辞宋词唐诗汉赋B . 汉赋唐诗宋词楚辞C . 楚辞唐诗汉赋宋词D . 楚辞唐诗宋词汉赋5. (2分) (2019高二下·威远期中) 唐文宗想把女儿嫁给当时的北方大姓士族,遭到拒绝。

文宗怒曰:“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尚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北方大姓)耶?”这表明唐朝()A . 宗法观念根深蒂固B . 门阀政治影响深远C . 中央集权遭到冲击D . 婚姻制度变革艰难6. (2分) (2019高一上·杭州期中) 王同学在查询古代中国某朝代的地方行政区划统计表时,看到一段说明文字:“由于没有系统统计路府州军县的资料,如以下统计数据有误,敬请谅解,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补充。

江西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江西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江西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韩非子》:“人主之患在于信人。

信人则制于人。

人臣之于其君非有骨肉之亲也,缚于势而不得不事也。

故为人臣者窥觇其君心也,无须臾之休,而人主怠傲处其上,此世之所以有劫君弑主也。

”材料观点()①建立在性恶论基础上②认为君臣之间无信任可言③为君主专制出谋划策④成为君权神授的思想来源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2.有学者认为,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的演变,是古代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

这里的“进步”从制度变革层面来看是指()A.中央机构的行政效率大大提高B.决策程序规范化C.分权制衡限制了皇权D.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3.《中华文化史》一书写道:“这一时期民本思潮的重心有二:在人类与自然关系(天一人)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人类社会关系(君一民)方面,强调民的作用。

”这一时期()A.百家争鸣局面出现B.儒学正统地位确立C.儒家伦理得到强化D.儒家思想趋向新启蒙4.《剑桥中国史》在评价秦朝时说:“不管人们是否佩服秦的成就,但必须承认这个成就:它在质和量的方面都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致它可以名之为“革命”。

这里所说的秦朝的成就可以名之为“革命”的主要依据是()A.废除了宗法制和分封制,推行了郡县制B.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C.废除了世卿世禄制,皇帝任免各级官吏D.灭掉六国,完成了国家的统一5.《礼记》载:“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尚不能劝其努力,罪亦不能戒其怠情。

”这反映了()A.世家大族把持的人才选拔制度B.不论贵贱、选贤用德的人才观C.注重血缘和门第的世卿世禄制D.封建王朝选拔官吏的考试制度6.据史书记载:北宋时东京城内“傥欲修整屋宇,泥补墙壁……即早辰桥市街巷口,皆有木竹匠人,谓之杂货工匠……罗立会聚,候人请唤,谓之‘罗斋’。

竹木作料,亦有铺席,砖瓦泥匠,随手即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 上午 10 点 中午 11:40 下午 1 点起 下午 4:50
外交活动 会见柬埔寨王国外交大臣狄普芳 访晤英国外交大臣艾登 与苏联外长莫洛托夫、越南代外长范文同会谈 访晤法国总理兼外长弗朗斯
A. 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举行中印、中缅会谈 B. 争取各国支持理解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提案 C. 以“求同存异”推动万隆会议的 顺利召开 D. 解决朝鲜半岛、“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中会见柬埔寨王国外交大臣、英国外交大臣、苏联外长、越南代外长、法国 总理兼外长,可以看出其中柬埔寨和越南属于印度支那,英国、法国、苏联属于世界五大国 中的三个,由此可知是解決朝鲜半岛、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日内瓦会议是中国第一 次与五大国身份参加会议,在会议中周恩来与苏、美、英、法以及朝鲜半岛、印度支那相关 国家针对朝鲜半岛、印度支那问题开展会谈,故 D 选项正确;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举行 中印、中缅会谈主要是在中国与印度、缅甸三个国家,与苏联、美国、英国、法国无关,A 错误;中国争取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提案的对象主要是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发展中国 家,中国依靠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 23 国提案成功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国在第 26
9.1937 年 9 月,国民党发表了共产党起草的《国共合作宣言》,国共两党正式合作,建立了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从对峙走向合作的主要原因是 A. 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 国共两党的阶级立场相同 C. 国共两党坚持的抗战路线一致 D. 国共两党的革命纲领基本一致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调动所学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国共两党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这 决定了双方抗战路线不同——中共是全面抗战路线,国民党是片面抗战路线,所以排除
年代初”即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和材料中“我还没有看见过一个靠劳作生活的中国人穿过一件
用我们的布料做的衣服”可知,此时西方资本主义商品并未能打开广大的农村市场,因为自
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对外国商品有很大的抵制作用,故答案选 C,A B D 三项说法错误,不符
合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社会史实。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
5.有学者认为,从经济近代化的角度来看,明清时期已处在“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能证 明这一论点的是 A. 世界贸易中的白银一半以上流入中国 B. 租佃制经营方式已经推广到全国 C. 制瓷、冶铁、纺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D. 苏州等地丝织业出现“计日受值” 【答案】D 【解析】 【详解】“近代”的含义,这里指的是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明朝中后期,我国就已产生 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与这一时期的西方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计日受值”体现的正是资 本主义萌芽的情况,故 D 项正确。“世界贸易中的白银一半以上流入中国”不符合“近代前 夜”的特点,A 错误;租佃制经营方式属于传统的封建经济模式,不是近代化的经济模式, B 错误;制瓷、冶铁、纺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不符合材料中经济近代化的含义,C 错误。
BC;D 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只能说中共的最低民主革命纲领和国民党的革命纲领基本一致, 故排除;依据所学,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的主要原因:中日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故选 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10.据《解放日报》报道,今天的上海是真的“美化”了。美国货充斥了市场的每一个角 落……难怪有人说:“中国人民从吃到用,要全部‘美式装备’了!”据此推断这一报道的 时间应在 A.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B. 抗日战争时期 C. 十年对峙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解放日报》报道”,当时的上海“美国货充斥了市场的每一个角落”,结合 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报道的时间应该是在解放战争时期,D 项正确;一战时期独霸中国的是 日本,A 项不符合史实;抗日战争时期,侵略中国,占领上海的是日本,B 项错误;十年对 峙时间,没有 1941 年创刊的《解放日报》,C 项错误。
6. 19 世纪 50 年代初,一个在中国三个省份住了十年的英国人说道:“我还没有看见过一个
靠劳作生活的中国人穿过一件用我们的布料做的衣服。”这说明
A. 外国商品没有进入中国
B. 外国商品价格昂贵
C. 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的抵制
D. 中国经济独立于世界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结合材料中时间特征“19 世纪 50
2.学者吴慧指出:“重农抑商,重农是目的,抑商是手段。这一政策的实质是抑商人而存商 业,退私商而进官商。”下列各项中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 “重农”有效提高了农民阶级的社会地位 B. “抑商”成功地抑制了古代工商业的发展 C. 重农抑商强化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D. 重农抑商成为历代王朝基本的 经济政策。 【答案】C 【解析】 古代中国农民阶级处于被压迫地位,其社会地位并不高,故 A 错误;古代工商业的发展并未 因为“抑商”政策而停滞,故 B 错误;材料“抑商人而存商业,退私商而进官商”说明国家 加强了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故 C 正确;材料主旨是强调“存商业、进官商”,即官府对商业 的控制,而不是说明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是重农抑商,故 D 错误。故选 C。
11.“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干涉内政的 恐惧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文中的原则应是 A. “一边倒”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不结盟原则 D. 另起炉灶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干涉内政的威胁 和对于侵略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可知,材料中表述了和平共处五项 原则的积极意义。所以答案选 B;“一边倒”指的是到向社会主义阵营,与材料中的“一切
届联合国大会提案并未争取苏联、美国支持,故 B 选项错误;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 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在万隆会议中苏联、美国、英国、法国并未参与,故 C 选项错 误。
13.之所以认为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其最主要是因为 A.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B. 中国通过抗日战争收回台湾等领土 C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开罗会议》等要求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如台湾、东北等必须归还中国 D. 因为中国国内政治势力的斗争而造成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中,1949 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台湾问 题出现,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政治斗争和阶级矛盾造成的, D 项正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 国的领土,1945 年中国光复台湾都是历史事实,《开罗会议》等要求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如 台湾、东北等必须归还中国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光复的法律依据,这些都不是台湾问题产 生的原因,也不是台湾问题性质的最主要依据,ABC 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C 【解析】 太平天国运动没有推翻清王朝统治,排除 A;反封建反侵略是政治革命范畴,排除 B;《资 政新编》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排除 D;《天朝田亩制度》是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为中 心的革命纲领,“社会革命”是指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故选 C。
8.中国近代某竹枝词中写道:“报登各行各业情,每日纷纷利自盈。中外电通消息广,纵谈 时务欲精明。”此竹枝词表明近代报纸 A. 为盈利制造虚假新闻 B. 推动了当时社会风气转变 C. 以刊登时政新闻为主 D. 成为洋务运动的宣传工具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近代报刊刊登各个行业行情,而且中外消息以及政治时务也多在报 刊上刊登,说明当时的报纸推动了社会风气的转变,选项 B 正确;材料中并未体现商家广告 是虚假报道,选项 A 排除;根据材料可知,报刊不仅仅刊登时政新闻,也刊登各行业行情, 选项 C 排除;材料中并未提到刊登者的身份,因此无法得出报刊成为洋务运动宣传的工具, 排除 D。
这把“钥匙”指的是改革开放,因此 D 选项正确。A、B、C 项与题意不符,错误。故正确答 案为 D 选项。
15.中共八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都是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 其中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A. 探索开端——改革开放——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 B. 三大改造——经济特区——初级阶段——一国两制 C. 经济建设——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三个代表 D. 主要矛盾——国企改革——计划经济——科学发展观 【答案】A 【解析】 【详解】中共八大是在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即将结束,社会主义制度即将建立的情况下召开 的,所以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中共十四大提出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 为党的指导思想,故 A 正确。一国两制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就已提出,而十五大在 1997 年 召开,排除 B;三个代表属于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十五大无关,排除 C;科学发展 观是胡锦涛提出的,不符合十五大,排除 D。 【点睛】本题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基础知识,准确识记中共重大会议的主要内容。
4.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 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职务,其中“位同宰相”的是 A. 转运使 B. 兵部员外郎 C. 枢密副使 D. 知府 【答案】C 【解析】 【详解】宋朝为了分割相权,设中书门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设 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因此“位同宰相”的是枢密副使,C 正确。转运使属于地方的管理 财政的官员,与设问不符,排除 A;兵部员外郎是六部中的官员,与设问不符,排除 B;知 府是地方的行政官员,与设问不符,排除 D。
起·自然经济的解体
7.《剑桥中国晚清史》中说:“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 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 重要作用。”这里的“社会革命”是指 A. 推翻清政府专制统治 B. 承担起反封建反侵略任务 C. 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 D. 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