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名解

合集下载

名解诊断

名解诊断

名解1.稽留热:是指体温恒定的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

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2.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

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3.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4.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达39℃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常见于布鲁氏杆菌并病。

5.回归热:体温急剧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

可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等。

6.不规则热: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可见于肺结核,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等。

7.水肿:是指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

8.咳嗽:是一种反射性防御动作,通过咳嗽可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气道内异物。

9.咳痰:痰是气管,支气管的分泌物或肺泡内的渗出液。

借助咳嗽将其排出称为咳痰。

10.咯血:喉及喉部以下的呼吸道及肺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腔咯出称为咯血。

11.心源性哮喘:急性左心衰时,常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表现为夜间睡眠中突感胸闷气急,被迫坐起。

惊恐不安,轻者数分钟至数十分钟症状逐渐减轻,消失;重者可见端坐呼吸,面色发绀,大汗,有哮鸣音,咳浆液性粉红色泡沫痰,两肺底有较多湿性锣音,心率加快可有奔马律。

12.呕血:是上消化道疾病(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上段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

常伴有黑便,严重时可有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

13.黄疸: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粘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或体征。

诊断学名解

诊断学名解

名词解释1.症状2.体征3.发热4.低热5.超高热6.稽留热7.放射痛8.水肿9.咯血10.呼吸困难11.心悸12.发绀13.恶心14.呕吐15.呕血16.腹泻17.黄疸18.意识障碍19.主诉20.现病史21.系统回顾22.婚姻史23.体格检查24.触诊25.过清音26.清音27.浊音28.视诊29.听诊30.鼓音31.体征32.叩诊33.发育34.营养35.意识状态36.急性病容37.慢性病容38.盗汗39.皮肤弹性40.发绀41.蜘蛛痣42.甲亢面容43.强迫体位45.角弓反张46.端坐呼47.醉酒步态48.黄染49.斑丘疹50.水肿51.二尖瓣面容52.方颅53.巨颅54.Homer综合征56.眼球震颤57.Musset征58.Koplik斑59.Wilson病60.瞳孔对光反射61.颈静脉怒张名词解释1.胸骨角2.腹上角3.肋脊角4.锁骨中线5.桶状胸6.扁平胸7.鸡胸8.佝偻病串珠9.肋膈沟10.漏斗胸11.胸式呼吸12.腹式呼吸13.三凹征14.Kussmaul呼吸15.双吸气呼吸16.叹息样呼吸17.触觉语颤18.胸膜摩擦感19,断续性呼吸音20.粗糙呼吸音21.异常支气管呼吸22.听觉语音23.支气管语音24.耳语音25.啰音26.心尖搏动27.抬举性心尖搏动28.负性搏动29.震颤30.心包摩擦感31.心脏浊音界32.主动脉型心脏33.二尖瓣型心脏34.烧瓶状心脏35.瓣膜听诊区36.第三心音37.第四心音38.三音律39.奔马律40.开瓣音41.心脏杂音42.Austin—Film杂音43.Graham Steel杂音44.肝颈静脉回流征45.水冲脉46.奇脉47.交替脉48.重搏脉1.症状:人体在病态状态下主观感到的异常感或不适感。

2.体征:指医生或他人客观检查到的病态表现。

3.发热:任何原因使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发热。

4.低热:体温在37.3~38℃。

5.超高热:体温在41℃上。

西医诊断名解

西医诊断名解

B便秘:是指排便频率减少,7天内排便次数少于2-3次,排便困难、粪便干结。

被动体位:患者不能随意调整或变换体位,需要别人帮助才能改变体位,见于极度衰弱或意识丧失的患者.Biots呼吸:间停呼吸又称Biots呼吸。

表现为有规律的深度相等的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呼吸,间隔一个短时间后又开始深度相同的呼吸,如此周而复始。

周期持续时间约10~60s。

多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

板状腹:急性胃肠穿孔或实质脏器破裂所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因炎症刺激腹膜引起腹肌反射性痉挛,腹壁常有明显紧张,甚至强直硬如木板,称为~。

不随意运动:是随意肌不自主收缩所产生的一些无目的的异常动作多数为锥体外系损害的表现。

Babinski征:指被检查者仰卧,下肢伸直,医生手持被检查者踝部,用竹签给患者足底外缘,由后向前至小趾跟部并转向内侧,阳性反应为拇指背伸,余指呈扇型展开。

白/球蛋白比例倒置:正常情况下,A/G为1.5:1≈2.5:1,当A/G<1时,称~,见于肝功能严重损害,如重度肝炎,肝硬化。

柏油样便:色黑,质软,粘稠而富有光泽,宛如柏油,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

白陶土样便:进入肠道的胆汁减少,因而在肠道形成的尿胆原减少,以致粪胆素相应减少所致,见于阻塞性黄疸。

奔马率:系在S2后出现的响亮额外音,当心率快时与原有的S1、S2组成类似马奔跑时的蹄声。

C.弛张型:指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最低时一般仍高于正常水平。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等。

草莓舌:舌乳头肿胀,发红如同草莓,见于猩红热及长期发热的患者.潮式呼吸:又称陈-施呼吸,潮式呼吸的特点是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由深快逐渐变为浅慢,直至呼吸停止片刻,再开始上述周期性呼吸,形成潮水涨落的节律,故称为潮式呼吸。

C尺压试验:即患者仰卧时,医师将一硬尺横置于腹壁上,两手将尺下压,如尺发生节奏性跳动,则为卵巢肿瘤。

如硬尺无此种跳动,则为腹水。

中医诊断名解

中医诊断名解

B薄厥:由愤怒而致气血并逆使人昏厥者。

C肠辟:指痢疾。

肠中积滞,排出时辟辟有声,故名。

肠风:大便下血,血清而色鲜。

D癫狂:指精神错乱,神志失常的一类病症。

以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多喜者为癫;喧扰不宁,妄行骂,躁动多怒者为狂。

灯笼病:是“身外凉”,“心里热”之病,常示内有瘀血。

大瘕滞:大瘕滞多指痢疾而言,部分指似痢只滞泻。

F伏饮:饮邪潜伏于胸膈,反复发作。

相当于哮证。

肺胀: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症。

风痱:指手足痿废不用,又称“痱”,“痱风”,“中风痱”。

肺热叶焦:指肺燥不能输精于五脏,因而五体失养,肢体痿软。

G骨蒸:形容发热如从骨髓蒸发而出。

J呷咳:指哮证。

从其发病时咳嗽气急痰鸣,呷呀有声得名。

≤证治准绳·喘门≥:“呷者口开,呀者口闭,乃开口闭口尽有起声。

”噤口痢:指痢疾伴有不能食,或呕不止者。

急黄:指黄疸湿热疫毒深重,疸色如金,病情急重者。

积聚:是腹内结块,或胀或痛的病证。

瘕聚:只腹内结块聚散无常,质地柔软,痛无定处,病在气分,是为腑病。

洁净府:“净府”指膀胱,即利小便之意。

近血:大便下血,出血部位接近肛门,表现为先血后便,血色鲜红。

K开鬼门:“鬼门”指汗孔,即发汗之意。

L劳淋:淋证日久不愈,遇劳即发者。

历节风:风寒湿邪,侵入经脉,流注关节所致。

症见关节肿胀,游走不定,疼痛剧烈,不能屈伸。

M梅核气:郁证之一,指咽中如梅核堵塞,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的病证,多由肝郁气滞痰凝导致。

N逆流挽舟法:痢疾见有寒热表证,治用解表达邪之法,通过疏解表邪,使由表而入里的风寒暑湿只邪再从表出,犹如逆水中挽船上行,代表方为荆防败毒散,葛根芩连汤。

脑风:因风邪入脑所致,见项背怯寒,脑户极寒,痛不可忍者。

虐母:指虐久而在胁下结有口块者。

P脾约:便秘的一种。

由胃热过盛,脾阴不足,胃强脾弱,脾之功能为胃热所约束,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肠液干燥所致大便干燥,便秘不下的病征。

(完整版)诊断学名词解释精华版

(完整版)诊断学名词解释精华版

1.发热(fever):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发热.2.热型:许多发热性疾病时,体温曲线的形状可有一定规律性,称为热型.3.稽留热(continued fever):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摄氏度,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4.弛张热(remittent fever):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5.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至39度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多见于布氏杆菌病。

6.间歇热:体温聚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7.回归热:体温急剧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

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

可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等。

8.不规则热: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等。

9.症状(symptom):患者主观感受到不舒适或痛苦的异常感觉或病态改变。

10.体征(sign):医师客观检查到的患者身体方面的异常改变。

11.水肿(edema):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称为水肿.12.咯血(hemoptysis) :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排出者称咯血.13.牵涉痛(referred pain):是指内脏器官或深部组织的疾病引起的疼痛,可在体表的某一部位也发生痛感或痛觉过敏区.14.发绀(cyanosis):又称紫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粘膜呈青紫色的表现.15.中心性发绀:由于心肺疾病导致SaO2降低所指的发绀.16.呼吸困难(dyspnea):是指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呼吸运动用力,重者鼻翼扇动,张口耸肩,甚至出现发绀,呼吸辅助肌也参与活动,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17.三凹征:吸气性呼吸困难时,患者表现为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明显凹陷。

诊断名词解释

诊断名词解释

1.硫化血红蛋白血症:后天获得。

服用某些含硫药物或化学品后,使血液中硫化血红蛋白达到5g/L即可发生发绀。

2.膀胱刺激征:尿频指单位时间内排尿次数增多(day4-6次,夜0-2次),尿急指患者一有尿意即迫不及待需要排尿,难以控制。

尿痛,指患者排尿时感觉耻骨上区,会阴部,尿道内疼痛或烧灼感。

尿频尿急尿痛合称为膀胱刺激征。

3.尿量:24h,1000ml-2000ml为正常。

24h内<400,或每小时<17称为少尿。

24h<100,12h完全无尿,称为无尿。

24h>2500ml,称为多尿。

4.二尖瓣面容:面色晦暗,双颊发紫,口唇轻度发绀。

见于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狭窄5.满月面容:面圆如满月,皮肤发红,常伴痤疮和胡须生长。

见于Cushing综合征及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者。

6.甲状腺功能亢进面容:面容惊愕,眼裂增宽,眼球突出,目光炯炯,兴奋不安,狂躁易怒。

7.黏液性水肿面容:面色苍黄,颜面水肿,脸厚面宽,目光呆滞,反应迟钝,眉毛头发稀疏,舌色淡、肥大。

见于甲减。

8.眼睑水肿:眼睑皮下组织输送,轻度或初发水肿常在眼睑表现。

常见于肾炎,慢性肝病,营养不良,贫血,血管神经性水肿。

9.腹上角:位左右肋弓在胸骨下端汇合处所形成的夹角,又称胸骨下角。

10.肩胛下角:第7或8肋骨水平,第8胸椎。

11.呼吸过速:呼吸频率高于20,见于发热、贫血、疼痛、甲亢、心衰。

温度升高1,加4.12.呼吸过缓:呼吸频率低于12,见于麻醉或镇静剂服用过量以及颅内压升高。

13.心尖搏动:心室收缩时心脏搏动,心尖向前冲击前胸壁相应位置形成。

正常人在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0.5-1cm处。

14.心尖区抬举性搏动:指心尖缓慢强有力的搏动,可使手指尖端抬起持续至第二心音开始,与此同时心尖搏动范围也增大,是左室肥厚的体征.15.杵状指:手指或脚趾末端肥大、增生、增宽、增厚,指甲从根部到末端拱形隆起呈杵状。

见于呼吸系统疾病(慢性肺脓肿,支气管扩张和支气管肺癌),心血管疾病(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营养疾病(肝硬化)。

诊断名词解释

诊断名词解释
简述异常肺泡呼吸音有哪几种情况?
啰 音(干啰音、湿啰音),大 、中、小水 泡 音,捻 发 音,语音传导(语音共振),胸 膜 摩 擦 音。
简述二尖瓣狭窄的体征有哪些?
视诊:二尖瓣面容,心尖搏动向左移位。
触诊:心尖区常有舒张期震颤。
叩诊:中度以上狭窄心浊音界可呈梨形。
听诊:局限于心尖区的低调、隆隆样、舒张中晚期递增型杂音,左侧卧位明显;心尖区S1亢进;P2亢进和分裂;肺动脉瓣区可有递减型高调叹气样舒张期早期Graham Steell杂音,于吸气末增强;晚期患者可出现心房颤动,心音强弱不等。
心脏杂音的发生机制可归纳为几种?
w 机理 血流加速或血流紊乱产生湍流,使心室壁、瓣膜、腱索或血管壁发生振动所致
a 血液流速增快
a 瓣膜口狭窄或大血管通道狭窄
a 瓣膜关闭不全
a 心腔或大血管间有异常的通道
a 心腔内有漂浮物
a 血管腔扩大
室性早搏的心电图特点?
1. 早搏波:QRS波群,提早出现,宽大畸形
简述脾肿大的测量法及临床分度。
Ⅰ线:指左锁骨中线与左肋缘交点至脾下缘的距离,
Ⅱ线:左锁骨中线与左肋缘交点至脾脏最远点的距离,
Ⅲ线:脾右缘与前正中线的距离。
轻度:Ⅰ线小于3cm;
中度:3cm-脐水平线以上;
重度:超过脐水平线以下或前正中线。
肝硬化综合体征有哪些?
1. 腹水: 是肝硬化晚期最突出的临床表现。
5. 主诉:是病人就诊的主要原因,是感觉最明显、最痛苦的症状或体征,包括一个或数个主要症状及持续时间。主诉必须包括症状、部位、时间。
6. 肝颈静脉反流征:当右心衰引起肝淤血肿大时,用手压迫肝脏可使颈静脉怒张更明显。见于肝硬化。

诊断学名词解释

诊断学名词解释

诊断学名词解释抽搐:抽搐是指全身或局部成群骨骼肌非自主的抽动或强烈收缩,常可引起关节运动或强直。

惊厥:惊厥是指肌群收缩表现为强直性或阵挛性。

惊厥的抽搐一般为全身性对称性,伴有或不伴有意识丧失。

发热(fever):是由于各种原因使机体产热和散热失衡,导致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稽留热(continuedfever):是指体温恒定在39~40℃或以上,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可持续数天或数周。

常见于肺炎球菌肺炎、伤寒等高热期。

弛张热(remittentfever):又称败血症热、消耗热,指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且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间歇热(intermittentfever):指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波状热(undulant fever):指体温逐步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步下降至正常程度,延续数天后又逐步升高,XXX重复多次。

回来热(recurrentfever):指体温急骤上升至39℃或以上,延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程度,高热期与无热期各延续若干天后纪律性瓜代一次。

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指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

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指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呼吸运动用力,重者鼻翼煽动、张口耸肩,甚至出现发绀,呼吸辅助肌也与活动,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

心源性哮喘:重度呼吸困难。

呼吸有哮鸣声,咳浆液性粉红色泡沫样痰。

两肺底部有较多湿性啰音,心率增快,有奔马律。

此种呼吸困难称“心源性哮喘”。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施展阐发为夜间就寝中突感胸闷气短、被迫坐起,惊恐不安。

轻者数分钟至数非常钟后症状逐步减轻、消失;重者可见端坐呼吸、面色发绀、大汗、有哮鸣音,咳浆液性粉白色泡沫样痰,两肺底有较多湿性啰音,心率加快,可有奔马律。

诊断名词解释

诊断名词解释

症状(symptom):指患者主观感受到的不适或痛苦的异常感觉和病态改变。

体征(sigh):指医师或其他人能客观检查到的改变。

稽留热(continued fever):指体温恒定的维持在39-40度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不超过1度。

呼吸困难(dyspnea):指患者主观感受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为呼吸运动用力,重者鼻翼扇动、张口耸肩、甚至出现紫绀;呼吸辅助肌也参与活动,并伴有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的异常。

柏油便(tayyystool):上消化道或小肠内出血并在肠内停留较长时间,因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在肠道内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使粪便成黑色,又由于附有粘液而发亮,类似柏油,所以。

非结合胆红素(unconjugated bilirubin UCB):来源于骨髓幼稚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和肝内含有亚铁血红素的蛋白质(如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肌红蛋白等),这些胆红素成为。

意识障碍(disturbance of consciousness):指认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察能力出现障碍。

三凹征(three depressions sign):严重的吸气性呼吸困难,由于呼吸肌极度用力,胸腔负压增加,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明显凹陷。

咯血(hemoptysis):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排除。

呕血(hematemesis):是上消化道疾病或全身疾病导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呕出。

黄疸(juandice):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增多导致皮肤、粘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

嗜睡(somnolence):是最轻的意识障碍,是病理性倦睡,患者陷入持续的睡眠状态,可被唤醒,并能正确回答和作出各种反应,但当刺激去除后很快又再入睡。

谵妄(delirium):是一种以兴奋性增高为主的高级神经中枢急性活动失调状态。

表现为意识模糊,定向力丧失,感觉错乱,躁动不安和语言杂乱。

体格检查(physicalexamination):是医师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传统器具来了解机体状况的一组最基本的检查方法,其目的是收集患者有关健康的正确知识。

诊断学名词解释

诊断学名词解释

诊断学名词解释1 症状(Symptom):患者主观感受到不适或痛苦的异样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

2 体征(Sign):医生通过客观检查到的患者身体方面的异常改变。

3 发热(Fever):当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4 咳嗽:是一种反射性防御动作,通过咳嗽可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气管内异物。

5 咳痰:痰是气管和支气管的分泌物或肺泡内渗出液,通过咳嗽将其排出称为咳痰。

6 稽留热(Continus fever):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0C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的波动范围不超过1℃。

7 弛张热(Remittent Fever):体温常在390C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波动范围超过20C 以上,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12 水肿(Edema):水肿是指皮下组织的细胞及组织间隙内液体积聚过多所致皮下组织肿胀。

由于引起原因不同,分为凹陷性水肿和非凹陷性水肿。

13 咯血(hemoptysis):指喉及喉部以下呼吸道和肺的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咯出。

14 .呼吸困难(Dyspnea):患者主观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

客观表现呼吸运动用力,伴随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改变或发绀。

15 三凹征(Three depression sign ):上呼吸道部分阻塞患者,因气流不能顺利进入肺,故当吸气时呼吸肌收缩,造成肺内负压极度增高,从而引起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向内凹陷,称为三凹征。

16 心源性哮喘(Cardiac Asthma):指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急性左心衰或左心衰加重期,患者在熟睡中突感胸闷憋气惊醒,被迫坐位,气喘、呼吸有哮鸣音,咳浆液性血痰或粉红色泡沫样痰,双下肺湿性罗音、心率快、舒张期奔马律。

17 Kussmaul呼吸: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时,出现深而慢的呼吸,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尿毒症酸中毒等,此种深长的呼吸又称为Kussmaul呼吸。

20 发绀(Cyanosis):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粘膜呈表紫色。

临床诊断学名解

临床诊断学名解

临床诊断学一一名词解释绪论1.症状(symptom) P2:引起患者主观感受到的生理功能变化和病理形态的改变。

2.体征(sign) p3:病人患病时,医生通过体格检查发现的异常征象发热3.发热(fever) P9当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4.感染性发热(infective fever) P9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不论是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局部性或全身性,均可出现发热。

5.过热(hyperthermia) P10调定点并未发生移动,是由体温调节、散热障碍及产热器官功能障碍等导致的被动性体温升高。

6.热型(fever type) Pll对发热者,按一定时间间隔测得的体温数值分别记录在体温单上,将各体温数值点连接成线即为体温曲线,该曲线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7.稽留热(continued fever) Pll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C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

24h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l°Co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8.弛张热(remittent fever)败血症热型pll体温常在39°C以上,波动幅度大,24h内波动范围超过2°C,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以及化脓性炎症、感染性心内膜炎。

9.间歇热(intermittent) P11-12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一天或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胆道感染等。

10.波状热(undulant fever)反复发热pl2体温逐渐上升达39°C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 如此反复多次,常见于布氏杆菌病、结缔组织病、肿瘤等。

11.回归热(recurret fever) pl2体温急骤上升至39°C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

临床诊断学名解

临床诊断学名解

临床诊断学名解1.症状:患者主观感到不适或痛苦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

2.体征:医生或其他人客观检查到的改变。

3.稽留热: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达数天或数周。

24h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4.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h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5.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重复交替出现。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6.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常见于布鲁菌病。

7.回归热:体温急骤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

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等。

8.瘀点:直径不超过2mm的皮下出血。

9.紫癜:直径3~5mm的皮下出血10.淤斑:直径5mm以上的皮下片状出血11.放射痛:非胸部内脏疾病引起的胸痛,是因为病变内脏与分布体表的传入神经进入脊髓的同一节段并在后角发生联系,故来自内脏的痛觉冲动直接激发脊髓体表感觉神经元,引起相应体表区域的痛感,称为~。

12.咯血: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排出称为~。

13.呼吸困难:患者感到空气不足或呼吸费力,客观表现呼吸运动用力,重者鼻翼扇动,张口呼吸,端坐呼吸,甚至发绀,辅助呼吸肌活动加强,并伴有呼吸频率、节律、幅度的异常改变。

14.肺源性呼吸困难:由呼吸系统疾病引起肺通气或换气功能障碍,导致缺氧或伴有二氧化碳潴留。

15.★三凹征:上呼吸道阻塞时,因气流不能顺利进入肺,在吸气时呼吸机收缩,造成肺内负压极度增高,从而引起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向内凹陷,称为~。

16.吸气性呼吸困难:主要特点表现为吸气显著费力,严重者吸气时可见“三凹征”。

临床诊断 名解

临床诊断 名解

1、★症状:患者对疾病的感知所表达的不适或异常感受,如发热、咳嗽、疼痛、闷胀、恶心、眩晕等2、症状学:研究症状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其在诊断中的作用。

3、★体征:患者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可察觉的改变,如皮肤黄染、肝脾肿大、心脏杂音等。

注:症状和体征可单独出现或同时存在。

4、★发热:正常人在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下,通过神经、体液因素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

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导致产热增加或散热减少,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5、★热型:根据发热时患者的体温变化规律及波动情况描绘成体温曲线,该曲线的规律性即称为热型。

6、★稽留热:○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达数天或数周。

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7、★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

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8、★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9、★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常见于布鲁菌病。

10、★回归热:●体温急骤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

常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等。

11、★不规则热: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

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等。

12、瘀点(出血点):直径不超过2mm的皮下出血,常见于血小板减少和功能异常13、紫癜:●直径3~5mm的皮下出血,常见于血小板减少、功能异常和血管壁缺陷14、淤斑:直径5mm以上的皮下片状出血,常见于肢体易摩擦和磕碰的部位和针刺处15、皮下血肿:大片皮下出血伴皮肤明显隆起,常见于严重凝血障碍性疾病,如血友病16、★放射痛(牵涉痛):○非胸部内脏疾病引起的胸痛,是因为病变内脏与分布体表的传入神经进入脊髓的同一节段,并在后角发生联系,故来自内脏的痛觉冲动直接激发脊髓体表感觉神经元,引起相应体表区域的痛感,称为放射痛或牵涉痛。

诊断学名词解释

诊断学名词解释

诊断学名词解释症状:疾病过程中机体内的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所引起的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称为症状。

体征:是医生给病人检查时发现的具有诊断意义的征候。

问诊(inquiry):是医师通过对患者或相关人员的系统询问获取病史资料,经过综合分析而做出临床判断的一种诊法。

主诉( chief complaints ):是患者感受最主要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是本次就诊最主要原因和持续时间。

多于一项就按照发生的先后次序列出,并记录每个症状的持续时间。

主诉要简明精炼,不超过1—2句,20字左右。

现病史( history of present illness):是病史中的主体部分,围绕主诉进行描写,记述患者患病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

既往史( past history):包括患者以往健康状况和过去曾患过的病( 包括各种传染病),外伤、手术及输血史,预防接种、药物过敏,特别是与本病有关疾病。

病历记录:是将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等资料经过医学的思维归纳、分析和整理,加工成书面记录咯血(Hemoptysis):是指喉及喉一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排出者。

牵涉痛:是指除患病器官的局部疼痛外,还可见远离器官某部体表或深部组织的疼痛。

发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改变的一种改变。

三凹征:是指严重吸气性呼吸困难出现的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明显凹陷的体征。

心源性哮喘:是指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表现为睡眠中突感胸闷气急,咳粉红色泡沫痰,重者可有端坐呼吸、面色发绀、出汗、哮鸣音及肺底湿罗音。

恶心:为上腹部不适、紧迫欲吐的感觉,可伴有迷走神经兴奋的症状,如皮肤苍白、出汗、流涎、血压降低及心动过缓等,常为呕吐的前奏。

一般恶心后随之有呕吐,但也可仅有恶心而无呕吐,或仅有呕吐而无恶心。

呕吐:是通过胃的强烈收缩迫使胃或部分小肠内容物经食管、口腔而排出体外的现象。

呕血(Hematemesis):上消化道疾病(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

体检诊断学名解

体检诊断学名解

1.体格检查:是医生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于简单的诊断工具来检查患者身体状况的一组最基本的检查方法。

2.视诊:是医师用视觉来观察病人全身或局部表现的诊断方法。

3.叩诊:是手指叩击身体表面部位使之振动产生声音,并根据声音的特性进行诊断的一种方法。

4.嗅诊:是以嗅觉判断发自患者的异常气味与疾病之关系的一种诊断方法。

5.深部滑行触诊法:嘱病人张口平静呼吸医生以并拢的二,三,四指末端逐渐压向腹后壁脏器或包块,在被触及的脏器或包块上作上下左右的滑动触摸,如为肠管或索条状包块:则应作与长轴相垂。

6.双手触诊法:用两手进行触诊,右手按滑行触诊法进行,而左手将被检查的部位或脏器托起推向右手,以便能清楚地触及检查脏器,必要时可嘱病人侧卧。

此法常用于检查肾脏、脾及肝脏。

1.自主体位:患者可以自由活动而不受限制。

2.被动体位:患者不能自已调整或变换肢体的位置。

3.强迫体位:为了减轻疾病的痛苦,患者被迫采取的体位。

4.蹒跚步态:走路时身体左右摇摆似鸭状步态,见于佝偻病、大骨节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及双侧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等。

5.慌张步态:起步后小步急速趋行,身体前倾的慌张步态见于震颤性麻痹患者。

6.二尖瓣面容:面色晦暗,两颊紫红,口唇紫绀,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病人。

7.蜘蛛痣:为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

好发于上腔静脉分布的区域,大小不一,直径可由帽针头大到数厘米以上。

常见于急、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等。

8.玫瑰疹:为直径2~3mm的鲜红色圆形斑疹,手指按压可褪色,松开时又复出现。

多出现于胸腹部皮肤,为伤寒、副伤寒的特征性皮疹。

9.白癜:为大小不等的多形性色素脱失斑片,可逐渐扩大,但进展缓慢,无自觉症状也不引起生理功能改变。

常见于白癜风。

10.肥胖:是指体内中性脂肪积聚过多,体重增加,当超过标准体重的20%以上者。

11.慢性面容:面色灰暗或苍白,面容憔悴,双目无神,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肝硬化、严重结核病等。

诊断名词解释

诊断名词解释

一般检查名词解释1.生命征(vital sign);就是评价生命活动存在与否及其质量的指标,包括体温、脉搏、呼吸与血压,为体格检查时必须检查的项目之一。

2、热型;许多发热性疾病时,体温曲线的形状可有一定规律性,称为热型。

3、嗜睡(somnolence);就是一种轻度的意识障碍。

患者呈病理性持续睡眠状态,经刺激可唤醒,醒后能回答问题,能配合体格检查。

刺激停止后又复入睡。

4、意识模糊(confusion);就是一种较嗜睡更重的意识障碍。

患者虽能保持简单的精神活动,但对周围事物的刺激判断能力下降,出现定向力障碍,常伴有错觉与幻觉,思维不连贯。

5、昏睡(stupor);就是一种较严重的意识障碍。

须强烈刺激方能唤醒,但很快又入睡。

醒时回答问题含糊不清或答非所问,昏睡时随意运动明显减少或消失,但生理反射存在。

6、谵妄(delirium);就是一种以兴奋性增高为主的急性脑功能活动失调状态,其特点为意识模糊,定向力丧失伴有错觉与幻觉,烦躁不安,言语紊乱。

可见于急性感染的发热期、颠茄类药物中毒、肝性脑病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

7、被动体位(positive position);病人不能自己调整与变换肢体与躯干的位置,见于极度衰弱与意识丧失者8、强迫体位(compulsive position);为了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病人被迫采取的某种体位,称强迫体位。

9、蹒珊步态(waddling gait);走路时左右摇摆如同鸭步,见于佝楼病、大骨节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先天性双侧髋关节脱位等。

10、斑疹(maculae);只有局部皮肤颜色变化,既不高起皮面也无凹陷的皮肤损害,见于斑疹伤寒、丹毒、风湿性多形性红斑等。

1、丘疹(papules);就是一种较小的实质性皮肤隆起伴有颜色改变的皮肤损害,见于药物疹、麻疹、猩红热、湿疹等。

2、斑丘疹(maculopapulae);在斑疹的底盘上出现丘疹为斑丘疹,见于猩红热、风疹及药疹等。

关于诊断的名词解释

关于诊断的名词解释

关于诊断的名词解释诊断的意思是什么呢?怎么用诊断来造句?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诊断的意思,欣赏和精选造句,供大家阅览!诊断的意思诊断,是指根据症状来识别病人所患何病,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诊,二是断。

司法部门判定血缘关系和伤害性质也属诊断。

用来认识疾病的诊断最广泛,是治疗、预后、预防的前提。

基本解释诊视而判断病情及其发展情况关于病情的诊断详细解释根据症状来识别病人所患何病,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诊,二是断。

鲁迅《集外集拾遗·中山先生逝世后一周年》:“不能诊断,如何用药?”巴金《探索集·赵丹同志》:“他刚在北京的医院里检查过,我听护士说癌症的诊断给排除了,还暗中盼他早日恢复健康。

”诊断造句欣赏1、给自己找茬是诊断,给自己找事是磨练,给自己剖析是知己,给自己嘲笑是激励!2、杨教授诊断为两虚型前列腺炎,他服用散剂排出前列腺湿热毒素配合外用药后症状消失病情痊愈,第二年即生一子,他送来"当代华佗,妙手回春"的锦旗以示感激。

3、如主诉未被正确确定,正确诊断就可能失之交臂,以致可能在错误的途径上追索诊断。

4、本周出炉的报告给出的诊断结论是: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相互之间应该多推心置腹,少越俎代庖。

5、公司吸纳了大批出色的病理诊断医师和科学家,今后仍将继续按高标准招贤纳士。

6、结核病人安德鲁?斯比克实际的病情比当初诊断的轻一点。

7、一个人明明得了绝症病入膏肓,他偏不相信医生们的诊断和建议治疗的方案。

8、这个基本诊断在我看来真是不刊之论!9、污染现象隐藏杀机,防不胜防,重要的是诊断医师应有警惕性和对污染的防范意识,对于片中出现的一些异常成分或与病变不相一致的细胞时需要认真阅片辨别真伪,前后联系,捕捉蛛丝马迹,避免上当受骗。

10、目的探讨自发性气胸的诊断与治疗.11、高血压患者如何诊断舒张功能不全或舒张性心力衰竭?12、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方法.13、摘要一位四个月大的女婴被诊断为肠套叠,因观察钡剂复位仅呈部份成功,而接受开腹探查手术.14、目的提高肺梗塞的诊断与鉴别能力.15、这个非常负担得起,手持式测试仪还提供了许多的诊断能力的大型,昂贵的单位.16、鉴别诊断也必须考虑急性胆囊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由于延髓咳嗽中枢受刺激所引起2、咳痰:是通过咳嗽动作将呼吸道内病理性分泌物或渗出物排出口腔的病态现象3、干性咳嗽:咳嗽无痰或痰量甚少,简称干咳4、湿性咳嗽:咳嗽伴有痰液。

常见于支气管炎,支扩,COPD,肺脓肿,空洞型肺结核等5、咯血:是指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排出6、呕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

常伴有黑便7、呼吸困难:是指患者感到空气不足或呼吸费力,客观表现呼吸运动用力,重者鼻翼煽动,张口呼吸,耸肩,辅助呼吸肌活动加强,并伴有呼吸频率、节律、幅度的异常改变8、Kussmaul 呼吸: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出现酸中毒深大呼吸,表现为呼吸深而规则,伴有鼾音9、潮式呼吸:又称Cheyne-Stokes呼吸。

吗啡、巴比妥类药物、有机磷中毒时,可出现节律异常,表现为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由深快变为浅慢,呈现周期性的变化10、肺源性呼吸:主要是呼吸系统引起的同期、换气障碍导致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引起11、心源性呼吸:主要由左心衰引起,轻者表现为活动后气促,休息减轻,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坐位可减轻12、吸气性呼吸困难:主要特点表现为吸气显著费力,严重者吸气时可见“三凹征”。

见于喉部、气管、大支气管的狭窄与阻塞13、呼气性呼吸困难:由于肺泡弹性减弱或小支气管的痉挛或炎症所致。

主要特点表现为呼气费力、呼气缓慢、呼吸频率增快、深度变浅,可伴有呼吸音异常或病理性呼吸音。

监狱重症肺炎、重症肺结核等14、三凹征:喉部、气管、大支气管的狭窄和堵塞,引气流不能顺利进入肺,在吸气时呼吸肌收缩,造成肺内负压极度增高,从而引起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向内凹陷15、发绀:又称紫绀。

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导致皮肤和粘膜青紫色改变的表现16、中心性发绀:发绀呈全身性,除四肢及面颊外,且受累部位的皮肤是温暖的,局部加温或按摩发绀不消失,主要是由于心肺疾病所致17、周围性发绀:出现在肢体的末梢和下垂部位,皮肤发凉但给予按摩或加温,可使皮肤变暖,发绀也可消退,是由周围血流障碍所导致18、混合性发绀:中心性发绀和周围性发绀并存,常见于心衰,肺源性心脏病19、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主要由于各种药物或化学物质中毒引起血红蛋白分子的二价铁被三价铁所取代,形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与氧结合的能力。

有后天获得性、先天性、特发性三种20、感染性发热:常见的病原体如细菌,病毒,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侵入机体后,均可引起相应的疾病,并引起发热21、稽留热:体温恒定在39-40℃以上,持续数天或数周24h内体温波动不超过1℃。

见于伤寒,大叶性肺炎22、弛张热:是指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内温差超过1℃,但最低体温仍高于正常体温。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23、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间歇热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和无热期重复交替出现。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24、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常见于布鲁菌病25、回归热:体温急骤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

可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26、皮肤黏膜出血:是指由于机体止血功能障碍所引起的自发性或轻微外伤后出血,血液自毛细血管进入皮肤或粘膜下组织27、出血点:又称瘀点,指直径不超过2mm的皮肤黏膜出血,大多如针头大小,可见于全身各部位,尤以四肢和躯干下部为多见28、瘀斑:为直径5mm以上的皮下片状出血,常见于肢体易摩擦和磕碰的部位和针刺处29、皮下血肿:表现为大片皮下出血斑皮肤明显隆起。

常见于严重凝血障碍性疾病30、血疱:为暗黑色或紫红色水泡状出血,大小不等,多见于口腔和舌等部位,常见于严重血小板减少31、牙龈出血:由牙龈炎症及损伤引起,也见于血小板减少、严重凝血障碍和维生素缺乏32、胸痛:是由于各种刺激因素刺激胸部的感觉神经纤维产生痛觉冲动,并传至大脑皮质的痛觉中枢而引起33、心悸;是一种常见症状,使人们主观上感觉对心脏跳动的一种不适或心慌感34、心脏神经症:多见于青年女性,是自主功能紊乱性疾病,心脏本身无器质性病变35、水肿:指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体液积聚使组织肿胀。

可分为全身性与局部性36、心源性水肿:由于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血流量减少,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引起钠水潴留以及静脉淤血,毛细血管滤过压增高,组织也会吸收减少所致。

主要见于右心衰竭37、肾源性水肿:由于多种因素引起肾排泄水、钠减少,导致钠水潴留,细胞外液增多,毛细血管静脉压升高,引起水肿。

多见于各型肾炎和肾病38、肝源性水肿:由于门脉高压症、低蛋白血症、肝淋巴液回流障碍、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等因素引起的水肿和腹水。

见于肝硬化失代偿期39、营养不良性水肿:由于慢性消耗性疾病长期营养缺乏、蛋白丢失性胃肠病、重度烧伤等所致低蛋白血症或维生素B1缺乏,可产生的水肿40、内分泌性水肿:常见于粘液性水肿,皮质醇增多症,经期前紧张综合征41、咽下困难:是指食物从口腔至胃贲门运送过程中受到阻碍而产生的咽部、胸骨后或剑突部位的黏着、停滞、梗死或疼痛感的症状42、恶心:一种上腹部不适、紧迫欲呕的感觉,往往是呕吐的前奏,有恶心感觉时,还可伴有皮肤苍白、出汗、流涎、血压降低和心动过缓等迷走神经兴奋的症状43、呕吐:胃的放射性强烈收缩,使胃和部分小肠内容物经食管、口腔急速排出体外的过程。

44、腹痛:腹痛是临床上及其常见的症状,是许多疾病的先兆信号。

也是促使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之一。

45、躯体性腹痛:腹膜炎或腹腔癌性浸润侵及壁层腹膜,经体神经传入脊髓。

46、内脏性腹痛:腹腔脏器病变是引起内脏性腹痛的主要原因,信号经交感神经传入脊髓。

47、牵涉痛:内脏疾病引起体表相应部位的疼痛或痛觉过敏称作牵涉痛。

内脏痛觉信号传至相应脊髓节段,引起该节段支配的体表部位疼痛48、急腹症:腹痛按起病缓急、病程长短分为急性与慢性腹痛,其中属于外科范畴的急性腹痛称为急腹症49、肥胖:各种原因引起脂肪储量过多,显著超过正常人的一般平均量并表现出的一种状态。

是体内脂肪组织增加,肌肉组织并不增多或反而萎缩。

50、体重指数:BMI,是一种最常用的标准体重测量方法,BMI=实际体重/身高的平方51、单纯性肥胖:无明显神经、内分泌系统形态和功能改变,但伴有脂肪、糖代谢调节过程障碍。

包括体重型肥胖和过食性肥胖两种52、消瘦:是指由于某些疾病或某种因素造成体重低于正常值低限一种状态53、便血:是指消化道出血,血液由肛门排出54、隐血:少量出血不造成粪便颜色改变,须经隐血试验才能确定者55、腹泻:指原来的排便习惯发生变化,每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带有粘液,脓血或含脂肪,或带有为消化的食物。

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56、便秘:指排便频率<3次/周,节律性消失,粪质干硬、伴排便困难感,还可伴有腹胀、腹痛或肛门周围疼痛57、柏油便:上消化道或小肠出血并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则因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在肠道内与硫化物形成硫化亚铁,使粪便呈黑色,更由于富有粘液而发亮,类似柏油,故称柏油便58、黄疸:是指由于血清中总胆红素升高,超过34.2umol/L致巩膜、粘膜、皮肤以及其他组织和体液发生黄染的症状和体征。

59、隐性黄疸:胆红素在17.-34.2umol/L,临床不易察觉,称为隐性黄疸60、眩晕:是多个系统发生病变时所引起的主观感觉障碍。

病人感到自身或周围景物想一定方向或自身的天旋地转61、晕动病:是由于乘坐车、船或飞机时,内耳迷路受到机械性刺激,引起前庭功能紊乱所致。

常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等62、头痛:是指位于头颅上半部,及眉弓下枕部以上范围的各种疼痛,包括额顶颞及枕部的疼痛63、晕厥:是临床上常见的综合征,指突然发生的暂时性的、广泛性脑缺血、缺氧而引起的短暂意识丧失。

发作时病人因肌张力消失不能保持正常姿势而倒地64、惊厥:当肌群收缩表现为强直性或阵挛性时,称为惊厥65、抽搐:指全身或局部成群骨骼肌非自主的抽动或强烈收缩,常可引起关节运动和强直66、意识障碍:是指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察能力出现障碍。

由于高级神经中枢功能活动受损所引起,可表现为嗜睡、意识模糊和昏睡,严重的意识障碍为昏迷67、意识模糊:是意识水平轻度下降,比嗜睡较深的一种意识障碍。

能保持简单的精神活动,但对时间、地点、任务的定向能力发生障碍68、嗜睡:是程度最轻的一种意识障碍,患者经常处于睡眠状态,给予轻微刺激即刻被唤醒,能正常回答问题并作出各种反应,但反应迟钝,刺激停止后又复入睡69、昏睡:是接近于不省人事的意识状态。

患者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

虽在强烈刺激下可被唤醒,但很快在入睡。

醒时答非所问70、昏迷:试验中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持续中断或完全丧失。

分轻中重三种程度71、谵妄:一种以兴奋性增高为主的高级神经中枢急性活动失调状态,临床上表现为意识模糊、定向力丧失、感觉错乱、躁动不安,言语杂乱。

可见于某些药物中毒,急性感染的发热期间和代谢障碍72、血尿:经过离心沉淀后的尿液镜检每高倍视野有红细胞3个以上,称为血尿73、少尿:24h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时少于17ml称为少尿74、无尿:24h尿量少于100ml,12小时完全无尿称为无尿75、多尿:24h尿量超过2500ml76、尿频:单位时间内排尿次数增多77、尿急:指患者一有尿意就迫不及待需要排尿,难以控制78、尿痛:指患者排尿时感觉耻骨上区、会阴部和尿道内疼痛或灼烧感79、排尿困难:是指排尿时需增加负压才能排出,病情严重时增加负压也不能将膀胱内的尿排出体外,形成尿潴留的状态80、问诊:是医师通过对患者或相关人员的系统询问获取病史资料,经过分析综合而做出临床判断的一种诊法81、主诉:为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就是促使其就诊最主要的原因及其持续时间82、现病史:是病史中的主体部分,它记述患者患病后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83、既往史:包括患者既往的健康状况和过去曾经患过的疾病、外伤手术、预防注射、过敏,特别是与目前所患疾病有密切关系的情况84、视诊:是以视觉来观察患者全身或局部状态的检查方法85、触诊:是检查者通过手与被检查者体表局部接触后的感觉或被检查者的反应,发现其身体某部有无异常的检查手法86、叩诊:是检查者用手指抠及患者某部位的表面,是指震动而产生音响,根据震动和音响的特点来判断被检查的部位有无异常87、生命体征:是反映生命活动存在与否及其质量的重要指标,它包括温度,脉搏,呼吸,血压88、巨人症:在发育成熟前,腺垂体功能亢进着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可导致体格异常高大89、肢端肥大症:发育在青春期后期,骺部已闭合者为肢端肥大症90、矮小症:腺垂体功能减退者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可致体格异常矮小,称为矮小症91、恶病质:由于摄食不足或消耗过多、营养物质丢失过多引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