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分尺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2013年改后的检定测微量具计量标准技术报告(千分尺)

3, 3 =0.173℃,经验证,估计 25%的不可信度,其自由度:
v6=1/[2×(25%)2] =8
四、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检定测量范围不超过 100mm 千分尺时,规程要求温度允许偏差 t = 5℃;大于 100mm 时,要求 t = 4℃;线膨胀系数取 a 11.5106℃1。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千分尺估读误差为:△max =1 故有:u (x)2=1/
um ,认为误差分布服从三角分布,k = 6 ,
6 时,=0.41 um ;
估计 25%的不可信度,其自由度为: (x)2 =1/[2×(25%) ] = 8 以上两项合成不确定度为, u12 自由度
10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当 L=25mm 时,Δ t=±5℃, 则: L=25mm= 0.025 106 m
2 2 2 uc u12 u 34 ( L t )2 u 2 (x)5 ( L a)2 u 2 (x)6
(0.465 m)2 (0.10 m)2 (0.025 106 m 5℃ 0.816 106 ℃1 )2
7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选一块性能比较稳定,1 级,(0~25)mm 千分尺,取 21.5mm 点,在一定的 时间间隔内,进行一组测量,测量四次,取每次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每次重复测量 10 次,取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测量结果。如下表: 日期 次数
10 年 04 月
21.501 21.501 21.502 21.502 21.501 21.501 21.501 21.501 21.501 21.502 21.501
13
v
2
u2 (x)1 u2 (x)1 0.222 0.412 0.465um
千分尺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千分尺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计量标准技术报告计量标准名称检定测微量具标准器组计量标准负责人建标单位名称(公章)填写日期年月日目录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 1 ) ( 1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 2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 3 )五、环境条件------------------------------------------------------------------------------------------ ( 3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 4 )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 5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 6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 7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 ( 8 ) 十一、结论---------------------------------------------------------------------------------------------- ( 9 ) 十二、附加说明----------------------------------------------------------------------------------------- ( 9 )代入贝塞尔公式 S=12)(101--∑=n X Xi i =96.1=μm 该装置的重复性未μm 3S==μm(25-50)mm 的1级千分尺的MPE :4μm ,因3s<4μm,该标准装置重复性验证为合格。
千分尺校准报告

技术依据 JJG21-2008《千分尺检定规程》,本报告数据均可溯源于国家基准和国际单位制(SI) 校准地点 □ 合格 结论 □不合格( □维修 □报废) 校准员 校准日期 序号 1 2 3 4 外观 各部分相互作用 微分筒锥面的端面至固定套管 毫米刻线的相对位置 测微螺杆的轴向窜动和径向摆 动 零位 A+5.12 校准项目 年 月 日 校准结果 确认送校前所测数据(□准确有效 □无效) 核验员 再校日期 序号 5 6 7 8 校准项目 测量面的平面度 两测量面的平行度 微分筒锥面的端面棱边至固定套 管刻线面的距离(≤0.4) 测力 A+15.36 A+21.5 A+25 年 月 日 校准结果 测量室 温度: ℃ 相对湿度: %
受校点(㎜) 读数值 示值误差 备注:
A+10.24
版本:1.2 表单编号:QW0018-01
xxx有限公司
千分尺校准报告
送校部门 被 校 器 名称 制造厂 测量标准名称 标 准 器 量块 量块 测量标准型号 (5.12-100)mm(20) (25-200)mm(8) 千分尺 流水号 型号规格 出厂编号 测量标准编号 测量标准有效期 2018/12/13 2018/12/13 mm 分度值 mm
千分尺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千分尺计量标准技术报告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计量标准技术报告计量标准名称检定测微量具标准器组计量标准负责人建标单位名称(公章) 填写日期年月日目录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 1 ) ( 1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2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3 )五、环境条件------------------------------------------------------------------------------------------( 3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4 )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5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6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7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 8 )十一、结论----------------------------------------------------------------------------------------------( 9 )十二、附加说明-----------------------------------------------------------------------------------------( 9 )代入贝塞尔公式 S=12)(101--∑=n X Xi i =96.1=μm 该装置的重复性未μm 3S==μm(25-50)mm 的1级千分尺的MPE :4μm ,因3s<4μm,该标准装置重复性验证为合格。
千分尺技术报告2018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名称检定测微类量具标准器组计量标准负责人杨东星
建标单位名称(公章)宁国市市场监督检验所填写日期2019年1月14日
目录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3)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3)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4)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5)
五、环境条件 (5)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6)
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7)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8)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9)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 (13)
十一、结论 (14)
十二、附加说明 (14)。
千分尺 实验报告

千分尺实验报告
《千分尺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使用千分尺测量各种物体的尺寸,掌握千分尺的使用方法,提高实验者的测量能力和准确度。
实验材料:千分尺、各种物体(如小球、圆柱体、方块等)
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将千分尺清洁干净,确保读数准确无误。
2. 测量小球的直径:将小球放在千分尺的测量口中,轻轻旋转千分尺直到小球与千分尺接触,记录下读数。
3. 测量圆柱体的直径和高度:同样将圆柱体放在千分尺的测量口中,分别测量圆柱体的直径和高度。
4. 测量方块的边长:将方块放在千分尺的测量口中,测量方块的边长。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测量,得到了小球的直径、圆柱体的直径和高度、方块的边长等数据。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千分尺的使用方法,提高了测量的准确度。
同时,也加深了对不同物体尺寸的认识,为今后的实验和科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实验总结:千分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测量工具,它的使用不仅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度,还可以为科研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掌握千分尺的使用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测量能力,为科学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千分尺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千分尺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计量标准技术报告参考格式千分尺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1 概述1.1 测量办法:依据JJG21-2022《千分尺》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1.2 环境条件:温度(20±5)℃。
1.3 测量标准:五等量块,其长度尺寸的不确定度不大于(0.5+5L)μm(L—校准长度),包含因子k 取2.7。
1.4被测对象:校准范围为(0~25)mm,分度值为0.01mm的千分尺,MPE为±4μm。
1.5测量过程千分尺示值误差是以五等量块举行校准的,千分尺的校准点匀称分布于校准范围5点上。
被测量千分尺各点示值误差以该点读数值(示值)与量块尺寸(测量标准)之差确定。
1.6 评定结果的使用在符合上述条件下的测量结果,普通可直接使用本不确定度的评定结果。
2 数学模型e =L a+L o-L s式中:e ——千分尺某点示值误差;L a——千分尺测微头25mm内示值;L o——对零量块的长度;L s——校准量块的长度。
3 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3.1 输入量L a的标准不确定度u(L a)的评定输入量L a的不确定度来源主要是测量重复性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u(L a)的评定,可以通过延续测量得到测量列(采纳A类办法举行评定)。
以测微头25mm示值为例,在重复性条件下,用量块延续测量10次,得到测量列25.003mm,25.003mm,25.002mm,25.002mm,25.002mm,25.003mm,25.003mm,25.002mm,25.002mm,25.002mm。
L a = 25.0034mm单次标准差s== 0.00052mm ≈ 0.52μm挑选310次,共得3组测量列,每组测量列分离按上述办法计算得到单次试验标准差。
如表1所示。
合并样本标准差Sp=0.52μm则可得到u(L a)= sp=0.52μm自由度v(L a)=3×(10-1)= 273.2输入量L0的标准不确定度u(L0)的评定输入量L0的不确定度来源主要是对零量块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u(L0)(采纳B类办法举行评定)。
千分尺校准报告范文

千分尺校准报告范文一、校准目的和背景千分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和精密测量领域的测量工具。
由于使用时间和环境的变化,千分尺的测量精度可能会发生偏差。
为了确保千分尺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需要定期进行校准。
本报告旨在对千分尺进行校准,保证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二、校准方法和过程1.校准环境准备校准应在无振动、稳定的环境中进行,避免外界干扰对千分尺的影响。
本次校准选择了一个专门的实验室,确保了校准环境的稳定性。
2.校准设备准备(1)校准台:选择了能够提供稳定支撑和调节的校准台,以确保千分尺的水平度和垂直度。
(2) 校准块:选用了多组标准的校准块,包括0.01mm、0.02mm、0.05mm、0.10mm、0.20mm等,以覆盖千分尺的测量范围。
(3)测量工具:包括外千分尺和影子千分尺,用于校准前后对比测量。
3.校准步骤(1)检查千分尺的外观和功能,确保其工作正常。
(2)将千分尺放置在校准台上,使用水平仪进行水平度校准,调整校准台的螺丝,使千分尺保持水平。
(3)使用外千分尺和影子千分尺测量多组校准块的厚度,记录下测量结果,并计算平均值。
(4)将校准块放置在千分尺上,慢慢调整千分尺的滑动量,使其与校准块间隙恰好为零。
在每次调整后,重新测量多组校准块的厚度并记录结果,判断是否满足零间隙要求。
(5)根据测量结果进行校准数据的处理和计算。
(6)重复以上步骤2~5,直到测量结果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
三、校准结果和分析1.外观和功能检查结果千分尺外观完好,无明显损伤。
功能检查时,千分尺滑动顺畅,刻度线清晰可见,测量锁紧螺丝可靠。
2.水平度校准结果使用水平仪进行水平度校准,校准台调整后,千分尺能够保持在合理范围内的水平度。
3.零间隙校准结果将多组不同厚度的校准块放置在千分尺上,调整滑动量以达到零间隙要求。
重复测量多次后,平均值与校准块标准值相差在0.01mm以内。
4.原始数据和校准数据处理将测量结果和标准值进行对比,计算出校准偏差和偏差范围,以确保千分尺的测量结果在可接受误差范围内。
千分尺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名称检定测微量具标准器组计量标准负责人建标单位名称 (公章)填写日期年月日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 1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 1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 )2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 3 )五、环境条件------------------------------------------------------------ ( 3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 )4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 5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 )6九、检定或者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 )7十、检定或者校准结果的验证-------------------------------------- ( )8十一、结论------------------------------------------------------ ( )9十二、附加说明 --------------------------------------------------- ( )9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规定,计量检定必须按照国家检定系统及检定规程进行,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传递的一致性、准确性。
千分尺实验报告

千分尺实验报告千分尺是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也可以测量液体和粉末状固体。
它由一个尺框、两根游标尺、杠杆系统和微动装置等组成。
使用时将千分尺平放在被测物体上,当尺框移动至所需测量处时,即可读出此点到游标尺零刻度线之间的距离。
其使用方法与普通游标卡尺基本相同。
由于有些场合不便直接读出测量结果,因而配备了一套计算器程序。
如下图就是千分尺加工图纸:首先要把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然后旋转微动手柄并使千分尺上面的螺钉孔对齐刻度尺上的小缺口,再紧固螺钉,将螺母从被测物体上拧下,使千分尺归零,记下所读数字即为被测物体的实际长度。
读数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若在测量前预先估计过被测物体的长度或者知道该尺比较精密,则可以按照估计的尺寸直接读出;(2)若没有这种预计或条件,则必须根据已知的数据求得千分尺上的分度值。
当测量结束要去掉千分尺上的游标时,只要反向拧松千分尺上面的螺钉,然后提起千分尺的活动刻度,就可以取走千分尺。
不能让它掉落地面。
千分尺主要有三部分构成:尺框、分度头和量爪(附着杆)。
尺框尺框用来测量实际长度,即分度值。
由于千分尺每次都进行一定的微小位移,故在使用中很容易产生磨损。
由于外界原因引起尺框松动而失去其平行性会导致读数误差。
量爪分度头在千分尺内,用来测量工件长度,由电池供电,发光二极管显示。
分度头安装在尺框上面,由电池驱动带动。
为了保证数值读取正确,必须掌握千分尺的使用方法,尤其是测量精度要高。
千分尺在使用前应仔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允许超过最大允许误差。
一般情况下,在校验后不宜随意改变千分尺的位置,以免影响测量精度。
为了消除残留影响,减少修理费用,降低成本,延长千分尺的使用寿命,采用高温烤漆。
千分尺的测量范围从-100~1000,测量范围宽广,但分度值却很小。
因此,在测量前必须调整好测头的零位。
使用完毕后,还涂防锈油,以免生锈。
千分尺测量实训报告

摘要:本次千分尺测量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千分尺原理、结构及使用方法的理解,提高测量精度和实际操作技能。
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千分尺的基本操作,掌握了测量技巧,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
以下是对本次实训的详细总结。
一、实训背景千分尺是一种精密的测量工具,常用于测量长度、直径、深度等尺寸。
本次实训是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的,旨在让学生熟悉千分尺的结构、操作方法和测量技巧。
二、实训目的1. 熟悉千分尺的结构和原理。
2. 掌握千分尺的使用方法。
3. 提高测量精度和实际操作技能。
4. 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训内容1. 千分尺的结构与原理千分尺主要由主尺、微分筒、固定套筒、可动套筒、测微螺杆、测微螺母等部分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测微螺杆与测微螺母的传动关系,将微分筒的旋转转化为可动套筒的微小移动,从而实现长度的精密测量。
2. 千分尺的使用方法(1)放置千分尺:将千分尺放置在平稳的桌面上,确保主尺与桌面垂直。
(2)观察千分尺:仔细观察千分尺的刻度,了解主尺和微分筒的刻度值。
(3)放置工件:将被测工件放置在千分尺的测量面上,确保工件与测量面紧密接触。
(4)调整千分尺:调整固定套筒,使工件与可动套筒接触,同时观察微分筒的刻度。
(5)读数:读取主尺和微分筒的刻度值,计算测量结果。
3. 测量技巧(1)保持工件与测量面垂直:确保工件与测量面垂直,以减少测量误差。
(2)使用适当的力量:在测量过程中,使用适当的力量,避免用力过猛导致测量误差。
(3)多次测量: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建议进行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
四、实训过程1. 小组成员首先对千分尺的结构和原理进行了学习,了解其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按照实训指导书的要求,小组成员进行了千分尺的组装和调试。
3. 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成员进行了工件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4. 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发现了一些常见的测量误差,如视差、估读误差等。
5. 小组成员共同讨论了提高测量精度的方法,如改进操作技巧、使用辅助工具等。
千分尺实训报告总结

一、实训目的本次千分尺实训旨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千分尺的结构、原理、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提高学生对精密测量工具的认识和操作技能,培养严谨、细致、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实训环境实训场地:学校精密测量实验室实训设备:千分尺、平板、量块、工装等实训时间:1课时三、实训原理千分尺是一种精密的测量工具,主要用于测量长度、外径、内径、深度等尺寸。
它主要由测量杆、螺母、固定套筒、刻度尺、紧固套筒等组成。
当螺母旋转时,测量杆随之移动,通过刻度尺读取测量值。
四、实训过程1. 实训准备(1)了解千分尺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
(2)熟悉实训场地和设备。
(3)穿戴好实训服装和防护用品。
2. 实训操作(1)测量外径①将千分尺放置在平板上,调整测量杆与平板平行。
②将被测工件放置在平板上,使其待测面与测量杆接触。
③旋转螺母,使测量杆与工件接触,注意保持测量杆与平板平行。
④读取刻度尺上的测量值,计算实际测量值。
(2)测量内径①将千分尺放置在平板上,调整测量杆与平板垂直。
②将被测工件放置在平板上,使其待测面与测量杆接触。
③旋转螺母,使测量杆与工件接触,注意保持测量杆与平板垂直。
④读取刻度尺上的测量值,计算实际测量值。
(3)测量深度①将千分尺放置在平板上,调整测量杆与平板垂直。
②将被测工件放置在平板上,使其待测面与测量杆接触。
③旋转螺母,使测量杆与工件接触,注意保持测量杆与平板垂直。
④读取刻度尺上的测量值,计算实际测量值。
3. 实训总结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掌握了千分尺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提高了精密测量工具的操作技能。
以下是对本次实训的总结:(1)千分尺是一种精密的测量工具,其测量精度较高,适用于精密工件的尺寸测量。
(2)在操作千分尺时,要确保测量杆与平板平行或垂直,以避免测量误差。
(3)在读取刻度尺上的测量值时,要注意刻度尺的零点位置,确保测量值的准确性。
(4)在实训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五、实训收获1. 了解和掌握了千分尺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
使用千分尺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1. 理解千分尺的结构、原理和用途。
2. 掌握千分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3. 提高学生对精密测量工具的熟悉度和操作技能。
4.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二、实训时间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三、实训地点学校精密测量实验室四、实训内容1. 千分尺的结构及原理2. 千分尺的使用方法3. 千分尺的测量精度与误差分析4. 千分尺的维护与保养五、实训过程1. 千分尺的结构及原理(1)千分尺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工具,用于测量长度、直径、深度等尺寸。
其测量范围为0-25mm,精度为0.01mm。
(2)千分尺主要由尺身、测微螺杆、测微螺母、套筒、固定套筒等部分组成。
(3)千分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测微螺母的旋转带动测微螺杆移动,从而实现尺身与被测物体的相对移动。
2. 千分尺的使用方法(1)观察千分尺的零位线是否与尺身上的基准线对齐,如有偏差,需调整至对齐。
(2)将被测物体放置在千分尺的测量面之间,确保被测物体与测量面接触良好。
(3)将固定套筒套在尺身上,防止尺身移动。
(4)旋转测微螺母,使测微螺杆与被测物体接触,观察千分尺的读数。
(5)测量完毕,将测微螺母旋转回初始位置,取下被测物体。
3. 千分尺的测量精度与误差分析(1)千分尺的测量精度较高,但受限于其结构和工作原理,仍存在一定的误差。
(2)误差来源包括:测量人员操作误差、千分尺本身制造误差、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
(3)为减小误差,需注意以下几点:a. 操作前,对千分尺进行校准;b. 操作过程中,保持稳定的手势和姿势;c. 测量前,将被测物体表面擦拭干净;d. 注意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4. 千分尺的维护与保养(1)使用完毕后,将千分尺擦拭干净,放置在专用盒内。
(2)避免将千分尺暴露在潮湿、高温、强光等恶劣环境中。
(3)定期对千分尺进行校准,确保其测量精度。
六、实训总结1. 通过本次实训,我对千分尺的结构、原理和用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千分尺的及读数实训报告

摘要:本次实训主要针对千分尺的构造、使用方法以及读数技巧进行了深入学习和实践。
通过本次实训,我对千分尺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掌握了千分尺的使用技巧,提高了自己的测量精度。
一、引言千分尺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工具,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精密测量等领域。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通过实际操作,学习了千分尺的构造、使用方法以及读数技巧,提高了自己的测量能力。
二、千分尺的构造1. 牙轮部分:千分尺的牙轮部分包括外圆、内圆和齿条。
外圆与内圆分别固定在千分尺的尺杆和尺尾上,齿条则与尺杆相连。
2. 微动部分:微动部分由齿轮、丝杠和螺母组成。
齿轮与尺杆上的齿条啮合,丝杠与螺母相连,通过旋转螺母,使尺杆移动。
3. 测量部分:测量部分包括量爪、固定爪和刻度尺。
量爪用于测量工件,固定爪用于固定工件,刻度尺用于显示测量结果。
三、千分尺的使用方法1. 准备工作:首先,检查千分尺的精度是否符合要求;其次,将工件放置在测量平台上,确保工件表面平整。
2. 调整测量范围:根据工件尺寸,选择合适的测量范围。
若工件尺寸较小,则选择小范围的千分尺;若工件尺寸较大,则选择大范围的千分尺。
3. 安装千分尺:将千分尺的量爪与工件接触,调整固定爪,使量爪与工件紧密贴合。
4. 调整测量精度:根据测量要求,调整千分尺的微动部分,使量爪移动到所需位置。
5. 读取测量结果:观察刻度尺,读取测量结果。
注意,千分尺的读数方法为:整数部分读取毫米,小数部分读取千分之一毫米。
四、读数技巧1. 确保视线与刻度尺平行,避免视差误差。
2. 仔细观察刻度尺,确保读取准确。
3. 注意千分尺的读数规则,如毫米、千分之一毫米等。
4. 如有疑问,可借助放大镜观察刻度尺。
五、实训成果通过本次实训,我掌握了千分尺的构造、使用方法以及读数技巧。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提高了自己的测量精度,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六、总结本次实训让我对千分尺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测量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技能。
千分尺实训报告

摘要:本文以千分尺实训为背景,详细介绍了实训目的、实训内容、实训过程、实训结果及实训总结。
通过对千分尺的使用与操作,提高了对精密测量工具的认识和操作技能,为今后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精密测量工具奠定了基础。
一、实训目的1. 了解千分尺的结构、原理和性能;2. 掌握千分尺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3. 提高精密测量工具的使用技能;4. 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二、实训内容1. 千分尺的结构:千分尺主要由尺身、尺套、测微螺钉、测微齿轮、固定螺钉、读数尺等组成。
2. 千分尺的原理:千分尺是利用测微螺钉与测微齿轮的传动关系,通过放大微小长度变化,实现精密测量的工具。
3. 千分尺的性能:千分尺具有较高的精度,测量范围广,使用方便,是精密测量工具之一。
4. 千分尺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正确安装千分尺:将千分尺尺套套在工件上,确保尺套与工件紧密贴合。
(2)调整测微螺钉:根据测量需求,调整测微螺钉的位置,使其与工件接触。
(3)读数:观察读数尺,注意千分尺的刻度值,准确读取测量结果。
(4)注意事项:使用千分尺时,要轻拿轻放,避免碰撞;测量前要检查千分尺的精度,确保其正常工作;保持千分尺的清洁,避免灰尘和油污影响测量精度。
三、实训过程1. 实训前准备:了解千分尺的结构、原理和性能,熟悉实训内容。
2. 实训操作:按照实训内容,进行千分尺的使用和操作,包括安装、调整、读数等。
3. 记录数据:在实训过程中,记录测量结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4. 分析结果: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找出误差来源,提高测量精度。
四、实训结果1. 通过实训,掌握了千分尺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提高了精密测量工具的使用技能,为今后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精密测量工具奠定了基础。
3. 培养了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五、实训总结1. 千分尺是一种精密测量工具,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测量范围。
2. 正确使用千分尺是保证测量精度的重要前提。
3. 在实际工作中,要注重精密测量工具的使用和保养,提高测量质量。
关于千分尺实训报告

摘要:本实训报告详细记录了千分尺的使用方法、操作步骤、测量结果及实训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实训,我对千分尺的结构、原理和操作有了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技能。
一、实训目的1. 熟悉千分尺的结构、原理和操作方法;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实验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3. 提高学生测量精度和数据处理能力;4. 为后续实验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训环境1. 实验室:设备齐全,环境整洁;2. 实验仪器:千分尺、测量标准块、实验台、量具等;3. 实验人员:实验指导教师、学生。
三、实训原理千分尺是一种精密的测量工具,用于测量长度、直径、厚度等尺寸。
它主要由主尺、副尺、微动螺杆、螺母等部分组成。
千分尺的测量原理是利用主尺和副尺的刻度差,通过微动螺杆的旋转,使副尺移动,从而实现精密测量。
四、实训过程1. 实验准备:熟悉千分尺的结构和原理,了解操作步骤,准备实验材料。
2. 操作步骤:(1)千分尺的放置:将千分尺放置在实验台上,确保其水平。
(2)测量前的调整:调整千分尺的螺母,使主尺和副尺的刻度线对齐。
(3)测量:将待测物体放置在千分尺的测量面上,用千分尺的测量端接触物体。
(4)读取测量值:观察主尺和副尺的刻度线,读取测量值。
(5)重复测量:为确保测量精度,对同一物体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3. 数据处理:将测量结果进行记录,并进行数据处理,求出平均值。
五、实训结果本次实训,我们使用千分尺对标准块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如下:测量值1:10.000mm测量值2:10.002mm测量值3:10.004mm平均值:(10.000 + 10.002 + 10.004)/ 3 = 10.002mm六、实训心得1. 千分尺是一种精密的测量工具,操作过程中要细心,确保测量精度。
2. 在操作千分尺时,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步骤,避免损坏千分尺。
3.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4. 通过本次实训,我对千分尺的结构、原理和操作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技能。
千分尺校准报告

千分尺校准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记录和总结针对千分尺的校准过程。
千分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精度高,广泛应用于各行业。
为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定期对千分尺进行校准是必要的。
本报告将介绍校准所涉及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校准步骤2.1 准备工作在进行千分尺校准之前,需要准备以下工具和材料: - 校准物:常用的有标准千分尺、金属块等。
- 清洁工具:如清洁布、清洁剂等。
- 记录工具:如笔、纸等。
2.2 清洁千分尺在校准之前,首先需要将千分尺清洁干净,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使用清洁布和适量的清洁剂轻轻擦拭千分尺的刻度线和表面。
注意不要使用过多的清洁剂,避免对千分尺造成损害。
2.3 校准初始位置将千分尺放置在平整的表面上,并调整刻度线使其对齐。
确保千分尺没有松动或移动。
这是校准的初始位置。
2.4 使用标准千分尺校准选择一个标准千分尺,确保其精度比待校准的千分尺更高。
将标准千分尺放在待校准千分尺的刻度线上,并进行比较。
根据比较结果,调整待校准千分尺的刻度线位置。
重复这个过程,直到两者的刻度线完全对齐。
2.5 检查校准结果完成校准后,需要再次检查千分尺的准确性。
使用一系列不同的测量物体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与已知的标准进行比较,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6 记录校准信息将校准的日期、校准人员和校准结果等信息记录在报告中。
这些信息对于追溯和参考都非常重要。
3. 注意事项•在进行千分尺校准之前,需要确保环境温度和湿度的稳定。
环境的变化可能会对千分尺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选择一个安静的场所进行校准,以避免外部干扰。
•在校准和测量过程中,需要轻拿轻放、避免碰撞千分尺。
•定期进行千分尺的校准,以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总结千分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在各行各业都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定期校准千分尺,可以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本报告介绍了千分尺校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对相关人员在校准过程中提供帮助。
千分尺 实验报告

千分尺实验报告千分尺实验报告引言:千分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用于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深度等尺寸。
它具有精准度高、测量范围广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测量工作中。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千分尺,了解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对其测量精度进行验证。
实验材料和设备:1. 千分尺2. 不同尺寸的标准物体(如螺母、螺栓等)3. 实验记录表格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清洁千分尺和标准物体表面,确保无杂质和污垢的干净表面。
2. 测量长度:选择一根标准物体,将千分尺的测量范围调整到适当的位置,轻轻夹住标准物体,使其与千分尺的刻度线对齐。
记录测量结果。
3. 测量宽度:选择一个具有平面表面的标准物体,将千分尺的测量范围调整到适当的位置,将千分尺的测量头平放在标准物体的两侧,使其与千分尺的刻度线对齐。
记录测量结果。
4. 测量深度:选择一个具有孔洞或凹陷的标准物体,将千分尺的测量范围调整到适当的位置,将千分尺的测量头插入孔洞或凹陷中,使其与千分尺的刻度线对齐。
记录测量结果。
5. 重复以上步骤,使用不同尺寸的标准物体进行多次测量,以验证千分尺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6. 结束实验后,将千分尺和标准物体归位,并整理实验记录。
实验结果:通过多次测量,我们得到了一系列的测量结果。
在测量长度、宽度和深度时,千分尺的刻度线与标准物体的表面能够完全对齐,且读数稳定。
我们发现,千分尺的测量精度非常高,能够满足我们的实际需求。
讨论与分析:千分尺是一种机械测量工具,其测量精度主要受到操作者的技巧和经验的影响。
在实验中,我们注意到,当千分尺的测量头与标准物体表面没有完全接触时,会导致测量结果的偏差。
因此,在使用千分尺时,要确保测量头与被测物体表面充分接触,并保持稳定的测量姿势。
此外,千分尺的精度也与其制造质量有关。
在市场上,有着不同品牌和型号的千分尺,其制造工艺和材料也不尽相同。
因此,在选择千分尺时,应该选择质量可靠、信誉好的品牌和型号,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千分尺物件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千分尺的正确使用方法,了解千分尺的测量原理和测量范围,提高学生对精密测量工具的认识和操作技能,培养严谨细致的测量习惯和实际动手能力。
二、实训时间2023年10月25日至2023年10月27日三、实训地点机械工程实训室四、实训内容1. 千分尺的基本结构及原理2. 千分尺的测量方法3. 千分尺的读数及数据处理4. 千分尺的维护与保养五、实训过程1. 千分尺的基本结构及原理首先,由指导老师向学生介绍千分尺的基本结构,包括尺身、尺头、测微螺杆、固定套筒、测微尺等部件。
接着,讲解千分尺的测量原理,即通过尺头与测微螺杆的精密配合,实现微米级的测量。
2. 千分尺的测量方法在指导老师的示范下,学生进行千分尺的测量操作。
具体步骤如下:(1)将被测物放置在测量平台上,确保被测物与测量平台平行。
(2)将千分尺的尺头与被测物接触,调整尺头与被测物之间的间隙。
(3)转动测微螺杆,使千分尺的尺头与被测物紧密接触。
(4)观察千分尺的刻度,读取测量结果。
3. 千分尺的读数及数据处理学生根据千分尺的刻度,读取测量结果。
注意以下几点:(1)读数时,应确保视线与刻度线垂直。
(2)读取千分尺的整数部分和微米部分,分别记录。
(3)对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平均值。
4. 千分尺的维护与保养指导老师讲解千分尺的维护与保养方法,包括:(1)使用完毕后,将千分尺擦拭干净,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2)避免将千分尺长时间暴露在潮湿环境中,以免生锈。
(3)定期检查千分尺的精度,必要时进行校准。
六、实训结果通过本次实训,学生掌握了千分尺的基本结构、测量原理、测量方法和读数技巧。
在实际操作中,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千分尺进行测量,并计算出测量结果。
七、实训总结1. 通过本次实训,学生了解了千分尺的基本结构、测量原理和测量方法,提高了对精密测量工具的认识。
2. 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培养了严谨细致的测量习惯和实际动手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名称检定测微量具标准器组
计量标准负责人
建标单位名称(公章)
填写日期年月日
目录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 1 ) ( 1 )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2 )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3 )
五、环境条件------------------------------------------------------------------------------------------( 3 )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4 )
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5 )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6 )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7 )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 8 )
十一、结论----------------------------------------------------------------------------------------------( 9 )
十二、附加说明-----------------------------------------------------------------------------------------( 9 )
代入贝塞尔公式 S=
1
2
)(10
1
--∑=n X Xi i =
9
6
.1=µm 该装置的重复性未µm 3S==µm
(25-50)mm 的1级千分尺的MPE :4µm ,因3s<4µm,该标准装置重复
性验证为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