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学案例分析
精神分裂症案例分析与临床路径(氟哌啶醇注射液)

治疗方案的选择: 1、进行系统的病史、治疗史采集及精神检查。制定治疗策略。 2、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3、对伴有兴奋、冲动、自伤、伤人、外逃、自杀观念和行为木僵、拒 食等症状的患者,为迅速控制病情,可单独采用或合并以下治疗方 法:改良的快速神经阻滞剂化疗法(氟哌啶醇短期肌内注射疗法), 联合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肌肉注射或口服氯硝西泮、地西泮、劳 拉西泮、阿普唑仑等药物);电抽搐治疗(ECT)。 4、必要时联合使用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 ——《临床诊疗指南-精神病学分册》、《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 标准住院日为≤56天
8、本品与甲基多巴合用,可产生意识障碍、思维迟缓、定向障碍。
9、本品与卡马西平合用可使本品的血药浓度降低,效应减弱。
药物过量:中毒症状可见高热、心电图异常、白细胞减少及粒细胞缺 乏。本品无特效拮抗剂,发现超剂量症状时应采取对症及支持疗法。
药理毒理:本品属丁酰苯类抗精神病药,抗精神病作用与其阻断脑内
选择用药:
1、选择原则:(1)根据精神分裂症患者起病形式、临床症状的特征、 既往用药史(品种、疗效、不良反应等)以及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结 合抗精神病药物的受体药理学、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征,遵循个体化 原则,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抗精神病药物。(2)对于既往所用药物的疗 效好,因中断用药或减药过快所致病情恶化的再住院患者,原则上仍使 用原药、恢复原有效剂量继续治疗。 (3)遵循单一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的原则。除难治性病例外,原则上不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精神 病药物(抗精神病药物更换治疗期间的短期交叉状态除外),急性期可 短期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精神病药物。(4)必要时可联合使 用情感稳定剂和/或抗抑郁药。 2、药物种类:优先选用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常用的第一 代抗精神病 药也可作为一线用药。氯氮平和硫利哒嗪为二线用药。 3、药物剂量调节: 遵循个体化原则。在治疗开始后的一至二周内,将 所用药物剂量增至有效治疗剂量。症状控制后的巩固治疗期,原则上应 继续维持急性期的有效治疗剂量,巩固疗效,避免症状复发或病情反复。 病情稳定后,确定最佳有效剂量。
190例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为完全责任能力案例分析

分析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 — 3 2 5 6 . 2 0 1 3 . 0 4 . O 1 1
An a l y s i s o n 1 9 0 c a s e s o f f o r e n s i c ps y c h i a t r i c e x p e r t i s e wi t h f u l l c imi r n a l r sp e o si n b i l i t y
2 9 4
四川 精 神 卫 生 2 0 1 3年 第 2 6卷 第 4期
1 9 0例 司法 精 神病 学 鉴 定 为 完全 责 任 能 力案 例 分析
李丽霞 欧阳筠淋
【 摘要 】 目的 通过对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为完全 责任 能力案例特点 导 。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研究 , 收集福建 泉州市第三 医院 2 0 0 3年 一 2 0 1 2年 1 0年问 1 9 0例鉴定为完 全责 1 9 0例完 全责任能力者均为现实动机作 案 , 被鉴定人多为男性( 8 4 . 7 %) , 平 任能力者的资料进行 分析 。结果
其 中有完全责任能力无精神病者 比率也较 2 0 0 7年之前升高 , 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 4 . 7 3 , P< 0 . 0 5 ) 。结论 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为完全责任能力无精神病 者比率有增加 的趋势 , 以男性 、 受教育程度低者 居多。
( 关键词 】 完 全责任能力 司法精神病学鉴定 【 中图分 类号】 R 7 4 9 【 文献标 识码 】 A
—
x i a.OU Y A NG J u n—Z i n
T h e T h i r d H o s p i t a l o fQ u a n z h o u , F u j i a n 3 6 2 0 0 0 , C h i n a
精神病学临床教学中的案例综合教学法的应用价值分析

精神病学临床教学中的案例综合教学法的应用价值分析
精神病学是医学领域的一门重要学科,其主要研究对象是人类心理、行为和精神障碍等方面的问题。
在精神病学临床教学中,案例综合教学法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教学方法,其通过医学实践案例综合分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精神病学的知识和实践技能。
本文将从应用价值的角度,对案例综合教学法在精神病学临床教学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一、优势明显,效果显著
案例综合教学法在精神病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有着显著优势。
首先,案例教学法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具有较好的知识范畴的整合性。
其次,案例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更具有一个比较好的应用实践能力。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对精神病学知识的掌握和实际操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再次,案例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和把握社会实际情况,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功能。
此外,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体现与现实的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在未来医疗行业实践工作中,将对学生的教育产生更深远影响。
二、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案例综合教学法适应了不同学生的需求。
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学者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案例,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吸收和掌握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情况,根据赋能和知识掌握的不同情况,为学生提供更实际和有针对性的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提高教学效率。
精神病人凶杀案35例分析

精神病人凶杀案35例分析余方列;陈峰【期刊名称】《皖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08(27)2【摘要】目的:通过对35例精神病人杀人案的案例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精神病人凶杀案的特点以及与正常人的凶杀犯罪的差异.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从作案特征、犯罪动机等方面进行司法精神病学分析研究.结果:精神障碍组与无精神障碍组比较,作案预谋(X2=16.384,P<0.01)、作案时间(X2=9.926,P<0.05)、作案工具的获取(X2=16.476,P<0.01)、目标确定(X2=17.481,P<0.01)、作案后表现(X2=23.085,P<0.01)、作案动机(X2=42.295,P<0.01)、与被害人关系(X2=17.741,P<0.01)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精神病人暴力犯罪具有冲动性、残忍性、公开性、突然性,以精神分裂症居首位;其次是精神发育迟滞.精神病人在作案动机、作案工具准备、与被害人关系等诸多方面与正常人的凶杀犯罪有明显的差异.【总页数】2页(P148-149)【作者】余方列;陈峰【作者单位】潜山县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室,安徽,潜山,246300;潜山县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室,安徽,潜山,246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3【相关文献】1.于都县18年凶杀案例分析 [J], 钟继荣2.精神病人凶杀案的作案特征与刑事责任能力问题 [J], 吴鉴明3.肇事肇祸凶杀案司法精神医学鉴定126例分析 [J], 李德泉;别超4.232例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为无精神病的凶杀案例分析 [J], 周德怡;郑瞻培;杨晓敏;韩慧萍5.凶杀案司法鉴定80例分析 [J], 蒋向阳;张载福;徐有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精神病学(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_18

精神病学(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1、患者男,20岁。
自幼不听从管教,欺负同学,旷课,小学曾受学校警告处分。
中学时亦时常旷课,殴打同学,被学校开除学籍。
后混迹于社会,常与人打架斗殴。
母亲生病住院,患者从未去医院探视。
后因在酒店吃饭后耍赖不付钱并将人打伤被派出所拘留。
采集病史时应注意询问()A.心理社会应激史B.既往躯体疾病史C.生长发育史D.颅脑外伤史E.早年人格特点2、患者男,20岁。
自幼不听从管教,欺负同学,旷课,小学曾受学校警告处分。
中学时亦时常旷课,殴打同学,被学校开除学籍。
后混迹于社会,常与人打架斗殴。
母亲生病住院,患者从未去医院探视。
后因在酒店吃饭后耍赖不付钱并将人打伤被派出所拘留。
该患者最有可能的诊断是()A.偏执型人格障碍B.反社会型人格障碍C.冲动型人格障碍D.表演型人格障碍E.回避型人格障碍3、患者男,20岁。
自幼不听从管教,欺负同学,旷课,小学曾受学校警告处分。
中学时亦时常旷课,殴打同学,被学校开除学籍。
后混迹于社会,常与人打架斗殴。
母亲生病住院,患者从未去医院探视。
后因在酒店吃饭后耍赖不付钱并将人打伤被派出所拘留。
对于该类型人格障碍的治疗不正确的是()A.常规使用抗精神病药物B.出现异常应激和情绪反应时可少量用药C.行为矫正D.教育E.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4、患者男,20岁。
自幼不听从管教,欺负同学,旷课,小学曾受学校警告处分。
中学时亦时常旷课,殴打同学,被学校开除学籍。
后混迹于社会,常与人打架斗殴。
母亲生病住院,患者从未去医院探视。
后因在酒店吃饭后耍赖不付钱并将人打伤被派出所拘留。
如果患者出现情绪不稳或对他人的攻击行为时,可考虑给予()A.大剂量抗精神病药B.小剂量抗精神病药C.苯二氮类药D.碳酸锂E.抗抑郁药5、系统脱敏治疗是行为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这个疗法的发明者是()A.华生B.沃尔普C.斯金纳D.桑代克E.巴甫洛夫6、系统脱敏治疗是行为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关于系统脱敏治疗,以下陈述正确的是()A.想象脱敏更方便、有效B.脱敏的原理是让焦虑和放松共存C.疗效巩固,不需要再治疗室外练习D.来访者需要理解治疗原理和程序E.只适合于单纯恐怖7、认知-行为疗法包括几个主要人物的贡献,他们是埃里斯、贝克、梅琴鲍姆。
精神病学(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_110

精神病学(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1、患者女,35岁,干部。
2年前渐感生活不顺心,压抑,很少能快乐起来,常哭泣,觉得生活没有乐趣,不想照顾小孩,工作可以坚持,常觉得疲乏无力,与爱人关系不好,常吵架。
睡眠差,早醒,食欲差,进食像是完成任务,体重有所下降。
既往体健。
可能的诊断是()A.抑郁症B.焦虑症C.躯体形式障碍D.恶劣心境E.精神分裂症2、患者女,35岁,干部。
2年前渐感生活不顺心,压抑,很少能快乐起来,常哭泣,觉得生活没有乐趣,不想照顾小孩,工作可以坚持,常觉得疲乏无力,与爱人关系不好,常吵架。
睡眠差,早醒,食欲差,进食像是完成任务,体重有所下降。
既往体健。
以下治疗更合理的是()A.苯二氮类药物B.抗抑郁剂C.心理治疗D.抗抑郁剂加心理治疗E.电疗3、患者男,47岁,公务员。
1年前发现血压高,服用降压药。
服药后渐感头昏,有时心里发慌、紧张,总觉得要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不想出门,不想活动,可坚持工作。
担心自己的血压问题,怕身体出现别的毛病,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多服用中药。
睡眠差,入睡困难。
可能的诊断是()A.抑郁症B.焦虑症C.疑病症D.恶劣心境E.精神分裂症4、患者男,47岁,公务员。
1年前发现血压高,服用降压药。
服药后渐感头昏,有时心里发慌、紧张,总觉得要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不想出门,不想活动,可坚持工作。
担心自己的血压问题,怕身体出现别的毛病,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多服用中药。
睡眠差,入睡困难。
可用于评估的量表有()A.HAMAB.HAMDC.简明精神量表D.强迫症状量表E.躁狂量表5、患者女,15岁,患者身高1.68米,半年前患者出现怕身体发胖开始节食,由初期拒食肉类,逐渐拒食米、面类食品,近期只喝少许菜汤。
有时患者可以正常进食,但过后立即呕吐。
近3个月以来曾发生过4次暴饮暴食。
患者的体重由65kg下降至入院时的40kg,经常感冒,3d前出现过1次轻度意识障碍。
闭经3个月,8岁时曾患脑炎,现已痊愈。
自恋型人格障碍案例分析及认知治疗

自恋型人格障碍案例分析案例:网络红人---凤姐罗玉凤,女,重庆人,身高1.46米,在綦江师范学院获得中师文凭,在重庆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获得大专文凭。
自称懂诗画、会弹琴,精通古汉语,9岁起博览群书,20岁达到顶峰,智商前300年后300年无人能及。
现主要研读经济类书籍和《知音》杂志和《故事会》等人文社科书籍。
2008年罗玉凤来到上海,为找工作,她曾经投出了一万多份简历。
从总经理到服务员,几乎各行各业她都试过。
最终选择在上海一个家乐福超市工作,月收入不过千余元。
按照计划,工作稳定后要结婚。
于是她在上海地铁站发了成千上万份征婚传单,也曾在电视台情感类节目上公布七大极为苛刻的征婚条件,并因各种雷言囧语层出不穷、开出更令人咋舌的高标准征婚条件从而一“炮”而红,引起各路媒体和广大网民的关注,被网友戏称为“宇宙无敌超级第一自信”。
以下是凤姐的征婚条件以及部分语录及行为表现:首先,征婚条件有以下7条:第一,必须为北京大学或清华大学硕士毕业生。
必须本科硕士连读,中途无跳级,不留级,不转校。
在外参加工作后再回校读书者免。
第二,必须为经济学专业毕业。
非经济学专业毕业则必须精通经济学。
或对经济学有浓厚的兴趣。
第三,必须具备国际视野,但是无长期定居国外甚至移民的打算。
第四,身高176--183左右。
长得越帅越好。
第五,无生育史。
过往所有女友均无因自身而致的堕胎史。
第六,东部户籍,即江、浙、沪三地户籍或广东、天津、山东、福建、北京、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等地户籍。
第七,年龄25--28岁左右。
有一至两年的工作经验,且具备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
就职于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者不予考虑。
但就职于中石油,中石化等世界顶尖型企业或银行者又比较喜欢。
现自主创业者要商榷一番。
罗玉凤表示,自己的智商已经无人可及,只能要求结婚对象在身高和外貌上弥补,之所以选择经济学科人才,是因为自己对经济学很有兴趣,并且认为经济学科是最先进的,自己对征服经济世界很有兴趣和天赋。
46例有刑事责任能力的法医精神病学鉴定案例分析

i ftefrn i sc iti a pas l ae rsait a a ayi u optl ewe n2 0 —2 1 e r. s l :T o ew owee t o oe scp y har p ria ssf tt i l n ssi o rh s i t e 0 6 y h c c o sc l n ab 0 0y as Reut s h s h r
di 1 .9 9 ji n 17 0 6 .02 0 .2 o: 0 3 6/.s .6 2— 3 92 1 .30 4 s
中图分类号 : 1 1 . 3 93 9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编 号 :
17 0 6 ( 0 2 0 0 0 0 62— 3 9 2 1 ) 3— 3 6— 2
An lsso 6 c s swh c a e c i i a ep n iiiy o o e i ay i f4 a e ih h v rm n lr s o sb l f r n c t f s p y h a rc a s sm e t s c it se s n i
,
c it c a d me tl ds r e e e a c u td f r 1 . 9 ,8 . 1 r s e t ey Co c u i n :I e t c t n i o e sc p y ha r h ar n n a iod r w r c o n e 7 3 % i s o 2 6 % e p ci l . n l s s d n i a i n fr n i s c i t v o i f o y
ie t e sf l o i n s e rmi a e p n i i t e e g n rl o c lu a u i ,a ewa r o n d l i c o p y d n i d a u l rd mi ih d c i f i n r s o sb l y w r e e al lw u t r q a t l i y l l y g smo ey u g a u t n whih n s — s
(完整版)精神病学案例分析

病案(一)病人男性,20岁,因坚信有人要迫害自己,三次自杀未遂,而被家人送到医院治疗。
患者一年前因被单位评为“先进个人”,为此受到同事议论,生闷气少语,后来又因为和女朋友闹意见,以后逐渐出现精神异常。
怀疑别人说他坏话,怀疑别人对他不怀好意,路人故意冲他吐唾沫、吐痰等。
有自言自语,自笑,追逐异性等行为,才引起家人注意。
入院前有自言自语、自笑,思维内容离奇,病人自语:“我要死了,同志们再见,拜上帝,微波控制我”,“XX,咱们结婚吧。
”对异性不礼貌。
病人病前性格敏感多疑,胆小害羞怕事。
追溯其家族史中,外祖母曾患精神病多年,后在发病时意外死亡。
病人入院后检查躯体、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发现。
精神检查:接触被动,自言自语、自笑,问他笑什么,他说:我才没傻笑呢,神经病!在医生提问下谈出以下体验:近半年来常听到不熟悉的人的语声,有男有女,有时命令他:“去跳楼!”或者:“快去死吧。
”入院后,声音仍然命令他:“躺在床上!”有时议论他,说他“无能。
”偶尔感到脑内有声音,声音与他的思想一致,在家中曾多次闻到到死尸气味,有时感到自己的身体一会儿变大,一会儿变小。
病人坚信外界有某种“微波”在控制他的思维和行为。
喊女朋友的名字,自笑,认为我笑是仪器控制的结果。
交谈时,情感与外界环境不配合,常闭眼无声的发笑。
病人生活自理差,洗漱、更衣需督促,对今后无打算。
记忆、智能未见明显缺陷。
否认有病。
1、患者存在哪些精神症状?2、诊断是什么?与哪些疾病鉴别?3、治疗原则是什么?4、诊断是什么?与哪些疾病鉴别?1、感知觉障碍:命令性幻听、评论性幻听、幻嗅、感知综合障碍思维障碍:思维散漫、被害妄想、关系妄想、被控制感、思维化声情感障碍:情感不协调意志和行为障碍:意志减退、行为异常(有自杀行为,对异性不礼貌)2、精神分裂症(偏执型)。
1)与心境障碍鉴别患者有三次自杀,但不是因为情绪低落,而是在幻听和妄想的支配下自杀,整个病史中没有明显的情绪障碍,因此可以排除心境障碍。
张仲景治疗精神类疾病的医案

张仲景治疗精神类疾病的医案【标题】张仲景治疗精神类疾病的医案:中医智慧温暖心灵的抚慰【导语】精神类疾病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给患者及其家人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痛苦。
然而,在这个看似现代化的时代中,我们却能够找到古老中医智慧中的温暖和安抚,张仲景治疗精神类疾病的医案就是其中之一。
本文将通过对张仲景医案的深入探讨,揭示其中蕴含的治疗原理和中医对待精神病患者的独特视角。
【正文】1. 张仲景治疗精神类疾病的医案的背景与意义在现代医学的发展过程中,精神病患者一直被冠以“难治”、“无药可救”的标签。
然而,张仲景医案的出现却为我们提供了一丝曙光。
作为古代著名医师,张仲景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经验总结,创立了《伤寒杂病论》等著作,其中涉及了大量精神类疾病的治疗方法。
这些医案不仅在中医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于现代精神病学的研究和治疗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2. 张仲景的治疗原则与方法张仲景治疗精神类疾病医案中的治疗原则与方法凸显了中医学对待精神病患者的独特视角和治疗理念。
他强调病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并将精神病归类为“内伤”、“中风”等。
他主张通过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气血流通等方面来治疗精神类疾病。
在诸多治疗方法中,张仲景尤为重视运用中药调理患者的身心健康。
他常用某些中药来调节患者的情绪、改善睡眠等,进而恢复患者的身心平衡。
3. 张仲景治疗精神类疾病的医案具体案例解析3.1 “柴胡散治疗抑郁症”【案例】患者女,40岁。
主诉情绪低落、食欲下降、失眠多梦等症状。
张仲景通过详细询问得知患者近期遭遇家庭困境,情绪低落已久,并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
根据患者的症状及病因,张仲景选择了柴胡散进行治疗。
【分析】柴胡散是张仲景治疗抑郁症的经典方剂,其药物组合能够平衡患者气血,并调节患者的情绪。
通过服用柴胡散,患者的情绪开始逐渐稳定,食欲恢复,睡眠质量明显改善。
3.2 “清宫逐淫汤治疗性瘾患者”【案例】男性患者,30岁。
主诉长期沉迷于色情网站,每日长时间浏览相关内容,无法控制其行为。
精神病学中级(专业实践能力)模拟试卷1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精神病学中级(专业实践能力)模拟试卷1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案例分析题患者男性,19岁,大一学生。
10天前急起精神异常,表现兴奋话多,诉脑子反应灵活,夸大自己的能力,说只要复习半个月就能通过GRE考试,将来要成为亿万富豪;疑心重,怀疑别人害他,背后讲他的坏话,不敢到外面吃饭,坚信有人会下毒。
脾气大,有打骂家人的情况。
夜晚睡眠差,几乎通宵不眠。
家属反映患者发病前有低热、头痛、咳嗽等表现,但未到医院就诊。
1.以上资料提示可能存在哪些精神症状A.幻听B.被害妄想C.人格解体D.夸大妄想E.思维奔逸正确答案:B,D,E2.目前需要考虑的可能诊断有哪些A.病毒性脑炎B.偏执性精神障碍C.躁狂发作D.适应障碍E.恐惧症正确答案:A,C解析:患者为急性起病;病前有低热、咳嗽史;临床表现既有明显的躁狂发作样,也有明显的精神病性症状(被害妄想)。
3.为了诊断和鉴别诊断,目前需要进行的临床检查有哪些A.头部MRIB.眼底KF环C.脑脊液检查D.MMPIE.血清铜蓝蛋白的测定正确答案:A,B,C,E解析:对于首次起病,怀疑精神症状的发生与躯体或脑器质性疾病有关者,有针对性的做一些实验检查是必要的。
此患者最需要排除病毒性脑炎和Wilson 病,故相应的检查应包括A、B、C、E选项。
4.目前应考虑的诊断是A.分裂样精神病B.抑郁发作C.躁狂发作D.适应障碍E.分离一转换障碍正确答案:A,C解析:患者表现情感高涨、思维联想加速、夸大及被害妄想,但病程只有10天,不符合分裂症的诊断标准,而患者的症状特点也不符合选项B、D、E。
5.针对患者目前情况,下一步处理可以考虑哪些选择A.继续目前治疗B.检测血锂浓度C.适当减少利培酮剂量D.加大碳酸锂剂量E.适当减少碳酸锂剂量正确答案:B,C,E解析:患者服药后出现上述症状,最可能与服用利培酮和(或)碳酸锂有关。
临床研究表明,部分患者服用利培酮后会出现焦虑激越以及难以言表的难受,尤其是在加量过快时更易出现,利培酮也可导致锥体外系副作用的出现。
精神病学中级(专业实践能力)模拟试卷1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精神病学中级(专业实践能力)模拟试卷1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案例分析题患儿男,9岁。
以“自幼活动过度,冲动,难以管理1年”为主诉入院。
该患儿上幼儿园以来到处攀爬,老师管理困难,常主动与小朋友挑事,追逐打闹,摔得头破血流。
上课不能安静下来听老师讲课,胡乱插话,扰乱课堂秩序。
1.根据病史,该患儿的临床表现有哪些A.需要静坐的场合难以安静B.学习困难,成绩差C.经常插话,扰乱课堂秩序D.活动过度,容易冲动E.动作笨拙,协调性差正确答案:A,C,D2.为明确诊断,目前应该作哪些检查A.体格检查B.精神检查C.智力检查D.染色体检查E.头颅CT或MRI正确答案:A,B,C解析:检查目的是为了明确诊断F、G虽然也不错误,但对诊断帮助不大。
染色体检查,头颅CT或MRI等检查目前尚不必要。
临床评定量表有助于诊断。
3.据以上病史材料,该患儿的诊断为A.儿童品行障碍B.抽动障碍C.儿童孤独症D.儿童情绪障碍E.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正确答案:E4.美国精神障碍分类系统第四版将该病分为哪些类型A.注意缺陷型B.冲动多动型C.混合型D.未分型E.残留型正确答案:A,B,C5.对于该患者可以采取下列哪些治疗A.行为治疗B.认知治疗C.系统脱敏治疗D.特殊教育治疗E.哌甲酯(利他林)应用正确答案:A,B,D,E解析: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治疗应采取综合治疗的措施:①心理治疗:行为治疗和认知治疗;②特殊教育治疗;③药物治疗:中枢兴奋剂的应用。
这些方法对该类患者均有一定疗效。
6.关于哌甲酯(利他林)的应用注意事项包括A.下午4时以后禁止使用B.仅限于6岁以上患者使用C.要坚持服药不能间断D.每周六、日及节假日可停用E.为第二类精神药品正确答案:A,B,D解析:药物应于每日早晨上学前口服,中午口服,下午4点以后禁止使用。
有报道本药可能会影响生长发育,可采用“假日休息法”。
该药仅6岁以上患者可应用。
该药为第一类精神药品。
精神病学中级专业实践能力模拟试卷16_真题-无答案

精神病学中级(专业实践能力)模拟试卷16(总分54,考试时间90分钟)1. 案例分析题患者男,65岁。
1月前以“脑梗死”收入神经内科住院治疗。
住院一周后,患者拒绝治疗,认为医生和护士都是来害他的。
看到妻子和同病房的男性患者或家属说话,就生气,大骂妻子不忠。
既往无类似发作。
1. 该患者主要的精神症状是A. 违拗症状B. 被害妄想C. 关系妄想D. 疑病妄想E. 嫉妒妄想2. 该患者所患疾病与阿尔茨海默病痴呆的鉴别诊断应考虑A. 起病缓急B. 病程特点C. 早期症状D. 心电图E. X线片3. 该疾病潜伏期较长,早期一般不易发现,其中可能的症状为脑衰弱综合征,该综合征的典型症状是A. 认知障碍B. 情感障碍C. 思维障碍D. 意识障碍E. 智能障碍4. 随着病情进展,该患者出现了智力下降,对患者的治疗原则为A. 改善脑血流B. 促进大脑代谢C. 加强功能训练D. 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长期维持E. 治疗合并的躯体疾病患者男,65岁。
出现肌肉抽动、记忆力丧失、不认识家人3月来院就诊。
患者自诉头疼头晕,乏力;神经检查体征有复视、眼震、轮替试验与指鼻试验不能,共济失调。
脑电图检查显示:α波减少,出现Q波和δ波。
脑脊液常规:无色、透明,12~24小时内不凝固。
头颅CT见脑萎缩,脑池宽、脑回小。
5. 该患者目前最可能的诊断为A. 抽动障碍B. 阿尔茨海默病C. 病毒性脑炎D. 帕金森病E. 克一雅氏病6. 临床上该病常需与哪些疾病相鉴别A. 阿尔茨海默病B. 匹克病C. 亨廷顿舞蹈病D. 帕金森病痴呆E. 脑血管性痴呆7. 目前对于该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措施为A. 抗精神病治疗B. 心理治疗C. 支持对症治疗D. 抗感染治疗E. 饮食治疗8. 本病的预后特征为A. 预后不良,多在发病后3~12个月死亡,绝大多数2年内死亡B. 预后不良,常因营养不良、肺炎等并发症或衰竭死亡C. 如能及时治疗,多数患者可得缓解,或在相当长时期内痴呆进展不明显D. 合理用药可延缓病程E. 病程持续,多由于并发感染而死亡患者男,15岁,未婚,学生。
精神病学临床教学中的案例综合教学法的应用价值分析

精神病学临床教学中的案例综合教学法的应用价值分析精神病学临床教学是培养医学学生对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力的重要环节。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引入案例综合教学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案例综合教学法是一种以病例为基础,通过分组讨论、问题导向的方式进行教学的方法。
通过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病例情境中,分析和解决具体的临床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案例综合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传统的授课方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起到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
而案例综合教学法将学生置于主动参与的角色,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案例综合教学法能够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精神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需要学生具备很强的实践能力,只有在真实的病例中进行思考和实践,才能够更好地掌握临床技能。
通过分析和解决案例中的临床问题,学生能够逐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案例综合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精神病学临床教学中,病例往往复杂多样,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
通过团队合作,学生可以共同分析和讨论病例,各抒己见,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综合教学法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往往需要创新的思维和方法。
通过对不同病例的分析和讨论,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创造思维,提出新颖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为精神病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值得注意的是,案例综合教学法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
案例的选择和设计需要具备一定的要求,要能够涵盖不同类型的精神疾病和各种临床情景。
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教学能力,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教学环境和资源的支持也需要得到保证,包括设备、文献资料和实地训练等。
案例综合教学法在精神病学临床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能够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团队合作和创造力,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完整版)精神病学案例分析

病案(一)病人男性,20岁,因坚信有人要迫害自己,三次自杀未遂,而被家人送到医院治疗。
患者一年前因被单位评为“先进个人”,为此受到同事议论,生闷气少语,后来又因为和女朋友闹意见,以后逐渐出现精神异常。
怀疑别人说他坏话,怀疑别人对他不怀好意,路人故意冲他吐唾沫、吐痰等。
有自言自语,自笑,追逐异性等行为,才引起家人注意。
入院前有自言自语、自笑,思维内容离奇,病人自语:“我要死了,同志们再见,拜上帝,微波控制我”,“XX,咱们结婚吧。
”对异性不礼貌。
病人病前性格敏感多疑,胆小害羞怕事。
追溯其家族史中,外祖母曾患精神病多年,后在发病时意外死亡。
病人入院后检查躯体、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发现。
精神检查:接触被动,自言自语、自笑,问他笑什么,他说:我才没傻笑呢,神经病!在医生提问下谈出以下体验:近半年来常听到不熟悉的人的语声,有男有女,有时命令他:“去跳楼!”或者:“快去死吧。
”入院后,声音仍然命令他:“躺在床上!”有时议论他,说他“无能。
”偶尔感到脑内有声音,声音与他的思想一致,在家中曾多次闻到到死尸气味,有时感到自己的身体一会儿变大,一会儿变小。
病人坚信外界有某种“微波”在控制他的思维和行为。
喊女朋友的名字,自笑,认为我笑是仪器控制的结果。
交谈时,情感与外界环境不配合,常闭眼无声的发笑。
病人生活自理差,洗漱、更衣需督促,对今后无打算。
记忆、智能未见明显缺陷。
否认有病。
1、患者存在哪些精神症状?2、诊断是什么?与哪些疾病鉴别?3、治疗原则是什么?4、诊断是什么?与哪些疾病鉴别?1、感知觉障碍:命令性幻听、评论性幻听、幻嗅、感知综合障碍思维障碍:思维散漫、被害妄想、关系妄想、被控制感、思维化声情感障碍:情感不协调意志和行为障碍:意志减退、行为异常(有自杀行为,对异性不礼貌)2、精神分裂症(偏执型)。
1)与心境障碍鉴别患者有三次自杀,但不是因为情绪低落,而是在幻听和妄想的支配下自杀,整个病史中没有明显的情绪障碍,因此可以排除心境障碍。
精神病学(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_13

精神病学(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1、某男,44岁,会计。
自诉反复出现感到工作吃力,思考困难,脾气大,伴头痛失眠等20年来诊。
症状时轻时重。
患者自觉工作后记忆力下降明显,思考问题吃力,脑子不清晰,做事情不能持久。
工作效率低,精神疲乏,力不从心。
自述心情尚可,无胸闷心慌。
症状时重时轻,每遇不快之事上述症状加重、失眠,如遇喜事,则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
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A.抑郁障碍B.广泛性焦虑障碍C.神经衰弱D.早期精神分裂症E.癔病2、某男,44岁,会计。
自诉反复出现感到工作吃力,思考困难,脾气大,伴头痛失眠等20年来诊。
症状时轻时重。
患者自觉工作后记忆力下降明显,思考问题吃力,脑子不清晰,做事情不能持久。
工作效率低,精神疲乏,力不从心。
自述心情尚可,无胸闷心慌。
症状时重时轻,每遇不快之事上述症状加重、失眠,如遇喜事,则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
对此患者哪种治疗方法不适用()A.放松疗法B.抗精神病药物C.抗抑郁药D.抗焦虑药物E.认知疗法3、患者男,45岁。
半年前因偶然一次失眠,后不断担心,继而形成习惯性失眠,查体无异常,精神科检查,神情憔悴,有轻度抑郁症状,无烦躁不安,无精神病性症状,余未见异常。
实验室检查:脑MRI未见异常。
既往健康,无阳性病史。
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抑郁症B.躁狂发作C.精神分裂症D.失眠症E.强迫症4、患者男,45岁。
半年前因偶然一次失眠,后不断担心,继而形成习惯性失眠,查体无异常,精神科检查,神情憔悴,有轻度抑郁症状,无烦躁不安,无精神病性症状,余未见异常。
实验室检查:脑MRI未见异常。
既往健康,无阳性病史。
此患者目前最佳处理方案是()A.继续观察B.氟西汀治疗C.氟西汀+认知疗法D.认知疗法E.镇静催眠药+认知疗法5、患者男,11岁,4个月来家长发现其入睡后不久即起床活动,喝水,收拾书包,搬板凳,到其他屋子里转一圈又回到自己屋子里睡觉,白天不记得晚上发生的事,几乎每天都有这种情况发生,时间长短不等。
精神病学(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_5

精神病学(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1、患者男性,60岁,某公司总经理。
近1个月来渐起心情不好,感觉有些空虚,时有头痛、腰背不适、乏力,时而叹气,坐立不安。
食欲减退、夜间睡眠不好,但从无轻生念头。
以下哪些资料有助于鉴别诊断()A.测血压B.心电图C.肌电图D.脑电图E.头部MRIF.脑脊液2、患者男性,60岁,某公司总经理。
近1个月来渐起心情不好,感觉有些空虚,时有头痛、腰背不适、乏力,时而叹气,坐立不安。
食欲减退、夜间睡眠不好,但从无轻生念头。
如果躯体及辅助检查均未发现异常,可作以下哪些处理()A.予以心理支持B.抗精神病药物治疗C.抗抑郁药物治疗D.抗焦虑药物治疗E.暗示治疗F.鼓励参加娱乐活动,转移注意3、患者男性,60岁,某公司总经理。
近1个月来渐起心情不好,感觉有些空虚,时有头痛、腰背不适、乏力,时而叹气,坐立不安。
食欲减退、夜间睡眠不好,但从无轻生念头。
患者目前要考虑的诊断是()A.急性应激障碍B.PTSDC.适应障碍D.抑郁状态E.焦虑状态F.躯体化障碍4、患者男性,60岁,某公司总经理。
近1个月来渐起心情不好,感觉有些空虚,时有头痛、腰背不适、乏力,时而叹气,坐立不安。
食欲减退、夜间睡眠不好,但从无轻生念头。
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哪些内容有助于诊断()A.发病诱因B.病前性格C.既往的精神状况D.既往的躯体情况E.药物过敏史F.家族史5、患者男性,60岁,某公司总经理。
近1个月来渐起心情不好,感觉有些空虚,时有头痛、腰背不适、乏力,时而叹气,坐立不安。
食欲减退、夜间睡眠不好,但从无轻生念头。
进一步了解到,患者1个月前刚从领导岗位退休。
3个月后,患者的症状逐渐消失,现在正值女儿生孩子,能帮助打理家庭事务。
患者的诊断主要考虑()A.急性应激障碍B.PTSDC.适应障碍D.抑郁症E.焦虑症F.躯体化障碍6、二十二岁女性患者,因用砖头砸伤自己头面部3天,疑人害半个月急诊入院。
据家属反映患者在半个月前因觉得自己做错了事,进而出现怀疑别人要害她,要抓她去坐牢,因而非常害怕,甚至觉得自己的亲人也在害自己,3天前因担心被人抓去坐牢,觉得还不如自己死了算了,自己在厕所里用砖头砸伤自己头部,导致头面部受伤很严重,左眼眶青紫,头前部隆起。
精神病涉案案例分析

精神病涉案案例分析【案例简介】被告人刘某某,男,36岁,福建省德化县上涌乡刘坑村人。
原任德化县葛坑供销合作社副主任兼会计员,后任德化县雷峰供销社营业员,系国家工作人员。
被告人刘某某在担任德化县葛坑供销合作社副主任兼会计员期间,于1993年12月,利用职务之便,乘年终部分商品可以变价之机,不经集体讨论及主要领导批准,先后指使该社的百货、五交、纱布、综合4个门市部承包人苏某某、詹某、陈某某、陈某某、林某,编造商品削价单,由被告人刘某某直接批准并自行在会计帐上冲减4个门市部的商品库存额,而后向承包人提取差额款,从中侵吞公款9100元。
刘某某把非法所得赃款,用于偿还债务、购买电视机以及支付医疗费等。
1994年6月8日,刘主动向德化县供销社领导投案自首,交代了上述事实和过程,退出了全部赃款。
精神病经防治院司法鉴定,认定刘某某患有躁郁症,其发病始于1993年6月,作案处在发病期,辨认能力差,控制能力减弱,故应负部分责任能力。
案发前主动自首,是其精神恢复正常的具体表现。
【综合评析】本案是一起间歇性精神病患者在精神病发病期间,因实施贪污行为,被确定为限制责任能力而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
审理中涉及以下三个问题:一、间歇性精神病人在发病期间,造成危害结果的,是否一概不负刑事责任的问题一种意见认为,刑法第十五条第二款规定:“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本案的被告人患有躁狂抑郁症的精神病,根据精神病院的鉴定分析,其发病始于1993年6月,“整个作案过程处于躁郁症发病期间,是在躁狂状态下进行的。
”可见被告人在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时,精神不正常,根据上述规定精神,可以不负刑事责任。
另一种意见认为,对精神病人造成危害结果的,是否应该负刑事责任,不能一概而论,应当依据医学和心理学这两个标准加以分析判断。
即行为人在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时,经医学鉴定其是否处于精神病状态;从心理学观察分析,这种病症对其辩认、控制能力是否有影响和影响程度。
精神病学(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_14

精神病学(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1、患者男,76岁,已婚,退休。
近半年来经常讲家中东西少了,被保姆和邻居偷窃了。
常常半夜起来检查窗户、门锁是否已经关好,影响家人休息。
怀疑妻子行为不轨,有外遇,经常打电话给子女告状,甚至与妻子争吵。
心情不好。
该患者的症状是()A.记忆障碍B.被害妄想C.强迫症状D.冲动E.睡眠障碍2、患者男,76岁,已婚,退休。
近半年来经常讲家中东西少了,被保姆和邻居偷窃了。
常常半夜起来检查窗户、门锁是否已经关好,影响家人休息。
怀疑妻子行为不轨,有外遇,经常打电话给子女告状,甚至与妻子争吵。
心情不好。
该患者进一步需要做的检查是()A.智力测验B.人格测验C.脑电图检查D.脑影像学检查E.脑脊液检查3、患者男,76岁,已婚,退休。
近半年来经常讲家中东西少了,被保姆和邻居偷窃了。
常常半夜起来检查窗户、门锁是否已经关好,影响家人休息。
怀疑妻子行为不轨,有外遇,经常打电话给子女告状,甚至与妻子争吵。
心情不好。
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A.老年抑郁症B.精神分裂症C.偏执性精神病D.老年痴呆E.强迫症4、患者男,64岁,已婚。
急性胆囊炎住院3d,抗生素治疗3d,体温正常,血常规正常。
但近几天晚上不睡觉,常常在床底下找东西,一会讲有老鼠,一会讲有小猫,使病房不得安宁。
讲话颠三倒四,护士给其打针时显得紧张、害怕,有时拔掉补液针头,不配合治疗,称护士要害他,要出院。
有时不认识家人。
白天睡觉,晚上兴奋、话多、吵闹,影响他人休息。
对晚上吵闹记不清楚,常常否认。
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老年痴呆B.谵妄C.精神分裂症D.类躁狂发作E.焦虑障碍5、患者男,64岁,已婚。
急性胆囊炎住院3d,抗生素治疗3d,体温正常,血常规正常。
但近几天晚上不睡觉,常常在床底下找东西,一会讲有老鼠,一会讲有小猫,使病房不得安宁。
讲话颠三倒四,护士给其打针时显得紧张、害怕,有时拔掉补液针头,不配合治疗,称护士要害他,要出院。
有时不认识家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病学案例分析病案(一)病人男性,20岁,因坚信有人要迫害自己,三次自杀未遂,而被家人送到医院治疗。
患者一年前因被单位评为“先进个人”,为此受到同事议论,生闷气少语,后来又因为和女朋友闹意见,以后逐渐出现精神异常。
怀疑别人说他坏话,怀疑别人对他不怀好意,路人故意冲他吐唾沫、吐痰等。
有自言自语,自笑,追逐异性等行为,才引起家人注意。
入院前有自言自语、自笑,思维内容离奇,病人自语:“我要死了,同志们再见,拜上帝,微波控制我”,“XX,咱们结婚吧。
”对异性不礼貌。
病人病前性格敏感多疑,胆小害羞怕事。
追溯其家族史中,外祖母曾患精神病多年,后在发病时意外死亡。
病人入院后检查躯体、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发现。
精神检查:接触被动,自言自语、自笑,问他笑什么,他说:我才没傻笑呢,神经病~在医生提问下谈出以下体验:近半年来常听到不熟悉的人的语声,有男有女,有时命令他:“去跳楼~”或者:“快去死吧。
”入院后,声音仍然命令他:“躺在床上~”有时议论他,说他“无能。
”偶尔感到脑内有声音,声音与他的思想一致,在家中曾多次闻到到死尸气味,有时感到自己的身体一会儿变大,一会儿变小。
病人坚信外界有某种“微波”在控制他的思维和行为。
喊女朋友的名字,自笑,认为我笑是仪器控制的结果。
交谈时,情感与外界环境不配合,常闭眼无声的发笑。
病人生活自理差,洗漱、更衣需督促,对今后无打算。
记忆、智能未见明显缺陷。
否认有病。
1、患者存在哪些精神症状,2、诊断是什么,与哪些疾病鉴别,3、治疗原则是什么,4、诊断是什么,与哪些疾病鉴别,1、感知觉障碍:命令性幻听、评论性幻听、幻嗅、感知综合障碍思维障碍:思维散漫、被害妄想、关系妄想、被控制感、思维化声情感障碍:情感不协调意志和行为障碍:意志减退、行为异常(有自杀行为,对异性不礼貌)2、精神分裂症(偏执型)。
1) 与心境障碍鉴别患者有三次自杀,但不是因为情绪低落,而是在幻听和妄想的支配下自杀,整个病史中没有明显的情绪障碍,因此可以排除心境障碍。
2) 与心因性精神障碍鉴别患者发病前有因被单位评为“先进个人”,为此受到同事议论,生闷气少语,后来又因为和女朋友闹意见等诱因,但发病的症状与这些事相关性不大,症状荒谬离奇,因此可以排除心因性精神障碍。
3、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应系统而规范,强调早期、足量、足疗程。
(2分)一旦明确诊断应及早开始用药。
治疗应从低剂量开始,逐渐加量。
(1分)原则上单一用药,对于出现抑郁情绪、躁狂状态、睡眠障碍的患者可酌情选用抗抑郁剂、心境稳定剂、镇静催眠药,有锥外系反应可合用安坦。
(1分) 病案(二)张某,中年女性。
自述两年前她进入股市,是偷偷地动用了家里的一些积蓄,背着丈夫在炒股。
开始也赢了一些,觉得很容易。
所有就一下子投入了家庭的全部积蓄5万元。
6个月前股市很差,输了2万多。
她觉得对不起丈夫。
逐渐出现心境不好,情绪很低落,开心不起来。
对生活提不起兴趣,不想看电视,也很少看报。
以前很喜欢听音乐,但现在也没兴趣了。
怕与人交往,基本上很少和亲朋好友走动,人也变得懒多了,家务也懒得做,还常常很想哭,自感一切不如人,感到身体乏力,周身不舒服。
感觉脑子好像是生了锈的机器,转不动了。
认为自己犯了罪,严重的错误,应收到惩罚。
经常失眠,后半夜会突然醒来,以后就胡思乱想,没有主题,常常是等天亮。
有时还会感到做人没有意思,常常在想活着有何意义。
曾经有割腕自杀,被家人发现。
病人入院后检查躯体、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发现1、患者有哪些症状,2、诊断是什么,与哪些疾病鉴别,3、可用哪些方法治疗,二、答案1、患者有哪些症状,思维障碍:思维迟缓、自罪妄想、情感障碍:情绪低落意志行为:意志减退、自杀行为、睡眠障碍:早醒2、诊断是什么,与哪些疾病鉴别,心境障碍(抑郁发作)i. 与精神分裂症鉴别患者不与人交往,自罪妄想,但是以情绪低落为主,情绪低落下发生这些症状。
ii. 与心因性精神障碍鉴别患者发病前有诱因,但症状与诱因关系不密切。
3、可用哪些方法治疗,1) 药物治疗抗抑郁药治疗。
睡眠欠佳可合并苯二氮卓类。
2) 电休克治疗针对有严重自杀倾向者。
3) 心理治疗认知治疗病案(三)患者,王×,男,25岁,因坚信有人要迫害自己,整日闭门不出,曾自杀一次,未遂,故而家属将其送入医院治疗。
患者一年前因被单位评为“先进个人”,为此受到同事们议论,生闷气,少语,后来又因为和女朋友闹意见,以后逐渐出现精神异常。
怀疑别人说他坏话,怀疑别人对他不怀好意,认为路人故意冲他吐痰。
有自言自语、自笑,追逐异性等行为,引起了家人注意。
入院前有自言自语,自笑,思维内容离奇,病人自语,说“我要死了,回家吧,电波控制了我,下雨了”。
病人病前性格敏感多疑,胆小怕事。
其家族史中,祖母曾有精神病史,诊治不详,已故。
病人入院后检查:躯体、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发现。
精神检查:接触被动,自言自语、自笑,问他笑什么,他说:我没笑,没有。
诉近年来常听到一些声音,有男有女,有时说“去死吧”,有时议论他“真没用”,有时命令他“跳楼去吧”。
诉前次自杀是有人在命令他。
入院后,声音仍然存在,偶尔感到脑内有声音,声音与他的思想一致,有时觉得自己的身体一会儿变大,一会儿变小。
病人坚信外界有某种“电波”在控制他的思维和行为。
交谈时,情感与外界环境不一致,常无故发笑。
病人生活自理差,洗漱、更衣均需督促,对今后无打算。
记忆、智能未见明显缺陷。
否认有病。
题目:1、患者存在哪些精神症状,2、诊断是什么,需要与哪些疾病相鉴别,3、治疗原则是什么,答案1、患者有哪些症状感知觉障碍:幻听、感知综合障碍、思维障碍:思维散漫、被害妄想、关系妄想、被控制感、思维化声、情感障碍:情感不协调、意志和行为:意志减退、行为异常。
2、诊断是什么,需与哪些疾病鉴别。
精神分裂症。
1)与心境障碍相鉴别:有自杀,但并非因为情绪低落,而是受幻听支配,无情绪低落2)与心因性精神障碍鉴别:发病前有生活事件,但症状与生活事件关系不大,荒谬离奇3、药物治疗原则:早期、足量、足疗程,系统规范用药;治疗从低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原则上单一用药,可根据情况,酌情先用抗抑郁剂、心境稳定剂、镇静催眠等使用。
病案(四)患者,刘×,女,32岁。
半年前工作变动,以前是机关人员,后由于家庭原因,辞职做电脑销售,开始两月自己尚觉得可以应付,第三个月由于签单达不到要求而被上级领导批评,后逐渐出现心情不好,情绪低落,开心不起来。
逐渐地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不愿意和人交往,原来一起玩的朋友也联系得少了,整天觉得提不起精神来,人变懒了,家务也懒得做了,常常想哭。
自己觉得一切都不如别人,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一无是处,自己的生活没有一点儿意思。
感觉脑子好象是生锈了的机器,转不动了。
常常睡不着,需要服安眠药才能睡两三个小时,后半夜会突然醒来,就再也睡不着了。
经常想人活着有什么意思呢,还不如死了算了。
曾自杀一次,但念及孩子还小,所以又呼救了。
躯体及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发现。
精神科检查:意识清楚,语声低微,需侧耳倾听,愁眉苦脸。
诉活着没意思,不如死了好,一了百了。
觉得自己脑子很迟钝,不会思考问题,自己能力很差,觉得记忆力也变差了。
智能可。
问题:1、患者有哪些症状2、诊断是什么,需与哪些疾病鉴别,3、治疗方法有哪些,答案1、症状(4分)思维障碍:自我评价低、思维迟缓、情感障碍:情绪低落、意志行为:意志减退、自杀行为、睡眠障碍:早醒、2、诊断与鉴别心境障碍(抑郁发作)1)与精神分裂症相鉴别:患者的症状均是在情绪基础上的2)心因性精神障碍:发病前有诱因,但症状与诱因关系不密切,且程度过于严重3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2)电休克治疗3)心理治疗病案(五)某女:24岁大学生妄闻、疑人议论、迫害6个月。
平素性格:内向,少于人交往,胆小怕事。
患者大四上学期因恋爱受挫精神受到刺激,开始表现闷闷不乐,约1月后表现孤僻,对人冷淡,见人回避,不与人交往,学习成绩逐渐下降,继出现时自语自笑,问之,称有人在耳边和她说话,有的内容很好笑。
约3个月后出现怀疑同学们议论她,同学们在一起说话也认为是在说她,甚至认为周围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冲她来得,为此,经常冲动发脾气,出言不逊。
认为自己的想法,周围人都知道了。
病后6个月因为严重影响学习、生活而来诊,并收入院。
入院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异常。
你认为病人有哪些症状,诊断是什么,其药物的全病程治疗原则是什么,答:存在言语性幻听,如称有人在耳边和她说话;(1分)关系妄想,如同学们在一起说话也认为是在说她,甚至认为周围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冲她来得;(1分)思维被洞悉感,如认为自己的想法,周围人都知道了。
(1分)行为异常,如自语自笑、对人冷淡,见人回避,不与人交往。
(1分)诊断:精神分裂症(2分)药物的全病程治疗原则:强调早期、足量、足疗程的“全病程治疗”。
(2分)一旦明确治疗及早开始用药,(1分)药物应达到治疗剂量,一般急性期治疗为2个月。
(1分)治疗应从低剂量开始,逐渐加量。
(1分)巩固期治疗4,6个月,剂量应与急性期治疗剂量相同。
(1分)维持期治疗剂量大约为急性期治疗剂量的1/3,2/3,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剂量一般与急性期治疗剂量相同。
(2分)第一次发作维持治疗1,2年,第二次或多次复发者维持治疗时间应更长一些,甚至是终生服药。
(1分)病案(六)女病人30岁,已婚,近3周来无诱因下出现情绪低落,晨重夜轻,•兴趣缺乏,精力明显减弱,易疲劳,言语少,动作迟缓,自觉“脑子笨,没有以前聪明,好象一块木头。
世界看上去犹如灰色一片。
”早醒,食欲、性欲减退,便秘。
总觉自己患了不治之症,给家庭带来许多麻烦,悲观失望,多次欲自杀而未遂。
病人入院后检查躯体、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发现。
实验室检查无阳性发现。
你认为病人有哪些症状,诊断是什么,其药物的全病程治疗原则是什么, 答:病人的症状有情绪低落,如兴趣缺乏、语言少、动作迟缓,“世界看上去犹如灰色一片”,悲观失望(1分);思维迟缓,如自觉“脑子笨,没有以前聪明,好象一块木头”(1分);疑病妄想,如总觉自己患了不治之症(1分)。
生理功能改变,如早醒,食欲、性欲减退,便秘(1分)。
存在自杀行为。
(1分) 诊断“抑郁症”。
(3分)抑郁的全病程治疗原则为:1)急性期治疗(1分) 控制症状,尽量达到临床痊愈。
治疗严重抑郁症时,一般药物治疗2,4周开始起效。
如果患者用药治疗6,8周无效,改用同类另一种药物或作用机制不同的另一种药物可能起效。
(1分)2)巩固期治疗(1分) 目的是防止症状复然。
巩固治疗至少4,6个月,在此期间患者病情不稳,复燃风险较大(1分)。
3)维持期治疗(1分) 目的是防止症状复发。
维持治疗结束后,病情稳定,可缓慢减药直至终止治疗,但应密切监测复发的早期征象,一旦发现有复发的早期征象,迅速恢复原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