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蕉愈伤组织的诱导

合集下载

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及分化

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及分化

一.愈伤组织形成条件
若是一旦脱离了母体植株,摆脱了原来所受到的遗 传上的控制和生理上的制约,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就 会发生一种回复变化,从而失去分化状态,变为分生细 胞,实现脱分化过程。然后,这些脱分化细胞经过连续 的有丝分裂,形成愈伤组织(离体隔离)。
一.愈伤组织形成条件
一般认为静止细胞并未丧失其分裂潜能,只是分化过 程中产生一类抑制剂阻碍其分裂的能力,若去除抑制 物质即可使分化的体细胞恢复分裂活力。 机械损伤是引起诱导组织细胞分裂的刺激因素。
形成期:形成无序结构的愈伤组织的时期
分生组织结节可以成为愈伤组织的生长中心, 或者进一步分化为维管组织结节——由分生组 织结节外围的细胞作平周分裂成为形成层状细 胞,并形成了部分维管组织如管胞、纤维细胞 等,但不形成维管系统。
愈伤组织的形态特征
来自不同植物或是不同部位外植体的愈伤组织,其质地、颜 色和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有的很紧密坚实,有的很疏松脆弱或呈 胶质状;有的呈淡黄色,有的呈白色或淡绿色等。不同质地、颜 色的愈伤组织再分化能力不同。
一.愈伤组织形成条件
外植体可以是各种器官或组织,理论上讲诱导愈 伤组织成败的关键不在于外植体,而在于培养条 件,其中激素的成分和浓度是极为重要的因素。 特别是生长素类对于细胞分裂的诱导以及其后的 生长增殖,是必要的物质。
二.愈伤组织的诱导
外植体中已分化的活细胞,在外源激素的诱 导下通过脱分化后形成愈伤组织,这一过程 被大致划分为三个时期(诱导期、分裂期和 形成期)。
1.诱导期:细胞分裂的准备期
接种的外植体细胞通常都是分化的成熟细胞,处于静止状态,细 胞大小没有多大变化,外观无明显特征,但在外源激素作用下, 细胞内物质代谢活动加强,迅速进行蛋白质和核酸等物质的合成。

第5章 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

第5章 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
2.外植体的生理状态:
植株年龄健康情况、外植体的种类、外植
体的年龄等
5.4 影响愈伤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因素
3.培养基成分: 激素、矿质元素、有机化合物等:
5.4 影响愈伤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因素
4.培养条件:温度、光照、湿度
5.4 影响愈伤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因素
5.影响再生的其他因素:愈伤组织的状态
5.4 影响愈伤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因素
5.3 愈伤诱导和植株再生的机制
1.愈伤诱导的机理:据研究,CDC2基因是调节细
胞分裂周期的基因,在其作用下细胞分裂可从
G1期转入S期、G2期和M期。该基因的产物为
一个 3kb 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P34cdc2
的磷酸化作用所调节。在分化的细胞中,
P34cdc2 水平降低,说明调节作用已经完成,
第五章 愈伤组织的诱导 和植株再生
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
5.1 愈 伤 组 织 的 诱 导 5.2 再 生 途 径 5.3 愈伤 诱导 和植 株再 生的 机制 5.4 影响 愈伤 诱导 和植 株再 生的 因素
5.1 愈伤组织的诱导(callus induction)
1.意义: 2.愈伤诱导的过程: 3.诱导条件: 4.愈伤的继代: 5.愈伤的遗传特点: 6. 长期培养物形态发生潜力的丧失:
素的比例控制器官的分化。
5.3 愈伤诱导和植株再生的机制
4.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分子机理:外源激素
可以诱导体细胞或愈伤组织分化为胚
性 细 胞 ( 通 过 环 腺 苷 cAMP 和 钙 调 素
CaM),诱导胚性细胞形成极性。
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
5.1 愈 伤 组 织 的 诱 导 5.2 再 生 途 径 5.3 愈伤 诱导 和植 株再 生的 机制 5.4 影响 愈伤 诱导 和植 株再 生的 因素

香蕉雄花和组培苗假茎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初步研究

香蕉雄花和组培苗假茎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初步研究
p a th r o e n o c n r t n o a th r o e . plnt o mm au e m a e fo e swe e c tr d ln o m n sa d c n e tai fpln o m n s Ex a sf m i o r t r l w r r ul e l u
o h S a h r s n e o ,- 4 mgL + I n t e M t e p e e c f 4 D / t 2 AA / + NAA / n c b td i e d r t 1 mgL 1 mg L a d i u ae n t ak a n h 2  ̄ T e c l si d cn a e r %~ % f r i 6 C. h al n u ig r tswe e 3 4 u o mmau e ma e f we s I e M S+ 24 D . mg L+ t r l l o r. n t h ,- 07 /
21 0 2年 1月
J n 2 1 a. 0 1
热 带 农 业 科 学
CHI S OURNAL OF TROP CAL AGRI UL NE E J I C TURE
第3 2卷 第 1 期
Vo . 2 13 ,No. 1
香蕉雄花和组培 苗假 茎胚性 愈伤组织诱导的初步研究①
林 志 聪 2 赵 辉 ,② ) 曾会 才 ③ )
( 1海 南 大学 海 南海 口 5 10 711
2 中国热 带农 业科 学 院热 带生 物技 术研 究所/
农业部 热 带作 物 生物技 术 重点 开放 实验 室 海 南 海 口 5 1 0 ) 7 11
摘 要 从 外 植 体 来 源 、 生 长 调 节 剂 种 类 及 浓 度 等 方 面研 究 影 响 巴 西 蕉 胚 性 愈 伤 组 织 诱 导 的 因素 。结 果 表 明 ,

提高香蕉胚性愈伤诱导成功率的可能途径

提高香蕉胚性愈伤诱导成功率的可能途径

提高香蕉胚性愈伤诱导成功率的可能途径常胜合;徐立;李敬阳;孙威;王甲水;许桂莺;孙佩光;吴琼;金志强【摘要】香蕉是我国重要的热带亚热带农作物.由于绝大多数食用香蕉是三倍体,不能通过授粉进行遗传改良,转基因技术就变得尤为重要.建立胚性悬浮细胞系是进行香蕉遗传转化的第1步.但是,建立香蕉胚性悬浮细胞系的成功率极低,直到现在多数实验室还不能自己建立香蕉胚性悬浮细胞系.然而,为什么香蕉胚性悬浮细胞系如此难以建立,在香蕉体细胞向胚性细胞转化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关键事件,如何提高香蕉胚性愈伤诱导的成功率,关于这些问题,目前还未见到报道.文中对近年来香蕉胚性悬浮细胞系建立方面的工作进行综述,针对香蕉胚性悬浮细胞系建立过程中发生的关键事件进行阐述,对香蕉胚性悬浮细胞系建立困难的原因进行讨论,并提出了若干提高香蕉胚性愈伤诱导成功率的可能途径.【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3(041)019【总页数】4页(P8103-8105,8113)【关键词】香蕉;胚性悬浮细胞系;体细胞;机制【作者】常胜合;徐立;李敬阳;孙威;王甲水;许桂莺;孙佩光;吴琼;金志强【作者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海南海口570102;海南省香蕉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57010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海南儋州571737;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海南儋州571737;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海南海口570102;海南省香蕉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57010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海南海口570102;海南省香蕉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57010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海南海口570102;海南省香蕉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57010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海南海口570102;海南省香蕉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57010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海南海口570102;海南省香蕉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57010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海南海口570102;海南省香蕉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57010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海南海口570102;海南省香蕉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5701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68.1中国种植香蕉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1]。

香蕉愈伤组织诱导培养中褐化抑制剂的筛选

香蕉愈伤组织诱导培养中褐化抑制剂的筛选

不 同的褐化抑制剂对不同遗传材料 的褐化抑制效果存在差异 J 。近年来 , 一些研究人员通过不 同的方
法 来抑 制香 蕉外 植体 褐 化 现 象 , 并 取 得 了一 定 的成 效 。如 2 0 0 8年 , 李 敬 阳等 将 MS培养 基 中铵 态 氮
( N H ) 与硝态 氮 ( N O ) 的摩 尔 比改为 2 0 . 6 : 6 7 . 6时 , 发 现对 抑 制 巴西 蕉雄 花 褐 化 具有 一 定 的抗 褐 化 能 力; 2 0 1 2年 , 陈 友等 通过 添加 不 同含量 的 P V P 、 活性炭 和 V i t C来 抑 制 海 南野 生 蕉 吸芽 组 织 培养 中的褐
及 培养 条件 等有 关 , 在植 物组 织 培养 中普 遍存 在 。为 了控 制褐 化 现 象 , 通 常在 培 养 基 中 添加 褐 化 抑 制
剂 , 如 在 玉米成 熟胚 、 苏 丹草 、 马尾 松等 的愈 伤 组织诱 导过 程 中 , 添 加一 定 浓 度 的硝 酸银 ( A g N O ) 、 活 性炭( A C ) 、 聚 乙烯 吡 咯烷 酮 ( P V P ) 、 维 生素 C( V i t C) 、 甘 露醇 等 , 均起 到 了一 定程 度 的防褐 化作 用 , 但是 ,
在香蕉 愈 伤组织 诱 导 的培养 过程 中 , 有 效地 控制 外植 体 的褐 化 现象 是 实验 成 功 的重 要 因素 。褐 化 现 象 是指外 植 体在诱 导 脱分 化或 再分 化 过 程 中 , 自身组 织 从 表 面 向培 养基 释 放 褐 色 物质 , 导致 培 养 基 逐
渐变成褐色, 外植体也逐渐褐变而死亡的现象 。褐化包括酶促褐化和非酶促褐化 , 植物组织培养 中的褐 化 现象 主要 由酶促褐 变 引起 J 。褐 化现 象 的发生 与植 物 材料 的基 因型 、 生 理 状态 、 取 材 时期 、 培 养 基 以

愈伤组织的诱导形成及分化

愈伤组织的诱导形成及分化

第五章 愈伤组织的诱导、形成及分化第一节 愈伤组织的诱导、形成及特点一、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形成愈伤组织是在离体培养条件下,经植物细胞脱分化和不断增殖所形成的无特定结构的组织。

经一段时间的生长和增殖以后,在其内部出现一定程度的分化,产生出一些具有分生组织结构的细胞团、色素细胞或管状分子。

植物外植体在培养基和外界环境的作用下,经过一个复杂的过程形成愈伤组织,即: 外植体+培养基+环境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的形成一般可分为三个时期:诱导期、细胞分裂期和细胞分化期(见图4.1)。

图4.1 愈伤组织的形成特点1. 诱导期愈伤组织诱导期又称启动期,是指外植体组织受外界条件刺激后,开始改变原来的分裂方向和代谢方式,合成代谢活动加强,大量合成蛋白质和核酸物质,为细胞分裂做准备。

诱导期的长短因植物种类、外植体的生理状态和外部因素而异,即使是同一种物种不同基因型同一外植体的愈伤组织,其诱导期也不同。

有的植物愈伤组织诱导期只有1天(菊芋),而有的植物诱导期需要数天(胡萝卜)。

刚收获的菊芋块茎的诱导期仅22 h ,但经贮藏5个月后,诱导期延长为2天。

2. 分裂期外植体在培养基上经过离体诱导后,外层细胞开始发生分裂,细胞脱分化。

愈伤组织的细胞分裂快,结构疏松,缺少组织结构,颜色浅而透明(见图4.2)。

分裂期的细胞分裂局限在愈伤组织的外缘,主要是垂周分裂。

小麦幼胚 分裂期 分裂期分化期 分化期图4.2 小麦幼胚愈伤组织诱导分裂期与分化期(东北农业大学小麦研究室,李文雄,曾寒冰,胡尚连等,1994)愈伤组织进入分裂期时,外植体的脱分化因植物种类、基因型、外植体种类和生理状况而有很大差异。

烟草、胡萝卜等的脱分化很容易,而禾谷类则较难;花器官脱分化较易,茎叶较难;幼茎组织脱分化较易,而成熟的老组织较难。

进入分裂期的愈伤组织,如仍在原来的培养基上继续培养,某些愈伤组织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分化,产生新的结构,但将其及时转移到新鲜的培养基上(继代培养),则愈伤组织可无限制地进行细胞分裂增殖,维持不分化的状态。

植物组培2-愈伤组织的诱导

植物组培2-愈伤组织的诱导

植物组织培养-愈伤组织的诱导一、【实验目的】掌握植物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器官分化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植物组织培养是将植物的器官组织以至单个细胞,应用无菌操作方法,使其在人工条件下,能够分裂、增殖、分化发育成一完整植株的过程。

植物的组织在人工培养条件下,原来已经分化停止生长的细胞,可以重新分裂,形成没有组织结构的细胞团,即愈伤组织,这一过程称为“脱分化作用”。

而已经“脱分化”的愈伤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又能重新分化形成输导系统以及根和芽等组织和器官,这一过程称为“再分化作用”。

植物激素在“再分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决定了根和芽的分化。

超净工作台工作原理:本工作台是一种水平单向流型局部空气净化设备室内空气→预过滤器(初滤) →小型离心风机压入静压箱→高效空气过滤器(精滤) →出风面吹出洁净气流(具有一定的、均匀的断面风速)→不断排除工作区原来的空气→形成高洁净的工作环境三、【实验仪器和材料】仪器:培养室,高压灭菌锅,水浴锅,解剖刀,三角烧瓶(100mL ),烧杯,量筒,培养皿,棉线,接种箱或超净工作台,分析天平,长镊子,剪刀,容量瓶,移液管,牛皮纸试剂:乙醇、2 ,4 – D (生长素类似物)、次氯酸钠、6- 苄基氨基腺嘌呤(6-BA )、MS 培养基、0.1 mol/L NaOH 与0.1 mol/L HCl材料:绿豆、胡萝卜、自选材料四、【实验步骤】(1)用70~75%的酒精棉擦拭双手和操作台面,进行常规的无菌操作准备。

(2)将植物体用自来水冲洗后,用酒精棉擦拭欲取材部位表面, 或于70%酒精中浸沾数秒钟。

(3)将材料放入已灭菌的100ml烧杯(或试剂瓶)中,加入10%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5分钟。

(4)弃次氯酸钠浸泡液,再加入10%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10分钟。

(5)弃次氯酸钠浸泡液,用无菌水浸泡漂洗3~4次,每次1~2分钟,用无菌镊子搅动。

(6)将已灭菌的植物材料置于灼烧后冷却的金属盘中,按无菌操作要求剥去外皮,用解剖刀切成5mm厚的薄片,弃去两头的两片,取中间部分的薄片,用镊子将其接种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注意圆片的切口朝向培养基,每瓶4~6片,均匀分散,以绿豆为材料时,将绿豆纵切或横切,去皮后分别接种。

植物生物技术 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及分化

植物生物技术 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及分化

细胞分化出的胚叫体细胞胚;由于离体培养的植物组织细胞是在未经过
有性过程的情况下直接产生胚这一结构,并且形成的胚与性细胞形成的 胚相似,因此也将此类胚称为胚状体。
(二)、胚状体的概念与分类
胚状体: 是植物组织培养中起源于非合子细胞,经过胚胎发生和胚胎发育过程形成的胚状结构。 这个定义包括下列几点含义: ①胚状体是组织培养的产物,只限于组织培养范围使用,区别于无融合生殖的胚;合生殖的胚; ②胚状体起源于非合子细胞,区别于合子胚; ③胚状体的形成经历胚胎发育的过程,区别于组织培养中分化的芽。
因此外观上未见明显变化,但代谢活化了,细胞内一些大分子代谢
动态已发生明显的改变,细胞正积极为下一步分裂进行准备。
• 分裂期:外植体切口边缘开始膨大,外层细胞通过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分裂, 而中间的细胞不分裂。另外还有细胞数目增加,体积变小;细胞核和核仁增 到最大等。从而形成一团具有分生组织状态细胞的过程。这时组织细胞代谢
的形成,这一阶段所用的培养基必须含有生长素类物质,主要是2,4-D;
第二阶段包括胚状体的形成和发育,这一阶段必须在降低2,4-D浓度或 完全去除2,4-D的培养基上才能进行。
(2) 细胞分裂素类物质
高钙高磷组合的培养基有利于小麦愈伤组织的诱导、生长和再生。对大多数植物
组织来讲,激素是愈伤组织培养基中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生长素,对于细胞分裂 的诱导以及在其后的生长和增殖,都是必要的物质。细胞分裂素未必是必需的物质, 然而,常常因不同的供试材料而异。
4、诱导条件
光照:愈伤组织的诱导需弱光或不需光,在黑暗或散光条件下最好。分化、继代培 养一般需光。此时光对器官的作用是一种诱导反应。 温度:外植体接入诱导培养基后,一般采用25-28℃的恒温条件下培养。

植物生物技术 第三章 植物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培养

植物生物技术 第三章 植物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培养

愈伤组织 体细胞胚
再生植株
第二节 愈伤组织分化与植株再生
第二节 愈伤组织分化与植株再生
2. 植物体细胞胚的产生方式及结构特征
• 胚状体起源于外植体表面已分化的细胞 • 形成层细胞或薄壁细胞转变成迅速分裂的细胞,形成拟分生组织的细胞团和
小块愈伤组织,进而产生体细胞胚 • 在悬浮培养时,游离细胞产生细胞团,这些细胞团长大变成胚性细胞复合体,
第二节 愈伤组织分化与植株再生
小麦的形态发生
愈伤组织
芽分化
试管苗
再生苗
棉花的器官发生及植株再生
第二节 愈伤组织分化与植株再生
3、器官发生的模式图
脱分化 再分化
外植体 愈伤组织


再生植株
高生长素(2,4-D) 低(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高(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第二节 愈伤组织分化与植株再生
4、影响器官发生的因素
• 植物愈伤组织诱导(callus inducing):使那些已分化的体细胞包括离体的器 官、组织和细胞在人工培养基上,经多次细胞分裂而失去原来的分化状态,形 成无结构的愈伤组织或细胞团的过程。
第一节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继代培养
1. 愈伤组织诱导的3个时期:
• 从外植体脱分化形成典型的愈 伤组织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三章
第一节 愈伤组织的诱导与继代培养
一、愈伤组织的诱导 二、继代培养 三、悬浮培养
第一节 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继代培养
几个重要的概念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的每个细胞都具有该植物的全 部遗传信息和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
全能性实现的两个必须满足的条件: • 脱离母体组织 • 要给予植物细胞一定的刺激
第一节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继代培养

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培养

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培养

班级:植物092 姓名:徐炜佳学号:0901080223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培养一、实验目的及意义植物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培养在植物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都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次实验,可以初步掌握植物外植体材料消毒、接种的无菌操作技术,愈伤组织的诱导方法和愈伤组织继代培养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是应用无菌操作的方法培养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的过程。

如果组织培养使用的植物材料是带菌的,在接种前就必须选择适当的消毒剂对植物外植体进行表面消毒,获得无菌材料进行组织培养,这是取得植物组织培养,成功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证。

由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外植体在合适的培养基上通过脱分化,形成一种能迅速增殖的无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细胞团——愈伤组织(callus)。

植物生长调节剂如2,4-二氯苯氧乙酸(2,4-D)等是诱导外植体形成遇上组织的重要因素。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超净工作台,酒精灯,镊子,剪刀,解剖刀,75%乙醇,酒精消毒棉材料:烟草无菌苗,甘薯无菌苗四、实验步骤1.按下表分别配制培养基将配置的四种培养基分别分装入20个培养瓶,高温灭菌后水平放置凝固2.接种前,将实验所需器具放入超净工作台,打开紫外灯灭菌20~30min,关闭紫外灯,开启通风开关。

洗手后用酒精喷洒消毒手、手臂、实验材料及培养基外部等进入超净工作台的部分。

进入超净工作台,用酒精棉擦拭台面(手勿伸出工作台),台面完全风干后点燃酒精灯。

3.接种开始时,将镊子及手术刀在酒精中浸泡,并在酒精灯外焰上烧炽片刻,充分冷却。

取幼嫩的烟草(甘薯)叶片,用手术刀切割成小片,再用镊子将其接种至相应的培养基上,每瓶接种3~5片,封口后取出超净工作台,标注姓名、日期、培养基和接种材料。

4.将上述培养材料常温暗培养,每隔7天观察一次,并记录培养情况五、实验结果组织长芽,而当生长素含量大于细胞分裂素含量时,二者共同作用在室温下可诱导外植体生成不定根,也可形成愈伤组织,细胞色素沉淀情况严重;NAA为植物生长素,6-BA为细胞分裂素,促进扦插生根,而当细胞分裂素含量大于生长素含量时,二者共同作用在室温下可诱导外植体生成不定芽,此次实验由于温度非形成愈伤组织的最适温度,所以未形成完整的愈伤组织细胞团。

第三章-愈伤组织诱导

第三章-愈伤组织诱导

第三章-愈伤组织诱导第三章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培养第一节愈伤组织的诱导与继代培养愈伤组织(callus): 在培养基上,由外植体经脱分化和细胞分裂形成的一团无序生长的薄壁细胞。

大部分外植体细胞须经脱分化形成愈伤,才能再分化成完整植株,只有茎尖等少数细胞只恢复为分生状态但不分裂,直接再分化。

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是植物组培的基本环节。

一、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其形态特征1、愈伤组织的诱导1)起动期/诱导期(initiation/induction stage, Induction of growth)外植体细胞在外源激素作用下,经脱分化而恢复分裂状态,开始形成愈伤。

细胞外观无明显变化,代谢旺盛,合成加强,为分裂做准备。

持续十几小时~几天。

2)分裂期(divition stage/phase):外植体切口边缘膨大,外层细胞迅速分裂,体积变小,具分生细胞的特征,细胞数速增。

3)形成期(formation stage/Differentiation phase):外植体表层细胞分裂减缓,内部细胞开始分裂,大量细胞形成瘤状/泡状或片状结构。

若不及时继代,将分化出拟分生组织瘤状物和维管组织,又称分化期。

2. 愈伤组织的形态特征质地:松脆易碎的颗粒状;紧密坚实的结块状;水渍或浆糊状。

颜色:白色或淡黄色;淡绿色或绿色;黄色至褐色。

一般,淡黄或淡绿/绿色松脆(近圆形)或致密的颗粒状愈伤再生能力较强,白色/灰白色或黄褐色、浆糊状或紧实(香蕉形)的愈伤再生能力差。

3. 影响愈伤诱导的关键因素愈伤的形成是外植体、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诸因素互作的结果。

迄今,几乎从各种外植体诱导形成愈伤。

其关键主要不在于外植体,而是培养基,尤其是激素的种类和浓度。

生长素为愈伤诱导和增殖所必需,细胞分裂素视外植体来源而异。

二、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继代培养(subculture):将原有培养物转移到新鲜培养基上继续培养的过程称为~。

愈伤组织在培养基上生长一段时间后,由于营养枯竭,水分散失,代谢物积累,致使其生长缓慢甚至停止,须进行继代培养。

实验1 愈伤组织的诱导

实验1   愈伤组织的诱导

实验1 愈伤组织的诱导1、实验目的(1)学习植物材料表面灭菌的常规方法;(2)了解接种的无菌操作技术;(3)学习诱导植物器官形成愈伤组织的方法。

2、实验原理植物组织培养是应用无菌操作的方法,培养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的过程。

如果组织培养使用的植物材料是带菌的,在接种前就必须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对植物外植体进行消毒,获得无菌材料进行组织培养,这是取得组织培养成功的前提和重要保证。

由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外植体在合适的培养基上,可以通过脱分化,形成一种能迅速增殖的无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细胞团——愈伤组织。

3、实验仪器和试剂仪器:超净工作台、光照培养箱、酒精灯、打火机、记号笔、脱脂棉、75%酒精及棉球。

无菌器材:无菌吸水纸(定性滤纸)、灭菌培养皿、无菌水、镊子、解剖刀。

植物材料:直根胡萝卜、烟草叶片。

试剂:95%乙醇、0.1%氯化汞。

培养基:MS+1mg/L 2,4-D+30g/L蔗糖+10g/L琼脂,pH5.84、实验步骤(1)接种前,用75%酒精棉球擦拭超净工作台台面,将培养基及接种用具放入超净工作台台面,打开超净工作台紫外灯及接种间紫外灯,照射约30 min,然后关闭紫外灯,通风20 min后,打开日光灯即可进行无菌操作。

(2)外植体预处理:将胡萝卜根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干净,用小刀削去其表皮1-2mm,切成大约15-20mm厚的块段。

(3)以75%乙醇棉将手擦试一遍。

以下操作全部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4)外植体消毒:用0.1%的升汞消毒1min-3min(烟草叶片消毒10秒钟左右),然后用无菌水中漂洗3次,每次2分钟。

(5)将胡萝卜片放入垫有无菌滤纸的培养皿中,一手用消毒好的镊子固定胡萝卜,一手用灭菌后的解剖刀切除胡萝卜块段截面的表面部分,余下部分切成包含形成层的长、宽约5mm,厚约5mm的小块。

在完成切割后,将解剖刀和镊子放入95%乙醇中浸蘸一下,在酒精灯焰上灼烧灭菌之后,放回原处,待冷却后即可使用。

愈伤组织诱导及观察

愈伤组织诱导及观察

实验二愈伤组织诱导及观察一.实验目的通过愈伤组织诱导的操作,使同学们了解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的一些关键操作技术和方法,如外植体的选择、培养基母液配制、使用液配制、分装灭菌、外植体表面消毒、接种、培养、愈伤组织诱导原理和方法以及接种后污染率,愈伤组织诱导率的统计与观察。

使同学们能够亲身体会、了解激素对外植体的作用,还使同学们了解无菌培养的无菌操作,清楚植物体的带菌部位等。

二.实验内容(一)、实验原理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对离体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分离并在培养基中培养,使其能够继续生长,甚至分化发育成一完整的植株的一门实验技术。

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即植物体的每个细胞携带着一套完整的基因组,因此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

植物组织当中原本已经分化的细胞,一旦脱离原有的机体环境,成为离体状态,在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下,就会表现出全能性,从已经分化定型的细胞,脱分化,成为恢复分裂能力的细胞,并能重新生长发育成完整的植株。

愈伤组织就是指一个离体的细胞、一块组织或一个器官的细胞,通过脱分化不断分裂、增生子细胞,这些细胞分裂快,结构疏松,颜色浅而透明,逐渐形成了无序结构的一团细胞。

在植物组织培养中,主要目标是诱导愈伤组织形成和形态发生,使一个离体的细胞、一块组织或一个器官的细胞,通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并由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植物体。

愈伤组织的形成从一块外植体形成典型的愈伤组织,大致要经历三个时期:起动期、分裂期和形成期。

起动期是指细胞准备进行分裂的时期。

用于接种的外植体的细胞,通常都是成熟细胞,处在静止状态。

起动期是通过一些刺激因素(如机械损伤、改变光照强度、增加氧等)和激素的诱导作用,使外植体细胞的合成代谢活动加强,迅速进行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

机械损伤能诱导植物体细胞开始分裂,如伤口上会出现愈伤组织。

在植物组织培养中沿用了愈伤组织这一名词,但是植物组织培养中诱导外植体细胞分裂形成的愈伤组织,大都不是损伤的结果。

组织培养与愈伤组织诱导

组织培养与愈伤组织诱导

实验二组织培养与愈伤组织诱导一、实验目的:明确培养基的配制原理;学习诱导茶树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茶树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是茶树细胞具有全能性,所谓细胞全能性是指植物体任何一个细胞都携带着一套发育成完整植株的全部遗传信息,在离体培养情况下,这些信息可以表达,产生出完整植株。

要使细胞所具有的全能性表达出来,除了生长以外,还要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等过程。

分化了的茶树根、茎、叶细胞,通过脱分化培养可以产生愈伤组织。

愈伤组织是一种能迅速增殖的无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细胞团。

愈伤增殖经过进一步的分化培养,提供不同的营养和激素成分,又可再生出完整的小植株。

茶树组织培养技术,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在茶叶生产实践中已显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

三、实验材料与用具用具:超净工作台、培养箱或培养室、剪刀、镊子、手术刀、小烧杯、试剂瓶、培养瓶、酒精灯等。

试剂:酒精、次氯酸钠、无菌水。

四、方法步骤1.配制培养基:见实验一。

2.外植体消毒1)将茶树外植体在自来水下冲洗干净,修剪去不需要的部分,剪成适当长度(3~4cm)茎段,然后用棉球沾洗洁剂(洗洁精)擦洗枝条外表,置于含少量洗洁精洗涤30 min,期间用玻璃棒搅拌。

用大量水冲洗后置于流水下冲洗30min。

2)用75%的酒精溶液浸泡30s。

3)在超净工作台内,放入5%的次氯酸钠浸泡30min,期间用玻璃棒搅拌(玻璃吸管),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以上。

4)对难以消毒的外植体,可再放入0.1%的升汞浸泡5min,期间用玻璃棒搅拌(玻璃吸管),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以上。

5)在超净工作台内,放入70%的酒精浸泡20s,快速取出,用无菌水冲洗3次以上。

6)在超净工作台内,用灭菌的镊子夹取外植体放入垫有干无菌滤纸的培养皿中,以吸去多余水分,外植体两端各切去0.2~0.3 cm(切去破裂部分),备用。

7)有必要的话可以用沾有75%的酒精的棉球把培养瓶表面擦一下,按培养基处理整齐排列在接种台左侧,然后用75%酒精擦洗接种台表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粉蕉愈伤组织的诱导1朱军,黄惠琴,方哲,鲍时翔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海南海口 (571101)E-mail:bsxhhq@摘要:香蕉是一种重要的热带水果。

本文就影响粉蕉愈伤组织诱导的因素(外植体来源、生长调节剂种类、浓度等)进行了研究。

其诱导的最佳条件是:以未成熟雄花花序或球茎为外植体,MS+2,4-D 4 mg/L+IAA 1 mg/L+NAA 1 mg/L,28℃下暗培养。

以球茎所诱导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89.1%。

关键词:香蕉,愈伤组织,诱导中图分类号:S6681. 引言近年来,利用植物生产人类疫苗和其他药用蛋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作为世界上重要的热带水果和粮食作物的香蕉(Musa spp.),因其果实营养丰富、生产周期短、可鲜食等特点而成为理想的植物生物反应器,因此香蕉转基因技术研究尤其显得重要。

由于利用愈伤组织作为转化受体并诱导胚状体而再生的转基因香蕉可降低嵌合体发生[1],且胚性愈伤组织可大量增殖、保存时间长,因此愈伤组织作为香蕉转基因受体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

但香蕉是一种愈伤诱导率极低的作物,且品种间差异极大[1~5]。

这极大的限制了香蕉转基因技术的研究。

本文就粉蕉愈伤组织诱导进行了探讨,希望为我国香蕉转基因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2. 材料与方法2.1 材料选取香蕉品种粉蕉(Musa spp., ABB)为试验材料。

2.2 方法2.2.1 外植体表面消毒剥去未成熟雄花花序的苞叶,直至4 cm左右;在70%(体积分数)的酒精中浸泡1 min;再用1 g/L升汞(HgCl)浸泡10 min;取出,用无菌水彻底冲洗汞。

假茎、球茎、幼叶取自试管苗,故无须消毒。

2.2.2 不同外植体的处理选取粉蕉未成熟雄花花序、假茎、球茎、幼叶为外植体。

分别将香蕉未成熟雄花花序剥去苞叶直至1.5 cm左右,沿轴线纵切成4块,再横切成厚约1 mm的薄片;假茎切成厚约1 mm左右的薄片;球茎切成小块;幼叶切成10 mm×10 mm方块接入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培养。

1本课题得到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No.20050565004) 的资助。

2.2.3 不同生长调节剂配比诱导香蕉愈伤组织根据前人报道[1, 6~8],所有诱导培养基的基本成分均为MS,其处理组合如表1所示。

同时,所有组合均添加生物素(1 mg/L)、麦芽糖提取物(100 mg/L)、谷氨酰胺(100 mg/L)、肌醇(100 mg/L)、烟酸(1 mg/L)、维生素B1(1 mg/L)和维生素B6(10 mg/L)。

表1不同生长调节剂浓度组合(mg·L-1)Table1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plant hormones (mg·L-1)培养基2,4-D IAA NAA 6-BAK1 2 1 1 0K2 4 1 1 0K3 6 1 1 0K4 8 1 1 0K5 4 0 0 0K6 4 0 0 0K7 4 0 0 0K8 0 0 0.2 4K9 0 0 0.4 6K10 0 0 0.4 4K11 0 0 0.2 6 注:所有培养组合分别在黑暗和光照(4500 lx×12 h/d)中28℃下进行。

2个月后调查愈伤组织诱导情况。

3. 结果与分析3.1 不同来源外植体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从表2可知,从香蕉未成熟雄花花序中诱导出白色、松脆的愈伤组织(图1),这与Navarro等人报道从香蕉花序中诱导出的具有胚性的愈伤组织相同[6],但愈伤组织诱导率较低仅为1.3%。

同时还可观察到由未成熟雄花花序产生的蓬松而富含水分的愈伤组织,大部分未成熟雄花花序在培养过程中褐化死亡。

在球茎中诱导出大量半透明的愈伤组织(图2),诱导率高达89.1%。

其它类型的外植体培养过程中除部分假茎在K10处理中直接诱导出不定芽外,未见任何的愈伤组织产生。

可见,以粉蕉未成熟雄花花序、球茎为外植体均可获得愈伤组织,但未成熟雄花花序诱导的愈伤组织的胚性能力比球茎的高。

而据Schoofs等报道,从香蕉多芽体茎尖中诱导出愈伤组织[5]。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可能与所用材料的品种不同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粉蕉植株中内源激素等生理生化物质含量分布不均以及其细胞的分化程度有关。

表2 不同外植体对愈伤诱导率的影响Table2 Effects of different explant on embryogenic callus induction愈伤组织诱导率/%处理号未成熟雄花花序球茎假茎幼叶K10 0 0 0K2 1.3 89.1 0 0K30 0 0 0K40 0 0 0K50 0 0 0K60 0 0 0K70 0 0 0K80 0 0 0K90 0 0 0K100 0 0 0K110 0 0 03.2 不同生长调节剂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由表2可知,不同生长调节剂浓度组合中,只有K2处理诱导出愈伤组织,而在其他生长调节剂组合中均未见任何愈伤组织的出现。

Khalil、Navarro和Grapin等人诱导香蕉愈伤组织时均使用了2,4-D[1,6,9]。

由此可确定,2,4-D在诱导愈伤组织中起主要作用。

但由于在只添加2,4-D的培养基中未诱导出愈伤组织,而2,4-D分别与IAA、NAA组合的培养基中也未诱导出任何愈伤组织。

我们认为,IAA、NAA在粉蕉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中共同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粉蕉愈伤组织的诱导是2,4-D、IAA、NAA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与徐春香等人诱导愈伤组织时所用生长调节剂组合相同[10]。

但据Navarro等人报道,仅用2,4-D 从香蕉(Musa acuminata ssp. malaccensis, AA Group)诱导出了愈伤组织[6]。

而张一凡、夏晶晖等人报道,利用6-BA和NAA可诱导出愈伤组织[7, 8]。

这可能与选用的香蕉品种不同有关。

3.3 不同浓度的2,4-D对愈伤诱导组织的影响本试验针对在诱导愈伤组织中起主要作用的2,4-D进行了分析。

当2,4-D浓度在4 mg/L 时,从香蕉未成熟雄花花序和球茎中诱导出了愈伤组织(见表2),这一结果与Khalil、Navarro 等人诱导愈伤组织时所用的2,4-D浓度相吻合[1, 6]。

而2,4-D浓度低于4 mg/L或大于4 mg/L 时均未诱导出愈伤组织。

由此可见,在香蕉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对2,4-D浓度的变化很敏感。

这一现象可能由于2,4-D浓度低于4 mg/L时不足以影响内源激素等生理生化物质的作用,而当2,4-D浓度高于4 mg/L时虽可显著影响内源激素等生理生化物质的作用,但同时也抑制了其细胞的活性,故也难以形成愈伤组织。

但据徐春香等人报道,用浓度为6 mg/L 的2,4-D从粉蕉幼嫩的雄花中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10]。

出现这一现象,一方面可能与材料采摘时间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接种材料不同有关即本试验以雄花花序为外植体而徐春香等人则是以雄花为外植体,这有待于进一步实验证实。

另据Navarro等人报道,其在诱导香蕉Musa acuminata ssp. malaccensis胚性愈伤组织时,2,4-D的浓度为1 mg/L[6],这可能与所用品种不同有关。

因此在诱导香蕉愈伤组织时,2,4-D的浓度应随品种和接种材料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3.4 光暗对胚性愈伤诱导组织的影响本试验中,在4500 lx×12 h/d光照条件下,没有获得的愈伤组织;但在暗培养条件下,则从未成熟雄花花序和球茎中得到了愈伤组织。

这与Khalil、Navarro和Grapin等人在黑暗条件下诱导出愈伤组织结果相一致[1, 6, 9]。

因此在黑暗中更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

4. 结论以上结果表明,粉蕉愈伤组织的诱导受外植体来源、生长调节剂种类、浓度及光暗的影响。

因此粉蕉愈伤组织的诱导条件为:以粉蕉未成熟雄花花序或球茎为外植体,在MS 培养基上同时添加2,4-D 4 mg/L+IAA1 mg/L+NAA 1 mg/L+麦芽糖提取物100 mg/L+谷氨酰胺100 mg/L+生物素1 mg/L+蔗糖30 g/L+琼脂粉7 g/L,28℃下暗培养。

以球茎为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率高达89.1%。

但试验中我们发现球茎诱导的愈伤组织的胚性能力较低,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正对诱导条件进行优化以期提高其愈伤组织的胚性能力。

图1从未成熟雄花上获得的愈伤组织Fig1 Embryogenic callus obtained from immaturemale flowers图2 从球茎上获得的的愈伤组织Fig2 Embryogenic callus obtained from corm 参考文献[1] S.M.Khalil, K.T.Cheah, E.A.Perez, et al. Regeneration of banana (Musa spp. AAB cv. Dwarf Brazilian) via secondary somatic embryogenesis[J]. Plant Cell Reports, 2002, 20(12): 1128-1134.[2] D.Dheda, F.Dumortier, B.Panis, et al. Plant regeneration in cell suspension cultures of the cooking banana cv. 'Bluggoe' (Musa spp. ABB group) [J]. Fruits, 1991, 46(2): 125-135.[3] J.V.Escalant, Teisson C, Cote F. Amplified somatic embryogenesis from male flowers of triploid banana and plantain cultivars (Musa spp.) [J]. In Vitro Cellular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Plant: Journal of the Tissue Culture Association, 1994, 30(4): 181-186.[4] F.X.Cote, R.Domergue, S.Monmarson, et al. Embryogenic cell suspensions from the male flower of Musa AAA cv. Grand Nain[J]. Physiologia Plantarum, 1996, 97(2): 285-290.[5] H.Schoofs, B.Panis, H.Strosse, et al. Bottlenecks in the gen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morphogenic banana cell suspensions and plant regeneration via somatic embryogenesis therefrom[J]. InfoMusa, 1999, 8(2): 3-7. [6] C.Navarro, R.M.Escobedo, A.Mayo. In vitro plant regeneration from embryogenic cultures of a diploid and a triploid, Cavendish banana[J]. Plant Cell, Tissue and Organ Culture, 1997, 51(1): 17-25.[7] 张一凡. 香蕉组织培养获取试管苗的简易方法及影响不定芽发生因素的研究[J]. 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6,12(2):70-73.[8] 夏晶晖,鲜敏,杨春艳. 香蕉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J]. 西南园艺,2002,30(3):3-4.[9] Grapin A, Ortiz J L, Lescot T, et al. Recovery and regeneration of embryogenic cultures from female flowers of False Horn Plantain[J]. Plant Cell, Tissue and Organ Culture, 2000, 61(3): 237-244.[10] 徐春香,陈厚彬,李建国,等. 从香蕉胚性细胞悬浮系获得再生植株[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4,40(2):161-163.Study on Callus of Fenjiao (Musa spp., ABB) Induction Zhu Jun, Huang Huiqin, Fang Zhe, Bao ShixiangThe Institute of Bio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CATAS, Haikou (571101)AbstractBanana (Musa spp.)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ood crops in the world. Study on factors which affect induction of callus derived from the banana cultivar Fenjao (Musa spp., ABB group) as follow: source of explants, kinds of plant hormones, concentration of plant hormones, in the dark or light. A best method of callus drived as follow: Explants from immature male flowers or corm were cultured on solid medium including 2,4-D 4 mg/L + IAA 1 mg/L + NAA 1 mg/L and incubated in the dark at 28. Induction rate of callus derived from corm is 89.1%.℃Keywords: banana, callus, induc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