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建筑师莫里奥_波塔_李守宁

合集下载

马里奥博塔

马里奥博塔

马里奥·博塔生平简介1943年出生于瑞士的提契诺州门德里西奥(MENDRISIO),年轻时曾边学习边从事实际设计活动。

1965年在勒·柯布西耶的工作室参加威尼斯市立养老院的设计。

1969年毕业于威尼斯大学建筑学院。

毕业时,与主考官卡罗·斯卡帕相遇。

※马里奥·博塔幸运的受到三位建筑巨匠的熏陶,据说,其中以对光的利用颇为精通的路易斯·康对他的影响最大。

与路易斯·康相遇,合作设计了威尼斯新会议厅工程中的展览会。

1970年博塔在瑞士卢加诺开设了自己的建筑事务所。

※1970年以来,在洛桑联邦工业大学以及欧洲、美国、拉丁美洲等多所大学从事授课、开设研讨班等教学活动,并在各地举办个人作品展览。

1976年被瑞士洛桑联邦工业大学聘请为客座教授,1988年应邀担任美国耶鲁大学建筑学院的客座教授。

1996年瑞士意大利大学孟德里索新建筑学院院长设计风格在结束跟随路易斯·康的学习之后,他逐渐开始形成自己的风格。

博塔深入研究了众多建筑风格,诸如:多立斯风格、爱奥尼亚风格以及科林斯风格等古老的建筑风格,他开始从这些历史风格中得出相应的色彩、材质、原料以及结构等方面的构思,其所有的工作都逐渐从后现代的古朴风格中得出其内在的联系。

博塔将各种对立的因素联系起来,因此,他所设计的建筑就呈现了极为独特的特征。

博塔对环境有极强的洞察力,因此他的建筑作品常常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而展现不同的优势。

他说道:“每一项建筑作品都有它相对应的环境,在设计建筑时,其关键是考虑建筑所辖的领地”。

1980年,他增加了这样的观点:“我认为当今建筑的精华来源于比较的程度:它只承认人为因素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平衡,而这样的因素又来自当地生境。

”作为提契诺学派的主要代表,其作品根植于意大利理性主义和欧洲现代主义,将欧洲严谨的手工艺传统、历史文化的底蕴、提契诺的地域特征与时代精神完美地表现在建筑上。

40多年来,博塔已设计项目600多项,涵盖了私人住宅、教堂、办公、银行、博物馆、学校等建筑类型。

博物馆案例分析--ppt课件全文

博物馆案例分析--ppt课件全文
博物馆案例分析 ppt课件
宁波历史博物馆坐落于鄞州区一片空旷的广场上,这个区域虽然是拥有 5000年悠久历史的古城宁波的一部分,看上去却像去年才落成的,这里是位 于城市与田野的交接地带。场地处于一片由远山围绕的平原,不久前还是稻 田,城市刚刚扩张到这里。
近年新建的高层 办公楼
河水环绕中是 区政府大楼和 广场
硬的混凝土发生了艺术质变,使其质感和色彩完全融 古砖。这与博物馆本身“收集历史”这一理念是吻
入自然。
博物馆案例分合析的。ppt课件
材料的运用
青砖的数量 最多,他们的“出生 ”年代也多为明清至 民国时期,有部分甚 至是汉晋时代的古砖 。不少青砖上,还刻 有“福寿”等铭文。
“使用 ‘瓦爿墙’,大量使用回收材料,节约了 资源,体现了循环使用这一中国传统美德,一方 面除了能体现宁波地域的传统建造体系,使其质 感和色彩完全融入自然外,另一方面在于对时间 的保存,回收的旧砖瓦,承载着几百年的历史, 见证了消逝了的历史,这与博物馆本身是‘收集 历史’这一理念是吻合的。而‘竹条模板混凝土’ 则是一种全新创造,竹本身是江南很有特色的植 物,它使原本僵硬的混凝土发生了艺术质变。”
好的建筑必定有争论。建筑是应以传统为基础还是应当展望未来?我 觉得应该将当地文化融入到建筑中,不应该摒弃一切周围环境条件以及文化 特色,对当地人来说,某些物景是他们的精神支柱或者美好回忆。就像柯布 在摒弃繁杂的装饰而追求新建筑精神的同时,他并没有忘记比例的重要性, 因为他没有忘记古希腊雅典卫城带给他的那份感动!
博物馆案例分析 ppt课件
空间与流线
人们从中部一 个扁平的、跨 度接近30米的 穿洞进入博物 馆。
四个坑状院落, 两个在中心, 两个在幽深之 处。
“空的中心与边界,内与外, 高与低,打开与关闭,无目的 的漫游,行动与完全静止,轻 与重,通过与突然中断,一瞥, 从暗到明或从明到暗,偶遇, 实体的实感,空间的空虚,纯 粹物料的物感。如果说她的外 表已给人一种强烈期待,真正 的震撼应该在内部等着他。”

建筑师及其作品

建筑师及其作品

世界十大最著名建筑师的生平及作品介绍一:创新建筑师代表:Santiago Calatrava (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 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创新建筑师之一,也是备受争议的建筑师。

Santiago Calatrava以桥梁结构设计与艺术建筑闻名于世,他设计了威尼斯、都柏林、曼彻斯特以及巴塞罗那的桥梁,也设计了里昂、里斯本、苏黎世的火车站。

最近的作品就是著名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场馆.由于Calatrava 拥有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双重身份,他对结构和建筑美学之间的互动有着准绳的掌握。

他认为美态能够由力学的工程设计表达出来,而大自然之中,林木虫鸟的形态美观,同时亦有着惊人的力学效率。

所以,他常常以大自然作为他设计时启发灵感的泉源。

他设计的桥梁以纯粹结构形成的优雅动态而举世闻名,展现出技术理性所能呈现的逻辑的美,而又仿佛超越了地心引力和结构法则的束缚。

有的时候,他的设计难免会让人想起外星来客,极其突兀的技术美似乎全然出乎地球人的常规预料。

这当然是得益于他在结构工程专业上的特长.早自20世纪初以来,桥梁的设计一直被托付给了路桥结构工程师,建筑师退避三舍好像已成习惯。

由于有了卡拉特拉瓦,全世界的建筑师们才忽然发现了新的课题,在90年代前后爆发了对桥梁进行建筑设计的热潮,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开始塑造城市中的这类元素,进而影响到城市的面貌。

2001年,卡拉特拉瓦在美国的第一个作品建成,是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的美术博物馆扩建工程。

此地原有一个旧馆,是在1957年由当地的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这一次卡拉特拉瓦加建的Quadracci展厅,名号不大,其实却造成了绝对喧宾夺主的局面。

作品-巴伦西亚科学城里斯本车站密尔沃基美术馆雅典奥运会主场馆二追求内外协调统一:贝聿铭贝聿铭,美籍华人,世界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他为我国设计了北京香山饭店、中国银行总部大厦,香港的中国银行大厦等。

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合作,为中国培养、培训建筑设计师,为推进中国建筑现代化作出重要贡献.他设计的许多大型建筑遍布世界各地,其中位于华盛顿市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大厦等作品为世界建筑史留下经典杰作.1999年在北京建成的中国银行总部大厦是贝聿铭建筑设汁生涯中的最后一项大型建筑设计项目,耗时七年,大楼的—砖一木,—水—石皆凝聚着他的心血.该大厦楼内有园,似北京四合院,园内水池中自云南石林采来的黑石分布有致,两侧竹丛相映成趣,在空间组织上将中国传统设计手法运用得十分精到.贝聿铭认为:“建筑是—种社会艺术的形式。

高考作文素材:贝聿铭:一材多用

高考作文素材:贝聿铭:一材多用

用建筑装点世界——记世界著名现代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说起法国巴黎卢浮宫广场上的玻璃金字塔, 可能无人不知。

但说到它的设计者——美籍华人贝聿铭, 可能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下面就让我们从这张荣誉表开始, 来看一看大师贝聿铭的精彩人生吧:美国建筑学会金奖、法国建筑学院金奖、日本帝赏奖、国际普茨克建筑奖(世界建筑界最高荣誉)……贝聿铭设计的大型建筑在百项以上, 获奖五十次以上。

他的作品遍布世界各地, 其中的代表作肯尼迪总统图书馆、卢浮宫金字塔、旧金山公共图书馆、香港中国银行大厦、香山饭店、埃佛森美术馆、日本美秀博物馆、梅尔森音乐厅、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等, 都将永垂建筑史册。

一、成长的历程1917年, 祖籍苏州的贝聿铭出生于广州。

1927他随调职上海银行的父亲到上海去读书。

他中学毕业讨论未来职业时, 父亲推荐了金融或医学。

然而, 贝聿铭对两者都不太感兴趣, 就决定寻找自己的目标。

一天, 贝聿铭和叔父一起去刚竣工的当时远东最高的26层楼的饭店旁边的大光明电影院看电影。

突然,贝聿铭停下脚步, 在一张纸上勾画出了饭店的轮廓……后来, 贝聿铭回忆说:“我沉醉在建设一幢和这饭店一般高的大楼的设想中……我断定那就是我想做的工作。

”就这样, 他又一次违抗了父亲的意志——让他去英国读书, 最终选择了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建筑, 后来又转入了麻省理工学院。

二、成名前的准备1940年贝聿铭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 后至哈佛大学攻读建筑硕士学位。

其间, 因他在麻省理工学院的优秀成绩, 尚未获得硕士学位就被哈佛设计院聘为讲师。

1948年, 32岁的贝聿铭作出令人惊讶的选择, 离开哈佛, 到房地产公司去。

理由是觉得学校的事业不美丽, 希望学点新东西。

跳槽后的十二年中, 贝聿铭为公司完成了许多商业与住宅群的设计, 也做了不少社会改建计划。

他创造性地用水泥墙代替了砖块墙, 采用舷窗式的窗户来扩大屋子的空间, 改善采光, 在楼与楼之间留出空地作为公园, 这成为影响全世界住宅区建设几十年的新模式。

11小沙里宁PPT参考课件

11小沙里宁PPT参考课件

2020/2/18
19
从结构和形式上,这些巨大的柱子具有拉住和支撑屋顶 双重的功能和视觉感。巨大的落地玻璃幕墙呈现微微内 凹的曲面形状,随着柱子向下倾斜,可以映照出大楼外 面来往的车辆和行人。机场控制塔楼的设计也十分新颖, 利用圆形与半圆形反复交错,与候机大楼互相呼应,整 个建筑要比肯尼迪机场航站楼工整规范,同时该机场的 有机建筑形态和理性主义之间达到很好的和谐
2020/2/18
17
小沙里宁是1956年悉尼歌剧院设计方案的评委,肯尼迪 机场航站楼的飞鸟形式受到了悉尼歌剧院贝壳屋顶的启 示
2020/2/18
18
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候机厅
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候机楼。大楼为悬索屋顶,跨度 45.6米,长度为182.5米,人流沿纵向行进。跨中屋顶低 矮,下设办理登机手续等一系列管理用房;跨端空间高 敞,供旅客集散之用。结构形式与功能结合妥善,轻巧 的悬索屋顶象征飞翔,与结构本身的特点合拍,显得十 分自然
2020/2/18
28
谢谢
2020/2/18
29
2020/2/18
5
小沙里宁受密斯的影响,在追求技术精美的道路上进行 的创作。他利用玻璃和钢创造出了全面空间、模数构图 的建筑。但是与密斯不同的是,小沙里宁创造了兼具技 术与人情的建筑。他通过比例、体量的推敲,水面和弧 形等的运用,巧妙的柔化了技术精美的坚硬感
使机器大工业产品和环境
的心理要求相协调。
克雷斯吉礼堂和麻省理工学院教堂两个建筑采用了大胆 而简单的几何形式,两个建筑相对而立,中间是宽敞的 开放空间。材料与形式都精
雕细琢,反映了建筑功能。
教堂的内向性、没有窗的砖
墙外表与礼堂的外推力、空

老城区的_都市阳伞_奇观_李翔宁_张子岳_孟浩

老城区的_都市阳伞_奇观_李翔宁_张子岳_孟浩
8 木截面 50mmx25mm,聚氨酯或经 DFA 认可的类似材料处理表面, 木板截面多边形,平行于梁边缘及外立面组成元件, 在顶部木构件相交处及桁架梁节点处被截断
9 经阳极处理的铝窗框架,经 DFA 认可的光洁 RAL 6008 号色 Schuco FWO+ASO 或类似模型,
10 根据 ARUP 选用镀锌 150mmx80mm,RF60 泡腾喷涂外饰, 外装饰材料由 DFA 确定
1
设计单位 由根·迈耶尔·赫尔曼建筑事务所 (J. MAYER H. Architects) 建筑师 Juergen Mayer H., Andre Santer, Marta Ramírez Iglesias 结构设计 Arup GmbH, Madrid
业主 塞维利亚市政厅、西班牙建筑集团 设计时间 2004-2011 竣工 2011 年 4 月 建筑面积 5000 m² 结构形式 木结构
故事发生在修道院广场 (Plaza de la Encarnacion)——一个塞维利 亚老城区内的广场。1950 年代以前,这里曾经是一个市场,之后由 于城市改造项目,市场被部分拆除废弃。直到 1990 年,塞维利亚政 府决定在广场下建造一座地下停车场,施工中,意外的发现了地下古 罗马人和摩尔人留下的遗迹,施工被迫暂停。随后政府发起国际竞 赛,向全世界征集广场改造设计方案。竞赛中,来自德国柏林的建筑 师由根·迈耶尔·赫尔曼 (Juergen Mayer Hermann) 率领事务所夺得了 改造项目的设计权。由根·迈耶尔·赫尔曼建筑事务所 (J. MAYER H. Architects) 成立于 1996 年,致力于建筑与科技的交叉实践,并涉足 多个设计领域。竞赛为建筑师提出的最主要的问题是,由于地下遗迹 的存在,给地上建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建筑师需要将广场的改造设 计与地下基础进行巧妙的整合。最终,一个由 6 组结构支撑起的,类 似蘑菇云的“都市阳伞”出现在修道院广场的上空,成为了塞维利亚 老城的新地标。

勒·柯布西耶

勒·柯布西耶

勒·柯布西耶勒·柯布西耶,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大师、城市规划家和作家。

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倡导者机器美学的重要奠基人,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是功能主义建筑的泰斗,被称为“功能主义之父”。

他和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 )、路德维格·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原名Maria Ludwig Michael)、赖特(Frank Lloyd Wright)并称为“现代建筑派或国际形式建筑派的主要代表”。

1965年8月27日,勒·柯布西耶在Cap Martin海湾游泳时因心脏病发作而与世长辞。

中文名: 勒·柯布西耶外文名: Le Corbusier国籍: 法国出生地: 瑞士拉绍德封出生日期: 1887年10月6日逝世日期: 1965年8月27日职业: 建筑师主要成就: AIA金奖代表作品: 朗香教堂\《走向新建筑》目录1 人物生平▪成长之路▪建筑思想2 主要成就人物生平1887 出生于瑞士拉绍德封,钟表工人家庭1902年柯布西耶在都灵国际装饰展上以一只雕刻手表获奖。

1905~1908 在家乡的一所艺术学校学习,柯布进行第一次学习旅行,目的是去看欧洲的一些杰出的建筑与艺术。

旅途中柯布绘制了许多精美的速写与水彩画。

同时拜访了嘎涅、贝瑞以及霍夫曼。

1908~1909 在法国建筑师贝瑞的事务所工作1910年柯布结束旅行回到母校,并受学校之托再次出行到柏林研究德国装饰艺术。

在德国接触到德意志制造联盟,并接触到彼得·贝伦斯、格罗皮乌斯以及密斯·范·德·罗。

勒·柯布西耶 1911年柯布再次到中欧和东方旅行,并于年底回到母校-拉香·德·芳艺术学校。

1913年柯布在拉香·德·芳开办自己的事务所。

转马里奥。博塔的建筑理念

转马里奥。博塔的建筑理念

转马里奥。

博塔的建筑理念在经历了开发商的竞争后,中国房地产业迎来了建筑师的竞争,即以设计为主导的建筑师时代。

从阳光100的约翰•丹顿到建外SOHO的建筑师山本理显;再到远洋天地的美国HOK、澳大利亚HASSELL等。

随着设计市场及房地产商的日渐成熟,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建筑师和颇具实力的建筑设计事务所来到中国,为我们带来了许多新的设计理念和设计作品。

)V3 W0 t"D,F!r;v;H0 A:I*l然而,在新奇的设计表象背后,设计的理性内涵还只是作为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点缀着我们的物质产权,我们仍然期待感受到建筑所承载的历史痕迹,期待能够满足人们生活多重需求的"以人为本"的理性设计。

|(h6 D:n4 a2]/k只有尊重建筑的历史、人文、环境和未来的建筑师,才是理性主义的建筑师。

基于此,北京九源新纪投资有限公司日前首先引入了国际知名的"理性建筑"设计大师马里奥•博塔的建筑理念,他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在已经逐渐被计算机和社会关系所左右的时代里坚持理性与人本的建筑大师之一。

"W+V*u/K6 A'l博塔一个最重要的成就是在已经逐渐被计算机和社会关系所左右的时代里,坚持了冷静和唯美的建筑风格。

他精心维护了传统的以几何为本的设计原则,在大多数建筑师忙于为自己寻找更好的计算机芯片的时候,完善和发扬了从路易•康、斯卡帕等前辈大师那里继承来的以人为本建筑理念的传统。

在博塔的建筑世界里,人与大地之间的关系被认为是建筑的意义所在。

博塔认为,这种关系的实质在于人们能够把建筑作为一种精神上的寄托,除了在建筑中感到亲切、舒适、便捷等等之外,还能体验到一种内在的情感,可以在建筑的空间内或者从建筑本身得到自身价值的判断。

博塔认为,作为一种构筑的行为,建筑形成了一种积极的过程,它不停地以决定性的动态方式把自己的影响施与环境,建筑是一种能而且必须服务于人性的工具。

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设计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3)

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设计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3)

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设计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3)(1/50)单项选择题第1题如图两个建筑平面分别是:图片A.赖特(Frank Lloyd Wright)设计的流水别墅、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设计的图根德哈特住宅B.赖特(Frank Lloyd Wright)设计的流水别墅、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设计的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C.勒·柯布西耶(Le CorbLlsier)设计的萨伏伊别墅、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设计的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D.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设计的萨伏伊别墅、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设计的图根德哈特住宅下一题(2/50)单项选择题第2题下列三个建筑,从左至右,其设计者分别是:图片A.密斯·凡·德·罗、密斯·凡·德·罗、密斯·凡·德·罗B.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勒·柯布西耶C.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密斯·凡·德·罗D.勒·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上一题下一题(3/50)单项选择题第3题20世纪初的“草原式住宅”是指:A.芬兰建筑师阿尔托设计的一种住宅B.建在郊区的庄园以追求草原牧歌式的生活C.美国建筑师赖特设计的建在芝加哥地区的一种住宅D.美国建筑师沙利文设计的建在大湖地区的一种草原别墅上一题下一题(4/50)单项选择题第4题请指出下列哪一个著名建筑是美国建筑师F·L·赖特的代表作:A.普赖斯大楼B.匹兹堡流水别墅C.巴黎萨伏伊别墅D.纽约古根汉姆美术馆上一题下一题(5/50)单项选择题第5题以下哪些建筑是赖特设计的?Ⅰ.流水别墅Ⅱ.朗香教堂Ⅲ.悉尼歌剧院Ⅳ.古根海姆博物馆A.Ⅰ、ⅡB.Ⅱ、ⅢC.Ⅲ、ⅣD.Ⅰ、Ⅳ上一题下一题(6/50)单项选择题第6题美国现代建筑大师赖特在1936年设计了哪一个著名的建筑作品?A.Prairie Houseonian HouseC.Falling WaterD.Taliesin West上一题下一题(7/50)单项选择题第7题对下述赖特设计的建筑按年代的先后排序:Ⅰ.流水别墅;Ⅱ.古根海姆博物馆;Ⅲ.罗比住宅;Ⅳ.西塔埃森A.Ⅰ、Ⅲ、Ⅱ、ⅣB.Ⅰ、Ⅲ、Ⅳ、ⅡC.Ⅲ、Ⅰ、Ⅳ、ⅡD.Ⅲ、Ⅳ、Ⅰ、Ⅱ上一题下一题(8/50)单项选择题第8题下列对有机建筑的解释,哪一条不是美国著名建筑大师赖特的论述:A.有机建筑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建筑,它的目标是整体性B.有机建筑是“自然的建筑”,“像植物一样”,“从地里长出来”C.建筑“要像听觉器官那样地柔软、细巧、精确和不能改动”D.“建筑是体现于其自身世界中的自我意识”上一题下一题(9/50)单项选择题第9题下列哪一表述是建筑大师赖特的著名观点?A.建筑就是建筑,它有权力按其本身存在,并与自然共存B.把房子做成它所在地段的一部分C.住房是居住的机器D.虽由人做,宛自天开上一题下一题(10/50)单项选择题第10题“有机建筑”的理论体系是哪位建筑大师的主张?A.勒·柯布西耶B.赖特C.巴特宁D.夏隆上一题下一题(11/50)单项选择题第11题下列哪位设计师最擅长在室内设计中运用木材?A.阿尔瓦·阿尔托B.维克托·霍尔塔C.汉斯·霍莱茵D.理查德·迈耶上一题下一题(12/50)单项选择题第12题下述几个现代建筑思潮的英文译称,哪一个是不合适的?A.Brutalism——粗野主义B.Formalism——典雅主义C.Functionalism——功能主义D.Rationalism——地区主义上一题下一题(13/50)单项选择题第13题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各国对城市规划和建设都非常重视,法国自1965年起在巴黎西郊规划建设一个著名的新区——高层贸易办公区,它的名称是:A.台方斯新区B.魏林比区C.考文垂商业区D.林巴恩商业街上一题下一题(14/50)单项选择题第14题巴黎德方斯新区实现了现代哪位建筑大师的规划和构想?A.贝聿铭B.尼迈耶C.密斯·凡·德·罗D.勒·柯布西耶上一题下一题(15/50)单项选择题第15题阿基格拉姆(Archigram)派建筑师柯克(P.Cook)于1964年提出了一种未来城市的方案设想,称为:A.海上城市B.海底城市C.插入式城市D.仿生城市上一题下一题(16/50)单项选择题第16题下列三个建筑分别是:图片A.加拿大多伦多市政厅、墨西哥国会大厦、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厦B.加拿大多伦多市政厅、巴西利亚国会大厦、纽约联合国总部C.日本大阪市政厅、墨西哥国会大厦、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厦D.日本大阪市政厅、巴西利亚国会大厦、纽约联合国总部上一题下一题(17/50)单项选择题第17题下图所示公共建筑群体组合的例子,从左到右分别是:图片A.堪培拉国家行政中心、多伦多市政厅B.巴西利亚行政中心、蒙特利尔市政厅C.巴西利亚行政中心、多伦多市政厅D.堪培拉国家行政中心、蒙特利尔市政厅上一题下一题(18/50)单项选择题第18题二次世界大战后,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的选址及建筑设计,主要是采纳了哪位建筑师的设计方案?A.赖特B.勒·柯布西耶C.史密森D.伍重上一题下一题(19/50)单项选择题第19题下图所示两个著名的高层建筑,从左到右分别是:图片A.米兰的派瑞利大厦、纽约的利华大厦B.米兰的派瑞利大厦、纽约的西格拉姆大厦C.纽约的联合国大厦、纽约的利华大厦D.芝加哥钢铁公司大楼、纽约的西格拉姆大厦上一题下一题(20/50)单项选择题第20题下图所示两座高层建筑,左和右分别是:图片A.米兰派瑞利大厦,纽约西格拉姆大厦B.米兰派瑞利大厦,纽约利华大厦C.东京新宿住友大厦,纽约利华大厦D.东京新宿住友大厦,纽约西格拉姆大厦上一题下一题(21/50)单项选择题第21题下列哪组均为采用钢和玻璃为主要材料建成的板式高层建筑?A.芝加哥西尔斯大厦、纽约利华大厦、香港中国银行大厦B.联合国总部大厦、纽约利华大厦、纽约西格拉姆大厦C.联合国总部大厦、波士顿汉考克大厦、香港中国银行大厦D.芝加哥西尔斯大厦、波士顿投考克大厦、纽约西格拉姆大厦上一题下一题(22/50)单项选择题第22题下述几个高层建筑与其设计者的对应关系,哪一个是错误的?A.纽约世界贸易中心——雅马萨基B.米兰皮瑞利大厦——奈维C.芝加哥汉考克大厦——SOM事务所D.纽约西格拉姆大厦——约翰逊上一题下一题(23/50)单项选择题第23题判别下图是哪类建筑:图片A.交通建筑B.展览建筑C.体育建筑D.观演建筑上一题下一题(24/50)单项选择题第24题图示三个大跨度公共建筑,从上到下其屋盖结构类型分别是:图片A.钢筋混凝土薄壳、钢筋混凝土薄壳、钢筋混凝土薄壳B.钢筋混凝土拱肋、钢网架、钢筋混凝土薄壳C.钢筋混凝土拱肋、钢筋混凝土薄壳、钢网架D.钢筋混凝土薄壳、钢网架、钢网架上一题下一题(25/50)单项选择题第25题世界最大的充气建筑是:A.日本大阪世界博览会美国馆B.美国密执安州庞提亚克体育馆C.美国洛杉矶圣克拉拉大学学生活动中心D.蒙特利尔世界博览会西德馆上一题下一题(26/50)单项选择题第26题20世纪60年代以来产生的一些建筑风格与流派有:A.后现代、解构主义、“Art Deco”等B.后现代、“Hi-Tech”、解构主义等C.后现代、粗野主义、解构主义等D.后现代、构成主义、解构主义、“Hi-Tech”等上一题下一题(27/50)单项选择题第27题“粗野主义”这个名称最初是哪个国家的哪位建筑师提出的?A.法国,勒·柯布西耶B.美国,鲁道夫C.英国,史密森夫妇D.日本,丹下健三上一题下一题(28/50)单项选择题第28题下列关于勒·柯布西耶设计风格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由现代派风格到粗野派风格B.由现代派风格到抽象派风格C.由现代派风格到浪漫派风格D.由现代派风格到新地域派风格上一题下一题(29/50)单项选择题第29题图示三座建筑,从上到下它们的设计人分别是:图片A.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路易斯·康(Louis Isadore Kahn)、路易斯·康(Louis Isadore Kahn)、路易斯·康(Louis Isadore Kahn)B.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路易斯·康(Louis Isadore Kahn)C.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勒·柯布西耶(Le CorbLisier)D.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W.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勒·柯布西耶(Le CorbLtsier)上一题下一题(30/50)单项选择题第30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主要建筑思潮及其代表人物,下列何者有误?A.“典雅主义”——P·约翰逊B.“粗野主义”——勒·柯布西耶C.注重“高度工业技术”倾向——密斯·凡·德·罗D.讲究“人情化”与地方性——奥尔托上一题下一题(31/50)单项选择题第31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筑设计的主要思潮有“理性主义”(Rationalism)、“粗野主义”(Brutalism)和“典雅主义”(Formalism)。

世界建筑大师(精简版)

世界建筑大师(精简版)

混凝土
• 贝氏注重于混凝土的研究, 挖掘它的受力特 征与视觉表现力, 在建筑设计中将结构与装 饰融为一体, 忠实于材料的质感表现力, 从 而将对混凝土的应用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作品中, 时常可以看到其充分利用混凝土 可塑性的特点, 做出富有雕塑感的螺旋楼梯。 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埃佛森美术馆内庭的 螺旋梯,我们完全可以将之视为一座可以供 人上下行走的雕塑。贝还在埃佛森美术馆、 达拉斯市政厅建筑中充分展示了混凝土适 于悬挑的力学性能。
贝氏代表作品解析
• “建筑的目的是提升生活,而不仅仅是空 间中被欣赏的物体而已,如果将建筑简化 到如此就太肤浅了。建筑必须融入人类活 动,并提升这种活动的品质,这是我对建 筑的看法。我期望人们能从这个角度来认 识我的作品。”
肯尼迪图书馆
• 真正使贝聿铭声名远扬, 跻身于世界级建筑大师行 列的是对约翰肯尼迪图书 馆的设计和建造。 • 肯尼迪图书馆由于设计新 颖、造型大胆、技术高超, 在美国建筑界引起轰动。 被公认是美国建筑史上最 佳杰作之一。美国建筑界 宣布一九七九年是「贝聿 铭年」,授予他该年度的 美国建筑学院金质奖章。
玻璃与钢材
• 由于玻璃自身的特性——透明、反射,并 且玻璃透明不至于遮挡减损原建筑物的立 面,不仅符合贝氏对阳光的追求,更能够 从视觉上以及空间原理上使得原有的建筑 群不会被削弱,并且能使设计者的建筑思 想得到充分表现,加上光线和人的运动, 整个空间被赋予了活力。自然光线穿过透 明的玻璃材料倾泻到室内,给室内的一切 带来温暖和灵动之感,网状钢材不仅起到 了支撑、承载的作用
贝聿铭建筑风格品读
• 作为最后一个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他被人 描述成为一个注重于抽象形式的建筑师, 他的作品中极力追求光线、透明、形状。 他喜好的材料只包括石材、混凝土、玻璃 和钢。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知识点:11 美国二战以后的现代主义_86305423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知识点:11 美国二战以后的现代主义_86305423

第2讲
9.21
新建筑产生的社会
文化背景
第3讲
9.28
19世纪建筑的成就
与困境
第8讲
11.9
赖特与美国二战以
前的现代主义
第9讲
11.16
密斯、柯布与西欧
二战以前的现代主

第15讲 12.28 现代主义之后: 复杂性与多样性
第4讲
10.12
芝加哥学派与美国
的前现代主义
第10讲 11.23 柯布二战以后的建 筑创作,
– John Hejduk, 1929- ; Peter Eisenman, 1932- ; Michael Graves, 1934- ; Richard Meier, 1934- ; Charles Gwathmey, 1938- ;
大建筑1921-28 : 四位大师的形式探索
Le Corbusier, Palace of the League of Nations, Geneva, 1927-8
纽约,1932-39
F·L·赖特,国民人寿保险公 司方案,芝加哥,1924
Rockefeller Center, NYC, 1930-40
国际联盟大厦竞赛 1927-28
Le Corbusier, Palace of the League of Nations, Geneva, 1927-8
Le Corbusier, Swiss Dormitory, Cité Universitaire in Paris, 1931–32
路易斯·康的建筑思想
There exists an order which precedes design.
– “秩序”先于“设计”而存在 – This order comprises the whole nature, including human

建筑史上十大被忽的女建筑师

建筑史上十大被忽的女建筑师

格雷把她的余生都贡献给了 建筑设计;1937年她设计的一 个度假中心在巴黎博览会的 勒· 柯布西耶新精神馆落成。 可惜的是,她总是将自己与 世隔离,除此之外只有两个 项目建成问世,还都是为自 己所建。20世纪60年代末, 她的作品几乎被世人遗忘, 1976年,格雷与世长辞。 目前格雷的建筑作品在 巴黎蓬皮杜中心展览,同时 也会永久地在爱尔兰国家博 物馆展出,人们希望以这样 的方式为格雷正名。她是一位伟大的建筑家,和勒· 柯布西耶以及密斯· 凡· 德罗一样是 现代主义的先驱。
二、玛丽安·马赫尼·格里芬(Marian Mahony Griffin)
玛丽安·马赫尼·格里芬(Marian Mahony Griffin 1871—1961)不仅是世界 上最早的女性注册建筑师之一,而且还是建筑大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首 位雇员。
马赫尼出生于1871年,在美国 麻省理工学习建筑,1894年从麻省 毕业后为她的堂兄工作。马赫尼的 堂兄也是一名建筑师,他慷慨地和 其他建筑师共享了一个办公楼,其 中就包括在1895年雇佣了马赫尼的 赖特。作为赖特的首位雇员,马赫 尼对赖特草原式住宅风格的发展产 生过相当大的影响,同时她的水彩 渲染也很快成了赖特设计作品的标 志,因此赖特本人对她相当得信任 。
"Bar Under the Roof” 1927 然而,当她的设计作品在秋季沙龙展览中展出时,使柯布西耶印象深刻,正式交给她 家具设计的工作。 在加入柯布西耶工作室一年的时间里,贝里安协助设计和制作了三把勒· 柯布西 耶的标志性椅子B301、B306和LC2“豪华舒适款”。
然而,在Woman’s Building的建造过程 中,海登不断地遭受当时建造委员会的强 制管理,并且不断地被迫妥协。这个年轻 的女性终于在承受了来自各方过大的压力 之后崩溃了,被送往疗养院强制修养。这 个事件证明了在当时的建筑界女性是没有 地位可言的。展览会结束之后,海登再也 没有从事建筑师的工作。

10幅草图10个故事,盘点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手绘草图

10幅草图10个故事,盘点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手绘草图
勒·柯布西耶提出“光明城市”
“光明城市”里,通过多米诺体系,将建筑抬高
勒·柯布西耶推崇新建筑五点:底层架空(Pilotis)、自由平面(open floor plan)、自由立面(free facade)、横向长窗(ribbon window)、屋顶花园(roof terrace)。他渴望建立一座“光明城市”,通过多米诺体系,将建筑抬高,这样就可以将连续的绿地在建筑下面通过。
洛弗尔健康之家 内部
洛弗尔健康之家别墅之所以成为住宅建筑的典范,除了其建筑形式是经典的现代主义风格外,更因为其当年采用了超前的建造方式。整座别墅采用轻钢框架建造而成,所有的结构部分都是工厂预先制作,然后被运送到陡峭的山坡,现场安装,在当时仅用了40个小时就完成了结构框架的搭建。
电影《洛城机密》取景该别墅
外在的粗犷和内在的雅致,如同凡德罗其人与作品之间的反差——他被认为是一个为人冷酷、难以亲近的独行侠,而他的作品却温暖、热情,有着实实在在的包容力。
06功能与美学融为一体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包豪斯校舍建筑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 Walter Gropius
One Picture
包豪斯校舍建筑 The Bauhaus Building 1925One Story
对建筑新功能和纯粹性的过分关注,导致排水问题的疏忽或考虑不周,从而造成建造时的临时修补,增加了建筑成本。
萨伏伊别墅共花费40多万法郎,几乎是初始预算的2倍。艾梅里·萨伏伊一直在投诉漏水一事,甚至提出起诉。最后,二战爆发,萨伏伊夫妇放弃了别墅逃去其他地方了,事情才算暂告段落。
可以上人的屋顶花园,对屋面排水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在当时浇筑技术不成熟的情况下,萨伏伊别墅这个平屋顶,没用几天就开裂了,大规模渗漏让业主一家饱受风湿之苦。

世界著名建筑师及其作品列表

世界著名建筑师及其作品列表

1 格拉斯哥艺术学院麦金塔希教区花园埃德文·路特恩斯拉金大厦弗兰克·里奥德·赖特维也纳邮政储蓄银行奥托·瓦格纳5 联合教堂弗兰克·里奥德·赖特斯多克勒宫殿约瑟夫·霍夫曼罗宾别墅弗兰克·里奥德·赖特涡轮机工厂彼得·贝伦斯米拉公寓安东尼·高迪10 玻璃馆布鲁诺·陶特斯德哥尔摩公共图书馆艾瑞克·冈纳·阿斯普伦德爱因斯坦天文台艾瑞克·门德尔松辛德勒住宅鲁道夫·辛德勒施罗德住宅格里特·里特维尔德15 包豪斯瓦尔特·格罗皮乌斯露天学校约翰尼斯·德克劳维尔住宅理查德·诺依特拉耶稣圣心大教堂巴塞罗那厅密斯·凡·德·罗20 杜根哈特别墅密斯·凡·德·罗萨伏伊别墅勒·柯布西耶玻璃之家皮耶·夏洛伯纳德·毕吉伯结核病疗养院阿尔瓦·阿尔托谬勒住宅阿道夫·鲁斯25 瑞士学生宿舍勒·柯布西耶Schrrlinke住宅汉斯·夏隆法西斯大楼杰赛庇·特拉尼哥德堡法院艾瑞克·冈纳·阿斯普伦德流水别墅弗兰克·里奥德·赖特30 雅各布住宅弗兰克·里奥德·赖特约翰逊蜡烛公司大楼弗兰克·里奥德·赖特贝克住宅阿尔瓦·阿尔托玛利亚别墅阿尔瓦·阿尔托古根海姆博物馆弗兰克·里奥德·赖特35 埃姆斯住宅查里斯·埃姆斯瑞·范斯沃斯住宅密斯·凡·德·罗考夫曼沙漠别墅理查德·诺伊特拉巴拉千住宅与工作室路易斯·巴拉干马赛公寓勒·柯布西耶40 塞纳索罗市政厅阿尔瓦·阿尔托利华大厦戈登·邦沙夫特SOM朗香教堂勒·柯布西耶克朗楼密斯·凡·德·罗Jaoul公寓勒·柯布西耶45 国会大厦勒·柯布西耶尼迈耶住宅奥斯卡·尼迈耶La Tourrette修道院勒·柯布西耶莱斯特大厦詹姆斯·斯特林詹姆斯西格拉姆大厦密斯·凡·德·罗50 阿姆斯特丹市政孤儿院阿尔多·凡·艾克哈伦集合住宅Atelier 5柏林爱乐音乐厅汉斯·夏隆悉尼歌剧院约翰·伍重理查德医学研究大厦路易斯·康55 体育馆皮埃尔·奈尔维杜勒斯国际机场埃罗·沙里宁Milam住宅保罗·鲁道夫斯坦普利亚基金会卡洛·斯卡帕萨克研究院路易斯·康60 经济大厦埃里森·史密森彼得·史密森弗雷登斯堡乡村住宅约翰·伍重圣彼得教堂席加德·列维伦茨塞纳约克图书馆阿尔瓦·阿尔托65 福特基金会大楼凯文·罗奇约翰·丁克路罗马天主教堂阿尔多·凡·艾克海滩农场共管区MLTW金贝尔艺术博物馆路易斯·康70 鲍斯韦市教堂约翰·伍重加拉拉特塞住宅区阿尔多·罗西比希尔中心办公大楼赫尔曼·赫兹伯格Willis,Faber&DLlmas行政总部诺曼·福斯特蓬皮杜艺术中心伦佐·皮亚诺75 理查德·罗杰斯圣伏特河别墅马里奥·博塔门兴格拉德巴赫市立博物馆汉斯·霍莱因Can Lis 勺翰·伍重现代艺术博物馆矾崎新80 四号住宅彼得·埃森曼Atheneum 理查德·迈耶斯图加特国家美术馆詹姆斯·斯特林迈克尔·威尔福德盖里住宅弗兰克·盖里85 Koshino别墅安藤忠雄香港汇丰银行诺曼·福斯特Wilier"nspark学校赫尔曼·赫茨伯格BalI-Eastaway住宅和工作室格兰·穆卡特罗马艺术国家博物馆拉非尔·莫尼奥90 曼尼收藏馆伦佐·皮亚诺螺旋大厦桢文彦威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彼得·埃森曼格雷夫斯住宅迈克尔·格雷夫斯沃尔斯温泉彼得·卒姆托95 戈兹美术馆雅克·赫尔佐格皮埃尔·德梅隆康索现代艺术中心雷姆·库哈斯加里西安当代艺术中心阿尔瓦罗·西扎市政中心恩瑞克·米拉勒斯100 卡莫·皮诺斯梅那拉·梅西加尼亚大楼杨经文卢塞恩文化和会议中心让·努维尔犹太人博物馆丹尼尔·利伯斯金巴恩斯住宅帕特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105 古根海姆博物馆弗兰克·盖里吉巴欧文化中心伦佐·皮亚诺圣伊格那修教堂史蒂文·霍尔LFl园艺展览馆扎哈·哈迪德仙台媒体中心伊东丰雄110 波尔多住宅雷姆·库哈斯。

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绿色——评介瑞士阿尔卑斯山区的三所学校

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绿色——评介瑞士阿尔卑斯山区的三所学校

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绿色——评介瑞士阿尔卑斯山区的三所学

李海清
【期刊名称】《城市建筑》
【年(卷),期】2006(000)007
【摘要】本文对阿尔卑斯山区三所外观与气质完全不同的学校建筑进行评介与剖析,指出绿色建筑并非要具有某种标签化的表皮特征,它可以结合自然环境条件和建筑创作意图,展现特定地点的生活与景观,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绿色理念.
【总页数】4页(P26-29)
【作者】李海清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南京·21009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1
【相关文献】
1.瑞士圣莫里茨阿尔卑斯的贵族小镇 [J], 詹庆莲
2.瑞士:牧民7000年前抵达阿尔卑斯高原 [J], ;
3.瑞士绿色经济对四川秦巴山区发展的启示 [J], 阿周源源;赵巍;刘影;刘心瑶;蒋强
4.瑞士研究聚焦阿尔卑斯山区的气候变化 [J],
5.阿尔卑斯最美的珍藏永远无法模仿的瑞士小镇 [J], 张岩;陈曦Stanley(图);金小仙(图);安一然(图);安平(图);CSCPHOTOS(图);陈文杰(图);单诗涵(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柯布西耶生平及作品

柯布西耶生平及作品

勒﹒柯布西耶一、个人信息:Le Corbusier,1887~1966,瑞士原名夏尔· 爱德华·让纳雷1887 出生于瑞士拉绍德封父母从事钟表制造,少年时曾在故乡的钟表技术学校学习,对美术感兴趣1905~1908 在家乡的一所艺术学校学习,游历欧洲1908~1909,到巴黎在著名建筑师佩雷处工作(佩雷因较早运用钢筋混凝土而著名)到柏林德国著名建筑师贝雷斯处工作(贝伦斯以设计新颖的工业建筑而著名),在那里他遇到了同时在那里工作的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和路德维格·密斯·凡·德·罗,他们互相之间都有影响,一起开创了现代建筑的思潮。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之前,他曾在地中海一带周游参观古代建筑遗迹和地方民间建筑。

1917,定居巴黎,同时从事绘画和雕刻,按自己外祖父的姓取笔名为勒·柯布西耶1920,与新派立体主义画家和诗人合编名为《新建筑》的综合性杂志1923,将文章汇集出版《走向新建筑》宣扬现代主义是一种几何精神,一种构筑精神与综合精神,提出“房屋是居住的机器”。

1927年国际联盟总部设计方案1928年萨伏伊别墅(Villa Savoy)1930-1932年巴黎瑞士学生宿舍(Pavillion Suisse A La Cite Universitaire AParis)1936年巴西里约热内卢教育卫生部大楼1946-1957年马赛公寓大楼(L’unite d’Habitation ,Marseille)1950-1953年郎香教堂(La Chapelle de Ronchamp)1950~1955 朗香圣母教堂1951~1965 印度昌迪加尔行政区规划设计1952~1960 法国里昂拉土雷特修道院1953~1954 哈佛大学卡本特视觉艺术中心1965 卒于法国著作:《走向新建筑》中心思想:激烈否定19世纪以来因循守旧的复古主义、折衷主义的建筑观点和建筑风格,激烈主张创造表现新时代的新建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