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 2008-10-27 10:03:00 | By: 成长晓草]
/u/4596/archives/2008/2008102710316.html
推荐教育归根结底是培养习惯,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

教育不是搞转型产品,不是搞短平快的小企业的适应市场生存,教育更多地把古老的上一代逐渐积累下来的那些优秀的文化积淀传承给下一代人,它应该是很有规律的。

良好的习惯是孩子所储存资本,会不断地增值,而人的一生就在享受着他的利息。

1、记忆习惯。

一分钟记忆,把记忆和时间联系起来,这里还含有注意的习惯。

一分钟写多少字,读多少字,记多少字,时间明确的时候,注意力一定好。

学生的智力,注意力是最关键的。

一定把学习任务和时间联系起来,通过一分钟注意、记忆来培养学习习惯。

2、演讲习惯。

让学生会整理、表达自己的思想,演讲是现代人应该具有的能力。

3、读的习惯。

读中外名著或伟人传记,与高层次的思想对话,每天读一、两分钟,有好处,学生那个年龄可塑性大,伟人的感染力、教育力,远远超过咱们这些当老师的,学生与大师为伍、与伟人为伍的时候,很多教育尽在不言中,一旦形成习惯,学生会终生受益。

4、写的习惯。

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通过日记可以看出一个老师有没有能力,有没有思想,有没有一以贯之的品质,看日记能看出老师的水平,更能看出学生的水平,一分钟、三五十个字,坚持住、写下去,这就是决心。

我二十年不批改学生作业,但我说一句话管二十年,就是每天一篇日记。

5、定计划的习惯。

凡事预则利、不预则废。

后进生毛病都出在计划性不强,让人家推着走,而优秀的学生长处就在于明白自己想要干什么。

所以,我们就要培养同学们定计划的习惯。

6、预习习惯。

请老师们把讲的时间让出一部分,还给学生,学生自己去看一看,想一想,预习预习。

在实验中学时我就要求老师讲课别超过20分钟。

昨天发给大家的材料-江苏洋思中学,“只讲四分钟”,后进生明显进步,秘诀就是预习、自己学的习惯。

反之,不让学生自己学,最简单的事都要等着老师告诉他,这样难以培养出好学生。

我从1979年开始,开学第一天就期末考试,把新教材的期末试题发给大家。

这样做就是要学生会预习。

让学生自己学进去,感受学习的快乐、探索的快乐、增长能力的快乐。

所以请各位老师一定要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

7、适应老师的习惯。

一个学生同时面对各学科教师,长短不齐、在所难免。

一方面我们努力采取措施提高老师的能力水平,适应学生;一方面不能马上把所有的老师都提高到一个适应学生要求的地步。

所以学生也要适应老师,从现在适应老师,长大了适应社会。

不会稍不如意就埋怨环境。

不同层次的老师,学生用不同的方式,眼睛向内、提高自我的方式去适应,与老师共同进步。

8、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做的习惯。

这也是非常要紧的一个习惯。

我抓学生习惯基本就这么抓。

尖子学生做尖子的事,后进学生别盲目攀比。

大的目标够不到,赶快定小的目标。

难题做不了,挑适合你的容易做的题去做。

人生最可怕的就是大事做不来,小事不肯做,高不
能成,低不肯就,上得去、下不来,富得起、穷不起。

所以要让我们的学生永不言败。

9、自己留作业的习惯。

老师留的作业不一定同时适应所有的学生,如果都要求去做,就是反教育。

老师要和学生商量,让学生做到脚踏实地、学有所得,市教委规定对学生实行量化作业,它的落实,一靠检查,二靠老师良心,老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只有常规量的学生可以接受,学生才能适应教育。

浙江书生中学就特别强调这点。

10、错题集的习惯。

每次考试之后,90多分的、50多分的、30多分的学生,如何整理错题?扔掉的分数就不要了,这次30分,下次40分,这就是伟大的成绩。

找到可以接受的类型题、同等程度的知识点研究一下提高的办法。

整理错题集是很多学生公认的好习惯。

11、出考试题的习惯。

学生应该觉得考试不神秘。

高中学生应该会出高考试题,初中学生会出中考试题。

12、筛选资料、总结的习惯。

学生要会根据自己实际,选择学习资料。

十二个习惯,不要求齐头并进,各学校要有自己的特点,让老师以教书为乐,让学生以学习为快乐。

这快乐要建立在养成这些良好习惯的基础上。

只有师生都成了学习、教育的主人的时候,教书这份工作才能真正成为乐园,才能使“学习、工作、尽责、助人是享受”成为现实,使我们短暂的人生充满快乐。

祝大家在尽到生存责任的同时,更多地享受到育人的快乐。

文章转自:/s/blog_5ae39ec90100au3a.html
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十大好习惯
1、养成学习时心中有计划的习惯
学习时不明白自己要干什么、该干什么,总要家长督促、指点,这样不自觉、无计划地学习,学习成绩是不会好的。

所以,家长要帮助孩子学会制定学习计划,制定出学年总目标、学期规划、每周计划、每日计划。

2、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上课前不预习,会导致孩子上课时只带两只耳朵听课,连最简单的问题都等着老师的答案。

课前不预习,孩子听课时对老师所讲的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就会大打折扣。

所以要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3、培养集中注意力的好习惯
如果上课不集中注意力听课,课堂想学习的重点难点就无法掌握,课后要花几倍的时间才能补上。

不管什么时候学习时,脑子开小差、坐立不安、分神都会影响学习效果。

4、养成认真学习的习惯
家长要帮助孩子克服马虎的毛病。

如:晚上做完作业后叮嘱孩子认真检查,并教会孩子如何检查作业;收拾书包时要督促孩子检查是否忘记明天要交的作业和书本及学习用具等;写作业在认真的基础上加强速度锻炼等。

5培养“有错就改”的好习惯
有的孩子,作业发下来后,上面有老师的“红差差”,可他们很少往心里去,不做纠正,测试卷发下后只看看分数,不认真分析原因并修改错题。

学习是积累的过程,也是不断修补漏洞的过程,一门功课你的知识漏洞越少,就学的越好,考试成绩就越高。

考试错的地方就是孩子的知识漏洞最大的地方。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建立一个“纠错本”,每次作业和考试后,让孩子把错的题抄下来,并作出正确的答案。

家长经常督促孩子看看这些题,时间长了就会吧漏洞补上去。

6培养孩子专心致志学习的习惯
有的孩子在家里做作业,一会出来喝水,一会出来上厕所,有的一边做作业一边玩弄小东西。

这样的习惯会大大影响学习效率。

家长要注意督促孩子精神不能溜号,学习时不能做与学习无相关的事情。

如孩子的书桌上放了学习不用的东西,要把那些容易使孩子分心的东西收起来。

学习前让孩子把喝水和上厕所等杂事办完,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

7要保证每天都有一定的学习时间
有的孩子学习凭情绪,情绪好的时候,学习到深夜,不好的时候什么也不学。

知识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只能事倍功半。

8培养孩子“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
家长要告诉孩子,每天该完成的作业必须完成,不能拖欠。

更不能搞集中学习和临考突击复习。

这样得到的知识,不但数量少,质量也经不起严格的考验。

9养成先复习再做作业的习惯
孩子在做作业前,家长要指导孩子先看书和参考资料,把所学的内容消化后再做作业,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

10养成“不耻下问”的好习惯
有的孩子遇到不懂的地方,在学校不敢问老师,在家里不愿意问家长,不会的东西从不向人请教。

有的孩子对所学的东西似懂非懂模模糊糊。

这些习惯会造成欠帐太多,对今后的学习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所以,家长要经常问问孩子“有没有不懂的地方,需不需要爸爸妈妈的帮助?”并教导孩子“不会的地方一定要问老师。


本文转自王慧辉家庭教育工作室u/4976/archives/2008/20081111153029.html
初二家长会材料2008年04月11日星期五08:43初二家长会材料初二家长会材料
主要内容
1、港中一年来的变化
2、初二年级学生的特点
3、学校采取的措施
4、对家长的几点建议
5、初二教师通讯录
一、港中一年来的变化
二、初二年级学生的特点
1、课程难度逐渐增大,容量逐渐增多,学生出现两极分化。

初二增加几何,英语难度也逐渐增加,部分学生出现掉队现象,个别学科开始亮“红灯”。

初中出现的掉队学生多数是在初二上学期出现的。

2、学生自主、独立、反叛意识增强。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学校及教师熟悉,部分学生不再对家长、教师“言听计从”,有了自己的主见和见解,个别学生可能出现与校外不良少年交往现象。

3、进入青春期,渴望与异性同学交往
初二开始进入青春期,由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急剧变化,产生愿意与异性交往的想法,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

4、部分同学出现厌学情绪
初二是一个学生有可能自我放松的阶段。

没有了刚进入中学的新鲜感,没有初三、初四的升学压力,部分自我约束能力差的学生自己放松,出现学习成绩下降现象。

我们发现初二学生有这样的现象“松一松,降一降;抓一抓,上一上”。

三、学校采取的措施
1、搞好诊断性测试,每月一次,查漏补缺。

为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学校每
月进行一次大型诊断性测试,及时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检查,本学期四次测试时间分别为:第一次:10月24日,第二次:11月4日,第三次:12月9日,第四次:1月13日。

2、每次大型考试后均召开年级教师会议,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认真分析、总结、表彰、奖励,提出今后工作的要求。

3、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加强初二的听课、评课。

本学期先后组织了青年教师的公开课、参加集团公司劳动竞赛讲课比赛和教师讲课大比武等活动,全面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

4、加强补差力度,对于部分出现掉队的学生,班主任进行谈话,提高这部分学生的自信心,任课教师进行辅导。

四、对家长的几点建议
1、家长要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1)父母对学生学习的要求要适当.
盲目地提出过高的分数指标,学生考了前10名还要受到指责,一定要学生每次都得90分以上,使学生产生过重的心理负担.这只能产生消极影响.所谓适当要求应该是一种较高而经
过努力又可以达到的要求,使学生在付出努力之后能达到目的,这样就能增强他们的自信。

(2)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要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应多表扬少批评。

如果只看子女学习不足之处,整日不给“好脸”,见面就是这个不对,那个不好,考试不好就一顿责骂。

这样学生就会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开始给自己一种“我不行”的心理暗示!长久下去就会滋长自卑心理、厌学情绪,学习成绩一再下降,结果虫子多了不咬人,自暴自弃,就很难办了。

(3)通过“竖比”看到学生进步有些家长喜欢给自己的学生定一个“参照人”(样板),经常对学生夸奖他如何优秀,以为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发奋,这样做的结果只能使学生反感。

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智力是不相同的,而且,每个学生都有自尊心,也都有上进心,家长拿自己学生的不足,去同别人家学生的长处相比,越比越让学生“无处藏身”,越比越让他“敌视”优秀生,也更厌恶学习,结果是使教育进入了“恶性循环”,好心办错事。

家长用“竖比”的方法,即拿学生的“今天”同他的“以前”相比,细心地发现他的进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寻找闪光点”。

如上次考试20分,这次40分,回家主动听英语录音带等。

让学生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感受到家长对自己是充满希望的,他才会继续努力去争取大一点的进步和成绩,真正建立起自尊与自信。

从而进入教育的“良性循环”。

2、如何提高孩子的成绩?
(1)只有预习,才会有优越感,才会胸有成竹地听课。

上课之前,对语文、数学及自己的弱科下一番功夫预习,听课时会自然地体验到一种优越感,会发现老师讲的内容并不难。

预习注意两点:(1)通读课本,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作记号。

(2)借助辞典和参考书,研究课后习题。

这两点缺一不可。

养成预习习惯,会从学习中尝到很多乐趣,会胸有成竹地听课,不用担心老师的突然“提问”,也是克服走神习惯的良药。

预习时间根据难易可长可短。

(2)趁没忘记反复练习
人的大脑记忆只是短时记忆,过一天便忘掉了,趁没忘记时反复练习,就能做到长时间的记忆。

复习方法有下列几点:
(A)每天抽半小时复习一次当天学习的内容。

文科最好把学习的主要内容背出来(主要内容并不多,老师一般会强调的)。

做几道与当天学习内容有关的数学习题(自备一本“题库”)。

(B)周末抽出2小时,对一周内学习的内容进行第二次复习,将文科要点背下来,并对数学重要问题反复练习,直到不看书也能顺利解答。

(C)考试之前,进行最后一次复习。

(3)掌握每门学科特有的学习方法,不要用一种学习方法对付所有功课。

如记忆为主的学科:英语、历史、地理、生物,理解为主的学科:数学、物理、化学,介于两者之间的学科:语文,方法各不相同。

(4)学习无“捷径”可走,需要每天付出努力。

(A)每日必做三件事:a.作业30-60分钟,b.复习当天内容十分钟至半小时,c.预习语文、数学十分钟至半小时。

每天在家学习2小时。

(B)周末写作业用半天,复习用半天,休息半天。

(5)为语数外选一本合适的参考书,并注意:
(A)把参考书当作补充知识的工具,预习、复习时可用。

重心要放在课本上。

(B)善于使用有色笔。

重点地方用红笔做记号,不明白地方用蓝笔,日后问老师。

(C)参考书要少而精,既买之则读之。

要反复读两三遍。

也可挑重点学习。

(6)养成发问习惯。

要做到:
(A)善于使用红、蓝笔,看书时,重点用红笔划条线,不明白用蓝笔画条“疑问线”。

找机会问老师和同学或查看参考书,直到明白。

(B)一有疑问,当天解决,切莫让疑问搁置太久。

时间过长,便没兴趣提起,疑问积少成多,成绩退步。

(C)向老师发问,只限于“实在想不通”的问题,小问题可在课前课后询问同学,班内前20名都是小先生。

(D)向老师发问,胆子要大,可直接冲到老师办公室请教,也可打电话。

(7)在家创造适宜的学习环境
(A)要有专门房间或用布帘隔开。

(B)房间保持干净,桌子上不要乱堆东西。

只放学习时非有不可的东西,学习结束后,收拾干净,每天坚持。

桌上可放花瓶,调节气氛,能提高学习效率。

(C)学习时保持家中绝对安静,驱除噪音。

(D)晚上学习,亮度不足,眼睛会疲劳,学习兴趣下降。

学习时的照明度应该是大约60瓦灯泡的直射,尽量使用日光灯。

(8)家长如何进行家庭辅导与检查。

对于学习比较自觉的学生,家长只要注意观察督促就可以了。

对于部分学习成绩下降,或成绩处于及格阶段以下(平均分在60左右)的学生,为弥补这些学生的差距,我们可以把要求适当降低,让这部分学生先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再考虑提高。

对于这部分学生,我们要实行“当日事当日毕”、“日日清”制度,因此请您每晚腾出一点时间检查学生对数学的基本概念和例题是否掌握,请您把例题抄出来,看是否会做,会做即算达标。

英语检查是否能流利地读出课文和单词,家长写几个英语单词的汉语意思,看学生能否写出英语单词即可。

对于平均分及格以下的学生,先做到这些基本要求,让他们掌握了基础知识,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后就可以逐渐提高。

相反,基础就没有打牢,就去做难度较大的事,肯定越拉越多,久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

3、对尚未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同学要控制上、放学的时间,避免受社会不良因素影响。

上学时间:早晨7:10出门7:25到校,中午1:00出门1:15到校
放学时间:上午:11:50放学12:00到家下午:5:00 放学5:20到家
要科学安排作息时间,每晚在家保证高效率复习2小时左右,9:00-9:30睡觉。

要保持充沛的体力和精力,防止头晕、头痛。

4、父母亲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
初中学生除前10名左右的优秀生外,大部分学生有学好的决心,但缺少毅力。

因此,父母亲对学习的态度会极大地影响学生。

父母喜好读书、看报,特别是学习新事物,跟上时代的新观念和行为的本身,就是对学生最有效的、最深远的教育。

要把辅导孩子学习看成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

做父母的不要有空就手持遥控器,两眼直盯电视,或者噼噼啪啪打扑克,唏哩哗啦搓麻将。

要尽量拿出时间多陪陪孩子,父母也能在这种家庭教育中尽享天伦之乐。

相反,家长只顾自己挣钱、打牌、钓鱼,对学生学习不管不问,有可能毁掉学生一生。

5、家长要注意学生青春期心理变化,避免分散精力。

当学生进入青春期之后,由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急剧变化,产生愿意与异性交往的想法,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

从心理角度看,男女同学的正常交往活动是有益无害的。

由于男女同学各自特点不同,男生往往比较刚强、勇敢、不畏艰难、更具独立性,而女生则更具细腻、温柔、严谨、韧性等特点,男女同学的正常交往可以促使双方互补,对他们的性格发展和智力发育都有益处。

一旦学生与某个异性频繁接触就认为是…早恋‟,必须打散,这样反而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发生真正的…早恋‟。

如果不出现过分的行为,家长应该鼓励学生经常与本班或本校的异性同学进行集体式的接触,以使学生尽早学会如何与异性交往。

家长要成为学生的感情寄托。

有的家长忙于工作,或只重视学生的学习,不注重和学生进行
沟通,父母不能成为学生的感情归宿,学生心里的话无法给父母讲,就有可能找别人说,部分同学就会找异性同学诉说。

所以父母要经常与学生聊天,增进彼此的感情。

6、父母不要打骂学生。

批评孩子要做到“三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古人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这是教育原则的经验之谈,是值得家长和老师效法的金玉良言。

要敢于在人前背后多说自己孩子的长处。

即使孩子有缺点错误,父母要善于引导,不要严厉训斥甚至拳脚相加。

老师和家长满怀着爱的期望对儿童的进步起着激励作用。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国森塔尔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如果老师和家长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充满信心,学生的智商可提高15-27分。

相反老师和家长对孩子不予以任何期望,孩子就会象一棵无人修剪的小树一样,不会成为栋梁之材。

当然,如果对孩子期望过高,超出了实际能力,也不利于成长。

有些家长认为:学生不打不成才,棍棒下面出孝子。

只要学生有一点过失和错误,不是打,就是骂,打骂后还要罚站、罚跪、不准吃饭。

其实,这种教育方法不但不能使学生认识到错误,还会使学生为逃避打骂而学会撒谎,不讲真话;个性强的学生还容易产生抵触情绪而变得更倔强、暴躁,更不听话。

因此,打骂、体罚会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坏的影响。

批评或严厉批评是非常必要的,但注意批评孩子要做到“三不”:
不当外人面批评孩子
不吃饭时批评孩子
不心情不好时批评孩子
2005年11月15日
初二家长会材料
[ 2007-3-28 10:00:00 | By: 菩提树]
初二家长培训材料
各位家长,大家好!
今天在座的都是初二学生的家长,据我了解,大家目前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问题,最担心的是孩子交异性朋友的问题,今天我就重点给大家谈这两方面的问题。

(如果时间允许,再给大家谈谈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因为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一、正确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力所能及的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在每次培训班上我都会对家长们说,厂长好当,科长好当,可是“家长”并不好当,尤其是今天作为独生子女的家长,从生下孩子的第一天起,就期待孩子成功,就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因为对一个独生子女家庭来说,一个孩子成功了就是百分之百的成功,一个孩子失败了就是百分之百的失败,我们只有一个孩子,我们的压力很大。

现在做家长的真的很不容易,我们都没有教子的经验,我们不可能像我们的父辈那样,这个孩子不成功,还可以指望下一个。

我们大部分都只有一个孩子,现在的社会竞争又是如此激烈,我们都感到输不起,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都担心自己的孩子失败。

尽管现在大家都在喊素质教育,但是我们国家的升学就业形势仍然那么严峻,你考不上大学,甚至说考不上一个好的大学,工作都是问题,所以,我们做家长的为孩子的将来考虑,首先就感到压力很大,我们又把这种压力有意无意的传给孩子,特别是孩子进入初中以后,家长最关心的就是孩子的学习问题,家长的情绪往往也会随着孩子成绩的起伏而波动。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儿。

”这是多少年分数教育下一句人人皆知的流行语。

实际上,现在中国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大都属于分数教育,考试分数不仅成为孩子的命根儿,而且也成为家长的命根儿。

孩子考试分数高,家长心里非常高兴,当别人问起孩子的成绩时,家长的得意、自豪之情就会溢于言表,那种成就感、满足感比自己取得了什么成绩都强烈。

孩子考试分数低,家长往往情绪低落,烦躁不安,感觉低人一等,感觉很没面子,感觉在人前抬不起头来,那种失落、那种无助、那种焦灼会让人寝食不安。

可以这样说,现在大多数家长与孩子谈话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是考试成绩。

应该说,家长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是正常的,但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误区,
误区之一就是,我们往往把大部分的精力和兴趣都集中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而忽略了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

家庭教育应该包括做人教育、个性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

例如,有一对夫妻在讨论孩子成长情况时,爸爸说,这孩子不太懂礼貌,对大人和同学说话都没礼貌那怎么行呢?妈妈马上辩护说,只要孩子学习好,考试成绩好,礼貌不礼貌是小问题,有礼貌又怎么样呢?有礼貌考不好也没用,上大学看你分数,你过不了录取分数线再怎么礼貌也只能是落榜。

这位母亲说,不要管太多了,管好他的学习最重要。

还有的家长说:“晚上看着孩子在台灯下写作业,对我们来说是一种享受。

相反,如果孩子和我一起看电视,我就心烦,担心孩子长大后还能不能有饭碗?”
这是不是大部分家长的心态?
作为家长,引导与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也是应尽的义务,但是,作为家长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教育孩子怎么做人,怎么发展自己的个性,怎么培养健康心理,怎么培养创新精神上。

不能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用在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上,都用在孩子的考试分数上。

误区之二是只关注孩子的成绩,却忽视了孩子自信心的培养。

比如有些家长一看到别人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好就着急,就爱说:你看谁谁怎么样,你就那么笨,就那么不争气等等。

这种方法不仅不解决问题,往往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并把孩子的自信心也给比下去。

有一位学生就对家长说:“您再说别的孩子比我好,我对自己就没有信心了!”。

误区之三是不能接受孩子的失败,要求孩子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希望孩子样样都成,样样都出人头地,希望孩子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这只是我们的愿望,实际情况不可能这样。

每个人在学习和工作中都会有不如意的地方,都会有出错的地方,有失败的地方,这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写东西写完后会发现几个错别字,特别是现在电脑打字同音字很容易打错,这不是常有的吗?我们把他改过来不就行了吗?
一个女孩在初中一年级时学习成绩一般,后来她在初中二年级考试排队又降了二十多名,受到她爸爸严厉的批评。

她爸爸警告她初三一定要考好,结果这孩子在初三的期末考试中感到第一天的考试成绩不好,就喝了敌敌畏自杀。

家长重视孩子的考试分数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分数毕竟是学习状况的一种重要反应。

作为家长,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应该告诉孩子,考多少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明白问题出在哪里,并与孩子一起分析,是题难不会做,没审好题,还是做题马虎,做的慢没做完。

把问题了解清楚后再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决,这样就会取得良好效果。

但是,如果采取简单化的做法,对于指导孩子学习没有任何帮助。

请看一些简单化的做法:
“快考试了,好好复习,争取达到**分,考到**名,考好了有奖励。

如果考不好,你什么也甭想。


“把成绩单给我拿出来--就考这成绩呀!我看你越来越没出息!”
“你上次都比这次分数高,你是越来越倒退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