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尿液肿瘤标志物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合集下载

肿瘤标志物临床应用研究现状

肿瘤标志物临床应用研究现状

肿瘤标志物临床应用研究现状【关键词】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是指肿瘤组织产生或诱导产生的能够反映肿瘤自身存在的化学物质。

理想的肿瘤标志物应该是肿瘤组织特有而不存在于正常组织,但目前还未找到这种正常组织中绝对不存在的肿瘤特异成份。

人类对肿瘤标志物的熟悉最先可回溯到1846年,BenceJones 从后来证明为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尿液中发觉的BenceJones蛋白,其本质为浆细胞瘤分泌的一种免疫球蛋白轻链的二聚体,因分子量小,能够从尿中排出。

尔后又发觉一些肿瘤分泌的异位激素及促性腺激素等可作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及芽细胞肿瘤的标志。

20世纪40年代发觉碱性磷酸酶在成骨血瘤中显著增高。

20世纪50年代末发觉某些同工酶与肿瘤具有相关性,可用于肿瘤的诊断。

但是肿瘤标志物作为肿瘤诊断的普遍工具起始于1963年Abelev发觉甲胎蛋白及1965年Gold 和Freeman发觉癌胚抗原以后[1]。

目前肿瘤标志研究已从分子水平进入到基因水平,肿瘤标志的概念,内容及应用都在不断地扩展。

本文就目前研究较多的肿瘤标志物及其临床应用现状分述于下。

1 蛋白质肿瘤标志物1.1 甲胎蛋白(AFP) 由590个氨基酸组成的单一多聚体糖蛋白,含糖4%,分子量69 063,编码基因定位于染色体4q114q22区域。

要紧由胎肝合成,第二是卵黄囊,胃肠道黏膜及肾脏也能少量合成。

肝细胞癌、卵黄囊肿瘤、胚胎性肿瘤和一部份肝外肿瘤可从头合成胎儿期AFP而使血清AFP浓度上升。

AFP为肝癌的特异性诊断指标,>200 ng/ml为可疑,>500 ng/ml可确诊,可用于肝癌普查、疗效观看及预后的判定。

非肿瘤性疾病如先本性胆道闭锁症、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等AFP也可呈不同程度增高。

一样说来,良性肝疾患血清AFP上升是临时的,大多在2周~3周后下降或处于波动状态,常伴有转氨酶的同步或略早的上升;而恶性肝病的AFP常进行性升高,在初期时也无转氨酶上升。

肿瘤论文肿瘤标志物论文:肿瘤标志物的研究及临床应用分析

肿瘤论文肿瘤标志物论文:肿瘤标志物的研究及临床应用分析

肿瘤论文肿瘤标志物论文:肿瘤标志物的研究及临床应用分析[摘要] 目的由于肿瘤标志物能够对肿瘤进行早期的诊断,及可以对在治疗肿瘤过程中对效果进行跟踪,临床上逐步加强了对其研究。

方法肿瘤标志物应具备如下的特性:(1)肿瘤标志由恶性肿瘤产生的,并易在血液、组织液、肿瘤组织、分泌液中检测出来。

(2)应具有较高的专一性,不同种类的标示物应在该肿瘤的大部分患者中检出来。

(3)具有准确性,准确的存在于病灶部位,在正常的组织或是良性疾病中不应存在。

(4)具有早期无明显症状前准确的检测出结果。

(5)可以准确的反映出肿瘤的面积。

(6)可以对肿瘤治疗效果进行动态跟踪,反映出治疗的效果,并可以推断出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倾向。

结果在迄今临床上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可以进行简单的概括为几种:胚胎抗原、天然自身抗原、糖类抗原、细胞角蛋白、肿瘤相关的酶、激素以及某些癌基因等。

结论通过对不同的肿瘤进行进行标志,从而能够掌握癌致病基因、癌基因的转移倾向以及抑癌基因的方法。

[关键词] 肿瘤; 肿瘤标志物; 首选标志物肿瘤已成为现代人类健康的又一主要杀手,由于其就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等特性成为临床检验科室关注的重点[1]。

肿瘤标志物(tumormarker)是由肿瘤细胞本身存在或产生的微量的产物,具有与其他正常细胞分泌的物质不同特性[2]。

肿瘤标志物的出现对临床上诊断、疗效、预后情况、癌变、转移倾向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同时成为免疫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1 肿瘤标志物具有的基本特征肿瘤标志物是由肿瘤细胞产生或自身存在的特异性物质,在临床上认为理性的肿瘤标志物应具备如下的特性:(1)肿瘤标志由恶性肿瘤产生的,并易在血液、组织液、肿瘤组织、分泌液中检测出来。

(2)应具有较高的专一性,不同种类的标示物应在该肿瘤的大部分患者中检出来。

(3)具有准确性,准确的存在于病灶部位,在正常的组织或是良性疾病中不应存在。

(4)具有早期无明显症状前准确的检测出结果。

(5)可以准确的反映出肿瘤的面积。

2024年膀胱癌疾病治疗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膀胱癌疾病治疗市场发展现状

膀胱癌疾病治疗市场发展现状引言膀胱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不断增加。

膀胱癌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等多种方法。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新药的推出,膀胱癌的疾病治疗市场也在不断发展。

本文将介绍膀胱癌疾病治疗市场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目前的膀胱癌治疗手段手术治疗手术是治疗膀胱癌的常用方法之一。

常见的手术包括经尿道电切手术、经膀胱镜切除术和全膀胱切除术等。

这些手术方法在特定病例中具有较高的治愈率。

化疗和放疗对于无法手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化疗和放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法。

化疗使用药物来杀灭肿瘤细胞,而放疗则使用高能射线照射膀胱区域。

这些治疗方法可减少肿瘤的体积和数量,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免疫治疗近年来,免疫治疗成为膀胱癌治疗的新方法。

免疫治疗通过增强患者自身免疫系统的功能,使其能够更好地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

这种治疗方法具有较好的疗效,并且能够减少一些化疗和放疗的副作用。

膀胱癌治疗市场的现状膀胱癌治疗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膀胱癌治疗市场在过去十年中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态势。

这主要得益于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新药的不断推出。

目前,市场上已经存在多种治疗膀胱癌的药物。

这些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疗效,可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同时,一些生物技术公司也在积极研发新的治疗膀胱癌的药物,以满足市场需求。

在膀胱癌治疗市场中,手术仍然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虽然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等新技术逐渐得到应用,但其在膀胱癌治疗中的地位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未来,随着新技术和新药的不断推出,膀胱癌治疗市场有望进一步发展。

未来的发展趋势膀胱癌治疗市场的未来发展将面临以下几个趋势:1.个体化治疗: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膀胱癌的个体化治疗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患者的基因信息进行分析,可以选择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

2.新药的研发: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新药进入膀胱癌治疗市场。

这些新药具有更好的疗效和更小的副作用,能够为膀胱癌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和应用前景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和应用前景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和应用前景肿瘤标志物是指在体液、组织或细胞中可检测到的与肿瘤相关的物质。

通过对这些标志物的检测,可以提供肿瘤的早期筛查、诊断和治疗监测等方面的指导。

本文将探讨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和应用前景。

一、肿瘤标志物的早期筛查意义早期筛查是预防和控制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

许多肿瘤在早期并无典型症状,因此使用肿瘤标志物进行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乳腺癌标志物CA15-3和CA27-29的检测,可以帮助早期发现乳腺癌的迹象,提高治愈率。

另外,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检测也是早期筛查前列腺癌的重要手段。

二、肿瘤标志物的诊断意义肿瘤标志物在肿瘤诊断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些肿瘤标志物在某些肿瘤类型中的表达具有特异性,可用于确诊肿瘤的类型和位置。

例如,癌胚抗原(CEA)是结直肠癌的重要标志物,它的升高可以提示结直肠癌的存在。

甲胎蛋白(AFP)在肝细胞癌和睾丸癌中表达增加,可以用于诊断和监测这些肿瘤的治疗效果。

三、肿瘤标志物的治疗监测意义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可用于监测肿瘤治疗的效果。

在肿瘤治疗过程中,通过对特定标志物的监测,可以了解肿瘤的进展和治疗效果。

例如,白细胞介素-2受体α链(IL-2Ra)是恶性黑色素瘤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通过监测IL-2Ra的表达水平可以评估治疗的疗效。

四、肿瘤标志物的应用前景随着生物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肿瘤标志物的应用前景愈加广阔。

目前,基于肿瘤标志物的液体活检已成为肿瘤诊断领域的热点研究。

通过对体液中循环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可以实现对肿瘤的非创伤性评估和监测。

此外,肿瘤标志物还可应用于个体化医学的发展,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总结起来,肿瘤标志物在肿瘤的早期筛查、诊断和治疗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肿瘤标志物的应用前景将进一步拓展,为早期发现和治疗肿瘤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膀胱癌相关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膀胱癌相关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膀胱癌相关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膀胱癌在我国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膀胱癌相关肿瘤标志物可以用作早期诊断、监测复发及评估预后,因此膀胱癌肿瘤标志物一直是泌尿外科的研究热点。

笔者就膀胱癌相关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标签:膀胱癌;肿瘤标志物;联合应用膀胱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均位于我国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第一位,在美国的发病率为第5位,是人均治疗费用最高的肿瘤之一。

近十年间,膀胱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膀胱镜检是膀胱癌诊断的主要手段,但侵人性检查导致患者依从性差,且费用较高;尿细胞学是膀胱癌诊断和术后随诊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易产生假阳性。

膀胱癌肿瘤标志物有提高诊断准确性,协助疾病风险评估,监测肿瘤的恶性程度,预测肿瘤进展的潜力。

目前,BTA、NMP22、FDP等临床应用已获FDA(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批准,现将热点肿瘤标志物的研究综述如下。

1 膀胱癌相关肿瘤标志物1.1 BTA(膀胱肿瘤抗原)膀胱肿瘤抗原又被称为补体因子H相关蛋白,可干扰补体途径,使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系统,从而产生肿瘤。

膀胱肿瘤与膀胱的基底膜相接触,肿瘤细胞通过分泌基底蛋白与基底膜表面蛋白受体结合,进而释放出蛋白水解酶将基底膜破坏,产生的基底膜碎片进入膀胱后聚集产生BTA。

BTA的常用检测方法为BTAStat和BTATrak。

一项针对BTA与膀胱肿瘤关系(大小、分期、分级、发病类型、生长方式)的分析发现,随膀胱肿瘤的分期、分级的升高,BTA检出水平升高,多发肿瘤检出率显著高于单发肿瘤,且初发肿瘤明显高于复发肿瘤。

有学者对3733例膀胱癌患者相关文献行Meta分析发现,BTAStat对膀胱肿瘤诊断的准确率中等,还不能代替尿细胞学检查,也不能单独应用于膀胱癌诊断,为无创性膀胱癌诊断的可选方法之一。

BTA检测主要缺点是易随尿液状态的改变而出现假阳性,如浓缩尿、血尿、行侵人性检查及经BCG治疗后。

美国FDA已批准BT-ASrat、BTATrak应用于膀胱癌患者的诊断和随访,但是目前BTA仅在膀胱癌的诊断中起辅助作用,不能取代膀胱镜检查。

膀胱癌尿液肿瘤标志物的现状和研究进展

膀胱癌尿液肿瘤标志物的现状和研究进展

专 家 讲 座

膀 胱癌 尿 液肿瘤 标志物 的现状和研究进 展
吴亦 硕 姜吴文 丁强 2 0 0 0 4 0) ( 复旦 大 学附属华 山医院泌尿 外科 上海
摘 要 目前膀胱癌诊断和随访 主要依 靠尿 细胞 学检 查、影像 学和膀胱镜相结合的方法 ,但影像 学检查无法 明确诊 断 ,膀胱镜检 查属有创操作 ,尿脱落细胞 学检 查的灵敏度低 。近年来很 多尿 液 中膀胱肿瘤标 志物被 发现并应 用于临床 ,
KEY W ORDS b l a d d e r c a n c e r ; u mo t r ma r k e r s ; 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在世 界范 围 ,膀胱癌 的发病 以男性 为主 ,其发病率 居男性肿瘤发病率 的第 7位 , 死亡率居男性肿瘤 的第 9位 ,
也相 对较低 。因此 ,后来 出现 了第 二代膀 胱肿瘤抗 原检
测 试 验 ,包 括 B T A s t a t 和B T AT R A K,这 两 种 方 法 是
测方法 是众多研究者追求 的 目标 。一个好 的膀胱癌尿液肿 瘤标志物应 当具有高灵敏度 、高特异度 、相对经济 、可以
长期随访 的特点并能最大限度减少患者的创伤 。 目前 ,已
i n f o r ma t i o n o f b l a d d e r c a n c e r t h r o u g h u r i n e . At p r e s e n t t h e r e a r e ma n y b l a d d e r t u mo r ma r k e r s f o u n d a n d a p p l i e d i n t h e c l i n i c .

泌尿系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泌尿系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除了上述 3种 , 目前研究 较多 的尿路 上皮肿瘤 瘤 标 还 有 :纤 维 蛋 白原 降解 产 物 (D 1 F P 、端 粒 酶
fe mea1 T l rs、基 质铁 蛋 白酶 ( o MMP 、C F A 1 1 ) Y R 2— 、 人膀胱癌抗原 fB 1 U C、细胞角蛋 白 2 、S rin 0 uvv 、组 i 织多肽特异抗原 (P ) A H ae等。几乎所有瘤 T S、H — A s 标均能在尿中检测到。与尿细胞学 比较 的研究表 明 ,
影 响检测结果。
核 基 质 蛋 白 2 2
癌 ,在行 保存 器官手 术后 大 多数 病人 (0 8 %)将 复
发。因此 ,术后随访 ,并 及时发 现肿瘤复 发极为重
要。多年来应用 的主要 随访手段 有尿脱落 细胞学检
查结合膀胱镜检查 。膀 胱镜检查属 有创性检 查 ,对 病人造成痛苦并有 可能 造成感染 ;尿细胞 学检查敏 感性差 ,在膀胱 癌诊 断和 随访过 程 中易造成 遗漏 。
达或低表达f 低分泌或 释放 ) 的分子 , 即分子标 志物 或 生物标志物 , 主要用于肿瘤诊断 、 肿瘤预后判断 、 治疗 后随访、 化放疗敏感性判断等 。近年来 , 泌尿系肿瘤标 志物 的研究以膀胱癌和前列腺癌为主 , 以下就膀胱癌 和前列腺癌肿瘤标志物研究进展做 一介绍 。
白 (C Hr) h F p。在体外 细胞培养 中 ,多个膀胱癌 细胞 株分泌 h F r ,而正常膀胱上皮细胞和其他上皮细 C Hp
法 为定量 E IA检测法。研究认 为 N 2 LS MP 2对尿路上 皮 癌的特异性为 7 %,敏感性为 7 %。但 实际应用 3 1 中其特异性较文献 报道 的低 ,因为泌尿系结 石 、炎 症 、血尿等均可能造成假 阳性结果。

肿瘤标志物检查及临床应用进展

肿瘤标志物检查及临床应用进展

,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03
肿瘤标志物的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为医生提供及时的治疗方案调整依据。
03
肿瘤标志物在临床治疗中的 应用
肿瘤标志物在指导治疗策略中的应用
肿瘤标志物水平可反映肿瘤的进 展情况,有助于医生制定个性化
的治疗方案。
通过监测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医 生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
发现肿瘤,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肿瘤标志物检测技术的改进和发展
总结词
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肿瘤标志物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得到了显著提高。这些技术包括免疫分析、 质谱分析、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详细描述
近年来,肿瘤标志物检测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传统的免疫分析方法得到了改进,如化学发光免疫分析、酶联免 疫分析等,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同时,质谱分析、分子生物学方法等新技术的应用,使得肿瘤标志物 检测更加准确和可靠。这些技术的改进和发展为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
肿瘤标志物存在于体液、组织或排泄 物中,通过化学分析或免疫学方法进 行检测。
肿瘤标志物的分类
按来源分类
可分为肿瘤自身产生的标志物和宿主对肿瘤反 应产生的标志物。
按功能分类
可分为肿瘤特异性标志物和肿瘤相关性标志物。
按检测方法分类
可分为生化类、免疫类、细胞分子类等。
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方法
生化检测
通过生化分析技术检测体液中的 肿瘤标志物,如酶、蛋白质、代 谢产物等。
治疗效果。
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可以作为 评估新药或新疗法效果的指标,
有助于药物研发和临床试验。
肿瘤标志物在预测复发和转移中的应用
01 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可以预测肿瘤的复发和转 移,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

尿膀胱癌抗原作为膀胱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尿膀胱癌抗原作为膀胱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中存 在 正 常尿路 上 皮 来 源 和 上 皮肿 瘤 来 源 的特异
C 片 段 , C 、 K 、 K1 、 K1 K 如 K7 C 8 C 8 C 9和 少 量 的
5 5 内的复发 率高 达 6 ~8 , 约 2 将 ~1 年 O 5 且 O
进展 为浸 润性 肿瘤 L , 1 因此 及早 发现 膀胱 肿 瘤 和复 ]
UB C检 测 膀胱肿 瘤 的总体 敏 感性 和 特 异性 分 别 为 2 ~8 、2 ~ 9 。UB 1 O 7 5 C最 适 临 界 值 以 实 际研 究 中的 RO C曲线 确定 。
2 2 UB . C与膀 胱肿 瘤 生物学 行为 的关 系
种 不 同的 C 它 们 可 进 一 步 分 成 I型 ( K 9 K , C ~
1 ) Ⅱ型 ( K 1 ) 中间 片段 的正 常形 成 中需 9和 C ~8 。 要不 同类 型 的 C 一 种 I型 片 段 和 一 种 Ⅱ型 片 K (
段 )两 种类 型 片段构 成一 对 。在单 层上 皮 、 , 管状 上 皮 、 状上 皮 、 覆层 上皮 、 腺 假 移行 上皮 和肿 瘤来 源 的 上皮 细 胞 中 ,存 在 着 大 量 的 C 片 段 8和 1 。 K 8 C 的变 化 已被 认 为 是上 皮 来 源 的肿瘤 细 胞 的一 K
发肿 瘤是 治疗 的关 键 。 目前 传统 的诊 断 和 随访 方
法是膀 胱镜 和 尿 细胞 学检 查 。前 者 为 诊 断 膀 胱 肿 瘤 的金标 准 , 为侵入 性检查 , 但 费用 昂贵 ; 后者 虽无 创 且特 异性 高 , 对不 同级别 或期 别 的肿 瘤敏 感性 但 低[, 2 且受 主 观 因素 影 响大 。因此 寻找 无创 、 感 、 ] 敏 特 异且 简单 可行 的尿 肿 瘤标 志物 进 行 膀 胱肿 瘤 的 诊 断和 随访成 为近 年研 究 的热 点 , 如尿 膀 胱癌抗 原 ( C 、 基质蛋 白 2 ( UB ) 核 2 NMP 2 、 胱 肿 瘤 抗 原 2)膀 (T 、 B A) 纤维 蛋 白和纤 维 蛋 白降解 产 物 ( D ) 纤 FP、

尿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膀胱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尿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膀胱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s cfcte r 2.2% , 4.1 , pe i ii swe e 9 i 9 % 90. 2% a d 8 3% n 4. r s eciey.Th d a no tc e iiiy n c a y o e p tv l e ig si s nstvt a d ac urc f
c m ie e c o f uv i C x2+N 2 ees p r r o t s f igeS ri n C x2 N 2 ( < o bn dd t t no ri n+ o - ei S v MP 2 w r u e o t h eo n l u v i , o 一 , MP 2 P i o s v 0 0 ) C n ls n T e c m i d d t t n o r e S ri n C x2 a d N 2 c n ice s h a y . 5 . o cu i h o bn e ci fu i u v i , o 一 n MP 2 a n rae te e r o e e o n v l
Th d t cie s nstvte o ie Su vv n,Co 一 NMP 2 n S r i i + Co 一 + NM P r 4.1 , e e e tv e iiiis furn r ii x 2, 2 a d u vvn x2 22 we e 6 %
7. 6 9% , . % a d 8 . % rs e t ey t e a c r ce r 0 , 6 7 , 7 8 61 5 n 7 2 e p ci l ;h c u a iswe e8 % 8 . % 7 . % a d 8 6 v n 5. % r s e t ey; e e p ci l t v h
Can h 001, i a gz ou061 Ch n

肿瘤标志物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

肿瘤标志物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

肿瘤标志物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肿瘤标志物是指可以用于肿瘤诊断、预测预后和监测疾病进展的生物标志物。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肿瘤标志物的筛查和研究在近几年逐渐受到关注,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本文将从肿瘤标志物的概念、分类、研究进展、临床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概念和分类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细胞产生、分泌或释放的蛋白质、脂肪、糖类、核酸或其他生物分子,也可以指现有的特定肿瘤细胞表面的物质。

目前,常用的肿瘤标志物主要有以下几种:1、基因标志物:基因标志物是指某些特定基因或突变基因在肿瘤细胞中表达和突变的模式,通过检测肿瘤特异性基因或特定基因突变可以实现早期诊断和预测疾病预后。

2、蛋白标志物:蛋白标志物是指在肿瘤细胞的生命过程中所产生、分泌或释放的蛋白质,包括细胞表面蛋白、外泌体蛋白、细胞内蛋白等。

3、糖类标志物:糖类标志物是指在肿瘤细胞表面或肿瘤细胞分泌物中存在的一些特异性糖类结构,例如,CA19-9是人类胃、胰腺、胆囊、大肠癌等肿瘤细胞在表面或分泌物中常见的一种糖类结构。

4、核酸标志物:核酸标志物是指某些基因或miRNA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可以为肿瘤进展的预后提供重要的信息。

二、研究进展肿瘤标志物的筛查和研究在近年来呈现出逐渐加速的态势。

研究人员一方面在不断挖掘已有的肿瘤标志物的潜能,同时也在研究新的特异性标记物,并且研究人员还努力发展新的检测方法来提高灵敏度和特异性。

除此之外,研究人员还在尝试将多个肿瘤标志物联合使用,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例如,通过联合使用多项表观遗传学、生化学等检测手段,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多种诊断和治疗选择,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三、临床应用肿瘤标志物在癌症诊断、预测预后和疾病监测等方面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例如,针对一些常见的癌症类型,如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肺癌等,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则分别是CA15-3、PSA和CEA等。

临床医生通过对身体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查,可以及早发现肿瘤并明确肿瘤类型,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的效果。

尿液中膀胱癌肿瘤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尿液中膀胱癌肿瘤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尿液中膀胱癌肿瘤标记物的研究进展目前膀胱癌诊断及随访主要依靠尿细胞学检查与尿道膀胱镜检相结合,而膀胱镜检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还有诸多并发症及操作不便。

因此,从尿液中寻找可用于膀胱癌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的无创指标非常重要。

本文概述了主要的尿液中膀胱癌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标签:肿瘤标记物;膀胱癌目前膀胱癌诊断及随访主要依靠尿细胞学检查与尿道膀胱镜检相结合的手段,然而侵入性的尿道膀胱镜检操作不便,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还有感染、出血等风险。

因此,寻找可用于膀胱癌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的无创指标非常重要,尿液是膀胱癌理想的肿瘤标记物来源。

理想的膀胱肿瘤标记物应该具有的实验室特征:尿、血和肿瘤组织中存在并且其含量逐渐减少;不但精确预示肿瘤的存在,而且能够预示肿瘤的侵袭状态;标记物的水平须同疾病的严重程度相一致;检测方法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临床潜在作用:筛选高危人群;对血尿和排尿刺激症状患者的检查评价;患者术后的监测。

临床使用特点:检测结果的可重复性;收集标本方法简单实用;获取结果迅速,成本不高;检测方法简单,最好能在门诊进行。

本文将近年来尿液中膀胱癌肿瘤标记物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1 目前通过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用于临床的膀胱癌相关的无创诊断方法1.1 尿细胞学(cytology)尿细胞学不属于肿瘤标记物范畴,作为膀胱肿瘤诊断金标准已多年,传统细胞学(conventional cytology,CC)的涂片质量不十分理想,从而影响到细胞学的诊断。

尿脱落细胞学检测膀胱癌的敏感性为13%~75%,特异性为85%~100%,敏感性与肿瘤细胞分级密切相关。

1996年FDA批准的液基细胞学检测(1iquid based cytology,LBC)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涂片的制作方法,检测膀胱癌的敏感性为达90%以上,特异度方面与传统细胞学相当,对膀胱癌的诊断比传统细胞学更准确[1]。

目前常见的几种液基细胞学检查技术有:新柏氏TCT技术、超柏氏LCT技术、利普液基细胞学LPT技术、国产液基细胞学技术如LBP。

尿液中膀胱癌肿瘤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尿液中膀胱癌肿瘤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1 核 基 质 蛋 白 2 (u l r txpoe 2 N 2 ) . 3 2 n c a r rti 2 , MP 2 e ma i n
肌层浸 润型膀 胱癌 , 生存率 8 — 8 肌层浸 润型 膀胱 5年 8 9 %。
癌的 5年生存率 只有 4 — 3 3 6 6 %E。因此早 期诊 断及规 范 随 ]
岭南现代l 临床外科 2 1 年 4 02 月第 1 卷第 2 L g a o e l i u e , p. 0 2 V 1 2N . 2 期 i nnM dm Ci c i Sr r A r 2 1 , 0 1 0 n n sn g y . 2
19 5


述 ・
尿 液 中膀 胱 癌 肿瘤 标 记 物 的研究 进 展
于浩 综述 林 天歆 审校
【 摘要 】 目前膀 胱癌诊 断及 随访 主要依靠 尿 细胞学 检查 与膀胱 镜检 相结 合 的手段 , 现有 方
法 不仅 费用较 昂贵 ,同时为 患者带 来较 大的痛 苦 。尿 液作 为无创 标本 ,可提 供蛋 白质 、 N R A及
D A来 源 , N 是膀胱 癌理想 的肿瘤标 记物 。近年来 , 较多研 究关注 于尿液 中膀胱癌肿 瘤标记 物的 有
14 I . mmu o y nCt
I mu o y 是一种 通过 三个 抗体对 脱落 的膀胱 癌细胞 m nCt
表面的 2个粘蛋 白样 蛋 白及大分子 量癌胚抗原结 合的免疫 荧光 检测方法 l。mm n C t I u o y 检测有着较 高的特异性及敏感 8 l 性 ( 2 7 %及 6 ~ 5 , 6~9 3 8 %)但其特异性仍 不及 尿细胞学 。 由于 其高 成本 、对器械 的要 求及对检验 医生水平要求 较高也 限

尿脱落细胞的FISH检查在膀胱癌诊断及复发监测中的应用

尿脱落细胞的FISH检查在膀胱癌诊断及复发监测中的应用

尿脱落细胞的FISH检查在膀胱癌诊断及复发监测中的应用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肿瘤,尿液脱落细胞的FISH检查在膀胱癌诊断及复发检测的应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就FISH技术在膀胱癌诊断及术后复发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标签:FISH检查;膀胱癌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大约90%的膀胱癌为移行细胞癌。

膀胱癌术后复发率较高,术后需长期随访。

其诊断和术后随访方式一直是临床上研究的重要课题。

目前我国主要以膀胱镜检查辅以尿脱落细胞检查作为膀胱癌诊断及复发监测的主要手段[1]。

膀胱镜检查作为侵入性检查,会给患者带来痛苦,不易被接受,且对低恶性的膀胱癌患敏感度不高。

尿脱落细胞形态学检查敏感度低,易受到血尿、尿路感染及膀胱灌注化疗等情况影响。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已经批准了部分尿液膀胱肿瘤标志物(如尿核基质蛋白和膀胱肿瘤抗原等)用于膀胱癌的诊断,但也存在特异性低和高昂的检查费用等问题[2]。

寻找一种非侵入性的、特异性级敏感度高的新的膀胱癌诊断及复发监测方法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随着近年来肿瘤基因学的研究,荧光杂交技术(FISH)已广泛用于肿瘤的病因研究、治疗及诊断等多个方面,在膀胱癌领域也有极佳的表现。

目前尿脱落细胞的FISH检查已用于膀胱癌的诊断。

本文就尿脱落细胞的FISH检查在膀胱癌诊断及复发监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1 荧光杂交技术((FISH)简介[3]FISH是一门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原有放射性原位杂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非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

与传统的放射性标记原位杂交相比具有安全、快速、灵敏度高、检测信号强、杂交特异性高、能同时显示多种颜色等优点。

染色体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最早是随着绘制高分辨人类基因组图谱需求而出现的,此后广泛应用于基因领域的基础研究。

随着医学的发展,FISH这项原本用于基础研究领域的技术已经被迅速推广应用于临床。

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肿瘤的诊断、治疗等。

例如HER2基因擴增的双色FISH评估技术能够预期乳腺癌的预后并指导靶向治疗。

膀胱癌诊断标志物研究进展

膀胱癌诊断标志物研究进展

) 基因

Su

瘤 肿 瘤标 记 物检 测 是 无 创性 易行 性 的检 测 膀胱 癌


iv in

的表 达 具 有 细 胞 周期依 赖 性
Su
r Viv
M 仅 在 G 2/ 期 表

的方法

本 文 对 目前 正 在 或 有 可 能 用 于 临 床 上 膀 胱


in
与抑 制 细 胞 凋 亡 细 胞 周 期 调 控 肿 瘤


a n
7 10 0 6 1


C hin
a
a

M e d ic
l La bo
r
r a
to ry

T h e F ir s is
a e o m
H o s p ita l
n l o n
f Xi f
r
a n
Ji
r
a o to n
g U iv
u r
e r s
ity
Xi
m

a n
7 10 0 6 l
c
Ch in ha he
o s
n
s
y m p to
r
f

the
bl a dde
r
d ha
e m a tu r
Co
m
b in
f
s o m
e
0
f th e
s e
tu
e
m o r
m a r
ke
a r e
v a
lu
a
ble f o
;N e

膀胱癌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膀胱癌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关 键 镧 畴挠 癌 , 蝻 标 志物 ; ; 烈 生 尿 检 中 圈分 类 号 : 7 71 0 4 R 3 4.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63 3 (0 2 0 —0 40 1 0 70 20 ) 10 3—2 为 1 U ml但 也 有 ^认 为 高于 6 4 / 印 为 异 常 临 床 研 究 O/ , . U m] 证 实, 健康 志愿 者 屎 NMP 2水 平 与 临 床 型 T C 患 者 相 比 有 2 C 显著 差异 。C rii apnt 检 测 了 67啻 展 袢 N P 2的 水 平 , o等 6 j M 2 包 括 T C. 、 性膀胱疾 病 患者和健 康^ , 现 临床型 T C C 卷者 良 发 C 忠 者 中段 屎 N P 2永 平 明 显 高 于 良性 疾 病 组 和 健 康 ^ 组 M 2

8 , 显低 子 细 胞 学 (0 以 上】 西特 异 性 较低 和 对 早 期 5 明 9 。
纤维 蛋 白厚 降解 产 物 ( DP 、 柱 酶 、 NA 倍 性 和 S期 敏 分 、 F )端 D 血 型相 关 抗 原 和 增 殖 抗 原 等 其 中 已被 蔗 国 食 品和 药 品管 理 局( DA) 准 可 用 于 监 测 膀 胱 癌 患 者 的 有 NMP 2和 B F 批 2 TA。 丰 文 舟 绍 几 种 有 潜 在 价值 的膀 胱癌 标 志 袖 。
法。
个 理 想 的肿 瘤 标 志 物 应 无 侵 入 性 , 敏 巷 性 和 特 异 性 且
高 , 预 测 嶷 病 发展 和 治 疗 结 果 , 橙 测 复 发 . 快 速 , 作 简 能 能 且 操 单 , 廉 一 个 有价 值 的 膀 胱 癌 标 志 物 直 可 毗 改 进 T C 的 筛 竹 C 壹 和诊 断 , 作 为 肿 瘤 恶 性度 的 特 征 , 可 判 定 预 后 连 些 标 可 还 志 物 的桂 测 对 象 可 以是 有 吸 烟 史 的 高 危 患者 , 膀 胱 癌症 状 如 有 血尿 或膀 髋 刺 礅 征 的 患 者 和 已被 确 诊 为 膀 胱 癌 或 经 治 疗 后 的 患者 。癌 标 的有 效 性 必 须 用 它们 区分 恶 性 肿 瘤 病 理 井 期 和 分 教 的 能力 进 行 监 测 。 目前 已 出现 的 膀 胱 癌 标 志 精 包 括 棱 基 质 蛋 白 2 ( ula mar r ti , 2 n c r t x p oe NMP 2 、 胱 肿瘤 蛋 白( ld e i n 2) 膀 ba —

尿膀胱癌抗原作为膀胱肿瘤标志物的临床评价

尿膀胱癌抗原作为膀胱肿瘤标志物的临床评价

CHEN a Hu ,XI ANG i gj ,Z M n — e HANG a ta. i Hu ,e 1
( n a g Ra jj Na y n ommu oo y La o ao y ,Luwa a c fRujn Hos i l h n h i 0 0 0,Chia d n lg b r t r nBr n h o i i pt ,S a g a 0 2 a 2 n)
中图 分 类 号 : 3 . 4 R 7 7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6 1 0 ( 0 8 0 - 0 70 1 0 ~ 7 3 2 0 ) 1O 1 - 3
Ev l a i n o i r a d r Ca e a u to f Ur na y Bl d e nc r Antg n ie a i a y Tu o a k r f r Bl d e nc r s a Ur n r m r M r e o a d r Ca e
Ab ta t To de e m i e t e d a no tc e fc c furn r l d e a e n i e ( sr c : t r n h i g s i fi a y o i a y b a d rc nc ra tg n UBC)a heU— st rna y t i r umo r r f r t a s ton Ic l c r i ma o h l d r ( r ma ke o r n ii a e l a cno f t e b a de BTCC),a nz m e ln d n e y —i ke i mm un s r nta s y ( o o be s a ELI SA) wa e f r e o m e s r h c nc n r to f UBC i i s p ro m d t a u e t e o e ta in o n urne

膀胱尿路上皮癌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膀胱尿路上皮癌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validation of new protein biomarkers for urothelial

prospective
analysis[J].Lancet
Oncol,2006,7:
[4]Raina R,Pahlajani
ty
G,Ponsky LE,et a1.The clinical utili- i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more
methods for bladder
detection.
Key words:bladder பைடு நூலகம்ancer;molecular markers
膀胱癌是中国最常见的泌尿系肿瘤,大约90%
癌的早期诊断、监测以及预后评估受到越来越多的
关注。
的膀胱癌为膀胱尿路上皮癌。膀胱癌的复发或再发 率很高,60%一70%的患者可能复发,30%的复发肿 瘤恶性度增加,故治疗后需终生严密的随访¨o。目 前膀胱镜检查及可疑病变处活组织检查仍是膀胱癌 诊断和随访的金标准,但为侵入性的检查,患者依从 性差,价格比较昂贵,不宜作为常规检查;同时细胞 学检查的敏感性低,尤其对低分级肿瘤敏感性仅 20%一40%‘21,容易产生假阴性的结果。因此,寻
in
230.240.
of atypical
cytology
both-
[13]Goodison
S,Chang M,Dai Y,et a1.A multi・analyte assay
摘要:肿瘤标志物作为非侵入性的检查手段不仅可以用Tile瘤诊断和分型,对监测疾病复发和疗效判断等方面
也有重要作用。目前现有的检测方法没有达到理想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随着高通量技术的发展,新发现的许多 膀胱癌的分子标志物如DNA/RNA类、蛋白质类和代谢产物类或多种标志物的组合为膀胱癌的检测提供了更准 确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26·蝗压处型盘查!Q塑生!!旦笙!!鲞笠!!期』鱼!也!!!E:丛!坚!!Q堕z!!!:!!:№:!!关‘圳。

二、影响膀胱癌预后的危险因素目前关于预后的研究都集中在膀胱癌本身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及肿瘤标志物上,而对于环境暴露因素影响预后的研究却很少。

由于膀胱癌以为表浅性肿瘤为主,大部分患者接受了保留膀胱的手术,因此一些可能导致膀胱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可能又与膀胱癌的复发及预后相关。

1.吸烟:在影响膀胱癌预后的危险因素当中,吸烟是最受关注的一个因素。

Fl es hner等旧¨研究发现吸烟将增加膀胱癌复发的风险,但其他诸多关于吸烟与膀胱癌关系的研究尚无法确定吸烟与膀胱癌进展或预后相关。

A veyar d等心21在一篇系统综述中提示吸烟可能对膀胱癌预后有一定的影响。

2.饮酒:虽然各项研究都表明饮酒与膀胱癌发病没有关系,但饮酒与膀胱癌的预后却存在相关,有饮酒嗜好的膀胱癌患者预后相对要好旧J。

其他饮料摄入如咖啡、绿茶、红茶等与膀胱癌预后无关。

3.维生素摄人:J acobs等Ⅲ1发现长期服用维生素E而非维生素C能降低膀胱癌患者的病死率。

另一项队列研究表明维生素A对膀胱癌的复发没有影响ⅢJ。

4.非甾体类抗炎药:非甾体类抗炎药与膀胱癌预后密切相关。

服用环氧化酶一2抑制剂或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的膀胱癌患者其膀胱癌的复发率明显降低,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则没有影响。

一项关于非甾体类抗炎药塞来考昔是否能预防膀胱癌复发的随机双盲干预性研究正在进行中。

综上所述,膀胱癌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多种因素都参与到其中。

更多的病因及疾病预后危险因素仍需进一步明确。

了解膀胱癌的病因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对于膀胱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1]A ben K K,K i em ene y LA.Epi de m i ol agy of bl adder cancer[J].Eur U r e l,1999,36(6):660-672.[2]G a ndi ni S,Bot t er i E,Lodic e S,et a1.Tob acco s m oki ng and m e—t a—anal ys i s[J].I nt J Can cer,2008,122(1):155·164.[3]Bj er r ega ar d B K,R a asch ou—N i e l sen O.Sorens en M,e t a1.Tobaccos m oke and bl adder c ance r·-—-i n t h e E ur opean Pros p e c ti ve In ve st i g at i o ni nt o C ancer and N ut r it i on[J].111t J C ancer,2006,119(10):2412—2416.[4]Ji an g X,Y uan J M,Ski pper PL,e t a1.Envir onm ent al t ob acco sm oke andbl adder ri s k i n s m oker s of Lo s A nge l es C ount y[J].C ancerR es。

2007.67(15):7540-7545.[5]H em eh M,Y am am ot o H,C heng K K,et a1.ne ef fec t o f sm oki n g t hem al e of bl adder m et a—anal y s i s and geogra ph i c al anal y—s∞f J].Int J C ancer,2009.124(2):412-419.[6]Z eege r s M P,V ol ov i cs A,D or ant E,e t a1.A l cohol cons um pt i on and blad-der ri sk:res ul t s f r o m The N et h er l ands C ohoa St udy[J].A m J Epidem i01.2001.153(1):38_41.[7]Sal a M,C ordi er S,C ha ng—Cl au de J,et a1.Coff ee cons um pt i on andbl adder can cer i n nonsm oker s:a po ol ed a nal ysis of c ase—co f l t r o l s tudie si n E ur opean count ri es『J1.C ancer C aus es C ont rol。

2000,l l(10):925-931.[8]Zee gem M P,D or ant E.G ol d bohm R A。

e t a1.A r e cof fee.te a,a nd t o t alf l u i d cons um pt i on a ss o e i at ed w i t h bl adder can cer r i sk?R es ult s f rom t heN e the r l a n ds C o ho a St ud y[J].C a ncer C aus es C ontr ol,2001,12(3):231.238.[9]La V ecc hi a C,N e—E.N ut r it i on and bl adder c ance r『J1.Cancer C aus esCo ntr ol,1996,7(1):95.100.[10]St e i nm a us cM,N u f l ez S.Sm i t hA H.D i et and bl adder c ar l ce r:a m et a—analys is of si x di e t ar y var i abl es[J].A m J Epi dem iol,2000,15l(7):693-702.[11]Tr i pat hi A,Fol s om A R,A n der s on K E.R i s k fa ct o rs f or uri n a ry bl addere ar c i n onla i n pos t m eno paus al w om en.T he I ow a W om en H ea l th St u dy[J].C ancer,2002,95(11):2316-2323.[12]W anna m e t hee SG,S haper A G。

W al ker M.Physi cal ac t i vi t y and ri sk ofcan cer i n m i ddl e—aged m e n[J].Br J C ancer,2001,85(9):131l一1316.[13]G a go—D om i ngue z M,C as t el ao J E,Y uan J M,et a1.U s e of per m anentha i r dy es and bl adder—cancer r is k[J].I nt J C ancer,2001,91(4):575-579.[14]C ast el ao JE,G ago—D om i ngnez M,Y uan J M,et a1.P he n obar bi ta l u∞and bl adder c anc er r i sk[J].E ur J Epidem i o l,2003,18(7):659-664.[15]D el cl os G L,Ler ner SP.O ccupat ional r i sk f act or s[J].St and J U rolN eph r ol Su ppl,2008。

(218):58-63.[16]C ant or K P,L ync h C F,J ohns o n D.B l adder c anc er,pa ri t y,and a g ef i r st bi ah[J].C ancer C aus es Cont rol,1992,3(1):57-62.[17]A b en K K,W it j es I A,Sehoenber g M P.e t a1.Fam i li al a g gr egat i o n ofur ot hel i a l cel l carci nom a[J].Int J C an cer,2002,98(2):274-278.[18]Li cht enst ei n P,H ol mN V.V er kas al o PK,et a1.Env i r on m e nta l and her-i t abl e fa ct or s i n t h e c aus at i o n o f cancer—anal yses o f c o ho r t s o f t w i n sf r o m Sw ede n,D enm ar k,and Fi nl and[J].N Ensl J M ed,2000,343(2):78-85.[19]O kkel s H,Sigs g a a rd T,W ol f H,et a1.A ryl am i ne N—ac e t yl t r ans fe r'a se(N A T I)and2(N A l2)pol ym or phi s m s i n su s cep t i b i l i t y bl adderc anc er:t he i n f lue n c e of sm o ki ng[J].C anc er E pi dem i o l B i o m ar k emPre y。

1997,6(4):225—231.[20]A ndr ew A S,G ui J,San der s o n A C,et a1.B l a d de r SN P panel pr e·di et s susc ept i bi l i t y and sur vi val[J].H um G enet,2009,125(5—6):527-539.[21]Fl eshne r N,G ar l and J,M oadel A,e t81.Infl ue nc e o f sm o ki ngt h e dis ea se·-r el at ed out com es o f p at i e n t s w i t h t o ba cc o—-as soc ia t edpe rfi cia l t r ans i t i ona l cel l car ci nom a o f t h e bl ad der[J].C ancer,1999,86(11):2337-2345.[22]A ve yar d P.A dab P,C heng K K,et a1.D oes sm oki n g i nf luence t heprogno s i s of bl adder ca nc er?A s y s t e m at i c r evi ew[J].B JU In t,2002,90(3):228-239.[23]W akai K,O hn o Y,O bat a K,e t a1.P r ognos t i c s igni f icance o f s el e c t ed li·f est yl e fa ct or s i n uri n a ry bl adder cancer[J].J pn J C ancer Res,1993,84(12):1223—1229.[24]Ja cobs EJ,H enion A K,B r i ggs PJ,e t a1.V i ta m i n C and vi t a m i n E sup—pl em en t us e and bl adder m o rt al i t y i n l a rg e e o hort o f U S m e n and w om e n[J].A m J Epidem i ol,2002,156(11):1002—1010.[25]M i chal e k A M,Cum m i ng s K M,Phel an J.V it a m in A and t um orr e n c e i n bl a dder cancer[J].N ut r C ancer,1987,9(2—3):143-146.[作者简介]谢立平(1961一),男,博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