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李清照-鹧鸪天桂花李清照阅读答案
《霜天晓角 桂花》《拟咏怀二十七首(其十)》《如梦令 建康作》等阅读理解答案与赏析
谢懋《霜天晓角·桂花》李清照《鹧鸪天·桂花》阅读答案对比赏析【阅读理解题目】:霜天晓角·桂花谢懋绿云剪叶,低护黄金屑;占断花中声誉,香与韵、两清洁。
胜绝,君听说。
是他来处别。
试看仙衣犹带,金庭露、玉阶月。
鹧鸪天·桂花李清照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
画栏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谓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1.两首词首句都写出桂花的颜色和特征、。
(3分)2.比较两首词表现手法的差异。
(4分)【参考答案】:1.黄色、清香、高洁(各1分)2.谢词直抒胸臆,言简意赅,一语道破了桂花的佳妙之处,清香、高洁。
李词采用侧面烘托,梅、菊都产生了羞愧和妒忌的心理。
所以作者论定:桂花是众多的秋季名花之冠。
李词还通过对屈原的抱怨,更突出了作者对桂花的珍重。
(每点2分,2点即可)庾信《拟咏怀二十七首(其十)》阅读答案及解析【阅读理解题目】:拟咏怀二十七首(其十)庾信悲歌渡燕水,弭节②出阳关。
李陵从此去,荆卿不复还。
故人形影灭,音书两俱绝。
遥看塞北云,悬想关山③雪。
游子河梁上,应将苏武别。
注:①诗歌写于诗人出使西魏时,当时,梁朝时局危难。
不久,西魏出兵灭梁。
②弭节:车马徐行。
③关山:边关山口。
这里指江南故国与北国往来的必经之地。
“李陵从此去……悬想关山雪”这六句是如何抒发诗人有国不能回的悲情的?【参考答案】:①用典。
使用李陵出塞因战败而被迫投降、荆轲刺秦而亡等典故表明诗人自己也会像他们一样一旦离开故国,再也不能回归。
②虚写。
想象:通过想象说从此以后故国朋友的形象会在自己的记忆中逐渐模糊,诗人也不能与他们再有书信来往了,进一步强化有国不能归的悲凉之情。
联想:通过诗人看到塞北的云联想到关山的雪等,表现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回答问题注重分析诗句使用的表现手法以及描写的内容和体现的情感。
比如,“李陵从此去,荆卿不复还”使用了李陵战败投降和荆轲刺秦而亡两个典故,以此表现诗人对不能再次回到故国的悲凉之情;再如“遥看”两句,诗人看到塞北的云想到了关山的雪,表现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高中语文课文《鹧鸪天》赏析与练习
鹧鸪天·桂花李清照(宋代)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深一作:轻)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阑通:栏)一、知人论世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
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此词作于公元1101年(建中靖国)之后,作者与丈夫赵明诚居住在青州之时。
由于北宋末年党争的牵累,李清照的公公赵挺之死后,她曾随丈夫屏居乡里约一年之久。
他们攻读而忘名,自乐而远利,双双沉醉于美好、和谐的艺术天地中。
此词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
二、注释鹧鸪天:词牌名。
“画阑”句:化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的“画栏桂树悬秋香”之句意,谓桂花为中秋时节首屈一指的花木。
“骚人”二句:取意于陈与义《清平乐·木犀》的“楚人未识孤妍,《离骚》遗恨千年”之句意。
“骚人”、“楚人”均指屈原。
可煞:疑问词,犹可是。
情思:情意。
何事:为何。
此二句意谓《离骚》多载花木名称而未及桂花。
三、译文此花浅黄而清幽,形貌温顺又娇羞。
性情萧疏远离尘世,它的浓香却久久存留。
无须用浅绿或大红的色相去招摇炫弄,它本来就是花中的第一流。
梅花肯定妒忌它,而它又足以令迟开的菊花感到害羞。
在装有华丽护栏的花园里,它在中秋的应时花木中无双无俦。
大诗人屈原啊,可真叫无情无义,在写到诸多花木的《离骚》里,为何岩桂不被收?四、赏析这首《鹧鸪天》词是一篇盛赞桂花的作品。
在李清照词中,咏花之作很多,但推崇某花为第一流者还仅此一篇。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7李清照词两首习题含解析4
李清照词两首一、课内精读(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第1~2题.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下列对这首词的内容与手法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薄雾浓云”,渲染了一种阴沉忧郁的氛围;“愁永昼”,极言白昼漫长没有尽头,暗示了词人的孤单寂寞。
B.“佳节又重阳”中的“又”字,有很浓的感情色彩,表明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突出了伤感的情绪.C。
“凉初透”的“凉”字,一语双关,不但写出重阳节时候天气的萧瑟,更含蓄地反映出词人心境的凄冷。
D。
“东篱把酒”是为了排遣离愁,“暗香盈袖”更触动了愁绪,“销魂"是愁的表现,“瘦"字是愁的深化。
项,“表明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理解错误,应为“表明词人独过佳节已非一回”.2.古人常爱用花比喻人之美貌,如“芙蓉如面柳如眉”“人面桃花相映红”等,而李清照却说“人比黄花瘦”,这样的比喻有什么丰富的内涵?体态相近,贴切地反映了当时作者由于与丈夫分别而产生的孤独、愁闷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
而菊花品格的传统象征意义,也酷似作者清高、淡泊的精神.这样的比喻极切合女词人的身份和精神气质。
以花喻人,花人相映,人如花,花似人,营造了婉曲优美的艺术情境。
“菊花”形象的特点,从词人与菊花的相似点角度思考作答.(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第3~4题。
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寻寻觅觅"四字,以议论开篇,准确地写出了词人处境的孤寂、心情的空虚以及无可排遣、无可寄托的精神状态。
B。
“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是“寻寻觅觅”的结果,不但一无所获,反被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笼罩,备感忧伤。
【古诗文阅读】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阅读练习
及答案
阅读
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鹧鸪天
李清照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晴团茶痛,梦断偏宜瑞脑茶。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①怀远更凄凉。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备注】①仲宣怀远:王颙,字仲宣,山阳高平人,建安七子之一。
曾写下《凭栏诗赋》,以渔父乡的情思。
其中存有“情眷眷而马跑泉兮,孰悲悯之屈县!……悲旧乡之壅隔分后,涕横坠而弗禁”之句。
1.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
a.词作开头便代普雷这就是深秋时节的一天,带着寒意的阳光借由琐窗,洒满在室内庭院中的梧桐树已丧失往昔婆娑身影。
b.这首词开头的景物描写渲染了气氛,为全词奠定了感情基调。
c.词作上片的著成由近及远,把自己情感粘附于外在物事的描绘上,颇耐人咀嚼。
d.“秋已尽,日犹长”,秋冬之白日本已较春夏时为短,但词人却觉得“犹长”,这就很让人寻味了。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恳请联系全词展开分析。
(4分后)
参考答案
1.c。
2.作者借梧桐来述说自己孤寂凄寒之恨;再以“酒阑”“梦断”诉说自己无法排遣的乡愁与怀人的愁苦;又由自己想到东汉诗人王粲,更觉凄凉;最后词人把笔宕开,说与其作无可奈何的怀乡之想,不如依旧开怀畅饮,一醉方休,不要辜负了这眼前盛开的菊花。
这里的“不如随分”,实是词人无可奈何,故作宽慰之辞。
(4分)。
鹧鸪天古诗阅读答案6篇
鹧鸪天古诗阅读答案鹧鸪天古诗阅读答案6篇在各领域中,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用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所涉及的内容可能只是某一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或某一知识点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我们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份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自己的阅读答案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鹧鸪天古诗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鹧鸪天古诗阅读答案1•鹧鸪天刘著①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管怨楼间。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星点点,月团团。
倒流河汉入杯盘。
翰林风月三千首②,寄与吴姬忍泪看。
【注】①刘著:舒州皖城(今安徽潜山)人。
原是北宋人,后由宋仕金,久居北国。
②“翰林”句:用欧阳修《赠王安石》诗句,“翰林”原指李白。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前两句为全诗定下感情基调。
“雪照”暗示为冬日;“玉指寒”一语双关,既表天气之寒,又寓心情凄寒。
B、三四句紧承“羌管”二字:羌笛幽怨,使人回想江南的梅花;人在天涯,可惜双鬓已斑,诗人自叹仕金太迟。
C、“倒流”句运用夸张手法,词人想象相聚后开怀畅饮,美酒如同天河倒流入杯中,把满腔愁怨忘得一干二净。
D、这首词的上片写离别滋味,追怀往日那难舍难分的场面,下片由当年写到此夕,思绪万千,抒发思念情怀。
2、请从景情关系角度赏析“星点点,月团团”二句。
(6分)答案:1、(5分)BC(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
B项,“诗人自叹仕金太迟”不正确。
诗人这是自叹滞留北国时间太长。
C项,“词人想象相聚后开怀畅饮”不正确。
此句意为只有借助忘乎所以的畅饮才能忘记满腔愁怨,含有借酒浇愁之意。
)2、(6分)此二句描写出一幅美丽迷人的夜空画面:繁星点点,明月团圆。
(2分)词人触景生情,看到星月而生思家归园之情;(2分)同时,以乐景衬哀情,如此美好的月夜更能衬托出人事的缺憾,寄寓无尽的离愁。
(2分)(意思答对即可)•阅读理解知识点汇总第一部分二种常见叙事线索:物线、情线。
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理解《鹧鸪天》含答案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理解《鹧鸪天》含答案(2023春·河北邯郸·高三校联考开学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①陆游插脚红尘已是颠②。
更求平地上青天。
新来有个生涯③别,买断烟波不用钱。
沽酒市,采菱船。
醉听风雨拥蓑眠。
三山老子④真堪笑,见事迟来四十年。
【注】①词作于乾道二年(1166年),是年作者四十二岁。
这一年春,陆游在隆兴府任上被免官。
他二月初离任,取陆路经临川、玉山入浙,于五月间开始了在三山西村的闲居时光。
②颠:通“癫”。
③生涯:生活。
④三山老子:作者陆游自称。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陆游一向是忠心报国、壮志难酬的形象,这首词表现的却是与之完全不同的隐者形象。
B.“新来”句写词人开始新的生活方式,“别”字表明词人意欲和过去生活决裂的鲜明态度。
C.“沽酒”两句和“醉听”句是对“买断烟波”的具体描写,展现了词人闲居三山时的生活。
D.“真堪笑”和“已是颠”相互照应,强化词人对自己曾经踏入官场的情感否定,结构紧凑。
2.词人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答案】1.A2.①“插脚”句和“更求”句写自己痴傻,步入官场,还想被重用,表达自责、愤懑之情。
②“新来”句至“醉听”句写归乡闲居,了无牵挂,自由随意而心生欢喜。
③最后两句写自己都觉得自己可笑,见事太迟,居然一直迟了四十年,表达自嘲和不平之情,此时的不平比开头的情绪平缓了不少。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A.“表现的却是与之完全不同的隐者形象”错。
从全词及写作背景来看,全词表达了词人被贬后的愤懑之情和闲居三山时的喜悦之情,但这种喜悦并非发自内心,也仅仅是自我解嘲。
说和忠心报国、壮志难酬的形象完全不同表达不准确。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开头两句,用自责的口吻,抒发愤激不平的感慨。
陆游从三十四岁出任宁德主簿开始走上仕途,到四十二岁被免官,八年期间调动频繁,却一直未被重用,自然会有满腹的牢骚。
【《鹧鸪天》原文】《鹧鸪天》阅读题答案
【《鹧鸪天》原文】《鹧鸪天》阅读题答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成语大全、谜语大全、汉语拼音、美文、教案大全、实用模板、话题作文、写作指导、试题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idioms, riddles, pinyin, American writing, lesson plans, practical templates, topic essays, writing instructions, test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materials Format and writing, please pay attention!【《鹧鸪天》原文】《鹧鸪天》阅读题答案【阅读答案】鹧鸪天刘著①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管怨楼间。
李清照《鹧鸪天咏桂》阅读答案鉴赏
李清照《鹧鸪天咏桂》阅读答案鉴赏李清照《鹧鸪天咏桂》阅读答案鉴赏「篇一」鹧鸪天贺铸重过阊门①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②,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注①阊门:苏州西门,词人旧居。
②晞:晒干。
此二句化用古乐府丧歌《薤(xiè)露》“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6.这首词上片的后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进行赏析。
答案比喻,窗前的梧桐在经历了清霜之后已经枝叶凋零,生意索然;而池中原先那对比翼双飞的白头鸳鸯如今也只剩下孤零零的.一只,它肯定也经历了失伴之苦吧!以“梧桐半死”和“鸳鸯失伴”为喻,将自己丧偶之痛和老来孤独之境表现得格外悲凉。
7.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下片作简要分析。
答案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亡妻的深厚感情和无限思念。
“原上草,露初晞”,借景抒情,既实写坟场之杂草凄凄景象,又暗示妻子逝世不久,感叹人生短暂,以引发下句“旧栖新垅两依依”的深情。
最后两句通过细节描写来写人。
作者躺在妻子曾睡过的床上,聆听着南窗的夜雨,遥想当年妻子在深夜里为自己补衣的情形,沉痛地表达了对夫妻患难与共、相濡以沫之情的深切怀念。
李清照《鹧鸪天咏桂》阅读答案鉴赏「篇二」【原文】一点残红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调宝瑟,拨金猊,那时同唱《鹧鸪词》。
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
【注释】①残红:此指将熄灭的灯焰。
②“梧桐”二句:化用温庭筑《更漏子》词:“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调宝瑟,拨金猊,地时同唱《鹧鸪词》。
宝瑟:指琴。
金猊:香炉。
③调:抚弄乐器。
④金猊:狮形的铜制香炉。
这句指拨去炉中之香灰。
⑤西楼:作者住处。
(1)词的上阕运用写景很有特点,请具体分析上阕是从哪些方面写景的。
(4分)(2)词的下阕说“不听清歌也泪垂”,请结合全词分析词中人物“泪垂”的原因。
【鹧鸪天阅读答案】鹧鸪天的阅读理解及答案
【鹧鸪天阅读答案】鹧鸪天的阅读理解及答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成语大全、谜语大全、汉语拼音、美文、教案大全、实用模板、话题作文、写作指导、试题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idioms, riddles, pinyin, American writing, lesson plans, practical templates, topic essays, writing instructions, test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materials Format and writing, please pay attention!【鹧鸪天阅读答案】鹧鸪天的阅读理解及答案【阅读答案】【原文】鹧鸪天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鹧鸪天桂花阅读答案
鹧鸪天桂花阅读答案【篇一:资阳市高三二诊语文试题及答案】ass=txt>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第1页到第4页,第Ⅱ卷第5页到第8页。
全卷共150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时,请将答题卡交回。
第 i 卷(选择题共27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星宿/宿舍角色/角逐蔓延/顺蔓摸瓜拓印/落拓不羁........b.雾霾/埋怨着想/着迷泥淖/泥古不化装载/载歌载舞........c.复辟/辟谣折腾/折耗躯壳/瓜子壳劲旅/鼓足干劲........d.铜臭/臭名削价/削减逼迫/迫击炮包扎/扎扎实实........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妥帖亲和力披沙拣金锐不可当b.蜇居副作用指手画脚屈指可数c.凑合哈密瓜眼花缭乱膏梁子弟d.犄角嘉奖令两全齐美仗义执言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用法正确的一项是()a.书法作品能传达诗文、辞章的意趣,展示书者的修养和人格。
通过对书法艺术的鉴赏,人们能悟出书道之美,因而点燃心灵深处爱的火花。
..b.中国在东海设置防空识别区是有效行使自卫权的必要措施,符合《联合国宪章》等国际法和国际惯例,是完全正当、无可厚非的。
....c.王岐山指出,党风与民风紧密相连,党员应该自觉成为引领良好民风的表率,上行下...效,党风正则民风淳。
.d.黄摩崖所著的《头颅中国》这部书,以恢弘的视野和石破天惊的洞见让惯看白文、懒....于思考的读者产生味同嚼蜡之感。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央视“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摄制组,将镜头对准大山深处和城市底层那些在艰难岁月里肩挑手扛撑起家庭重担的十二三岁小小少年令人肃然起敬。
《鹧鸪天》练习题及答案
《鹧鸪天》练习题及答案《鹧鸪天》练习题及答案鹧鸪天李清照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①怀远更凄凉。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①仲宣怀远: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建安七子之一。
曾写《登楼赋》,以抒怀乡的情思。
其中有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悲旧乡之壅隔分,涕横坠而弗禁之句。
1.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A.词作开首便点明这是深秋时节的一天,带着寒意的阳光透过琐窗,洒落在室内庭院中的梧桐树已失去往昔婆娑身影。
B.这首词开头的景物描写渲染了气氛,为全词奠定了感情基调。
C.词作上片的叙写由近及远,把自己情感附着于外在物事的描写上,颇耐人咀嚼。
D.秋已尽,日犹长,秋冬之白日本已较春夏时为短,但词人却觉得犹长,这就很让人寻味了。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联系全词进行分析。
(4分)答:作者借梧桐来述说自己孤寂凄寒之恨;再以酒阑梦断诉说自己无法排遣的乡愁与怀人的愁苦;又由自己想到东汉诗人王粲,更觉凄凉;最后词人把笔宕开,说与其作无可奈何的怀乡之想,不如依旧开怀畅饮,一醉方休,不要辜负了这眼前盛开的菊花。
这里的`不如随分,实是词人无可奈何,故作宽慰之辞。
(4分)创作背景这首词写秋景,寄乡愁,应是李清照晚期作品。
依词中仲宣怀远和莫负东篱两句,这首词大概作于李清照南渡后不久,时间大约是公元1128年(宋高宗建炎二年),那时赵明诚正在江宁任知府。
此词写作时间尚有争议,有人认为是李清照晚年流寓越中所作,当时赵明诚已去世,茶苦和梦断二语是暗寓作者的亡夫之痛。
赏析:《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南渡后的作品。
此词起笔写深秋凄凉的景色,移情于物,含悲秋伤时之意;接着写酒后喜茶,梦醒闻香,委婉含蓄,道出孤寂无聊的心境;而后引王粲怀远典故,借古寄怀,发思乡之幽情;结尾写借酒消愁,自我劝慰,凄婉情深。
全词塑造了一个由多重性格所组成的抒情形象,抒发了作者故国沦丧、流离失所的悲苦之情,立意奇巧,跌宕有致。
李清照《鹧鸪天—桂花》“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古诗词阅读理解
李清照《鹧鸪天—桂花》“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古诗词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鹧鸪天·桂花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注】,何事当年不见收。
【注】“骚人”句:传说屈原当年作《离骚》,遍收名花珍卉,以喻君子修身美德,唯独桂花不在其列。
俗语说:花品即人品。
从这个角度分析,你认为词人写桂花的用意何在?
【答案】桂花色淡味香,在百花中以“味”取胜;“色”属外在,“味”属内在,正与词人所追求的内在高尚德行相吻合;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桂花表达了对内在高尚德行的追崇。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思想主旨把握能力。
作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整体把握诗歌的主旨内涵。
本题中,从花品即人品,自然而然将花和人的美好品质联系起来。
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桂花表达了对内在高尚德行的追崇。
我们理解这首词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①注意把握桂花的形神特点,桂花色淡味香,在百花中以“味”取胜,“色”属外在,都是很美好的;①揭示桂花的内在品质,桂花“味”属内在,正与词人所追求的内在高尚德行相吻合;①知人论世,结合李清照身世加以解读。
鹧鸪天阅读附答案
鹧鸪天阅读附答案鹧鸪天苏轼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①1080年,苏轼谪居黄州时写下了这首词。
②浮生,语出《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一句,意为人生在世,虚浮不定,指短暂虚幻的人生。
①林断山明:树林断绝处,山峰显现出来。
②翻空:飞翔在空中。
③古城:当指黄州古城。
④杖藜:拄着藜杖。
杜甫《漫兴九首》其五:杖藜徐步立芳洲。
⑤浮生:意为世事不定,人生短促。
李涉《题鹤林寺僧舍》:偶经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1.联系全词,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这两句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象?(5分)答案: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夏末秋初雨后村舍周围烦乱衰落的景象。
远处树林高山,近处竹丛院墙,脚下小池衰草,耳畔蝉声四起。
这两句由远到近,由视觉到听觉,极有层次地描绘出词人所处的环境,流露出词人谪居黄州时落寞烦乱的心绪。
2.简析又字在全词中的含义和作用。
(6分)答案:又字表现了词人得过且过、日复一日地消磨岁月的无可奈何的心绪。
又用于浮生一日前,加深了词人的感慨,深化了词的主题。
又一日凉表现出词人的落寞失意,与前句殷勤昨夜三更雨形成对比,造成反差,又更加突出了词人失意无聊的心情。
3.上片描写景物运用了哪些技巧?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答:①远近结合②动静结合③听觉、视觉和嗅觉相结合(一点2分,必须结合诗句分析)4.有人说,这首词的最后两句是画龙点睛之笔,说说从中可以读出词人怎样的感慨(6分)答:因乌台诗案,苏轼被贬黄州,政治打击和仕途挫折使他的心情时感悲凉。
最后两句表面看,写感谢天公的深情厚意,使自己度过了凉爽的一天。
实际上却传达出诗人被贬黄州后无所事事、消磨时光的无奈和失落,含有辛酸的自嘲之意。
(大意对即可)5、请简要分析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一句在景物描写方面的特点。
(3分)答:(1)视觉、嗅觉相结合。
从视觉写色:白鸟翻飞与红蕖照水;从嗅觉写味:细细香香气绵长。
鹧鸪天·桂花阅读练习及答案
鹧鸪天·桂花阅读练习及答案
鹧鸪天·桂花阅读练习及答案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青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注】北宋党争期间,词人和丈夫赵明诚“屏居乡里十年”之久,这首词写于这段时间。
屈原当年作《离骚》,遍收名花珍卉,以喻君子之美德,唯独桂花不在其列。
1.这首词刻画了怎样的“桂花”形象,试请简要赏析。
(5分)
2.有人评价这首词“风格独特,颇得宋诗之风,即以议论入词”,请结合具体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6分)
试题答案:
1.这首词刻画了朴素低调的桂花形象。
(1分)桂花颜色“暗淡轻黄”,体态“轻柔”,生长环境“迹远”,幽静偏僻,但香味浓郁。
(2分)词人抒发了对桂花的`赞美(或喜爱)之情(1分),表达自己淡泊名利,高洁自处的情操。
(2分)
2.词人以议论入词,议论桂花之美,“自是花中第一流”为第一层议论,是直接赞叹桂花。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是第二层议论,以“梅”“菊”来衬托桂花,侧面赞赏桂花。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为第三层议论,以嗔怪屈原来间接表
达桂花之独特。
三层议论,将自己对桂花的喜爱之情推动到极致。
鹧鸪天桂花解析
鹧鸪天桂花解析嘿,今天咱就来唠唠李清照的《鹧鸪天·桂花》这首词,那可真是韵味悠长,像一坛藏在岁月深处的美酒,越咂摸越有滋味。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开篇这两句,就像给桂花画了幅传神的“小像”。
我记得有年秋天,去乡下的外婆家,刚一进村口,就被一股子甜丝丝、清幽幽的香气给“缠”上了。
顺着味儿找过去,好家伙,原来是外婆家院子外头那几株桂花树开得正旺呢。
凑近一瞧,这桂花呀,花朵小小的,颜色也不是那种艳丽扎眼的,是淡淡的黄,在绿叶丛里若隐若现,像一个个羞怯的小姑娘,低调得很。
花瓣质地轻柔,风一吹,轻轻摇曳,就这么安安静静地散发着馥郁香气,哪怕它长在不起眼的角落,离人远远的,可那香味就像长了翅膀,悠悠飘散开,直钻人的心窝里,把路过的人都给“俘虏”了,这不就是“情疏迹远只香留”嘛,桂花这品性,洒脱又迷人。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这话说得太有个性了,在她眼里,桂花才不屑去跟那些靠艳丽颜色博眼球的花儿争奇斗艳呢。
想想也是,公园里那些大红大紫的牡丹、芍药,确实美得张扬,一开花就引得众人围观看热闹、拍照打卡。
可桂花不玩这套,没那浓妆艳抹的外表,凭的是骨子里的香,是那种能沁人心脾、让人闻过就忘不了的独特韵味,稳稳站在“花中第一流”的行列,透着股自信和清高,就像班里那个不爱出风头,默默努力、身怀绝技的学霸,关键时刻一亮本事,大家才惊觉人家的厉害。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读着这几句,我仿佛看到了一场“花界比试”。
梅花傲雪凌霜,菊花隐逸高洁,那都是花里的佼佼者,可碰上桂花,怕是也要心生嫉妒、自惭形秽咯。
中秋佳节的时候,月亮又圆又亮,像个大银盘挂在天上,洒下清冷光辉,家家户户摆上月饼、水果赏月,这时候,院子里的桂花树就成了“主角”,满树繁星似的小花,在月光下闪着朦胧光晕,香气弥漫在空气中,和着团圆的氛围,把中秋的味儿衬得足足的,可不就是“画栏开处冠中秋”嘛,在这个特殊时节,它就是当之无愧的花魁。
鹧鸪天阅读理解附答案
鹧鸪天阅读理解附答案鹧鸪天阅读理解附答案鹧鸪天金朝刘仲尹楼宇沉沉翠几重,辘轳亭下落梧桐。
川光带晚虹垂雨,树影涵秋鹊唤风。
人不见,思何穷,断肠古今夕阳中。
碧云犹作山头恨,一片西飞一片东。
(1)请简要分析“楼宇沉沉翠几重”一句在全词中的作用。
(3分)答:10.(1)【试题答案】通过描写楼宇层叠深邃,树木重重围绕的空寂幽深的景象(1)为女主人公的活动提供背景,暗示了女主人公的身份(1)为下文女主人公凝愁聚恨的情感作铺垫。
(1)【试题考点】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词的结构作用,能力层级为D。
【试题解析】首句在全词中的作用一般有:①开篇点题,交代写作的某种信息②为下文对什么的描写作铺垫。
渲染某种气氛,烘托某种心情,为诗歌奠定某种基调。
联系本词首句写景句“楼宇沉沉翠几重”一一作答即可。
(2)请简要赏析词作最后两句的妙处。
(3 分)答:【试题答案】运用拟人手法(1分)写出了云被山头分隔,刹那间正是一东一西,他只是把这恨,藉碧云在山头的位置,化静态为动态(1分),让断肠之人更加断肠,(1分),含蓄隽永。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炼句,能力层级为D。
【试题解析】赏析句子题是一种综合性强、自由度大的题型。
它几乎涵盖了诗歌鉴赏的内容、形象、情感、语言、技巧、结构等所有的知识点;我们可以从手法、炼字、含意、色彩、情味、效果等方面着手,本句从修辞角度来说是拟人,衬托主人公的心情,余韵悠长。
(3)有人说这首虽是写愁,但无一“愁”字,请结合词的.上片简要分析。
(4分)答:(3)【试题答案】①开篇“沉楼重翠”明写女主人公居住环境的幽深空寂,实际上是突出主人公孤独寂寞之愁。
(1分)②“梧桐”句,主人公倚楼凝望所见之景,落叶梧桐不仅没有排解他的寂寞之愁,更把她的愁加深一层,伤秋之愁。
(1分)③“川光带晚”句,主人公把目光投向远方,看到傍晚时分虹垂雨的美丽景象,乐景衬哀情,引发对远方人的思念之愁。
(2分)④“树影”句主人公目光落在近处看到巢中鸟儿呼唤未归的同伴,更衬托她形单只影的孤独,层层递进。
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阅读答案
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阅读答案鹧鸪天李清照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青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注】1.北宋党争期间,词人和丈夫赵明诚“屏居乡里十年”之久,这首词写于这段时间。
2.屈原当年作《离骚》,遍收名花珍卉,以喻君子之美德,唯独桂花不在其列。
8.这首词刻画了怎样的“桂花”形象,试请简要赏析。
5分9.有人评价这首词“风格独特,颇得宋诗之风,即以议论入词”,请结合具体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6分8.这首词刻画了朴素低调的桂花形象。
1分桂花颜色“暗淡轻黄”,体态“轻柔”,生长环境“迹远”,幽静偏僻,但香味浓郁。
2分词人抒发了对桂花的赞美或喜爱之情1分,表达自己淡泊名利,高洁自处的情操。
2分9.词人以议论入词,议论桂花之美,“自是花中第一流”为第一层议论,是直接赞叹桂花。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是第二层议论,以“梅”“菊”来衬托桂花,侧面赞赏桂花。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为第三层议论,以嗔怪屈原来间接表达桂花之独特。
三层议论,将自己对桂花的喜爱之情推动到极致。
首二句咏物,以下转入议论。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反映了清照的审美观,她认为品格的美、内的美尤为重要。
“何须”二字,把仅以“色”美取胜的群花一笔荡开,而推出色淡香浓、迹远品高的桂花,大书特书。
“自是花中第一流”为第一层议论。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为第二层议论。
连清照一生酷爱的梅花“暗淡轻黄体性柔”的桂花面前,也不能不油然而生忌妒之意。
而作者颇为称许的菊花也只能掩面含羞,自叹弗如。
接着又从节令上着眼,称桂花为中秋时节的花中之冠。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为第三层议论。
传说屈原当年作《离骚》,遍收名花珍卉,以喻君子修身美德,唯独桂花不其列。
清照很为桂花抱屈,因而毫不客气地批评了这位先贤,说他情思不足,竟把香冠中秋的桂花给遗漏了,实乃一大遗恨。
【诗词阅读及答案】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阅读答案及赏析
【诗词阅读及答案】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阅读答案及赏析【诗词阅读及答案】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阅读答案及赏析鹧鸪节李清照在寒冷的天气里,梧桐应该讨厌萧萧的霜冻。
茶比茶更苦。
秋天已经过去,白昼依然漫长。
中轩① 怀远更荒凉。
最好带着尊重喝醉,不要失去东篱笆上的黄色菊花雄蕊。
①仲宣怀远: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建安七子之一。
曾写《登楼赋》,以抒怀乡的情思。
其中有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悲旧乡之壅隔分,涕横坠而弗禁之句。
1.对下列单词和句子的错误理解为(3分)(c)a.词作开首便点明这是深秋时节的一天,带着寒意的阳光透过琐窗,洒落在室内庭院中的梧桐树已失去往昔婆娑身影。
b、这首诗开头的场景描写夸大了气氛,为整个词奠定了情感基调。
c.词作上片的叙写由近及远,把自己情感附着于外在物事的描写上,颇耐人咀嚼。
d、秋天已经过去,白昼仍然很长,日本秋冬的白色比春夏短,但诗人认为它仍然很长,这很有趣。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联系全词进行分析。
(4分)答:作者用《梧桐》讲述了自己的孤独和凄凉。
然后用酒诉说你无法摆脱的乡愁和你珍爱的悲伤;他想起东汉诗人王灿,感到更加凄凉;最后,诗人放下笔说,与其感到无助的想家,不如高高兴兴地喝酒,不要喝醉,以免辜负他面前盛开的菊花。
最好按照这里的要点来做。
事实上,诗人别无选择,只能说些安慰的话。
(4分)创作背景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乡愁,应该是李清照的晚期作品。
根据诗中钟玄怀远和莫负东丽的两句话,这首诗可能是在李清照南渡后不久写成的。
时间大约是公元1128年(宋高宗建炎二世)。
当时赵明成是江宁的省长。
此词写作时间尚有争议,有人认为是李清照晚流寓越中所作,当时赵明诚已去世,茶苦和梦断二语是暗寓作者的亡夫之痛。
欣赏:《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南渡后的作品。
此词起笔写深秋凄凉的景色,移情于物,含悲秋伤时之意;接着写酒后喜茶,梦醒闻香,委婉含蓄,道出孤寂无聊的心境;而后引王粲怀远典故,借古寄怀,发思乡之幽情;结尾写借酒消愁,自我劝慰,凄婉情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鹧鸪天李清照|鹧鸪天桂花李清照阅
读答案
【--中秋节祝福语】
鹧鸪天·桂花①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②。
【注释】①北宋党争期间,诗人和丈夫赵明诚"屏居乡里
十年之久,这首词写于这段时间。
②屈原当年作《离骚》,遍收名花珍卉,以喻君子之美德,唯独桂花不在其列。
13、这首词刻画了怎样的"桂花形象,试简要赏析(4分)
答:这首诗刻画了朴素低调的桂花形象。
(答出"朴素低调1分)桂花颜色"暗淡轻黄,体态"轻柔,生长环境"迹远,幽静偏僻,香味浓郁。
(1分)诗人抒发了对桂花"的赞美(喜爱)之情(答出"赞美或"喜爱1分),表达自己淡泊名利,高洁自处的情操(答出"淡泊名利,高洁自处1分)。
14、有人评价这首词"风格独特,颇得宋诗之风,即以议论入词,请结合具体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4分)
答:诗人以议论入词,议论桂花之美。
"自是花中第一流为第一层议论,是直接赞叹桂花。
(1分)"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为第二层议论,以"梅"菊来衬托桂花,侧面赞美桂花。
(1分)"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为第
三层议论,以嗔怪屈原来间接表达桂花之独特。
(1分)三层议论,将自己对桂花的喜爱之情推到极致。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