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4膀胱癌细胞ARID1A基因的表达与细胞增殖活力相关性研究
RNA干扰抑制二磷酸腺苷核糖化因子鸟苷酸激酶1基因表达对膀胱癌T24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重点

Yah,Fe唱Chaojie,He Chaohong,Xu Yo鸭 Department of Urology,the Affiliated Tumor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Henan Zhengzhou 450008,China(Li J,Ren JK,Tian P,Ma Y,R昭叮,m c日);孔口研n
gY,Tianjin
of
Urolo—
300211,C^ina(‰y)
Corresponding author:He Chaohong.Email:hchdoc@126.corn To investigate effects of adenosine di—phosphate(ADP)ribosylation fac- kinase l(ASAPl)on guanylate proliferation and invasion of bladder carcinoma cells,and study wheth— The ex— ASAPl can serve as a potential target for gene therapy of human bladder carcinoma.Methods
can
【Key words】
Proliferation:
be inhibited by RNAi—targeting ASAPl. Bladder carcinoma;Adenosine di—phosphate ribosylation factor guanylate kinase 1; RNA interference
【Abstract】0bjective
tor
er
pression of ASAPI gene was knocked down by RNA interference(RNAi)in the 124 cells.The transerip— was detected by real—time reverse tion level of ASAPl transcriptas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qPCR).Activities of ASAPl protein were measured by Western blotting.The cell proliferation was detected bv methyl thiazol tetrazolium(M7IrI')assay.The invasion ability of cells was measured by Matrigel Transwell assay.Results reduced after RNAi(P<0.05)with 13.5%of eontrol group
siRNA抑制人膀胱癌T24细胞株VEGF的表达及细胞增殖

中固实验诊断学 20 年 1 第 1 卷 08 月 2
第 1 期
---—
—
4 7 -— - - —
文 章 编 号 :07 4 8 (0 80 —04 —0 10 — 27 20 )1 07 4
sN i A抑 制 人 膀 胱 癌 T 4细胞 株 V G R 2 EF 的表 达及 细胞 增 殖
李然伟 陈 秀玲 蔡 凤龙 张舵 舵 郭 万松 赵 燕颖 , , , , ,
(. 1吉林 大学第二医院 泌尿外科 , 吉林 长春 104 ; . 30 1 2 空军航空大学医院 , 吉林 长春 102 ; 302 3 长春市中心医院 泌尿外科 , . 吉林 长春 105 ;. 30 1 吉林 大学基础医学院 , 4 吉林 长春 102 ) 30 1
关键词 :R A V G ; s N ; E F膀胱癌 ; 转录聚合酶链 反应 ; i 逆 流式细胞术
中 图 分 类 号 :77 1 t3 . l 4
s i RNA ih b t VEGF e p eso n el r l e a in i 2 el i e L m一 n ii s x r s in a d c l p oi r t T 4 c l l I f o n n
摘要: 目的 探讨 s N (m lie e n N ) T4人膀胱癌细胞株 V G i A s a t rgR A 对 2 R ln r i f E F基因表达的抑制及 癌细胞增殖抑制和 诱导凋亡作用 。方法 体外构 建两个针对 V G E F基 因的 s E F的重 组质粒 , i G V 转染 T 4细胞 ; 2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TP R 测定 V G R —c ) E F基因的表达 , 并用 M F T 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 s E F 细胞 的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的影响。结果 iG对 V 构建的两个 s E F i G 重组质粒分别使 V G V E F基因表达下 调到空白组 的 2 .2%和 3 .3%;otl iN 10 01 cn o s A组的 V G r R E F基 因表达与空 白组元 明显差异。转染 s E F后 T4细胞生长受到抑制 , i G V 2 并发生细胞凋亡 , 凋亡率 分别为 4 . 55%和 3 . 59
ARID1A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ARID1A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杨扬;张小玲【摘要】ARID 1A是SWI/SNF染色质重塑复合物的非催化亚基,在多种人类恶性肿瘤中频发突变,近年来受到研究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该基因目前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抑癌基因.笔者对ARID1A的研究进展、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及相关作用机制作一综述.【期刊名称】《华夏医学》【年(卷),期】2019(032)001【总页数】5页(P143-147)【关键词】ARID1A;染色质重塑复合物;抑癌基因【作者】杨扬;张小玲【作者单位】桂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广西桂林541001;桂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广西桂林54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2.12;R730.5AT丰富结合域1A基因(ARID1A,AT-rich interactive-domain 1A)是染色质重塑复合物SWI/SNF(mating-type switching, SWI/sucrose non fermenting,SNF)家族中的重要一员,可以通过改变染色质结构来调控特定基因的表达。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多种人类恶性肿瘤中发现ARID1A的突变,其中在子宫内膜相关癌和卵巢透明细胞癌中其突变检测率最高。
同时,ARID1A在病毒相关胃癌、肝癌、乳腺癌和胰腺癌中也有较高的突变率。
笔者对ARID1A基因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1 ARID1A的基本特征1.1 ARID1A的基本结构ARID1A又名BAF250A或p270,位于1号染色体lp35.3,长约86 kb,是一个在恶性肿瘤中频繁突变或缺失的位点。
ARID1A包含20个外显子,编码一个分子量约250 kd,由2 285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蛋白,定位于细胞核。
ARID1A蛋白含有两个保守结构域,N段ARID(The AT-Rich interactive-domain)结构域和C端3个LXXLL基序。
ARID结构域由大约100个氨基酸组成,可与DNA结合。
RNAi沉默人膀胱癌T24细胞VEGF-C基因表达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RNAi沉默人膀胱癌T24细胞VEGF-C基因表达的实验研
究的开题报告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人膀胱癌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恶性肿瘤,其诱因多种多样。
膀胱癌细胞具有高度的侵袭性和转移性,其中VEGF-C是膀胱癌侵袭和转移的重要因子。
因此,研究VEGF-C的表达对膀胱癌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RNA干扰(RNAi)技术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的重要工具,可以通过靶向基因的特异性抑制,进而调控靶基因的表达。
RNAi技术已被广泛用于癌症研究和治疗。
本研究旨在通过RNAi技术抑制VEGF-C基因表达,探索其在人膀胱癌治疗中的作用。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将利用siRNA技术抑制T24细胞中VEGF-C基因的表达,观察其对T24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同时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RT-qPCR技术验证VEGF-C的表达情况,并通过细胞周期分析和裂解活动检测等方法评估RNAi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3. 预期结果和意义
预计研究结果将明确RNAi技术对膀胱癌细胞中VEGF-C的调控作用,为膀胱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同时,研究结果也可为更深入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和优化RNAi技术的思路。
shRNA沉默基因DNMT1的表达对膀胱癌T24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U ies y o ce c a d T c n lg Wu a 3 0 2 nv ri f S i e n e oo y, h n4 0 2 t n h
Ab ta t Obetv Toiv siaet eifu n e fsln igDNM T1g n yRNA tre e c ( sr c j cie n et t h le cso i cn g n e e eb i efr n e RNAi nt ep oi r — n )o h r le a f
干 扰序 列 的质 粒 ) p h A— NMT1 ; 规 培 养 膀 胱 癌 T2 及 sRN D 组 常 4细 胞 株 , 脂 质 体 Lp fca n 0 0将 构 建 成 功 的 重 用 i etmie2 0 o
组 质 粒 p h NA DN s R — MT1 染 进 入 T2 转 4细 胞 , 后 进 行 RT P R、 e tr l 检 测 各组 D 然 — C W sen bo t NMT1mR NA 及 蛋 白质 水 平
s RNA 沉 默基 因 DNMT1的表 达对 膀胱 癌 h T2 4细胞 增 殖 与凋 亡 的影 响 *
张 士龙 曾甫清 彭世 波 董 继华
泌尿外科
廖 贵 益
汪 良
40 2 302
华 中科 技 大 学 同济 医学 院附 属 协和 医 院
。中心 实 验 室 , 汉 武
第 3 卷 第 2期 第 1 5页 8 6
20 0 9年 4月
华 中科 技 大 学 学 报 ( 医学 版 )
Ac a M e n v S i c n lH u z o g t d U i c Te h o ah n
Vo . 8 No 2 P 1 5 13 . . 6
ARID1A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研究

ARID1A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研究肿瘤是现代社会中一个严峻的挑战,据统计,每年全球有超过1,000万人因肿瘤失去生命。
虽然当前临床肿瘤治疗手段日益成熟,但是肿瘤发生的病因和分子机制依然是人类追求的研究方向之一。
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许多基因和蛋白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ARID1A基因在近年来的肿瘤研究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从ARID1A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入手,深入分析其在肿瘤中的作用和调节机制。
1. ARID1A基因的概述ARID1A(AT-rich interactive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1A),也称为BAF250A (BRG1-associated factor 250A),位于人类染色体1p36.11区域,编码一个基因大小为约14kb的核蛋白质。
ARID1A基因受到了广泛的研究,其编码的蛋白质是一种与AT富含序列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 ARID1A在肿瘤中的表达状况ARID1A基因被认为是一个肿瘤抑制因子,其在正常细胞中通常能够发挥抑制肿瘤发生和发展的作用。
但在许多肿瘤中,其表达水平却显著下降。
具体来说,ARID1A基因在卵巢癌、胃癌、肝癌、肺癌、乳腺癌、结肠癌、胰腺癌、子宫内膜癌等许多恶性肿瘤中存在突变或缺失现象。
3. ARID1A调控基因表达的作用机制ARID1A在细胞中的主要功能是作为某些转录重组因子的一个亚基参与染色质重组和染色质修饰。
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改变染色质的结构,改变某些基因的表达水平。
在正常细胞中,ARID1A可以通过改变某些基因的表达来控制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如果ARID1A的表达水平低于正常水平,这将导致某些基因的表达失调,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4. ARID1A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前景ARID1A基因的下调与肿瘤的发生、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因此一些学者认为检测ARID1A基因的表达水平,可以作为判断肿瘤预后的一种新的生物学指标。
抑癌基因ARID1A的研究进展

抑癌基因ARID1A的研究进展张莹;吴迪;王潞;朱益平【摘要】DNA损伤修复缺陷可导致基因突变,进而诱发癌变.DNA损伤后可以通过染色质重塑复合物引起染色质结构改变,从而帮助损伤的DNA进行修复.SWI/SNF 是已知的一种重要的染色质重塑复合物,ARID1A作为该复合物中的一个亚基,是肿瘤抑制因子,在各种肿瘤中存在突变或缺失.对ARID1A的肿瘤抑制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有利于对癌症发生发展机制的深入了解,以期为癌症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本文对ARID1A的基本特征、在各种癌症中的作用机制,及其生物学作用等进行了综述.【期刊名称】《沈阳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21)001【总页数】6页(P69-74)【关键词】ARID1A;SWI/SNF;抑癌基因【作者】张莹;吴迪;王潞;朱益平【作者单位】皖南医学院研究生学院,安徽芜湖 241002;皖南医学院研究生学院,安徽芜湖 241002;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肿瘤科;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肿瘤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2在真核细胞中,DNA损伤修复能力的缺陷可导致基因突变,进而诱发癌变。
染色质重塑在DNA转录、复制、损伤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
SWI/SNF是重要的染色质重塑复合物,ARID1A是SWI/SNF的核心亚基,其在癌细胞中具有较高的突变率,是一种肿瘤抑制因子[1]。
本文对ARID1A在多种癌症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
1 ARID1A的基本特征1.1 SWI/SNF染色质重塑复合物在DNA复制、重组、修复及转录等过程中,染色质的包装及相应DNA分子发生改变,称为染色质重塑。
ATP依赖染色质重塑复合物和组蛋白共价修饰复合物一起参与染色质重塑,共同调控染色质的结构及基因表达[2]。
ATP依赖染色质重塑复合物有SWI/SNF、ISWI、Mi-2(染色质重塑和脱乙酰酶复合物)等[3]。
SWI/SNF复合物的成分在19.6%的人类癌症中突变[4]。
T24膀胱癌细胞ARID1A基因的表达与细胞增殖活力相关性研究

p n i n we e i e tf d i ir i bo o y me h d . e e mi e t ep te n fco a v l t n a d t ed s i c r — a so , r d n i e v to v a i l g t o s To d t r n h a t r so l n l o u i n h it tp o i n e o n l e a i n k n t s o d vd a , mp o e h e l i e e s r n c i t n p l me a e c an r a t n ( i r t i e i fi ii u l we e l y d t e r a— me r v r e ta s rp i o y r s h i e c i f o c n t o o RT— P q CR)
功 能 研 究 提 供 基 础 。方 法 利 用 梯 度 稀 释 法 分 离 获 得 膀 胱 移行 癌 细胞 系 T2 高 增 殖 亚 克 隆 细 胞 株 , 外 评 价 细 胞 4的 体
株 和 亲 代 细 胞 系 增 殖 活 力 差 异 , 测 细 胞 周 期 调控 基 因 C N 检 C D1和膀 胱 癌 肿 瘤 干 细 胞 标 志 因子 C 4 。检 测 染 色 质 重 D4 建 复 合 物 S / NF亚 基 基 因 A D A 在 亚 克 隆 和 亲 代 细 胞 系 的 转 录 表 达 水 平 差 异 。结 果 分 离 得 到 6 WIS RI 1 5个 T2 4的 亚 克 隆 细 胞 株 , 中 T2— 亚 克 隆 细 胞 株 不 同 于 亲 代 的 梭 形 形 态 , 细 小 的 圆 形 形 态 , 殖 能 力 明 显 强 于 亲 代 , C 其 49 呈 增 C —
【最新2018】拟Smac作用下膀胱癌T24 细胞增殖及凋亡的研究-范文模板 (2页)

【最新2018】拟Smac作用下膀胱癌T24 细胞增殖及凋亡的研究-范文模板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拟Smac作用下膀胱癌T24 细胞增殖及凋亡的研究引言Smac/DIABLO 蛋白(线粒体促凋亡蛋白)自被发现以来,经过几年的研究已经成为细胞凋亡研究中的一个热点。
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将其应用于泌尿系统肿瘤研究和治疗,并认为Smac/DIABLO及由它衍生而来的小分子多肽及其类似物将为未来泌尿系统肿瘤的治疗开辟一个新领域[1]。
纳米技术作为近年来出现的高技术新兴科学,由于其表现出现的各种特性,有利于医学及其各个分支的研究,特别是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着显着的意义。
其他常用生化试剂购自美国Sigma 公司。
2.2 细胞培养与实验分组实验2.3 MTT 检测细胞增殖参照 MTT 试剂盒使用说明。
2.4 Hoechst33258 检测细胞凋亡将各实验组2.5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RT-PCR)检测2.6 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检测2.7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以x ± s表示,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处理,不同处理组间差异采用ANOVA或 Dunnett T-test,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3.1 SmacN7-O-CMC-MNPS 联合磁场能显着抑制膀胱癌T24 细胞增殖及诱导凋亡和对照组相比,SmacN7-O-CMC-MNPS转染膀胱癌T24 细胞后和SmacN7-O-CMC-MNPS加磁场组均不同程度地出现肿瘤细胞生长抑制和凋亡;而SmacN7-O-CMC-MNPS 磁性纳米颗粒外加磁场对T24 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和诱导凋亡作用更明显。
3.2 SmacN7-O-CMC-MNPS联合磁场对膀胱癌T24 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在外磁场条件下,SmacN7-O-CMC-MNPS 转染膀胱癌T24 细胞24h、48h、72h 后采用Realtime RT-PCR 及Western blot 检测,结果可见Bcl-2 的mRNA 和蛋白的表达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
ARID1A在肿瘤中的作用及治疗方案的研究进展

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517:04 网络出版地址: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34.1086.R.20201215.1119.002.html◇综 述◇ARID1A在肿瘤中的作用及治疗方案的研究进展马丽英1,2,曹国珍1,2,林文楚1(1.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中心,安徽合肥 230031;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合肥 230026)收稿日期:2020-09-18,修回日期:2020-12-0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972191,81672647)作者简介:马丽英(1995-),女,博士,研究方向:肿瘤DNA损伤修复及表观遗传学,E mail:liying08@mail.ustc.edu.cn;林文楚(1972-),男,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肿瘤基因组学、肿瘤分子诊断与治疗、表观遗传学,通讯作者,E mail:wenchu@hmfl.ac.cndoi:10.3969/j.issn.1001-1978.2021.01.0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1978(2021)01-0001-05中国图书分类号:R329 24;R394 2;R730 23;R730 5摘要:ARID1A是染色体重塑复合物SWI/SNF家族BAF亚基中的一个成员,已有大量研究发现,ARID1A在多种肿瘤中存在突变,在有些肿瘤类型中突变率甚至可达到20%。
目前研究数据显示,ARID1A在癌症中作为抑癌基因影响相关肿瘤的发生发展,在肿瘤的形成、增殖、侵袭迁移、细胞周期以及DNA的损失修复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该文主要对ARID1A在泛癌中的研究进展、在肿瘤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以及潜在治疗靶点进行描述,希望为依赖ARID1A的肿瘤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SWI/SNF复合物;ARID1A;抑癌基因;合成致死;靶向治疗;进展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
染色质重塑因子ARID1A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染色质重塑因子ARID1A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窦晓坛;李丽;谢颖;邹晓平【摘要】目的探讨染色质重塑因子ARID1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胃癌石蜡病理标本103例及癌旁组织41例,制作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ARID1A在胃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较,ARID1A在胃癌中的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ID1A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和TNM分期相关.ARID1A是胃癌的独立预后因子,其表达越低,预后越差.结论 ARID1A在胃癌中表达降低,它的表达对评估患者预后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期刊名称】《国际消化病杂志》【年(卷),期】2015(035)002【总页数】4页(P136-139)【关键词】胃癌;免疫组织化学;ARID1A【作者】窦晓坛;李丽;谢颖;邹晓平【作者单位】210008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消化科;210008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肿瘤科;210008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消化科;210008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消化科【正文语种】中文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
近年来,虽然胃癌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但病死率仍较高[1]。
目前晚期胃癌的治疗以化学治疗为主,用于胃癌的靶向治疗药物还较少[2]。
由于胃癌是一种异质性很强的疾病,寻找与胃癌发病及预后相关的分子标志物显得尤为重要[3]。
染色质重塑因子AT丰富结合域1 A(ARID1A)是SWI/SNF染色质复合物家族的重要成员,ARID1 A失活导致的染色质重塑可促进多种肿瘤的发生和进展,提示ARID1 A起到抑癌基因的作用[4]。
目前有研究发现,ARID1 A在胃癌中存在高频突变,并与PIK3CA和TP53突变相关,提示ARID1 A在胃癌中起到重要作用[5]。
本研究旨在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ARID1 A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将其作为胃癌早期诊断、判断预后的指标提供依据。
【课题申报】膀胱癌的新分子靶向药物研发

膀胱癌的新分子靶向药物研发课题申报书一、课题的依据和意义膀胱癌是泌尿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全球第十一大常见癌症。
传统的化疗手段对膀胱癌治疗效果有限,药物耐受性引起大多数患者的衰竭。
因此,急需寻找新有效的分子靶向药物来改善膀胱癌的治疗效果。
本课题旨在开展膀胱癌的新分子靶向药物研发,以提高预后效果、降低毒副作用,为膀胱癌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和社会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1. 研究内容(1)膀胱癌发生和发展的分子机制研究:通过分析膀胱癌组织和细胞中的遗传变异和表达谱,揭示膀胱癌发生发展的关键分子机制。
(2)新分子靶向药物的筛选和优化:结合分子机制的研究结果,利用分子靶点筛选和模拟计算等方法,筛选出具有良好效果的新分子靶向药物,并优化其结构和特性。
(3)新分子靶向药物的药效评价:利用细胞实验、动物模型和临床试验等方法,评价新分子靶向药物的药效、毒副作用和安全性。
2. 研究目标(1)揭示膀胱癌发生和发展的关键分子机制,为新分子靶向药物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2)筛选出数个候选新分子靶向药物,并通过优化提高其抗癌效果和降低其毒副作用。
(3)评价候选新分子靶向药物的药效、毒副作用和安全性,为其后续的临床研究提供依据。
三、研究方案和方法1. 研究方案(1)收集膀胱癌组织和血液样本,进行遗传变异分析和表达谱测定,筛选出与膀胱癌发生发展相关的分子靶点。
(2)利用分子靶点筛选和模拟计算等方法,筛选出数个候选新分子靶向药物,并通过合成和化学修饰优化其结构和特性。
(3)通过细胞实验和动物模型,评价候选新分子靶向药物的抗癌效果、毒副作用和安全性。
(4)选取最有希望的候选新分子靶向药物,开展临床试验,进一步评价其药效和安全性。
2. 研究方法(1)遗传变异分析:通过基因测序和SNP芯片等方法,分析膀胱癌组织和血液样本中的遗传变异,挖掘与膀胱癌发生发展相关的基因和SNP。
(2)表达谱测定:利用基因芯片和RNA测序等技术,分析膀胱癌组织和血液样本中的基因表达水平,筛选出与膀胱癌发生发展相关的分子靶点。
ARID1A与长链非编码RNA HEIH结合并抑制其在肝癌中表达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20年,第39卷,第12期,第5823-5829页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ARID1A与长链非编码RNAHEIH结合并抑制其在肝癌中表达邓传怀罗清王兰’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宄院,系统生物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40* 通信作者,****************.cn摘要A R1D1A编码B A F250a蛋白,作为S W I/S N F染色质重塑复合物之一,可参与调节染色质结构和可 接近性,A R I D1A在包括肝癌在内的多种肿瘤中存在高频突变。
长链非编码R N A是一类超过200个核苷酸 的非编码R N A,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并且在多种肿瘤中异常表达,在肿瘤形成过程中可与S W I/S N F复合 物相互作用。
长链非编码H E I H在肝癌中呈现高表达,促进细胞侵袭、调节细胞周期。
在肝癌中A R丨D1A与H E1H之间关系并不清楚,本研究通过R N A免疫共沉淀实验发现A R I D1A与H E I H在肝癌细胞系中存在相 互作用,并且敲减A R1D1A后H E I H的表达显著上升。
A R I D l A突变的肝癌样本中H E I H的表达水平显著高 于A R I D1A野生型的样本。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肝癌中A R I D1A与H E I H存在相互作用并且抑制其在转录水 平的表达,A R I D l A可能通过抑制H E I H影响肝癌的发生和发展。
关键词 A R1D1A,S W I/S N F复合物,I n c R N A H E I H,肝细胞癌ARIDl A Associates with LncRNA HEIH and Inhibits its Expression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D e n g C h u a n h u a i L u o Q i n g W a n g L a n*Laboratory of S ystems Biomedicine (Ministry of E ducation), Shanghai Center for Systems Biomedicine,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 *Correspondingauthor,****************.cnDOI: 10.13417/j.gab.039.005823A b s t r a c t A R I D l A,e n c o d i n gB A F250a protein,is o n e subunit o f S W I/S N F ch r o m a t i n r e m o d e l i n g c o m p l e x, w h i c h function is regulating c h r o ma t i n structure a n d accessibility.A R I D l A has high mutati on fr equ e ncy in a variety of t u m o r s,including hepatocellular c a r c i n o m a(HC C).L o n g n o n-c o d i n g R N A(I n c R N A),a class o f n o n-c o d i n g R N A with m o r e than200 nucleotides,is involved in a variety o f biological processes a n d a b n o r m a l l y expressed in t u m o r s.I t is reported that I n c R N A s interact with S W I/S N F c o m p l e x a n d regulate tumorigenesis.T h e long n o n-c o ding H E I H,w h i c h is highly expressed in H C C,p r o m o t e s t u m o r invasion a n d regulates cell g r o w t h.T h e relationship b e t w e e n A R ID l A a n d HE I H in liver cancer rema in s largely u n k n o w n.W e revealed that A R I D l A interacts with I n c R N A H E I H in H C C cell lines b y R N A i m m un o pr ec ip it at io n.M o r e o v e r,the expression o f H E I H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the k n o c k d o w n A R I D l A.F u r t h e r m o r e,w e f o u n d that H E I H expression w a 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H C C tissues with A R I D l A mutations c o m p a r i n g with tumor-adjacent tissues with wild-type A R I D l A.T h e results s h o w e d that A R I D l A interacted with H E I H in H C C a n d inhibits its expression at the transcriptional level,a n d that A R I D l A m i g h t regulate H C C initiation 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b y inhibiting I n c R N A H E I H.K e y w o r d s A R I D l A,S W I/S N F c h r o m at i n r e m o d e l i n g c o m p l e x,I n c R N A H E I H,Hepatocellular c a r c i n o m a基金项目:本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81402329)、上海交通大学“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多学科交叉项目培育(医工) (Y G2015Q N43; Y G2016M S43; Y G2014M S35)、上海交通大学晨星青年学者奖励计划(A F4150022)和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14PJ- 1405500)共同资助引用格式:D e n g C.H., L u o Q.,and W a n g L”2020, A R I D l A associates with I n c R N A H E I H an d inhibits i t s expression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Jiyinzuxue Y u Y i n g y o n g S h e n g w u x u e(G e n omics and Applied Biology), 39(12): 5823-5829 (邓传怀,罗清,王兰,2020, A R I D l A与长链非编码R N A H E I H结合并抑制其在肝癌中表达,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39(12): 5823-5829)5824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 a r c i n o m a,H C C)是目前世界上第六大常见的恶性肿瘤,在肿瘤患者中致死 率排名第三(Ferlay et al.,2015; F o m e r et al.,2018),每 年大约有75万人死于肝细胞癌,具有高发病率和高 致死率的特点(Jemal et al.,2011)。
her-1her-2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阿法替尼对膀胱癌t24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博士学位论文致谢
致谢
衷心感谢本人的导师齐范教授对我学习方面的悉心教诲:对我生活方面无微不至的关怀。您谦虚严谨的治学态度让我耳濡目染,您对科学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以及博大的胸怀是我一生学习的榜样!
(4)分别于12h,24h和48h后取出96孔板,在医用净化工作台内每孔加MTT 溶液20止(5mg/mL,用PBS配制,pH=7.4);继续培养4h,终止培养,小心弃去孔内培养上清液,每孔加入二甲基亚砜(DMSO)150uL,振荡15rain,使结晶颗粒充分溶解。
(5)选择490nm波长,在酶联免疫监测仪上测定各孔光密度值(Optical dcns埘,OD),记录结果,细胞存活率(%)=各处理组OD值/空白对照组OD值×100%。
衷心感谢中南大学研究生处各位老师五年中在生和学习方面所给予的关怀和指导!
衷心感谢我身边的师兄弟们:陈敏丰博士、何围博士、刘龙飞博士、张辉辉博士、戴源清博士、王耀磊博士、曾峰博士、陈志博士、王军博士、欧臻宇博士、赵诚博士和罗延诚博士等在生活方面给予的无微不至的关心、学习科研方面给予的热心帮助!
衷心地感谢我的父母在我学习期间给予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支持,我能学业有成与他们一贯的支持与鼓励是密不可分的!
3.2.4Afatinib联合顾铂对T24细胞细胞增殖的影响
噻唑蓝(MTT)法检测T24细胞增殖能力实验:
(1)取对数生长期的T24细胞,用0.25%胰酶(含0.01%EDTA)消化,弃去上清液制成单细胞悬液,加入含小牛血清的稀释的DMEM培养液重悬细胞不含血清的DMEM培养液,调整配成细胞浓度为5x104/mL的细胞悬液。
(2)每孔种190uL细胞悬液于96孔培养板上,将培养板放置在370C,5%C02饱和湿度培养箱内培养。
(3)培养板培养24小时后,取出培养板,吸去旧培养液,每孔加入不同浓度Afatinib溶液(1urnoFL、10umol/L)和顺铂溶液(0、0.5、1.0、2.0、10.0Itg/mL),调整每孔溶剂使其最终体积为200I.tL;室温下放入C02培养箱中孵育。
《2024年ARID4B基因沉默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与凋亡的影响》范文

《ARID4B基因沉默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与凋亡的影响》篇一摘要:本文旨在研究ARID4B基因沉默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通过使用RNA干扰技术对ARID4B基因进行沉默处理,我们观察了基因沉默后HepG2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变化,并对其潜在的分子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实验结果表明,ARID4B 基因沉默能够显著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这为肝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验依据。
一、引言人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基因的异常表达和调控。
ARID4B基因作为一种重要的转录调控因子,在多种癌症中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ARID4B基因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研究ARID4B基因在肝癌细胞中的功能,对于揭示肝癌的发病机制及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具有重要意义。
二、材料与方法1. 细胞系与试剂实验选用人肝癌细胞系HepG2,并使用RNA干扰技术对ARID4B基因进行沉默处理。
实验中所用试剂均为分子生物学常用试剂,并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
2. RNA干扰实验利用RNA干扰技术,设计并合成针对ARID4B基因的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转染HepG2细胞,实现ARID4B基因的沉默。
3. 细胞增殖与凋亡检测通过细胞计数和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ARID4B基因沉默后HepG2细胞的增殖与凋亡情况。
4. 数据分析实验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使用GraphPad Prism软件进行绘图。
三、实验结果1. ARID4B基因沉默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ARID4B基因沉默后,HepG2细胞的增殖速度明显减慢,细胞数量显著减少。
这表明ARID4B基因的沉默能够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
2. ARID4B基因沉默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ARID4B基因沉默后,HepG2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增加。
这表明ARID4B基因的沉默能够诱导HepG2细胞的凋亡。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DD通过Akt信号通路促进膀胱癌T24细胞增殖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DD通过Akt信号通路促进膀胱癌T24细胞增殖卜强;汤华明;谈健;胡潇;王东文【摘要】目的研究外源性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DD( PDGF-DD)对膀胱癌T24细胞增殖及Akt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阐述factor其诱导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外源性PDGF-DD蛋白作用T24细胞,采用MTT法分析细胞的增殖;流失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Western blot法观测膀胱癌T24细胞Akt、p-Akt、mTOR、p-mTOR以及核因子NF-κB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PDGF-DD促进T24细胞的增殖,并且具有浓度依赖性;DNA合成前期(G0/G1期)细胞比例下降,合成期(S期)细胞比例上升;Akt、mTOR表达变化不明显,而p-Akt、p-mTOR及NF-KB p65的表达均上调.LY294002抑制P13 K/Akt及其下游靶位蛋白磷酸化;雷帕霉素和PDTC分别抑制p-mTOR和NF-κBp65的表达.结论外源性PDGF-DD刺激T24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Akt/mTOR和Akt/NF-κB两条独立的信号通路实现的.%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xogenous platelet - derived growth factor - DD (PDGF - DD) on proliferation of human cultured cells (T24 ) and Akt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 and explain the mechanism of cell proliferation. Methods T24 cells were exposed to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PDGF - DD protein, and cell proliferation was detected by MTT assay. The effect of PDGF - DD on cell cycle was analyzed by flow cytometry.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Akt, p - Akt, mTOR, p -mTOR, as well as nuclear factor NF - κB were meas ured by western blotting. Results PDGF - DD promoted proliferation of cells in a dose - dependent manner. Incubation of tumor cells with PDGF - DD decreased the G0/G1 event withthe concomitant increase in the events in S phases of the cell cycle. The expression of Akt, mTOR were not significantly change, while p - Akt, p - mTOR and NF - kBd65 expression were up - regulated. LY294002 inhibited phosphorylation of PDK/Akt and its downstream target protein and the p - mTOR and NF - kB p65 were inhibited by their inhibitor rapamycin and PDTC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PDGF - DD may have a potent anti - proliferative effect on T24 cells, the mechanisms of which may be related to the mTOR and NF - kB pathways that independent downstream targets for PBK/Akt pathway.【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年(卷),期】2011(015)019【总页数】4页(P10-13)【关键词】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DD;膀胱癌细胞;Akt信号通路【作者】卜强;汤华明;谈健;胡潇;王东文【作者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泌尿外科,山西太原,030001;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江苏镇江,212001;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江苏镇江,212001;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江苏镇江,212001;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江苏镇江,212001;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泌尿外科,山西太原,0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D(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D)是新近发现的PDGF家族的新成员,特异性结合并激活二聚体受体PDGFRβ[1],从而发挥其生物学活性。
AT丰富结合域1A基因ARID1A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AT丰富结合域1A基因ARID1A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AT丰富结合域1A基因(ARID1A)是编码核苷酸-结合蛋白家族中的成员,具有AT丰富结合域(AT-rich interactive domain)活性,负责组蛋白修饰、基因转录和DNA修复等生物学过程。
近年来,ARID1A在多种肿瘤中的作用引起了广泛关注,成为恶性肿瘤的研究热点之一。
研究表明,ARID1A基因的突变和缺失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发生率很高,如卵巢癌、肝癌、结直肠癌和胃癌等。
关于ARID1A 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其主要通过调控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代谢等生物学过程的基因表达发挥影响。
在卵巢癌中,ARID1A基因的缺失与卵巢肿瘤的高度侵袭性、低灵敏度和预后不良相关。
同时,通过肿瘤基因组学分析,发现ARID1A的突变会导致卵巢癌细胞中多种信号通路的活性增强,包括癌细胞转移相关的信号通路、细胞周期调控信号通路和DNA损伤修复通路。
这些信号通路的异常活性进一步促进了卵巢癌的发展和转移。
在肝癌中,ARID1A缺失会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同时降低患者生存率。
研究发现,ARID1A在肝癌中的作用主要通过调控肿瘤趋化因子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发挥影响。
在结直肠癌中,ARID1A基因突变和缺失与肿瘤的侵袭性和脱落性相关。
研究发现,ARID1A突变会导致肿瘤细胞减少DNA修复能力,进一步增加DNA损伤的积累和致癌基因的突变,从而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病和进展。
在胃癌中,ARID1A基因缺失在胃类腺癌中非常常见。
研究表明,ARID1A基因突变会影响胃癌细胞的代谢途径,改变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酸的代谢通路,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
总之,ARID1A作为AT丰富结合域的成员,在恶性肿瘤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通过调控基因表达,ARID1A参与了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代谢等多个生物学过程,与肿瘤的发展和进展密切相关。
因此,研究ARID1A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机制,有助于揭示肿瘤发生、发展和治疗的新靶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
单细胞测序揭示ARID1A、GPRC5A和MLL2等中的突变体,诱导人类膀胱癌干细胞自我更新

单细胞测序揭示ARID1A、GPRC5A和MLL2等中的突变体,诱导人类膀胱癌干细胞自我更新Yang Z;Li C;Fan Z;赛孜木;甘卫东【期刊名称】《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年(卷),期】2017(33)4【摘要】肿瘤干细胞在肿瘤的许多方面发挥作用,如肿瘤的自我更新、发生、耐药和转移等。
然而,人类膀胱癌干细胞的遗传基础和起源仍然未知。
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对来自三个膀胱肿瘤标本的59个细胞,包括膀胱癌干细胞、膀胱癌非干细胞、膀胱上皮干细胞和膀胱上皮非干细胞等细胞进行单细胞测序。
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膀胱癌干细胞与膀胱上皮干细胞或膀胱上皮非干细胞具有克隆同质性,膀胱癌干细胞可能起源于膀胱上皮干细胞或膀胱上皮非干细胞。
【总页数】1页(P467-467)【关键词】单细胞测序;细胞自我更新;膀胱癌;人类;肿瘤干细胞;突变体;上皮干细胞;膀胱上皮【作者】Yang Z;Li C;Fan Z;赛孜木;甘卫东【作者单位】不详;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泌尿外科,南京2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51.2【相关文献】1.胚胎干细胞或诱导性全能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分化机制研究进展 [J], 金颖;任晓慧;刘晓帆2.干性相关长链非编码RNA促进膀胱癌干细胞自我更新及其作为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复发预测指标的研究 [J], 钟广正;彭杨;何旺;林天歆3.香烟烟雾促进膀胱癌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干性基因的表达 [J], 梁照锋;陶海;郭文浩;吴娱;朱妍;刘静;钱晖;许文荣4.上海科学家揭示造血干细胞自我更新的分子调控机制 [J],5.Nanog基因通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通路在人类肝细胞癌中调节肿瘤干细胞自我更新 [J], 朱鹏;王宇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ARID1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相关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ARID1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相关性研究
的开题报告
胃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高度的侵袭性和转移
能力。
已知ARID1A(AT-rich interactive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1A)是一个重要的基因,参与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等过程,同时与
多种癌症发生和发展有关。
在先前的研究中,ARID1A在多种肿瘤中失活或突变。
但是,在胃癌中,ARID1A的作用仍不十分了解。
本研究旨在探讨ARID1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以及其与临床病
理特征的关系。
我们将收集30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ARID1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检测ARID1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使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ARID1A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通过组织学评分(H-score)进行定量分析。
2.分析ARID1A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比较ARID1A在不同临床病理类型的胃癌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ARID1A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3.探讨ARID1A参与调控胃癌生物学行为的潜在机制:进一步研究ARID1A在胃癌中的作用机制,并通过体外实验探讨ARID1A的生物学功能。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深入探讨ARID1A在胃癌中的作用机制,为胃癌
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金项目: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103036)*通讯作者文章编号:1007-4287(2012)05-0792-03T24膀胱癌细胞ARID1A基因的表达与细胞增殖活力相关性研究吴金斌1*,漆正宇2,晏耀明1,翟庆娜1,余振东1(1.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检验科,2.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男性生殖与遗传重点实验室,广东深圳518036)摘要:目的 探讨AT丰富结合域1A(ARID1A)基因的表达与膀胱癌细胞T24增殖活力的关系,为进一步基因功能研究提供基础。
方法 利用梯度稀释法分离获得膀胱移行癌细胞系T24的高增殖亚克隆细胞株,体外评价细胞株和亲代细胞系增殖活力差异,检测细胞周期调控基因CCND1和膀胱癌肿瘤干细胞标志因子CD44。
检测染色质重建复合物SWI/SNF亚基基因ARID1A在亚克隆和亲代细胞系的转录表达水平差异。
结果 分离得到65个T24的亚克隆细胞株,其中T24-9亚克隆细胞株不同于亲代的梭形形态,呈细小的圆形形态,增殖能力明显强于亲代,CC-ND1、ARID1A和CD44的mRNA表达量均有增加。
结论 T24细胞系中的含有高增殖活力的干细胞细胞亚群,染色质重建复合物基因ARID1A转录活跃,可能增加ARID1A突变的风险。
关键词:膀胱移行细胞癌;T24;ARID1A;增殖;亚克隆细胞株中图分类号:R737.14文献标识码:AExpression of ARID1Ain T24-9cell lin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proliferative activity WU Jin-bin1,QI Zheng-yu2,YAN Yao-ming1,et al.(1.Clinical Laboratory of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2.Male ReproductiveMedicine and Genetics Laboratory of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Shenzhen518036,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ARID1Agene associated with the proliferative activity of hu-man the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of the bladder(TCCB)cell line T24.Methods Cell monoclones with different prolif-erative potential were isolated from their parental cell line T24by limiting dilution.Then the subclone-evolution and ex-pansion,were identified in vitro via biology methods.To determine the patterns of clonal evolution and the distinct pro-liferation kinetics of individual,we employed the 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analysis for quantitative surveillance of the subclones with expresses including CCND1,CD44and ARID1A.Quantita-tive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independent samples t test.Results A subelone with high proliferative capability T24-9from T24was isolated.The subclone was spheroidal-like morphology,with smaller than T24which is spindle-shapedwith long pseudopodium.The clonality of T24-9was stronger than parental cell line T24.Growth assay showed thatT24-9grew faster to a higher cell density than the parental cell line T24in 7days.RT-qPCR showed a higher transcrip-tional level of three genes CCND1,CD44and ARID1Ain T24-9than T24.Conclusion Bladder cancer cell line T24Contains subpopulation with high proliferative activity in which chromatin remodeling complex subunit ARID1Agene ismore active in transcription.Key words:TCCB;T24;ARID1A;proliferation;Subclone(Chin J Lab Diagn,2012,16:0792) 膀胱癌是一类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其中移行细胞癌占膀胱癌发病率的90%以上[1]。
染色质重建复合物SWI/SNF亚基AT丰富结合域1A基因(AT rich interactive domain 1A,ARID1A)是近两年来肿瘤研究关注的一个重要基因,膀胱移行细胞癌中ARID1A高比率突变[2],但我们前期测序发现在膀胱癌细胞系T24中ARID1A可以正常表达。
ARID1A作为一个染色质重建复合物亚基基因,跟细胞增殖密切相关[3]。
本研究通过有限稀释方法分离出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系T24的高增殖活力亚克隆细胞株,体外评价ARID1A表达与细胞增殖转移潜能关系,并为进一步研究ARID1A基因功能提供目的细胞。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基础培养基H-DMEM(Gibco USA),10%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Gibco USA),左旋—297—Chin J Lab Diagn,May,2012,Vol 16,No.5谷氨酰胺(Gibco USA),青霉素和链霉素合剂(In-vitrogen USA),胰酶(Gibco,USA),Trizol(In-vitrogen,USA),CellTiter 96○R AQueous One Solu-tion Cell Proliferation Assay(a)(Promega,USA),Platinum○R SYBR○R Green qPCR SuperMix UDG kit(Invitrogen,USA)。
1.2 方法1.2.1 T24细胞培养 T24细胞系为本实验室保存,传代培养。
培养基包括90%基础培养基H-DMEM,和10%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同时添加1mmol/L左旋谷氨酰胺、100U/ml青霉素和100μg/ml链霉素合剂。
细胞消化采用0.25%胰酶。
在培养基中添加10%体积FBS和8%DMSO配成冻存液,按常规流程液氮冻存细胞。
1.2.2 高增殖亚克隆细胞株形成 将生长旺盛的T24细胞从培养皿消化后,稀释到1×102个/ml,以1/2浓度梯度稀释接种到96孔板中,5h内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标记单细胞孔,第10天将从单细胞扩增形成的细胞亚克隆传至24孔板,得到亚克隆细胞株。
亚克隆细胞株传代培养至第3代,均一化接种培养并每天计数显微镜视野细胞数,估测筛选高增殖细胞株。
1.2.3 细胞增殖活力比较 采用CellTiter 96○R A-Queous One Solution Cell Proliferation Assay(a)试剂,MTS法检测亚克隆细胞与T24亲代细胞增殖活力,分别在1、3、5和7天选择时间点检测。
1.2.4 RT-qPCR检测 采用常规Trizol试剂提取细胞RNA。
逆转录反应采用Fementas Re-verseAid First Strand cDNA Synthesis Kit,反应体系为20μl。
采用Platinum○R SYBR○R Green qPCRSuperMix UDG kit对目的基因进行qPCR相对定量,比较细胞增殖相关基因CCND1(cyclin D1)表达,并通过定量膀胱癌肿瘤干细胞标志基因CD44来进一步验证细胞增殖特性。
定量ARID1A在不同增殖活力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基因及内参GAP-DH跨外显子正反向引物序列(5′-3′)为:CCND1(sense:FGCATCTACACCGACAACTCCA,antisense:GCACAGAGGGCAACG AAG);CD44(sense:GTTC-CTGGACTGAT,antisense:AATTACTCTGCT-GCG TTG);ARID1A(sense:AGGACGGAGCCT-GGAATA,antisense:CCTTGGGTG GAGAACTGA);GAPDH(sense:ATCATCAGCAATGCCTCC,antisense:CAT CACGCCACAGTTTCC)。
PCR反应条件为94℃20sec,55℃20sec,72℃20sec,共35个循环。
2 结果2.1 获得高增殖亚克隆细胞株T24-9T24分离得到65株亚克隆细胞,其中T24-9细胞株培养计数表现出较强的增殖活力。
2.2 T24-9细胞形态学特征T24-9体积较亲代T24明显偏小,与T24的纺锤形外形不同,T24-9呈干细胞样的细小圆球形(图1)。
图1 T24-9与T24细胞形态学差异(bar=100μm)2.3 细胞增殖活力定量比较生长曲线显示,除传代第1天外,T24-9在第3、5和7天较T24具有更强的增殖活力(图2)。
图2 T24-9和T24生长曲线(n=4)2.4 基因转录水平比较基因转录水平相对定量分析显示,增殖相关基因CCND1在T24-9中较T24中显著高表达。
肿瘤干细胞标志物表达T24-9高于亲代T24,但差异并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