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肾病重点专科建设规划
中医重点专科建设计划和实施方案
![中医重点专科建设计划和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b0a815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af.png)
中医重点专科建设计划和实施方案一、背景及目标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影响力。
为了进一步发展和推动中医学科的研究与应用,需要建设中医重点专科,培养高水平的中医专家,并为中医学科的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二、建设内容及范围1.确定重点专科方向:根据中医学科发展需求和市场需求,确定一至两个重点专科方向,如中医内科、中医外科等。
2.建设中医诊疗标准:在各个重点专科方向上,制定符合中医原理和现代医学要求的诊疗标准,推动中医诊疗规范化。
3.培养专科医生:招收中医学专业的本科生,在中医重点专科方向上进行专业培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高水平的中医专家。
4.建设专科研究机构:建立中医重点专科研究机构,致力于中医重点领域的研究与创新,推动中医学科的发展。
5.配置专科医疗设备:根据中医重点专科的需要,配备先进的中医诊疗设备,提高中医重点专科的诊疗水平。
6.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与国内外相关中医学科建立长期稳定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推动中医重点专科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三、计划与实施方案1.编制中医重点专科建设计划:组织专家对中医学科的发展需求进行分析和研究,编制中医重点专科建设计划。
2.确定建设目标和指标:根据中医重点专科建设的方向和范围,确定建设目标和指标,并进行评估和监测。
3.组织资金支持:争取政府支持和相关基金的资助,为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4.建立管理机构:建立中医重点专科的管理机构,负责规划、组织和管理中医重点专科的建设与发展。
5.招聘专家团队:在中医重点专科方向上,招聘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中医专家,组建专家团队。
6.推动诊疗规范化:制定中医重点专科的诊疗规范,推动中医诊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7.建设研究机构:筹建中医重点专科研究机构,提供科研支持和技术指导,促进中医重点专科的发展与创新。
8.购置医疗设备:根据中医重点专科的需要,购置先进的中医诊疗设备,提高中医重点专科的诊疗水平。
中医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中医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b098fe5c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49.png)
中医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关键信息项:1、专科建设目标2、建设内容与措施3、人才培养计划4、设备购置计划5、科研与学术交流计划6、质量控制与评估机制1、专科建设目标11 总体目标在未来X年内,将重点中医专科建设成为在区域内具有领先水平、特色鲜明、疗效显著、服务优质的中医专科,为广大患者提供高质量的中医医疗服务。
111 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目标提高专科门诊量和住院量,年增长率达到X%以上;降低平均住院日,提高病床周转率;提高疑难病症的诊治能力,使疑难病症的治愈率和好转率达到X%以上。
112 医疗技术水平提升目标掌握并开展X项以上先进的中医诊疗技术,形成具有特色的中医诊疗方案;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使专科病种的中医治疗有效率达到X%以上。
113 学科影响力提升目标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论文X篇以上,承担省级以上科研课题X项以上;举办省级以上学术会议X次以上,与国内知名中医专科建立合作关系X个以上。
2、建设内容与措施21 优化专科诊疗环境改善门诊和住院条件,增加专科病床数量,优化就医流程,为患者提供舒适、便捷的就医环境。
211 加强专科病房建设按照中医特色病房的要求进行装修和布置,营造浓厚的中医文化氛围;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设施,满足临床诊疗需求。
212 优化门诊布局设立独立的专科门诊区域,设置候诊区、诊室、治疗室等功能分区,方便患者就诊。
22 加强专科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一批高素质的中医专业人才,构建合理的人才梯队。
221 人才引进通过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方式,引进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的中医专业人才X名以上。
222 人才培养选派业务骨干到国内知名中医专科进修学习,每年不少于X人次;鼓励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提高学历层次。
223 师承教育建立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开展师承教育,培养中医传承人才。
23 提升专科医疗技术水平积极开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优化诊疗方案。
231 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推广应用推广应用针灸、推拿、拔罐、艾灸、中药熏蒸等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提高临床疗效。
医院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医院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发展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7be8152a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14.png)
医院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发展规划一、综述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在一些医疗机构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被边缘化。
为了充分发挥中医的优势和特色,我院应该加强中医重点专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更好的中医服务,满足患者的多元化需求,提高医院的整体竞争力。
二、目标和任务1.目标:建设一流的中医重点专科,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中医医疗和科研中心。
2.任务:(1)提高中医重点专科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实现医疗技术的创新与突破。
(2)加强中医重点专科的科研力量和科研成果的转化,提高医院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3)加强中医重点专科的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中医医疗队伍。
三、发展策略1.完善中医重点专科的基础设施和医疗器械:投入资金建设中医病房、诊疗室、中药房等基础设施,更新中医诊疗器械和设备。
2.优化中医重点专科的医疗流程和服务体系:建立科学的中医医疗流程,提高患者就诊的效率和满意度;建设完善的中医病案管理系统,实现患者信息的共享和管理。
3.加强中医重点专科的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组织中医师资培训班,提高中医临床技术,培养中医专家;建设中医学术研究团队,开展临床研究和科研项目。
5.加强中医重点专科与其他科室的合作与交流:加强中医与西医的学科交流,促进中西医结合;加强中医与其他专科的合作,推动疑难病症的诊治和疗效评估。
四、保障措施1.加大财政投入:提供足够的财政资金支持中医重点专科的建设和发展。
2.加强团队建设:引进和培养一批高水平的中医专家和研究人才,建立稳定的科研团队。
3.提高管理水平:优化中医重点专科的管理模式和体制,建立健全的绩效评价机制。
4.加强宣传和推广: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宣传中医的优势和成果,推动中医在医院的发展和应用。
五、预计效益1.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通过建设中医重点专科,提供更优质的中医服务,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
2.提升医院整体影响力:打造一流的中医重点专科,提高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和学术影响力。
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方案
![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a71951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41.png)
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方案一、背景和意义中医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追求,中医药在保健和治疗方面的作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为了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高中医服务的质量,建设和发展重点中医专科十分必要和重要。
二、目标和任务1.目标:建设一批有影响力和示范作用的重点中医专科,提供高质量的中医服务,推动中医事业的发展。
2.任务:(1)建设优质中医专科。
选择一批有实力和潜力的医疗机构,进行中医专科建设,提供全面的中医药诊疗服务。
(2)提高中医专科师资水平。
加强中医师资培养,提高中医专科医生的专业水平,增加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
(3)推广中医专科成果。
通过合理的宣传推广策略,提升公众对中医专科的认识和了解,吸引更多的人群接受中医药服务。
(4)建立中医专科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中医专科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加强对中医专科的管理和监督。
三、措施和方法1.建设优质中医专科(1)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作为建设重点中医专科的基地,综合考虑医疗设备、人员梯队、临床经验等因素。
(2)完善中医专科的机构设置和诊疗流程,确保科学、规范的诊疗流程和服务质量。
(3)建设中医专科特色疾病诊疗中心,聚焦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药诊疗,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
2.提高中医专科师资水平(1)加强对中医专科医生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其中医药理论水平和临床操作技能。
(2)建立中医专科医师的继续教育体系,鼓励医师参加继续教育和学术交流,提升其专业素质和能力。
(3)建立中医专科医师的职称评定标准和机制,激励医师持续学习和提高。
3.推广中医专科成果(1)加强对中医专科成果的整理和宣传。
通过学术论文、专业书籍、媒体宣传等形式,向社会公众普及中医专科的相关知识。
(2)开展中医专科的科研工作,推动中医临床实践的创新和进步。
(3)与相关行业合作,推动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提高中医专科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医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中医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91dda548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3b.png)
中医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一、背景介绍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宝贵瑰宝,在我国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对中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为了进一步发展中医,提高中医的临床疗效和服务水平,中医院需要制定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二、目标和原则1.目标:通过重点中医专科的建设,优化中医资源配置,提高中医诊疗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健康服务的需求,促进中医传承与创新。
2.原则:因地制宜、因需而设,质量为先、服务至上,内涵发展、特色鲜明。
三、重点中医专科的选择1.依托中医院的优势学科:如中医内科、中医外科等,根据医院的中医学科建设现状和市场需求进行选择。
2.根据地区特色和人口需求: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人口特点和传统医学的特色,选择发展适应当地需求的中医专科。
四、中医专科建设策略1.加强人才培养:中医专科的建设需要优秀的中医医生和科研人员。
中医院应重视对中医医生和中医学科的培养,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派遣医生到其他中医院馆进行交流等方式,提高中医医生的临床水平和科研能力。
2.完善中医诊疗设施:为了提高中医诊疗水平,中医院需要投入资金建设高标准的中医诊疗设施。
包括中医药疗法、中药制剂等。
3.加强科研与创新:中医院要鼓励科研工作,不断推动中医学科的创新发展。
可以与相关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科研项目,提高中医的科学性和疗效。
4.强化中医文化传承:中医院要加强对中医文化的传承工作,重视师承传统,建立中医师承制度,培养年轻中医医生的中医学术传承意识和能力。
五、实施步骤1.制定发展规划:中医院需要组织专家团队,通过对当地中医学科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的调研,确定重点中医专科的建设方向和目标。
2.建设中医专科团队:中医院需要加大中医专科人才引进力度,建设高水平的中医专科团队,包括中医医生、护士和科研人员等。
3.建设中医专科诊疗设施:中医院要投入资金建设高标准的中医专科诊疗设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中医诊疗服务。
中医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报告
![中医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427455d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73.png)
中医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报告一、背景和概述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疗效经验。
为了保护和发展中医,加强中医专科的建设势在必行。
本报告旨在提出中医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的发展规划,以促进中医的传承与创新、提高中医疗效,并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中医服务。
二、发展目标1.建设一批全国知名的中医专科:加大投入,引进高水平的中医专家,建立一流的诊疗设备和中药制剂室,提供精准的中医诊疗服务,树立起良好的口碑和品牌形象。
2.优化中医人才队伍结构:通过培养和引进优秀的中医人才,加强中医教育和科研,提高中医人才的整体素质,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中医专家和学者。
3.开展中医疾病防治研究:加强中医院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中医疾病的防治研究,提高中医针对性治疗的疗效和科学性,为中医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争取更多的支持和认可。
三、重点工作和措施1.建设中医专科中心:在中医院内设立中医专科中心,包括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等专科,同时与其他医科形成良好的协作机制,形成优质的医疗资源整合。
2.引进高水平中医专家:通过开展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吸引全球范围内的高水平中医专家来中医院工作,为中医专科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
3.增加中医教育和培训投入:加大对中医院内部医护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中医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同时加强对中医学生和实习医生的培养,推动中医教育的和创新。
4.推动中医医疗技术的创新:加强中医科研力量的建设,开展创新性的中医疗法和中药研究,提高中医治疗的科学性和疗效。
5.增加对中医的宣传和推广: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中医知识的宣传和推广,提升公众对中医的认知和接受度,增强对中医服务的需求和信任感。
四、资源保障1.增加财政投入:中医院应加大对中医专科建设的资金投入,增加设备更新、人才引进和科研项目的经费支持。
2.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中医院应与各大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互相支持和共享资源,共同推进中医疾病防治研究的开展。
中医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实施方案
![中医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22d05f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df.png)
中医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
为了促进中医的发展,提高中医服务水平,中医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
二、目标与定位1.目标: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具有较高水平、以中医为特色的重点专科,为广大患者提供高质量的中医医疗服务。
2.定位:中医中医重点专科将以传承和发展中医学科为核心,注重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拓宽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形成中医医疗的品牌。
三、建设方案1.选址与规划2.人才培养中医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需要大量的中医人才,因此要加强中医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
通过与著名中医院校合作,共建中医实训基地,培养更多的中医人才。
同时,通过建立中医中医重点专科的名医工作室和学术交流平台,提高中医人才的学术水平。
3.科研与创新4.团队建设5.社会宣传四、组织与实施1.确定建设单位:由相关医疗机构与中医学院等单位共同组建,形成联合办学的模式,充分发挥各单位的资源优势。
2.制定实施计划:根据建设任务,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和时间表,明确工作目标和落地方案。
3.组织协调推进: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中医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形成工作合力。
五、评估与调整六、预期效果1.提高中医服务水平:中医中医重点专科将通过优质的中医医疗服务,提高中医的服务水平,满足患者对中医的需求。
2.形成中医医疗品牌:中医中医重点专科将注重提高服务质量和品牌建设,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医医疗品牌。
3.推动中医学科创新发展:中医中医重点专科将注重科研和创新工作,推动中医学科的发展,提高中医的学术实力。
四、总结。
市中医医院重点专科工作计划及措施
![市中医医院重点专科工作计划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b17c8a9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4d.png)
市中医医院重点专科工作计划及措施一、目标:脑病科、肾病科验收通过,准备申报穗尿病科为国家级重点专科。
在相关区域内的影响和地位初步确立。
申报肿瘤科、妇科为市级重点专科。
二、具体措施:1 .做好糖尿病科、肛肠科重点研究室的基础建设,逐步与上级医联体单位合作,完善重点专科研究室。
2 .改造门诊,建立名医诊疗工作区,做好重点专科的优势病种、非药物疗法、特色疗法的经验总结,加强师承工作,做好糖尿病专科、肛肠病专科、脑病科的诊疗中心示范作用,发挥门诊带教、基层巡讲、医联体单位坐诊作用,扩大地区品牌效应。
3.改造妇科病房,完善妇科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妇科医护轮训工作,做好妇科优势病种中西结合诊疗方案的总结°4.加强肿瘤科栗书元主任学术思想的总结,整理肿瘤科优势病种的诊疗方案,做好肿瘤科重点专科的申报工作。
5 .继续做好肛肠科外用熏洗药物的临床观察总结,做好申报院内制剂的前期准备工作。
三、组织管理组长:XX副组长:XX组员:XX领导小组职责是加强对重点专科建设的组织领导,组织制订实施建设规划,组织督导、检查及考核评估。
四、措施保障(一)加快人才培养和技术引进1.用优越的待遇和条件在全省、全国范围内引进专科人才和技术,对急需专科人才的引进给予特殊政策。
6 .优先安排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外出进修深造,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满足重点专科人才的科研、学习需求,改善工作、生活条件。
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优先推荐为市优秀专家候选人。
注重中医药人才培养,专科优秀人才可破格提拔晋升专业技术职务。
3.建立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专科医务人员奖金可明显高于其他非重点科室,对于专科成效突出的,资金可大幅度提高。
4.对于在专科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院方给予重奖。
(二)积极筹措重点专科建设经费1 .积极申请政府重点专科建设补助资金和医学科技项目经费。
2 .重点专科建设医院要确保不低于年业务总收入 1.%-5%的经费用于专科建设。
3 .遵循''突出重点,保证必须,避免重复,注重实效”的原则,专科经费主要用于技术引进,人才培养,设备添置和技术攻关。
中医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中医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281feaaf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60.png)
中医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XXX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为认真贯彻省、市中医药大会精神,不断提升我院综合服务能力、核心竞争力和品牌优势,进一步加强我院省重点中医专科建设,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规划方案。
一、项目意义通过省重点专科项目实施,加强医院重点支柱科室的建设,改善专科基础设施,提高专科人员的专业理论和诊疗水平,发挥重点专科的辐射、示范、带头作用,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降低患者治疗费用,逐步形成中医特色突出、诊疗水平较高,能带动医院各项工作全面发展的重点中医专科,成为全省知名度较高的重点中医特色专科,实施“三名” (名医、名科、名院战略。
二、专科建设发展规划(一专科建设发展项目l、以诊治高血压、冠心病、慢性心衰为基础,创建甘肃省重点中医专科——心脑血管病专科。
2、以诊治糖尿病及并发症为基础,创建甘肃省重点中医专科一糖尿病专科(病。
3、以诊治各种骨伤、骨病、颈、肩、腰、腿痛病为基础,创建甘肃省重点中医专科——骨伤病专科。
(二专科建设发展目标l、加强科室基础设施建设,满足科室病床需要(专科≥ 20,专病≥ 10 ,使科室病床数、基础设施在全省中医医院同类科室中处于领先地位。
2、加大专科资金投入,做到专款专用,专项核算,为专科发展配备必须设备。
5、主动探索本科急危重症疑难病症中医治疗。
在3—4个相关疑难病症的中医治疗上有突出的疗效,重视治疗步伐的合理性、安全性、有效性、尤其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开展1—2项客观化诊断研究,进一步增强中医特色诊断,主动引进新技术、新疗法(≥ 1项/年,增强横向联系,促进合作交流,合作及交流项目≥ l项/年。
6、健全学术网络,为相关单位提供技术指导,采纳多种形式推行相关技术。
每年承办市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主动申办省级或市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
7、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扩大科室的辐射面和影响面。
8、主动开展中医特色疗法,强化中医辨证论治规律研究,制订本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诊疗规范和协议处方。
中医肾病重点专科建设实施方案
![中医肾病重点专科建设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85bc6e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fc.png)
中医肾病重点专科建设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编制的目的是为了推动中医肾病重点专科建设,提高我国中医肾病诊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以下是本方案的具体内容:1. 项目目标本方案旨在通过专科建设,提升中医肾病的临床诊治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加强相关科研、教育和培训工作,推动中医肾病事业的发展。
2. 建设内容(1)诊疗设备更新:购置先进的中医肾病诊疗设备,包括肾脏功能评估设备、中医体质辨识仪器、中医药治疗仪器等。
(2)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肾病领域的高级专家、教授,提高团队的整体水平。
组建一支高素质、优秀的中医肾病医疗团队,包括临床医师、中医药师、护理人员等。
(3)制定临床诊疗规范:制定中医肾病病种的诊疗规范,明确诊断标准、治疗方案和疗效评估标准,确保诊疗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4)科研与教育培训:加强中医肾病领域的科研工作,积极开展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加强对青年医生和研究生的培训,提高中医肾病的专业素养。
3. 建设步骤和时间(1)设立专项资金:为中医肾病专科建设划拨专门的资金,确保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2)购置设备和建筑改造:按照设备更新和医疗环境改造的计划进行资金申请和设备采购、建筑改造。
(3)人才引进和培养:通过采取引进高级人才、提供培训和进修机会等措施,逐步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中医肾病医疗团队。
(4)制定诊疗规范:成立工作小组,制定中医肾病病种的诊疗规范,经过科学审定后开始推行。
(5)科研与教育培训:组织相关科研项目,并加强与高等医学院校的合作,推动中医肾病领域的教育和培训工作。
4. 评估和监督为了确保中医肾病重点专科建设的效果,定期进行评估和监督工作。
评估主要包括专科的临床质量、患者满意度、科研成果及人才培养情况等方面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改善,以提高整体效益。
通过上述的实施方案,我们有信心能够进一步加强中医肾病诊疗科研水平,提升中医肾病专科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肾病学专科建设发展框架
![肾病学专科建设发展框架](https://img.taocdn.com/s3/m/4da3e29a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5a.png)
肾病学专科建设发展框架一、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和医疗的需求越来越高。
为此,加强肾病学专科建设,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已成为当前医疗机构的重要任务。
本框架旨在为医疗机构提供一份全面的肾病学专科建设发展指南,以促进肾病学专科的建设和发展。
二、发展目标(1)建设高水平的肾病学专科团队,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2)完善肾病学专科诊疗体系,提高诊疗效果。
(3)推进肾病学专科科研工作,提升科研水平。
(4)加强肾病学专科教育与培训,提高人才素质。
(5)深化肾病学专科国际合作,提高国际影响力。
三、建设内容3.1 建设高水平肾病学专科团队(1)招聘和培养高水平的肾病学专科医生。
(2)加强护理团队建设,提高护理质量。
(3)加强医技团队建设,提高医技服务质量和水平。
3.2 完善肾病学专科诊疗体系(1)建立完善的病例管理体系。
(2)建立完善的检查和诊断标准。
(3)建立完善的治疗方案和随访管理体系。
3.3 推进肾病学专科科研工作(1)加强科研设施和平台建设。
(2)加强科研项目管理,提升科研水平。
(3)加强科研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人才素质。
3.4 加强肾病学专科教育与培训(1)加强肾病学专科医师培训,提高医师素质。
(2)加强肾病学专科护士培训,提高护士素质。
(3)加强肾病学专科医技人员培训,提高医技人员素质。
3.5 深化肾病学专科国际合作(1)加强与国际先进肾病学中心的合作。
(2)引进国际先进的肾病学理念和技术。
(3)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
四、保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支持。
(2)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
(3)加强科研和教学投入。
(4)加强信息化建设。
(5)加强质量控制和管理。
五、总结本框架旨在为医疗机构提供一份全面的肾病学专科建设发展指南,以促进肾病学专科的建设和发展。
希望各医疗机构能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参考本框架,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的肾病学专科建设计划,为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做出积极的贡献。
肾病科专业建设和发展实施策略
![肾病科专业建设和发展实施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0a8c525e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5b.png)
肾病科专业建设和发展实施策略一、前言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肾病科作为一个重要学科,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为了提高肾病科的专业水平,推动学科建设,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专业建设和发展实施策略至关重要。
本实施策略旨在为肾病科的发展提供指导,确保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医疗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二、发展目标1. 提升学术地位:将肾病科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学科,提高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和竞争力。
2. 优化人才培养: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肾病科人才队伍,包括临床医生、研究人员、护理人员等。
3. 加强科研创新:加大科研投入,鼓励创新性研究,围绕肾脏病的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开展研究。
4. 提高医疗服务:提升肾病科的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高质量、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三、实施策略1. 人才引进与培养- 引进人才:积极引进具有国际视野和影响力的肾病科专家,担任学科带头人。
- 人才培养:设立肾病科人才培养计划,提供国内外进修、培训机会,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 团队建设:加强多学科合作,打造结构合理、分工明确的团队,提高整体协作能力。
2. 科研创新- 设立基金:设立肾病科科研基金,鼓励开展原创性研究,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 平台建设:打造高水平科研平台,购置先进科研设备,提供技术支持。
- 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建立国际合作项目,提升国际影响力。
3. 医疗服务提升- 诊疗规范:制定和推广肾脏病诊疗规范,提高诊疗水平。
- 设备更新:引进和更新先进医疗设备,提供精准、高效的诊断和治疗手段。
- 优质服务: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高患者满意度。
4. 国际合作与交流- 建立合作关系:与国际知名肾病科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交流和合作项目。
- 人才培养:推荐优秀人员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提升学科影响力。
- 共享资源:积极参与国际肾脏病学会等组织,共享国际资源。
四、监测与评估- 设立评估机制:定期对肾病科的建设和发展进行评估,确保实施策略的有效性。
肾病科五年规划
![肾病科五年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d81f09cc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fa.png)
肾病科五年规划一、背景介绍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为了更好地应对肾病的挑战,肾病科制定了五年规划,旨在提高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二、目标设定1. 提高肾病科的诊疗水平:通过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高肾病科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准确、更有效的医疗服务。
2. 加强肾病科的科研能力:建立科研团队,开展肾病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高科研水平,为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3. 提高患者的健康管理水平: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定期随访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肾病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4. 加强肾病科与其他科室的协作: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与心内科、内分泌科等相关科室合作,共同制定肾病的诊疗方案,提高综合治疗效果。
三、具体措施1. 提高肾病科的诊疗水平a. 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购置高端肾脏超声仪、肾功能检测仪等设备,提高肾病的诊断水平。
b. 建立规范的诊疗流程:制定肾病的诊疗指南,明确诊断和治疗的步骤,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准确地接受治疗。
c. 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组织医护人员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和培训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 加强肾病科的科研能力a. 建立科研团队:组建由专业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组成的科研团队,开展肾病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b. 申请科研项目:积极申请国家和地方的科研项目,争取更多的科研经费,支持肾病科的科研工作。
c. 发表科研成果:鼓励科研人员发表高水平的科研论文,提高学科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
3. 提高患者的健康管理水平a. 建立健康档案:为每位肾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和治疗情况,方便随时查阅和管理。
b. 定期随访和健康教育: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病情的变化,提供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和生活习惯。
c. 开展康复训练:为患者提供康复训练服务,匡助他们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肾病科年度工作计划
![中医肾病科年度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5f3b7cad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2d.png)
中医肾病科年度工作计划一、工作目标中医肾病科作为医院重点科室,旨在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中医治疗服务。
年度工作计划的目标是:进一步提高科室的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科室的学术影响力和地位,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二、工作重点1.加强医疗团队建设加强科室医疗团队的建设,完善科室人员的配备,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
加强内外科室之间的协作,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提高科室的整体实力。
2.进一步完善治疗方案针对不同类型的肾病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充分发挥中医的优势,结合现代医学技术,积极探索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模式,提高治疗效果。
3.加强科研和学术交流组织科室医务人员积极参与各类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学术水平。
鼓励医务人员参与科研项目,开展科研工作,推动科室学术研究的发展。
4.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以患者为中心,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建立患者医疗档案,定期进行回访,及时了解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情况,给予必要的指导。
优化就诊流程,提高患者就诊的便利性和满意度。
三、具体措施1.加强医疗团队建设(1)加强人员配备:根据科室发展的需要,适当增加医生和护士的人员配备。
(2)持续培训:组织定期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3)加强内外科室间的协作:建立科室之间的沟通机制,加强协作,形成合力。
2.进一步完善治疗方案(1)个性化治疗:针对不同类型的肾病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综合使用中医和西医的方法,提高治疗效果。
(2)临床研究:加强临床研究工作,通过临床实践和总结,逐步建立起适合本科室的治疗方案。
3.加强科研和学术交流(1)广泛参与学术会议:积极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展示科室的成果和经验,获取新知识和新技术。
(2)开展科研项目:组织医务人员开展科研项目,提高科室的学术水平,推动科室的发展。
(3)与国内外同行交流:与国内外同行建立联系,定期进行学术交流,学习先进的治疗方法和技术。
4.提高医疗服务质量(1)建立患者医疗档案:建立患者的电子档案,定期进行患者回访,了解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肾病科五年规划
![肾病科五年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a503fc99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12.png)
肾病科五年规划一、背景介绍肾病科作为医院的重点科室之一,负责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研究工作。
为了提升肾病科的综合实力和服务水平,制定了肾病科五年规划,以推动科室的发展和提高患者的医疗体验。
二、目标设定1. 提升科室的临床诊疗水平:通过引进先进的诊疗设备和技术,提升科室的诊疗能力,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2. 加强科室的科研力量:建立科室的科研团队,加强与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的合作,开展肾脏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高科室的学术影响力。
3. 提高患者满意度:优化科室的服务流程,提高患者就诊的便利性和舒适度,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管理能力,提高患者满意度。
4. 培养高素质的医务人员: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科室的发展提供人材支持。
三、具体措施1. 引进先进的诊疗设备:购置先进的肾脏影像设备、血液透析设备等,提高科室的诊疗水平。
2. 建立科研团队:组建由专家、教授和研究人员组成的科研团队,加强科研项目的申报和实施,提高科室的科研能力。
3. 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参预国内外学术会议,组织学术讲座和研讨会,加强与其他医疗机构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
4. 优化服务流程:改善患者就诊环境,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管理能力。
5.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组织定期的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鼓励医务人员参预学术研究和科研项目,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四、预期效果1. 临床诊疗水平的提升: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提高科室的诊疗能力,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2. 科研实力的增强:建立科研团队,加强科研项目的实施,提高科室的学术影响力和科研能力。
3. 患者满意度的提高: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提高患者的就诊体验和满意度。
4. 医务人员素质的提升: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科室的发展提供人材支持。
中医肾病重点专科建设规划
![中医肾病重点专科建设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1f983e4fb90d6c85ed3ac60d.png)
重点专科建设规划一、指导思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本地区及本院中医药事业发展需求,遵循中医药学科建设与发展自身规律,增强中医药行业竞争力,提高中医药服务于经济与社会的能力,将本院肾病科建设成为具有中医药特色与优势、在生命科学领域和临床医学领域居领先地位的中医药重点学科,推进巴林左旗中医药学术与事业的发展。
二、远期目标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要以发展中医药基本理论为基础,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核心,以推动中医药学术发展和继承创新为根本,丰富中医药的科学内涵,完善中医药学科结构和体系,提高中医药的学术水平,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
提高中医药在本地区的社会服务能力,使肾病科最终建设成为国家级重点专科,在赤峰仍至内蒙古自治区达到学术水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领先。
三、建设内容:2011~2012年:年末制定下年度重点专科建设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步骤,所需专科设备、资金、保障措施报院委会批准后实施。
申报市级重点专科,扩大肾病科床位至30~50张,改善病区治疗环境,引进先进配套设备,充实内涵建设,培养专科梯队人员,引进新技术新项目,修订完善本科专病诊疗方案,改造血液净化室。
2013~2014年:年末制定下年度重点专科建设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步骤,所需专科设备、资金报院委会批准后实施。
进一步修订并完善并确立肾病专科常见病、疑难病具有巴林左旗中蒙医院特色的诊疗护理规范;进一步加强对重点病种“慢性肾功能衰竭(代偿期)”,“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的研究与观察并写出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完成阶段性重点专科建设总结;选择一个优势病种制定可行的科研计划申报市级或自治区级科研项目,争取立项并组织实施,进行阶段性总结。
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做好自治区级重点专科申报准备工作并在时机成熟时申报自治区级重点专科。
培养本专科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
肾科学科建设发展规划(医院管理年-邓宏涛...
![肾科学科建设发展规划(医院管理年-邓宏涛...](https://img.taocdn.com/s3/m/e81f211e4afe04a1b171de43.png)
肾科学科建设发展规划(一)本学科水平及规划本学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中西医结合肾病重点专科", 2009年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是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肾病医疗中心。
肾病专科现有专科医师35名,其中主任医师5名,副主任医师12名,主治医师12名。
肾病专科设有四个临床肾内科病区,开放床位200张,每年收治来自全国各地患者3000余人次,专科附设:肾病病理室、血液净化中心、肾病实验室、肾移植协作组、肾科信息室。
本学科坚持中医为主,中、西医并重的治疗原则,对肾病综合征、IgA肾病、狼疮性肾炎、慢性肾炎、慢性肾衰等主攻病种制定了科学的诊疗方案,研发了2个院内制剂,8个协定方,取得满意疗效。
行肾活检7000余例。
诊断方面以肾活检病理诊断为基础,中医辩证辩病相结合的国内首肯诊断标准,引领全省中医肾病和中西医结合肾病的发展,取得了领头羊的地位,在西医同行起到主导地位。
在12个国家重点专科综合水平6—7位。
下一步计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现有设施规模为基础,以改善病区条件为突破口,以学科梯队建设为核心,提高内涵建设,中、西医并重,打造一个引领江西、中部有优势、全国有特色的知名学科。
坚持以中医药为主导,秉承中西医结合的方针,在水肿病、肾风、慢性肾衰治疗上有特色,其他肾脏病治疗有优势,充分发挥中医药疗效,建设成全方位系统治疗肾病医、教、研于一体的名科.争取在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建设期间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二)管理发展计划:健全学科带头人负责制,明确学科带头人的职责与权利,使学科由行政负责制转为行政指导下的学科带头人负责制,不断增强学科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通过医院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强化肾科各病区在学科建设中的职能,强化肾科病区、血液净化中心、腹透室、实验室、病理科在学科结构中的交叉作用。
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为重点病种,计划继续完善中西结合诊疗规范及护理常规;按国家局要求进行了单病种管理,信息录入工作;继续严格执行了双重诊断及国家行业标准,建立并逐步完善了三级医师查房、会诊、转诊制度;建立了危急重症病员信息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和加强了病房工作质量综合考核.下一步拟进行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防治方案的持续优化、慢性肾病特色有效方药研发等临床研究;建立慢性肾病诊治规律、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建立可供临床推广应用的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肾病的临床方案,发展中医药防治慢性肾病的病因病机、理法方药理论,进一步提高中医药、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肾病的学术水平及在慢性肾脏疾病治疗的中医参与率.(三)学科队伍与人才培养计划:肾病科目前形成以王水华为学科带头人的人才队伍。
肾病科五年规划
![肾病科五年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0b93d7ca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89.png)
肾病科五年规划一、背景介绍肾病科是专门研究肾脏疾病的医学科室,旨在提供全面的肾脏疾病诊断、治疗和康复服务。
为了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我们制定了肾病科五年规划,旨在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促进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推动肾病科的发展。
二、目标设定1. 提高患者满意度:通过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使患者感受到关怀和温暖。
2. 提升医疗质量:加强医疗技术培训和团队建设,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确保医疗质量的稳定提升。
3. 加强科学研究:鼓励医护人员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推动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技术的创新,提高学科的学术影响力。
4. 加强学术交流: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与其他肾病科专家进行交流和合作,促进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三、具体措施1. 加强医疗团队建设:招聘高水平的医护人员,提高团队整体素质。
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机制,促进医护人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2. 完善医疗设备: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更新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设备,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3. 提高患者教育水平:开展患者教育活动,向患者和家属普及肾脏疾病的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4. 加强科学研究:设立科研项目,鼓励医护人员参与科研工作。
组织定期的学术研讨会,促进科研成果的交流和分享。
5. 加强学术交流:组织医护人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和研讨会,邀请国内外专家来院进行学术交流和指导。
6. 建立远程医疗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远程医疗平台,为远程地区的患者提供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服务。
四、预期成果1. 患者满意度得到显著提高,患者对肾病科的信任度增加。
2. 医疗质量稳步提升,医疗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3. 科学研究成果丰硕,部分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
4. 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得到提升,肾病科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地位得到认可。
5. 学科人才培养成效显著,为肾病科的长远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五、总结通过制定肾病科五年规划,我们将全面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强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推动肾病科的发展。
肾病科五年规划
![肾病科五年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1cd09745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57.png)
肾病科五年规划一、背景介绍肾病科是专门研究肾脏疾病的医学科室,致力于提供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服务。
为了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肾病科制定了五年规划,旨在提升科室的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二、目标设定1. 提升诊断水平:通过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高对各类肾脏疾病的准确诊断率,确保患者能够及时获得正确的诊断结果。
2. 加强疾病治疗: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等,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
3. 改善康复服务:建立完善的康复体系,包括康复评估、康复训练和康复指导等,帮助患者恢复肾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4. 加强科研与教育:积极参与肾脏疾病的科研工作,提升科室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培养更多的肾病专业人才。
三、具体措施1. 引进先进设备:购买最新的肾脏影像设备、肾功能评估设备等,提升科室的诊断水平。
2. 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与心血管科、内分泌科等相关科室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制定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3. 建立康复体系:设立康复科室,配备专业的康复师,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帮助患者恢复肾功能。
4. 积极开展科研工作:组织科研团队,开展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提升科室的学术水平。
5. 加强教育培训:定期举办学术讲座、病例讨论会等活动,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
四、预期成果1. 诊断水平提升:准确率提高10%,确保患者能够及时获得准确的诊断结果。
2. 治疗效果改善:治愈率提高5%,生存质量提高10%。
3. 康复服务改善:康复患者比例提高20%,生活质量提高15%。
4. 科研成果丰富:发表SCI论文10篇以上,申请专利3项以上。
5. 人才培养成果:培养肾病专业人才5名,提升科室整体人员素质。
五、实施计划1. 第一年:购置肾脏影像设备,引进专家进行技术培训,开展科研项目。
2. 第二年: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与相关科室开展合作,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肾病科五年规划
![肾病科五年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8c2e8544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ff.png)
肾病科五年规划一、背景介绍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为了提高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管理水平,我们制定了肾病科五年规划。
本规划旨在通过改善医疗设施、加强人材培养、推广先进技术和加强科研合作,提高肾病科的治疗水平和科研实力。
二、目标设定1. 提高肾病科的医疗服务水平,使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改善。
2. 培养一支高水平的肾病科医疗团队,提高医生和护士的专业素质。
3. 推广先进的肾病诊疗技术,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
4. 加强科研合作,提高科研水平,为肾病的防治提供更多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三、具体措施1. 改善医疗设施为了提高肾病科的医疗服务水平,我们计划增加肾病科的床位数,并改善病房设施。
同时,购置先进的医疗设备,如血液透析机、肾脏移植手术器械等,以提高治疗效果。
2. 人材培养为了提高医生和护士的专业素质,我们计划开展定期的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
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讲座和指导,提高医疗团队的学术水平。
同时,鼓励医生和护士参加学术会议和培训班,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
3. 推广先进技术为了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我们计划引进先进的肾病诊疗技术。
例如,引进基因测序技术,匡助早期发现患者的遗传性肾病风险;引进微创手术技术,提高肾脏移植手术的成功率;引进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医生进行肾病的诊断和治疗。
4. 科研合作为了提高科研水平,我们计划加强国内外科研机构的合作。
与其他肾病科研团队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分享研究成果。
同时,鼓励医生和护士积极参预科研工作,提高科研能力。
四、预期效果通过实施肾病科五年规划,我们预期将取得以下效果:1. 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2. 医生和护士的专业素质明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得到提升。
3. 先进的肾病诊疗技术得到推广,诊断和治疗水平明显提高。
4. 科研水平明显提高,为肾病的防治提供更多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五、总结肾病科五年规划旨在提高肾病科的治疗水平和科研实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专科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
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本地区及本院中医药事业发展需求,遵循中医药学科建设与发展自身规律,增强中医药行业竞争力,提高中医药服务于经济与社会的能力,将本院肾病科建设成为具有中医药特色与优势、在生命科学领域和临床医学领域居领先地位的中医药重点学科,推进巴林左旗中医药学术与事业的发展。
二、远期目标
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要以发展中医药基本理论为基础,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核心,以推动中医药学术发展和继承创新为根本,丰富中医药的科学内涵,完善中医药学科结构和体系,提高中医药的学术水平,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
提高中医药在本地区的社会服务能力,使肾病科最终建设成为国家级重点专科,在赤峰仍至内蒙古自治区达到学术水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领先。
三、建设内容:
2011~2012年:年末制定下年度重点专科建设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步骤,所需专科设备、资金、保障措施报院委会批准后实施。
申报市级重点专科,扩大肾病科床位至30~50张,改善病区治疗环境,引进先进配套设备,充实内涵建设,培养专科梯队人员,引进新技术新项目,修订完善本科专病诊疗方案,改造血液净化室。
2013~2014年:年末制定下年度重点专科建设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步骤,所需专科设备、资金报院委会批准后实施。
进一步修订并完善并确立肾病专科常见病、疑难病具有巴林左旗中蒙医院特色的诊疗护理规范;进一步加强对重点病种“慢性肾功能衰竭(代偿期)”,“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的研究与观察并写出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完成阶段性重点专科建设总结;选择一个优势病种制定可行的科研计划申报市级或自治区级科研项目,争取立项并组织实施,进行阶段性总结。
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做好自治区级重点专科申报准备工作并在时机成熟时申报自治区级重点专科。
培养本专科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
2015年:完成自治区级重点专科申报并确保成功。
确立本科优势病种成为赤峰及周边地区仍至全区的领先地位。
保证50张以上的床位,年收治病人达1200人次以上。
写出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并发表于各类医学期刊。
完成“复肾丸”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科研项目的总结、论证、评审。
制定本科建设的下一轮建设规划。
四、具体指标:
2011~2012年,确保市级重点专科申报成功;在门诊综合楼建成后,确保30张肾病专用病床,在病区内创建舒适高雅的就医环境。
血透机增加至8~12台。
派一名专科医生到三级医院肾内科进修1年;外请并组织院内专家对肾病科全体医护人员进行肾病科理论、知识与技能的系统培训,使之全员达到专科、专病建设的要求。
修订确立肾病
科常见病种肾风病(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水肿(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淋证(急、慢性膀胱炎、急慢性肾盂肾炎)、紫斑(紫癜性肾炎)、水肿加消渴(糖尿病肾病)诊疗护理方案;重点病种虚劳(慢性肾功能衰竭)、关格(急性肾功能衰竭)、水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诊疗护理方案;诊断病名、证侯分型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标准GB/T15657-1995》要求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GB/T 16751.1-1997》要求标准;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T001.1-94》要求标准。
诊疗护理方案要有本院特色,符合本院和本地区实际情况。
引进1~3名中西结合或中医专业本科毕业生,引进1名机械和电子学专业的专科以上毕业生充实血透室。
2011年初完成血透室的改建,使之在资格认定,结构布局、管理规程、血液净化治疗专业人员资格均达到《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 版)》要求。
2013~2014年,在现有常见疾病诊疗常规的基础上,修订制定疑难、重点病种“慢性肾功能衰竭(代偿期)”,“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等符合本院实际,科学、有效的诊疗和护理规范;各重点病种写出至少二篇以上的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各病种论文至少有一篇发表在国家级医学期刊。
制定本院制剂各种“复肾丸”和协定处方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科研计划,实施步骤,保障措施;完成市级或自治区级科研项目申报并争取立项,完成本项目的阶段性目标并对计划的实施进行阶段性总结。
对不同病因所致的肾
功能不全病人制定有针对性治疗措施,随时进行分析总结,修订诊疗方案。
要按照重点学科建设要求,遴选学科继承带头人并选派到三级甲等医院肾病科深造,使之成为自治区级重点学科带头人;打造学术团队每年各选派一名副主任医师到三甲医院肾病科进修每人不少于6个月;培养学术队伍每年各选派二名主治医师到三级医院进修每人不少于6个月。
肾病科将从基本条件的医疗环境、设施、设备、技术力量;人员队伍的专业素质,技术力量的结构构,中医药知识、理论、技能的水平;服务技术中重点病种诊疗方案的科学性、有效性、适宜性等个方面均达到自治区级重点专科的水平。
时机成熟时申报自治区级重点专科。
明确重点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责、权、利。
2015年:按自治区级重点专科建设要求做好年度重点工作详细计划,实施步骤,保障措施;按自治区级重点专科要求开展工作;完成并确保自治区级重点专科申报成功。
确立虚劳(慢性肾功能衰竭早中期)的非透析治疗在赤峰仍至内蒙古自治区地区的领先地位。
确保住院床位达50张,年收治住院病人在1200人次以上,治愈好转率达90%以上,早中期肾功能不全以坚持口服本院自制中药和协定处方为主,使之显著延长肾功能代偿期,降低尿素氮、血肌酐至接近正常水平。
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每人撰写两篇以上有价值的学术论文至少有一篇发表在国家级医学期刊;学科骨干和主治医师至少撰写一篇以上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医学期刊。
一季度完成应用本院自制剂“复肾丸”和协定处方临床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科研项目的初步总结;提交院学术委员会进行初步论证后于第二季度提请旗
卫生局进行评审论证;第三季度至第四季度争取申报高级或自治区级科研项目奖。
年末制定下一轮重点学科建设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