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模板 可修改 可修改 优质 参赛 (2)
初中语文优秀的教学设计模板(通用6篇)
初中语文优秀的教学设计初中语文优秀的教学设计模板(通用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语文优秀的教学设计模板(通用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材分析乡愁作为人类普遍的一种情结,是诗歌创作历久常新的主题之一,文学史上留下了许多抒写乡愁的名篇佳作,余光中的《乡愁》便是其中情意深长动人的一曲,因为他抒写的不是一般游子的思乡之情,而是在特殊年代由于海峡阻隔而产生的对大陆的思念之情,更是漂泊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鲜明的时代感。
诗人从平凡的生活中提炼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一组意象,层层推进,生动形象地抒发了乡关之思、故国之恋。
全诗构思精巧,复沓手法以及叠音词的运用更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品悟,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浓浓的思乡爱国之情。
2、通过比较赏析,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意象美。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鉴赏能力,激发学生表达情感的欲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去感受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和把握诗中的四种意象。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一、听一听: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间多媒体播放音乐)导语:同学们,你们从刚才的音乐中听出了一种怎样的情感呢?(乡愁)是的,游子思乡、故土难忘,这是人类的普遍情感。
由于政治原因,台湾海峡将台湾与大陆阻隔半个多世纪,台湾人民对大陆故乡的思念与日俱增,对两岸和平的渴望日趋强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诗作——《乡愁》。
(板书课题、作者,多媒体显示全诗)二、读一读:感受诗味,体会诗的情感美。
⒈ 教师示范朗读。
(多媒体配乐)⒉ 学生自由朗读,师指导、解疑。
⒊ 学生试读课文。
⒋师生点评指导。
板书:母子别新婚别生死别故园别⒌ 把握诗歌主题。
⑴设疑:大家读过不少抒写乡愁的诗,与一般乡愁诗相比,这首诗在情感上有什么突出的地方?从哪儿可以看出?这一处该怎样读?⑵补充资料图片,进一步体会两岸同胞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怀。
初中语文教案设计模板一等奖
一、课题:《沁园春·雪》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读写“沁、园、春、雪、瑞、宵、旧”等生字词;背诵并默写全诗;理解诗中意象的含义及作用;学会鉴赏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分析、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豪迈的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教学重点:1. 理解诗中意象的含义及作用。
2. 学会鉴赏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四、教学难点:1. 感受诗中的豪迈情怀。
2. 理解诗歌的意境。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黑板、粉笔、诗句卡片。
2. 学生准备:预习《沁园春·雪》,查阅相关资料。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沁园春·雪》的朗诵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味。
2. 提问: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二)新课讲授1. 朗读全诗,注意字音、节奏、停顿。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及其作用。
a.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c.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d.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3. 教师讲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a. 对比:如“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b. 比喻: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c. 拟人:如“欲与天公试比高。
”(三)巩固练习1. 朗读并背诵全诗。
2. 选取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谈谈自己的感受。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引导学生谈谈学习《沁园春·雪》的感受。
(五)作业布置1. 背诵并默写全诗。
2. 查阅资料,了解毛泽东的生平事迹。
七、板书设计: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分析、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沁园春·雪》的意境和情感。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精选5篇)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给您带来初中语文教学设计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理解阅读文学作品对人的成长的意义,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感情。
2、朗读感受本文优美的语言,体会文章蕴含的丰富的情感。
课前准备:1、学生搜索有关作者的资料。
2、自学字词,按照一般预习要求阅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推测写作意图,感受文章特色3、圈出文中大量运用的成语与名言佳句,理解其意思。
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激发兴趣:播放配套光盘中的POWERPOINT,或者其他电影片段。
自由谈论对《三国演义》的感受,教师引述课文相关片段进行小结。
(播放有问题可用realplay)二、自学成果检查交流1、介绍作者:指名学生朗读自己搜索的作者资料,教师投影作者的照片。
(xp的系统就用幻灯方式,不然可用豪杰大眼睛、Acdsee等件放大)2、检查字词教师根据《附录三》的字词,适当补充制作POWERPOINT。
学生在自备本上完成练习。
教师投影出示答案,学生互批。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篇2)一、提出中心意思:美德最美。
二、具体论述美德最美。
1、以两种人为例,论述人生“内在美”的重要。
2、通过颜色之美、形体之美和行为之美的比较,论述“最高的美”是行为之美,即美德之美。
3、通过某些老人和年轻人的对比,进一步强调美德最美。
三、勉励人们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让美放射出真正光辉。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内容、方式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十七世纪英国伟大的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的《论美》。
一说到美,我就情不自禁地想到这样两件事。
1、1946年,二战刚刚结束,德国历经战火的城市,到处颓垣残壁,一片惨象。
一天,有两个美国人访问了一户住在地下室的德国居民,然后,这两个人有一番发人深思的谈话:“你看他们能够重建家园吗?”“一定能!”“你为什么回答得这样肯定?”“你没看到他们在地下室的桌子上放着什么吗?”“一瓶花。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模板优秀5篇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模板优秀5篇教学设计模板篇一教学目标:1. 能正确、熟练朗读课文,学习部分生字新词。
2. 初步感知课文大意,知道动物过冬有着自己不同的方式,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1、师:小朋友会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三个谜语,请你们猜一猜,听:(1)小姑娘,穿黑衣,秋天飞走春天回,带着一把小剪刀,在春风里飞呀飞。
(燕子) 师:小燕子到处飞,见识广。
我们可以亲切地称它为——燕子姐姐!师:我们可以请热情地称他为燕子姐姐。
谁来读一读。
评:多亲切,热情?(2)人夸游泳小健将,穿着一身绿衣裳,长大换上新绿袍,爱捉害虫人人夸。
(青蛙) 师:喜欢小青蛙吗?它是怎么叫的?生:呱呱!师:多响亮啊!就像个男孩子,让我们一起来跟它打招呼,读——青蛙哥哥!(3)小小虫,飞呀飞,采花粉,酿花蜜。
(蜜蜂)学生回答。
小蜜蜂的胆子还有点小,这“蜜蜂”的两个字都含有小小的虫字旁,让我们一起来大声的热情地呼唤它!生:蜜蜂妹妹!师:蜜蜂妹妹听见了。
2、师:刚才我们才的谜语都是动物,这些动物又小又可爱,我们可以称它们为小动物。
(板书)学习生字:物,找朋友,分析字形,在田字格里指导书写。
3、揭题:今天我们就和这三个小动物一起为学习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
板书:过冬,读课题。
二、新授过渡: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呢?答案就藏在书中,请小朋友们借助拼音,读课文2遍,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检查读书情况(1)学习第一自然段师:你读到了几个自然段?评:真好!一边读一边标自然段,这是个读书理顺课文的好办法。
知道吗?这三个小动物还是很好的朋友,它们在一起生活得可开心啦!出示第一小节,指名读,评价。
谁也来分享这份快乐?再指名读。
(2)学习第二自然段师:好朋友在一起,日子就是过得这样快乐!转眼秋天就到了,师吹风声(呼呼声)出示图:你看到了什么?相机出示生字“刮”。
师:这秋风刮得还挺大呢,学习“刮”:出示,读。
初中语文教案设计模板
初中语文教案设计模板【篇一:初中教学设计模板(语文)】教学设计初中模版【设计理念】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合作探究与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在疏通文本的基础上,联系自身经验,对文本进行了个性化解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人文素养。
【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本单元主要体现重在引导学生欣赏和表述之美。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语),这个例子既承担了落实本单元教学重点的任务,又承担了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责任,因此是个很好的蓝本。
2.文本简析:的手法,更要让学生仔细品味语言,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
【学情分析】初一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所以教师要采取鼓励机制,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热情。
并且,初一是学生开始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的时期,但他们的鉴赏能力还是很有限的,因此要多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以上几点主要是从学生的现有水平、学习习惯和能力上去认识归纳的。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点难点】1.针对单元重点和教材内容,我认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是:2.针对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心理层次,我认为本文的教学难点是:【教学方法】1.教法:【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素材。
【课时安排】一课时(45分钟)【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未成曲调先有情(3分钟)(一)课前预习1.掌握本文字词,熟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对有疑惑的地方做好记号。
2.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认识并熟悉作者以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二、窥一斑而知全豹(12分钟)整体感知全文,筛选关键信息,思考以下问题。
三、奇文探究共赏析(22分钟)四人组成一个小组,合作完成以下内容,并且采用“小组擂台积分榜”进行评价。
(一)研读入境品语言展示例句,让学生运用联想法,替换法,咀嚼品味作者细腻而准确的写作手法。
初中语文教案范本五篇
初中语文教案范本五篇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得当的教案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下面将从五个方面分别介绍五篇初中语文教案,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
一、《《白鹿原》的人物形象》教案
本教案旨在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深入剖析《白鹿原》的文化内涵和思想体系,促进学生对经典文学的深入理解。
该教案内容详实,结构严谨,既有重点难点的剖析,又有学生的互动参与,具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写人的技巧》教案
本教案以人物描写为切入点,系统讲解了描写技巧,对于初学者十分实用。
其用词精炼,逻辑清晰,同时采用多媒体互动讲解的形式,形象生动,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有着很好的帮助。
三、《“工人阶级队伍中的先进分子”话题及议论文写作》教案
本教案主要围绕着“工人阶级队伍中的先进分子”这个话题展开,结合经典文献和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先进分子的内涵和特点,提高他们的议论文写作水平。
四、《写景的技巧》教案
本教案旨在系统讲解写景的技巧,充分展示“文字的魅力”,对在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有重要帮助。
本教案较为简洁,但用词妙趣横生,表现出教师的水平和才华。
五、《文言文的翻译技巧》教案
本教案主要涉及文言文的翻译技巧,通过系统讲解重点难点,提供一些翻译案例和练习,旨在帮助初中生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能力。
该教案技巧性强,标志明确,对初学者极具参考价值。
初中语文教案范本五篇结构严密,内容详实,涵盖面广,既有全面性,也有重点性,优秀教案的存在,提高了我们教育教学的质量,更有利于学生们的发展。
初中语文教案教案设计模板
初中语文教案教案设计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内容;(2)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型的用法;(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2)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爱好;(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情感态度;(3)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1)课文原文及翻译;(2)生字词的解释和用法;(3)课文的结构分析。
2. 知识点:(1)重点词汇和句型的用法;(2)文言文的阅读理解技巧;(3)文学常识的相关知识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关注;(2)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课文的主题。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2)让学生自主查找生字词,解释其含义;(3)让学生自主分析课文的结构。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课文中的难点问题;(2)小组合作,完成相关的练习题;(3)小组分享,展示学习成果。
4. 探究学习:(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探讨课文背后的意义;(2)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点,进行创新性的写作练习;(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将课文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2)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激发学生对下一节课的期待。
四、作业布置:1. 抄写本节课的重点词汇和句型;2. 阅读一篇与课文相关的文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地掌握课文知识。
初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模板五篇_优秀语文教学设计案例
初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模板五篇_优秀语文教学设计案例想得到高分,教学设计相关考点必须要非常熟悉,如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教学依据和教学步骤、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过程等等。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初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初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1】《湖心亭看雪》〖学习目标〗了解作者及写作年代,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理解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
体会本文清新淡雅的意境和严整而富于变化的语言。
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掌握白描写作的手法。
体会人物语言的妙处,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导入新课〗冬季最令人高兴的莫过于下雪了,那飘扬着的雪花,凝聚着对大地的热爱,从无垠的天幕洒落,在我们头顶飞舞,抚摸着我们,感化着我们,让我们享受热烈、静穆、自由。
下雪啦,多好!雪带给我们的感受?--静穆、纯洁、纯净、阔大而辽远--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咏雪》,谢道韫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成为咏雪的佳句,谢道韫因此被誉为"咏絮之才"。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明末张岱的小品《湖心亭看雪》。
阅读课文,动脑思考,看看张岱是如何抓住"看"字写雪的。
〖作者简介〗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侨寓杭州。
其家自曾祖以来,均为显宦。
他早年过着精舍骏马,鲜衣美食,斗鸡放鹰,弹琴吟诗的贵公子生活。
喜游山水,通晓音乐戏剧,一生未曾仕宦。
明亡后,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从事著述。
著有《石匮书》《史阙》《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yuan集》《快园道古》《夜航船》等。
其小品文多回忆个人经历的生活琐事。
同时也是对晚明社会文化风俗的出色平述。
其中表现出对乡土和故园的怀念,也流露出不少伤感情绪。
描写细腻生动,风格流丽清新,极富诗情画意。
在晚明小品中独树一帜(《明清名家小品精华》第583页)。
中学语文课的教学设计优秀3篇
中学语文课的教学设计优秀3篇初中语文课文教案篇一教学设计本节采用“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进行设计,因为文章的写作是一篇文言文,所以,要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才能让学生进行设疑自探。
教师在设疑的同时,教师同时板书于黑板的右侧,对于不完整的问题,教师随机给予补充、归纳。
本节解决的重难点是诵读课文,正确疏通文意,把握主旨,学习文章的写作手法。
因为这篇短文是“诵读欣赏课”,所以以诵读为主,讲授为主。
抓住“文脉”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主旨。
讲授本课,将采用“读——议——悟”的教学模式。
在运用拓展环节中,学生自编习题后,教师出示“之”字在文中运用一题,以巩固学生对文言虚词的掌握。
教学目标:1、能流畅的诵读课文。
2、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
3、把握文章主旨,理解衬托和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本专题中,我们学习了《咏荷诗五首》,谁能背诵一下你喜欢的一首?今天我们接着学习“读荷”部分的第一篇周敦颐的《爱莲说》。
板书课题二、解题、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1、何为“说”?“说”是一种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
题意:说说爱好莲花的道理。
2、作者简介:周敦颐,宋代著名哲学家,字茂叔,道州人。
3、写作背景:作者在南康郡任职期间,曾亲率属下开辟一块池塘种莲,名曰“爱莲池”。
夏秋之交,莲花盛开,馨香扑鼻。
作者闲暇漫步、触景生情,写下本文。
三、检查预习、诵读课文:1、教师范读。
2、学生个别读。
3、学生齐读。
四、设疑自探:1、学生设疑。
2、教师对学生设疑进行归纳出示:1、理解课文内容。
2、作者为什么喜爱莲花?分别从哪些方面描写的?歌颂了莲花怎样的品质?3、读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值得学习的写作手法?五、解疑合探:六、质疑再探:学习本文后,你还有哪些疑问?七、运用拓展:1、学生自编题。
2、教师出示运用拓展题:指出文中的“之”学的意义和手法。
a、水陆草木之花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花之隐逸者也d、菊之爱背诵课文八、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收获。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案例(优秀9篇)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案例(优秀9篇)初中语文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的】1、学生理解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及不同的感受,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训练学生学会表达自己观察后的感受。
学会景物描3、自学本文的生字新词,会用“柔和”、“静寂”造句。
有表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三段。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及不同的感受。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课前:自学生字,理解生词的意思;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第一教时:1、出示课题:《繁星》的“繁”是什么意思?形容很多星星的词你知道的还有哪些?2、你知道这篇文章是写什么的记叙文?你曾读过哪些写景物的文章?3、先看看课后练习一,带着这个问题听老师范读课文,边听边用……划出有关写在什么时间、在哪些地方看星天的词语。
4、(放幻灯①)让学生看着画面描述。
板书:月夜5、(放幻灯②)让学生看着画面描述。
板书:星天6、读文章的第一句,看看这句话中用了哪些词把这两幅画面连接起来了,哪个词用得最妙?板书:爱但也爱7、朗读总起句8、接着文章写“我”在什么时间、在哪些地方看星天?板书:(从前)家乡庭院(三年前)南京菜园(如今)海上舱面9、学习第一段:(1)从前,作者在家乡庭院,在七、八月的夜晚纳凉的时候看星天,星天是什么样儿的?(用……点出有关的词语)他有什么感受?(2)(放幻灯②)“密密麻麻”是什么样子?(3)望着这样的星天,作者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小结:……觉得星天有母亲般的温柔、亲切。
板书:亲切10、学习第二段:(1)三年前(1924年)作者在南京菜园里看星天,星天又是什么样儿的?(点出有关的词语)又有怎样的感受?板书:星群密布光明无处不在好像(2)(放幻灯③)“星群密布”是什么意思与“密密麻麻”比较,有什么不同?(3)“无处不在”是什么意思?(读句子:……然而……)在句中除了表示星光灿烂、到处有星光外,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初中语文教案比赛设计模板
一、教案题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阅读指导》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背景及主要内容。
(2)掌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英雄人物的敬佩之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培养学生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精神品质。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大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2)掌握小说中的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成长过程。
(2)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社会背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相关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介绍作者、背景及主要内容。
2. 合作探究(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2)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3. 角色扮演(1)学生自选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2)教师点评,总结角色特点。
4. 写作练习(1)根据小说内容,进行写作练习,如写读后感、人物评析等。
(2)学生展示作品,互相交流,教师点评。
5. 总结提升(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大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五、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 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3. 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4.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初中生语文优秀教案模板
初中生语文优秀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散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父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增强家庭观念。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父亲的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如“背影”、“淡淡的”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关于父爱的文章,如《爸爸的花儿落了》、《最后一课》等,引发学生对父爱的思考。
2. 提问:你们对父爱有什么感悟?父爱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体现的?
二、自主学习(10分钟)
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背影》,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 学生分享阅读感悟,教师点评并引导。
三、合作探讨(15分钟)
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父亲的形象,探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引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父爱的伟大。
2. 引导学生树立家庭观念,培养感恩情怀。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
1. 熟读课文,巩固重点词语和句式。
2. 写一篇关于父爱的感悟作文。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父亲的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的阅读感悟,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和家庭观念。
同时,加强对课文重点词语和句式的讲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初中语文优秀比赛教案
初中语文优秀比赛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体会作者情感,理解“背影”在文中的深刻内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感受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学习作者抓住细节描写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体贴父母,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父亲的关爱。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情感,理解“背影”在文中的深刻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简介作者朱自清及其作品《背影》。
2.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情感。
3.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 学生讨论:作者是如何描写父亲的背影的?
2. 教师引导: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如父亲的神态、动作等。
3. 学生分享感受,教师点评。
四、感悟亲情,学会感恩
1. 学生讨论:从课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什么情感?
2. 教师引导:父母对我们的关爱无处不在,我们应该学会感恩。
3. 学生分享感受,教师点评。
五、小结作业
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 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父母的感恩作文。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
在感悟亲情、学会感恩环节,学生分享了自己的感受,课堂氛围浓厚。
然而,在品读课文、体会情感环节,部分学生对课文中的细节描写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五篇模版)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五篇模版)第一篇:初中语文教学设计初中语文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语文教学设计(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1设计思想: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先试后导这是尝试教学法的核心。
我在讲授《春》一课时,以这一思想为指导,从学生的口头训练入手,分层设置思考题,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景物描写中抒发的感情,学习写景状物的一般方法,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各个学习环节中,我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让学生主动的想、主动的说、主动的学,把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精讲点拨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在不断尝试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同时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本课的特点,我把重点放在了整体感知课文、语感的培养和读写结合上,加强对学生的综合训练,突出重点,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牢固的掌握所学知识,并把它们灵活的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写作中去,做到学为所用。
教材分析:它是传统名篇,这是朱自清在解放前写的,各套课本都会选的;它在情调、布局谋篇、修辞方法、遣词造句方面都堪称典范,学生尽可模仿学习。
提示几个主要问题:(1)写出了春天哪些景象?(2)写出了春的什么特点?(3)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4)熟读、背诵。
本课遇到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方法的学习任务,这里作两点提示:一、学习这课,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是一重点,课本里的知识嫌少,仅在练习里附了一点,教师应该找参考书,作一点补充;二、应该多结合课文语句消化知识,将修辞学习与揣摩语言结合起来,而不要单纯地讲知识。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掌握字词,了解作者。
⑵了解散文的特点,体会抒情散文如何以一定的事物为写作对象抒发情感。
⑶理解把握文章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绘的写法。
初中语文教案范文(精选8篇)
初中语文教案范文(精选8篇)初中语文教案1 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散文,全文以作者热爱春、赞美春的感情作为线索,描绘出了一幅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景图。
作者抓住江南春天“新”、“美”、“充满活力”的特点来描写景物,赞美、抒唱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以无限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
学习目标:①知识与能力目标:读准字音,疏通字词和了解课文内容。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品味精妙语言,以达到提高语言分析能力,接受情感熏陶的目的。
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的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结合课文实例,讲清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要解决好这两个教学难点,一是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二是教师要有重点地选择实例帮助学生领会(包括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讲析)。
学情分析:学生仍较多地沿袭了小学保留下来的喜爱诵读的习惯,这是本课加强诵读教学的一个便利条件。
课时安排:二课时课前准备: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课前布置学生去搜集关于春的诗文、成语,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知识积累。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同学们,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满生机,春天如诗情如画意,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光中,让我们的心灵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
可记得孟浩然的《春晓》(放音乐,看投影,生背诗文);可记得杜甫的《春夜喜雨》(接着听音乐、看投影,背诗文)。
在多少作家的笔下曾这样深情地描绘过春天,今天让我们再读一篇描画春天的优美的散文《春》。
出示目标,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读准下列加点的词语酝酿(yùn niàng)黄晕(yùn)应和(hè) 嘹亮(liáo) 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báo) 披着蓑(suō)戴着笠(lì) 静默(m) 抖擞(sǒu)水涨(zhǎng) 捉迷藏(cáng) 晕(yùn) 巢(cháo)2、词语教学:学习“读一读、写一写”结合课文辨析字型字意。
初中语文经典的教案设计8篇
初中语文经典的教案设计8篇初中语文经典的教案设计(精选篇1)【教学目标】1、快速浏览课文,借助各部分的小标题,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体会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并感受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
3、培养学生对信息进行快速筛选、区分、提取的能力,以及对重要信息进行确认提炼及重组的能力。
4、体会作者对祖国、航天事业、亲友的热爱,树立为祖国民族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1、运用浏览的方法,快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__的结构特点。
2、体会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并感受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并感受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点拨法。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找作者杨利伟、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资料,结合“思考探究”自学课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中国古代,人们时刻想着遨游太空,也因此产生了如“嫦娥奔月”的传说故事。
__年10月15日,__人实现了千百年来的飞天梦想,“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实现载人航天飞行,飞船环绕地球14圈后在预定地区着陆。
这次载人太空飞行,是中华民族智慧和__的高度凝聚,是__航天事业在新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许多人都羡慕航天员成功的那一刻的荣耀,却不知道航天员背后的惊险故事。
今天我们来学习22课《太空一日》。
二、出示学习目标三、展示自我,夯实基础1、读准下面重点词语的字音负荷(hè)载人(zài)屏息凝神(bng)无虞(yú)炽热(chì)弧度(hú)轮廓(kuò)俯瞰(kàn)模拟(mó)遨游(áo)稠密(chóu)烧灼(zhuó)千钧重负(jn)(fù)舷窗(xián)赫兹(hèz)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无虞:不用忧虑。
初中语文教案设计方案范本(二篇)
初中语文教案设计方案范本教学目的:1、掌握本文的生字新词,理解文中两个古诗文小段。
2、灵活运用速读、默读、朗读等阅读方式阅读课文。
3、学习邓稼先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教学重点:用速读、默读、朗读等阅读方式阅读课文。
教学难点:1、第一部分写百年屈辱史的用意;2、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作比较的好处。
教具准备:《祖国》录音带、小黑板(写六种方式、《祖国》歌词)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激情入景:二(4)班的同学们给老师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在首届艺术节中,我班荣获了第一名……这节课,希望同学们有好的表现。
2、材料分析:(1) ___年___月,中英代表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其中有这样一条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2) ___年,英法联军大肆抢劫并烧毁了称作“万园之园”的圆明园。
(3) ___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4) ___年___月___日,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杨利伟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
学生发言:中国,有着屈辱的历史,但如今,它已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祖国能在国际上有着显赫的地位,是离不开一些为祖国作出贡献的人。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位在国防事业上为祖国作出巨大贡献的人——邓稼先。
二、初步理解课文。
1、简要介绍邓稼先及作者。
华侨、华裔的含义。
2、朗读课文,简要说说各个小标题部分分别讲述了有关邓稼先的什么内容。
三、速读课文,深入内容。
你想提出一个什么有价值的问题。
集中讨论:举例:1、第一部分,为什么要概述中国一百年屈辱的历史:既交待了邓稼先的成长背景,又突出他对民族复兴的贡献。
2、为什么把邓稼先和奥本海默对照起来写?突出了邓稼先的人格魅力。
3、文言文的语段的意思是什么?4、引用的目的是什么?初中语文教案设计方案范本(二)____年初中语文教案设计方案归纳汇总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和语言思维能力;2.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写作习惯,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创造思维。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模板6篇_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案例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模板6篇_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案例你知道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怎么写吗?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模板,希望你喜欢。
更多关于教学设计的内容请点下方链接↓↓↓●初中语文教学新颖案例●●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初中语文主题教学设计●●初中语文课本教学设计方案●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模板篇一三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积累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了解文中所写三峡的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3.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4.背诵并默写全文。
(二)过程与方法:1.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
2.学习古人写景的方法,体会其语言的精妙。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1.深入体会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画面美。
2.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把握作品景物描写的特点。
3.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1.把握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
2.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1.诵读法:引导学生利用提纲背诵法快速背诵。
2.拓展法:培养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
3.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多媒体、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文本我们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妆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
问:你知道三峡吗?知道些什么?播放有关三峡的风光片,播放歌曲《长江之歌》。
我国北魏时期的地理学家,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为我们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就是其中的一篇。
去过三峡的人,可能会因那两岸倒江悬崖峭壁而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可能会因江面上飘浮着的白色垃圾而忧虑人类环境的污染,还可能会因新建的三峡工程高峡出平湖而惊叹科学技术改造大自然的伟力,你也许会让思绪倒流,追溯三峡的过去,想—睹她在历的真容:学习了郦道元的《三峡》之后,我们将会有怎样的感受呢?二、走进文本,解决字词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明确听读要求(划出难读的字);显示生字及其注音;提出小组合作理解句意的具体要求;多媒体逐步显示各个句子大意。
中学语文优质课教案设计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词,正确书写。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朗读、默读、品味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掌握。
(2)课文内容的理解。
(3)写作技巧的运用。
2. 教学难点:(1)对课文主旨的把握。
(2)写作素材的积累与运用。
(3)情感态度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多媒体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及课文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完成预习任务。
(2)教师检查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初步理解。
3. 合作探究(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2)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讨论交流(1)学生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2)教师点评学生的发言,纠正错误,补充遗漏。
5. 朗读品味(1)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节奏、韵律。
(2)教师指导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情感,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力。
6. 写作指导(1)教师结合课文,讲解写作技巧。
(2)学生根据所学,进行写作练习。
7. 总结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发言积极性等。
2. 预习情况:检查学生的预习任务完成情况。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写作练习完成情况。
4. 课后反思:收集学生、家长对教学活动的反馈意见。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
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己亥杂诗》教学设计 (2)
《己亥杂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及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方式诵读诗歌,品味语言,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并会背诵诗歌。
情感态度价值观:领会作者的拳拳爱国之心。
重点:品味语言,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诵读并背诵诗歌。
难点:领会作者的拳拳爱国之心。
教学过程一、导入用龚自珍的纪念馆图片导入。
解题《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己亥指清道光19年(1839),鸦片战争的前一年,这一年是己亥年。
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篇。
二、自主学习1.作者简介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思想家、史学家、诗人,是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
其诗、文、词诸体兼长,学识渊博,行文独具个性,于写实中寄托深思,后人辑有《龚自珍全集》。
2. 背景链接清道光十九年(1839)是己亥年,诗人离京时,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他目睹了清王朝的腐朽,不愿意与封建势力同流合污,辞官南归,于是他情不自禁地挥动马鞭吟出了《己亥杂诗》这首诗。
3. 划分节奏,各种方式朗读。
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三、合作探究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认为容易写错的字、词、不理解的字、词、句标注出来。
2.小组合作解释字词,翻译句子。
四、精讲实练,体会情感。
1.这首诗前两句是怎样写“离愁”的?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以“浩荡”二字,凝练地写出离愁的深广。
用“白日斜”环境描写烘托“离愁”,将离愁寄情于景。
离别的眷恋、怅惘、失落、孤独和回归的喜悦的情感。
2. 怎样理解结尾的主旨句?“落红”喻辞官的诗人,“春泥”喻平民百姓,“花”喻朝廷和国家,诗人看到落红想到自己,以落花自比,表明诗人虽辞官回家,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在形象的比喻中表现出一种不甘自弃、昂扬奋进、为国效力的奉献精神。
3. 概括主旨。
抒发了诗人辞官离京的复杂感情,表现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为国效力的奉献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环节3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环节4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九、板书设计
十、作业设计
十一、反思
初中语文学科教学设计模板
学校: 教材版本:
教师
年级
科目
授课时间
课题
课时安排
第 课时
授课类型
一、学情分析
二、教材分析
三、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五、教学方法
六、教学媒体
七、教学策略设计
八、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1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