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说课稿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说课稿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说课稿1说教学目标: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自己的主动思考,体会点、线、面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进一步认识常见几何体的某些特征。
说教学重点:体会点、线、面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
说教学难点:体会点、线、面之间的关系,知道“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事实。
说教学方法:观察法、总结归纳法说教学工具:扇子、笔、常见的立方体说准备活动: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常见的几种立体图形:说教学过程:1、通过创设情景引出面和曲面(学生常见的高速公路和海浪),并由此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具体的图形例子。
2、拿出具体的模型让学生观察立体图形除了面以外,还有那些组成部分,从而引出线和点,由此让学生得到这样一种认识,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
3、先让学生想象面面相交,线线相交会得到什么?再板书画出,面面相交得到线,线线相交得到点。
4、思考:平面与平面相交得到什么线?曲面与曲面呢?5、让学生找找具体模型的面和线,顶点,(例如长方体,正方体等)让学生得到面与面相交得到线,线线相交得到点的初步认识,通过笔来演示加深这个认识。
6、通过动画演示,举例下雨,水笼头,以及扇子的展开,几何画板的.演示让学生得到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初步认识。
并通过举例进一步加深这种认识,做课本上相应的习题。
7、练习:课本P7第2题小结: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说课稿2一、教材分析(说教材)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是(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的第一节的内容。
它以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体为研究对象,具有现实性。
并在编排方面巧妙地从学生所熟悉的物体出发引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立体图形,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
本节课从观察我们身边的立体图形入手,勾勒出图形的形状,利用类比的方法找出图形间的区别与联系。
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3)将圆柱体展开后,得到的图形是____。
(4)圆锥体的体积公式是____。
(5)球体的表面积公式是____。
3.解答题(共25分)
(1)请简要描述立体图形的概念及其与平面图形的区别。
(2)请列举两种常见立体图形,并简要说明其特征。
(3)请解释立体图形的展开方法及其作用。
2.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立体图形的图片、动画和视频,直观地呈现立体图形的特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程度。
(2)教学软件:运用教学软件进行立体图形的绘制、展开和计算,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立体图形的变化,提高教学效果。
(3)实物模型:使用实物立体模型进行教学,让学生触摸、观察和操作,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高学习效果。
课后作业
1.请画出长方体的展开图,并标注出各个面的尺寸。
2.请计算一个圆柱体的体积,已知底面半径为3cm,高为5cm。
3.请计算一个圆锥体的体积,已知底面半径为2cm,高为7cm。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包括立体图形的概念、常见立体图形、立体图形的展开、立体图形的计算以及立体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和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立体图形的概念:立体图形是具有三个维度的图形,包括长、宽、高。与平面图形相比,立体图形具有更加丰富的空间特征。
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设计范文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常见的立体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球体。
2. 学生能够理解立体图形的特征和属性,如面、边、角等。
3. 学生能够运用立体图形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操作立体模型,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2. 学生能够培养空间思维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是立体图形的认识。
教师会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球体。
教师会向学生介绍这些立体图形的特征和属性,如面、边、角等。
教师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操作立体模型,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师会通过实例讲解如何运用立体图形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常见的立体图形。
2. 学生能够理解立体图形的特征和属性。
难点:1. 学生能够运用立体图形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 学生能够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1. 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2. 操作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立体模型,培养动手能力。
3. 小组合作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手段:1. 实物模型:教师准备各种立体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立体图形。
2. 多媒体课件: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立体图形的图片和动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如魔方、可乐瓶、篮球等,引起学生对立体图形的兴趣,并提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和特征。
2. 自主探究: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立体模型,自主探究立体图形的特征和属性。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和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球体等,并能够识别和区分它们。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感受立体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在识别和区分立体图形时还存在困难,需要通过实例和实践活动来进一步巩固。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对课堂效果有较大影响,教师需要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认识和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学会识别和区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球体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和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学会识别和区分它们。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立体图形特征的理解和空间想象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物图片,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感受和认识立体图形。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测量和制作立体图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球体等立体模型;实物图片;投影仪;黑板。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正方体模型;剪刀、彩纸等制作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图片,如魔方、牙膏盒、篮球等,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是什么图形?2.呈现(10分钟)教师依次展示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球体等立体模型,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征。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设计范文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
2.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操作立体图形,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 学生培养勇于尝试、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为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包括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
通过观察、操作和讨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
2.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难点:1.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立体图形的性质进行问题解决。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问题驱动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如魔方、牙膏盒、圆柱形饮料瓶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对立体图形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的特征和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 课堂互动: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立体图形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实际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如制作立体图形模型,观察和比较不同立体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设计范文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认识和了解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包括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等;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立体图形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让学生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和分类;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2.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分享的意识,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正方体和长方体1. 让学生观察和描述生活中的正方体和长方体,如魔方、骰子、牙膏盒等;2. 引导学生通过触摸和观察,了解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特征,如六个面、十二条棱等;3. 让学生尝试用纸板制作正方体和长方体,并观察其展开图。
第二课时:圆柱体和圆锥体1. 让学生观察和描述生活中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如饮料瓶、漏斗等;2. 引导学生通过触摸和观察,了解圆柱体和圆锥体的特征,如底面、侧面、高等;3. 让学生尝试用纸板制作圆柱体和圆锥体,并观察其展开图。
第三课时:立体图形的分类1. 让学生复习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的特征;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交流,对立体图形进行分类,了解各种图形的特点和区别;3. 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选择合适的包装盒等。
第四课时:立体图形的拼接与组合1. 让学生了解立体图形的拼接与组合的方法和技巧;2. 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和交流,探索如何将简单的立体图形拼接和组合成复杂的立体图形;3. 让学生尝试用纸板制作复杂的立体图形,并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
第五课时:生活中的立体图形1. 让学生观察和描述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如建筑物、家具等;2. 引导学生通过触摸和观察,了解立体图形的特征和应用;3. 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测量家具尺寸等。
三、教学资源:1. 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的模型或图片;2. 纸板、剪刀、胶水等制作材料;3.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图片或实物。
鲁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鲁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是鲁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并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球体,以及它们的特征。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这些立体图形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对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立体图形的特征和命名,他们可能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立体图形的特征,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并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掌握它们的特征和命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并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掌握它们的特征和命名。
2.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立体图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物,观察和描述立体图形的特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实物,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球体。
2.学具:为学生准备一些立体图形卡片,让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
3.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和相关的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实物,如魔方、牙膏盒、篮球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你们在生活中还见到过哪些立体图形?让学生自由发言,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和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能够识别和描述立体图形的特点。
3.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立体图形的定义和分类2.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实例3. 立体图形的特征和性质4. 立体图形的绘制和制作5. 立体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了解其特点和性质。
2.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发现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之美。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和探索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2. 运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了解立体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3.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利用实践活动法,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立体图形的图片、实物模型等相关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画笔、剪刀、胶水等学习工具。
3. 课堂活动所需的空间和时间。
教案第一课时:认识立体图形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图片,如魔方、篮球、牙膏盒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立体图形,教师总结并引入立体图形的概念。
二、自主学习1. 学生通过教材和网络资源,了解立体图形的分类和特点。
2. 学生总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常见立体图形的特点。
三、课堂讨论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实例。
2. 每个小组选取一个立体图形,介绍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四、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绘制和制作自己喜欢的立体图形模型。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小结与作业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对立体图形的认识。
2. 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更多的立体图形,并尝试绘制和制作。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球体。
2. 学生能够理解立体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触摸和操作立体模型,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对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产生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对数学和几何的学习热情。
2. 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授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包括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球体。
1. 正方体:学生通过观察正方体的特征,如六个面都是正方形,相对的边长相等,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2. 长方体:学生通过观察长方体的特征,如六个面都是矩形,相对的边长相等,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3. 圆柱体:学生通过观察圆柱体的特征,如两个底面是圆形,侧面是矩形,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4. 球体:学生通过观察球体的特征,如所有点到球心的距离相等,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理解其特征和性质。
难点:学生能够运用立体图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观察与操作: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和立体模型,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2. 小组合作与讨论: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立体模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如魔方、牙膏盒、圆柱形饮料瓶等,引起学生对立体图形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新课导入:教师介绍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球体的定义和特征,引导学生学习立体图形的知识。
3. 观察与操作: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立体模型,加深对立体图形特征的理解。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篇1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学过程:〗一、看一看:(情境创设)教师(导语):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图形,其优美的结构值得我们鉴赏,其奇妙的性质等着我们去探究。
请听来自世界图形的对话吧。
设计:(1)卡通A(代表平面图形):“我是平面图形,是大家的老朋友,我家的家庭成员一定比你家多。
”(2)卡通B(代表立体图形):“我是立体图形,是大家的新朋友,大家知道的并不一定比你少。
”教师(问):卡通A、B身体各部分是什么图形?通过卡通A、B 的对话,组织学生讨论,派代表指着屏幕上图形说明自己的观念,让学生主动参与,激起他们的兴趣。
培养集体意识,增强团队精神。
教师(导语):看来同学们非常善于观察图形,不知你们能否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图形?请看来自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出示课题):生活中的立体图形音乐响起,屏幕播放录象。
二、议一议(课堂讨论)问题1:你发现录象中的这些物体与哪些立体图形相类似,你能找出与这些立体图形相类似的物体吗?组织学生围绕以上问题四人一小组讨论,说明自己的观念,其他小组积极点评,补充,得出常见的立体图形:圆柱、圆锥、正方体、球、棱锥。
问题2:比较这些立体图形,看看相互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电脑演示:(1)球体(2)圆柱(3)圆锥并通过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归纳,得出常见的立体图形的分类:球体、柱体、椎体。
电脑演示:由圆柱变成棱柱(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问题3 以三棱柱为例,说出一个棱柱的棱数与底面的边数,侧面的平面的个数之间的关系?诱导学生思考:当棱柱的棱柱的棱数越来越多时,棱柱就越来越趋向于什么立体图形?(用类似的方法),电脑演示:将圆锥演变成棱椎(三棱锥、四棱锥、五棱椎┉),再由棱锥演变成圆锥。
通过一连串的活动,让学生掌握从特殊到一般,再有一般到特殊的的认知思想,了解图形之间的相互联系。
通过对比,确立分类思想。
并用类比的方法,自主的讨论、归纳,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生活中的常见立体图形,如球体、长方体、正方体等;能够辨认和描述各种立体图形的形状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分类的能力;通过实物展示和互动讨论等方式,加深对立体图形的理解与记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立体图形的兴趣和好奇心,并能够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二、教学重点:1. 球体、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和辨认。
2. 能够描述各种立体图形的形状和特点。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教具,包括球体、长方体、正方体的实物模型。
2. 互动讨论的问题和小组活动的指导材料。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1. 引导学生回忆平面图形,如圆、三角形、矩形等,并询问学生是否了解立体图形。
2. 出示球体、长方体、正方体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它们是什么?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类似的东西?Step 2:学习立体图形的形状和特点1. 展示球体、长方体、正方体的实物模型,让学生亲自触摸和观察,帮助他们认识和理解立体图形的形状和特点。
2. 以球体为例,引导学生描述它的特点:表面光滑、没有棱角、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都是圆形。
同样地,也引导学生描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
3. 利用互动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立体图形,并一起总结和归纳。
Step 3:巩固与拓展1. 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他们找到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如水果、家具、建筑物等,用相机或手机拍照,并准备好展示。
2. 每个小组依次展示自己找到的立体图形并描述其形状和特点。
3. 教师适时进行点评和提问,加深学生对立体图形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并能够辨认和描述不同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和特点。
通过实物展示和互动讨论等方式,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此外,通过小组活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得到了发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总的来说,这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设计与说明(精选11篇)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设计与说明(精选11篇)《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设计与说明篇1一、学习目标:1、通过观看生活中的大量物体,熟悉基本的几何体。
2、经过比较不同的物体学会观看物体间的不同特征,体会几何体间的联系与区分。
3、进一步熟悉点、线、面、体,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4、通过观看、操作等实践活动,进一步进展同学的空间观念;学习重点:1、在详细的情境中,熟悉一些基本的几何体,并能描述这些几何体的特征。
2、熟悉点、线、面、体,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学习难点:1、是描述几何体的特征,对几何体进行分类。
2、熟悉点、线、面、体,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二、自学导引自学检测:1、画出在学校的时候学习的平面图形和几何图形,并将它们分类,说出分类的标准和理由。
2、在生活你还见到那些几何体?三、典例精析1、指出下列几何体的名称2、争论并填写下表:①生活常见的几何体有那些?②这些几何体有什么特征③圆柱体与圆锥体有什么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④圆柱体与棱柱体有什么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⑤棱柱的分类;⑥几何体的分类(1)、几何体特征表:分类名称图形主要特征柱棱柱球球(2)、相同点与不同点:分类相同点不同点圆柱圆锥分类相同点不同点圆柱棱柱3、小组活动,争论并沟通下列问题及其解答:(对比观看,理解相关性质)(1)正方体是由_____个面围成的;圆柱是由______个面围成的;它们都是平的吗?(2)圆柱的侧面和底面相交成_____条线?它们是直的还是曲的?(3)正方体有______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______条边?(4)图形是由______ _______ _______构成的。
(5)面与面相交得到______,线与线相交得到______。
四、随堂演练:1、用笔点一点,让点动起来,然后把你得到的图形平移,观看图形。
2、想象下列平面图形绕轴旋转一周,可以得到哪些立体图形?(1)(2)(3)(4)(5) a b c d e总结:点动成,线动成,动成体。
【教学方案《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示范教学方案(第1课时)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物体,认识基本的几何体.2.认识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方体、球和他们的特征,体会几何体间的联系与区别.二、教学重点、难点1. 认识一些基本的几何体,并能描述这些几何体的特征.2. 对几何体进行分类.3.理解棱柱的有关概念.三、教学准备小刀、橡皮泥和牙签,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几何模型四、相关资源相关图片五、教学过程【复习回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此图片是动画缩略图,本动画资源演示了从具体物体的外形抽象出几何图形,建立几何图形的概念,适用于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的教学.若需使用,请插入【情景演示】从具体物体抽象出几何图形.1.请大家观察下面的图片:师生活动:师: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图片并提问:观察图片,找出其中的立体图形学生:欣赏图片.回答问题师: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中,随时随地看到的、接触到的物体都是立体的.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些是不规则的,也有一些是比较规则的.由于不规则图形可以分割成一些规则图形,所以本节课我们将从比较规则的立体图形入手进行研究.教师要关注学生:①审美意识;②对图片倾注的情感.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的生活现实与数学现实,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对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已有所认识,所以这些活动是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通过欣赏图片,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强烈的学习欲望.板书: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新知讲解】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探究一:认识几何体活动1.画出上图中图片包含的立体图形,如果知道名称的并标上.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个别辅导.学生经过观察和类比很将生活中的物体和数学模型建立起联系,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活动2.动手实践.请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小刀、橡皮泥和牙签,以前后位四个人为一组,试着动手做圆柱、棱柱、圆锥、棱锥.设计意图:在学生动手的过程中注意引导他们互相交流、注意观察,说出自己所做模型的名称,注意体会圆柱、棱柱、圆锥和棱锥的异同.教师要在其中认真倾听,注意发现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给与恰当的表扬和鼓励.探究二:棱柱的有关知识活动1.棱柱定义:师生活动:师:观察图片,说出名称.生:纸盒师:与纸盒形状类似的几何体称为棱柱.活动2.以下图为例给出各部分的名称:定义:棱柱的顶点、侧棱、侧面和底面.在棱柱中,相邻两个面的交线叫做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教师活动:棱柱的分类:依据1:人们通常根据底面图形的边数将棱柱分为三棱柱、四棱锥、五棱柱、六棱柱……它们的底面图形的形状分别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依据2:棱柱可以分为直棱柱和斜棱柱(如图).直棱柱的侧面是长方形.本书只讨论直棱柱(简称棱柱).归纳总结:(学生独立完成)1.在棱柱中,相邻两个面的交线叫做,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棱柱的所有侧棱长都,棱柱的上、下底面的形状,侧面的形状都是.2.正方体和长方体都是棱柱.3.棱柱分为.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身经历对生活中的图形进行观察与分析,类比与归纳,抽象与概括等过程,体会其中的思想方法,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促进形象思维水平的提高和空间观念的形成.探究三:棱柱与圆柱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相同点:圆柱和棱柱都有两个底面且底面形状、大小完全相同.不同点:(1)圆柱的底面是圆,棱柱的底面是多边形.(2)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棱柱的侧面是由几个平面围成的,且每个平面都是平行四边形.设计意图:由于本环节的内容主要依靠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所以教师应从学生现实出发,让学生分组合作,在交流中互相启发,由此归纳出有关几何体的特征.探究四:圆柱与圆锥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总结归纳:相同点:(1)底面都是圆.(2)都有一个侧面且是曲面.(3)侧面和底面交线是一条曲线.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对几何体的较为较为系统及理性的认识,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典型例题】1.下面图形中,属于立体图形的有().①正方形②圆③球④棱柱⑤圆锥⑥六边形A.①③④B.②④⑤C.③④⑤D.③④⑤⑥答案:C.2.议一议:参观小明的简易书房,回答问题.(1)在小明的书房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长方体、正方体类似?师生活动:学生在回答时教师应指出桌面是整个层面.如:书房中与长方体形状类似的有书本、笔盒等;书房中与正方体形状类似的有魔方等.(2)书房中哪些物品的形状与圆柱,圆锥类似?如:书房中与圆柱形状类似的有水杯等;书房中与圆锥形状类似的有帽子等.(3)请在书房中找出与笔筒形状类似的物品?书房中与笔筒形状类似的物品有书架上的盒子.(4)请在书房中找出与地球形状类似的物品?书房中与地球形状类似的物体有足球.设计意图:通过前面几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对常见的几何体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本环节进一步使学生能从较为复杂的组合中找出常见的几何体,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生活中丰富多彩的立体图形,其实是由这些简单的几何体组合而成的.3.练一练:下面物体可以近似地看成由一些常见几何体组合而成,你能找出其中常见的几何体吗?你还能举出其他组合几何体的例子吗?师生活动:从图片中抽象出今天学过的几何体.图(1)中有圆柱、圆锥等;图(2)有棱柱、棱锥等;图(3)中有圆柱等.生活中有很多建筑包含多种几何体,如故宫等.4.写出图中所示立体图形的名称.解析:综合各种几何体的特征,认真地观察并给出判断.答案:(1)四棱柱;(2)圆柱;(3)长方体;(4)圆锥;(5)正方体;(6)棱锥.注意:分类是数学学习中一种很重要的思想方法,应注意的是:按同一标准区分.【随堂练习】1.图中物体的形状类似于().A.棱柱B.圆柱C.圆锥D.球答案:A.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棱柱的侧面可以是三角形B.正方体和长方体都是特殊的四棱柱C.所有的几何体的表面都能展开成平面图形D.棱柱的各条棱都相等提示:根据几何体的特征判定.答案:B.3.下列空间图形是圆柱的是().解析:仔细观察图形.圆柱的底面是圆,侧面是曲面,展开图是长方形.答案:A.4.如图所示的棱柱:(1)这个棱柱的底面是__________形.(2)这个棱柱有__________个侧面,侧面的形状是__________形.(3)侧面的个数与底面的边数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4)这个棱柱有__________条侧棱,一共有__________条棱.(5)如果CC ′=3 cm ,那么BB ′=__________ cm .答案:(1)三角; (2)3;长方; (3)不相等; (4)3; 9; (5)3.六、课堂小结1.几何体的分类:⎧⎧⎨⎪⎩⎪⎪⎨⎪⎧⎪⎨⎪⎩⎩圆柱柱棱柱按柱、锥、球分几何体球圆锥锥棱锥还可以按组成的面的曲平分,也可以按有无顶点分.2.正方体和长方体都是棱柱.设计意图:使学生回顾总结梳理所学知识,将新知识与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紧密联结,完善学生的学习;结合具体问题情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七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数学教案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数学教案
标题: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初中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常见立体图形的定义、性质和特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立体图形的识别和基本性质的理解。
2. 难点:立体图形的空间观念的建立。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 创设情境: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如篮球、纸盒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体的形状。
- 提出问题:这些物体的形状在数学上是如何定义的?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性?
2. 新课讲解:
- 定义:介绍立体图形的基本定义,包括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等。
- 性质:讲解各立体图形的基本性质,如表面积、体积等,并举例说明。
- 特征:通过实物模型或教具,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立体图形的特征。
3. 实践活动:
-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立体图形,进行实地测量和计算其表面积和体积。
- 小组汇报成果,教师点评。
4. 巩固练习:
- 设计一些关于立体图形的问题,让学生解答,以检验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作业布置
- 自选几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计算其表面积和体积。
- 找出生活中还有哪些立体图形的存在,并记录下来。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适时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同时,也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4.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体。
教材通过实例展示这些立体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平面图形的知识,但对于立体图形的认识还较为有限。
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的一些立体图形,但缺乏系统的认识和归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并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分析和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体,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这些立体图形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体。
2.难点:让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这些立体图形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法、讲授法、实践操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立体图形,通过实物展示和模型操作,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和理解立体图形的特点。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实物,如牙膏盒、魔方、篮球等。
2.准备立体图形的模型或图片。
3.准备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实物,如牙膏盒、魔方、篮球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实物的形状,让学生思考:这些实物是什么形状的?它们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实物展示和模型,向学生介绍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体的特点,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和理解这些立体图形。
同时,教师用数学语言描述这些立体图形的特点,如长方体的六个面都是矩形,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等。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立体图形模型,观察和感受立体图形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衡阳市珠晖区酃湖中学肖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常见的几何体的基本特征;能对这些几何体进行正确的识别和简单的分类。
过程与方法: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立体图形的过程,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唤起爱生活,爱数学的价值体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生活中常见几何体进行正确的识别与简单分类。
难点:常见几何体的特征。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探究与应用活动资料;
柱体,锥体,球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三维的世界里,如果你留心观察,你会发现许多建筑物都是形态各异(播放世界著名建筑物图片)。
这些建筑物不仅给予我们美的享受,更加蕴含着丰富的图形知识。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二.探究新知
1.观察图中10张有关于生活中的建筑与物体的图片,请你把相类似的图片两两组合在一起。
它们分别与哪些图形相类似?
2.探究活动一:常见立体图形的分类
请同学们根据课前预习的成果,通过观察完成探究活动一的填空。
请学生回答。
过渡:那么,我们是依据什么把立体图形进行分类呢,让我们进入探究活动二。
3.探究活动二:柱体,锥体,球体的分类标准
每组分发模型,观察并触摸。
思考课件上的三个问题,并完成填空——常见立体图形的特征。
每组请一名同学进行总结(有什么感受,得出了什么认识?)。
教师小结。
4.探究活动三:认识常见的多面体
观察图上的图形,得到认识:每个面都是平的,这样的立体图形叫做多面体。
有几个面就叫做几面体。
观察并辨认台上的模型是否为多面体。
三. 应用练习 请同学完成探究应用一,二,三,四。
教师讲解。
四. 收获与小结 请同学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教学反思】 几
何
体
的
分
类
柱体 五棱柱。
四棱柱 三棱柱
锥体 球 球体 五棱锥。
四棱锥 三棱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