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优质学案12: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高三语文复习: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doc
![高三语文复习: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doc](https://img.taocdn.com/s3/m/3d2ed010453610661ed9f44e.png)
【目标略语】新材料作文是指自2006年之后出现的一种材料作文形式。
它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样式,称之为新材料作文。
特点:1.高度的开放性。
表现为“四自”:自主确定角度,自主确定立意,自主确定文体,自主确定标题。
2.严格的限制性。
表现为“三不”: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但是从表现形式上讲,又是话题作文;它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材料既是审题的第一出发点,又是作文符合题意的终极范围。
”因此,准确地审题立意是写好新材料作文的关键一步。
☆真题回放☆(2014·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70分)有些人一提到空谷就想起悬崖峭壁,另一些人想到的却是栈道桥梁。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满分样卷☆巉岩何足惧⊙福建一考生面对空谷,有人畏于悬崖峭壁而摇头退缩,也有人于天堑中看到攀援之途,并决然而上,创造出“不可能”的奇迹。
⑴如果说空谷是社会发展中的种种困难,身为时代的一份子,我们决不能存畏难心理,而应勇于找寻或创造出由天堑走向坦途的桥梁。
鲁迅曾经在文章中盛赞:“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而今,同样处在改革发展大潮中的我们,也应以此为志,勇攀巉岩。
⑵但放眼望之,改革发展之路确实遭遇了空谷般的瓶颈期,贫富差距日渐加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发展的阵痛刺激着每个人的肌肤和骨骼,此时此刻,理应有人站出来☆我来分析☆⑴,又不完全照搬材料,破题巧妙。
⑵引用,要求处在改革发展大潮中的我们勇攀巉岩。
⑴引用材料⑵鲁迅的话⑶当前知识界集体失声⑷面对体制与社会的悬崖峭壁,知识分子成了修栈筑桥的先行者⑸拥有破旧革新的勇气和魄力所必须的条件☆名师点评☆逻辑清晰,层层推进文章先引用材料,巧妙破题,提出社会发展中的困难时期,身为时代的一分子,我们决不能存畏难心理,而应勇于找寻或创造出由天堑走向坦途的桥梁时期。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ab5d43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5f.png)
1. 让学生掌握新材料作文的基本审题立意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新材料作文的定义与特点2. 审题立意的重要性3. 基本审题立意方法讲解与实践三、教学过程1. 引入新材料作文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新材料作文的定义与特点。
2. 讲解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重要性,引导学生重视审题立意环节。
3. 讲解基本审题立意方法,包括:抓住材料核心、分析材料关系、提炼中心思想等。
4. 进行实例分析,让学生动手实践,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审题立意。
四、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练习作品,对作品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审题立意的掌握程度。
2. 在后续的写作教学中,观察学生对新学会的审题立意方法的运用情况,评估教学效果。
五、教学资源1. 新材料作文实例2. 审题立意方法讲解PPT3. 课后练习作文模板与要求1.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审题立意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 组织学生进行作文展示,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借鉴优秀作品。
3. 安排课后辅导时间,针对学生在审题立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七、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审题立意方法。
2. 运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 实施差异化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八、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材料。
2.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将作文写作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3.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作文比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 邀请作文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更多写作技巧。
3. 开展写作小组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十、教学反馈1. 定期收集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在作文写作过程中的需求和困惑。
2. 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高考作文训练教学之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人教版高三必修教案设计)
![高考作文训练教学之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人教版高三必修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d5957a5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53.png)
高考作文训练教学之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人教版高三必修教案设计)教学目的:一、搞清新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的区别和特点。
二、掌握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规律和方法。
帮助学生写好新材料作文。
教学重难点:新材料作文的概念;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特点及方法;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讨论与指导结合;运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如果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那么写好考场作文的好的开始是什么呢?(审题和立意)如果说“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那么写好考场作文的“王”是什么呢?(还是审题立意)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题就是:(出示幻灯题目)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与写作二、进入学习: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同的命题形式,审题的侧重点、立意的范围以及对文体的要求是不尽相同的(出示第二张幻灯):几种不同命题形式的比较比较项命题形式审题重点立意范围文体标题作文标题狭窄已定材料作文材料较狭窄已定话题作文话题很宽泛不定新材料作文材料较宽泛不定对于标题作文和材料作文这两种命题形式,极易造成考生作文的内容千篇一律、假大空的不良文风;对于话题作文这种命题形式,又因太过宽泛极易造成猜题押题,套做、宿构以及重辞藻轻内容等的弊端,不利于公平公正的检测。
而新材料作文既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以上命题形式的弊端,又糅合了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优势,既有限制性又有较大的开放性,因此,在特定情境下的考生作文就有了更大程度的真实性和检测性。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什么是新材料作文?提问学生。
新材料作文是什么,请看看我下的定义。
请看第三、第四张幻灯片。
请大家齐声朗读一遍。
什么是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是去年全国卷高考语文采用的、审题立意的范围介于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之间、既强调限制性又突出开放性的一种新的作文命题形式。
又称为“后话题作文”。
新材料作文的特点新材料作文的特点一、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是开放性与限制性统一。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作文教案)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作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0d0ce0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2f.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新材料作文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独立审题和立意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等工具进行作文构思。
二、教学内容1. 新材料作文的定义和分类。
2.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技巧。
3. 新材料作文的立意方法。
4. 思维导图在作文构思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
2. 难点:如何运用思维导图进行作文构思。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和思维导图的应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文的审题立意和构思过程。
3. 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练习,运用思维导图进行作文构思。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新材料作文的概念和特点,引发学生兴趣。
2.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技巧:讲解如何抓住材料核心,进行准确审题。
3. 新材料作文的立意方法:介绍各种立意方法,如提炼中心、拓展延伸等。
4. 思维导图在作文构思中的应用:讲解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
5.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作文的审题立意和构思过程,让学生感受思维导图的优势。
6.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练习,运用思维导图进行作文构思。
7. 总结与反思:学生分享练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指导改进。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2. 学生能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作文构思,提高作文质量。
3. 学生对新材料作文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有所提高。
六、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内容包括新材料作文的定义、审题立意方法和思维导图的绘制步骤等。
2. 教学素材:收集一些新材料作文的例子,用于讲解和分析。
3. 思维导图软件:准备好思维导图软件,如MindManager、XMind 等,供学生实践操作。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新材料作文的例子,让学生初步了解新材料作文的特点。
2.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技巧:讲解如何抓住材料核心,进行准确审题。
3. 新材料作文的立意方法:介绍各种立意方法,如提炼中心、拓展延伸等。
高三一轮复习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教案精品版
![高三一轮复习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教案精品版](https://img.taocdn.com/s3/m/65400471e518964bcf847cdb.png)
1、全面发展和发挥个人特长的辩证关系
既要发挥优势,又要弥补缺漏,一专多能,全面发展。
2、从教育者的角度(野鸭的角度)看
因材施教,发现特长,要从实际出发,要区别个性差异。
3、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兔子、松鼠等的角度)看
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认清自我,张扬个性。
三、课外作业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第二课时
一、寓言故事类的审题方法
二、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用意在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所以寓言就是“寄托的话”。作者把自己要说的话寄托在一个虚构的小故事里。寓言的表现方式是由此及彼,借物喻人、借小喻大的手法,揭示事物丰富的内涵和蕴含的深刻道理。
◆例题1的审题:
何人:哲学教授
何事:说“任何事物都必须从基础做起,就如任何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
结果:被一只青蛙驳得哑口无言
原因:(1)理论与实践脱离;(2)具体问题不能具体分析;(3)说话过于绝对。
立意:(1)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2)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3)看问题不能太过绝对;
这道题也可以从青蛙的角度立意。
例题1:
动物园里来了一位哲学教授,向动物们传授哲学。哲学教授讲了好多空洞的理论,接着说:“任何事物都必须从基础做起,就如任何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有一只青蛙听得不耐烦了,就向教授发问:“请问教授,真的所有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瞄了青蛙一眼:“当然!井底之蛙!”青蛙反击说:“正因为是井底之蛙,我才问你——难道打井也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哑口无言。动物们纷纷说:“是啊,即使是井底之蛙,他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难道不是呢?”
高三一轮作文的审题立意
![高三一轮作文的审题立意](https://img.taocdn.com/s3/m/8ed68c253169a4517723a39d.png)
有一个国王和一个波斯奴隶同坐一只船。那奴隶从 来没有见过海洋,也没有尝过坐船的苦,他一路哭 哭啼啼,战栗不已,大家百般安慰他,他继续哭闹。 国王被他扰得不解安宁,大家始终想不出办法让他 安定下来。船上有一位哲学家对国王道:“您若许 让我一试,我可以使他安静下来。” 哲学家立即叫人把那奴隶抛到海里去,沉浮了几次, 人们才抓住他的头发把他拖到船上。他连忙双手紧 紧地抱着船,坐在一个角落里不再做声。国王很为 赞许,便开口问道:“你这方法奥妙何在?” 哲学家说:“原先他不知道灭顶之灾的痛苦,便想 不到稳坐船上的可贵。大凡一个人总要经历过忧患, 才会知道安乐的价值。”
(二)明确材料主题所属范畴,找准突破 口。 ★★材料主题所属范畴一般有: ①爱国为民 ②社会公德 ③理想道德 ④立 身行事 ⑤待人接物 ⑥辩证思维
下列材料所谈的问题属于哪个范畴?应从哪个角度 突破才能准确立意? 星期天公园里一块不大的僻静的草坪上,同时来 了两伙年轻人。一伙围着录音机学英语;一伙用录 音机播音乐跳舞。学英语的认为跳舞影响了他们的 学习,要求跳迪斯科的停止或离开;跳舞的认为他 们在公园里有娱乐的自由。前者骂后者只知吃喝玩 乐,后者回敬前者不懂劳逸结合。双方谁也不服谁, 吵来吵去,他们既学不成英语也跳不成舞。 结论: ①属于待人接物范畴 ②批评双方 ③要互相宽容
二、材料作文的审题
(1)审题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①分析题目内容 ②了解题目要求 ③掌握题 目重点 ④确定写作中心 (2)材料作文的审题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复 推敲作文材料,以求理解其含义,弄清写 作的具体要求,确立写作中心,确定写作 范围和重点,确定下笔的角度及感情抒发 的基调,明确写作方式和方法的过程。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42b8c2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de.png)
1. 让学生理解新材料作文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独立审题和立意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进行写作。
二、教学内容1. 新材料作文的定义和分类。
2.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技巧。
3. 新材料作文的立意方法。
4. 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在作文写作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典型的新材料作文题目,引发学生对新材料作文的兴趣和思考。
2. 讲解:详细讲解新材料作文的定义、特点和审题立意的方法。
3. 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新材料作文题目,进行审题和立意练习。
4. 分享:每组分享自己的审题立意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讨论。
5. 总结:总结课堂教学内容,强调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在作文写作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思考情况。
2. 学生练习成果:评估学生在练习中的审题立意能力和写作水平。
3. 学生分享和讨论:评价学生在分享和讨论中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 新材料作文题目库:提供丰富多样的新材料作文题目,供学生练习和讨论。
2. 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指导资料:提供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指导,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3. 作文评价标准:提供具体明确的作文评价标准,帮助学生自我评估和相互评价。
六、教学活动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获奖作文和优秀作文,让学生了解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
2.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进行作文写作实践,每组选择一个新材料作文题目,运用所学的审题立意方法进行写作。
3. 作文互评:让学生相互交换作文,进行互评,给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4. 作文修改:根据互评的意见,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和完善。
七、教学策略1. 实例教学:通过分析具体的作文案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
2. 互动教学: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和互评,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273262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2.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新材料作文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独立审题和立意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进行作文写作。
二、教学内容:1. 新材料作文的定义和特点2. 审题立意的基本方法和步骤3. 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在作文写作中的应用三、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新材料作文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对其产生兴趣。
2. 讲解审题立意的基本方法和步骤,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3. 讲解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在作文写作中的应用,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4. 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新材料,进行审题立意和作文写作练习。
5. 反馈:让学生互相评改,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新材料作文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审题立意的能力。
3. 学生运用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进行作文写作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新材料作文实例。
2. 审题立意方法和步骤的讲解资料。
3. 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讲解资料。
4. 作文写作练习的指导和反馈。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经典和新颖的材料作文案例,让学生直观理解审题立意的重要性。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参与小组讨论,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3. 写作练习:布置课后作文练习,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审题立意方法应用于实际写作中。
4. 个性化指导:针对学生的不同写作风格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提升写作技巧。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新材料作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如何运用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进行作文写作。
难点:1. 准确捕捉材料的核心信息,进行深度审题。
2. 如何在作文中展现出独特的立意和创意。
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材料作文的概念、审题立意的方法和步骤。
2. 示范法:通过教师的示范作文,展示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3. 互动式教学:提问、讨论、小组合作等,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考。
4. 写作指导:提供作文修改意见,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bf424e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d9.png)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写作是学生语文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作文则是写作能力培养的重点之一。
在新的课程标准下,新材料作文成为了一种主要的写作形式,具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审题立意成为了学生写好新材料作文的关键一环。
本教案将分享一种针对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1. 理解新材料作文的基本要求,包括文体特点和写作目的。
2. 学会分析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点,抓住关键信息。
3. 掌握不同题材和题型的审题立意方法,提高作文的质量。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回顾新材料作文的特点和写作目的。
对新材料作文进行讨论,让学生能够理解其与传统作文的不同之处。
第二步:讲解审题要点通过示范分析一篇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点,引导学生能够准确把握题意。
强调关注关键信息,如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等。
第三步:练习审题立意基于不同题材和题型的新材料作文,让学生进行个别或小组讨论,分析审题立意的方法和思路,并记录下来。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典型例子供学生练习,鼓励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和扩展创作。
第四步:模拟写作教师出示一道新材料作文题目,并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来审题立意。
然后,学生开始正式写作,根据所学的方法和思路展开创作。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个别指导和建议。
第五步:作品讨论和反思学生交换作品,进行互评和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讲解自己的写作思路和立意,点评他人的作品,提供宝贵的反馈和建议。
第六步:总结与延伸教师总结学生们在审题立意上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提供一些建议来改进审题立意的方法。
鼓励学生在平时的写作中多加注意,培养自己的审题能力。
推荐学生多读一些新材料作文的范文,通过比较分析,获取更多写作灵感。
教学评价:利用课堂讨论和写作练习等方式,通过学生的参与度和作品质量来评价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于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和写作能力的理解程度来评定学生的日常表现。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的题材和题型,设计自己的审题立意教案。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作文教案)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作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31f949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3a.png)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新材料作文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独立审题和立意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等工具进行作文构思。
二、教学内容1. 新材料作文的定义和特点2. 审题立意的方法和技巧3. 思维导图在作文构思中的应用三、教学过程1. 引入新材料作文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新材料作文与传统作文的区别。
2. 分析新材料作文的特点,引导学生关注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3. 讲解审题立意的方法和技巧,如抓关键词、分析材料内涵等。
4. 示范使用思维导图进行作文构思,让学生动手实践。
5.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审题立意和构思过程。
四、作业与评价1. 让学生独立完成一篇新材料作文,要求审题准确、立意明确。
2. 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关注其审题立意和构思的准确性。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新材料作文示例:提供一些新材料作文的例子,让学生分析和练习。
2. 思维导图软件:用于引导学生进行作文构思和整理思路。
3. 作文评价标准:提供一份详细的作文评价标准,帮助学生自我评估和改进。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可以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教学扩展1. 引入多角度审题立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材料,发现潜在的立意点。
2. 举例说明:提供一些优秀的新材料作文范文,分析其审题立意和构思特点。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分享审题立意的方法和技巧。
七、技巧训练1. 审题练习:提供一些新材料作文题目,让学生进行审题练习。
2. 立意练习:引导学生根据题目要求,提出明确的立意点。
3. 构思练习: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等工具,进行作文构思练习。
八、课堂实践1. 现场示范:教师现场演示如何针对一个新材料作文题目进行审题立意和构思。
高中语文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
![高中语文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e0036603d8ce2f006623c8.png)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新材料作文的特点。
2.、学会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的步骤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1.多角度、多方面地分析材料。
2.掌握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步骤和方法。
三、教学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方法:问答法、讨论法、探究法。
五、教学媒体: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来共同探讨、学习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的方法。
(二)研习新课1.何谓“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也叫后话题作文、题意作文、命意作文),指的是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不限文体,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义”的作文, 它不同于以往根据材料写议论文的材料作文,也有别于有明确话题的话题作文,是介于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之间的一种新的作文形式。
新材料作文的这些特点,使新材料作文比话题作文更具开放性,更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示自己的才华。
但同时也增加了作文的审题难度。
2.那么,新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呢?下面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探讨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和步骤。
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
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这则材料,思考:(1)这则材料描写了哪几个主要对象?(2)它们都有哪些行为?这则材料中主要描写三个对象:乌鸦、牧羊人、小孩。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92f51c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02.png)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新材料作文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准确审题和立意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作文创作。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抓住材料核心,进行创新性思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新材料作文的概念和特点。
2. 审题立意的基本方法:a. 抓关键词:提炼材料中的关键词,围绕关键词展开思考。
b. 分析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作为作文立意的依据。
c. 辨析关系:分析材料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确定作文立意的角度。
3. 实践练习:给学生提供一组新材料,让学生现场进行审题立意练习。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实例,引导学生掌握审题立意技巧。
3. 实践训练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审题立意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审题立意练习,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
3. 作文作品:课后收集学生的作文作品,评价学生的作文质量和创新程度。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能力。
关注学生在作文创作中的亮点和不足,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
六、教学内容与要求1. 教学内容: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与技巧。
2. 教学要求:让学生掌握各种审题立意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到作文创作中。
七、教学计划1. 第一周:讲解新材料作文的概念和特点。
2. 第二周:介绍审题立意的基本方法。
3. 第三周:分析典型实例,引导学生掌握审题立意技巧。
4. 第四周:进行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审题立意能力。
5. 第五周:收集学生作文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
八、教学资源1. 教材:新材料作文教程。
2. 课件: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相关内容。
人教版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作文审题立意》语文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作文审题立意》语文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e155a8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57.png)
《作文审题立意》【教学目标】1.了解新旧材料作文的特点,掌握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
2.掌握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基本原则,避免出现审题立意的常见病症。
3.探索归纳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技巧,能够具有辩证思维的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够由浅入深,确定材料最佳立意。
【重难点】重点:掌握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基本原则,避免出现审题立意的常见病症。
难点:探索归纳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技巧,能够具有辩证思维的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够由浅入深,确定材料最佳立意。
【导学流程】一、知识链接1.审题的基本原则(1)整体性原则。
即审题立意时要从材料整体出发,全面把握材料的意旨。
最忌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断章取义,脱离材料立意。
(2)多向性原则。
材料蕴含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读材料。
(3)最佳性原则。
选准角度,选取最佳角度立意。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2.最佳立意:①题目要求限定的角度;②能触及材料主旨的角度;③具有新颖性的角度;④最适合自己的角度。
3.审题步骤(1)认真阅读材料,搞清材料总的写了什么。
(2)仔细分析,看看到底有哪些写作角度。
(3)根据自身优势,选定最有话可说的一个角度。
(4)恰当联系实际,深入阐述自己选定的角度。
4.典例指导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老僧见一只蝎子在水流中挣扎,迅速将其捞起,怎奈,被蝎子刺伤。
次日,这位老僧又遇一只蝎子在水流中挣扎,不假思索,又迅速将蝎子捞起,又被刺伤。
路人不解,问:大师为何不吸取教训?如此毒蝎,由它去吧!老僧曰:蝎蜇人乃天性,不蜇人,失其性,非蝎也;佛救苍生于水火亦乃天性,不施救,失其性,非佛也!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审题立意误区A.立意泛化对关键词“天性”的泛化理解,用另一个概念来诠释天性,如:责任、拼搏、敬业、奉献、勇敢、信任、努力、奋斗,等等。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精品学案: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精品学案: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https://img.taocdn.com/s3/m/2e1e34a24431b90d6c85c7bd.png)
高考作文作为语文试卷的压轴大题,历来有着“一题定生死”的戏言,这虽有些危言耸听,但也言有其实。
近几年,高考作文不断推陈出新,在传统新材料作文的基础上相继出现了任务驱动型作文、命题和话题作文。
可以预计最近几年高考作文的大方向不会变,会在题型稳定的基础上紧跟时代脉搏选取热点材料来命题。
彰显时代性,责无旁贷。
书写青春歌,一以贯之。
实现中国梦,旗帜鲜明。
谱写奋斗曲,引领导向。
考试大纲核心素养与高考命题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表达应用 E作文考试的评价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1.基础等级(1)符合题意(2)符合文体要求(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2.发展等级(1)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高考写作命题在坚持立德树人和增强文化自信的同时,综合考查语文核心素养。
❶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够写作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等文体的文章。
❷思维发展与提升: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有创新,有见解,有个性,构思新颖。
❸审美鉴赏与创造: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用语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❹文化传承与理解:凸显个体命运与国家时代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紧扣时代板块一写作基础学案学案一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审题与立意是考场写作的重要环节。
审题,侧重于对作文试题的审视,它包括对材料主旨的理解和对作文文体、字数、标题等方面要求的认知;立意,则是在把握材料基本思想、核心词句的基础上,确立考生在作文中所持的观点、看法等。
审题决定着高考作文的成败。
考生在动笔之前应深入思考并反复推敲高考作文题,读透题干,明确要求,确立观点,然后作文。
从全国各阅卷现场反馈的作文评阅信息来看,有不少考生在审题这个关键步骤上“栽跟头”,作文得分不甚理想。
在准确审题之后,动笔写作之前,考生还要着手解决立意问题。
近年来,高考作文题目基本上不再设置审题障碍,而把立意放在考查的重要位置,要求考生在准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进行写作。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bac6a4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40.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新材料作文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独立审题和立意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技巧进行作文创作。
二、教学内容1. 新材料作文的定义和特点2. 审题立意的基本方法和步骤3. 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技巧的运用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篇新材料作文,引发学生对新材料作文的思考,引导学生探讨新材料作文的特点和魅力。
2. 讲解:详细讲解新材料作文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明确新材料作文的基本要求。
3. 示范:以一篇具体的作文题目为例,演示审题立意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审题立意的方法和技巧。
4. 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作文题目,进行审题立意练习,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审题立意方法。
5. 展示: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展示他们的审题立意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
6. 总结: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总结审题立意的方法和技巧,并强调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新材料作文的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审题立意的能力和技巧的掌握情况。
3. 学生作文创作的创新性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五、教学资源1. 新材料作文的示例文章。
2. 作文题目库。
3. 写作指导书籍和资料。
4. 投影仪和白板等教学设备。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过程。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
3. 分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写作实践: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审题立意的方法和技巧。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新材料作文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系统地掌握相关知识。
2. 示范法:通过展示优秀的作文作品,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过程。
3. 练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熟练地运用审题立意的方法。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语文学案(新高考人教版):写作-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明确类型抓住核心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语文学案(新高考人教版):写作-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明确类型抓住核心](https://img.taocdn.com/s3/m/352b467d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36.png)
学案86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明确类型,抓住核心复习任务掌握单则材料与多则材料的审题立意方法,重点掌握关系型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
知识图要审题立意原则应试写作取胜首在审题,通俗地说,必须先明白命题有什么要求,即知道“要我写什么”;其次则在立意,通俗地说,就是要知道应表达什么意思,即确定“我要写什么”。
审题是立意的起点与前提,立意是审题的结果与落脚,只有审题仔细,辨析清楚,才能立意切题,立论明确。
审题与立意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1.审题三原则整体性原则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于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等现象。
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材料作文中的材料所蕴含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筛选性原则因为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所以在进入写作时,对提炼出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
筛选时要注意三点: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比较新颖;③有理可讲,有话可说。
2.立意四原则准准确、鲜明。
立意准确就是准确提炼材料的主旨,做到“思想健康,中心明确”。
“思想健康”就是要体现时代正能量,抒发积极健康的感情。
稳理性、稳妥。
所持观点中肯,不走极端。
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来分析问题,行文缜密妥当。
深深刻、集中。
“深刻”指论证触及事物或问题的本质,能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方法,观点具有启发性。
“集中”指作文围绕一个主题深入开掘,不旁敲侧击,不零乱分散。
新新颖、独到。
指观点、材料、论证过程新鲜有创意,有个性特点,能给人以新鲜的心灵感受与教益。
但“新”建立在写作者对社会、生活、事物所具有的独到、深刻的认识与理解之上,要行文有度,不可弄巧成拙。
活动一单则与多则材料的审题立意之法新材料作文由三部分组成:①所给材料(或单则,或多则);②写作导引;③写作要求(“三自”指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四不”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8a37a3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b9.png)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理解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
2.培养学生准确把握新材料作文的命题意图和写作要求。
3.提高学生新材料作文的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新材料作文的概念及特点2.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3.新材料作文的写作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准确把握新材料作文的命题意图和写作要求。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往我们学过的作文类型有哪些?请同学们谈谈对新材料作文的理解和感受。
2.讲解新材料作文的概念及特点新材料作文是以新材料为话题的作文。
新材料作文的特点:题材新颖,内容丰富,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讲解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审题:仔细阅读新材料,找出关键词,理解材料的主旨。
立意:根据审题结果,确定作文的主题和角度。
4.举例讲解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选取一篇新材料作文,进行审题立意的示范讲解。
5.学生练习审题立意给学生一篇新材料作文,让学生独立完成审题立意。
6.讲解新材料作文的写作技巧如何开头:引用新材料,引出主题。
如何进行论证:运用事实、道理、对比等手法进行论证。
7.学生练习新材料作文写作根据审题立意和写作技巧,让学生完成一篇新材料作文。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五、作业布置1.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完成一篇新材料作文。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新材料作文的概念、特点、审题立意方法和写作技巧,使学生掌握了新材料作文的基本写作要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教师:“同学们,当我们拿到一篇新材料作文时,要做什么呢?”学生:“仔细阅读材料。
”教师:“很好,那我们应该关注材料中的哪些信息呢?”学生:“关键词、中心思想、材料背景。
”教师:“对,找出关键词和中心思想是审题的关键。
高考语文名一轮复习课件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高考语文名一轮复习课件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https://img.taocdn.com/s3/m/d243cdb4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ed.png)
范文三:角度新颖,见解独到
角度新颖
作者从新的角度出发,对材料 进行了独到的解读和分析。
见解独到
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自己独到 的见解和观点,具有创新性。
思路清晰
文章思路清晰,条理分明,使 读者能够迅速抓住作者的主旨 。
启示性强
文章所表达的见解和观点对读 者具有很强的启示性和指导意
义。
05
审题立意常见误区及避免方法
高考语文名一轮复习课件新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汇报人:XX 20XX-01-30
contents
目录
• 新材料作文概述 • 审题立意基本方法 • 常见新材料作文类型及审题策略 • 优秀范文欣赏与剖析 • 审题立意常见误区及避免方法 • 实战演练与提升建议
01
新材料作文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新材料作文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作文形式,它提供一段或多段 材料,要求考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按照要求进行写作。
抓住关键句和关键词
01
关注材料中的总结性语句和反复出现的词汇,它们往往蕴含了
材料的主旨。
分析事件因果关系
02
理清事件的前因后果,有助于把握材料的深层含义。
挖掘人物言行背后的意义
03
注意材料中人物的言行举止,分析其所体现出的思想、性格和
情感态度。
议论类材料作文审题策略
找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快速浏览材料,确定中心论点和各个分论点,明确文章的主要观 点。
部分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现象,列举具 体的事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文章内容充实、有理有据 。
部分学生能够准确抓住材料的核心话题“科技与生活” ,并能够从不同角度进行立意,如科技给生活带来的便 利与问题、如何正确看待科技与生活的关系等。 文章内容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新材料作文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样式。
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材料(内涵)是考生作文立意的源头,但在表现形式上看,又是话题作文,它给定材料,但不限定话题,允许考生对材料进行多角度解读,从中提炼出不同方面的话题,进而确立其文章主旨。
新材料作文既有规定的限制性,如要求不脱离材料的内容或含意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又有灵活的自由度,如允许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等。
由于它较好地融合了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的长处,因此近年来深受命题者的青睐。
一、单则材料的审题立意所谓单则材料作文,即命题者提供一则寓意深刻、丰富的短小材料或简明图画,有的稍加提示点拨,有的不加提示点拨,但不提供话题,要求考生通过阅读材料或观看画面,全面理解材料,根据自己对材料或图画的认识、剖析、理解、开掘与感悟,选好角度,自主立意,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的作文。
[审题立意技法]这类作文的审题,主要是指对所供材料的本身内涵的挖掘,以及对材料之后附加的引导语的领会,和对相关写作要求的理解。
审读材料时,应依据材料的不同类型特点,采取相应的审读策略。
对单则材料作文的立意则从以下几种方法着手:1.把握关键,纵横开掘有的材料中有关键词句,就以这些关键词句作为立意的突破口;有的材料较长,需先压缩概括材料,然后再抓住材料中的一些关键词句(“文眼”)进行纵横思考,反复推敲,理解意蕴,从而找到立意的突破口。
[典例]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我们在长辈的环绕下成长,自以为了解他们,其实每一位长辈都是一部厚书,一旦重新打开,就会读到人生的事理,读到传统的积淀,读到时代的印记,还可以读出我们自己,读出我们成长时他们的成长与成熟,读出我们和他们之间认知上的共识或分歧……十八岁的我们已经长大,今天的重读,是成年个体之间平等的心灵对话、灵魂触摸,是通往理性认知的幽径。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深入思考,围绕“重读长辈这部书”写一篇作文。
[分析]材料共两段文字,第一段是引子,目的是引出第二段中的关键词“重读”以及关键句“重读长辈这部书”。
这里的“长辈”既可以是父母,也可以是其他年长的亲人或老师等。
“书”里有什么,再回到第一段,就是“读到人生的事理,读到传统的积淀,读到时代的印记,还可以读出我们自己,读出我们成长时他们的成长与成熟,读出我们和他们之间认知上的共识或分歧……”。
因此考生围绕“重读长辈这部书”可以展开以下立意:①可以通过长辈的人生经历重新思考过去的时代与历史;②思考家族传统和民族传统方面的文化积淀;③思考长辈的人生智慧和经验教训;④可以在长幼互动关系中,以长辈为镜重新发现与认识自我;⑤从“我”的视角审视长辈在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上的进步与成熟……2.多向辐射,择一而定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常常会出现多个人和事,好像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
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时考生可以采用多向辐射的思维方法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
(1)既可以着眼于甲事物立意,又可以着眼于乙事物立意,还可以着眼于甲、乙两事物的关系立意;(2)既可以正向立意(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告诉读者的指向去考虑),也可以反向立意(就是把原材料的问题倒过来想想,从相反的角度对原材料提出疑问);(3)既可以延伸立意(就是在原材料已知内容的基础上,对原材料作合理的联想,进行恰当的推理、引申),也可以类比立意(就是通过联想,把材料的已知内容同材料外的其他内容由此及彼地联系起来考虑,找出其中的相似点)。
[典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书店开启24小时经营模式。
两年来,每到深夜,当大部分顾客离去,有一些人却走进书店。
他们中有喜欢夜读的市民,有自习的大学生,有外来务工人员,也有流浪者和拾荒者。
书店从来不驱赶任何人,工作人员说:“有些人经常看着看着就睡着了,但他们只要来看书,哪怕只看一页、只看一行,都是我们的读者;甚至有的人只是进来休息,我们也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分析]这则材料内容贴近生活实际,贴合时代脉搏。
材料中的“书店”“书”“顾客”“读者”等相关概念我们都非常熟悉,这些关键词往往就是立意多向辐射的切入点。
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1)从书店角度立意:①就其功能来讲,书店是展示民族文化、时代精神的场所,可以立意为书店为人类文化成长提供精神食粮,书店给社会的进步提供文化滋养;②就其经营理念而言,可以立意为人文关怀、创新理念、共享理念、公平理念;③就书店的象征意义而言,可以立意为精神寄托、心灵成长、文化滋养等。
(2)从顾客、读者角度立意:①人们对于知识、文化、文明的渴望;②个人对精神食粮的需求与享受;③书店这样的文化环境对于自己成长的滋养价值与意义等。
3.由果溯因,探究本质有的材料所述的是一个含有多重因果联系的事件,考生应梳理出事件的来龙去脉,抓住因果关系来审题立意。
可以由果溯因,就是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源,就能找到最稳妥的立意,从而确定主旨。
也就是概括出事件的结果后,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然后向其原因上追溯思考,最后结合材料自问自答,以原因立意。
[典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历经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
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就充斥市场。
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就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
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发布推行。
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
[分析] 这则材料所述事件大抵包含以下四种情形:有的作文材料中呈现的是现实世界的具体问题,那么考生应当针对此问题,经由自己的深入思考、权衡、判断,给出针对性的解答。
[典例]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业内人士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在家里安装VR(虚拟现实)设备,便可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穿新衣,时而在诊室里与医生面对面交流,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当虚拟世界里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分析]这道作文试题具有鲜明的现代感。
虚拟世界里的“虚拟”与现实世界里的“现实”,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对材料提出的问题,考生应深入思考、辩证分析。
写作切入角度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虚拟”世界利弊共存,对于“虚拟”世界潜在的“疏离现实世界”的弊端,应当保持警惕。
②“虚拟”世界为当代人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应当善用“虚拟”技术,改善人类生活。
③“虚拟世界”并非万应灵丹,与它保持适度距离,方能更好地享受“现实世界”的美好。
④“虚拟世界”是当代科技发展的趋势,远离并非良策,应当以趋利避害的心态迎接应对。
5.化虚为实,寻找对应诗歌、寓言、图画等寓意类材料因其题旨和意图含蓄隐晦,不容易分辨,这时应化虚为实,寻找材料与生活的“对应点”或材料中的关键词与人生的“对应点”,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体。
即跳出材料,向自然、社会、人生等维度延伸拓展,与现实挂钩,更深切地理解题意。
这时,考生不妨做个“菩萨心肠的观世音”。
“菩萨心肠”就是指思想上要健康向上;观,是指要观察社会、人生;世,指留心世态炎凉;音,乃“隐”,材料隐含的内涵。
[典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行囊已经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旅程。
路途漫漫,翻检行囊会发现,有的东西很快用到了,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有的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分析]这则材料属于寓意类材料,寓意类材料影射的是社会、人生。
材料中的关键词是“行囊”与“旅程”,立意可以从“行囊”的隐含义入手,化虚为实,赋予其具体的意义所指,并从“行囊”与“旅程”的关系这一角度来立意。
寻找材料与生活的“对应点”,化虚为实,也就是要寻找这两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关键词“行囊”“旅程”与人生、社会的“对应点”,也就是它们的象征意义。
①行囊:旅行者出行时使用的行李袋。
对应人生:人生旅途中个人需要的储备库。
②备好行囊:行李袋中准备好了旅行中的各种东西。
对应人生:人生储备库中需要准备的诸如诚信、正直、责任、执着等精神品质。
③旅程:旅行者的路途或行程;新的旅程,指即将开始、未出发的旅程。
对应人生:新的人生征程。
④二者关系:谈行囊必须结合人生旅程,谈人生旅程必须考虑行囊。
根据材料中的引导语“有的……有的……有的……有的……”的提示,把“有的”化虚为实,使之具体化,形成所写文章的话题及主旨:①“书到用时方恨少”,要不断储备知识的行囊,才能少走弯路;②对“真、善、美”的追求,是人生旅途不可或缺的行囊;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生旅途中应该准备经典的行囊,与名著相伴随,充实自我的人生;④未来岁月不可期的东西多矣,准备行囊要未雨绸缪;⑤顺时而动,与时俱进,要及时更新、补充人生行囊中的装备;⑥诚信(或“乐观、恒心”等)是人生旅途的重要行囊,没有它,就难以致远等。
[审题立意示例][典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年轻人在阳台上种植了一大排紫藤花。
夏天,枝叶垂悬于两层楼之间,形成了美丽的绿色叶幔。
年轻人几度想将枝叶拉起用木架固定,帮他挡住阳光,降低屋内暑气,但感觉如此做太小气而作罢。
第二年,年轻人在阳台欣赏盛开的紫藤花时,发现有几株葡萄藤攀上了他的阳台。
往下看,一个女孩正对着他微笑。
楼下人家为了感谢他种植的紫藤花挡住夏天的太阳,所以种植葡萄作为回馈。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这则材料看上去好像比较松散,里面出现了年轻人和女孩两个人物,年轻人想将紫藤花枝叶拉起遮阳而最终作罢,女孩种植葡萄攀上年轻人的阳台。
对于这类材料作文,审题时适合选用多向辐射的思维方法展开立意。
仔细分析材料,抓住两件事之间的关系,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关系,不难作出正确的立意选择。
可供立意的角度有三:①从年轻人看,大度会赢得回馈(或:分享使快乐加倍);②从女孩看,受惠应懂得感恩;③从整件事看,邻里当和谐相处。
写作时选择其中任何一个角度立意,均符合题意。
[范文多维观摩]学会分享,快乐和谐一考生①年轻人把紫藤花分享给邻居,邻居把葡萄藤分享给年轻人,邻里和谐,生活美好。
学会分享,快乐和谐。
②百灵啼声婉转,麻雀扑打着翅膀,鸟儿在同一片蓝天飞翔;小草青葱,树木成荫,草木在同一片土地呼吸;行人匆匆,游人闲适,人们在同一片土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