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视角下的员工精神激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文化视角下的员工精神激励摘要:随着我国向市场经济的成功转型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的不断推进,企业之间的竞争表现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强烈,而在这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物质激励受其特点的局限性约束,已无法满足企业的需要,而能体现企业文化的精神激励,作为企业必不可少的竞争力之一,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企业管理;企业文化;精神激励
一、什么是企业文化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企业的科学化管理也得到普遍应用,这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资本差距逐渐缩小,为了生存企业管理者们不得不另辟新径,这也使得企业文化的研究热潮在全球范围内得到热议。

企业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所创造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所形成的具有自身个性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

在这里我们要说的是广义上的企业文化,它依据不同的观点可将其划分为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

其中精神文化是“里”,物质文化是“表”,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物质文化是形成精神文化的条件。

二、员工激励的种类与对比
调查显示,逐年递增的员工流失率已经成为困扰企业发展的最大问题,这已经使得很多企业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精力在员工的招聘上。

人才流失所带来的损失,已经成为企业发展道路
上的主要绊脚石之一。

虽然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已经意识到了这可能是企业的激励机制出了问题,但如何对员工进行更好的激励,却是是始终困扰企业管理界的难题。

激励是企业的一种内在的管理职能,具有激发和鼓励的意思。

它可根据管理者想要实现的目标,通过满足员工的各项需求,有效的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也就是说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努力去完成组织的任务,实现组织的目标。

企业要将激励运用到管理中就必须要为其设立一个明确的目标,这个目标的设置,必须同时体现组织目标和员工需要两个基本条件。

激励有它特有的运行规律,要了解这些规律我们首先应该掌握和认识激励的分类,总的来说可分为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两种,其中物质激励是基础,精神激励是根本,随着社会和企业的发展进步,这两种表现手段会先是相互对应、相互结合、相互信托,然后逐步实现以精神激励为主体。

(一)物质激励
它是指运用物质奖励的手段,满足受激励者物质上的需要,从而实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它的出发点是让群众得到切实的利益,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的需要。

物质激励主要是通过发放金钱、奖品等实物来实现,因为其表现形式为员工直接看得见的实物,所以它作用起的快,但维持时间不长,还容易增加企业成本,一些中小型企业不敢轻易使用。

现阶段的主要实现手段有:提升薪酬、发放福利、提供旅游疗养等。

(二)精神激励
它是内在的精神上的无形激励。

包括给员工下放权力、对工作业绩的公开的表扬,公正的升迁途径,提供的继续教育机会,合理的奖罚制度及针对不同员工特点制定的职业发展道路等等。

精神激励是一项灵活多样、适用广泛、意义深远、值得探索的工作,它是一种教育手段,可归为思想教育、管理范畴。

同时如何更有效的倡导企业精神,激发员工动力,这也是对管理者管理能力的一种考验。

(三)两者之间的关系
1.相互对应。

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是相互对应的,它们是比照激励内容的不同划分的两种激励形式。

它们所采用的方法不同,一个是物质鼓励,另一个是精神鼓励,但最终目的都是调动员工积极性。

物质和精神需求会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进步逐渐提高,它们是导致人们努力进取行为的主要动力。

2.相互结合。

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并相互补充、相互信托。

精神激励要快速收到效果,在运用前必须有一定的物质为先导。

而物质激励要想维持更长久,则必须在运行中加入思想教育内容。

所以只有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企业才能发挥出激励应有的效果。

3.精神激励为主体。

历史学家说过,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时期,当科技极度发达,物质不再成为人们追求的根本目的时,人们对精神领域的需要必定会超越对物质的需要,这时精神激励将会占具激励的主体地位,企业激励手段及方式将再次发生变革。

(四)物质与精神激励各自的特点
1.物质激励的重要性。

现阶段物质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衣食住行是人类最基本的物质需要,是人类追求的根本目标。

从这个层面上讲,物质利益对人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外国企业对物质激励重要性的认识要早于国内,它们很早就开始重视对员工物质上激励,甚至更为直接的认为这是激发员工动力的最有效手段。

为此一些先进的企业率先建立了一系列的酬薪制度和政策,并与绩效紧密结合。

当然随后在实践中人们也逐渐发现物质激励也并不完美,它也存在着缺陷。

美国管理学家汤姆·彼得斯(tom peters)曾经指出,“重赏会带来副作用,它会使大家彼此封锁消息,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

”与此同时大多数企业也很难承受如此简单直接的激励方式,它们发现有时效果也并不会都是积极的,很多时候物质激励甚至也会带来负面效果。

比如,因岗位分工不同就会造成物质激励的基数不同,有时还会产生新的小团体及内部矛盾,内部失衡等现象也时有出现。

2.精神激励的特征。

精神激励的形式是多总多样的,例如信念、理想、机遇、认可、形象、表扬、称赞、友爱、关怀、和睦、权力、等等。

信念是精神激励的最崇高的境界,人一旦产生了信念,做什么事都会是忘我的,自己的整个生命都是在围绕着那个信念。

当管理者让对方以完成信念为目标做一些事的时候,他几乎不在乎什么回报。

理想与信念是不相同的,它主要表现是以自我为中心,但同
样它也是属于精神激励范畴。

一个有理想并切执著的人,他会把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实现这个理想。

管理者要善于把理想转给员工,有理想就有创造,就会不计回报。

现代社会为每个人提供了充分表现自我的舞台及空间,当竞争变得日益激烈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想办法向别人展示自己独特的一面或是特有的东西,以吸引并提高别人的关注程度。

虽然这样做可能会造成一些人的相对惰性,但只要自己的独特的个性、形象得到展现,吸引别人眼球的机会增加了,他就会更加重视这样的机会,而不去考虑这个机会让自己付出了多少,这些付出是不是让自己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同时一个人在展现自我的时候,是十分重视自身的外在形象的,因为每个人都知道,没有良好的形象,你再有个性,再有才艺,也不会有人去欣赏,你的展示会更加突出你的不足而产生反面效果。

所以,帮助别人维护良好的的形象,也是管理者从精神上对员工进行激励的一种方式。

这样的例子很多,如开会表扬、公开场合的经验报告等等;它会让你的员工记忆深刻,有时能终身不忘记。

可以说精神激励是站在更高层面上对员工的鼓励,它的激励强度大,维持时间也较长。

所以在一些物质激励无法起到作用或针对资金压力较大企业的时候,有效的精神激励,同样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综合上所述,笔者认为相比物质激励而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今后的企业管理中,精神激励所占员工激励的比重会变得越来越
大。

三、企业文化视角下的精神激励
笔者认为优秀的企业文化的激励作用侧重于精神激励范畴。

因为企业文化是管理者有目的制造出来的,它的本意就是通过这些积累、渲染出来的文化氛围来激发员工生产积极性与潜意识能力的作用。

进一步来讲,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员工的精神上的需要,调动员工的“精、气、神”,使其形成一股积极向上的促进力量,使员工从这种氛围中产生归属感、自尊感和成就感,从而促进员工巨大潜力的释放。

这个过程的重中之重在于企业文化得到员工的理解和认同程度有多高,这种理解和认同程度的高低将直接反映员工与企业文化产生共鸣的大小,可以说共鸣产生的越大那么企业文化的激励功效的持久性也就越长。

优秀的企业文化能让员工产生精神上的满足感,从而起到激励员工努力进取的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认为,改善外部条件的激励方法,虽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但未必能导致人的积极行为。

只有从人的内部进行激励才能真正调动人的积极性,恰当的精神激励比许多物质激励更有效、更持久。

如今我们所谈论到一个优秀、成功的企业文化,它做为一种内在激励大体上是通过如下几种表现形势来实现:
(一)管理者对部下人性化的情感关怀
人更多的时候是感性动物,没有人不愿意享受来自别人的体贴与关心,员工做为集团的一份子,他们更加希望得到来自上层体贴
目光和人性化的情感关怀。

所以做为上层的管理者要舍得进行情感投资,在日常管理中应当将与下属的沟通做为重点,时刻注意员工的情感变化,并不时的表露出对员工工作、生活上的关心,从而建立一种感情联系,这种联系的建立会使上下层之间在感情上更加容易融合及沟通。

这个时候在员工接到上层交给的任务时,他们会快速、高效的完成,以作为对领导情感上的回报,有时候他们甚至会不计较辛苦、劳累以及相应的物质回报。

要想建立这种如亲情般的情感联系,管理者们必须舍得放下身段,改变高高在上的工作作风及工作方式,树立与人为亲的领导行为新模式。

在这种无拘无束、平等交流的沟通中,管理者会从中得到大量有价值的思想信息,同时也会增强彼此间的信任感。

(二)领导对下属的表扬赞赏
社会心理学原理表明,“归属感”是群体成员的一种特性,这个群体的成员都希望能得到领导的认可和赏识,他们时刻以能够入群体的核心内部为奋斗目标。

上位者平时一句话的表扬、赞赏也会满足他们这种精神需要,对一个有才华、有能力、有抱负的员工来说,给的物质奖励再多,也比不上给他一个发挥才能的机会让他得到满足感强烈。

因此,领导要学会识人、用人,对有才华、有能力的员工,要适当的给他担子,为其提供发展空间,对他们提出的建议、批评等,也要及时地给予肯定的评价。

肯定性评价也是一种赏识,同样能满足员工精神需要,强化其团队意识。

(三)领导自律行为及工作态度
领导除了具有“领头羊”的作用外,再有就是他们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力,领导在权力的行使中,是否能做到公道正派、是认人为贤还是认人为亲,都会对下属工作积极性产生影响。

同时行为建设是最基本的组织建设,而领导的工作态度在行为建设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领导爱岗敬业、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他也就能有效地督促下属恪尽职守,完成好工作任务。

(四)领导高素质的榜样标杆
人们常说的“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这句话,话虽粗但理不粗,领导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的高低确实是影响团队是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领导这一个岗位就要求他要比普通员工更善于利用各种信息,具有更大的知识面,具有更高的能力和知识结构。

当代员工日趋增强的成就感,让他们常常以领导为参照、对比对象,以发挥、发展自己的知识和才能,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的增值。

所以高素质的领导者能产生强大的榜样效应,来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事实上,对企业来说员工的精神激励是很容易办到的。

部门领导简单地拍拍员工的的背,表现出自己的友善,自己也不会有什么损失,同时还能让接收者受益无穷。

最近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表扬员工所产生的激励效果与用金钱激励的效果不相上下,所以说对于普通员工来说,恰当的精神激励比许多物质激励或金钱激励更有效、更持久。

但精神激励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高度融合,企业千万不能让走入误区的精神激励变成了员工的精神折磨,那样就适得其反了。

四、结束语
在当前这种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企业强调“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和“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员工的精神激励已被摆在越来越突出的地位,企业要快速发展离不开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同时更要重视加强对员工的精神激励。

参考文献:
1.王志云.企业文化与员工激励体系的研究和建立[j].内燃机与配件,2010(04).
2.李晨.企业文化与员工激励[j].中国科技信息,2007(06).
3.谭燕.郭萧.非财务最大化动机在文化管理中的价值体现[j].时代经贸,2009(01).
(作者单位: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