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上海市静安区初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精校打印版】
2018上海市初三语文一模定稿A卷(含答案)
![2018上海市初三语文一模定稿A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90a0debb4cf7ec4afed0b8.png)
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测试(A)(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二)阅读下面宋词,完成第6—7题(4分)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 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62分)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少年不识愁滋味”说明少时的幼稚无知和天真。
B.“爱上层楼”叠用表现了少年活泼、顽皮的特点。
C.“识尽”写出词人阅尽人间艰辛,饱尝忧患苦难。
D.“却道”句突出了词人心头难以摆脱的沉重抑郁。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
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10.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3分)A.孟子的三问语气虽十分平淡,但都能引人深思,其气势咄咄逼人。
B.“顾左右而言他”写出齐宣王毫无退路的尴尬和胸无城府的可爱。
C.孟子站在齐王面前与他对话,其实就是在推行他自己的政治主张。
D.孟子是一个机智勇敢、关心民生、敢于批评时政又善于设问的人。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鲍氏之子齐田氏祖①于庭,食客千人。
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
”众客和之。
有鲍氏之子,年十二,亦在坐,进曰:“不如君言。
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
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彼此相食,非相为而生②。
人取可食者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且蚊蚋③噆④肢,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也!”【注】①祖:古人出远门设宴祭路神叫“祖”。
2018上海初三语文一模试题说明文阅读汇编(15区含答案)
![2018上海初三语文一模试题说明文阅读汇编(15区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95acbbf5335a8103d22092.png)
2018上海初三语文一模试题说明文阅读汇编(15区含答案)D17、文章第⑤段与第⑥段不能调换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由天然气(主要是甲烷)形成的像冰的固体物质就是可燃冰。
B.可燃冰大部分分布在极地地区,还有少部分分布在海洋中的海底。
C.全球可燃冰中蕴藏着大约280万亿到2800万亿立方米甲烷。
这意味着,可燃冰储量可以满足80至800年的全球天然气需求。
D.科学家预计,大约用十年时间,人类有望解决好“可燃冰”的开采和清洁燃烧的技术问题。
答案(一)15、形成条件和分布地区(分布情况)。
作比较突出说明了开采可燃冰的巨大价值。
16、⑵可能造成海底地质灾害,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3)可能引起海底地质灾害,导致海底生态环境恶化而殃及海洋生物。
17、第⑤段是紧承第④段,介绍可燃冰的储量和价值,说明了开采可燃冰的“利”,第⑥段开头用“然而”一转,介绍现阶段开采可能造成的“弊”。
文章是按照由利到弊(先利后弊)的逻辑顺序来安排的,所以不能调换。
18、D徐汇区(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7题(19分)水痘○1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出疹性疾病,属呼吸道传染病,一般经空气飞沫和接触患者新鲜水疱液或黏膜分泌物的方式传播。
○2水痘潜伏期一般为12~21天,平均14天,传染期一般从皮疹出现前1~2天到疱疹完全结痂为止。
多数患者在出疹前有身体不适症状,随后进入临床表现期,出疹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
皮疹最初表现为红斑状,而后迅速发展成疱状丘疹,在24~48小时内破裂、糜烂。
1~2周过后,皮疹开始结痂脱落,通常在皮肤表面会留下疤痕或遗留色素沉着,数月后可消失。
2018上海市初三语文一模定稿B卷(含答案)
![2018上海市初三语文一模定稿B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23b4c0fe4733687e21aace.png)
2018上海市初三语文一模定稿B卷(含答案)上海市三级汉语质量测试(B)(100分,共150分)注:1。
这张试卷有27个问题2。
请将所有答案放在答题纸上指定的位置,不要在试卷上打分。
1,文言文(40分)(1)默写(15分)1。
汉阳的每棵树在水中变得清澈,(黄鹤楼)2。
马左的卢菲菲,(破兵卒,傅庄字为陈同福送之)3。
暗尘旧貂皮我不知道亲自去哪里。
(铁都城南村)5。
因此,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曹刿辩论)(2)读下面的单词并完成问题6-7 (4分)一个佛教静修在断山寺后面唐常建在纯净的早晨,在古寺附近,在那里清晨的阳光指向树梢竹径通向幽静,树枝和花朵,通向佛教的静修在这里,鸟儿在山光中生存,人类的心灵在池塘中触摸和平一千个声音平静下来,但钟声响起6。
“早晨”指的是(2分)7。
对这首诗的一个错误的理解是()(2分)一。
表达了修道院的幽美,清静,自由与和平,自然与崇高的禅趣整首诗很安静,形成一种深沉、奇特、安静而缠绵的意境。
C.尾联生动地描绘了和尚的完整生活,通过移动和引发沉默。
诗人表达了对山水的热爱,忘记了世俗,表现出强烈的隐退倾向。
(3)阅读以下内容,完成问题8-10 (9分)永锦西人民,耿钟永胜已经活了五年。
他不知道任何书和工具,突然哭了。
父亲不同如何,借近用近也就是说,书和诗的四个句子,以及名字本身。
他的诗是为养父母和家庭成员写的,并被传递给一个城镇的学者。
自然,它指的是创作诗歌的东西,当它们被建立时,艺术和科学都有相当大的价值。
附近的人有些奇怪,稍有客人他的父亲;有些人花钱买钟勇的诗父益其然也,日拉仲雍桓俞晔城人,不使学问超过已经被听到很长时间了。
在明朝,当一个人从他的祖先回到他的家庭时,他会在他的叔叔家看到它,他的叔叔家有十二三岁。
由命令写的诗不能称为过去的新闻。
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问我叔叔过得怎么样“都没了,”他说。
“8。
本文作者是晁(姓名)(2分)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城市人怪,略客其父10。
2018上海初三语文一模试题课内文言文汇编(15区含答案)0001
![2018上海初三语文一模试题课内文言文汇编(15区含答案)0001](https://img.taocdn.com/s3/m/97d632436529647d262852a2.png)
愚公移山(节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迁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B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C 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D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魅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8、《愚公移山》选自《 _____________ 》,作者是_________ (朝代)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2分)9、对选文划线句翻译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A.北山愚公九十多岁了,面对大山居住。
B•(二山挖平后可以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南部,达到汉水北岸,好吗?C.纷纷地表示赞同。
D.凭您的力气,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平,(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10、多年前,有一场大学生电视辩论赛,辩论的题目是:愚公应该移山还是应该搬家?如果请你参与辩论,你持什么观点?理由是什么?(4分)答案8、《列子?汤问》战国9、D10评分标准:观点1分,理由2分,语言表达1分。
示例一:愚公应该移山。
因为“移山”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难、持之以恒、奋斗不息的精神。
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愚公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战胜困难,进步发展。
示例二:愚公应该搬家。
因为“搬家”是一种理性的选择,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准确定位。
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征服与被征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自然不属于人,而人属于自然,人与自然应该是相互和谐的存在。
徐汇区黔之驴柳宗元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完整版)2018年上海各区初三语文一模卷说明文汇编和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版)2018年上海各区初三语文一模卷说明文汇编和答案,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feef13ddf12d2af90242e6e0.png)
2018 年上海各区中考一模说明文汇编【闵行区】阅读下文,完成第 14—18 题(18 分)悲伤的裁缝①她做的是服装定制生意,近十年来真的不错,购大套房,开“大奔”,通过自己的手艺跻身于较高的社会阶层。
②她的业务流程是这样的:在店里展示最流行的款式,然后根据客户需要“依葫芦画瓢”,复制服装卖给客户。
她有 15 年的裁缝经验,对各种体形的客户有自己的“心传”。
③但是去了一趟上海科技馆后,她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
她说她在上海科技馆里看到了服装业的未来,也许时间不需太久,像她这样的裁缝会被一种新技术取而代之。
④她很悲伤。
⑤这种让裁缝悲伤的新技术叫“全息测量”。
一个人站在测量仪前,几秒钟后可以精准地测量身材,并且可以精准计算出衣服、裤子每个部件的大小。
更为令人感叹的是,这台人工智能机器积累了海量的大数据,它可以在几秒钟内给你“制订”出最佳的着装方案,并可以在几个小时内就给你生产出服装来。
⑥本来,一位出色的裁缝最引以为傲的东西就是“经验”和“手艺”。
但“经验”在强大的计算机面前显得太渺小了,一个人积累经验,需要十年甚至二三十年历练,“阅人无数”。
但是机器不需要,只要输入累积下来的数据,几秒钟后,这台机器就具备了人类需要几十年积累的“经验”,而且机器的“经验”可以比人类多出成千上万倍。
⑦再来说手艺。
除了文学、书画等以人脑的主观能动性为主的行业外,在非常广阔的领域内,人工智能机器已经远远超过了人类。
我看到一段让人惊讶的小视频,拍摄于离我居住的地方只有 30 公里的一个名叫“云栖小镇”的地方。
在一座厂房内,几十个通信基站构成了一个 5G 网,里面高速行驶着各种无人驾驶汽车,它们在里面超车、变道、避让等,可以做到精确无误。
当我们还在为“特斯拉”汽车无人驾驶技术频出事故而吐槽时,还应该想到,只要等待信号技术、物联网技术升级到位,无人驾驶必然会超过人工驾驶,“特斯拉”偶发性事故将越来越少。
⑧美国作家库兹韦尔被盖茨称为“预测人工智能未来最权威的人”,在美国他拥有 13 项荣誉博士头衔。
(2021年整理)2018上海初三语文一模试题说明文阅读汇编(15区含答案)
![(2021年整理)2018上海初三语文一模试题说明文阅读汇编(15区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f1f254680203d8ce2f24f6.png)
2018上海初三语文一模试题说明文阅读汇编(15区含答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上海初三语文一模试题说明文阅读汇编(15区含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上海初三语文一模试题说明文阅读汇编(15区含答案)的全部内容。
驜。
上海2018年初三一模语文汇编(课外古文)含答案
![上海2018年初三一模语文汇编(课外古文)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4c87d1050876323012121f.png)
2018年初三一模课外古文汇编宝山区(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秦穆公任用百里奚百里奚①之未遇时,亡虢而虏晋,饭牛于秦,传②鬻于五羊之皮。
公孙枝得而说之,献诸缪公③,三日,请属事焉。
缪公曰:“买之五羊之皮而属事焉,无乃为天下笑乎?”公孙枝对曰:“信贤而任之,君之明也。
让贤而下之,臣之忠也。
君为明君,臣为忠臣。
彼‧信贤,境内将服,敌国且畏,夫谁暇笑哉?”缪公遂用之。
【注释】①百里奚:虢国大臣,后到秦国任大夫,是秦穆公建立霸业的功臣。
②传:传说。
③缪公:即秦穆公,春秋五霸之一。
1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4分)(1)无乃为.天下笑乎( ) (2)君.为明君(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划线句,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逃到虢国又被晋国俘虏,后来在秦国讨饭。
B. 逃到虢国又被晋国俘虏,后来在秦国喂牛。
C. 逃出虢国又被晋国俘获,在秦国放牛讨饭。
D. 逃出虢国又被晋国俘获,在秦国给牛喂食。
13.“ 信贤而任之”、“让贤而下之”的主语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14.公孙枝说“夫谁暇笑哉”的目的是( )(4分)A. 提醒缪公任用百里奚会被人耻笑。
B. 暗示缪公百里奚是一个能干的人。
C.希望缪公打消疑虑能信赖百里奚。
D.告诉缪公百里奚是个能吃苦的人。
崇明县(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傅显迂缓 傅显喜读书,颇知文义,亦稍知医药,性情迂缓,望之如偃蹇老儒。
一日,雅步行市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或指所在,雅步以往。
比.相见,喘息良久。
魏问相见何意。
曰:“适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倦而假寐。
小儿嬉戏井旁,相距三五尺耳,似乎可虑。
男女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觅兄。
”魏大骇,奔往,则妇已俯井哭子矣。
【注释】①雅步:从容安闲地行走。
②针黹(zhì):针线活。
③假寐:不脱衣服小睡。
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2018上海初三语文一模试题说明文阅读汇编(15区含答案)
![2018上海初三语文一模试题说明文阅读汇编(15区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6a6dbaad02de80d5d8400f.png)
2018上海初三语文一模试题说明文阅读汇编(15区含答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上海初三语文一模试题说明文阅读汇编(15区含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上海初三语文一模试题说明文阅读汇编(15区含答案)的全部内容。
驜。
上海市各区2018届中考语文一模试卷【课内古文题】汇集及答案
![上海市各区2018届中考语文一模试卷【课内古文题】汇集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c57738a76e58fafab00366.png)
上海市各区2018届中考语文一模试卷【课内古文题】汇集宝山区(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9分)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8.本文作者是(朝代)的范仲淹,他是家,文学家。
(2分)9.下列对选段中加点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滕子京主政岳州政绩出色。
B.滕子京重新修建了岳阳楼。
C.滕子京决定扩大岳阳楼建筑规模。
D.唐贤今人的诗赋被刻在岳阳楼上。
10.围绕题目,本段既写了,也交代了。
(4分)(每空不超过10个字)8.(2分,每空1分)北宋政治家9.(3分)B10.(4分)(1)重修岳阳楼的背景(盛况)本文写作缘由崇明县(三)阅读甲乙两文,完成8-10题(8分)(甲文)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文)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8.甲乙两文的作者同属于(朝代),两篇文章的内容都与背景有关。
(2分)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3分)微斯人,吾谁与归?10.关于两篇文章中的“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3分)A.甲文中的“乐”体现出作者崇高博大的理想。
B.乙文中的“乐”体现出作者洒脱豁达的情怀。
C.甲乙两文都精心构思写出了与众不同的“乐”。
D.甲乙两文的作者最终都实现了“乐”的理想。
8. 北宋(1分)作者被贬(贬谪)(1分)9. 没有这种人,我同谁在一道呢?(关键词:微归(各1分,共2分,句子通顺1分)10. D奉贤区(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曹刿论战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2018年上海初三语文一模记叙文汇编20篇全(含答案)
![2018年上海初三语文一模记叙文汇编20篇全(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96b128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77.png)
2018年上海初三语⽂⼀模记叙⽂汇编20篇全(含答案)⼀、⼀模质量测试A卷两个⼈的车站①刘⽼师⼏次跑到镇上去,嘴⽪⼦都快磨破了,反复陈述的恳求只有⼀个——继续保留⼭坳⾥的⼩学。
尽管,学校只有他⼀名民办教师,还有那个名字叫孙龙,正在读四年级的学⽣。
②其实,刘⽼师⼼⾥也很清楚,学校的办学条件确实太差。
两间破败的⽯屋教室透风漏⾬,屋前不⼤⼀块空地坑坑洼洼,天⼀下⾬便泥泞不堪,书桌、教具破旧匮乏,都是他或维修或仿制,⾃⼒更⽣才勉强维持着。
如果只是硬件上的缺陷,还可以克服,关键是近些年来,村⾥的学龄⼉童⼀个个被打⼯的⽗母带去外地,⽣源严重不⾜,上级也只能做出撤并⼩学的决定。
③刘⽼师的努⼒没有收到效果,学校真的保不住了。
⾛在回村的路上,他的泪⽔忍不住在眼眶⾥打转,⼏次就要落了下来。
可他知道那不⾏,因为回去还要⾯对孙龙。
④不出所料,孙龙听后⽴即⼤哭起来。
刘⽼师伸出⼿,轻轻替孩⼦擦去泪⽔,说:“你爸你妈都不在⾝边,奶奶年纪太⼤腿脚不便,今后每天上下学,就由⽼师骑摩托车送你。
”⾄于接送的地点,他说也已经想好了,定在镇⼦西头⼤坡上,那棵枝繁叶茂的⼤柳树下。
⑤孙龙⼀边哭,⼀边怯⽣⽣地问:“那您今后⼲什么?每天接我、送我,得耽误多少时间啊!”⑥刘⽼师摇摇头苦笑:“反正我⼀时也没什么事,你只管好好念书。
”⑦经过这次简短的谈话,这世上便少了⼀所⼭坳⾥的⼩学,却多出来⼀个特殊的车站.....。
这个车站,只有⼀辆破旧的摩托车,⼀位年近五旬的司机,以及⼀个不满⼗岁的⼩乘客。
⑧转⼊中⼼⼩学,孙龙常常显得⼼不在焉。
⼀次数学课上,他双眼盯着教室外⾯⼤树上的鸟窝发呆,突然被⽼师叫起来回答问题,⽽且是⼀道很难的计算题。
新同学们窃窃私语,以为这个⼭⾥来的孩⼦⾮要挨罚不可。
可谁知他挠挠后脑勺,想了想,居然答对了。
⑨期中考试孙龙在全班名列前茅,引得⽼师和同学们刮⽬相看。
⼤家所不知的是,每天刘⽼师接送他的路上,都会仔细询问当天的课程,遇到他有不懂的问题,就扯开嗓门⼀路讲解。
2018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8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6c08de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22.png)
2018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2018年的中考在即,一模的考试就再这两天。
语文复习得还不错吧?这次的语文试卷相信大家都会很有信心。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提供关于2018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2018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题目一(26分)1.请在田字格内用正楷或行楷抄写下面的句子。
(3分)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黝( ▲ )黑袅袅( ▲ )烟云真dì( ▲ ) 一代天jiāo( ▲ )3.用诗文原句填空。
(9分)(1)蒹葭苍苍,▲ 。
(《诗经》)(2)谁言寸草心,▲ 。
(孟郊《游子吟》)(3) ▲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4)但愿人长久,▲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5) ▲ ,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出师表》)(6)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7)“ ▲ ”,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朱自清《春》)(8)“四十年春秋,绚烂了几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你的头发。
”这句礼赞退休教师支老师的话语,令人想起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两句诗:“ ▲ ,▲ 。
”4. 下列对文学常识和名著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史记》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用毕生精力写成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B.《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小说大量使用北京口语,读来亲切自然、朗朗上口。
C.《西游记》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吴承恩所作,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
D.《威尼斯商人》《鲁滨逊漂流记》《简•爱》都是英国作家的作品,作者分别是莎士比亚、丹尼尔•笛福、夏洛蒂•勃朗特。
班级仿照中央电视台《朗读者》节目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8分)【认识《朗读者》】5. 请结合网友的评论,为《朗读者》这个节目写一段推荐语。
(3分)伶熙紫杉所有的选择都不如徐静蕾的一颗《奶奶的星星》——她结合自己的故事,为去世多年的奶奶朗诵作家史铁生的经典散文《奶奶的星星》,字字入心,几度哽咽,瞬间戳中万千心灵……panyue1997 《朗读者》这个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很好,每个朗读者的背后都有一段动人心弦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令我泪流满面。
上海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上海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40e90de53a580216fcfeef.png)
2018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试卷1. 默写(1)空山新雨后,______。
(王维《山居秋暝》)(2)_______,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3)青山绿水,______。
(白朴《天净沙·秋》)(4)_______,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孟论学》)(5)月上柳梢头,______。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答案】(1). 天气晚来秋(2). 苔痕上阶绿(3). 白草红叶黄花(4). 敏而好学(5). 人约黄昏后【解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的能力。
复习古诗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名篇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
默写时,要注意“苔、痕”几个易错的字形。
写完之后,要重新读一下诗句,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发生。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小题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 这首诗的作者苏轼,号___居士。
3. 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潋滟”意为波涛汹涌,写出雨后水量充沛。
B. “空蒙”即朦胧,暗示作者饮酒后醉眼朦胧。
C. 一、二句赞美了不同天气情况下的西湖美景。
D. 三、四句写出淡妆浓抹的西施没有西湖美丽。
【答案】2. 东坡 3. C【解析】2. 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3. 此题考查理解诗词内容要点、鉴赏古代诗歌作品语言的能力。
A项对“潋滟”的理解错误,潋滟:形容水波流动,并非“波涛汹涌”;“雨后水量充沛”理解错误,应是: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
B项理解错误,“空蒙”意思是: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
上海静安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word文档资料
![上海静安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word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d8a8266852458fb770b5683.png)
上海静安区2018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静安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文言文1 将军猎渭城 2朦朣巨舰一毛轻 3 零丁洋里叹零丁4 我寄愁心与明月5 何富贵也6 向吾不为斯役7 关塞河防,指山川险要处 8 C9 (1)职业(2)完10 田间小路,交通相错,村落之间能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11 C12 (1)出使(2)用、把、拿(任选一个即可)13 一会儿,副使清点他投到海里的物品,扔的都是他自己的东西14 士衡皆不关意,一切委于副使。
15 自私自利,聪明反被聪明误二现代文(一)16 创立17 文化大革命鼓吹打到孔老二,之后却带来一场新的孔子热和国学热18(1)中华名族的脚步,体现了文化的进步,文化的力量(2)强势的济世文化,可以治愈历史造成的伤口(3)文化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深层内涵19 道理人类的和谐和人与自然地和谐20 B(二)21 糙 22 男孩在高考落榜与高考榜上有名时均处之坦然23 比喻生动形象的表达了我感动于男孩面对磨难,最终考上大学的顽强精神和依米坚持开花的精神。
24 邻家男孩心态好(坚强),在高考落榜面前,说我欠痛苦一杯羹;乐观,在复读时依然打篮球,依然笑容可掬;有毅力(执着顽强),学习依米坚持开花的精神,考上复旦大学。
25 B26 例我叫依米,是生长在非洲戈壁滩上的一种小花。
我的外形像一株小草但我知道我是小花,我要开花。
我的花期只有2天,为了等待开花,我用一生的时间去准备着。
在某个清晨,我终于开出了光彩夺目的花朵。
8.嘉定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一、文言文阅读(一)默写(18分)(二) 1.留取丹心照汗青 2.千载谁堪伯仲间 3.青山绿水4. 蓦然回首5.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6.先天下之忧而忧(二)(4分)7.(2分)抗敌前线 8.(2分)D(应该表现为回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9.(2分)《左传》10.(3分)我看见他们的车轮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追击齐军。
上海静安区初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精选文档
![上海静安区初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cd17fcacb9d528ea81c77981.png)
2018年上海静安区初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试题预览:2009年上海静安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5分)(一)默写(15分)1、草枯鹰眼疾,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观猎》)2、出师一表真名世,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书愤》)3、青山绿水,___________________ (白朴《天净沙·秋思》)4、 _______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5、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_________________,把酒临风…… (范仲淹《岳阳楼记》)(二)选择(10分)6、下面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 (2分)A、寒噤邂逅肆虐证卷B、贫瘠辗转布署屏障C、遨游骤然荡漾诽谤D、瑰丽泻密弥散严峻7、下面加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________ (2分)A、每读一次好书总有开卷有益的体会。
B、父母对孩子耳熟能详的言行,会对孩子产生很大影响。
C、袁隆平从此与农结下了不解之缘。
D、邓稼先是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
8、下面标点中使用有误的一处是:________ (2分)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①,城市②,让生活更美好③。
这样的目标,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9、下面不属于比喻句的一项是: ________ (2分)A、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B、晋祠,真不愧为我国锦绣河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C、那是大家简直像马上就会看见他挥着手帕喊着:喂!菲利普!D、竹山门啊,你是耸立在我国近代史上一座血染的丰碑!10、下面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2分)A、《天净沙· 秋思》的作者是元代的马致远。
B、民族英雄文天祥写下《过零丁洋》,以诗明志。
C、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一文中,表达了证卷寄情山水的思想。
D、柳宗元在与王安石一起倡导古文运动,并称王柳。
2018年静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8年静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4b2f77b3c1ec5da50e270e3.png)
静安区2017第一学期学习质量调研九年级语文2018.1(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50分)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去年今日此门中,。
(《题都城南庄》)2. ,心忧炭贱愿天寒。
(《卖炭翁》)3.衣带渐宽终不悔,。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4.复行数十步,。
(《桃花源记》)5. ,锦鳞游泳。
(《岳阳楼记》)(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6-7题(4分)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6. “万籁此俱寂”的“此”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7.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首联写景使人感到古寺之静穆。
B. 颔联描绘了禅房的美妙幽寂。
C. 颈联以鸟儿之乐反衬诗人之苦。
D. 尾联以有声衬无声突出禅院的幽静。
(三)、阅读下面的选自,完成8-10题(8分)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谨食之,时而献焉。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8.初中阶段,我们还学过柳宗元的文章《》《》(2分)9.翻译文中的画线句。
(3分)君将哀而生之乎?10.以下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A蒋氏认为赋敛之不幸甚于捕蛇之不幸。
B乡邻们非死则徙的惨境是赋敛所造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安区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质量调研语文试卷(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在答题纸上完成)2018年1月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去年今日此门中,。
(《题都城南庄》)2. ,心忧炭贱愿天寒。
(《卖炭翁》)3.衣带渐宽终不悔,。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4.复行数十步,。
(《桃花源记》)5. ,锦鳞游泳。
(《岳阳楼记》)(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4分)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6.“万籁此俱寂”的“此”指(2分)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联写景使人感到古寺之静穆。
B.颔联描写了禅房的美妙幽寂。
C.颈联以鸟儿之乐反衬诗人之苦。
D.尾联以有声衬无声突出禅院的幽静。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捕蛇者说(节选)柳宗元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
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号呼而转徙,饿渴而顿踣。
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
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
非死即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谨食之,时而献焉。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8.初中阶段,我们还学过柳宗元的文章《》、《》。
(2分)9.翻译文中的画线句(3分)君将哀而生之乎?10.以下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A.蒋氏认为赋敛之不幸远甚于捕蛇之不幸。
B.乡邻们非死则徙的惨境是赋敛所造成。
C.蒋氏多次直接表明不愿恢复赋税。
D.蒋氏对于捕蛇无怨是假,无奈是真。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3分)唐俭与太宗弈,占先。
上怒,出为潭州。
余.怒未息,召尉迟敬德曰:“俭轻我,我欲杀之,卿为我查证其过。
”敬德拱手唯唯。
明日廷奏,敬德顿首曰:“臣实不闻。
”上追问者三,敬德坚持者三。
上怒,碎玉盏于地,拂袖入,良久索食.,引三品以上皆入宴,上曰:“敬德今日益者各有三,朕有怒过之美,俭有再生之幸,敬德有忠直之誉。
”遂赏敬德一。
群臣皆称万岁。
【注释】尉迟敬德,指尉迟恭,字敬德,唐代官员,曾助太宗即位。
11.下列与选文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是:(共4分)(1)余.怒未息()A.尝贻余核舟一B.邹忌修八尺有余.C.其级七千有余.D.以残年余.力(2)良久索食.()A.谨食.之,时而献焉B.皆出酒食.C.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1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我有怒斥过失之臣的美德。
B.我有自责过失的美德。
C.我有让怒气消失之美德。
D.我有怒气消失的美德。
13.请引用原文回答(共4分)(1)敬德接受唐太宗交代的任务先是“ ”,查证后则是“”。
(2)敬德抗君之命,太宗的态度先是“”,后是“”。
14.唐太宗是明君,本文能表现他优秀品质的一项是()(2分)A.从善如流B.察纳雅言C.是非立辨D.自我反省二、现代文(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19分)锔瓷技艺①锔瓷,是指陶瓷器修补技术。
②中国是瓷器的发源地,瓷器光亮圆润、坚固耐磨,因而广泛用于日常生活。
但瓷器易碎,且无法通过粘合或捆绑复原。
在生活水平低下的年代,市场有碎瓷再生的需求,同时瓷器可制成工艺品,有的晶莹剔透,有的大器沉雄。
这些作品往往出于大师之手,不可重复,不得再生,只有修补。
于是,锔瓷技术便应运而生。
③锔瓷需要金刚钻,因为瓷器的硬度非常高,其它金属钻头都无法钻孔打眼,所以民间有“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的说法。
④锔瓷讲究精工细作,比如紫砂壶的锔补,因为壶壁较薄,锔钉眼的深度要控制在壶壁的一半,这种精确到毫米的工作,完全靠工匠的手感,用力稍欠,深度不够,则事倍功半;用力稍过,壶壁钻透,则前功尽弃。
再如形似订书钉的“锔钉”,两只脚打入钉眼时角度要好,否则难看不说,天长日久就走形了。
⑤在将碎瓷修补完好的基础上,如何使这些再生之器看得上眼,就要讲点艺术了。
因为单纯的修补只是匠活,而修复却不觉丑陋,再生而没有缺憾,就接近艺术了。
乾隆年间兴起的“锔活秀”,要求锔匠们在修补瓷器时,重视对器具的装饰,能将镶嵌、锻打等工艺融入锔补拼接中,于是对瓷器进行镶边、雕花、包口、刻字等修饰工艺便产生了。
⑥“锔以合道”是这项技艺的顶峰,碎瓷的每一条裂纹,每一道缝隙都有它的走势和趋向,工匠的匠心在于通过艺术构思,运用精湛的手艺,在残缺的器物上完成二次创作,此时的作品雅性自然;破碎的纹络或直或斜,亦直亦曲,状如枝蔓,形似闪电,自然而生,看似有为却若无为,从而达到“补而不失其真,修而愈增其美”的化境。
⑦锔瓷技艺的起源已无法考证,但《清明上河图》描绘了锔匠做活的一幕,可见它至少跨越了千年历程。
锔瓷是一门成人之美的手艺,每一次成功修复破损的物件,就像是修复一份破损的感情,但社会在前进,伴随着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锔瓷技艺日渐式微,昔日穿街走巷的锔瓷工匠,已经淡出人们视野。
(选自《科普话报》有改动)15.从第②段可概括出锔瓷之技应运而生的原因是:(共4分)(1)(2)16.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瓷器是一种兼具实用和审美价值的器具。
B.除钻石外其它金属也能用作金刚钻钻头。
C.举修补紫砂壶的例子说明锔瓷是一门艺术。
D.《清明上河图》可证锔瓷技艺起源于宋代。
17.第⑥段画线部分乃匠心所在,其含义是。
(3分)18.锔瓷之技有三个境界,可概括为:(共6分)(1)(2)看得上眼,讲点艺术。
(3)19.中国传统民间技艺有七十二行当之说,很多行当与锔瓷技艺一样,渐渐消失,例如爆米花、捏泥人、纳鞋底、弹棉花等,请选择一种,简要说说你对这一技艺的了解。
(3分)(二)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21分)塾师老汪①老汪颀秀,留个分头,身着长衫,很有气派。
老汪在开封府上学多年,也算是有学问了。
但老汪口讷,紧张了还有些结巴。
老汪在私塾教书,每一家干的时间都不长。
②沉浮七八年后,老汪终于在范家镇上落下了脚,镇上大户范子敬建书塾给小儿开蒙,慕汪先生之名,请他主持,学堂就设在大院西屋。
③老汪引笔奋力,书“种桃书屋”四个大字作匾,魏碑凝重,笔力沉着,东家赞赏不已。
④东家心善,欢迎邻里孩子随读,不()报答,这样便吸引了十里八乡的莘莘学子。
老汪治学严谨,认真传(),诲人不倦,但“之乎者也”毕竟不易,常常有学生死活搞不清,朽木不可雕也,圣人的训诫几次都到了嘴边,他还是忍住了。
小孩儿家,伤不得。
天长日久,欲得天下之英才而育之的宏图大愿便打折扣了。
更有甚者,是顽童与他倒着使劲。
戒尺教训,他不忍,罚跪思过,他更不忍,故常自叹连当个平庸俗师都不成。
如此进退失据,给他平添了无奈之苦恼。
⑤有天讲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生都以为远道来了朋友应该高兴。
而老汪发挥道,“这个“远方”不仅是路途之远近,更应是心口之距离。
近在比邻却相隔天涯,高兴个啥呀。
就如你们,学而不勤,尽管都在我眼皮底下,朋侣乎?”说得学生都低头不语,老汪戚然含泪。
⑥每逢十五,老汪都放假半日。
中午时分,他迈开大步,一往直前,时而顺着大路,时而行于阡陌,时而爬坡上山,夏天一身水,冬天一头汗,筋疲力尽才回。
大家一开始觉得他有狂走怪癖,但经年累月地锲而不舍,也就另作猜测了。
⑦谷雨前几天,老范从前村收租子回来,老汪披着褂子正要出门。
老范想起今天是月半,便趋步相问:“先生,这年复一年的,到底走个啥呢?”⑧老汪道:“东家,一言难尽啊。
”说完头也不回地上路了。
⑨这年端午节,老范招待先生吃饭,借酒酣微醺,又说到这事。
此时老汪已半醉,趴在桌上哀哀而哭:“天地君亲师,我敬天重地,忠君尊师,都有交待了。
只是父母养育无以为报,没法疏解啊。
”⑩老范一向尊重塾师。
老汪这么一开腔,知道他定有难言之苦,便有意疏导他,说:“先生,愿闻其详。
”○11“我娘生我难产就走了,那年花开月正圆,但我们娘俩都苦命啊。
父亲育我终生未续,他病重时我从开封往家赶,途中遇到曾大师与太平军打仗误了时辰,没赶上给他送终,我苦啊!那天也是花开月圆的十五,所以每逢这天我心结难解,走走散散,就好许多。
”○12老范听着老汪倒苦水,心里一阵悲凉,对老师益发敬重,便劝了句:“正午时分,野地里不干净,别碰着无常鬼怪。
”○13老汪摇头:“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又说:“碰到无常也不怕,他要找我,我就跟他到爹娘那边去了。
”○14老汪的老婆叫银花,不识字,跟着老汪张罗学堂杂事。
她收作业发本子,送茶扫地擦黑板,手脚勤快。
○15老汪嘴笨,银花却嘴快,但她开口尽是街谈巷语,嘴像刮风似的。
人劝老汪:“先生是个有学问的人,你老婆那个嘴,你也劝劝。
”○16老汪一声叹息:“话语正经,偶尔有个偏差,值得我劝。
倘若语不入道,何劝之有?”○17银花有一个毛病,就是爱占便宜,老觉得吃亏。
逛一趟集市,买人几棵葱,非得饶一头蒜;买人二尺布,缠着要一绺线。
夏秋两季,总到地里捡荒,碰到谁家迟收的庄稼,也顺手牵羊捋上一把。
从学堂出门离东家地亩近,所以他家的损失也多。
○18一次东家到后院看看牲口,管家老季跟了过来:“东家,我们另请良师吧。
”○19“为啥?”○20“老汪教书,娃儿们都听不懂。
”○21“不懂才教,懂还教个啥?”○22“其实,这也不是为了老汪。
”○23“那又为啥?”○24“为他婆娘,爱顺庄稼。
”○25“娘们儿家。
”老范挥挥手,“顺就顺呗,我范家五十顷地,这点算个啥?”顿了顿又说,“先生德才兼备,是个贤者,老季啊,我们要敬着他!”○26这话被喂牲口的老宋——学生家长——传给了先生。
老汪一听潸然泪下:“啥叫有朋自远方来?东家就是……世间真情啊!”20.第④段前后两个括号内应该填入的词是()(2分)A.授受B.受授21.第④段说老汪“进退失据”。
(4分)(1)这“进”是指。
(2)这“退”是指。
22.老汪悲欣多感,文章有三处加以表现。
(6分)(2)在老汪的情感展现过程中,我们逐渐领会到文章的主旨表达,文章主旨是:要表现(2分)23.以下各项中阐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A.第⑥段画线句使用排比修辞,罗列了老汪狂走的方式。
B.老汪的老婆银花毛病很多,总是拖老汪的后腿。
C.根据自身阅历,老汪对“有朋自远方来”有自己的理解。
D.老范与管家的对话显示他是个宽厚大度善解人意的人。
24.东家对老汪的评价是“德才兼备”,其“德”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6分)(1)(2)(3)三、综合运用(10分)25.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试题(1)下列对毛笔书法作品的字体和用笔特点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是楷书,笔画平直,书写时一笔一画独立完成,用笔多有提按,字形方正端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