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色彩应用与变色原由(可编辑)
敦煌壁画色彩应用与变色原由(可编辑)
![敦煌壁画色彩应用与变色原由(可编辑)](https://img.taocdn.com/s3/m/e700a05fba1aa8114531d92c.png)
敦煌壁画色彩应用与变色原由(可编辑)敦煌壁画色彩应用与变色原由年第期敦煌研究总第期敦煌壁画色彩应用与变色原因吴荣鉴〔软煌研究院美术所,甘肃软煌内容摘要本文是多年来对敦煌壁画的解读与临摹的一点感受,分析了敦煌壁画与中国画之间的关系,从中国画的绘画色彩等方面分析、对比,对敦煌壁画的敷色技法及各时期色彩应用演变过程等作了分析。
同时,阐述了敦煌壁画色彩变化的自然条件、客观原因及规律并对颜料的古今称呼与用法等作了研究。
关健词中国画敦煌壁画颜料技法特点渊源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童编号名作《洛神赋图》相比,二者的造型、敷彩技法,尤敦煌壁画及彩塑着色所用的颜料,主要是以其是画面效果当在伯仲之间。
天然矿石颜料,植物颜料、人工合成颜料〔早期化学颜料为辅,混合颜料用得非常少。
敦煌壁画在多年的绘制过程中,部分颜敦煌壁画中的颜料料来自西域和中原,也有敦煌就地取材加工的。
就色彩而言,中国画不似西方绘画那样,为追求远敦煌壁画常见的石色及少数化学颜料有朱砂、朱镖、黄丹朱丹、铅丹、银朱、储石、土红、石近、虚实、质感、光感、立体感和空间感而大量使用黄、雄黄、青金石、石青、氯铜矿、石绿、铜绿、滑石调和色使色彩丰富细腻,并强调以面造型,而是师粉、高岭土、白噩蛤粉、方解石生石灰、云母等法自然,墨分五色,以白当黑,万趣融其情思,构图李最雄《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颜料分析研究》将敦有主客之分,敷色朴实无华,分别主从,彩色相和, 煌壁画中的颜料作了比较系统的科学分析,认为强调以线造型的基础上以形写神,随类赋彩,用自“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所用的颜料主要是朱砂、然色彩塑造万物,以达到气韵生动的最高境界。
朱丹、青金石、氯铜矿、二氧化铅等矿石颜现存汉、魏晋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佛教壁画,当料与敦煌壁画南北朝时期的部分用色相比,大体属新疆克孜尔千佛洞的壁画,虽然与中原绘画有上相同。
所不同的是,此时敦煌出现了大量的土着造型、敷彩技法和风格的差异,但是对敦煌壁画红色,少量的石青、石绿,而克孜尔石窟却比较少和中原绘画有着较大的影响。
论敦煌壁画的色彩构成
![论敦煌壁画的色彩构成](https://img.taocdn.com/s3/m/07ea9dc4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11.png)
阴郑宇翔论敦煌壁画的色彩构成摘要:敦煌壁画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物,是我国壁画的代表,其中唐代的敦煌壁画是色彩最绚丽多彩的。
敦煌壁画的色彩特点一般都反映在壁画的彩塑方面。
在我国,当下已研究的敦煌壁画中,相对来说缺少一些对敦煌莫高窟壁画色彩构成的研究,本文对敦煌壁画的色彩构成进行了一些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敦煌壁画色彩构成敦煌壁画作为我国传统壁画艺术的瑰宝和精髓,对色彩有着极强的表现力,对线条有着那个时代的理解。
敦煌壁画是我国壁画中最具代表性的壁画,我们从敦煌壁画的载体来看,敦煌的石窟建筑是敦煌壁画的载体,而敦煌雕塑是敦煌佛窟的一种主体。
而敦煌的壁画对于敦煌的建筑,起到的是一种美化或者是装饰的效果,它对于敦煌的雕塑,也起到的是一种陪衬的作用,但是敦煌莫高窟中的主体雕塑,其并不能体现出当时的文化的进步以及经济的繁荣等内在的内容,所以只能够通过敦煌的壁画来体现。
由此观之,在敦煌的佛窟里面,壁画所处的位置虽然不是主体的位置,但是它可以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
从壁画的表现内容上来说,壁画的表现内容丰富多彩,能够把那个时代的文化、经济的繁荣完美地展现出来。
下面,就浅析一下敦煌壁画色彩的构成。
一、敦煌壁画中色彩风格的一些变化敦煌莫高窟从最初开发到最终的形成经历了好几个朝代,而各个朝代的绘画风格和颜色基调又各有不同,所以在壁画的色彩和表现力上也有所差异,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和各个朝代的特点。
敦煌壁画所表现的内容不仅有历史文化风貌,还有宗教信仰和宗教习俗。
北魏出现的壁画属于敦煌壁画创作初期的作品,所以壁画在表现形式和基本色调上体现出北魏时期色彩的变化,浓重而又富有变化。
绘画的画家们首先用红土粗略地在墙壁上起稿,之后再用黑色的线描一遍。
画面壮美,宏大,人物采用了龟兹风的渲染手法,类似于西方绘画。
后来到北周,壁画一般都绘在经过处理的白色背景区域,使得色彩更加突出,画面更加美观。
再到隋唐时期,敦煌壁画继续创新,这个时期的壁画在创作和表现形式上既承接了上一代的特点,有属于自己的特色。
隋唐敦煌壁画色彩研究对现代色彩设计的启示
![隋唐敦煌壁画色彩研究对现代色彩设计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a5452736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8f.png)
隋唐敦煌壁画色彩研究对现代色彩设计的启示隋唐敦煌壁画是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其色彩斑斓、形态优美、内容丰富,是中国文化遗产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隋唐敦煌壁画的色彩应用堪称经典,其色彩组合和运用方式在当代色彩设计中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隋唐敦煌壁画色彩的特点隋唐敦煌壁画色彩丰富多彩,色彩鲜艳、明快、富有层次感、对比鲜明,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其色调以明亮、鲜艳、柔和为主,其使用的颜料以天然矿物质为主,如朱砂、石青、石蓝、石黄、石绿等。
隋唐敦煌壁画中的色彩运用,以色彩的对比和互补为主要手法。
在色彩对比方面,主要表现在明暗对比、冷暖对比、互补对比等方面,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在色彩互补方面,主要表现在色彩的搭配上,使色彩更加协调和谐。
二、隋唐敦煌壁画色彩对现代色彩设计的启示1.色彩搭配的协调性隋唐敦煌壁画中的色彩搭配运用得非常协调和谐。
其中,色彩的互补和对比是实现色彩协调的重要手段。
在现代色彩设计中,也需要注重色彩的搭配,使色彩更加协调和谐,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
2.色彩的对比和互补在隋唐敦煌壁画中,色彩的对比和互补是实现色彩丰富多彩的重要手段。
在现代色彩设计中,也需要注重色彩的对比和互补,使色彩更加丰富多彩,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
3.色彩的明暗对比隋唐敦煌壁画中的色彩明暗对比非常明显,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在现代色彩设计中,也需要注重色彩的明暗对比,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
4.色彩的冷暖对比隋唐敦煌壁画中的色彩冷暖对比也非常明显,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在现代色彩设计中,也需要注重色彩的冷暖对比,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
5.天然矿物颜料的运用隋唐敦煌壁画中的颜料以天然矿物质为主,这种颜料具有天然的色彩和纹理,使画面更加真实自然。
在现代色彩设计中,也需要注重天然颜料的运用,使画面更加真实自然,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
三、结语隋唐敦煌壁画是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其色彩运用堪称经典,对现代色彩设计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隋唐敦煌壁画色彩研究对现代色彩设计的启示
![隋唐敦煌壁画色彩研究对现代色彩设计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cfe8d8c9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63.png)
隋唐敦煌壁画色彩研究对现代色彩设计的启示首先,隋唐敦煌壁画在色彩运用上非常出色。
隋唐敦煌壁画的色彩丰富多样,明亮而生动。
它们运用了丰富的颜料,在绘画中使用了各种明亮、鲜艳的颜色,如红、绿、黄、蓝等。
这些色彩鲜艳而不刺眼,富于变化和层次感。
现代色彩设计可以借鉴隋唐敦煌壁画的色彩运用,选择明亮鲜艳的颜色,使作品更具吸引力和表现力。
其次,隋唐敦煌壁画在色彩组合上非常讲究。
隋唐敦煌壁画善于运用对比和协调来创造出鲜明的效果。
在色彩组合上,它们将互补色、对比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视觉上的冲击和和谐感。
现代色彩设计可以借鉴隋唐敦煌壁画的色彩组合方式,充分利用色彩的对比和协调,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并能够更好地传达设计的意图。
再次,隋唐敦煌壁画在色彩运用上注重光影效果。
隋唐敦煌壁画在绘画中善于运用光影来创造出立体感和空间感。
它们通过绘制强调光源和阴影的色彩变化,营造出真实的光线效果,使画面更有质感和层次感。
现代色彩设计可以借鉴隋唐敦煌壁画的光影效果,通过运用明暗对比和色彩渐变等手法,使画面更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最后,隋唐敦煌壁画在色彩运用上追求自然真实。
隋唐敦煌壁画不仅运用了鲜艳的色彩,而且通过细腻的调色和色彩过渡,追求自然的表现效果。
它们通过对色彩的细腻刻画和层次渲染,使画面更富有细腻和真实感。
现代色彩设计可以借鉴隋唐敦煌壁画追求自然真实的特点,在设计中注重色彩的细腻处理和质感表现,以求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
综上所述,隋唐敦煌壁画色彩研究对现代色彩设计有着重要的启示。
它们的色彩丰富多样,运用对比和协调的色彩组合,注重光影效果和自然真实的追求,都为现代色彩设计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现代色彩设计师应该在学习研究隋唐敦煌壁画的基础上,不断在创新中探索,将隋唐敦煌壁画的色彩智慧运用到现代创作中,创作出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的作品。
敦煌壁画常用的色彩结构
![敦煌壁画常用的色彩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2fd5f131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3c.png)
敦煌壁画常⽤的⾊彩结构 敦煌壁画题材摄取⼴泛,表现形式多样化,⾊彩灿烂,线条多变,是我国著名的⽂化遗产。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家的敦煌壁画的⾊彩结构分析,⼀起来看看吧! 敦煌壁画概述 敦煌壁画是敦煌莫⾼窟艺术中⼀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经过统计的492个洞窟内,共有四万五千平⽅⽶的壁画作品,规模之⼤令⼈惊叹!⽽这些壁画作品的数量之丰富、艺术⽔平之⾼则更加为世⼈所称道!⾃上世纪初敦煌莫⾼窟被发现以来,关于其雕塑、壁画、建筑等各⽅⾯的研究⼀直不断。
但在关于壁画研究的过程中,⼈们似乎更多的把注意⼒放在了对于画⾯本⾝的考证上,却忽视了其基本的⾊彩表现,讨论敦煌壁画⾊彩结构及其艺术成就的⽂章也显得乏善可陈。
这或许同传统中国画重“笔墨”、“神韵”有关系,但“笔墨”、“神韵”所创造和表现的都为具体的“形”。
即是“形”,便离不开“⾊”。
”形”唯有和“⾊”共同合作,⽅可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物体,也才能更精确的表现出各种物体所独有的特点。
事实上,即使是传统中国画所⼀直强调的“墨”也有“五⾊”之分,所谓“墨即是⾊,⾊即是墨;墨⽣于笔,笔发于墨”。
⽽对“墨”的强调也是随着宋以来⽂⼈画的兴起才真正开始的。
因此,所谓传统中国画重“笔墨”不重“⾊彩”的说法并不⼗分准确。
敦煌壁画的⾊彩结构分析 敦煌有历代壁画五万多平⽅⽶。
敦煌壁画敦煌壁画主要分布于窟之四壁及窟顶上,其⾊彩语⾔作为敦煌视觉艺术中最直观最感性化的因素,充分地显⽰了⾊彩的⾼度感染⼒和表现⼒,具有独特的艺术特⾊。
对于敦煌壁画研究,前⼈耕耘甚多,成果颇丰,本⽂试从以下四个⽅⾯进⾏梳理。
(⼀)和谐的⾊彩对⽐ 敦煌壁画⾊彩丰富,⼗分绚丽,⾊调搭配上却不犀利。
其实每个洞窟的壁画,其绚丽⾊彩的背后都有主⾊调统⼀着画⾯,充分发挥补⾊对⽐的魅⼒,使壁画⾊彩之间的充满律动美感。
通过对壁画⼤量的⾊彩调查,很多学者、专家发现⿊、⽩、灰在壁画⾊彩中占有很⼤的⽐重,作为画中不可缺少的中性调和⾊,它也是使壁画保持⾊彩鲜明⽽⼜和谐的关键。
敦煌莫高窟北凉时期装饰图案色彩分析
![敦煌莫高窟北凉时期装饰图案色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8e05616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68.png)
敦煌莫高窟北凉时期装饰图案色彩分析敦煌莫高窟确定为北凉时期的洞窟为268窟、272窟、275窟。
这三个洞窟是敦煌现存最早开凿的洞窟。
从洞窟形制来看,三窟各不相同。
268窟的形制是禅窟,平面为纵向长方形,西壁龛中塑交脚佛像。
南北两侧各开两个小窟,窟中无佛像,是僧人用来坐禅修行之用。
268窟的窟顶为浮塑的斗四套叠平棊结构。
(图1北凉268窟内景)272窟平面为方形,正面开龛,内塑倚坐佛。
272窟顶部类似覆斗顶,但四披面积很小,窟顶中心为向上凹进的浮塑斗四套叠藻井。
(图2北凉272窟内景)275窟平面为纵向长方形,正面没有开龛,依壁塑交脚大佛一身,窟顶为盝形顶。
从壁画的内容来看,绘制了说法图、胁侍菩萨、供养菩萨、弟子、伎乐飞天、千佛、本生故事、供养人等。
从装饰图案来看,包括了平棊、藻井、佛龛、背光、华盖等装饰图案内容。
(图3北凉275窟内景)北凉三窟在形制和规模上较之后世的石窟显得比较简单,尚未形成明确的规范。
壁画的构图、形象刻画以及描绘手法也呈现简略粗犷的面貌。
因此,在色彩整体布局运用上,也有随意性和拙朴单纯的特点。
北凉三窟的主色调都以土红调子为主。
顶部和四壁占较大面积的色彩均为土红色,形成色调统一,浑然一体的色彩效果。
与土红主调形成对比的是穿插各处的石绿色,形成简洁而又鲜明的色相对比关系。
其它颜色运用了白色、黑褐色、土黄色、赭石色。
用色种类较少,各种色彩穿插安排较为均匀,形成色彩明暗关系、面积关系上的视觉平衡效果。
北凉藻井装饰图案色彩分析北凉272窟藻井是莫高窟现存最早的藻井图案,代表着这一时期的藻井图案特点,保存也相对完整。
藻井为浮塑与彩绘结合,斗四套叠构成形式。
第一层方形井心内部为石绿色。
方井中央为圆盘式大莲花,花瓣造型已经漫漶不清,色彩犹存,中央为褐色圆形,外面一圈白色,最外面一圈黑褐色,呈三层同心圆形状。
方井四角各有一个黑色近似椭圆的造型,仔细分辨可看出是莲蕾纹样。
第二层套叠的斜方形与第一层方井交错形成四个三角形夹角,每个三角形又分为两层,第一层小三角形中为左右对称的忍冬叶片纹样,施以深褐色。
敦煌藻井图案色彩配置分析与应用
![敦煌藻井图案色彩配置分析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96f766e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90.png)
一、藻井图案的特色
敦煌藻井图案以其独特的色彩搭配和繁复的纹样而闻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 值和装饰性。这些图案大多以中心对称的方式进行设计,由各种几何图形和动植 物元素构成。色彩方面,敦煌藻井图案主要采用红色、金色和青色,给人以庄重、 华贵的感觉。
二、现代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1、家居装饰
在现代家居装饰中,敦煌藻井图案常被运用在墙面、地面和家具上。通过与 现代简约风格的结合,这些古老图案展现出一种独特的混搭风,为家居增添了一 份别样的韵味。例如,在客厅中可以采用金色敦煌藻井图案的壁纸,既显豪华又 富有文化气息。
结论
敦煌藻井图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意 义。在现代装饰设计中应用这些图案,不仅可以增加装饰的独特性和艺术性,还 能弘扬传统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未来,随着装饰设计的发展和创新,敦 煌藻井图案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成为引领现代装饰设计潮流的一种重要元 素。
参考内容二
敦煌的藻井图案主要包括莲花、祥云、龙凤等元素。莲花作为佛教的重要符 号,代表了纯洁和高雅;祥云则象征着吉祥和繁荣;而龙凤则代表了皇权和神权。 这些元素的组合,既体现了唐代人们对宗教信仰的尊重,也展示了他们对权力、 吉祥和繁荣的追求。
这些藻井图案的装饰艺术风格独特,既有西域的影响,也有中原的风格。在 色彩上,它们主要采用红、黄、绿等鲜艳的颜色,以形成强烈的对比,表现出强 烈的生命力。在构图上,它们巧妙地运用对称和平衡的原理,使图案既有动态感, 又有和谐感。
4、纺织品设计
敦煌藻井图案在纺织品设计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设计师们将藻井图案进 行提炼和简化后,运用在窗帘、床单、地毯等纺织品上。这些图案既增添了纺织 品的艺术价值,也传递出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
三、应用意义
敦煌壁画千年不褪色的原理
![敦煌壁画千年不褪色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947854d0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aa.png)
敦煌壁画千年不褪色的原理敦煌壁画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之一,它们保存至今已经有千年之久,而且色彩依然鲜艳,没有发生任何褪色。
这引发了许多人的好奇,对于敦煌壁画千年不褪色的原理,专家们进行了许多研究和解答。
首先,敦煌壁画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与其艺术家们在壁画制作过程中使用的颜料有着密切的关系。
敦煌壁画采用的是天然矿物颜料,这些矿物颜料通常稳定性很高,具有良好的抗光、抗污染等特点。
而且,矿物质颜料在颜料颗粒中具有微量元素,这些元素能够有助于保护颜料不受光和氧化的侵害。
由于敦煌地处干旱的戈壁荒漠地带,几乎没有大气中含有酸碱物质的污染,这也有助于保护壁画颜料的稳定性。
其次,敦煌壁画之所以色彩依然鲜艳,与壁画所处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敦煌地区是一个干燥、缺水的地区,阳光强烈,温度变化较大。
这种特殊的干燥环境造成了敦煌石窟内的相对稳定的微气候。
湿度低,温度较低,没有暴雨和高温的侵蚀,这为壁画的保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此外,石窟内的空气流动缓慢,尘埃较少,也减少了对壁画的侵蚀。
第三,敦煌地区地质条件也是敦煌壁画能够保存良好的重要因素之一。
敦煌地区地层中有富含石膏的砂岩,这种砂岩对水分的渗透性较差,能够防止水分对壁画的侵蚀。
同时,石膏也具有吸湿的性质,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湿度。
这种特性保持了石窟内的相对稳定的湿度,有利于壁画的保存。
此外,敦煌壁画在整个保存过程中也经历了一系列的修复和保护措施。
早期的修复工作多由寺庙及相关人士进行,后期逐渐由专业机构和专家进行。
专业的修复工作包括加固石窟结构、清除尘埃、修复损坏处、防止污染等。
这些工作有助于壁画的保存,并延长了其寿命。
总的来说,敦煌壁画能够千年不褪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壁画使用的天然矿物颜料具有稳定性高的特点;其次,敦煌地区的干燥环境和微气候为壁画的保存提供了有利条件;再者,敦煌地区特殊的地质条件也对壁画的保存提供了一定的保护。
此外,专业的修复工作也可以延长壁画的寿命。
世界艺术|敦煌佛教壁画的色彩研究与应用
![世界艺术|敦煌佛教壁画的色彩研究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68914e6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52.png)
世界艺术|敦煌佛教壁画的色彩研究与应用一、色彩在敦煌壁画中的艺术价值敦煌大量的壁画充分显示出色彩的高度表现力和感染力,其色彩结构的规律性、色彩的丰富性、色调的多样性,体现出极高的艺术价值,体现出我国传统绘画色彩的发展演化进程。
隋、唐时期是敦煌壁画艺术发展的繁荣阶段。
敦煌壁画在我国传统绘画中占有重要地位,敦煌壁画的产生与佛教的兴起密切相关,就内容而言,与佛教的发展有相同之处,形式上可以看出中国美术的发展之路。
有人把壁画的色彩比作大树的年轮,使我们在欣赏不同朝代的壁画时,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当时的创作风格和时代性。
二、敦煌壁画的发展与色彩特点根据色彩的运用,我们可以把敦煌壁画分为四个阶段,从北魏、隋代、唐代,以及五代之后。
四个阶段分别是色彩运用的萌芽期、发展期、鼎盛期和衰退期。
北魏时期壁画在用色上主要有以下特点:色彩对比鲜明,用色单纯朴实,色调和谐统一。
正因为这些特点,使得早期敦煌壁画色彩获得较高的认可和评价。
在绘画技术还不成熟的初期,壁画艺术总是带有稚拙阶段的一些造型特征,然而色彩上却取得了惊人的美感效果。
绘画技术的稚拙状态与色彩结构的高级美感在壁画中相结合,体现了早期壁画的主要特点。
257窟是具有北魏时期壁画特征的典型洞窟,其中最突出的是其色彩特征。
该窟的色调浓烈而深沉,造型生动而稚拙,色彩的强烈对比,色彩之间的相互协调搭配,使人体会到和谐的色彩感觉。
使用暖土红色作壁画的底色,与画面中的石绿、石青构成强烈的冷暖对比,加之黑、白、灰色进行调和,展示出浑厚明快的暖色调。
隋代壁画在色彩种类上丰富了许多,如青靛、土绿、朱红、金色和各种不同深度的灰色,增加了颜色的明度。
这一时期的壁画色彩大部分采用两种或三种颜色调配而成,使壁画色彩由原来的“单纯色”转向“复合色”。
调色方法的不断尝试,突出表现在对黑、白、灰的创新运用上。
把红、绿、黄、蓝各种颜料与黑色进行调和,使沉闷的黑色变为具有冷暖色彩倾向的深重色,使色调结构更加和谐,使看上去枯燥乏味的黑、白、灰色有了色彩感觉,这一进步使壁画的色调与调和色系保持一致的色调倾向。
敦煌壁画色彩为染织创作研究注入新活力
![敦煌壁画色彩为染织创作研究注入新活力](https://img.taocdn.com/s3/m/65e190ff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dc.png)
染织仓I敦煌壁画色彩为colors of Dunhuang frescoes inject new vitality into the ™research of dyeing and weaving creation王志惠Wang Zhihui北京服装学院北京100029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巳eijing 100029摘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时代,面对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如何永久保存、永续利用,是时代交付给我们的使命。
本论文以敦煌壁画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重点论述敦煌壁画常用的色彩结构通过一、和谐的色彩对比二、色彩结构的装饰性 三、各时代色彩演变及色彩特征四、色彩大胆夸张极具意象美五、敦煌壁画的色彩构成:以黑、白、青、红、黄等颜色为主这 五方面论述了敦煌壁画常用的色彩结构,对敦煌壁画中色彩风格的一些变化;敦煌壁画中色彩构成的一些调和方式阐述了壁画 线条分割、壁画重复手法、壁画色调处理、壁画中色彩构成的一些主观意向分析;使染织艺术家们了解敦煌壁画的色彩更加热 爱并应用中国的传统色彩文化为染织创作研究注入新活力。
A bstract: In the new era o f"creative transform ation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in the face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 left by our ancestors,how to preserve and use them forever is the mission entrusted to us by the tim es.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protection and rational use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Dunhuang murals, focusing on the color structure commonly used in Dunhuang murals.1. Harmonious color contrast 2. The decorativeness o f the color structure 3. The color evolution and color characteristics o f each era 4. Colors are bold and exaggerated. 5. Color composition of Dunhuang murals:mainly black,white,cyan,red,yellow and other colors.These five aspects discuss the color structure commonly used in Dunhuang murals,and some changes to the color style o f Dunhuang murals;the color composition o f Dunhuang murals Some of the reconciliation methods described in the mural line division,mural repetition technique,mural tone processing,and some subjective analysis o f the color composition in the mural;make dyeing and weaving artists understand the color o f Dunhuang murals more passionately and apply Chinese traditional color culture fo r dyeing and weaving Creation and research inject new vitality.关键词: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敦煌壁画;色彩结构;染织创作Keywords: Creative transform ation,innovative developm ent,Dunhuang m urals,color structure,dyeing and weaving creation一、敦煌壁画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敦煌,是人类历史上不同文化的交汇之地敦煌石窟艺术,1600多年来绵延至今,体现着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气度与 胸怀。
唐代敦煌壁画中色彩语言的探究与实践
![唐代敦煌壁画中色彩语言的探究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0fb21f8d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f6.png)
唐代敦煌壁画中色彩语言的探究与实践汇报人:2024-01-03•唐代敦煌壁画概述•唐代敦煌壁画的色彩语言分析•唐代敦煌壁画中色彩语言的实践应用目录•唐代敦煌壁画中色彩语言的探究价值与意义•总结与展望01唐代敦煌壁画概述唐代敦煌壁画是在佛教文化的影响下,结合本土文化特色而形成的艺术形式。
唐代敦煌壁画以其宏大的规模、丰富的题材、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色彩语言著称。
唐代敦煌壁画的形成与特点特点概述形成背景唐代敦煌壁画的艺术风格与影响唐代敦煌壁画展现出雄浑壮美、富丽堂皇的艺术风格,强调画面整体氛围的营造和细节的刻画。
影响力唐代敦煌壁画对后世的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东方艺术的代表之一。
唐代敦煌壁画在色彩运用上注重对比与和谐,善于运用石青、石绿、土红等天然矿物颜料,使画面呈现出丰富而沉着的色彩效果。
色彩运用唐代敦煌壁画的色彩表现力极强,通过色彩的明暗、冷暖、纯度等变化,表现出物象的质感、空间感和情感表达,营造出深邃、神秘的画面氛围。
色彩表现唐代敦煌壁画的色彩运用与表现02唐代敦煌壁画的色彩语言分析在唐代敦煌壁画中,红色通常用于描绘佛像的袈裟、宫殿和祥云等,象征着庄严、神圣和吉祥。
红色绿色在唐代敦煌壁画中常用于描绘山水、草地和树叶等,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
绿色蓝色在唐代敦煌壁画中常用于描绘天空、水域和宝石等,给人以宁静、深邃的印象。
蓝色白色在唐代敦煌壁画中常用于描绘云雾、雪花和仙鹤等,象征着纯洁、高雅。
白色唐代敦煌壁画的色彩种类与运用对比唐代敦煌壁画中常运用色彩的对比,如红绿对比、蓝黄对比等,以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调和为了使画面更加和谐统一,唐代敦煌壁画在运用对比的同时,也注重色彩的调和,如通过渐变、过渡等方式使画面色彩更加自然。
唐代敦煌壁画的色彩对比与调和通过运用红色、橙色等暖色调,唐代敦煌壁画传达出热烈、激昂的情感。
热烈情感平静情感神秘情感通过运用蓝色、绿色等冷色调,唐代敦煌壁画传达出平静、安详的情感。
敦煌壁画的色彩表现方法
![敦煌壁画的色彩表现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550c5e0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58.png)
敦煌壁画的色彩表现方法一、前言敦煌壁画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珍品之一,其色彩表现方法在世界艺术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从颜料选用、调制、涂抹、修饰等方面详细介绍敦煌壁画的色彩表现方法。
二、颜料选用敦煌壁画所使用的颜料主要有天然矿物颜料和植物染料两种。
1. 天然矿物颜料天然矿物颜料主要有赭石、赤铁矿、黄土、白垩等。
这些颜料具有较高的耐久性和不易褪色的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敦煌壁画中。
2. 植物染料植物染料主要有蓝靛、茜草等。
这些颜料具有鲜艳的色彩和较强的透明度,但容易褪色,因此在使用时需要加强固定。
三、调制颜料敦煌壁画中所使用的颜料需要经过调制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调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预处理将所选用的颜料经过粉碎、筛选等处理,使其达到细腻均匀的状态。
2. 调配将所选用的颜料与适量的水、胶质等混合,调配出适合涂抹的颜料。
3. 研磨将调配好的颜料在石磨或陶瓷器中反复研磨,使其更加细腻均匀。
四、涂抹方法敦煌壁画中所使用的涂抹方法主要有湿壁法和干壁法两种。
1. 湿壁法湿壁法是指在墙面还未干透时进行涂抹。
这种方法可以使颜料更好地渗入墙体中,增加色彩的持久性和饱和度。
2. 干壁法干壁法是指在墙面完全干透后进行涂抹。
这种方法可以使色彩更加明亮鲜艳,并且不易产生色彩变化。
五、修饰方法敦煌壁画中所使用的修饰方法主要包括描金、描绢等。
1. 描金描金是指在已经完成的壁画上使用金箔进行点缀。
这种方法可以增加色彩的层次感和光泽度。
2. 描绢描绢是指在已经完成的壁画上使用丝线进行点缀。
这种方法可以增加色彩的纹理感和立体感。
六、总结敦煌壁画的色彩表现方法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考虑颜料选用、调制、涂抹、修饰等多个方面。
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敦煌壁画创造出了独特而卓越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中国古代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浅析敦煌壁画“色彩”
![浅析敦煌壁画“色彩”](https://img.taocdn.com/s3/m/618df3747e21af45b307a8e2.png)
【 关键词 】敦煌壁画 ;色彩;美学特征 【 中图分 类号 】K 8 7 9 . 4 【 文献标识码 】A
五 台 山 图 。据 考 古 家 宿 白 先 生 和 其 他 专 家 考 证 ,此 图是 根 据
勾 出体 积 ,坡面描 以皴褶 ,峰峦多 以石 绿染头 ,崖 壑 山脚 则
用 淡 色衬 托 , 运 笔 以 中锋 为 主 很 少 以干 笔 斜 皴 , 它 证 明 开元 、
唐代 五 台山的真实地理 位置和现实 生活所绘 制 ,画家在详 细
描 绘 从 山西 太 原 途 径 五 台 山到 河 北 镇 州 ( 今 河 北 正 定 县 )方
天 宝近 4 O年间敦煌壁 画中的山水技 法在不断改进 。唐朝宗室
李 思训 世 称 青 绿 山水 画 的 始祖 , “ 画 皆超 绝 , 尤 工 山石 林 泉 ,
圆2 5 0公 里 的 地 理 形 式 、 山 川 I 景 色 以及 风 土 人 情 时 ,近 景 远
内 容 ,是 研 究 当 时 的 历 史 、文 化 、艺 术 、服 饰 等 学 科 内 容 的 形 象 的历 史 资 料 ,具 有 多 方 面 的重 要 学 术 价 值 。
的游春图 , 艺术 家 的形 象 思 维 和 宗教 家 的形 象 思 维 是不 同 的 。 同 一 义 理 如 何 向群 众 表 达 , 如 何 使 信 仰 者 理 解 ,方 式 上 有 着
似 被 大 自然 的 壮 丽 所 陶 醉 。 远 处 平 缓 的 山丘 呈 现 出万 山 叠 翠 的 情 形 ,寻 宝 者 牵 、骑 驴 行 进 于 山峦 之 间 ,显 得 他 们 心 情 愉 悦而对寻宝充满信心 。 右上 方 大 山 背后 的 平地 上有 化 城 一 座 , 点 出故 事 的 主题 化 城 喻 。 盛 唐 经 变 画 , 以贴 近 生 活 见 称 ,细 节 之 处 便 有 反 映 现 实 生 活 的时 代 特 点 。 此壁画用笔生动有力 , 各 种 线 条 随 物 而 变 化 ,把 当 时 崇 尚丰 肌 秀 骨 的人 物 造 型 , 栩 栩 如 生 地 表 现 出来 。再 配 以青 绿 与 朱 赭 交 辉 的色 调 ,使 岩 崖
探寻敦煌壁画中的色彩规律-文档资料
![探寻敦煌壁画中的色彩规律-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824d1150912a2161479296e.png)
探寻敦煌壁画中的色彩规律敦煌壁画闻名于世,其颜色使石窟艺术更加绚丽多彩。
这些经历了千百年的壁画至今仍然光彩鲜艳,金碧辉煌。
即使是非艺术专业人士也会为其华美艳丽而感动。
从艺术的角度来讲敦煌壁画属重彩画,丰富的色彩是体现其内容的基本元素,因此对敦煌壁画色彩的研究尤其必要。
色彩是最大众的艺术语言,正如姚最所说:“赋彩鲜丽,观者悦情。
”敦煌壁画从十六国开始,历经十个朝代。
由于朝代的更替,政权的转移,经济的发展繁荣,中西文化的频繁交流等历史情况的变化,壁画的色彩艺术也在不断地变化。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艺术家,为我们留下了不同风格特点的壁画色彩。
社会在发展的同时会伴随着它特有的社会形态的出现,每一段社会时期的形态是不同的。
然而,能真实的反应和概括社会形态的是当时社会的社会文化,敦煌壁画在各个历史朝代所体现的不同内容,也是由复杂的历史原因影响的,比如当时的文学,绘画,宗教,和社会现象等。
敦煌壁画由于各个历史时期不同,这些洞窟里的壁画内容、风格、色彩以及所形成的绘画气氛有着极大的差别,而绘画中任何色彩效果的形成都必有色彩规律可遵循,鲜明醇厚的早期敦煌壁画色彩早期敦煌图案用色种类简单而又效果丰富,对比强烈而又统一和谐,色彩比较鲜明,整体色调倾向于暖色调。
魏晋南北朝时期以黑、红、白、褐作为主色调,灰青灰绿为辅调,颜色种类不超过十余种,这一时期的红色绿色运用较多,有着明确的色相对比和冷暖对比关系。
图案中的红与绿为土红、石青、石绿,土红暗沉,石青明亮,有着较强的明度反差;而土红中含有褐色的成分,石青石绿中含有白色的成分,色彩纯度有所降低,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才能得到对比强烈而又不失优雅和谐的色彩搭配效果。
“对比协调”是色彩结构中不可缺少而又不可分离的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辨证关系。
对比产生色彩的多样变化,而多样变化的颜色必须统一于和谐的色调之中,方能显出丰富美。
由此可悟出一条色彩相和的规律:过于纯净的补色对比容易艳俗,难以协调,而带有一定“调和色”素和“明度差”的“补色”对比是和谐的,。
略谈唐代敦煌壁画的色彩语言
![略谈唐代敦煌壁画的色彩语言](https://img.taocdn.com/s3/m/5e79500290c69ec3d5bb75c9.png)
略谈唐代敦煌壁画的色彩语言黄 骏色彩是唐代敦煌壁画艺术的重要特色之一,它继承了传统绘画色彩的象征性、装饰性和变色手法,创造了敦煌艺术的色彩美。
敦煌壁画使用的颜料比较多,有无机矿物颜料、有机植物颜料、人工合成颜料,也有土制颜料,如各种红土、云母等,但主要是矿物颜料绘制的。
矿物颜料具有色泽优美、色彩明快、发色性好、耐久性强且不易变色、强覆盖力的优点。
矿物颜料在敦煌壁画的绘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矿物颜料,就没有今日的敦煌壁画。
在敦煌壁画所用的30多种颜料中,其中有些颜料在绘画中很早就使用,如青金石、密陀僧、绛矾、铜绿、雌黄、雄黄、云母粉、叶蛇纹石、石膏等。
莫高窟唐代壁画的红色颜料,在初唐、盛唐和中唐时期,都以朱砂为主。
但从初唐到中唐,铅丹应用逐渐增多,初唐时铅丹的使用非常少,盛唐、中唐时期,铅丹的使用明显增多,而且较多地使用了铅丹和朱砂、铅丹和土红的混合红色颜料。
土红是莫高窟壁画及彩塑的红色颜料中应用最多、最普遍的一种,基本上每个时期的壁画和彩塑都大量使用了土红。
莫高窟盛唐壁画或彩塑显得富丽绚烂,其原因之一是大量使用红色颜料中色泽艳丽的朱砂和铅丹。
红色也是古代妇女喜欢的颜色之盛唐时期阿弥陀经变、法华经变、东方药师经变、劳度叉斗圣变之妇女和445窟《弥勒变》中的宫女以及172、320、317窟中的天女、彩女都突出地表现了妇女妆饰红唇。
在她们的妆饰上充分反映出了不同等级和年龄的女性。
由于时代审美观的不同,敦煌壁画各时代所尚色彩略异,因而色彩美各具特色: 一般来说,北魏浓郁厚重,西魏、北周爽朗清雅,隋唐时代精致鲜艳、富丽华贵,西夏、五代、宋色调温暖鲜丽,元代则俭淡清冷。
唐代敦煌壁画中妇女的妆饰也鲜明反映了敦煌壁画的色彩。
敦煌壁画中唐代妇女妆饰在隋代基础上开创了新的历史面貌。
自隋代统一以后,中原文化对敦煌石窟的影响与日俱增。
唐代建国以来,僧侣、商贾和使者的往来更加频繁,中原妇女妆饰不断传到敦煌。
敦煌壁画里的绝美色卡
![敦煌壁画里的绝美色卡](https://img.taocdn.com/s3/m/bb58abcd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a5.png)
敦煌壁画里的绝美色卡印花和平鸽丝巾(常沙娜设计)敦煌壁画作为我国艺术的瑰宝和精髓,她的配色更是富有极强的表现力,我们从敦煌壁画的山水画场景中选取五种颜色制成色卡,一起来探寻中国宋代以前山水画史之谜。
狩猎图与山水莫高窟第249窟窟顶北披西魏壁画色卡西魏第249窟窟顶四披下部描绘出连绵不断的山峦,这里更大的空间,使山水树木得到更为自由的表现。
对山头的晕染则往往通过同类颜色的深浅变化来表现山峦的层次。
这种深浅相递变化的配色更富有装饰性。
太子回宫莫高窟第428窟东壁北周壁画色卡山头用石青、土红等色平涂,看起来是为了表现一种装饰性。
另外,这些错落起伏的山峦从画面整体来看,还表现出一种韵律和节奏的美,使横长的画面显得活跃而充满生气。
观音救海难莫高窟第420窟隋壁画色卡第420窟窟顶西披,表现法华经变中群鸟听法的场面。
画家画出大海及波浪,但当时的画家还未掌握描绘大海的技法,画出的大海仍像水池一样,在水池中还画出莲花。
左边描绘海浪,令人想起彩陶纹饰中的波浪纹,那样图案化的处理方法仍是一脉相承的。
远山与小船莫高窟第323窟北壁初唐壁画色卡第323窟的故事画中,上部远景中几处画出了小舟,与山水相映成趣,表现了烟雨迷蒙的江湖景色。
尽管线色脱落,但是仍可看出近处的波浪和远处的河流,特别是远景的点点帆影,颇有“孤帆远影碧空尽”的意境。
山水莫高窟第148窟西壁盛唐壁画色卡莫高窟第148窟背景的上部,山势表现得十分雄奇。
在辽远的原野后面,危崖耸立,其中还画出一片白云把半山腰遮住。
化城喻品莫高窟第217窟南壁盛唐壁画色卡第217窟南壁西侧,是根据《法华经·化城喻品》来绘制的山水图景。
这幅山水画,主要表现了四组山峦:左侧一组山峰刻画颇细,以石绿和浅赭相间染出。
右侧是潺潺的流水。
中部是一组平缓的山丘,与左侧的山崖相映成趣,用很单纯的笔法勾描,平涂石绿色并刻画了不同的树木,花开烂漫,一片春色。
日想观莫高窟第172窟北壁盛唐壁画色卡第172窟中的山水画表现出了真实的空间透视,体现出画家驾驭山水的熟练程度。
敦煌壁画色彩应用与变色原因
![敦煌壁画色彩应用与变色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e5f11265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a0.png)
敦煌壁画色彩应用与变色原因
吴荣鉴
【期刊名称】《敦煌研究》
【年(卷),期】2003(000)005
【摘要】本文是多年来对敦煌壁画的解读与临摹的一点感受,分析了敦煌壁画与中国画之间的关系,从中国画的绘画色彩等方面分析、对比,对敦煌壁画的敷色技法及各时期色彩应用演变过程等作了分析.同时,阐述了敦煌壁画色彩变化的自然条件、客观原因及规律,并对颜料的古今称呼与用法等作了研究.
【总页数】7页(P44-50)
【作者】吴荣鉴
【作者单位】敦煌研究院,美术所,甘肃,敦煌,736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79.41;J212.6
【相关文献】
1.敦煌壁画色变中微生物因素的研究:Ⅲ.枝孢霉在石窟壁画铅丹变色… [J], 冯清平;张晓君
2.敦煌壁画色卡数字成像色彩管理应用研究 [J], 梁金星;万晓霞;孙志军
3.设计学视域下敦煌壁画色彩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应用 [J], 吕少华
4.敦煌莫高窟壁画颜料变色原因探讨 [J], 唐玉民;孙儒侗
5.敦煌传统壁画色彩网络模型构建与应用设计 [J], 杨梅;李劲松;王怡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敦煌壁画的色彩表现方法
![敦煌壁画的色彩表现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09538a5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4e.png)
敦煌壁画的色彩表现方法引言敦煌壁画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以其丰富多彩的色彩表现方法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深入探讨敦煌壁画的色彩表现方法,包括颜料的运用、色彩的组合和表现手法等方面,希望能够揭示出这些壁画独特的色彩魅力。
颜料的运用敦煌壁画所使用的颜料主要有矿物颜料和植物颜料两大类,它们通过不同的处理和混合方法,实现了对色彩的丰富表现。
矿物颜料矿物颜料是敦煌壁画中常用的一种颜料,常见的有朱砂、绿矾、蓝甘石等。
这些颜料都具有鲜艳的色彩和良好的耐久性,能够保持长期的色彩鲜明度。
植物颜料植物颜料在敦煌壁画中也有广泛的运用,如紫藤花、苜蓿花等。
这些颜料通过提炼或处理植物的花蕾、叶子等部分,得到丰富的色彩,给壁画增添了一种温情的感觉。
色彩的组合敦煌壁画以其丰富多彩的色彩组合而著称,通过不同颜色的搭配,形成了独特的视觉效果。
对比色的运用在敦煌壁画中,常常使用对比色来突出主题或表达情感。
比如,红色和绿色、蓝色和橙色等对比色的搭配能够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人以强烈的感受。
冷暖色彩的对比冷色与暖色的对比也是敦煌壁画中常见的一种手法。
通过冷暖色彩的交织和对比,能够赋予壁画以动态变化的感觉,增强了色彩的表现力。
色彩的层次感敦煌壁画常常使用浅深不同的色调,通过层次感的表现,使得画面更具立体感和逼真感。
浅色和深色的组合使画面形成前后层次,给人以空间延伸的感觉。
黑白与彩色的对比在敦煌壁画中,黑白与彩色的对比也常见于我们的视觉中。
黑白色的运用常常用来突出画面中的重点或强调画面的主题。
表现手法的多样性敦煌壁画的色彩表现方法丰富多样,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带给观者不同的视觉体验。
涂抹涂抹是一种常见的色彩表现手法,通过在壁画上涂抹不同颜色的颜料,产生丰富的色彩变化和质感,使画面更加生动。
指染指染是一种特殊的色彩表现手法,通过用手指或细棉线蘸取颜料,点按在壁画上,形成独特的色彩效果。
指染可以使画面充满艺术的抽象感和神秘感。
细描细描是敦煌壁画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通过细致入微的线条勾勒,形成丰富立体的色彩表现。
敦煌壁画配色方案
![敦煌壁画配色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fd1bd2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f6.png)
敦煌壁画配色方案敦煌壁画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瑰宝,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
它们以其瑰丽多彩的配色方案而闻名于世。
这些艺术作品不仅展示了古代中国绘画的技艺和创造力,而且传达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敦煌壁画的配色方案独特而丰富多样。
首先,这些壁画通常使用了鲜艳的颜色,如红、紫、蓝、绿等。
这些颜色不仅能够吸引人们的目光,而且能够传达出一种豪华和庄严的感觉。
在这些鲜艳的颜色中,红色常常是最突出和引人注目的,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被视为吉祥和幸运的象征。
因此,在壁画的设计中,红色常常被用来装饰重要的角色或表达重要的意义。
除了鲜艳的颜色之外,敦煌壁画还以其独特的配色方案而脱颖而出。
壁画中的颜色通常会以精心搭配的方式出现,形成一种和谐的整体效果。
例如,在一个场景中,有时会使用对比鲜明的颜色来突出重点,如黑色与白色的对比,或者红色与绿色的对比。
这种对比使得壁画更加生动和有趣。
此外,敦煌壁画的配色方案还常常与古代中国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价值联系在一起。
例如,在一些佛教题材的壁画中,金黄色被广泛运用,因为金黄色在佛教信仰中象征着智慧和神性。
这种使用颜色符号的方式使得壁画更具有深度和灵性。
敦煌壁画的配色方案既受到了当时社会背景和审美观念的影响,也体现了古代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技巧。
他们将不同颜色的色彩层叠在一起,通过各种技法和材料来表达出光与影的变化和深度。
这种技法不仅令人叹为观止,而且使得壁画更富有细致入微的艺术效果。
敦煌壁画的配色方案不仅仅是为了美化画面,更重要的是传达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观。
每一个颜色都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通过颜色的运用,艺术家能够表达出情感、思想和信仰等。
总之,敦煌壁画的配色方案无疑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一大财富。
它们通过鲜艳的颜色、独特的配色方案和细致入微的技巧,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智慧。
同时,这些壁画所传达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使得它们不仅仅是艺术作品,更是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见证。
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保护这些宝贵的遗产,让更多人有机会欣赏和领略敦煌壁画的独特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敦煌壁画色彩应用与变色原由(可编辑)敦煌壁画色彩应用与变色原由年第期敦煌研究总第期敦煌壁画色彩应用与变色原因吴荣鉴〔软煌研究院美术所,甘肃软煌内容摘要本文是多年来对敦煌壁画的解读与临摹的一点感受,分析了敦煌壁画与中国画之间的关系,从中国画的绘画色彩等方面分析、对比,对敦煌壁画的敷色技法及各时期色彩应用演变过程等作了分析。
同时,阐述了敦煌壁画色彩变化的自然条件、客观原因及规律并对颜料的古今称呼与用法等作了研究。
关健词中国画敦煌壁画颜料技法特点渊源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童编号名作《洛神赋图》相比,二者的造型、敷彩技法,尤敦煌壁画及彩塑着色所用的颜料,主要是以其是画面效果当在伯仲之间。
天然矿石颜料,植物颜料、人工合成颜料〔早期化学颜料为辅,混合颜料用得非常少。
敦煌壁画在多年的绘制过程中,部分颜敦煌壁画中的颜料料来自西域和中原,也有敦煌就地取材加工的。
就色彩而言,中国画不似西方绘画那样,为追求远敦煌壁画常见的石色及少数化学颜料有朱砂、朱镖、黄丹朱丹、铅丹、银朱、储石、土红、石近、虚实、质感、光感、立体感和空间感而大量使用黄、雄黄、青金石、石青、氯铜矿、石绿、铜绿、滑石调和色使色彩丰富细腻,并强调以面造型,而是师粉、高岭土、白噩蛤粉、方解石生石灰、云母等法自然,墨分五色,以白当黑,万趣融其情思,构图李最雄《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颜料分析研究》将敦有主客之分,敷色朴实无华,分别主从,彩色相和, 煌壁画中的颜料作了比较系统的科学分析,认为强调以线造型的基础上以形写神,随类赋彩,用自“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所用的颜料主要是朱砂、然色彩塑造万物,以达到气韵生动的最高境界。
朱丹、青金石、氯铜矿、二氧化铅等矿石颜现存汉、魏晋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佛教壁画,当料与敦煌壁画南北朝时期的部分用色相比,大体属新疆克孜尔千佛洞的壁画,虽然与中原绘画有上相同。
所不同的是,此时敦煌出现了大量的土着造型、敷彩技法和风格的差异,但是对敦煌壁画红色,少量的石青、石绿,而克孜尔石窟却比较少和中原绘画有着较大的影响。
我们可以看出,敦或是没有。
”并针对敦煌石窟列出了各时期壁画中煌第窟北魏的降魔变、萨捶那太子舍身饲虎颜料的分析结果表表图等,敷色凹凸法晕染,华而不艳,有立体感的人笔者要补充的是颜料的使用与当地艺术风物造型多姿多彩,形象美而不媚、古朴执着,实属格及画工的绘画技法有关,与当地的自然生产条早期绘画作品的上乘之作。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经件及环境有关无论是克孜尔还是莫高窟及中原千百年自然氧化变色后的效果,与传为晋顾恺之收稿日期作者简介吴荣鉴 ,男河南省南阳人,敦煌研究院美术所馆员万方数据敦煌莫高窟壁画颜料分析结果朝代颜色颇料红色大量为土红极少量的朱砂、朱砂铅丹、士红铅丹十六国早北魏蓝色大量青金石少量石青魏西绿色大量氯银矿少量石绿周北期棕黑色主要其次一白色主要高岭土其次滑石少量方解石、云母和石膏隋代主要朱砂红色其次铅丹少量土红、朱砂铅丹、土红铅丹唐初中主要石青和青金石蓝色唐盛唐中主要石绿绿色其次绿铜矿期唐晚棕黑色大量极少量住代五白色主要方解石其次滑石、高岭土,云母、石膏极少量抓铅矿和硫酸铅矿主要土红红色其次土红干铅丹、朱砂铅丹少量雄黄铅丹夏西晚蓝色主要是群青〔即人造青金石少量石青宋代元代绿色大量氛铜矿期清代棕黑色主要少量十极少量铁黑白色主要石膏其次方解石少量滑石、云母、饭铅矿和硫酸钙镁石其它地区,佛教艺术是外来艺术,佛教绘画是佛教一些,也称黄丹。
唐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有“蜀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在他郡有铅华原注黄丹”,又叫铅华,于非中国画乡异土发扬光大必须适应当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颜色的研究》中称黄丹。
朱丹是经化学反应制造自然生产条件,并与这个地区的民族艺术风格相出的粉状颜料,细度和色彩艳丽程度是其他红色融汇,绘画造型、技法风格、颜料种类,出现差异是矿物颜料所不及的。
敦煌壁画中主要用朱丹来叠很自然的晕染人物肤色凸部即凹凸法 ,或以朱丹加白敦煌壁画中的红色颜料色调成肉色,用量较大朱丹是化学颜料,分子朱砂,又叫辰砂,主要成分是硫化汞,分子式式为 ,在长期强光、高温、高湿度下会变成为 ,主要产于湖南、贵州、四川、云南等地。
黑色即。
这种现象不仅敦煌有,其他地区朱碟出自朱砂,朱砂矿石中还能提炼出水银,水银的壁画中也有。
隋代中期到中唐期间,敦煌壁画再经化学处理,又可制成银朱。
朱砂色彩亮丽沉及彩塑同样长期在强光、高温、高湿度下,却变成稳,能使画面提神添彩,永不变色。
朱砂在敦煌壁了褐色这说明其成分不同了。
中唐以后,敦煌壁画中虽然用量较少,却不失为丹青之首。
画和彩塑从人物肤色可以明显地看出,红色中减朱碟又作朱膘、朱镖、朱标,是将朱砂研磨成少了朱丹用量。
粉后,用胶水研漂法从浮在表层较细的分离出来土红也称铁红、红土,是红色中较为沉稳发暗又比朱砂略黄一些的颜料。
清王概论朱砂时说的一种,敦煌早期壁画中用量最大,尤其是现存北“用箭头者良,次则芙蓉。
块匹砂。
,投乳钵中研 ?至隋代的大部分洞窟的壁画地色是以土红颜料极细。
用极清胶水,同清滚水倾人盏内。
少倾,将设色的。
然而迄今所看到的中原古代无论是绘画上面黄色者撒一处,曰朱檬,着人衣服用。
” 敦煌还是文献,都很少有记载,甚至今天的中国画颜料壁画中用的也比较少。
中也没有土红色,而在油画色、广告色和水粉色中朱丹古出炼丹术,主要产于福建漳州,又叫漳丹、红丹、铅丹,色泽近似现在的橘红,比朱碟又黄匹砂,即雅砂意为好的朱砂万方数据都有土红颜料古人对赫石色的论述字里行间与铅化合物混合使用制作银朱用的原料是朱砂似乎可以看到有土红的影子,如将精石称为土朱, 与雄黄即制造加工过的硫磺户。
徐位业、周国出于赤铁矿分棕、储、铁三色等我们现在临摹信、李云鹤《莫高窟壁画、彩塑无机颜料的射线壁画,若无土红,有时就用铁红代替于非阁《中剖析报告》认为唐代壁画红色中有雄黄‘一。
国画颜色的研究》说“红土有火成的,有水成的。
’ 另罗瑟福?盖特斯在《中国颜料的初步研究》中, 中国画颜料和画史中没有土红颜料的使用和记针对喀喇库图带有菩萨形象的壁画碎片《样品》载这是因为土红即储石矿三色之铁红色,而将土光圈处的橙红色写道“光晕圈处的红色颜料是细红划归“代 ,又称为土朱。
传统中原风格壁画粉状结晶颜料,其颜色与红丹很相似,但所有的试中就只以白色为地,称壁画为粉图和粉壁。
土红验结果都是否定的,实验证明,这种颜料基本上是颜料只用在制陶工艺和建筑部分设色。
李最雄砷化合物,而且化学和物理性质都与稀有的雄黄张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颜料分析研究》中说“当时颜料红色砷的硫化物一致。
其中混有少土红已经从河西地区出产的赤铁矿中大量制得”, 量蜡状结晶黄色颜料,已被确定为雌黄,另一有关所以敦煌壁画“使用得更多、更普遍”,并很快形成砷的化合物熟〔原文为肉色颜料是地方风格。
土红早就为西方绘画所应用。
敦煌壁雌黄与雄黄的混合物,比例大致相等,而光晕圈中画土红的运用是随着佛教传入而来的。
新疆现存的颜料几乎是雄黄。
,作者可能还不清楚中早期石窟壁画土红用得比较少,但印度现存最早国画颜料也有银朱,其成分是水银与制造加工过绘画作品、公元前世纪的湿壁画《壁画中的佛的硫磺雄黄的化合物了。
这段文字所叙述就是陀分,色彩基调比较淡,红色以土红为多。
银朱。
既言“光晕圈处的红色颜料”,怎能将红色敦煌壁画还有赫石色,又称土朱,古时主要产与黄色说成“雄黄橘黄色与雌黄金黄色的混于山西雁门属代郡 ,故称代猪,它是伴随赤铁合物”呢以上分析,说明敦煌壁画有银朱,中唐矿的,几有赤铁矿的地方即产猪石蒲石颜料在以前敦煌壁画人物肤色变色比较少。
中国画颜料早期敦煌壁画中从表面看几乎没有,但在中国画银朱早在几百年前就消失了传统着色中是不可少的颜料。
较后重、略微发暖敦煌壁画中的黄色颇料的石绿着色前,先以赌石打地,如敦煌第窟的黄色包括石色颜料中的土黄、石黄、雄黄、雌初唐壁画张赛出使西域画中的青绿山水等还有黄及植物颜料藤黄等。
石色颜料中较好的土黄、用储石敷染山石的,如敦煌第窟盛唐观音经石黄、雄黄、雌黄,原矿石像切开的煮鸡蛋,从内到变、第窟维摩洁经变、第窟文殊变等的山外如蛋黄、蛋清、蛋壳一层层的,又称黄金石。
水画是比较明显的例子土黄为表层疏松、色暗、有杂色的一层,主要银朱又名紫粉霜,与朱丹一样源于炼丹术,色成分是氧化铁及氢氧化铁,分子式为彩比朱镖又鲜亮一些,现在油画中尚有此色,古时 ,其余杂质为陶土也有独生的土黄矿,甘中国画颜料的红色中也有。
王概等《芥子园画传》肃及新疆比较多。
石黄的化学分子式为中“如朱砂不佳反不如银朱鲜明,则以银朱代之, 好的石黄是包在里面一二层的正黄色。
雄黄化学需用朱镖细研,漂澄其浮面沉脚,取中间者加胶用分子式为 ,在黄金石中被石黄矿包裹着为之”原注说“近日银朱多掺小粉,不堪用。
”于橘黄色,有光泽、色更深的为雄精。
王概等在《青非阎《中国画颜色的研究》谈到,其原料主要是从在堂画学浅说》论述“雄黄,拣上号通明鸡冠黄, 朱砂矿中提炼出的水银与雄黄即加工过的硫研细水飞之法,与朱砂同,用画黄叶与人衣。
但金磺 ,工序复杂,海运大开后水银出口,价格亦比较上忌用,金笺着雄黄,数月后即烧成惨色矣。
现昂贵,愈见其少。
世纪年代,连一包银珠颜在有些人将雄黄放在红色颜料中是错误的。
料也难找到了,只能用一硫化汞来代替。
古时银这四种黄色都有臭味,土黄最臭,主要产于甘朱的主要产地唯有福建漳州。
李最雄在《敦煌肃,湖南有世界最大的雄黄矿。
一于非阎《中国画颜莫高窟唐代壁画颜料分析研究》中认为还有“少量色的研究》道“这四种土黄、石黄、雄黄、雌黄都朱砂加铅丹”和“少量雄黄加铅丹”等见表忌和铅粉同用。
”其原因何在概不知情。
总之,敦煌早期壁画中很少看到黄色,中晚期黄色也比较古人长期实践中已知石黄、雄黄等黄色颜料不能万方数据少,如莫高窟第窟初唐壁画人物服饰有少量金粉勾画出线条。
藏经洞出土绢、帛画中就有很黄色,并以白色作地色,黄色和白色至今除起甲脱多描金的佛和菩萨等。
敦煌第窟盛唐净土变落和薄厚度不一样外没有什么变化,可能白色不中的一尊菩萨服饰图案中就有描金线的织锦纹含铅的缘故。
即使有大量石黄等色的壁画,白色沥粉堆金也是泥金的一种工艺性的绘制技则以云母为主,如敦煌莫高窟第窟的中唐壁法,五代、宋与西夏敦煌壁画,多用此法绘制供养画,其白色就是云母粉,黄色的附近以红、绿、黑色人和菩萨的首饰以及洞窟藻井与图案等莫高相隔才见白色。
也就是说,古人对石黄颜料的应窟第窟前室甫道壁画中的回鹊公主及女供养用极为谨慎。
石黄、雄黄、雌黄、土黄颜料与铅粉人凤冠和首饰,均沥粉绘制。
制作方便,工艺感究竟有什么禁忌,史书无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强,窟主及民间画工很喜欢。
其法为两步先沥粉藤黄也是古人研制药物提炼出的有毒性的药即立粉,一般用较好的石灰、白要粉或高岭土以适物,色泽鲜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