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小学校建筑抗震设计研究
浅谈中小学校建筑抗震设计与施工
述设计方案为基础 . 完成施工设计 文件 . 由建设单 位报施工 图审查机 建筑结构胶粘剂进场验收应对钢一 钢拉 伸抗剪强度 、 钢一 混凝土正 构审查批准后实施 粘 结强度和耐湿 热老化性能等 三项重要性能 指标 以及该胶粘 剂不挥
2 0 1 3 年第 l 2 期
科技 嚣向导
◇ 建工论坛◇
浅谈中小学校建筑抗震设计与施工
李 望 华 ( 福 建 省 千 亿 建 筑设 计 有 限公 司 福 建 泉州 3 6 2 0 0 0 1
【 摘 要】 中小学校建筑在使用功能和建筑设计方面具有共同点, 本文通过对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 希望能对今后
抗震性能要求 . 必须进行抗震加 固 给设计人员 , 设计单位提出相应的设计处理 方案。 对 于钢筋锈蚀 、 混凝 存在主要问题 如下 : ( 1 ) 部分砌体局部尺寸不足 . 承重 的门窗间墙 土剥落等构件 , 凿除破损混凝土至密实部位 . 将锈蚀的钢筋除锈后 . 洒
0 . 工 程 概 况
同类 工程的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 关键词 】 教 学楼 ; 抗震加 固; 设计
在剔除表面装饰层后 , 发现有少量 梁露 筋 、 钢筋锈蚀 、 混凝土碳化 某学校教学楼 , 属砖 混结 构 , 4层楼。工程建筑面约 2 0 0 0 m 2 . 该 校 严重 ; 部分墙体起 皮 、 砂浆 松散严重 、 局部 砖块严重破损 : 预制板板底 舍建造年代久远 , 原设计 资料丢失 。 根据鉴定报告 . 该教学楼不能满足 存在混凝土蜂窝等问题 施工单位将该类问题及时通过建设单 位反馈
宽度不足 , 承重 外墙 尽端至 门窗洞 边距离不足 . 内墙 阳角至 门窗洞边 水湿润 . 涂抹 混凝土界 面剂 . 采用 比原 混凝土强度等 级高一级 的混凝 距离不足。( 2 ) 部分墙段受压承载力不 足 、 部分楼层综合抗震承载力指 土 ( 或 细石混凝土 ) 修补 ; 劣化严重 的砌 体构件 . 剔 除已松动粉化 的砌 数不足 。 ( 3 ) 预制楼板整体性不足 , 横墙较少 的大房 间采用装配式预制 筑砂浆层 , 对残损部分进行局部拆砌 , 按板墙加 固方案喷射混凝土。 预 空心楼板 , 楼板搁置 长度不足 , 整体性差 . 在地震 作用下易失稳 、 预制 制板板底蜂窝采用环氧树脂砂浆修补 . 局部增贴碳纤维布 的方式 进行 板垮塌破坏。( 4 ) 构柱 : 楼梯 间墙体不闭合 修补 。
抗震设计在学校建筑中的应用分析
抗震设计在学校建筑中的应用分析[摘要]吸取汶川地震的经验和教训,根据新修订的防震减灾法、抗震设计规范以及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的要求加强学校建筑的抗震设计。
[关键词]新;提高;抗震要求;学校建筑汶川地震虽已过去一年多,但其留给我们工程界的惨痛教训及宝贵经验却让我们不敢或忘,现笔者就结合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新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以及新的《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来谈谈中小学校建筑的抗震设计。
一、中国地震局文件-中震防发[2009]49号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对新建、改建、扩建一般建设工程中的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作出了特别规定:(一)合理提高抗震设防要求,是保证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工程具备足够抗震能力的重要措施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工程一旦遭遇地震破坏,将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同时,在抗震救灾中,医院承担着救死扶伤的重要职责,学校可作为应急避险安置的重要场所。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地震安全,明确要求把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
做好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抗震设防要求贯穿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全过程,直接关系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的能力,合理提高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是保证建设工程具备抗御地震灾害能力的重要措施。
(二)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确定原则为了保证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工程具备足够的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按照《防震减灾法》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综合考虑我国地震灾害背景、国家经济承受能力和要达到的安全目标等因素,参照国内外相关标准,以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为基础,适当提高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取值,特征周期分区值不作调整,作为此类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
中小学校结构抗震设计
浅析中小学校的结构抗震设计[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国的建筑业也有了不小的进步。
完善结构大震设计方法,这是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
目前我国缺乏建筑结构大震设计方法和大震性能化设计方法,使得中小学建筑和救灾关键建筑在大震下的抗震性能缺乏保障依据。
因此,研究人员可根椐中小学教学楼现有设计特点和经验教训,制定新的规划、设计理念和防震措施,使其具有较高的抗震能力,提高教育工程的质量,避免灾难重蹈覆辙。
本文主要通过对5.12汶川地震的分析来探讨中小学校的结构抗震设计。
[关键词]抗震结构设防设计特性引言中小学区域人口密度高,流动量大而且频繁,教学和附属生活设施相应集中。
由于各种复杂的因素,由地震灾害及其地震引起次生灾害的可能性和危害性要比其他类型建筑大得多。
地震发生后,因医院、学校食堂、救灾指挥中心、通讯枢纽、公共避难建筑等救灾关键建筑在一定程度上的受损,给救灾任务带来较大的阻力,造成严重的生命及财产损失。
因此如何完善中小学建筑和救灾关键建筑的规划、设计理念和防震措施,是当代建筑从业人员急需探寻的重要问题。
所以,对于中小学校的建筑设计应该注入抗震设计理念。
一、震害原因分析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有结构类型、设防标准、建造年代及建筑体型、现状质量、所用材料等。
不同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一般从简体、剪力墙、框架、砖混等结构类型依次下降:建筑材料,如混凝土、砂浆的强度等级,钢材的型号以及施工水平等也都对建筑抗震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1.1教学楼结构特性本次特大地震中倒塌或严重损坏的中小学教学楼一般都为砌体结构。
砌体结构是一种脆性结构,其抗拉和抗剪能力均较低。
而教学楼多为两道纵墙,多道横墙,另加一外挑走廊。
横墙间距为教室的长,纵墙间距为教室的宽,纵墙因采光需要,开洞较多,而且不均匀。
在强烈地震作用下,这种砌体结构更易于发生脆性的剪切破坏,从而导致房屋的整体破坏和倒塌。
1.2 抗震构造措施震区倒塌的教学楼大多还是80年代甚至更早以前的建筑,抗震设防标准低,抗震构造措施严重不足。
学校抗震设计
关于中小学校、幼儿园建筑的抗震设计抗震计算按抗震规范要求及地震局文件要求(提高地震作用,抗震措施不提高)包络计算,构造应不低于抗规要求。
内力计算一般由提高地震作用控制。
结构说明中的描述(抗震等级等)按抗震规范要求。
以高度≤24米框架结构为例:1、聊城、莘县(7度0.15g,三类场地,地震分组第一组):按抗规要求:地震作用取0.15g,计算抗震等级二级,考虑抗规3.3.3条规定,并考虑强柱弱梁的概念,构造抗震等级,柱取一级,梁取二级。
按地震局要求:地震作用取0.2g,计算抗震等级三级,构造抗震等级不低于抗规要求。
结构说明描述为:(1)、建筑抗震设防类别:重点设防类,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按8度采取抗震措施。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场地类别为III类。
根据地震局要求,按8度设防烈度验算(抗震措施不再提高)。
(2)抗震等级: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设计),抗震构造抗震等级按柱一级、梁二级(施工)。
2、茌平、高唐/东阿、冠县(7度0.10g,三类场地,地震分组第一/二组):按抗规要求:地震作用取0.10g,计算、构造抗震等级二级。
按地震局要求:地震作用取0.15g,计算抗震等级三级,构造抗震等级二级。
结构说明描述为:(1)、建筑抗震设防类别:重点设防类,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按8度采取抗震措施。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场地类别为III/Ⅱ类。
根据地震局要求,按7度0.15g设防烈度验算(抗震措施不再提高)。
(2)抗震等级: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
3、临清(6度0.05g,三类场地,地震分组第一组):按抗规要求:地震作用取0.05g,计算、构造抗震等级三级。
按地震局要求:地震作用取0.10g,计算抗震等级四级,构造抗震等级三级。
结构说明描述为:(1)、建筑抗震设防类别:重点设防类,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按7度采取抗震措施。
中小学建筑抗震性能评价方法研究
加之 后 续 的补强 加 固工 作 十 分 艰 巨 , 求 在 规 定 要
时 间内 很好 地完 成 这 项 任 务 , 必 要 投 人 大 量 的 势 人 力 和 物力 。通 过对 教育 系统 建筑 抗 震性 能评 价 方 法 的研 究 , 能较好 地解 决 上述 问题 和 困难 , 基本 思路 是 : 首先根 据 收集 的建 筑 资 料 提 取 结 构 的 计
第2 7卷第 4期 21 0 0年 1 2月
华
中
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技
大
学
学
报( 城市科学 版)
Vo . 7 No 4 12 .
De 2 0 c. 01
J f U T Ub nS i c dt n .o S .( ra c n eE io ) H e i
中小 学 建 筑 抗 震 性 能 评 价 方 法 研 究
算参 数 , 后采 用 不 同 的简 化计 算 方 法 或建 立 三 然 维有 限 元模 型进 行 结 构 的对 比分 析 计 算 , 行详 进
阵用 于 现有 调 查房 屋 的评 价 ; 于某些 古 建筑 、 对 城
中村 建筑 以及 农 村 民 居 , 没 有 相应 的 图纸 也 没 既 有 现 成 的简 化 评 价 方法 , 们 提 出 了现 场 实 测 结 我
此, 开展 教育 系 统建 筑 的抗 震 性 能 评 价 方 法 研 究
是 十 分必 要 和有 意义 的 。
可 视化 编程 技 术 建 立 评 价 系统 , 系统 中 的程 序采 用 V sa B s i l ai 制 , 筑 物 的样本 及 调查数 据 采 u c编 建
用 A cs数 据 库进 行 建立 和管 理 , ces 与程 序 进 行开 放 连 接 ; 后 , 此 平 台上 , 用 模糊 类 比法对 所 最 在 采 调 查 的建 筑 进行 群 体抗 震性 能评价 。其 评价 结果
中、美、欧、日抗震设计规范比较
【拓展知识1-6】中、美、欧、日抗震设计规范比较(1)抗震设防目标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是“三水准设防目标”,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分别对应于以50 年超越概率63% ,10% 和2% ~3% 的地震作用。
UBC 1997 抗震设防目标是“避免结构倒塌和人身伤亡”,采用单一的设防水准,即以50 年超越概率10% 的地震作用,地震设计重现期为475 年,作为基准设防地震作用。
IBC 2000 的抗震目标是“每个结构和结构部分,包括永远附在结构上的非结构组件、结构支撑物和附属结构都要设计并建为可抵抗ASCE 7 所指地震移动产生的效应”,而ASCE 7的抗震目标是“为设计、建造抗震建筑提供参考标准”。
其地震设计重现期是50 年内超越概率2% 的地震作用,重现期为2 500 年,作为基准设防地震作用。
(2)场地分类场地是决定地震作用的一个关键因素。
按照场地土的剪切波速,GB50011—2010 将场地土分为Ⅰ~Ⅳ四类,UBC 将场地分为SA ~SF 五类,相应于IBC 的A ~ F 五类。
表1.1中是其对应关系。
IBC,ASCE 7 和UBC 均指出“如果场地的土壤特性具体信息不充分,不能确定场地的级别,则划分其为D 类场地”。
表1-1. IBC(ASCE 7),UBC和GB50011-2010的场地类别(3)地震反应谱曲线GB50011—2010 根据全国各地地震烈度的不同,把全国分为6,7,8,9度四个设防烈度区,并把地震分为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两个水平,给出相应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max。
并按近远震,分为三个地震设计组,和场地类别结合,给出特征周期T g。
根据αmax和T g给出反应谱曲线。
UBC 将全美国各地按照其烈度不同,分为5 个区,按烈度从小到大依次为0 度区、1 度区、2A 度区、2B 度区、3 度区和4度区。
对应不同的震区,有不同的震区影响系数Z,UBC 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见图1.*。
日本减震措施
日本减震措施引言日本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地震频发,是世界上地震活跃性最高的国家之一。
为了减少地震对社会和经济造成的损失,日本长期致力于地震减震工作。
日本的减震措施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体系。
本文将介绍日本常用的减震措施,以及其在地震事件中的应用。
地震减震技术地震减震器地震减震器是一种可以降低建筑物地震反应的设备。
它通常由弹簧和阻尼器组成,能够吸收和减小地震引起的能量。
日本广泛使用的地震减震器有摇摆式和滚轮式两种。
摇摆式地震减震器由摇摆框架组成,能够通过旋转降低地震引起的水平振动;滚轮式地震减震器则利用金属球轴承,通过滚动摩擦减小地震引起的垂直振动。
基础隔震基础隔震是一种通过设置隔震层来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的技术。
隔震层通常由橡胶或液体等材料构成,能够吸收和减小地震引起的震动。
在日本,基础隔震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桥梁、建筑物等工程项目中。
隔震层可以有效减小地震引起的水平振动,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建筑物的结构完整性。
建筑改造日本地震减震工作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建筑物进行改造。
这包括改善建筑物的结构、材料和设计,提高其抗震性能。
日本建筑物的抗震设计追求耐震性和弯曲性,通过加固墙体、加大柱子截面和设置抗震支撑等措施来增强建筑的抗震能力。
此外,日本还鼓励住宅和商业建筑使用轻质、柔性的材料,增强建筑的抗震性。
日本减震措施的应用东京塔东京塔是东京市的一座标志性建筑,采用了地震减震技术来保护其结构完整性。
该塔的基础设置了隔震层,可以减小地震引起的震动。
此外,塔身内部还安装了地震减震器,可以吸收地震引起的能量。
这些减震措施使得东京塔在地震发生时能够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大大降低了损坏的风险。
东京大学校本部作为日本最顶尖的大学之一,东京大学校本部采用了多种减震措施来应对地震。
该建筑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抗震性能,使用了高强度的结构设计和抗震支撑系统。
此外,校本部地下还设置了隔震层,以降低地震引起的影响。
中小学教学楼抗震概念设计初探
中小学教学楼抗震概念设计初探摘要:通过中小学教学楼实际震害分析,表明教学楼概念设计是十分重要的,并从建筑结构的规则性、多道抗震设防、延性、整体性及填充墙布置等几个方面,对该类建筑的抗震概念设计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经验性建议,使教学楼建筑结构实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
关键词:教学楼;震害;概念设计;抗震设计1 引言结构抗震概念设计是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进行建筑和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是保证结构具有优良抗震性能的一个关键问题。
概念设计包含极为广泛的内容,如结构方案和布置的选择,多道抗震设防的设置,结构的延性设计,及结构整体性的保证等,从方案、布置、计算到构件设计、构造措施每个设计步骤中都贯穿了抗震概念设计内容。
然而,在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缺少对结构抗震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抗震设计经验,更多地机械地依赖日益傻瓜化的计算机软件,忽略了抗震概念设计。
概念设计是工程师运用思维和判断力,根据从大量震害经验得出的结构抗震原则,从宏观上确定结构设计中的基本问题。
历次地震震害表明,许多中小学教学楼在地震过程中破坏严重甚至倒塌,人员伤亡惨重,给人们带来沉痛的教训,同时引起了研究人员对教学楼设计的反思。
历次地震过程中,教学楼倒塌并不是个例,本文以砖混结构及框架结构两种常用的结构形式为对象,通过对中小学教学楼建筑震害进行分析,对结构抗震概念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方法进行探讨。
2 震害分析[1-4]2.1砖混结构砖砌体结构由于造价低,经济性较好,在我国中小学校建筑里被广泛采用。
砖砌体是一种脆性材料,其抗拉和抗剪能力较差,在强烈地震作用下,易发生剪切脆性破坏。
因此,砌体教学楼不可避免地在地震中产生严重震害,甚至导致房屋的倒塌,如图1所示为聚源中学倒塌的教学楼。
图1 聚源中学图2 漩口中学砖混结构教学楼建筑的震害主要有:墙体由于抗剪不足产生了沿对角的交叉斜裂缝,这是比较常见的震害情况,几乎在所有的受损的教学楼建筑中都存在;教学楼横墙间距较大,同时为了满足采光的要求,纵墙上开洞较大且较多,导致墙体薄弱,破坏严重;建筑平、立面不规则,导致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发生角部扭转破坏及薄弱层的破坏;砖混结构教学楼大多采用预制楼板,且有些没有设置构造柱、圈梁及其他拉结等构造措施提高其延性和抗倒塌能力,导致大地震中结构由于整体性不足发生倾斜倒塌。
日本建筑抗震
日本建筑抗震古旧建筑独户建筑:东京都都厅( Metropolitian Government Building)日本设计师,丹下健三在1986年设计的东京都都厅,耗资1569亿日元。
其主要结构形式为:铁骨构造、铁骨钢筋混凝土构造、钢筋混凝土构造结合体;在总层数达到51层之高的前提下,地上48层,地下3层;总高度:243.4m。
经历了二十几年的风风雨雨至今还竖立在日本首都东京。
独户、古旧建筑独户建筑与高层楼房相比整体重量轻,积层橡胶不起作用。
有效的抗震方法是在建筑物与基础之间加上球型轴承或是滑动体,形成一个滚动式支撑结构,这样可减轻地震造成的摇动。
弹性建筑:东京电通大厦(Dentsu Tower)这种弹性建筑物建在隔离体上,隔离体由分层橡硬钢板组和阻尼器组成,建筑结构不直接与地面接触。
阻尼器由螺旋钢板组成,以减缓上下的颠簸日本早就不用砖头盖房子了,五彩缤纷的“瓦片”是塑料制成的。
日本民用建筑的“墙体”多是“整体结构”,就是一大块儿、一面整体的“墙”。
这些墙体结构的内部是类似石棉一类的充填物。
日本各城市都在“防震建筑”上大做文章,有的城市建筑物的地基部分加上硬质橡胶和钢板,使建筑物本身结构有了弹性,能抗7级左右地震。
局部浮力:京王饭店日本开发了一种名为“局部浮力”的抗震系统,即在传统抗震构造基础上借助于水的浮力支撑整个建筑物。
普通抗震结构把建筑物的上层结构与地基分离开,以中间加入橡胶夹层和阻尼器的方式支撑建筑物。
相比之下,“局部浮力”系统在上层结构与地基之间设置贮水槽,建筑物受到水的浮力支撑。
水的浮力承担建筑物大约一半重量,既减轻了地基的承重负荷,又可以把隔震橡胶小型化,降低支撑构造部分的刚性,从而提高与地基间的绝缘性。
地震发生时,由于浮力作用延长了固有振荡周期,即晃动一次所需时间,建筑物晃动的加速度得以降低。
6到8层建筑物的固有周期最大可以达到5秒以上。
因此,在城市海湾沿岸等地层柔软地带也可以获得较好抗震效果。
日本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基础设计方法
日本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基础设计方法摘要:本文对世界主要的桥梁结构抗震设计规范基础部分的现状进行了概略的比较,着重介绍日本桥梁抗震设计规范中基础的设计方法,并指出了中国现行《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基础部分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关键词:桥梁基础抗震设计日本规范一、引言近十年来,世界相继发生了多次重大地震,1989年美国 Loma Prieta地震(M7. 0)、1994年美国Northridge地震(M6.7)、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M7.2)、1999年土耳其伊比米特地震(M7.4)、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M7.6)等等。
因此,专家们预测全球已进入一个新的地震活跃期。
随着现代化城市人口的大量聚集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地震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
地震灾害不仅是大量地面构筑物和各种设施的破坏和倒塌,而且次生灾害中因交通及其他设施的毁坏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也十分巨大。
以1995年日本版神地震为例,地震造成大量高速公路及高速铁路桥隧的毁坏,经济总损失高达1000亿美元。
近几次大地震造成的大量桥梁的破坏给了全世界桥梁抗震工作者惨痛的经验教训。
各国研究机构纷纷重新对本国桥梁抗震规范进行反思,并进行了一系列的修订工作。
日本1995年阪神地震后,对结构抗震的基本问题重新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十分重视减振、耗能技术在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应用。
桥梁、道路方面的抗震设计规范已经重新编写,并于1996年颁布实施。
美国也相继在联邦公路局(FHWA)和加州交通部(CALTRANS)等的资助下开展了一系列的与桥梁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有关的研究工作,已经完成了ATC-18,ATC-32T和ATC-40等研究报告和技术指南。
与旧规范相比,新规范或指南无论在设计思想,设计手法、设计程序和构造细节上都有很大的变化和深入。
中国现行《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在80年代中期开始修订,于1989年正式发行。
随着中国如年代经济起飞,交通事业迅猛发展,特别是高速公路兴建、跨越大江,大河的大跨桥梁、大型立交工程以及城市中大量高架桥的兴建,规范已大大不能适应。
中小学校建筑抗震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0 引言
于 4 5 .0m。教室净高再加上梁高 , 层高一般均 超过 3 6m, 再 . 已
新建教学楼应 根据抗震 概念 没计 的要 在我 国, 抗震设计 一 直是结 构 设计 的重 点 , 中小学 校建 筑抗 适合采用砌 体结 构。因此 , 求, 采用体系合理 、 有多道抗 震防线 的结构 体系 , 具 如框架结 构或 震设计 面对 的是一 群 自我 防御 能力 和逃生 能力都 较差 的未成 年 应严 人, 因此 , 此类建筑 的抗震设计更 加重要。随着 经济 的发展 , 国 框架一 剪力墙结构。当不得不 采用 砌体墙承 重结构体 系时 , 我
会导 致结构平 面横 向或纵 向楼板局 部 高 了地震作用效 应 ( 内力 ) 调整 系数 和加 强 了抗 震构 造措 施等 。 通教室设在一个结构单元 ,
平面特别不规 则 , 时可 将此类 教室 单独设 为一 个结 构 此 因此 , 中小学校 建筑抗 震设计 中, 在 建筑 师和结 构工程 师应及 时 不连续 , 单元 。防震缝应根据 抗震设 防烈 度 、 构材 料种类 、 结 结构 单元 的 更新设计依据 , 用现行 最新标 准规 范和相应 的计 算软 件 , 采 按符 以及 可能的地震扭 转效应情 况 , 留有足够 的宽度 , 使 合规范规定的抗震 设 防要求进 行设计 。采 用 已废 止 的标 准规 范 高度 和高差 , 如 作用下 不发生 碰撞 或减 或 旧版设计 软件 , 会使 抗 震设 防标 准 低于 现行 规 范要 求 。同 两侧 的结构单元在预期 的地震 ( 中震 ) 均 则 时, 规范对 于设 防要求 的规定 是最低 要求 , 在经 济发达 或条件 允 轻碰撞 引起 的局部损坏 。如不设置 防震缝 , 应对平 面形状 和结 许的地 区, 震设 防标 准还 应适 当提 高。 抗 构布置作适 当调 整 , 制平 面和立 面 的不规则 程度 , 控 无法 调整 且
日本建筑抗震等级
日本建筑抗震等级日本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地震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日本制定了严格的建筑抗震等级标准,确保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能够保持稳定,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 日本建筑抗震等级分类根据日本的建筑法规和规范,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A类、B类、C类、D类和E类。
其中,A类是具有最高抗震性能的等级,E类则是抗震性能最低的等级。
1.A类:指定独立防震结构的建筑、采用专门设计并满足相应条件的建筑。
2.B类:要求在地震中即使发生衰竭,也要么不倒塌,要么倒塌后易于逃生。
3.C类:指明在标准地震下,不会发生根本破坏,可以继续使用的建筑。
4.D类:要求在中等或较安全的地震下,正常使用和循环了。
5.E类:没有通过任何设计地震力要求的建筑。
2. 日本建筑抗震等级标准为了确保建筑物达到相应的抗震等级,日本制定了一系列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建筑师和工程师需要根据这些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和材料满足抗震需求。
抗震构造日本建筑的抗震构造一般采用框架结构或者剪力墙等形式。
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地震作用的方向和大小,合理选择结构形式,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中能够承受住外部荷载。
地基基础良好的地基基础是保证建筑物抗震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日本要求在地基设计和施工中考虑到地震作用,采取加固措施,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抗震材料建筑中使用的材料也必须符合抗震标准,具有一定的韧性和延性。
日本经常使用高性能混凝土、钢结构、抗震支撑等材料和构件,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抗震性能。
3. 日本抗震等级实施效果日本的建筑抗震等级标准已经实施多年,并且不断更新和完善。
通过这些标准,日本的建筑物在地震中的表现明显好于其他国家,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虽然地震是无法完全避免的自然灾害,但是通过科学规范的设计和施工,可以有效减轻地震带来的破坏。
结语日本建筑抗震等级的设定和实施,体现了日本在抗震方面的丰富经验和卓越技术。
带你了解日本建筑中的耐震·制震·免震!
带你了解⽇本建筑中的耐震·制震·免震!在⽇华⼈这⼏天热烈讨论的,应该就是地震了吧。
东京时间13⽇晚23时07分,⽇本福岛东部海域发⽣了震级为7.3级,震度6强,震源深度55公⾥的地震。
震感波及了⽇本绝⼤多数地区。
这次地震造成了福岛县、宫城县和关东地区100多万户家庭停电,⽬前⼤多数已经恢复了供电。
地震已造成包括宫城县、福岛县、茨城县等9县⾄少150⼈受伤。
据东京⼤学地震研究所教授古村孝志表⽰,本次地震发⽣在板块交界处,因震源较深不会引发海啸。
但由于地震发⽣区域地震活动频发,“3·11”⼤地震影响尚存,他认为今后⼀周有可能还会发⽣强震,呼吁民众注意安全。
在熟睡的夜间发⽣地震,⼤家的警备性难免不⾜。
那么针对余震的夜间防御,⼜应该注意哪些事宜呢?今天⼩编为⼤家盘点⼀下~1. 尽量避免睡觉的周围有重物。
⾐柜、电视、书架、餐具柜等可能会因为⼤地震⽽倒塌。
尽量避免床周围有这些重的家具。
2. 把⼿机、⼿电筒等放在床边。
为了在⿊暗中寻找必要的东西,把握周围的状况,必须要点灯。
即使枕边有照明器具,停电了也没有意义。
所以需要准备能⽤电池或充电式照明设备,⼿机虽然也可以照明但两⼿准备有备⽆患。
3.把拖鞋等保护脚掌的东西放在附近。
遇到⼤地震,脚下各种各样的东西都会散乱,到处⾛动是⾮常危险的。
脚受伤的话,避难时的速度也会变慢。
所以,拖鞋和鞋⼦⼀定要在⾝旁,穿之前也确认鞋内没有玻璃渣等,安全状态。
了解地震震级,知⼰知彼有备⽆患。
了解电视台或者⼿机报警的地震信息,对于我们做出相应等级的应急防护也⾮常有必要。
地震保护正确应对⽅式✔ 钻进结实的桌⼦下⾯,保护头部。
✔ 防⽌家具等书架物品坠落被砸伤。
✔ 最好是把柜锁好或者固定住。
✔ 晃动停⽌后⽴刻打开门确保出⼝。
✔ 必要时带上救援包。
说完了夜间对地震的防御,⼩编再带⼤家了解⼀下,为什么⽇本的建筑在地震中的表现吧。
⽇本的地震是⾮常多的,每年有感觉的地震超过2000次,因此防灾也被⽇本国民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日本防震救灾的做法、经验及启示
日本防震救灾的做法、经验及启示率团赴日本考察旅游业发展时,我们特地留意考察了日本的防震救灾工作。
日本在防震救灾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一)日本高度重视防震救灾教育,着力提升民众的防震救灾意识、知识和技能。
地震来临时,这些意识、知识和技能在自救互救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这就启示我们,减轻地震灾害,必须在加强预防上下功夫,把强化防震救灾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防震意识和能力。
见闻:5月18日,我们抵达日本后入住的第一个宾馆是大阪酒店。
走进宾馆,我们就看到了醒目的地震避难通道指示牌;走进房间,看到桌上摆放了紧急避难说明书,上面详细说明了避难通道和避难常识。
类似的情况,在日本的公共场所随处可见。
这些场景使我们无形中受到了一次防震救灾教育,并掌握了相关的自救知识。
场景的背后,说明日本的防震救灾教育已无处不在、深入人心。
据了解,日本十分强调,防震救灾最关键的是国民个人的努力以及地区内民众的相互帮助,个人的自助和地区的共助比国家提供的公助更重要。
因为在地震发生之后,由于受灾地区的通讯系统和交通运输中断,中央政府往往很难了解灾区的实际情况,外部救援人员一般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才能够赶赴灾区。
鉴此,日本在长期的防震救灾实践中积累的首要一条经验,就是加强防震救灾教育工作。
一是全民教育。
每年9月1日是日本防灾日,8月30日至9 月5日是日本防灾周。
在防灾日和防灾周,日本各行各业都要进行各种形式的防震演习,不仅使民众增强了防震意识,而且使他们掌握了防震知识和技能。
二是学校教育。
日本的成功做法就是从小培养孩子的防震救灾意识和技能。
日本的小学每月都要进行防震演习,以便小学生在真正遭遇地震时不但不慌乱,而且懂得如何规避和救助。
三是地震体验。
日本全国各地设有许多体验中心,免费向市民开放。
中心内有模拟地震的震动平台和模拟火灾现场的烟雾走廊,供市民亲身体验6 级地震的状态。
在京都市民防灾训练中心,我们看到前来参观和接受防灾教育的人群络绎不绝。
日本校舍为何震不倒
圆四 目园大 野i ● 视
[ - 读l 震 灾 害 学上 有 这 样 一 句 话 : 人 的 不是 地 震 , 是 建 筑 。在 日本 人 看 来 “ 他 房 子 可 以 倒 , 学 校 不 可 以 倒 ” 自 2 0 - D , - 地 杀 而 其 但 。 0 1年
以来 的 1 O年 内 , 日本 共 发 生 里 氏 65级 以 上 地 震 1 . 8次 , 累计 死 亡人 数 13人 , 无 一 中 小 学 师 生 因 校 舍 倒 塌 等 事 故 而 遇 难 。 此 次 1 但
数不 多的 一例 。
其 他房子 可 以倒 , 学校不 能倒 。 但 在 日本 , 这是一 个 常识 。
中 小 学 校 舍 为 首 选 避 难 所
划 ,全 国各 中小 学校 进行 一次全 面 的抗
震 检 查 , 不 符 合 最 新 抗 震 要 求 ( 震 要 对 抗
2 1 年 3月 1 0 1 2日,主震 区宫城 县
的 :9 3年 关 东 大 地 震 发 生 时 , 日本 学 12 校 的 建 筑 大 多 是 木 结 构 或 砖 瓦 结 构 。地
示 在未来 5年 内 ,将使 日本全 国 9 %左 0 右 中小 学校舍 都 能达 到耐 震标 准 。在 日 本 ,由于政府 不作 为 而带来 震 灾 中教 学 楼 倒塌 、 学生集体 遇难 事故 , 重的将 导 严
如何做小学建筑减震结构方案设计
小学建筑减震结构方案设计1. 引言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具有破坏性和危险性。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应当考虑减震结构的设计,以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
本文主要讨论小学建筑的减震结构方案设计。
2. 小学建筑减震结构的重要性小学建筑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其建筑安全性至关重要。
在地震多发地区,如日本、中国等地,小学建筑的抗震性能更是至关重要。
因此,在小学建筑设计中应当考虑减震结构,以提高其抗震性能,保障学生和教职工的人身安全。
3. 小学建筑减震结构方案设计在设计小学建筑的减震结构方案时,应当考虑以下几个方面:3.1 结构形式选择小学建筑的结构形式选择应当考虑其在地震作用下的性能。
常用的结构形式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等。
其中,框架结构具有较好的延性和适应性,是小学建筑的较好选择。
3.2 钢结构钢结构是一种具有较好延性和韧性的结构形式,可有效提高其抗震性能。
因此,在设计小学建筑的减震结构时,可以考虑采用钢结构,在关键部位设置减震设备,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
3.3 减震装置减震装置是一种用以减少结构振动和地震能量的装置,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
在设计小学建筑的减震结构时,可以考虑在结构中设置减震装置,如阻尼器、支撑系统等,以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
3.4 地震隔震地震隔震是一种有效的减震措施,可以将建筑和地基之间设置隔震层,减少地震对建筑的影响。
在设计小学建筑的减震结构时,可以考虑采用地震隔震技术,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
4. 结论小学建筑的减震结构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保障学生和教职工的人身安全。
在设计小学建筑的减震结构时,可以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采用钢结构、设置减震装置和采用地震隔震技术等措施,以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降低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
希望本文可以为小学建筑的减震结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谈中日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异同
坏 的严 重性 有了更充分的认识。因此 , 在不断 总结经验 和教训 的
一
些 。然而在大震作用下 , 中 日两 国规 范均要求保 证结构 在大震
基础之上 , 各 国建立 了符合本 国经济 条件和抗 震技术 的建 筑抗震 作用 下不 倒塌 或发 生危 及生命 安全 的破 坏 , 其抗 震效 果基 本一 设计规 范 , 并 以此 为依据 进行 工程结 构 的抗 震设 防 , 从而 更有 效 致 。抗震设防水准 体现 了一个 国家 的经 济和 科技 发展水 平 。在 由于各 国地 震背景 不 同, 其设 防 目标 也 不 地 减轻 了震 害。中 日两 国均处于地震 多发 区域 , 但通 过历次 的震 建筑抗震设计规 范 中, 害对 比发现 : 即使 两 国发 生相 似震级 的地 震 , 其房 屋建筑 的损 坏 尽相 同。 程度和人员的伤亡 数量 却相 差很 大—— 日本 的震 害都远 远小 于 2 抗震 设计 方法 我国。这在很大程度 上归 功 于 日本 的抗震 设计规 范 。由于 日本 抗震设计 方法 是抗震 设 防 目标实现 的途 径 。由于 中 日两 国 建 筑抗 震研究起步较早 , 且有 丰富的震害 经验 , 到 目前 为止 , 已经 的抗震 设 防水准 和设 防 目标不 同 , 导致抗 震设 计 方法也 不尽 相 形成较全面的抗震设计理论 和抗震 规范体 系 , 并经过 了地震 的检 同。我国为实 现“ 三水准” 的抗震设防 目标 , 建筑 抗震设计 规范规 验… 。现行建 筑抗 震设 计规范 , 体现 了一个 国家的抗震科研 水平 定采用“ 两阶段” 设计方法 。可简要概括为 : 第一 阶段设计 是多遇 和实践经验 。因此 , 本 文对 我 国新 修订 的 G B 5 0 0 1 1 - 2 0 1 0建 筑抗 地震作用下承载力验算 ( 可保证小震不坏 ) 和弹性变形验算 ( 可保 震设计规范和 日本 2 0 0 5年修订 的《 建筑基准法》 ( 简称 B S L ) 进行 证 中震可修 ) , 第二阶段设计 是罕遇 地震 作用下 的弹 塑性变形 验 比较 , 主要从抗震设防水准与设 防 目标 、 抗 震设计方 法 、 建 筑结构 算 ( 可保证大震不倒 ) , 并通过抗震构计规范 的异 同 , 为今后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提供 了参考。
中日既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鉴定比较
中日既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鉴定比较摘要:简要对比了中日既有多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鉴定方法,分别从抗震鉴定的等同性原则、楼层极限抗侧承载力、楼层需求抗震承载力三方面进行论述,对于多层RC结构的抗震鉴定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多层RC结构,抗震鉴定,楼层极限抗侧承载力,楼层需求抗侧承载力1.前言我国建筑抗震研究在08汶川地震后,不仅地震灾区开展了房屋建筑抗震能力普查与评定工作,全国范围对既有建筑的抗震评估研究亦十分重视。
日本属于地震多发国家,其建筑抗震研究起步较早,长期以来日本的土木工程技术人员在与地震灾害的斗争中总结建筑结构的震后灾害经验教训,并逐步建立了一套完整、实用的结构抗震理论和抗震评估体系[1]。
本文通过比较研究中、日两国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评估方法上的差异,旨在提高对抗震规范与理论体系的理解,并为今后的建筑抗震鉴定提供有效的参考与指导。
2.后续使用年限及抗震鉴定的等同性原则我国现行国标《建筑抗震鉴定标准》[2](GB 50023-2009)规定,抗震鉴定的首要步骤是确定建筑的后续使用年限,这是既有建筑经抗震鉴定后,继续使用所约定的一个时期。
在这个时期内,建筑不需重新鉴定和相应加固就能按预期目的使用、完成预定功能。
“后续使用年限”是《09鉴定标准》最重要的特征,因为它直接涉及到现有建筑的抗震鉴定方法与抗震鉴定目标。
《09鉴定标准》依据房屋建造年代及原设计规范依据,将现有建筑根据后续使用年限划分为A、B、C三类建筑。
表1为基于不同后续使用年限的鉴定方法及等同性原则。
表1 基于后续使用年限的鉴定方法由此可见,我国根据建筑的不同后续使用年限,鉴定标准的等同性原则有所差别,A类建筑略低于《89抗震设计规范》。
日本建筑防灾协会于1977年颁布了第一本有关抗震鉴定评估和加固改造的标准《既有钢筋混凝土建筑物抗震诊断基准和解说》(以下简称为《基准》),并于1990年进行首次修订;1995年阪神地震后,又对其进行了再次修订[3]。
日本学校为何不爱用塑胶跑道
日本学校为何不爱用塑胶跑道作者:暂无来源:《环境与生活》 2016年第7期特约撰稿陈语甜(发自日本大阪)与中国当今很多中小学校喜欢塑胶运动场不同,日本中小学校的运动场基本以铺设砂土为主,而对塑胶跑道并不热衷。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日本的中小学校都是按照日本文部科学省给出的《学校设施整备指针》进行标准化建设的。
如果是公立学校,建筑风格和配套设施都非常相似。
不仅学校设施统一配置,教学要求全国统一,而且公立学校教师实行轮换制,学生们也是就近入学。
这些和国内都不太一样。
砂土场的功能很多样由于日本土地资源较少,大部分学校面积都比较小,受少子化的影响,校舍也比较少,办学规模也不大。
小学的设备比较简单,一般是三四层的低矮教学楼,有用来给学生养花草和蔬菜的一小片绿地,养小动物的小屋,还有体育馆以及砂土铺成的不规则形状运动场。
日本非常注重体育课,而游泳课是小学和初中每个年级的必修课。
除了游泳之外,体育课还有棒球、足球、篮球、排球等项目的教学。
日本几乎所有的中小学都会有体育馆和游泳池。
体育馆作为室内体育设施供一部分体育课,例如篮球、排球等教学中使用;而运动场作为室外体育设施,在棒球、足球等体育项目的教学中使用。
不仅如此,运动场还是孩子们在课间和放学后可以尽情奔跑、玩耍的地方。
所以这种运动场实际上是可以满足不同需求的多功能型运动场,而不是足球场或者棒球场。
现在广泛使用的砂土运动场可以很好地满足这些需求,如果在非常有限的活动场地里铺专门的塑胶跑道,会对开展诸如足球、棒球等非常受欢迎的体育项目造成一定影响,不利于学校因地制宜地发挥多功能运动场的作用。
砂土场也注重细节设计日本政府每年投入大笔教育预算,但这依然是有限的。
为了避免浪费,日本对于预算问题十分重视,学校的预算要经过预算委员会和校方共同设定,并且每年要在当地报纸上报告教育预算和教育开支。
除了注重实用性之外,日本还非常注重学校建筑的安全性。
例如,近年为了防止建筑材料中的放射性物质、化学物质造成室内空气污染,日本重新修订了建筑基本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中小学校建筑抗震设计研究■ 李志民 周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西安 · 710055)收稿日期:2008-12-22The Architectural Research of Seismic Design for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摘 要] 文章在介绍日本抗震法规的历史发展情况、抗震标准的具体内容和建筑建造程序的基础上,对日本在系统的抗震检测基础上对中小学建筑物进行详细分类并制定出相应的抗震修复和加固措施的做法进行了研究,并总结归纳出对我国中小学校建筑设计的启示,以期为相关工作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建筑法规 中小学校 加固 避难所[Abstract] Japan is earthquake-prone countries, so the wealth of experience has been accumulated in the long-term seismic work. Firstly it is introduced in the article that is the Japanes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anti-seismic regulations, the speci fi c content of the anti-seismic standards and procedures for building construction. In addition, the safety of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buildings is alway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in Japan, so a systematization of seismic detection has been established for schools. On this basis, the buildings have been classified in great detail. Even more the measures are taken for seismic repair and reinforcement. So school buildings have been the most safe architecture in a community when earthquake happen, which play an important role as the community disaster shelter.[Key words] Laws and regulation of architectur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Anti-seismic reinforcement, Sanctuary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8781742008年9月初,笔者跟随考察团对日本中小学校抗震设计及使用情况进行了为期5天的考察活动,期间日本相关建筑界人士详细介绍了日本中小学建筑在抗震设计方面的经验和相关研究成果。
一、重视法律法规,严格审查建筑抗震性能日本是地震多发国,对于中小学校建筑的耐震设计非常重视,首先是政府相关部门不断完善有关建筑物耐震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1.建筑抗震标准制定的发展历程在日本,不论学校、一般建筑物或其他用途建筑物在建造时都必须统一遵守建筑物抗震标准。
日本的建筑物抗震标准是为应对地震带来的损害,不断从历次地震中汲取教训并及时进行多次修改后形成的(表1)。
事实证明抗震标准的不断修订对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日本的建筑物以1981年建筑标准法实施令的修订为界,这是因为1995年坂神大地震时,按照1981年以前旧法规所建造的房屋受损严重,而遵照之后的法规建造的房屋所受损害相对较小。
2.日本新抗震标准的具体内容(表2)建筑标准法的抗震标准是以如下两点为基础制定的:第一,建筑物遭遇多次地震,即使受到一定损害,但在修复之后依然能够满足继续使用的要求:第二,不管建筑物是否会遭遇地震,即使建筑物被破坏无法继续使用,也不至于在地震时顷刻间倒塌。
3.严格审查建筑设计在日本,新建建筑物之前,要前往政府相关部门进行申请,审查建筑物的设计是否符合抗震标准,不符合标准的建筑物是不允许建造的,这样就确保了新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图1)。
二、对于中小学校现状调查非常重视,定期进行全面的统计和评估日本对于地震的预防工作很重视。
由于1981年前后房屋建造遵循不同的抗震标准,因此1981年前建造的房屋日本政府规定必须要进行抗震检测(图1,表3)。
三、中小学校建筑震后修复措施1.详细勘查,区别对待由于建筑物各个部分的构造不同,为了在加强建筑抗震性能的同时节约资金和材料,日本在对原有学校建筑进行抗震加强或修复工作中,详细研究建筑构件受损情况,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加固方法。
主题专栏FEATURE-THEME表4 长冈市下小国小学新泻地震中教学楼柱子受损情况及抗震性能残存率统计柱子受损程度统计柱子位置耐震性能残存率3层2层1层0度811111度4616102度019183度05104度0345度001合计54545495.7%77.0%63.1%表5 不同年代的学校受灾比例及实施不同抗震措施的比例~1950年1951年~1960年1961年~1970年1971年~1980年 1981年~合计重建0.9%5.1%8.2%0.3%1.8%大规模改建8.9%4.7%5.1%2.1%1.0%3.0%中规模改建4.2%11.0%16.0%6.1%2.9%6.7%受灾学校14.0%20.8%29.3%8.5%3.9%11.5%如长冈市下小国小学在新泻地震后进行的抗震修复工程中,对各个不同位置的柱子进行详细统计和分类(图2,表4)。
在进行了详细勘察及评估后,工程技术人员制定了非常具有针对性的修复计划,采取了多种修复措施。
2.依照标准进行抗震加强作业经过不断的修改建筑标准法并对原有建筑进行抗震加强作业,极大地提高学校建筑的抗震性能,表2 新抗震建筑标准假想地震假想地震的震度假想地震的加速度标准横断力系数构成材料的状况中级地震(一次设计)建筑物在其耐用年限期间发生2~3次的地震烈度<V度80~100gal >0.2材料在容许应力度范围内,没有引起大的损害大型地震(二次设计)建筑物在其耐用年限期间可能1次也不会发生的地震烈度为VI度左右300~400gal >1.0有部分塑性化材料,由于其韧性吸收了地震的能量,因而没有引起建筑物倒塌注:日本建筑标准法中没有明确地震规模,以假想地震的烈度和加速度为基础并取得良好的抗震效果。
从表5中可以看出,随时间的推移,在抗震中受灾的学校比例不断减少,说明学校的抗震性能在不断提高。
在2004年新泻大地震中,学校建筑中新建的钢架混凝土建筑受害情况比较少,进行了抗震加强的钢架混凝土建筑也受损较轻,部分墙壁和梁柱有断裂的情况。
而在钢结构建筑中,经过抗震加强的体育馆没有或只有轻微的损伤,而没有经过抗震加强的建筑物主体构件大部分受到损害,并没有出现长期不能使用的建筑物(图3,图4)。
四、作为社区避难场所1995年阪神大地震发生时,虽然学校建筑也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但在抗震救灾中仍然发挥了巨大作用。
据统计,当时神户地区可容纳超过1 000人避难的学校有50所,21万受灾人群中80%的人将学校作为避难场所。
表6为阪神大地震后随时间推移学校作为避难场所的数量变化,以及在学校避表3 2006年公立中小学校抗震达标率及抗震测验率调查总计抗震性能评估率抗震建筑达标率类别B 1982年及以后建造的建筑C 1981年及以前建造经过抗震加固的建筑D 1981年及以前建造抗震性能不达标而且没有进行加固的建筑E 1981年及以前未经过抗震评估的建筑A =B+C+D+E (C+D)/(C+D+E)(B+C)/A栋%47 91223 76932 59026 705130 97636.618.124.920.410067.954.7表6 避难统计数据来源:上野淳.学校建筑.鹿岛出版会,20081 日本中小学建筑抗震统计(图片来源:日本文部科学省.平成18年度学校建筑年报.日本文教设施协会,2008)2 柱子分类(图片来源:日本长冈教育部.长冈中小学建筑耐震报告.日本长冈市教育部,2008)难的人数的变化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学校作为震后避难场所使用了近8个月,很好地缓解了在震后重建过程中安置灾民的压力。
归纳起来,学校作为社区的避难场所,具有以下优点:第一,日本小学实行学区制,即儿童就近上学,因为学校的功能要求,其布点位置有服务半径的限制,因此,小学校成为了距离居民最近的公共建筑。
据统计,到学校避难的人中80%步行不超过500m 就可到达学校,符合避难要求,其中到学校避难的人中的90%是本学区的居民。
第二,建筑的安全性有保障。
日本学校建筑的建造安全系数是普通建筑的1.5倍,因此学校成为了社区内最安全的建筑。
第三,学校具有体育馆等大空间建筑,可以满足避难时对空间规模的要求;同时日本中小学实行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教学空间同样是可灵活布置的大空间;而学校配置的食堂、厕所、洗浴等服务设施可以很好地满足避难人群的基本生活需求;学校的停车场、操场都为救灾提供了必要的室外开阔空地。
因此,学校可以作为灾后重建的长期避难场所(图5)。
第四,从人员上来说,学校里有受过培训的教师,可作为救灾的志愿者和指导者。
五、对我国中小学校建筑设计的启示1.建立新的建筑设计标准要谨慎日本不断完善的建筑法规保证了日本中小学校的建筑安全,我国也应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在灾后建设中提高中小学建筑设计标准成为人们的共参考文献1 文部科学省.平成18年度学校建筑年报.日本文教设施协会,20082 上野淳.学校建筑.鹿岛出版会,2008同愿望,但是中小学校作为一类最为普遍、最为大量的公共建筑,其设计及建造标准的改变对国家以及地方财政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因而必须经过反复的研究和论证,以找到一个平衡点,既可以满足中小学抗震设防的需要,又不至于超出各方面财政投入的可能。
2.灾区中小学建设要重视前期调研日本对中小学校的建筑质量进行普查和对受损建筑进行详细鉴定的做法值得推广。
512汶川地震的受灾区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大量中小学建筑的倒塌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使农村中小学建设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建造安全的中小学成为震后建设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由于各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因而中小学建筑的质量状况也存在很大差异,如广大农村地区的中小学建筑通常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类学校基于当地比较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无力专门建设中小学建筑,于是借用当地其他类型建筑如庙宇、闲置仓库等作为临时性的中小学建筑使用,这类建筑仅能满足最基本的教学功能需要,在建筑质量等其他方面存在许多隐患;第二类为居民自建型,这类学校虽然功能相对较为完备,但由于投入有限,在设计及建造质量方面依然存在众多的不确定因素,令人担忧;第三类是随着我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工作的全面铺开,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加大了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各地迅速兴建起一批功能相对完备的中小学校,但因为急于见到成果,部分中小学建筑在设计及建造过程中未能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存在一定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