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评价与保护课程设计任务书--2014

合集下载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案例讲解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案例讲解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9
三、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原厂区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州市西南约18km处,属于郴州市北湖区石盖塘镇石盖塘 村地域。区内为低山地貌,地势总体西南高、北东低。根据本次对湖南郴州宇腾 铅冶炼厂原厂区的调查取样工作中取得的水质分析结果(主要为井水样及泉水 样),评价区内自然条件较好,人类活动对本地区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小。
2、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本工程属 于I类建设项目:按照地下水评价等级表,按I类建设项目工作等级划分, 本工程建设场地的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属于三级.但考虑到拟建项目运营 过程中存有危险废渣及酸性废水,对场地地下水有潜在的泄漏污染风险, 因此综合考虑将此次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二级。
地下水的矿化度低,水化学 类型为HCO3-Ca型,PH值6.5
~7.0
石炭系灰岩风化裂隙水
主要出露于调查区域中部 和东部,西部亦有少量分 布
二叠系下统白云岩、 白云质灰岩风化裂隙水
主要分布于中北部桂阳地 区、东部郴县太和圩、和 平圩、华塘铺及骑田岭南 边
赋存于调查区锡矿山组上 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孔隙水 段(D3x1)灰岩之上的第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4
一、项目概述
3、评价范围
(2)新厂区调查范围:北 至龙桥村、五爱村北面的小江, 东至璜溪村、长美山村,西至上 西冲,南面以十字村为边界。为 本项目区域性的背景条件调查的 重点范围,控制面积约50 km2; 其次是重点勘察与评价区,以新 厂区厂址范围为界,控制面积约 1.09km2。
10
三、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结果
丰水期 2012年8月5处水样中除部分水样亚硝酸盐、高锰酸盐指数、铁超标外,其它监测项均在《地下水质量标准

河海校科教〔2014〕-河海大学毕业设计

河海校科教〔2014〕-河海大学毕业设计

河海大学文件河海校科教〔2014〕29号────────────────────关于公布2014届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及优秀指导教师评选结果的通知各学院:根据《关于做好2014年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评优、总结及归档工作的通知》(河海教务〔2014〕18号)要求,经各系推荐、学院审核、教务处复核并公示,沈鸿仁等250位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被评为“河海大学2014届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袁飞等158位教师被评为“河海大学2014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特此公布。

希望受表彰的教师和同学再接再厉,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取得更大成绩。

附件:1.河海大学2014届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2.河海大学2014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河海大学2014年6月20日河海大学校长办公室2014年6月20日印发录入:于洪军校对:武晓楠附件1河海大学2014届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共250篇)(排名不分先后)常州校区附件2河海大学2014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共158名)(排名不分先后)水文水资源学院(10名)袁飞吴志勇刘金涛张小琴朱坚王卫光暴瑞玲郝庆庆徐向阳杨肖丽水利水电学院(12名)曹青周建旭蔡付林包腾飞孙学智戴妙林戴文鸿王为木蒋元勋翟亚明盛金昌冯宝平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9名)欧阳峰翟秋严士常廖迎娣孙海燕陈伟季小梅张俞陈美香土木与交通学院(10名)吴建涛刘云蒋勇周广东赵海涛易红卢漫王伟孔纲强谢发祥环境学院(6名)韩龙喜陶辉胡凯薛朝霞倪利晓侯俊能源与电气学院(10名)袁晓玲褚福涛钟淋涓李龙张德虎郑圣义卫志农刘皓明孙国强吴峰计算机与信息学院(10名)韩立新邹阳万定生毛莺池王敏戚荣志严勤沈明威徐淑芳李岳衡力学与材料学院(7名)黄文雄杜成斌雷冬邓爱民吴玉萍徐怡马爱斌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8名)张发明袁宝远孙树林程立刚方秀琴黄张裕梅红李嘉理学院(6名)叶国菊徐小明徐红梅林春进刘明熠朱卫华商学院(14名)张颖王龙奚红华史虹唐震俞静沈菊琴徐敏王保乾宋敏欧阳红祥高辉施国良胡震云公共管理学院(6名)黄健元许佳君陈家洋崔倩倩陈文育张健挺法学院(3名)成红郭英华朱强外国语学院(3名)蔡斌李霄垅杨荣华马克思主义学院(1名)陈继红常州校区机电工程学院(17名)丁坤史中权周军顾文斌苑明海马可胡友安张洪双张臻毛宇飞刘升张根元纪秀林何灿群谢玓钱丽娜张衡常州校区物联网工程学院(14名)江冰李庆武朱昌平朱金秀高远徐宁周妍齐本胜殷澄华民刚邓立华蔡昌春吕嘉童晶常州校区企业管理学院(12名)龚艳冰徐绪堪吴庆平刘晓农王普查车菲宿晓于楚史珍陈其勇丁云伟王敏- 21 -。

水环境监测任务书

水环境监测任务书
2.通过对水质监测,掌握水环境质量现状,并判断水环境质量是否符合 国家有关环境标准的要求。
3.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实践操作技能、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工作情境】
工作地点:监测实训室、校外某水体 工作场景:环保系统要对某水体的某次污染事故调查或长期进行对水质 情况监测,主要进行水体的采样、分析和监测报告的书写等工作。
五、样品的保存和运输
水样存放过程中,由于吸附、沉淀、氧化还原、微生物作用等, 样品的成分可能发生变化,因此如不能及时运输和分析测定的水样, 需采取适当的方法保存。较为普遍采用的保存方法有:控制溶液的 pH值、加入化学试剂、冷藏和冷冻。
采取的水样除一部分现场测定使用外,大部分要运送到实验室 进行分析测试。在运输过程中,为继续保证水样的完整性、代表性, 使之不受污染,不被损坏和丢失,必须遵守各项保证措施。根据水 样采样记录表清点样品,塑料容器要塞紧内塞、旋紧外塞;玻璃瓶 要塞紧磨口塞,然后用细绳将瓶塞与瓶颈拴紧。需冷藏的样品,配 备专门的隔热容器,放冷却剂。冬季运送样品,应采取保温措施, 以免冻裂样瓶。
环境监测
【任务目标】
水境监测工作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受领任务——明确目的——现 场调查——方案设计—— 采集样品——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 理——综合评价等内容,最后编写监测报告,并按规定程序报出。
【技能要求】
1.通过水环境监测实训,进一步让学生巩固课本所学知识,进一步掌握 水环境监测中各环境污染因子的水样采集与分析方法、误差分析、数据处理 等技能。
四、监测点布设、监测时间和采样方法
1. 监测点布设:根据监测目的和监测项目设置监测断面和采 样点,并结合水域类型、水文、气象、环境等自然特征,综合诸多
方面因素提出布点方案,在研究和论证的基础上确定。 2. 监测时间与频率:监测目的和水体不同,监测的频率往往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某城市经济开发区日处理量 4万m3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教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给水排水工程学号: 200940320116学生姓名:盛畅指导教师:白翠萍2012年12月09日目录目录 (1)第一章概论 (2)1.1设计任务和工程概况 (2)1.2基本资料 (2)第二章污水处理与污泥处理工艺设计方案 (3)2.1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3)2.2污泥处理工艺流程 (3)2.3设计的基本流程图 (3)第三章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 (4)3.1格栅设计 (4)3.2污水提升泵房设计 (6)3.3沉砂池设计 (6)3.4初次沉淀池设计 (8)3.5曝气池及曝气系统设计 (10)3.6二次沉淀池设计 (14)3.7消毒池设计 (16)第四章污泥处理构筑物设计 (19)4.1污泥量的计算 (19)4.2污泥回流泵房设计 (19)4.3污泥重力浓缩池设计 (19)4.4污泥池设计 (21)4.5污泥脱水机房设计 (23)第五章污水处理厂总体布置 (24)5.1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 (24)5.2污水处理厂高程布置 (24)5.3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一览表 (25)总结 (26)参考文献 (26)附图第一章概论1.1 设计任务和工程概论1.1.1 设计题目某城市经济开发区日处理量4万m3污水处理工程设计1.1.2 设计内容1.设计规模:设计日平均污水流量Q=40000m3/d2.进水水质:COD Cr=350mg/L,BOD5 =180mg/L,SS =120mg/L,NH3-N = 35mg/L,pH=7.0~8.53.污水处理要求:污水经二级处理后应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出水:CODCr ≤ 60mg/L,BOD5≤20mg/L,SS≤20mg/L,NH3-N≤8mg/L1.2 基本资料1.2.1气象资料该市地处内陆中纬度地带,气候适宜,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建设项目对水生生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影响专题评价管理规范

建设项目对水生生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影响专题评价管理规范

根据《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农业部令2011年第1号)以及《环境保护部、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水生生物资源保护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3〕86号)的有关要求,为进一步指导和规范建设项目对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影响专题论证工作,我部组织编制了《建设项目对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海水)影响专题论证报告编制指南(试行)》(附件1)和《建设项目对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淡水)影响专题论证报告编制指南(试行)》(附件2)。

现印发给你们,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专题论证报告编制要求水利工程、航道、闸坝、港口建设及矿产资源勘探和开采等建设项目涉及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的,或者在保护区外从事有关工程建设活动可能损害保护区功能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编制专题论证报告,并将报告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重要内容。

(一)专题论证报告编制单位(以下简称“编制单位”)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具有水生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相关专业的高级技术人员3名以上,中级技术人员5名以上;其中专题论证报告负责人应具有高级职称,并从事水生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相关研究5年以上。

2.具备水生生物和水域生态环境专门研究机构或实验室,以及必备的实验仪器、现场调查设备和其他相关工作条件,能够独立开展水生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调查评价工作。

3.具备涉渔工程环境影响专题评价方面的工作经验,掌握评价区域内的水域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等方面的基础资料。

4.掌握国家与地方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产业规划、标准规范和技术文件,能够全面、准确、客观、公正地完成专题论证报告编制工作,并对所编制的报告负责。

(二)专题论证报告编制参照《建设项目对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影响专题论证报告编制指南(试行)》执行。

二、专题论证报告审查和监督落实(一)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委托符合上述条件的单位编制专题论证报告,并向保护区所在地省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审查申请;如保护区由海区渔政局或流域渔业管理机构负责管理的,则直接向上述单位提出申请。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

大连海洋大学课程设计报告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大连东方名苑建设单位(盖章):大连东方房地产开发公司编制日期:2015年9月5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

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评价单位:大连环境保护公司 (公章) 项目负责人:王选河建设项目基本情况环境影响分析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包括“以新代老”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结论与建议建议施工期间要求施工方在工地四周设置护围屏障,以降低噪声、扬尘对环境的影响,同时要按照有关规定对挖掘机、空压机等施工机械的作业时间严格控制;对于排出的泥浆水,建议在施工现场挖一临时贮存池,经沉淀处理后将上清液回用。

为避免扬尘,要求施工单位加强对建材堆放的管理。

严禁抛撒建筑垃圾,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并运到指定的垃圾处理场处置;不能及时清运的,应在施工工地设置临时密闭性垃圾堆放场地进行保存;运输沙、石、水泥、土方、垃圾等易产生扬尘物质的车辆,必须封盖严密,严禁撒漏,车辆进出口应用钢板和草垫进行覆盖防止车辆夹泥进出。

同时应经常保持和维护施工道路路面的清洁、湿润以减少车辆产生的扬尘污染。

2014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雨水控制利用评价指标介绍

2014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雨水控制利用评价指标介绍

2014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雨水控制利用评价指标介绍杜晓亮曾捷李建琳吕石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院,北京100013)0前言绿色建筑关注水环境改善与水资源利用,雨水控制利用也因此在绿色建筑中得到更多更深层次的关注。

即将实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以下简称“新标准”)基于低影响开发的理念,在“节地与室外环境”、“节水与水资源利用”两个章节对雨水控制利用提出了系统性的评价指标以及相应的技术措施,评价指标的设置更加科学合理,有助于更好地实现绿色建筑在雨水控制利用方面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1低影响开发与绿色建筑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Development,LID)是20世纪9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暴雨管理和面源污染处理技术,旨在通过分散、小规模的源头控制机制和设计技术来达到对暴雨所产生的径流和污染的控制,使开发地区尽量接近于开发前的自然水文循环状态,其关键在于原位收集、自然净化、就近利用或回补地下水。

从其技术理念和宗旨可以看出,低影响开发注重雨水管理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经过多年的实践运用,该方法在美国、西欧等地得到广泛运用,并有众多代表性案例。

绿色建筑的理念之一是要求最大限度地实现节水、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其中就包含了雨水控制利用的要求,与低影响开发理念所追求的目标相一致。

因此将低影响开发的理念融入绿色建筑的雨水控制利用,将有助于解决目前我们所面临的水环境及水资源难题。

2低影响开发原则下的雨水控制利用措施与传统的雨水控制利用措施相比,低影响开发推崇的措施更注重因地制宜,追求实现接近于自然状况下的水文循环、低耗能且生态化.我们将此类措施称为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它是由诸如林荫街道、湿地、公园、林地、自然植被区等开放空间和自然区域组成的相互联系的网络,此类设施有: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屋顶绿化、植被浅沟、雨水截流设施、渗透设施、雨水塘、雨水湿地、景观水体、多功能调蓄设施等.绿色雨水基础设施有别于传统的“灰色”雨水设施(雨水口、雨水管道等),能够以自然的方式控制城市雨水径流、减少城市洪涝灾害、控制径流污染、保护水环境.例如雨水花园,它是自然形成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用于收集来自屋面或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土壤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或补给景观用水、冲厕用水;又如下凹式绿地(也称低势绿地),它低于周围路面,可承接和储存雨水,达到调节径流、补充地下水以及削减径流污染物的作用。

水质监测毕业论文

水质监测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荆马河水质监测与评价Jing landmark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班级给排水121学生XX指导教师职称导师单位论文提交日期XX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课题名称荆马河水质监测与评价课题性质实验论文班级给排水121学生XX学号指导教师导师职称一.选题意义及背景水是生命之源,当今社会对于水源保护的理念深入人心,水质监测是又是检测水体健康的重要手段,XX荆马河作为京杭大运河分支,流经XX鼓楼老工业区,具有治理和保护代表性,是XX政府经济与环保两手抓的重点治理对象,经过一年治理期治理效果明显。

本文就荆马河现在的水体情况,进行监测,希望对于接下来的治理和保护提出意见和依据。

二.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内容:1、论文选题2、论文概述3、初步设计4、实地勘测5、实验选择6、实验准备7、实验记录8、数据分析9、水质评价10、修改完善三.计划进度:2014年10月13日---10月19日:论文选题、论文概述2014年10月20日---10月20日:论文概述、初步设计2014年10月21日---10月26日:初步设计、实地勘测2014年10月27日---11月02日:实验选择、实验准备2014年11月03日---11月09日:实验进行、实验记录2014年11月10日---11月16日:数据分析、水质评价2014年11月17日---11月23日:水质评价、修改完善四.毕业设计(论文)结束应提交的材料:1、毕业设计(论文)2、毕业设计书3、论文真实性承诺及指导教师声明指导教师教研室主任2014 年月日2014年月日论文真实性承诺及指导教师声明学生论文真实性承诺本人X重声明:所提交的作品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内容真实可靠,不存在抄袭、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HydroMPM模型及其在地表水评价中的应用-国家环境保护

HydroMPM模型及其在地表水评价中的应用-国家环境保护

汊点方程
汊点处各支流要同时满足流量衔接条件和动力衔接条件:
Q
i 1
m
i
0
Z1 Z 2 Z m
原理与方法
数值方法
采用Preissmann差分格格式:
FM 1 n n 1 n 1 1 Fi n Fi Fi 1 Fi 1 2
一维水动力学模型
n+1 M M

)t (1-




t

F 1 n 1 n n Fi n 1 Fi 1 Fi Fi 1 t 2t



n

xi i+1Fra bibliotektF 1 n 1 n 1 n n Fi 1 Fi 1 Fi 1 Fi x xi
联解计算模式
与MIKE Flood类似,一维~二维联解模式包括“上下游型”
“上下游型”联 一般河段 - 重点河段 - 一般河段的重点区域嵌套水流水 解水动力、污染 质模拟,河网 - 河口 - 外海耦合的水流水质模拟分析, 物输运模拟 河道-水库(湖泊)耦合的水流水质模拟分析等 “侧向型”联解 蓄滞洪区和防洪保护区等洪水风险分析计算、溃堤及 水动力模拟 漫堤洪水演进模拟、河口风暴潮洪水风险分析计算等。
Junction
DM_DeadAreaMinWidth
Manning Monitor sluice.txt RainCoe RainStation
整体文件结构
IN1D
Setting Output Manning Monitor Psource
HydroMPM 程序具有通用 性,但需要通过修改文本
Sed
联解模型

环评-2014-技术方法(重点整理)

环评-2014-技术方法(重点整理)

第一章生态破坏型项目工程分析时段/内容/基本要求:1、时段:涵盖(勘察期、施工期、运营期、退役期);重点(施工期、运营期)。

2、内容:工程概况;项目初步论证;影响源识别;环境影响识别;环保方案分析;其他分析。

2-1、工程概况:内容(介绍工程名称/建设地点/性质/规模,给出经济技术指标;介绍工程特征,给出工程特征表;完全交待项目组成,给出项目组成表;阐述施工和营运方案,给出工程布置示意图;比选方案);基本要求(应给出工程基本图件→地理位置图/总平面布置图/施工平面布置图/物料含土石方平衡图/水平衡图)。

2-2、项目初步论证:内容(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环境政策/相关规划符合性;选址选线/施工布置和总图布置合理性;清洁生产和区域循环经济可行性,提出替代或调整方案);基本要求(从宏观方面进行论证,必要时提出替代或调整方案)。

2-3、影响源识别:内容(工程行为识别;污染源识别;重点工程识别;原有工程识别);基本要求(影响源分析时,应尽量给出定量或半定量数据)。

2-4、环境影响识别:内容(社会环境影响识别;生态影响识别;环境污染识别);基本要求(应结合项目自身环境影响特点、区域环境特点和具体环境敏感目标综合考虑)。

2-5、环保方案分析:内容(施工和营运方案合理性;工艺和设施的先进性和可靠性;环保措施的有效性;环保设施处理效率合理性和可靠性;环保投资估算及合理性);基本要求(从经济/环境/技术/管理方面来论证环保方案的可行性;对于改扩建工程,应明确以新带老环保措施)。

2-6、其他分析:内容(非正常工况分析;事故风险识别和源项分析;防范与应急措施);基本要求(可在工程分析中专门分析,也可纳入其他部分或专题进行分析)。

生态影响源和强度分析:根据(评价项目自身特点、区域的生态特点、评价项目与影响区域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内容(可能产生重大/间接/累积生态影响;与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有关;可能造成重大资源占用和配置的工程行为)。

有关于水环境监测技术的书籍

有关于水环境监测技术的书籍

有关于水环境监测技术的书籍1.《水环境监测技术》-李娟、林芳莉、夏宏生,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3年12月01日2.《水环境检测》-姚运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5月3.《水环境监测与评价》-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8月4.《水环境监测实用教程》-黄卫,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年7月5.《水环境监测与分析》-吴邦灿、李家保,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年8月6.《水环境监测技术问答》-杨卫芳,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年3月7.《水环境监测实验教程》-陈明、杨春红,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3年7月8.《水环境监测与保护》-杨丽萍、孙丽娟,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9.《水环境监测与评价规范》-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年6月10.《水质监测技术问答》-高娟,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年5月11.《水环境监测实用教程》(第二版)-黄卫,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年7月12.《水环境监测与分析实验教程》-吴邦灿、李家保,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年8月13.《水环境监测技术与实践》-周怀东、李倩倩,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6年4月14.《水环境监测技术发展概述》-杨海燕、王红昆,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年7月15.《水环境监测与保护专业实训教程》-杨丽萍、孙丽娟,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8年8月16.《水质自动监测技术概述》-王春梅、张玉忠,化学工业出版社,2019年9月17.《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与实践》-刘星、李青云,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20年6月18.《水质自动监测技术应用与实践》-王春梅、张玉忠,化学工业出版社,2021年4月19.《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技术与应用》-徐洪斌、吴邦灿、曹彦文,化学工业出版社,2022年3月20.《水环境监测与保护专业实验教程》-杨丽萍、孙丽娟,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23年4月21.《水质监测技术与管理》-张明时、王丽娟,化学工业出版社,2024年6月22.《水环境监测新技术与实践》-刘星、李青云,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25年8月23.《水质监测方法与实践》-杨卫芳、陈明,化学工业出版社,2026年4月24.《水环境监测与分析案例教程》-吴邦灿、李家保,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27年7月25.《水环境监测实用案例解析》-高娟、陈明、黄卫等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7 。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环办〔2014〕34号附件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环办〔2014〕34号附件

附件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1 适用范围本指南规定了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以下简称环境风险)评估的内容、程序和方法。

本指南适用于对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已建成投产或处于试生产阶段的)企业进行环境风险评估。

评估对象为生产、使用、存储或释放涉及(包括生产原料、燃料、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催化剂、辅助生产物料、“三废”污染物等)附录B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及临界量清单中的化学物质(以下简称环境风险物质)以及其他可能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化学物质的企业。

本指南不适用于下列情况的环境风险评估:1)涉及核设施与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单位;2)从事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经营活动的单位;3)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车辆或单位;4)尾矿库;5)石油天然气开采设施;6)军事设施;7)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城镇燃气管道;8)加油站、加气站;9)港口、码头。

2 规范性文件本指南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2.1法律法规、规章、指导性文件《环境保护法》;《突发事件应对法》;《安全生产法》;《消防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17号);《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1号);《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5号);《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环发〔2013〕20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最新年本);《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目录》(2013年完整版);《关于督促化工企业切实做好几项安全环保重点工作的紧急通知》(安监总危化〔2006〕10号)。

2014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雨水控制利用评价指标介绍

2014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雨水控制利用评价指标介绍

2014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雨水控制利用评价指标介绍杜晓亮曾捷李建琳吕石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院,北京100013)0前言绿色建筑关注水环境改善与水资源利用,雨水控制利用也因此在绿色建筑中得到更多更深层次的关注。

即将实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以下简称“新标准”)基于低影响开发的理念,在“节地与室外环境”、“节水与水资源利用”两个章节对雨水控制利用提出了系统性的评价指标以及相应的技术措施,评价指标的设置更加科学合理,有助于更好地实现绿色建筑在雨水控制利用方面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1低影响开发与绿色建筑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Development,LID)是20世纪9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暴雨管理和面源污染处理技术,旨在通过分散、小规模的源头控制机制和设计技术来达到对暴雨所产生的径流和污染的控制,使开发地区尽量接近于开发前的自然水文循环状态,其关键在于原位收集、自然净化、就近利用或回补地下水。

从其技术理念和宗旨可以看出,低影响开发注重雨水管理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经过多年的实践运用,该方法在美国、西欧等地得到广泛运用,并有众多代表性案例。

绿色建筑的理念之一是要求最大限度地实现节水、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其中就包含了雨水控制利用的要求,与低影响开发理念所追求的目标相一致。

因此将低影响开发的理念融入绿色建筑的雨水控制利用,将有助于解决目前我们所面临的水环境及水资源难题。

2低影响开发原则下的雨水控制利用措施与传统的雨水控制利用措施相比,低影响开发推崇的措施更注重因地制宜,追求实现接近于自然状况下的水文循环、低耗能且生态化。

我们将此类措施称为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它是由诸如林荫街道、湿地、公园、林地、自然植被区等开放空间和自然区域组成的相互联系的网络,此类设施有: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屋顶绿化、植被浅沟、雨水截流设施、渗透设施、雨水塘、雨水湿地、景观水体、多功能调蓄设施等。

(完整word版)某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_secret

(完整word版)某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_secret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环境工程80702姓名、学号:陈佩佩05环评项目名称:横峰浦丰纸业有限公司利用废纸和商品浆造纸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设计工作内容:1、以江苏为地域背景,以现时为时间背景,完成报告书的修改稿2、提出进一步修改所需资料清单设计指导书: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指导老师:刘臣辉成绩形式(40%)内容(50%)排版(10%)总分12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名称: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二、课程设计时间:一周。

三、设计依据的技术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四、设计工作内容1.按照导则,结合讲课中提出的要求,对提供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修改,提出修改稿。

2.提出进一步修改所需项目清单。

五、“修改稿”的具体要求1.项目设计背景:该项目在江苏建设;项目建设方为“横峰浦丰纸业有限公司”;环境评价工作始于2010年5月1日。

评价工作承担单位为“扬州大学环境咨询中心”,具有环境影响评价乙级资质;承担环境监测工作的单位为“扬州大学测试中心”,环境监测工作于2010年五月完成,环境监测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

报告书初稿于2010年6月完成,现需要修改。

2.内容要求:认真阅读整本报告书,对照相关“导则”,结合讲课中提出的技术要求,修改报告书。

3.形式要求:(1)报告书名称:横峰浦丰纸业有限公司利用废纸和商品浆造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修改稿)。

(2)要求在word修订格式下修改,并在修订格式下打印提交作业,并提交修订格式的电子稿。

六、资料清单具体要求。

在修改过程中,对于需要修改但是缺乏资料的问题,或者尚需做调研但是没有条件的问题,提出需要补充调研的资料清单,并说明一旦获取该资料后如何开展评价工作。

例如:(1)项目周围敏感目标情况。

需要了解项目周围敏感目标(环境保护目标)的方位、距离、规模。

通过现场察看的方式获取该项资料。

获取资料后,编制环境保护目标表,表的格式如下:(略)。

中国地质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地质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地质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204053032.课程中文名称:环境评价C课程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C3.面向对象:环境工程、环境工程(菁英班)、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实验班、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4.开课学院(课部)、系(中心、室):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5.总学时数:环境评价C001:48、环境评价C002:32讲课学时数:32,实验学时数:环境评价C001:166.学分数:环境评价C001:3、环境评价C002:27.授课语种:中文,考试语种:中文8.教材:朱世云主编,环境影响评价,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二、课程内容简介环境评价是贯彻环境保护这项基本国策,通过评价查清项目拟在地区的环境质量现状,针对项目的工程特征和污染特征,预测项目建成后对当地环境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及其范围和程度,从而制定避免污染、减少污染和防止破坏的对策。

本课程主要介绍我国环境标准的体系,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水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噪声与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及具体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写。

三、课程的地位、作用和教学目标《环境评价》是环境工程学的重要内容,是一门重要的专业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了解环境评价的重要意义、理解环境评价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以及环境评价标准;重点掌握建设项目环境评价和规划环境评价的基本方法,掌握环境评价报告书编写的方法,使学生初步具有从事环境评价工作的基本技能。

四、与本课程相联系的其他课程环境监测;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噪声污染和防治。

五、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了解环境评价的重要意义、理解环境评价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以及环境评价标准;掌握环境评价的方法及其应用,掌握环境评价报告表编写的方法。

六、考核方式与评价结构比例课堂出勤及回答问题20%;随堂测验20%;课程报告60%。

七、教学参考资料朱世云编,环境影响评价,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年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培训教材,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2010年版;程胜高编,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规划,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八、教学进度与内容安排。

水环境保护现代化评价

水环境保护现代化评价

水环境保护现代化评价作者:刘长升别君霞黄玫来源:《科技资讯》 2014年第4期刘长升别君霞黄玫(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72)摘要:立足于建立全面统一的水利现代化评价体系,从水环境保护现代化的内涵意义出发,基于水环境的水源、资源、纳污、生态4个主要功能过程,兼顾考虑社会调节活动对水环境功能的影响,采用理论分析和指标频率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水环境保护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关键词:水利水环境现代化评价体系中图分类号:TV2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a)-0223-02水利现代化评价是现代化建设有力的科学保障,为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指明方向。

近年来国内外水利现代化研究在不断深入,但系统全面地研究水利现代化标准及评价方面的工作才刚起步。

根据我国提出的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针对目前水利的现状、问题和总体目标,虽然有些省在探索水利现代化的评价方法及其评价指标体系,但其理论依据和指标体系都不尽相同,缺乏地域可比性,不利于统一管理和发展方针的制定,至今我国都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水利现代化的客观标准和评价体系[1]。

本文对水环境保护现代化问题展开探讨,重在研究水环境保护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从而建立水环境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1 水环境保护现代化内涵水环境保护现代化指具有较高的科学的水污染治理水平,使水资源按确定的功能保持应有的水质标准。

水环境保护现代化的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为支持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各类用水要求提供适当保证程度的、质和量都可满足需要的水供应;在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同时注重其对有关生态和环境的影响;针对水环境恶化、废污水增加和生态破坏并存的局面,采用现代化的管理体制和高科技技术推行合理用水和节约用水,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治理水土流失现象;加强对污染推行源头控制,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加强水土流失治理,构造人与自然有机结合,和谐相处,使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在空间上优化、时间上无限可持续发展的优美与舒适的生态环境。

环评教材

环评教材

第一章概论第一节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我们讨论的环境,是以人为主体的环境,即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问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是指人类以外的整个外部世界。

生物科学和生态学通常所称的环境是以生物为主体,环境就是围绕着生物有机体的周围的一切。

从某种意义上说,随着主体的不同,环境的各个组成因素或成分均可以是互为环境。

例如,人类与生物之间就是互为环境,离开主体的环境是没有意义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二条规定: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在其他相关的一些环境保护法规中,有时把环境中应当保护的对象或环境要素等称为环境,但环境不只限于这些内容。

二、环境质量环境质量表述环境优劣的程度,指一个具体的环境中,环境总体或某些要素对人群健康、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适宜程度的量化表达。

环境质量是因人对环境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评定环境的一种概念。

因此环境质量包括综合环境质量和各要素的环境质量,如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等。

各种环境要素的优劣是根据人类要求进行评价,所以环境质量又是同环境质量评价联系在一起,即确定具体的环境质量要素进行环境质量评价,用评价的结果表征环境质量。

环境质量评价是确定环境质量的手段、方法,环境质量则是环境质量评价的结果。

同时,要进行评价就必须有标准,这样就产生了与环境质量紧密相关的环境质量标准体系。

三、环境容量环境容量是指对一定地区,根据其自然净化能力,在特定的产业结构和污染源分布的条件下,为达到环境目标值,所允许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

根据不同环境要素,环境容量又分水环境容量、大气环境容量和土壤环境容量等。

四、环境影响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水污染课程设计(A2O).

水污染课程设计(A2O).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50000m3/d A2/O工艺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学院(部):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3年1 月7日50000m3/dA2/O工艺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摘要:本设计内容为50000m3/dA2/O工艺污水处理厂的工艺设计,其处理对象主要为生活污水,要求城市污水经处理后,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

本污水处理厂主要工艺流程为:污水先由中格栅进水后进入泵房与细格栅,再经沉砂池和平流式初沉池进入二级处理,即A2/O生化反应池,然后进入沉淀池(辐流式二沉池)沉淀出水,出水经紫外消毒后直接排放;剩余污泥经污泥处理系统浓缩脱水后外运做最终的处置。

关键词:污水处理;A2/O;污泥浓缩;污泥脱水;辐流式二沉池第一章设计任务书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50000m3/d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A2/O)二、原始资料1. 设计规模Q=50000m3/d2. 水质情况:BOD5=300mg/L COD Cr=600 mg/L SS=250 mg/L 氨氮=40 mg/L磷酸盐(以P计)=10 mg/L pH=6~93.气象与水文资料:风向:多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水文:降水量多年平均为每年2370mm;蒸发量多年平均为每年1800mm;地下水水位,地面下6~7m。

年平均水温:20℃4.厂区地形:污水厂选址区域海拔标高在19-21m左右,平均地面标高为20m。

平均地面坡度为0.3‰~0.5‰,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

三、出水要求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BOD5≤20mg/L COD Cr≤60 mg/L SS≤20mg/L 氨氮≤15mg/L磷酸盐(以P计)≤0.5mg/L四、设计内容1.方案确定按照原始资料数据进行处理方案的确定,拟定处理工艺流程,选择各处理构筑物,说明选择理由,进行工艺流程中各处理单元的处理原理说明,论述其优缺点,编写设计方案说明书。

2.设计计算进行各处理单元的去除效率估算;各构筑物的设计参数应根据同类型污水的实际运行参数或参考有关手册选用;各构筑物的尺寸计算,要求说明书中有计算草图;设备选型、效益分析及投资估算。

呼伦湖主要入湖河流克鲁伦河丰水期污染物通量(2010-2014)

呼伦湖主要入湖河流克鲁伦河丰水期污染物通量(2010-2014)

呼伦湖主要入湖河流克鲁伦河丰水期污染物通量(2010-2014)李卫平;陈阿辉;于玲红;杨文焕;殷震育;杨培峰;焦丽燕【摘要】为控制呼伦湖的水体恶化趋势,利用2010-2014年的水质监测数据首次对呼伦湖的主要入湖河流——克鲁伦河丰水期(6-8月)氨氮、总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等污染物的入湖通量进行详细研究.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对水质进行评价,通过等标污染负荷确定入湖口的首要污染物,利用相关性分析研究水质、水量、污染物通量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克鲁伦河入湖口水体受总氮与化学需氧量污染较为严重,均处于Ⅴ类或劣Ⅴ类水平,总磷浓度整体处于Ⅲ~Ⅳ类水平.污染物入湖通量有逐年递增之势,2014年稍有下降,总氮的等标污染负荷最高,为入湖口的主要污染物.入湖口水质与水量呈现出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水量是影响污染物入湖通量的关键因子,而入湖水质则是影响入湖通量的主要影响因子控制总氮及化学需氧量的入湖通量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合理控制放牧、将村镇的污废水处理后达标排放是减轻河湖水体污染的当务之急.【期刊名称】《湖泊科学》【年(卷),期】2016(028)002【总页数】6页(P281-286)【关键词】呼伦湖;克鲁伦河;水质;水量;污染物通量【作者】李卫平;陈阿辉;于玲红;杨文焕;殷震育;杨培峰;焦丽燕【作者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包头014010;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包头014010;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包头014010;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包头014010;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包头014010;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包头014010;山东晖泽水务(青州)有限公司,潍坊262500【正文语种】中文©2016 by Journal of Lake Sciences呼伦湖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西部的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和满洲里市之间,是中国第四大淡水湖,也是内蒙古第一大湖.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湖体水质不断恶化,水位持续下降,湿地萎缩,水域污染严重,目前水体已呈中度富营养化水平,严重威胁着周边地区的水环境安全.入湖河流是湖泊污染物的主要来源[1-2],陆源污染物随河流输送到湖体会导致湖体富营养化、生态系统受损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发生[3-5],因此研究主要入湖河流的水质变化趋势、污染物入湖通量及其主要影响因子对湖体污染治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6-8].克鲁伦河是呼伦湖的主要入湖河流,目前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流域不同草场利用方式下土壤性状的变化方面,没有对其国内河段水体进行过详细研究.由于气候原因,克鲁伦河10月底至次年4月处于断流状态,因此研究其丰水期(6-8月)污染物入湖通量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可为呼伦湖水体的治理与保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呼伦湖(48°30′40″~49°20′40″N,117°0′10″~117°41′40″E)位于呼伦贝尔市,呈不规则斜长方形,湖面面积为2339 km2,长度为93 km,最大宽度为41 km,平均水深为5.7 m,最大水深为10 m.其湖水补给除大气降水外主要靠克鲁伦河和乌尔逊河注入(图1).但近年来乌尔逊河由于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径流量不断减小接近断流,所以克鲁伦河成为呼伦湖的主要入湖河流.克鲁伦河发源于蒙古人民共和国的肯特山东麓,在中游乌兰恩格尔西端进入中国境内,流经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右旗,东流注入呼伦湖,全长1264 km,在我国境内206 km,流域面积7153 km2.2.1 样品采集为避免湖体对入湖河流造成的影响,根据入湖通量计算的水文水质断面布设原则[9],水质监测断面设置在距入湖口1000 m处(图1),开展为期5年(2010-2014年)的水质、水量监测.依据《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的方法进行采样[10],水样采集后于低温下保存立即送回实验室进行监测分析.2.2 监测频率与方法2010-2014年对克鲁伦河丰水期(6-8月)的水质、水量进行监测,水质监测频率为每月1次,监测时间避开了降雨等恶劣天气,水质较为稳定,水量监测频率为每天1次,采用每年丰水期水质、水量监测结果的平均值进行分析研究.主要的监测指标为氨氮(NH3-N)、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Cr)和流量等,因克鲁伦河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即为沿途发达畜牧业导致的大量有机物,CODMn只能反映部分有机污染物的污染水平,因此实验选用CODCr作为监测指标更能反映克鲁伦河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状况.具体测定方法如表1所示.2.3 首要污染物及污染分担率计算方法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对克鲁伦河的水质进行评估,单因子污染指数(Pi)表示污染物实测浓度与水质标准的比值,可通过式(1)计算;污染分担率(Ki)为第i项污染因子在诸污染因子中的分担率,可用式(2)计算[11]:式中,i为污染因子;Pi为污染指数;m为参与评价的污染因子基数;Ci为污染因子i的实测浓度;Si为污染因子i的评价标准值,采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的III类水质标准.2.4 污染物通量估算方法污染物通量是指水体中的各污染物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总质量,是水环境水文、地质、化学及生物等综合作用的结果[12].克鲁伦河在我国境内无支流汇入,也不受工农业及矿业等污染源的影响,水质水量总体较为稳定,所以采用月积累法对其污染物入湖量进行估算,具体计算方法为[13-14]:=1式中,Wij为第i种污染物第j年丰水期的总通量(t),Cij为第i种污染物第j年丰水期的月平均浓度(mg/L),Qij为第j年丰水期的月平均流量(m3),k为月份数.3.1 水质状况分析根据2010-2014年监测期间克鲁伦河入湖口断面处丰水期的水质监测结果对其水质进行评价(以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为评价标准),评价结果和水质因子污染分担率(表2)表明,克鲁伦河入湖口水体受TN和CODCr污染较为严重,均处于V类或劣V类水平,是由于河岸两侧发达畜牧业导致的大量有机物入河所致.NH3-N 2012年污染最严重,与当年居民生活废水入河量增大有关.TP浓度整体处于Ⅲ~Ⅳ类水平.2010年水体的首要污染物为CODCr,分担率为38.14%,2011-2014年首要污染物为TN,污染分担率为34.93%~39.84%,其次为CODCr,水质有恶化的趋势.3.2 入湖水量变化趋势分析由2010-2014年丰水期克鲁伦河入湖水量变化趋势可见(图2a),2013年入湖水量猛增,最高达24.88×107m3,最低值出现在2010年,为9.85×107m3,是2013年的39.6%,丰水期年均入湖水量为16.07× 107m3.2010年以来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主要是由当地气候变化所致,2012年以后当地雨水增多,径流量明显增大.3.3 水质水量相关性分析一般情况下水质与水量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即水量越大污染物被稀释,浓度会越低.但2010-2014年丰水期克鲁伦河的水质与其入湖水量呈正相关(图2b),这是因为克鲁伦河水体的主要污染源为沿途克尔伦苏木及新巴尔虎右旗居民排放的生活污废水及两岸发达畜牧业带来的大量污染物,径流量大的年份降雨较多,雨水将河流两岸土壤中久积的污染物冲入河水中,引起水体中污染物浓度发生改变,点源污染常年固定排放而非点源污染变化性较强,从而导致水体中水质与水量无显著相关性(P>0.05),符合水体受点、面源共同影响的特点.3.4 污染物入湖通量分析2010-2014年克鲁伦河丰水期污染物入湖通量计算结果见图3.从整体来看,2010-2013年污染物入湖通量逐年递增,2014年稍有下降趋势.NH3-N、TN、TP和CODCr的入湖通量分别为 78.79~370.71、162.5~626.97、17.55~54.74、3754.73~10474.37 t.入湖断面的污染输出是所在河道和流域的点源与非点源污染的综合表现,因此在污染物入湖通量估算的基础上计算河流入湖口的等标污染负荷比可识别入湖口的主要污染物,从而确定需重点控制的污染因子[15].对丰水期各污染物年均通量按Ⅲ类水质标准进行等标计算,结果可知,TN的等标污染负荷最高(为397.63 t),丰水期年均通量为397.63 t,占呼伦湖总污染物入湖量的5.67%,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CODCr等标污染负荷为317.48 t,年均通量为6349.54 t;NH3-N、TP等标污染负荷分别为234.83、168.95 t,年均通量分别为234.83、33.79 t.呼伦湖现已处于中度富营养化水平,水体自净能力下降,污染物的输入一定程度上影响湖体营养盐水平及结构.因此,欲控制呼伦湖的水体污染首先应控制克鲁伦河TN和CODCr的入湖量.3.5 污染物入湖通量与水质、水量相关性分析污染物入湖通量估算的误差主要来源于水质、水量、采样点的代表性、水质分析方法、监测频率等因素[16],而水质和水量是影响污染物入湖通量的2个主要因素,通过相关性分析可以了解其对入湖通量的影响,进而找出入湖通量的关键影响因子.2010-2014年丰水期各污染物入湖通量与入湖河道水质的相关系数分析可知(图4),入湖通量与NH3-N、TN和TP浓度的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在0.6268~0.6691之间,与 CODCr的相关性较差,相关系数仅为0.2752.2010-2014年丰水期各污染物入湖通量与入湖水量的相关系数分析可知(图5),各污染物入湖通量与入湖水量之间的相关性非常显著,相关系数在0.8920~0.9772之间.通过水质、水量与污染物入湖通量的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水量是影响污染物入湖通量的关键因子,而入湖水质则是影响入湖通量的主要影响因子.2010-2014年丰水期克鲁伦河水量变化幅度较大而水质则相对较为稳定,从而加大了水量对入湖通量的影响权重(表2,图2a).克鲁伦河在中国境内河段无支流汇入,径流量的增大主要由降雨引起,其水质受点源和面源污染共同影响,在丰水期径流量较大的年份,由降雨冲刷地表带来的非点源污染物对其入湖通量的贡献很明显.水量的变化是人为无法控制的,因此合理控制放牧、将村镇的污废水处理后达标排放是减轻河湖水体污染的当务之急.3.6 污染物入湖通量精度分析河流污染物的瞬时通量是该时刻河流流量与污染物浓度的乘积,但获得长时段的通量则需要对长时段的瞬时通量进行累积.大多数水文站均可对河流的流量进行连续积累的监测,但无法对水质进行长时间连续监测,从而导致污染物通量的计算存在一定的偏差[17].上述分析可知,克鲁伦河污染物入湖通量与入湖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径流量的变化对污染物的入湖通量影响非常显著.由于监测时间避开降雨等恶劣天气,沿途点源排放入河量较稳定,经实验测定由降雨引起的非点源污染物入河对水质的影响较小,因为降雨同时导致河流径流量的增加,从而使克鲁伦河水体水质整体变化幅度不大,水质较为稳定.另外,克鲁伦河水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即为沿途发达畜牧业导致的非点源污染,因此采用公式(3)对丰水期克鲁伦河污染物的入湖通量进行计算,更能突出径流量时均变化对估算结果的影响,同时也能突出非点源污染对污染物通量的贡献,这与Moatar等[18]的研究结果一致.克鲁伦河在中国境内河段两侧人口稀少,流域内放牧规律,河流水质总体比较稳定.影响污染物入湖通量的主要是入湖水量的变化,计算中径流量的测定为每天1次,由于条件所限不可能完成对水质进行每天的监测,因此将每月监测的水质浓度作为月平均浓度来计算入湖通量对计算结果确实会带来一定偏差,但对于克鲁伦河水体来说,其水质相对较为稳定变化较小,所以计算结果的误差也相对较小,可以真实反映入湖通量水平,估算结果较为准确,符合水体实际污染水平.1)2010-2014年丰水期(6-8月)克鲁伦河入湖口水体受TN和CODCr污染较为严重,均处于V类或劣V类水平,TP浓度整体处于Ⅲ~IV类水平,水体的主要污染源为沿途居民的生活污废水及发达畜牧业导致的大量污染物.2)2010年水体的首要污染物为CODCr,2011-2014年首要污染物为TN,其次为CODCr.污染物入湖通量逐年递增,2014年稍有下降趋势,TN的等标污染负荷最高,入湖通量的计算结果较为准确,与实际污染状况相符合.3)水量是影响污染物入湖通量的关键因子,而入湖水质则是影响入湖通量的主要影响因子.克鲁伦河水质受点源和面源污染共同影响,控制TN和CODCr的入湖量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合理控制放牧、将村镇的污废水处理后达标排放是减轻河湖水体污染的当务之急.【相关文献】[1] Li LQ,Shan BQ,Yin CQ.Stormwater runoff Pollution loads from an urban catchment with rainy climate in China.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Engineering,2012,6(5):672-677.[2] Luo LC,Qin BQ,Yang LY et al.Total inPuts of PhosPhorus and nitrogen by wet dePosition into Lake Taihu,China.Hydrobiologia,2007,581(1):63-70.[3] Zhou JL.Fluxes of organic contaminants from the river catchment into,through and out of the Humber Estuary,UK.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1999,37(3-7):330-342.[4] Zhou MJ,Shen ZL,Yu RC.ResPonses of a coastal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to increased nutrient inPut from the Changjiang(Yangtze)River.Continental Shelf Research,2008,28(12):1483-1489.[5] Gao XL,Song JM.PhytoPlankton distribution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environment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China.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2005,50(3):327-335.[6] Bao X,Watanabe M,Wang QX et al.Nitrogen budgets of agricultural field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basin from 1980 to 1990.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06,363(1/2/3):136-148.[7] Gao L,Li DJ,Ding PX.Nutrient budgets averaged over tidal cycles off the Changjiang(Yangtze River)Estuary.Estuarine 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2008,77(3):331-336.[8] Grimvall A.Time scales of nutrient losses from land to sea-a EuroPean PersPective.Ecological Engineering,2000,14(4):363-371.[9]奚旦立,孙裕生,刘秀英.环境监测: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7-39. [10]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4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1]杨哲,钟晓辉,次新波等.苕溪污染物入湖通量研究.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13,40(2):196-201.[12]田泽斌,王丽婧,李小宝等.洞庭湖出入胡污染物通量特征.环境科学研究,2014,27(9):1008-1015.[13]翟淑华,张红举.环太湖河流进出湖水量及污染负荷(2000-2002年).湖泊科学,2006,18(3):225-230.DOI 10.18307/2006.0305.[14]马倩,刘俊杰,高朋远.江苏省入太湖污染量分析(1997-2007年).湖泊科学,2010,22(1):29-34.DOI 10.18307/2010.0104.[15]郑一,王学军,江耀慈等.环太湖河道水质分析与入湖污染物负荷量估算.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17(1):40-44.[16]纪小敏,闻亮,张鸣等.洪泽湖入湖污染物通量分析.江苏水利,2012,(7):45-47. [17]郝晨林,邓一祥,汪永辉等.河流污染物通量估算方法筛选及误差分析.环境科学学报,2012,32(7):1670-1676.[18] Moatar F,Meybeck M.Riverine fluxes of Pollutants:Towards Prediction of uncertainties by flux duration ptes Rendus Geosciences,2007,339(6):367-38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进行的同 时下达,学 生在平时即 进度 可进行相应 计划 的基础资料 安排 的收集。 集中: 2014.12.29收 集基础资料 2014.12.30-2015.1.1 进行具体评 价 2015.1.2成果 整理 2014.1.3提交 成果
7) 得出结论。 2. 质量要求: 1) 要求对水环境影响进行系统评价; 2) 解决方案符合环境要求; 3) 要求评价过程符合生态环评基本要求;
Ecology,1993;3:209-212
设计成果要求: 要求有评价结果,针对结果提出相应对策。
完成8000—10000字的课程设计。
起止日期
要求完成的内容及质量
本设计采 1. 设计内容:
用分散与集中 1) 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结合的方法。 2) 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分散:任务书 3) 水污染结果分析
在理论课程进 4) 治理措施
行的同时下
2. 质量要求:
达,学生在平 1) 对污染源和水体水质进行调查,分析成因及
进 时即可进行相 其对环境的危害; 度 计 应的基础资料 2) 设计成果符合环境要求;
划 的收集。
3) 设计合理可行;
安 集中: 排 2014.12.29收
集基础资料
2014.12.30-
审核(系 主任)
批准(院长)
河北工程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4年秋季学期
课题 名称
栾城县地下水水环境质量评价
指导教 师
马保国
学生 姓名
何威
水文与
院别 水电学院 专业
班级 2011-02
水资源
课题概述: “水环境评价与保护”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
课之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紧密随着人类社会相继出现的 环境问题而发展起来的新兴科学,因此本课程的课程设计,主要进行 水环境评价与保护课程设计,通过课程设计,具体进行水环境质量现 状评价和影响预测实例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水环境保护措施。课程 设计可以巩固学生课堂所学内容,并将水环境评价与水环境保护的理 论与环境问题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要求学生既 运用课堂所授的理论,又要查阅有关文献,上机,写出课程设计报 告,使学生既能够巩固课堂理论知识,又培养出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 的能力,可以为学生今后从事更高层次的科学研究打下一个坚实的基 础。
perspective of riparian zones, Bioscience,1991;41:540-551
[12] Naiman R J, Decamps H, Pollock M. The role of riparian
corridor in maintaining regional biodiversity .
-2015.1.1
进行具体评价
2015.1.2成果
整理
2014.1.3提交
成果
审核(系 主任)
批准(院长)
河北工程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4年秋季学期
课题 名称
北京市大兴区水环境质量评价
指导教 师
马保国
学生 姓名
院别
水电学院
专业
水文与 水资源 班级 工程
11-01、 02
课题概述: “水环境评价与保护”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
[5] 水质技术工作手册 金传良、郑连生
能源出版社,
1989。
[6] 水资源评价论文集 水利部水文司编
水利电力出版
社, 1989。
[7] 水资源管理概论
贾泽民等编著
山西人民出版
社 1990。
[8] 中国人水资源评价 水利电力部水文局
水利电力出版
社 1987。
[9] 水资源保护工作手册 方子云主编
河海大学出版
社 1988。
[10] 水资源系统分析指南 张永平、陈惠源
水利电力出版
社 1995。
[11] Gregory S V, Swanson F J, Mckee W A ,et al. An ecosystem
perspective of riparian zones, Bioscience,1991;41:540-551
起止日期
本设计 采用分散与 集中结合的 方法。 分散:任务 书在理论课
要求完成的内容及质量
1. 设计内容: 1) 进行水环境现状的调查与评价; 2) 进行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3) 确定评价等级和范围; 4) 针对主要指标进行环境现状评价; 5) 提出消除和减缓影响的对策措施,包括环境监 理和生态监测,并进行技术经济论证;
原始资料及主要参数: 北京市大兴区相关资料、监测点、有关图、监测数据等
参考资料: [1] 水资源评价与管理 版社, 1996。 [2] 环境评价概论 社, 2001。 [3] 环境影响评价 版社, 1996。 [4] 水资源管理 出版社,1997。
王树谦、陈南祥 丁桑岚 赵业出 中国水利水电
[12] Naiman R J, Decamps H, Pollock M. The role of riparian corridor in
maintaining regional biodiversity . Ecology,1993;3:209-212
设计成果要求: 系统评价北京市大兴区水环境状况; 尝试提出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案; 完成8000—10000字的课程设计;
王树谦、陈南祥 丁桑岚 赵毅 赵宝璋 金传良、郑连生 水利部水文司编 贾泽民等编著 水利电力部水文局 方子云主编 张永平、陈惠源
水利水电出 化学工业出版 电力工业出 中国水利水电 能源出版社, 水利电力出版 山西人民出版 水利电力出版 河海大学出版 水利电力出版
[11] Gregory S V, Swanson F J, Mckee W A ,et al. An ecosystem
课之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紧密随着人类社会相继出现的 环境问题而发展起来的新兴科学,因此本课程的课程设计,主要进行 水环境评价与保护课程设计,通过课程设计,具体进行水环境质量现 状评价和影响预测实例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水环境保护措施。巩固 学生课堂所学内容,并将水环境评价与水环境保护的理论与环境问题 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要求学生既运用课堂所授的理论,又要查阅有 关文献,上机,写出课程设计报告,既能够巩固课堂理论知识,又培 养出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更高层次的科学研 究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原始资料及主要参数: 栾城县相关资料、监测点、有关图、监测数据等
参考资料:
[1] 水资源评价与管理 版社, 1996。 [2] 环境评价概论 社, 2001。 [3] 环境影响评价 版社, 1996。 [4] 水资源管理 出版社,1997。 [5] 水质技术工作手册 1989。 [6] 水资源评价论文集 社, 1989。 [7] 水资源管理概论 社 1990。 [8] 中国人水资源评价 社 1987。 [9] 水资源保护工作手册 社 1988。 [10] 水资源系统分析指南 社 19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