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涵设计指导原则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一、前言二、设计原则1.安全原则:保障公路桥涵的使用安全,包括承载能力、抗震能力、抗洪能力等。
2.经济原则: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力求设计最经济,最节约。
3.可靠原则:保障公路桥涵的使用寿命,确保长期可靠运行。
三、设计基本要求1.承载能力:根据设计荷载和使用要求,合理确定公路桥涵的承载能力,确保可以承受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
2.抗震能力:根据地震区域和公路桥涵的重要等级,确定抗震设防水平。
3.抗洪能力:根据设计洪水位和流量,确定公路桥涵的抗洪能力,确保顺利通行。
4.排水能力:合理设置桥涵底部的槽顶高程,确保桥涵的排水能力,避免积水造成损坏。
5.自由伸缩能力:对于大体积、高墩高梁的桥涵,需要考虑自由伸缩能力,避免因温度变化引起的伸缩变形。
四、设计方法1.结构计算:根据公路桥涵的类型和设计要求,进行结构计算,确保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荷载计算:根据设计荷载标准,计算垂直和水平荷载的作用效果。
3.抗震设计:根据地震工程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计算和设计。
4.洪水计算:根据设计洪水位和流量,进行洪水计算,确保抗洪能力。
5.排水设计:根据桥涵的结构形式和地理条件,合理设计桥涵的排水设施,确保排水畅通。
五、施工要求1.施工组织:编制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保证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2.材料选用:根据设计要求,选择优质的桥涵建设材料,确保桥涵的使用寿命。
3.施工质量:检测桥涵施工质量,确保符合设计标准和规范要求。
4.安全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做好安全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六、验收标准1.结构安全:桥涵的结构应满足设计要求,在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方面符合规定标准。
2.材料质量:桥涵所采用的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质量可靠。
3.施工质量:桥涵的施工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没有明显的质量问题。
4.使用寿命:桥涵的设计寿命应符合规定标准,能够满足公路运输的需要。
总结: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的制定和执行,能够保障公路桥涵的安全、可靠和经济,提高公路桥涵的设计水平和施工质量。
公路桥涵设计规范
公路桥涵设计规范1.设计载荷和设计速度:公路桥涵的设计应考虑实际交通流量和车辆类型。
设计载荷应根据国家统一的设计规范确定,包括静载荷和动力荷载。
设计速度应根据路段等级、地理环境和交通流量来确定,以确保车辆的安全和顺畅通行。
2.安全系数:公路桥涵设计中应设置合理的安全系数,以确保结构的可靠性。
安全系数应考虑桥梁结构的强度、稳定性、耐久性等方面的因素。
3.结构形式:公路桥涵的结构形式应根据地理环境、交通流量和土质条件来确定。
常见的结构形式包括梁式桥、拱桥、斜拉桥等。
设计时应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以满足桥梁在使用寿命内的结构安全要求。
4.桥墩和桥台:公路桥涵的桥墩和桥台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
桥墩和桥台的设计应满足荷载要求,并考虑到地基的稳定性和河流的水力条件。
5.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公路桥涵的施工工艺应符合规范要求,包括施工方法、施工顺序等。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质量,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6.桥面铺装:公路桥涵的桥面铺装应选择适合的材料,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铺设。
桥面铺装的目的是提供良好的行车条件,减少噪音和振动。
7.排水和防水措施:公路桥涵的设计应考虑到排水和防水要求。
桥梁结构应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以减少对桥梁结构的损害。
同时,应采取适当的防水措施,防止水分渗入结构内部。
8.桥梁养护:公路桥涵的设计应考虑到桥梁的养护要求。
桥梁结构应易于维修和保养,并且应提供容易访问养护设备的通道。
养护措施应包括定期检查、维修和涂层保护等。
以上是公路桥涵设计规范的一些主要内容。
设计师在进行桥梁设计时应严格遵守这些规范,以确保公路交通的安全和桥梁的可靠性。
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设计理念的更新,这些规范也在不断演进和完善。
设计者应密切关注最新的设计规范和标准,以保证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桥涵设计的环境保护要求
章节副标题
水环境保护要求
桥涵设计应充分考虑水环境保护,确保桥涵建设对河流生态的干扰最小化。
桥涵设计应采取生态恢复措施,尽可能减少对河流生态系统的破坏。
桥涵设计应考虑水体自净能力,避免因桥涵建设导致水体污染。 桥涵设计应采取必要的防洪措施,确保河流洪水排泄畅通,减少洪水对河 流水环境的破坏。
桥涵的抗洪能力要求
桥涵应能承受50 年一遇的洪水冲 刷
桥涵结构应满足 防洪要求,不得 影响行洪
桥涵应设置必要 的防护设施,提 高抗洪能力
桥涵设计时应充 分考虑地形、地 质条件,合理布 置排水系统
桥涵设计的计算方法
章节副标题
结构分析方法
有限元法:将结构离 散化,通过有限个单 元的组合来逼近真实 结构,适用于各种复 杂结构分析。
章节副标题
安全性原则
桥涵设计应满足现行规范要求, 确保结构安全可靠。
桥涵设计应注重环境保护,减少 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桥涵设计应充分考虑自然灾害、 交通事故等意外因素,采取相应 的防护措施。
桥涵设计应注重人性化,保证行 人和车辆的安全通行。
经济性原则
桥涵设计应考虑工程成本,通过优化设计方案、选用合适的材料和施工方 法来降低造价。
定义:可变荷载是指在结构设计使用期内,其值随时间变化,且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不可 忽略的荷载
分类:车辆、人群、温度和风等
计算方法:根据规范要求,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和系数进行计算
桥涵设计时需考虑可变荷载的影响,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偶然荷载
添加 标题
定义:偶然荷载是指在设计基准期内可能 发生,但其出现概率很小且一旦发生后对 结构物产生不可忽略影响的荷载。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2015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1总则1.0.1为规范公路桥涵设计,按照安全、耐久、适用、环保、经济和美观的原则,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各等级公路桥涵的设计。
1.0.3公路桥涵结构的设计基准期为100年。
1.0.4公路桥涵主体结构和可更换部件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低于表1.0.4的规定。
1.0.5特大、大、中、小桥及涵洞按单孔跨径或多孔跨径总长分类规定见表1.0.5。
注:1.单孔跨径系指标准跨径。
2.梁式桥、板式桥的多孔跨径总长为多孔标准跨径的总长;拱式桥为两端桥台内起拱线间的距离;其他形式桥梁为桥面系行车道长度。
3.管涵及箱涵不论管径或跨径大小、孔数多少,均称为涵洞。
4.标准跨径:梁式桥、板式桥以两桥墩中线间距离或桥墩中线与台背前缘间距为准;拱式桥和涵洞以净跨径为准。
1.0.6公路桥涵应进行抗风、抗震、抗撞等减灾防灾设计。
1.0.7公路桥涵设计应满足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有关要求。
1.0.8公路桥涵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设计基准期designreferenceperiod为确定可变作用等的取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
2.1.2设计使用年限designworking/servicelife在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正常养护条件下,桥涵结构或结构构件不需进行大修或更换,即可按其预定目的使用的年限。
2.1.3极限状态limitstates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此特定状态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2.1.4承载能力极限状态ultimatelimitstates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力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的状态。
2.1.5正常使用极限状态serviceabilitylimitstates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定限值的状态。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条文说明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条文说明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条文说明1总则1.0.1本次修订对公路桥涵设计原则进行了调整和修改。
近些年的桥梁安全事故,使桥梁工程设计者和管理者认识到结构物的安全、耐久是最基本的要求。
在保证安全和耐久的前提下,桥涵设计要优先考虑满足功能需求,即要满足“适用”的要求,再根据具体情况考虑环保、经济和美观的要求。
环保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须给予高度重视。
1.0.3桥梁上的可变作用是随时间变化的,所以它的统计分析要用随机过程概率模型来描述。
随机过程所选择的时间域即为基准期。
根据《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的规定,公路桥涵结构的设计基准期取100年。
1.0.4设计使用年限是体现桥涵结构耐久性的重要指标,美国、英国、新西兰和日本等多国的桥梁设计规范对桥梁设计使用年限均有明确的规定。
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修订时综合考虑了国标的规定、公路功能、技术等级和桥涵重要性等因素,规定了桥涵主体结构和可更换部件设计使用年限的最低值。
本条规定与《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保持一致。
1.0.5本条中的桥涵分类标准采用了两个指标:一个是单孔跨径LK,用以反映桥涵的技术复杂程度;另一个是多孔跨径总长L,用以反映扶植规模。
本条与《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保持一致。
在肯定桥涵分类时,符合其中一个指标即可归类,存在差异时,可采取“就高不就低”的原则。
在计算桥梁长度时,曲线桥宜按弧长计,斜桥宜按斜长计。
1.0.7可持续开展已成为国内外工程界广泛关注的问题。
当前环境、资源对公路桥涵扶植的约束不竭强化,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扶植已成为行业转型开展的重要途径,为此,交通运输部合时地提出了“绿色交通”的开展战略,旨在将可持续开展的理念贯穿落实到交通运输开展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
增长本条规定一方面是贯彻国家和行业的宏观要求,另一方面将有助于提高设计人员对环境和资源的重视。
桥涵设计规范
桥涵设计规范桥涵是交通工程中常见的结构物,它的设计规范十分重要。
下面是桥涵设计规范的一些要点,总结如下:1.设计依据:桥涵的设计应遵循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如《公路桥涵设计规范》、《铁路桥梁设计规范》等。
同时,还应考虑当地的地理、气候等条件,确保设计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2.结构类型:桥涵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采用不同的结构类型,如箱涵、板涵、拱涵等。
在选择结构类型时,应根据周围地形、水流情况、交通流量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荷载计算:桥涵的设计应考虑各种荷载情况,包括静态荷载和动态荷载。
静态荷载包括自重、车辆荷载等,而动态荷载则考虑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冲击力等因素。
荷载计算应遵循相关的规范,确保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4.水流计算:对于水流较大的桥涵,应进行水流计算,包括河流水位、水流速度等参数的测算。
水流计算应综合考虑不同情况下的水力作用,确保桥涵的水力稳定性和通水能力。
5.抗震设计:桥涵的抗震性能是重要的设计考虑因素之一。
在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当地的地震烈度等级,综合考虑桥涵结构的抗震能力,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确保结构在地震中的安全性能。
6.材料选择:桥涵的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久性,能够承受长期交通荷载和环境作用。
常见的材料包括混凝土、钢材等。
在选择材料时,应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和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材料。
7.防水措施:桥涵的防水工作是重要的保护措施之一。
设计中应考虑采用合适的防水层,如沥青防水层、高分子材料防水层等,确保桥涵结构不受水流侵蚀和渗漏问题。
8.交通组织:桥涵设计中应考虑合理的交通组织措施,确保交通的顺畅和安全。
包括车流量的调查分析、交通信号设置、人行道的设置等。
9.施工安全:在桥涵的设计中,应考虑到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设计应遵循相关的施工规范,包括施工工艺、安全设施等,确保施工的安全进行。
10.维护养护:桥涵的设计应考虑到维护养护的方便性和经济性。
设计中可考虑设置检查孔、防腐层等,方便日后的维护和养护工作。
公路桥梁涵洞设计原则
公路桥梁涵洞设计原则公路桥梁涵洞设计是公路交通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交通运输功能、工程安全性、保护环境等多重职能。
设计优良的涵洞可以提高公路交通的效率,保障交通运输的安全和畅通,因此,涵洞设计原则至关重要。
下面将从层次规划、结构设计、排水设计和通风设计等方面,阐述一些公路桥梁涵洞设计的原则。
首先,层次规划是公路桥梁涵洞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涵洞在公路线转弯、跨越河流、山脉等地方设置,因此,在涵洞设计中需要考虑涵洞与公路线的衔接问题。
涵洞设计应根据公路线的级别、功能、交通量等因素,合理选择涵洞类型和尺寸,使之与公路线相协调。
同时,根据具体的地形、水文等条件,确定涵洞的最佳位置,确保能够最有效地解决交通运输问题。
其次,结构设计是涵洞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涵洞的结构设计不仅要满足交通运输的需求,还要具备足够的结构安全性。
涵洞的结构设计应考虑到水力、荷载和地质等多方面的因素,确保其能够承受各种不利力的作用。
对于常见的涵洞结构类型,如箱涵、拱形涵洞等,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结构形式,并进行合理的尺寸设计,以提高涵洞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再次,排水设计是公路桥梁涵洞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涵洞作为公路线下部通水设施,其排水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涵洞的排水设计应考虑到降雨量、地下水位、土质情况等因素,合理确定涵洞的排水能力和排水方式。
同时,为了提高涵洞的排水效率,可以采用适当的排水设施,如排水管道、溢流口等。
此外,还应针对涵洞的周边环境进行排水设计,防止水流对涵洞周边土壤和护坡的冲刷。
最后,通风设计也是公路桥梁涵洞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原则。
涵洞在设计中需充分考虑到通风的问题,以提供良好的通风环境。
涵洞通风设计应考虑到车流量、速度、轴重等因素,合理选择通风方式和通风设施,如通风口、通风电扇等,以保证涵洞内空气的流通和空气质量的改善。
综上所述,公路桥梁涵洞设计原则主要包括层次规划、结构设计、排水设计和通风设计等方面。
设计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遵循这些原则,充分考虑交通运输的需求、工程的安全性和环境的保护,设计出功能完善、结构安全、排水畅通和通风良好的涵洞。
桥梁涵洞总体设计原则及相关规定[详细]
桥梁涵洞总体设计原则及相关规定[详细]桥梁、涵洞总体设计原则及相关规定4.1 桥梁设计原则4.1.1 桥梁设计的⼀般规定1.桥梁应根据公路功能、等级、通⾏能⼒及抗洪防灾要求,结合⽔⽂、地质、通航、环境等条件进⾏综合设计.特⼤桥、⼤桥桥位应选择在河道顺直稳定、河床地质良好、河槽能通过⼤部分设计流量的河段.中桥桥位的选择原则上应服从路线的总⽅向,路桥应综合考虑.⼀⽅⾯从整个路线或路线⽹的观点上看,要避免或减少因车辆绕道⽽增加的运输费⽤;另⼀⽅⾯从桥梁本⾝的经济性和稳定性出发,应尽量选择在河道顺直、⽔流稳定、河⾯较窄、地质良好、冲刷较少的河段上,以降低造价和养护费⽤,并防⽌因冲刷过⼤⽽发⽣桥梁倒塌的危险.此外,⼀般应尽量避免桥梁与河流斜交,以避免增加桥梁长度⽽提⾼造价.⼩桥涵的桥位的选择原则上应服从路线⾛向,当遇到不利的地形、地质和⽔⽂条件时,应采取适当的措施,不应因此⽽改变线路.桥位不宜选择在河汊、沙洲、古河道、急弯、汇合⼝、港⼝作业区及易形成流冰、流⽊阻塞的河段以及断层、岩溶、滑坡、泥⽯流等不良地质的河段.2. 桥梁纵轴线宜与洪⽔位主流流向正交.对通航河流上的桥梁,其墩台沿⽔流⽅向的轴线应与最⾼通航⽔位时的⽔流⽅向⼀致.当斜交不可避免时,交⾓不宜⼤于5°;当交⾓⼤于5°时,宜增加通航孔净宽.3. 为保证桥位附近⽔流顺畅,河槽、河岸不发⽣严重变形,必要时可在桥梁上下游修建调治构造物.调治构造物形式及其布置应根据河流性质、地形、地质、河滩⽔流情况以及通航要求、桥头引道、⽔利设施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淹没式调治构造物的顶⾯,应⾼出桥涵设计洪⽔频率的⽔位⾄少0.25⽶,必要时尚应考虑雍⽔⾼度、波浪爬⾼、斜⽔流局部冲⾼、河床淤积等影响.允许淹没的调治构造物的顶⾯应⾼出常⽔位.单边河滩流量不超过总流量的15%或双边河滩流量不超过25%时,可不设导流堤.⼆级公路的特⼤桥及三四级公路的⼤桥在⽔势猛急、河床⼀遇冲刷的情况下,可提⾼⼀级洪⽔频率验算基础冲刷深度.4.2 桥梁总体设计4.2.1 桥梁平⾯设计桥梁平⾯设计包括平⾯线形布置及桥⾯宽度确定.4.2.1.1 平⾯线形⼆级及以下公路⼩桥涵平⾯布置应服从路线整体线形设计要求,桥梁平⾯线形必须与桥头引道平⾯线形相配合.通航河流上桥梁平⾯线形宜采⽤⼤半径曲线(⼀般宜采⽤极限最⼩平曲线半径的4~8倍),以便于桥上平纵组合,降低桥头引道的⾼度.且要求桥墩(台)沿⽔流⽅向的轴线与通航⽔位⽔流⽅向⼀致,必须斜交时,交⾓不宜⼤于5°.⼭区公路桥涵平⾯布置服从路线整体线形设计要求,可以减少展线长度、⼤⼤节省⼯程量.平原地区⼆级及以下公路特⼤桥、⼤桥、中桥平⾯线形原则上应服从路线⾛向,桥路综合考虑,尽量将桥轴线保持为直线.4.2.1.2 桥⾯宽度桥⾯净空:桥梁⼈⾏道、⾏车道上符合公路建筑限界,保证⾏车安全的最⼩空间.桥⾯净宽:是指桥梁建筑限界的横向宽度,它包括⾏车道宽度和侧向宽度(⼆级及以下公路为⼟路肩宽度减去0.25⽶)之和.上承式桥梁桥⾯净空的净⾼没有限制,故桥⾯净空即指桥⾯净宽.桥⾯宽度:是指桥⾯宽度与护栏(栏杆、缘⽯、安全带等)宽度及护栏外侧宽度之和平微区⼆级路上的特⼤桥及⼤桥等造价较⾼的桥梁,其侧向宽度可适当减⼩.城镇附件桥梁桥⾯宽度可适当加宽,必须设置⼈⾏道或⾮机动车道时,应计⼊建筑限界范围内.⼈⾏道宽度⼀般为0.75⽶或1.0⽶,⼤于1.0⽶时按0.5⽶的倍数递增.⾮机动车道宽度为1~2.5⽶.4.2.2 桥梁纵断⾯设计桥梁纵断⾯设计包括桥梁长度和孔径的确定、桥梁配跨、桥下净空及桥⾯中⼼线标⾼的确定、桥梁及引道纵坡设计等内容.4.2.2.1 桥梁长度和孔径的确定1. 桥梁长度和孔径的影响因素很多,需要结合各种因素进⾏综合分析,并经过多⽅⾯协商后确定.现将各影响因素影响情况简述列于表4.2.1.表4.2.1 桥梁长度和孔径影响因素注:①基础冲刷深度验算设计洪⽔频率提⾼:对于⼆级公路特⼤桥采⽤1/300;三、四级公路⼯程艰巨、修复困难的⼤桥采⽤1/100.②岩性河床桥梁墩、台基底最⼩安全值如表1-2.③提⾼设计洪⽔频率,验算基础冲刷深度不超过基底埋深即可.表4.2.2 埋深最⼩安全值2. 桥梁配跨在已定桥长和满⾜上述确定孔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需要进⼀步明确桥孔划分和布置,其影响因素简述列于表4.2.3.表4.2.3 桥孔划分和布置影响因素4.2.2.2 桥梁纵断⾯线形、桥下净空及桥⾯最低⾼程1. 纵断⾯线形⼩桥和涵洞处的纵坡应按路线规定进⾏设计.⼤中桥桥上纵坡宜不⼤于4%,桥头引道纵坡宜不⼤于5%,;位于市镇混合交通繁忙处,桥上纵坡和桥头引道纵坡均应不⼤于3%,桥头两端引道纵断⾯线形应与桥上线形相配合.如果桥梁平⾯线形为曲线,则宜采⽤⼤半径曲线(表4.2.4),处理好桥上平纵组合,以利于降低桥头引道填⼟⾼度,其基本要求是:平曲线与竖曲线相重合,且平曲线稍长于竖曲线.表4.2.4 桥上竖曲线(凸、凹)最⼩半径2. 桥下净空及桥⾯最低⾼程桥下净空是在设计⽔位及设计通航⽔位的基础上保证漂浮物及航船顺畅通过的最⼩空间.桥⾯最低⾼程是指全桥满⾜桥下净空要求的最低处桥⾯的⾼程.(1) 不通航河流桥下最⼩净空:梁底—0.5⽶;⽀座垫⽯顶⾯—0.25⽶;⽆铰拱—拱顶底不⼩于1.0⽶,可淹没拱⽮⾼的2/3;(2) 不通航河流梁底最低⾼程:H1=设计⽔位+桥下最⼩净空+雍⽔、浪⾼等影响⽔位的诸多因素(⽶).(3) 不通航河流桥⾯最低⾼程:HP=H1+桥梁上部结构建筑⾼度(包括桥⾯铺装厚度)(⽶).(4) 通航河流梁底最低⾼程:H2=设计最⾼通航⽔位+通航净空⾼度(⽶).(5) 通航河流桥⾯最低⾼程:Ht=H2+桥梁上部结构建筑⾼度(包括桥⾯铺装厚度)(⽶).(6) ⼤、中桥桥头引道(在洪⽔泛滥范围内)的路基设计标⾼,⼀般应⾼于该设计⽔位(包括雍⽔和浪⾼)⾄少0.5⽶;⼩桥涵附近的路基设计标⾼应⾼于桥涵前雍⽔位⾄少0.5⽶(不计浪⾼).4.2.3 桥梁横断⾯设计在桥梁宽度和梁底最低⾼程基本情况确定的情况下,上部结构⾼度以便根据其计算跨度和路线纵断⾯设计⾼程限制情况来确定.桥梁横断⾯设计还要初步选定栏杆形式,确定弯桥实现超⾼、加宽的⽅式等.1. 超⾼与加宽平曲线设置超⾼与加宽的条件:(1) 加宽:平曲线半径等于或⼩于250⽶时,应在平曲线内侧加宽.(2) 各级公路设置超⾼的条件如表4.2.5表4.2.5 各级公路设置超⾼的条件2. 超⾼和加宽值(1) 加宽:⼀般采⽤第三类加宽值,按平曲线半径⼤⼩选⽤,其值在0.8~2.5⽶之间.(2) 超⾼:根据各级公路等级、计算⾏车速度,按平曲线半径⼤⼩确定超⾼值,其值在2%~10%之间.3. 超⾼设置的⽅式所谓设置超⾼就是调整路⾯横坡,逐渐使其外侧⾼于内侧⼀定值,路⾯横坡有三种状态:(1) 直线段断⾯为单向横坡;(2) 圆曲线段断⾯为单向横坡;(3) 超⾼加宽缓和段为由双向横坡逐渐变成单向横坡的过渡段,其设置⽅式如表4.2.6表4.2.6 超⾼加宽缓和段设置注: 表中LC---超⾼缓和段长度(⽶)---旋转轴⾄⾏车道(设路缘带时为路缘带)外侧边缘的宽度(⽶)△I---超⾼坡度与路拱横坡的代数差(%);P---超⾼渐变率,即旋转轴与⾏车道(设路缘带时为路缘带)外侧边缘之间的相对坡度(其数值据计算⾏车速度变化,超⾼旋转轴为中⼼线时:1/100~1/250;,超⾼旋转轴为边线时:1/50~1/200)4. 桥梁实现加宽、超⾼的⽅法(1) 加宽:加宽设置如表4.2.7表4.2.7 加宽设置(2) 超⾼:桥⾯在由双向坡变为单向坡的缓和段是复杂的⼏何形状,若再有竖曲线的影响,将更加复杂,常需结合采⽤以下措施,⽅可使桥⾯成为光滑曲⾯.并注意每孔桥两端外侧超⾼抬⾼值不能过⼤,且要保证桥⾯铺装层最⼩厚度不⼩于5厘⽶,必要时注意相应调整缘⽯⾼度和泄⽔孔位置. 4.3 桥型选择及上部结构4.3.1 桥梁结构形式选择⽬前⼀般公路常⽤上部结构形式有梁式体系——钢筋混凝⼟及预应⼒混凝⼟空⼼板、T梁、连续箱梁、钢筋混凝⼟连续整体板等;拱式体系——主要为⽯拱桥和钢筋混凝⼟拱桥等圬⼯结构;刚架桥——主要为斜腿刚构及门式刚架;悬索桥——即传统意义上的吊桥;组合体系——主要为钢—混凝⼟组合连续箱梁,梁拱组合的桁架拱,多孔拱梁结构等.4.3.2 ⽅案⽐选过程1. 拟定桥梁图式编制设计⽅案,通常是从桥梁分孔和拟定桥梁图式开始.在作出分孔规划后,就可对所设计的桥梁拟出⼀系列各具特点⽽可能实现的桥梁图式.在拟定图式时,思路要宽⼴,宁可多画⼏个图式,也不要遗漏可能的桥型与布置⽅式.每⼀图式可在跨度、⾼度、⽮度等⽅⾯⼤致按⽐例在同样⼤⼩的桥址断⾯图上.下⼀步⼯作就是经过综合分析和判断,剔除⼀些在技术经济上有明显不⾜的图式,并从中筛选出2~4个构思好,各具优点,但是⼀时还难以判断孰优孰劣的图式,以此进⾏下⼀步的⽐较.2. 编制⽅案编制⽅案的⽬的在于提供各个中选图式的技术经济指标,以便经过相互⽐较,科学地从中选定最佳⽅案.这些指标包括:主要材料⽤量、劳动⼒(包括专业技术⼯种)数量、全桥总造价(分上、下部结构列出)、⼯期、养护费⽤、运营条件、有⽆困难⼯程、是否特种机具、是否美观等.为了获得上述的前三项指标,通常可充分利⽤已有资料或通过⼀些简便的近似验算,对每⼀⽅案拟定结构主要尺⼨.并计算主要⼯程量.有了⼯程数量,乘以相应的材料和劳动定额以及扩⼤单价,就不难得出每个⽅案的所需材料和劳动⼒数量,并进⽽估算全桥造价.其他的⼀些问题,虽难以得到数量指标,也应进⾏适当的概略评价.每⼀⽅案应绘出总体布置图.3. 经济技术⽐较和最优⽅案的选定设计⽅案的评价和⽐较,是要全⾯考虑上述各项指标,综合分析每⼀⽅案的优缺点,最后选定⼀个符合当前条件的最佳推荐⽅案.有时,占优势的⽅案还可吸取其他⽅案的优点进⼀步加以改善,如果改动较多时,甚⾄最后中选的⽅案可能是集聚各⽅案长处的另⼀个新⽅案.⼀般来说,造价低、材料省、劳动⼒少的应是优秀⽅案,但实际上并不尽然,因为有时但其他技术因素或使⽤要求上升成为设计的主要⽭盾时,就不得不放弃较为经济的⽅案.所以在⽐较时必须从任务书提出的要求、所绘的原始资料以及施⼯等条件中,找出所⾯临问题的关键所在,分清主次,才能探索出适合于各具体情况的最佳⽅案.4.3.3公路桥梁常⽤上部结构形式⽐较4.3.3.1 钢筋混凝⼟或预应⼒混凝⼟板桥1. 常⽤跨径: 钢筋混凝⼟板桥⼀般⽤于跨径⼩于等于8⽶以下的桥梁中,预应⼒混凝⼟板则多⽤于跨径为8~20⽶的桥梁中,⼀般情况下,简⽀板桥跨径不超过25⽶.2. 建筑⾼度: 建筑⾼度⼀般为跨径的1/20~1/25.3. 特点: 构造简单,建筑⾼度⼩,施⼯⽅便.能有效地降低路基平均⾼度;容易适应路线各种线形要求‘与T梁相⽐,材料更经济.4. 适⽤范围: 最常⽤的桥型,可⼴泛地⽤于城市⽴交、⾼架桥,软⼟地基桥梁;在建筑⾼度受到严格限制时为⾸选桥型.5. 有部颁标准图: 根据经验,先张法预制1000块以上才具有经济优势.4.3.3.2 预应⼒混凝⼟T梁1. 常⽤跨径: 20~40⽶.2. 建筑⾼度: 建筑⾼度⼀般为跨径的1/15.3. 特点: 外形简单,制造⽅便.4. 适⽤范围: 在建筑⾼度不受限制时,采⽤该形式⽐较经济,标准图最⼤跨径40⽶.5. 应⽤情况: 有部颁标准图4.3.3.3 预应⼒混凝⼟矮箱1. 常⽤跨径: 20~40⽶.2. 建筑⾼度: 建筑⾼度⼀般为跨径的1/20.3. 特点: 建筑⾼度相对较低,横向整体性好,为部分预应⼒,反拱度⼩,较T经济性好.4. 适⽤范围: 路线桥梁可与空⼼板、T梁⽐较选⽤.4.3.3.4 钢筋混凝⼟或预应⼒混凝⼟连续箱梁1. 常⽤跨径: 40~160⽶,世界上最⼤跨径为160⽶.2. 建筑⾼度: 建筑⾼度⼀般跨径较⼩时可采⽤等截⾯,梁⾼为跨径的1/18~1/20.跨径较⼤时采⽤变截⾯,⽀点⾼跨⽐为1/16~1/20.跨中⾼跨⽐为1/30~1/503. 特点: 挖空率⾼,⽤量省,⾃重⼩;截⾯抗扭刚度⼤,动⼒特性好,应⼒分布合理.4. 适⽤范围: 适⽤于各种中⼤桥梁及弯桥、斜梁桥;通常要求基础较为良好.5. 应⽤情况: ⽴交桥、⾼架桥、跨河桥应⽤⼗分普遍;⽀架现浇、悬浇、顶推、纵向移动模架等施⼯⽅法.4.3.3.5 预应⼒混凝⼟连续刚构1. 常⽤跨径: ⼤于60⽶,中国⽬前上最⼤跨径为270⽶,世界最⼤跨径为301⽶.2. 建筑⾼度: 建筑⾼度⼀般跨径较⼩时可采⽤等截⾯,梁⾼为跨径的1/18~1/20.跨径较⼤时采⽤变截⾯,⽀点⾼跨⽐为1/16~1/20.跨中⾼跨⽐为1/30~1/503. 特点: 墩梁固结,保持了连续梁的优点;节省了⽀座;减少下部⼯程数量;改善⽔平荷载受⼒性能.4. 适⽤范围: ⼤跨径⾼墩⽐较适⽤.5. 应⽤情况: ⽬前我省⾼速公路上⾼墩及⼤跨径桥中应⽤较多.4.3.3.6 钢筋混凝⼟及预应⼒混凝⼟系杆拱1. 常⽤跨径: ⼤于60⽶.2. 建筑⾼度: 建筑⾼度⼀般为跨径的1/55~1/100.3. 特点: 梁⾼仅有同等跨径连续梁的⼀半,混凝⼟及钢筋⽤量也优于连续梁,但施⼯复杂.4. 适⽤范围: 建筑⾼度有严格限制或要求曲线形优美的桥梁.4.3.3.7 钢管混凝⼟拱桥1. 常⽤跨径: ⼤于60⽶,世界最⼤跨径已超过460⽶.2. 建筑⾼度: 建筑⾼度⼀般为跨径的1/55~1/60.3. 特点: 采⽤钢—混凝⼟复合材料,有⾼强度、⽀架、模板三⼤作⽤,⾃架能⼒强,具有经济、省料、安装⽅便、后期承载⼒⾼的特点.4. 适⽤范围: ⼤跨径桥中应⽤较多.5. 应⽤情况: 该桥型在我国发展较快,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建成跨径⼤于120⽶的钢管混凝⼟拱桥80余座,跨径⼤于200⽶的有20余座.4.4 桥梁墩台桥梁墩台主要由墩台帽、墩台⾝和基础三部分组成.墩台除了要承受上部结构的荷载外,还要承受流⽔压⼒、⽔⾯以上的风⼒及可能出现的船只或漂流物的撞击⼒,对于桥台还需承受⼟压⼒,因此⼀般来说受⼒相对复杂;同时由于经常需要⽔下施⼯,墩台的施⼯也是桥梁施⼯的难点.桥梁不仅上部结构形式多样,下部结构的形式也不断的发展,⽬前主要向美观及轻型合理的⽅向发展.桥梁墩台的类型复杂多样,本章主要介绍最基本、最常⽤的墩台形式.公路上使⽤的桥梁墩台⼤体可以分为两⼤类.⼀类是重⼒式墩台,其主要特点是依靠⾃⾝重⼒来平衡外⼒保持其稳定,此类墩、台⾝⽐较厚实.第⼆类是轻型墩台,这类墩台形式较多,⽽且各⾃都有各⾃的特点和使⽤条件.4.4.1 桥墩台设置桥墩台设置见表4.4.1表4.4.1 桥墩台设置以及考虑的因素表4.4.2 桥墩类型及特点、使⽤范围表4.4.3 桥台类型及特点、使⽤范围4.4.2 桥梁墩台选择原则桥梁墩台形式选择应注意以下问题:1. 符合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和便于施⼯、养护的原则,达到适⽤、安全、经济、与周围环境协调、造型美观的⽬的:2. 注意结构受⼒;3. 注意⼟质构造、地质条件;4. 注意⽔⽂、⽔利及河床性质桥梁上下部结构共同作⽤、互相影响.故应重视上下部结构的合理组合.桥梁上下部结构在某种情况下很难截然分开,特别是墩梁固结的预应⼒混凝⼟连续刚构桥,这就要求下部结构造型与上部构造与周围环境密切配合,使桥梁构造达到和谐、匀称.墩台的施⼯⽅法与构造形式有关,⾼桥墩、薄壁直墩和⽆横隔板的空⼼墩采⽤滑动模板连续浇筑、具有较⾼的经济效益,⽽装配式桥墩常在带有横隔板的空⼼墩、V型吨、Y型墩等形式中采⽤.因此,选择墩台形式时还应从实际出发,尽量采⽤标准化、⾃动化的施⼯⼯艺,以提⾼⼯程质量,加快施⼯速度,节约投资.4.4.3 墩台⼀般规定1. 墩台帽尺⼨设置(1) 墩台帽: 梁式桥的实体墩台帽厚度⼀般不⼩于40厘⽶,中⼩桥也不应⼩于30厘⽶,并应有5~10厘⽶的檐⼝.(2) 墩台帽平⾯尺⼨: 墩台帽平⾯尺⼨应根据上部结构形式、⽀座布置情况,架设上部结构施⼯⽅法的要求决定.表4.4.4 ⽀座边缘到台、墩⾝边缘的最⼩距离(厘⽶)注:①采⽤钢筋混凝⼟悬臂式墩台帽时,上述最⼩距离为⽀座⾄墩台帽边缘的距离;②跨径100⽶以上的桥梁,应按实际桥跨决定.2. 实体墩台顶帽在⽀座下⾯应设置钢筋⽹实体墩台顶帽在⽀座下⾯应设置钢筋⽹,顶帽的其余部分,⼤中桥应设构造钢筋.不设⽀座的桥梁顶帽厚度适当增加后可不设构造钢筋⽹.但在地震地区及冬季⽉平均⽓温在0°以下地区的⼩跨径桥梁,墩台顶帽也应设置钢筋⽹.⼤跨径墩台帽厚度不⼩于40厘⽶,⼩跨径墩台帽厚度不⼩于30厘⽶,墩台帽出檐宽度⼀般为5~10厘⽶.悬臂(挑臂)式墩台及桩、柱、排架式墩台帽(盖梁)有关尺⼨的拟定及钢筋的布置,除按上述原则外,还应按设计的悬臂长度,桩、柱、排架与盖梁连系的结构⽅法,桥跨结构的布置,施⼯和使⽤阶段的情况,通过结构计算决定.4.4.4 ⽀承垫⽯设有⽀座的钢筋混凝⼟梁式⼩桥墩台,除按按前述原则设置构造钢筋外,在⽀座板下还应设置钢筋⽹,宽度约与墩帽同,长度约为⽀座板的两倍左右.⽽在钢筋混凝⼟梁式⼤中桥墩台顶帽上可设置钢筋混凝⼟⽀承垫⽯,其上安装⽀座(⼀般垫⽯⽤C25~C30以上混凝⼟,个别的也有⽤⽯料制成),已更好分布压⼒.活动⽀座的⽀承垫⽯通常埋⼊桥梁墩、台顶帽内,固定⽀座的⽀承垫⽯可以埋⼊墩、台顶帽或露在外⾯.当墩台上要按照不同⾼度⽀座时,也需由不同⾼度的⽀承垫⽯调整⾼度,4.4.5 其他构造要求4.4.5.1 砖⽯及混凝⼟墩台1. 实体式墩台基础的扩散⾓(刚性⾓):对于砖、⽚⽯、块⽯、料⽯砌体,当⽤⽶5及以下砂浆砌筑时,不⼤于30°;当⽤⽶5及以上砂浆砌筑时,不⼤于35°;当⽤混凝⼟砌筑时,不⼤于40°.2. 建在⾮岩⽯类地基上的带⼋字形翼墙的桥台,台⾝与翼墙之间宜设变形缝,以保证稳定和安全.各种墩台除满⾜构造和施⼯要求外,还应满⾜确定和稳定性要求,但对于⾼度⼩于20⽶的实体墩和U台,可不考虑稳定问题.3. 对于等跨拱桥实体式桥墩的顶宽(单向推⼒墩除外).混凝⼟墩可按拱跨的1/15~1/30.⽯砌墩可按拱跨的1/10~1/25(其⽐值随跨径增⼤⽽减⼩)估算;墩⾝两侧边坡可为20:1~30:1.软⼟地基修建拱桥时,可扩⼤桥台的台底⾯积和台背⾯积,以减⼩基底压⼒,并利⽤基底与地基的摩阻⼒和适当利⽤台背后⼟侧压⼒以平衡共的⽔平推⼒.台背填⼟长度应为台⾼的3~4倍以减少⼟的变形对上部结构的影响.填⼟要求应按《公路桥涵施⼯技术规范》(JTJ 041-2000)要求进⾏.4. 梁板式桥上部构造的梁端之间、梁端与桥台的伸缩缝宽度,中、⼩跨径桥梁⼀般为2~5厘⽶;⼤跨径桥梁则按温度变化、弹性变形以及施⼯放样、预制和安装构件的容许误差等因素确定.5. 实体式墩侧坡⼀般采⽤20:1~30:1,⼩跨径桥的桥墩也可采⽤直坡.墩⾝顶宽:⼩桥不宜⼩于80厘⽶(轻型桥台不宜⼩于60厘⽶);中桥不宜⼩于100厘⽶;⼤桥视上部构造类型及需要⽽定.U 型桥台的前墙:其任⼀⽔平截⾯的宽度不宜⼩于该截⾯⾄墙顶⾼度的0.4倍,对于块⽯、料⽯砌体或混凝⼟则不⼩于0.35倍,如桥台内填料为透⽔性良好的砂性⼟或砂砾,则上述两项可分别相应减为0.35和0.3倍.另外,U型桥台两侧墙顶宽不⼩于同⼀⽔平截⾯前墙全长的0.4时,可按U型整体截⾯验算截⾯强度.4.5.2.钢筋混凝⼟墩台1. 钢筋混凝⼟肋式桥台,其板和肋的厚度不宜⼩于20厘⽶.钢筋应按计算确定,并满⾜构造要求;钢筋⾄外表⾯的净距不⼩于3厘⽶.扶壁(肋)与墙板的连接处应设置箍筋,以防⽌前墙趾扶壁(肋)裂开,箍筋应按其相应的受⼒情况计算.桥台设计时应要求施⼯单位于⼟基达到基本稳定之后再进⾏桥台施⼯,以确保其安全.对于设有橡胶⽀座的墩台,设计时宜预留更换⽀座的位置及空间.2. 配有纵向受⼒钢筋与普通箍筋的轴⼼受压构件,纵向受⼒钢筋直径不⼩于12⽶⽶,钢筋截⾯积应不⼩于混凝⼟计算截⾯的0.4%;当⼤于3%时箍筋间距应不⼤于纵向受⼒钢筋直径的10倍;同⼀箍筋所箍纵向受⼒钢筋根数,在构件每边上应不多于3根,箍筋间距应不⼤于纵向受⼒钢筋直径的15倍或构件横截⾯的较⼩尺⼨,并不⼤于40厘⽶.配有纵向受⼒钢筋和螺旋箍筋或焊接环形箍筋时的轴⼼受压构件,纵向受⼒钢筋截⾯积应不⼩于螺旋或环形箍筋圈内核⼼⾯积的0.4%;构件核⼼截⾯积应不⼩于构件整个⾯积的2/3;螺旋或环形箍筋距或间隔应不⼤于核⼼直径的1/5,亦不⼤于8厘⽶.4.4.6 桥墩台设计计算4.4.6.1 桥墩台设计荷载桥墩台设计时,荷载应根据设计规范《公路⼯程技术标准》(邢.B01—2003)和《公路桥涵设计通⽤规范》(JTG I)60—2004)的荷载级别、组合⽅法进⾏计算,确定墩台承受最不利的荷载.由于桥梁墩台所受荷载种类较多,荷载组合时应尤其注意其组合原则.4.4.6.2 墩台沉降及位移1.简⽀梁桥的墩台沉降和位移容许极限值简⽀梁桥的墩台沉降和位移的容许极限值,不宜超过下列规定:(1) 墩台均匀总沉降值(不包括施⼯的沉降):2.0 1/,J;(2) 相邻墩台均匀总沉降差值(不包括施⼯中的沉降):1.o/三;(3) 墩台顶⾯⽔平位移值:0.5√L.2.拱桥墩台的沉降和位移容许值拱桥墩台的沉降和位移的容许值由计算确定.3.⽔平位移4.桥墩台抗震设计地震是偶然荷载,属桥涵没计时荷载组合VI(结构重⼒、顸应⼒、⼟重及⼠侧压⼒中的⼀种或⼏种与地震⼒的组合)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地震⼒计算与结构设计应符合《公路⼯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的规定.桥梁墩台没计考虑地震影响,通常⽐较复杂,以反应谱法计算结构的地震效应.设计准则按桥梁的重要性呵定为“⼩震不坏,中震町修,⼤震不倒”的原则.为了桥梁墩台抗震设计应选取的合理抗震措施及相应结构尺⼨.故《公路⼯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把抗震设计的重点放在常见并⼤量使⽤的结构如梁式桥墩台和⼀般跨径的拱桥等桥型上.下列构造物不进⾏抗震强度和稳定性验算,但应采取如下抗震措施:(1) 简⽀粱的上部构造;(2) 基本烈度低于9度,基础位于I、II类场地上的跨径不⼤于30⽶的单孔板拱拱圈;(3) 基本烈度低于8度,⼆、三、四级公路上位于⾮液化⼟和⾮软弱粘性⼟地基上的实体墩台.抗震措施及抗震构造物是抗震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计算解决不了的抗震问题,可⽤抗震措施加以解决.桥墩台抗震设计应达到基本烈度影响时,经整修即可正常使⽤;抗震危险地段,软弱⼟层或液化⼟层上的重要结构应不发⽣严重破坏.1) ⼀般原则a) 地震区桥梁⼒求采⽤形式简单、材质匀称、重⼼低的结构,也可考虑降低结构刚度,使其具有较⼤变形性能,减少地震⼒及其影响.b) 加强桥梁各部件之间的联结,提⾼结构整体性,从⽽提⾼抗震能⼒.c) 墩台不宜设计成带孔状,尽量避免带有突出部分,还应尽量采⽤对称结构;托盘式墩台在托盘与墩⾝连接处应设置竖向防震钢筋;重⼒式桥台相对于⽿墙式桥台⽽⾔,地震时抗震效果较好,因为⽿墙与台⾝连接处较易破坏.d) 深基础⽐浅基础抗震好,桩基础⽐明挖基础抗震好.2) 桥梁抗震措施设防起点a) ⼀般宜从基本烈度7度开始设防.基本烈度⼤于9度的地区,抗震设计要专门研究;基本烈度等于6度的地区,除国家特别规定外,可采⽤简易设防.b) 对于⾼速公路、⼀级公路的抗震重点⼯程(如特⼤桥、⼤桥等)可采取⽐基本烈度提⾼⼀度的抗震措施.基本烈度已是9度的地区提⾼⼀度设防的措施要专门研究.c) 四级公路上的⼀般⼯程,可不设防或采取简易抗震措施.d) 主体交叉的跨线⼯程,其设防标准不低于下限⼯程.3) 抗震措施及抗震构造物a) 基本烈度7度区①墩台帽或盖梁宽度要满⾜梁端⾄边缘的距离⼤于50+L(厘⽶),L为梁的计算跨径,以⽶为单位取值.墩台帽或盖梁长度要满⾜设置抗震设施的需要.②应加强桥台背墙,并在梁与梁之间及梁与桥台背墙之间安装抗震缓冲装置.③桥⾯不连续简⽀梁(板)应设置纵、横向防⽌落梁的措施;桥⾯连续简⽀梁(板)应设置防⽌横向产⽣较⼤位移的措施.④在软弱⼟层、液化⼟层或不稳定的河岩建桥时,可增加桥长,避开不良地段;或加⼤基础埋深,穿过液化层;或采⽤桩基础.对于⼩桥,可在台基之间设置⽀承梁,或做浆砌⽚⽯河床;或换⼟;或采⽤砂桩.b) 基本烈度8度区除上述烈度7度区的规定外,尚应采取以下措施:①⼤跨拱桥应采⽤整体性较好的断⾯形式.墩台⾼超过3⽶的多跨连拱,不宜采⽤双柱式或排架式墩;连拱不宜超过5孔或总长不宜超过200⽶,要设制动墩.②连续梁或桥⾯连续结构宜采取使地震荷载由各墩台共同承担的措施,防⽌固定⽀座受⼒过⼤.连续曲梁边墩与上部构造之间宜采⽤锚栓连接,防⽌边墩与梁脱离.③⾼度⼤于7⽶的柱式墩或排架式墩应设置横系梁(应包括冲刷深);墩⾼⼩于3⽶,可不设横系梁.④柱式墩和排架式墩的柱(桩)与盖梁承台连接处的配筋不少于柱(桩)⾝的最⼤配筋.在截⾯变化处,宜作成2:1~3:1的喇叭形变截⾯;或在截⾯变化处适当增加配筋,在陔加密段有如下要求:-1. 钢筋加密区段的箍筋配置及接头:a)圆形截⾯采⽤螺旋筋,间距不⼤于10厘⽶,直径不⼩于8⽶⽶.矩形截⾯最⼩含箍率纵横向均为0.3%.b)螺旋筋接头必须焊接,矩形箍筋应有135°弯钩,并深⼊混凝⼟核⼼内.-2.加密区段的位置和⾼度:a)扩⼤基础的柱式和排架式墩应布置在柱(桩)顶部和底部,布置⾼度为柱(桩)的最⼤横截⾯尺⼨或l/6柱(桩)⾼,且不⼩于50厘⽶;b)桩基础的柱式墩和排架桩墩应布置在柱(桩)的顶部(布置⾼度同上),和柱(桩)在地⾯或⼀般冲刷以上⼀倍桩径处⾄最⼤弯矩以下三倍柱桩经处,且不⼩于50厘⽶.⑤砌⽯或混凝⼟墩台的帽、⾝与基础连接处、截⾯突变处、施⼯接缝处,均应采取提⾼抗剪能⼒的措施;墩台及拱圈所⽤最低砂浆强度等级,应提⾼⼀级采⽤.⑥桥台采⽤整体式,如U形、箱形等,桩柱式桥台宜采⽤埋置式.⑦混凝⼟与钢筋混凝⼟下部结构的混凝⼟强度等级:中⼩桥不低于C20,⼤桥不低于C25.c) 基本烈度9度区除应符合烈度7度、8度区的规定外,尚应采取以下措施:①必须加强各⽚梁问的横向连接,提⾼整体性.②梁桥活动⽀座应采取限制其竖向位移的措施.③拱圈宽跨⽐不⼩于1/20,其墩台上的拱座混凝⼟强度等级不低于C25,并适当配筋.⽆铰拱拱脚上下缘配筋应深⼊拱座.④台背和锥坡的填料不宜⽤砂类⼠,提⾼填⼟密实度,并注意排⽔措施.采⽤多排桩基础时,宜设斜桩.d) 关于抗震具体设施的建议尺⼨除了桥梁上部结构、墩台及基础在⽅案、结构计算等⽅⾯应该考虑的问题外,抗震具体设施通常采⽤如下⼏种:①简⽀T梁设置纵、横向防震挡块⽅式如下:-1. 横向挡块设置在边梁外侧、墩顶(盖梁)两端,与墩顶(盖梁)同宽;厚度在30厘⽶左右;⾼度⼀般为30~60厘⽶,在伸缩端墩顶上的⾼度宜⽐连续结构墩顶上的⾼度⾼⼀些.应配筋,主筋直径不⼩于≠20,间距不⼤于15厘⽶.-2. 纵向挡块设置有在端横梁外侧及内侧两种情况,⼀般以设置在内侧较佳.其长度、宽度由主梁问距及端横梁间距限制,⽽⾼度应⾼出端横梁底边不⼩于30厘⽶.配筋同上.②空⼼板设置横向防震挡块及纵向防震锚栓设置如下:-1. 横向挡块设置同上.-2. 纵向可在⽀承及铰缝部位设置锚栓或采⽤桥⾯连续等措施.锚栓直径采⽤2¢32,在墩台帽内的锚固长度为15d.③采⽤橡胶⽀座的桥⾯连续简⽀结构,仍需采取⽀承及铰缝部位设置锚栓或设置纵向挡块等措施防⽌较⼤的纵向位移.④纵、横向挡块与梁体之间应留有⼀定空隙(如2~3厘⽶),并安装橡胶垫⽚.。
公路桥梁涵洞设计原则
公路桥梁涵洞设计原则1 设计原则桥梁设置以“安全、耐久、适用、环保、经济和美观”为原则,在选型时根据本地区的自然条件、材料供应和地质条件,以及施工要求和功能需要等因素,进行了综合考虑,做到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并尽量做到标准化、装配化和施工机械化。
通过在适当位置设置大型预制场,以便集中预制,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工程建设进度,降低造价,达到综合最优的目标。
1.1桥梁总体设计原则1、一般大、中、小桥桥位平面线形服从路线总体布设需要。
2、本项目大部分路段桥头填土高度受纵断面控制,填土高度不高,其余路段路桥分界高度的确定根据地质情况分段进行。
通过对桥梁方案和高填土方案(含软土处理)的技术经济比较及台后的工后沉降计算结果,根据技术经济比较,在综合考虑了节约土地等因素,并参考项目周边已建干线公路经验,本项目的路桥分界高度确定为:软土地区5.0~6.0m。
非软土地区为6.0~7.0m。
3、跨越通航河流及排灌河流、沟渠的桥梁,做到满足河流顺畅排、灌或水运通航的需要,当桥梁与航道、水流方向斜交且水中设墩时,适当加大桥梁跨径,以满足通航和排洪要求。
4、为满足行车舒适性要求,中小桥采用简支结构,桥面连续。
1.2桥梁桥位选择原则根据项目的特点,桥位选择主要服从于平面路线布置,同时兼顾桥梁规模及施工难度,尽量减小与被交道路、河流的斜交角度。
1.3桥梁布孔原则1、桥梁布孔应满足通行、通航、泄洪的要求。
对于等级航道或兼有泄洪功能的河流,分别征求相关航道、水利部门的意见,明确航道等级及近、远期航道整治规划、河流疏竣规划,以确定通航标准。
桥梁布孔在满足通航净空的同时,也考虑泄洪的要求。
2、对于一般桥梁,在满足其功能的前提下,尽量选择标准化跨径来布设,以方便施工。
3、兼跨农田排灌沟渠及通道的桥梁,根据现场调查搜集的资料并征求该地政府部门意见,孔跨布设时注意满足农田排灌需要,满足不同通道净空需要,在此前提下,对少量沟渠及通道适当改移、归并,必要时增加线外工程,以降低主线工程造价,从而降低工程总造价。
高速公路桥涵设计原则
高速公路桥涵设计原则本项目分别丘陵、低山地貌,路线及互通匝道多次跨越冲沟、深谷、道路。
涉河涉水桥要考虑水利、行洪、环水保的要求:桥梁方案要尽可能保护生态环境。
路线跨越河流、溪沟、道路一般在原位设置桥涵,满足泄洪、跨越要求1、桥梁总体设计原则①桥型方案的选择必须因地制宜,充分考虑结构的可靠性、施工的可能性、运输的便利性。
所选桥型方案力求经济、安全、实用、美观、耐久、环保、创新。
②一般大、中、小桥桥位服从路线总体布设需要,做到桥位处平面线形与道路线形协调一致平顺流畅。
一般桥梁跨径不宜太小、也不宜太大。
③优先采用预制安装的标准化、定型化、工厂化和装配化施工,以便进行工厂化施工管理从而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加快工程进度。
为有利于标准化施工组织管理区段内桥梁结构形式及跨径适当统一:一座桥内跨径、墩柱直径适当归并(个别服从多数)。
④根据桥墩高度及桥位处地形、地质情况、地震力度、施工条件等因素,合理选择桥梁下部结构型式,尽量减小施工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⑤上跨主线结构物结构型式选择主要影响公路行驶视觉效果,尽量采用造型美观、型式各异的桥梁结构,尽量保持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以确保行驶安全,视野开阔。
2、构造物选址原则①大桥、特大桥桥位一般服从路线的基本走向,并作为路线走向的重要控制点。
②桥位应尽量避开岩溶、滑坡、采空区、顺层以及其它不良地质地段。
③跨越不通航的行洪、排涝流量较大的季节性河道的桥梁纵轴线宜与洪水主流方向正交。
④桥梁及构造物选址尚应与国家有关部门(如水利、航运、铁路、大型管道、电站、高压电缆、重要通信线路)协调,获得相关审批。
⑤桥位比选应综合考虑工程造价、施工条件、对周围环境影响等因素,择优选用。
3、桥梁型式选择与上部结构设计①桥型方案比选应当从桥位、桥型、跨径组合、造价控制、施工组织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入细致和全面地比较分析,为每座桥寻求最为恰当的桥型和桥式。
②桥型应根据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材料来源、施工方法、高跨比和使用要求综合考虑后选定。
2.2公路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的计算原则
2.2公路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的计算原则2.2公路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的计算原则《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采用的是近似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具体设计计算应满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正常使用两类极限状态2.2.1三种设计状况据《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T50283—1999),《公路桥规》根据桥梁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面临的不同情况,规定了结构设计的三种状况:持久状况、短暂状况、偶然状况(1)持久状况桥涵建成后承受自重、车辆荷载等作用持续时间很长的状况。
该状况是指桥梁的使用阶段。
这个阶段持续的时间很长,结构可能承受的作用(或荷载)在设计时均需考虑,需接受结构是否能完成其预定功能的考验,因而必须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设计。
(2)短暂状况指桥涵施工过程中承受临时性作用(或荷载)的状况。
短暂状况所对应的是桥梁的施工阶段。
持续时间短暂的,结构体系、荷载与使用阶段也不同,设计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只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规范中以计算构件截面应力表达),必要时才作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
(3)偶然状况在桥涵使用过程中偶然出现的状况。
偶然状况是指桥梁可能遇到的地震等作用的状况。
这种状况出现的概率极小,且持续的时间极短,结构在极短时间内承受的作用以及结构可靠度水平等在设计中都需特殊考虑。
偶然状况的设计原则是主要承重结构不致因非主要承重结构发生破坏而导致丧失承载能力;或允许主要承重结构发生局部破坏而剩余部分在一段时间内不发生连续倒塌。
显然,偶然状况只需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不必考虑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2.2.2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表达式公路桥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时对应于桥涵及其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出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或变位的状态。
根据桥涵结构破坏所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按表2-3划分的三个安全等级进行设计。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是指对公路桥梁涵洞设计所要遵守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下面是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的内容,总计约1000字:一、总则1. 公路桥涵设计应遵循国家现行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规范。
2. 公路桥涵设计应根据具体工程的需求和特殊要求进行设计,确保其安全、经济、美观等性能。
二、设计原则1. 公路桥涵设计应满足通行的要求,考虑交通组织、行车安全、技术条件等因素。
2. 公路桥涵设计应满足排水的要求,确保在雨季和洪水时能够正常排水。
3. 公路桥涵设计应满足结构的要求,考虑到材料的使用、施工的方法等因素,确保结构的稳定和持久性。
4. 公路桥涵设计应满足美观的要求,考虑到环境的影响和配套设施的需求,使其与周围景观相协调。
三、设计内容1. 公路桥涵设计应确定涵洞的类型和规模,包括桥型、孔数、孔径、跨度等。
2. 公路桥涵设计应确定涵洞的几何形状和布置方式,包括横断面形状、纵断面形状、轴线和竖曲线等。
3. 公路桥涵设计应确定涵洞的结构形式和材料,包括刚构造、柔性构造、预应力构造等。
4. 公路桥涵设计应确定涵洞的基础形式和处理方法,包括桩基、地基加固、沉井等。
5. 公路桥涵设计应确定涵洞的排水和通风方式,包括排水管、泵站、透水路面等。
6. 公路桥涵设计应确定涵洞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包括施工序列、施工工期、施工设备等。
四、设计要求1. 公路桥涵设计应考虑到交通组织的要求,包括车辆通行能力、行车安全等。
2. 公路桥涵设计应考虑到涵洞的排水要求,包括洪水的承载能力、排水管道的布置等。
3. 公路桥涵设计应考虑到涵洞的结构要求,包括横向稳定、纵向稳定等。
4. 公路桥涵设计应考虑到涵洞的美观要求,包括桥梁形象、材料的选用等。
五、设计过程1. 公路桥涵设计应进行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确定涵洞的类型和规模。
2. 公路桥涵设计应进行正式设计,确定涵洞的几何形状和布置方式。
3. 公路桥涵设计应进行结构设计和基础设计,确定涵洞的结构形式和材料。
桥梁、涵洞工程设计原则
桥梁、涵洞工程设计原则结合招标项目所在区域为平原微丘,沿线水系多为坑塘和沟渠,未跨越大型河流,桥梁主要为终点处跨线桥,设计时应充分贯彻“资源节约、安全舒适、经济耐用、方便施工”的理念,因地制宜,使桥梁与周围环境融合在一起。
(1)遵循“安全、耐久、适用、环保、经济和美观”的原则进行公路桥涵设计。
综合考虑使用要求、本地区的自然条件、材料来源、便于施工和养护等因素。
重视与周围环境、人文景观的协调;重视桥梁造型美观;充分听取当地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的意见。
(2)中、小桥严格服从路线总体布设,大桥等大型工程应合理确定方案,总体上达到与路线走向一致,做到路、桥综合考虑,合理衔接。
(3)根据桥位的地形、地质和水文等条件,精心布跨、深入比选,尽量采用成熟、适用、经济、美观的桥型。
(4)跨越河流的桥梁,必须满足泄洪要求和河堤防洪要求;跨铁路、高速公路时,桥孔设计在满足桥下安全净空的同时,还应预留高速公路及铁路扩容宽度;跨越公路、市政道路时,桥梁必须满足桥下道路通行净空要求。
(5)侧重于采用技术成熟、便于施工和养护成本低的桥型。
除此之外还应注意桥位处的交通运输条件、施工机具进出、场地布置等因素。
系统考虑全寿命周期成本,使桥型方案整体最优。
(6)充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使适用性和经济性结合最佳,结构的设计做到技术合理、先进、有利于模数化、标准化、规范化、机械化的施工,做到施工方法简单、安全、可靠,技术成熟,施工速度快,经济指标低,且便于后期维修、养护。
(7)一定路线长度内的一般性桥梁,在兼顾施工便道、预制场地以及标段划分等与施工模板周转有关问题后,尽量采用考虑同类桥梁结构、跨径,以方便施工。
同时要注意相邻桥梁之间的距离不能太短,特别是在填方路段;如遇这种情况,可考虑将相邻桥梁连通或加长填方路段,以避免连续的桥头跳车。
(8)桥梁景观设计时,应结合周边自然环境、地形设计;避免桥梁景观设计的局部性,应作为景观群、景观带进行系统地统筹设计;尤其突出线外景观设计。
公路桥涵勘测设计的原则分析
公路桥涵勘测设计的原则分析引言桥涵勘测设计是公路建设的前提,是工程管理的龙头,是工程质量的基础。
没有好的勘测,就不可能掌握科学真实的第一手资料;没有好的设计,就不可能有高品质的建设成果。
做好勘测设计工作,就能为整个公路桥涵项目的建设、管理、养护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个好的设计,不仅能为公路桥涵建设质量的提升提供可靠保证,也能为公路桥涵建设费用的降低提供技术支持。
应该是安全性、耐久性、舒适性、方便性、经济性的完美结合。
目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设计理念、提高设计水平为主线,进一步增强公路桥涵勘测设计工作,便具有极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大规模实施各等级公路配套建设的战略过程中,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桥涵勘测设计在公路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山区公路桥涵勘测设计的一般性原则1、安全性原则进行公路的桥涵勘测设计,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安全性。
只有在设计时将安全性作为设计原则放在首位,才能够保证公路最终的设计安全合理、方便通行。
山区的地形较为复杂,山路所处的土壤、水源环境也不好,因此在进行设计的时一定要将这些客观因素作为参考,从而避免这些因素所带来的影响。
在进行设计时,首先要严格执行国家及地区的标准,山区公路中主要以盘山公路为主,危险系数比较大,在进行设计的时,要在转弯处设计醒目的安全标志、标牌,同时还要安装具有较高强度的防护栏。
对于一些容易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的地区也要做好相应的安全设计以及防护设施。
处于地震区的桥涵必须设计相应的防震措施,避免地震发生时对桥涵结构遭到破坏。
2、可行性原则在进行公路桥涵勘测设计时,还需要考虑可行性。
首先,坚决杜绝偷工减料现象发生防止公路在后期通车使用过程中不能满足交通流量,而造成交通拥堵,一旦出现此类情况不仅会造成较高的经济损失,也会因此降低公路的使用寿命,进而影响公路的正常运行。
在进行设计时,还要充分考虑桥涵结构的负荷能力,避免因为设计的不合理导致桥涵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形。
桥跨结构的设计要保证泄洪通航和行人的正常通行,这样如遇到意外状况的时候方可保证行人的及时疏散。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是指在公路桥涵的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些规范和原则。
这些规范和原则旨在确保公路桥涵的设计能够满足道路交通的需求,同时提供安全可靠的桥梁结构。
下面是关于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的1000字介绍。
首先,在公路桥涵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有关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
这包括结构安全原则、经济合理原则、美观实用原则。
结构安全原则包括充分考虑桥梁的强度、稳定性、振动和疲劳等方面的因素,确保桥梁在使用寿命内能够承受外界荷载和状况的影响。
经济合理原则要求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投资和运营成本,提高效益。
美观实用原则要求桥梁的外观设计要符合美学要求,同时结构布局要合理,符合实际使用需求。
其次,在公路桥涵的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有关桥梁荷载的规范。
这包括荷载标准、交通量和组合车辆的要求。
荷载标准是指桥梁需要承受的各种荷载类型和荷载组合,例如静态荷载、动态荷载、活载和恒载等。
交通量是指桥梁所在道路的日均交通量,根据交通量的大小和组成确定桥梁的通行能力和结构设计。
组合车辆是指经过桥梁的各类车辆,包括货车、客车、小汽车等,根据组合车辆的轴重、轴距、车道宽度等参数确定桥梁的设计参数。
第三,在公路桥涵的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有关结构设计的规范。
这包括结构形式、材料选用和施工工艺等方面的要求。
结构形式是指桥梁的类型和形状,例如梁桥、拱桥、索桥等,根据桥梁所处环境和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
材料选用是指桥梁所使用的建筑材料,例如钢材、混凝土、预应力等,根据技术要求和经济合理性选择合适的材料。
施工工艺是指桥梁的施工方法和施工过程,包括桩基施工、梁体浇筑、拱体施工等,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施工工艺。
最后,在公路桥涵的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桥梁与周边环境的协调。
这包括桥梁的景观效果、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的考虑。
桥梁的景观效果是指桥梁在外观设计和照明等方面的考虑,要符合周边环境的特点和美学要求。
公路桥涵设计指导原则
公路桥涵设计指导原则1 设计依据与规范规定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l—2003);2)《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3)《公路勘测细则》(JTG/T C10—2007);4)《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02);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6)《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7)《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8)《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9)《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04-2007);10)《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JT/T 4—2004)11)《公路桥梁盆式橡胶支座》(JT 391—1999)12)《公路桥梁伸缩装置》(JT/T327—2004)13)《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 50162—92);1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2002年);15)《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2007年)。
2 桥涵布设原则2。
1 桥梁1)标准跨径的桥梁,单跨为6~20m的桥梁采用桥面连续,20m及以上的桥梁采用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或连续刚构)。
原则上,桥墩高<20m时采用结构连续,桥墩高≥20m时采用连续刚构体系(墩梁固结);此外,当桥梁段落纵坡≥2。
5%时,也需采用连续刚构体系(墩梁固结)。
2)考虑桥梁外观,水中桥墩系梁一般置于常水位附近。
但对于跨越航道的桥梁,其孔径和桥长设计,还应满足通航的需要,主墩承台顶面一般应置于最高通航水位以上或河床以下。
3)大型泄洪河流应避免在大堤迎水面和堤顶设墩,承台及桩基设计应考虑冲刷影响。
4)斜跨一般河流的桥梁,当桥长较短、河段顺直流向一致、斜交角度小于50度、桥面宽度一致时,优先采用斜桥斜做方式,反之采用斜桥正做方式。
沿河纵向桥采用斜桥正做方式。
(注:桥涵斜交角度指路线前进方向与水流或涵轴线方向的顺时针夹角,斜度系路线法线方向与水流或涵轴线方向夹角。
公路桥涵设计规定
公路桥涵设计规定5.0.1 一般规定1. 桥梁应根据公路功能、等级、通行能力及抗洪防灾要求,结合水文、地质、通航、环境等条件进行综合设计。
2. 特大、大桥桥位应选择河道顺直稳定、河床地质良好、河槽能通过大部分设计流量的河段,不宜选择在断层、岩溶、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地带。
3. 桥梁设计应遵循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和有利环保的原则,并考虑因地制宜、便桥涵的设置应结合农田基本建设考虑排灌的需要。
4. 特殊大桥宜进行景观设计;上跨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桥梁,应与自然环境和景观相协调。
5. 桥梁结构应考虑桥面铺装进行综合设计。
桥面铺装应有完善的桥面防水、排水系统。
6. 采用标准化跨径的桥涵宜采用装配式结构,机械化和工厂化施工。
5.0.2 桥涵分类规定如表5.0.2。
表5.0.2桥涵分类注:①单孔跨径系指标准跨径;②梁式桥、板式桥的多孔跨径总长为多孔标准跨径的总长;拱式桥为两岸桥台内起拱线间的距离;其他形式桥梁为桥面系车道长度;③管涵及箱涵不论管径或跨径大小、孔数多少,均称为涵洞;④标准跨径:梁式桥、板式桥以两桥墩中线间距离或桥墩中线与台背前缘间距为准;拱式桥和涵洞以净跨径为准。
5.0.3 桥梁全长:有桥台的桥梁应为两岸桥台侧墙或八字墙尾端间的距离;无桥台的桥梁应为桥面系长度。
桥涵的跨径小于或等于50m时,宜采用标准化跨径。
桥涵标准化跨径规定如下:0.75m、1.0m、1.25m、1.5m、2.0m、2.5m、3.0m、4.0m、5.0m、6.0m、8.0m、10m、13m、16m、20m、25m、30m、35m、40m、45m、50m。
5.0.4 桥涵设计洪水频率应符合表5.0.4规定。
表5.0.4 桥涵设计洪水频率1. 二级公路的特大桥以及三级、四级公路的大桥,在水势猛急、河床易于冲刷的情况下,可提高一级设计洪水频率验算基础冲刷深度。
2. 沿河纵向高架桥和桥头引道的设计洪水频率应符合本标准第4.0.2条路基设计洪水频率的规定。
公路勘察设计院桥涵通用技术指导
公路勘察设计院桥涵通用技术指导前言公路建设是国家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桥梁和涵洞是公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为了保障公路的安全、舒适和可靠性,制定并遵守规范和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公路勘察设计院桥涵通用技术指导进行简要介绍,以帮助公路工程师更好地进行规划和设计。
桥涵通用技术指导1. 指导思想公路勘察设计院桥涵通用技术指导是根据《公路桥涵设计规范》等相关规范制定的,旨在规范和统一公路建设中桥梁和涵洞的设计、建造和维护标准。
其中,指导思想主要包含以下几点:•安全第一•质量第一•效率第一•环保第一这些指导思想是公路建设中必须遵守的原则,旨在最大程度地保障公路使用人员的安全和舒适,保证公路建设的可靠性和高效性,同时尽可能减少环境污染。
2. 设计要求根据公路勘察设计院桥涵通用技术指导,设计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桥梁设计要求•桥梁的建设应根据道路的设计速度、交通量、车型等条件进行,确保建设的桥梁能够满足道路通行的需要。
•桥梁的设计应满足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美观大方的要求。
•桥梁的设计应根据当地气候、地质、地形等自然条件进行,选定合适的材料和结构形式。
•桥梁的设计应符合当地政策法规和标准,遵守国家和地方制定的相关规定。
2.2. 涵洞设计要求•涵洞的建设应考虑周围环境和地质条件,选定合适的形式和结构以满足原有地形的需要。
•涵洞的设计应符合当地政策法规和标准,遵守国家和地方制定的相关规定。
•涵洞的设计应根据流量、地表降雨等考虑来水的预计情况,防止发生涝灾。
•涵洞的设计应考虑施工难度和经济性,选取合适的材料,尽量降低建设成本。
3. 施工作业公路勘察设计院桥涵通用技术指导还涉及到施工作业中的一些注意事项,主要包括:•施工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需要有专项工程施工许可证。
•操作工人需要进行安全技术操作培训。
•施工时需要保障周边环境和人员的安全。
•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控制噪音、尘土等环境污染。
4. 常见问题为了便于公路工程师更好地进行规划和设计,公路勘察设计院桥涵通用技术指导还针对常见问题进行了详细介绍,例如:•桥梁支座的种类和用途•桥墩的设置与布置•桥面铺装的种类和要求•涵洞的防水结构和施工要求结语公路勘察设计院桥涵通用技术指导是公路建设中重要的规范和指南,对于保障公路交通的安全、畅通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优质】公路桥涵设计细则-word范文模板 (1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公路桥涵设计细则篇一:公路桥涵设计指导原则公路桥涵设计指导原则1 设计依据与规范规定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l-201X); 2)《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1X); 3)《公路勘测细则》(JTG/T C10-201X);4)《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1X); 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X);6)《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1X); 7)《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1X) 8)《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1X); 9)《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04-201X);10)《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JT/T 4-201X) 11)《公路桥梁盆式橡胶支座》(JT 391-1999) 12)《公路桥梁伸缩装臵》(JT/T327-201X) 13)《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 50162-92);1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201X年); 15)《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201X年)。
2 桥涵布设原则2.1 桥梁1)标准跨径的桥梁,单跨为6~20m的桥梁采用桥面连续,20m及以上的桥梁采用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或连续刚构)。
原则上,桥墩高<20m时采用结构连续,桥墩高≥20m时采用连续刚构体系(墩梁固结);此外,当桥梁段落纵坡≥2.5%时,也需采用连续刚构体系(墩梁固结)。
2)考虑桥梁外观,水中桥墩系梁一般臵于常水位附近。
但对于跨越航道的桥梁,其孔径和桥长设计,还应满足通航的需要,主墩承台顶面一般应臵于最高通航水位以上或河床以下。
3)大型泄洪河流应避免在大堤迎水面和堤顶设墩,承台及桩基设计应考虑冲刷影响。
公路桥梁设计指导原则(常规结构)
公路桥涵设计文件指导原则(暂行版)武汉鑫九通道桥设计公司桥涵组二〇一四年七月一、设计依据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3、《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6、《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04-2007);7、《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2007年10月1日);8、《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9、《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 D81-2006);10、《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范》(JTG D80-2006);11、《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G/TB07-01-2006);12、《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2004);13、《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JTG/T J22-2008);14、《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JTG F81-01-2004)。
二、桥涵设计标准及设计指标1、荷载等级:公路-Ⅰ级(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公路-Ⅱ级(二级公路及三、四级公路);四级公路以下在公路-Ⅱ级的基础上乘以0.75系数。
2、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P=1/300、大、中、小桥及涵洞P=1 /100。
3、结构安全等级:特大、大桥为一级,中、小桥二级,涵洞为三级。
4、地震作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等于0.05g,相当于基本地震烈度为Ⅵ度,特大桥及隧道等大型或者重点工程按Ⅶ度设防。
三、设计深度1、普通大桥、互通匝道桥及等级路分离式桥设计内容包括:(1)、桥位平面图(分离式立交桥应包含被交路平纵数据及图纸);(2)、桥位地质纵断面;(3)、全桥工程数量表;(4)、桥型布置图(绘制出结构分联示意图);(5)、墩台基础坐标表;(6)、梁(或板)平面布置图(含弯斜桥的布置方法示意,直线桥可无此图);(7)、桥台一般构造及相应钢筋布置图(钢筋图包括台身、U型侧墙、承台、桩基及扩大基础;台帽、支座垫石、耳背墙、牛腿、挡块统一绘制为通用图;桥台图中应有相对应台好桥台参数及标高);(8)、桥墩一般构造图及钢筋布置图(一般构造图应标示出控制点标高、支座垫石位置及布置大样、地面横向线;钢筋布置图包括墩柱钢筋布置图、系梁钢筋布置图、承台钢筋布置图、桩基及扩大基础钢筋布置图;墩帽、支座垫石、挡块钢筋布置图统一绘制通用图);2、特殊大桥及匝道桥,除上述图纸外,应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桥涵设计指导原则1 设计依据与规范规定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l-2003);2)《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3)《公路勘测细则》(JTG/T C10-2007);4)《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02);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6)《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7)《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8)《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9)《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04-2007);10)《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JT/T 4-2004)11)《公路桥梁盆式橡胶支座》(JT 391-1999)12)《公路桥梁伸缩装置》(JT/T327-2004)13)《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 50162-92);1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2002年);15)《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2007年)。
2 桥涵布设原则2.1 桥梁1)标准跨径的桥梁,单跨为6~20m的桥梁采用桥面连续,20m及以上的桥梁采用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或连续刚构)。
原则上,桥墩高<20m时采用结构连续,桥墩高≥20m时采用连续刚构体系(墩梁固结);此外,当桥梁段落纵坡≥2.5%时,也需采用连续刚构体系(墩梁固结)。
2)考虑桥梁外观,水中桥墩系梁一般置于常水位附近。
但对于跨越航道的桥梁,其孔径和桥长设计,还应满足通航的需要,主墩承台顶面一般应置于最高通航水位以上或河床以下。
3)大型泄洪河流应避免在大堤迎水面和堤顶设墩,承台及桩基设计应考虑冲刷影响。
4)斜跨一般河流的桥梁,当桥长较短、河段顺直流向一致、斜交角度小于50度、桥面宽度一致时,优先采用斜桥斜做方式,反之采用斜桥正做方式。
沿河纵向桥采用斜桥正做方式。
(注:桥涵斜交角度指路线前进方向与水流或涵轴线方向的顺时针夹角,斜度系路线法线方向与水流或涵轴线方向夹角。
)5)特大、大跨径桥梁跨越较宽、较深山谷时,可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或连续梁桥,但跨径不宜大于200m;跨越山区典型的V形沟谷且地质条件较好时,可采用大跨径钢筋混凝土拱桥。
6)在有一定景观要求的路段,上构可采用连续板或装配式箱梁结构。
7)中、小跨径的弯、坡、斜桥,支架又不高时,可考虑采用整体式支架现浇连续或简支梁板结构。
8)互通内异形桥梁、小半径匝道桥的结构型式推荐采用现浇预应力砼连续箱梁或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板),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跨径不宜大于20m;有条件时也可采用装配式预制构件。
9)主线桥梁上跨等级公路或农村道路时,必须满足有关净空的要求,净高可预留0.2m的富余。
10)主线下穿分离式立交桥梁推荐采用连续箱梁、拱式结构、斜腿刚构等轻盈美观的桥型。
桥下净高宜按5.5m控制,为今后路面维护加铺提供条件。
11)一般多孔梁桥综合上、下部结构及基础形式进行总体分析比较,选取合理的孔跨布置,同一座桥应尽量采用一种跨径布置。
12)在一个施工标段内,大中桥桥型孔径种类不宜过多。
2.2 通道与涵洞1)在填土高度或排水条件满足的前提下,小跨径结构尽量采用暗型结构。
2)通道、人行涵洞的布设,当有成型地方道路、农耕路、人行路,一般一路一通道(涵)。
对农田中密集的人行小路,结合桥梁、灌溉排水涵洞设置、村界分布、耕作习惯,在充分考虑沿线生产发展的前提下设置,一般间距≤300m,净跨径不小于3m,净高不低于2.2m。
3 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表4 桥梁上部构造4.1 预制装配式主梁1)为保证桥梁整体协调性,除特殊和复杂桥梁外,一般桥梁跨径建议按下述范围选取:桥跨选取建议表2)部颁上构通用图主梁尺寸表部颁上构主要尺寸表(公路-Ⅰ级)注:支反力为24.5m路基宽度情况。
4.2 现浇箱梁1)主线及匝道混凝土等高连续箱梁,常用跨径的梁高建议值如下:等高箱梁梁高选取建议表如一联有不同跨径组合,则梁高统一采用较大跨径的梁高,如果两联之间梁的高差,应在一跨内采用梁高进行过渡,避免出现“突变”现象。
2)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梁高确定原则:大于等于50m跨径连续桥梁,箱梁应采用变截面;边中跨比例取值范围0.55~0.75,一般取0.6;箱梁主墩支点梁高为跨径的1/16~1/20,一般取1/17,跨中梁高为支点梁高的1/1.6~1/2.5,一般取1/1.8。
变高箱梁梁高选取建议表3)当平曲线半径小于240m时,应尽量使桥梁跨径不大于20m,以便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箱梁,并应设置跨间横隔板。
4)当采用现浇连续梁,桥面板单侧悬臂宽度不大于2.5m时,腹板宜采用直腹板。
5)为减少预应力损失,现浇连续箱梁分联长度一般不超过100m,但若采用分节段张拉,用连接器接长预应力束时分联长度不受此限制。
5 桥梁下部构造5.1 桥墩设计1)一般装配式梁桥墩高<35m时采用双柱式墩,墩高≥35m且不是个别墩时可采用薄壁墩或空心薄壁墩。
2)一座桥梁上的桥墩高矮悬殊较大时,可采用不同形式,但当某种形式数量较少时,应按照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归并、统一,尽可能减少桩柱类型,方便施工。
3)墩柱直径在满足受力要求前提下,同一座桥梁尽可能采用一或两种直径,最好不超过三种直径类型。
4)当墩高<7m时可不设地系梁,当墩高≥15m时设柱间系梁,柱间系梁顶面标高纵坡应尽量与桥面纵坡一致,其间距以12~15m为宜。
5)建议横系梁尽可能设在桩顶处,且该系梁的刚度应与柱、桩刚度相匹配,斜坡上的地系梁宜靠近较高一侧桩柱地面处设置,以减少基础开挖、降低对环境的破坏。
6)常规宽度高速公路上,半幅桥桥墩一般采用双柱式墩,当斜交角度较大时(≥120°)采用三柱式。
7)大跨径连续刚构或连续梁桥墩一般采用国内成熟的形式,并控制桥墩高度一般不超过150m。
8)常用下构建议主要尺寸如下:圆柱(双柱)墩主要尺寸表注:当墩柱高度<3m时,可考虑取消墩身,桩基直接伸入盖梁。
薄壁与空心墩主要尺寸表5.2 桥台设计1)当地质条件允许,且填土高≤8m时可考虑采用U台;如地质较差且受条件限制必须做U台时,可考虑采用组合式U台接桩基础形式。
当前墙高度≥5m 时,需设置10:1的前墙放坡。
2)地形条件允许设置溜坡,当桥头填土高度≤5m时,可采用桩柱式桥台;当桥头填土高度≤12m时,可采用肋板式桥台,肋板台承台顶面宜提高到地面以上以减少挖基数量并降低肋板高度。
3)当桥梁的纵、横坡地面线较陡,不能设置溜坡,且不宜设置挡土墙时,桥台原则上伸入挖方段做桩柱式台,同时避免设置U台,造成大开挖,影响边坡失稳和环境破坏等。
5.3 基础设计1)桥梁基础设计时,必须考虑陡峭坡地的各条地面纵横断面线及地层线,避免基础悬空及处于软硬不均的地层上。
采用钻孔桩时,同一座桥桩基直径规格不宜过多,注意尽量减少桩径种类,便于施工机械配置。
2)挖孔桩要求桩基直径≥1.2m,且无地下水或少量地下水,较密实的土层或风化岩层;对于层厚较厚的砂砾或卵石层,也不宜采用挖孔桩。
挖孔桩适合的开挖深度如下:人工挖孔桩适合深度表序号桩径(m)适合深度(m)1 1.2 102 1.3 153 1.5 204 1.8 255 2.0 306 2.2 303)受洪水位控制的桥位,应根据水文计算分析成果进行孔跨布置,要重视冲刷对墩台埋置深度的影响,基顶标高应在最大冲刷线一下0.5~1.0m。
4)一般情况,最小桩长应≥10m。
对端承桩,桩基配筋为全筋通长。
对摩擦桩,桩长≤15m时,桩基配筋为全筋通长;当15m≤桩长≤25m时,前15m为全筋通长,15m至25m减半;30m≤桩长,前15m为全筋通长,15m至25m减半,其余为素混凝土。
5)桩基的沉淀层厚度,摩擦桩沉淀层厚度≤30cm;端承桩直径≤1.5m时,沉淀层厚度≤5cm,直径>1.5m时,沉淀层厚度≤10cm。
6)端承群桩基础,为减少庞大的承台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桩间距可采用2倍的桩径间距。
7)端承桩需嵌入弱风化岩层深度≥两倍桩径,并满足右图所示要求。
8)当墩台位于纵横桥向地形较陡峭处时,要求扩大基础底纵横桥向外缘至地面安全坡线的最小水平距离≥3.0m,并注意岩层倾向及稳定性。
9)U台扩大基础保证埋置在强风化层下不小于1.0m,基础顶面保证在地面以下0.5m~1.0m,横向坡度较大时,基础应作成台阶式,溜坡采用1:1,且根据地形情况适当考虑坡脚支挡型式。
10)当桩径直径≤1.5m时,设3根声测管;当桩基直径>1.5m时,设4根声测管,桥梁的每根桩基都应计入检测管数量。
6 桥梁附属构造6.1 伸缩缝1)根据分联长度与延伸量对应情况,选择适当的伸缩缝型号。
联长与延伸量对照表2)伸缩缝的选择均需要通过计算确定,一般选用原则为:当桥梁总长≤20m 时,一端采用桥面连续,一端采用小伸缩量暗埋式伸缩缝(亦称无缝伸缩缝);当桥梁总长或联长度20m<L≤40m时,一端采用桥面连续,另一端采用D40型模数式伸缩缝;当桥梁总长或联长度40m<L≤100m时,采用D80型模数式伸缩缝;当桥梁总长或联长度100m<L≤180m时,采用D160型模数式伸缩缝;当桥梁总长或联长度180m<L≤280m时,采用D240型模数式伸缩缝。
3)平缓的盆地地形时,应尽可能控制一联长度在100m以内,采用D80型模数式伸缩缝;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可根据实际墩高分布状况,合理确定过渡墩位置,适当增减每联桥的长度。
采用先简支后结构连续体系的桥梁,一般一联的长度按180m左右控制。
4)20m跨径一联不宜超过100m,30m跨径一联不宜超过180m,40m跨径一联长度不宜超过200m。
6.2 桥头搭板1)桥头搭板有6m、8m两种长度,按如下原则选取:搭板长度选用表2)地方路上跨主线的立交桥,除地方路等级在二级及以上的桥梁设6m长的搭板外,其余桥梁不设搭板。
3)搭板顶面纵坡与路线设计纵坡一致,顺桥向近桥台端置于桥台或牛腿上,其顶面与桥面防水砼层平齐,并应保证其上留有沥青路面的厚度,横向设于路面及硬路肩的范围之内。
6.3 支座1)跨径6m、8m的钢筋混凝土板桥下设置1cm厚油毛毡。
2)跨径10m、13m、16m、20m的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均设置GYZ型圆板式橡胶支座。
3)标准跨径的特大桥和联长较大的桥,联内中墩一般采用GYZ型圆板式橡胶支座,联内端部位移量较大的中墩及边墩处应采用四氟乙烯滑板橡胶支座;根据墩高等因素设置固结墩的联内,应考虑在墩高较矮的中墩上设置GPZ(Ⅱ)型盆式橡胶支座。
4)现浇箱梁桥建议在一联的温度变形零点附近位置根据墩柱高度设固定支座或墩梁固结(墩柱高度大于15m考虑墩梁固结,小于15m设固定支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