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2016年西北大学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

合集下载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学术简讯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学术简讯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学术简讯(2016年1 6月)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学术简讯(2016年1 6月)科研工作6月,蒋真副研究员申报的“美国制裁伊朗问题研究”被批准为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资助经费35万元;闫伟博士申报的“阿富汗国家治理中的部落问题研究”被批准为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西部项目,资助经费8万元。

6月,赵广成副教授的专著《霍梅尼外交思想的渊源和理论体系》在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

梯队建设2月,希腊国际大学斯蒂芬·科尔多西(Stefanos Kordosis)博士开始其在中东研究所为期一年的聘期,享受陕西省外国专家待遇。

其间,他将为中东研究所研究生开设中东古代史、中东近代史、土耳其语等课程。

3月,赵广成副教授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将到英国萨塞克斯大学访学一年。

4月,韩志斌教授入选国家民委首批民族问题研究优秀中青年专家。

学术活动3月20日,韩志斌教授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东部落社会通史”开题报告会举行,与会专家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于沛研究员、北京大学李安山教授、南开大学哈全安教授、外交部前资深外交官戴新平先生、内蒙古民族大学姚大学教授以及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黄民兴教授和王铁铮教授。

5月8 9日,由中国中东学会,中以学术交流促进会(SIGNAL),西北大学历史学院、中东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当前中东局势及‘一带一路’建设学术研讨会”在西北大学召开,来自以色列、土耳其、英国、希腊、伊朗等国以及国内各单位的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人才培养2016年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共录取硕士研究生14人,其中世界史专业8人,国际关系专业6人。

世界史专业共录取4名博士研究生。

中东问题研究2016年第1期(总第3期)8522016年上半年,中东研究所有5名博士生和14名硕士生毕业。

博士生姓名、指导教师、论文题目及主要内容如下:吕海军,导师为彭树智教授,论文《伊朗民族主义思潮研究》以历史为序,研究了伊朗民族主义思潮的发展历程,包括现代主义改革和伊斯兰复兴思想的兴起、王权民族主义的潮起潮落以及自由民族主义和伊斯兰民族主义的兴起等内容。

历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名单

历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名单

一九九九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按学科)2000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推倒一世之豪情,开拓万古之心胸.推倒一世之豪情,开拓万古之心胸.二00一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按学科排列)学科代码及名称学位授予单位名称 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 0101 哲学武汉大学丁四新 郭齐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吴国盛 叶秀山 中国人民大学 孟建伟 刘大椿 0201 理论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刘元春 林 岗 南开大学 盛 斌 熊性美 0301 法学中国政法大学王万华 陈光中 西南政法大学龙宗智 徐静村 0302 政治学 吉林大学 张贤明 王惠岩 0303 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 洪大用 郑杭生 0401 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 瞿葆奎 北京师范大学丁邦平顾明远0402 心理学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罗跃嘉魏景汉0501 中国语言文学北京大学詹卫东陆俭明0502 外国语言文学北京大学陈明王邦维0504 艺术学东南大学徐飚张道一中央音乐学院周海宏张前0601 历史学复旦大学邹振环周振鹤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臧运祜杨天石中山大学吴义雄陈胜粦0701 数学北京大学甘少波文兰山东大学陈增敬彭实戈复旦大学张旭雍炯敏0702 物理学北京大学朱世琳杨泽森北京师范大学郑志刚胡岗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丰伟悦柴之芳复旦大学张胜坤王迅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李志远顾本源0703 化学中山大学童明良陈小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亚栋钱逸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韩富天林炳承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邓绍江惠永正北京大学应立明赵新生北京大学王任小唐有祺复旦大学张红东杨玉良南京大学金士薛奇0704 天文学南京大学黄永锋陆埮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叶祥明艾国祥0706 大气科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刘屹岷吴国雄0707 海洋科学同济大学王汝建汪品先0709 地质学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孙东怀安芷生0710 生物学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刘建全路安民复旦大学张克忠薛京伦山东大学阎伯旭高培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吴嘉炜邹承鲁清华大学王少雄隋森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龚为民牛立文0801 力学清华大学朱廷杨卫西安交通大学龚云帆徐健学0802 机械工程吉林大学杨建东王立江上海交通大学杨建国薛秉源上海交通大学瞿祖清傅志方0803 光学工程清华大学冯文毅金国藩0804 仪器科学与技术重庆大学王代华黄尚廉南京理工大学姚卫贺安之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南京理工大学陈兆旭肖鹤鸣浙江大学钱国栋王民权中南大学李益民黄伯云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生红卫胡壮麒0806 冶金工程上海大学张晓兵徐匡迪080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海军工程大学陈林根孙丰瑞0808 电气工程西安理工大学刘健陈治明0809 电子科学与技术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范滨张凤山南京大学刘建林郑有炓北京邮电大学余建军管克俭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王雪松庄钊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水鹏朗保铮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王正明黄柯棣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杨智勇马颂德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王意洁胡守仁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王文成吴恩华0814 土木工程清华大学刘文君王占生0816 测绘科学与技术武汉大学袁修孝李德仁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华东理工大学朱为宏田禾0819 矿业工程中国矿业大学刘炯天张荣曾中南大学顾帼华王淀佐0824 船舶与海洋工程上海交通大学尤云祥缪国平西北工业大学王敏庆孙进才0826 兵器科学与技术西北工业大学宋保维徐德民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王为孔繁祚0831 生物医学工程东南大学邓慧华陆祖宏0901 作物学中国农业科学院马渐新董玉琛0903 农业资源利用浙江大学卢升高俞劲炎0904 植物保护福建农业大学林含新谢联辉0905 畜牧学中国农业大学戴茹娟吴常信0907 林学北京林业大学陈少良王沙生1001 基础医学第四军医大学丁玉强李继硕第二军医大学章卫平曹雪涛北京大学朱卫忠韩启德1002 临床医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宋怀东陈家伦复旦大学陈亮顾玉东第三军医大学周元国王正国1003 口腔医学北京大学方平科马绪臣1004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复旦大学蔡琳俞顺章1006 中西医结合复旦大学赵鹏程介士1007 药学沈阳药科大学胡柯姚新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黄敏刘耕陶1107 军队政治工作学国防大学高建国房忠贤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树林邱菀华1202 工商管理厦门大学谢德仁吴水澎1203 农林经济管理南京农业大学常向阳顾焕章推倒一世之豪情,开拓万古之心胸.二00二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点击作者姓名,可以阅读相应论文中英文摘要推倒一世之豪情,开拓万古之心胸.二00三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共计97篇二00四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共计97篇2005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名单二00六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按学科排列)二○○八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按学科排列)点击作者姓名,可以阅读相应论文中英文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评选及奖励办法(征求意见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评选及奖励办法(征求意见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评选及奖励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高层次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激励研究生开展原创性的研究工作,并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工作奠定基础,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评选第二条评选原则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评选工作遵循“科学公正、注重创新、严格筛选、宁缺勿滥”的原则进行。

第三条评选标准(一)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标准1.选题为本学科前沿,具有原创性,有重要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

2.在理论或方法上有重要创新,对该学科的科学研究起到重要作用。

3.取得突破性成果,达到国际同类学科或国内同类学科领先或先进水平,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或应用前景。

4.论文材料翔实,推理严密,行文流畅,表达准确,能反映学位论文作者的严谨学风和很强的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5.有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我校为第一署名单位,研究生为第一作者,导师为通讯作者)在本学科国际或国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或出版高水平的学术专著;或获得较高学术奖励;或获批国家发明专利。

(二)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评选标准1.选题为本学科范围内,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或应用前景。

2.在理论、方法或实践上有所创新。

3.论文材料翔实,推理严密,文字表达准确。

4.有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我校为第一署名单位,研究生为第一作者,导师为通讯作者)在本学科国际或国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或获得较高学术奖励;或获批国家发明专利。

第四条校级优秀学位论文评选每年6月份进行。

评选范围为本学年度内授予博士学位、硕士学位人员的学位论文,即前一年9月至当年6月获得博士学位、硕士学位人员的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答辩前已获得副高级以上职称(含副高级)的作者所撰写的学位论文不能参加评选。

第五条参加评选的学位论文应为公开级,并以中文撰写。

第六条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优秀学位论文的评选工作。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办法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办法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办法为适应我院研究生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落实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激励研究生奋发学习,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根据《西北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办法》文件精神,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总则第一条国家奖学金:参评对象:全日制在读二年级及以上正常学制内的硕博士研究生(不含定向委培)。

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博士:每生每年3万元;硕士:每生每年2万元。

研究生基本奖学金:用于资助非在职研究生的学费和生活费,实行动态管理,每学年评一次,分为一等、二等、三等和单项奖四类:一等基本奖学金:资助比例为每年级非在职研究生人数的15%,学术性硕士研究生为:11级每学年1.2万元/人,12、13级每学年0.5万元/人,专业硕士研究生为每学年0.5万元/人,博士研究生为:11级每学年1.5万元/人,12、13级每学年0.5万元/人;二等基本奖学金:资助比例为每年级非在职硕士研究生人数的20%、博士研究生人数的25%,学术性硕士研究生为:11级每学年0.7万元/人,12、13级每学年0.3万元/人,专业硕士研究生为每学年0.3万元/人,博士研究生为:11级每学年1.0万元/人,12、13级每学年0.3万元/人;三等基本奖学金:资助比例为各年级非在职研究生人数的20%,学术性硕士研究生为:11级每学年0.3万元/人,12、13级每学年0.2万元/人,专业硕士研究生为每学年0.2万元/人,博士研究生为:11级每学年0.6万元/人,12、13级每学年0.2万元/人;单项奖学金:资助比例为每年级非在职研究生人数的20%,硕士研究生每学年为0.1万元/人,博士研究生为:11级每学年0.2万元/人,12、13级每学年0.1万元/人。

第二条学院成立由学院党政领导、各学科点导师代表、研究生辅导员、研究生秘书组成的奖学金评定领导小组,负责评定工作。

第三条第二、三学年基本奖学金各类别总名额分别占该学科专业的相应比例。

西北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西北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西北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校发〔XX〕研字24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做好我校学位授予工作,保证学位授予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我校授予学位的类别和学科门类、专业名单,以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和批准的为准。

第三条学士学位的申请及授予工作根据《西北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校发[xx]教字31号)办理。

第二章学位评定委员会第四条学校成立西北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以下简称“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由21 至25 人组成,任期4 年,委员会设主席1 人,副主席2至4人,秘书1 至2人。

委员会成员包括:分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院、系具有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研究生导师代表。

在任期内调离我校的委员,其委员身份自动取消,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及时增补。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组成经校长办公会议通过,报省学位办备案。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挂靠研究生处,负责处理日常工作。

第五条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职责(一)通过硕士和学士学位获得者名单,审定博士和学位申请过程中有本细则第十五条所列情况的硕士名单,作出授予各级学位的决定;(二)审定授予名誉博士学位人员名单;(三)作出撤销违反规定而授予学位的决定;(四)审议有关我校学位申请、授予和培养工作的规章制度;(五)审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人员组成;(六)审批拟申报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名单;(七)审定新增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名单;(八)审核新增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名单;(九)评估和监督我校的各级各类学位授予质量;(十)研究和处理授予学位的争议和其他事项。

第六条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按学科设立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由7 至15 人组成,任期4 年。

分委员会设主席1 人,副主席1 人。

分委员会主席一般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成员兼任,其余成员由各学科提名,任期内调离我校者其委员身份自动取消,增补工作由分委员会负责。

西北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管理办法(暂行)

西北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管理办法(暂行)

地质学系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实施细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激励广大研究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根据《西北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管理办法(试行)》,结合我系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每学年评审一次,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公示、自愿申报、竞争择优的原则。

第二章奖励对象及标准第三条我系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的对象为全日制在读二年级及以上正常学制内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不含定向、委托培养等人事档案不在学校的研究生)。

第四条按照国家规定,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3万元,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2万元。

第三章申请条件与名额分配第五条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基本申请条件: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2.诚实守信,学风端正,学术品德良好;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综合素质高.3。

学习刻苦,研究生学习阶段的各科成绩优良。

4.善于钻研,勇于创新,科研成果突出。

5。

每名研究生在硕士或博士阶段,如第二次(及以上)申请国家奖学金,同一申报原因和支撑材料不得重复使用。

第六条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申请:1。

处于休学期间者.2。

无故不按时缴纳学费、未按规定时间注册者。

3。

研究生在学期间受到过各类警告及以上处分者。

4.研究生在学期间发生任何学术不端行为者。

5。

未能完成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内容或未通过考核者。

6。

本培养阶段内有课程不及格者。

7.未获得导师推荐者。

8。

未通过国家英语六级考试者。

第七条我系每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名额,以学校当年下达数为准。

评审名额的系内划分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博士以年级为单位,根据学校规定的比例测算本年级评审名额;硕士以不同年级、不同学位类别(理科学术学位、工科学术学位、全日制专业学位)为单位,根据学校规定的比例测算本年级本学位类别的评审名额。

西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论证安排表

西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论证安排表
学号
专业
导师
拟定学位论文题目
1
李丹妮
201631092
金融硕士
王莉
影子银行对不同地区金融稳定性的研究----以上海、陕西为例
2
张倩茹
201631096
金融硕士
王莉
“一带一路”背景下对加快建设西安区域金融中心的思考
3
齐煜琪
201631085
金融硕士
王莉
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收益分析比较----以光大银行“鼎泰36号”与陆金所“财富汇”为例
201631089
金融硕士
赵守国
我国保险上市公司资产配置效率研究
7
胡梦春
201631104
金融硕士
赵守国
陕西省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研究
8
王莹
201520094
国民经济学
赵守国
陕西省国家级高新区竞争力评价研究
9
张琪
201520095
国民经济学
赵守国
陕西省经济增长全要素生产率评价研究
西北大学研究生
培养单位:经济管理学院类别(博士/硕士)硕士第(6)组
王满仓
基于久期模型的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以中国银行为例
8
姚通
201631106
金融硕士
王满仓
私募股权投资的风险评估及管理----以X公司为例
9
孔祥如
201520120
金融学
王满仓
韩锦绵
金融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的实证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西北大学研究生
培养单位:经济管理学院类别(博士/硕士)硕士第(3)组
答辩会时间
3月19日13时-17时

《西北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在读期间科研成果规定》(2016年校发)2014级及以后适用

《西北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在读期间科研成果规定》(2016年校发)2014级及以后适用

西大研〔2016〕2号关于印发《西北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在读期间科研成果规定》的通知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及有关部门:学校对《西北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在读期间科研成果规定》(西大研〔2014〕8号)进行了修订,并已经2016年2月25日校长办公会议审定,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西北大学2016年3月11日西北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在读期间科研成果规定为引导和促进研究生在读期间积极参与科研工作,培养和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提高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水平,根据国家分类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和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实际,按照“分类指导、体现特色、尊重差异、全面提高”的原则,对学术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研究生”)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做出如下规定。

第一条研究生在科学研究工作中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的要求,自觉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杜绝学术不端行为。

第二条研究生申请学位所需学术论文原则上须与学位论文密切相关。

第三条学校规定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具体要求详见附件。

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可根据学科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动态调整具体要求,但不得低于本规定标准,且须在学校研究生业务主管部门备案。

第四条学校认可非学术论文类科研成果:1.研究生在读期间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视为在SCI/SSCI /A&HCI检索(或权威)刊物上发表一篇学术论文:(1)已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2)经省部级鉴定的科研成果;(3)重大转让成果为学校带来收益每50万元的成果;(4)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的学术著作中撰写每15万字者;(5)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6)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国家前三、省级一等前二、省级二等前一)。

2.研究生在读期间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视为在CSSCI /CSCD/EI刊物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1)已授权的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已公开的国家发明专利;(2)重大转让成果为学校带来收益30万元的成果;(3)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的学术著作中撰写每8万字者;(4)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署名前三;(5)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国家前五、省级一等前三、省级二等前二、省级三等前一)。

西北大学2016年中交通力研究生奖学金获得者名单

西北大学2016年中交通力研究生奖学金获得者名单

西北大学2016年中交通力研究生奖学金获得者名单1文化遗产学院硕士周羿辰考古学2数学学院硕士黄琴统计学3数学学院硕士史占菱学科教学4化工学院博士张召应用化学5化工学院硕士衡春宁制药工程6化工学院硕士王静化学工程7化工学院硕士朱永红化工机械8生命科学学院硕士杨柳中药学9生命科学学院硕士方佳成中药学10生命科学学院硕士刘瑞涛遗传学11生命科学学院硕士张溪洋微生物学12法学院硕士黄平法律硕士13法学院硕士王珊法律硕士14法学院硕士方丽英法律硕士15外国语学院硕士费檀英语笔译16外国语学院硕士郝鑫英语笔译17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王茜图书馆学18公共管理学院硕士吴琼图书馆学19哲学与社会科学学院硕士武艳琼社会工作20哲学与社会科学学院硕士杨雨露社会工作21信科学院硕士袁永德电路与系统22信科学院硕士雷艳婷计算机技术23信科学院博士魏潇然计算机应用技术24艺术学院硕士唐凯工业设计工程25经济管理学院硕士段雨晨西方经济学26经济管理学院硕士赵仁杰政治经济学27经济管理学院硕士左翔宇金融硕士28历史学院硕士姚泽卿中国近现代史29文学院硕士谢红艳戏剧影视学30文学院博士刘艳卿文艺学31文学院硕士仝广辉广播电视32新闻传播学院硕士姚喻然新闻与传播33地质系博士李智超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34地质系硕士谭玉涵油气田开发工程35地质系硕士杨扬地球勘探与信息技术36地质系硕士任津杰石油与天然气工程37物理学院硕士刘楠光学38化材院博士王莹分析化学39化材院博士左治钧有机化学40化材院硕士王远远分析化学41城环院博士秦进自然地理学42城环院硕士蒋卫威环境工程43城环院硕士程丹东环境工程文章来源:文彦考研旗下西北大学考研网。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朱士光先生学林纪行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朱士光先生学林纪行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朱士光先生学林纪行滋兰树蕙,教泽绵长;探史证地,业勋学林。

——李并成教授敬贺朱士光先生七十华诞编印说明朱士光先生生于1939年4月15日,已逾古稀,精神矍铄,辛勤耕耘,著作甚丰,儒雅谦和,平易近人,乃晚辈后学榜样。

检索先生辗转求学、治学及学术心得和成果,为先生朋友、弟子、晚生等提供先生学术研究历程线索自当是先生弟子之职责。

2008年4月20日,在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的支持下,由朱士光先生弟子发起,举办了“朱士光先生七十华秩庆寿活动”。

活动现场,宾朋满座,来自全国各地学术、政府等界的朋友对先生在各领域所做贡献及成就大加赞赏;弟子们齐聚先生膝下,恭祝先生七十华秩;先生有感而兴起,畅谈生命中的“五感真言”……。

忆昔年盛况,慨先生学林漫步之心路历程,领我辈继行,是为纪。

肖爱玲2012年4月10日目录一、朱先生成长及学术研究经历(照片) (1)二、朱先生履历 (20)三、朱先生论著目录 (24)四、朱先生七十华秩庆寿盛典 (45)(一)盛典简况 (45)(二)到会宾朋名录 (47)(三)朱先生弟子名录 (50)(四)贺信选登 (51)(五)媒体报道:西安晚报、立报记者访谈 (74)(六)《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新探索与新动向》目录 (79)五、朱先生“五感真言” (83)六、诗一首 (90)一、朱先生成长及学术研究经历(照片)1940年春周岁时与母亲摄于陪都重庆1949年春与母亲及弟妹摄于南昌1953年春在湖北省立武昌实验中学读初中时摄11957年春在武汉市第三中学读高二时与班上同学摄于武昌洪山1961年春在中山大学任学校广播站副站长时与站内老师、同学合影231963年夏,在中山大学本科毕业后与 同年考上研究生的同学及学校于教务长合影1965年春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研究生同学摄于北京大学西校门前41975年夏与父母、妻儿及诸弟妹、外甥摄于武汉1979年春与母亲、妻子儿女摄于西安51976年春随辛树帜先生赴南方进行水土保持工作考察时摄于成都杜甫节堂1980年春与侯师仁之先生摄于北京大学燕南园61号侯师宅前1998年夏在北京大学燕南园侯师家中与侯师及师母合影2007年夏与侯师摄于北京大学未名湖畔671982年秋随史念海先生赴上海参加历史地理学术研讨会时同至谭其骧先生家合影1986年春受《地理知识》编辑部委托 至史念海先生家中采访时与史先生合影1986年夏赴兰州大学参加历史地理研讨会后与史念海先生、史先智女士摄于天水市麦积山前1989年暑假与史念海先生、上官鸿南老师赴黑河考察时摄于仙游寺前1991年夏与陈桥驿、邹逸麟、李之勤、曹尔琴诸先生参加史念海先生博士生学位论文答辩后合影1996年冬与妻子田慧真拜访武汉大学石泉先生时与石先生夫妇摄于石先生家中2002年冬赴日本京都参加学术研讨会时摄于岚山风景区2004年春赴日本访学期间与原宗子教授等摄于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前2005年春参加河南新郑市祭拜黄帝大典时摄于拜祖大典广场前2009年春参加陕西黄帝陵祭拜大典时摄于黄帝陵前2006年9月27日在豫东运河调研期间与河南大学前校长李润田教授和开封市文物局局长刘顺安研究员等合影2006年9月30日在商丘至永城公路南线(夏邑县会亭镇东丁庄北和官仓南)与商丘市文物工作队郑清森副队长寻找唐宋运河遗迹2007年3月25日在西安市历史文化名城委组织的考察途中与西北大学李健超教授合影2007年4月21日在淮北运河考察途中明皇陵留影2011年9月21日赴台搜集史料时摄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前2011年9月29日去台湾嘉义市中正大学访学期间与廖幼华教授摄于北回归线标志处2010年2月全家摄于西安市曲江南湖滨2010年2月全家福2008年4月20日祝寿会合影2008年4月20日与参加祝寿会的弟子们合影2009年4月15日·朱先生生日聚会朱先生、吕卓民、耿占军、徐君峰、徐卫民、李令福、张萍、任云英、徐象平、李久昌、朱普选、王杰瑜(2011年12月3日,肖爱玲拍摄)二、朱士光先生履历1939年4月15日(农历已卯年二月二十六日)出生于四川省丰都县(今属重庆市)县城。

西北大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若干补充规定

西北大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若干补充规定

西大研…2014‟10号关于印发《西北大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若干补充规定》的通知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及有关部门:《西北大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若干补充规定》业经2014年1月13日校长办公会议审定通过,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西北大学二○一四年一月二十一日西北大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若干补充规定为提高我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推动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根据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在《西北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西大研…2011‟4号)的基础上,对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进行补充规定。

西北大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主要包括以下环节:(1)论文选题;(2)开题论证;(3)学术不端行为检测;(4)论文评审;(5)答辩;(6)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

在上述环节中,(1)—(5)项的具体时间不再由学校进行统一安排,学位申请者可根据学位论文进展情况提出申请,由导师签署同意意见,经所在培养单位审核后即可进行,并报校研究生业务主管部门备案。

校研究生业务主管部门于每年4-5月与10-11月集中受理学术不端行为检测、论文评审工作。

每年6月和12月各召开一次校学位评定委员会。

1. 论文选题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可以是项目策划、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案例分析、政策和法规建议等,必须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同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研究生在选择不属于导师研究领域的课题时,必须事先取得导师同意,并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工作;导师应充分了解研究生的专长和不足,有针对性地指导研究生选题。

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指导研究生原则上不得超过6人。

2. 开题论证研究生在课程学习合格后,且围绕学位论文选题开展了一定工作后,可提出开题论证申请。

研究生导师负责组织并安排学位论文的开题论证工作,报所在培养单位备案。

开题论证专家组由不少于3名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组成,成员中至少应有1名相关实践领域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西北大学研究生导师选聘及岗位考核办法

西北大学研究生导师选聘及岗位考核办法

西北大学研究生导师选聘及岗位考核办法校发[2008]研字12号为了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研究生导师的选聘与岗位考核是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导师的选聘要着眼于学校学科建设的长远发展目标,适应学科结构调整的需要,重点发展、支持我校特色、优势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

第二条研究生导师的选聘与岗位考核工作应遵循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的规律,在确保研究生导师队伍相对稳定的同时,建立科学的研究生导师动态管理机制,不断提升研究生导师水平,改善和优化研究生导师队伍结构。

第三条研究生导师的选聘与岗位考核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强化岗位、优化结构、动态管理、持续发展”。

第四条研究生导师岗位限于在我校已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专业中设立。

第五条倡导和积极推行研究生指导小组尤其是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制度,发挥团队优势,提高指导水平。

第六条明确导师的责任与权利,建立和推行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资助制。

第七条本办法中规定的选聘条件及岗位考核标准是达到学校相应工作岗位的最低要求,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可在不低于学校规定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自行制定适合本学科特色的选聘条件及岗位考核标准,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备案。

第二章硕士研究生导师的选聘第八条基本条件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热爱研究生教育事业,具有高尚的科学道德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2.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及以上人员。

1960年及以后出生者须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

3.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较丰富的科研工作经验,能及时掌握本学科前沿领域的发展趋势;所从事的研究方向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在所申请学科领域有较重要的科研成果,承担有一定的科研项目。

近五年在所申请学科领域取得的科研成果和承担的科研项目情况应不低于《西北大学教师职务评审办法》中教学科研并重型副教授职务任职条件要求。

西北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西北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谢谢观赏谢谢观赏西北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研究生德、智、体、能全面发展;具有扎实、宽广的理论经济学基础,掌握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熟悉本专业的发展历程及前沿动态;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阅读本专业该语种外文资料、应用该语种进行写作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相关科学研究工作和承担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在科学研究中能遵循学术道德规范,有献身于科学的事业心、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能在科学研究或专业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培养学术型或应用型两类高级专门人才。

二、学制和学习年限学制为三年,累计学习年限最长为六年。

三、学分要求四、课程设置五、科研与学术活动环节1.参加科研活动要求应参加一项科研课题研究(横向课题经费不少于10万元、纵向为省部级及以上课题,并列入课题组名单),考核合格者,取得1个学分。

2.参加学术活动要求(1)应参加10次学术报告或学术沙龙,结合学位论文选题,撰写一篇学科发展综述。

谢谢观赏(2)应参加一次学校学术月活动并提交论文。

(3)应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报告活动,每名博士生至少以报告人的身份在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现代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创新论坛”上作1次学术报告。

达到上述要求,考核通过者,取得1个学分。

3.应在论文申请答辩前,结合导师的研究方向或自身的学位论文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申请书”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为样式撰写一份基金申请书。

考核合格者,取得1个学分。

六、教学与社会实践环节研究生应参加教学和社会实践,要求1个学分。

教学和社会实践的具体形式参见《西北大学全日制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校发[2008]研字13号文件)。

七、科研成果及学位论文要求1.研究生学位申请科研成果要求根据《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管理办法》中对经管学院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科研成果认定中的相关要求进行。

2.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根据《西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规范》(研字[2008]26号)的要求进行,学位论文的评审、答辩工作根据《西北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审工作实施办法》及《西北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校发[2007]研字24号)的有关规定进行。

教育促民族进步创新伴梦想前行r——记国家级教学名师、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教授赖绍聪

教育促民族进步创新伴梦想前行r——记国家级教学名师、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教授赖绍聪

教育促民族进步创新伴梦想前行r——记国家级教学名师、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教授赖绍聪运怡冰【期刊名称】《创新时代》【年(卷),期】2016(000)009【总页数】3页(P36-38)【作者】运怡冰【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赖绍聪,二级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组部第一批“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教学名师)”,第五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陕西省首批“三秦学者”特聘教授。

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负责人。

教育部高等学校地质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陕西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陕西省优秀教材一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地矿行业最高终身荣誉奖“李四光奖”等多项奖励。

发表学术论文190余篇,58篇论文被“SCI”收录,26篇论文被“EI”收录,出版著作3部、教材5部。

在地质科研领域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在教学领域发挥创新思维,有效推动了地质学科发展。

以史为鉴,敢于直言,尽显学者的赤诚无私的心态;不断创新,更要不断反思,在科学家赖绍聪心中,科学和真理更需要坦荡的情怀。

“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奉献,为国家奉献,为社会奉献,为人类奉献,在奉献中得到心灵的净化,在奉献中享受最快乐的人生,为学科奠基,为教育铺路。

”这是国家级教学名师赖绍聪的价值观,也是他的人生信条,他正是秉持着这样的信念,在教育领域和地质科研领域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更为国家的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科技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赖绍聪的简介中,陕西省教学名师、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与师者相关的称号总是写在最前面,因为在所有人眼中,他首先是一位老师。

他总是会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在著书立说和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体现出来,他更会将自己的真知灼见用独特的方式在更大的层面中传播。

他觉得自己有责任将最前沿的思想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引领学生不断为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北大学2016年西北大学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
为激发研究生的创新精神,调动导师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第一责任人作用,营造创新人才培养氛围,建立研究生创新激励机制,促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学校决定开展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并对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及指导教师进行奖励。

为做好此项工作,现通知如下:
一、评选原则
科学公正、注重创新、严格筛选、宁缺毋滥
二、评选要求
(一)评选标准
1.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应符合以下条件:
(1)选题为本学科前沿,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体现科学前沿性、技术先进性或填补空白;
(2)系统、深入的掌握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理论基础和专门知识,具备运用科学方法、相关理论和专业知识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3)主题突出、观点明确、概念准确、结构严谨、层次清晰、逻辑性强;文字表达简明准确、格式(图表、公式、参考文献等)规范,遵守学术道德,对他人的学术成果标注明确,引用符合学术规范;
(4)在理论或方法上有所创新,运用新思路、新视角、新方法、新技术等进行研究,取得新发现、新观点、新思想等,取得突出的研究成果,达到国际或国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或应用前景;
(5)参加评选的学位论文,应获得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专家的一致推荐。

(6)参加评选的学位论文在“双盲评审”过程中没有出现“重大修改,重新送审”的结论。

2.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应符合以下条件:
(1)选题具有较好的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
(2)系统掌握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理论基础和专门知识,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

(3)主题突出、格式规范、结构严谨、层次清晰、逻辑性强;文字表达简明准确、格式(图表、公式、参考文献等)规范,遵守学术道德,对他人的学术成果标注明确,引用符合学术规范。

(4)在理论或方法上有所创新,能运用新思路、新视角、新方法、新技术等进行研究,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5)参加评选的学位论文,应获得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专家的一致推荐。

(6)参加评选的学位论文在“双盲评审”过程中没有出现“重大修改,重新送审”的结论。

(二)以下学位论文不在参评之列:
1.论文作者答辩前已获得副高级及以上职称者(含副高级)的博士、硕士学术学位论文;
2.涉密或不公开上网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

三、评选范围及数量
(一)评选范围
评选工作每学年一次,评选范围为当年6月及上一年度12月获得博士、硕士学位者的学位论文。

(二)评选数量
每次评选出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一般不超过当次博士学位总数的15%,学科评估排名位于前30%的学科或国家重点学科推荐比例可以增加到20%,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一般不超过当次硕士学位授予人数的5%。

四、评选工作程序
(一)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在每年6月份的学位评定工作中,结合本学年度内学位论文答辩和学位评定情况,按给定名额评审确定,评审结果报送研究生院。

(二)研究生院将评审结果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期为3个工作日。

(三)公示无异议后,经每年6月份的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五、其他
(一)被评为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若有违反学术规范行为的,一经发现,取消其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称号,收回荣誉证书,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二)请各研究生培养单位高度重视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严把质量关,按照相关要求积极推荐
文章来源:文彦考研旗下西北大学考研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