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社会主义国家探索从一国模式发展到本国特色.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斯大林晚年压制改革,第一次错过改革开 放的时机
第二,赫鲁晓夫急躁冒进,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 大林模式,第二次错过改革开放的机遇
内因 (1)二战结束,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2)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 (3)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消极影响一直持续到战后,农业
单位面积产量没有提高,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 水平的提高。 (4)斯大林的逝世,为苏联体制改革提供了契机和可能。 外因 与美国争霸必须增强国力
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根深蒂固和旧的习惯势力的巨大障碍, 全面高涨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运动在深入发展的同时,面临的 越来越多、越来越大。
出现两种不同的改革观
苏东国家屈从于内外压力和
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知难而
困难,把社会主义的改革变成 进,继续以改革为动力,坚持
了对社会主义的“革命”,从 朝着社会主义方向探索前进,
今天60岁以上的人 对他印象很深,他 对斯大林时期的许 多阴暗面持否定态 度,结束了警察恐 怖,释放了数百万 政治犯,为近2000 万人恢复了名誉。 这件事是难能可贵 的。人们不得不承 认,在赫鲁晓夫当 政时,“日子确实 比斯大林时代轻 松”。
赫鲁晓夫1964年 被勃列日涅夫赶 下台时,气呼呼 地说了句大实话: “你们今天能罢 免我,也多亏了 我创建的宽松民 主政治体制!”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是对社 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 发展。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不是一次 性的行为,而是一个渐进的发 展过程。
社会主义改革具有全面性和系 统性的特征。
目的
第一次改革浪潮:(50年代中期到60年
代初,改革的偿试阶段)
改革的特点:大都是在传统体制的弊 端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下,作为消除 危机的应急措施而被迫开始的。
(1)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只是对原有 体制的小修小补。 (2)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急功近利。 (3)赫鲁晓夫个人独断专行,瞎指挥, 出尔反尔,政策不稳定。
(个人作风急燥,反复无常)
在联合国大会用皮鞋敲桌子,有辱斯 文,丑态百出.
俄罗斯曾经流传着这样一则笑话:三位苏联领导人坐火车旅行。铁 轨到了尽头,火车停下。列宁号召:“立即发动无产者搞星期六义 务劳动,修铁路,直通共产主义!” 斯大林抽着烟斗,严肃地下 令:“给我调100万劳改犯来,修不通铁路,统统枪毙。” 赫鲁晓 夫敲着皮鞋喊:“加大油门,把后面的铁路接到前面去,火车继续 开!”他是个犯错误的共产党人.
改革的基本过程:改革的偿试,曲折的道 路,勇猛的冲击,仓促的退却。
经济增长的势态明显减弱 社会生产必须由粗放型 向集约型转化 改革
匈牙利“计划指 1968年捷克斯洛伐 苏联的“新经 导下的市场经济” 克的“布拉格之春”济体制”
➢多数社会主义国家都在对传统体制的弊端有了 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吸取了前一个阶段改革 的仓促上阵的经济教训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比较 自觉、较为充分而全面的改革。
➢改革的内容,开始深入到社会主义体制运行机 制内部,探讨完善这一体制的各种问题。
➢通过改革,在不同程度上缓和了旧体制与生产 力之间的矛盾,因此,改革的成效一度比较明 显。
第三次改革浪潮(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
第三次改革浪潮的特点
改革的规模更大更具普遍性 改革的内容比以往更加全面、 系统、深入。 改革的开放性愈益加强。
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积极性。
问题探究:
赫鲁晓夫改革的主导方向是什么?为什么赫 鲁晓夫把改革的重点放在这一点上?
改革的主导方向放在农业上。赫鲁晓夫首先解 决经济上最严峻的农业问题是符合苏联社会发 展的需要的。 因为经济上最尖锐的问题是农业发展的严重滞 后。苏联的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长 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成为苏联社会亟待解 决的主要问题。
第三,东欧国家被迫照搬苏联“大清洗” 的做法。
南斯拉夫抵制苏联模式,却未能完全 摆脱苏联模式
出于对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尊重和 信赖以及苏联把其模式绝对化。
当时除了苏联模式以外不存在其他任何社 会主义的现成模式。
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接受 了苏联的援助,由苏联帮助制定经济发展战 略与建设计划,处在苏联的直接控制之下, 这就决定了必须学习苏联模式。
提示:赫鲁晓夫从主观愿望出发,以加大对农业投入的方式,在 原来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进行大规模垦荒,而且不顾自然条件 是否适宜。不但未达到目的,还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 由于开垦前对那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未进行科学 的分析,大规模的开垦破坏了广阔草原上的植被, 从1955年到1960年,已有几十万公顷土地被风沙 侵蚀。1962年夏季东部干旱,风化侵蚀波及了几 百万公顷。仅在巴夫洛达州一地就有150万公顷 土地被风“刮走了”。
离土地的事!而我们的农村已经没有人了。我们的人民为报刊上
公布的有关收获庄稼进程的数字感到高兴。但我们以什么样的努
力代价才取得这些成绩的!这些成就并不来自组织生产的集体农
庄。”
•
——《苏共中央通报》,1989年第6期,第148—149页
政治体制方面: (1)平反冤假错案,改革内务机构。 (2)改革干部制度。 (3)改革党的领导和组织体制。
(一)社会主义由一国到多国实践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过程中和 取得胜利的形势下,东欧和亚洲一 些国家的人民民主政权通过三种途 径建立起来。
第一种是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社会主 义制度确立的途径。
第二种是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 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德意志民主 共和国共产党取得政权、建设社会主 义的方式。
各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认识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对马克思主义缺乏正确理解和发展的能力。
(一)经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 艰巨性
1、经济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基础普 遍比较薄弱
2、经济落后国家封建主义残余的影响仍然相当严 重
3.经济落后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的挑战和包围
4.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崭新的事业,没有现成的 经验可以借鉴
更由于斯大林推行大国、大党主义, 不仅要求各国效仿苏联模式,而且直 接干涉各国党的内部事务。在苏联的 强大压力下,东欧各国被迫接受苏联 模式。有的国家虽然采取了一些抵制 措施,但终究未能摆脱苏联模式的影 响和束缚,从而导致了20世纪90年代 剧变的发生。
第一,东欧国家被迫照搬苏联的政治体 制。
第二,东欧国家被迫照搬苏联的计划经 济体制。
赫鲁晓夫的改革是没有真正触动斯大林模式的小修 小补。例如农业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从1954年起在哈 萨克、西伯利亚、乌拉尔、伏尔加河流域和北高加索实行 大规模的垦荒。当年即建立124个国营农场,到1955年底 增加到425个。1 954~1960年,先后开垦四千多万公顷荒 地。这期间全国的粮产量增长了50%以上,其中三分之一 就是由这些新开垦的土地提供的。但由于经营和管理不善 加上粗放耕作,到60年代初,垦荒区提供的粮食就呈现下 降趋势。到1964年,苏联便不得不从国外进口粮食。不仅 如此,垦荒还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使许多地方变成了寸 草不生的荒漠。
而抛弃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体制, 采取了符合本国实际的改革策
最后导致这些国家社会主义革 略措施,在不断克服困难中把
命和建设事业的夭折。
改革推向前进,并取得了举世
瞩目的成绩。
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探索(改革机
遇的多次丧失)
随着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不仅东欧各国 进行了改革探索,苏联国内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 改革和探索,但是多种因素制约,苏联终究未能 突破传统模式,以至于一次次地丧失了改革的机 会。综观苏联的改革历程,大体上经过了赫鲁晓 夫时代和勃列日涅夫时代。
1956年11月,一位乡村女教师写信给赫鲁晓夫,信中描述了当时农 村的实际情况和农民的迫切期望。信中写道:“……我们的人民
还没有过上好日子,尽管十月革命后已经有39年,战争结束也有
11年了。在整个国家的范围内我们已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是,
我们大家目前还只是为未来而活着,而却不是为了自己。所有的
人都应该明白,人不能只靠热情生活。改善我们人民的物质生活
是完全必要的,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决不能拖延了。全国都感到粮
食很紧张,实际上能正常供应的只有莫斯科。在许多城市的商店
里主要是蟹肉罐头和青豌豆,在农村几乎吃不到糖。而主要一点
是,饮食情况年复一年地得不到改善。我们,俄罗斯,从新西兰
搞肉!瞧瞧集体农庄的庄园,各个集体农庄庄员的庭院吧——一
无所有。个别的成就不能改变这种景象。历史上就出现过人们跑
今天再看赫鲁晓夫的“修 正”,比如他对“个人迷 信”的批判和谴责,他为 数百万被镇压和下狱的人 平反昭雪,他拨乱反正废 除秘密审判和从肉体上消 灭“政治犯”的做法,他 提出的“和平共处,和平 竞赛”的外交政策等,实 际上正是对近乎走到尽头 的斯大林式社会主义道路 的挽救,并不是什么“修 正主义”,而是“进步主
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 特性的理念
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
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其它任
何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
和改革的社会。
《马恩全集》第37卷
批判性:批判是改革的起点,没有批判 就没有改革。
创新性:创新是改革的本质特征,也是 改革的落脚点。
实践性:这是改革的动态特征,改革必 须具有可行性,成为社会实践才有意义
经济体制方面: (1)改革中央的经济管理机构;
(2)改革农业管理体制。
1、农业: ① 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
数量的牲畜; ② 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 ③ 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
农庄。
2、工业: ① 将部分企业的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 ② 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的权利; ③ 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通过一定程度承认企业
赫鲁晓夫的改革不是沿着扩大民主、引
进市场机制的方向前进,而是急躁冒
进,在原有的体制内寻找出路,故成
效甚微。
• 积极: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赫鲁
晓夫的改革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 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 性和开创性。
• 消极: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只 是对原有体制的小修小补,脱离实际,主 观主义,急躁冒进,也并没有从根本上改 变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导致失败。
必要性在于:历史唯物主义证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地由 低级形态走向高级形态的历史进程。推动这一进程的基本力量始终 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内在根源: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运动,要求社会主义要不断改革。 现实动因:苏联模式的弊端与社会主义国家的 国情所使。 外在原因:资本主义世界的变化与科技革命 浪潮的冲击。 理论根据: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特 性的理念。
第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种出现在亚洲人民民主国家。和东 欧情况不同,中国、朝鲜、越南、老 挝等国“二战”前均属半封建、半殖 民地或完全殖民地国家。
(二)苏联模式在国际上的推广P76
各国领导人也曾主张走不同于苏联的发展 道路,但是,一方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没 有成功的经验可借鉴,而苏联是第一个社 会主义国家它的经验自然得到其它国家的 重视;另一方面东欧大都是在苏联红军的 解放或在苏联红军的帮助下获得解放走上 社会主义道路的,而苏联又自认为它的模 式具有普通的世界意义,非要各国照搬不 可。
一、苏联模式在国际上的推广
二战胜利后的最大成果,是东欧和东亚 的12个国家先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使 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从一国发展到多国, 并在地理上连成一片,形成了拥有世界三 分之一人口和四分之一土地的社会主义世 界体系,极大地发展了十月革命的成果, 从根本上改变了国际力量对比。充分显示 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 、——1964年莫斯科版《处女地地区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
思考:赫鲁晓夫改革时的盲目垦荒,留给人们什 么教训?
提示:赫鲁晓夫从主观愿望出发,以加大对农业 投入的方式,在原来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进行 大规模垦荒,而且不顾自然条件是否适宜。不但 未达到目的,还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苏联模式是一种准战时体制,同经过艰苦革命战 争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战时实行的体制相比, 具有自然的相容性与衔结性。因此,仿效、照搬就 顺理成章,而东西方冷战又鼓励和加剧了这种做法。
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所面对的条件和面临的任务 与苏联建立其模式时相似、类同,苏联模式在特定 历史条件下取得的成效也支持了各新生社会主义国 家照搬和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