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生产车间工艺布置
制造车间布局详解
![制造车间布局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a7e82a00b9f3f90f77c61bb8.png)
在工业安全用色中,黄色表示提醒注意。如交通号志上 的黄灯,工程用的大型机器,学生用雨衣,雨鞋等,危 险、保安设施。车间现场,黄色常被用作安全色,因为 这极易被人发现,如室外作业的工作服,常用于警示标 识,用于通道线、定置线。
精品课件
设备设施布局
系统布置设计(Systematic Layout Planning )
精品课件
设备设施布局
系统布置设计(Systematic Layout Planning ) P产品构成分析:
例:叉车产品分析
精品课件
设备设施布局
系统布置设计(Systematic Layout Planning ) Q产品数量分析:先分类,才能进行数量分析。
精品课件
设备设施布局
(1)产品原则布置(流水线布置) 当产品品种少批量大时,应当按照产品的加工工艺过程顺序来配置设备,形成 流水生产线或装配线。
图1 产品原则精布品课置件示意图
设备设施布局
(2)工艺布置原则(机群式) 把同类型的设备和人员集中布置在一个地方。
图4 工艺原则精布品课置件示意图
设备设施布局
精品课件
设备设施布局
(1)设施布置的内容
工厂总体平面布置 解决工厂各个组成部分,包括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仓库、办公室 等各种作业单位和运输线路设施的相互关系,解决物料流向和流程、厂 内外运输的连接。 车间布置 解决工作地、设备、通道、管线之间和相互位置,解决物料搬运的流程 及运输方式。
精品课件
设备设施布局
(2)设施布置设计的总原则
chap06 设施布置
![chap06 设施布置](https://img.taocdn.com/s3/m/0c5bb1c608a1284ac8504388.png)
按成组制造单元布臵(Layouts Based on Group Technology)
L 原 材 料 L
单元1 D 单元2 L 单元3 G
D
G
成 品 库
L D G 车床 钻床
磨床 G P
L
成组生产单元布臵示意图
成组技术规划的开发步骤
• 按照一般的步骤对零部件进行分组 • 确定零部件组的主要物料流动类型,以此作为工艺规划 或者调整的基础。 • 将机器和工艺分组,组成不同的工作单元。对于无法分 组的部件和设备都放在“剩余单元”中。
这里的符号表示两
者的关系绝对重要
解:第一步,列出关系密切程度分类表 (只考虑A和X) A X 1-2 1-4 1-3 3-6 2-6 3-4 3-5 4-6 5-6
第二步,根据列表编制主联系簇,如图所示。 原则是,从关系“A”出现最多的部门开始,如本例 的部门6出现3次,首先确定部门6,然后将与部门6的关系 密切程度为A的一一联系在一起。
122.7 12.7 91.7 23.6
②
①
钻床
车床
25.2 21.3 18.4 69.2
④
插床
35.1 15.8 24.8 28.0 66.0 ⑤
最后布臵方案
锯床 磨床
冲床 钻床
插床 车床
教室布置
讲台
讲台
讲台
讲台
货架布置
布置目标:普通超市有不少于3万种不同的商品,如何布
置以实现最低的成本和最大的销量? 540与1080-1620
工位器具 固定式布臵示意图
按产品布臵 (Product Layout) 按对象专业化原则布臵有关机器和设备, 常见的如流水生产线或产品装配线。如图所示 。
制药工艺设计(7.1.4)--车间布置习题答案
![制药工艺设计(7.1.4)--车间布置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25ca84aef8941ea76e05a5.png)
第六章 车间布置1、填空题1车间一般由生产部分、辅助生产部分和行政生活部分组成。
2车间布置设计的最终成果是车间布置图和布置说明。
3根据生产规模和生产特点,厂区面积、厂区地形和地质等条件考虑厂房的整体布置。
厂房组成形式有集中式和单体式。
4布置生产厂房时,原料药生产区应布置在下风侧。
5洁净区的卫生通道洁净度由外到内逐步提高,故要求愈往内送风量愈大,以便造成正压,防止污染空气倒流,带入尘粒及细菌。
6按照GMP要求,可以将制剂车间分为两个区,为一般生产区和洁净区。
洁净区又分为四个等级: D级、 C级、 B级 和 A/B级。
7在绘制厂房时,通常沿长、宽两个方向分别标注三道尺寸。
第一道尺寸为外包尺寸,表示房屋的总厂;第二道尺寸为轴线尺寸,表示墙、柱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第三道尺寸为定位尺寸,表示外墙上门窗的宽度及其位置的尺寸。
8工业建筑采用的基本模数为100mm。
题4中,有些学生回答为“上风侧”,可能会认为上风侧设置利于车间的通风。
药厂总图布置时,是借助于当地常年的风玫瑰图标为依据设立的。
而上风侧会使得风向将原料药生产区产生污染物影响生活区或者辅助区。
题6中,有些学生回答为30万、10万、1万和100级。
很明显,老版GMP的洁净等级要求,需要更新。
二、判断题【√】1初步设计阶段车间布置设计是在工艺流程设计、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和工艺设备设计之后进行的。
【×】2施工图设计的车间布置图只作为条件图纸提供给设备安装及其他设计工种,要编入正式设计文件。
因为:施工图设计的车间布置图只作为条件图纸提供给设备安装及其他设计工种,不编入正式设计文件。
【√】3柱网按6-2.4-6和6-3-6布置,表示宽度为三跨,分别为6米、3米或2.4米、6米,中间的数字表示内廊式宽度。
【×】4多层厂房的总宽度,由于受到自然采光和通风的限制,一般应不超过30米。
单层厂房的总宽度,一般不超过24米。
因为:多层厂房的总宽度,由于受到自然采光和通风的限制,一般应不超过24米。
生产车间工艺布置的步骤
![生产车间工艺布置的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f5c4296f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51.png)
以下是生产车间工艺布置的步骤:
1.确定生产流程:首先需要确定生产车间的工艺流程,了解原材料
的输入、半成品的加工和成品的输出等各个环节。
2.设备选择与配置:根据生产流程和产品特性,选择适合的设备,
并确定设备的布局和配置。
设备的选择和配置要考虑到生产效率、操作安全、维护方便等因素。
3.空间规划:根据设备的大小和生产流程,规划出车间的空间布局,
包括设备的排列、通道的设置、工作区域的划分等。
空间规划要合理利用车间空间,保证生产流畅、安全、高效。
4.通风与照明设计:根据车间的工艺要求和工作环境,设计合理的
通风和照明系统,保证车间的空气流通和照明充足。
5.管道与线路布置:根据生产需要,合理布置各种管道和线路,包
括水、电、气等管道和线路,保证生产过程中的能源供应。
6.安全与环保措施:在工艺布置中要考虑到生产安全和环保要求,
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和环保措施,确保车间的安全生产和环保达标。
7.人员配置与管理:根据生产需要和设备特点,合理配置操作人员
和管理人员,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
8.维护与保养计划:制定设备的维护与保养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
维护和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9.成本预算与经济效益分析:在工艺布置过程中要进行成本预算和
经济分析,确保工艺布置方案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
食品工厂工艺设计课件
![食品工厂工艺设计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55c9022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c3.png)
冷却成型
水分蒸发 1096.5
可可奶糖 2500
第四节 设备生产能力的计算及选型
设备大体四个类 型:计量和贮存 设备、定型专用 设备、通用机械 设备、非标准专
业设备。
选型作用: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
键和体现生产水平的标准,又是 工艺布置的基础,并为动力配电、
水、汽用量计算提供依据; 依据:物料计算是选型的依据。 按每一个品种单位时间(小时或 分)产量的物料平衡情况和设备 生产能力来确定所需设备的台数。
用同样的洗涤剂和消毒剂。 b、待清洗设备的表面必须是同一种材料制成或者适用于同样的
洗涤剂和消毒剂。 C、整个回路中所有的零件,要能同时进行清洗和消毒。
合适的材料:
不锈钢、所料等,要求不能给产品带来任何异味。
就地清洗程序:分受热设备和非受热设备。
受热设备的清洗: ①水冲洗3~5min ②75~80℃碱性洗涤液循环约20min ③用温水冲洗5~8min ④用70℃的酸液(硝酸)循环约15min ⑤用热水冲洗5min ⑥在使用前,对设备进行消毒。用热水冲洗5min,接着用90℃
(1) 直接与食品接触的设备和容器 ( 不是指一次性容器和包装 ) 的 设计与制作应保证在需要时可以进行充分的清理、消毒及养护, 以使食品免遭污染。
(2) 在设计用来烹煮、加热处理、冷却、贮存和冷冻食品的设备 时, 应从食品的安全性和适宜性出发, 使设计的这类设备能够在 必要时尽可能迅速达到所要求的温度, 并有效地保持这种状态。
一、食品工厂选择设备的原则
二、食品工厂部分设几种主要设备性能
食品工厂选择设备的卫生方面的要求
《食品卫生通则》 (CAC/RCPI-1989,Rev.3.1997,1999 修订〉 以及《食品企业 通用卫生》规范 (GB14881-1994) 中对食品 工厂设备选择的规定, 是设备选择必须遵循的行业性法规。
工艺设计及车间工艺
![工艺设计及车间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65ec7fc7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55.png)
工艺设计是工厂设计的主要环节,是决定全局的关键。
工艺设计的主要任务——确定生产方法、选择生产工艺流程;确定生产设备的类型、规格、数量,选取各项工艺参数及定额指标;确定劳动定员及生产班制;进行合理的车间工艺布置。
从工艺技术上、生产设备上、劳动组织上保证设计厂投产后能正常生产,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上达到设计的要求。
(一)工艺设计的基本原则1.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2.合理地选择工艺流程和设计指标3.为生产挖潜和发展留有余地4.合理考虑机械化、自动化装备水平5.注意环境保护,减少污染6.要考虑其它专业设计的要求,并为其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二)工艺设计的步骤初步设计时的步骤为:l.确定各车间生产任务。
2.选择生产工艺流程及主机设备。
3.确定主要工艺参数、定额指标及车间工作制度。
4.物料平衡计算。
5.设备选型及计算。
6.车间工艺布置并绘制工艺布置草图。
7.计算设备的电力安装容量以及蒸汽、压缩空气和其它动力需要量,计算人员数量和运输量。
向土建等专业工种提供资料。
8.根据土建设计,绘制正式工艺布置图。
9.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计算。
10.编写工艺设计说明书。
施工图设计时,如设计方案无变化,则不用编写工艺设计说明书,而要在工艺布置图的基础上,绘制管道系统图、设备安装图和溜管、支架等非标准件图。
(一)选择工艺流程的原则选择工艺流程,首先要保证产品的质量要求,在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化流程,缩短生产周期。
工艺流程的选择还应充分体现技术上的先进性和可靠性。
要注意吸收类似工厂在实践中所积累的丰富经验。
选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时要充分调查,反复论证,认真落实。
生产过程的机械化与自动化:是现代工厂发展的方向。
选择流程时应从工厂规模、当时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尽可能提高机械化程度,降低劳动强度。
如有条件,还应考虑自动化,暂无条件时也应充分考虑到今后技术改进和发展的可能性。
技术经济分析:选择工艺流程时,必须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使建厂后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经济合理。
第6章_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
![第6章_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https://img.taocdn.com/s3/m/8d91acc576eeaeaad1f33087.png)
设施布置种类
生产设施布置 服务设施布置
工厂总 体布置
车间内 部布置
服务设施 总体布置
服务设施 内部布置
包装
空盒
缝纫
空盒
裁减
布匹
?现有布局是否合理
布匹
裁剪
缝纫
包装
空盒
第6章 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
6.1 6.2 6.3 6.4 设备/设施布置决策 布置决策的定量分析 装配线平衡 非制造业的设施布置
6.2.3 新设备的布置问题
在众多老设备中增放一台新设备,使得其与所有老设 备的距离最短。 设:原有设备在坐标图中的位置为(a1,b2)…(an,bn), 则目标是求x,y,使得:
最小。
6.2.4 线性规划法 (自学)
第三节 装配线平衡
装配线平衡的概念
所谓装配线平衡,又称工序同期化,是对于某装配流 水线,在给定流水线的节拍后,求出装配线所需工序 的工作地数量和用工人数最少的方案。 装配线问题还可以表述为:对于特定的产品,给定工 作地数量,求出使流水线节拍最小的配置方案。
大量大批生产类型
6.1.3 影响设施布置决策的因素
(一)设施布置的目标
满足生产过程的需要 设施占用空间缩小 总运输费用最少 生产系统柔性强 组织结构的合理化和管理的方便性 提供方便、安全、舒适的作业环境
(二)影响设施布置决策的因素
厂房的布置满足生产过程的要求,以避免互相交 叉和迂回运输,缩短生产周期,节省生产费用 生产联系和协作联系密切的单位应相互靠近布置 充分利用现有运输条件 按照生产性质、防火和环保要求,合理划分厂区 在考虑防火和卫生条件下,总平面布置应力求占 地面积最小 工厂布置应考虑有扩建的余地
施工组织设计生产车间
![施工组织设计生产车间](https://img.taocdn.com/s3/m/f1ff750a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19.png)
施工组织设计生产车间1. 引言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在建设项目中,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对施工中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进行合理组织和安排的过程。
生产车间作为施工项目的核心部分,其组织设计对项目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施工组织设计生产车间的相关内容。
2. 生产车间布局设计生产车间布局设计是指根据生产车间的功能需求,合理规划和安排各种生产设施和生产设备的空间位置。
良好的生产车间布局设计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优化生产过程以及提升产品质量。
2.1. 工作空间生产车间的工作空间应根据工艺流程和设备布置进行合理规划,确保工作区域充分利用,且满足工人的工作需求。
工作空间的设计应考虑到人机工程学原理,保证工人的工作舒适度和劳动效率。
2.2. 材料存储区生产车间应设置合适的材料存储区,将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分类摆放,便于生产过程中的取用和管理。
材料存储区的设计应考虑到材料种类、数量和实际操作需求等因素,确保材料的安全储存和快速调取。
2.3. 设备布局生产车间的设备布局应遵循工艺流程和安全要求,确保设备之间的协调配合和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在设备布局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需求,确保设备能够顺利运行和维修。
3. 施工流程设计施工流程设计是指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根据项目的特点和要求,制定合理的施工流程,确保施工工序的顺利进行和协调配合。
3.1. 施工计划施工计划是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内容,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时间计划和工序安排。
施工计划应考虑到施工车间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和设备的调配,确保施工进度的控制和项目的顺利进行。
3.2. 施工工序施工工序是施工流程设计的关键步骤,需要根据项目的施工要求和工艺流程,确定每个工序的具体内容和顺序。
施工工序的设计应考虑到工人的操作能力和安全要求,确保工序之间的协调配合和施工质量的控制。
3.3. 施工组织施工组织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人员和设备的组织和调配。
食品生产车间工艺布置知多少
![食品生产车间工艺布置知多少](https://img.taocdn.com/s3/m/67b63b47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ff.png)
食品生产车间工艺布置知多少食品工厂生产车间布置是工艺设计的重要部分,不仅对建成投产后的生产实践有很大关系,而且影响到工厂整体。
车间布置一经施工就不易转变,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必需全面考虑。
工艺设计必需与土建,给排水、供电、供汽、通风采暖、制冷以及平安卫生等方面取得统一和协调。
生产车间平面设计,主要是把车间的全部设备(包括工作台等),在肯定的建筑面积内作出合理支配。
平面布置图,就是生产车间内,设备布置的俯视图。
在平面图中,必需表示清晰各种设备的安装位置。
下水道、门窗、各工序及车间生活设施的位置,进出口及防蝇、防虫措施等。
除平面图外,有时还必需画诞生产车间剖面图,剖面图又叫“立剖面图”。
它是解决平面图中不能反映的重要设备和建筑物立面之间的关系,以及画出设备高度、门窗高度等在平面图中无法反映的尽寸。
1、生产车间工艺布置的原则1.1要有总体设计的全局观点。
首先满意生产的要求,同时,还必需从本车间在总平面图上的位置,与其他车间或部门间的关系,以及进展前景等方面,满意总体设计的要求。
1.2设备布置要尽量按工艺流水线支配设备布置要尽量按工艺流水线支配,但有些特别设备可按相同类型作适当集中,务必使生产过程占地最少,生产周期最短、操作最便利。
假如一车间系多层建筑,要设有垂直运输装置,一般重型设备最好设在底层。
原料收发间应设有地磅。
1.3应考虑到进行多品种生产的可能在进行生产车间设备布置时,应考虑到进行多品种生产的可能,以便敏捷调动设备,并留有适当的余地,以便更换设备。
同时,还应留意设备相互间的间距和设备与建筑物的平安修理距离。
既要操作便利,又要保证修理装拆和清洁卫生的便利。
1.4生产车间与其他车间的各工序要相互协作为保证各物料运输通畅,避开重复来回,生产车间与其他车间的各工序要相互协作。
必需留意:要尽可能利用生产车间的空间进行运输;合理支配生产车间各种废料排出;人员进出口要和物料进出口分开。
1.5必需考虑生产卫生和劳动爱护如卫生消毒、防蝇防虫、车间排水、电器防潮及平安防火等措施。
食品工厂设计生产车间工艺布置模板
![食品工厂设计生产车间工艺布置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27bc0df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3a.png)
食品工厂设计生产车间工艺布置模板在食品工业生产中,生产车间的工艺布置模板是关键的一环,这是因为生产车间的合理布置对于产品的生产效率、生产质量和员工福利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因此,开发一个在设计食品工厂车间时可以使用的工艺布置模板是很有必要的。
一、车间整体布置食品工厂的生产车间布置要合理,它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和人员安全。
车间应安置在厂房的中央位置,车间面积应根据生产能力进行合理的规划,同时车间内的设备布置和材料储存也要合理。
另外,车间内的空气洁净、通风与作业环境要考虑充分,以保证产品质量和员工身体健康。
二、原料加工区设计食品工厂的原料加工区应该设置在生产车间的一侧或者混合区周边。
这样可以减少交通和杂物的干扰,并且可以方便地将原料和成品分开管理。
为了提高效率,原料加工不同的车间部分需要在相对接近的位置。
特别是大型和重要机器和设备,在车间中必须有一个独立区域配备。
同时,由于加工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噪音和污染物,请为此设立一个独立的控制区域。
三、成品制造区设计食品工厂的成品制造区是花费资金最多的部分。
这方面的设计应符合生产要求,确保制造出的产品质量。
成品制造区域应根据产品生产流程和设备布置来规划。
为了减少交通和杂物的干扰,建议单独设置包装区和储存区。
此外,车间内部也要良好地通风和隔音。
四、品质检测区设计品质检测是产品检验合格的关键因素,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品质检测区需要有一定的空间和封闭性,而且应该靠近成品制造区。
同时,为了保证检测效率,品质检测区应具备独立的进出通道,它需要与生产车间的其他区域分开,以确保不会对车间的正常运作干扰。
此外,环境温度和湿度也要考虑。
五、卫生间以及员工福利设施设计除了生产方面,人身安全,行走,饮食等众多方面都是需要考虑的。
车间内卫生设备要完善,以便员工随意使用。
另外,应考虑到员工的休息和饮食设施。
彼此完全隔离,使其在任何时候都是清洁可靠的状态,避免食品污染。
总之确定一个适用的工艺布置模板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因为其将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管理水平。
第六节生产车间工艺布置
![第六节生产车间工艺布置](https://img.taocdn.com/s3/m/d0ead3bfbed5b9f3f80f1caa.png)
一、车间布置设计的概念和任务
(一)概念
生产车间工艺布置:就是对厂房内设 备排列的安排和配置作出合理的安排,并 以车间设备布置图纸的形式表达出来。
第六节生产车间工艺布置
(二)任务 生产车间平面设计,主要是把车间的全部设
备(包括工作台等),在一定的建筑面积内作出 合理安排。平面布置图,就是生产车间内,设备 布置的俯视图。在平面图中,必须表示清楚各种 设备的安装位置。下水道、门窗、各工序及车间 生活设施的位置,进出口及防蝇、防虫措施等。 除平面图外,有时还必须画出生产车间剖面图, 剖面图又叫“立剖面图”。它是解决平面图中不
在平面图中,必须表示清楚各设备的安装位置,下水道、门窗、 各工序及各车间生活设施的位置,进出口及防蝇、防虫措施等。
• 剖面布置图:又叫立剖面图是假设用一个平面 把房屋在门窗洞口处垂直方向切开,移去一边, 向另一边观看所得到的投影图。又叫立剖面图。
A、根据需要选取适当的位置假想剖切,是表示厂房内楼层数、层高 度、设备的空间布置,即其所在的立面位置。
厂房的每层高低取决于设备的高低,安装的 位置和安全等条件。一般车间每层高度采用4~6 米,最低不宜低于3.2米,净空高度不宜低于2.6 米。
第六节生产车间工艺布置
(二)设备的排列和布置
1.设备外形的几何轮廓,顺序编号(流程 号); 2.设备的定位尺寸,设备离墙纵横间距, 定出设备中心位置。一般定位标准是以建 筑物中心作为定位基准线的。 3.操作台位置及标高。
B、主要用于表达平面布置图未能反映清楚的设备及建筑物在立面之 间的关系,以及画出设备高度,门窗高度等在平面图中无法反映 的尺寸。
第六节生产车间工艺布置
二、车间布置设计的内容
车间布置设计的内容,一般为: (一)厂房的整体布置和轮廓设计 1.厂房边墙的轮廓、车间建筑的轮廓、跨
《生产车间布置》课件
![《生产车间布置》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d3bf9fa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0c.png)
目
CONTENCT
录
• 生产车间布置概述 • 生产车间设备布置 • 生产车间流水线布置 • 生产车间物料搬运系统布置 • 生产车间布置实例分析
01
生产车间布置概述
车间布置的定义
车间布置是指根据产品工艺流程和生产设备要求,合理安排车间 的平面布置,使得生产:某电子产品制造企业的车间布置
总结词
模块化布局、灵活性高、环境控制严格
详细描述
该电子产品制造企业采用模块化布局,可根据生产需求快速调整车间布局。车间内设备布局灵活,便于生产线的 扩展和收缩。同时,为保证产品质量,车间内环境控制严格,确保温度、湿度和洁净度等参数符合生产要求。
实例三:某食品加工企业的车间布置
平行式布置
设备平行排列,适用于需要相 互协作的工艺流程。
环绕式布置
设备围绕一个中心点布置,适 用于需要集中管理的工艺流程
。
混合式布置
根据实际需要将以上几种布置 方式进行组合,以实现最佳的
生产效果。
设备布置的优化方法
仿真模拟
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 拟设备布置,评估不同
方案的效果。
数据分析
收集生产数据,分析设 备运行效率和瓶颈,针
并联型流水线
将多台相同设备并联排列,适用于产 量较大、工序简单、便于大规模生产 的产品。
串联型流水线
设备按工艺流程顺序串联布置,适用 于工艺过程不能分开或不宜分开生产 的场合。
流水线布置的优化方法
工艺流程分析
对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分析,找出瓶颈环节和 优化潜力。
工作研究
通过研究操作方法和作业流程,改进操作方 法,提高工作效率。
车间布置不仅涉及到生产设备、生产线、物料搬运等方面的规划 ,还涉及到工作环境、员工操作便利性等方面的考虑。
装配式建筑生产组织方式与车间工艺布置
![装配式建筑生产组织方式与车间工艺布置](https://img.taocdn.com/s3/m/b5548155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ef.png)
双墙板全自动智能化生产线工艺布置示意图
1.底模托盘、2.托盘清洗装置、3.底模清洁装置、4.边模置放机械手、 5.横移装置、6.钢筋网片焊接装置、7.全自动钢筋折弯机、8.钢筋桁架 焊接装置、9.自动化钢筋铺设设备、10.混凝土布料机、11.振动密实装 置、12.保温板切割机、13.翻转装置、14.堆垛机
组合立模可同时生产多块构件
2. 立模工艺
立模工艺适合无装饰面层、无门窗洞口的墙板、清水混凝土柱子和楼梯等, 其最 大优势是节约用地。立模工艺制作的构件, 立面没有抹压面, 脱模后也不需要翻转。
立模不适合楼板、 梁、夹芯保温板、装饰 一体化板制作;侧边出 筋复杂的剪力墙板也不 大适合;柱子也仅限于 要求四面光洁的柱子。
方米, 单厂可装配住宅200万平方米以上, 单厂EPC产值约80亿元。
2.1.3 影响选择流水线工艺的因素
建筑形体、建筑结构体系和构件的生产成本, 是影响预制构件选择工艺的关键因 素。
品种单一的板式构件, 且不出筋和表面装饰不复杂, 使用流水线才可以实现自动化 和智能化, 能够获得较高的效率。
总体而言, 全自动生产流水线只有在构件标准化、规格化、专业化、单一化和数 量大的情况下, 才能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
装配式建筑PC构件制作工艺
目录
1 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 2 生产组织方式与车间工艺布置 3 全自动化生产线设备 4 钢筋加工中心 5 自建混凝土搅拌站 6 预制构件制作
02 生产组织方式与车间工艺布置 2.1 生产组织方式 2.2 车间工艺布置
车间设计布置原则
![车间设计布置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bfc32798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0d.png)
车间设计布置原则一、车间布局要考虑工艺流程车间里各种设备和工序的安排,得按照生产的工艺流程来。
就像做一道菜,得先洗菜切菜,再下锅炒,最后装盘,车间里生产产品也是这个道理。
如果把工序顺序弄乱了,就像先装盘再炒菜一样,那肯定是不行的。
比如说生产汽车,那得先有车架的组装,然后再安装发动机等部件,如果把发动机安装的地方安排在离车架组装很远的地方,零部件在车间里传来传去,既浪费时间又容易出错。
二、安全原则很重要在车间设计布置的时候,安全是必须要考虑的。
要保证设备之间有足够的安全距离,防止设备运行的时候互相碰撞或者工人在操作的时候被夹到。
像那些大型的冲压设备,周围一定要有防护栏,避免工人不小心进入危险区域。
而且通道也要设计得宽敞一点,要是通道太窄了,万一有紧急情况,工人跑都跑不出去,那可就危险了。
还有就是要考虑防火、防爆等安全因素,如果车间里有易燃易爆的物品,就得把它们放在专门的区域,并且做好防火防爆的措施,像安装防火门、防爆灯之类的。
三、要方便物料的运输和存储车间里的物料得能够顺利地从仓库运到生产线上,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得能够方便地存放到仓库或者运出去。
所以在设计车间布局的时候,要把仓库、生产线、运输通道等安排得合理。
比如说,把原材料仓库安排在离生产线近一点的地方,这样搬运物料就不需要走很远的路,既节省了人力又提高了效率。
而且物料的存储区域也要规划好,不同的物料要分类存放,这样找起来方便,也不容易出错。
四、要考虑员工的工作环境员工在车间里要长时间工作,所以工作环境要好。
要有足够的采光,不能让车间里黑乎乎的,不然员工干活都看不清楚。
通风也要良好,要是车间里空气不流通,又闷又有异味,员工工作起来肯定不舒服。
还要考虑噪音的问题,如果有一些设备噪音很大,就要想办法采取隔音措施,像给设备安装隔音罩之类的。
另外,休息区也要安排好,让员工在休息的时候有个舒适的地方可以放松一下。
五、空间利用要合理车间的空间是有限的,所以要充分利用好每一寸空间。
食品工厂设计——生产车间工艺布置
![食品工厂设计——生产车间工艺布置](https://img.taocdn.com/s3/m/53721b786294dd88d1d26b31.png)
第六节生产车间工艺布置一、车间布置设计的目的和重要性1、车间布置设计的目的(1)配置厂房;(2)排列设备;(3)确定车间的长、宽、高和结构型式;(4)确定各车间之间的相互联系。
2.生产车间布置的重要性(1)车间布置影响着生产的正常顺利进行。
如:设备的操作维修不便;人流、货流紊乱;动力介质不正当损失;增加输送物料的能耗;增加建筑和安装费用;引起成品污染损失等。
(2)车间布置设计是一项涉及面广,复杂而细致的设计内容。
要求工艺设计人员要了解生产操作、设备维修和安装知识,而且要具备其他专业的基本知识。
在布置时,要提出不同的方案,进行比较,以取得一个最佳方案。
二、车间布置设计的依据(1)生产工艺图;(2)物料衡算数据及物料性质,包括原料、半成品、成品、副产品的数量及性质;三废的数量及处理方法;(3)设备资料,包括设备的外形尺寸、重量、支撑形式、保温情况及其操作条件,设备一览表等;(4)公用系统耗用量: 供排水、供电、供热、供冷、压缩空气、外管资料等;(5)土建资料和劳动安全、防火、防爆资料等;(6)车间组织及定员资料;(7)厂区总平面布置,包括本车间与其他生产车间、辅助车间、生活设施的相互关系,厂内人流、物流的情况与数量等;(8)国家、行业有关方面的规范资料。
三、食品工厂车间组成生产车间→工艺设计人员完成辅助车间动力车间配套专业人员承担仓库和堆场三废治理厂前区行政管理以及福利设施四、生产车间的内部组成(1)生产部分:包括原料工段、生产工段、成品工段、回收工段等;(2)辅助部分:包括变配电、热力、真空、压缩空气调节站、通风空调、车间化验、控制系统、包装材料等;(3)生活行政部分:包括车间办公室、更衣室、休息室、浴室以及厕所等。
五、生产车间工艺布置的原则(1)要有总体设计的全局观点:满足生产要求的同时,考虑与其他车间或部门间的关系以及发展前景等;(2)设备布置要尽量按工艺流程的顺序来作安排:特殊设备可按相同类型设备作适当集中,务必使生产过程占地最少、生产周期最短、操作最方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车间布置应符合生产操作的要求
1.每一个设备都要考虑一定地位,包括设备本身 所占地位,设备附属装置所占地位,设备检修拆 卸地位、设备与设备、设备与建筑物间的安全距 离等;
2.凡同种设备或性质相似操作有关联的设备,应 尽可能布置在一起。这样可以集中管理,统一操 作,节约劳动力;
3.设备要排列整齐,避免过挤、过松,设备间的 距离要充分考虑工人操作的要求和交通的便利;
11
有关的技术
1.厂房的整体布置
主要根据生产规模、生产特点、厂区面积及
厂区地形、地质等条件而定。一般采用集中式或
分离式。
集中式是指将车间各工段及辅助房间间各工段联
系频繁,厂区面积较小,厂区地势较平坦,在符
合建筑防火规范及工业企业卫生标准的前提下,
可适当采用集中式。例如酒精工厂,可以将蒸煮
4.考虑相同设备或相似设备互换使用的可能性与 方便性,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5.设备的自动测量仪表要集中控制,阀门控制尽 量集中,以方便操作。
22
三、车间布置设计的原则
(四)车间布置应符合设备安装、检修的要求 1.根据设备的大小和结构,考虑设备安装、检修 及拆卸所需的空间和面积; 2.考虑设备如何运入和搬出车间。设大门和留安 装洞; 3.通过楼层的设备,在楼面上要设置吊装孔; 4.必须考虑设备检修和拆卸以及运送物料的起重 运输装置;
图3-1 同样大小与同样数量的设备的不同布置形式
17
18
19
三、车间布置设计的原则
车间布置设计的基本要求: 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省投资,操
作维修方便,设备排列简洁、紧凑、整齐、 美观。
为使车间布置设计能符合上述基本要 求,设计时遵循以下原则:
20
三、车间布置设计的原则
(一)要有总体设计的全局观点
24
三、车间布置设计的原则
(六)车间布置应符合节约建设投资的要求
1.凡是可露天布置的设备,尽可能布置在室外; 2.厂房非高层化是近代工厂设计的特点; 3.工艺管道集中布置,动力设施靠近负荷中心,以
减少能耗,节约投资; 4.尽量采用一般的土建结构。
25
三、车间布置设计的原则
(七)车间布置应符合安全、卫生、防腐的要求 1. 车间布置设计时必须考虑卫生条件,防止交叉
33
34
六、车间布置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车间布置设计一般先从平面布置着手。车间布置 设计可分两个阶段进行:布置草图和布置图。
1.车间布置草图
(1)工艺人员初步确定车间面积及建筑结构形 式;
(2)用坐标纸按车间的建筑设计的要求,绘制 车间建筑平面轮廓草图(比例1:100)。
(3)把所有车间设备按1:100的比例用硬纸剪
大型复杂车间的布置,具有直观、更切合实际的
工段和酒母发酵工段安排在一个厂房内,不同工
段用墙分隔。
12
分离式是指将车间各工段及辅助房间分散在单独 的厂房内。凡是生产规模大,各工段的生产特点 有显著差异(如防火等级等),厂区面积较大, 山区等情况下,可适当考虑分离式。例如昌黎啤 酒厂的布置。
厂房整体布置的另体个重要问题是设备露天化问 题。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将部分设备布置在露天, 这对节约建设投资,加快建设进度,方便今后改 建和扩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6
一、车间布置设计的概念和任务
(一)概念
生产车间工艺布置:就是对厂房内设 备排列的安排和配置作出合理的安排,并 以车间设备布置图纸的形式表达出来。
7
(二)任务 生产车间平面设计,主要是把车间的全部设
备(包括工作台等),在一定的建筑面积内作出 合理安排。平面布置图,就是生产车间内,设备 布置的俯视图。在平面图中,必须表示清楚各种 设备的安装位置。下水道、门窗、各工序及车间 生活设施的位置,进出口及防蝇、防虫措施等。 除平面图外,有时还必须画出生产车间剖面图, 剖面图又叫“立剖面图”。它是解决平面图中不
2
车间布置设计是食品工厂设计中一个 重要的环节,它是在工艺流程图(初步) 设计、化工计算、设备计算和选型完成后 工艺设计的又一重大内容。 车间布置设计的目的
是对厂房的配置和设备的排列作出合 理的安排。
3
➢车间布置设计的意义:
车间布置设计是工艺设计中的重要 组成部分,它关系到整个车间的命运。 即使有了先进的生产工艺流程及正确的 设备选型和设计,而没有合理的车间布 置设计相配合,生产也难以正常、顺利 地进行,将会影响整个生产管理。
污染; 2. 为工人操作创造良好的安全卫生条件。布置设
备时尽可能做到工人背光操作,高大设备避免 靠窗布置,以免影响采光; 3. 易燃易爆车间要考虑工人疏散和防火措施; 4.凡产生腐蚀性介质的设备,要采取防护措施。
26
四、车间布置设计需要的资料
(一)车间外部资料,包括: 1.设计计划任务书; 2.设计基础资料; 3.本车间与其它生产车间和辅助车间等之 间的相互关系; 4.工厂总平面图和厂内交通运输。
成设备外形俯视图模型,然后将其放在画有建筑
平面轮廓草图的坐标纸上,按工艺流程顺序和布
置原则,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调整。作多个方案,
然后对其进行比较,得出最佳方案来。然后,交
建筑人员设计建筑图。
35
六、车间布置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2.工艺人员在取得建筑设计图后,即可在布置 草图的基础上绘制正式的车间平、立面布置图。
(2)设备外形尺寸俯视图和流程号; (3)设备定位尺寸和尺寸线; (4)操作平台等辅助设施示意图和主要尺寸; (5)地坑的位置和尺寸; (6)辅助房间和行政—福利室内的设备、器具 等的示意图和尺寸。
30
车间立体图 31
车间平面图 32
2.立剖面图 (1)厂房建筑 面图,包括厂房边线、窗 户位置、门位置、楼梯位置、柱网间距和 编号、各层相对标高、地坑等; (2)设备外形尺寸侧视图和流程号; (3)设备高度定位尺寸和尺寸线; (4)操作平台等示意图和主要尺寸。
15
(二)设备的排列和布置
1.设备外形的几何轮廓,顺序编号(流程 号); 2.设备的定位尺寸,设备离墙纵横间距, 定出设备中心位置。一般定位标准是以建 筑物中心作为定位基准线的。 3.操作台位置及标高。
16
车间内设备布置要与主要生产流程(原料或 半成品流程)顺序相一致,使生产线路呈链状排 列而无交叉迂回现象,力求管线最短。然而,在 实际设计中,不同的设计人员,对同样大小与同 样数量的设备在同一车间内布置,可以得出多种 不同的布置结果。
能 反映的重要设备和建筑物立面之间的关系,以及 画出设备高度、门窗高度等在平面图中无法反映 的尽寸。
8
1.完成厂房的轮廓外形及结构尺寸的设 计和确定
2.设备在车间内的排列和布置 (1)平面布置图 (2)剖面布置图
9
• 平面布置图:是一幢房屋的水平剖切视图,即 假想用一水平面,经过门窗洞口把房屋切开, 移去上面部分,向下观看所得到的水平投影。
27
(二)车间外部资料,包括:
1.生产工艺流程图; 2.物料衡算资料,包括原料、半成品、成品的数
量和性质,副产品、废水废物等的数量和性质;
3.设备设计资料,包括设备简图(形状和尺寸) 及操作条件,设备一览表,动力(水、电、汽 等)的消耗资料;
4.工艺设计部分的说明书或工艺操作规程; 5.土建资料:如地耐力、地下水位等资料; 6.劳动保护、安全、卫生等资料; 7.车间人员表; 8.其它资料。
14
3.厂房的立体布置
食品工厂建筑物按厂房的层数分,可分为单 层厂房、多层厂房和单层、多层相结合的厂房三 类形式。主要由生产工艺特点和工艺设备布置要 求所决定,同时应满足建筑上通风、采光等方面 的要求。
厂房立面也同平面一样,应力求简单,要充 分利用建筑物的空间,遵守经济合理和便于施工 的原则。
厂房的每层高低取决于设备的高低,安装的 位置和安全等条件。一般车间每层高度采用4~6 米,最低不宜低于3.2米,净空高度不宜低于2.6 米。
第六节 生产车间工艺布置 概述 一、车间布置设计的概念和任务 二、车间布置设计的内容 三、车间布置设计的原则 四、车间布置设计需要的资料 五、车间布置图的内容 六、车间布置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1
食品工厂生产车间布置是工艺设计的重要部 分,不仅对建成投产后的生产实践有很大关系, 而且影响到工厂整体。车间布置一经施工就不易 改变,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全面考虑。工艺 设计必须与土建,给排水、供电、供汽、通风采 暖、制冷以及安全卫生等方面取得统一和协调。
4
如: 1.对设备的操作和维修带来困难; 2.造成人流、货流的紊乱; 3.使车间动力介质造成不正当的损失; 4.增加输送物料的能耗; 5.增加建筑和安装费用; 6.易造成交叉污染等。
5
它的牵涉面大,影响到整个车间或几个 车间。因此车间布置设计是一项涉及面广, 复杂而细致、重要的设计内容。它不仅要 求设计人员要了解生产操作、设备维修和 具有一定的安装知识,而且要具有一定的 土建、电力、自控仪表、安全、卫生等其 它专业的基本知识。在布置时要做到深思 熟虑、仔细推敲,提出不同方案进行比较, 以取得一个最佳方案。
23
三、车间布置设计的原则
(五)车间布置应符合厂房建筑的要求 1. 凡是笨重设备或运转时产生很大振动的设备,尽
可能布置在厂房的底层,以减少厂房楼面的载荷 和振动; 2. 有剧烈振动的设备,其操作台和基础不得与建筑 物的柱、墙连在一起,以免影响建筑物的安全; 3. 设备布置时要避开建筑物的柱子和主梁; 4. 厂房内所有操作台必须统一考虑避免平台支柱零 乱重复; 5. 在不严重影响工艺流程的原则下,尽量将较高设 备集中布置;
在平面图中,必须表示清楚各设备的安装位置,下水道、门窗、 各工序及各车间生活设施的位置,进出口及防蝇、防虫措施等。
• 剖面布置图:又叫立剖面图是假设用一个平面 把房屋在门窗洞口处垂直方向切开,移去一边, 向另一边观看所得到的投影图。又叫立剖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