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第三章作业
毛概第3章练习题

第三章练习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是()A.民族资产阶级 B.农民阶级 C.无产阶级 D.城市小资产阶级2.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A.武装斗争 B.议会斗争 C.合法斗争 D.地下斗争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不包括()A.城市小资产阶级 B.大资产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D.农民阶级4.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是()问题A.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B.革命的动力C.革命的对象 D.革命的前途5.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A.封建社会 B.殖民地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6.建国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性质是()A.农民阶级的革命 B.新民主主义革命 C.社会主义革命D.无产阶级革命7.毛泽东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的著作是()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B.《共产党人发刊词》C.《新民主主义论》 D.《论持久战》8.区别新旧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标志是()A.领导权问题B.革命对象问题 C.革命形式问题 D.革命动力问题9.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重要论断的是()A.朱德 B.毛泽东 C.周恩来 D.邓小平10.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思想中最核心的内容和最重要的特点是()A.从思想上建设党 B.从作风上建设党C.从组织上建设党 D.从制度上建设党11.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是()A.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官兵平等的原则C.一切行动听指挥的原则 D.下级服从上级的原则12.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A.封建主义 B.民族资本主义 C.官僚资本主义 D.帝国主义13.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是()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1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的最基本的联盟是()A.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B.无产阶级和其他非劳动阶级的联盟C.工农联盟 D.无产阶级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15.毛泽东为党和人民军队确立的宗旨是()A.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B.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为无产阶级利益服务16.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A.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 B.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C.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D.民族资本主义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17.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根本原因是()A.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 B.中国是多个帝国主义国家侵略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C.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 D.全国革命形式的继续向前发展1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中共一大召开19.毛泽东首次在下列哪一部文献中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科学概念?()A.《社会各阶级分析》B.《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C.《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D.《新民主主义论》20.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中国是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统治或半统治下,实际上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的状态,再加上土地扩大,其结果是()。
毛概第三章习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1分,共20分)1C 2D 3A 4C 5B 6D 7D 8D 9C 10A11C 12B 13C 14A 15D 16C 17B 18C 19C 20B1、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其核心是()。
A、科学发展B、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C、以人为本D、统筹兼顾2、我党首次使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法是党的()。
A、十二大B、十五大C、十六大D、十七大3、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内最早提出反对教条主义任务的领导人是()。
A、毛泽东B、刘少奇C、周恩来D、张闻天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
A、政治纲领;B、组织原则;C、思想路线;D、工作作风5、新旧民主革命的根本区别是()A、革命动力不同B、领导阶级不同C、革命任务不同D、革命对象不同6、我国剥削制度被消灭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全国大陆的解放和统一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土地改革的完成7、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B、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C、社会主义工业化与小农经济的矛盾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8、社会主义的本质是()A、公有制和按劳分配B、人民当家作主,成为社会的主人C、高度的精神文明和人的全面发展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9、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指()。
A、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目标B、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C、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D、提高产业技术水平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和实质是()。
A、经济建设B、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C、四项基本原则D、改革开放11、为了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利用好的两种资源是()。
A、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B、生产资源和财力资源C、国内资源和国际资源D、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12、.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重大举措是()。
【习题与解析】2023年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三章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习题与解析一、选择题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A.资本主义社会B.社会主义社会C.民主主义社会D.新民主主义社会会。
2.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变成()A.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C.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3 .正式批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在()A.1953年6月,中央政治局会议B.1953年6月,党的七届四中全会C.1954年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D.1954年2月,党的七届四中全会年6月。
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同年12月形成了关于总路线的完整表述,1954年2月,党的七届四中全会通过决议,正式批准中央政治局确认的这条总路线。
4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B.私营经济的国有化C.个体农业的集体化D.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4.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A.趁热打铁,积极领导B.自愿互利,国家帮助C.积极领导,稳步前进D.国家帮助,典型示范 中国共产党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5.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法是()A.和平赎买B.统购统销C.公私合营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6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三个步骤,这三个步骤是()①办手工业供销小组。
②成立互助组。
③办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④建立初级农简要解析: 简要解析:业生产合作社。
⑤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⑥发展高级社。
第三步,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7.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的步骤,按顺序为()①主要实行初级形势的国家资本主义。
毛概第3章题目

1、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B 〕A、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C、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D、民族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矛盾2、开辟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新纪元的是〔B〕A、五四运动B、俄国十月革命C、第一次世界大战D、辛亥革命3、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是〔C〕A、十月革命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4、明确提出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是在〔B〕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中共四大5、提出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思想是在〔C〕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中共四大6、第一次明确提出坚持无产阶级革命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的思想是在〔D〕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中共四大7、毛泽东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是在(C)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八七会议D、遵义会议8、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到达成熟是在(C)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9、完整表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是在(D)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10、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内容的文献是(C)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反对本本主义》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D、《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11、近代中国贫穷落后和一切灾祸的总根源是(B)A、封建主义B、帝国主义C、民族资本主义D、官僚资本主义12、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A 〕A、无产阶级B、农民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D、小资产阶级1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是〔A〕A、无产阶级领导权B、农民问题C、党的建设D、武装斗争14、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领导权的关键是〔D〕A、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B、建立和发展人民的革命武装力量C、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D、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统一战线15、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是〔C〕A、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B、建立和发展人民的革命武装力量C、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D、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统一战线16、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是〔 C 〕A、无产阶级专政B、资产阶级专政C、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17、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体是〔A 〕A、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议会制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D、政治协商制1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是〔D〕A、武装斗争B、统一战线C、党的建设D、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1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 B 〕A、资本主义B、社会主义C、民主主义D、民族主义20、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是〔 C 〕A、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B、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C、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D、认清中国革命的性质21、毛泽东系统阐述中国革命三大法宝的文章是〔 A 〕A、《〈共产党人〉发刊词》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C、《新民主主义论》D、《论联合政府》22、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总方针是〔C〕A、又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B、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假设犯我,我必犯人C、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D、有理有利有节23、在同资产阶级的联盟中必须实行的方针是〔 A 〕A、又联合又斗争B、一切经过统一战线C、一切服从统一战线D、团结——批评——团结2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联盟,其中基本的、主要的联盟是( A )A、工农联盟B、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C、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D、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25、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统一战线是〔A 〕A、人民民主统一战线B、工农民主统一战线C、爱国统一战线D、国民革命联合战线26、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行统一战线最根本的经验是(D)A、独立自主B、坚持工农联盟为基础C、坚持武装斗争D、正确处理好与资产阶级的关系28、毛泽东指出人民军队建设的最根本原则是〔A 〕A、党指挥抢B、军民一致C、民主建军D、官兵一致29、人民军队建设的宗旨是〔 C 〕A、党指挥枪的原则B、枪指挥党的原则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政治工作三原则30、加强党的建设放在首位的是(A)A、思想建设B、组织建设C、作风建设D、政治建设11、对“一次革命论”的正确分析和理解是(ABCD)A、主张把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任务放在民主革命阶段来完成B、在反帝反封建的同时,也反对民主资产阶级C、在政治和经济上实行“左”的政策,使中国革命蒙受了重大损失D、其错误在于,只看到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而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12、对“二次革命论”的正确分析和理解是(ABCD)A、主张在民主革命胜利后建立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B、将来再去进行社会主义革命C、放弃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使中国革命遭受了严重损失D、其错误在于,只看到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二没有看到两个革命阶段的联系13、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主要内容是(ABC)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B.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C.保护民族工商业D.平均地权14、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形成的土地革命路线是(ABCD)A、依靠贫雇农B、团结中农C、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D、发展农业生产15、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文化(ABCD)A、无产阶级领导的B、民族的C、科学的D、大众的16、中国革命分“两步走”是指〔BD〕A.旧民主主义革命B.新民主主义革命C.农民革命D.社会主义革命17、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现实可能性是(ABCD)A、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B、较好的群众基础C、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D、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18、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形成战胜敌人的主要法宝是〔ACD 〕A、武装斗争B、土地革命C、党的建设D、统一战线19、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是“两头小中间大”,其中“两头小”是指(AD)A、无产阶级B、农民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D、地主大资产阶级20、中国革命统一战线包含的两个联盟是(AB)A、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广阔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B、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C、工人阶级同亲英美的大资产阶级的联盟D、农民阶级同小资产阶级的联盟三、判断题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五四运动的发生〔正确〕2、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革命的对象不同〔错误〕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正确〕4、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因此,它已不再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错误〕5、由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侵入,对中国原有的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经济结构起了重大的解体作用,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有了初步发展。
毛概第三章习题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中,居于领导地位的是()A.合作社经济B.国营经济C.个体经济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2、我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它属于()A.旧民主主义体系B.半封建、半殖民地体系C.资本主义体系D.社会主义体系3、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是()A.发展国家资本主义B.实现国家工业化C.壮大国营经济D.使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成为我们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经济基础4、使个体农业和个体手工业跨入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A.工业化道路B.合作化道路C.机械化道路D.现代化道路5、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仍有两面性,其表现为()A.革命性和妥协性B.主动性和被动性C.剥削工人的一面和接受改造的一面D.进步性和顽固性6、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A.对农业是社会主义改造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7、毛泽东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来源是()A.斯大林的合作化理论B.恩格斯的合作化理论C.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原理D.邓小平的合作化理论8、关于如何“剥夺剥夺者”,马克思恩格斯曾设想过的两种方式是()A.暴力没收和和平赎买B.没收和收买C.收购和赎买D.兼并和参股9、我国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性质是()A.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B.完全社会主义性质C.半社会主义性质D.新民主主义性质10、1956年我国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开始进入()A.新民主主义时期B.国民经济恢复时期C.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1、建国初期,在全国土地问题解决后,国内主要矛盾是()A.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12、以“一化三改”为核心内容的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实质是()A.把我国尽快地由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B.消灭剥削阶级,建立社会主义制度C.要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解决所有制问题D.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13、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A.定息B.国家资本主义C.公私合营D.四马分肥14、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D.十一届三中全会15、1952年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过渡时期是指()A.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建成B.从国民经济恢复,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C.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从总路线提出起,到建成社会主义16、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是()A.一条社会主义改造的路线 B.一条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C.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D.一条社会主义工业化路线17、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标志是实现了()A.手工业合作社的建立B.农业合作化C.全行业公私合营D.生产责任制18、中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A.统筹兼顾B.劳资两利C.公私兼顾D. “四马分肥”19、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开端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公布C.五四运动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20、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正确方针是()A.利用、团结、教育B.利用、团结、改造C.利用、限制、批评D.利用、限制、改造21、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土地改革中对富农的政策是()A.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B.消灭富农经济C.保存富农经济D.限制富农经济22、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A.新民主主义性质B.社会主义萌芽性质C.半社会主义性质D.社会主义性质23、我国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是()A.赎买B.统购统销C.公私合营D.合作化24、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策略方针是()A.不要四面出击B.全面反击C.针锋相对D.有理有利有节25、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根本政治保证是()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的确立B.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在全国的建立C.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地位的确立D.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的壮大2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A.封建社会B.资本主义社会C.新民主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27、土地革命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B.人民内部矛盾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D.落后农业国和先进的工业国的矛盾28、1951 年至 1952 年开展的“三反”运动的内容是()A.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B.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C.反贪污、反腐败、反官僚主义D.反腐败、反官僚主义、反浪费主义改造29、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是()A.改变生产资料的私有制B.发展生产力C. 消灭剥削阶级D.改造个体农民和手工业者30、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31、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实现工业化是主体,两翼是()A.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B.正确处理农轻重关系C.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D.正确处理工业化与三大改造关系32、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方针是积极领导,()A.自愿互利B.典型示范C.国家帮助D.稳步前进33、我国农业合作化采取的原则是()A.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B.稳步前进的原则C.说服教育的原则D.依靠贫下中农兴办合作社的原则34、通过没收官僚资本,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A.集体经济B.国营经济C.混合经济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35、新中国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主要途径是()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B.没收官僚资本C. 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D.剥夺地主阶级的财产36、1952年,党中央提出了加快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A.土地革命总路线B.过渡时期总路线C.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37、在对民族资本主义改造的第一阶段,国家对私营商业采取了()政策。
毛概第三章习题答案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A3、A4、B5、B6、B7、C8、D9、C10、A11、C12、B13、B14、A15、B16、B17、D18、A19、D20、C21、B22、D23、D24、A25、B26、C27、D28、B29、B30、C二、多项选择题1、ABCDE2、ABCE3、AB4、ABDE5、ABC6、AB7、ADE8、ACDE9、ABCD10、ABDE11、ABD12、ABE13、AB14、ABC15、BE三、简答题1、答案要点: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是;第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封建势力已经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相互勾结,成为帝国主义奴役近代中国的社会基础。
第三,外国列强的入侵,使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了,但封建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但存在,而且在中国经济生活中占据着明显的优势。
第四,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它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本国官僚资本势力和封建势力的夹缝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经济地位脆弱,强劲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第五,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实行分裂剥削政策。
造成中国实际上长期不统一,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第六,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人民在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上所少见的。
2、答案要点:第一,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
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没有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广泛存在,为红色政权存在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广大农村是反动统治薄弱环节,而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使红色政权获得深厚的阶级基础;由于几个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相互矛盾和斗争,造成军阀割据局面和军阀战争,又使红色政权获得存在和发展的间隙。
第二,良好的群众基础。
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往往是那些受过国民革命影响,有过高涨的革命群众运动的地方,这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必备的客观条件。
毛概-第三章 习题

◎<第三章习题>◎<参考答案>※<第三章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标志是()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 )A.武装斗争B.建设农村革命根据地C.政权建设D.没收封建地主土地归农民3、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A.革命对象不同B.革命动力不同C.革命前途不同D.革命领导阶级不同4、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 )A.无产阶级的领导B.人民大众的参与C.反对帝国主义D.反对封建主义5、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是( )A.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B.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党的建设C.统一战线、土地革命、武装斗争D.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二、多项选择题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A.帝国主义B.封建主义C.官僚资本主义D.民族资产阶级E.城市小资产阶级2、近代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是“两头小中间大”,“两头”是()A.无产阶级B.农民阶级C.地主大资产阶级D.城市小资产阶级E.民族资产阶级3、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是()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B.没收蒋、宋、孔、陈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C.发展生产,繁荣经济D.保护民族工商业E.公私兼顾,劳资两利4、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观原因和条件是()A.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B.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C.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D.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E.敌人内部中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5、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践中,提出的策略思想是()A.扩大工农势力B.发展进步势力C.争取中间势力D.孤立顽固势力E.打击敌对势力三、辨析题:1、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因此,农民是中国革命的天然领导者。
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只有当民族资产阶级拥护革命时,才要保护民族资本主义。
毛概第三章练习题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单项选择1.建国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主要途径是()A. 没收官僚资本B. 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C. 剥夺封建地主阶级的财产D. 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2.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提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 ( )A.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问题B.将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工业国的问题C.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D.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问题3.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 )A.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C.进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D.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4.我国在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践中一个创新性办法是对民族资产阶级( )A.和平赎买B.剥夺生产资料C.公私合营D.生活上给出路5.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的一个基本方针是()A.发展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B.正确处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C.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D.彻底消灭剥削制度,继续肃清反革命残余势力二、多项选择1.根据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的阐述,新民主主义社会是()A.属于社会主义体系B.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因素C.社会主义因素居于主导地位D.一种具有过渡性质的社会发展阶段E.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部分2 .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的区别在于()A、基础不同B、性质不同C、表现形式不同D、解决方法不同 E.前者用专政的方法,后者用批评自我批评的方法3.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意义是()A.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制度基本确立B.劳动人民从此成为生产资料主人,摆脱受剥削受压迫地位C.进一步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一五”提前超额完成D.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E.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4.我国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经历的主要阶段包括( )A.互助组 B.初级社 C.高级社 D.人民公社 E.合作社5. 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通过的政治报告指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B、人民对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C、发展重工业和发展农业、轻工业之间的矛盾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E. 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三、简答题1.三大改造完成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2.党的八大提出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四、论述题如何认识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1A 2C3B4A5C二、多项选择1ABCD2ABCDE3ABCDE4ABC5 BD三、简答题1. 第一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公有制已占绝对统治地位。
超星毛概第三章作业答案

超星毛概第三章作业答案1.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基本结束的标志是(A)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林B. 土地改革完成C.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2.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是(D)A. 资本主义社会B. 向资本主义转变的过渡性质社会C. 社会主义社会D. 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质社会3. 在新民主主义的主要经济成分里,居领导地位的是(C)A. 个体经济B. 合作经济C.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D.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4.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最显著特点是(B)A. 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B. 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C. 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D. 沿海和内地同时并举5.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其中(A)是主体。
A. 社会主义工业化B. 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 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6.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是(B)。
A. 个体经济B. 公有制经济C.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D.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7.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D)A. 无偿没收B. 无偿分配C. 无偿征用D. 和平赎买8.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B)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C.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D. 国民经济恢复和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完成9.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社会的性质是(A)A. 新民主主义社会B. 社会主义社会C. 共产主义社会D. 资本主义社会10. 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标志是(B)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C.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D. 国民经济恢复和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完成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ABD)A.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B. 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C.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D. 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E. 三大改造完成12. 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体现了(ABCD)。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A. 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B.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D. 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2.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B.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3.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A.产品的分配形式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4.杰出人物的产生是A.纯粹是必然的B.纯粹是偶然的C.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D.有些人是必然的,有些人是偶然的5.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是A.客观的物质世界B.脑力劳动者的集体智慧C.思想家们的创造性思维D.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6.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C.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7.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A.科学技术 B.劳动对象 C.劳动者 D.管理方式8.上层建筑的核心是A.社会意识形态B.政治法律思想C.国家政权D.政体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B.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D. 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的原理11.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A.生产方式B.地理条件C.社会意识D.人口因素12.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13. “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这种看法是A、宿命论观点B、机械论观点C、历史循环论观点D、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参考答案:1-5 DCBCD 6-10 CACAA 11-13 ABD二、多项选择题1.社会存在包括A.社会生产的各种物质条件B. 社会生产的物质生产活动C.经济关系D. 全部社会关系2.生产关系的客观性是指A.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关系B.人们不能随意创造或消灭某种生产关系C.生产关系是社会有机体中客观实在的组成部分D.生产关系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物质基础3.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一观点表明A.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B.历史不是神创造的C.历史是人们任意创造的D.历史是人思想发展史4.“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A.是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B.这两种观点是相互补充的C.前者是历史唯物主义,后者是历史唯心主义D.前者是科学历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5.历史发展是“合力”作用的结果,这就是说A. 历史发展无规律可循B. 历史发展是无法认识的C. 历史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D. 社会中的每个人是“合力”的一部分6. “如果资本主义的灭亡是由科学保证了的,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力气去安排它的葬礼呢?”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A. 抹煞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B. 否认革命在社会质变中的作用C. 否认历史观上的决定论原则D. 否认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7.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在于A.它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B.它要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C.它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D.它要排除自己经济基础的对立物参考答案:1.ABC2.ABCD3.AB4.ACD5.CD6.AB7.ABD三、简答题1.怎样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2.怎样理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3.如何理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4.如何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这两个概念?5.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有哪些?6.什么是经济基础,如何理解经济基础这一概念的内涵?简答题1、2、3、4、6参见教科书。
毛概 第三章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习题一、单选题: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A、封建社会B、前资本主义社会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2、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是()A、帝国主义的侵略B、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C、封建主义的腐朽D、反动势力的联合3、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4、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事件是()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B、五四运动C、中国共产党的建立D、北伐战争5、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中共四大6、中国人民的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是()A、帝国主义B、封建主义C、官僚资本主义D、地主豪绅7、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A、资产阶级领导B、无产阶级领导C、农民阶级是主力军D、帝国主义是主要敌人8、中国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A、农民阶级B、城市小资产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D、开明士绅9、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A、武装斗争B、农民问题C、党的建设D、领导权问题10、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这一命题的著作是()A、《〈共产党人〉发刊词》B、《论政策》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D、《新民主主义论》11、近代中国面临两大任务是什么?()A、民族独立B、人民解放C、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和人民富裕D、国家统一1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A资本主义 B 社会主义 C 民主主义 D 民族主义13、新民主主义革命走的是一条()的革命道路。
A.武装斗争B. 以城市为中心的武装斗争C.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D.农村武装暴动14、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A.合法斗争B. 秘密斗争.C.武装斗争D. 经济斗争15、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
毛概第三章练习题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三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所选答案填在括号里。
)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A.社会主义社会B.新民主主义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共产主义社会2.建国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最主要的途径和手段是()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B.没收官僚资本C.没收民族资本D.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3.新民主主义社会在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
五种经济成分中,在国民经济中居于领导地位的是()A.国营经济B.个体经济C.国家资本主义经济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4.建国初期,随着全国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国内的主要矛盾是()A.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5.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民族资产阶级仍然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
这种两面性是指()A.既有剥削工人的一面,又有接受工人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一面B.既有剥削者与被剥削者的阶级利益相互对立的对抗性的一面,又有相互合作、具有相同利益的非对抗性的一面C.既有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一面,又有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一面D.作为一个剥削阶级是被消灭的对象,作为可以接受共产党和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力量,又是团结和改造的对象6.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也曾被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
“主体”是指()A.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社会主义工业化7.在农业合作化进程中,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组织形式是()A.临时互助组B.常年互助组C.初级合作社D.高级合作社8.我国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类似改造个体农业的逐步过渡的方法。
毛概第三章练习及答案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一、单选题1、在同资产阶级的联盟中必须实行的方针是正确答案:又联合又斗争2、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成熟的标志性文章是正确答案:《论人民民主专政》3、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正确答案:半殖民地半封建4、阻碍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正确答案: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5、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正确答案:井冈山根据地6、毛泽东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思想包括的三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是正确答案: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目标是建立正确答案: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政权8、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正确答案:武装斗争9、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正确答案:《辛丑条约》10、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思想是正确答案:党的三大11、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正确答案:农民问题12、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中国人民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是正确答案:帝国主义1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的思想是正确答案:党的四大14、近代中国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最根本原因是正确答案:帝国主义的侵略15、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正确答案:中国无产阶级16、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标志是正确答案:五四运动17、毛泽东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内容的是正确答案:《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8、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正确答案:革命领导阶级的不同19、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是正确答案:党的二大20、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是正确答案: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21、“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中心内容是正确答案:土地革命22、中国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正确答案:农民阶级二、多选题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是正确答案: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正确答案:无产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3、反对帝国主义基本内涵是正确答案: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4、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其主要依据是正确答案: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敌强我弱的形势,广大农村是敌人统治的薄弱环节5、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的主要特点是正确答案:民族性;科学性;民主性6、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范畴的革命有正确答案:太平天国革命;义和团运动;戊戍维新运动;辛亥革命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正确答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8、保护民族工商业的内涵是正确答案:允许民族工商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引导;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节制或者限制9、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践中,提出的策略思想是正确答案: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10、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有正确答案: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11、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正确答案:争取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三、判断题1、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为全民族中90%以上的工农大众服务的,是人民大众的文化,也就是民主的文化。
毛概习题第三章

重庆邮电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练习题(第三章)一、单项选择题1、划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准是( A )A.领导权的变化 B.时代的变化C.革命的对象的变化 D.革命动力的变化2、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社会基础是( A )A.封建地主阶级 B.中国小资产阶级C.中国大资产阶级 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3、资本主义列强获得在中国领土上驻兵特权的不平等条约是( C )A、《南京条约》B、《望厦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4、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A.辛亥革命树立起民主共和的旗帜 B.五四运动的反帝反封建斗争C.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5、成为区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分水岭的事件是()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 D.中共“一大”6、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兴中会 B.光复会C.华兴会 D.同盟会7、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A)A.半殖民地半封建 B.资本主义C.封建主义 D.新民主主义8、近代中国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最根本原因是()A、中国封建主义的统治B、农民革命斗争的失败C、中国资本主义的软弱D、帝国主义的侵略9、阻碍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 B )A.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C.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D.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10、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据主要优势的经济成分是()。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B、地主农业经济和个体农业经济C、外国资本主义经济D、官僚资本主义经济11、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 B )A.工人问题 B.农民问题C.地主问题 D.资本家问题12、毛泽东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是在()A.大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13、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A.革命对象的不同 B.革命领导阶级的不同C.革命动力的不同 D.革命前途的不同14、第一次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领导权的会议是()A.中共“二大” B.中共“三大”C.中共“四大” D.中共“五大”15、中国革命最主要的依靠力量是:A.工人和农民 B.农民C.民族资产阶级 D.农民和小资产阶级16、中国共产党内曾经出现过的“二次革命论”,是()A.右倾机会主义观点 B.“左”倾冒险主义观点C.教条主义观点 D.经验主义观点1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参加者是()A.人民大众B.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C.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D.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18、第一次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19、中国革命中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核心问题是()A.对农民的领导 B.同民族资产阶级结盟C.团结小资产阶级 D.反对资产阶级2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是( D 中国共产党)A.农民阶级 B.小资产阶级C.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21、指出“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观点的是()A.马克思 B.恩格斯C.列宁 D.毛泽东2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目标是建立( C)A.无产阶级专政的民主共和国B.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民主共和国C.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政权D.建立工农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23、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建立了()A. 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 B.人民民主共和国的政权C.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政权 D.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24、毛泽东在()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A.《新民主主义论》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C.《〈共产党人〉发刊词》 D.《论联合政府》的报告25、毛泽东在()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A.《论人民民主专政》 B.《将革命进行到底》C.《论联合政府》 D.《新民主主义论》26、1946年中共中央发出指示,提出实行()的土地政策A.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B.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C.没收一切土地的政策 D.土地国有的政策27、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成熟的标志性文章是()A.《论人民民主专政》 B.《将革命进行到底》C.《论联合政府》 D.《新民主主义论》28、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是()A.反动性 B.剥削性C.封建性、买办性 D.封闭性29、中国共产党内曾经出现过的“二次革命论”,是()A.右倾机会主义观点 B.“左”倾冒险主义观点C.教条主义观点 D.经验主义观点30、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A.革命对象的不同 B.革命领导阶级的不同C.革命动力的不同 D.革命前途的不同31、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 B )A、政治斗争B、武装斗争C、合法斗争D、秘密斗争32、为实现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奠定历史转折基础的会议是()A、中共“五大”B、“八七会议”C、中共“六大”D、遵义会议33、“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中心内容是()A、土地革命B、武装斗争C、创建工农红军D、建立革命根据地34、中国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A、开展土地革命B、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C、建立人民军队D、武装夺取政权35、毛泽东亲自领导的武装起义是()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广州起义D、白色起义36、中国革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B、海陆丰革命根据地C、湘鄂西革命根据地D、陕北革命根据地37、实际确立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在全党指导地位的会议是()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中共“七大”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38、标志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基本形成的著作是毛泽东的()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井冈山的斗争》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39、中国共产党制定的第一个土地法是()A、《井冈山土地法》B、《兴国土地法》C、《五四指标》D、《中国土地法大纲》40、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 A )A、农民问题B、武装斗争问题C、统一战线问题D、根据地建设问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A3、C4、A5、C6、D7、A8、D9、B10、B 11、A 12、C 13、B 14、C 15、A 16、A 17、A 18、B 19、A 20、D 21、C 22、C 23、A 24、D 25、B 26、B 27、A 28、C 29、A、 30、B 31、B 32、B33、A 34、D 35、B 36、A 37、B 38、C 39、A 40、A二、多项选择题1、使中国逐步由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演变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帝国主义侵华战争包括()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法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E、中日甲午战争2、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范畴的革命有()A、太平天国革命B、义和团运动C、戊戍维新运动D、辛亥革命E、五四运动3、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A、废除不平等的条约B、争取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C、反对资本主义的剥削D、发展社会生产力E、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4、中国民主革命中的小资产阶级主要包括()A、知识分子B、小商人C、手工业者D、自由职业者E、资本家5、反对帝国主义基本内涵是()A、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B、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C、反对资本主义的剥削D、断绝和一切帝国主义列强国家的外交关系E、实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ABCD )中国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A、无产阶级B、农民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D、小资产阶级E、资产阶级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是()A、帝国主义B、封建主义C、官僚资本主义D、地主阶级E、资产阶级8、体现毛泽东在大革命时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问题进行重大理论探索的文章有()A、《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于革命前途的影响》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C、《自民主义到社会主义》D、《资产阶级革命与革命的资产阶级》E、《中国国民革命与社会各阶级》9、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的主要特点是()A、民族性B、科学性C、稳定性D、开放性E、民主性10、保护民族工商业的内涵是()A、允许民族工商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B、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C、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引导D、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节制或者限制E、无条件的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1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是(BCE )A、实行“耕者有其田”B、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C、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D、限制和改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E、保护民族工商业12、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对()实行民主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城市小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E、知识分子13、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主体是()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城市小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E、大资产阶级14、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其主要依据是()A、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B、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C、大革命失败的深刻教训D、敌强我弱的形势,广大农村是敌人统治的薄弱环节E、列宁关于民族殖民地问题的理论15、“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主要内容是()A、以工人阶级为领导B、以农民为主力军C、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D、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E、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基本依托16、中共“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有()A、清算并纠正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B、确定实行土地革命C、提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D、决定发动南昌起义E、决定创建人民军队17、1928年到1930年,毛泽东撰写的形成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文章有()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井冈山的斗争》C、《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E、《矛盾论》18、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的意义在于()A、初步实现了中国革命战略重心从城市到农村的转移B、点燃了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武装斗争的星星之火C、创建了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D、揭开了中国共产党人向反动统治薄弱的农村开展新的进攻的序幕E、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在全党基本形成共识参考答案:多项选择:1、ABCDE 2、ABCD 3、BE 4、ABCD 5、ABE 6、ABCD 7、ABC 8、AB 9、ABE 10、ACD 11、BCE 12、ABCD 13、AB 14、ABD 15、ABCDE 16、ABC 17、ABCD 18、ABD三、简述题1、简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特点1840年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进,到191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正式形成。
毛概第三章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习题一、单选题: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A、封建社会B、前资本主义社会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2、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是()A、帝国主义的侵略B、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C、封建主义的腐朽D、反动势力的联合3、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4、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事件是()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B、五四运动C、中国共产党的建立D、北伐战争5、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中共四大6、中国人民的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是()A、帝国主义B、封建主义C、官僚资本主义D、地主豪绅7、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A、资产阶级领导B、无产阶级领导C、农民阶级是主力军D、帝国主义是主要敌人8、中国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A、农民阶级B、城市小资产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D、开明士绅9、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A、武装斗争B、农民问题C、党的建设D、领导权问题10、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这一命题的著作是()A、《〈共产党人〉发刊词》B、《论政策》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D、《新民主主义论》11、近代中国面临两大任务是什么()A、民族独立B、人民解放C、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和人民富裕D、国家统一1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A资本主义 B 社会主义 C 民主主义 D 民族主义13、新民主主义革命走的是一条()的革命道路。
A.武装斗争B. 以城市为中心的武装斗争C.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D.农村武装暴动14、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A.合法斗争B. 秘密斗争.C.武装斗争D. 经济斗争15、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
毛概第三章习题(1)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单选题1.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中,所谓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在 __直接控制和支配下的资本主义经济。
(B)P54A.社会B.国家C. 集团D.个人2.国家资本主义有初级形式和__之分。
(D)P54A.初级形式B.中级形式C. 中高级形式D.高级形式3.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__社会形态。
(C)P44A.间质性B.间接性C. 过渡性D.完全性4.1957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2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52年增长__。
(D)P61A.57.6%B.60.5%C. 65.8%D.67.8%5.1957年,我国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提高到__。
(B)P61A.40%B.45%C. 50%D.55%6.__的基本完成和由此带来的社会各方面的变化,表明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在我国的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及社会生活其他领域基本确立。
(C)P59A.新民主义革命B.社会主义革命C. 社会主义改造D.资本主义革命7.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已占绝对优势,__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
(A)P59A.社会主义公有制B.社会主义集体制C. 社会主义国营制D.共产主义公有制8.关于社会主义改造,毛泽东说过:“在我国的条件下,用和平的方法,即用__的方法,不但可以改变个体的所有制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而且可以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为社会主义所有制。
”(D)P57A.适当赏罚B.精神激励C. 物质鼓励D.说服教育9.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全面推开是从年开始的,与此同时,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也全面展开。
(B)P47A.1952B.1953C. 1954D.195510.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家对企业的改造和对__相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概第三章作业
一、辨析题
1、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
2、从革命对象来看,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
3、没收官僚资本,就反对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而言,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二、论述题。
1、为什么将五四后的中国革命称为“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一、辨析题。
1、答:错误。
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但革命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属于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为什么“新”?新就新在中国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新的时代、有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新的指导思想和中国共产党这一新的领导。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从革命的阵线上说,它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2、答:错误。
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中国人民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
帝国主义操纵着中国的政治、经济命脉,是影响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主要障碍,是近代中国一切灾难的总根源。
因此,只有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才能使中国走向独立和富强。
封建主义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支柱和社会基础,它的统治也是影响中国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的主要障碍。
从根本上说,反对封建主义,就是要在经济上消灭封建制度,在政治上消灭军阀的专制统治,消灭地主阶级,解放生产力,为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创造条件。
官僚资本主义作为中国革命的又一对象,是中国反动和落后的生产关系。
因为它是凭借地主、买办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力量而发展起来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代表着中国反动和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着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构成了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
因此,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必然要同时反对官僚资本主义。
当然,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一般地反对资本主义,它只是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和大资产阶级。
3、答:错误。
“没收官僚资本”具有双重性,是从两个不同视角分析得到的结论。
官僚资本主义,是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民党蒋介石政权的经济基础。
因此,没收官僚资本,就是反对封建的买办资本,是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目标之一,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另一方面,没收官僚资本,就是反对大资产阶级,使这种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经济力量,转变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所有,成为国营经济,因而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所以,
没收官僚资本,包含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
二、论述题。
1、答:一般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指封建社会后期,由资产阶级联合其他阶级进行的推翻封建专制而进行的革命,它的目的是建立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当然,五四以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不是旧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较之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一,从革命阵线看,新民主主义革命已不再是旧的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第二,从革命的领导阶级看,不再是资产阶级,而是无产阶级:第三、从革命的指导思想看,不再是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而是马克思主义;第四,从革命的前途看,不再是要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而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人民共和国,并在这些基础上,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其中,最主要的和最根本的是领导阶级不同。
社会性质、革命对象和由它们决定的革命任务,是既定的,但同一社会的革命性质,并非恒定不变。
因为,正如毛泽东所指出:决定革命性质的力量,不仅仅取决于革命的对象和任务,同时还取决于“主要的革命者”,即革命的动力,尤其是革命的领导者。
“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同时,它还取决于革命所处的世界历史时代。
而革命的领导者与世界历史时代,却是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
一旦由新的阶级承担起这个任务,并成为实现该任务的领导者;一旦世界历史时代发生变化,该革命的性质,也便具有或增加了新的任务。
五四运动以前,中国革命处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中国无产阶级尚不成熟,革命的领导任务,由民族资产阶级这个不合格的领导者承担着,因而,那时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
但是,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对象与任务虽未发生变化,民主革命的性质依然保留下来,但革命所处的世界历史时代和革命的动力状况,特别是革命的领导阶级,从根本上改变了。
由于十月革命的发生,世界历史进入了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包括中国在内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主革命,也因此成为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和同盟军。
与此同时,无产阶级成长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并建立了自己的政党——中国共产党。
由此,带来了阶级关系的大变动:无产阶级不再象原先那样
是资产阶级的追随者,而成为了革命的领导者;农民阶级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改变了原来一盘散沙的状态,变成了有组织的革命主力军;其他小资产阶级也成长为我党领导下的重要力量。
这三种力量成为人民大众的主体和革命的基本力量。
民族资产阶级虽然是人民大众的一部分,也是革命的动力之一,但由于其软弱性和动摇性及力量微小,
“不是决定革命性质的力量。
”可见,五四运动以后,中国革命虽然仍是民主革命,但在这个革命中,无产阶级处于支配地位,因而决定革命具有了新的性质,成为了一种不同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新型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2、答: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者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紧密衔接。
区别:(1).性质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社会主义革命属于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范畴。
(所属范畴不同)(2).对象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是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
(3).任务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实现民族独立解放和人民民主自由;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是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改造小生产者的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4).目的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即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而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联系: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中国革命进程中两个紧密联系的阶段,是“文章的上篇和下篇”。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