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关于美的谈话
苏格拉底关于美的谈话

苏:只要老天允许,你朗诵大作时,我一定来听。
不过谈到文章问题,你提醒了我须先要向你请教的一点。
近来在一个讨论会里,我指责某些东西丑,赞扬某些东西美,被和我对话的人问得无辞以对。
他带一点讥讽的口吻问我:“苏格拉底,你怎样才知道什幺是美,什么是丑,你能替美下一个定义吗?”我由于愚笨,不能给他一个圆满的答复。
会谈之后,我自怨自责,决定了以后如果碰见你们中间一个有才能的人,必得请教他,把这问题彻底弄清楚,然后再去找我的论敌,再和他作一番论战。
今天你来得正好,就请你把什么是美给我解释明白,希望你回答我的问题时要尽量精确,免得我再输一次,让我丢脸。
你对于这个问题一定知道非常透彻,它在你所精通的学问中不过是一个小枝节。
希:苏格拉底,这问题小得很,小得不足道,我敢说。
苏:愈小我就愈易学习,以后对付一个论敌,也就愈有把握了。
希:对付一切的论敌都行,苏格拉底,否则我的学问就很平庸浅薄了。
苏:你的话真叫我开心,希庇阿斯,好象我的论敌没有打就输了。
我想设身处在我的论敌的地位,你回答,我站在他的地位反驳,这样我可以学你应战,你看这个办法没有什么不方便吧?我有一个老习惯,爱提出反驳。
如果你不觉得有什么不方便,我想自己来和你对辩,这样办,可以对问题了解更清楚些。
希:你就来对辩吧。
那都是一样,我再告诉你,这问题简单得很;比这难得多的问题,我都可以教你怎样应战,教你可以把一切反驳者都不放在眼里。
苏:哈,老天,你的话真开心!你既然答应了,我就尽我的能力扮演我的论敌,向你提问题。
你如果向这位论敌朗诵你刚才告诉我的那篇讨论优美的事业的文章,他听你诵完之后,一定要依他的习惯,先盘问你美本身究竟是什幺,他会这样说:“厄利斯的客人,有正义的人之所以是有正义的,是不是由于正义?”希庇阿斯,现在就请你回答吧,假想盘问你的是那位论敌。
希:我回答,那是由于正义。
苏:那幺,正义是一个真实的东西?希:当然。
苏:有学问的人之所以有学问,是由于学问;一切善的东西之所以善,是由于善?希:那是很明显的。
柏拉图对话录中的智者之言:探索真理之光

柏拉图对话录中的智者之言:探索真理之光
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是西方哲学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其著作《柏拉图对话录》被誉为西方哲学的经典之一,其中记录了众多对话,讨论了诸多命题,引领着人们追求真理的道路。
以下将解读其中的智者之言,探索真理之光。
对话一:关于“美”的讨论
在对话中,柏拉图和苏格拉底展开了关于“美”的讨论。
他们认为真正的美不在于外在表象,而是内在品质的流露。
智者指出人们对美的理解应该超越表面,从内心去探索。
对话二:理性与情感的平衡
柏拉图在对话录中提出了理性与情感之间的关系。
智者告诉我们,只有理性与情感相辅相成,平衡发展,才能更好地认识真理。
过于理性或过于情感都会让我们失去感知真理之光的机会。
对话三:进取与谦逊的品质
在对话录中,智者对进取与谦逊的品质进行了深入探讨。
他们认为,只有保持谦逊心态,不断进取,才能接近真理之光。
谦虚是智者的美德,也是找到真理的钥匙。
结语
柏拉图对话录中的智者之言,引领我们走向理性与智慧之道。
通过探索真理之光,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成为更有智慧的人。
让我们跟随智者的引领,继续探索真理之光,拓展我们的思维宇宙。
以上,就是对柏拉图对话录中智者之言的探索和解读。
希望能给您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感谢您的阅读!
以上文字仅供参考,因为Markdown有其格式要求,若需调整或校对,您可以告诉我。
美诺篇

美诺篇(或《论美德》)柏拉图著王太庆译1谈话人:美诺、苏格拉底、美诺的小厮、安尼图斯一、讨论美德是否可教须先回答什么是美德:自知其无知美诺:你能不能告诉我,苏格拉底呀,美德是可以传授的呢,还是锻炼成功的?如果既不能教,又不能练,是不是人本来就有的,还是用什么别的办法取得的?苏格拉底:美诺啊,你们帖撒利人向来在希腊人中间以骑术和财富著称,我认为现在你们也在智慧方面见长,尤其是拉里萨人,你的朋友阿里斯蒂波的同乡们。
你们的这个特点要归功于高尔吉亚。
他来到这个城邦,以智慧吸引了阿娄阿家族的精英人物,其中就有你敬爱的阿里斯蒂波,以及帖撒利地区的其他杰出人士。
他使你们养成了一种习惯,只要有人向自己提问题,总是坦率地、大大方方地作出回答,正如有知识的人所做的那样。
任何一个希腊人,只要想问他,他从来不闭口不答。
可是在我们这里,亲爱的美诺啊,情况正好相反,智慧是非常匮乏的,好像已经从我们这里跑到了你们那里。
至少,如果你在这里向一个人问这样的问题,没有不会听到了哈哈大笑的;他会说:外乡人啊,你似乎认为我很幸福,至少知道美德是可以传授的,还是可以用什么别的办法取得的;其实我根本不知道美德是不是可以传授的,因为我并不知道美德本身到底是什么。
美诺啊,这就是我自己的情况。
我和我的同乡一样缺乏智慧,很惭愧自己对美德一无所知。
我既然不知道美德是什么,怎么知道美德有哪些特性呢?你想想,一个人不认识美诺,能知道他是不是美,是不是富,是不是高尚吗?你想这可能吗?美诺:当然不能。
可是苏格拉底啊,你真的不知道美德是什么吗?我可以回去告诉大家你是这样的人吗?苏格拉底:朋友,我不但不知道美德是什么,而且还没有遇到任何一个人我认为他知道这个。
美诺:怎么?高尔吉亚在这里的时候,你根本没有遇到过他吗?苏格拉底:我遇到过。
美诺:你认为他完全不知道什么是美德吗?苏格拉底:我记不太清楚了,美诺,所以我现在不能立刻说出我当时是怎么想的。
也许他知道什么是美德,你也知道他所说的话。
谈谈对美的本质理解

美的本质古希腊圣哲苏格拉底与希庇阿斯辩论“什么是美?”,最终未能给出一个终极而本质的定义,不得不慨叹:“美是难的”。
直到科学昌明,哲学繁荣的现在,“美是什么”的问题仍是一个难解的“斯芬克司之谜”,仍在无休止的争论中。
虽然无数的哲学家,美学家,思想家为了揭开美的奥秘,曾经从不同的途径进行过艰苦的探索,并提出了种种当时在他们看来最为理想的答案。
但他们都未能最终摘下这颗美学皇冠上的明珠。
回答“美是什么”之所以困难,是因为它所要求的并不是对个别对象作审美判断或作经验性的描述,而是要求在各种美的对象中找出美的普遍本质,或者在与非审美对象的比较中找出其特殊的本质。
美并不是固定的,形而上的,在美的概念下,包含着各种性质上极不相同的事物。
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如日月星辰,花草树木,各种劳动产品以至人物的品质、动作、相貌、表情、风度等等,都可以作为审美对象,都可以是美的事物。
要在这些性质上极不相同的各种事物中概括出美的普遍本质,当然是极困难的。
再则,美还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变化而相应地发展和变化着。
在动态的时空结构中,由于时代和社会的不同,美的内涵极其价值意义也就很不一样。
综上,正是美的概念内涵的宽泛性、复杂性甚至变易性给美的本质笼上了一层神秘的难以揭去的面纱。
有人认为美是主观的,他们认为只有人的主观情感,意识与对象结合起来,达到主客观的统一才能产生美,按他们的说法就是“椅子不为人坐就不成为椅子”。
但这个观点遭到“客观论”者的反对,他们认为一个事物能不能成为审美对象,光有主体条件还不行,还需要对象上的某些东西,即这些事物本身具有的某种客观的审美性质或素质。
于是他们反驳说:“为什么我们要坐在椅子上,不坐在一堆泥土上,因为泥土不具有椅子的可坐性。
”那么到底什么是所谓的“审美性质”或“素质”呢?为什么各种对称、均衡、节奏、秩序……能给我们美感,而丑陋、荒谬、芜杂却不能呢?把它归结为“无意”、“理性”、“鬼斧神工”吗?显然不行。
古今中外哲人对“美是什么”的追问和回答

古今中外哲人对“美是什么”的追问和回答可谓是五彩缤纷、光怪陆离,我们不妨就中外美学史做一个简单的鸟瞰式的回顾:让我们先看一下西方哲人的追问和理解:毕达哥拉斯说:“美是和谐”;苏格拉底说,美即有用;亚里士多德说,美在“秩序、匀称、明确” ;中世纪的神学家们认为,美在“上帝之光”;布瓦洛认为,美与真、善的相统一;鲍姆嘉通认为,美在于完善;休谟认为,美在于观赏者的心里;博克认为,美是物体的属性;狄德罗说,美是关系;康德说,美在于自由的鉴赏;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柏格森说,美是意志的充分客观化;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是生活;克罗齐说,美是成功的表现;立普斯认为,美是移情;布洛认为,美在距离;桑塔耶纳说,美是客观化了的快感;贝尔说,美是有意味的形式。
对美的本质的追问,是对人类审美现象的终极意义的哲学探寻,历代哲人一直试图解决这个问题。
可惜“美是一项最难以捉摸的特质,它是那样的微妙,以致看起来好像是在快要抓住它的那一刹那间又给它逃跑了”。
(1)美是什么?这个问题的正式提出与探讨,始于古希腊的大哲学家柏拉图。
在《大希庇阿斯》中,柏拉图借苏格拉底和诡辩派学者希庇阿斯别开生面的对话,提出了“美是什么”的问题。
在对话中,他区分了“美本身”(即“什么是美”)和“美的事物”(即“什么东西是美的”)。
一般人(包括希庇阿斯)在回答“什么是美”的问题时,只是列举美的事物,如“美的小姐”、“美的母马”、“美的竖琴”、“美的汤罐”之类,而没有涉及“美本身”。
他认为,美不是美的事物,不是使事物显得美的质料或形式,不是某种物质上或精神上的满足,不是恰当、有用、有益等价值,不是由视觉或听觉引起的快感,等。
但拨乱却未反正,关于“美本身”并没有得到满意的结论,最后他只好宣布:“美是难的”。
柏拉图所说的“美本身”是在《斐德若篇》中提出的:如果在美自身之外还有美的事物,那么它之所以美的原因不是别的,就是因为它分有了美本身。
(2)“美本身”是使这无数美的事物成为美的事物的根据,是无数美的事物共有的本质。
三美论的起源与发展

三美论的起源与发展
三美论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思想,他认为美可以分为
三类:肉体美、灵魂美和知识美。
肉体美是指外表的美貌和姿态,如
人们通常所说的“美人”。
灵魂美则是指内在的美,例如仁慈、勇敢、公正等品质。
知识美则是指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这种美能够引导人
们超越世俗和达到精神的高度。
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三美论逐渐在欧洲文化中引起了广泛
的讨论和研究。
艺术家们开始追求「肉体美」的表现,例如达芬奇的画
作中,他通过对肌肉和神经系统的深入研究,创造出了具有现实主义和
解剖学特点的人物形象。
在文学方面,笛卡尔则更多地探讨了灵魂美
的主题,他认为思想是人灵魂中最美好的一部分。
不同的文化和时代,对于三美论的理解和表达也不尽相同。
但是
无论如何,三美论在欧洲文化中始终是一个重要的理念,并且对于各
种艺术形式和思想体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中的《大希庇阿斯篇》是西方美学史上第一篇系统地探讨美学问题的文章,全文通篇由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和古希腊赫赫有名的诡辩论学者希庇阿斯的对话呈现。
二人对“美本身”这个问题展开了一系列探讨,看完整篇文章感觉像观看了一场精彩的辩论赛。
文章开篇,苏格拉底问有学问的人之所以有学问,是由于学问;一切善的东西之所以善,是由于善。
学问和善都是真实的,否则他们就不能发生效果。
美的东西之所以美,是否也由于美?美也是一个真实的东西?希庇阿斯认为美是一个真实的东西,因而把问题理解成“什么东西是美的”,他说美就是一位漂亮小姐。
苏格拉底用一匹漂亮的木马、一个美的竖琴、一个美的汤罐举例反驳希庇阿斯,证明在这个世界上美的东西太多了,又引用赫拉克利特说过“最美的猴子比起人来还是丑”推出“最美的年轻小姐比起女神也还是丑呢”。
(苏:如果你说凡是美的那些东西真正是美,是否有一个美本身存在,才叫那些东西美呢?)可见希庇阿斯把美看成了一个个体,落实在某个具体事物上,用个别定义普遍,显然这是不合理的。
他理解的美是相对的,而苏格拉底问的是“美本身,可以把它的特质传给一件东西,才使那件东西成其为美”,这种美是永恒的,是绝对存在的。
希庇阿斯随即说到“美就是黄金”,一件东西只要镶上黄金得到点缀就成其为美了。
苏格拉底用艺术家菲狄阿斯雕刻的雅典娜女神像没有用黄金而是用象牙的例子再一次反驳他,证明美并不一定是黄金所赋予一切事物的。
在上述美是漂亮小姐和黄金这两个观点被否定后,他们围绕“恰当”与“美”的关系展开讨论,二人都同意“美最不容易被赏识”,“如果承认恰当就是美本身,而且能使事物在实际上和在外表上都美,美就不应该不易赏识了”,柏拉图将外在美和内在美分裂了,认为二者是不能在同一事物中同时出现的,有了内在美就不能成为产生外在美的原因,从而得出“恰当产生外表美”,但“恰当不是美本身的结论”。
讲到这里我不是很认同柏拉图的观点,他。
谈谈对美的本质理解

美的本质古希腊圣哲苏格拉底与希庇阿斯辩论“什么是美?”,最终未能给出一个终极而本质的定义,不得不慨叹:“美是难的”。
直到科学昌明,哲学繁荣的现在,“美是什么”的问题仍是一个难解的“斯芬克司之谜”,仍在无休止的争论中。
虽然无数的哲学家,美学家,思想家为了揭开美的奥秘,曾经从不同的途径进行过艰苦的探索,并提出了种种当时在他们看来最为理想的答案。
但他们都未能最终摘下这颗美学皇冠上的明珠。
回答“美是什么”之所以困难,是因为它所要求的并不是对个别对象作审美判断或作经验性的描述,而是要求在各种美的对象中找出美的普遍本质,或者在与非审美对象的比较中找出其特殊的本质。
美并不是固定的,形而上的,在美的概念下,包含着各种性质上极不相同的事物。
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如日月星辰,花草树木,各种劳动产品以至人物的品质、动作、相貌、表情、风度等等,都可以作为审美对象,都可以是美的事物。
要在这些性质上极不相同的各种事物中概括出美的普遍本质,当然是极困难的。
再则,美还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变化而相应地发展和变化着。
在动态的时空结构中,由于时代和社会的不同,美的内涵极其价值意义也就很不一样。
综上,正是美的概念内涵的宽泛性、复杂性甚至变易性给美的本质笼上了一层神秘的难以揭去的面纱。
有人认为美是主观的,他们认为只有人的主观情感,意识与对象结合起来,达到主客观的统一才能产生美,按他们的说法就是“椅子不为人坐就不成为椅子”。
但这个观点遭到“客观论”者的反对,他们认为一个事物能不能成为审美对象,光有主体条件还不行,还需要对象上的某些东西,即这些事物本身具有的某种客观的审美性质或素质。
于是他们反驳说:“为什么我们要坐在椅子上,不坐在一堆泥土上,因为泥土不具有椅子的可坐性。
”那么到底什么是所谓的“审美性质”或“素质”呢?为什么各种对称、均衡、节奏、秩序……能给我们美感,而丑陋、荒谬、芜杂却不能呢?把它归结为“无意”、“理性”、“鬼斧神工”吗?显然不行。
苏格拉底爱情经典语录

苏格拉底爱情经典语录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家,他对爱情也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以下是苏格拉底的一些爱情经典语录,按列表方式呈现:1.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它能够激发人们最深层的情感和欲望。
爱情的力量源于人的内心,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
2. 爱情是一种崇高的情感,它能够让人们超越自己,与他人建立深厚的情感连接。
爱情不仅仅是个人的欲望满足,更是一种追求真理和美的方式。
3. 爱情能够让人更加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欲望和需要。
通过与他人的关系,人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
4. 爱情是一种相互交流和理解的过程,它需要双方的付出和努力。
只有通过真诚和包容,爱情才能够持久和稳定地成长。
5. 爱情是一种美好的痛苦,它能够让人们经历情感的高峰和低谷。
只有在经历过痛苦和困难的考验后,爱情才能够更加坚固和稳定。
6. 爱情是一种追求真理和智慧的方式。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人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世界的本质和人类的本质。
7. 爱情是一种使人们成长和进步的力量。
通过与他人的接触和交流,人们能够学习和成长,不断提升自己的智慧和品德。
8. 爱情是一种超越个人欲望的伦理关系。
它要求人们以公正、和谐和真诚的态度对待他人,尊重他人的意愿和需求。
9. 爱情是一种让人们感受到无限幸福和满足的情感。
它能够让人们忘却一切痛苦和困扰,进入到一种无尽的幸福之中。
10. 爱情需要耐心和理解,它不是一蹴而就的。
只有通过长期的交流和沟通,人们才能够真正理解和欣赏对方的独特之处。
11. 爱情需要勇气和决心,它不是懦弱和退缩的。
只有勇敢地面对爱情的挑战和困难,人们才能够真正享受到爱情的美好。
12. 爱情是一种无私和奉献的精神。
只有通过无私的奉献和付出,人们才能够真正获得爱情带来的幸福和满足。
以上是苏格拉底的一些关于爱情的经典语录。
这些语录通过对爱情的探讨和思考,揭示了爱情的真谛和力量。
爱情不仅是个人的欲望满足,更是一种追求真理和智慧的方式。
只有通过真诚、理解和奉献,爱情才能够真正成长和坚固。
苏格拉底对美的观点

苏格拉底对美的观点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家之一,他对美的观点深刻而独特。
他认为美不在于外部形式的美观,而在于内在的道德和精神美。
苏格拉底认为,真正的美是由内而外的,它在于人的内心和灵魂。
只有通过自我认识和深入的思考,人才能够实现内在的美。
他经常强调“知己”,也就是通过对自己的内心进行深入的思考,人才能够真正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从而实现自我完善。
苏格拉底也认为,美不仅仅是道德和精神的美,也包括自然界的美。
但他认为自然界的美只是表面的美,真正的美依然在于人的内心和灵魂。
总之,苏格拉底的美学观点强调人的内在美和精神美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通过深入的思考和自我认识,人才能够实现真正的美。
- 1 -。
苏格拉底式美学方法

苏格拉底式美学方法
苏格拉底式美学方法是指通过对话和提问的方式,探讨和探索关于美的本质、美的定义以及美的价值的问题。
这种方法强调思考和理性推理,以求得更深入、更准确的认识和理解。
苏格拉底式美学方法的核心在于提出问题和引导他人思考,而不是给出确切答案。
通过对话的形式,引导他人自行思考和思考问题,探究和厘清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的含义和价值。
这种方法鼓励人们进行自我反思和批判性思考,以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并深化对美的认识。
苏格拉底式美学方法的核心问题包括:什么是美?美的标准和价值是什么?美与道德的关系如何?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和辩论,人们可以深入研究美学领域,并对自己的审美观进行反思和修正。
总的来说,苏格拉底式美学方法强调思考和独立思考的重要性,鼓励人们通过对话和问题的探讨,探求关于美的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这种方法在美学研究和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以促进审美意识和美感的发展。
苏格拉底的话术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的思想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格拉底的话术以其智慧、正义和公正而著名。
以下是苏格拉底的一些著名话术:
1. “我知道我一无所知。
”
2. “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活。
”
3. “我宁愿做一个丑陋的想象中的巨人,也不要一个美丽的矮子。
”
4. “未经省察的生活不值得活。
”
5. “我们唯一的知识是不知道所有事情。
”
6. “认识你自己。
”
7. “照顾你的灵魂。
”
8. “只有死人不会犯错误。
”
9. “美德即知识。
”
10. “每个人都是自己灵魂的工匠。
”
11. “最高的善是不动心。
”
12. “最优秀的人是你自己。
”
13. “美德是唯一可以通过实践获得的知识。
”
14. “无知即罪恶。
”
15. “智慧就是知道自己的无知。
”
16. “未经审查的生活不值得活。
”
17. “我与世界相遇,我自与世界相蚀,我自不辱使命,使我与众生相聚。
”
18. “真正高明的人,就是能够借助别人的智慧,来使自己不受蒙蔽的人。
”
这些话术反映了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和智慧。
他强调知识、美德、自我认识和智慧的重要性,并认为人应该通过实践和反思来追求这些目标。
同时,他也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责任,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关注自己的灵魂和对他人的责任。
从古至今美学家对美感的看法

从古至今美学家对美感的看法美,这个词一听就让人心情愉悦。
咱们从古到今,关于美感的看法可谓是五花八门,真是让人目不暇接。
先说说古希腊吧,那可是美学的发源地,像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这些大咖,他们都对美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苏格拉底就喜欢把美和真理结合在一起,认为美不仅仅是表面,而是内在的和谐。
哎,这话说得真有深意,简直是让人深思。
再说柏拉图,他那“理念世界”里的美可神秘得很。
他认为,美是一种绝对的存在,咱们在这个现实世界里看到的美,只是那种完美的影子,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哲学家的话?不过,他的想法却让美学变得更高大上,瞬间就给人一种追求完美的冲动。
再看看亚里士多德,他就比较接地气,认为美是和谐的比例和对称。
就像一幅画,颜色搭配得当、线条流畅,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
你想想,要是你家那幅画挂得歪歪扭扭的,心里肯定也不爽呀。
对吧?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大家对美的追求又上升了一个档次,像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这两位巨匠,他们把人体的美展现得淋漓尽致,简直是把美感发挥到极致。
达芬奇那幅《蒙娜丽莎》,她的微笑可谓是千古流传,谁都想知道她到底在想什么,真是让人琢磨不透。
说到这里,咱们不得不提一下的美学。
中国古代的美感追求往往和自然联系在一起,像庄子和李白,他们都认为美是天地之间的和谐。
尤其是那种山水画,简直让人心旷神怡,仿佛一下子就能把你带到一个世外桃源。
还有诗歌,像唐诗宋词,几句简单的字,就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心情瞬间变好,简直像喝了杯蜂蜜水。
古人讲究“天人合一”,可见对美的理解可是深入骨髓,生活中随处可见美的影子。
进入现代,大家对美的理解又变得丰富多彩。
就拿印象派画家来说,像莫奈,他可是把光和色彩玩得特别溜。
他的画作中,那些光影变幻的效果,仿佛把整个世界都变得生动起来。
感觉就像在阳光下漫步,空气中都是那种清新的气息。
再说摄影,现代科技的进步让每个人都能用手机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无论是阳光洒在窗台上的那一抹金色,还是街角小店的咖啡香,都能通过镜头定格,成为心中的美。
关于美——功用的苏格拉底

关于美——功⽤的苏格拉底苏格拉底(Sokrates,前469 ─ 399),⼀位总是打着⾚脚、不修边幅地在雅典街头上传播道德和知识的早期希腊著名哲学家,⼀位思想富有⽽⽣活穷困的社会义⼯。
苏格拉底的⽗亲是个雕刻⼯匠,母亲是个接⽣婆。
要在现代社会也算是不错的家世,⽗亲是⼯艺师,母亲是妇产科医⽣。
但苏格拉底完全通过⾃学最终却成为神的使者,成为西⽅伦理学和美学的始祖,因其道德哲学的成就常被誉为西⽅的孔⼦。
苏格拉底的美学思想⽴⾜于道德哲学。
他的美学思想特征就是以“功⽤”为美的判断标准,在苏格拉底看来,世界上并没有客观存在的美,美并⾮事物的绝对属性。
⼀件东西美不美完全取决于这件东西相对的功⽤,如果它能很好地实现它在功⽤⽅⾯的⽬的,它就同时是善的⼜是美的,否则就是恶的和丑的。
相对的功⽤决定了事物的美丑,他说:“盾从防御看是美的,⽭则从射击看是美的”,“如果适⽤,粪筐也是美的,如果不适⽤,⾦盾也是丑的”。
除了功⽤本⾝的价值,外表的华丽和⽆⽤的美是毫⽆意义的。
总的来说,苏格拉底对美的认识还处于⼊门阶段。
就苏格拉底的论证逻辑来看,并没有向⼈们揭⽰美的本质,他回答的是“事物在什么情况下是美的”,⽽不是“美是什么”(尽管美的本质问题已经⼏乎被现代美学所抛弃)。
如果我们也⽣就⼀双苏格拉底的眼睛,我们的社会简直就是地狱,到处充斥着恶与丑,甚⾄连我们原本认为美的事物也变成丑的,陷⼊美丑不分、善恶不明的境地。
⽐如杜尚的⼩便池,装置在卫⽣间⾥接受尿液的沐浴是美和善的,搬到艺术展览馆⾥供⼈观赏就是丑和恶的。
⽐如现代⼯业设计的⼩便池,除了满⾜排泄的功能需求,同时还承载着审美的功能(对现代⼈⽽⾔),这样的⼩便池究竟是美的还是丑的?按照苏格拉底的逻辑,⼩便池的“审美”功能是毫⽆意义的,是⽆⽤的美,是丑的。
那么当你的尿液喷洒到⼩便池⾥时,⼩便池就是美的,其独特造型完全是多余的;如果你⼀边尿尿⼀边⽤审美的眼光端详这个⼩便池的造型,那⼩便池就是既美⼜丑或不美不丑的,世界在我们眼⾥也就变成美丑不分、善恶不明了。
苏格拉底与希庇阿斯论美

苏格拉底与希庇阿斯论美冯能锋【摘要】《大希庇阿斯篇——论美》是柏拉图早期关于美本质问题的一篇对话录,是西方美学史上第一篇系统地探讨美学问题的对话。
苏格拉底与希庇阿斯围绕“美本身”的问题提出六个论点:美是一位漂亮的小姐、美是黄金、美是恰当、美是有用的、美是有益的、美是视觉和听觉产生的快感。
苏逐一对其进行否认,并得出结论:美是难的。
可见,人们对美的本质的认识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过程。
【期刊名称】《开封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6)003【总页数】2页(P6-7)【关键词】苏格拉底;希庇阿斯;柏拉图;美本质;美本身【作者】冯能锋【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0黑格尔认为,美的本质问题探讨当追溯到大约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时期。
以柏拉图为源泉,他“对美的追问被称为天才的追问,正是有了对这个问题的追问,西方才产生了美学。
[1](P33)”柏拉图40多篇对话中,专门以美为主题的只有《大希庇阿斯篇——论美》。
这篇对话体语言生动流畅,结构严谨,论证充分,涉及许多重要的美学问题。
《论美》深入探讨“什么是美”,对柏拉图思想体系的形成和美学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话以苏希辩论开始,希用一种具体事物给美下定义,认为“什么是美”和“什么东西是美”没有分别。
苏认为“什么是美”是一个抽象定义,二者之间差别很大。
这二人的观点代表着西方美学史上最早关于美的本质与美的对象二者之间的区别。
苏希双方在《论美》中“互相辩驳,揭露矛盾,层层深入,得出结论。
[2](P18)”希提出了“美是一位漂亮的小姐”“美是黄金”“美是恰当”三个观点。
驳倒后,苏以论敌身份提出“美是有用的”“美是有益的”“美是视觉和听觉产生的快感”。
论美逐步推进,苏先后否定了这六个美学观点。
对话最后,朱光潜先生将苏引用的希腊谚语翻译成“美是难的”,表明理解美的本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柏拉图早已对美下了定义了

柏拉图早已对美下了定义了:在大希庇阿斯篇里,苏格拉底问希庇阿斯:你能替美下个定义吗?请告诉我什么是美。
希庇阿斯说:一个年轻小姐是美的。
苏格拉底不满意,他说,我要问的是:什么是美?而不是问:谁是美的,什么东西是美的?在这篇对话里,希庇阿斯和苏格拉底尝试了好几种关于美的定义,例如美的就是适当的、美的就是有用的、美的就是令人愉悦的,但苏格拉底又一一予以驳难,最后得出的结论只是:美是很难解的。
照苏格拉底的意思,我们要理解美的本质或理念,就不能限于知道年轻小姐是美的,或一匹母马是美的,我们必须回答美本身是什么,能为美之为美下个定义。
苏格拉底、柏拉图的理念学说我们这里不去管它,我们只想表明这样一种区别:我们平常会使用美这个词,不等于我们能对美这个词做出良好的定义。
不仅美这类大词儿是这样。
我们时时都会用到飞、石头、吝啬这些词儿,但现在我们停下来一分钟,试着来给飞下个定义,我们马上会发现那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柏拉图在其《大希庇阿斯篇》里提出了三种美的定义,即“美是有用的”,“美就是有益的”和“美就是视觉和听觉所生的快感”,从而提出了美的“效用”的看法。
在《大希庇阿斯》中,柏拉图借苏格拉底和诡辩派学者希庇阿斯别开生面的对话,提出了“美是什么”的问题。
在对话中,他区分了“美本身”(即“什么是美”)和“美的事物”(即“什么东西是美的”)。
一般人(包括希庇阿斯)在回答“什么是美”的问题时,只是列举美的事物,如“美的小姐”、“美的母马”、“美的竖琴”、“美的汤罐”之类,而没有涉及“美本身”。
他认为,美不是美的事物,不是使事物显得美的质料或形式,不是某种物质上或精神上的满足,不是恰当、有用、有益等价值,不是由视觉或听觉引起的快感,等。
但拨乱却未反正,关于“美本身”并没有得到满意的结论,最后他只好宣布:“美是难的”。
:您说的很全面,但我认为美学讨论的问题不在于美的本质是什么?在于不断的探讨什么是美的因为美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的.美的本质就是纯洁,纯真,没有杂质.有句话"因可爱而美丽",就是这个道理.按中国当代主流的美学观点,美是真和善的统一体。
从《大希庇阿斯篇》浅析柏拉图对美本身的探讨

从《大希庇阿斯篇》浅析柏拉图对美本身的探讨柏拉图在《文艺对话集》的《大希庇阿斯篇》中对美本身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通过苏格拉底和希庇阿斯的对话,提出了美本身是什么的多个答案,并对这些答案提出了疑问进行反驳。
从中可以看出柏拉图自身对美本身这一问题的困惑和思考。
这里选取了其中较为典型的几个观点加以探讨。
篇目开头苏格拉底向希庇阿斯提出了美是什么的问题,希庇阿斯的回答是“美就是一位漂亮小姐”1这里是将美看成了一个个别的特殊的存在,苏格拉底例举了母马、竖琴等例子加以驳斥,传达出个别的特殊的美是靠不住的,美本身应该是一个一般的普遍的抽象的概念。
在确立了美本身这一概念的属性后,终于展开了关于美本身是什么的正式讨论,这一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入的过程。
首先,柏拉图认为美是永恒的,是一种绝对的存在。
这可以从苏格拉底和希庇阿斯关于雅典娜雕像的讨论看出,希庇阿斯说金子是美的,但菲狄阿斯用象牙和云石雕刻出的雅典娜是美的,相较于金子而言这里的使用的石头和象牙更美。
所以说金子之流不一定是美的,而苏格拉底询问的美本身是要对于一切人都是美的,即美要具有永恒性,这也是柏拉图所探讨的美——一种绝对存在的美。
他用绝对性这一观点驳斥了“美是有用的”这一观点,苏格拉底说做坏事的能力是有用的,但是用于坏目的则是丑的。
换句话说,“有用的”这一概念还是处于相对概念下的有用,即用于实现好的目的上才是美的。
鉴于“有用的”这一概念不是绝对的,就不能成为美本身的解释。
然而,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绝对美的东西是不可能永恒存在的,他将美这一概念绝对化是不符合现实情况的。
关于“恰当说”的观点,希庇阿斯认为美是恰当,当恰当加诸于某一事物之上时事物是美的。
苏格拉底又给予了否定。
这一否定是从外表美和内在美的角度上来谈的,苏格拉底认为,“如果恰当只使一种事物在外表上显得比它实际美,它就只是一种错觉的美”2,因为“美最不容易赏识”3。
由此可以看出,柏拉图更看重实1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P1802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P1923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P193际的美,也就是事物内在的内容,“恰当这个品质如果是使事物在实际上成其为美的,它就恰是我们所要寻求的那种美,但是也不会是事物在外表上成其为美的。
哲人关于“美”的原始辩论

哲人关于“美”的原始辩论
柏拉图(
Platon,公元前427一公元前347年)在《大希庇阿斯》这篇文章中讲述了一个关于美的故事,这个故事直到今天仍然具有不可思议的引人对美的思考。
故事大约发生在2400年前。
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向诡辩家希庇阿斯发难说:“只要老天允许,你朗诵大作时我一定洗耳恭听。
不过我要向你请教,什么是美?什么又是丑?”希庇阿斯显得有些傲慢,自鸣得意地说:“这个问题太小了,简直是微不足道,比这个难得多的问题我都可以教你,我可以教你把一切反驳者都不放在眼里。
”苏格拉底装作很高兴:“那么还是先向你请教美到底是什么?”希庇阿斯有些忘乎所以,似乎在教训人:“我来告诉你什么是美,请你记住了,美就是一位漂亮的小姐。
”苏格拉底有些哭笑不得,但却装出赞同的样子说:“太美妙了。
可是我的论敌如果问,凡是美的东西之所以美,是否有一个美本身的存在,才称那些东西为美呢?如果我回答说,一个年轻漂亮小姐的美,就是使一切东西都为其美的。
这样可以吗?”
希庇阿斯答道:“他敢否认漂亮小姐的美吗?”苏格拉底进一步假问道:“那么,一匹漂亮的母马,一把漂亮的竖琴,一个美的汤罐不也是美的吗?”希庇阿斯显得有些招架不住了:“太不像话了,怎么能在谈正经话题时,提出这些粗鲁的问题!”还嘟囔着说:“漂亮的母马还是不如年轻的小姐美。
”苏格拉底抓住话头,穷追不舍:“最美丽的年轻小姐与女神相比不也是丑的吗?”希庇阿斯瞠目结舌。
美诺篇

美诺篇(或《论美德》)柏拉图著王太庆译1谈话人:美诺、苏格拉底、美诺的小厮、安尼图斯一、讨论美德是否可教须先回答什么是美德:自知其无知美诺:你能不能告诉我,苏格拉底呀,美德是可以传授的呢,还是锻炼成功的?如果既不能教,又不能练,是不是人本来就有的,还是用什么别的办法取得的?苏格拉底:美诺啊,你们帖撒利人向来在希腊人中间以骑术和财富著称,我认为现在你们也在智慧方面见长,尤其是拉里萨人,你的朋友阿里斯蒂波的同乡们。
你们的这个特点要归功于高尔吉亚。
他来到这个城邦,以智慧吸引了阿娄阿家族的精英人物,其中就有你敬爱的阿里斯蒂波,以及帖撒利地区的其他杰出人士。
他使你们养成了一种习惯,只要有人向自己提问题,总是坦率地、大大方方地作出回答,正如有知识的人所做的那样。
任何一个希腊人,只要想问他,他从来不闭口不答。
可是在我们这里,亲爱的美诺啊,情况正好相反,智慧是非常匮乏的,好像已经从我们这里跑到了你们那里。
至少,如果你在这里向一个人问这样的问题,没有不会听到了哈哈大笑的;他会说:外乡人啊,你似乎认为我很幸福,至少知道美德是可以传授的,还是可以用什么别的办法取得的;其实我根本不知道美德是不是可以传授的,因为我并不知道美德本身到底是什么。
美诺啊,这就是我自己的情况。
我和我的同乡一样缺乏智慧,很惭愧自己对美德一无所知。
我既然不知道美德是什么,怎么知道美德有哪些特性呢?你想想,一个人不认识美诺,能知道他是不是美,是不是富,是不是高尚吗?你想这可能吗?美诺:当然不能。
可是苏格拉底啊,你真的不知道美德是什么吗?我可以回去告诉大家你是这样的人吗?苏格拉底:朋友,我不但不知道美德是什么,而且还没有遇到任何一个人我认为他知道这个。
美诺:怎么?高尔吉亚在这里的时候,你根本没有遇到过他吗?苏格拉底:我遇到过。
美诺:你认为他完全不知道什么是美德吗?苏格拉底:我记不太清楚了,美诺,所以我现在不能立刻说出我当时是怎么想的。
也许他知道什么是美德,你也知道他所说的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只要老天允许,你朗诵大作时,我一定来听。
不过谈到文章问题,你提醒了我须先要向你请教的一点。
近来在一个讨论会里,我指责某些东西丑,赞扬某些东西美,被和我对话的人问得无辞以对。
他带一点讥讽的口吻问我:“苏格拉底,你怎样才知道什幺是美,什么是丑,你能替美下一个定义吗?”我由于愚笨,不能给他一个圆满的答复。
会谈之后,我自怨自责,决定了以后如果碰见你们中间一个有才能的人,必得请教他,把这问题彻底弄清楚,然后再去找我的论敌,再和他作一番论战。
今天你来得正好,就请你把什么是美给我解释明白,希望你回答我的问题时要尽量精确,免得我再输一次,让我丢脸。
你对于这个问题一定知道非常透彻,它在你所精通的学问中不过是一个小枝节。
希:苏格拉底,这问题小得很,小得不足道,我敢说。
苏:愈小我就愈易学习,以后对付一个论敌,也就愈有把握了。
希:对付一切的论敌都行,苏格拉底,否则我的学问就很平庸浅薄了。
苏:你的话真叫我开心,希庇阿斯,好象我的论敌没有打就输了。
我想设身处在我的论敌的地位,你回答,我站在他的地位反驳,这样我可以学你应战,你看这个办法没有什么不方便吧?我有一个老习惯,爱提出反驳。
如果你不觉得有什么不方便,我想自己来和你对辩,这样办,可以对问题了解更清楚些。
希:你就来对辩吧。
那都是一样,我再告诉你,这问题简单得很;比这难得多的问题,我都可以教你怎样应战,教你可以把一切反驳者都不放在眼里。
苏:哈,老天,你的话真开心!你既然答应了,我就尽我的能力扮演我的论敌,向你提问题。
你如果向这位论敌朗诵你刚才告诉我的那篇讨论优美的事业的文章,他听你诵完之后,一定要依他的习惯,先盘问你美本身究竟是什幺,他会这样说:“厄利斯的客人,有正义的人之所以是有正义的,是不是由于正义?”希庇阿斯,现在就请你回答吧,假想盘问你的是那位论敌。
希:我回答,那是由于正义。
苏:那幺,正义是一个真实的东西?希:当然。
苏:有学问的人之所以有学问,是由于学问;一切善的东西之所以善,是由于善?希:那是很明显的。
苏:学问和善这些东西都是真实的,否则它们就不能发生效果,是不是?希:它们都是真实的,毫无疑问。
苏:美的东西之所以美,是否也由于美?希:是的,由于美。
苏:美也是一个真实的东西?希:很真实,这有什么难题?苏:我们的论敌现在就要问了:“客人,请告诉我什么是美?”希:我想他问的意思是:什么东西是美的?苏:我想不是这个意思,希庇阿斯,他要问美是什么。
希:这两个问题有什幺分别呢?苏:你看不出吗?希:我看不出一点分别。
苏:我想你对这分别知道很多,只是你不肯说。
不管怎样,他问的不是:什么东西是美的?而是:什么是美?请你想一想。
希:我懂了,我来告诉他什么是美,叫他无法反驳。
什么是美,你记清楚,苏格拉底,美就是一位漂亮小姐。
苏:呀,回答的美妙!如果我对我的论敌这样回答,要针对他所提的问题作正确的回答,不怕遭到反驳吗?希:你怎么会遭到反驳,如果你的意见就是一般人的意见,你的听众都认为你说的有理?苏:姑且承认听众这样说。
但是讲准许我,希庇阿斯,把你刚才说的那句话作为我说的,我的论敌要这样问我,“苏格拉底,请答复这个问题:如果你说凡是美的那些东西真正是美,是否有一个美本身存在,才叫那些东西美呢?”我就要回答他说,一个漂亮的年青小姐的美,就是使一切东西成其为美的。
你以为何如?希:你以为他敢否认你所说的那年青小姐美吗?如果他敢否认,他不成为笑柄吗?苏:他当然敢,我的学问渊博的朋友,我对这一点很有把握。
至于说他会成为笑柄。
那要看讨论的结果如何。
他会怎样说,我倒不妨告诉你。
希:说吧。
苏:他会这样向我说“你真妙!苏格拉底,但是一匹漂亮的母马不也可以是美的,既然神在一个预言里都称赞过它?”你看怎样回答,希庇阿斯?一匹母马是美的时候,能不承认它有美吗?怎样能说美的东西没有美呢?希:你说的对,苏格拉底,神说母马很美,是很有道理的。
我们的厄利斯就有很多的漂亮的母马。
苏:好,他会说,“一个美的竖琴有没有美?”你看我们该不该承认,希庇阿斯?希:该承认。
苏:他还会一直问下去,我知道他的脾气,所以敢这样肯定。
他要问:“亲爱的朋友,一个美的汤罐怎样?它不是一个美的东西吗?”希:这太不象话了,苏格拉底,这位论敌是怎样一个人,敢在正经的谈话里提起这些不三不四的东西?他一定是一个粗俗汉!苏:他就是这样的人,希庇阿斯,没有受过好教育,粗鄙得很,除掉真理,什么也不关心。
可是还得回答他的问题。
我的临时的愚见是这样,假定是一个好陶工制造的汤罐,打磨得很光,做得很圆,烧得很透,象有两个耳柄的装三十六斤的那种,它们确是很美的,我回答他说,假如他所指的是这种汤罐,那就要承认它是美的。
怎样能不承认美的东西有美呢?希:不可能否认,苏格拉底。
苏:他会说:“那么,依你着,一个美的汤罐也有美了?”希:我的看法是这样:象这种东西若是做得好,当然也有它的美,不过这种美总不能比一匹母马,一位年轻小姐或是其它真正美的东西的美。
苏:就让你这幺说吧,希庇阿斯,如果我懂得不错,我该这样回答他:“朋友,赫刺克立特说过,最美的猴子比起人来还是丑,你没有明白这句话的真理,而且你也忘记,依学问渊博的希庇阿斯的看法,最美的汤罐比起年青小姐来还是丑。
”你看是不是应该这样回答?希:一点不错,苏格拉底,答得顶好。
苏:他一定这样反驳:“苏格拉底,请问你,年青小姐比起神仙,不也象汤罐比起年青小姐吗?比起神仙,最美的年青小姐不也就显得丑吗?你提起赫刺克立特,他不也说过,在学问方面,在美方面,在一切方面,人类中学问最渊博的比起神来,不过是一个猴子吗?”我们该不该承认,最美的年青小姐比起女神也还是丑呢?希:这是无可反驳的。
苏:如果我们承认这一点,他就会笑我们,又这样问我:“苏格拉底你还记得我的问题吗?”我回答说。
“你问我美本身是什么。
”他又会问:“对这个问题,你指出了种美来回答,而这种美,依你自己说,却又美又丑,好象美也可以,丑也可以,是不是?”那样我就非承认不可了。
好朋友,你教我怎样回答他?希:就用我们刚才所说过的话,人比起神就不美,承认他说的对。
苏:他就要再向我说:苏格拉底,如果我原先提的问题是:什么东西可美可丑?你的回答就很正确。
但是我问的是美本身,这美本身把它的特质传给一件东西,才使那件东西成其为美,你总以为这美本身就是一个年青小姐,一匹母马,或一个竖琴吗?”希:对了,苏格拉底,如果他所问的是那个,回答就再容易不过了。
他想知道凡是东西加上了它,得它点缀,就显得美的那种美是什么。
他一定是个儍瓜,对美完全是门外汉。
告诉他,他所问的那种美术是别的,就是黄金,他就会无话可说,不再反驳你了。
因为谁也知道,一件东西纵然本来是丑的,只要镀上黄金,就得到一种点缀,使它显得美了。
苏:你不知道我的那位论敌,希庇阿斯,他爱吹毛求疵,最不容易应付。
希:管他的脾气怎样!面对着真理,他不能不接受,否则就成为笑柄了。
苏:他不但不接受我的答复,还会和我开玩笑,这样问我:“你瞎了眼睛吗?把费第阿斯当作一个凡庸的雕刻家?”我想应该回答他说,没有这回事。
希:你是对的,苏格拉底。
苏:当然。
但是我既承认了费第阿斯是一个大艺术家,他就要问下去:“你以为费第阿斯不知道你所说的那种美吗?”我问他:“你为什么这样说?”他会回答:“他雕刻雅典娜的像,没有用金做她的眼或面孔,也没有用金做她的手足,虽然依你的看法,要使她显得更美些,就非用金不可。
他用的却是象牙,显然他犯了错误,是由于不知道金子镀上任何东西就可以使它美了。
”希庇阿斯,怎样回答他?希:很容易回答,我们可以说,费第阿斯并没有错,因为我认为象牙也是美的。
苏:他就会说:“他雕两个眼球子却不用象牙,用的是云石,使云石和象牙配合得很恰当。
美的石头是否也就是美呢?”我们该不该承认,希庇阿斯?希:如果使用得恰当,石头当然也美。
苏:用得不恰当,它就会丑?我们是否也要承认这一点?希:应该承认,不恰当就丑。
苏:他会问我:“学问渊博的苏格拉底,那么,象牙和黄金也是一样,用得恰当,就使东西美,用得不恰当,就使它丑,是不是?”我们是否要反驳,还是承认他对呢?希:承认他对,我们可以说,使每件东西美的就是恰当。
苏:他会问我:“要煮好蔬菜,哪个最恰当,美人呢,还是我们刚才所说的汤罐呢?一个金汤匙和一个木汤匙,又是哪个最恰当呢?”希:苏格拉底,这是怎样一个人!你肯把他的名字告诉我吗?苏:就是告诉你,你还是不知道他。
希:至少我知道他是简直没有受过教育的。
苏:他简直讨人嫌,希庇阿斯!不管怎样,我们怎幺回答他呢?对于蔬菜和汤罐,那一种汤匙最恰当呢?木制的不是比较恰当吗?它可以叫荡有香味,不至打破罐子,泼掉汤,把火弄灭,叫客人有一样美味而吃不上口;若是用金汤匙,就难免有这些危险。
所以依我者,木汤匙比较恰当。
你是否反对这个看法?希:它当然比较恰当。
不过我不高兴和提出这样问题的人讨论。
苏:你很对,朋友。
这种粗话实在不配让象你这样一个人听,你穿得这样好,全希腊都钦佩你的学问。
至于我,我倒不介意和这种人接触。
所以我求你为着我的益处,预先教我怎样回辩。
他会问我。
“木汤匙既然比金汤匙恰当,而你自己既然又承认,恰当的要比不恰当的较美,那么,木汤匙就必然比金汤匙较美了,是不是了”希庇阿斯,你看有什么办法可以否认木汤匙比金汤匙较美呢?希:你要我说出你该给美下什样定义,免得你再听他胡说八道吗?苏:对的,不过先请你告诉我怎样回答他的问题:木汤匙和金汤匙那种最恰当,最美?希:如果你高兴,回答他说本汤匙最恰当,最美。
苏:现在要请你把你的话说明白一点。
如果我回答他说过美就是黄金,现在又承认木汤匙比金汤匙美,我们好象看不出金在那方面比木美了。
不过就现在说,你看什么才是美呢?希:我就要告诉你。
如果我懂的不错,你所要知道的是一种美,从来对任何人不会以任何方式显得是丑?苏:一点也不错,这回你很正确地抓住我的意思了。
希:听我来说,如果他再反驳,那就算我糊涂了。
苏:老天呀,请你快点说出来。
希:我说:对于一切人,无论古今,一个凡人所能有的最高的美就是家里钱多,身体好,全希腊人都尊敬,长命到老,自己替父母举行过隆重的丧乱,死后又由子女替自己举行隆重的丧礼。
苏:呵,呵!希庇阿斯,这番话真高妙,非你说不出来!凭着赫拉天后,我钦佩你,这样好心好意地尽你的力量来替我解围。
但是我们的论敌却毫不动心,他要嘲笑我们,大大的嘲笑我们,我敢说。
希:那是无理的嘲笑,苏格拉底。
如果他没有话反驳而只嘲笑,那是他自己丢人,听众们会嘲笑他。
苏:你也许说的对,可是我怕你的回答还不仅引起他的嘲笑。
希:还会引起什么?苏:他身边也许碰巧带了一个棍子,如果我跑得不够快,他一定要打我。
希:什么?这家伙是你的主人吗?他能打你不要上法庭判罪吗?雅典就没有王法了吗?公民们就可以互相殴打,不管王法吗?苏:怕的倒不是这些。
希:那幺,他打你打得不对,就该受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