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和五行学说的含义

合集下载

五行学说的概念

五行学说的概念

五行学说的概念五行学说的概念什么是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重要部分,它是一种描述和解释宇宙万物变化的理论体系。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由五种基本元素组成,即木、火、土、金和水,这五种元素相互制约、转化和生生不息。

五行的含义木•木代表生长、蓬勃和活力之意。

•相关属性:春季、东方、星座中的青龙、颜色中的青色等。

火•火象征热情、活力和照明之意。

•相关属性:夏季、南方、星座中的朱雀、颜色中的红色等。

土•土象征稳定、重实和守护之意。

•相关属性:四季交替的节气、中央、星座中的伏羲、颜色中的黄色等。

金•金代表坚硬、光明和荣誉之意。

•相关属性:秋季、西方、星座中的白虎、颜色中的白色等。

水•水象征柔和、流动和洁净之意。

•相关属性:冬季、北方、星座中的玄武、颜色中的黑色等。

五行的相生相克五行学说认为,五种元素之间存在相生和相克的关系。

相生•木生火:木的生长需要火的照明和热量。

•火生土:火能将物体燃烧成土壤,促进土壤的肥沃。

•土生金:土壤中蕴含的矿物质是金属的来源。

•金生水:金属矿石熔化后可以成为水槽、水池等容器。

•水生木:植物需要水分才能茁壮成长。

相克•木克土:植物的根系会破坏土壤的结构。

•火克金:熔融的金属容器会被火的高温烧毁。

•土克水:土壤会吸收水分,使水分减少。

•金克木:金属锋利的边缘可以砍伐木材。

•水克火:水能够熄灭火焰。

五行的应用领域五行学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中医学:认为五行与人体脏腑、经络等有关,研究疾病与五行的关系。

•建筑风水:依据五行学说进行建筑规划与布局,追求环境与人的和谐。

•音乐艺术:五行学说影响了传统音乐的创作和演奏。

•园艺园林:五行学说用于设计和布置园林,使之与自然融洽。

五行学说是中国文化独有的一种哲学思想,通过对宇宙和人类的观察与思考,以五行为基础解释和理解万物的变化。

在实际应用中,五行学说被广泛运用于中医、建筑、艺术等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正能量和秩序。

中医基础理论5五行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5五行学说

说明脏腑病的传变
用五行的乘侮和母子相及规律
如:肝脏有病 病传至心 — 母病及子 病传至肾 — 子病及母 病传至脾 —
子病及母 肾 侮 肺

母病及子 心 乘
相乘 病传至肺 — 相侮

五行学说认为
按相生规律传变时,母病及子病情 轻浅,子病及母病情较重。 按相克规律传变时,相乘传变病情 较深重,而相侮传变病情较轻浅。



五行相乘


乘,以强凌弱,克制太过之意。 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从而引起 一系列的异常相克关系。 相乘次序与相克相同,即木→土→水→火→金→木。
引起相乘的原因 五行中某一行本身过于强盛,对被克制一行的克制太过 ,导致被克一行的虚弱,从而引起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异 常。 如:“木亢乘土” 五行中某一行本身虚弱,使“克我”一行的克制相对增 强,导致其本身更加虚弱,从而引起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 异常。 如:“土虚木乘”
构建天人合一的五脏系统 五脏一体观 自然界的五行系统 同一五行属性的事物都存在相关联系 人与自然的统一,即“天人合一”。
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
肝属木,木曰曲直,肝有疏泄之功。
心属火,火曰炎上,心有温煦之功。 脾属土,土爰稼穑,脾能化生气血。 • 肺属金,金曰从革,肺以肃降为顺。 • 肾属水,水曰润下,肾有主水之功。
病色与反映在面部的分部
本脏之色见于本脏之位,是色脉相 符,表示病情较轻。 心 病变的色部相生,表 示病证为顺。 病变的色部相克,表 示病证为逆。




脉象与季节
在疾病中,脉象变化与时节相应,表示病证为顺。 如 《四言举要》
“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四季和缓,是谓平脉 。”

五行学说讲义

五行学说讲义

五行学说第一节五行学说的概念一、五行的概念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用来归纳宇宙万物并且阐释其相互关系的五种基本属性。

二、五行的特性和事物与现象的五行归类1.五行的特性木的特性:木曰曲直引申义: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和现象。

火的特性:火曰炎上引申义:具有温热、上升、光明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火。

土的特性:土爰稼穑引申义:具有承载、生化、受纳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和现象。

“土载四行”“土为万物之母”“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灭”。

金的特性:金曰从革引申义:具有沉降、肃杀、收敛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金。

水的特性:水曰润下引申义:具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水。

2.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属性归类①归类方法取象比类法:“取象”,即是从事物的形象(形态、作用、性质)中找出能反映本质的特有征象;“比类”,即是以五行各自的抽象属性为基准,与某种事物所特有的征象相比较,以确定其五行归属。

推演络绎法:即根据已知的某些事物的五行归属,推演归纳其他相关的事物,从而确定这些事物的五行归属。

②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此表的内容常以各种形式的考试题出现,应当熟记)五行自然界五色五音五味五化五气五方五季木青角酸生风东春火赤徵苦长暑南夏土黄宫甘化湿中长夏金白商辛收燥西秋水黑羽咸藏寒北冬五行人体五脏五腑五官形体情志五声变动木肝胆目筋怒呼握火心小肠舌脉喜笑忧土脾胃口肉思歌哕金肺大肠鼻皮悲哭咳水肾膀胱耳骨恐呻栗五行中具有“润下”特性的是A.木B.火C.土D.金E.水『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水的特性:水曰润下。

引申义:具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水。

五行之中,其特性为“炎上”的是A.木B.金C.火D.水E.土『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火的特性:火曰炎上。

引申义:具有温热、上升、光明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火。

五行中“金”的特性是A.炎上B.润下C.稼穑D.曲直E.从革『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金的特性:金曰从革。

中医基础之“五行学说”

中医基础之“五行学说”

中医基础之“五行学说”五行学说定义:研究木火土金水五行的概念、特性、生克制化乘侮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及相互关系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

五行学说构成:宇宙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所构成的。

五行学说结果: 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五行学说意义:①阐释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体表与内脏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的统一。

②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并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定义: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五:指由宇宙本原之气分化的构成宇宙万物的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

行:指这五类物质的运动变化。

五行最初的涵义:与“五材”有关,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或基本元素。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

”历史沿革:五行一词最见于《尚书》。

此时的五行,已从木、火、土、金、水五种具体物质中抽象出来,上升为哲学的理性概念。

意义:①古人运用抽象出来的五行特性,采用取象比类和推演络绎的方法,将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分归为五类,并以五行之间的关系来解释各种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

②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探求宇宙变化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五行特性1.“木日曲直”直译:曲,屈也;直,伸也。

曲直,指树木的枝条具有生长、柔和,能屈又能伸的特性。

引申: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木。

2.“火日炎上”直译:炎,是焚烧、炎热、光明之义;上,是上升。

炎上,指火具有炎热、上升、光明的特性。

引申:引申为具有温热、上升、光明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火。

3.“土爰稼穑”直译:爰,通“曰”;稼,即种植谷物;穑,即收获谷物。

稼穑,泛指人类种植和收获谷物的农事活动。

引申: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土。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1.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1)五行学说的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这五种物质运动。

我国先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自然界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

它反映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

2.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1)五行的特性。

五行的特性,是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朴素认识基础上,进行抽象而逐渐形成的理论概念,用以分析各种事物的五行属性和研究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基本法则1、木的特性:木曰曲直。

.曲,屈也。

直,伸也。

曲直,指树木的枝条具有生长,柔和,能屈能伸的特性。

引申为凡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和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2、火的特性:火曰炎上。

炎上,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

引申为凡有温热、向上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3、土的特性:土爰稼穡。

爰,通曰。

稼,种植谷物。

穡,收获谷物。

稼穡,泛指人类种植收获谷物的农事活动。

引申为凡有生化、承载、受纳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

4、金的特性:金曰从革。

从,由也。

革,变革。

从革,说明金是通过变革而产生的。

引申为凡有沉降、肃杀、收敛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5、水的特性:水曰润下。

润,滋润、濡润。

下,向下、下行。

引申为凡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3•五行的生克乘侮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

五行的生克乘侮是五行学说用来解释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一种理论,也是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相互联系的规律与根源。

相生和相克相生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作用。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在相生关系中,五行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和我生”两方面的关系,《难经》中将它比作母子”关系,生我”者为母” 我生”者为子”以木为例,水生木,故生我” 者为水,木生火,故我生”者为火,即水为木之母”火为木之子”相克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的作用。

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的概念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细目一:五行学说的概念1.五行的含义木、火、土、金、水五类(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事物属性的概括。

2.五行的特性和事物与现象的五行归类(1)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木曰曲直——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火曰炎上——引申为凡具有温热、向上、升腾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土爰稼穑——引申为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

金曰从革——引申为凡具有沉降、肃杀、收敛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水曰润下——引申为凡具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2)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属性归类①归类方法取象比类法:“取象”,即是从事物的形象(形态、作用、性质)中找出能反映本质的特有征象;如漫画家漫画创作。

“比类”,即是以五行各自的抽象属性(特性)为基准,与某种事物所特有的征象相比较,以确定其五行归属。

推演络绎法:即根据已知的某些事物的五行归属,推演归纳其他相关的事物,从而确定这些事物的五行归属。

意义:把自然界千变万化的事物归结为五行系统;将人体的各种组织和功能归结为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说明人体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②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五行自然界五色五音五味五化五气五方五季木青角酸生风东春火赤徵苦长暑南夏土黄宫甘化湿中长夏金白商辛收燥西秋水黑羽咸藏寒北冬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五行人体五脏五腑五官五体五志五液五脉五华木肝胆目筋怒泪弦爪火心小肠舌脉喜汗洪面土脾胃口肉思涎缓唇金肺大肠鼻皮悲涕浮毛水肾膀胱耳骨恐唾沉发细目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1.五行的相生与相克(1)五行相生(2)五行相克2.五行的制化3.五行的相乘与相侮(1)五行相乘(2)五行相侮4.五行的母子相及(1)母病及子(2)子病及母1.五行的相生与相克(1)五行相生含义: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另一行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作用。

中医基础之五行学说

中医基础之五行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细目一、五行学说的概念(一)五行和五行学说的含义1.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

2.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相克规律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探求宇宙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一种五行系统结构论的哲学范畴。

(二)五行的特性和事物与现象的五行归类1.五行的特性:水日润下,火日炎上,木日曲直,金日从革,土爰稼穑。

(1)木的特性——“曲直”,是指树木的枝条具有生长、柔和,能曲、能伸的特性。

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均归属于木。

(2)火的特性——“炎上”,是指火具有炎热、上升、光明的特性。

引申为凡具有温热、升腾、明亮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均归属于火。

(3)土的特性——“稼穑”,是指土具有播种和收获的特性。

引申为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均归属于土。

(4)金的特性——“从革”,是指金属具有刚柔相济并能变革之性。

引申为凡具有肃杀、收敛、沉降等性质和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均归属于金。

(5)水的特性——“润下”,是指水具有润泽、向下的特性。

引申为凡具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性质或作用的物质和现象,均归属于水。

2.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取象比类法和推演络绎法。

(1)取象比类法:即是从事物的形象(形态、作用、性质)中找出能反映其本质的特有征象,并以五行各自的抽象属性为基准,进行类比而确定其五行归属。

(2)推演络绎法:即根据已知的某些事物的五行归属,推演归纳其他相关事物,从而确定其相关事物的五行归属。

(3)中医学在“天人相应”观指导下,以五行为中心,从而将人体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事物或现象联系起来,形成了联系人体内外的五行结构系统,用以说明人体,以及人与自然环细目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一)五行相生与相克1.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1)五行之间任何一行,都有“生我”和“我生”(2)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

中医院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

中医院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研究木火土金水五行的概念、特性、生克制化乘侮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及相互关系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

一、五行的概念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五行的基本概念•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五行中的“五”,指由宇宙本原之气分化的构成宇宙万物的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行”,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若从其方法论的角度来看,五行已超越了其物质性的概念,衍化为归纳宇宙万物并阐释其相互关系的五种基本属性。

•五行最初的涵义与“五材”有关,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或基本元素。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

”•五行一词,最早见于《尚书》。

《尚书·周书·洪范》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此时的五行,已从木、火、土、金、水五种具体物质中抽象出来,上升为哲学的理性概念。

(二)五行特性•五行的特性,是古人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直观观察和朴素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抽象而逐渐形成的理性概念,是用以识别各种事物的五行属性的基本依据。

•木曰曲直:能屈能伸,生长、升发、畅达•火曰炎上:炎热、上升、光明•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金曰从革:刚柔相济,沉降、肃杀、收敛•水曰润下:滋润、下行、寒凉、闭藏(三)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五行学说依据五行各自的特性,对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归类,从而构建了五行系统。

•事物和现象五行归类的方法,主要有取象比类法和推演络绎法两种•取象比类法:“取象”,即是从事物的形象(形态、作用、性质)中找出能反映本质的特有征象;“比类”,即是以五行各自的抽象属性(特性)为基准,与某种事物所特有的征象相比较,以确定其五行归属。

•如事物或现象的某一特征与木的特性相类似,则将其归属于木。

中医师-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

中医师-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

第四单元五行学说第一节五行学说的概念一、五行的含义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元素的运动。

我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物质。

常用的五行概念,来自于最初的“五材”说。

二、五行的特性和事物与现象的五行归类1.五行的特性木的特性:木曰曲直引申义: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和现象。

火的特性: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

因而引申为具有温热、升腾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土的特性:土爰稼穑引申义:具有承载、生化、受纳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和现象。

“土载四行”“土为万物之母”“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灭”。

金的特性:金曰从革引申义: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水的特性:水曰润下引申义: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2.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属性归类①归类方法取象比类法:即是以五行各自的抽象属性(特性)为基准,与某种事物所特有的征象相比较,以确定其五行归属。

推演络绎法:即根据已知的某些事物的五行归属,推演归纳其他相关的事物,从而确定这些事物的五行归属。

五行中具有“润下”特性的是A.木B.火C.土D.金E.水『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水的特性:水曰润下引申义: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火的特性是A.曲直B.稼穑C.从革D.炎上E.润下『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火的特性: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

因而引申为具有温热、升腾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五行中“金”的特性是A.炎上B.润下C.稼穑D.曲直E.从革『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金的特性:金曰从革引申义: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第二节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一、五行相生与相克1.相生是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促进、资生和助长作用。

顺序:木→火→土→金→水→木(相邻为相生关系)。

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括,它早已超脱了其各自意义的
本身,而具有更为广泛、更为抽 象的涵义。
所以,五行的特性具有广泛抽象的含义
返回知识点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三)事物的五行归类
1.直接归类(取象比类法) 是运用形象思维,根据被研究对象与已知对象在某 方面的相似或类同,从而认为两者在其他方面也可 能相似或类同,并由此推测被研究对象某些性状特 点的认知方法。 2.间接推演(推演络绎法)
返回性
2.火曰炎上
火的特性:凡具有温热、升腾、向上等特性的事物和 现象,都归属于“火”。
返回知识点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二)五行的特性
3.土爰稼穑
土的特性: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特性的事物和 现象,都归属于“土”。
返回知识点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二)五行的特性
4.金曰从革
肺肃降以助肾——金生水 肾藏精以养肝——水生木
心之阳热以制肺金之肃降太过——火克金 脾土运化以制约肾水之泛滥 肺气肃降以克制肝阳之上亢 肾水上承以制心火之亢烈
本脏之气太盛,他脏之气制约;本脏之气虚损,他脏之气补之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二)解释病理传变
1.相生关系的传变
是指病变顺着或逆着五行相生次序的传变。主要为“母 病及子”和“子病犯母”两种类型。
返回知识点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返回知识点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小结:
相克与相乘次序相同,但相克是正常情况下的克制关系, 在人体为生理现象;
相乘是异常情况下的过度克制,在人体则为病理现象。
相乘和相侮均为异常相克,相乘是按相克次序克制,而 相侮则是按相克次序的反向克制。而且对于某一行(太 过或不及)来说,相乘或相侮可以同时出现。 如:木过强(太过),则木亢乘土、木亢侮金 木过虚(不及),则木虚金乘、木虚土侮

中国传统文化讲义:五行学说

中国传统文化讲义:五行学说

•水
•生 •火
资生、助长和促进的
关系。
•金
(2)次序:木→•生火→
土→金→水→木
(3)关系: “生我”者为母
母子关系 “我生”者为子
(4)举例:
•木
•生
•火
•“母” •“生我”
•(我)
•(我)
•“子” •“我生”
(我 )
•火
•生•生•木•源自母”•“生我”•“子”
•“我生”
2、五行相克
(1)概念:是指木、 火、土、金、水之间存 在着有序的间相克制、 制约的关系。
•木 (我克) •(我)
(生我)
土 (所胜)
水 (母)
(二)特殊状态下的关系
1、五行相乘
(1)概念:是指五行中某
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制
约或克制。又称为“倍克”。 (2)次序:同相克
即木→•乘土→水→火→金→木 (3)与相克的关系:二者次序相 同,但相克用于说明正常(生理 )情况,相乘用于说明异常(病 理)变化。
•火
(2)次序:反相克,即
••侮克
木→•侮金→火→水→土→
木。
•金
所不胜一方太弱 (3)形成条件: 所胜一方太过
上述二者兼而有之
(4)举例:
•木 •克
•10
•10
g
g
•木 •侮
•10
•20
•g木 •侮 g
•5g
中医学在“天人相应”思想指导下,以五行为中心 ,将自然界空间结构的五方,时间结构的五季,人体结 构的五脏进行了五行属性的归纳,从而将人体的生命活 动与自然界的事物或现象联系起来,形成了联系人体内 外环境的五行结构系统,用以说明人体以及人与自然环 境的统一(表1-3)。

第二章 五行学说(3)

第二章   五行学说(3)

《元亨疗马集》中提出的“察 色应症”,便是以五行分行四 时,代表五脏分旺四季,又以 相应五色(青、黄、赤、白、 黑)的舌色变化来判断健、病 和预后。如肝木旺于春,口色 桃色者平,白色者病,红者和, 黄者生,黑者危,青者死等。
又如《安骥集·清浊五脏论》中 所说的“肝病传于南方火,父 母见子必相生;心属南方丙丁 火,心病传脾祸未生;……心 家有病传于肺,金逢火化倒销 形;肺家有病传于肝,金能克 木病难痊”,即是根据疾病相 生、相克的传变规律来判断预 后。
第二章
五行学说
一 、 五 行 的 基 本 概 念
《尚书. 大传》
“水火者,百姓
之所饮食也;金 木者,百姓之所 兴兴生也;土者, 乃物之所资生, 是为人用。”
这说明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 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 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是人 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后 来人们把这五种物质的属性加 以抽象概括,用来说明整个物 质世界,并认为这五种物质不 仅具有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 关系,而且还在不断运动、变 化之中,故称之“五行”。
( 二 ) 五 行 的 归 类
(二)五行的归类 五行学说是 将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以及 动物体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 病理现象,进行广泛联系,按 五行的特性以“取类比象”或 “推演络绎”的方法,根据事 物不同的形态、性质和作用, 分别将其归属于木、火、土、 金、水五行之中。现将自然界 和动物体有关事物或现象的五 行归类,择要列表如下。
“不及”是指某一行自身虚弱, 难以抵御来自所不胜者的正常 克制,使虚者更虚。仍以木克 土为例,正常情况下木能制约 土,若土气过于不足,木虽然 处于正常水平,土却难以承受 木的克制,导致木克土的力量 相对增强,使土更显不足,称 为“土虚木乘”。

五行学说详解

五行学说详解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马淑然写在课前的话通过本课件的学习,掌握五行学说中木、火、土、金、水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内容以及五行学说在人体中医藏象中的应用,以及其中相关联系。

一、基本概念(一)定义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

五是指木火土金水,行是运动、变化的意思。

五行学说就是运用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抽象的属性来分析归纳认识自然界当中所有事物和现象当中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来说明物质世界变化根源的一种理论和学说。

(二)基本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木曰曲直,原义指树木的生长形态是枝干曲直,向上、向外舒展;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火曰炎上,指火具有炎热升腾的作用,引申为自然界事物中凡是具有温热上升这样的特点事物或现象。

土曰稼穑,稼,播种。

穑,收获。

土曰稼穑是指的土的特点能播种又能收获,后引申为凡是具有收纳升华承载这样的特性事物现象。

因此说“土载四行”,“土为万物之母”。

金曰从革,革,变革,变化。

后世引申为凡是具有清洁肃降、收敛这样的特点事物和现象。

水曰润下,水的特点是滋润、向下,后延伸为寒冷、滋润、下降这个特性的事物和现象。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根据五行学说理论,我们是怎样将大自然中的万物,或者是人体的各个器官进行五行分类的呢?(一)五行归类用五行对自然界的万世万物进行归类,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叫取象比类方,另一种叫做推演络绎法。

取象比类法是指根据事物表现出来的现象所具有的不同属性与五行属性的相似性而划分不同类别的方法。

推演络绎法是指根据某事物与五行的相关性,间接推论另一些事物也与五行具有相关性的方法。

取象比类法,如日出东方和日落西方,日出东方是和木的升华条达的特点类似,所以东方属木,而日落于西方,这个日落于西方是和金的肃降特点相类似,所以西方属金。

而南方和北方这两个方位的五行属性正如水和火的特性,北方寒冷,与水的润下特性相类,故归属于水;南方炎热,与火的炎上特性,温热升腾的特点类似,故归属于火。

五行学说详细讲解

五行学说详细讲解

五行学说详细讲解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种理论,它认为宇宙万物是由五种基本元素——木、火、土、金、水构成的。

这些元素之间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形成了世界万物的发展和变化。

下面将详细讲解五行学说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一、五行概念1. 木:象征生长、扩张、发展和生命力。

2. 火:象征热情、创造、活力和光明。

3. 土:象征稳定、安全、保护和孕育。

4. 金:象征收敛、厚重、坚韧和财富。

5. 水:象征流动、柔顺、清凉和智慧。

二、五行相互制约五行之间相互制约,即相生相克的关系。

相生表示一种元素向另一种元素转化的过程,相克则表示某些元素之间会互相抑制。

五行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如下:1.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2.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三、五行相互促进五行之间也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即相生相助。

五行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如下:1. 木助火,火助土,土助金,金助水,水助木。

2. 木水相济,水火相济,火金相济,金土相济,土木相济。

四、五行与人体健康五行学说也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

五行与人体器官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五行学说认为,人的五脏内脏分别与五个元素相应,分别是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

如果五行元素不平衡,就会影响人体的健康。

五、五行及其应用五行学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不仅用于中医、风水、占卜等领域,还被应用于管理学、心理学等现代学科中。

五行学说的应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世界万物的发展和变化,并帮助人们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和心态。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

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
金曰从革:刚柔相济,沉降、肃杀、收敛
水曰润下:滋润、下行、寒凉、闭藏
(三)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
1、取象比类法:“取象”:即是从事物的外象 中找出能反映本质的特有征象;“比类”: 即将某种事物所特有的征象与五行各自的特 性相比较,以确定其五行归属。
2、间接推演——推演络绎法
下的性质,引申 为具有滋润、寒 凉、闭藏等性质 或作用的事物和 现象归属于水
金曰从革
“从”、由也,金的来源, “革”变革之意,“从 革”,一说金是通过变 革产生;一说金有变革 之性。引申为具有洁静, 沉降,收敛,发声,等 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 象,都可归属于金。
五行的特性
木曰曲直:能屈能伸,生长、升发、 舒畅、条达 火曰炎上:炎热、升腾、光明
(三)相生与相克的关系:制化关系
五行制化的规律是: 五行中某一行亢盛时, 必然随之有制约,以 防止其亢而为害。即 在相生中有克制,在 克制中求发展。
(四)相生与相克的异常:
相生异常 母子相及 (母子相犯) 1、母及子(母病犯子): 五行中某一行异常,影响到其子行, 引起母子两行皆异常。与五行相生次序 相一致。 如:肾属水,肝属木,肾水不足则不 能涵养肝木,而致肝肾阴虚,称母病犯 子。
(四)、用于疾病的治疗:
1.控制五脏疾病的传变。 五脏虚则易传,实则不易传,再则选 择易被传及之脏进行治疗,以防止其传 变。 张仲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 当 先实脾”。
2.确定治疗原则与治法:
(1)根据相生规律确定的治则与治法: ① 治疗原则——补母泻子《难经· 六十九难》: “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② 治疗方法——常用的有: 滋水涵木:滋肾阴养肝阴 益火补土:温肾阳以补脾阳。 培土生金:补脾气以益肺气。 金水相生:养肺阴滋肾阴。

五行学说基本内容

五行学说基本内容

五行学说基本内容一、简介五行学说,又称为五行八卦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种对自然界万物运行规律的探索和总结,以五行(木、火、土、金、水)和八卦(乾、兑、离、震、巽、坎、艮、坤)符号为基础,以阐述宇宙和人类的变化、相互关系、相生相克、互相制约等为核心内容。

二、五行的含义五行(Wood, Fire, Earth, Metal, Water)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用来描述自然界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

它们代表着相对应的五种属性和能量,分别为木、火、土、金、水。

2.1 木(Wood)木属性代表生长、扩张和发展的力量。

它象征着春季、东方、绿色和向上的方向。

在五行学说中,木能生火而制土,克制土元素。

2.2 火(Fire)火属性代表活力、激情和热情。

火象征着夏季、南方、红色和向上的方向。

在五行学说中,火能燃木而制金,克制金元素。

2.3 土(Earth)土属性代表稳定、坚固和承载的力量。

土象征着季节的变化、中央、黄色和平衡。

在五行学说中,土能生金而制水,克制水元素。

2.4 金(Metal)金属性代表坚强、清理和收敛的力量。

金象征着秋季、西方、白色和向下的方向。

在五行学说中,金能收土而制木,克制木元素。

水属性代表流动、温柔和可塑性的力量。

水象征着冬季、北方、黑色和向下的方向。

在五行学说中,水能熄火而制土,克制火元素。

三、八卦的含义八卦(Eight Trigrams)由阴阳两条横线组成,每一条横线可以是阴(一实心线)或阳(两个实心线)。

这八个卦象分别为乾、兑、离、震、巽、坎、艮、坤。

3.1 乾(Qian)乾卦为八卦中最纯阳的卦象,代表着天或父。

它象征着刚健、浩大和创造的力量。

3.2 兑(Dui)兑卦为八卦中次纯阳的卦象,代表着泽或少女。

它象征着表达、亲和力和和谐的力量。

3.3 离(Li)离卦为八卦中中纯阳的卦象,代表着火或中女。

它象征着热情、活力和照明的力量。

3.4 震(Zhen)震卦为八卦中最旺盛的卦象,代表着雷或长男。

中医学基础第三讲--五行学说

中医学基础第三讲--五行学说

火曰炎上 五 行 土爰稼穑 特 性 金曰从革
水曰润下
三、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
依据:五行特性。 取象比类法——将事物的形象中能反映本质的特有征象与五行各自的抽象属性相比较,以 五 方法 推演络绎法——根据已知的某些事物的五行归属,推演归纳其他相关的事物,从而确定这 行 归 些事物的五行归属。 类 把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分别归属于五行。 意义 将人体的各种组织器官和功能归结为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 说明人体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确定其五行归属。
四、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五行相生与相克 1、五行相生
含义: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依次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生 生 五 次序: 火 土 木 行 相 生 生 意义:是事物发生和成长的根由。 关系 “生我”者为母; “我生”者为子。 生 金 生 水
以“火”为例: 木
生我


菁(88458158)
一、五行和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五——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 五行 基 本 概 念 说 词解 行列 行 运行
含义——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基本概念——是研究木火土金水五行的概念、特性、生克制化乘侮规律,并用以阐释宇 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及相互关系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属于中国古代唯 五行学 物论和辨证法范畴。 基本观点——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所构成的,自 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 结果。










湿


西
长夏

五行学说的含义

五行学说的含义

五⾏学说的含义⼀、五⾏学说的含义五⾏,即是⽊、⽕、⼟、⾦、⽔五种物质的运动。

故五⾏最初称作“五材”。

五⾏各⾃的特性:⽊:“⽊⽈曲直”。

“曲直”,实际是指树⽊的⽣长形态,为枝⼲曲直,向上向外周舒展。

引申为具有⽣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的事物,均归属于⽊。

⽕:“⽕⽈炎上”。

“炎上”,是指⽕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

引申为具有温热、升腾等作⽤的事物,均归属于⽕。

⼟:“⼟爰稼穑”。

“稼穑”,是指⼟有播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

引申为具有⽣化、承载、受纳等作⽤的事物,均归属于⼟。

故有“⼟载四⾏”、“万物⼟中⽣,万物中灭”和“⼟为万物之母”之说。

⾦:“⾦⽈从⾰”。

“从⾰”,是指“变⾰”的意思。

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的事物,均归属于⾦。

⽔:“⽔⽈润下”。

是指⽔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

引申为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等作⽤的事物,均归属于⽔。

⾃然界和⼈体的五⾏属性:⾃然界和⼈体的五⾏属性表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的、静⽌的,⽽是在不断的相⽣、相克的运动之中维持着协调平衡,这即是五⾏学说的基本含义。

⼆、五⾏的⽣克乘侮五⾏学说并不是静⽌地、孤⽴地将事物归属于五⾏,⽽是运⽤五⾏之间的相⽣相克的关系来探索和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协调平衡整体关系。

同时,还以五⾏之间的相乘和相侮,来探索和阐释事物之间协调平衡关系被破坏后的相互影响。

这即是五⾏⽣克乘侮的主要意义。

正常关系:相⽣、相克;异常关系:相乘、相侮。

1.五⾏相⽣的概念和次序相⽣,是指这⼀事物对另⼀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的作⽤,由于五⾏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联系,称之为五⾏相⽣。

五⾏相⽣的次序是:⽊—→⽕—→⼟—→⾦—→⽔—→⽊。

《难经》:“⽣我”者为“母”,“我⽣”者为“⼦”。

所以五⾏中的相⽣关系⼜可称作“母⼦”关系。

如以⽕为例,由于⽊⽣⽕,故“⽣我”者为⽊;由于⽕⽣⼟,故“我⽣”者为⼟。

这样⽊为⽕之“母”,⼟为⽕之“⼦”,也就是⽊和⽕是“母⼦”,⽽⽕和⼟⼜是“母⼦”。

2.五⾏相克的概念和次序相克,是指这⼀事物对另⼀事物的⽣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的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