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案例分析(DOC)
高校辅导员案例分析
1.案例简介及分析一天早上出完早操后,一名同学向我报告说放在书包里的两百元钱被人拿走了。
当时操场上还有很多人,而这位同学的书包和其他人的书包就放在一起,并且其他人的书包都未动过,唯独他的书包被人翻过。
我问他把钱放进包里的时候,有哪些人在场,他说很多人都在场,自己也说不清了。
我只好提醒他自己今后多注意。
此后,又有该同学寝室的其他人陆续向我报告说自己放在枕头下或放在抽屉里的钱总共约1000多元被盗,但门窗均未有被撬的痕迹。
■高校学生钱物被盗案件的屡屡发生,严重地扰乱了学校的正常秩序,给社会、家庭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广大师生深恶痛绝。
对待盗窃现象一方面一定要引起重视,尽量侦破;另一方面不能胡乱猜疑,轻率处理,关系到一个学生一生的名誉,即使掌握了确切证据,查证属实后,也不能简单处理,一定要尊重学生,经常找学生谈话,促使学生从内心里、从思想上认识自己的错误。
切不可一味地批评,而要尊重学生的人格,鼓励学生重新做人。
2.案例简介及分析2008年下半年,按照学生工作处的工作部署在08级学生中开展了《党的十七大精神学习》主题班会。
班会采用了统一制作的课件,笔者用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从七个方面对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了讲解。
在讲解的过程中笔者也发现有很多同学没有认真地听讲,甚至个别的学生在睡觉。
在班会结束约半个小时,一条手机短信引起了笔者的注意:李老师,今天下午的班会您很辛苦,一讲就是两个多小时,但我觉得我并没有什么收获,建议以后的主题班会能否压缩一下时间或变换一下形式,否则主题班会的意义不大。
笔者收到短信后,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找来了班级的班长和团支部书记,安排他们就班会的效果进行一次调查。
班级调查结果显示:近50%学生认为班会的意义不大,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教育作用;近30%的学生认为班会的形式太古板,老师一味地说教,同学们的容易听觉疲劳;90%的学生认为应该对主题班会的形式进行改革。
■主题班会是辅导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途径。
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
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承担着学生辅导、思想引领、心理疏导等多方面工作。
在高校工作中,辅导员在学生身心健康、学业疑难、人际关系等问题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辅导员在高校工作中的案例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案例分析,可以总结出一些经验教训,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
接下来,我们将结合具体案例,对高校辅导员工作进行分析和探讨。
案例一:学生心理问题小明是某高校的一名大一新生,他刚来到学校,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方式,感到非常不适应。
在课业上,他感到学习压力很大,经常感到焦虑和压抑;在人际关系上,他觉得孤独和无助,缺乏朋友和交流对象。
他的生活状态越来越低落,甚至有了轻微的消极念头。
在这个案例中,辅导员需要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辅导员可以通过与学生谈心的方式,了解他的心理状况,找出他情绪低落的原因。
辅导员可以向学生介绍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和相关的心理辅导资源,鼓励他主动寻求心理帮助。
辅导员还可以在日常工作中关注小明,和他保持联系,提供关怀和关心,帮助他渡过难关。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一是辅导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二是辅导员要了解学校的心理资源,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帮助和指导;三是辅导员要在平时的工作中多关心学生,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案例二:学业困难小红是某高校的一名大二学生,她一直在课业上表现得很好,但最近学习成绩却有了下滑的趋势,她感到非常苦恼和焦虑。
她在课程上遇到了一些难题,但又不知道应该向谁求助,因此她的学业困难越来越加重。
针对这个案例,辅导员可以采取以下的工作措施:辅导员可以通过课程辅导和讲解的方式,了解小红所遇到的学习难题,并帮助她解决问题;辅导员可以鼓励小红主动和老师或同学交流,寻找学习上的帮助和支持;辅导员还可以向小红介绍一些学习技巧和方法,帮助她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
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业发展,及时解决学生在这些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全国高校辅导员优秀工作案例
全国高校辅导员优秀工作案例一、案例背景。
我负责的这个班级,有个叫小李的学生,那可是个让人头疼的“小刺头”。
他来自一个比较特殊的家庭环境,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他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性格特别叛逆。
刚入学的时候,就表现得很不合群,上课经常迟到、早退,甚至还旷课去网吧打游戏。
同宿舍的同学都对他有意见,他和室友之间的关系也很紧张。
这就像一颗小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在班级里引起了不少涟漪。
二、问题分析。
1. 家庭因素。
小李缺乏父母的直接关爱和正确引导,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可能更多地只是照顾他的生活起居,在心理和思想教育方面有所欠缺。
这种家庭环境导致他内心缺乏安全感,通过叛逆行为来引起他人的关注。
2. 社交障碍。
在新的大学环境里,他不知道如何与同学相处。
他的一些不良行为,如旷课去打游戏,让同学们对他产生了不好的印象,他自己也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越觉得被排斥就越想逃避,从而更加远离集体。
3. 学习动力缺失。
由于没有明确的目标,再加上家庭环境的影响,他对学习完全没有兴趣。
他可能觉得在游戏里能找到更多的成就感,而在学习上,他看不到自己的价值。
三、解决措施。
1. 深入沟通,建立信任。
我首先找了个机会,和小李单独谈话。
没有一开始就批评他的错误行为,而是像朋友一样和他聊天。
我跟他说:“小李啊,我听说你游戏打得可厉害了,能不能给我讲讲你在游戏里那些超酷的战绩呀?”这一下就打开了他的话匣子。
然后我慢慢地把话题转到他的家庭、他的生活和他对大学的期望上。
通过这次谈话,我让他知道我是关心他这个人,而不仅仅是来指责他的辅导员。
之后,我又经常找他聊天,有时候是在校园里散步的时候,有时候是在食堂吃饭的时候。
这样的沟通让他逐渐对我放下了防备,开始信任我。
2. 组建帮扶小组,改善社交关系。
我在班级里挑选了几个性格比较开朗、包容心强的同学,组成了一个帮扶小组。
我对他们说:“小李其实是个很有潜力的同学,只是现在有点迷路了,我们一起拉他一把。
”这个帮扶小组主动邀请小李参加各种班级活动,像篮球比赛、班级聚会等。
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案例分析
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案例分析一、案例基本情况(一)案例背景学生A,女,B专业C班学生。
该同学性格较外向,在中学阶段,受学校与家庭管束较严,存在一定逆反心理。
同大多数学生一样,该生主观上认为大学环境是轻松且自由的,认为终于从高中“地狱”迈向大学“天堂”。
结束了高中繁重的课业,离开了家长的近距离管束,没有了班主任每日的观察巡视,在这样一个极具自主性的大环境下,同学们大多事情都由自己安排,该生也松懈了对自身的要求,缺乏对于学校规章制度的敬畏之心。
通过平时了解,班委反馈,班级同学沟通,辅导员对该生情况较为明确。
该生自入校以来,大体表现良好,但曾有过一次晚归情况,经过劝说和沟通后最终返校,这也一定程度上为其后来的“夜不归宿”情况亮红灯。
(二)案例概况及分析1、案例概况某日晚,C班班委向辅导员反映,在查寝时,发现A同学未曾在规定时间内回寝,同一名学生,多次出现夜不归宿现象,且教育无果,这引起了辅导员的强烈关注,同时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辅导员立即通过电话、手机短信、QQ等多种通讯方式与该生联系,经过长时间的交涉、沟通,该生仍称自己今晚无法返校,随后不再回复信息。
尽管已是深夜凌晨一点,为确保学生人身安全,辅导员未曾放弃联系该生,直至确认该生所住宾馆,收到学生具体返校时间短信回复才勉强合眼。
次日上午,辅导员联系该生家长,同家长阐明事件原委,得到了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待该同学返校后,辅导员同该生进行谈心谈话,多方了解情况,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取得了预期成效。
2、案例分析当代高校学生热爱自由,思想独立,追求个性,不愿被条条框框的规章制度所束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滋长了校园危机事件。
夜不归宿属于学生日常危机事件之一,这不仅仅涉及到学生人身及财产安全,更是学生思想和行为上的一种偏差,应当予以重视。
对于学生夜不归宿现象,第一时间要找原因,主观原因同客观原因相结合,在该事件中获取经验。
就主观原因同学生谈心谈话,多角度剖析学生的心理动机,进行换位思考,动之以情;就客观原因了解学生近期情况,是否存在校外兼职、恋爱或其他各类情况,从而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对症下药,进行思想教育,晓之以理。
辅导员学生工作案例分析(4篇)
让建档立卡贫困学生重拾人生梦想一、案例情况【案例背景】2015级五年制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生冯X,男,年龄18岁,来自建安区,所在家庭为建档立卡户。
父亲在家务农,偶尔打零工作为收入(劳累之后腰疼就无法继续干活,且家庭贫困无钱看病),母亲有病未工作(精神疾病,犯病情况下意识不清楚,长期服药),有一姐(现已结婚),家庭年收入一万左右。
每个星期家里只给150元生活费,所以生活上比较拮据,经常一件衣服穿好长时间,寒暑假也会打工挣取学费。
其在我校五年制部上学期间,每星期都会有两三天在网吧打夜市,玩英雄联盟,绝地大逃杀,穿越火线等游戏。
有的时候还会在网络上为自己喜欢的游戏充值买装备。
平时没有什么业余爱好,只喜欢在手机上看游戏直播。
由于其家庭是建档立卡户,所以建安区扶贫办工作人员经常到家家访,讲解扶贫政策,帮助找兼职工作。
建安区公共资源教育中心的帮扶人员也和我联系了多次,了解冯同学在学校的情况,并准备给他申请相关助学补助。
【案件事件】2017年11月,因为早上多名同学没有进班上早自习,被班干部汇报给我,我立刻通知早上没有上早自习的学生到我办公室。
冯X此时正在网吧打早市,听说后坐立不安,因为平时他也经常旷课,他担心自己这次会被严肃处理,所以连游戏也没玩成就从网吧跑到了我办公室。
在办公室中,我严厉批评了这次没上早自习的几名同学,并宣布会给这几名同学系内通报批评处分。
冯同学从我办公室回到宿舍之后,听宿舍同学跟我反映,他在宿舍走廊站了很长时间,好像在想事情。
当天下午,他突然给我发消息说他要退学。
刚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也吃了一惊,我以为是他不满意我对他的处理,所以犯了小情绪。
我赶紧叫他来到我办公室,准备和他好好谈谈。
二、案例分析经过这一个学期以来我和他的接触,还有其他同学给我反馈的情况,我认为冯同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没有学习兴趣,沉迷游戏之中从日常班级考勤来看,冯同学上课经常迟到,还有逃课现象。
在五年制部学习期间他有时甚至一星期逃十来节课。
高校辅导员技能大赛案例分析杨某跳楼
高校辅导员技能大赛案例分析杨某跳楼而在15天前,一学生杨某从同一座楼上跳楼身亡。
自杀是一种极端行为,原因有很多。
现在大学生压力要比以前大得多,那么他们就想了找各种方式缓解压力,比如跳舞、上网、交友等等。
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渠道去进行缓解,可能就会产生人生比较失败的消极想法,也可能是从前失败的痕迹与现在的失败产生共振,让这样一种力量成几何扩大,最后把这样--种情绪放在了一个点上。
可以说,愤怒的力量越大,压抑愤怒的力量也就越大,最后发泄出来的力量就越大。
那么,在某一个时候,这种力量也会作用于自身,自杀成了自身的需要。
还有的就是目标和自身能力产生差距,没有正确认识自己,摆正心态,那么负面心态一直积聚,到最后也可能完全否定了自己,而寻找自杀这种解脱方式。
现在许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没受过挫折,面临压力就会选择逃避,这也是一种很危险的心态。
工作节奏、生活节奏加快,社会总体的速度也在加快,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跟上社会步伐的速度比较慢,这样很容易让人心情浮躁,恨不得一下子就奔向成功。
相对来说,社会道德约束的力量就弱了。
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最后积聚起米的破坏力是很大的,导火索可能就是平常人看起来很正常的一件事,在他看来就是很大的事了。
所以觉得自已受到伤害时,本能地愤怒和攻击,但他不是以一个社会认可的方式发泄,而是寻找一种极端行为进行发泄,那么就可能对伤害他的人产生暴力倾向。
对于在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来说,需要加强心理这方面的监督,比如搞一些活动,让人的能量能够通过正常途径转化。
如果老师和学生有心理健康的概念,那么就可以早点发现别人的不对劲,帮他缓解问题,就可能避免极端行为的发生。
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六篇
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六篇案例分析是指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收集来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将它们加以汇总和理解并消化,以求最大化地开发案例的功能,发挥案例的作用。
下面是作者精心整理的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六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1一、从对方立场看问题1.换位思考。
同张同学谈心,从周围亲人及朋友的角度考虑,使自己从比较客观公正的角度看待一切事物,防止自己的主观性、片面性,这样对待身边的人就不会苛求,容易产生宽容态度,对自己能将心比心,做到知足常乐。
2.留够情面。
减轻思想包袱,团结同学,严以律已,做同学心目中的好班长。
二、倾听与激励1.倾听。
站在对方的立场去倾听,做张同学的知心人,聆听张同学的想法及观点。
2.激励。
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励志人物,在人生的道路上,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如意,千万别跟自己过不去,要懂得善待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精神的解脱,从容地走自己选择的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三、获得快乐平和的心态1.劝导学生保持随和心态。
生活中不是事事顺意的,只是看自己怎么解决,比如你走路的时候被人撞了,别人给你道歉了,有时候你还是会觉得很火,但是你却没想到撞你的人心里其实比你还难受,还是想想那句“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何不如天天开心”。
能够持有平和的心态,关键在于自己对外界各种事物的反应持有一颗平常心。
2.走出“不平衡”的心理误区。
心理不平衡会成为工作学习甚至人际交往的一个障碍,不能理智评价自身,也不能客观公正地去评价别人,从而不能赢得别人的理解和信任;在人际交往上无形中产生一种“心理对抗”,从而影响与人的交流和相处,会使你处于孤立无援、举目无友的境地,最终导致怀疑自己的能力,动摇甚至丧失自信甚至更严重的问题产生。
怎样走出“不平衡”的心理误区呢?首先,不可乱比较。
因为不平衡心理源自比较,源自比较方式的不当,源自“参照”选择的失误。
如张父对她要求严格,他们所选择的比较“参照”是父亲对弟弟的溺爱。
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
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引言在当今社会,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教育过程中的重要角色,承担着学生心理健康、学习方面的辅导工作。
其工作内容涵盖了学业问题、情感问题、人际关系等方方面面,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对某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的分析,探讨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法,以及对于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和能力提升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案例描述该高校的辅导员小王在一次学校活动中,收到了一封匿名信。
匿名信的内容是一名同学对于自己的学习压力和家庭困境的倾诉,信中表达了对于生活的困惑和焦虑,甚至出现了对于生命的迷茫和绝望。
小王读完信后,深感震惊和担忧,毫不犹豫地挤出时间来找到了这名同学,并与其进行了深入的交谈。
在交谈中,小王了解到,该同学因为家庭原因一直很少和家人交流,对学业和未来充满了压力和迷茫。
小王在经过一番耐心的倾听和引导后,成功地帮助该同学找到了一份家教的工作,并将其家庭问题向学校相关部门进行了反映。
最终,该同学在小王的帮助下逐渐缓解了心理压力,重新找回了生活和学业上的自信和希望。
问题分析通过对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 师生沟通能力:辅导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倾听学生的诉求和困扰,并且能够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给予有效的引导和帮助。
在案例中,小王能够通过深入交谈,了解到学生的心理困扰,并且成功地给予了有效的帮助和解决方案。
2. 问题处理能力:辅导员需要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在学生遇到困难和困扰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支持。
在案例中,小王能够快速地找到学生的家庭困境,并且通过与学校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帮助学生解决了家庭问题,从根本上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
3. 职业发展和能力提升:辅导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变革。
在案例中,小王能够通过自己的关心和支持,帮助学生找到了一份家教工作,这也得益于小王自身的职业发展和能力提升,使其在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大学辅导员教育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我国高校纷纷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
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案例以某高校辅导员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实践为例,分析其在教育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与不足,以期为其他辅导员提供借鉴。
二、案例描述某高校辅导员小王,在担任2018级某专业辅导员期间,发现该专业学生在创新创业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方面存在一定不足。
针对这一情况,小王开展了以下创新创业教育活动:1.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宣传小王通过班会、专题讲座、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向学生宣传创新创业的重要性,分享成功创业案例,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
2. 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小王积极与学校相关部门沟通,争取开设创新创业课程,邀请校内外的专家学者为学生授课,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理论素养。
3. 组织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小王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如“挑战杯”、“互联网+”等,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同时,他还积极联系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训机会。
4. 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小王在校内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如创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俱乐部等,为学生提供交流、学习、实践的机会。
5.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小王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注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
三、案例分析(一)成功经验1. 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宣传小王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创新创业,提高了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为后续教育活动奠定了基础。
2. 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小王积极争取开设创新创业课程,为学生提供了系统的创新创业理论知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3. 组织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小王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平台,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4. 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小王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交流、学习、实践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
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在高校中,辅导员是负责学生生活和学习方面的重要工作人员,他们承担着指导学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职责。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以一位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案例为例,分析他的工作经历和工作方法,以及他在工作中所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法。
某大学的辅导员刘老师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个叫小明的学生,他一开始并不是刘老师的学生,而是因为他的学习和生活问题而被推荐到了刘老师那里。
小明是一个成绩一直很好的学生,但在最近的一段时间里,他的成绩开始下滑,而且在学校和社交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面对这样的学生,刘老师感到很焦虑,因为他并不知道该如何帮助小明。
在这种情况下,刘老师首先和小明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谈,了解了他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通过和小明的交谈,刘老师发现小明最近因为一些家庭问题而产生了心理问题,并且他也因为这些问题而开始疏远了原来的朋友,导致了他在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
刘老师也从小明的交谈中感受到了他内心的孤独和焦虑,他意识到小明需要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在了解了小明的情况后,刘老师决定采取一些具体的行动来帮助他。
他带领小明去了学校的心理辅导中心,让他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
通过和专业心理咨询师的交谈,小明得到了一些具体的心理辅导和建议,帮助他更好地面对自己的问题。
刘老师也经常和小明进行交流,让他感受到师生之间的关系和支持,帮助他建立了更好的心理状态。
刘老师还对小明的学习情况进行了专门的了解和指导。
他发现小明在学习上遇到了一些困难,因为他在面对学业和家庭问题的时候,经常无法集中精力学习。
于是,刘老师给他提供了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帮助他更好地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他还经常和小明进行交流,让他感受到学习中的乐趣和动力,促进他重新振作起来。
在接受了刘老师的关心和支持后,小明的情况开始有所好转。
他在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接受了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他的心理状态逐渐平复了下来。
他也听从了刘老师的学习建议,开始重新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他的成绩也逐渐有所提高。
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及解决办法
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及解决办法【案例一】某高校辅导员小王在工作中发现,一位大一新生小张在适应大学生活方面存在困惑和问题,无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小王决定通过个性化辅导帮助他解决问题。
【分析】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辅导员在工作中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业问题,也要关注他们在生活中的适应困难。
而个性化辅导正是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制定具体的帮助方案。
【解决办法】1.开展个性化辅导:辅导员应通过与学生的详细交流,了解其困惑和问题所在,并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制定专门的帮助方案。
比如,针对学习目标不明确的学生,可以帮助他们制定学习计划,明确目标,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建议。
2.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辅导员可以通过组织交流活动、开展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与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同时,辅导员也应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成为学生信任的对象。
【案例二】某高校辅导员小李遇到一位大二学生小王,他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学习动力不足,对未来感到迷茫。
小李决定通过激励和引导来帮助他重新找回学习的动力。
【分析】在这个案例中,辅导员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业问题,帮助他们重新激发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激励和引导是帮助学生改变消极态度、树立目标的有效方式。
【解决办法】1.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辅导员应与学生建立起互信的关系,让学生感到辅导员是他们可以信赖和倾诉的对象。
2.激励学生建立明确的目标:辅导员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面谈和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和潜力,并帮助他们制定明确的学习和职业目标。
同时,辅导员要对学生的进步和成绩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肯定。
3.引导学生寻找学习动力:辅导员可以帮助学生找出学习上的困难所在,并提供相关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同时,辅导员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未来的发展前景,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总结】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
个性化辅导和激励引导是解决学生问题的有效方法。
通过这些方式,辅导员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建立自信,实现全面的发展。
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
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高校辅导员是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职业辅导等服务的专业人士,他们在高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大学生活中,学生可能会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而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就是为他们提供支持和帮助,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成长进步。
今天我们来看一位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案例分析,了解一下他们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
具体案例分析如下:案例名称:王老师的故事王老师是某高校的一名辅导员,他在校园里已经工作了十年。
他每天都会接触到许多学生,有些是因为学习压力大而焦虑,有些是因为人际关系问题而困扰,有些是因为就业压力大而迷茫。
王老师的工作是帮助这些学生解决问题,提供心理辅导和职业规划等帮助。
1. 学生心理问题的处理近期,王老师接到了一个学生的求助电话。
这位学生是大一新生,因为适应不了大学生活,感到非常焦虑,甚至出现了抑郁的症状。
王老师安排了与学生的见面时间,通过倾听学生的诉说和开导,帮助学生重新找到了生活的目标和动力。
并建议学生积极参加校园活动,扩大社交圈子,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2. 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另外一天,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找到了王老师,他对未来的就业感到很迷茫。
王老师开展了一系列的职业规划课程,并帮助学生制定了个性化的职业规划方案。
通过针对性的指导,学生找到了合适的实习机会,并成功顺利就业。
3. 团体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为了更好地帮助更多的学生,王老师还组织了一些团体活动,通过团体辅导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他还开设了一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意识。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具体表现为:1. 个性化服务:王老师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了不同的辅导方式,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的需求。
2. 多元化服务:王老师不仅提供了个人心理辅导服务,还组织了一系列的团体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使得服务内容更加多样化。
3. 专业化服务:作为高校辅导员,王老师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他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辅导员案例分析【六篇】
辅导员案例分析【六篇】篇一:王辅导员的案例分析王辅导员是某大学的一名辅导员,负责辅导和关心学生的学业和生活。
在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中,他发现一个叫小明的学生出现了一些问题。
小明是大一的新生,来自一个小城市。
他在高中阶段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成绩一直很好。
然而,来到大学后,他却逐渐变得消极懒散,学习成绩下滑很厉害。
王辅导员决定与小明进行一次面谈。
在谈话中,他了解到小明从小就是一个独生子女,在家里一直被父母宠爱和关心,过分的保护使他在面对困难时不会主动解决问题。
同时,小明对于大学生活的变化产生了一些适应困难,他感到孤独和无助。
王辅导员认为小明的问题可能是因为缺乏适应能力和学习动力,同时也存在心理上的问题。
他决定采取一些措施来帮助小明。
首先,王辅导员安排小明参加一些名师讲座和专题讲座,希望通过名师的分享,激发小明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其次,王辅导员鼓励小明主动参加一些课外活动,以扩大他的社交圈子,增强他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
此外,王辅导员还与小明的家长进行了沟通,告诉他们小明在大学生活中的困惑和问题,并希望他们能够在家庭中给予小明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同时也鼓励小明独立解决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逐渐积极起来,他主动参加了各种活动和讲座,并加入了一些社团组织。
他也向王辅导员反映,通过这些活动,他逐渐找到了自己在大学中的定位和目标。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王辅导员通过了解学生的问题和需求,采取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来帮助学生。
他的工作不仅仅是关注学生成绩,更是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人成长。
同时,他也与学生的家长进行了沟通,形成了一种家校合力,共同关心和支持学生的发展。
篇二:李辅导员的案例分析李辅导员是某高校的辅导员,负责辅导和关心学生们的学业和生活。
他在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中,发现了一个叫小华的学生出现了一些问题。
小华在进入高校后,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
李辅导员决定与小华进行一次面谈。
在谈话中,他了解到小华虽然在高考中考了一个好成绩,但他的自信心却不足,并且在高中阶段存在较多的压力。
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
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他们负责为学生提供情感、心理、学业等方面的帮助和指导。
在大学校园里,辅导员扮演着学生的朋友、导师和家长的角色,他们的工作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以某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案例为例,分析辅导员在平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某高校辅导员张老师在一天的教务会议上得知,学生会在下周举办一场音乐节,需要他们的帮助。
张老师主动表示愿意协助学生会,希望能够为学生们提供支持和帮助。
问题很快出现了:由于工作繁忙,张老师并没有太多时间去投入到音乐节的准备工作中。
而且,现在距离音乐节只剩下一周的时间,学生们的准备工作并不是很完善,时间紧迫,任务繁重。
面对这样的情况,张老师该如何处理呢?第一步,张老师和学生会进行了深入的沟通。
他们一起商讨了音乐节的策划方案和具体的工作安排,确定了各项工作的分工和目标。
张老师还给予了学生们充分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知道自己不是孤军奋战,而是有张老师作为后盾支持着他们。
第二步,张老师主动协调了学校其他老师和资源的支持。
他联系了音乐系的老师,希望他们能够提供一些音乐节的表演资源。
他还联系了学校的后勤部门,希望他们能够提供一些活动场地和音响设备。
这些举措让音乐节的筹备工作变得更加顺畅和完善。
第三步,张老师自己也积极参与了音乐节的筹备工作。
他利用晚上的时间,为音乐节的活动做了很多准备工作,比如整理资料、联系媒体宣传、准备礼品等。
他还和学生们一起商讨了音乐节的细节,确保整个活动的流程和安排都是符合学生们的喜好和需要的。
最终,在张老师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下,音乐节圆满成功。
学生们在音乐节上表现出色,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和欢迎。
整个活动的成功也让学校的氛围更加浓厚和活跃,为学生们的课外活动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通过这个案例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需要具备很多的素质和能力。
他们需要具备很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愿意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付出更多的努力。
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13页)
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一、引言二、案例分析1. 案例背景某高校辅导员小张,负责一个班级的学生工作。
该班级学生来自不同地区,家庭背景、性格特点、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小张在开展学生工作时,发现部分学生存在学习困难、人际关系紧张、心理问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班级的整体氛围。
2. 问题分析(1)学习困难:部分学生由于基础薄弱,学习方法不当,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产生了厌学情绪。
(2)人际关系紧张:部分学生由于地域、文化、性格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与同学之间关系紧张,甚至发生冲突。
(3)心理问题:部分学生由于家庭、学业、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导致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3. 解决方法(1)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小张组织了学习小组,通过互帮互助、共同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
(2)针对人际关系紧张的学生,小张组织了班级活动,加强同学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进彼此了解,缓解矛盾。
(3)针对心理问题的学生,小张主动关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向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寻求专业帮助。
三、结论四、辅导员工作策略探讨1. 注重个性化辅导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辅导员在开展工作时,应注重个性化辅导。
通过深入了解学生的性格、兴趣、特长等,为每个学生制定合适的发展计划,激发他们的潜能,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
2. 强化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是学长的重要土壤,辅导员应重视班级文化建设。
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3. 加强家校合作家庭是学长的第一环境,辅导员要注重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
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方法,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辅导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心理问题。
同时,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价值观。
(完整)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案例分析1
11、如何开展第二课堂第二课堂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充分发掘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对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具有重要的作用。
开展第二课堂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第一,抓队伍。
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主要依靠党团组织、班级和社团等组织来进行,一支信得过、靠得住、有凝聚力、工作扎实的学生干部队伍是第二课堂活动得以有声有色开展的基础。
辅导员要做好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通过他们发挥骨干带头作用,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发挥第二课堂对于学生成才的促进作用。
第二,搭平台。
首先,搭建一个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第二课堂对于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决定了第二课堂的开展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如在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主旋律。
其次,搭建一个培养良好道德情操的平台。
如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做文明大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从一言一行做起,养成文明行为。
最后,搭建一个提高综合素质的平台。
这是开展第二课堂的重要内容,可以通过办好大学生科技文化节、大学生“挑战杯”,大学生艺术节、大学生运动会等等活动,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第三,建制度。
完善的规章制度是活动得以开展的保障,开展第二课堂同样需要以制度建设这保证。
将第二课堂的各项活动的规范化、制度化,使各项活动有规可依,有章可循,从而促进第二课堂活动顺利。
2、在学分制条件下,如何加强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答:实施完全学分制后,学生宿舍管理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变化,为了更好的发挥学生宿舍在人才培养中的辅助作用,有效的实现学生宿舍管理目标,需在思想上进一步认识学生宿舍的功能与地位,把握完全学分制改革创造的机遇,促进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的加强与完善。
1、要确立现代的管理模式, 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思想。
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服务宗旨,让大学生有一种在家的感觉, 让宿舍的每一面墙都能“说话”,使学生宿舍具有浓重的文化色彩。
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
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摘要】高校辅导员在大学校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参与学生活动、协助就业等。
本文通过对多个案例的分析,探讨了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和挑战。
以处理学生心理问题、组织学生活动、协助学生就业、学生危机干预、与家长沟通、提供学习指导等案例为例,深入挖掘了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和技能要求。
文章还指出了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存在的挑战和问题,并提出了提升工作效果的建议。
通过本文的分析,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和影响,以及如何提升其工作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学生心理问题、组织学生活动、学生就业、危机干预、家长沟通、学习指导、挑战、问题、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辅导员是负责学生心理健康、学习指导和生涯规划等工作的重要角色。
随着高校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学生的心理问题、生活困扰等也在逐渐增多,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校辅导员需要具备丰富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各种问题。
他们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辅导方案,帮助学生提升自我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背景下,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进行案例分析可以更直观地展现他们的工作内容和重要性。
通过具体的案例,可以了解高校辅导员在处理学生心理问题、组织学生活动、协助学生就业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和取得的成就。
这有助于深入了解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特点和工作方法,为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水平提供有益的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分析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探讨他们在处理学生心理问题、组织学生活动、协助学生就业、学生危机干预、与家长沟通、提供学习指导等方面的实际操作情况。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揭示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他们在不同情境下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通过总结案例中的成功经验和教训,提出相应的提升建议,为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
通过这一研究,旨在为高校辅导员提供更好的职业发展支持,提升其工作效率和质量,进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
不胡乱猜疑,轻率处理
尊重学生,促膝长谈
事件思考
1、案例发生后,与学生谈话时,要 进行引导式的询问,不能一开始就询 问学生盗窃原因并进行批评,会与学 生产生隔阂。 2、一定要尊重学生,经常找学生谈 话,促使学生从内心深处,从思想上 认识自己的错误。
3、宿舍矛盾至今仍是我们难以完全 解决的问题,舍友之间因小事而闹矛 盾,继而不和导致争执。
事件处理过程
1、积极配合学校保卫处查明真实情 况,绝不冤枉一个好人,也绝不放过 一个坏人。 2、追回被盗物品及时返还学生,同 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事件处理效果
通过说服教育,魏同学和周同学,两 位同学没有出现外出上网包夜的情况, 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尤其是 魏同学……达到了理想的教育目的。
事件启示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思
全面加强对学生的有效管理,及时全 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及时发现问 题,解决问题。 加强学生心理方面的监督和学生宿舍 同学之间矛盾的处理,通过搞一些活 动让学生的能量能够通过正常的途径 转化。 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模 式,变笼统说教为具体案例讲解
感想
用心去体贴、感化自己的学生, 才能 把学生工作做好。用自己的爱心与耐 心必能换来学生的认同。
用关爱为成长护航
事情简介 事件 处理过程
事件思考
工作案例
事件启示 与反思 事件 处理效果 事件 处理效果
事情简介
周末,魏同学和周同学两名学生 都在网吧包夜上网,魏同学趁周同学 不注意把周同学放在桌子上的价值一 千多元的手机拿走了,周同学发现后 就立刻报警了……
面对高校学生钱物被盗 案件的屡屡发生,应如 何去做
高校辅导员心理危机干预案例分析
高校辅导员心理危机干预案例分析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位高校辅导员帮助一名学生走出心理危机的案例,探讨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危机干预技能和方法。
案例背景:某高校某班级一名学生郑某,因为家庭变故和学习压力过大,产生了自卑、沮丧、焦虑等情绪,表现为厌学、不愿交流、常常独自躲在角落里哭泣。
班级辅导员张某注意到了她的异常表现,便主动与她交流,试图帮助她解决问题。
具体分析:1、倾听和理解张某第一时间与郑某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主动倾听她的倾诉、理解她的心情和处境,让郑某得到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通过交流减轻了她的心理负担。
在这个过程中,张某并没有刻意地去评价和指导,而是注重了解她的情况和思维过程。
2、认知重构与解释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往往会影响到他的情绪和行为,张某从郑某的角度出发,帮助她梳理一下自己的问题,并给出一些实际的建议,引导她增强自信心,改变固有的思维方式。
同时,也解释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比如说失败并不可怕,反而是学习的过程,帮她从更宽广的视角看待问题。
3、积极引导与支持健康的人际关系可以给人以积极的能量和动力,张某从人际关系的角度出发,引导郑某树立起积极的社交心态,逐步将她导向社交圈,帮助她多接触一些正能量的人。
同时,张某也向班级同学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4、时刻关注心理问题的恢复通常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缓慢而持续的过程,张某没有过多地强调效果和结果,而是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持续关注郑某的心理状况,定期进行跟踪,向她提供必要的关心和帮助,从而保证她的健康状态和更好的学业发展。
总结通过此案例,我们不难看出高校辅导员在心理危机干预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需要以身作则,以心肝相系的态度去关爱和照顾每一个学生,倾听和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并从更全面的角度出发,为他们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引导他们走出心理阴影,重回正常的成长轨迹。
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学生在高校里得到健康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辅导员案例分析1.案例简介及分析一天早上出完早操后,一名同学向我报告说放在书包里的两百元钱被人拿走了。
当时操场上还有很多人,而这位同学的书包和其他人的书包就放在一起,并且其他人的书包都未动过,唯独他的书包被人翻过。
我问他把钱放进包里的时候,有哪些人在场,他说很多人都在场,自己也说不清了。
我只好提醒他自己今后多注意。
此后,又有该同学寝室的其他人陆续向我报告说自己放在枕头下或放在抽屉里的钱总共约1000多元被盗,但门窗均未有被撬的痕迹。
■高校学生钱物被盗案件的屡屡发生,严重地扰乱了学校的正常秩序,给社会、家庭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广大师生深恶痛绝。
对待盗窃现象一方面一定要引起重视,尽量侦破;另一方面不能胡乱猜疑,轻率处理,关系到一个学生一生的名誉,即使掌握了确切证据,查证属实后,也不能简单处理,一定要尊重学生,经常找学生谈话,促使学生从内心里、从思想上认识自己的错误。
切不可一味地批评,而要尊重学生的人格,鼓励学生重新做人。
2.案例简介及分析2008年下半年,按照学生工作处的工作部署在08级学生中开展了《党的十七大精神学习》主题班会。
班会采用了统一制作的课件,笔者用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从七个方面对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了讲解。
在讲解的过程中笔者也发现有很多同学没有认真地听讲,甚至个别的学生在睡觉。
在班会结束约半个小时,一条手机短信引起了笔者的注意:李老师,今天下午的班会您很辛苦,一讲就是两个多小时,但我觉得我并没有什么收获,建议以后的主题班会能否压缩一下时间或变换一下形式,否则主题班会的意义不大。
笔者收到短信后,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找来了班级的班长和团支部书记,安排他们就班会的效果进行一次调查。
班级调查结果显示:近50%学生认为班会的意义不大,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教育作用;近30%的学生认为班会的形式太古板,老师一味地说教,同学们的容易听觉疲劳;90%的学生认为应该对主题班会的形式进行改革。
■主题班会是辅导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途径。
如何有效地利用主题班会,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每一名辅导员所面临的问题。
不可否认,笔者所遇到的问题不是个别问题,而是一个共性问题,几乎所有的辅导员都面临这样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不同的辅导员有不同的方法,但核心的解决办法就是满足学生“参与”的需求,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参与中受到教育。
3.案例简介及分析一名男大学生喜欢一个女孩子,而女孩子已经有男朋友了,于是这名男大学生陷入单相思中不能自拔。
■情感引导,是一个很“大”的话题,笔者在此只想谈一谈个人的考虑,不再涉及过多的心理咨询等问题。
在对待情感问题上,辅导员可以建议大学生:一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事业观,有明确的目标和追求。
二是要理解什么是爱,懂得爱的真谛。
三是对待恋爱要客观,思考问题不走极端,坦坦荡荡,积极培养和自我纠正不良情感。
四是处在失恋过程中时,多与人交流,多与家人交流,多与老师交流,帮助自己摆脱苦恼。
五是一旦认为情感状态失去控制,就要及时进行自我调整,或者找心理医生、心理辅导员咨询。
4. 案例简介及分析2009年9月2008级学生正式来我院报到,同时学院也在开学初期就下达了学籍注册和催缴学费的通知,在开班会过程中要求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主动到学院学生科说明情况,很快一位来自东北农村,衣着简朴的女同学来到办公室并向我哭诉家中的不幸遭遇。
她的母亲和妹妹都死于脑癌,家里也因此欠下了巨额的治疗费用,父亲没有什么文化只能靠干些力气活供她上学,而且父亲年龄大了身体也有毛病但还在咬牙坚持着。
了解到她的家庭情况后,我的内心非常同情她。
而不久,一位衣着名牌的同学也为了同样的原因找到我,手中拿着当地民政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我同他谈过后,很坚定的拒绝了他的请求。
这一对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对学生手中的“贫困证明”和“申请书”不是那样的信服了。
■1、辅导员在学生教育和管理过程中,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另一方面,要在学生管理过程中避免教条主义或主观性强的问题。
要通过制度加强和规范工作,按照制度进行管理。
2、将必要的行政权利下放,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自决权。
但是,要做好引导,不能让这种权利变得盲目。
3、避免和戒除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上“一刀切”的粗暴做法。
因为辅导员不仅是作为管理者,更是作为教育者出现的。
粗暴的做法会使学生产生不信任,教育的落实就无从谈起。
5.案例简介及分析孙某,男,2009级学生,进大学之前就决定“混个学生干部干干”,开学后,表现非常积极,也非常卖力,班委竞选中也如愿以偿当选为班级学习委员,正式学习一个多月后,该生发现“学生干部”并不是他想象的那么美好,对所负责的工作也渐渐的失去了耐心,对同学们提出要求也置之不理,最后终于顶不住压力,递交了辞职申请。
■学生干部选拔、教育与管理虽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是如何把工作做实、做细,如何让竞选者少一点功利思想、多一点服务意识,如何让广大学生满意,如何让学生脆弱的心灵变得坚强起来等问题将提醒我们学生辅导员还有好多工作要做。
一、做好落选学生解释工作:每年的学生干部选拔完,都有一些落选的学生持和赵某一样的心态,如何做好对落选学生的解释说服工作,如何让其坦然接受竞选结果是我们学生工作人员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二、加大学生干部培训力度:为培养一支高素质、创造性、复合型的学生干部队伍,做好学生干部培训尤为重要。
三、改进学生干部选拔机制:针对传统学生干部选拔出现的一些弊端,我个人认为把公务员选拔方式引入学生会干部选拔,也许是一项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使选拔更加客观和科学。
6.案例简介及分析不久前北京大学医学部大三学生崔某被利器砍死,事发现场在北京世纪坛医院南区教学楼。
事后,死者一同学被警方带走。
据了解,此前两人都追求过同一个女生,曾为一些过节大打出手……■校园暴力的产生与社会文化背景有关。
工作节奏、生活节奏加快,社会总体的速度也在加快,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跟上社会步伐的速度比较慢,这样很容易让人心情浮躁,恨不得一下子就奔向成功。
相对来说,社会道德约束的力量就弱了。
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最后积聚起来的破坏力是很大的,导火索可能就是平常人看起来很正常的一件事,在他看来就是很大的事了。
所以觉得自己受到伤害时,本能地愤怒和攻击,但他不是以一个社会认可的方式发泄,而是寻找一种极端行为进行发泄,那么就可能对伤害他的人产生暴力倾向。
对于在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来说,需要加强心理这方面的监督,比如搞一些活动,让人的能量能够通过正常途径转化。
如果老师和学生有心理健康的概念,那么就可以早点发现别人的不对劲,帮他缓解问题,就可能避免极端行为的发生。
7.案例简介及分析梁某是电影学院导演系的研究生,个子高高的,长得也很帅,但几年下来他有一个很悲观的想法:做导演需要出名,而真正出名的导演又有几个呢。
而且自己家是外地的,从本科到研究生一路走来实在太累了,要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这种压力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最终,他办理了退学手续。
学校的老师、同学无不为他惋惜。
■大学生现在面临的压力过大,造成心理的落差比较大,与整个社会发展的形势和家庭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首先是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大学的扩招,让一些学生在上学的时候就对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产生焦虑。
另外,自我和家庭对学生前途所定的目标过高,有的学生有一种为家长读书的想法,想的是将来要怎样报答家长,有的是给自己定了一个不太符合实际的目标,那么都可能在最终结果上产生很大的心理落差。
这需要学生找准自己的位置,要正确评价和认识自己,无论怎样,知足常乐是不变法则。
另外,不要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一步步走好自己的路。
8.案例简介及分析小樊与小路是高校“夫妻部落”中的一员,两人在校园附近租下一套房子,过起了同居生活。
两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双方对未来都没有太明确的想法,目前生活在一起只是为了“相互取暖”。
最近一个对高校大学生的调查表明,在受调查的同学中,有13%的人坦言大学期间有过性行为。
■在现代教育体系下,青年人“知、情、意”不平衡。
可能智商比较高,情商比较低,那么意志力就更弱了,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
那么在身体某方面曾经没有得到满足,就会产生缺失性需要,就会通过各种途径来获得满足。
严重的可能有露阴癖,产生一种儿童心理。
这是在某些压力下,人会回避退型,退回到儿童心理阶段,那么就会有这样一种行为发生。
但这是极端的一种表现,在学生中存在的大多是性渴望、性焦虑等等,这恰恰表现出在性教育问题上缺乏一定的指导。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对性充满渴望,但是真正了解的并不多,也有的情侣因为是否需要发生性关系而闹翻,这些都很深地困扰着现在的大学生。
学生们可能没有很强的意识,那就是爱和性不仅是一种心理和生理上的体验和感受,它背后还有一个严肃的责任问题。
这些是不可回避的,那么对于学生来说,健康、科学地对待性问题,了解性问题,更要理智思考并约束自己的行为,是大学生精神健康很重要的一部分。
9.案例简介及分析小林以当地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某重点高校,第一学期期末,本来踌躇满志准备获取奖学金的她未能如愿。
她的情绪从此一落千丈,变得郁郁寡欢,无心学习,也无法处理好与同学的人际关系,还整夜失眠。
最后不得不去医院精神科检查,结果诊断她是患了抑郁症。
■据日前一项对大学生抑郁症的抽样调查显示,大学生抑郁障碍疾患率为23.66%,据此推算,北京患有抑郁症的大学生不少于10万人。
在大学生中有抑郁现象的比较多,究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自我价值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对自己进行了一些否定。
一般这样的学生情绪都比较低落、不稳定,不爱搭理人,做事情没有兴致,时间长了,容易造成心理情绪积聚,对学习、生活肯定会造成影响,严重的则会患上抑郁症。
如果没有找到正常渠道发泄,可能会沉迷于一些自己觉得是正确的事物上面,比如网络。
这就需要周围的人群关注他们,给他们温暖,生活中有这种情绪的大学生也要多和身边的朋友谈心、交流,释放出自己的压力,以缓解这些症状,从而恢复到正常状态。
10.案例简介及分析今年5月7日晚9时10分左右,北京大学理科二号楼一男子从九层的天台坠楼,落在楼底天井的西北角。
而在15天前,北大一女生从同一座楼上跳楼身亡……■自杀是一种极端行为,原因有很多。
现在大学生压力要比以前大得多,那么他们就想寻找各种方式缓解压力,比如跳舞、上网、交友等等。
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渠道去进行缓解,可能就会产生人生比较失败的消极想法,也可能是从前失败的痕迹与现在的失败产生共振,让这样一种力量成几何扩大,最后把这样一种情绪放在了一个点上。
可以说,愤怒的力量越大,压抑愤怒的力量也就越大,最后发泄出来的力量就越大。
那么,在某一个时候,这种力量也会作用于自身,自杀成了自身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