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计算与巧算
小学四年级数学思维专题训练—整数巧算 (含答案解析)

小学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整数巧算1、计算:28+208+2008+20008=()2、计算:(1+3+5+…+2011)-(2+4+ 6+…+2010)=()3、计算:(99999+9999+999+99+9)÷9=()4、计算:(6789+7896+8967+9678)÷5=()5、在下面四个算式中,得数最小的算式是()①2002×1999-1999②2003×1998-1998②③2004×1997-1997④2005×1996-19966、计算:[2010+2009×(2010+1)]÷(2010×2011-1)=()7、计算:2010×2011-2009×2012=()8、计算:6×4444×2222+3333×5555的得数中有()个数字是奇数。
9、计算:20062007×2007-2006×20072007=()10、计算:33×20102010-2010×330033=()11、计算:9999×7777+3333×6666=()12、计算:2006×111111111111-1111×200620062006=()13、计算:20092009×201020102010-20102010×200920092009=()14、计算:999999×555555-222222×999999=()15、计算:1234÷9+3214÷9+5100÷9+451÷9=()16、计算:17×47+47×19+19×6+6×34=()17、计算:98+197+2996+39995+499994+5999993+69999992+799999991=()18、计算:(1419+14319+143319+1433319+14333319)÷43=()19、计算:201×891÷111+201×73÷37=()20、计算:12345×2345+2469×38275=()参考答案1、计算:28+208+2008+20008=()解:22252原式=(20+8)+(200+8)+(2000+8)+(20000+8)=20+200+2000+20000+8×4=222522、计算:(1+3+5+…+2011)-(2+4+6+…+2010)=()解:10061—2011中奇数1006个,偶数1005个,可以用竖式来表示这个算式:因此结果为10063、计算:(99999+9999+999+99+9)÷9=()解:12345原式=9×(11111+1111+111+11+1)÷9=11111+1111+111+11+1=123454、计算:(6789+7896+8967+9678)÷5=()解:6666原式=1111×(6+7+8+9)÷5=66665、在下面四个算式中,得数最小的算式是()①2002×1999-1999②2003×1998-1998②③2004×1997-1997④2005×1996-1996解:④2002×1999-1999=2001×1999,2003×1998-1998=2002×1998,2004×1997-1997=2003×1997,2005×1996-1996=2004×1996.两个数的和一定,两个数越接近,它们的乘积越大,相反的,两个数越远离,它们的乘积越小,所以,得数最小的算式④。
四年级思维训练-速算巧算(三)

四年级·思维训练
这一周,我们来学习一些比较复杂的用凑整法和 分解法等方法进行的乘除的巧算。这些计算从表面 上看似乎不能巧算,而如果把已知数适当分解或转 化就可以使计算简便。 对于一些较复杂的计算题我们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 特征,通过对已知数适当的分解和变形,找出数据 及算式间的联系,灵活地运用相关的运算定律和性 质,从而使复杂的计算过程简化。
【练习5】 1,666…6[2001个6]999…9[2001个9]的积是多少? 2 , 999…9[1988 个 9]×999…9[1988 个 9] + 1999…9[1988个9]的末尾有多少个0? 3 , 999…9[1992 个 9]×999…9[1992 个 9] + 1999…9[1992个9]的末尾有多少个0?
【例题1】计算236×37×27
在乘除法的计算过程中,除了常 常要将因数和除数“凑整”,有时 为了便于口算,还要将一些算式 凑成特殊的数。例如,可以将27 变为“3×9”,将37乘3得111,这 是一个特殊的数,这样就便于计 算了。
236×37×27 =236×(37×3×9) =236×(111×9) =236×999 =236×(1000-1) =236000-236 =235764
感谢您的观看THANKS
【练习4】 1,不用笔算,比较下面每道题中两个积的大小。 (1)242×248与243×247 (2)A=987654321×123456789
B=987654322×123456788 2,计算:354×442-353×443
【例题5】 888…88[1993个8]×999…99[1993个9]的积是多少? 【思路导航】 将999…99[1993个9]变形为“100…0[1993个0]-1”,然后利用 乘法分配律来进行简便计算。 888…88[1993个8]×999…99[1993个9] =888…88[1993个8]×(100…0[1993个0]-1) =888…88[1993个8]000…0[1993个0]-888…88[1993个8] =888…88[1993个8]111…1[1992个1]2
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速算与巧算

【经典例题一】325÷25【思路导航】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
325÷25=(325×4)÷(25×4)=1300÷100=13【练一练1】(1)450÷25 (2)525÷25(3)3500÷125 (4)10000÷625(5)49500÷900 (6)9000÷225【经典例题二】计算25×125×4×8【思路导航】如果先把25与4相乘,可以得到100,同时把125与8相乘,可以得到1000;再把100和1000相乘就可以了。
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5×125×4×8=(25×4)×(125×8)=100×1000=100000【练一练2】(1)125×15×8×4 (2)25×24 (3)125×16(4)75×16 (5)125×25×32 (6)25×5×64×125【经典例题三】计算:(1)125×34+125×66 (2)43×11+43×36+43×52+43【思路导航】利用乘法分配律来计算这两题(1)125×34+125×66 (2)43×11+43×36+43×52+43=125×(34+66) =43×(11+36+52+1)=125×100 =43×100=12500 =4300【练一练3】计算下面各题:(1)125×64+125×36 (2)64×45+64×71-64×16(3)21×73+26×21+21【经典例题四】计算(1)(360+108)÷36 (2)1÷2+3÷2+5÷2+7÷2【思路导航】两个数的和、差除以一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分别去除这两个数,再求出两个商的和(差)。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思维拓展训练第10讲速算与巧算

第10讲
速算与巧算
例1: 计算
181440÷3÷4÷5÷6÷7÷8
分析讲解: 根据运算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那几个除数 的积。 181440÷3÷4÷5÷6÷7÷8 =181440÷(3×5×6)÷4÷7÷8 =181440÷90÷4÷7÷8 =2016÷4÷7÷8 =504÷7÷8 =72÷8 =9
第10讲
速算与巧算
例3:计算 2004+4002+2005+5002+2006+6002+ 2007+7002+2008+8002。
分析与解答: 观察发现:如果从2004中取出2移给4002,从2005中取出3移给5002,从2006 中取出4移给6002,从2007中取出5移给7002,从2008中取出6移给8002,那么, 所有的加数就都含有因数1001,于是: 2004+4002+2005+5002+2006+6002+2007+7002+2008+8002 =2002+4004+2002+5005+2002+6006+2002+2007+2002+8008 =1001×(2+4+2+5+2+6+2+7+2+8) =1001×(2×5+4+5+6+7+8) =1001×40 =40040。
小学数学
四年级数学思维拓展训练
第10讲
速算与巧算
专题简析: 计算是数学的基础,小学生要学好数学,必须具有过硬的计算本领。 准确、快速的计算能力既是一种技巧,也是一种思维训练,既能提高 计算效率、节省计算时间,更可以锻炼记忆力,提高分析、判断能力, 促进思维和智力的发展。 我们在三年级已经讲过一些四则运算的速算与巧算的方法,本讲 和下一讲主要介绍加法的基准数法和乘法的补同与同补速算法。
四年级奥数思维训练专题-速算与巧算

四年级奥数思维训练专题-速算与巧算专题简析:乘、除法的巧算方法主要是利用乘、除法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以及积、商的变化规律,通过对算式适当变形,将其中的数转化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或者使这道题计算中的一些数变得易于口算,使计算简便.例1:计算325÷25分析: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利用这一性质,可以使这道计算题简便.325÷25=(325×4)÷(25×4)=1300÷100=13试一试1:计算下面各题.450÷25 3500÷125例2:计算25×125×4×8分析:先把25与4相乘,可以得到100;同时把125与8相乘,可以得到1000;再把100与1000相乘就简便了.这就启发我们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使计算简便.25×125×4×8=(25×4)×(125×8)=100×1000=100000试一试:计算下面各题.125×25×32 75×16例3:计算(360+108)÷36 (450-75)÷15分析:两个数的和(或差)除以一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分别去除这两个数,再求出两个商的和(或差).利用这一性质,可以使这道题计算简便.(360+108)÷36 (450-75)÷15=360÷36+108÷36 =450÷15-75÷15=10+3 =30-5=13 =25试一试3:计算下面各题.(720+96)÷24 (4500-90)÷45例4:计算158×61÷79×3分析:在乘除法混合运算中,如果算式中没有括号,计算时可以根据运算定律和性质调换因数或除数的位置.158×61÷79×3=158÷79×61×3=2×61×3=366试一试4:计算下面各题.624×48÷312÷8 406×312÷104÷203速算与巧算专题简析:有些题看似不能巧算,如果把已知数适当分解或转化就可以使计算简便.例1:计算236×37×27分析:将27变为“3×9”,将37乘3得111,这是一个特殊的数,这样就便于计算了.236×37×27=236×(37×3×9)=236×(111×9)=236×999=236×(1000-1)=236000-236=235764试一试1:计算下面各题:315×77×13 6666×6666例2:计算333×334+999×222解析:333×334+999×222=333×334+333×(3×222)=333×(334+666)=333×1000=333000试一试2:计算下面各题:9999×2222+3333×3334 46×28+24×63例3:计算20012001×2002-20022002×2001分析:大数化小:20012001=2001×10001,20022002=2002×10001:20012001×2002-20022002×2001=2001×10001×2002-2002×10001×2001=0试一试3:计算19931993×1994-19941994×1993例4:不用笔算,请你指出下面哪个得数大.163×167 164×166分析1:两个因数和相等,差越小积越大,所以163×167<164×166分析2:把题中的数据作适当变形,再利用乘法分配律,再比较就方便了.163×167 164×166=163×(166+1)=(163+1)×166=163×166+163 =163×166+166所以,163×167<164×166试一试4:计算:8353×363-8354×362。
四年级暑期必练数学思维训练题

思维训练一1.在一次登山活动中,梓涵上山每分钟行50米,18分钟到达山顶。
然后按原路下山,每分钟行75米。
梓涵上山和下山平均每分钟行多少米?2.四年级有60名同学去栽树,平均每人栽4棵,恰好栽完。
随后又派来一部分同学,这时平均每人栽树3棵就可完成任务,又派来几名同学?3.有几位同学一起计算他们语文考试的平均分,梓涵的得分如果再提高13分,他们的平均分就达到90分,梓涵的得分如果降低5分,他们的平均分就只有87分,那么这些同学共有多少人?4.九湖中心小学有100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平均得分63分,其中男学生平均分是60分,女学生平均分是70分,男女生各有多少人?5.甲、乙的平均数是26,乙、丙的平均数是28,甲、丙的平均数是21,求甲、乙、丙三数的平均数。
6.梓涵参加体育达标测试,五项平均成绩是85分,如果投掷成绩不算在内,平均成绩是83分,梓涵投掷得了多少分?7.如果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3岁,且没有小于18岁的,那么年龄最大的可能多少岁?8.五个数的平均数是45,将5个数从小到大排列,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39,后三个数的平均数是53,第三个数是多少?9.梓涵参加了三次数学竞赛,平均分是84分,已知前两次平均分是82分,求他的三次得了多少分?10.梓涵期末考试时,数学成绩公布前他四门功课的平均分数是92分,数学成绩公布后,他的平均成绩下降了1分。
梓涵数学考了多少分?思维训练二1、某五个数的平均值为60,如果将其中一数改为80,这五个数的平均值为70,改的这个数应是多少?2、30个同学平分一些练习本,后来又来了6人,大家重新分配,每人分得的练习本比原来少2本,这些练习本共有多少?3、甲乙两位同学带着同样多的钱去买日记本,乙买了8本,剩下的钱全部借给了甲,刚好使甲买到了12本。
回家后甲还给乙6元,问:日记本每本多少钱?4、两个仓库共有10000千克大米,从每个仓库里取出同样多的大米,结果甲仓库里剩下3450千克,乙仓库里剩下4270千克,每个仓库原来有多少千克大米?5、把一个减法算式的被减数、减数、差加起来和是180,已知减数比差大26,被减数、减数和差各是多少?6、一个数乘8后比原数多了84,原来的数是多少?7、小明今年18岁,小强今年14岁,当两人岁数和是70岁时,两人各有多少岁?思维训练三1、学校图书馆有科技书和故事书共320本,其中故事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3倍,故事书有多少本?2、幼儿园小朋友分苹果,如果每人分4个,则多9个,如果每人分5个,则少6个,有多少个小朋友?多少个苹果?3、在一个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以后,得到的数比原来的数多36.原来的数是多少?4、计算:(1)454+999×999+545(2) 999+998+997+996+1000+1004+1003+1002+10015、按下面图形的排列情况,算出第24个图形是什么?(1)○○△□○△……第24个图形是()(2)☆△△☆△△☆△△……第24个图形是()6、有学生若干人参加植树活动,如果每组12人,就多11人,如果每组14人,就少9人。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竞赛思维训练:01速算与巧算(四年级竞赛)教师版

备课说明:①教学目标:熟练掌握乘除法巧算以及一些特殊数巧算。
②教学重点:乘除法运算规律;教学难点:复杂数巧算(例6、练6)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减法的性质:a-b+c=a-(b-c);a-b-c=a-(b+c);☆注意变号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b+a×c;a×(b-c)=a×b-a×c;☆注意逆应用除法的性质:(1)a÷b÷c=a÷(b×c);a÷b×c=a÷(b÷c);☆注意变号(2)a÷c+b÷c=(a+b)÷c;a÷c-b÷c=(a-b)÷c;重码数:ab×101=abab;ab×10101=ababab;abc×1001=abcabc;abc×1001001=abcabcabc;……山顶数列:1+2+3+…+n+…+3+2+1=n×n=n2车轮数:abc+bca+cab=(a+b+c)×111;……还有一些数学方法也是速算巧算中常用的:凑整,配对,抵消,用字母表示数等。
课前小热身:5分钟巧算(1)51+62+49+28=____________。
(2)162-(162-135)-(35-19)=____________。
(3)11-12+13-14+15-16+17-18+19-20+21=____________。
(4)81+82+79+77+85+80=____________。
(5)1+2+3+…+10+…+3+2+1=____________。
(6)25×125×32=____________。
四年级思维拓展-速算与巧算(一)

速算与巧算(一)☜知识要点速算与巧算是学习数学、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基础,只有掌握了速算与巧算才能又快又准的计算出正确的结果。
如何掌握此类问题的特征,并能熟练、灵活地加以运用,是研究此类问题所要思考的。
1.找互补数:两个数相加和是10、100、1000、10000、、、、、、我们就称这两个数互为补数。
☜精选例题【例1】(1)72+28 ;(2)654+346;(3)8742+42+1258;(4)2345+3243+7655+6757;☝思路点拨:对于算式(1)72+28 、(2)654+346,同学们会很快得出答案为100、1000。
对于算式(3)、(4)我们可以运用加法交换律:a+b=b+a 和加法结合律:(a+b)+c=a +(b+c),先把相加能得到10000的加起来再和其它数相加。
☝标准答案:解:(1)72+28=100 (2)654+346=1000(3)8742+42+1258 (4)2345+3243+7655+6757=8742+1258+42 =(2345+7655)+(3243+6757)=10000+42 =10000+10000=10042 =20000✌活学巧用1. 327+43+6732. 8973+342+1027+6583. 785342+________=10000004. 3270+______=10000总结:找互补数的方法:知道一个互补数求另一个互补数,如果知道的这个互补数个位不为零,它的互补数就等于用10来减去这个数的最高位与最低位,其它位上的数字用9来减。
注意个位为零时看前一位。
2.凑整:把相加能得到整十、整百、整千、整万、、、、、、的数先加起来有利于我们的计算简便。
【例2】简便计算:(1)48+54;(2)3999+5+456+539+5+6;(3)79998+7998+798+78+8;☝思路点拨:题目中没有能够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但是有些数很接近,我们可以把(1)的48分成2+46,这样46就可以和54凑成整百了,(2)中的5可以分解成1+4,分别加到前后的数上凑整,(3)式可以分别给这五个数添加上他们凑整所需的2,最后再减去5个2就行了。
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

• 经典例题二】325÷25
• 【思路导航】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商 不变。 • 325÷25 • =(325×4)÷(25×4) • =1300÷100 • =13 • 【练一练1】(1)450÷25 • (3)3500÷125 • (5)49500÷900 (2)525÷25 (4)10000÷625 (6)9000÷225
• 【经典例题三】计算25×125×4×8 • 【思路导航】如果先把25与4相乘,可以得到100,同时把125与8相乘, 可以得到1000;再把100和1000相乘就可以了。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 律。 • 25×125×4×8 • =(25×4)×(125×8) • =100×1000 • =100000 • 【练一练2】(1)125×15×8×4 (2)25×24 (3)125×16 • (4)75×16 (5)125×25×32 (6)25×5×64×125
• 【练一练3】计算下面各题:
•
(1)125×64+125×36
(2)64×45+64×71-64×16
• 【练一练4】(1)23×27
(2)46×44•来自(3)55×55(4)91×99 (2)39×11 (4)98×11
• 【练一练5】计算(1)53×11 • (3)65×11
• 【练一练6】计算(1)353×11
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 速算与巧算
• 【经典例题一】计算:(1)68×62
(2)85×85
• 【思路导航】这两题的形式叫做“头同尾合十”它们的计算方法是:先 用两个因数的个位数相乘,并把积直接写在末尾,如果积不满10,十位 上要补写0,然后再将两个因数的十位数乘它本身加1的和,积写在两个 个位数积的前面。 • (1)68×62 • 第一步8×2=16,第二步6×(6+1)=42,合起来是4216 • (2)85×85 • 第一步5×5=25,第二步是8×(8+1)=72,合起来是7225 • 【练一练7】(1)23×27 (2)46×44 • (3)55×55 (4)91×99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思维拓展训练第9讲速算与巧算

第九讲
速算与巧算
例2:某农场有10块麦田,每块的产量如下(单位:千克): 462,480,443,420,473,429,468,439,475,461。 求平均每块麦田的产量。
分析与解答: 选基准数为450,则 累计差=12+30-7-30+23-21+18-11+25+11 =50, 平均每块产量=450+50÷10=455(千克)。 答:平均每块麦田的产量为455千克。
小学数学
四年级数学思维拓展训练
第九讲
速算与巧算
专题简析: 计算是数学的基础,小学生要学好数学,必须具有过硬的计算本领。 准确、快速的计算能力既是一种技巧,也是一种思维训练,既能提高 计算效率、节省计算时间,更可以锻炼记忆力,提高分析、判断能力, 促进思维和智力的发展。 我们在三年级已经讲过一些四则运算的速算与巧算的方法,本讲 和下一讲主要介绍加法的基准数法和乘法的补同与同补速算法。
第九讲
速算与巧算
例3:计算:求292和822的值。
分析与解答: 292=29×29 =(29+1)×(29-1)+12 =30×28+1 =840+1 =841。 822=82×82 =(82-2)×(82+2)+22 =80×84+4 =6720+4 =6724。
第九讲
速算与巧算
例3:计算:求292和822的值。
第九讲
速算与巧算
求一位数的平方,在乘法口诀的九九表中已经被同学们熟知,如 7×7=49(七七四十九)。对于两位数的平方,大多数同学只是背熟 了10~20的平方,而21~99的平方就不大熟悉了。有没有什么窍门, 能够迅速算出两位数的平方呢?这里向同学们介绍一种方法——凑整 补零法。所谓凑整补零法,就是用所求数与最接近的整十数的差,通 过移多补少,将所求数转化成一个整十数乘以另一数,再加上零头的 平方数。下面通过例题来说明这一方法。
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

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一(速算与巧算)一、神奇的数:下面各题可以先借助计算器算出结果,再从式子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1、37× 3 =1 1 137× 6 =_____37× 9 =_____37×___ =6 6 637×__ =8 8 8你发现的规律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12345679× 9 =11111111112345679× 18 =_________12345679× 27 =_________12345679×___ =44444444412345679×___ =999999999你发现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趣题尝试:在等式12345679×9=111111111中插入数字“0”和“8”,使等式成立。
新的等式是。
3、142857×2=_____ ;142857×3=_____ ;142857×4=_____ ;142857×5=_____ ;142857×6=_____ ;你发现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趣题尝试:(1)142857×7=;(2)已知:ABCDEF×E=FABCDE,那么E= 。
人教版小学数学思维训练 四年级

人教版小学数学思维训练四年级图例2 计算:99.5+99.6+99.7+99.8+99.9这几个数都接近100,可以把它们都先看作100,再把多加的数减去。
如下图。
规范解答例3 计算:1344-181-119-182-118-183-117图解思路仔细观察发现:要减去的6个数,每两个数可以凑成整百。
只要利用减法的性质,把每两个结合成一组,就简单多了。
如下图。
规范解答例4 计算:87+92+91+86+93+94图解思路这6个数都很接近,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数(最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为“基准数”,这里选择“90”为基准数,再找出每个加数与基准数的差,大于基准数的差作加数,小于基准数的差作减数,如下图,把这些差累计起来,再加上基准数与加数个数的乘积,就可以得到计算结果。
规范解答例5 计算:2000+1999-1998-1997+1996+1995-1994-1993+…+8+7-6-5+4+3-2-1图解思路思路一 这里有2000个连续自然数进行加、减运算,加、减项数共有2000项。
仔细观察发现,第1项和第3项的差是2,第2项和第4项的差是2,第5项和第7项、第6项和第8项的差也是2……如下图所示,像这样,把两个数结合为一组,共可结合成1000组,每组的差都是2。
思路二 如下图所示,可以把四个数结合为一组,共可结合成500组,每组的差都是4。
规范解答解法一解法二小试身手1.计算下面各题。
(1)1.52+0.97+2.48+1.03+5.12(2)3842-1567-433-8422.计算下面各题。
(1)9+99+999+9999(2)152+637+248+72+28-1373.一次数学测验,四年级一班第一小组8名同学的得分如下:96,88,97,93,86,93,100,99。
求这个小组的总分。
拓展提升4.计算下面各题。
(1)9.7+9.8+9.9+10.1+10.2+10.3(2)574-(128+274)-1725.计算下面各题。
四年级下册奥数思维:巧算加减法

• 探索C、巧算:
701+697+703+704+696
简便技巧:小于或大于整十,整百或整千…..又接近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可以用整十、整百、整千….来 减去或加上相差的数。
• 701+697+703+704+696 =(700+1)+(700-3)+(700+3)+(700+4)+(700-4) =700×5+(1+3+4-3-4) =3500+1 =3501
(3) 3842 1567 433 842 (4) 69 18 31 82
=(3842-842)-(1567+433)
=(69+31)+(18+82) =100+100
=3000-2000
=200
=1000
(5)516 56 44 16 (6)713 (513 229)
=(516-16)-(56+44) =713-513+229
a-b-c=a-(b+c) a-(b-c)=a-b+c
掌握运算技巧,了解题目的特点,善于运用 运算定律与性质(包括正用、逆用、连用)。
• 探索A、巧算: • (1)2014+92-14
(2)528-(196+328)
简便技巧:1.观察各数的后两位,看哪两个数能相加得 整十,或者相减得0,如果可以就给他们先简便计算。
100 99 98 97 4 3 2 1
=(100-99)+(98-97)+……+(4-3)+(2-1) =1+1+1+……+1(有?个1) =1×50 =50
四年级数学思维提升简便计算

四年级数学思维提升简便计算一、加法简便计算。
1. 加法交换律。
- 定义: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 + b=b + a。
- 示例:计算25+36+75。
- 按照常规顺序计算:25 + 36+75=61 + 75 = 136。
- 运用加法交换律简便计算:25+75 + 36=(25 + 75)+36 = 100+36 = 136。
2. 加法结合律。
- 定义: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 + b)+c=a+(b + c)。
- 示例:计算12+34+66。
- 常规计算:12+34 + 66 = 46+66 = 112。
- 运用加法结合律:12+(34 + 66)=12 + 100 = 112。
二、减法的简便计算。
1.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
- 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为a - b - c=a-(b + c)。
- 示例:计算234 - 66 - 34。
- 常规计算:234-66 - 34 = 168-34 = 134。
- 简便计算:234-(66 + 34)=234 - 100 = 134。
2. 减数交换位置。
- 在连减运算中,交换减数的位置,差不变。
即a - b - c=a - c - b。
- 示例:计算150 - 30 - 50。
- 常规计算:150-30 - 50 = 120-50 = 70。
- 简便计算:150 - 50-30 = 100 - 30 = 70。
三、乘法简便计算。
1. 乘法交换律。
- 定义: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 b = b× a。
- 示例:计算25×4×3。
- 常规计算:25×4×3 = 100×3 = 300。
- 运用乘法交换律:25×3×4 = 75×4 = 300。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思维训练题(速算与巧算)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思维训练题(速算与巧算)四年级数学上期思维训练(1)——速算与巧算一、运用加法运算定律凑整例1:1) 679 + 27 + 3212) 1234 + 5678 + 8766 + 4322练:804 + 600 + 1400 + 250 + 196 + 1750例2:1) 9998 + 3 + 99 + 998 + 3 + 92) + + 3999 + 499 + 59练:+ + 7996 + 797 + 18二、利用找基准数例3:某校共10个班,各班人数分别为54,47,51,52,48,50,49,53,51和48,求全校总人数。
练:某班10个同学的身高(单位:厘米)分别为:149,165,150,168,171,156,169,161,158,143.求这10个同学的平均身高。
三、运用四则运算性质凑整常用的一些运算性质:a - (b - c) = a - b + ca - (b + c) = a - b - ca -b +c = a - (b - c)a -b -c = a - (b + c)例4:1) 697 - (197 - 84)2) 748 - 293 + 1933) 1647 - (528 + 647)4) 1472 - 73 - 1275) 3932 - 29986) 1759 - 998 - 1037) 474 - 57 + 126 - 243练:1) 989 - 271 - 5293) 2536 - (558 + 536)5) 1742 - (742 - 125)7) 9126 - 9989) 537 - (428 - 363) - 172 8) 936 - 867 - 99 + 267 2) - (1596 + )4) 2938 - 3755 + 17556) 2187 - (1432 - 3113) 10) 947 + (372 - 447) - 572四年级数学上期思维训练(2)——速算与巧算方法与技巧:乘法运算定律:①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②乘法结合律 (a × b) × c = a × (b × c)③乘法分配律 (a ± b) × c = a × c ± b × c例1:1) 125 × 436 × 82) 25 × 57 × 43) 48 × 1254) 125 × 5 × 32 × 55) 25 × 64 × 625练:计算下面各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