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综合课程设计--薄壁零件冲床机构设计

机械设计综合课程设计--薄壁零件冲床机构设计
机械设计综合课程设计--薄壁零件冲床机构设计

一、 设计任务书

1、 设计题目:薄壁零件冲床的设计

2、 设计背景:

(1) 工作原理: 薄壁零件冲床的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薄壁零件冲床的组成框图

工作原理如图2a 所示。在冲制薄壁零件时,上模(冲头)以较大的速度接近坯料,然后以匀速进行拉延成形工作,接着上模继续下行将成品推出型腔,最后快速返回。上模退出下模后,送料机构从侧面将坯料送至待加工位置,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图2 薄壁零件冲制工作原理图

(2) 设计条件与要求 动力源为电动机,上模做上下往复直线运动,其大致运动规律如图2b 所示,要求有快速下沉、匀速工作进给和快速返回的特征。上模工作段的长度L=40~100mm,对应曲柄转角φ=60o~90o;上模行程长度必须大于工作段长度的两倍以上,行程速比系数K ≥1.5。

上模到达工作段之前,送料机构已将坯料送至待加工位置(下模上方),如图2a 所示。送料距离L=60~250mm 。

要求机构具有良好的传力特性,特别是工作段的压力角α应尽可能小,一般取许用压力角[α]=50o。

生产率为每分钟70件。 按平均功率选用电动机。

需要5台冲床。室内工作,载荷有轻微冲击,动力源为三相交流电动机。使

传动装置

原动机薄壁零件冲制执行系统

(3)执行机构的选择

工作机应采用往复移动机构。可选择的有:连杆机构、凸轮机构、

齿轮齿条机构、螺旋机构。本设计是要将旋转运动转换为往复运

动,所以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齿条机构均可,凸轮机构能

够较容易获得理想的运动规律,而齿轮齿条机构加工复杂、成本

高,所以不采用。同时由于不考虑送料机构,同时考虑到凸轮尺

寸以及运动规律实现的可行性,结合前辈的经验和自己的思考,

最终决定一种方案。

简图如下:

1>改进方案

2> 传统方案

(4) 方案评价

传统方案和改进方案都满足设计要求,但是和传统方案相比,改进方案中由于利用的杠杆原理,工件端传递力矩和运动规律更简单的通过两平行杠杆传递到传动机构端,同时压力角更易计算,而且传动更平稳。

综上所述,最终决定使用改进后的方案。 2、 电动机的选择

(1) 选择电动机类型

按工作要求,选用Y 系列全封闭自扇冷式笼型三相异步电动机,电压380V 。

(2) 选择电动机容量

电动机所需工作效率为P n =P

w

η

冲压载荷F=5500N ,上模工作段长度L=90mm,上模工作段对应的曲柄Φ=85°,n=70r/min

上模工作时间t=85°

360°×60

n =0,2024 工作机所需功率P w =Fl t =Fl φω

=

2πnFl

60φ

=2.46kw

传动装置的总效率η=η1η22η33η4η5 其中:联轴器效率η1=0.99

闭式齿轮传动效率η2=0.97 滚动轴承效率η3=0.99(一对)

CM6132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精密车床主轴箱与变速箱系统设计说明

目录 绪论 (1) 1.概述 (5) 1.1机床主轴箱课程设计的目的 (5) 1.2设计任务和主要技术要求 (5) 1.3操作性能要求 (6) 2.技术参数确定与方案设计 (6) 2.1原始数据 (6) 2.2开展CM6132功能原理设计 (6) 3.运动设计 (7) 3.1确定转速极速 (7) 3.1.1计算主轴最高转速 (9) 3.1.2计算主轴最低转速 (10) 3.1.3确定主轴标准转速数列 (11) 3.2主电动机的选择 (12) 3.3变速结构的设计 (14) 3.3.1 主变速方案拟定 (14) 3.3.2 拟定变速结构式 (14) 3.3.3拟定变速结构网 (15) 3.3.4 验算变速结构式 (16)

3.4绘制转速图 (17) 3.5 齿轮齿数的估算 (20) 3.6 主轴转速误差 (23) 4.动力设计 (26) 4.1电机功率的确定 (26) 4.2确定各轴计算转速 (26) 4.3 带轮的设计 (27) 4.4传动轴直径的估算 (30) 4.5齿轮模数的确定 (33) 4.6主轴轴颈的直径 (36) 4.6.1主轴悬伸量a (36) 4.6.2主轴最佳跨距0L 的确定和轴承的选择 (36) 4.6.3主轴组件刚度验算 (37) 5. 结构设计 (38) 5.1齿轮的轴向布置 (39) 5.2传动轴及其上传动元件的布置 (40) 5.2.1 I 轴的设计 (42) 5.2.2 II 轴的设计 (42) 5.2.3 III 轴的设计 (42) 5.2.4 带轮轴的设计 (42) 5.2.5 Ⅳ轴的设计 (43) 5.2.6主轴的设计 (43) 5.2.7 主轴组件设计 (43) 5.3齿轮布置的注意问题 (44)

机械设计综合课程设计--薄壁零件冲床机构设计

一、 设计任务书 1、 设计题目:薄壁零件冲床的设计 2、 设计背景: (1) 工作原理: 薄壁零件冲床的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薄壁零件冲床的组成框图 工作原理如图2a 所示。在冲制薄壁零件时,上模(冲头)以较大的速度接近坯料,然后以匀速进行拉延成形工作,接着上模继续下行将成品推出型腔,最后快速返回。上模退出下模后,送料机构从侧面将坯料送至待加工位置,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图2 薄壁零件冲制工作原理图 (2) 设计条件与要求 动力源为电动机,上模做上下往复直线运动,其大致运动规律如图2b 所示,要求有快速下沉、匀速工作进给和快速返回的特征。上模工作段的长度L=40~100mm,对应曲柄转角φ=60o~90o;上模行程长度必须大于工作段长度的两倍以上,行程速比系数K ≥1.5。 上模到达工作段之前,送料机构已将坯料送至待加工位置(下模上方),如图2a 所示。送料距离L=60~250mm 。 要求机构具有良好的传力特性,特别是工作段的压力角α应尽可能小,一般取许用压力角[α]=50o。 生产率为每分钟70件。 按平均功率选用电动机。 需要5台冲床。室内工作,载荷有轻微冲击,动力源为三相交流电动机。使 传动装置 原动机薄壁零件冲制执行系统

(3)执行机构的选择 工作机应采用往复移动机构。可选择的有:连杆机构、凸轮机构、 齿轮齿条机构、螺旋机构。本设计是要将旋转运动转换为往复运 动,所以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齿条机构均可,凸轮机构能 够较容易获得理想的运动规律,而齿轮齿条机构加工复杂、成本 高,所以不采用。同时由于不考虑送料机构,同时考虑到凸轮尺 寸以及运动规律实现的可行性,结合前辈的经验和自己的思考, 最终决定一种方案。 简图如下: 1>改进方案

冲压机构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自动送料冲压机构设计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机自065班 姓名:廖小琴李朝万 指导老师:吴海涛 日期:2008/9/4

说明书索引

自动送料冲压机构及送料机构设计 自动送料冲床用于冲制、拉延薄壁零件。冲床的执行机构主要包括冲压机构和送料机构,其工作原理如图(a )所示,上模先以较大速度接近坯料,然后以匀速进行拉延成型工作,然后上模继续下行将成品推出型腔,最后快速返回。上模退出下模以后,送料机构从侧面将坯料送至待加工位置,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冲床动作工艺图 设 计 题 目 机构工作原理

上模运动规律S-Φ图

本题要求设计能使上模按上述运动要求加工零件的冲压机构和从侧面将坯料推送至到下模上方的送料机构。 原始数据与设计要求 1)以电动机作为动力源,下模固定,从动件(执行构件)为上模,作上下往复直线运动,其大致运动规律如图1b所示,具有快速下沉、等速工作进给和快速返回等特性。 2)机构应具有较好的传力性能,工作段的传动角γ大于或等于许用传动角[γ]=40?。 3)上模到达工作段之前,送料机构已将坯料送至待加工位置(下模上方)。 4)生产率为每分钟70件。 5)上模的工作段长度l = 30~100mm,对应曲柄转角?0 = (1/3 ~1/2 )π;上模总行程长度必须大于工作段长度的两倍以上。 6)上模在一个运动循环内的受力如图1c所示,在工作段所受的阻力F1=5000N,其它阶段所受的阻力F0=50N。 7)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 ≥1.5。 8)送料距离H = 60 ~250mm。

9)机器运转速度波动系数δ 不超过0.05。 冲压机构的原动件为曲柄,从动件(执行构件)为滑块(上模),行程中有等速运动段(工作段),并具有急回特性,机构还应有较好的动力特性。要满足这些要求,用单一的基本机构(如偏置式曲柄滑块机构)是难以实现的。因此,需要将几个基本机构恰当地组合在一起来满足上述要求。送料机构要求作间歇送进,可结合冲压机构一并考虑。 1. 齿轮-连杆冲压机构和凸轮-连杆送料机构 如图2所示,冲压机构采用有两个自由度的双曲柄七杆机构,用齿轮副将其封闭为一个自由度(齿轮1与曲柄AB 固联,齿轮2与曲柄DE 固联)。恰当地选择C 点轨迹和确定构件尺寸,可保证机构具有急回运动和工作段近似匀速的特性,并使压力角α 尽可能小。 送料机构由凸轮机构和连杆机构串联组成,按运动循环图可确定凸轮推程角和从动件的运动规律,使其能在预定时间将坯料推送至待加工位置。设计时,若使l OG < l OH ,可减小凸轮尺寸。 2. 导杆-摇杆滑块冲压机构和凸轮送料机构 如图3所示,冲压机构是在摆动导杆机构的基础上,串联一个摇杆滑块机构组合而成。摆动导杆机构按给定的行程速度变化系数设计,它和摇杆滑块机构组合可以达到工作段近于匀速的要求。适当选择导路位置,可使工作段压力角α 较小。 送料机构的凸轮轴通过齿轮机构与曲柄轴相连。按机构运动循环图可确定凸轮推程运动角和 图2 冲床机构方案之一 D ω1 E B A 1 2 ω2 H K O G C F R α C D E O A B G H ω1 参考方案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本

一:设计题目:搓丝机传动装置设计 1.1 设计要求 1) 该机用于加工轴辊螺纹,其结构见下图,上搓丝板安装在机头上,下搓丝板安装在滑块上。加工时,下搓丝板随着滑块作往复运动。在起始(前端)位置时,送料装置将工件送入上、下搓丝板之间,滑块往复运动时,工件在上、下搓丝板之间滚动,搓制出与搓丝板一致的螺纹。搓丝板共两对,可同时搓出工件两端的螺纹。滑块往复运动一次,加工一件。 2) 室内工作,生产批量为5台。 3) 动力源为三相交流380/220V,电动机单向运转,载荷较平稳。 4) 使用期限为10年,大修周期为3 年,双班制工作。 5) 专业机械厂制造,可加工7、8级精度的齿轮、蜗轮。 图1.1: 搓丝机简图 1.2原始技术数据

1.3设计任务 1. 完成搓丝机传动装置总体方案的设计和论证,绘制总体设计原理方案图。 2. 完成主要传动装置的结构设计。 3. 完成装配图1 张(用A0 或A1 图纸),零件图2 张。 4. 编写设计说明书1 份。 二:机械装置的总体方案设计 2.1 拟定传动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根据系统要求可知: 滑块每分钟要往复运动24次,所以机构系统的原动件的转速应为24r/min。以电动机作为原动机,则需要机构系统有减速功能。运动形式为连续转动→往复直线运动。根据上述要求,可采用曲柄滑块机构,该机构有尺寸较小,结构简洁的特点。利用曲柄和连杆共线,滑块处于极限位置时,可得到瞬时停歇的功能。同时该机构能承受较大的载荷。整个搓丝机由电动机、开式齿轮减速器、一级减速器、曲柄滑块机构、最终执行机构组成。如方案一图所示。 其中,r=148.5mm; l=1371.5mm; e=666mm; 最大压力角α=33°; 急回夹角β=7°,急回特性为k=1.081。 采用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外加开式齿轮减速器,主要优点是结构简单可靠,设计制造,维护方便。

心得体会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小结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小结 课程设计实习小结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实习小结 这次课程设计,由于理论知识的不足,再加上平时没有什么设计经验,一开始的时候有些手忙脚乱,不知从何入手。在老师的谆谆教导,和同学们的热情帮助下,使我找到了信心。现在想想其实课程设计当中的每一天都是很累的,其实正向老师说得一样,机械设计的课程设计没有那么简单,你想copy或者你想自己胡乱蒙两个数据上去来骗骗老师都不行,因为你的每一个数据都要从机械设计书上或者机械设计手册上找到出处。虽然种种困难我都已经克服,但是还是难免我有些疏忽和遗漏的地方。完美总是可望而不可求的,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才是最重要的。抱着这个心理我一步步走了过来,最终完成了我的任务。 十几天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结束了,在这次实践的过程中学到了一些除技能以外的其他东西,领略到了别人在处理专业技能问题时显示出的优秀品质,更深切的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那种相互协调合作的机制,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产生了良性的变化. 在社会这样一个大群体里面,沟通自然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如何协调彼此的关系值得我们去深思和体会.在实习设计当中依靠与被依靠对我的触及很大,有些人很有责任感,把这样一种事情当成是自己的重要任务,并为之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不断的思考自己所遇到的问题.而有些人则不以为然,总觉得自己的弱势…..其实在生活中这样的事情也是

很多的,当我们面对很多问题的时候所采取的具体行动也是不同的,这当然也会影响我们的结果.很多时候问题的出现所期待我们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心态,而不是看我们过去的能力到底有多强,那是一种态度的端正和目的的明确,只有这样把自己身置于具体的问题之中,我们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在这种相互协调合作的过程中,口角的斗争在所难免,关键是我们如何的处理遇到的分歧,而不是一味的计较和埋怨.这不仅仅是在类似于这样的协调当中,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需要我们有这样的处理能力,面对分歧大家要消除误解,相互理解,增进了解,达到谅解…..也许很多问题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关键还是看我们的心态,那种处理和解决分歧的心态,因为毕竟我们的出发点都是很好的. 课程设计也是一种学习同事优秀品质的过程,比如我组的纪超同学,人家的确有种耐得住寂寞的心态.确实他在学习上取得了很多傲人的成绩,但是我所赞赏的还是他追求的过程,当遇到问题的时候,那种斟酌的态度就值得我们每一位学习,人家是在用心造就自己的任务,而且孜孜不倦,追求卓越.我们过去有位老师说得好,有有些事情的产生只是有原因的,别人能在诸如学习上取得了不一般的成绩,那绝对不是侥幸或者巧合,那是自己付出劳动的成果的彰显,那是自己辛苦过程的体现.这种不断上进,认真一致的心态也必将导致一个人在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做的很完美,有位那种追求的锲而不舍的过程是相同的,这就是一种优良的品质,它将指引着一个人意气风发,更好走好自己的每一步.

(全)精压机冲压及送料系统设计

专用精压机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专用精压机冲压及送料系统设计 专业: **************** 班级: *******___ 姓名: ******** 学号: ***** 指导教师: **** 2012年6月20日

专用精压机课程设计 目录 1 设计任务 (1) 1.1 设计题目 (1) 1.2 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 (2) 1.3 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2) 1.4 设计任务 (2) 2机械机构功能的简单分析 (3) 3系统传动方案设计 (3) 3.1 原动机类型的选择 (3) 3.2 主传动机构的选择 (4) 4.执行机构方案的设计和选择 (4) 5、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拟定与原理说明 (9) 5.1机型的选择 (10) 5.2自动机的执行机构 (10) 6、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拟定与原理说明................. 13 7 执行机构的尺寸设计及计............................................................................................................................. 7.冲压结构的计算 (13) 7.2传动机构尺寸设计 (13) 8、飞轮设计 (15) 9、动机构的选择与比较 (15) 10、运动循环图 (16) 11、设计心得与体会 (17) 12 总体装配图 (19) 13、参考文献 (20)

1 设计任务 设计一用于薄壁铝合金制件的精压机,并完成有关尺寸的计算和 机构选型等要求。 1.1 设计题目 专用精压机 1.2 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 专用精压机是用于薄壁铝合金制件的精压深冲工艺。它是将薄壁铝板一次冲压成为深筒形。 它的工艺动作主要有: 1)将新坯料送至待加工位置。 2)下模固定、上模冲压拉延成形将成品推出模腔。 1.3 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1)动力源是电动机,作转动;冲压执行构件为上模,作上下往复直移运动,其大致运动规律如图1(b)所示,具有快速接近工件、等速工作进给和快速返回的特性。 (2)精压成形制品生产率约每分钟70件。 (3)上模移动总行程为280 mm,其拉延行程置于总行程的中部,约100 mm。 (4)行程速比系数K≥1.3。 (5)坯料输送的最大距离200 mm。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范本

计算及说明 结果 一、设计任务书 1、设计任务 设计带式输送机的传动系统,采用带传动和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2、原始数据 输送带轴所需扭矩 τ=950Nm 输送带工作速度 ν=0.8m/s 输送带滚筒直径 d =350mm 减速器设计寿命为8年(两班制),大修期限四年。 3、工作条件 两班制工作,空载起动载荷平稳,常温下连续(单向)运转,工作环境 多尘;三相交流电源,电压为380/220V 。 二、传动系统方案的拟定 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方案如图所示:(画方案图) 带式输送机由电动机驱动。电动机1将动力传到带传动2,再由带传动传入 一级减速器3,再经联轴器4将动力传至输送机滚筒5,带动输送带6工作 。传动系统中采用带传动及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采用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三、电动机的选择 按设计要求及工作条件选用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卧式封闭结构,电压 380V 。 1、电动机的功率 根据已知条件由计算得知工作机所需有效效率 KW Fv P w 17.21000 8 .035.0950 1000=?== 设:η1—联轴器效率=0.97; η2—闭式圆柱齿轮传动效率=0.99 η3—V 带传动效率=0.96 η4—对轴承效率=0.99 η5—输送机滚筒效率=0.96 由电动机至运输带的传动总效率为 8588.096.099.096.099.097.0353 4 321=????==ηηηηηη 工作机所需电动机总功率 KW P w 53.28588 .017 .2P r == = η 由表所列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数据中可以确定,满足Pm ≥Pr 条件的

电动机额定功率Pm 应取为3KW 计算及说明 结果 2、电动机转速的选择 根据已知条件由计算得知输送机滚筒的工作转速 m i n /68.43350 14.38.0100060100060r d v n w =???=?=π 额定功率相同的同类型电动机,可以有几种转速供选择,如三相异步电动 机就有四种常用的同步转速,即min /3000r 、min /1500r 、min /1000r 、 min /750r 。(电动机空载时才可能达到同步转速,负载时的转速都低于同步 转速)。电动机的转速高,极对数少(相应的电动机定子绕组的极对数为2、 4、6、8),尺寸和质量小,价格也便宜,但会使传动装置的传动比加大,结 构尺寸偏大,成本也会变高。若选用低转速的电动机则相反。一般来说,如 无特殊要求,通常选用同步转速为min /1500r 或min /1000r 的电动机。 选用同步转速为 min /1000r 的电动机,对应于额定功率Pm 为3KW 的电 动机型号应为Y132S-6型。有关技术算据及相应算得的总传动比为: 电动机型号:Y132S-6 额定功率:3KW 同步转速:1000r/min 满载转速:960r/min 总传动比:21.978 电动机中心高H=132mm ,轴伸出部分用于装联轴器段的直径和长度分别为 D=38mm 和E=80mm 。 四、传动比的分配 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 978.2168 .43960=== w m n n i 由传动系统方案,分配各级传动比 978.21522.598.321=?=?=齿带i i i 五、传动系统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传动装置从电动机到工作机有三轴,分别为Ⅰ、Ⅱ、Ⅲ、Ⅳ轴,传动系统各轴 的转速、功率和转矩计算如下: ①Ⅰ轴(电动机轴): m i n /9601r n n m == KW P P r 53.21==

《精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合肥工业大学 《精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指导教师:刘善林 设计人员: 08-测控三班20080090刘昊乐 08-测控三班20080091李建荣 08-测控三班20080092 金鑫 08-测控三班20080093 蒋婷婷 08-测控三班20080094 宋冰清 08-测控三班20080095 盖玉欢 08-测控三班20080096 杨杰

二级圆柱直齿轮减速器设计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二、传动方案的比较和拟定; 三、各级传动比的分配,计算各轴的转速、功率 和转矩; 四、电动机的选择; 五、齿轮的设计计算; 六、轴的设计计算; 七、滚动轴承的选择和计算; 八、联轴器的选择; 九、减速器的技术特性、润滑方式、润滑剂的择; 十、其他说明; 十一、参考文献

一、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课题 二级圆柱直齿轮减速器的设计 (二)技术指标 1、减速器输出功率1.95kw; 2、减速器输入轴转速960r/min; 3、总传动比i=10; 4、使用寿命10年,每年工作250天,每天工作8小时; 5、双向传动(传动无空回),载荷基本稳定,常温工作。 二、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拟定设计方案: 展开式

特点:输入输出轴不在同一方向,结构简单,非对称分布,轴向尺寸小,径向尺寸大。 三、各级传动比的分配,计算各轴的转速、功率和转矩 1、分配各级齿轮传动比 i i i )5.1~3.1()5.1~3.1(3212/=== 1.4*10 =3.74 i 2’3=2.67 2、计算各轴的转速、功率和转矩 (1)转速n n 1=n 3*i n 2=n 3* i 2’3 n 1=960r/min n 3=96r/min n 2=256.32r/min (2)功率p p g =p 3*ηr ηr ---一对轴承效率(0.97) p 3=p 2*ηr *ηs ηs ---低速级齿轮传动效率(0.97) p 2=p 1*ηr *ηf ηf ---高速级齿轮传动效率(0.97) p 1=p*ηc ηc ---联轴器效率(0.99) p---电机的输出功率 p g ---减速器输出功率(已知) ∵p g =1.95kw ∴p 3=2.01kw p 2=2.14kw p 1=2.27kw p=2.29kw (3)转矩T 及其分布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范本)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说明书 题目: 院(系):电子信息工程系 专业: 学生姓名: 组员: 学号:2009219754106 指导教师:邓小林 2013年12月28日

目录 作品内容简介 (2) 1 研制背景及意义 (3) 2 结构特点 (3) 2.1 绞碎机的结构 (5) 2.2 压榨机的结构 (5) 3 工作原理 (6) 4 性能参数 (7) 5 创新点 (8) 6 作品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8) 7 参考文献 (9) 附图: (10)

作品内容简介 作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家用辅助机器的绞碎机和压榨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市面上的绞碎机和压榨器往往只具有绞碎或者压榨的功能,针对上述不足,我们小组经过深入研究分析,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制作了一款同时具备绞碎和压榨功能的绞碎压榨机。 该机主要由螺杆、四叶刀和绞碎筒体组成绞碎系统实现绞碎功能。由双旋向螺杆、压榨活塞和压榨筒体组成的差动螺旋机构实现压榨功能。该机可同时实现绞碎和压榨功能,在具备上述功能的基础上,可根据需要,随时拆开,单独作为绞碎机和压榨机使用。 该机具有结构巧妙、拆装方便、使用方便简单、工作稳定可靠、效率高等特点。

1 研制背景及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开始更多地关心注重生活的质量,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许多不法生产商为了谋取暴利,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特别是假冒伪劣食品对人民的生命安全构成巨大的威胁更无法谈及高品质生活。例如:阴霾笼罩的食品市场中的劣质肉馅、含化学色素的合成果汁和化学物质合成的速冲豆浆等。这无疑是阻挡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巨大绊脚石。针对当前的实际情况,联系大赛“绿色、环保、创新”的主题,通过走进社会,深入到群众中,我们研究小组经过科学的调查研究,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决定设计一台家用绞碎压榨机器。 目前,市场上手动的绞碎和压榨机都是分离的。其中,大部分的绞碎机是针对中小企业或者作坊设计的,结构多为变螺距锥形螺杆与相应的锥筒配合,使用电动机带动实现绞碎功能,但是结构复杂不利于维修,体积大、功耗大不适合家庭使用。压榨机则多为在密闭的空间里通入压缩空气能实现高效率、大规模压榨,但是需要辅助的空气压缩机增大机器设备的体积、功耗大,噪声大不适宜小规模的家用压榨。我们的作品是针对家庭绞碎和压榨,实现全手动驱动而设计的两用家庭绞碎压榨机,具有体积小、噪声小、绿色环保等特点。 该机器不但能够为人们提供新鲜的肉馅,而且能够提供各种新鲜的果汁等。该机器不仅能够对水果、豆类、瓜类和肉类等进行单独压榨或者绞碎,而且能够对其进行先绞碎后压榨。它是把绞碎和压榨功能集为一体的机械产品,具有体积小、效率高、制造成本低、安全可靠和绿色环保等的特点。它适用于广大的普通家庭,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因此该产品具有较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2 结构特点 如图2-1所示是按1:1所绘制的绞碎压榨机三维模型,设计尺寸规格为304mm*476mm*245mm。图2-2为绞碎压榨机的分解图。绞碎压榨机由绞碎机构、压榨机构和机架三部分部分组成。绞碎机构与压榨机构间通过绞碎筒体右端盖14和连接螺母套筒15实现连接,机架11、17与机身8、20通过内六角螺钉连接。

机械设计综合课程设计

前言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大三阶段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旨在通过让学生设计齿轮减速器了解一般机械设计过程的概貌,是一门理论与工程并重的课程。 本次课程设计能够让学生深刻了解到机械设计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⑴机械设计是一门强调标准的学科,在设计每一个零件时首先必须考虑是否需要遵循某些标准。 ⑵机械设计是注重实际的学科,设计过程不是孤立的,而必须考虑实际使用中的易用性、维护性、运输环境等各种条件,有经验的设计人员区别普通设计者的特点就在于此。 ⑶机械设计工作要求设计人员有很好的耐心和缜密的思维,在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从而使设计产品各方面都符合使用需求。 通过本次设计,我们能掌握到一个设计者最基本的技能,学会如何书写标准的设计说明书,了解产品设计的每一个步骤,对我们侧重电学领域的学生来说,学习机械设计过程增强了我们的综合素质,开拓了学科的视野,对我们可靠性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机械设计让我们对更好得了解了产品情况,使我们能以整体的思维看待本专业的问题。

一、设计项目: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设计 二、运动简图: 1)电动机 2)V带传动 3)减速器(斜齿) 4)联轴器 5)带式运输机 三、运输机数据 运输带工作拉力1200 F N = 运输带工作速度 1.7/ = V m s 运输带滚筒直径270 = D mm (附:运输带绕过滚筒的损失用效率 计,效率η=0.97) 四、工作条件 1)设计用于带式运输机的传动装置 2)连续单向运转,载荷较平稳,空载启动,运输带速允许误差为5% 3)使用年限为10年,小批量生产,两班制工作 五、设计工作量 1)减速器装配图(0号图纸) 1 张 2)零件工作图(2号图纸) 2 张 3)设计说明书 1 份 (本任务书须与设计说明书一起装订成册一并交上)

冲压式蜂窝煤成型机机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题目:冲压式蜂窝煤成型机机构 目录 1、产品简介 (4) 2、工作原理 (4) 3、机器的运动方案的分析与选择 3.1、设计基本要求 (5) 3.2、原动机的选择 (5) 3.3、主传动运动方案分析 (6) 3.4、扫屑机构运动方案分析 (8) 4、机构系统的运动尺寸设计 4.1、传动机构的运动尺寸设计 (9) 4.2、主体机构的运动尺寸设计 (12) 4.3、扫煤机构的运动尺寸设计 (12) 4.4、工作盘转动机构的运动尺寸设计 (13) 5、主体机构运动线图 (13) 6、机器运动简图 (14) 7、自我感想 (16)

8、参考书目 (16) 1、产品简介 机械原理、机械设计课程是培养学生具有机械基础知识及机械创新能力的技术基础课。在机械类各专业中教学计划是主干课程。在培养合格机械工程设计人才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学习专业课程和从事机械产品设计的必备准备。 本设计题目是蜂窝煤成型机构,设计的最初想法来源于自己以往的亲身经历。以往的许多制造煤块的机构存在着许多避之不及的缺陷,即有些机构制造出的煤块不够敦实,放干后有一些裂纹;有些机构造出的煤块经常出现孔内坍塌现象;有些机构在工作是会出现许多不能及时清理的煤屑,造成工作环境的相对恶劣,等等。本设计的诞生不仅克服了许多造煤块机构难以克服的缺陷,还在机械传动的能耗以及电动机选择上做了优化,很大程度上做到了美化环境及节约有限能源。本设计考虑到各组成机构的可行性与合理性,选择了两种运动方案:一是机构拥有了带传动结构简单、传动平稳、具有过载保护作用,槽轮机构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等特性,二是有了齿轮传动结构紧密,寿命长,效率高等优点。本设计的许多地方牵涉到了机械传动以及齿轮传动的知识,进一步验证和细化了专业理论知识,是我们对本专业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另外,本机构安全、实用的思想设计而出,市场前景广阔,适用范围比较广泛,既可以用于大中型公司或企业批量生产,又可用于小型部门的连续生产,造出的煤块很大程度上的得到了市场和广大用户的肯定。 2、工作原理 利用带冲针6的冲头4往复运动,将位于工作盘2模孔中的混合料压实成型。冲针6刚性固结于冲头,用以穿孔。压板8以弹簧7与滑块1相连,通过弹簧压缩时所产生的弹簧力将型煤压实。为了提高生产率,将机器作成多工位的,把上料、成型、卸煤等工序集中在一台机器上连续完成。

现代机械制造课程设计手册

现代机械制造课程 设计手册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指南 目录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2) 2 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2) 2.1课程设计的内容 (2) 2.2课程设计的要求 (3) 3 课程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3) 3.1零件的分析与毛坯的选择 (4) 3.2工艺路线的拟定 (4) 3.3工序设计及工艺文件的填写 (6) 3.4夹具设计 (7) 3.5模具设计 (9)

3.6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13) 4 课程设计应交的作业及成绩评定 (14) 4.1应交作业 (14) 4.2成绩评定细则 (14) 5 课程设计中所使用的主要参考文献 (15)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本次课程设计,是在学完相关专业基础课程后,经过生产实习取得感性知识后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经过本课程设计,获得综合运用过去所学课程知识的基本能力,为以后做好毕业设计、走上工作岗位进行一次综合训练和准备。经过此次课程设计,希望达到以下目的: 1)经过机械设计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知识及其它有关先修课程,如机械制图、测量与公差配合、金属材料等相关知识的能力。 2)经过对某一特定机构的分析、设计,以及正确解决其工艺流程等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和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最终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课程设计过程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学会使用手册、查询相关材料,对运用设计资料(如手册、图册、技术标准、规范等)以及进行经验估算等机械设计方面的基本技能进行一次综合训练,提高技能水平。

2 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2.1课程设计的内容 学生根据设计任务分组进行设计,按照所给机构进行分析,确定各零部件设计方案、设计出其中的重要工序的专用夹具或模具,并绘制相应机械设计图。具体内容如下: 1)对机构进行结构分析,确定由哪些零件组成,并对各零件进行测绘; 2)明确零件在整个机构上的作用、零件的材质、要求,分析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完成总装配图及各零件的设计图。 3)拟定工艺方案,确定毛坯种类及制造方法。 4)拟定零件的模具加工或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重要工序中的一种专用夹具或模具,绘制装配图或大件零件图。 5)撰写设计说明书1份。一份完整的说明书一般包括以下一些项目: (1)目录。 (2)绪论或前言。 (3)对机构的整体分析,各零部件分析说明 (4)对零件的工艺分析,如关键表面的技术要求分析等。 (5)工艺设计,如毛坯选择与说明,工艺路线的确定,工序顺序的安排,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的选择等; (6)模具或夹具设计,如设计思想,夹具操作动作说明等。

《精密仪器设计(1)》课程教学大纲

《精密仪器设计(1)》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MI310 2、课程名称(中/英文):精密机械设计 Precision Machine Design 3、学时/学分:72学时,4学分 4、开课院(系)、教研室:电子信息及电气工程学院仪器系 5、先修课程:《互换性技术与测量》、《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 6、面向对象: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 7、教材、教学参考书: 教材名称: 《精密机械设计》庞振基、黄其圣等主编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1年7月 教学参考书: 《电子精密机械设计(第3版)》徐祥和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1986年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何雪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机械原理》郑文纬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高延新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2年《机械零件》郑志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 《理论力学》王崇斌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材料力学》沈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学教研组编著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年 《机械零件学习指南与课程设计》张绍甫徐锦康魏传儒编写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年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巩云鹏田万禄张祖立黄秋波编写东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席伟光杨光李波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二、课程性质和任务 《精密机械设计》是仪器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学习的与机械类有关的最后一门专业课,同时也是一门与仪器仪表相关的专业基础课。这门课程综合了《机械原理》、《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及《机械零件》等课程的知识,因此本门课程涉及知识面广、专业性强、授课难度大。 《精密机械设计》主要研究精密机械中常用机构和常用的零件和部件。是从机构分析、工作能力、精度和结构等诸方面来研究这些机构和零、部件,并介绍其工作原理、特点、应用范围、选型、材料、精度以及设计计算的一般原则和方法。本门课程涵盖的内容有常用工程材料和热处理方法、零件几何精度、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摩擦轮传动和带传动、齿轮传动、螺旋传动、轴、联轴器和离合器、支承、直线运动导轨、弹性元件、联接、仪器常用装置和机械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教学内容。这些教学内容涵盖了有关精密仪器设计所有的基础知识,可以为以后进一步的精密仪器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教学目的: 1、使用学生初步掌握常用机构的结构分析、运动分析、动力分析及其设计方 法; 2、使常用掌握常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特点、选型及其计算方法,培养学 习能运用所学基础理论知识,解决精密机械零、部件的设计问题; 3、培养学生具有设计精密机械传动和仪器机械结构的能力某些典型零、部件 的精度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4、使学生了解常用机构和零、部件的实验方法;初步具有某些零、部件的性 能测试和结构分析能力; 5、使学生了解材料与热处理、公差与配合方面的基本知识,并能在工程设计 中如何正确选用;

西南交通大学自动冲压机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西南交通大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设计题目:自动冲压送料机构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所在班级:指导老师:谢进 2013年06月

目录 1选题背景 (3) 1.1问题的提出 (3) 1.2研究现状 (3) 1.3设计的技术要求及指标 (3) 2机构选型 (4) 2.1设计方案的提出 (4) 2.2设计方案的确定 (6) 3尺度设计 (6) 3.1机构尺寸计算 (6) 4机构运动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机构的运动分析 (11) 5机构动力分析 (23) 5.1机构运动简图及尺寸标注 (23) 5.2机构关键构件静力分析 (24) 6机构仿真 (29) 6.1机构仿真包络图 (29) 6.2机构构件轨迹曲线 (32) 6.3机构装配图 (33) 7设计总结 (34) 8收获及体会 (34) 9致谢 (34)

1选题背景 1.1 问题的提出 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飞跃发展,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迫切需要各种各样质量优、性能好、效率高、能耗低、价格廉的机械产品。要使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关键之处是要设计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特别是机械产品。 冲压成形作为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制造技术,几乎渗透到国民经济的每一个部门。在许多发达国家从作为支柱产业之一的汽车制造业到农业机械、动力机械、建筑机械、化工机械、精密机械、仪器仪表、医疗器械、日用五金等等,直到航空航天、军事兵器各个门类,冲压制件都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冲压制件类型、工艺的复杂化以及人性化生产要求,手工送料的冲压加工生产由于存在着效率、速度、精度、安全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冲压生产的手工送料已逐步由自动送料机构所取代,从而进一步满足了冲压生产自动化,大幅度提高生产节拍、生产质量等的要求。 冲压生产自动化主要是指包括材料供给、制品及废料的排出、模具更换、冲床的调整与运转、冲压过程异常状况的监视等作业过程自动化,将这些技术应用到冲压生产流水线的相应环节从而实现冲压生产过程的自动化。自动送料机构作为冲压加工生产实现自动化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在一套模具上实现多工位冲压的根本保证,它的自动化程度高低,直接影响着冲压生产效率、生产节拍以及冲压生产整体自动 本次设计旨在设计一款薄壁零件的冲压机构及其相配合的送料机构 1.2 研究现状 本次设计的冲压送料机构属于普通压力机构,而普通压力机上的送料机构根据送料动力的不同可分为机械、液压、气动三大类,在冲压加工中以机械与气动二类应用较多。机械送料机构尽管调整相对困难且机构较大,但具有送料准确可靠、机构冲击与振动少、噪声低、稳定性好等优点,仍是目前冲压加工中最常用的自动送料方式。 送料机构的性能高低直接影响着生产线的推广应用,因此,针对冲压制件的工艺要求、生产的实际情况等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送料机构是十分必要的 1.3 设计的技术要求及指标 冲床的执行机构主要包括冲压机构和送料机构,冲头先以较大速度接近工件,然后以匀速进行拉延成型工作,接着冲头继续下行将工件压缩成型,最后快速返回。冲头退回以后,送料机构从侧面将坯料送至待加工位置,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设计要求 1.动力源是电动机,作转动;从动件(执行构件)为冲头,作往复直线运动,具有快速下沉、等速工作进给和快速返回的特性。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样板)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设计计算说明书 设计题目:带式输送机的减速器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二、传动方案拟定·································· 三、电机的选择···································· 四、传动比分配···································· 五、传动系统运动及动力参数计算······················· 六、减速器传动零件的计算···························· 七、轴及轴承装置设计································ 八、减速器箱体及其附件的设计······················· 九、减速器的润滑与密封方式的选择·················· 十、设计小结····························

一、设计任务书 1、设计任务: 设计带式输送机的传动系统,采用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和开式圆柱齿轮传动。 2、原始数据 输送带有效拉力 输送带工作速度 输送带滚筒直径 减速器设计寿命为5年 3、已知条件 两班制工作,空载启动,载荷平稳,常温下连续(单向)运转,工作环境多尘;三相交流电源,电压为380/220V。 二、传动方案拟定 1.电动机 2.联轴器 3.减速器 4.联轴器 5.开式齿轮 6.滚筒 7.输送带

传动方案如上图所示,带式输送由电动机驱动。电动机1通过联轴器2将动力传入减速器3再经联轴器4及开式齿轮5将动力传送至输送机滚筒6带动输送带7工作。 计算与说明 结果 三、电机的选择 1.电动机类型的选择 由已知条件可以算出工作机所需的有效功率 Kw Fv P w 64.41000 8 .058001000=?== 联轴器效率 滚动轴承传动效率 闭式齿轮传动效率 开式齿轮传动效率 输送机滚筒效率 传动系统总效率 总 工作机所需电机功率 总 由附表B-11确定,满足 条件的电动机额定功率P m = 7.5Kw 2.电动机转速的选择 输送机滚筒轴的工作转速 初选同步转速为 的电动机。 3.电动机型号的选择 根据工作条件两班制连续工作,单向运转,工作机 所需电动机功率计电动机同步转速等,选用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卧式封闭结构,型号为Y132M-4,其主要数据如下: w P w k 64.4= 电动机额定功率选为 7.5Kw 初选1440r/min 的电动机

机械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机械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范文一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我终于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做完了.在这次作业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困难,一遍又一遍的计算,一次又一次的设计方案修改这都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刚开始在机构设计时,由于对Matlab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编程掌握得还可以,不到半天就将所有需要使用的程序调试好了。可是我从不同的机架位置得出了不同的结果,令我非常苦恼.后来在钱老师的指导下,我找到了问题所在之处,将之解决了.同时我还对四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在传动系统的设计时,面对功率大,传动比也大的情况,我一时不知道到底该采用何种减速装置.最初我选用带传动和蜗杆齿轮减速器,经过计算,发现蜗轮尺寸过大,所以只能从头再来.这次我吸取了盲目计算的教训,在动笔之前,先征求了钱老师的意见,然后决定采用带传动和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也就是我的最终设计方案.至于画装配图和零件图,由于前期计算比较充分,整个过程用时不到一周,在此期间,我还得到了许多同学和老师的帮助.在此我要向他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整个作业过程中,我遇到的最大,最痛苦的事是最后的文档.一来自己没有电脑,用起来很不方便;最可恶的是在此期间,一种电脑病毒”Word杀手”四处泛滥,将我辛辛苦苦打了几天的文档全部毁了.那么多的公式,那么多文字就这样在片刻消失了,当时我真是痛苦得要命. 尽管这次作业的时间是漫长的,过程是曲折的,但我的收获还是很大的.不仅仅掌握了四连杆执行机构和带传动以及齿轮,蜗杆传动机构的设计步骤与方法;也不仅仅对制图有了更进一步的掌握;Matlab和Auto CAD ,Word这些仅仅是工具软件,熟练掌握也是必需的.对我来说,收获最大的是方法和能力.那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在整个过程中,我发现像我们这些学生最最缺少的是经验,没有感性的认识,空有理论知识,有些东西很可能与实际脱节.总体来说,我觉得做这种类型的作业对我们的帮助还是很大的,它需要我们将学过的相关知识都系统地联系起来,从中暴露出自身的不足,以待改进.有时候,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合众人智慧,我相信我们的作品会更完美! 范文二 接触机械原理这门课程一学期了,而这学期才是我真正感受到了一个学习机械的乐趣以及枯燥,被那些机械器件、机件组合而成的机器所吸引,尤其是汽车、机器人、航天飞机等机械技术所震撼,感慨机械工作者的伟大,。然而这种激动就在接近本学期结束之时,终于实现了,我们迎来了第一堂机械课程设计。 由于第一次做这样的事情,脱离老师的管束,和同学们分组探讨自动送料冲床的结构设计,把学了一学期的机械原理运用到实践中,心中另是一番滋味! 在设计之前,指导老师把设计过程中的所有要求与条件讲解清楚后,脑子里已经构思出机构的两部分,即送料机构和冲压机构,把每一部分分开设计,最后组合在一起不

自动送料冲床机构的课程设计方案

目录 一、设计题目…………………………………………… 二、自动送料机构的总体设计………………………… 2、1冲压机构方案初步设计………………………… 2、2送料机构方案初步设计………………………… 2、3整体机构运动方案的改进设计…………………… 三、各构件的运动尺寸的设计与计算………………… 四、工作循环图与齿轮的计算………………………… 五、滑块C的运动变化规律及曲线…………………… 六、电动机的功率、转速和驱动力矩及飞轮转动惯量的计算………………………………………………… 七、设计的总结和心得……………………………… 八、参考文献……………………………………………

一、设计题目 我们组此次的设计题目是:自动送料冲床机构方案设计。课题要求需要实现的功能是:送料和冲孔两个功能能够同时实现,以节约加工时间,提高效率。首先拿到课题,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把功能分解开来,运用所学机械原理的知识,分析实现每一个分功能所需要的最简机构。而我们分解后的功能就是两个:一为冲孔,二为送料。就依我们目前所学知识而言,实现这些功能就是要利用四杆机构和齿轮机构等这些基本机构,把它们协调到一起实现预期功能。 图4.1为某冲床机构运动方案示意图。该冲床用于在板料上冲制电动玩具中需要的薄齿轮。电动机通过V 带传动和齿轮传动(图中未画出)带动1'O A 转动,通过连杆'A C 带动滑块上下往复运动,实现冲制工艺。四杆机构12'O AB O 和齿轮机构实现自动送料。 针对图4.1所示的冲床机构运动方案,进行执行机构的综合与分析,并进行传动系统结构设计。 图4.1 冲床机构运动方案示意图 4.2 设计数据与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