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讲解共58页
种群生态学PPT精品文档
的个体可能呈随机、均匀和聚集分布等格局;在大尺度上,种群的个体则是聚积分布的。 均匀分布:S2/m=0(S2样方个体数的方差,m为样方个体的平均数 )—原因:种群内个体间的竞争。 随机分布:S2/m=1--原因:资源分布均匀,种群内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 聚集分布:S2/m>1--原因:资源分布不均匀;种子植物以母株为扩散中心;动物的社会行为使其结群。
§2 种群特征
种群的主要特征 种群的群体特征 种群动态是种群生态学研究的核心
种群主要特征
数量特征 种群参数变化是种群动态的重要体现。 空间特征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称为种群的内分布型(internal distribution pattern)。 遗传特征 种群具有一定的遗传组成,是一个基因库。
种群动态是种群生态学的核心问题
种群动态是种群数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动规律,涉及: 有多少(种群数量或密度)? 哪里多,哪里少(种群分布)? 怎样变动(数量变动和扩散迁移)? 为什么这样变动(种群调节)?
§3 种群的分布与多度
种群分布界限 种群分布格局 生物体大小与种群密度关系 稀有与灭绝 种群多度的估计
种群分布界限
自然环境限制物种的地理分布 气候 温度 降水 盐度 天然屏障
气候对三种袋鼠和一种虎甲分布的影响
A: Macrpus giganteus; B: M. fuliginosus; C:M. rufus; D: Cicindela longilabris
A
c
D
B
标准样地示意图生物体大小与种群密度关系体形与种群密度的关系--1
草食动物的种群平均密度随体型增加而降低
体形与种群密度的关系--2
种群精品PPT教学课件
群
2020/12/8
1
2020/12/8
可 可西里藏羚羊
2
2020/12/8
可 可西里藏羚羊
3
一:种群的概念
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物种繁殖的基本单位。
种群与个体相比,有哪些特征呢? 分子 细胞 个体 种群 ? ?
二:种群的特征
(一)种群密度:
出生
种群 数量
死亡
迁出 为什么我国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1)种群(人口)数量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决定的。
(2)我国人口众多,长期以来,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迁入和 迁出的数量很少,不足以影响我国人口的数量。
(3)随着生活水平、医疗水平的提高,人的平均寿命在增高,死
亡率在下降。
2020/12/8
11
感谢你的阅览
Thank you for reading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皆为可修改式文档,下载后,可根据读者的需求 作修改、删除以及打印,感谢各位小主的阅览和下载
日期:
演讲者:蒝味的薇笑巨蟹
(二)出生率和死亡率:出生率是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 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死亡率是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 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 密度的重要因素。(直接因素)
(三)年龄组成: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 目的比例。年龄组成对于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种群密度
种群的个体数量 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1)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在同样条件下差异很大。
20(20/122/)8 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4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学 Chapter 004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
种群的年龄结构既取决于种的遗传特性,同时也取决于具
体的环境条件,表现出对环境的适应关系。
表 4.1 东海大黄鱼的种群数量与年龄结构 年份 1957 1967 1977 资源生物 量 (万 t) 57.6 49.9 15.6 资源尾数 (亿尾) 14.96 13.28 3.78 年龄范围 1~14 95.2% 1~14 97.8% 1~14 99.7% 优势年龄组 2~8 79.6% 2~7 81.8% 1~4 96.9% 平均年 龄 5.5 4.5 2.7 产量 (万 t) 17.8 19.6 8.9
4.5
4.5 0 2 —
0.409
0.692 0.000 1.000 —
1.45
1.12 1.50 0.50 —
lx = nx /n0
dx = nx - nx+1
q x = d x / nx
计算平均期望寿命ex : nx+n+1 x 先计算每年龄期的平均存活数目: L = x
2
其次计算“个体年”的累积 数:
Tx =
L
x
x
最后计算:
Tx ex = nx
ex 表示某年龄阶段(x期)开始平均还可能活多少时间的估计值。
2、 静态生命表(static life table)
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作年龄分布的调查结果而编制,所以
又称为特定时间生命表 。
静态生命表 (特定时间生命表) 动态生命表 (特定年龄 生命表) 年
1、离散增长
2、连续增长(世代重叠)
N t=N t—1 λ =N0 λt 即: N t= N0ert
生态学课件第5章种群
种群调节的意义
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种群调节的应用
制定合理的资源利用和管理措施、保 护生物多样性等。
03
种间关系
竞争
竞争类型
竞争可以分为资源竞争和空间竞争,其中资源竞争是指物种之间为了食物、水分、栖息地 等资源而发生的竞争,空间竞争是指物种之间为了占据一定的空间而发生的竞争。
竞争结果
竞争结果通常会导致优势物种占据更多的资源,而劣势物种则会被排除或减少,从而影响 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02
种群动态
种群增长
种群增长类型
指数增长、பைடு நூலகம்辑增长、稳定状态增长等。
种群增长模型
Malthus模型、Logistic模型等。
影响种群增长的因素
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等。
种群增长的应用
预测种群数量变化、制定保护和管理措施等。
种群数量波动
种群数量波动的类型
周期性波动、随机性波动等。
种群数量波动的后果
种群特征
01 02
空间特征
种群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和分布格局。它们可能集中分布在一 个地区,也可能分散分布在不同的地区。种群的空间特征对于种群的生 存和繁衍具有重要意义。
数量特征
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 等。这些特征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数量变化和动态。
03
遗传特征
种群的遗传特征包括基因频率、基因多样性和等位基因频率等。这些特
征反映了种群的遗传变异和演化潜力。
种群数量
种群数量是指一定时间内,一定区域中同种生物个体的总数。它受到多种因素的 影响,如环境资源、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等。
《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精品课件
《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
教材的章节为《生态学原理》第四章第一节。
详细内容包括种群的定义、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动态、种群遗传与进化以及种群生态位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种群的概念,掌握种群的基本特征和功能。
2. 学会分析种群的数量动态变化,了解种群增长模型。
3. 掌握种群遗传与进化的基本原理,理解生态位的概念及其在生物群落中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种群动态分析、种群遗传与进化、生态位概念。
重点:种群的定义、数量特征、增长模型、遗传与进化、生态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模型。
2. 学具:笔记本、教材、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不同生物群落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种群在生物群落中的作用。
2. 知识讲解:(1)种群的定义与特征:介绍种群的概念,分析种群的基本特征。
(2)种群数量动态:讲解种群增长模型,分析不同增长模型的特点。
(3)种群遗传与进化:阐述种群遗传与进化的基本原理,举例说明。
(4)生态位:解释生态位的概念,探讨生态位在生物群落中的作用。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例题,讲解种群数量动态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4. 随堂练习: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2. 内容:(1)种群的定义与特征(2)种群数量动态(3)种群遗传与进化(4)生态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种群的定义及其在生物群落中的作用。
(2)分析种群数量动态的变化规律,并说明原因。
(3)阐述生态位的概念及其在生物群落中的作用。
2. 答案:(1)种群是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具有一定的时空分布特征,是生态学研究的基础。
(2)种群数量动态的变化规律受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等因素的影响。
(3)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生物群落中所占据的生态位空间,反映了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
环境生态学——生物种群与群落PPT教案
年龄 x
0 1 2 3 4 5 6 7 8 9
各年龄开始各年龄开始 各年龄死 各年龄
的存活数目 的存活率 亡个体数 死亡率 Lx
nx
lx
dx
qx
142
1.000
80 0.563 102
62
0.437
28 0.452 48
34
0.239
14 0.412 27
20
0.141
4.5 0.225 17.75
次级种群参数:
性比(sex ratio):种群中雄性个体与雌性个体的比例。 年龄分布(age distribution):有两个层次,个体年龄和构件年龄。 增长率:以某一起始年为基准的增长比率。
种群结构与性比 生命表
第14页/共182页
(1)种群结构与性比
种群的结构指年龄结构,通常用年龄锥体图表示。 年龄锥体图有三种形式(图3-2):
凹型: 幼年期死亡率高。
第29页/共182页
图4-6 存活曲线B型中各阶段死亡率差别较大时
第30页/共182页
运用数学模型进4行.2增.3 长种预群测的,增一长是模为型了简化,二 是寻找规律。
2.910.00源自0.4620.374
2.366
10
0.81
2.91
0.00
0.320
0.259
2.590
11
0.81
2.91
0.00
0.462
0.374
4.114
12
0.81
2.91
0.00
0
0
0
13
0.81
2.91 第25页0.0/共0 182页 0.578
0.468
初中科学精品课件: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1.(2022·宁波)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是典型的 海岸湿地生态系统,有藻类、芦苇、水草、 鱼、虾、水鸟等生物,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 物东方白鹳,它属于大型涉禽,嘴长而粗壮, 腿、脚甚长,如图所示。
(1)该湿地公园里所有东方白鹳是一个 种 群 (填“种群”或“群落”)。
(2)东方白鹳的形态结构特征是对湿地环境 的 适应 。
1.(2022·无锡)以下叙述中,可以称为生态系统 的是( B )
A.一个湖泊中的浮游生物和所有分解者 B.一个玻璃瓶中取自池塘的水、泥土和浮游 生物 C.一个池塘中的所有水蚤和分解者 D.一个鱼缸中的所有金鱼和水草
2.(2022·盐城)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四 种生物的食物关系。若该生态系统受到某重 金属的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积累该重金属 最多的生物是( A )
1.适应性:生物只有 适应 环境才能生存。
现存的各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这是长期 自然选
择 的结果。形态和结构与 功能 的适应
(如:小肠的结构);形态和结构与 生活方
式 (环境)的适应(如:枯叶蝶)。
2.几种典型适应的实例:如植物的向光性、仙人 掌的叶刺等是对单侧光和干旱等环境的适应;动 物的保护色、拟态等既有利于躲避敌害,又有利 于捕捉食物,使之更好地适应环境。 3.适应的相对性:适应的相对性表现在它是一种 暂时的现象,而不是永久性的。当环境条件出现 较大的变化时,适应就变成了不适应,有时还成 为有害的甚至致死的因素。
4.(2022·湖州)一个密闭的生态瓶,内含浮游藻 类、浮游动物、泥沙(有微生物)、水等,放置 在有光照的环境中。 (1)生态瓶中浮游藻类、浮游动物和微生物共 同组成了一个 群落 (填“种群”或“群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与动态
第四章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与动态第一节 种群的概念与种群统计学基本参数一、种群的概念 (一)种群的定义 物种在自然界的分布并不是均匀和连续的,而是形成几个多少被隔离的、相对独立 的群体。
所谓种群 (population) 就是指特定时间内栖息于特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集合群。
种群内部的个体可以自由交配繁衍后代,从而与其他地区的种群在形态上和生态特征上 彼此存在一定的差异。
种群是物种的普遍存在形式,或者说物种是以种群形式出现的而 不是以个体的形式出现。
从生态学观点看,种群不是许多同种个体一般的堆集,而是具有一定程度自我调节 机制的有机单元。
种群较之个体,已经是生命组织层次的一个新水平。
这种组织层次使 有机体在进化过程中能更充分地利用环境资源,对物种本身的生存与发展极为有利。
种群与个体的差别还表现在种群具有个体所没有的属性,这些属性包括出生率、死 亡率、年龄分布、性比、种内社群结构,等等。
当然,种群不能离开组成种群的个体, 个体与种群的关系是哲学上部分与整体关系的一种体现。
种群是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基本组成单元,每一种群在群落中处于一定地位,并 且与群落中的其他种群保持相互联系,共同执行生态系统的能量转化、物质循环和保持 稳态机制的功能。
另一方面,种群也是人类保护和利用自然生物资源的具体对象。
当今 由于人类过度开发和掠夺生物资源,很多重要的种群(甚至物种)已经消失了。
因此, 研究种群生态学(特别是种群的数量变动及其影响因素)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意义。
(二)自然种群基本特征 ①空间分布特征:种群有一定的分布范围(虽然很多种群的空间分布界限并不十分 固定) 在分布范围内有适于种群生存的各种环境资源条件。
, 分布中心条件最合适, 种群 密度也较高。
边缘地区环境资源条件和种群密度的波动则较大。
②数量特征:种群的数量都随时间而变动,并且有一定的数量变动规律。
在正常情 况下,每一种群变动都有一个基本范围,这是与各种群特有的出生率、死亡率、生长 率和年龄结构等生物学特性有关。
教学课件第四章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
2、连续增长(世代重叠)
N t=N t—1 λ =N0 λt → log10 N t =log10 N t—1 +t log10 λ
dN/dt=N log10 λ=rN(指数增长模型)
即:
N
=
t
N0ert
dN dt
= rN
指数生长 dN dt = rN
个体数(N) 趋于无限
时间( t)
图图4-4.65 种群指数生长曲线
2、 静态生命表(static life table)是根据某一特定时间, 对种群作年龄分布的调查结果而编制,所以又称为特定 时间生命表 。
1960
1961
1962
1
500
510
490
2
290
300
310
3
190
205
200
2.1 动态生命表和静态生命表的关系
静态生命表 (特定时间生命表)
动态生命表 (特定年龄
0.290
5
11
0.077
4.5
0.409
6
6.5
0.046
4.5
0.692
7
2
0.014
0
0.000
8
2
0.014
2
1.000
9
0
0
—
—
*对1959年固着的种群进行逐年观察,到1968年全部死亡。
生命期望 平均余年
ex
1.58 1.97 2.18 2.35 1.89 1.45 1.12 1.50 0.50 —
图4-8 种群增长型
(三)具时滞的种群增长模型
逻辑斯谛方程有一个隐含假设:负反馈立刻起效应种 群密度上升而引起种群增长率下降的这种自我调节能力往 往不是立即就起作用的,负反馈信息的传递和调节机制生 效都需要一段时间。这种时滞在高等动物(生活史越长, 时滞越明显)更为普遍,可相隔一代以上。 种群增长模型变为:
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群
3 目前的研究现状: 种群空间动态研究远不如种群数量动态那么深 入,主要原因是迁人和迁出过程的研究比较复 杂和困难,一些种群由于其分布缺乏明显的界 限造成边界难以划定,而且研究方法也有待进 一步完善。
一 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指数式增长 周限增长率: 指单位时间长度前后,每个雌体的平均增长倍 数。 如, =1.65/年,表示每年每个雌体平均以前一 年的1.65倍的速率增长,1.65包括原来的雌 体,实际上每年只是新增加0.65倍. 两者的关系: =er
2)、性比:雌雄个体的比例 ①决定于种的特点。 ②同一种类的不同种群性比也有不同。 ③在同一种群中性比也可能由于环境条件而变化。 ④是在环境条件变化下,保证有效繁殖率的一种 适应。
四 种群数量变动的生物学基础
出生率、死亡率、生命表和存活曲线
出生率:
任何生物产生新个体的能力。单位时间内出生的个体数同 生物总数之比
物种有多种机制维持所必需的种群密度。
繁殖速度的改变也常调节种群密度。 密度增大后常发生的个体迁移与扩散也是调节。 分泌代谢产物而影响个体的生长和发育,也是重要的密度调 节机制。 捕食者和寄生也严重影响着种群的密度
三 种群的性比和年龄结构
这取决于种的遗传特性和生活条件。
1) 三种年龄结构分别表示:增长种群、稳定种群、衰退种群
最大出生率:
指种群处于理想条件下(即无任何生态因子的限制作用, 生殖只受生理因素所限制)的出生率。
实际出生率(生态出生率):
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种群实际上的出生率。
★出生率的高低取决于:
A、性成熟的速度 B、每次产仔数目 C、每年繁殖次数 D、胚胎期、孵化期、繁殖年龄的长短。
死亡率: 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同生物总数之比。 ★最低死亡率: 是种群在最适的环境条件下,种群中的个体都是由于老年而死 亡,即动物都活到了生理寿命才死亡的。
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讲义
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知识点一种群1.种是生物分类等级的最小单位。
如桃树是生物的一个种,即一个物种。
2.种群:是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3.种群特征:有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等。
(1)生物种群密度是描述生物种群数量的一种方法,即在一定范围内生物个体的数量。
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地区,种群密度往往不相同。
生物个体数种群密度= 或体积单位面积雄性个体数(2)性别比例=雌性个体数(3)出生率指在单位时间内,平均每千个个体中的新个体数。
新个体数出生率=×1000‰种群个体总数(4)死亡率指在单位时间内,平均每千个个体中的死亡个体数。
死亡个体数死亡率=×1000‰种群个体总数(5)种群出生率>死亡率时,种群的数量增加;反之数量减少。
种群中各年龄组的死亡率和出生率相差很大。
所以种群动态变化与种群年龄结构关系极大。
知识点二群落生物群落:指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简称群落。
(1)一个区域内有一个群落。
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在群落中,植物起主导作用,动物、微生物随着植物的分布而分布。
(2)植物群落指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植物的总和;植被指覆盖在地球表面的植物群落。
(3)群落由多个种群组成。
有大有小,群落和种群的大小由区域性和人们观察与研究的需要而定。
【例】(2012·衢州)衢州市有许多风景名胜,下列自然景观属于生物群落的是()A.江山江郎山上的赤丹岩B.衢州烂柯山中所有松树C.开化古田山中所有生物D.龙游石窟中所有微生物【解析】本题考查生物群落的概念。
要理解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概念。
种群是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总和;群落是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的生物的总和;生态系统是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的生物和其生活环境的总和。
【例】(2011·衢州)稻—鸭—萍共作是一种新兴的农业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红萍(俗称满江红)适于阴暗的环境生存,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鸭粪肥田促进水稻生长。
图解科学—— 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ppt
无脊椎动物
返回
真菌(有核)
食用菌、霉菌、酵母菌
微 细菌(无核)
生
杆菌、球菌、螺旋菌
物
其他原核生
物和病毒
被子植物
会开花、有果实 种子有果皮包被
裸子植物
会开花、无果实 种子无果皮包被
种子有无 种 果皮包被 子
植 物
蕨类植物
有根茎叶分化
苔藓植物
有茎叶和假根
有无根茎叶 孢 子 植
物 藻类植物
猫头鹰
吃草籽鸟
吃虫鸟 蜘蛛
蛇 蟾蜍
⑴此食物网中的食物链
昆虫 草
有__5__条。
⑷蟾蜍和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关系既是_捕_食__,又是_竞__争_。
⑸吃虫鸟与蟾蜍之间的关系是_竞__争_。
⑹写出这个生态系统中获得能量最多的
一条食物链__草___吃__草__籽_鸟____猫__头_鹰__
四、育种与优生
因为骡子是不可育的 所以马和驴不
是同种生物 返回
被子植物
会开花、有果实 种子有果皮包被
裸子植物
会开花、无果实 种子无果皮包被
种子有无 种 果皮包被 子
植 物
蕨类植物
有根茎叶分化
苔藓植物
有茎叶和假根
有无根茎叶 孢 子 植
物 藻类植物
无根茎叶分化
植
有无种子
物
有 脊 椎 动 物
动 有无脊椎 物
哺乳:胎生哺乳 鸟类:卵生恒温 爬行:卵生体内 两栖:体外腮肺
种子有无 种 果皮包被 子
植 物
蕨类植物
有根茎叶分化
苔藓植物
有茎叶和假根
有无根茎叶 孢 子 植
物 藻类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