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与幸福课程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基
研四维四动教学模式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以阳光课堂之沃土育幸福学子之希望为打造和谐灵动、开放自主、健康绿色的阳光课堂,使学生体验到自身存在价值,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我校秉承“阳光教育”理念,构建了“四维四动”课堂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学习的愉悦感和幸福感,有效提高了教育教学的质量。
一、和谐课堂,双线生辉。
“四维”即创境、导疑、探悟、拓思;“四动”即心动、自动、互动、神动。
在课堂教学中,两条主线交互联动,和谐共振,螺旋上升,贯穿于教与学的始终。
“四动”以学生的学为主线,充分体现以生为本,以学为主。
采用定向自学、小组互学、交流展学、检测促学等形式,指导学生自学,促进有效交流,生成疑问、深入探讨、多维评价等,真正解放学习力,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四维”以教师的导为主线,充分体现智慧导学,以导促学。
采用学案导学、问题导议、教师导思、评价导成等形式,教师以学定教、以学定思,引导学生激活思维、开阔思路,使教学变难为易、通透开阔,以发展性和成长性的视角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以期实现学生信心提高和学力提升。
二、着力“四维”,实现“四动”。
“四动四维”课堂教学模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以创境心动、导疑自动、探悟互动、拓思神动四步为基本操作程序:创境心动:增强学生学习欲望和习惯,明确学生学习目标。
教师根据学情和知识本身的规律出发,创设相关问题情境,选择恰当的教学起点,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导疑自动:让学生真正自主学习、发现问题、独立探索。
教师适当指导调控,促使学生通过自学落实学习目标,提醒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质疑,教师不可随意中断学生的自学进程,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变“学会”为“会学”、“乐学”。
探悟互动:通过师生、生生、人机等多元互动,进行集体思维的“律动”,促使学生形成独立见解,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乐于思考和探究,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此过程主要包括六个环节:即确立学习小组、创设问题情境、设计问题、师生合作探究、小组成果交流、师生评价点拨。
办幸福学校: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办幸福学校: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作者:暂无来源:《教育家》 2017年第19期文│曾元忠“ 用教育家的情怀办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成长、成才、成人;让每一个老师都成熟、成功、成名。
”正是秉承着这样一份执着的教育理想,湖北省襄阳市实验中学的教育工作者以智慧与胆识追寻、实现着“办幸福学校,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美丽教育梦想。
环境育人—立德树人润无声教育的力量来自“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的唤醒和感召。
襄阳市实验中学—一所以“国学美德教育”为灵魂的学校,将国学经典融入学校环境建设,在无声中对学生进行国学美德教育的渗透。
校训“平等仁爱精进大成”,学校大门楹联“长征路上立德树人凝天地正气,百花园中含英咀华孕时代骄子”,金沙石上“惟吾德馨”四字、校门口的《实验中学赋》等等都昭示着学校立德树人的核心文化理念。
教室外悬挂着“仁义礼智信”等28 字经典国学图片,每个字都蕴含着一种美德思想,唤醒着国学意识。
学校50 米的国学文化长廊用形象的图片、凝练的文字,全面阐释了“温良谦恭让”等国学文化精髓内涵。
学校的每一栋楼、每一条路在这里都有一个蕴含国学深意的名字:明德楼、修德楼、弘德楼、若水路、聚贤公寓、兰蕙公寓,每一个富有内涵、大气的名字都在召唤着学生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校园处处弹响静态文化育人的音符。
科学管理—构建良性运行机制精细化的管理每周日下午,分管政教工作的校长召集政教处全体工作人员开会,总结上周工作,部署下周工作,提醒有关注意事项。
像这样一周一结的会议还有教务工作例会、班主任工作例会等。
这就是“周结”。
周结之后,是“日清”。
每天政教处、教务处将班主任工作、学生日常表现、教师工作情况等在小黑板上公示,并量化打分,用于每周小结和每月考核。
学校制定了《襄阳市实验中学教师月考核奖励办法》,设置了团体教学质量奖、团体师德师风奖、团体安全管理奖和团体班级管理奖等奖项。
学期末,召开年级组和处室主任述职考核大会,每个人对自己一个学期的工作作全面总结,接受全体老师的评价,从中评选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等。
[德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基] 为孩子的终身幸福奠基
《[德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基] 为孩子的终身幸福奠基》摘要:金陵中学着眼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基,着眼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精神成长,从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入手,注重课程目标的科学性、课程内容的适合性、课程实施的教育性、课程评价的导向性,课程内容及实施包括学科课程、选修课程、心理课程、班会课程、生命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成长指导课程,学生是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因此,相应的德育课程应该以人为本,在内容和形式上应该全面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一位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南京市金陵中学创建于1888年,现为江苏省重点中学、模范学校、国家级示范高中。
百年来,数万学子从金陵中学走出,以其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勇于创新而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其中成就卓著者有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建筑大师、中山陵设计者吕彦直,经济学家厉以宁、吴敬琏等,被誉为“英才摇篮”。
【创新点】学校一切工作均有育人之责任,各学科教学从目标预设到过程管理,无不潜隐及渗透德育因素。
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无疑是学生道德发展的基石,而教职员工的言传身教、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则是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
学科课程及隐性课程均应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渠道。
因此,系统地设计和开发校本德育课程以丰富学校课程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金陵中学着眼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基,着眼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精神成长,从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入手,注重课程目标的科学性、课程内容的适合性、课程实施的教育性、课程评价的导向性。
学校的德育课程纲要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设计思路、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及实施五部分内容。
课程基本原则是:(1)教育与管理并举。
教育注重启发,使知其所以然;管理注重实践,使行其所当然。
(2)他律与自律兼重。
他律注重外烁,使习惯成自然;自律注重内省,使知行合为一。
(3)预设与生成平衡。
预设关注目标,使课程系列化;生成关注实情,使实施动态化。
幸福教育 为每一名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
幸福教育为每一名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近年来幸福这一词汇被越来越多的人提起,幸福广东、幸福贵州、幸福抚顺······一连串的幸福透露出人们对幸福指数的渴望与期待。
的确,随着经济发展脚步的加快,人们对幸福的期待也越加强烈。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教育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首先要关注人的幸福,尤其应该关注学生的幸福。
作为教育场所的学校幸福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理解、感受、创造幸福的能力。
因为幸福是教育的真谛和归宿,教育就是为了实现学生健康幸福的人生。
费尔巴哈认为:“一切的追求,至少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对于幸福的追求。
”在我们中山区就有一所以幸福教育为根本教育目的的学校——大连市第三十五中学,在王东校长的带领下,学校积极构建和谐校园,营造幸福氛围,让每一名教师在工作的时候都能享受幸福,成为教育的传播者,让每一名的学生都能享受学习的快乐,成为幸福教育的体验者。
35中学这种以幸福教育作为对学生终极关怀的做法,符合人的本性,符合教育目的,符合社会的使命。
面对未来发展,全体35中学的教职工正为让学校成为学生幸福成长的温馨港湾,让教学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的和谐图景而不懈努力着。
——引言幸福的管理做幸福的引领者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教育竞争也在进一步的加强,人们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也更为迫切。
面对学校的现实条件,加快自身发展是各个学校需要思考和研究的。
如何在学校快速发展的同时,所实施的教育能让学生受益终生,是每一个教育管理者所思考的问题。
带着问题的思考,35中领导班子秉承“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的原则,将学校中教学、德育、教师素质提高等作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关注重点,以“幸福教育”为切入点,在事关学校发展的每项工作上用高度的责任感,以精雕细琢的态度,树立起特色立校的基本理念,将办学特色放在学校改革与发展的突出地位,使学校上升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走向内涵发展的快车道。
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学生的幸福人生,是每个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该共同关注和努力实现的目标。
所谓幸福人生,并非一味地追求物质财富与光鲜的外表,而是建立在健康、平衡、自信和有意义的基础上。
以下是我认为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一些重要方面。
健康是学生幸福人生的基石。
有一句话说得好:“健康是一切幸福的基础”。
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状态,这对于学习、成长和追求梦想都至关重要。
学校和家庭应该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良好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和适量的运动,帮助学生保持健康的身体和积极的心态。
平衡是学生幸福人生的保障。
学生处在个人、学业、家庭和社交等多个角色之间,承担着各种各样的责任和压力。
学校和家庭都应该提倡平衡的生活方式,鼓励学生合理安排时间,避免过度消耗精力,从而保持身心的平衡和健康。
自信是学生幸福人生的动力。
自信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是学生面对困难时坚持不懈的力量。
学校和家庭应该培养学生积极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鼓励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展现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充分发挥潜力。
也要给予他们适当的支持和赞扬,帮助他们建立更加稳定和持久的自信心。
有意义的经历是学生幸福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意义的经历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才能,并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造力。
学校和家庭应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和体验机会,如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艺术创作等,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和经验,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
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需要多方面的关注和努力。
家庭和学校都应该致力于保障学生的健康、平衡、自信和有意义的成长,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相信,只有学生能够拥有健康、平衡和有意义的人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追求自己的梦想,成为社会的有益之才。
这也是家庭和社会最终的幸福所在。
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基
爱, 珍惜生命 , 有 良好的行为 习惯 的基 具
础德性 的形 成 。比如在 学会做 人方 面 ,
范内化为 自身的需要。
3 多元评 价, . 张扬学生个性
我 们要 求 学生 在 不损 人 的基 础 上 合理 “ 己” 然后 “ 利 , 利人” 在珍惜生命 的生命 ;
教育方 面 , 结合小 学生 的生理 和心 理特
在逸 夫校 园 ,每月都有各种 星级评
比。例如 , 三月 的“ 文明星” 比 , 评 四月 的
园” 作为学校德育工作 的策 略。
1从 细微 处入 手 ,抓 学生的习惯养 .
成
“ 雷锋 ” 极分 子 评 比 , 学 积 五月 的“ 勤劳
星 ” 比, 评 十二 月的“ 孝敬星 ” 比, 等。 评 等 评价方式 的多元化 ,让学生 有了充分展
学生 的行 为品德 养成 源 自生活 , 并
生命激情 。例如每年的“ 三八 国际劳动妇 女节 ” 我校都会组织 开展 “ , 感恩母 爱” 主
题活动 , 学生亲手为 自己的母亲或女性长
生的 日常行 为着手 ,引导和培养他们具 有 良好 的行 为道 德修 养 ,是小学德育教 育 的重点 。我校 自建 校之 始 ,便确立 了
列。 第三, 在德育教育过程中 , 突出道德体 验, 通过生活体验理解社会道德要求 。学 校精心组织了一系列的教育实践活动 , 让 学生在活动中体验 , 在体验 中提高。德育
体验 的关键是把握教育的时机 , 每年的重
么做 ? 在家招待客人时要如何做等 。 通过 创设类似 的具体 的生活情境 ,让学生 在 潜移默化 中成长。
一
切入 点 , 积极开展养成教 育训 练活动 , 开 展 以“ 每周一训练 ” 每月一 主题” 结 与“ 相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为孩子的幸福成长奉献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孩子的幸福成长奉献中卫市沙坡头区常乐小学中卫市沙坡头区常乐小学奉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孩子的幸福成长奉献‛和‚让农村孩子受到优质的教育‛这一朴素的办学理念,坚持‚有思想、善思考、勤学习、敢创新‛的工作思路,在‚教师成就学校,教师成就学生‛的思想引领下,以人为本,围绕‚培养人、依靠人‛的工作目标,不断创新工作策略,加强学校的规范化管理、精细化管理和个性化管理,把教师发展与学校发展融为一体,继而促进了学生发展,为学校注入了‚活水‛,让师生变得博学、灵气、睿智,让校园变得诗意、高雅、灵动。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教育先进集体‛、全区‚安全示范校园‛、‚安全文明校园‛、‚双合格优秀(示范)家长学校‛、‚少先队红旗大队‛,中卫市教育系统年终综合考核、安全卫生、综合治理、文体竞赛等荣誉数十个,初步实现了‚让人人都享受一份爱,让人人都得到尊重,让人人都享有机会,让人人都有所追求,让人人都体验欢乐和成功‛这一工作目标。
德育育人学校无小事,处处皆育人。
该校紧扣时代特点,创新德育工作思路。
以活动为载体,开展了全新的德育教育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从细微的地方开展德育教育。
从说一句文明礼貌的话,捡起一张废纸、一个食品袋,扶起一名小同学等细节入手,通过国旗下的演讲、‚红领巾‛广播站、集会、橱窗、展板、黑板报、壁画、知识墙报、师生画展、温馨提示语等渗透德育教育;通过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上门家访等形式密切与家庭、社会的联系,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形成合力,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养成了学生良好的习惯,奠定了人生的基础,逐步形成健康的人格。
管理育人围绕办学思路,该校提出了加强精细化管理,突出重点抓实效,在创特色上做文章,不断创新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提高育人水平,全面促进学生发展,以凸现学校活力和人文气息。
领导班子成员坚持学习钻研,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人人既是管理者,又是贴近教师和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实践的直接参与者。
给学生良好的教育为学生一生幸福奠基
4、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习惯 (1)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与学习规律,关
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 学生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2)学校要大力宣传“会学习”学生的典型事迹, 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 (3)要加强心理咨询,力争全校各个年段均开设 心理健康教育课。 (4)教师要指导学生制定“学习活动计划安排 表”,让学生学会合理支配时间,着力指导学生 预习和复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特 别是读书的习惯。
2、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保证监督作用和教代会的民 主管理作用。重大事项和重要决策,必须在党组织 保证监督下交教代会讨论和通过,充分保证全体教 职工的合法权利。
3、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努力做到软件、硬 件建设并举。
(1)学校制定《教师手册》、《学生手册》,实 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
5、加强教学研究 (1)教学中要注意研究和实践智商与情商结合,
左脑与右脑整合,双手与大脑配合,科学与人文 融合,加大教科研和学习交流的力度,鼓励教师 建立教学案例;定期汇编教育教学信息资料,为 教师创新教育教学行为提供理论支撑。 (2)着力加强语文(文科)阅读课,外语视听课, 数学(理科)习题课,理化生实验课,文理科大 小综合、网络教学以及中、高考模式等的教学研 究。 6、重视体卫工作 做好学生的体育和卫生保健工作,培养学生终身 体育的意识和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 惯,使每一个学生身心都能得到健康发展。
(5)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通过校团委、学生会, 积极推进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增强学生自 治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6)学校实行全员聘用合同制。为提高教育教学 效益,必要时外聘兼职教师、高职低聘和低职高聘, 学生和家长不满意的教师实行校内转岗制和待聘制。
为孩子的幸福成长奠基
文/ 杨红梅
追求幸福 的人生是人的本质需要 , 而教育不仅仅要为学 生成就 一生的事业奠定学 问的根基 ,
更重要 的是要为每 一个人 的一 生幸福奠 定成长 的根基 。帮助 学生树立 正确 的幸福 观、 提高和培 养创建 幸福 的能力、 完善学 生人 格 , 是新 优质学校 开展教育 教学 、 为 学生的幸福人 生奠基 的重要
良好的情绪情感 、 培养学 生 自我实现 的能力上下工夫 。 其 次, 关注积极情 绪、 优 化人际关系和 发现 学生 的优势 能力是培 养幸福感的重要 内容 。积极
心理学指 出, 实现幸福人 生应 具有五个元 素: 有积 极 的情绪 , 要投 入 , 有 良好 的人 际关系 , 做 的事
要有意义和 目的, 有成就 感。每个元素都是 可 以通过一定 的途径和 方法加 以培养 的, 尤其是积极
力。 再者 , 父母 、 教 师是培养学生幸福感 的重 要他人 。重要他人 是指在个体社会化 以及心理人格 形成过 程 中具有 重要影 响的重 要人物 。在小学 阶段, 家长和 教师是对 学生心理 发展与人格成长
产生重要影 响的人物 。家长和教师对学 生的态度、 评价都影 响学生的 自我评价 , 从而影 响学生的 自我认 识 以及相应 的行为表现 。陈鹤琴 小学将 教师、 家长 联合起来 , 培 养智慧型班 主任 、 个性化 学科辅导教师 、 开展爱心家长 沙龙, 使家长和教师对 学生产 生正面影 响。 最 后, 培养学 生健全人格 是幸福感 培养 的重 要核心 , 也是教育 的 目标 。研究 表明 , 人格 是影
了“ 心理弹性 ” 课程和 “ 情绪养成 ” 课程 , 前 者关注学生个体在应对 压力 、 挫折和创伤等 消极生活 事件时 的认 知解释、 情绪调节 、 问题解 决的能力 , 后者 关注 学生个体在成长过程 中的对 自我、 他人
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幸福,是每个人都渴望拥有的情感状态。
而对于学生来说,幸福不仅仅是一种情感状态,更是一种人生追求、一种个人价值的实现。
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呢?这需要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内的多方共同努力,共同为学生打下幸福人生的基石。
家庭是学生幸福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父母是孩子成长道路上最亲密的伙伴和引路人。
在家庭中,父母应该充分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给予孩子充分的爱、关怀和支持。
这并不意味着放任孩子,而是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教育,要让孩子在家庭中感受到温暖和幸福。
家庭关系的和睦与稳定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父母间的互相尊重和理解,是为孩子奠定幸福人生基础的前提。
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品格和价值观,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孩子具备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挑战。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要为孩子奠定幸福人生的基础。
学校教育也是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关键环节。
学校不仅是为学生提供知识和技能的场所,更是培养学生综合发展的平台。
在学校教育中,老师应该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素质。
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关心和帮助。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要把品德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通过学校文化建设,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去发展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爱好。
学校教育应该是以学生为本,全面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社会环境也是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重要条件。
社会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大舞台,各种社会资源和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深远。
社会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机会。
一方面,社会应该注重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让学生在一个积极健康的社会环境中成长。
隐形的翅膀——为孩子的终身幸福奠基
性, 身心健 康 . 乐地 学 习和生 活 , 持续发 展打 好 快 为
基础 ”0 2年 . 20 在继 承发扬北 大附小 先进的教育 理 念 和光 荣 传统 的基 础 上 . 紧跟 北 京 大学 “ 设 世 界 建
一
流 名 校 ” 发 展 目标 . 立 了 我 校 “ 内 领 先 . 的 确 国 世
世纪 8 0年代初 期 , 附小 就提 出“ 育不仅 是 为了学 教
生 的今 天 , 是 为 了学 生 的 明 天 ” 办 学 理 念 0年 更 的 9
代, 又把 附小 的办学 思想 总 结 为 “ 面贯 彻 党 的教 全 育方 针 , 力求 通 过 民主 和谐 的学 校 管理 、 自主探 究 的课 堂 教学 、 富 多彩 的课 余 活动 、 丰 以美 育人 的校
的 目标 。
二、 宽松民主的管理机制——幸福教育的保障
我 校 长 期 坚 持 以 人 为 本 的 管 理 理 念 . 幸 福 教 将
北大 的风 气 , 一贯 秉 承北 大兼 容 并包 的学 术 理念 .
育融 人 管 理 机 制 之 中 . 实行 以 “ 和 ” 契机 的宽 人 为 松、 民主 、 和谐 的管理模 式 。建立有效 的 民主管理平 台 . 学 校 的意 志变 为 教职 工 的 自觉行 为 . 教 职 将 将 工 的管理 智慧 、 发展 愿望 和合理 的心 理需求 上 升为 学 校 的管 理策 略 . 而形 成全 校 凝 心 聚力 、 谋 发 从 共 展 的 良好氛 围
2努 力激 活和优 化 内部管理体 制 .
学 校 以慎 重 的 态度 对 教 职 工 队伍 进 行 了 优化
重组, 实行全 员聘 任合 同制 。教 师 的转 岗 、 聘 . 解 学
“幸福课程”:立足学生终身发展——《幸福课程》体系构建
“幸福课程”:立足学生终身发展——《幸福课程》体系构建发布时间:2022-11-09T09:11:15.307Z 来源:《素质教育》2022年9月总第427期作者:王立英[导读] 课程建设的整合革新、创新优化,对于一个学校实现优质发展、高位发展意义非凡,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课程建设的意义不仅在于对课程目标、课程结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方面的生成建构,促进课堂的更高效,更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生命成长,推动学校发展目标、办学理念的不断完善,促进学校教育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王立英天津市宁河区造甲城镇造甲城小学301508课程建设的整合革新、创新优化,对于一个学校实现优质发展、高位发展意义非凡,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课程建设的意义不仅在于对课程目标、课程结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方面的生成建构,促进课堂的更高效,更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生命成长,推动学校发展目标、办学理念的不断完善,促进学校教育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造甲城小学《幸福课程》构建体系,包括幸福争创、幸福课程、幸福奖台、幸福表彰四个环节。
幸福教育课程体系,本着四个延伸为构建基础即: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特色课程社团化、社团课程生活化为构建基础,建立了以国家课程为主体的基础课程和以社团为主体的特色课程,在“善待每一位学生,让生命由此绽放”办学宗旨的引领下,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建设,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个性载体,为幸福争创和幸福奖台提供更多激励平台。
一、幸福课程基本划分:基础、特色1.基础课程。
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德育课程、人文课程、体健课程、审美课程、思维课程。
德育课程:国旗下讲话每周都有一次符合时事内容的讲话内容;社会实践等。
人文课程:每天晨读、午写、经典诵读、课内共读、亲子阅读绘、低年级绘本阅读分享会、中高年级整本精读分享会、作家讲坛等。
体健课程:安全疏散、防震及消防演练等;足球、乒乓球、篮球及幸福大课间活动等活动。
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基
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基作者:韦武平来源:《广西教育·A版》2010年第05期什么是真正的教育?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和思考,我认为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打基础,是奠基,是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是为学生拥有一个幸福人生奠基。
南宁市逸夫小学(以下简称逸夫小学)是一所成长型的学校,作为学校的“领跑人”,在工作中我努力实践“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基”的办学思想和管理理念,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和幸福人生搭桥铺路。
一、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中奠基学生成功的人生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青少年时期的教育,影响着人一生的成长与发展。
从学生的日常行为着手,引导和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行为道德修养,是小学德育教育的重点。
我校自建校之始,便确立了“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做事”的校训,以学生的养成教育为切入点,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素养,得到了学生家长及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肯定。
如何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和发展是我一直思考的重点。
于是,我以“抓养成教育,促全面发展”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确定了“以养成教育为基点,确认主体地位;以实践为基础,引领自我教育;以理解为纽带,实现人格感悟;以评价为手段。
张扬学生个性;以学校为核心,创造精神家园”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策略。
1.从细微处入手,抓学生的习惯养成小学生具有求知欲旺、可塑性大、模仿性强的特点,是形成良好行为和品德的最佳时期。
我校从细微处人手,一是通过狠抓日常训练,促进养成教育的经常化。
例如,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切入点,积极开展养成教育训练活动,开展以“每周一训练”与“每月一主题”相结合的活动形式,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指导。
特别是卫生习惯、文明礼貌等日常行为习惯的训练,通过常规训练,反复抓,抓反复,常抓不懈,直至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二是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例如,在校园里遇到师长时应该怎么做?在家招待客人时要如何做等。
通过创设类似的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成长。
观看《为孩子快乐童年和幸福人生奠基》心得体会:让爱洒满阳光
观看《为孩子快乐童年和幸福(xìngfú)人生奠基》心得体会:让爱洒满阳光观看《为孩子(hái zi)快乐童年和幸福人生奠基》心得体会:让爱洒满阳光2022年6月4日晚上,我们全体教师按照教体局的统一安排,在家观看了武际金老师的讲座《为孩子快乐童年和幸福人生奠基》,收益匪浅,感触颇多。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理解日益全面和深入,对身体健康之外的心理健康也越趋重视。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已被纳入(nàrù)正式的学校教育中,为孩子的健康,顺利成长奠定良好根底(gēndǐ)。
对此我谈一下(yīxià)我的浅显认识。
一、给孩子幸福的童年当下,无论是家庭还是教师都在困惑:为什么孩子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得到的宠爱越来越多,快乐却越来越少为什么孩子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而求知欲越来越少为什么孩子的分数越来越高,创造力却越来越弱太多的为什么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者深思。
在全社会都在喊素质教育、都在努力践行以人为本的今天,我们的工作方向应该着眼于孩子真正需要什么,孩子的幸福原点在哪里。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生活在丰衣足食的年代,如果我们再用《孔融让梨》的故事教育他们尊大爱小,他们会想把大梨小梨连同苹果一起全让,是因为他们对这些东西是不屑的。
显然,用这样古老的小故事说明大道理的方式已不能很好的满足对新时期孩子的教育。
他们有着天生的孤独感,背负着所有亲人给予的希望与爱所带来的沉重的情感负担,以及空前的学习压力与个性化需求的束缚。
如此这般,孩子们实在难言幸福!为此,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要了解孩子们的成长需求,要克服成年人的思维定势去看待孩子。
孩子有自己的世界观,我们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要减少孩子身上的种种束缚,给他们创造美好、有趣、健康、活泼的成长环境,使他们自由的呼吸、快乐的生活。
教育在遵循自然、顺应儿童天性的同时,有要促进儿童心智的健康成长,教师要善于创造生活化情境,让儿童享受学习的快乐,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孩子内在的积竭力量,包括自尊、自信和自我接纳。
为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基
为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基——无棣县水湾镇中心小学周末教育行动探索无棣县水湾镇小学,始建于1986年,全镇小学现有学生2800名,教职工208名,学历达标率100%,是一所有着良好社会声誉的乡镇特色化学校。
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发展战略,以“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为办学宗旨,确立了“为学生生命成长奠基,为教师终身成长铺路”的办学理念。
学校始终把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以强化教学过程的精细化管理为突破口,努力营造一个“设施先进、管理科学、师资优良、团结进取”的人文环境,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促进全体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从全面化逐步走向深入化阶段,如何加速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进程,提升教师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能力和教学教研水平,促进新课程的深入实施,已是各校刻不容缓的事情。
我校从实际出发,结合师资的现状,从日常工作中查摆问题,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新课程的顺利开展,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回朔:困惑中的思索,探索中的突破学校对新课程实施的每一次思考与探索总是追随着教育形势的每一次变化与改革。
2007年学校全面实行五天工作制,“把健康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的素质教育主题鲜明地摆在了每一位教育者面前。
作为一所农村小学,怎样保证孩子们真正的健康发展,怎样让孩子们的综合能力有更广阔的锻炼和提高,新的作息时间给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学校教育要向家庭教育延伸,让社会资源补充学校教育,构建开放、多元、立体的课程体系,真正搭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学生保障教育”立交桥。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之后,被县教育局誉为“5+2”教育模式的“利用大周末,建立大课堂”的新蓝图出现在水湾中心小学全体师生的面前。
在校5天,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强化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自制自理能力;周末2天,开展“读书+实践”教育行动,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教育资源,丰富学生的周末生活,提升学生的生活品质和实践能力。
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每个学生都希望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但要想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在学生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文将从学习、兴趣培养和心理健康等方面探讨如何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第一,学习是学生幸福人生的基石。
学生时期是知识最容易吸收的阶段,培养好学习习惯对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学生应该注重课堂学习,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并在学习中发扬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第二,兴趣培养是学生幸福人生的源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和发展这些兴趣对个人的全面发展非常重要。
学生应该广泛涉猎各种领域,通过参加社团活动、课外辅导班等途径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家庭和学校也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和空间,鼓励他们去发现自己的潜力和特长。
兴趣培养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还可以开阔他们的思维和视野。
心理健康是学生幸福人生的保障。
学生时期,面临的考试压力、人际关系等问题可能会对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会适应各种困难和挫折。
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推行心理咨询服务,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帮助。
家长也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关爱和支持,给予他们必要的关注与理解。
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家庭是学生发展的起点,家长要做好榜样,给予孩子正确的教育观和人生观。
社会也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成长空间。
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通过良好的学习、兴趣培养和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可以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幸福人生。
希望每个学生都能从学生时期开始,追求真正的幸福与成功。
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终生的幸福奠基
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终生的幸福奠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未来人才素质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学校要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一方面,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
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有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而且需要有人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
另一方面,对中小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学校校长、教师、家长要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要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这项教育工作。
更重要的是,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学生。
只有让每位教师都担当起学生心理保健师的重任,才能真正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培育出学生的健康心理,塑造出学生的健全人格。
基于上述理念,学校以相关文件精神为指导,结合学校实际,坚持以“关注师生心理,促进共同发展,构建和谐校园”为宗旨,以“培养‘全面发展,个性张扬,富于创新’的学生”为目标,以“为学生一生的健康发展和幸福奠定坚实的基础”为理念,努力发展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打造出了在全市全省都享有一定声誉的心理教育特色品牌。
学校被评为湖南省长沙市心理学示范学校,连续四年被评为湖南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心理辅导团队被评为“长沙市青年文明号”。
本人也成长为心理学高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湖南省心理学国培专家、湖南师大心理学校外硕士导师、湖南科技大学应用心理学实践型硕士导师等,编著出版《中小学教师心理修养》等多部著作。
我们主要通过结合多种举措共同推进师生心理健康发展。
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
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汇报人:2023-12-26•引言•教育理念•教育环境目录•教育方法•教育评价•教师素质•学生心理健康01引言0102主题的提在这种背景下,提出了“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这一主题,强调教育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情感体验和个人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变革,教育目标逐渐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幸福感。
通过教育改革和实践,使学生在学校生活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其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适应未来的能力。
目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和幸福感,为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意义目的和意义02教育理念教育应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综合素养的人才。
综合素养跨学科学习社会参与鼓励学生跨越学科界限,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培养其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030201全面发展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性格、兴趣和能力,教育应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尊重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计个性化的课程和学习计划,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能。
个性化课程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表现和发展,鼓励学生发挥特长和优势。
多元化评价个性化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创新思维教育应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尝试,培养其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实践与探索为学生提供实践和探索的机会,引导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其创新实践能力。
创新环境营造建立宽松、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03教育环境营造和谐、温暖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发展和心理健康。
家庭氛围家长应关注孩子的成长,提供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和习惯。
家庭教育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加强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终生的幸福奠基
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终生的幸福奠基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为目的,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心理上得到发展、促进学生获得健康、快乐的人格和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生终身幸福的重要奠基石。
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能力。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会面临各种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挑战,这些挑战会影响到他们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知自己,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并学会有效的情绪管理技巧,从而更好地面对挑战和压力,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愉悦。
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是学生终身受用的技能,对于其未来的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
人际交往和沟通是社交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人际关系的原理和技巧,学会有效的沟通方式和交往技巧,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这不仅对于学生的学业和职业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更对于其将来的婚姻家庭生活和社会交往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心理韧性和抗挫能力。
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挫折和困难,而如何面对这些挫折和困难,决定着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通过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并培养自己的心理韧性和抗挫能力,学会积极应对困难,从而更好地战胜困难,迎接未来的挑战。
这对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和未来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
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是衡量一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而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和幸福观,培养良好的生活态度和心理素质,从而更好地享受生活,体验幸福。
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不仅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更会对其未来的发展和人生观产生深远的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预防和减少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为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基
为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基在呼唤和张扬人文、人本、人性的今天,我们对孩子的教育,绝不能只看分数,而轻视对品德和能力的培养,每个孩子都是一块未曾雕琢的璞玉,他们良好的品格的形成需要老师的教诲,更需要家庭的正确引导和熏陶。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对孩子人格的教育,因为父母对孩子最终目的是培养孩子成“人”。
明朝理学家王守仁的核心思想是“致良知”。
他解释说:“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
”由此推断,良知是人先天固有的善性,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
奉行王阳明“心学”的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也是说学做正直的人。
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
家庭教育首先应尊重孩子,与孩子建立平等、融洽的关系。
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在一个和谐、舒适、温暖、平等的家庭里,父母关系好,彼此尊重,真诚相待,关爱他人,孩子也会助人为乐,团结友善。
现在的独生子女只知受人爱,不知爱人。
作为孩子启蒙老师的我们责任重大,首先要培养孩子爱他人,爱是人间最伟大的一种道德,爱心是人类最美好的一种情操,爱心是最美基础,也是美德最直接的表现。
二、健康的心理有利于塑造孩子完善的人格心理健康是指精神、活动正常心理素质好。
大多与遗传(基因)相关。
既能过着平平淡淡的日子,也能经受各种事件的发生。
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产、生活上能与其他人保持较好的沟通或配合。
心理健康的孩子不会产生精神方面的疾病,能够客观看待生活和学习,他们的认识几乎不受悲观情绪和主观意愿的影响。
我的女儿从小胆小,说话都是羞答答的,更怕见陌生人。
我就常常带她出去旅游,在陌生人面前让她唱歌、背诗,渐渐地她不再害怕了,有时家里来人,她主动唱歌或讲故事。
每天下午吃完饭,我和女儿就在小区小路上打半小时羽毛球或兵乓球,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消除紧张和疲劳,提高对紧张情绪的心理承受能力,增进意志力;在饮食上我也非常注意营养的合理搭配,从不让她暴饮暴食或吃街边垃圾食品;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当她偶尔没考好或和同学发生矛盾时,我都会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与幸福课程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基编者按:健康与幸福是一对孪生兄弟。
幸福。
是一个古老而又恒新的主题,是人们无限的憧憬和追求。
健康也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因为健康是一切的根本,没有了个体的身体健康,一切无从谈起,幸福也就失去了根基。
为了实现让闵行的孩子健康与幸福的目标,闵行教育局从2012-2013 学年开始在部分学校试用《健康与幸福》教材,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能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拼搏,实现心中梦想。
不仅如此,教师也在授课过程中受益匪浅。
因此,本刊特别策划“闵行区健康与幸福教育的实践探索”专题,对闵行区教育局局长进行了专访,还邀请了一线教研员、学校撰文阐述,以让更多的教育者借鉴和参考。
1. 当初您是如何发现《健康与幸福》这套教材的?这套教材给您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为什么会引入闵行的中小学校课堂中?王浩:很偶然的一次机缘,我在书店发现了这套读物,它刚刚问世,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它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的题目――“健康与幸福” ,很吸引我。
首页“致中国读者”、“译校者寄语”的一席话,跟我的思想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的确,“没有什么知识会比健康的知识更重要了,因为如果没有健康知识,那任何的人生目标都将无法顺利实现”。
2012 年3 月,我委托区教育学院组织专家充分调研。
调研得出的结论是:绝大多数校长们认为,这门课所体现的教育思想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目标不谋而合。
到目前为上,我们有35 所中小学,300 多位教师,上万名学生、家长及社区人员正在进行持续的探索和实践。
我之所以想把这门课程引入闵行的中小学课堂中,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一是基于教育任务。
十八大明确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2014 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在进一步诠释“立德树人” 内涵的同时,提出了通过构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细化育人目标,推进并深化我国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应当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二是基于教育责任。
作为基础教育工作管理者,我有责任引领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当下学生的生存现状、健康素养,有义务帮助学生解决他们生存、发展、交往等方面的各种问题,使其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公民。
可以相信,健康素养作为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必将成为我国中小学校课程的核心内容。
对中小学进行健康素养教育,必将成为我国中小学校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三是基于教育观念。
这是一门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课程,教材的“十项生活技能”为每一个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基,它充分诠释了“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幸福生活”的理念,回答了《纲要》中最核心的主题词——为每一个孩子终身发展奠基,符合闵行的长远教育愿景。
它是我们设计的“一体两翼”的教育改革发展路径的重要载体,即以国际理解教育为“体”,以推进国际教育本土化和本土教育国际化为“两翼”。
四是基于课程文化。
我认为,在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借鉴和引入国际课程必将常态化,引入国际课程不是替代本土课程,而是用其先进思想和成功经验优化并完善本土课程,并在与本土课程融合中形成有价值的课程文化。
要让课程惠及更多的学生需要和家长需求,实现教育公平。
这样的课程超越了文化标识,彰显了中外教育的共同追求。
五是基于课程价值。
它引导我们关注今天需要怎样的课程。
其一,它重新定义了课程的价值一一以学习者为中心。
学生是课程的重要资源。
其二,它重新定义了课程的内容一一关注学生的情绪和心智,关注有意义的学习经历。
尝试不同的学习方式,如探索、创造、合作、游戏等。
其三,它重新定义了教师的教学过程的专业发展,表现在学会选择,学会包容,学会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学会尊重个性。
六是基于内容价值。
整套教材中,每个年级主题基本相似,包括5个单元10 个模块,但内容循序渐进。
它关注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人本身,是人的健康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它引导学生掌握生活技能,回归真实生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4 报告提到:当今有2 亿青少年不具备生活和就业的基本技能。
这套教材在这些方面多有强调,如性格养成、健康职业、问题解决技能、沟通技能,等等。
七是基于实施价值。
它创造了一种新的体验式学习方式。
体验才是改变学习方式的关键。
这门课程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健康幸福必须从生活的过程、学习的过程中去体会和体验。
这门课程给我们带来了创造学习方式的条件和可能,它创造了师生共同成长的新型的教学关系。
总之,基于学生成长中的问题解决,为其可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基于对差异性、多样性的尊重,使其养成健康、负责的生活方式;基于对全球价值观的培养,使其成为有尊严的国际公民。
这样的国际课程,值得我们把它做好,以满足广大师生和家长对教育的需求。
2. 在《健康与幸福》国际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王浩:由于《健康和幸福》是美国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与之相匹配的课程资源开发问题。
这套学生教材背后有大量的课程和教学资源,如教学大纲指南、教师用书、教师资源包、家校联系册、学生活动指南、配套读物、多媒体资料(教师关盘CD 、学生版本CD 音频、幻灯片、考试评价套装CD )等。
资源内容都是英语原版,美国市面上都很难购到,翻译需要时间和人力,还有版权等问题。
二是课程文化及课程能力问题。
健康与幸福课程是一门解决学生成长问题的综合性生活课程,其目标指向是“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幸福生活” 。
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是以分科为主导,以语文、数学、外语为主学科,缺乏综合性,尤其是生活性课程严重缺乏。
校长、教师习惯了课程执行者的角色,独立开发课程、创生发展课程的能力有待提高,学校对课程统整的能力参差不齐。
三是教材内容的选择与适切性问题。
课程所传授的基本概念、科学知识、生活技能应该是没有国界的。
但我们也意识到美国学生和中国学生之间存在某些行为和生活方式上的差异,所以需要我们选择、甄别、取舍。
此外,由于国情不同,教材中的案例也有适切性问题,比如,男女间约会及“性”的问题等。
四是教学时空利用和保障问题。
两年来,尽管我们充分利用教学时空,为师生搭建平台,比如,与“快乐半日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与《品德与社会》等学科相整合,与专题教育、拓展课、探究课、家庭教育相融合,但还是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
所以如何保证教材中涉及到的课外实践和主题活动的落实,如何有效利用和充分保障教学时空是个瓶颈问题。
五是对该课程的评价问题。
由于该课程的教学形式非常丰富,对学生的评价方式维度很多,我们该如何更好地评价该课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如何通过必要的前测、中测和后测了解课程对学生行为和态度的影响?如何倾听教材使用者(教师)、教材消费者(学生)以及家长的想法和意见?这些都要思考。
3. 《健康与幸福》国际课程的实施效果如何?为什么要请专业测评机构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王浩:这门课程在闵行的引入实施,社会各界从开始就表现出极大的关注。
2012 年5 月11日,上海东方网以“引进美国《健康与幸福》国际课程,闵行区推进区域教育国际化”为题,对当时筹划中的项目进行了报道。
接下来,《上海新闻晨报》、《上海新闻早报》连续跟踪报道。
2013 年11 月27 日、29 日,《中国教育报》以“为什么这里的孩子们变得快乐起来”为题目用了两版刊登了我们探索的足迹。
2013 年7 月,我们教师的研究成果由浙江教育出版社以《为了孩子一生的幸福一一健康与幸福课程建设文集》为题出版。
2014 年4 月,我们把《健康与幸福》课程作为闵行区重点项目推荐到上海教育博览会国际化展上,在评比中获得两项第一的好成绩。
2014 年7月,召开了区“ 《健康与幸福》智慧传递”,面向闵行的校长们展示这门课程的先进理念、课程形态、教学方法以及师生的变化,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为什么要请专业测评机构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我认为,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对项目实施效能评估符合《纲要》要求。
评估的目的不仅是要了解项目实施的进展和效果,更重要的是要挖掘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这对评价工具的质量要求就比较高。
另外,评价标准的制定和评价工具的研发不是非专业机构能完成的,标准厘定或者评价工具的科学性决定了评估的质量。
2013年6月,我们首批实施的学校和区层面接受了美国麦格劳希尔测评公司的实施效能评估。
报告得出的结论是:闵行区健康与幸福课程的实施对于学生家长在健康知识的掌握、健康行为和态度变化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学生、教师、家长对于课程的实施都非常满意。
4. 您认为《健康与幸福》这门课成功实施的关键是什么?王浩:我认为这门课成功实施的关键就是“创新”两个字。
围绕创新,我们在课程定位、运作机制、推进策略、实施路径、教研方式、授课方式、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做了大量的探索性实践。
第一,课程定位创新。
一是解决学生成长问题的生活课程;二是它不只在于识记知识,更在于培养习惯和思维方式乃至行为方式;三是实施途径不仅在课堂完成,更要在班队会、专题教育、家庭活动、社会实践中落实我们以方案导引教学。
课程方案是课程建设和实施的指南。
因此,各校根据区总体实施方案和指导意见,结合校本实际情况,确定了本校课程实施方案。
明晰各自的目标、内容、实施主体、教学时空、教学方式、评价办法,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做到“四个保证”:一是机制保证,二是时空保证,三是资源保证,四是人员保证。
做到以方案为教育图谱,各司其责,形成合力。
第二,运作机制创新。
表现之一是引进的研判机制。
《健康与幸福》课程,我们经历了四个月的研究和论证。
对教材核心内容进行了梳理和本土化遴选,确立了“引方向在区域、生智慧在学校”的实施策略。
一方面对闵行教育的国际化需求进行摸底调研、分析诊断;另一方面从课程理念、发展历程、目标定位、适用对象、内容体系、实施模式、课程评价等进行分析论证,多角度研判它的适切性。
表现之二是与本土课程的对接重组机制。
健康与幸福课程进入学校之后是独树一帜,还是融入学校课程体系?我们的定位是后者。
引进国际课程不是让学校给课程做“加法”,而是促使其将国际课程与本土课程对接,融入课程结构,优化课程资源,改造本土课程,进而形成更优质、更科学的课程体系。
表现之三是与中外机构的合作与研究机制。
为了让这门课程既保持“原汁原味”,又能在闵行的教育热土上生根发芽,我们采取了滚动式推进机制一一区域协调、组建团队、校本实施,招标审核,对试点校进行阶段性效能评估,提炼课程经验、明晰存在问题,再扩大试点范围。
学校按需出发,自主选择。
第三,推进策略创新。
我们用“开放”获得本土化实践的多元智慧。
近三年来,项目组进行了:与国内外有关专家、教育出版社的互动,组织了多元参与的校长教师培训,加强了国外资料的翻译、中美教学的比较,弓I入国际教育机构进行实施效能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