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摩擦力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04-2.摩擦力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04-2.摩擦力

B
D
[解析] 动摩擦因数与两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及材料有关,与正压力、两物体的接触 面积及滑动摩擦力无关,选项A、B、C错误,D正确。
02 要点二 静摩擦力
接触面
知识必备·固基础
相对运动的趋势
相对运动趋势
相对运动 即将开始运动
要点深化·提能力
1.判断静摩擦力有无的方法 (1)条件判断法:接触面之间有弹力,接触面粗糙且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 (2)假设法:
例题1 [2022宝应期中]下列有关滑动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有压力一定有滑动摩擦力
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和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接触面上的压力的方向垂直 D.只有运动物体才受滑动摩擦力 [解析] 依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则有摩擦力一定有压力,而有压力不一定有摩擦力, 还要看接触面是否光滑和是否有相对运动,故A项错误;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和物 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而和物体运动的方向可能相反,也可能相同,故B项错误; 滑动摩擦力方向沿接触面方向,压力与接触面垂直,故滑动摩擦力总是与接触面上的 压力垂直,故C项正确;运动的物体和静止的物体都可以受到滑动摩擦力,比如物体 在地面上滑动时,地面不动,但也受到滑动摩擦力,故D项错误。
2.静摩擦力的方向判定方法
直接法 假设法 状态法
对于相对运动趋势比较明显的情况,可以根据“静摩擦力的方向沿着接触 面,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直接判断 假设接触面是光滑的,判断物体将向哪个方向滑动,从而确定相对运动 趋势的方向,进而判断出静摩擦力的方向 当物体受力处于平衡状态时,根据二力平衡,判断出静摩擦力的方向
续表
如果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静摩擦力,则必有相应的作用效果,或平衡 力的作用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三章摩擦力-ppt精品课件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三章摩擦力-ppt精品课件
反。
f0
f动
f动
f动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3.3摩擦 力 (共26张PPT)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3.3摩擦 力 (共26张PPT)
f动
A虽然在向右运动但是,速度小于汽车速度。相对于与 它相接触的汽车而言,A在向左运动。因此A受一个与 接触面平行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摩擦力方向与A的运动方向相同。促进A运动,加速 直至VA=V 我可以认为这个滑动摩擦力对A而言是动力吗? 不论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既可以作为阻力, 起阻碍作用,又可以作为动力,起促进作用。
摩擦力
sj
认识摩擦力(接触力)
执法人员赶到现场发现,重型牵引车 在避险车道的鹅卵石减速带冲出很长 一条轨迹。经故障排查,原来是事故 车的刹车气阀管破裂,致使刹车气压 不足,造成刹车失灵。随后执法人员 联系救援单位,对现场进行了救援
传送带把货物送到高 处,人推箱子推不动
车怎么停下来的,箱子为什么推不动,货物怎么就掉不下来?
现在,我拿着杯子竖直向上运动,竖直向下运动,或者在 水平面上任意方向运动。
这时候,杯子受到的摩擦力还是不是静摩擦力?
是静摩擦力。而且会发现。受静摩擦力的物体,可以是 静止的,也可以是运动的。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可 以与运动方向成任意角度。
f0
没有此静摩擦力物体能传送过去吗 我可以认为这个静摩擦力不是阻力,是动力吗? 静摩擦力方向可能与运动一致(见上图),此时静摩擦力 表现为一种动力。也可能与运动相反,此时静摩擦力表现 为一种阻力。不能认为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就 是阻力。
静摩擦力方向
两个相互接触并挤压的物体,当它们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就会 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静摩擦力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3.3 摩擦力 课件 (共23张PPT)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3.3 摩擦力 课件 (共23张PPT)

。2021年3月18日星期四2021/3/182021/3/182021/3/18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1年3月2021/3/182021/3/182021/3/183/18/2021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1/3/182021/3/18March 18, 2021
方向相反吗?
❖ ③滑动摩擦力可以是动力吗?
练习 1.关于摩擦力的方向,下列叙述中不
正确的是 D
A.静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
B.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相对运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的
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
三.滚动摩擦力
定义: 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滚动的时
3、大小:与接触们的粗糙程度及正压力有关。
F = µFN
µ是比例常数叫做动摩擦因数。它的 数值跟两个物体的材料和表面粗糙程度有 关,跟物体间的接触面积运动速度无关。
4、方向:
沿着接触面,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与接触面间弹力方向垂直
思考:
❖ ①静止的物体可以受到滑动摩擦力吗? ❖ ②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
THE END 17、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2021/3/182021/3/182021/3/182021/3/18
谢谢观看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第三章 相互作用(重力、弹力和摩擦力)讲义(含例题和习题答案)

第三章 相互作用(重力、弹力和摩擦力)讲义(含例题和习题答案)

第三章相互作用(上)(2020新版)(重力、弹力和摩擦力)前言:《李老师物理教学讲义》由李老师高中物理教研室一线教师根据本人多年教学经验,以及人教版教学大纲(最新版)和教材,精心编撰的教学讲义。

本讲义以教材内容为主线,附有大量经典例题和习题,并附有详细答案或解析。

本讲义主要供广大高中物理一线教师教学参考之用,任何自然人或法人未经本教研室许可不得随意转载或用于其它商业用途。

——李老师高中物理教研室一、重力和弹力1.力(1)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N。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3)力的性质:例题1-1.(2019·南充高一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风吹草动”,草受到了力,但没有施力物体,说明没有施力物体的力也是存在的B.运动员将足球踢出,球在空中飞行是因为球在飞行中受到一个向前的推力C.甲用力把乙推倒,只是甲对乙用力,而乙对甲没用力D.两个物体发生相互作用不一定相互接触答案:D例题1-2.如图所示,用球拍击打乒乓球时,如果以球为研究对象,则施力物体是( )A.人 B.球拍C.乒乓球 D.无法确定答案:B(4)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力可以用有向线段表示。

有向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箭尾(或箭头)表示力的作用点。

如图3.1-4,球所受的重力大小为6N,方向竖直向下。

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作力的图示。

在不需要准确标度力的大小时,通常只需画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即只需画出力的示意图。

例题1-3.下图甲、乙中物体A的重力均为10 N,画出它所受重力的图示。

答案:如图所示例题1-4.(2019 -温州模拟)足球运动员已将足球踢向空中,在下图描述足球在向斜上方飞行过程中某时刻的受力图中,正确的是()答案:B(5)力的分类2.重力(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作重力(gravity),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用N表示。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3.2 摩擦力(解析版) 讲义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3.2 摩擦力(解析版) 讲义

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卓越同步讲义(新教材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相互作用--力第2节摩擦力一、知识点归纳知识点一对静摩擦力的理解和应用1.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接触面是粗糙的.(2)两物体相对静止但存在相对运动趋势.(3)两物体在接触面上有压力(弹力).摩擦力与弹力的存在关系:两物体间有摩擦力时,必有弹力;而两物体间有弹力时,不一定有摩擦力.2.对“相对运动趋势”的理解(1)相对运动趋势,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与它接触的另一个物体有运动的可能,但还处于相对静止状态.(2)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是指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物体将要发生相对运动的方向.3.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的方法(1)条件判断法:接触面之间有弹力、粗糙且有相对运动趋势.(2)假设法:4.静摩擦力的方向判定方法静摩擦力的大小范围为0<F≤F max,静摩擦力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和平衡条件求解.知识点二滑动摩擦力1.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两物体相互接触挤压.(2)物体间的接触面不光滑.(3)两物体间存在相对运动.“相对运动”的含义:滑动摩擦力存在于发生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之间,但并不意味着受滑动摩擦力的物体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即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运动.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1)在接触面上,与接触面相切,且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2)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二、题型分析题型一对静摩擦力的理解【例1】(2019-2020学年·湖南高一期末)关于静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表面粗糙的物体,只要直接接触就会产生静摩擦力B.静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C.静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D.两个物体之间的静摩擦力总是一个定值【答案】C【解析】由于静摩擦力产生在彼此直接接触且相互挤压、接触面粗糙又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之间,所以A 错误;静摩擦力的作用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不能说成阻碍物体的运动,所以B错误,C正确;两物体间静摩擦力的大小通常随物体所受其他外力的变化而变化,因此D错误.题型二对静摩擦力的有无和方向的判断【例2】判断各图中物体A是否受摩擦力作用(A和B相对静止);若有,判断A受的摩擦力沿什么方向?(1)图a中A、B相对地面静止;(2)图b中A、B相对地面静止;(3)图c中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4)图d中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1)不受摩擦力作用(2)向左的静摩擦力(3)不受摩擦力作用(4)向左的静摩擦力【解析】图a情况,物体A处于平衡状态,假设物体A受静摩擦力作用,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物体A 的平衡状态被破坏,因此假设是错误的,故在图a情况下物体A不受摩擦力.图b情况下物体A也处于平衡状态,由于A受向右的力F的作用,由二力平衡知A一定受向左的静摩擦力作用.图c情况,用力F拉水平地面上的B物体,B物体及其上面的A物体保持相对静止做匀速直线运动,假设A受静摩擦力作用,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物体A的平衡条件被破坏,因此假设是错误的,A不受摩擦力作用.图d情况下,由于A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A在水平方向上平衡,根据二力平衡可知,A在水平方向上一定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与F相平衡,静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方法总结】易混淆的“三个方向”的辨析(1)运动方向: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般选地面上固定不动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判定.(2)相对运动方向: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方向,指以其中一个物体A为参考系,另一个物体B的运动方向,即为物体B相对物体A的运动方向,反之也可.(3)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由于两物体间静摩擦力的存在而没有发生相对运动,其相对运动方向可用假设法(假设无静摩擦力)判定.【变式】(2019-2020学年·保山腾冲校级期末)如图所示,杆的上端用细绳吊在天花板上的O点,下端放在水平面上,且杆都处于静止状态,则地面对杆的摩擦力方向向左的是()【答案】A.【解析】:物体在拉力和重力的作用下有向右的运动趋势,故物体受到向左的摩擦力,A正确;物体受到的竖直向上的拉力,则B只受竖直方向上的力,水平方向没有外力作用,故物体不受摩擦力,B错误;物体受向上的拉力,水平方向没有外力的作用,故杆没有水平方向的作用,故没有摩擦力,C错误;物体在拉力的作用下,相对地面有向左的运动趋势,故物体受向右的摩擦力,D错误.题型三静摩擦力的计算【例3】如图所示,一质量M=2 kg 的物体放在动摩擦因数μ=0.2的粗糙水平面上,用一条质量不计的细绳绕过定滑轮和一只m0=0.1 kg的小桶相连.已知M与水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 m=4.5 N,滑轮的摩擦不计,g=10 N/kg,求在以下情况中M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1)只挂m0,处于静止状态时;(2)只挂m0,但在M上再放一个M′=3 kg的物体时;(3)只在桶内加入m1=0.33 kg的沙子时.【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应明确以下两点:(1)小桶静止时,根据二力平衡知:F T=m0g.(2)M静止时,根据二力平衡知:F f=F T.【答案】(1)1 N(2)1 N(3)4.3 N【解析】(1)因为m0g=1 N<F m,M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受静摩擦力作用,由二力平衡得F1=m0g=1 N.(2)在M上再放一个M′=3 kg的物体,M仍静止,故所受静摩擦力F2=F1=m0g=1 N.(3)因为(m0+m1)g=4.3 N<F m,故M处于静止状态,所受静摩擦力F3=(m0+m1)g=4.3 N.【例2】(2019-2020学年·如皋月考)下列各图中所有接触面都是光滑的,P、Q两球之间不存在弹力的是()【答案】B【答案】A图中若两球间无弹力则小球将向凹面的底部运动,PQ间有弹力,故A错误;B图两球间若有弹力则小球将向两边运动,PQ间无弹力,故B正确;C图两球间若无弹力则小球P将向下运动,PQ间有弹力,故C错误;D图两球间若无弹力则小球P将向右下运动,PQ间有弹力,故D错误.题型四对滑动摩擦力的理解【例4】(多选)有关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有正压力一定有滑动摩擦力B.有滑动摩擦力一定有正压力C.滑动摩擦力总是与接触面上的正压力垂直D.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受滑动摩擦力作用【答案】BC【解析】由产生滑动摩擦力的条件知,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面相切,而正压力垂直于接触面,所以滑动摩擦力的方向跟接触面所受正压力垂直,选项C正确;静止的物体也可以受滑动摩擦力,如擦黑板时,黑板是静止的,但相对黑板擦是运动的,所以黑板受滑动摩擦力作用,关键要理解“运动”和“相对运动”的含义,选项D错误.【变式1】.(2019-2020学年·曲阜校级期中)关于滑动摩擦力公式F=μF 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公式中的压力F N一定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B.由μ=FF N,可知动摩擦因数μ与滑动摩擦力F成正比,与压力F N成反比C.由F=μF N可知,若μ一定,F与F N成正比D.F的大小是由μ和F N决定的,还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答案】C.【解析】:由滑动摩擦力公式F=μF N可知,F N是物体受到的弹力,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故A错误;而μ只与接触面的材料及粗糙程度有关,与摩擦力F、支持力F N无关,故B错误;由滑动摩擦力公式F=μF N 可知,F与μ成正比,与F N成正比,故C正确;由滑动摩擦力公式F=μF N可知,摩擦力F的大小是由μ和F N决定的,与接触面的大小无关,故D错误.【变式2】如图所示,汽车B在水平路面上以相对于地面的速度v1向右运动,车上的货物A以相对于地面的速度v2向右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若v1<v2,货物A受到了汽车B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B.若v1<v2,汽车B受到了货物A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C.若v1>v2,货物A受到了汽车B所施加的向左的滑动摩擦力D.若v1>v2,汽车B受到了货物A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答案】B【解析】若v1<v2时,货物向右滑动,货物A受到汽车B所施加的向左的滑动摩擦力,汽车B受到货物A 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选项A错误,B正确;若v1>v2时,货物A相对汽车B向左滑动,受到汽车B 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汽车B受到货物A所施加的向左的滑动摩擦力,故选项C、D错误.题型五对滑动摩擦力的计算【例4】(2019-2020学年·衡水高一检测)质量为2 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现给物体一水平拉力(g取10 m/s2),问:(1)当拉力大小为5 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少?(2)当拉力大小为12 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少?(3)此后若将拉力减小为5 N(物体仍在滑动),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少?(4)若撤去拉力,在物体继续滑动的过程中,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少?【答案】:(1)5 N(2)10 N(3)10 N(4)10 N【解析】: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F max)的大小为F=μF N=μmg=0.5×2×10 N=10 N.(1)当拉力F1=5 N时,F1<F max,物体静止,由二力平衡可知F静=F1=5 N.(2)当拉力F2=12 N时,F2>F max,物体要滑动,F滑=F=10 N.(3)当拉力减小为5 N时,物体仍在滑动,故F滑=F=10 N.(4)当撤去拉力后,由于物体继续滑动,仍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F滑=F=10 N.【变式】(2019-2020学年·中山校级一模)如图所示,物体A重40 N,物体B重20 N,A与B、A与地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物体B用细绳系住,当水平力F=32 N时,才能将A匀速拉出,求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答案】0.4【解析】以A物体为研究对象,其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则物体B对其压力F N2=G B,地面对A的支持力F N1=G A+G B;所以A受B的滑动摩擦力F f2=μF N2=μG B,A受地面的摩擦力F f1=μF N1=μ(G A+G B);又由题意得:F=F f1+F f2=μ(G A+2G B);将F=32 N,G A=40 N,G B=20 N代入解得μ=0.4.三、课堂检测1.(2019-2020学年·西城校级期中)下列哪些措施是为了减小摩擦力()A.在轴承中滴润滑油B.轮胎表面有花纹状的沟槽C.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D.冰雪天气地面上撒沙铺草【答案】A.【解析】:在轴承中滴润滑油,可以减小轴承与车轮之间的摩擦力,故A正确;轮胎表面都有花纹状的沟槽,是为了增大动摩擦因数,能使车在雨天与地面间产生足够的摩擦力,故B错误;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是为了增大闸与车轮之间的正压力,从而增大摩擦力,使车容易停下,故C错误;冰雪天气地面上撒沙铺草可以增大冰与人(或车)之间的摩擦力,故D错误.2.如图所示,若小猫沿树匀速攀上和匀速下滑,它所受的摩擦力分别是F1和F2,则()A.F1向下,F2向上,且F1=F2 B.F1向下,F2向上,且F1>F2C.F1向上,F2向上,且F1=F2 D.F1向上,F2向下,且F1=F2【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知,小猫向上、向下均做匀速运动,且小猫受重力、摩擦力作用,故二力平衡,由重力的大小和方向可推断出摩擦力总是向上的,且大小等于小猫的重力,故C正确.3.(2019-2020学年·青羊校级月考)关于摩擦力,有人总结了“四条不一定”,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A.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B.静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运动方向共线C.受静摩擦力或滑动摩擦力的物体不一定静止或运动D.静摩擦力一定是阻力,滑动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答案】D.【解析】:滑动摩擦力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即相对相接触的那个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与物体的实际运动方向可以成任意角度,故A正确;静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运动方向共线,比如:贴着车厢壁运行的物体,故B正确;货物在传送带上向高处运动时,货物受静摩擦力但不静止;受到滑动摩擦力却是静止的,比如:正在地面上滑行的物体,地面受到是滑动摩擦力,而地面是静止的,故C正确;静摩擦力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它可以是阻力、可以是动力,故D错误.4.(多选)用手握住一个油瓶(瓶始终处于竖直方向),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瓶中油越多,手必须握得越紧B.手握得越紧,油瓶受到的摩擦力越大C.不管手握得有多紧,油瓶受到的摩擦力总是一定的D.以上说法都正确【答案】AC.【解析】:用手握住油瓶,油瓶不掉落下来,表明手对油瓶竖直向上的静摩擦力跟油瓶受到的重力平衡,静摩擦力的大小由油瓶和油受到的重力(大小)决定;油瓶变重,它受到的静摩擦力必须随之增大,即手握得紧一点才能保证油瓶不会掉落下来;如果手握得不够紧,正压力不够大,最大静摩擦力小于油瓶受到的重力,油瓶就会掉下来,所以选项A正确;手握得越紧,手与油瓶之间的正压力越大,最大静摩擦力也越大,但是油瓶受到的是与油瓶重力相平衡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油瓶受到的重力,可见,选项B、D错误,选项C 正确.5.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车上有一木箱.试判断下列情况中,木箱所受的摩擦力及其方向.(1)汽车由静止加速运动时(木箱和车面无相对滑动);(2)汽车刹车时(二者无相对滑动);(3)汽车匀速运动时(二者无相对滑动);(4)汽车刹车,木箱在车上向前滑动时;(5)汽车在匀速行驶中突然加速,木箱在车上滑动时.【答案】:(1)静摩擦力向前(2)静摩擦力向后(3)不受摩擦力(4)滑动摩擦力向后(5)滑动摩擦力向前【解析】:(1)木箱随汽车一起由静止加速运动,假设二者的接触面是光滑的,则汽车加速时,木箱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有的静止状态,因此它将相对于汽车向后滑动.而实际上木箱没有滑动,说明木箱有相对汽车向后滑动的趋势,所以木箱受到向前的静摩擦力.(2)汽车刹车时,速度减小,假设木箱与汽车的接触面是光滑的,则木箱将相对汽车向前滑动,而实际上木箱没有滑动,说明木箱有相对汽车向前滑动的趋势,所以木箱受到向后的静摩擦力.(3)木箱随汽车一起匀速运动时,二者无相对滑动,假设木箱受水平向前的摩擦力,跟木箱接触的物体只有汽车,汽车最多能对它施加两个力(支持力F1和摩擦力F2),由二力平衡知:F1与G平衡,但没有力与F2平衡,木箱不能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与题意矛盾,所以假设错误,即木箱不受摩擦力.(4)汽车刹车时,木箱相对于汽车向前滑动,易知木箱受到向后的滑动摩擦力.(5)汽车在匀速运动过程中突然加速,木箱相对于汽车向后滑动,易知木箱受到向前的滑动摩擦力.四、课后提升作业一、选择题1.(2019-2020学年·慈溪高一期末)1.下列有关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静止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它们之间没有静摩擦力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C.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D.由公式μ=FF N可以看出,μ与F成正比,与F N成反比【答案】C.【解析】:一个物体静止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如果有相对运动趋势,它们之间一定有静摩擦力,选项A 错误;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选项B错误;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选项C正确;μ与材料类别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F和F N无关,选项D错误.2.(2019-2020学年·扬州期末)下列图片中的人或物体没有利用摩擦力的是()【答案】B.【解析】:传送带将货物送到高处,依靠传送带给货物的静摩擦力,故A不符合题意;乘客在竖直上升电梯中,不满足摩擦力产生条件,即没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因此乘客不受摩擦力作用,故B符合题意;运动员跑步,脚底相对地面有后运动的趋势,因此地面给人向前的静摩擦力,故C不符合题意;手拿住杯子,满足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杯子相对手有向下滑的趋势,因此手给杯子有向上的静摩擦力,故D不符合题意.3.水平的皮带传送装置如图所示,皮带的速度保持不变,将物体轻轻地放在A点,开始时物体在皮带上滑动,当它到达位置C时停止滑动,随后随皮带一起匀速运动,直至传送到B点,在传送过程中,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情况是()A.在AC段受到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B.在AC段受到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C.在CB段不受静摩擦力D.在CB段受到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答案】BC.【解析】:在AC段物体相对皮带向左滑动,受到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在CB段物体相对皮带静止,物体随皮带一起匀速运动,受到的是平衡力,如果有静摩擦力,则物体不能处于平衡状态,所以不受静摩擦力,故选项B、C正确.4.关于动摩擦因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滑动摩擦力公式可推出动摩擦因数μ与正压力F N成正比B.相同的条件下,接触面积越大,动摩擦因数越大C.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互接触的物体的材料有关D.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物体运动越快摩擦力越大,则物体表面的动摩擦因数μ与速度大小成正比【答案】C.【解析】:动摩擦因数(即滑动摩擦力和弹力的比值),是一种比值定义法,则动摩擦因数与滑动摩擦力和弹力均无关,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互接触的物体的材料有关,故C正确,A、B均错误;由上分析可知,物体表面的动摩擦因数μ与速度大小也无关,故D错误.5.(2019-2020学年·南京学业考试)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一物块与弹簧连接.先用水平向右的力拉弹簧,物块处于静止状态,地面对物块的摩擦力大小为f.增大拉力F,使弹簧伸长量为原来的2倍,物块仍保持静止,此时地面对物块的摩擦力大小为()A.0B.f C.2f D.3f【答案】C.【解析】: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水平方向受力平衡,合外力等于零,F等于f,当F增大时,f随之增大,物块仍保持静止,合力为零,F和f是一对平衡力;弹簧伸长量为原来的2倍,根据胡克定律,则有此时地面对物块的摩擦力大小为2f,故C正确,A、B、D错误.6.(多选)(2019-2020学年·长春高一期末)《中国制造2025》是国家实施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智能机器制造是一个重要方向,其中智能机械臂已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图所示,一机械臂铁夹竖直夹起一个金属小球,小球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铁夹与球接触面保持竖直,则()A.小球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B.小球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大小相等C.若增大铁夹对小球的压力,小球受到的摩擦力变大D.若铁夹水平向右加速移动,小球受到的摩擦力变大【答案】AB.【解析】:对小球受力分析可知,小球受重力、两侧铁夹的弹力以及摩擦力作用,根据平衡条件可知,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故A、B正确;增大铁夹对小球的压力,小球受到的摩擦力仍等于重力,大小不变,故C错误;若水平移动铁夹,由于小球在竖直方向受力始终平衡,故摩擦力大小不变,故D错误.7.(2019-2020学年·郑州高一月考)甲图中小明用60 N的水平力推木箱,没推动,此时木箱受的摩擦力为F1;乙图中小明用100 N的水平力恰好能推动木箱,此时木箱受的摩擦力为F2;丙图中小明把木箱推动了,此时木箱受的摩擦力为F3.已知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为300 N,木箱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3,则F1、F2、F3的大小分别为()A.60 N,100 N,90 N B.0,100 N,300 NC.60 N,100 N,300 N D.0,100 N,90 N【答案】A.【解析】:甲图小明用的推力F=60 N,木箱不动,木箱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木箱受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F1=F=60 N;乙图小明用的推力F′=100 N,木箱恰好能被推动,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F2=F′=100 N;丙图小明把木箱推动了,木箱受到了滑动摩擦力的作用,F3=μF N=0.3×300 N=90 N,故选项A正确,选项B、C、D错误.8.(2019-2020学年·沭阳高一校级月考)冰壶比赛的冰道表面覆盖着特制的微小颗粒.如图所示,比赛时运动员常在冰壶滑行的前方用冰刷快速擦刷冰面,使冰壶滑得更远.设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f,则冰道被擦刷后()A.μ和f都增大B.μ和f都减小C.μ增大,f减小D.μ减小,f增大【答案】B.【解析】:用冰刷刷冰,使冰壶和冰之间形成一层水膜,由于水的出现使冰壶与冰面分开,从而减小了动摩擦因数,进而减小了冰壶与冰面之间的摩擦力,故B正确,A、C、D错误.9.(2019-2020学年·石景山期末)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摩擦力的变化规律,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在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下轻放一个小纸团,它只能被指针向左推动.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拉力由零缓慢增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开始运动前,摩擦力可以用公式F=μF N计算B.该实验装置可以记录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C.木块开始运动前,拉力小于摩擦力D.当拉力达到某一数值时木块开始移动,运动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会越来越大【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开始时木块保持不动,木块受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可知摩擦力始终等于拉力,故摩擦力大小随拉力的增大而增大;而当增大拉力达到某一大小时,木块开始滑动,说明此时木块恰好达到最大静摩擦力;而由于滑动摩擦力要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所以木块移动后拉力将减小,根据纸团的位置即可记录下最大静摩擦力,故B正确,A、C、D错误.10.(多选)(2019-2020学年·赣州月考)如图甲所示,一人用由零逐渐增大的水平力F推静止于水平地面上质量为10 kg的木箱,木箱所受的摩擦力f与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箱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f m=21 N B.木箱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f m=20 NC.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1 D.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答案】AD.【解析】:由图乙知木箱受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 m=21 N,故A正确,B错误;当木箱运动后受的是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μmg=20 N,解得μ=0.2,故C错误,D正确.二、非选择题11.如图所示,一重为40 N的木块原来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某瞬间在水平方向上同时受到两个方向相反的力F1、F2的作用,其中F1=13 N,F2=6 N,已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1)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2)当只将F1撤去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3)若撤去的力不是F1而是F2,求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答案】:(1)7 N水平向左(2)6 N水平向右(3)8 N水平向左【解析】:当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F滑=μF N=μG=0.2×40 N=8 N,故木块受到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为8 N.(1)加上F1、F2后,F1和F2相当于一个方向向右的F=F1-F2=7 N的力,由于F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故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则木块受到地面静摩擦力的作用,大小为7 N,方向水平向左.(2)由于F2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故木块仍保持静止.由二力平衡知识知,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F2,即大小为6 N,方向水平向右.(3)撤掉F 2后,由于F 1大于最大静摩擦力,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为8 N ,方向水平向左.12.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k =20 N/cm ,用其拉着一个重为200 N 的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当弹簧的伸长量为4 cm 时,物体恰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求:(1)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当弹簧的伸长量为6 cm 时,物体受到的水平拉力为多大?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3)如果在物体运动过程中突然撤去弹簧,而物体在水平面上能继续滑行,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答案】:(1)0.4 (2)120 N 80 N (3)80 N【解析】:(1)由F f =kx =μF N =μG 知μ=kx G =20×4200=0.4. (2)由F =kx ′得:F =20×6 N =120 N ;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所以F ′f =μG =0.4×200 N =80 N.(3)由于物体仍能滑行,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和方向不变,大小仍为80 N.13.如图所示,物体A 、B 的质量分别为m A =10 kg ,m B =20 kg ,A 与B 、B 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等于0.3,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当用水平力F =80 N 向右拉轻滑轮时,B 对A 的摩擦力和桌面对B 的摩擦力为多大?(g 取10 m/s 2)【答案】:30 N 70 N【解析】:A 与B 、B 与水平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分别为:F m A =μm A g =30 NF m B =μ(m A g +m B g )=90 N由于绳子对物体A 的拉力F A =F 2=40 N>F m A 故B 对A 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为30 N ,方向向左.。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3.1 重力与弹力
∯3.2 摩擦力
∯3.3 牛顿第三定律
∯3.4 力的合成和分解
∯3.5 共点力的平衡
∯3.1 重力与弹力
一、重力
1.重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
到的力叫做重力
单位: 牛顿(牛)
=
N
∯3.1 重力与弹力
一、重力
2.重心
重心可以看做是重力的作用点
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
∯3.1 重力与弹力
二、弹力
发生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它接触的
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3.1 重力与弹力
三、胡克定律
物体在发生形变后,如果撤出作用力能够恢
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限度,撤去作用力
后物体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
做弹性限度
∯3.1 重力与弹力
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
没有单位
动摩擦因数
接触面的材料不同,粗糙程度不同,动摩擦因数也不同
f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N与接触面垂直
∯3.2 摩擦力
二、静摩擦力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之间只有相对运动趋势,而没
有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也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就在其几何中心
∯3.1 重力与弹力
一、重力
3.力的示意图和力的图示
力的示意图
力的图示
∯3.1 重力与弹力
一、重力
3.力的示意图和力的图示
∯3.1 重力与弹力
二、弹力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
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叫做形变
∯3.1 重力与弹力

高中物理必修一《摩擦力》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必修一《摩擦力》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1 第三章相互作用第3节《摩擦力》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摩擦力》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3节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初中摩擦力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验现象的先后顺序考虑,教材首先通过分析一些事例使学生认识摩擦力的存在,了解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并在此基础上说明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教材对滚动摩擦没有具体讲述产生原因,而是作为减小摩擦的方法介绍的。

摩擦力是本章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也是整个力学、甚至是整个高中物理中最关键的知识点之一,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摩擦力问题的复杂性,对于初学者来说不易理解。

在今后学习受力分析时,也是最容易出错的知识点之一。

因此学好摩擦力,就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定性地学习过摩擦,包括滑动摩擦和静摩擦等内容,并掌握了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本节课中摩擦力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最大静摩擦力、摩擦力与正压力的关系等一些问题的理解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只有掌握好摩擦力的特点才能准确找到摩擦力的方向,进而解决问题,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已知的物理知识和方法进行分析和探索,使学生在实践中亲自体验真知的重要性,形成愿意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去解决问题的科学价值观。

三、设计思想建构主义认为,物理概念的学习是由学生根据已有认知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

根据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笔者计划分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以探究摩擦力特点为主,第二课时以摩擦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为主。

本节课是第一课时,按“一构建三探究” (即以“构建摩擦力的概念→探究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方向和大小”为主线)组织教学”,利用学生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从两种摩擦力的区别与联系出发,通过游戏激趣、猜想验证、分组实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提升等过程,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通过对各种情景和资源的设计支撑学生的建构活动,帮助学生理清摩擦力概念的知识脉络和内在联系,实现学生对摩擦力规律的深层理解和建构。

粤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三节摩擦力课件

粤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三节摩擦力课件

教材认知 掌握必备知识
一、滑动摩擦力
产生条件
(1)两物体相互接触且有挤压; (2)接触面粗糙; (3)发生_相__对__运__动__
方向
与物体_相__对__运__动__方向相反
大小
f=_μ_F_N_
动摩擦因数 与接触面_材__料__和_粗__糙__程__度__有关
[思考] 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一定越大吗?
[交流讨论] (1)随着外力的增大,静摩擦力大小变化吗?若变化,如何变化? (2)木块开始移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有何特点? (3)若在木块上增加砝码,木块开始移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何变化?由此得出什 么结论? 提示:(1)由二力平衡知,随着外力的增大,静摩擦力大小发生变化,相应增大。 (2)木块开始移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达到最大,即最大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数值 存在一个范围,即 0<f 静≤fmax。 (3)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增大。最大静摩擦力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
如图所示,某杂技演员在竖直杆上进行“爬杆表演”,并在杆上完成一系列的惊险动作。 判断以下问题:
1.演员沿杆匀速上爬时,演员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 × ) 2.演员爬到最高点静止时,若增大手的握力,演员受到的静摩擦力增大。( × ) 3.演员沿杆加速下滑时,演员受到杆的滑动摩擦力增大,方向竖直向上。( × )
第三章 相互作用 第三节 摩擦力
课标定向 1.认识摩擦力。 2.知道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 3.能用动摩擦因数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素养导引 1.知道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的概念。(物理观念) 2.会计算摩擦力的大小,并能判断方向。(科学思维) 3.知道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和实验中的控制变量法。(科学探究)
【深化思考】拉动木板 B 时,静止的物块 A 受到滑动摩擦力吗? 提示:木板 B 被抽出时,静止的物块 A 受到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相互作用第3节摩擦力课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相互作用第3节摩擦力课件

三、有关摩擦力的典型问题
1、受到静摩擦力的物体一定静止吗? 2、受到滑动摩擦力的物体一定运动吗? 3、滑动摩擦力一定跟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吗? 4、摩擦力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吗?
5、拔河比赛的技巧
拔河比赛
摩擦力方向
摩擦力方向
6、水平传送带
【练习】板对木块A有没有摩擦力?方向如何?
பைடு நூலகம்
二、滑动摩擦力
4、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5)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正压力成正比, 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无关 f=μN μ:动摩擦因数 比例系数,无单位,与接触面有关
二、滑动摩擦力
例题
钢制滑板的雪橇,连同木材 的总重量为4.9×104N。在水平 冰道上,马在水平方向上要用多 大的力,才能拉着雪橇匀速前进。
流星发光的原因是_____
思考与讨论
体验生活实例,比较三幅图: 摩擦力的分类____、____
前两种情况下摩擦力的大小?
后两种情况下摩擦力的大小可能关系?
以下生活实例的共同点: 手压在桌面往后拉但没动; 物体静止在斜面上; 皮带运输机; 手握酒瓶; 人爬树、爬杆……
是否运动?是否有相对运动?是否有相对运动趋势? 接触面情况?接触面的作用力情况?
教材《问题与练习》
2、一只玻璃瓶,在下列情况下是否受到摩擦 力?如果受到摩擦力,摩擦力朝什么方向? (1)瓶子静止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 (2)瓶子静止在倾斜的桌面上 (3)瓶子被握在手中,瓶口朝上 (4)瓶子压着一张纸条,扶住瓶子把纸条抽 出
3、重量为100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板上,至 少要用35N的水平推力,才能使它从原地开 始运动。木箱从原地移动后,用30N的水平 推力,就可以使木箱继续做匀速运动。由 此可知:木箱与地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Fmax= ;木箱所受摩擦力F= , 木箱与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如 果用20N的水平推力推木箱,木箱所受的摩 擦力是 。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摩擦力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摩擦力

摩擦力(2)【学习目标】1.知道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会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2.通过实验探究静摩擦力的大小,掌握静摩擦力的最大值及变化范围.3.能用二力平衡条件判断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预习案】1. 摩擦力产生的条: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摩擦力大小的确定:(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静摩擦力的大小:(3)最大静摩擦力(F m):静摩擦力达到__________。

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______关,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______关,且与正压力成正比.最大静摩擦力一般比滑动摩擦力______些,但在粗略的计算中有时认为两者相等.3.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__________,并且跟物体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的方向相反.【探究案】一. 静摩擦力有无及方向的判断方法1.条件判断法(1)根据摩擦力的产生条件:(2)根据“摩擦力的方向沿着接触面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判断摩擦力的方向.2.用假设法判断假设法,就是假设接触面光滑,看物体是否会发生相对运动.若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物体原来的静止是具有相对运动趋势的静止,且假设接触面光滑后物体发生的相对运动方向即为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从而确定静摩擦力的方向.3.用平衡条件判断有时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不明显,用假设法也不易判断,但如果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可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来判断是否受静摩擦力及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4.相互作用判断法若甲对乙有摩擦力,则乙对甲也有摩擦力,并且甲、乙所受摩擦力的方向相反.当堂检测——有效训练,反馈矫正例1:判断下列图中物体A是否受静摩擦力作用(A和B相对静止);若受,判断物体A受的静摩擦力沿什么方向?例2:有三个相同的物体叠放在一起,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物体之间不光滑,如图1所示.现用一水平力F作用在乙物体上,甲、乙、丙三个物体仍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水平向左B.甲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作用C.乙对丙的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水平向右D.丙对乙的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水平向右二.摩擦力的计算例3:质量为2 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视为相等,给物体一水平拉力.(1)当拉力大小为5 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多大?(2)当拉力大小为12 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多大?(3)此后若将拉力减小为5 N(物体仍在滑动),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多大?(4)若撤去拉力,在物体继续滑动的过程中,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多大?拓展练习3-1:如图3-3-5所示,用水平力F将一个木块压在竖直墙壁上,已知木块重G=6 N,木块与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问:(1)当F=25 N时,木块没有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2)当F增大为30 N时,木块仍静止,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3)当F=10 N时木块沿墙面下滑,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4)当F=6 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又为多大?课后提高与练习:1.如图3-3-10所示,A为长木板,在水平面以速度v1向右运动,物块B在木板A的上面以速度v2向右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若是v1=v2,A、B之间无滑动摩擦力B.若是v1>v2,B受到了A所施加向右的滑动摩擦力C.若是v1<v2,B受到了A所施加向右的滑动摩擦力D.若是v1>v2,A受到了B所施加向左的滑动摩擦力2.用弹簧测力计测定一个木块A和木块B间的动摩擦因数μ有如图3-3-11(甲)、(乙)两种装置.(1)为了用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表示滑动摩擦力,两种情况中木块A是否都一定要做匀速运动?(2)若木块A均做匀速运动,图(甲)中A、B间摩擦力是否等于拉力F A?(3)若A和B的重力分别为100 N和150 N,图(甲)中弹簧测力计读数为60 N(当A被拉动时),F A=110 N,求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4)若要你选择,你会选择图(甲)还是图(乙)的装置,为什么?2019-2020学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某移动电源上标志的4500mAh反映的物理量是()A.电压B.电量C.功率D.能量2.如图所示,A、B、C是光滑绝缘斜面上的三个点,Q是一带正电的固定点电荷,Q、B连线垂直于斜面,Q、A连线与Q、C连线长度相等,带正电的小物块从A点以初速度v沿斜面向下运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3课《摩擦力》课件(共27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3课《摩擦力》课件(共27张PPT)

F
与接触面的材料
及光滑程度有关
F
v
典型例题
例4 、在东北的冬季伐木工作中,伐下的木料常装在雪撬上, 马拉着雪撬在冰道上滑行,将木料运出.一个有钢制滑板的雪撬, 连同木料的总重量为4.9×104 N.在水平的冰道上,马要在水平 方向用多大的力,才能够拉着雪撬匀速前进?
解:雪橇匀速运动,拉力与阻力
f
FN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成正比,即
F=μFN
比例常数,无单位与 接触面的材料及光滑 程度有关
正压力 与接触面的面积无关
几种常见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
注意 ①静止的物体可以受到滑动摩擦力
②要特别注意“相对”这个条件→相对运动
f
f1 F
③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能跟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也可能跟运动方向相同
④滑动摩擦力可以是动力,但它产生的效果一定是阻碍物体间 的相对运动
静摩擦力方向 推力
静摩擦力
二力平衡
1、静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相互挤压的物体,两个物 体之间只有相对运动趋势,而没有相对运动,这时就会 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个力就叫做 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1. 作用点在接触面,受力物体上.
2. 方向总是和接触面相切,并且 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接触面粗糙(不光滑)
产生条件 相互接触,且有弹力产生
两物体相对运动
谢谢观 看!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努力,终会有所收获,功夫不负有心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前进的路上 照自己的不足,学习更多东西,更进一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现代社会,有很多人,钻进钱眼,不惜违法乱纪;做人,穷,也要穷的有骨气!古之立大 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想干成大事,除了勤于修炼才华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能坚持下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理想,脚下的路再远,也不会迷失方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任何事业,学业的基础,都要以自身品德的修炼为根基。饭 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财富如浮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真正留下的,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贡献。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 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英雄气概,威压八万里,体恤弱小,善德加身。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老去的只是身体,心灵可以永远保持丰盛。乐 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做领导,要能体恤下属,一味打压,尽失民心。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越是微小的事情,越见品质。学而不知道,与 行,与不知同。知行合一,方可成就事业。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若是天下人都能互相体谅,纷扰世事可以停歇。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 越高,所需要的能力越强,相应的,逼迫自己所学的,也就越多。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忠心,也是很多现代人缺乏的精神。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 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若人人皆每日反省自身,世间又会多出多少君子。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给世界和身边人,多一点宽容,多一份担 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立千古大志,乃是圣人也。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淡看世间事,心情如浮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 载物。君子,生在世间,当靠自己拼搏奋斗。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进学之道,一步步逼近真相,逼近更高。百学须先立志。天下大事,不立 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做人,心胸要宽广。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心端正,方可知行合一。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进者,不会把时间耗费在负性情绪上。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力行善事,有羞耻之心,方可成君子。操千曲尔后晓声,观千剑尔后识器做学问和学 次的练习。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是坚强。人总是珍惜未得到的,而遗忘了所拥有的。谁伤害过你,谁 要。重要的是谁让你重现笑容。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厄运并非没有安慰与希望。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久的一个人,而是心里没有了任何期望。要铭记在心;每一天都是一年中最完美的日子。只因幸福只是一个过往,沉溺在幸福中的人;一直不知道幸福却很短暂。一 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做个明媚的女子。不倾国,不倾城,只倾其所有过的生活。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人生最美的是过程,最难的是相知, 幸福的是真爱,最后悔的是错过。两个人在一起能过就好好过!不能过就麻利点分开。当一个人真正觉悟的一刻,他放下追寻外在世界的财富,而开始追寻他内心世 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转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乌云总会被驱散的,即使它笼罩了整个地球。心态便 明灯,可以照亮整个世界。生活不是单行线,一条路走不通,你可以转弯。给我一场车祸。要么失忆。要么死。有些人说:我爱你、又不是说我只爱你一个。生命太 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删掉了关于你的一切,唯独删不掉关于你的回忆。任何事都是有可能的。所以别放弃,相信自己,你可以做到的。、相信自己,坚信自己的目 受不了的磨难与挫折,不断去努力、去奋斗,成功最终就会是你的!既然爱,为什么不说出口,有些东西失去了,就在也回不来了!对于人来说,问心无愧是最舒服 表明他人的成功,被人嫉妒,表明自己成功。在人之上,要把人当人;在人之下,要把自己当人。人不怕卑微,就怕失去希望,期待明天,期待阳光,人就会从卑微 存梦想去拥抱蓝天。成功需要成本,时间也是一种成本,对时间的珍惜就是对成本的节约。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己。过去的习惯,决定今天的你,所以 定你今天的一败涂地。让我记起容易,但让我忘记我怕我是做不到。不要跟一个人和他议论同一个圈子里的人,不管你认为他有多可靠。想象困难做出的反应,不是 而是面对它们,同它们打交道,以一种进取的和明智的方式同它们奋斗。他不爱你,你为他挡一百颗子弹也没用。坐在电脑前,不知道做什么,却又不想关掉它。做 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 并把研究继续下去。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 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 的出现不是对愿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鬓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 灾难,已经开始了的事情决不放弃。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意志若是屈 它都帮助了暴力。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意志坚强,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才能取得胜利。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 的遭遇里百折不挠。疼痛的强度,同自然赋于人类的意志和刚度成正比。能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 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

高中物理:摩擦力—【动图效果很好】

高中物理:摩擦力—【动图效果很好】

均相等,则在上述过程中( AC )
A.桌布对鱼缸摩擦力的方向向右 B.桌面对鱼缸摩擦力的方向向右 C.鱼缸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没有变化 D.若猫增大拉力,鱼缸受到桌布的摩擦力将增大
例3:(多选)如图所示,有一刚性方形容器被水平力F
压在竖直的墙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现缓慢地向容器内注 水,直到注满为止,在此过程中容器始终保持静止,下列
静摩擦力的大小随拉力的变化
Ff=μF压
静摩擦力的增大有一个限度。图中木块所受静摩擦力的
最大值F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即将开始运动时的拉力。两物体之 间实际产生的静摩擦力F在0与最大静摩擦力Fmax之间,即
0<F静≤ Fmax
随堂练习
例1:如图所示,质量为20 kg的物体,沿粗糙水平地面
向右运动,一水平向左的力F=10 N作用于物体上,物体
有钢制滑板的雪橇,连同木料的总重为4.9×104N。在水平的冰道上,
狗要在水平方向上用多大的力,才能够拉着雪橇匀速前进?
分析 将雪橇抽象为一个物体, 雪橇在重力mg、支持力FN 、狗 的拉力F拉和滑动摩擦力Ff四个力 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匀速前进。 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拉力F拉与滑动摩擦力Ff的大小相等,而Ff与FN有 关, FN的大小又等于mg,故可以求得拉力F拉。
③有相对运动(滑动)
力并且有相对运动。
说明:(1)“相对”的含义是指相对跟它接触的物体,而不是相对别的物体。
(2)“相对滑动” 是指两个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在变化,可能的情况有:一个物体 静止,另一个运动;两个物体同向运动,但速度不等;两物体反向运动等。因此,静止 的物体也可以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如擦黑板,黑板静止,但受滑动摩擦力。
解:(1)确定研究对象,构建模型
FN

_新教材高中物理第3章相互作用3摩擦力学案教科版必修第一册

_新教材高中物理第3章相互作用3摩擦力学案教科版必修第一册

摩擦力学习目标:1.[物理观念]知道摩擦力的定义及分类. 2.[物理观念]理解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方向及影响其大小的因素,掌握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公式. 3.[物理观念]理解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方向,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4.[科学思维]会综合判断摩擦力的方向. 5.[科学思维]会计算摩擦力的大小.一、滑动摩擦力1.滑动摩擦力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挤压,当它们沿接触面发生相对滑动时,每个物体的接触面上都会受到对方施加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1)规律: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跟压力N成正比.(2)公式:f=μN,其中μ叫作动摩擦因数,它是两个力的比值,没有单位.它的大小与两个接触面的材料、粗糙程度等情况有关(填“有关”或“无关”).二、静摩擦力1.定义:当两个彼此接触且相互挤压的物体之间没有发生相对滑动,但它们之间存在相对运动趋势时,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间发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力.2.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3.作用效果: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的趋势.4.大小(1)决定因素:由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周围物体对它施加的力的情况决定,但有一个最大值.(2)最大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最大值f静max,其大小等于物体将要发生相对运动时所受到的外力.(3)大小范围:物体之间实际产生的静摩擦力f静在0与最大静摩擦力f静max之间,即0<f静≤f静max.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间一定有摩擦力.(×)(2)静止的物体也可能受滑动摩擦力.(√)(3)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4)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物体的重力成正比.(×)(5)举重运动员在比赛时,要把手上沾上镁粉,是为了增加摩擦力.(√)2.下列有关滑动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压力一定有滑动摩擦力B.有滑动摩擦力一定有压力C.滑动摩擦力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D.只有运动物体才受滑动摩擦力B[产生滑动摩擦力的条件有三个:正压力(相互接触且挤压)、接触面粗糙、发生相对滑动,缺一不可,由产生条件可知,A错误,B正确;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C错误;滑动摩擦力发生于相对滑动的两物体之间,两个物体中可能有一个相对地面是静止的,故D错误.]3.关于静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表面粗糙的物体,只要直接接触就会产生静摩擦力B.静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C.静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D.两个物体之间的静摩擦力总是一个定值C[静摩擦力产生在彼此直接接触且相互挤压、接触面粗糙又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之间,A错误;静摩擦力的作用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不能说成阻碍物体的运动,B错误,C正确;两物体间静摩擦力的大小随物体所受其他外力的变化而变化,D错误.]滑动摩擦力教材P70页“讨论交流”[答案]提示:(1)向左、向右(2)向右、向左手掌压在桌面上,慢慢地向前推动,若增大压力,手的感觉有什么变化?提示:摩擦力变大.1.滑动摩擦力的产生及作用效果(1)产生条件:①两物体之间有弹力;②接触面粗糙;③有相对运动.(2)“相对”的含义“相对”是指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之间有位置的变化,而不用考虑相对别的物体是否有位置的变化.(3)作用效果: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2.滑动摩擦力方向(1)方向:跟接触面相切并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不一定相反.(2)判断滑动摩擦力方向的基本步骤3.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1)公式法:根据f=μN计算.①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求出压力N;②根据f=μN求出滑动摩擦力.(2)二力平衡法: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时,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求解.【例1】(多选)在水平力F作用下,重为G的物体沿墙壁匀速下滑,如图所示.若物体与墙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 )A.μF B.GμC.G D.F2+G2思路点拨:①水平方向上N=F,利用f=μN求解.②竖直方向上由二力平衡求得f.AC[对匀速运动的物体分析受力,在水平方向F=N,再由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式f=μN 得f=μF,A正确;由竖直方向二力平衡条件得f=G,C正确.]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三点说明(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成正比,还与接触面的性质有关,即f=μN.(2)公式中的“N”是指两个物体表面间的正压力,它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3)公式中的“μ”的数值与物体的受力情况、运动状态、接触面积的大小均无关.[跟进训练]1.三个质量相同的物体,与水平桌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由于所受的水平拉力不同,A做匀速运动,B做加速运动,C做减速运动,那么,它们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关系应是( ) A.f B>f A>f C B.f B<f A<f CC.f B=f A=f C D.不能比较大小C[三个物体对地面的正压力N均为mg,且动摩擦因数相同,故三者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选项C正确.]静摩擦力如图所示,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在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下轻塞一个小纸团(可以作为指针到达最大位置的标记),它可以随指针移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2 摩擦力》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2 摩擦力》

3.下列关于物体受静摩擦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静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静摩擦力的方向不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C.静摩擦力的方向既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也可能与 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D.静止物体所受摩擦力一定为零
C [静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与物 体的运动方向没有必然的联系,静止的物体也可能有相对运动趋 势.]
2.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推力 F1、 F2 和摩擦力 Ff 的作用.已知 F1=10 N,F2=2 N,则木块受到的摩 擦力大小为( )
A.2 N C.8 N
B.10 N D.12 N
C [Ff方向水平向左,由平衡条件可得:F1-F2-Ff=0,可解 得Ff=F1-F2=8 N,故C选项正确.]
间产生的摩擦力. 2.方向:沿着接触面 ,并且跟物体 相对运动趋势 的方向相
反. 3.大小:范围0<F<Fmax,Fmax为 最大静摩擦力 .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只要两个物体之间有弹力产生,又有相对运动,两个物体之间
就一定存在滑动摩擦力.
(×)
(2)滑动摩擦力一定存在于两个运动的物体之间.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2 摩擦力
[学习目标] 1.知道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会判断滑动 摩擦力的方向.(重点) 2.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有关,会求 滑动摩擦力.(重点) 3.知道静摩擦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会判断静 摩擦力的方向.(重点、难点) 4.知道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知道静 摩擦力的大小范围.(难点)
4.(多选)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叠放着A、B、C三个完全相 同的物块,当用水平力F作用于B时,A、B、C均处于静止状态,则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高中物理同步必修第一册 第3章 相互作用 专题强化 摩擦力的综合分析

高中物理同步必修第一册 第3章 相互作用 专题强化 摩擦力的综合分析

B.木箱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Fmax=20 N
C.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1
√D.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
图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木箱受到的静摩擦力随推力的增大而增大,最大静摩擦力为21 N,
2.摩擦力的方向 (1)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可利用假设法判断, 即假设接触面光滑,物体相对与它接触的物体运动的方向,就是相对运 动趋势方向.例如: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 上.(如图1)
图1
图2
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可以成任意角度,如图2所示.
√A.如果货物A随传送带一起无相对滑动地向上匀速运动,
A受到沿传送带向上的摩擦力
B.如果货物A随传送带一起无相对滑动地向下匀速运动,
图4
A受到沿传送带向下的摩擦力
C.如果货物A和传送带都静止,A不受摩擦力
√D.如果货物A和传送带都静止,A对传送带有沿传送带向下的摩擦力
解析 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先判断物体 的相对运动情况.对货物A来说,有相对于传送带向下滑动的趋势,则摩 擦力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即沿传送带向上,选项A正确; 货物A随传送带一起无相对滑动地向下匀速运动时,货物A有沿传送带向 下运动的趋势,A受到沿传送带向上的摩擦力,选项B错误; 如果货物A和传送带都静止,则A相对传送带有向下运动的趋势,A受到 沿传送带向上的摩擦力,选项C错误; 反之,A也给传送带摩擦力,A相对于传送带有向下的 运动趋势,传送带相对于A有向上的运动趋势,则A给 传送带的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下,选项D正确.
(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无关. (3)无论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都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如 果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与该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则摩擦力为动 力,如果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与该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则摩擦力 为阻力.

听课记录新2024秋季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人教版第三章相互作用——力《摩擦力》

听课记录新2024秋季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人教版第三章相互作用——力《摩擦力》

听课记录新2024秋季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人教版第三章相互作用——力《摩擦力》1. 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物理观念:理解摩擦力的概念、分类及产生条件,掌握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区别与联系。

•科学思维: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规律解释摩擦现象的能力,提升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科学探究:引导学生设计简单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认识到摩擦力在日常生活和工程技术中的重要性,增强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2. 导入•教师行为:教师手持一本滑落在桌面上的书,故意让书滑落,然后迅速用手按住书,使其静止。

提问:“为什么书原本会滑落,而我按住后它就静止了?这其中涉及到了什么力?”•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初步猜测与摩擦力有关。

•过程点评:通过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引入摩擦力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3. 教学过程•教师行为:•讲解概念:明确摩擦力的定义、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及产生条件。

•实验演示:利用木块、弹簧秤等器材,演示测量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实验过程,强调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理论推导:结合实验数据,引导学生分析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如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大小等),并尝试进行理论推导。

•案例分析:选取生活或工程中的实例,如刹车系统、传送带等,分析摩擦力在这些场景中的作用和应用。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记录摩擦力的关键概念和影响因素。

•观察教师实验演示,记录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

•小组讨论,分析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并尝试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与案例分析,思考摩擦力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过程点评:通过理论讲解与实验演示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深刻理解摩擦力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了学习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4. 板书设计•摩擦力概念:•定义: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摩擦力(2)【学习目标】1.知道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会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2.通过实验探究静摩擦力的大小,掌握静摩擦力的最大值及变化范围.3.能用二力平衡条件判断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预习案】1. 摩擦力产生的条: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摩擦力大小的确定:(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静摩擦力的大小:(3)最大静摩擦力(F m):静摩擦力达到__________。

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______关,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______关,且与正压力成正比.最大静摩擦力一般比滑动摩擦力______些,但在粗略的计算中有时认为两者相等.3.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__________,并且跟物体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的方向相反.【探究案】一. 静摩擦力有无及方向的判断方法1.条件判断法(1)根据摩擦力的产生条件:(2)根据“摩擦力的方向沿着接触面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判断摩擦力的方向.2.用假设法判断假设法,就是假设接触面光滑,看物体是否会发生相对运动.若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物体原来的静止是具有相对运动趋势的静止,且假设接触面光滑后物体发生的相对运动方向即为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从而确定静摩擦力的方向.3.用平衡条件判断有时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不明显,用假设法也不易判断,但如果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可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来判断是否受静摩擦力及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4.相互作用判断法若甲对乙有摩擦力,则乙对甲也有摩擦力,并且甲、乙所受摩擦力的方向相反.当堂检测——有效训练,反馈矫正例1:判断下列图中物体A是否受静摩擦力作用(A和B相对静止);若受,判断物体A受的静摩擦力沿什么方向?例2:有三个相同的物体叠放在一起,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物体之间不光滑,如图1所示.现用一水平力F作用在乙物体上,甲、乙、丙三个物体仍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水平向左B.甲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作用C.乙对丙的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水平向右D.丙对乙的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水平向右二.摩擦力的计算例3:质量为2 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视为相等,给物体一水平拉力.(1)当拉力大小为5 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多大?(2)当拉力大小为12 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多大?(3)此后若将拉力减小为5 N(物体仍在滑动),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多大?(4)若撤去拉力,在物体继续滑动的过程中,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多大?拓展练习3-1:如图3-3-5所示,用水平力F将一个木块压在竖直墙壁上,已知木块重G=6 N,木块与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问:(1)当F=25 N时,木块没有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2)当F增大为30 N时,木块仍静止,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3)当F=10 N时木块沿墙面下滑,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4)当F=6 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又为多大?课后提高与练习:1.如图3-3-10所示,A为长木板,在水平面以速度v1向右运动,物块B在木板A的上面以速度v2向右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若是v1=v2,A、B之间无滑动摩擦力B.若是v1>v2,B受到了A所施加向右的滑动摩擦力C.若是v1<v2,B受到了A所施加向右的滑动摩擦力D.若是v1>v2,A受到了B所施加向左的滑动摩擦力2.用弹簧测力计测定一个木块A和木块B间的动摩擦因数μ有如图3-3-11(甲)、(乙)两种装置.(1)为了用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表示滑动摩擦力,两种情况中木块A是否都一定要做匀速运动?(2)若木块A均做匀速运动,图(甲)中A、B间摩擦力是否等于拉力F A?(3)若A和B的重力分别为100 N和150 N,图(甲)中弹簧测力计读数为60 N(当A被拉动时),F A=110 N,求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4)若要你选择,你会选择图(甲)还是图(乙)的装置,为什么?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表示磁流体发电机的原理:将一束等离子体以速度v喷射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磁场中速度方向水平向里且垂直磁场,在磁场中有两块金属板A、B,板间距离为d,金属板上会聚集电荷,产生电压,不计等离子体重力和电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流过R的电流方向为从上向下B.R上电压最终会稳定且等于BdvC.其他条件不变,只增大磁感应强度,AB间电势差减小D.其他条件不变,只增大射入速度,AB间电势差减小2.小型发电站为某村寨110户家庭供电,输电原理如图所示,图中的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其中降压变压器的匝数比n3:n4=50:1,输电线的总电阻R=10Ω。

某时段全村平均每户用电的功率为200W,该时段降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为220V。

则此时段( )A.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为22kWB.降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为11kVC.输电线的电流为1100AD.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约为8.26W3.甲、乙两辆汽车沿同一平直路面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第20s末,甲、乙两车相遇B.若乙车在前,则可能相遇两次C.在第10s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D.在第10s末,甲、乙两车相距150m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一系列状态变化,其p-图线如图所示,变化顺序由a→b→c→d→a,图中ab线段延长线过坐标原点,cd线段与p轴垂直,da线段与轴垂直.气体在此状态变化过程中( )A.a→b,压强减小、温度不变、体积增大B.b→c,压强增大、温度降低、体积减小C.c→d,压强不变、温度升高、体积减小D.d→a,压强减小、温度升高、体积不变5.如图所示,用天平测量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下列各选项所示的载流线圈匝数相同,边长MN相等,将它们分别挂在天平的右臂下方,线圈中通有大小相同的电流,天平处于平衡状态,若磁场发生微小变化,天平最容易失去平衡的是()A.B.C.D.\6.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4kg的半球形物体A放在倾角为的斜面B上静止不动.若用通过球心的水平推力F=10N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仍静止在斜面上,斜面仍相对地面静止.已知,,取,则()A.地面对斜面B的弹力不变B.物体A对斜面B的作用力增加10NC.物体A受到斜面B的摩擦力增加8ND.地面对斜面B的摩擦力增加8N二、多项选择题7.如图所示,a、b、c、d为匀强电场中的等势面,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的粒子在A点以大小为v1的速度射入电场,沿如图轨迹到达B点时速度大小为v2 ,且速度与等势面平行,A、B连线长为L,连线与等势面间的夹角为θ,不计粒子受到的重力,则()A.粒子在A点的动能大于在B点的动能B.等势面b的电势比等势面c的电势高C.粒子从A运动到B所用时间为D.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8.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两端间的距离为,传送带以速度v沿顺时针运动,一个质量为的小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从端滑上传送带,运动到端,此过程中物块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与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间相等,两过程中物块运动的位移之比为2:3,重力加速度为,传送带速度大小不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的初速度大小为B.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C.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D.整个过程中物块与传动带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9.如图所示,在真空中有一水平放置的不带电平行板电容器,板间距离为d,电容为C,上极板B接地,现有大量质量均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油滴,以相同的初速度持续不断地从两板正中间沿图中虚线所示方向射入,第一滴油滴正好落到下极板A的正中央P点。

能落到A极板的油滴仅有N滴,且第N+1滴油滴刚好能飞离电场,假设落到A极板的油滴的电荷量能被极板全部吸收,不考虑油滴间的相互作用,重力加速度为g,则A.落到A极板的油滴数N=B.落到A极板的油滴数N=C.第N+1滴油滴经过电场的整个过程中所增加的动能为D.第N+1滴油滴经过电场的整个过程中减少的机械能为10.如图,滑块a、b的质量均为m,a套在固定竖直杆上,与光滑水平地面相距h,b放在地面上.a、b 通过铰链用刚性轻杆连接,由静止开始运动.不计摩擦,a、b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 )A.a落地前,轻杆对b一直做正功B.a落地时速度大小为C.a下落过程中,其加速度大小始终不大于gD.a落地前,当a的机械能最小时,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mg三、实验题11.某同学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弹簧自然悬挂,待弹簧静止时,长度记为L0;弹簧下端挂上砝码盘时,长度记为Lx;在砝码盘中每次增加10g砝码,弹簧长度依次记为L1至L6,数据如表;代表符号L O L X L1L2L3L4L5L6数值(cm) 25.35 27.35 29.34 31.31 33. 40 35. 35 37. 40 39. 30(1)如图所示是该同学根据表中数据作的图,纵轴是砝码的质量,横轴是弹簧长度与____的差值(填“L0”或“L x”).(2)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N/m;通过图和表可知砝码盘的质量为____g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取10m/s2) .12.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待绿灯,当绿灯亮时汽车以a=3m/s2的加速度开始行驶,恰在这时一辆自行车以v=6 m/s的速度匀速驶来,从后边超过汽车,试问:(1)汽车从路口开动后,在追上自行车之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最远距离是多大?(2)当汽车追上自行车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大?四、解答题13.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长直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放有一质量为km的木块,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在长直木板右方有一坚直的墙.使木板与木块以共同的速度v0向右运动,某时刻木板与墙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设木板足够长,木块始终在木板上.重力加速度为g.求:(1)碰后,木块与木板第一次相对静止时的速度大小;(2)木板从第一次与墙碰撞到再次碰撞所经历的时间;(3)分析k的取值是如何影响第(2)问中求出的时间的.14.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情景,匀强磁场方向竖直向下,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平行金属轨道MN、PQ,相距为L,固定在水平面内;电阻为R的金属导体棒ab与平行轨道垂放置,且与轨道接触良好;MP间接有直流电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