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园林绿地与建筑环境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 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第五章园林绿地与建筑环境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教学课件

第五章园林绿地与建筑环境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教学课件

3、空间、功能建筑观(以建筑自身的功能和空间为中心, 忽略建筑与整体环境的关系,甚至以为膨胀建筑,把它 作为环境的主宰,把自然作为陪衬) 4、环境与生态的建筑观(随着社会生活、生产环境、和 科学技术的变化及人们正确价值观形成) 环境与生态的建筑观的根本——建筑设计必须结合自然 (充分利用自然提供的潜力) 二、建筑环境的构成及特点 建筑环境:不仅仅指建筑物外部的剩余空间,而是包括了 建筑物及其所处的更为广泛的环境的整体。(p183) (一)建筑环境的构成要素 1、按产生方式:自然因子和人工因子 (1)自然因子: 土地,水体、空气、生物
第五章 园林绿地与建筑环境
第一节 园林绿地与建筑环境的统一 一、建筑的环境观与生态观 观念的产生(社会历史环境、社会发展进程) 人与自然关系经历的几个过程及建筑观: (依赖、依附、离开、破坏、和谐相处) 建筑观: 1、实用的建筑观(基于生存的本能,以直觉体验来营造 使用空间和行动空间) 2、艺术的建筑观(用语言、天文学、数学、宗教象征等 文化为参照构架进行描述、思维、概括的抽象空间和符 号空间
庭院的分类:(p192) 按位置:前庭、中庭、后庭、侧庭、屋顶庭院 按重要程度:主庭、副庭 (1)前庭 (2)中庭 (3)侧庭和后庭 (4)屋顶花园——“第五立面” 庭院对建筑的作用:(渗透自然气息) 庭院的营造手法:(软、硬景观)
3、室内小景(p193) (1)定义: (2)特点: (3)构成: 二、建筑主体与自然因子的关系 融合、协调——“人工中见自然、自然中见人工” (一)自然因子之于建筑主体 1、物质性作用(p194) (1)自然因子改善建筑小环境 (2)自然因子是塑造物质空间的手段 a、限定物质空间(围合、覆盖、抬起、竖立、质感) b、形成空间的物质功能(休息、交往、娱乐等)

《园林绿地规划设计》课件

《园林绿地规划设计》课件
• 改善空气质量和调节气候 • 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如水源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维护 • 促进社交交流和人际关系的建立 • 提供文化和教育活动的场所 • 创造城市绿洲,减轻压力和提升心理健康
案例分析
案例1 案例2
案例3
中心公园 湖畔景观 社区花园
城市中心的公共绿地,提供休 闲、锻炼、社交等功能。
围绕人造湖策划的景观设计, 融合水景和绿化元素,供人们 欣赏和放松。
为社区居民提供的小型花园, 鼓励居民参与和自我管理。
总结和结论
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是创造美丽和可持续的城市空间的重要途径。通过满足人 们的需求,保护自然环境,促进社会发展,园林绿地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宝贵 的资源和机会。
2 促进健康
接触自然环境和户外活动 对身心健康有益,减轻压 力和促进运动。
3 环境保护
园林绿地能够提供生态系 统服务,保护水源,减少 土壤侵蚀,并提供野生动 植物栖息地。
规划和设计的步骤
1
问题分析
了解需求和目标,分析现有问题和限制条件。
2
概念设计
提出创新的设计理念,包括空间布局、景观元素和功能设施。
城市公园
城市公园是城市居民休闲和娱乐 的重要场所,也是社交交流和身 心健康的中心。
植物园
植物园是研究、保护和展示植物 多样性的场所,可以提供教育和 休闲的机会。

屋顶花园
屋顶花园是提供城市绿化,并减 少城市热岛效应的创新方式,也 可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园林绿地的重要性
1 提升生活质量
园林绿地提供了与自然互 动的机会,让人们从都市 喧嚣中得到休息和放松。
3
详细设计
制定详细的规划和施工图纸,确保设计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规划和设计的原则

第五章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ppt课件

第五章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ppt课件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二、详细规划
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标准术语》: 城市详细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
划为依据,对一定时期内城市局部地区的土地利用、空间
环境和各项用地所作的具体安排”。
城市规划区:指城市 市区、近的区域。
(4)确定城市对外交通系统的布局以及车站、铁路枢纽、 港口、机场等主要交通设施的规模、位置,确定城市主、
次干道系统的走向、断面、主要交叉口形式,确定主要 广场、停车场的位置、容量。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二)城市建设用地。包括:规划期限内城市建设用地的 发展规模、发展方向,根据建设用地评价确定的土地使 用限制性规定;城市各类园林和绿地的具体布局。
(三)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城市主干道 的走向、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走向、大型停车场布局; 城市取水口及其保护区范围、给水和排水主管网的布局; 电厂位置、大型变电站位置、燃气储气罐站位置;文化、 教育、卫生、体育、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设施的 布局。
镇规划
乡规划
村庄规划
总体规划
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修建性详细规划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一、总体规划
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标准术语》: 城市总体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

绪论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依附于自然(原始氏族社会及聚落时代)、人类依赖于自然(渔猎时代由聚群而定居)人类开始离开自然(农耕时代及城邑的建立)人类破坏自然(工业化时代及大规模的建设)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后工业化及信息化时代)二、城市与园林的关系※城市公园运动(The City Park Movement)奥姆斯特德主持建造了纽约中央公园既开了现代景观设计之先河,更为重要的是,它标志着普通人生活景观的到来,美国的现代景观设计从中央公园起就不再是少数人所赏玩的奢侈品,而是普通公众身心愉悦的空间.(图)※田园城市构思(The Garden City)❖农田环抱城市,面积比城市大5倍;❖人口控制在3。

2万人左右;❖城市直径不超过2公里;❖中心公共绿地面积多达60公顷;❖宽阔的林荫道、放射状的林间小径、住宅、庭院、菜园等。

(图)※雅典宪章(1933年)❖现代城市要解决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功能。

❖明确提出要在城市中建造公园、运动场和儿童游戏场;❖要求把城市附近的河流、海滩、森林和湖泊等自然景观优美地段开辟为公共绿地。

※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世界环境宣言(1992年)三、中国传统园林的历史发展和特色1、历史轨迹古典园林的萌芽——囿饲养禽兽供帝王狩猎活动开凿池沼作养殖灌溉之用筑高台供祭祀之需建简单建筑为休息观赏之备皇家园林的形成--秦汉宫苑(图)自然山水园的兴起-—魏晋南北朝的园林自然山水园的发展—-唐宋园林古典园林的辉煌时期——明清园林(多图)2、中国园林的分类皇家宫苑——壮丽精巧私家园林-—简朴淡雅寺庙园林——天然幽致3、中国传统园林的特色效法自然的布局诗情画意的构思园中有园的手法建筑为主的主景因地制宜的处理四、国外的园林历史发展与特色世界园林体系:东方园林体系欧洲园林体系西亚园林体系❖日本庭园(图:枯山水)❖西亚园林的特色(图:阿尔罕布拉宫、泰姬陵)院落式的布局设有中庭整形的人工水池和喷泉各种植物❖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园特色(图:埃斯特别墅)恰当地运用地形辟出台地、整齐地格局和建筑设计的原则、结合地形组织多种理水形式、模样绿丛植坛、运用明暗浓淡不同的绿色配置、运用大小比例的不同引起对规则布局感的消失❖法国古典园林的形成及特色(图:凡尔赛宫)勒诺特:在丛林中辟出风景线运用原野上自然的水体形式构图中心的雕塑喷泉乡土树种❖英国自然风景园林特色❖西方近代园林的发展(图:法国拉·维莱特公园)第一章城市绿地的功能与效益第一节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一、保护城市环境❖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增加氧气含量、吸收有害气体CO2:落叶乔木——合欢、泡桐、紫叶李、西府海棠、刺槐、柿树;落叶灌木—-紫薇、丰花月季、碧桃、紫荆;藤本植物——凌霄;草本植物——白三叶;SO2:臭椿、夹竹桃、海棠、紫薇、石榴、广玉兰、棕榈、馒头柳、银杏;附图)、吸滞烟灰和粉尘减少含菌量健康作用负离子、芳香油放松神经❖改善城市气候降低气温调节湿度调控气流❖降低城市噪声二、减灾防灾防火防震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御放射性污染和有利战备防空三、提供城市野生动物生境,维持城市生物多样性城市中不同群落类型配植的绿地可以为不同的野生动物提供相应的生活空间,与城市道路、河流、城墙等人工元素相结合的带状绿地形成一条条绿色的走廊,保证了动物迁徙通道的畅通,提供了基因交换、营养交换所必要的空间条件.城市生物多样性——城市范围内除人以外的生物分异程度.主要通过城市绿地系统所容纳的生物资源的丰富程度得以体现。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J【城市规划教学讲义】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J【城市规划教学讲义】
三、平视、俯视、仰视的观赏 (1)平视观赏:平视是中视线与 地平线平行而伸向前方,使人 有平静、深远、安宁的气氛, 不易疲劳。在平坦地区,江河 之滨,多为平视。 园林绿地中的安静地区以及休、 疗养地区,较适宜平视景观的 布置。
西湖美景
(2)仰视观赏:观者中视线上仰,不与地 平线平行。与地面垂直的线有向上消失 感,故景物的高度方面的感染力较强, 易形成雄伟严肃的气氛。 在园林绿地中,有时为了强调主景的崇 高伟大,常把视距安排在主景高度的一 倍以内,运用仰视观赏,这是一种艺术 处理上的经济手法之一。
在园林景物中,垂直视成为30°时,其合适视距为:
大型景物的合适视距约为景物高度的3.3倍,小型景物约为3倍。
水平视域为45°时,其合适视距为:
合适视距约为景物宽度的1.2倍。
关于对纪念碑的观赏,垂直视角如分别按18°、27°、45°安排, 则18°视距为纪念碑高的3倍,27°为2倍,45°为1倍。如能分
在动的游览路线上,应有系统的布置多种景观,在重点地区,游人必 须停留下来,对四周景物进行细致的观赏品评。
静态构图的景观的观赏点正是摄影家和画家乐于拍照和写生的位置。 一般对景物的观赏是先远后近,先群体后个体,先整体后细部先特殊 后普通,先动景后静景。
二、观赏点与观赏视距 游人所在位置称为观赏点或视点。 观赏点与被观赏景物间的距离,称为观赏视距。观赏视距适当与否与 观赏的艺术效果关系很大。 在正常情况下,不转动头部,而能看清景物的视域,垂直方向约为 26°~30°,水平方向约为45° 最适视距,如主景为雕塑、建筑、树丛、艳丽的花木等,最好能在垂 直视角为30°,水平视角为45°的范围内。
二、前景、中景、背景
景色就距离远近,空间层次而言,有前景、中景、背景之分(也可称 近景、中景、远景)。一般前景、背景是为突出中景而服务的。

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教案

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教案

《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教案(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英文):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LANDSCAPE ARCHITECTURE PLANNING AND DESIGN)课程类别:选修课适应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简介:《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限选课,是一门集工程、艺术、技术于一体的课程。

它要求学生既要有科学设计的精神,又要有艺术创新的想像力,还要有精湛的技艺。

园林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园林规划设计的任务就是要用地貌、植物、硬质材料、建筑等园林物质要素,以一定的自然、经济、工程技术和艺术规律为指导,充分发挥综合功能,因地制宜地规划和设计各类园林绿地。

《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课程密切联系风景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及建设实际,介绍风景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及规划设计实例。

本课程着重介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园林绿地构图的基本规律、园林组成要素的规划设计、园林造景艺术的基础和技巧、各类绿地规划设计和规划设计实例等内容。

本课程是以园林规划设计原理为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与城市规划、园林植物、园林工程、测量学、园林制图学、土壤肥料学等课程有直接关系,与历史、文学、艺术有一定联系。

本课程先修课程为计算机基础、地图学、测量学、地质学、普通地理学、环境生态学、工程制图与CAD、区域规划原理。

课程总的教学时数:学时28授课教材:杨赉丽主编,《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第二版),北京:中国林业出版参考书目:1、雷一东编著,园林绿化方法与实现,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2、唐学山、李雄、曹礼昆编著,《园林设计》,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年。

3、赵建民主编,《园林规划设计》,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4、胡长龙主编,《园林规划设计》,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二)课程教育目标本课程是一门要求知识面广、实践性强的课程。

要理论联系实际,要多接触园林绿化实践,以增强感性知识,要广泛收集园林规划设计的有关资料,要熟练掌握画图技巧。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H【城市规划教学讲义】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H【城市规划教学讲义】
塑造城市文化特色、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和促进社会交往,具有 突出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景观与景观设计学
景观,即具有观赏审美价值的景物。 景观设计学 Landscape Architecture (L.A.)
景观设计学是关于景观的分析、规划布局、设计、改造、管理、保护 和恢复的科学和艺术。
1901年,哈佛大学开设了世界上第一个景观设计学专业。
1958年,国际景观设计师联合会(IFLA)成立。
20世纪80年代,美国景观设计学专业被列为全美十大飞速发展的 专业之一。在国际上,它已发展成为与建筑学、城市规划成三足鼎 立用型学科,其核心是人类户外生存环境的建 设,涉及的学科专业领域极为广泛综合,包括城市规划、建筑学、植 物学、生态学、地学、社会文化、环境、资源、文学艺术、心理学等 等。 学科构成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林·城市规划》)
园林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园林的创作必须同时满足科学性和艺术性。 对前者要求掌握植物学、测量学、土壤、建筑构造等知识,对后者应
了解美学、美术、文学等方面的理论。
二、绿化与绿地
城市绿化是人们运用栽培植物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手段,它包括城市 绿地的建设以及对原有植被的维护工作,而不包括以经营生产为目的 的果园、花圃、苗圃等。 绿地: 《辞海》释义为“配合环境创造自然条件,适合种植乔木、灌木 和草本植物而形成一定范围的绿化地面或区域”;或指“凡是生长植 物的土地,不论是自然植被的或人工栽培的,包括农林牧生产用地及 园林用地,均可称为绿地。” 《园林基本术语标准》中规定:城市绿地是“以植被为主要存在 形态,用于改善城市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城 市的一种城市用地”。“广义的城市绿地,指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各 种绿地”。

第五章 公园绿地规划PPT课件

第五章  公园绿地规划PPT课件
内 容:
一、公园的渊源与类型 二、综合性公园规划 三、专题性公园规划
一、公园的作用与功能
公园除了绿地的一般作用外,另外还有:
1、公园供群众游览、休息、观赏和开展文化娱乐、社交活动、体 育
活动的优美场所。它是反映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重要窗口,在城市公 共
绿地中常居首要地位。
2、公园具有优美的环境,可以使游人振奋精神,消除疲劳,忘却 烦
1、分散式 点状分布,特点:未把街道公园绿地充分利 用,缺乏相互联络
2、绿道式 连络式,特点:依网状道路规划,缺少大面积 的公园
3、环状绿带式 一般是利用旧的环状城墙遗址作为公园, 特点:对市内部与外部缺少联络,对街道人流疏散效果极佳。
4、放射状绿地 特点:放射状道路附近之街道发展较快, 其间较慢
5、放射环状式 具有以上两种的优点
2植物园的功能分区科普展览区植物分类区植物生态区专类园区示范区科普教育区读书园植物学家及名人纪念园标本馆植物博览馆植物图书馆报告厅露天表演台等科研实验及苗圃区温室实验室研究室实验苗圃繁殖苗圃移植苗圃原始材料苗圃服务及职工生活区餐饮小卖部及其他各种服务3植物园的道路系统主干道47m引导游人进入各个主展览区及主要建筑可通车解决园内的交通运输问题次干道253m供游人步行通行为各展区中各小区的分界线及联系纽带游览步道152m深入到各小区内部的道路供游人近距离观赏植物同时也有分界线的作用还方便日常养护和管理工作4园景规划植物园的园景是在满足分类展示功能的前提下以绿色植物为主体而形成的一种景观如果处理简单就会变成苗圃式的树林精心地从功能分区和植物空间的动态设计上下工夫应重点抓住面和线的景观变化注意从量的方面加以调整和控制
解放后,公园得到较大的发展、扩建、改建和新建了许 多公园,1980年统计,全国220个城市已有679个公园。

第五章: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内容 ppt课件

第五章: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内容  ppt课件
2.针对绿地生态网络构建的生态斑块(包括基于 自然保护的生态斑块、基于人类游憩的生态斑块、 基于历史文化保护的生态斑块)
3.生态廊道的规划(自然廊道、游憩廊道、景观 和历史廊道、城市廊道)
研究表明:廊道要保证一定的宽度,才会对生物 的多样性产生影响,这一宽度阀值通常为12m。
PPT课件
9
5.5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重点)
5.1.1 基础资料收集:
(1)测量及航片、遥感资料(地形图、专业图件)
(2)自然资源资料(气象资料、土壤资料、地质水 文)
(3)社会条件资料(历史、民风民俗、城市发展战
略、财政收入、产业产值、特色资源、建设现状、 用地与人口规模等)
(4)园林绿地现状资料(城市绿地系统指标、现有
公园绿地、苗圃、防护绿地、各类附属绿地的基 本资料、适于绿化不宜建筑的用地位置及其面积)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第五章:城市绿地规划内容
PPT课件
1
本章学习重点:
• 了解城市绿地规划的前期调研工作内容。 • 了解城市绿地规划各工作环节及其内容。 • 重点掌握城市绿地布局及各类城市绿地的
规划内容。
PPT课件
2
5.1 规划前期调研工作
• 规划前期调研工作包括四个部分:基础资料收集、 现状调查、相关规划解读、综合分析。Fra bibliotekPPT课件
3
(5)植物资料(生物多样性的调查资料、古树名木 的资料、该城市及其附近地区城市园林绿化植物 的应用种类及其对生长环境适应情况、主要的病 虫害、当地的园林植物的引种情况)
(6)绿化用地管理资料(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管理 机构的相关信息及规章制度、从事园林绿化行业 的人员情况、科研与生产机构、城市园林绿化维 护与管理情况)

【林学】城市园林绿地及绿化PPT课件

【林学】城市园林绿地及绿化PPT课件
14
各类林地和草地的含菌量比较


空气含菌量 类
空气含菌量 型
(nm-3)
(nm-3)
黑松林
589
樟树林 1218
草 地 688
喜树林 1297
日本花柏林 747
杂木林 1965
15
7 城市园林绿地及绿化
净化水体 据研究, 树木可以吸收水中溶解的物质, 减少 水中细菌的数量。如在通过30~40m宽的林 带后, 由于树木根系和土壤的作用, 1L水中所 含细菌的数量比不经过林带的减少1/2。许 多水生植物和沼生植物对净化城市污水有明 显作用: 在栽有芦苇的水池中, 悬浮物要减少 30%, 氯化物减少90%, 有机氮减少60%, 磷 酸盐减少20%, 氨减少66%, 总硬度减少33%
21
绿化林带减小风22力
7 城市园林绿地及绿化
降低城市噪声 树木能降低噪声, 是因为声波投射到树叶、 树枝上后被反射到各个方向, 造成树叶微振 而使声能消耗减弱。减轻噪声效果最好的树 种是那些枝叶茂密, 叶片较肥厚并具有较长 叶柄的乔木和灌木。这些特征的结合, 有助 于叶片的摆动和振动。粗大的树枝和树干也 能够使声波发生偏转和折射。就平均情况而 言, 30m宽的林带可减弱频率为1000Hz的声 波6~8dB(A)
20
7 城市园林绿地及绿化
通风防风: 1)大片林地的存在, 可以造成绿地 与其周围地区的温度差异, 进而造成区域性 的微风和气体环流。绿地中的凉空气不断向 城市建筑密集地区流动, 从而调节气温, 输入 新鲜空气, 改善通风条件。2)带状绿地的作 用与其设计密切相关。如带状开敞绿地, 若 与夏季主导风向平行, 则具有良好的通风效 应。若绿化林带与冬季主导风向垂直, 则具 有良好的防风效应, 既可降低风速, 又可减少 风沙, 改造局地气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原则:
(1)入口(p204)
设计原则:a、解决功能上的问题 b、解决标志意义上 的问题
(2)道路
场地中道路设计的特点
a、根据道路本身的要求设计 b、道路的设计原则 c、道路线形走向的设计
(3)停车场 原则:便于车辆进入,避免被直接看见,地面铺设(草 皮砖),考虑联系外围道路及行车特点。
3、庭院设计 庭院设计的要点:
(1)“点、线、面”有机结合 点:景点、线的节点、视点 线:带状、条状、路径两侧之景观(廊、花径) 面:由线围合的界面,一般指一块场地
(2)动、静分区 动:公共性、游动性、喧闹性空间 静:私密性、交往性、静态休息性空间 分区方式:地面下沉、绿化阻隔等
(3)因地制宜 根据地方特点,在设计中形成独特之处,避免千篇一律。 4、屋顶花园 (1)考虑花园的总重量,和建筑结构的承载力 (2)植物的选择 (3)防水处理
二、建筑环境的构成及特点
建筑环境:不仅仅指建筑物外部的剩余空间,而是包括了 建筑物及其所处的更为广泛的环境的整体。(p183)
(一)建筑环境的构成要素
1、按产生方式:自然因子和人工因子
(1)自然因子:
土地,水体、空气、生物
庭院的分类:(p192) 按位置:前庭、中庭、后庭、侧庭、屋顶庭院 按重要程度:主庭、副庭 (1)前庭 (2)中庭 (3)侧庭和后庭 (4)屋顶花园——“第五立面” 庭院对建筑的作用:(渗透自然气息) 庭院的营造手法:(软、硬景观)
1、基地设计步骤 (1)第一步:基地的选择 (2)第二步:基地的分析(基地环境及以外的场
地)
基地的环境:自然因子、人工因子
在设计中应该将自然因子运用到极致,经自然景 色纳入与它们相关的建筑环境方案中去,以创造 最大的情趣和于自然的结合。(p204图5-30)
基地分析的具体手法:(p203)
(3)第三步:具体的基地处理——发掘出基地的最高潜 能
(二)建筑主体之于自然因子(p196) 建筑主体限定自然因子存在空间或包容自然因 子于其中,并且主导整体环境的性质与风格,同 时影响自然因子性质与风格
三、建筑主体中自然因子的设计策略
基本策略:1、充分了解自然因子本身,并加以 合理利用。2、结合以建筑为主体这一整体环境 特征,进行合适的设计。
(一)自然构件中植物因子的设计策略
文化为参照构架进行描述、思维、概括的抽象空间和符 号空间
3、空间、功能建筑观(以建筑自身的功能和空间为中心, 忽略建筑与整体环境的关系,甚至以为膨胀建筑,把它 作为环境的主宰,把自然作为陪衬)
4、环境与生态的建筑观(随着社会生活、生产环境、和 科学技术的变化及人们正确价值观形成) 环境与生态的建筑观的根本——建筑设计必须结合自然 (充分利用自然提供的潜力)
第五章 园林绿地与建筑环境
第一节 园林绿地与建筑环境的统一 一、建筑的环境观与生态观 观念的产生(社会历史环境、社会发展进程) 人与自然关系经历的几个过程及建筑观: (依赖、依附、离开、破坏、和谐相处) 建筑观: 1、实用的建筑观(基于生存的本能,以直觉体验来营造
使用空间和行动空间) 2、艺术的建筑观(用语言、天文学、数学、宗教象征等
3、室内小景(p193) (1)定义: (2)特点: (3)构成: 二、建筑主体与自然因子的关系
融合、协调——“人工中见自然、自然中见人工” (一)自然因子之于建筑主体
1、物质性作用(p194) (1)自然因子改善建筑小环境 (2)自然因子是塑造物质空间的手段
a、限定物质空间(围合、覆盖、抬起、竖立、质感) b、形成空间的物质功能(休息、交往、娱乐等)
1、植物空间构成的类型
3、按空间形态分类 (p199) (1)开放空间
(2)半开放空间
(3)覆盖空间
(4)完全封闭空间
(5)垂直空间
4、植物空间构成的手法(p199) (1)划分、完善空间 (2)联系空间
(3)屏蔽视线 屏蔽视线的方式:a、障景 (完全阻隔视线、漏景) b、私密性控制
(三)自然环境的设计策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