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城镇化现状分析

合集下载

攀枝花人口现状特点、发展趋势及

攀枝花人口现状特点、发展趋势及

攀枝花人口现状特点、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攀枝花人口现状特点、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人口问题是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

跨入新世纪,攀枝花市人口的规模、结构、分布、迁移和素质等状况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显示出攀枝花市在控制人口数量、优化人口结构,改善人口分布和提高人口素质等方面取得较大成效。

“十二五”时期是攀枝花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口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研究攀枝花市人口形势及人口发展趋势,对打造百万人口城市,构建富裕幸福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根据攀枝花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对十年来攀枝花市人口发展的基本状况、主要特点、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就如何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一、现状及主要特点(一)人口总量增加,增长速度减缓根据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六普”)数据显示,以2010年11月1日零点为标准时间,攀枝花市常住人口注121.41万人(表一),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五普”)相比,十年间攀枝花市常住人口共增加12.25万人,增长11.22%,年平均增长率为1.07%。

攀枝花常住人口总量居全省第19位,占全省的比重为1.51%,比“五普”提高0.2个百分点。

表一:历次普查攀枝花市常住人口情况历次普查常住人口(万人)增加量(万人)每年平均增加量(万人)增长率(%)1964年“二普”28.931982年“三普”81.5252.59 2.92 5.921990年“四普”94.8113.29 1.66 1.912000年“五普”109.1714.36 1.44 1.422010年“六普”121.4112.25 1.22 1.07资料来源:历次攀枝花人口普查资料(二)常住人口区域分布不均,攀枝花市人口密度提高“六普”资料显示,攀枝花市常住人口区域分布差异较大,东区人口总量最大,达到36.43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30.01%。

攀枝花人口现状特点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

攀枝花人口现状特点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

攀枝花人口现状特点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攀枝花人口现状特点、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人口问题是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

跨入新世纪,攀枝花市人口的规模、结构、分布、迁移和素质等状况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显示出攀枝花市在控制人口数量、优化人口结构,改善人口分布和提高人口素质等方面取得较大成效。

“十二五”时期是攀枝花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口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研究攀枝花市人口形势及人口发展趋势,对打造百万人口城市,构建富裕幸福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根据攀枝花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对十年来攀枝花市人口发展的基本状况、主要特点、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就如何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一、现状及主要特点(一)人口总量增加,增长速度减缓根据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六普”)数据显示,以2010年11月1日零点为标准时间,攀枝花市常住人口注万人(表一),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五普”)相比,十年间攀枝花市常住人口共增加万人,增长%,年平均增长率为%。

攀枝花常住人口总量居全省第19位,占全省的比重为%,比“五普”提高个百分点。

表一:历次普查攀枝花市常住人口情况资料来源:历次攀枝花人口普查资料(二)常住人口区域分布不均,攀枝花市人口密度提高“六普”资料显示,攀枝花市常住人口区域分布差异较大,东区人口总量最大,达到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

仁和区人口增加最快,仁和区常住人口占攀枝花市比重由“五普”的%上升为%,上升个百分点,东区上升个百分点,西区、米易县、盐边县占攀枝花市比重分别下降、、个百分点。

人口密度是表现人口分布和衡量人口分布地区差异的主要指标。

一般而言,生产力水平和城市化水平越高,人口的密度会越大,聚集的人口会越多。

[攀枝花市市场调查报告]攀枝花市是个省

[攀枝花市市场调查报告]攀枝花市是个省

[攀枝花市市场调查报告]攀枝花市是个省关于攀枝花市市场调查报告报告人:沈延杰xx年11月26日一、调查背景基于12月1日入职攀枝花百盛百货,对于攀枝花市场经济,居民消费水平,购物商场和高低中档服装市场占有率,以及快销品行业所做的研究调查报告。

二、调查基本情况( 1、)xx攀枝花居民消费水平以及攀枝花经济增长情况。

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对攀枝花市xx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攀枝花市四川省省辖市,面积7440平方公里,人口123万,城市人口占市总人口的60.1%,是成渝地区城市化率仅次于成都的城市。

xx年上社会消费品零售。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27亿元,增长11.3%,比全省低0.5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18位。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22元。

攀枝花经济消费水平都在持续上涨,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在提高,消费需求在扩大,消费质量当然也在不断地要求完善。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 )上涨2.0%,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0.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1.1%,衣着、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类价格分别上涨9.4%、2.6%和1.3%,烟酒及用品和交通通信类价格分别下降3.6%和0.2%。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 )下降2.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3.2%。

其中衣着、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类价格,上涨最多。

光是东区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7.01亿元,增长10.2%;说明攀枝花居民对衣着等消费需求较大。

消费品市场保持稳定增长。

分区域看,城镇消费占据消费市场主体地位,乡村消费发展较为缓慢。

1-4月,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83.7亿元,增长11.4%,占零售额的比重为92.5%;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6.8亿元,增长7.9%,占零售额的比重为7.5%,乡村增速落后于城镇3.5个百分点。

零售业实现零售额74.0亿元,增长11.0%,东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6.1亿元,占攀枝花市零售总额的62.0% 。

攀枝花市场分析

攀枝花市场分析

攀枝花市场分析一、市场概况攀枝花市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四川省的一个重要城市。

市场分析是了解该市经济发展、消费者行为以及竞争环境的重要手段。

1.1 经济发展攀枝花市经济发展迅速,GDP持续增长。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攀枝花市去年的GDP达到1000亿元,同比增长8%。

该市的主要经济支柱包括农业、制造业、旅游业和服务业。

1.2 人口统计攀枝花市人口数量稳定增长。

截至目前,攀枝花市总人口约为200万人。

其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60%,农村人口占40%。

人口结构年轻化,大部分居民年龄在20至40岁之间。

1.3 消费水平攀枝花市居民消费水平逐年提高。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万元,同比增长10%。

居民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更加注重品质和服务。

二、市场竞争分析攀枝花市的市场竞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主要竞争对手攀枝花市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本地企业和外来企业。

本地企业具有地域优势和客户资源,而外来企业则带来了新的商业理念和技术。

2.2 竞争优势攀枝花市的竞争优势主要包括地理位置、资源优势和政策支持。

攀枝花市位于四川省的交通枢纽,交通便利,有利于物流运输。

此外,该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水电资源和农产品资源。

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吸引了大量企业进驻。

2.3 市场需求攀枝花市的市场需求主要集中在食品、服装、家居用品和旅游等领域。

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品质和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

三、市场前景分析攀枝花市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3.1 经济发展前景攀枝花市将继续加大经济发展的力度,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未来几年,该市将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竞争力,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企业进驻。

3.2 消费市场前景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观念的升级,攀枝花市的消费市场前景广阔。

消费者对品质、健康和环保的需求将持续增长,促进了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3.3 旅游市场前景攀枝花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旅游市场前景广阔。

攀枝花市场分析

攀枝花市场分析

攀枝花市场分析一、市场概述攀枝花市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川滇黔渝经济区的重要节点城市。

攀枝花市场潜力巨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文将对攀枝花市场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市场竞争、消费者行为等方面。

二、市场规模攀枝花市场规模庞大,消费者需求旺盛。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攀枝花市年总消费额达到100亿元人民币。

其中,食品饮料、服装鞋帽、家居用品等消费品类是市场的主要消费热点。

三、市场竞争攀枝花市场竞争激烈,各行业品牌众多。

以食品饮料行业为例,攀枝花市场有多家知名品牌,如攀枝花特产、攀枝花茶叶等。

这些品牌通过不断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竞争力较强。

四、消费者行为1. 消费者偏好:攀枝花市消费者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和口碑。

他们倾向于购买有品牌保障的产品,对于新品牌和新产品持观望态度。

2. 消费渠道:攀枝花市消费者购物渠道多样化,包括实体店、超市、电商平台等。

其中,实体店仍然是主要的购物场所,但电商平台的发展也逐渐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习惯。

3. 消费心理:攀枝花市消费者对价格敏感,追求性价比。

同时,他们对产品的功能、品质、环保性等方面也有较高的要求。

五、市场发展趋势1. 电商发展: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攀枝花市的电商市场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电商平台购物,这对实体店铺形成了一定的冲击。

2. 品牌建设:攀枝花市的品牌建设将成为市场的重点。

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将决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因此,企业需要加大品牌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品牌影响力。

3. 消费升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攀枝花市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企业需要不断提升产品品质,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六、市场推广策略1. 品牌推广: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品牌宣传,如电视广告、户外广告、网络推广等,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2. 产品差异化:通过不断创新,推出具有独特优势的产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攀西经济区发展状况和对策调研

攀西经济区发展状况和对策调研

攀西经济区发展状况和对策调研作者:傅铭郝儒杰张元黎汤红蒂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9年第44期摘要:攀西经济区,资源高度富集,是四川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交通条件和现代工业基础和人口布局基础相对不足的区域发展问题,用现代经济发展理念和现代经济管理知识对这样的区域发展战略思路和规划思路进行研究,在充分认识攀西经济区资源状况、现代产业发展状况和区域人口状况的提前下,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为攀西经济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一干多支;五区协同;產业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我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的重要抓手,为攀西经济区(四川省攀枝花市和凉山彝族自治州)勾画了未来农业农村发展的战略要点和政策重点。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着力推进的一项重要任务。

攀西经济区(四川省攀枝花市和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四川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地理位置看,攀西经济区是四川与云南密切经济联系的纽带,对于发挥好云南向中南半岛的开放作用也非常重要。

近年来,攀西经济区因地制宜,探索创新,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优势特色产业,生成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农业农村保持了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当前,在大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攀西经济区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制体制方面还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为了贯彻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推动四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解决攀西经济区资源能源合理利用节约利用高效利用的时代课题,课题组对攀西经济区发展状况和对策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在充分认识攀西经济区资源状况、现代产业发展状况和区域人口状况的提前下,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为攀西经济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一、发展现状第一,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益逐步提高。

攀枝花市城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

攀枝花市城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

攀枝花市城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第一章总则一、前言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目前中国人均GDP首次达到3200美元,按照国际标准,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开始进入工业化中后期,这一时期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发展途径将发生重大变化。

在此背景下,如何妥善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成为事关攀枝花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和长远的重要问题。

为更好地引领攀枝花在新的历史时期创新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实现建设“钒钛之都”、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宜居攀枝花的城市发展目标,进一步加快攀枝花市市域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市域经济发展,确保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特制订本规划。

二、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科学规划、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完善功能、合理布局的要求,紧密围绕“钒钛之都”“区域的攀枝花”、“宜居的攀枝花”发展战略,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资源优化、建管并举的原则,积极贯彻中央、四川省各项建设方针、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增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努力实现资源节约、生态良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乡发展目标。

三、规划原则1.政府主导原则: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新机制,积极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形成推进市域城镇化的强大合力。

2.超前引导原则:城市规划是根据未来发展的总体要求对城镇的各项建设做出合理的空间布局与安排。

规划超前引导是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水平的基本前提;规划的超前引导重点要规划一个人性化的城镇尺度和构思宜人活动的发展空间。

节约用地原则: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人地矛盾将进一步突出。

本次城镇总体规划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可持续发展原则:立足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合理确定城镇发展的空间布局,统筹安排重大基础设施,引导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浅析攀枝花市城市建设特色和发展战略

浅析攀枝花市城市建设特色和发展战略

浅析攀枝花市城市建设特色和发展战略(XX XXXX风景园林研究生班 XXXXXX)摘要:攀枝花市是钢铁、钒钛、能源、化工为主体的新兴工业城市和以阳光旅游渡假为特色的宜居宜游现代化城市,坚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实施“1234”城市建设发展战略思想。

2020年攀枝花的总体规划目标若完全实现,将建设为西部地区“最宜人居”和“最宜发展”的生态家园。

关键词:发展战略;城市建设;城市景观1 前言攀枝花市是中国的“钒钛之都”,是“南方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交通枢纽,是四川通往华南、东南亚沿边、沿海口岸的交通要道,是连接成都、昆明两大城市经济圈的纽带。

当前,世界正由工业社会走向信息社会,未来城市是社会信息网络中的一个节点,是人、环境和科学技术的结合。

城市的功能和价值取向已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居住、工作、游息和交通等基本需要。

作为人类文明的主要载体,城市的文化精神和教育功能,城市环境的连续和美化,城市传统的回归和借用等等,都越来越为现代人所认识和重视。

以人为本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致力优化人类住区环境,强调生态文明、代际平等和地域传统文化的延续,将是全球未来世纪和未来城市发展的共同主题和趋向。

2 攀枝花市情概要攀枝花市是以钢铁、钒钛、能源、化工为主体的新兴工业城市,位于四川西南部、川滇两省交界处,金沙江、雅砻江流经市区交汇,成昆铁路和108国道纵贯全境,幅员面积7440平方公里,辖三区两县,总人口110万。

1965 年2月 5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为开发我国西部地区丰富的矿藏资源、改善我国工业布局, 批准建立攀枝花特区,攀枝花作为国家第一个资源开发特区,崛起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历经40余年的艰苦创业,现已成为一座富有开发和魅力、和谐发展的新兴工业城市。

城市建成区面积42 km2 , 非农业人口约49 万。

城市由大小不等、性质不同的8 个片区组成, 它们沿金沙江呈带状组团状分布, 片区之间、组团之间有山体、沟谷相隔, 中心城区和各外围组团又呈散点状布局, 是一座具有南亚热带风光特色景观的山水园林城市。

攀枝花城区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攀枝花城区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板块
板块量级
板块投资 星级
板块属性
客群类型 产品类型
老城区
一级
江南片区 二级
城西片区 三级
★★★
城市传统老城区,配套成熟,但是交 全市、及周边区县
高层、洋房
通拥堵,形象落后
客群为主
★★★★
北靠城市老城区,配套完善中,城市 老城改善客群、拆
高层、洋房、
面貌和环境好;享受规划红利好,处 迁户及乡镇客群导
攀枝花城区—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调研时间:2019/08/05-2019/08/08 汇报人:创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策划部
2019/08/11
Contents
1 城市研究分析 2 宏观市场分析 3 竞争市场分析 4 项目本体分析 5 项目发展分析(参考)
城市研究分析
城市背景 城市规划 城市交通 城市经济 城市人口
0
0
5.02
39.8
12.67
36.72
0
0
5400
167043
92900
74510
0
9月
10月
0
26.45
0
16.45
0
30750
注:数据来源城乡管理局及人民政府网
11月 31.98 26.13 37428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12月 18.26 18.26 43550
江南片区 (花城新区)
城东片区
2.3.1 土地市场
2018年下半年供应土地多以底价成交,品牌开发商无拿地动作,土拍市场回归理性,热度持续减弱
➢ 2018年土地供销:攀枝花供应173.01万㎡,成交157.16万㎡,成交楼面价均价2413元/㎡ ➢ 2018年住宅用地:成交142.76万㎡,成交楼面价均价1885元/ ㎡

四川省新型城镇化的演进、现状和对策研究

四川省新型城镇化的演进、现状和对策研究

四川省新型城镇化的演进、现状和对策研究一、演进历程新型城镇化是指以城镇化为核心,以人为本、以质量为重,突出生态、公平、智慧和共享等特征,推进人口城镇化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城镇化形态。

四川省的新型城镇化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初步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四川省主要发展了一些成都、重庆等大城市和若干个地区性城市,城镇化率逐渐提高。

2.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20世纪90年代,全省城镇化率迅速提高,形成了以成都、重庆为中心,眉山、宜宾、内江、自贡等城市相互联系的城市群,经济、人口、城市规模和布局等方面都得到较大的发展。

3.微调阶段:21世纪初至2016年,四川省出台了《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规划概念转向人口城镇化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城镇化率逐渐趋于稳定,城市规模和实力有所提升,棚户区改造、城乡融合、城市环境等问题受到重视。

4.深入推进阶段:2016年至今,四川省加强了城市群建设,完善了公共服务设施、城市绿化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建设。

同时,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农民城镇化质量和水平,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现状分析目前,四川省城镇化率已经突破50%,城市规模呈现疏松发展状态。

近年来,四川省在城市群建设、城市环境整治、农村人口城镇化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城市规模分布不均衡,中小城市发展困难。

2.城市住房、交通、环境等问题不断加剧,城市管理亟待提升。

3.农业、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农民人口城镇化比例偏低。

4.城乡间福利分配不平衡,农民收入水平无法提高。

5.城市群发展缺乏协调性和整合力,机制不健全。

三、对策建议为推动新型城镇化的有序、高质量发展,建议在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1.加强城市规模和规划管理,完善中小城市发展环境。

2.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3.推动城市环境整治,提高城市品质和竞争力。

4.加快农村人口城镇化,支持农民增收和就业。

透视四川各市州城镇化发展现状

透视四川各市州城镇化发展现状

镇化率高于全省水平 的有 4个市 ,城镇化水平最高 的是 近年 来 发 展相 对 较 慢 ,在 全 省 的排 位 由第 一 退 至第 二 。 成都市 达 6 .% ,高于全省水平的还 有攀枝花 、德 阳和 7O
自贡 3个 市 ,城 镇 化 率 分 别 为 6 . 、4 % 和 4 .% , 1 % 6 3 2 7
雅 安 、 眉 山 、 广 元 、达 州 、资 阳等 地 。 这 些 地 区 的城 镇 化 水 平 虽 与第 一层 次 的成 都 和 攀 枝 花 有 明显 的差 异 ,但 总体 水 平 比较 接 近 ,且 城 市经 济 具 有 一定 的活 力 。其 中 , 巴中 、广 安 二市 为 2 1 年 首 次超 过 3 %。 01 0
第 一层 :城镇化水平在 5 %以上的城市 ,分别是成 战 略 基 础 上 ,明确 全 省 城 镇 化 的 主 要 发 展 方 向 是 城 市 圈 0 都 和 攀 枝 花 。 其 2 1 年 的城 镇 化 水 平 分 别 达 到 6 .% 0 1 70 和 6 .% , 不 仅 比 全 省 水 平 高 , 而 且 远 高 于 全 国 16
联动 推进 新型工 业化 新型城 镇化
把 握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形 势 和 城 镇 化 发 展 趋 势 ,全 面 客
观地 分析本地 区的差距和优 势 ,按 照省 委、省 政府 《 关 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意见》 ,切
第 三 层 :城镇 化水平 在 3 % 以下 ( 0 城镇 化率低于 实 调 整 好 新 型 工业 化 新 型城 镇 化 两 者 关 系 ,避 免 工 业 化
均 高于 全 省 4 .3 18 %的 水 平 。低 于 全 省 水 平 的 有 1 7个 市

攀枝花市场分析

攀枝花市场分析

攀枝花市场分析引言概述:攀枝花市作为四川省的重要城市之一,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

本文将对攀枝花市场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市场规模、消费趋势、行业竞争、市场前景等方面。

一、市场规模分析1.1 攀枝花市的人口规模和消费能力攀枝花市的人口规模稳步增长,目前已超过200万人。

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居民的消费能力也在逐年提高。

1.2 攀枝花市的市场细分攀枝花市的市场细分较为多样化,包括食品饮料、家电数码、服装鞋帽、旅游休闲等多个领域。

每个细分市场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发展潜力。

1.3 攀枝花市的消费结构在消费结构方面,攀枝花市以家庭消费为主导,但近年来随着年轻人消费观念的改变,个人消费也逐渐增加。

同时,中高端消费也在逐渐崛起。

二、消费趋势分析2.1 电子商务的兴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在攀枝花市的发展迅猛。

越来越多的居民通过网络购物,电子商务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2.2 品牌消费的增加攀枝花市的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品牌消费逐渐成为消费趋势。

消费者更加注重品牌的品质和信誉,对品牌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2.3 绿色环保消费的兴起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攀枝花市的消费者对绿色环保产品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绿色环保消费已成为一种新的消费趋势。

三、行业竞争分析3.1 食品饮料行业攀枝花市的食品饮料行业竞争激烈,各类餐饮企业和食品生产企业层出不穷。

品质、口味和价格是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因素。

3.2 家电数码行业攀枝花市的家电数码市场竞争也较为激烈,各大品牌争相进入市场。

消费者更加注重产品的性能和品质,价格也是影响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

3.3 旅游休闲行业攀枝花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旅游休闲行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各大景区和旅行社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四、市场前景分析4.1 城市建设的推进攀枝花市在城市建设方面投入大量资源,城市形象不断提升。

这将吸引更多的投资和消费,市场前景广阔。

4.2 旅游业的发展攀枝花市的旅游业发展迅猛,各大景区的知名度不断提高。

提高人口素质促进攀枝花经济发展

提高人口素质促进攀枝花经济发展

提高人口素质,促进我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攀枝花建市以来,攀枝花人民艰苦创业,奋发图强,在金沙江畔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工业城市。

如何实现攀枝花经济的持续增长,是攀枝花未来发展的一个战略性的现实课题。

纵观攀枝花市的发展历史,短短的几十年间从无到有,是全国各地无数建设者拓荒而成,可以说,人的因素是攀枝花市发展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其中,人口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可持续发展的质量,是可持续发展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可持续发展与人口素质的关系在攀枝花市“工业强市”战略实施过程中,工业继续保持稳健势头,并逐步形成了以钢铁、能源、钒钛、电冶化工为支柱的四大产业。

据统计2008年,四大支柱产业工业总产值达632.65 亿元,占全市规模上工业总产值的89%。

所以,我市的工业结构偏重重工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从高能耗、高消耗资源、重污染的粗放型生产模式向经济、社会与环境相协调的低能耗、轻污染和无污染的集约型生产模式发展,这是我市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也必须要以较高的人口素质为基础和前提。

其次,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具有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能力,与时俱进的思考和创新意识,以及合理的社会调控机制和管理制度,这对人口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根据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导致农业生产的产量增加这一事实,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投资”这一概念,也说明人口素质的提高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人口素质的高低。

人口素质,特别是劳动力素质的高低,是实现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是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如果仅从人口数量的增减方面,而离开人口素质的提高与改善来谈人口政策,是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人口增长和自然资源缺乏也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基本矛盾。

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提高人口素质,从而以人力资本来代替自然资本,这是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

攀枝花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利条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攀枝花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利条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攀枝花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利条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攀枝花是四川省一个重要的工业城市,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攀枝花一直致力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在当前国家大力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攀枝花发展循环经济具有诸多有利条件,但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从有利条件、存在问题和对策三个方面分析攀枝花发展循环经济的情况。

一、有利条件1.产业基础雄厚攀枝花是四川省重要的工业城市,具有较为雄厚的产业基础。

尤其是在煤炭、化工、电力等行业方面,攀枝花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2.地理位置优越攀枝花地处四川盆地南缘,依托川南丘陵和盆地,地处国家西部重要的能源、古义、铁路、公路大通道上,地理位置优越。

这为攀枝花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巨大的交通和物流便利。

3.产业结构较早转型攀枝花在产业结构的转型上较其他地区较早,已经在化工等高污染产业上进行了调整,这为推动循环经济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4.政府支持力度大攀枝花市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支持循环经济企业发展、鼓励技术创新等,这为推动循环经济提供了政策支持。

二、存在问题1.循环经济意识不足攀枝花部分企业和居民对循环经济的认识不足,对资源的浪费和环境保护意识较低,导致对循环经济的支持不足。

2.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攀枝花一些企业在循环经济领域缺乏研发能力和技术支撑,无法开展循环经济的相关项目。

3.生产方式落后部分企业仍采用传统生产方式,资源利用率低,难以实现循环经济的理念和目标。

4.循环经济体系不够健全攀枝花循环经济体系中缺乏配套的政策、技术和资金支持,制约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5.废弃资源处理不当攀枝花存在大量废弃资源,如煤炭矸石、化工固废等,处理不当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

三、对策1.深入开展循环经济宣传教育加大对企业和居民对循环经济的宣传力度,提高他们对循环经济意识和环保意识,促使他们积极支持和参与资源循环利用。

关于四川省攀枝花市2

关于四川省攀枝花市2

关于四川省攀枝花市“十三五规划”建设访谈报告访谈时间:2016年1月26日访谈地点:攀枝花市政府副秘书长唐刚的办公室访谈对象:市政府副秘书长唐刚访谈方式:现场个人访谈访谈内容:了解攀枝花市在“十三五规划”建设中的重难点以及其中出现的问题。

攀枝花市,四川省省辖市,是全国唯一以花名命名的地级市,位于中国西南川、滇交界部,北距成都749km,南至昆明351km,西连丽江,东接昭通。

是四川通往华南、东南亚沿边、沿海口岸的最近点,为“南方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物资集散地。

攀枝花面积7440平方公里,人口123万,2012年,攀枝花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740.03亿元,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次于成都居全省第二。

攀枝花市辖三区两县。

也是中国西部最大的移民城市,攀枝花是四川省除成都外唯一的劳动力输入城市,流动人口高达30万。

城市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60.1%,是成渝地区城市化率仅次于成都的城市。

攀枝花市是四川一座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宝库,有着丰富的矿产、水力和农业资源,综合竞争力高于绵阳、德阳等城市,半山地区有发展畜牧业的优良草场;高山地区森林资源丰富,林木可采伐量达一千七百万立方米。

同时也是川西南,滇西北的区域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

攀枝花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钒钛之都"、"中国块菌之乡"、"中国苴却砚之乡"、"国家创业城市"、"国家首批新型工业产业化基地"等称号。

世界卫生组织将长春、成都、攀枝花列为中国第二批健康城市试点项目。

2014年,攀枝花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7万元,达70646元,位居全省第一位。

攀枝花市政府在“十二五”期间,在中央、省委坚强领导下,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顽强拼搏、开拓创新,进一步开创了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攀枝花 劣质

攀枝花 劣质

攀枝花劣质
攀枝花是中国西部的重要城市,位于四川省南部,是成都的直接隔壁。

自古以来,攀枝花就是中国西部的重要极点,也是部分著名的交通枢纽。

如今,攀枝花以其独特的风情和传统受到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欢迎。

然而,虽然攀枝花拥有无与伦比的风土人情,发展着高层次的旅游业,但其社会发展水平可谓劣质。

它的发展滞后,普遍滞后,低效率,普遍落后。

首先,攀枝花的基础设施极不完善,不仅公路多处拥挤和破旧,交通运输也极为不便,大多数旅游景点的公共交通设施还停留在20多年前的水平,很难吸引外地游客。

其次,攀枝花缺乏一个比较完善的社会卫生系统。

医院和医疗设施落后,服务水平一般,而一些本身就贫困的农村地区则更为严重。

此外,攀枝花的教育水平也非常低。

学校大多数没有维护,教学质量也不高,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高等教育机会很少。

最后,攀枝花的经济状况也很劣质。

工业发展缓慢,旅游业虽然发展迅速,但也难以抵御经济的重压。

原有的一些传统工业单位也面临转型困境,经济整体素质极其低下。

总之,攀枝花的劣质状况虽然无可厚非,但也意味着这座城市有待经济发展和改善。

为此,攀枝花政府应该着力改善各方面的基础设施,加快发展城市建设,改善医疗卫生和教育水平,以及提高工业素质和经济水平,让攀枝花变得更加美好。

攀枝花一定会更加美好,更
加具有活力,迎接着众多游客的到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攀枝花城镇化现状分析
攀枝花是西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著名的资源型城市,地处云贵川交界处,是“四川南向门户”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物资集散地。

,攀枝花城镇发展对西南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攀枝花市建市于1965年,人口主要为移民,移民主要从事非农产业,城市人口较多,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低,城镇化水平起点较高。

在历史原因的影响下,工业化率高,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发展明显迟缓,城镇化水平总体质量不高。

一、攀枝花城镇化建设现状分析攀枝花1965年建市以来,城镇化发展迅速。

作为新兴一座资源型城市,攀枝花经济主要依赖于工业发展,城镇化水平起点较高,平稳增长中也存在着问题。

1.城镇化水平呈上升趋势,总体水平较高,但发展较慢由表1可见,2007年攀枝花市常住人口114.42万人,城镇化水平为58.6%。

攀枝花城镇化建设稳步提高,2011年城镇化率达61.64%,高于全国城镇化率51.27%。

2012年攀枝花市常住人口达到123.09万人,城镇常住人口77.56万人,城镇化率达63.01%,位列成都之后排在全省第二位。

2007-2012年间,城镇化率增加4.41个百分点,年均增加0.88个百分点。

攀枝花1965年建市,城镇化发展起步高,其总体发展水平较高,但是在2007-2012年间2012年各区县城镇化发展较为缓慢,年均增加0.88个百分点。

表1 2007-2012年攀枝花市城镇化水平 2.城市产业结构不合理城镇化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2012年攀枝花市产业结构为3.5:75.8:20.7,
工业化率72.03%,居四川省第一位。

其中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达75.8%,即工业化率为72.03%,城镇化进程低于工业化进程9.02个百分点,城市产业结构失调。

3.区县城镇化发展不平衡据表2可以看出,人口分布不平衡,城镇化发展差异明显:东区人口规模最大,达到37.5万人,但地小人多,城镇化增长速率为0.7%次于仁和区,增长速率为全市第二。

西区人口规模最小,但城镇化率达96.24%,次于东区位于全市第二。

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面积占攀枝花总面积的75%但人口分布较少,三地区总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56%,城镇化水平也较低。

4.城镇化质量不高城镇作为凝聚生产要素、实现规模经济、转变生活方式的功能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在被统计为城镇人口的人群中,工矿区职工占较大比重,从事制造业和采矿业的从业人员占比56.1%,而这部分人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低于全社会平均工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