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横的变化四种

合集下载

隶书横画笔法特点

隶书横画笔法特点

隶书横画笔法特点隶书是中国书法中的一种古老的书体,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

隶书以其独特的横画笔法而闻名于世,这种笔法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魅力。

本文将从隶书横画笔法的特点、演变和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隶书横画笔法的特点隶书横画笔法是指在书写过程中,以横线为主要线条,通过横向的推拉、起落、粗细的变化来表现汉字的形态。

这种笔法的特点是横向运笔自如,线条优美流畅,具有较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能够表现出文字的力度和气势。

隶书横画笔法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 线条粗细变化明显。

隶书横画笔法的线条粗细变化非常明显,通过控制笔尖的压力和书写速度,使线条从粗到细,从宽到窄,从暗到明,从浓到淡,从而表现出文字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2. 推拉起落自如。

隶书横画笔法的推拉起落非常自如,可以通过掌握笔尖的位置和角度,使线条自然流畅,达到一种优美的美感效果。

3. 节奏感强烈。

隶书横画笔法的运笔具有较强的节奏感,通过线条的起伏和粗细的变化,使得文字具有一种律动之美,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和感染力。

4. 韵律感强烈。

隶书横画笔法的线条流畅自然,具有一种优美的韵律感,使得文字充满了生命力和动感。

二、隶书横画笔法的演变和发展隶书横画笔法的演变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早在西汉时期,隶书就已经成为了官方文书的标准书体。

而在东汉时期,隶书逐渐发展成为了一种优美的艺术形式。

隋唐时期,隶书逐渐演变为了一种更加自由、灵活的书体,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笔画和笔法。

在宋代,隶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当时的书法家们开始尝试将隶书的横画笔法与其他书体的笔法相结合,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书法风格。

这种书法风格被称为“隶书楷化”,其特点是将隶书的横画笔法与楷书的竖画笔法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书写方式。

到了明清时期,隶书的横画笔法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极具个性的书写方式。

当时的书法家们开始注重笔墨的运用和表现力的发挥,通过横画笔法的运用,使得文字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表现力。

隶书的基本笔法

隶书的基本笔法

隶书的基本笔法隶变后的字,与篆书相比,就是具备了鲜明的点画持征。

笔法有方有圆,方圆并用。

(一)横画横画是隶书中有特色的笔画。

往往以“横飞”为美。

隶书的横画有两种,一为平横,一为波横。

有方笔圆笔两种。

(1)平横是指横呈水平状,一般逆锋起笔,折笔中锋运行,回锋收笔或露锋收笔。

平横有凸形、凹形和基本平形。

(2)波横是波笔的一种,是指横画具有俯仰之态。

一般逆锋起笔,折笔重顿,形成蚕头,然后提笔运行,至收笔处顿挫出锋,形成燕尾。

亦有蚕头小燕尾大的现象。

波横一般要写得厚重圆润,蚕头、燕尾都要饱满,横中略向上弯。

(二)竖画竖画在隶书中只是普通的一个笔画,这个笔画承篆成分较大,即多数为圆起圆收。

有些竖末端较尖,亦不属楷书悬针竖,而是写时自然收结。

隶书的竖一般均为逆锋起笔,中锋徐行,藏锋收笔。

竖画在隶书中有三种形式:中竖,向左弧竖,向右弧竖。

也有方笔,即逆锋起笔,向左上角切,折笔下行。

虽然竖画在隶书中不如波画有特色,但书写时同样不可轻视。

(1)以坚代撇隶书中有一种情形值得注意,即以竖代撇现象较多。

主要表现在书写楷书戈钩的短撇上,如“或”第七笔,“威”第八笔,“咸“第八笔。

(2)竖点隶书中的点大多是由竖充任的。

(三)撇画撇画又称掠画,是仅次于波画的又一重要笔画,它在隶书中变化很多,除了长撇、弯撇,还适用十一些左旁的竖画(竖撇)。

隶书中的撇笔无论怎么变化,书写时均应起笔有力,沉着刚劲,忌轻飘。

(1)长撇这是隶书中最基本的撇。

一般逆锋起笔,内右向左倾斜行笔,整体弧度不大,藏锋向上收笔,它与后来楷书的长撇基本类似。

(2)弯撇这是隶书中常见的撇,谓比后弯如半月。

一般为逆锋起笔,或竖行—半向左下弯行,或直接弯行,弧度呈45?角。

(3)竖撇这是一种将左旁竖画进行艺术美化的做法。

起笔如竖,行至一半,向左上弯行,至末端向上微挑旋即回锋收结。

(4)横撇这是一种基本无弧度的撇,在隶书中常用于字头呈外展状。

只是起笔处稍向心上抬。

一般逆锋起笔,转向左行,至尾处向上回锋收笔。

书法横的基本知识

书法横的基本知识

书法横的基本知识书法横是指篆、隶、楷、行、草书中横向的笔画。

在中国书法中,横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基本笔画,它不仅能传递文字信息,还能传递作者的情感、气息等。

一、基本知识1. 横的结构:横线基本上由两条平行的线条组成,间隔较小,有时会有细微的变化。

横线通常是从左到右书写,并呈上扬或下降状。

2. 横的大小:横的大小应根据字的大小和字体的特点进行适当调整。

通常来说,在大字中,横应该比小字宽。

3. 横的形状:横的形状可以分为直线式、扁平式、钩形式、反弓式和波状式等。

4. 横的感觉:横的感觉通常是扎实、结实、清晰、舒服的。

5. 横的技巧:横的书写技巧包括笔尖要平、按照适当的角度写、适当的用力等。

二、各体书法中的横1. 篆书:篆书中的横线通常是用横折叠的方式书写,更加古朴、简练的风格。

2. 隶书:隶书中的横线比篆书更加平直,但仍然有一定程度的波状感。

3. 楷书:楷书中的横线比隶书更加平直,笔画粗细均匀,整洁利落,非常适合正式场合的书写。

4. 行书:行书中的横线更加自由,有时呈现出弯曲和弧形。

5. 草书:草书中的横线非常自由,具有非常强的表现力和动感,往往会形成草莽式的风格。

三、如何练习横1. 练习基础横线:可以使用练字布或者练字纸进行横线的练习,注意笔画的大小、夹角和平直程度。

2. 练习联字横:可以在练习基础横线的基础上,练习横与其他笔画的连接和组成。

3. 练习摆笔横:摆笔横是指在书写横线时,使笔按照一定节奏前后晃动,增加创作的灵感和动感。

4. 练习跨行横:跨行横是指在跨过一行字的时候,将横线向上或向下延伸,形成更加连贯的书写效果。

总之,笔画横在书法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无论是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还是草书,都离不开这项基本笔画的运用,故而充分掌握笔画横的基本知识和书写技巧对于学习书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隶书的笔法

隶书的笔法

隶书的笔法
隶书的笔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平横:隶书的平横一般呈水平状态,且起笔和收笔的痕迹都比较明显,有
些笔画看起来有突出的尾部。

2.波横:隶书的波横相对于平横稍微向上斜一些,且尾部有一个向下的挑势,
整个笔画呈现出波状。

3.竖:隶书的竖画一般呈垂直状,起笔和收笔的痕迹也比较明显,有时在尾
部有向下或向上挑之势。

4.撇:隶书的撇画比较细长,其尾部呈弯曲向下之势,看起来有点像“弯
刀”。

5.捺:隶书的捺画一般呈向右下方伸展的形状,其尾部有明显的向右挑之势。

6.点:隶书的点有多种形态,如圆点、方点、向内上双点、向外上双点、下
双点、左右双点、竖三点、下四点、左右四点等。

7.转折:隶书的转折处一般呈圆润的形态,没有像楷书那样的棱角分明。

8.钩:隶书的钩一般不像楷书那样有明显的钩状,而是在笔画末尾处略微有
一个向右下方勾画的趋势。

隶书的横、波磔、竖、撇、捺、点、转、折

隶书的横、波磔、竖、撇、捺、点、转、折

隶书的横、波磔、竖、撇、捺、点、转、折汉代隶书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座高峰、一个丰富的艺术宝库。

学习隶书者,汉隶为主要取法对象。

从风格类型看,汉隶有朴拙一路,有野逸一路,有厚重一路,有端庄一路,有飘逸一路,等等。

汉代隶书的载体主要有简、牍、帛与碑石两大类。

本书技法解析的对象,是《曹全碑》《礼器碑》《孔宙碑》《朝侯小子残碑》等系列,并以此作为技法讲析的范本。

#1隶书的横要平▼横平竖直,是隶书最基本的形式特征。

与楷书比较,这个特征尤为明显。

楷书之横,通常作左低右高状。

隶书的横画,一般是水平状,但是横平并不是用尺子画一水平线那样的直线,而是在感觉上的左右之平。

隶书横画有水平状之横,也有弧、斜变化之横。

(一)呈水平状之横。

如《礼器碑》(图1-1)“王”字中间一横,“寿”字第一、二、三横。

图1-1 《礼器碑》之“王”字、“寿”字(二)弧线横。

隶书中许多横画带有弧度。

既有上弧,也有下弧。

上弧笔画往往中间拱起如拱桥。

如图1-2中《曹全碑》“竟”字所有横,《小子碑》“五”字第一横。

图1-2 《曹全碑》之“竟”字、“五”字下弧横画,如图1-3中《礼器碑》“作”字第一横,《小子碑》“皆”字下部“曰”的第一横,都是下弧横:两头(起笔处与收笔处)高,中间下凹。

图1-3 《礼器碑》之“作”字、“皆”字(三)斜横。

书法讲究笔势。

笔势不仅包含力量、速度,还包含方向,即所谓的“势向”。

横画虽在感觉上是平的,却有势向变化。

既有向上走势之横,如图1-4中《礼器碑》“琦”字部首“王”的三横,《小子碑》“志”字的两横;图1-4 《礼器碑》之“琦”字、《小子碑》“志”字亦有向下走势之横,图1-5中《曹全碑》“纲”字的所有横画,《孔宙碑》“勒”字右边“力”的横。

这些横画的写法,与平横相同,只是势向不是水平方向。

图1-5 《曹全碑》之“纲”字、《孔宙碑》“勒”字(四)横的轻重提按。

横的变化不仅体现在弧度与势向方面,还体现在用笔的提按方面,由笔毫的提按带来了笔画的粗细轻重变化。

隶书书写口诀及笔画和结构变化规律

隶书书写口诀及笔画和结构变化规律

隶书书写口诀及笔画和结构变化规律隶书之名源于东汉。

卫桓《四体书势》中说:“隶书者篆之捷也”。

由于汉代社会文字使用量增多。

战事纷沓。

士族参政。

百家争鸣。

文学兴盛。

文化下移。

民事商事等各种因素。

使篆文繁缛的书写方式无法负担。

于是书写便捷简约的隶书诞生也就势在必然了。

隶书对篆书的改革包括笔画和结构两个方面。

隶化的方法有变圆为方。

变曲为直。

调正笔画断连。

省减笔画结构等等。

其中以横向取势和保留毛笔书写自然状态两面点最为重要。

横向取势能左右发笔,上下运动受到制约。

最终形成左掠右挑的八分笔法。

而毛笔的柔软性以使汉字笔画产生了粗细方圆。

藏露等各种变化。

还有字距宽。

行距窄也是其章法上的一大特点。

汉隶表现在帛画。

漆器。

画像。

铀镜中精美绝伦。

而在碑刻中更显其宽博的气势和独特的韵味。

汉隶主要有两大存在形式:石刻与简牍。

汉隶之后的隶书几不足言说。

魏晋南北朝隶书大多杂以楷书笔法;唐朝隶书不乏徐浩等书家。

但失之肥弱。

宋元明三朝的隶书也难振汉隶雄风。

直至清朝。

汉隶才得以复苏。

初有郑板桥。

继有金农。

邓石如。

后有何绍基等。

均不落伍。

别有建树。

一.隶书口诀的分析中国书法经过数千年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先后经历了篆、隶、草、楷、行书的演变。

篆书种类众多,主要包括甲骨文、大篆和小篆三种。

甲骨文是商代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卜辞以及占卜有关的记载文字,是我国现有的最古老的书法艺术遗产,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

大篆有两种:一种叫钟鼎文,又称金文,是商、周两代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用笔于环转之中略带方势,结体严整而疏朗,字型参差不一,但却分布天然,显得气度宏伟。

另一种叫石鼓文,是刻在10个鼓状石墩上记载田猎等事情的韵文,其体态更趋严谨,显得雄强浑厚,朴茂自然,端庄凝重而又生动活泼。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进行“书同文”的改革,把各国所使用的文字收集起来,存其所用,去其各异,加以综合整理,定为全国统一使用的规范文字,称为小篆,亦称秦篆。

到了秦代,由于小篆书写太慢,也太吃力,不能适应当时紧急的军事文书和浩繁的监狱文字的需要,官吏们便将书体进一步整理加工,遂成为一种新型的书体,并且应用在公文上,并受到了秦始皇的高度赞赏。

隶书(基本笔法简述)

隶书(基本笔法简述)

隶书的基本笔法隶变后的字,与篆书相比,就是具备了鲜明的点画持征。

笔法有方有圆,方圆并用。

(一)横画横画是隶书中有特色的笔画。

往往以“横飞”为美。

隶书的横画有两种,一为平横,一为波横。

有方笔圆笔两种。

(1)平横是指横呈水平状,一般逆锋起笔,折笔中锋运行,回锋收笔或露锋收笔。

平横有凸形、凹形和基本平形。

(2)波横是波笔的一种,是指横画具有俯仰之态。

一般逆锋起笔,折笔重顿,形成蚕头,然后提笔运行,至收笔处顿挫出锋,形成燕尾。

亦有蚕头小燕尾大的现象。

波横一般要写得厚重圆润,蚕头、燕尾都要饱满,横中略向上弯。

(二)竖画竖画在隶书中只是普通的一个笔画,这个笔画承篆成分较大,即多数为圆起圆收。

有些竖末端较尖,亦不属楷书悬针竖,而是写时自然收结。

隶书的竖一般均为逆锋起笔,中锋徐行,藏锋收笔。

竖画在隶书中有三种形式:中竖,向左弧竖,向右弧竖。

也有方笔,即逆锋起笔,向左上角切,折笔下行。

虽然竖画在隶书中不如波画有特色,但书写时同样不可轻视。

(1)以坚代撇隶书中有一种情形值得注意,即以竖代撇现象较多。

主要表现在书写楷书戈钩的短撇上,如“或”第七笔,“威”第八笔,“咸“第八笔。

(2)竖点隶书中的点大多是由竖充任的。

(三)撇画撇画又称掠画,是仅次于波画的又一重要笔画,它在隶书中变化很多,除了长撇、弯撇,还适用十一些左旁的竖画(竖撇)。

隶书中的撇笔无论怎么变化,书写时均应起笔有力,沉着刚劲,忌轻飘。

(1)长撇这是隶书中最基本的撇。

一般逆锋起笔,内右向左倾斜行笔,整体弧度不大,藏锋向上收笔,它与后来楷书的长撇基本类似。

(2)弯撇这是隶书中常见的撇,谓比后弯如半月。

一般为逆锋起笔,或竖行—半向左下弯行,或直接弯行,弧度呈45°角。

(3)竖撇这是一种将左旁竖画进行艺术美化的做法。

起笔如竖,行至一半,向左上弯行,至末端向上微挑旋即回锋收结。

(4)横撇这是一种基本无弧度的撇,在隶书中常用于字头呈外展状。

只是起笔处稍向心上抬。

隶书结构变化40种「图解」

隶书结构变化40种「图解」

隶书结构变化40种「图解」隶书结构变化40种隶书结构变化40种!【图解】 - 無為居士 - 聚美齋一、横平竖直横画平稳,竖画正直,整个字既要平直,又不失生动,笔画力求平而不僵,直而不硬。

写出和谐匀称、端庄整齐、生动活泼的优美之感。

隶书结构变化40种!【图解】 - 無為居士 - 聚美齋二、蚕无二设隶书中的波捺之笔处于主笔地位,然而使用较严格,一个字中不允许出现二个以上的蚕头,在书写时必须避免重复出现。

隶书结构变化40种!【图解】 - 無為居士 - 聚美齋三、雁不双飞与蚕头一样,在一个字中不的有二个以上的雁尾出现。

如多横的字应选取最关键的一横作为雁尾,使结构主次分明活泼生动。

隶书结构变化40种!【图解】 - 無為居士 - 聚美齋四、左右舒展隶书字形一般为扁方,上下紧缩,而左右的撇捺之笔尽量伸展,形成横势。

隶书结构变化40种!【图解】 - 無為居士 - 聚美齋五、上下精密一般情况下,字的结体避免写的过高过长,横画较多、字形高大的字,要尽量写的细点、紧凑点,笔画宜清秀遒劲。

切记过分压缩,须加强左右伸展。

隶书结构变化40种!【图解】 - 無為居士 - 聚美齋六、重心平稳每个字都有他的重心,掌握的好字就平稳端庄,掌握不好,字就倾斜跌倒。

字的重心笔画,须落在字的份量较重、位置较关键的中心点上,以保持平衡。

隶书结构变化40种!【图解】 - 無為居士 - 聚美齋七、相互呼应一人字出现上下或左右相对称的部分时要注意他们之间的呼应、顾盼、配合关系,要贯气生动。

[转载]隶书结构变化40种八、重浊轻清字的左部或上部,笔画较多较密的要清,右部或下部笔画较少较稀的要浊。

清就是轻或瘦些,浊就是重或粗些,但不要使笔画粗细相差较大,力求整体匀称。

隶书结构变化40种!【图解】 - 無為居士 - 聚美齋九、比例相等字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上下、左右搭配要适当,分布均匀,各占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力求上下、左右平稳,比例均等。

避免相互疏密不匀、大小不等。

隶书基本笔画48种 图解

隶书基本笔画48种 图解

隶书基本笔画48种图解可以说隶书开创并奠定了汉字的书写形式。

而隶书的美时而古朴遒劲,时而秀美温润,实在是令人神往。

笔法有方有圆,方圆并用。

下面文章以明朗的笔迹演示,结合相对切实的例字,给大家详尽讲解隶书的基本写法。

掌握这些基本写法后,隶书的基础成就了一大步。

难得好教程,转发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一、横画横画是隶书中有特色的笔画。

往往以“横飞”为美。

隶书的横画有两种,一为平横,一为波横。

有方笔圆笔两种。

1.平横。

是指横呈水平状,一般逆锋起笔,折笔中锋运行,回锋收笔或露锋收笔。

平横有凸形、凹形和基本平形。

2.波横。

是波笔的一种,是指横画具有俯仰之态。

一般逆锋起笔,折笔重顿,形成蚕头,然后提笔运行,至收笔处顿挫出锋,形成燕尾。

亦有蚕头小燕尾大的现象。

波横一般要写得厚重圆润,蚕头、燕尾都要饱满,横中略向上弯。

二、竖画竖画在隶书中只是普通的一个笔画,这个笔画承篆成分较大,即多数为圆起圆收。

有些竖末端较尖,亦不属楷书悬针竖,而是写时自然收结。

隶书的竖一般均为逆锋起笔,中锋徐行,藏锋收笔。

竖画在隶书中有三种形式:中竖,向左弧竖,向右弧竖。

也有方笔,即逆锋起笔,向左上角切,折笔下行。

虽然竖画在隶书中不如波画有特色,但书写时同样不可轻视。

1、以竖代撇隶书中有一种情形值得注意,即以竖代撇现象较多。

主要表现在书写楷书戈钩的短撇上,如“或”第七笔,“威”第八笔,“咸“第八笔。

2、竖点隶书中的点大多是由竖充任的。

三、撇画撇画又称掠画,是仅次于波画的又一重要笔画,它在隶书中变化很多,除了长撇、弯撇,还适用十一些左旁的竖画(竖撇)。

隶书中的撇笔无论怎么变化,书写时均应起笔有力,沉着刚劲,忌轻飘。

1、长撇这是隶书中最基本的撇。

一般逆锋起笔,内右向左倾斜行笔,整体弧度不大,藏锋向上收笔,它与后来楷书的长撇基本类似。

2、弯撇这是隶书中常见的撇,胃比后弯如半月。

一般为逆锋起笔,或竖行—半向左下弯行,或直接弯行,弧度呈45°角。

隶书40种变化

隶书40种变化

隶书结构的变化四十种(一)一、横平竖直横画平稳,竖画正直,整个字既要平直,又不失生动,笔画力求平而不僵,直而不硬。

写出和谐匀称、端庄整齐、生动活泼的优美之感。

二、蚕无二设隶书中的波捺之笔处于主笔地位,然而使用较严格,一个字中不允许出现二个以上的蚕头,在书写时必须避免重复出现。

三、雁不双飞与蚕头一样,在一个字中不的有二个以上的雁尾出现。

如多横的字应选取最关键的一横作为雁尾,使结构主次分明活泼生动。

四、左右舒展隶书字形一般为扁方,上下紧缩,而左右的撇捺之笔尽量伸展,形成横势。

五、上下精密一般情况下,字的结体避免写的过高过长,横画较多、字形高大的字,要尽量写的细点、紧凑点,笔画宜清秀遒劲。

切记过分压缩,须加强左右伸展。

六、重心平稳每个字都有他的重心,掌握的好字就平稳端庄,掌握不好,字就倾斜跌倒。

字的重心笔画,须落在字的份量较重、位置较关键的中心点上,以保持平衡。

七、相互呼应一人字出现上下或左右相对称的部分时要注意他们之间的呼应、顾盼、配合关系,要贯气生动。

八、重浊轻亲清字的左部或上部,笔画较多较密的要清,右部或下部笔画较少较稀的要浊。

清就是轻或瘦些,浊就是重或粗些,但不要使笔画粗细相差较大,力求整体匀称。

九、比例相等字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上下、左右搭配要适当,分布均匀,各占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力求上下、左右平稳,比例均等。

避免相互疏密不匀、大小不等。

十、参差错综形态相似的笔画在一个字中出现二笔以上,要避免雷同和呆板,力求生动多变,参差不乱,跌宕生姿。

笔画排列疏密适度,稳中寓险,气韵统一。

十一、捺画宜上为字的结构美观起见,有两画以上的横画出现时,某些字型的波画应选取上部的横画,使整体更协调和生动。

十二、捺画宜中有的字型如出现若干横画时,力求其字势活泼,应选取中间的横画做波画,以突出关键的主笔。

十三、捺画宜下有的字形为求字坚实稳重,应选取下横画作为波画,以托起上部字架,求得字形稳健有力,不失重心。

波画的长短可视上部情况而定。

隶书四种主要笔画的技法

隶书四种主要笔画的技法

隶书四种主要笔画的技法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

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隶书笔画的技法,来欣赏一下吧。

隶书笔画的技法1、平画:隶书的平画与篆书的横画稍有不同,它除了藏头护尾逆入平出以外,还有"蚕头雁尾"的波发之笔(亦称横捺)。

其书写要领是:①起笔回锋下垂形成蚕头之势。

②顺势右行。

③尽量铺毫,极力波发,提空回收,形成"雁尾"之势。

2、直画:直画与篆书写法基本相同。

然篆书多圆势,而隶书方圆并用。

3、挑画:就是折笔。

挑有二法,主要在收笔处,一为出锋,二为回锋。

出锋稍短之挑,即为竖钩。

此二法为:①出锋。

第一,起笔回锋成反扭之势。

第二,顺势而下。

第三,尽力铺毫左行而推笔。

第四,将锋拎中,反扭上挑出锋,提空收笔。

②回锋。

此种挑法的第一,二,三步同出锋挑法,第四步是提空收笔改为回锋收笔即可。

4、捺画:捺与平画的波,写法略同。

主要方法是:①起笔回锋下垂形成蚕头反扭之势。

②顺势下行。

③尽量铺毫,极力波发,提空回收。

隶书的书写要领壹“方劲古拙,如龟如鳖”。

隶书是从篆书演变而来的,使汉字从原来的单一的笔画发展成为多变的笔画,把篆书圆转笔画变为了方折,所以有篆圆隶方的说法,而隶书是比较古老的字体,它的笔画要写得古朴、苍老,给人一种沧桑残缺美,方劲古拙道出了隶书的概貌。

篆书和楷书多取纵势,形状成竖长方形,使笔画纵向延伸;而隶书字形较扁,笔画向横的方向发展,用扁形动物龟、鳖比喻隶书字身的形状最恰当无疑。

贰“蚕头雁尾,笔必三折”。

指的是隶书特有的横画波横,写波横时先用逆锋向左行笔,再往左下按笔,然后慢慢提起向右运行,这就是平出;最后写挑脚时,笔峰向下按,再慢慢提起,向右上挑出,形状好似大雁之尾,一般为露锋收笔。

在波横需要变化时,雁尾也可轻挑出,使笔尖拖长,产生秀气美,如清代郑簠的隶书的波横。

写挑脚应采用提引的方法,这样笔势舒展自然;不能“扭甩”出去,否则摇摆、轻浮。

笔必三折概述了隶书的笔画要注意落笔、行笔、收笔三个步骤,亦称“三折法” ,藏锋逆入,有的用“回锋” ,有的用“停驻”。

书法辨识之隶书

书法辨识之隶书

书法辨识之隶书
隶书是中国书法中的一种字体,起源于秦代,发展于汉代。

它的特点是笔画平稳,直上直下,横平竖直,结构简练,给人一种庄重肃穆的感觉。

在辨识隶书时,可以注意以下几个特征:
1.横平竖直:隶书的笔画一般横平竖直,线条端庄稳健,没有太多的弯曲。

2.结构简练:隶书的结构相对简练,每个字的构造清晰,笔画数目相对较少。

3.横画平直:隶书的横画通常比其他字体更平直,没有太多的弧度。

4.笔画厚薄:隶书的笔画常有明显的粗细变化,一般来说,横画和竖画较为粗壮,而撇捺较为细腻。

5.端庄肃穆:隶书给人一种庄重、肃穆的感觉,线条流畅而不失庄重感。

辨识隶书需要通过观察这些特征,同时对比常见的楷书、行书等字体,逐渐形成对隶书特有风格的认知。

隶书是中国书法传统中的重要一支,欣赏和辨识隶书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书法的历史与文化。

隶书习字入门完整资料

隶书习字入门完整资料

第一部分隶书基本点画的运笔点隶书的点有很多变化,起笔要求藏锋逆入,出锋根据各点的不同形态而变化。

它是其它笔画的浓缩。

有正点、横点、竖点、侧点、捺点、横挑点、上对点、下分点、左两点、右两点、以及三点的呼应、四点的开合、多点的参差。

要写得生动而富于变化,尤其要做到饱满厚重。

(1)逆锋落笔上行;(2)转笔回锋向右下;(3)顿笔向左下出锋。

横横画是隶书中最基本的笔画,是从篆书中继承而来,藏头裹尾、平中寓曲。

要写得充实稳健、果断利落、粗细均匀。

藏锋逆入,忌顿头;圆笔用转法调整笔锋,方笔以折法调整笔锋;中锋提按,宜稳实;回锋书笔,须自然。

(1)将笔逆锋向左行;(2)笔锋回折向右;(3)笔锋沿中线提按往右行;(4)稍(5)微停顿后轻提向左回收。

竖竖画写法与横画大致相同,只不过由横写改成竖写。

除了横写的要求外,要注意收笔时切忌写成楷书的垂露。

要求自然收起,或略顿笔收锋。

(1)笔锋向上逆行;(2)笔锋回折向下,(3)圆笔用使转法,(4)方笔用折切(5)法;(6)中锋微提按往下运行;(7)笔锋略顿后自然向上收锋。

撇画有短撇、长撇两类。

短撇分顺写和逆写;长撇的收笔有钩、圆、尖、方等不同的形状。

做到藏锋逆入,中锋向左下略快行笔,收笔根据笔画末端要求,稍微停顿或向上出锋,或回锋收笔,或自然上提,视各字不同的结体和笔画而应用。

(1)逆锋向上;(2)稍(3)停后向左下折锋;(4)中锋向左下略快运笔;(5)稍(6)停驻后轻提,(7)回锋收笔。

捺亦称(磔),或叫雁尾,是显示隶书特点主要的笔画。

捺画分平捺和斜捺两种。

落笔藏锋逆入,中锋向右斜下行,铺开笔毫向右缓提,出锋如何视结构如何而定。

锋芒要求稳重有力度,并逐步达到尾端。

(1)逆锋向左上;(2)略顿转笔向右下运行;(3)中锋渐行渐按;(4)重按缓慢向右提捺出,(5)以全身之力送到锋尖,(6)气贯尾端。

钩画亦是显示隶书笔法特点的笔画之一。

有左钩、右钩两大类。

分斜钩、折钩、横钩、竖钩等,隶书的钩较特别,不象楷、行书的钩上挑和短小,而是写得较长平,转而无挑。

隶书基本笔画教程(附动态图)

隶书基本笔画教程(附动态图)

⾪书基本笔画教程(附动态图)⼀、横画横画是⾪书中有特⾊的笔画。

往往以“横飞”为美。

⾪书的横画有两种,⼀为平横,⼀为波横。

有⽅笔圆笔两种。

1.平横。

是指横呈⽔平状,⼀般逆锋起笔,折笔中锋运⾏,回锋收笔或露锋收笔。

平横有凸形、凹形和基本平形。

2.波横。

是波笔的⼀种,是指横画具有俯仰之态。

⼀般逆锋起笔,折笔重顿,形成蚕头,然后提笔运⾏,⾄收笔处顿挫出锋,形成燕尾。

亦有蚕头⼩燕尾⼤的现象。

波横⼀般要写得厚重圆润,蚕头、燕尾都要饱满,横中略向上弯。

⼆、竖画竖画在⾪书中只是普通的⼀个笔画,这个笔画承篆成分较⼤,即多数为圆起圆收。

有些竖末端较尖,亦不属楷书悬针竖,⽽是写时⾃然收结。

⾪书的竖⼀般均为逆锋起笔,中锋徐⾏,藏锋收笔。

竖画在⾪书中有三种形式:中竖,向左弧竖,向右弧竖。

也有⽅笔,即逆锋起笔,向左上⾓切,折笔下⾏。

虽然竖画在⾪书中不如波画有特⾊,但书写时同样不可轻视。

1、以坚代撇⾪书中有⼀种情形值得注意,即以竖代撇现象较多。

主要表现在书写楷书⼽钩的短撇上,如“或”第七笔,“威”第⼋笔,“咸“第⼋笔。

2、竖点⾪书中的点⼤多是由竖充任的。

三、撇画撇画⼜称掠画,是仅次于波画的⼜⼀重要笔画,它在⾪书中变化很多,除了长撇、弯撇,还适⽤⼗⼀些左旁的竖画(竖撇)。

⾪书中的撇笔⽆论怎么变化,书写时均应起笔有⼒,沉着刚劲,忌轻飘。

1、长撇这是⾪书中最基本的撇。

⼀般逆锋起笔,内右向左倾斜⾏笔,整体弧度不⼤,藏锋向上收笔,它与后来楷书的长撇基本类似。

2、弯撇这是⾪书中常见的撇,胃⽐后弯如半⽉。

⼀般为逆锋起笔,或竖⾏—半向左下弯⾏,或直接弯⾏,弧度呈45°⾓。

3、竖撇这是⼀种将左旁竖画进⾏艺术美化的做法。

起笔如竖,⾏⾄⼀半,向左上弯⾏,⾄末端向上微挑旋即回锋收结。

4、横撇这是⼀种基本⽆弧度的撇,在⾪书中常⽤于字头呈外展状。

只是起笔处稍向⼼上抬。

⼀般逆锋起笔,转向左⾏,⾄尾处向上回锋收笔。

5、短撇逆锋起笔,由右上⽅向左下运⾏,回锋收笔。

隶书创作的五个异变现象

隶书创作的五个异变现象

隶书创作的五个异变现象隶书创新的方法很多,特别是在当代,由于多元化文化的发展,书法家们越来越注重个性的张扬,再加上出土文物的丰富,可以借鉴和取法的资料日益增加,具体来说,当代隶书创作的异变现象主要有篆隶结合、造型奇特、融入行草、金石趣味、碑简杂糅等五个方面。

1、篆隶融合我们知道,隶书是在篆书的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的,所以经常有讲“篆隶分不家”,“篆中有隶,隶中有篆”。

当代书家时常以篆书的笔法和隶书的结构来进行创作探索,取得了通常状态下所得不到的艺术效果,增加了意想不到的审美情趣。

篆隶结合是指将隶书和篆书结合在一起写,在用笔上表现为线条的圆浑,多使用中锋。

2、造型造眼隶书的造型具有突出的特点,或纵长取势,或宽扁见长,皆具风神。

传统的隶书造型多取横扁之势,而当代隶书作品的造型则多纵长取势,这是当代隶书创作特别注重的一种变异方法,反其意而用之,却取得了一种特殊的造型效果。

3、融入行草每一种字体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实用书写的基础之上的,隶书也不例外,当人们在实用书写时为了追求便捷,便会加入一些行草书的笔意。

隶书以汉隶为本,另潜心研究汉代帛书、简牍,并将其和行草书融入到传统的汉隶之中,便开辟了隶书的新的写法——草隶,也充分体现了书家的性灵之美。

4、金石趣味当代书法家在篆书和隶书的创作中追求金石趣味,是清代以来书法家所进行的探索的继续,在隶书作品中融入一些金石气息,可以增加作品的视觉冲击力,使得原本就古朴厚重的隶书更添苍茫、浑厚的感觉,作品看起来也更加有质感。

5、碑帖杂糅在隶书作品中融入简牍笔意和情趣,是当代隶书发展变化的又一特点。

简牍帛书是隶书发展和创作的一个宝贵的取法之源,并且也是隶书发展最为快速的载体。

许多书家都潜心研究简牍帛书,从中寻求隶书创新的道路。

文章来源:网络。

本文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隶书点画的书写步骤和变化剖析

隶书点画的书写步骤和变化剖析

隶书点画的书写步骤和变化剖析一、点隶书点的变化有十多种,包括正点、横点、竖点、侧点、捺点、横挑点、上对点、下分点、左两点、右两点,以及三点的呼应、四点的开合、多点的参差。

写点时,起笔要求藏锋逆入,出锋因其形态的变化而变化。

它是其他笔画的浓缩。

要写得生动而富于变化,尤其要做到饱满厚重。

书写点画的基本步骤:1.逆锋落笔上行;2.转笔回锋向右下;3.顿笔向左下出锋。

二、横横画是隶书中最基本的笔画,是由篆书中的横画演变而来。

书写时一定要注意要写得充实稳健、果断利落、粗细均匀。

藏锋逆入,忌顿头;遇圆笔用转法调整笔锋,遇方笔以折法调整笔锋;中锋提按时,宜稳实;回锋书笔时,须自然。

书写横画的基本步骤:1.将笔逆锋向2.笔锋回折向右;3.笔锋沿中线提按往右行;4.稍微停顿后轻提向左回收。

三、竖竖画的写法与横画大同小异,只不过由横写改成竖写。

除了横写应有的要求外,另外就是要注意收笔时切忌写成楷书的垂露。

要求收起自然,或略顿笔后收锋。

书写竖画的基本步骤:1.笔锋向上逆行;2.笔锋回折向下,圆笔用使转法,方笔用折切法;3.中锋微提按往下运行;4.笔锋略顿后自然向上收锋。

四、撇撇画分短撇、长撇两类。

短撇又分顺写和逆写;长撇的收笔有不同的形状,如钩、圆、尖、方等。

要做到藏锋逆入,中锋向左下略快行笔,收笔因根据笔画末端要求,稍稍停顿或向上出锋,或回锋收笔,或自然上提,视各字的结体和笔画而灵活应用。

书写撇画的的基本步骤:1.逆锋向上;2.稍停后向左下折锋;3.中锋向左下略快运笔;4.稍停驻后轻提,回锋收笔。

五、捺捺也称雁尾,是显示隶书特点的主要笔画之一。

捺画有平捺和斜捺两种。

落笔藏锋逆入,中锋向右斜下行,铺开笔毫向右缓提,至于出锋视结构如何而定。

锋芒要求稳重并有力度,并逐步达到尾端。

书写捺画的基本步骤:1.逆锋向左上;2.略顿转笔向右下运行;3.中锋渐行渐按;4.重按缓慢向右提捺出,以全身之力送到锋尖,气贯尾端。

六、钩钩画分左钩和右钩两大类。

隶书的笔画与写法

隶书的笔画与写法

隶书的笔画与写法隶变后的字,与篆书相比,就是具备了鲜明的点画持征。

笔法有方有圆,方圆并用。

(一)横画横画是隶书中有特色的笔画。

往往以“横飞”为美。

隶书的横画有两种,一为平横,一为波横。

有方笔圆笔两种。

(1)平横是指横呈水平状,一般逆锋起笔,折笔中锋运行,回锋收笔或露锋收笔。

平横有凸形、凹形和基本平形。

(2)波横是波笔的一种,是指横画具有俯仰之态。

一般逆锋起笔,折笔重顿,形成蚕头,然后提笔运行,至收笔处顿挫出锋,形成燕尾。

亦有蚕头小燕尾大的现象。

波横一般要写得厚重圆润,蚕头、燕尾都要饱满,横中略向上弯。

(二)竖画竖画在隶书中只是普通的一个笔画,这个笔画承篆成分较大,即多数为圆起圆收。

有些竖末端较尖,亦不属楷书悬针竖,而是写时自然收结。

隶书的竖一般均为逆锋起笔,中锋徐行,藏锋收笔。

竖画在隶书中有三种形式:中竖,向左弧竖,向右弧竖。

也有方笔,即逆锋起笔,向左上角切,折笔下行。

虽然竖画在隶书中不如波画有特色,但书写时同样不可轻视。

(1)以竖代撇隶书中有一种情形值得注意,即以竖代撇现象较多。

主要表现在书写楷书戈钩的短撇上,如“或”第七笔,“威”第八笔,“咸“第八笔。

(2)竖点隶书中的点大多是由竖充任的。

(三)撇画撇画又称掠画,是仅次于波画的又一重要笔画,它在隶书中变化很多,除了长撇、弯撇,还适用一些左旁的竖画(竖撇)。

隶书中的撇笔无论怎么变化,书写时均应起笔有力,沉着刚劲,忌轻飘。

(1)长撇这是隶书中最基本的撇。

一般逆锋起笔,内右向左倾斜行笔,整体弧度不大,藏锋向上收笔,它与后来楷书的长撇基本类似。

(2)弯撇这是隶书中常见的撇,后弯如半月。

一般为逆锋起笔,或竖行—半向左下弯行,或直接弯行,弧度呈45°角。

(3)竖撇这是一种将左旁竖画进行艺术美化的做法。

起笔如竖,行至一半,向左上弯行,至末端向上微挑旋即回锋收结。

(4)横撇这是一种基本无弧度的撇,在隶书中常用于字头呈外展状。

只是起笔处稍向右上抬。

一般逆锋起笔,转向左行,至尾处向上回锋收笔。

浅析隶书字形风格与线条轨迹变化

浅析隶书字形风格与线条轨迹变化

浅析隶书字形风格与线条轨迹变化汉朝时期,官方使用的规范书体主要是隶书。

汉代秦而兴,其社会文化思想也随之发生变化,隶书取代小篆的地位成为了汉朝社会主要盛行的书体。

汉隶,字形扁阔整饬,笔势由篆书的纵势转变为横势,间架结构匀称协调,转折处如折刀头,捺法用磔如燕尾。

汉朝是中国古代科技文化事业繁盛的时期之一,汉隶也成为了汉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符号之一。

隶书分为两类,其一是古隶。

古隶是指战国、秦朝至西汉时期的隶书。

目前已知的最早的古隶标本是青川郝家坪木牍,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公元前309年的秦国政事。

秦朝统一中国后,采取了“书同文”政策,将战国时期各国使用的不同书体统一为小篆。

小篆作为秦朝的官方认可的规范书体在全国范围内使用。

卫桓《四体书势》中说到:“隶书者,篆之捷也”。

《说文解字》中讲“隶”是“隶属”“附属”。

在战国末期的秦国至秦朝时期,隶书作为一种便捷的书体,在公文使用篆书的同时,“佐助篆所不逮’,所以隶书是小篆的一种辅助字体[[1]],普遍使用于社会中下层。

如今所能见到的古隶材料中不乏这一时期抄写的律令类竹简木牍。

《晋书·卫恒传》也记载有:“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

“隶人”指的就是“胥吏”,即古时官府中掌管文书的基层官吏。

故而,古隶又称佐书、秦隶。

古隶作为隶书的初创形式,虽然还保留有篆书的一些特征,但是其字体充盈,字形虽小但气势浑稳健。

另外一类隶书则是指汉隶。

汉隶大体上分为竹简木牍上的墨迹和金石碑刻两种。

赵古则在《学范》中曾言:“汉隶者,蔡邕石经及汉人诸碑上字是也。

”这是由于古代学者只能见到汉朝流传的石刻,所产生的单一的认识。

伴随着两汉简牍的出土,近代以来学者们对汉隶的认识也日趋丰富起来。

从篆书到古隶、再到汉隶,隶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

隶书的书写规律不同于之前时期的书写传统,其字形与技法在西汉末期达到成熟,在书法界素有“汉隶唐楷”的美誉。

隶书盛行于汉朝,并逐渐代替小篆,成为规范性书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隶书横的变化四种
逆锋起笔,稍停转锋向右,中锋行笔,收笔时或笔锋转势向左回提,或略停即提笔空收。

长横
逆锋起笔,稍停转锋向右,中锋行笔,收笔时或笔锋转势向左回提,或略停即提笔空收。

粗细横
逆锋起笔,转笔向右,边行边提,至收笔处,轻提回分锋,呈前粗后细状。

弧横
此笔画在书写时,应注意起笔后先往右上运行,至中间再往右下运笔,略呈弧形。

细横
有的字结体的变化,其横画不宜粗长,应写的瘦劲点。

隶书点的变化十六种
正点逆锋起笔,稍顿既右下运笔,然后转势向左下方行笔,渐提,收笔出锋。

横点逆锋起笔,转笔向右轻松自然运行,回锋收笔。

状似横画,但注意写的太粗太长。

竖点藏
正点
逆锋起笔,稍顿既右下运笔,然后转势向左下方行笔,渐提,收笔出锋。

横点
逆锋起笔,转笔向右轻松自然运行,回锋收笔。

状似横画,但注意写的太粗太长。

竖点
藏锋逆入,稍停即向下转锋,切忌写的细长或粗短。

侧点
逆锋向右上行,稍停过程中略向右下顿笔。

然后向左下顺势提锋收笔。

撇点
逆锋起笔,转笔向左下方运行渐提,或回锋或出锋收笔,此笔画不要写的粗大。

捺点
逆锋切入,转锋向右或向下运笔,由轻渐重,至捺脚处重按后即由重渐轻。

力到锋尖,笔画宜粗短。

横挑点
或露锋或藏锋切入,转笔向右或向上渐行渐提,出锋收笔,不宜写的粗长。

上对点
左右两点的起笔应基本相对,然后顺势向左右或左下右下出锋。

上分点虽然中间有笔画相隔,但左右仍需基本对平,形成遥相呼应、相互顾盼之势。

下对点此二点为左撇点和右捺点的结合,书写时应注意错落有致,变
上分点
虽然中间有笔画相隔,但左右仍需基本对平,形成遥相呼应、相互顾盼之势。

下对点
此二点为左撇点和右捺点的结合,书写时应注意错落有致,变化活泼。

下分点
此二点在书写时起笔应大致相对,然后向左下和右下出锋,宜粗短些。

左二点
二点的起笔应有所不同,或方笔或圆笔,上下宜紧凑些,气势必须连贯。

下三点
在书写时应注意三点的笔画即要各不相同,又要相互顾盼呼应,生动活泼。

左三点
上下排列要参差变化,并注意气势的连贯,切记大小一样,有时为了书写的需要,上、中、二点可用牵丝连带。

四平点
在书写时要写出各点之间的启程呼应,还要注意使它们的形态各有不同。

多合点
一个字中如出现许多的点,要使每个点的写法有所不同,并注意它们之间的气势连贯。

隶书竖的变化四种
长竖起笔藏锋,转锋向中锋运行,回锋收笔,应粗状有力、刚劲挺拔。

细粗竖起笔向下运行时边行边按,
收笔圆转回锋,上细下粗状。

弧竖与弧横类似,在起笔后往下运行时应先向
长竖
起笔藏锋,转锋向中锋运行,回锋收笔,应粗状有力、刚劲挺拔。

细粗竖
起笔向下运行时边行边按,收笔圆转回锋,上细下粗状。

弧竖
与弧横类似,在起笔后往下运行时应先向右下运笔,至中间时再往左下运笔,略呈弧行。

斜竖
此笔画在起笔后,往下运笔时应向左下方运行,切忌垂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