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氨尾气生产LNG和氢气项目

合集下载

合成氨工业氨尾气处理方法研究

合成氨工业氨尾气处理方法研究

合成氨工业氨尾气处理方法研究合成氨装置尾气的综合回收利用既能达到增产降耗、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又能有利于环境保护,即变废为宝。

对合成氨尾气的综合回收利用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合成氨工业氨尾气处理方法进行分析探讨。

标签:合成氨;工业氨;尾气处理方法随着生产装置能力的大幅度提升,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尾气的综合回收利用,得到了高度关注,其回收利用方式方法也逐步并得到完善,运行好这些尾气回收流程,对降低生产消耗和环境保护都是非常有利的。

1 合成氨尾气回收利用的新工艺及特点1.1 氨合成系统吹除气中的氢和氨回收利用-普里森目前,用于回收氢气的方法有中空纤维膜分离法、变压吸附分离器法和深冷分离法。

其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渗透特性。

它充分利用各种气体分子的渗透速率不同,来实现不同气体的分离与回收。

由于氨对普里森膜具有很大的危害(中空纤维丝暴露在200cm3/m3以上氨的气氛中会失效),所以合成吹除气在进入膜分离之前,利用高压水洗涤先除去。

吹除气中的氢气、氮气、甲烷、氩气的渗透速率,按从大到小排序为氢气、氩气、甲烷、氮气,所以氢气率先渗透出来,该装置氢回收率高达95%,氢气纯度达到90%以上。

通过普里森膜分离得到的氢,返回到氢氮气压缩机高压机入口,加压再返回合成系统继续反应生成氨,同时得到的稀氨水送入氨库稀氨水罐贮存。

这样不但可以改善环境,而且也让有效气体得到高效利用。

普里森回收装置生产流程:合成吹除气压力由20~28MPa降到10MPa左右进入高压吸氨塔,吹除气与高压水泵送来的冷脱盐水逆流接触洗去气相中的氨,使出塔气体中气相的氨浓度降至≤5×10-6;经分离器后,再经蒸汽间接加热至高于饱和温度10~15℃,保证气相中无液态水后,方可进入普里森膜。

在压力差作用下将气体分离成渗透气和非渗透气两部分:渗透气(即产品氢)的压力约1.6MPa,送往高压机入口加压送合成继续生产氨。

非渗透气的压力约2.0MPa,降低压力后送两个转化工序做燃料;非渗透气一侧新增一路(或)减压到无动力氨回收做动力气。

合成氨生产工艺流程

合成氨生产工艺流程

合成氨生产工艺流程合成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在许多行业中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合成氨的生产工艺流程,以及其中涉及到的化学反应和工艺设备。

生产工艺流程合成氨的生产工艺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准备原料:其中主要原料是氢气和氮气,同时需要一定的催化剂。

2.压缩空气:将空气压缩到一定程度,将其中的氧和氩排除掉,以保证原料中的氮气含量高达99%以上。

3.合成反应:在特定的反应器中,将氢气和氮气进行反应,并通过催化剂加速反应过程,生成合成氨。

该反应通常采用哈伯-卡西反应。

4.分离纯化:将合成氨从反应器中分离出来,并通过分离纯化设备进行纯化。

5.尾气处理:将反应器中剩余的气体进行处理,通常采用吸收、脱附等方法,以减少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化学反应哈伯-卡西反应是合成氨生产的核心化学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N2(g) + 3H2(g) ⇌ 2NH3(g)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所以产物中可能存在一定量的氮气和氢气。

催化剂通常采用铁-铝-钾等复合催化剂,以加速反应并提高反应的选择性。

工艺设备在合成氨生产过程中,涉及到以下几个主要的工艺设备:1.压缩机:用于将氧、氩等杂质气体排除,将气体压缩。

2.反应器:用于进行哈伯-卡西反应,通常采用固定床反应器,反应器内填充着催化剂。

3.分离塔:用于从反应器中分离出合成氨。

4.吸收塔:用于处理反应器中剩余的尾气。

合成氨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化学原料,其生产工艺流程麻烦且多种化学反应涉及其中,因此需要一系列的工艺设备来完成整个生产过程。

哈伯-卡西反应是该生产过程的核心反应,通过复合催化剂加速反应过程并提高反应的选择性。

通过合理的工艺流程设计和设备选型,能够实现高效、稳定的合成氨生产。

利用合成氨尾气年产LNG2500万标融资投资立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非常详细)

利用合成氨尾气年产LNG2500万标融资投资立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非常详细)

利用合成氨尾气年产LNG2500万标立项投资融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典型案例〃仅供参考)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地址:中国〃广州目录第一章利用合成氨尾气年产LNG2500万标项目概论 (1)一、利用合成氨尾气年产LNG2500万标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二、利用合成氨尾气年产LNG2500万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单位 (1)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1)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2)(一)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2)(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2)(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 (4)五、研究的主要过程 (5)六、利用合成氨尾气年产LNG2500万标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6)七、利用合成氨尾气年产LNG2500万标项目总投资估算 (6)八、工艺技术装备方案的选择 (6)九、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6)十、研究结论 (7)十一、利用合成氨尾气年产LNG2500万标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9)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9)第二章利用合成氨尾气年产LNG2500万标产品说明 (15)第三章利用合成氨尾气年产LNG2500万标项目市场分析预测 (15)第四章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 (15)一、厂址的选择原则 (16)二、厂址选择方案 (16)四、选址用地权属性质类别及占地面积 (17)五、项目用地利用指标 (17)项目占地及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18)六、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19)第五章项目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20)一、建设内容 (20)(一)土建工程 (20)(二)设备购臵 (20)二、建设规模 (21)第六章原辅材料供应及基本生产条件 (21)一、原辅材料供应条件 (21)(一)主要原辅材料供应 (21)(二)原辅材料来源 (21)原辅材料及能源供应情况一览表 (22)二、基本生产条件 (23)第七章工程技术方案 (24)一、工艺技术方案的选用原则 (24)二、工艺技术方案 (25)(一)工艺技术来源及特点 (25)(二)技术保障措施 (25)(三)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25)利用合成氨尾气年产LNG2500万标生产工艺流程示意简图 (26)三、设备的选择 (26)(一)设备配臵原则 (26)(二)设备配臵方案 (27)主要设备投资明细表 (28)第八章环境保护 (28)一、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29)二、污染物的来源 (30)(一)利用合成氨尾气年产LNG2500万标项目建设期污染源 (31)(二)利用合成氨尾气年产LNG2500万标项目运营期污染源 (31)三、污染物的治理 (31)(一)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及治理措施 (31)1、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2)2、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5)3、施工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7)4、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8)5、施工建议及要求 (39)施工期间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一览表 (41)(二)项目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及治理措施 (42)1、废水的治理 (42)办公及生活废水处理流程图 (42)生活及办公废水治理效果比较一览表 (43)生活及办公废水治理效果一览表 (43)2、固体废弃物的治理措施及排放分析 (43)3、噪声治理措施及排放分析 (45)主要噪声源治理情况一览表 (46)四、环境保护投资分析 (46)(一)环境保护设施投资 (46)(二)环境效益分析 (47)五、厂区绿化工程 (47)六、清洁生产 (48)七、环境保护结论 (48)施工期主要污染物产生、排放及预期效果一览表 (50)第九章项目节能分析 (51)一、项目建设的节能原则 (51)二、设计依据及用能标准 (51)(一)节能政策依据 (51)(二)国家及省、市节能目标 (52)(三)行业标准、规范、技术规定和技术指导 (53)三、项目节能背景分析 (53)四、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55)(一)主要耗能装臵及能耗种类和数量 (55)1、主要耗能装臵 (55)2、主要能耗种类及数量 (55)项目综合用能测算一览表 (56)(二)单位产品能耗指标测算 (56)单位能耗估算一览表 (57)五、项目用能品种选择的可靠性分析 (58)六、工艺设备节能措施 (58)七、电力节能措施 (59)八、节水措施 (60)九、项目运营期节能原则 (60)十、运营期主要节能措施 (61)十一、能源管理 (62)(一)管理组织和制度 (62)(二)能源计量管理 (63)十二、节能建议及效果分析 (63)(一)节能建议 (63)(二)节能效果分析 (64)第十章组织机构工作制度和劳动定员 (64)一、组织机构 (64)二、工作制度 (65)三、劳动定员 (65)四、人员培训 (66)(一)人员技术水平与要求 (66)(二)培训规划建议 (66)第十一章利用合成氨尾气年产LNG2500万标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7)一、投资估算依据和说明 (67)(一)编制依据 (67)(二)投资费用分析 (69)(三)工程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 (69)1、设备投资估算 (69)2、土建投资估算 (69)3、其它费用 (70)4、工程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 (70)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70)5、铺底流动资金估算 (71)铺底流动资金估算一览表 (71)6、利用合成氨尾气年产LNG2500万标项目总投资估算 (72)总投资构成分析一览表 (72)二、资金筹措 (73)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73)三、利用合成氨尾气年产LNG2500万标项目资金使用计划 (74)资金使用计划与运用表 (74)第十二章经济评价 (75)一、经济评价的依据和范围 (75)二、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75)三、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 (76)(一)销售收入估算 (76)产品销售收入及税金估算一览表 (77)(二)综合总成本估算 (77)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78)(三)利润总额估算 (78)(四)所得税及税后利润 (78)(五)项目投资收益率测算 (79)项目综合损益表 (79)四、财务分析 (80)财务现金流量表(全部投资) (82)财务现金流量表(固定投资) (84)五、不确定性分析 (85)盈亏平衡分析表 (85)六、敏感性分析 (86)单因素敏感性分析表 (87)第十三章利用合成氨尾气年产LNG2500万标项目综合评价 (88)第一章项目概论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项目名称:利用合成氨尾气年产LNG2500万标投资建设项目2、项目建设性质:新建3、项目承办单位: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4、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5、注册资金:100万元人民币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单位1、编制单位: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对该利用合成氨尾气年产LNG2500万标项目所涉及的主要问题,例如:资源条件、原辅材料、燃料和动力的供应、交通运输条件、建厂规模、投资规模、生产工艺和设备选型、产品类别、项目节能技术和措施、环境影响评价和劳动卫生保障等,从技术、经济和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调查研究。

合成氨尾气综合利用建设项目(年产LNG1100万m3,高品质氢气1430 万m3)环评报告

合成氨尾气综合利用建设项目(年产LNG1100万m3,高品质氢气1430 万m3)环评报告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合成氨尾气综合利用建设项目(年产LNG1100万m3,高品质氢气1430 万m3)建设单位河南心连心深冷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周永军联系人李法展通讯地址河南新乡经济开发区河南心连心深冷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联系电话传真/ 邮政编码453700 建设地点河南新乡经济开发区青龙路立项审批部门新乡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豫新新乡源[2014]00060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U15废旧资源回收加工再生占地面积(平方米)10000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40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5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3.75%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5.3一、项目由来河南心连心深冷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河南新乡经济开发区,前身是新乡市心连心气体有限公司,始建于1977年,是河南心连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子公司。

为了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的号召,实现资源利用价值最大化,河南心连心深冷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拟投资4000万元,建设合成氨尾气综合利用建设项目,建设规模为年产LNG1100万m3,高品质氢气1430 万m3。

合成氨尾气来自心连心化肥公司的年产80万吨合成氨生产线。

合成氨尾气分合成放空气和合成驰放气。

在氨的合成反应过程中,由于N2、H2原料气中混有少量的CH4、Ar气体,这些气体不能参与反应,在合成塔中浓聚,影响合成反应的正常进行,必须不断的从合成塔中抽出一部分气体,保持反应正常进行,这部分气体称为合成放空气,主要成分CH4、H2、N2和Ar气体。

另外,合成塔中的高压气体(氨气)经液化后,溶解有大量的CH4和H2气体,这些气体在液氨进入储罐时被闪蒸出来,称为合成驰放气,主要成分CH4、H2、N2、NH3和Ar气体。

目前这些气体被送往吹风炉作为普通燃料燃烧,生产蒸汽,降低了该气体的经济价值。

为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河南心连心深冷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采用纯化、液化精馏、提纯、变压吸附进行分离的方式,从合成氨尾气中得到含甲烷纯度99.9%以上的液化天然气(LNG )和纯度99.9%以上的氢气。

合成氨生产中的废气利用与节能效益

合成氨生产中的废气利用与节能效益

合成氨生产中的废气利用与节能效益发布时间:2021-06-25T08:33:05.609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6期作者:王曦[导读] 尾气利用是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合成氨企业尤为重要。

氨的生产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如氢,一氧化碳等。

搞好尾气利用工作,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节能效果。

本文在阐述合成氨尾气利用的必要性的基础上,从甲醇、氢等尾气的提取及其它尾气利用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具体分析,希望能对合成氨生产企业尾气利用提供参考意见。

王曦山西长治天脊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047507摘要:尾气利用是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合成氨企业尤为重要。

氨的生产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如氢,一氧化碳等。

搞好尾气利用工作,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节能效果。

本文在阐述合成氨尾气利用的必要性的基础上,从甲醇、氢等尾气的提取及其它尾气利用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具体分析,希望能对合成氨生产企业尾气利用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合成氨生产;废气利用;节能效益一、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废气的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不仅关系到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也是十九大以来各个行业各个领域所关注的重点。

对合成氨企业而言,从其技术工艺入手,加大尾气利用力度,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对企业和社会都有重大意义。

弄清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尾气利用及节能减排的必要性,能有效提高职工的节能意识,从而指导行动,不断完善尾气利用及节能减排工艺。

在合成氨生产中使用废气的必要性如下:(一)需要改进合成氨生产工艺氨水生产企业在生产氨水过程中,不同的企业所采用的生产工艺、生产原料和生产设备各不相同。

但从合成氨生产的本质来看,其本质是一致的,具有普遍性。

第一,合成氨生产是系统的,连续的。

生产过程中,主要通过脱硫、净化等工序,随后进入合成系统,开始了合成反应。

合成反应结束后,原料气仍需进行多次循环,以实现尾气再利用。

当氨气生产中某一环节出现问题时,就会影响氨气生产的效率,并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合成氨和合成甲醇副产气

合成氨和合成甲醇副产气

合成氨和合成甲醇副产气1.引言概述部分应该对合成氨和合成甲醇副产气进行简要介绍,同时提供一些背景信息和相关研究的重要性。

具体内容如下:1.1 概述合成氨和合成甲醇是重要的工业化学品,在农业、化工、能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合成氨广泛用于农业领域,作为化肥的主要原料,以增加作物的产量。

合成甲醇则可用作溶剂、燃料、合成其他化学品的原料等。

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加,对合成氨和合成甲醇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然而,在合成过程中,除去有用产品外,还会产生大量的副产气。

副产气中含有多种气体成分,如氮气、二氧化碳、氢气等。

合成氨副产气和合成甲醇副产气往往被视为废弃物,很少被有效利用。

这些废弃气体的排放不仅对环境造成了污染,还会浪费大量的能源资源。

因此,研究如何高效利用合成氨和合成甲醇副产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挑战。

本文将重点探讨合成氨和合成甲醇副产气的利用方式和技术,以及相关的研究进展。

通过对副产气的分析和处理,可以充分利用其中的有用成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对未来研究的展望也会给出一些可行的方向,以促进更加可持续和环保的化工生产。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编写如下:文章结构部分主要是对整篇文章的组织和章节划分进行介绍。

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主要部分。

引言部分首先概述了合成氨和合成甲醇副产气的背景和重要性,接着介绍了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包括了合成氨副产气和合成甲醇副产气的要点。

其中,2.1节介绍了合成氨副产气的要点1,2.2节介绍了合成氨副产气的要点2,2.3节介绍了合成甲醇副产气的要点1,2.4节介绍了合成甲醇副产气的要点2。

通过对这些要点的详细介绍和论述,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合成氨和合成甲醇副产气的相关内容。

结论部分对合成氨和合成甲醇副产气进行总结。

3.1节总结了合成氨副产气的关键点,3.2节总结了合成甲醇副产气的关键点,3.3节对未来研究的展望进行了讨论。

煤化工合成氨生产工艺流程

煤化工合成氨生产工艺流程

煤化工合成氨生产工艺流程1.合成氨生产工艺始于煤炭气化产生的合成气。

The process of synthesizing ammonia begins with the synthesis gas produced from coal gasification.2.合成氨工艺包括氢气制备、氮气净化和合成反应。

The process of synthesizing ammonia includes hydrogen preparation, nitrogen purification, and synthesis reaction.3.氢气通常通过蒸汽重整或部分氧化甲烷制备。

Hydrogen is usually prepared by steam reforming orpartial oxidation of methane.4.氮气通常通过压力摩尔吸附装置净化。

Nitrogen is usually purified by 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 unit.5.合成氨的反应通常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

The synthesis of ammonia is usually carried out under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conditions.6.合成氨的主要催化剂是铁-钾催化剂。

The main catalyst for ammonia synthesis is iron-potassium catalyst.7.合成氨反应是放热反应。

The synthesis of ammonia reaction is exothermic.8.合成氨反应的产物包括一定量的氮气和氢气。

The products of ammonia synthesis reaction include a certain amount of nitrogen and hydrogen.9.通过循环系统,产物氮气回收用于进一步净化。

我国首套合成氨尾气制液化天然气设备研发成功

我国首套合成氨尾气制液化天然气设备研发成功

液 膜脱 臭 新 技 术提 升 溶剂 油 品质
巴陵石化 烯烃 事业 部石脑 油原 料预 处理装 置液 膜脱 臭新 技术 工业 试验 日前 取 得 成 功 , 到 了扩 大 达 液膜 脱臭新 技术 应用 领域 , 持续 提升 溶剂 油 、 释剂 稀 等产 品质 量的效 果 。 该事业 部 年 内已完成 石脑 油原料预 处 理装置 开 工试 运 、 工业 试 验 标 定 以及 牌 号 为 C S一2 0的 溶 P 0 剂油 料工业 试验 . 验结果 表 明 , 试 溶剂 油 料和石 脑油
进行 科学 判断 , 细化操 作 , 精 长期摸 索后 实现 了尾气
连 续 达 标 排 放 的 目标 。
万 m。 合成 氨 尾 气 , 产 的液 化 天 然 气 可供 6 0辆 生 0
公交 车使 用 , 减 少 车 辆排 放 废 气 1 0 , 约 并 60 0m。 节 燃 料 成本 1 0 2 0万元 , 可实 现生态 效益 和经 济效 益的 双赢 。 目前 , 阳市 公 交 总公 司正 准 备 将该 项 目的 贵
总 公 司 大 力 实 施 “ 改 气 ” 程 , 前 已 完 成 “ 改 油 工 目 油
气 ” 辆 1 0 余 辆 , 现有液 化天然 气 ( NG) 源 车 0 0 但 L 气 不 能 完全 满足燃 料 供 给 。为 解 决这 一 问题 , 公 司 该 结合 贵 阳市磷煤 化 工产 业 发 展 迅 速 的 实 际 , 中国 与
建 设 、 试 和 投 料 试 生 产 。 试 生 产 实 现 连 续 开 机 5 调 O
安庆 石 化煤 气化 装 置净 化 尾气 连续 达标 排 放
近 日, 经过安 庆石化 化肥 一部 净化装 置技术 、 操 作人 员的 长期不 懈努 力 , 次 实 现 了该 装 置 尾 气连 首 续 达标排放 的 目标 , 决 了煤 气 化 联合 装 置 开 工 以 解 来 尾气达 标排放 不合格 的环 保难题 。 该 部 装 置 技 术 人 员 通 过 定 期 排 放 V22 4 1 , V22 5 离器 中分 离 出 的 甲醇 , 1 分 尝试 着 逐 步 提 高气 提氮气 量 , 跟踪各 个不 同气量 下再 吸 收塔 C 0 22 4的

新建合成氨项目工程方案

新建合成氨项目工程方案

新建合成氨项目工程方案一、项目概述合成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生产尿素、硝酸和其他化肥,也用于生产塑料、纺织品和其他化工产品。

合成氨的生产工艺主要有煤气化法和氨合成法两种,其中氨合成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生产方法,其主要原料是氢气和氮气,通过催化剂的作用,使氢气和氮气在高温高压下生产合成氨。

本项目拟新建一套年产50万吨合成氨生产装置,采用氨合成法生产合成氨,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项目地点位于化工产业园区,周边交通便利,水电气资源充足,具备良好的生产条件和市场前景。

二、工程建设内容(一)主要生产设施1. 氮气制备装置:采用常规空分装置,通过分离空气中的氮气,获得高纯度的氮气作为氨合成的原料。

2. 氢气制备装置:采用蒸汽重整和变换反应法制备高纯度氢气,作为氨合成的原料。

3. 氨合成反应器:选用低压氨合成工艺,实现氢气和氮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合成氨。

4. 合成氨净化装置:采用吸附剂和冷却器等工艺设备,将合成氨中的杂质去除,获得高纯度的合成氨。

5. 辅助设施:包括氨气压缩、储存、输送、废气处理等设施。

(二)辅助设施1. 办公区和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办公楼、员工宿舍、食堂、医务室等。

2. 生产辅助设施:电力、蒸汽、冷却水、清洁水等供应设施。

三、工程建设条件1. 地理位置:项目地位于化工产业园区,距离主要公路和铁路站点约10公里,交通便利。

2. 资源条件:周边区域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和水资源,适合生产氮气和氢气的原料。

3. 环保条件:项目周边无居民区,环保条件良好,可方便进行废气处理和环境监测。

4. 市场条件:项目周边有多家化工企业,对合成氨有较大的需求,市场前景广阔。

四、工程建设规模本项目新建一套年产50万吨合成氨生产装置,年产值约为10亿元,预计投资额约为5亿元。

项目建设周期约为18个月,可以让项目尽早投入生产。

五、工程投资估算本项目总投资约为5亿元,其中主要投资包括设备购置费用、土地和厂房建设费用、基础设施建设费用、环保设施建设费用、其他辅助设施建设费用等。

年产5万吨合成氨、20万吨碳酸氢铵工艺介绍.(125页)

年产5万吨合成氨、20万吨碳酸氢铵工艺介绍.(125页)

一、氨的性质和用途
1、氨的性质 分子式为NH3,是一种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 激气味。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可 溶解700倍体积氨。氨对地球上的生物相当重 要,它是所有食物和肥料的重要成分。氨也是 所有药物直接或间接的组成。氨有很广泛的用 途,同时它还具有腐蚀性等危险性质。由于氨 有广泛的用途,氨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无机化 合物之一,多于八成的氨被用于制作化肥。
二、碳酸氢铵介绍
1、碳铵简介
碳酸氢铵,又称碳铵,是一种碳酸盐,含氮17.7% 左右。可作为氮肥,由于其可分解为NH3、CO2和H2O 三种气体而消失,故又称气肥。生产碳铵的原料是氨、 二氧化碳和水。碳酸氢铵为无色或浅粒状,板状或柱状 结晶体,碳铵是无(硫)酸根氮肥,其三个组分都是作 物的养分,不含有害的中间产物和最终分解产物,长期 施用不影响土质,是最安全的氮肥品种之一。
4、压缩
在氨合成过程中,原料气净化和氨的合成均 是在一定的压力下进行的,因此对气体进行压缩, 以达到所需的压力,同时完成原料气的输送。
压缩机是将低压气体提升为高压的一种从动 的流体机械。是化工系统生产的心脏,它从吸气 管吸入低压的气体,通过电机运转带动活塞对其 进行压缩后,达到所需的压力后,将高压气体放
2、合成氨生产的流程
氨的生产过程,粗略的讲可分成四步:原料的生产; 原料气的净化;氨的合成;氨的分离。除氨的合成外,其 它过程的转化率和分离率都比较高。由于氨合成的转化率 较低,反应后的气体经氨分离后循环返回合成塔。氨生产 的原则流程:
3、以煤为原料生产合成氨
以煤为原料占合成氨生产的主导地位其 中第一个步骤是通过各种工艺手段将煤进 行气化。
4.1 原料气压缩 4台4M25-190/20压缩机
由洗氨脱萘来的焦炉气(40℃,0.03MPaG), 首先通过焦炉气气液分离器分离掉其中夹带的水 分后分别进入原料气压缩机的一段入口,经压缩 后,气体被压缩至0.8MPa(G)后从二段出口经管道 汇总后去变换、变脱工序。

制氢及氢气价格对比

制氢及氢气价格对比

大型制氢
天然气水蒸 汽重整制氢
小型制氢、 电解水方法 高纯氢
中小型制 氢
甲醇水蒸汽 重整制氢
氢气品质要求:
GT 纯度 总烃类 氮气 ≤5ppm(v) ≥99.999%(v) PPP公司 ≥99.9995%(v) 不可检测 5ppm max ≤0.06(vol %) DEI公司 ≥99.9(vol %)
无废水、无废液 废水:含盐、含油污水废气:转化炉、 废气较少:主要是变压吸附的排放气 环境 除氧气、安全阀排出的废气废渣:催 有少量废渣:更换催化剂及吸附剂,更换周 保护 化剂、吸附剂所排出的废渣噪音:压 期较长(通常催化剂2.5年以上,吸附剂10年 缩机、转化炉、泵发出的噪音 以上)
成本分析:
(1200Nm3/h电解制氢、甲醇制氢和天然气制氢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对比(不包括土建))
1.大部分原料反应本质为部分氧化反应,控速步骤已成为快速部分氧化 天然气绝热转 反应,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天然气制氢装置的生产能力。 2. 该新工艺具有流程短和操作单元简单的优点,可明显降低小规模现场 化制氢 制氢装置投资和制氢成本。 天然气经高温催化分解为氢和碳。其关键问题是,所产生的碳能够具有 天然气高温裂 特定的重要用途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否则,若大量氢所副产的碳不能得 解制氢 到很好应用,必将限制其规模的扩大。
甲醇的蒸汽重组方案
原料价格相对低廉,投 资规模小,运行成本低, 运行成本比天然气法略 装置简单,开车后受外 高。 界影响小,开停车方便, 工艺简单
制氢方案优劣对比
制作工艺 优点 缺点 投资规模大,工艺复杂, 操作难度大,安全性差, 2000Nm3/h以下时无规 模优势,从长远看,天 然气价格有上升趋势, 运行费用将来会逐渐增 加,日后的运行成本相 对于甲醇制氢并无优势

合成氨系统废气综合利用制LNG项目可行性分析——以甘肃金昌化学工

合成氨系统废气综合利用制LNG项目可行性分析——以甘肃金昌化学工

● l ● 刖 ■ ‘ . 0 百 0 一
合 成 氨产 业是 化 学工 业 的基 础 , 也 是我 国化学 工 业 发展 的重 要 先 驱 。经 过几 十 年 的发 展 , 我 国 合 成 氨工业 在 产业 规模 、 国 内 自给 能力 、 技术 装 置水 平等 方 面均 得到 了大 幅提高 。目前 , 我 国合成 氨 产 业规 模 已居 世界第 一 , 总量 占世 界总量 的约 1 / 3 。据 国家 统计 局统 计 , 2 0 0 9年 , 我 国共 有 合成 氨 生
2 0 1 4 年 第1 期
甘 肃 石 油 和 化 工
2 0 1 4年 3月
合成氨 系统废气综合利用制 L NG项 目可行性分析
— —
以甘肃金 昌化学工业集团为例
刘 玉梅
( 甘肃有色冶 金 职 业技 术学院 , 甘肃 金 昌 7 3 7 1 0 0 ) 摘要: 合 成 氨 工 艺作 为煤 化 工最 成 熟的 3 - 艺, 技 术 水 平 已经相 当稳 定 , 挖 潜 空 间 已经 非 常狭 小。 各合成 氨 企业 只有 在尾 气回收 的 问题 上 下功夫 , 才能达 到 节能 减排 , 提 高效 益 的双 重 目的 , 合成
金 化集 团公 司合 成氨 尾气 压 力 较高 , 杂 质 含量 少 , 通 过 简单 的 工艺 处 理就 可 以制 取 高 纯度 的 液
态C H ( L NG) 。在分 离 C H 的同时 , 还 可 以得 到纯 度较 高 的氢氮 气 , 返 回到 系统 生产 合 成 氨 。 该 工 艺
夹带 部 分氢 、 氮 气 和氨 气 , 工 艺上 称 作 “ 合成 氨 尾气 ” 。 目前金 化 集 团公 司将 合 成 氨尾 气 部分 用 于 生

利用液体氰化钠装置尾气生产合成氨

利用液体氰化钠装置尾气生产合成氨

2008年增刊安徽化工安徽曙光化工集团成立于1995年,是以氰化物产品为龙头,集科、工、贸于一体的新兴企业集团,为全国最大的氰化物生产基地。

集团年生产规模为4万吨高纯度固体氰化钠、20万吨液体氰化钠、5000吨高纯度固体氰化钾、4万吨合成氨、12万吨碳酸氢铵、2万吨甲醛、80万只金属包装桶、10万只金属包装箱、3000吨有机玻璃,并具备氰化银、氰化银钾、亚氨基二乙酸及其钠盐等产品的批量生产能力。

自1995年开始,集团的氰化钠生产规模一直居于国内同行业首位。

轻油裂解氰化钠装置的生产工艺是:氨和轻油在1500℃高温下裂解反应,生成含HCN 、H 2、N 2等混合气体,其中HCN 用液体NaOH 吸收后即生成30%NaCN 溶液产品。

吸收后的尾气排空,尾气中的成分大致为:H 2N 2NH 3HCN O 2CO +CO 2C n H n S 82.0214.16 1.8616mg/m 31.370.17<0.020.2其中氢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清洁能源,直接排放不仅浪费大量资源,而且尾气中含有少量的有害物质污染环境。

但因技术原因,国内同行业所有厂家均将废气直接排空而没有回收利用,国外也无类似报道。

主要是因为装置为负压生产,氢气比重轻,贮存运输困难,而且氢气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回收利用安全风险大,同时尾气成分较复杂,气体中一些有害组份也使应用受到限制。

国内同行业一些技术力量较强的企业多年前就做了相关研究,提出行业攻关课题,但目前还没有一家企业具体实施。

我集团在上世纪90年代就对该尾气的回收利用进行研究,认为尾气中的氢是合成氨生产的主要原料,合成氨的生产技术又比较成熟,氨又是生产氰化钠的主要原料,如氨和氰化钠两种产品的生产能够结合在一起,将会进一步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利用,因此最安全、最简单地利用该尾气的方案是用于生产合成氨,在此基础上集团公司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并于2002年在原安庆市化肥厂租赁场地易地扩建氰化钠生产装置,并于2003年底收购已停产多年的破产企业原安庆市化肥厂全部资产,为轻油裂解含氢尾气的回收利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焦炉尾气生产合成氨的原理及过程

焦炉尾气生产合成氨的原理及过程

此技术于1962年实现工业规模的制氢; 进入上世纪七十年代后,变压吸附技术获 得了迅速的发展,装置数量剧增,规模不 断增大,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工艺不断完 善,成本不断下降,逐渐成为一种主要的、 高效节能的气体分离技术。
★变压吸附提氢的工艺原理
变压吸附从本质上来说属于物理吸附,其特 点是:吸附过程中没有化学反应,吸附过程进 行的很快,参与吸附的各种物质间动态平衡在 瞬间即可完成;并且重要的一点是:这种吸附 理论上说是完全可逆的。
★空气纯化:空气纯化器在8℃下吸附掉原料 空气中所残留的水分、二氧化碳、乙炔等 碳氢化合物。纯化器系统中的吸附器由两 只立式容器组成,当一只运行时,另一只 则由来自冷箱中的污氮通过电加热器加热 后进行再生。净化 后的原料空气进入分馏 塔。
★产品制取:从纯化系统来的压缩空气进入分馏塔内
的主换热器,压缩空气在主换热器内由返流的产品氮 气和污氮气冷却到液化温度,部分液化后进入精馏塔 的底部,在精馏塔内进行精馏分离。在分馏塔中,上 升气体与下流液体充分接触,传热传质后,上升气体 中氮的浓度逐渐增加纯化,到塔顶以后变成纯氮。
★液氨储存及充装
从合成工段送来的液氨(压力:1.6MPa) 进入氨球罐,本装置设置的液氨球罐的容积 为3000m3 ,正常生产中液氨球罐的充装量 小于储槽容积的85%,氨球罐出口来的液氨 经充装泵升压后送往充装站。充装站设四个 充装鹤管,可同时充装四台槽车。槽车气相 返回氨球罐,槽车通过电子汽车衡计量称重。
★在装置的吸附塔中,吸附剂选择吸附
的条件下一次性除去甲烷等大部分杂 质,获得纯度大于83%的粗氢气。
★ 83%的粗氢气送入PSA-2(二级提
氢)工序,在装置的吸附塔中,吸附 剂选择吸附的条件下一次性除去除氢 气外的杂质,获得纯度大于99.99% 的氢气。

我厂合成氨尾气的综合利用

我厂合成氨尾气的综合利用
车的主要 原 因 。阀 门故 障原 因有二 :一 是 由于进
入 氢 回收装 置 的原 料气 带氨 和水 ,电磁 阀平 衡缸

3・ 8
中 氮 肥
第 3期
与 阀体 问 的 “ O” 形 密 封 圈 易 被 腐 蚀 , 出现 破
损 ,造成 内漏 ;二是 由于 调 节 阀长 期 露 天 放 置 ,
的氨 被水 吸 收 生 成 浓 度 为 2 % 的氨 水 。 氨水 送 1
合成氨尾气的回收利用包括两个部分 :一是尾气 中氨 的 回收 ,二是 尾 气 中氢气 的 回收 。 由于 氨 、
氢 回收工 艺不 同 ,合 成氨尾 气 的综合 利用 可选 择 不 同的组合 形式 。我 厂采用 软水 洗除 氨和变 压 吸 附提 氢 回 收 氢气 ( 压 吸 附 装 置 释 放 出来 的解 变 吸气送 一段 炉 燃 烧 ) 的工 艺 路 线 ,对 合 成 氨尾 气进行 综合 利用 ,取得 了较 好 的经济效 益 和社会
不 同纯 度 的产 品 ,氢 气 回 收 率 达 到 8 % 以 上 , 0
纯度达 到 9 % 以上 。 8

A r
3 存在 的问题
( )合 成 氨 尾气 回 收 系 统 中 ,氨 吸 收 塔 是 1 填料塔 ,在 回收尾 气 的氨过 程 中填料层 容 易结盐 ( 铵盐 ) ,引起 氨 吸收塔 堵 塞 ,使 吸 收效 果 变 差 , 吸收塔 顶部 出来 的气体 中氨 含量 超标 ,导致 变压 吸附装 置 吸附剂 中毒 ,吸 附效果 变差 ,直观 的感
1 合成 氨尾 气来 源及 特性
操作 ,制得 的氢气 连 续 送 出 ,经 缓 冲罐 稳 压 后 ,
返 回合成 氨系统 ;解 吸气 经缓 冲罐稳 压后送 一段

合成氨生产中的废气的回收利用

合成氨生产中的废气的回收利用

合成氨生产中的废气的回收利用作者:孟盘继来源:《中国化工贸易》2013年第11期摘要:合成氨生产中会产生很多的气体元素,由于生产企业自身技术以及相应经济条件的限制,对于合成氨中产生的气体利用效率很低,大部分气体都作为废气排放到大气中,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

随着我国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落实,合成氨生产中的废气利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合成氨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回收利用技术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本文主要通过对合成气体中的回收利用技术进行简要分析,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措施,为日后的合成氨废气利用提出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合成氨废气甲醇氨气一、合成氨气体中的一氧化碳回收利用方案一氧化碳是合成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比较多的一种气体,如果对该气体不进行有效的回收利用,不仅会影响合成氨整个生产环境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如果排放到大气中还会造成大气污染,违背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因此必须对合成氨气体中产生的一氧化碳进行有效的利用回收。

甲醇是化工生产中比较常见的重要原料,比如在化肥厂的生产设备中加入合成氨的生产设备,也就是所谓的联醇生产,联醇生产工艺能够同时进行氨气以及甲醇的合成,能够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是比较有效的一氧化碳回收利用方式。

联醇方法就是充分利用合成氨过程中产生的一氧化碳废气来生产甲醇,虽然一氧化碳的回收利用对于氨的产量没有明显的作用,但是通过变相的利用却能够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从化学角度分析,一氧化碳生产甲醇的主要反应就是通过一氧化碳与氢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甲醇。

并且根据其他相关反应来看,利用一氧化碳生产甲醇的反应,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氨的生产效率。

根据相关数据表明,没生产一吨的合成氨需要气体转换大约四千立方米,如果企业每年生产六万吨合成氨,利用联醇方法进行生产就能够生产甲醇六千多吨,合成氨四万五千吨,直接经济创收达五百余万元。

利用联醇方法来生产甲醇,势必要增加电机来辅助运转,就这会造成整个生产过程对电能消耗量增多,但是合成氨利用压缩气体设备量将会减少,合成循环机压缩气体量也将随着减少,这就节省了相应的压缩功能,从而与甲醇生产所多消耗的电能相抵消,所以实际上联醇方法也不会造成多余电能的消耗,因此从整体上来说,利用联醇方法生产甲醇,能够对合成氨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废气,也就是一氧化碳能够充分的回收利用,这既节约了资源又提高了经济效益。

合成氨生产中的废气利用与节能效益

合成氨生产中的废气利用与节能效益

合成氨生产中的废气利用与节能效益卢宁波 2.任欢欢 3.张涛1.山西晋丰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山西高平048400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工业生产行业也随之进步。

但是现阶段的工业生产过程中时常会伴随有大量的资源浪费,为了有效地缓解这一现状,需要积极地开展节能减排工作。

在工业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其废气的收集再利用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加工环节,也是耗能最大的生产环节。

基于此,对合成氨生产中的废气利用与节能效益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合成氨生产;废气利用;节能效益1加强合成气体中的CO利用,提升甲醇生产效率1.1单一化的合成氨工艺生产过程一般而言,合成氨工艺生产过程中的氢气转化率并不完全,其转换率始终达不到100%,由氮气和氢气反应就可以生成氨气的化学公式可以看出,合成氨质量的多少与氢气转化率有着极大关联,当氢气转化率为达到88%时就可以生产出22.48kg的合成氨。

1.2联醇工艺分析为了加快联醇工艺的研究,可以从两方面对其进行深入的探索。

一方面是利用CO和氢气进行反应能够生成甲醇的化学公式来推动甲醇产量,从此公式中可以得到的结论是,CO转化率为50%时的甲醇产量可以达到2.93kg。

另一方面则是要加强合成氨生产中其他废气的利用效率,以便在保证合成氨生产质量的同时,促使其产量得到提高。

由联醇工艺下的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的化学公式可知,利用1mol氮气和3mol氢气来生成2mol氨气的过程中,保证氢气转化率可以达到88%时,就可以生产出大约20.66kg的合成氨。

由此可知,合成氨生产中的氢气转化率越高,则合成氨的质量就会随之提升。

举例说明:1t合成氨生产所需的变换气为4400m2左右,一个企业想要在一年内生产出50kt的合成氨,其就需要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积极应用联醇工艺,这样不仅可以达成生产目标,还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相关生产成本。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合成氨生产,只需要生产出甲醇6446t以及合成氨45452t就可以了。

焦炉尾气生产合成氨的原理

焦炉尾气生产合成氨的原理

经过提氢后的富甲烷气送回焦化厂作为 燃烧气。
三、空分制氮工艺原理及过程简介
1、空分制氮工艺原理 N2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是空气的主要 成分,主要以单质分子氮的形式存在于大 气之中。在干燥空气中,N2的体积占空气 的78.03%。因此,空气是制取氮气的最大 原料库,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工业用氮气的制取总是以空气为原料, 将其中的O2和N2分离而获得,其方法主要 有:
基础培训专题
焦炉尾气生产合成氨的原理及过程
二0一二年五月
概述
焦炭生产过程中副产的大量焦炉尾气,而焦 炉煤气中含有丰富的氢气,H2体积分数约55%, 目前焦炉煤气主要用作工业和民用燃料,宝贵 的氢气资源未得到更好地利用,随着资源充分 利用的循环经济需要,焦炉煤气尤其是其中H2 的提取和利用成为焦炉煤气综合利用的发展方 向。

2、变压吸附提氢工艺流程简图
TSA 变温吸附 PSA-1 一级提氢 PSA-2 二级提氢
脱氧脱水装置
氢气去联合压缩机
焦炉气压缩机
富甲烷气去焦化 气柜 原料气 焦炉气预处理鼓风机
3、变压吸附提氢工艺流程简述
来自焦炉气柜压力约3KPa、温度30℃的焦 炉气经焦炉气预处理压缩机加压至35KPa、 80℃,进入固定管板间接水冷器冷却至40℃, 进入TSA变温吸附粗脱装置,在粗脱塔内,分 别除去焦油、硫化物、苯、奈等杂质。然后经 焦炉气压缩机加压至1.7MPa,冷却及除油水 后进入PSA-1(一级提氢)工序,
在装置的吸附塔中,吸附剂选择吸附的条 件下一次性除去甲烷等大部分杂质,获得 纯度大于83%的粗氢气,排出送入PSA-2 (二级提氢)工序,在装置的吸附塔中, 吸附剂选择吸附的条件下下一次性除去除 氢气外的大部分杂质,获得纯度大于 99.99%的氢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类号:密级:U D C:学号:南昌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综合利用合成氨尾气的工艺设计与装置试验Process design and unit test of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exhaustgas of synthetic ammonia陈剑军培养单位(院、系):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刘晓红教授申请学位的学科门类:工学学科专业名称:化学工程论文答辩日期:答辩委员会主席:评阅人:年月日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南昌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手写):签字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南昌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南昌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本学位论文。

同时授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签字日期:年月日摘要为响应国家提倡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的号召,以液化天然气(LNG)为代表的新型能源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

为充分利用氨合成尾气中的甲烷、氨、氢等资源,采用冻氨法除氨技术、膜分离技术和低温精馏技术将尾气中各个有价值的组分逐一分离出来,将甲烷制成LNG,实现合成氨尾气的利用价值最大化,同时成功地实现了合成氨尾气的零排放。

由于氨凝固点较高,在后期的深冷阶段会逐渐凝固在换热器板翅或者管道上形成的堵塞,采用冻氨法除微量氨,可以避免阻塞,保证系统长周期运转。

采用三台板翅式换热器相组合的装置,可成功地将尾气中的氨含量降低到20ppm (V/V)以下,高效的板翅式换热器的使用极大地降低了冷热流体的温差,提高了制冷机组的制冷效率。

采用中空纤维膜分离提氢得到纯度≥94%的氢气,同时将尾气中的氢含量降低至5%以下,避免了尾气在后期的深冷液化工段出现换热喉点,确保氮气膨胀机的平稳运转;在深冷液化、低温精馏工艺流程中采用氮气膨胀循环制冷、液氮洗两种方式提供冷量,使处理后的尾气中甲烷含量降低到1%以下。

其中氮气膨胀作为高温端冷量供给原料气液化,采用液氮洗作为低温端冷量供给低温精馏,减少了电能的消耗,两种制冷方式的结合完全可行且能耗较低。

氮气膨胀和尾气膨胀流程中采用的返流膨胀的方法大幅提高了制冷效率。

采用多通道的高效板翅式换热器提高了制冷效率,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冷量回收,降低装置运装过程中的不可逆程度。

将高压下的原料气通入精馏塔再沸器,为精馏提供热量,且高压原料气本身受冷液化,实现了能量的双重回收,降低能耗。

采用大型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10.2对液化和低温精馏工段进行全程模拟,降低了整套装置的投用风险。

结合模拟数据对综合回收工艺进行了物料衡算、热量衡算、设备计算和选型,绘制了工艺流程图、平面布置图。

在装置试运行阶段对整套装置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

装置实验表明该工艺路线可行。

产品液化天然气含CH498.5%~99.6%,超过国标GB/T19204-2003CH4≥75%的要求,甲烷提取率≥99.9%;副产品液氨含NH3≥99.9%;氢气含H294%~95%。

原料气利用率53.7%。

装置的成功投用标志着合成氨尾气可以采用多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变废为宝,成功地分离提纯为LNG,同时副产液氨、氢气。

既降低了合成氨企业对环境的污染,又增加了收益,提高了合成氨的生产效率。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关键词:合成氨尾气;冻氨法;LNG;深冷;氮气膨胀制冷;设计;装置试验ABSTRACTIn response to the national call to promote clean energy,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s reduction, 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new energy has been large-scale application.To make full use of the ammonia synthesis tail gas resources such as methane, ammonia, hydrogen,frozen ammonia method of eliminating ammonia,membrane separation technology and cryogenic rectification technology isolate various valuable components one by one, methane make LNG, which achieve maximize the value of the use of synthetic ammonia tail gas, while successfully achieve zero emissions of synthetic ammonia exhaust.Frozen ammonia method is used to remove milligram ammonia, which avoids ammonia in tail gas at the late stage of deep cooling gradually forming accumulation on the heat exchanger or pipe blockage. By three plate-fin heat exchangers combined device, the ammonia content in the tail gas is reduced to less than 20ppm (V / V) successfully, and the efficient use of plate-fin heat exchanger greatly reduces the hot and cold fluid temperature difference, which greatly improves the cooling efficiency of the refrigeration units.Using hollow fiber membrane separation hydrogen for hydrogen purity of 94% or more, hydrogen content in the tail gas is reduced to 5% at the same time, which avoid the tail gas in the late of cryogenic liquefied section appeared in thermal throat, and ensure the smooth running of nitrogen expander;In cryogenic liquefied and cryogenic rectification process by using nitrogen expansion refrigeration and liquid nitrogen wash two ways to provide cooling capacity, can reduce the methane content in the tail gas after treatment to less than 1%. Including nitrogen expansion as raw materials for the supply of cold energy of high temperature side liquefied gas, using liquid nitrogen wash as the supply of cold energy of low temperature side cryogenic rectification, reduced the power consumption,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cooling ways completely feasible and the energy consumption is low.In the process of Nitrogen gas expansion and tail gas expansion, the expansion of the reflux method 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refrigeration efficiency .Using 5 channels efficient plate-fin heat exchanger improves the cooling efficiency, and achieves the maximum amount of cold recycling, and reduces the irreversible degree in the process of sewing equipment. The raw gas material of the high pressure isbubbled into rectifying column reboiler, which provides the heat for the rectification, and the high pressure gas material itself due to liquefaction, realized the amount of cold and heat recovery, 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Using aspen plus10.2 software of process simulation software to simulate the liquefaction and cryogenic rectification sections throughout, reduces the risk of the whole set of device putting-in-service proactively. With the simulation datas of comprehensive recovery technology has carried on the material balance, the heat balance, equipment calculations and selections, map the process flow diagram, floor-plans and equipment drawings. In the device commissioning phase, the device running statuses of the whole device are analyzed.Device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is process route is feasible. The product liquefied natural gas contains CH498.5%~99.6%, which surpasses CH4 of 75% or more GBT19204-2003 requirement, the methane extraction rate is 99.9% or more;By-product of ammonia contains NH3 98.4 % ~ 99.0.The hydrogen contains H2 94 % ~ 95%.The utilization rate of feed gas is 53.7%.The success of the device throws with symbolizing the tail gas of synthetic ammonia can use the method that many technologies unify, recycles waste, successfully the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is LNG, simultaneously by-product liquid ammonia and hydrogen at the same time. Namely reduced the pollution of synthetic ammonia enterprises to the environment, increased the income, and raised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the synthetic ammonia.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are remarkable.key Words:tail gas of synthetic ammonia;frozen ammonia method;LNG;deep cooling;Nitrogen gas expansion refrigeration;design;device tests目录第1章绪论 (1)1.1 研究背景以及研究意义 (1)HYPERLINK \l _Toc6604 1.2 氨、甲烷性质和LNG用途 (2)1.2.1 氨、甲烷的性质 (2)1.2.2 LNG的用途 (2)1.3 国内外合成氨尾气回收技术及研究进展 (3)1.3.1 氨的回收 (4)1.3.2氢气的回收 (4)1.3.3甲烷的回收 (5)1.3.4液氩的回收 (5)1.4 甲烷的生产工艺 (5)1.4.1以天然气为原料气的甲烷(LNG或CNG)制取流程 (5)1.4.1.3(丙烷)预冷混合制冷剂循环[13] (6)1.4.1.4 双混合制冷剂制冷循环[14] (7)1.4.1.5 带膨胀机的制冷循环 (7)1.4.2 焦炉煤气甲烷化制取甲烷的工艺流程 (7)1.5 氩气的生产工艺 (8)1.6 合成氨尾气工业回收流程 (8)1.6.1 放空气回收流程[18] (8)1.6.2 驰放气回收流程[19] (9)1.7 课题研究目标及创新之处 (10)1.7.1课题的研究内容 (10)1.7.2研究目标 (11)1.7.3 课题的创新之处 (11)第2章合成氨尾气回收过程原理和总工艺流程 (12)2.1 合成氨尾气回收方法的确定 (12)2.1.1 冻氨法除微量氨、膜分离提氢工艺 (12)2.1.2 氮气循环制冷、原料气低温精馏技术方案 (12)2.2 过程原理 (13)2.2.1 冻氨法除氨 (13)2.2.2 原料气加压 (14)2.2.4 深冷液化、低温精馏 (14)2.3 工艺流程简述 (15)2.4 Aspen Plus软件模拟 (16)2.5 小结 (18)第3章冻氨法脱除微量氨工艺及板翅式换热器设计 (20)3.1 冻氨法脱除微量氨工艺的设计依据 (20)3.2 冻氨法的优势 (21)3.2.1高效的板翅式换热器 (21)3.2.2 零排放、无污染 (21)3.2.3 回收氨费用 (21)3.2.4 产品收益比较 (22)3.2.5 对合成氨系统的影响 (22)3.3 水洗蒸氨法的工艺条件和流程 (22)3.3.1 工艺条件 (22)3.3.2 工艺流程 (23)3.4 冻氨法除氨工艺和流程 (23)3.4.1冻氨 (24)3.4.2倒塔 (24)3.4.3排氨 (24)3.5 板翅式换热器的工艺计算 (24)3.5.1 基本参数 (24)3.5.2 换热量 (25)3.5.3 换热面积 (26)3.5.4 板翅换热器的选型 (26)3.6 结论 (26)第4章合成氨尾气综合利用工艺计算 (28)4.1 物料衡算 (28)4.1.1基础数据 (28)4.1.2 冻氨 (29)4.1.3 膜分离 (29)4.2 能量衡算 (33)4.2.1 基础数据 (33)4.2.2原料气增压机 (33)4.2.3 深冷液化 (34)4.2.4 过冷器 (36)4.2.5 精馏塔 (38)4.2.6 氮气循环压缩机 (39)4.3 设备计算和选型 (39)4.3.2 深冷液化冷凝器 (40)4.3.3 过冷器 (41)4.3.4 精馏塔 (43)4.3.5 混合气体压缩机 (43)4.3.6 膜分离设备 (43)4.3.6 主冷凝器 (43)4.3.7 氮气压缩机组 (43)4.3.8 增压透平膨胀机 (44)4.3.9 小型膨胀机 (44)4.3.10 过冷器 (44)4.4 小结 (44)第5章合成氨尾气回收的装置试验研究 (46)5.1 过程原理及流程 (46)5.2 装置试验 (48)5.2.1试验规模 (48)5.2.2生产原料 (48)5.2.3主要设备 (48)5.3 试验结果及讨论 (50)5.3.1工艺条件 (50)5.3.2 产品质量 (51)5.3.3 原料消耗量、副产品量和原料利用率 (51)5.3.4 各种因素对装置正常运转的影响 (51)5.4 结论 (54)第6章结论与展望 (55)6.1 结论 (55)6.2 展望 (56)附录1: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57)附录2:合成氨尾气综合利用项目设备布置图 (58)附录3:现场照片 (59)致谢 (62)参考文献 (63)第1章绪论第1章绪论1.1 研究背景以及研究意义天然气在中国作为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青睐,目前液化天然气(LNG)正在以每年12%的增速保持增长,“十二五”能源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低碳化,“气体的国家能源战略”将付诸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