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外对比对外汉语教学
期末论文-《汉外语言对比与偏误分析》收获与启发
学习《汉外语言对比与偏误分析》的收获与启发2014级汉硕3班吴冬媚 20140710060一、收获老师在第一节课劈头而来的一个问题——“请举例说明汉语很简单”,实在引人深思。
当外国人问我,“汉语是不是很难学?”我从各个方面获知汉语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所以我也人云亦云:“挺难学的,汉语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
”却忘了我作为汉语教师的使命——传播中文。
汉语确实很难,但作为汉语教师,我们有义务让学生相信汉语不难。
上课的时候我一直在想,我对待对外汉语的态度其实不太端正,缺乏使命感。
虽说我很热爱这个专业,但五年来一直有人问我“对外汉语以后做什么工作的”,我只简单直接地回答“教外国人汉语”,而不愿多费口舌进一步解释,以至于很多人会接话:“教外国人汉语很有意思,网上的“小明”真的很好笑”。
我们都知道,“小明”只是网友的意淫,在被英语虐待了十几年之后企图以古怪的汉语来“侮辱”外国人,这与真实的对外汉语教学可谓是南辕北辙。
国人对对外汉语教学的无知,作为“对外汉语人”,我有一定的责任。
这一门课我上了大概11节课,短短十几个小时的学习让我深刻意识到,汉语通过与其他语言的对比,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收获。
通过对比,我们才能发现汉语的特色。
同时,承载着汉语特色的文章、段子、语言游戏等无处不在,只要我们有问题意识,有语料意识,就能发现汉语的奥秘。
课堂上,郑老师都是从一些日常生活的语言游戏或网络小段子来引发我们的思考。
留意有趣的语言现象,做个有心人,我们可以从语言现象出发,从而总结出汉语的规律。
二、启发——从音义关系中获启发1.音与义的关系我们知道,英语表音,汉语表意,但并不意味着汉语不表音。
汉字形声字可分为声旁和形旁,声旁表音,形旁表义。
中国人常说,秀才识字读半边。
声旁能提示发音,如丁、订、盯、叮、钉。
形声字占了《康熙字典》收录汉字的90%左右。
所以我认为,汉字最初是表义兼表音文字,而英语只能表音。
虽然两者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文字系统。
汉英语音对比及对外汉语教学启示
- 13 -校园英语 / 高等教育研究【摘要】本论文在对比分析假说和偏误分析理论基础上,对汉语和英语在元音、辅音和声调等方面进行对比,并对对外汉语教学提出建议。
【关键词】汉语 英语 对比分析 偏误 对外汉语教学近些年来,汉语热席卷全球,很多英语为母语国家的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非常高涨,但是他们依然会出现“洋腔洋调”的情况,本文通过对比两种语言在语音方面的差异,并结合笔者在沈阳大学国际交流中心实习期间对英语为母语的外国学生学习汉语语音的调查,更好地为语音教学服务,使英语为母语的学生说的汉语越来越像“汉语”。
一、汉英语音研究的理论基础汉语和英语分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系统地分析两种语言语音方面的差异,找出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学习汉语时的偏误,有利于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更好地进行。
对比分析指的是把两种语言体系放在一起进行系统地比较分析找出两种语言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科学地预测出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难点和易错点,防止负迁移的产生。
语言学家弗赖伊斯认为:“外语学习的主要困难就由两种语言的差异引起的,学习的主要任务就是找出并克服这种差异”。
吕叔湘在《中国文法要略》中提出“只有比较才能看出两种语言表现法的共同之处和特殊之点”。
教师通过研究两种语音方面的相同与差异来预测可能会产生的偏误,就可以把教学重点放在解决那些比较难学的语音方面。
但是对比分析也有其局限性,它的宗旨是根据一语和二语结构的异同并对教学做出预测,但只是着眼于两种语言的异同,将不同点与难点等同起来,往往会以偏概全,因此,偏误分析方法研究汉英语音方面的差异应运而生。
Coder 指出,分析学习者语言偏误可以让教师通过偏误了解学生在第二语言上的学习情况,知道他们掌握到了什么程度。
偏误分析法突破了对比分析法将语言间的不同等同于难度的不同,去除了对比分析的预测功能,强化了解释功能,以学习者学习过程为出发点,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方法和程序。
二、汉英语音对比分析普通话中有 39 个韵母,韵母按结构可分成 10 个单元音韵母、13 个复元音韵母和带 16 个鼻辅音韵母三类。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综述
一、对外汉语教学基础理论研究(一)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名称与内涵学科的名称与定位,是关系到学科性质与方向的重要问题。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认为,“教育”比“教学”的内涵更为丰富,作为一个学科的名称,“对外汉语教学学”是无法成立的,只能称之为“对外汉语教育学”,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应当定位于语言教学学科”、“是语言教育学科下第二语言教育的一个分支学科”。
李开《汉语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也持有类似的观点。
但是,李泉《有关语言教育研究的几个问题——兼谈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定位》(《语言教育问题研究论文集(2000)》,华语教学出版社2001)认为,要从理论和实践上证明有必要用“对外汉语教育(学)”来代替“对外汉语教学”,或以“对外汉语教育(学)”的身份归入“语言教育学”并最终归入教育学,实现这样的目标,至少从一开始得不到绝大多数语言学和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的理解和认同,也与提出“语言教育”概念的初始目的不完全一致;“教育”和“教学”所指的内容并没有太多的本质区别,这些概念可以在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同时并存,可谓合则兼美。
目前对外汉语教学界普遍认同的观点是,维持目前学科的名称,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科理论建设中去。
1997年国务院学位办公布的研究生招生目录中,设置了二级学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成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之下的研究方向。
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所处的三级学科地位,刘珣《谈加强对外汉语教学的教育学研究》(《语言教育问题研究论文集(2000)》,华语教学出版社2001)认为“应用语言学”不能清楚地表明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教育和教学的性质,反而片面强调了本学科的应用性,忽视了学科的理论性,无法表明本学科作为综合学科的性质特征和愈来愈借助于心理学、教育学的发展趋向。
李泉《有关语言教育研究的几个问题——兼谈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定位》(《语言教育问题研究论文集(2000)》,华语教学出版社2001)则认为,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的发展和所应用到的学科的拓宽,也就是应用语言学(狭义)理论的发展和“应用”学科的拓展,把对外汉语教学看作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不仅上下位关系顺理,而且与国内外应用语言学发展的趋势相符。
汉英语块对比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启示
吗、 去哪里 ” ;3 限制性短语 : 等 () 这类语块 允许有 词及词组 范畴的变化 , 们可 根据 需 要替 换其 中的某 些 词 , “ e 人 如 se yu 可以替换为 “e o t ” “e o on 汉语 中有 o” seyul e 或 seyuso ”, ar
例
注释语 : 换句话说 、 也就是说 、 即是说 、 就是说 、 …为 以
为确保汉英对 比的有效性 , 在进行汉英语块对 比时 , 必 须遵从如下 四条贯 通始终 的原 则。一 是共 时性原则 (y — sn cm l ) 二是层 次性 原则 ( i acy , h Ic , i h rrh ) 三是 等价性 原则 e
( qia ne , eu l c) 四是 同一 性 原 则 (dni ) ve i ty 。 e t
熟语 。如崔希亮 (9 7 认 为汉 语熟 语包 括惯用 语 ( 19 ) 三 字 ) 成语 ( 、 四字 ) 俗 语 ( 、 多字 ) 谚 语 和歇后语 。温端政 、 (0 5 则提出了语 汇的概 念 , 20 ) 但他所说 的 “ ” 语 也仅 局 限于谚语 、 成语 、 用语 和歇后语 , 的惯用语的概念其 实 惯 他 常归入谚语 。
、
汉 英 语 块 研 究 现 状
近年来 , 对语 言习用性 的研究越来越 受到理论语 言学 和应用语言学学者的关注 。对语言习用性研究 的一个 重要 方面就是对语块 的研究 。语块在语言 中非常普遍 , 大超 大 出了人们过去的预期 。各 种语言 中都 存在 着大量 的语块 , 因此语块是学 习者成功地理解和输 出语 言的关键 。虽 然汉 语语 言学学界对语块有一定的研究 , 但从 汉英语块 的对 比 角度去分析语块在教学实践 中的应用价值还有广 阔的空间 有待我们去探索 。
从英汉熟语差异对比中看对外汉语教学
( 一) 表达 相 同意义 的熟 语之 间 的差 异
( 3 ) 只许州官放火 , 不许百姓点灯。
英语 中有很多与汉语类似的熟语 , 却各有特色 ,
下面举 出几个典型实例 : 1 . 词汇使用的差异
( 1 ) B l o w h o t a n d c o l d . 朝三 暮 四 ( 2 ) H i s g o o s e w a s c ok e d . 生米 煮成 熟饭
中图分 类号 : H1 9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1 -1 5 8 0 ( 2 0 1 3 ) 0 3 —O c r 7 3 —0 2
一
、
英汉 熟语 对 比
( 2 ) K i n g s g o ma d , a n d p e o p l e s u f e r o f r i t .
“
民的思想感情 。虽然此类熟语历史背景相同, 但具
体的历史状况还相差甚远 , 因此 , 英语中反映历史的
熟语 中多 “ k i n g ”, 而汉 语 熟 语 中 多 “ 皇帝 、 州官、 衙
c o l d ” , 这是 由于前者 出 自《 庄子 齐物论》 , 后者 出
“
自《 伊索寓言》 。又如汉语 的“ 狗急跳墙” , 西方译为 a c o ne r r e d c a t b e c o me s a s i f e r c e a s ] . i o n ” o在 西方 文
( 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此地无银三百两。
( 6 ) 三个臭皮匠, 胜过一个诸葛亮。 ( 7 ) 学而不厌 , 诲人不倦。
收稿 日 期: 2 O 1 2 —1 2 —2 8 作者简介 : 李米米 ( 1 9 8 7 一 ) , 女, 湖南长沙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 向: 社会语言学。 7 3
从英汉熟语差异对比中看对外汉语教学
2013年第03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No.03,2013第29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Vol .29(总339期)Total No .339收稿日期:2012—12—28作者简介:李米米(1987—),女,湖南长沙人。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语言学。
从英汉熟语差异对比中看对外汉语教学李米米(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00)摘要: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熟语,英文称之为“idiom ”,都是人民大众经过千百年劳动和生活实践归结出来的习惯用语,因此,熟语是来源于生活并且是通过加工和提炼之后被运用于日常语言交际的一种重要词汇,是学习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熟语是民族语言、民族文化的精粹,只有掌握了民族语言中的精华,才能学好一门语言。
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词汇系统中的熟语教学。
本文从英汉熟语差异对比中探究对外汉语教学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英汉熟语;差异;对外汉语教学;文化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3—0073—02一、英汉熟语对比(一)表达相同意义的熟语之间的差异英语中有很多与汉语类似的熟语,却各有特色,下面举出几个典型实例:1.词汇使用的差异(1)Blow hot and cold.朝三暮四(2)His goose was cooked.生米煮成熟饭(3)Kiss the baby for the nurses ’s sake.醉翁之意不在酒上述三例中,中英熟语表达了相同的意思,但使用的词汇却各不相同,例如,表达“朝三暮四”,汉语使用“三”和“四”这两个数词,英语则选择“hot ”和“cold ”,这是由于前者出自《庄子齐物论》,后者出自《伊索寓言》。
又如汉语的“狗急跳墙”,西方译为“a cornered cat becomes as fierce as lion ”。
对外汉语初级汉字教材对比研究
对外汉语初级汉字教材对比研究对外汉语初级汉字教材对比研究引言:对外汉语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热门话题,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崛起和汉语的全球影响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对学习汉语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作为汉字是汉语的核心特征之一,汉字教学变得愈发重要。
对外汉语初级汉字教材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对几种常见的对外汉语初级汉字教材进行对比研究。
一、《HSK标准教程》《HSK标准教程》是一套由北京语言大学主编的教材,是专门针对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的教材。
该教材注重实用性,侧重训练学习者的字音和字形记忆,适合那些希望通过汉语考试提高语言水平或是准备参加HSK考试的学习者。
教材以字词为主线,通过语境来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汉字。
每个汉字都附有详细的解释、例句和练习题目,以便巩固学习效果。
二、《新实用汉语课本》《新实用汉语课本》是由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等编制的一套全新的汉语教材。
该教材强调汉字的使用频率和实际场景,注重学习者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教材以生活情景为基础,通过丰富的图片和例句来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汉字。
与《HSK标准教程》相比,该教材更加注重交际功能,并注重培养学习者的听说能力。
每个课文中的汉字都附有详细的笔画顺序和写法讲解,以帮助学习者正确书写汉字。
三、《汉语言课本》《汉语言课本》是一套由北京大学等编制的对外汉语教材,教材分为上下两册。
该教材结合了传统与现代教学方法,既注重基本知识的教授,又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来吸引学习者的兴趣。
教材的词汇选择注重知识的层次,每个汉字都有详细的解释和例句来帮助学习者理解字义和用法。
教材还特别注重培养学习者的文化素养,通过让学习者了解汉字的来源和发展历程,以加深对汉字的认识和理解。
四、对比分析从教材内容来看,《HSK标准教程》重点在于汉字的文字形状和字音的记忆,适合那些强调考试技巧和准备HSK考试的学习者。
而《新实用汉语课本》则更注重日常实用的汉字运用能力,适合那些希望快速掌握汉字并能够灵活运用汉语的学习者。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英汉语音对比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英汉语音对比分析王慧英文章综合阐述了当前汉语、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诸多现实问题,以对比语言学为理论依据,对比分析了英汉语字母名称音的重要性,英语语音的元音和辅音、汉语语音的韵母和声母两对概念,英汉元辅音系统的组成,英汉音位系统,英汉音节结构特征,英语语调及汉语声调,英语语音有别于汉语语音的长短音、轻重音等方面的异同,对改善英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材的编写水平、英汉文化交流工作等方面都将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文字采用或参照26个拉丁字母,该字母一旦被用来记录某种语言的语音,就成了该语言的文字或语言的拼音方案。
虽然同样都是拉丁字母,且字母顺序是全球一致的,但各国毕竟分别属于不同的语系,都有各自的与其本语音体系相适应的独特的名称音,各有一套充满“个性”的字母发音规律是极为正常的和必要的。
汉语拼音和英语字母的发音也是如此,存在着很大差异。
一、汉语拼音教学的现状与改革中文的汉语拼音以26个拉丁字母为基本字母,根据每个拼音字母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不同发音音值分为三种读音:本音、呼读音和名称音。
表示汉语声母和韵母音素的音值时读本音,用作汉语拼音声韵母教学时读作呼读音,而在称呼字母身份时应读作名称音。
《汉语拼音方案》中字母V 只用来拼写外来语、我国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
V读作鱼(平声),以适应现代电脑技术时代的需要。
在汉语字典里没有字母IUV,除了“ü”以外,其它的拼音都能找到与汉语拼音相对应的英文字母。
《字母表》早已为每个汉语拼音字母规定了法定的名称音,这是称呼字母和朗读字母表的基本依据。
但长期以来,很多汉语教师在对初学者汉语拼音授课中字母,却存在两种读法教学。
汉语教师为了方便,用声韵呼读音(a)(bo)(ci)(de)(e)(fo)(ge)(he)(i)(ji)(ke)(le)(mo)(ne)(o)(po)(qi)r(ri)(si)(te)(u)(v)(wu)(xi)(yi)(zi)来读字母表,汉语拼音教学计划总是按单元音韵母、四声、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和《字母歌》这样的顺序逐次来教学,对于汉语字母名称音的教学没能给予足够的重视。
中英发音对比——对外汉语教学
• 1.英语没有撮口呼[y] • 2.英语没有-i的两个变体 • 3.英语的元音舌位更低,口型更夸张 • 4.英语复合元音的动程比汉语长 • 5.卷舌元音对于British speaker稍难
• Eg. 旅行-鲁行 [y] • 圆的-rank 云-win、rain • Eg.资、此、私 vs 则、册、色(初级班)
• 前两个问题需要帮助留学生找到这个音 • 后两个问题是造成洋腔洋调的关键
• Eg. 好-house 包-about 欧-old 成龙-Chain
母语为英语的学生学习汉语语音 难点调查实验
• 为了了解以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在发韵 母u和ü和声母zh组和j组音时有什么规律性的 困难,我们在四川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对10名
英语的语调
• 英语是一种语调语言,音高主要用于具有语 义功能的词组和句子之上。以英语为母语的 学生学习普通话声调的干扰很大程度是受英 语所使用的音高定位模型的影响。他们趋向 于用英语语调来代替与英语大不相同的汉语 声调。
• 例:外国学生说汉语 你爱 玩,他爱 唱。
You like playing, he likes singing. 你爱 唱,他爱 玩。
• 常见偏误: • 1.缺乏送气与不送气的意识 • 2.用相似音代替,尤其是发音部位靠近的音 • eg. 家-dry 秋-chair 喜-ship • 知-draw 柴-china 上-shark • 好-house 人-rain
•
• z c s 本身的发音不成问题 • 可以由beds 、cats 、silk 推导出来。 • 但是当z c s 和 i 拼合的时候,难度较大
• 七加一j、q 七加一,七减一,加完减完等于几? 七加一,七减一,加完减完还是七。
• 学时事zh、ch、sh 史老师,讲时事,常学时事长知识。 时事学习看报纸,报纸登的是时事。 常看报纸要多思,心里装着天下事。
汉英语言对比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夂学教育2。
#9.。
7汉英语言对比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王蕙#$虹内容摘要%对以英语为背景的留学生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时候,既要建立在汉英语言比较的理论之上,又要为汉英语言比较提供理论素材。
本文就是对汉英语言的差异进行对比,目的是弄清英汉句子结构上的不同,为英语背景的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语言方面提供帮助,为对外汉语教师,在针对英语背景的教学对象的教学方面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F关键词%汉英对比对外汉语教学留学生第一语言的习得通常在自然环境中完成,而第二语言的学习主要在课堂教学中实现。
学生在学习第二语言的开始阶段!就必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两种语言的对比。
吕叔湘先生在《中国人学英语》中指出“我相信,对于中国学生最有帮助的是让他们认识英语和汉语的差别。
”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外国学生。
任何一种语言的特色是在与别种语言的比中现出的英语成“准国语”,留学生能或多或少地使用英语交,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媒介语通常也是英语。
从这一实出的汉英对比,不有,有,学生使不英语,汉英对比来进行汉语与母语的对比,适当地进行汉英对比分析,成人的和语能的用,是第二语言教学的。
一.汉英语言对比1•语语言与形态型语言汉语属于语意型语言,缺少的2,“老师们中的’们“同学们中的’们“我的中的'的“认真的态度中的’的’”等等,们在2不改,是隐性的2是的而英语于语言2留一2如,英语中的“number"、“c+se"、Render s有显性联接的特2是的o2.语言语言汉语于语言2汉语的句子特点是前置2的。
例如2“树”成“一棵”、“一”、“一枝繁叶茂的大树"、“校园里一棵枝繁叶茂的”等等;而英语于语言2英语的特点是右延伸的。
例如,“This is the cat.”向右延伸成“This is the cat thatkilled the rat.”、“This is the catthat killed the rat that ate themalt.”、“This is the cat that killedthe rat that ate the malt that layin the house.”等等o3・视点流动与视点固定以“Tom didn't go to schooltoday,did he?”“No,he didn't.”,答句用汉语解释为“不,他没去。
常用的对外汉语教学方法
常用的对外汉语教学方法1、直观法利用实物、图画、表格、示意图、符号、公式等辅助手段,化抽象的定义为具体形象的图示,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
例如讲解趋向补语时,可以画简笔画的房屋、楼梯、人物来表示“进来、出去、进去、出来、上来、上去、下来、下去”等。
2 、情境导入法教师通过一个具体情境的设置,通过问答、展示图画、讲故事等方式,引导出要讲的语法点。
例如本课要学表示完成的“了”,教师进教室就问一个学生:教师:××昨天来了没有?学生:他昨天没来。
教师:哦,他昨天没来。
××,你昨天去哪儿了?这种闲聊其实是有意为之,在为该语法点教学做铺垫。
3、语境教学法语法规则都是从一个个典型的语境中抽象出来的。
与其空讲规则,对学生云里来雾里去地讲解,不如再重新回到语境中去,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自己发现、总结语法规律,从而掌握语法知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语境或创造语境。
课堂案例:以副词为例,副词意义抽象,它们的意义体现在与句中以及前后句其他成分的关系中,体现在句子的内容与说话人的态度的关系中。
例如“简直”一词,它常用来强调某种情况、状态达到很高的程度,含有夸张语气。
但是,不说明说话人、行为者的主观态度,就不能充分揭示为什么它具有强调作用和夸张语气。
例如:“妈妈平时总唠叨我找对象的事,这次听说有人要给我介绍,简直不知道怎样打扮我好了。
”该句说明了“妈妈”天天急着让我找对象,“简直”的强调,夸张语气也就突显出来了。
4、对比教学法⑴汉外对比如英汉对比:I met her near the bookstore yesterday afternoon .我昨天下午在书店附近遇见了她。
引导学生观察汉英语句子中状语位置的差异。
⑵汉语内部对比有点儿比较贵:这儿的东西有点儿贵。
这儿的东西比较贵。
便宜:这儿的东西比较便宜。
通过以上汉语句式的对比,引导学生理解“有点儿”常用于不如意的事情,而“比较”后面的形容词好坏都能说。
汉语趋向补语的研究现状
汉语趋向补语的研究现状趋向补语类型多样、语义丰富,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各界学者研究的重要对象。
本文将从趋向补语的本体研究、汉外对比研究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三方面来对前人的成果进行综述。
一、关于趋向补语的本体研究最早提到汉语趋向补语的著作是1924年黎锦熙的《新著国文语法》。
此后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陆续有一些语言学家如吕叔湘、丁声树、赵元任等对趋向补语进行论述,但这些研究大都比较零散,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专论。
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研究趋向补语的专著、论文等不断增多,极大地拓展了汉语趋向补语的研究深度与广度。
1、陈昌来在1996年发表了《动后趋向动词性质研究述》一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趋向补语的性质做了详尽的分析。
他提出在研究关于趋向动词的性质时,必须坚持形式与意义相结合的原则。
2、刘月华1998年出版了《趋向补语通释》一书。
此书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总论”,把趋向补语作为一个整体,从意义和结构两方面进行分析,主要描写其共性;第二部分是“分述”,逐个描写每个趋向动词的意义及可以与其结合的动词、形容词,并且从语法和语义两方面对动趋结构进行了分类;第三部分是“动词与趋向补语搭配总表”,其中收录了比较完整的趋向补语动词搭配。
这本著作在趋向补语的研究方面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3、近些年“语法化”的兴起,让学者们开始试着用语法化来解释趋向补语的相关问题。
2005年,王国栓和梁银峰分别出版了专著《趋向问题研究》和《汉语趋向动词的语法化》,解释了汉语趋向补语的产生与发展规律。
其中《趋向问题研究》还探讨了一部分趋向动词在某些固定格式中的语法化过程。
除上述专著外,对趋向补语进行探讨的其他学术成果还有:刘月华《趋向补语的语法意义》(1988)、周永惠《复合趋向补语的趋向意义》(1991)、高顺全《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的语义解释》(2005)等,以上皆是从趋向补语的意义方面进行研究的论文。
对比分析法与对外汉语教学
研究交流对比分析法与对外汉语教学文/高俊摘要:对比分析是为了预测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难点,预防学习者的偏误,从而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效率,对二语习得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对比分析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和渠道,作为对外汉语研究中的很重要的一种研究方式和教学方法,有助于揭示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和规律。
对外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教学中,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有助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和解决学生交际中出现的不得体问题。
关键词:对比分析;对外汉语教学;第二语言教学“对比分析是将两种语言的系统进行共时比较,以揭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语言分析方法,自从有了不同的语言接触,可以说就有了语言对比。
语言对比最早是用来进行语言的研究的”①。
“要认识汉语的特点就要跟非汉语比较。
无论语音、词汇、语法,都可以通过比较来研究”。
②对外汉语教学中使用对比分析,可以将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和成果直接或间接地应用于教学实践,理论实践相结合,可以更好的促进对外汉语教学。
一、通过对比分析认识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它首先是一种语言教学,其根本任务就是教好语言;其次,对外汉语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这就必须与第一语言教学区别开来。
对外汉语教学既有与其他语言教学共同的特点,又有其独特的规律和特点。
”③将汉语与二语学习者的母语或第一语言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相似点和差异,预测第二语言习得的难点和易产生的错误,以便在教学中采用强化手段突出这些难点和重点,克服母语的干扰以更好地学习第二语言;同时也明确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
(一)第一语言教学与第二语言教学对比1.教学目的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是用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表达感情的,无论是第一语言教学还是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对外汉语教学,其目的都是培养学习者掌握汉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和基本的汉文化知识。
2.教学内容语言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这一教学目的决定了教学内容。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必读书目(1-4年级)精选全文完整版
《汉语语法难点释疑》,郑懿德等,华语教学出版社,1992。
《汉外语言文化对比与对外汉语教学》,赵永新主编,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语言教学——从语法到语法技能》,[美]Diane Larsen-Freeman,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刘月华潘文娱故韡,商务印书馆(北京),2000。工具类
《新视角汉语语法研究》,赵金铭主编,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实用汉语语法》,房玉清,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汉语声调语调阐要与探索》,郭锦桴,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
《语法研究入门》,吕叔湘等著,马庆株编,商务印书馆(北京),1999。
《语言研究中的统计方法》,陈小荷等译,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汉英应用对比概论》,熊文华,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语言学百问和硕博指南》,侯国金,四川来自学出版社,2009.四年级
《语言测验理论与实践》,张凯,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
《标准参照测验理论研究》,张凯,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
《语言学方法论》桂诗春、宁春岩,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用语料库研究语言》,[英]托马斯(Thomas, J.)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对外汉语教学实用语法》,卢福波,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
《汉语功能语法研究》,张伯江方梅,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对外汉语教学设计导论》,崔永华,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
《汉语语音教程》,曹文,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
《汉语语法教程》,孙德金,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
浅析汉英习语对比与对外汉语教学
浅析汉英习语对比与对外汉语教学作者:钱伟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1年第02期摘要:习语是语言的精华,它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内涵。
由于受历史背景、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生活习俗、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英汉习语中有些文化信息完全对应、有些部分对应、还有一些无任何对应关系。
对于外国人来说,汉语习惯用语很难理解。
学习汉语习惯用语可以帮助学习者在潜移默化中逐步理解中国文化和中文思维模式。
习惯用语的灵活掌握可以使学习者真正成为中文高手。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将汉英习语进行文化上的比较,可以把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的教学同文化因素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增加留学生对中国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提高汉语语用能力,从而更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汉英习语对比对外汉语教学在汉英语悠久灿烂的文化宝库中,都有习语这一语言表达形式。
习语即“习惯用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按照文化习俗经常用的语言。
广义上的习语通常包括成语(idioms)、谚语(proverbs)、俗语(colloquialisms)、俚语(slang)以及典故(allusions)等。
习语源于生活,纷繁浩瀚,源远流长。
习语常用形象生动、浅显易懂、喻义明显、富于哲理的语言,准确地描述社会现象、自然法则,高度地阐述人文习俗、思想感情。
习语蕴涵着的历史、地理、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等诸多文化信息,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性。
然而,由于两种文化体系是在不同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汉英习语在意义和表现形式上,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一、汉英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共性对比(一)相似或对等的汉英习语尽管各民族的情况千差万别,但还是有一些共同的生存需要、生活经验和思想感情以及普适的价值观念的,因此就存在着较为对应甚至完全对等的俗语。
比如说:活到老,学到老(One is never too old to learn);人不可貌相(Judge not from apperance);人靠衣裳马靠鞍(Clothes make the man);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Three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以眼还眼,以牙还牙(An eye for eye,a tooth for tooth);火中取栗(Pull sb's chestnut out of the fire);一石两鸟(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竹篮打水一场空(drawing water in a bamboo basket);种瓜得瓜,种豆得豆(As you sow,so shall you reap);三三两两(In Twos and threes);背道而驰(To run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隔墙有耳(Walls have ears);千钧一发(hang on a thread);哽于咽喉、难于启齿(Stick in one's throat);趁热打铁(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欲速则不达(More haste,less speed);大海捞针(look for a needle in ahaystack)。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外对比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
【摘要】一种事物的特点,要跟别的事物比较才显出来。
语言也是这样。
吕叔湘先生认为,对比研究在语言学上对于认识一种语言或一种语言的变体的特点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对比研究;对外汉语教学
汉语语法的系统的研究,比起印欧语言的语法研究来,起步要晚得多。
从马建忠的《马氏文通》起,至今不过近百年。
之后,影响最大的要算王力先生的《现代汉语语法》和吕叔湘先生的《中国文法要略》。
吕先生认为,对比研究在语言学上对于认识一种语言或一种语言的变体的的特点有重要意义。
比较是科学研究的根本方法,也是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只有通过比较,被研究对象的共性与特性才能显示出来。
语言也是这样,要认识汉语的特点,就要跟非汉语比较。
对比语言学是两种语言的共时的比较。
根据不同的目的,我们将两种语言进行比较,其理论意义在于通过对比,加深对所对比语言的认识。
对外汉语教学为对比研究提供了非常好的语言环境和丰富的语言资料。
一、汉外对比研究
(一)开展汉外对比研究,有利于探讨各种不同的自然语言的内在规律,并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和掌握汉语的特点和规律。
我国对对比研究来揭示汉语的特点和规律,还只是从近代《马氏文通》等几部著作才开始的。
通过对比研究,将近代西方语言学理论,运用于汉语研究,发现了汉语的一些特点和规律,如缺乏严格意义上
的形态变化,词序和虚词在汉语语法上有特殊的意义等。
最近十多年来,无论是专家,还是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在研究汉语理论时,注意到外国人学习汉语的特点和难点,以汉外对比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直接或间接地指导对外汉语教学。
(二)开展汉外对比研究,有利于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质量。
对外汉语教学有其自身的特殊优势及特点,运用对比研究的方法,开展汉外对比研究,可以挖掘本学科的研究材料,运用于教学。
我们要确定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及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就必须进行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
这就要求汉语教师把握汉语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的特点,掌握最常用的句型,而且要求教师了解学生的母语及其思维方式,能在对汉语和各种外语的对比研究中,分析出学生学习的难点和特点来。
(三)开展汉外对比研究,有利于编写更适用、更具特色的对外汉语教材。
通过汉语语音、词汇。
语法。
语用等的对比研究,揭示了外国学生的母语与汉语之间的差异以及他们在学习汉语时的
难点,就为编写供操不同母语的学生使用的教材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的丰富的资料,使教材更具实用价值。
二、汉外两种语言的对比与教学
(一)汉外语音的对比研究。
汉外语音方面的对比研究主要将汉语跟另一种外语的语音进行系统的对比。
鲁健骥的《中介语理论与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一文阐述了外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的根源,就中介语语音系统来说,语音的偏误主要来自母语的
负迁移干扰,所学的有限的目的语的知识的干扰以及教学、教材不甚得法等原因。
英语为母语的学生学习汉语时,所遇到的语音困难大多源于其母语的干扰。
在英语和汉语中,送气与不送气的区别都存在,但是所处的位置不同。
在英语中,这种区别只具有语音地位,而在汉语中这种区别具有音位的地位,即它具有区别意义的能力。
(二)汉外词语的对比研究。
在两种语言词语对比的文章中,有汉英名词、动词、连词以及成语、俗语的比较。
这些对比研究,有的是系统比较,有的逐词比较,也有的从构词法上加以比较。
汉语的量词十分丰富,不同的事物要求不同的量词。
因此,量词的用法就成了外国人学习汉语的普遍难点。
有些语言中量词不发达,如英语;有些语言中的量词比较发达,如日语。
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量词教学,就成了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两种语言的词语对比,可以使我们充分地、多方面地认识汉语和其他语言词汇系统和个别词的特点,能帮助我们部分地预知学生学习汉语词语可能出现的偏误,因此,重视两种词语的对比研究,把对比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中去是十分必要的。
(三)汉外语法的对比研究。
汉外语法对比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比语音和词汇的对比研究要广要深。
汉语语序是汉语区别于其他语言的一个特征。
世界各种语言大部分都有自己的语序规律。
印欧语系如英语、德语、法语、俄语等,其语序是灵活的、自由的,而汉藏语系的汉语词语在句中的位置是比较固定的。
语序一变,句子的意思就变了,词的语法功能也就不同了。
三、语言和思维的对比研究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外对比研究比较重视语言形式和结构上的对比,而对两种语言的思维特点的对比研究比较少。
人类的语言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不同的民族的思维方式是千差万别的,因此,各民族语言也是不尽相同的。
对两种语言形式和结构进行对比研究,可以找出这两种语言的特点及其异同。
任何语言一定的语义结构必须用与它相对应的形式结构来表达,而语义结构又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概念。
汉语不像印欧语系那样,没有形态变化。
因此,汉语词语的结合就不受形态成分的约束,倒是更多地受语义因素制约。
只要是语义上合乎事理,能够搭配,就可连在一起成为一个句子,就是常说的意合法。
汉语中常用对偶、对举的平行结构辅助意合,反映了汉人的思维习惯和特点。
这种思维特点来自“对立统一”“相对”的哲学思想。
中国这种深厚的哲学思想对汉民族的语言产生极大的影响。
如方位,东与西是相对的,汉语习惯以东西为方位的起始点,说“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在表达对立方位时,又以东、南为起始点,说“东西”“南北”而“东”和”西”,“南”和“北”又是相对的。
英语中习惯以南北为方位的起始点,说“southeast”(南东)“southwest”(南西)“northeast”(北东)“northwest”(北西)。
由于受“对立统一”“相对”的哲学思想的影响,汉语中产生许多对立词。
如“左右、日夜、朝夕、往返、男女、夫妻、死活”等等。
汉族人思维方式习惯从大到小,从多到少,从程度高到程度低,因此又有许多这样的对立词,如“大小、多少、
宽窄、深浅”。
从大到小的思维方式也反映了汉语在时间和地点的表达方面与英语截然不同,在时间方面,汉语由年、月、日、上午(下午、晚上)到小时,而英语恰恰相反,由小到大。
汉族人习惯于通过经验直觉,即观物取象来形成概念,即具象思维的特点;而西方人习惯于透过事物的表象,深入到事物的里层,最终抛开表象,形成一种抽象思维的特点。
这在词汇方面也有反映,汉语语汇的形象性要比英语丰富,构词方式也多种多样,表达功能可以引起具象联想。
四、小结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外对比研究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和整个学科的发展相比还远远不够。
它还处于初创阶段,我们要在理论和方法上有所突破,要更好地为对外汉语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5.
[2]赵永新.汉外语言文化对比与对外汉语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3.
[3]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5,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