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节日

合集下载

苗族文化解读

苗族文化解读

苗族文化解读
苗族,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广西、广东等省份。

苗族文化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

一、节日庆典
苗族的节日庆典丰富多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苗族新年”,又称“苗年”,是苗族人民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苗族新年通常在农历十月初举行,为期三天。

节日里,苗族人民会举行各种活动,如跳芦笙舞、赛牛、斗鸡、射箭等,同时还有盛大的物资交流市场,展示了苗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民间传说
苗族的民间传说融合了苗族的历史、神话和民间故事,如《 苗族创世史诗》记载了苗族的创世神话和民族迁徙的历史。

苗族民间故事中,还有大量的山歌,这些山歌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苗族人民传承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方式。

三、生活习俗
苗族的生活习俗深受其地理环境和民族历史的影响。

例如,苗族的传统民居多为木结构的吊脚楼,既适应了南方多雨潮湿的气候,又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苗族的主食以大米为主,喜欢吃酸辣味的食物,如酸汤、酸肉等。

在服饰方面,苗族的传统服装以蓝、黑为主色调,上面绣有精美的图案。

苗族的婚姻习俗中,保留着对歌择偶、送亲、接亲等传统仪式。

四、宗教信仰
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

苗族人民相信万物有灵,因此对山、水、树等自然元素都抱有敬畏之心。

此外,苗族地区也有佛教、道教等宗教的影响,尤其是在节日庆典和丧葬仪式中,这些宗教的影响较为明显。

总的来说,苗族文化是一种融合了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多种宗教信仰的文化体系。

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尊重和理解苗族文化,同时也要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从江有什么有名的节日庆祝活动?

从江有什么有名的节日庆祝活动?

从江有什么有名的节日庆祝活动?一、苗年节苗年是苗族传统的新年节日,通常在农历正月二十四或二十五举行。

苗年节是苗族人民欢庆丰收、祈福祈年、迎接新年的一种民俗庆典活动。

这一节日通常持续数天,期间举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激烈的赛龙舟比赛、精彩的歌舞表演以及传统的射神活动,都是苗年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节日期间,苗族人民还会进行祭神、祭祖、祭田等仪式,表达对神灵和祖先的敬意与感激之情。

二、乡村花灯节乡村花灯节是从江县一个独特的传统节日,每年都在农历正月十五左右举行。

这个节日是为了庆祝辞旧迎新、祈求丰收和祈福的传统活动。

节日期间,从江的乡村各村落都会制作精美的花灯供游客观赏。

花灯形状各异,寓意丰富,既有寓意吉祥的动物、水果和花朵,也有象征吉祥如意的字体。

在花灯节期间,还有盛大的灯火巡游活动,人们手持火把,还会伴着锣鼓声和传统乐器的演奏,欢庆佳节。

此外,花灯节上还有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如舞龙舞狮、歌舞表演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三、苗族花山节苗族花山节是苗族人民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十八至二十八日举行的盛大庆典。

花山节作为苗族人民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节日期间,苗族人们会穿上盛装,举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苗族人民自愿修建的高大花山。

花山是以竹木和麻绳等搭建而成的一种巨大、高耸入云的山形装置,上面镶嵌着五彩缤纷的鲜花和彩带。

花山高大而华丽的外观象征着苗族人民奋发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在花山节上,还有举行独特的尕丹舞表演,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自由的追求。

四、芦笙节芦笙是苗族传统乐器,而芦笙节是从江县每年在农历九月二十五至二十七日举行的盛大庆典。

芦笙节是苗族人民传统的音乐和舞蹈艺术表演活动,也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节日期间,各个村寨的芦笙队会穿着传统服饰,吹奏芦笙,演奏各种苗族传统音乐。

此外,还有苗族特色的舞蹈表演,如火把舞、鼓舞等。

芦笙节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观赏,也是苗族人民自我展示和传承文化的重要舞台。

贵州苗族的节日习俗PPT

贵州苗族的节日习俗PPT
活动内容:祭祀祖先、庆贺丰收、款待亲 友、赛马
地点:经占卜选定的固定的端坡
年节性节日——彝族年
时间:农历十月初一至初五 活动内容:举办丰盛的宴席,饮大碗酒,
吃跎跎肉
年节性节日——瑶族年
时间:荔波县瑶麓瑶族把自己的年节称为 “小年”,把春节称为“大年”。小年在 农历十月三十日
活动内容:
宰公鸡一只,以其血淋洒小山包,以血鸡 毛贴树干上,然后持酒举香,吉利
的话、严禁串寨
祭祀自然物——祭树节
仡佬族在每年农历三月三有祭树节 神树多是一种俗名“倒毛鸡”的树,祭奠
时先在树下搭一间假房,内供9个糯米饭团, 然后杀白公鸡,其血淋在每个饭团上。用 血鸡毛沾满神树 祭祀后要在树下把带去的全部祭品吃光 其他民族也有把保寨树视为神袛祭祀,祭 树也是祭祖
“款兵”模样,信炮一响,众人涌集“祭萨坛”, 向“萨岁”敬茶,念诵“萨词”,然后,冲出寨 外作战斗表演。回来时,每人都用枪杆或 梭标挑 着一个稻草扎成的首级,大获全胜。这样的祭祀 活动一般要持续三天
祭祀自然物——祭山节
黔西北许多苗族在农历三月三举行“祭山 节”
节日要封寨 主祭人把酒、肉、饭等祭食放在的地上,
贵州节日习俗
年节性节日 宗教祭祀性节日
生产性节日 纪念性节日 交际性节日
年节性节日——苗年
时间:
黔中部分地区及黔西北的苗族以每年农历六月为岁首 黔西南以四月为年节 黔东南苗族则以“十月初为大节” 西江苗族以十月头卯为开年,十月二卯为大年,冬月二十
过尾年 开头年、大年活动内容:敬桥、敬凳、敬岩妈、敬花树、敬
宗教祭祀性节日
祭祀祖先 祭祀自然物及自然现象的节日
其他宗教或祭祀性节日
祭祀祖先——苗族“吃鼓藏”(牯藏节)

苗族传统节日及风俗

苗族传统节日及风俗

苗族传统节日及风俗
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拥有丰富的传统节日和独特的风俗习惯。

以下是一些苗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
1. 苗族新年(芦笙节):苗族新年通常在农历十二月底至次年一月初举行,是苗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节日期间,人们会穿着传统服装,集结在一起举行芦笙音乐比赛、歌舞表演等活动,欢庆新年的到来。

2. 花山节:花山节是苗族的盛大节日,通常在农历三月底或四月初举行。

节日期间,人们会进行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如祭祖、独轮车比赛、骑马表演等,还会举行火把舞、芦笙演奏等文艺表演。

3. 行山节:行山节是苗族的重要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六月举行。

节日期间,人们会自发组织队伍,穿上传统服装,到山上欢度节日。

在山上,人们会进行歌舞表演、赛跑、打马球等活动,展示苗族的勇武精神。

4. 礼仪习俗:苗族有丰富的礼仪习俗,如乡土课、车马医等。

乡土课是苗族举办的一种传统礼俗,人们会集结在一起传授苗族历史、语言、文化等知识,以保护和传承苗族文化。

车马医是苗族传统医疗法,人们会用火把烫病部位,以达到治疗的效果。

5. 服饰与舞蹈:苗族有独特的服饰和舞蹈。

女性的传统服饰有若干层重叠的彩色裙子,配以银饰和绣花;男性则穿着象征勇
敢的黑色上衣和搭配的彩色裤子。

苗族舞蹈以壮美和热烈著称,常常伴随着激昂的芦笙音乐。

这些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展示了苗族丰富的民族文化和传统习俗,对于了解和弘扬苗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苗族节日

苗族节日

爬山节苗族的爬山节亦称“爬坡节”,形成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每年农历的三月下旬里的“马日”(古代用十二生肖记日),即农历三月十九日这天举行。

届时居住在黔东南凯里地区的苗族人民聚集在香炉山上,他们在山上对歌斗雀,歌山人海,热闹非凡。

青年男女边唱歌边沿着曲曲弯弯的山间小路向山顶攀登。

一路春风一路歌,苗族的飞歌、情歌、酒歌、古歌洒满山坡,最先到达山顶的被誉为“爬山英雄”,受到大家的尊重。

得到姑娘们的青睐。

相传香炉山爬山节是纪念苗族的英俊青年阿补和玉帝小女儿阿别的。

玉帝的小女儿阿别向往人间的自由生活,顺着山顶飞下来,与聪明能干、忠厚善良的阿补结为夫妻并生有三个女儿。

一天黎明全家人正在高兴之际忽然鸡叫头遍。

玉帝规定每天鸡叫三遍时为朝拜时,阿别若不能及时赶到,必有大祸临头。

心急如火的阿别在山顶向天空飞奔时一脚将香炉山顶登垮了六层。

香炉山没了山顶,阿别再无法下凡了,玉帝也因没有山顶不能享受人间香火,便罚阿补变为香炉,供烧香之用。

为了纪念阿别和阿补的忠贞爱情,苗家人便在阿补变香炉这天过一年一度的爬山节。

苗年盛行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的苗族聚居区。

过苗年的日期,各地不尽相同,但都是在收谷子进仓以后,即分别为农历的九、十或十一月的辰(龙)日或卯(兔)日或丑(牛)日举行。

过苗年的头几天,家家户户都要把房子打扫干净,积极准备年货,如:打糯米粑、酿米酒、打豆腐、发豆芽,一般还要杀猪或买猪肉等等。

富裕的人家,还要做香肠和血豆腐,为家人缝做新衣服等等。

在苗年三十的晚上,全家都要在家吃年饭,守岁到午夜才打开大门放鞭炮,表示迎接龙进家。

在天刚拂晓时,每家都由长辈在家主持祭祖。

早餐后,中青年男子便上邻居家拜年,苗语称为“对仰”,表示祝贺新年快乐。

在新年的头两天,家里有若干禁忌,如:不出外挑水,不上山砍柴、割草;不扫地;妇女不做针线活;有的地区,妇女不做饭,由男人代替;男人不外出拾粪等等。

苗乡的男婚女嫁,一般都选在过苗年的时间。

苗年节简介

苗年节简介

苗年节简介苗年节是苗族传统的新年盛会,也是苗族人民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它被誉为苗族的“春节”,通常在农历十月初一举行,持续三天。

苗年节是苗族人们庆祝丰收和祈求来年幸福的重要时刻,也是展示苗族文化和风俗的契机。

首先,苗年节是苗族人民庆祝丰收的盛会。

苗族是一个农耕民族,他们把稻米视为生命的象征。

在苗年节期间,苗族人民会准备丰盛的美食,如酸肉、酸汤鱼、酸笋等,以表达对辛勤劳动的回报的感激之情。

同时,他们还会举行农耕祈福仪式,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幸福。

其次,苗年节是苗族人们传承和展示自己文化的重要场合。

苗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在苗年节期间,人们会穿上传统的苗族服饰,如青领苗、白领苗、黑领苗等,表演传统的舞蹈和歌曲,展示苗族独特的民族风格。

此外,人们还会举行民间艺术表演和手工艺品展览,如竹编、刺绣、银饰等,以展示苗族人民的精湛技艺和丰富文化内涵。

另外,苗年节是苗族人们欢聚一堂,共享快乐的时刻。

在苗年节期间,人们会邀请亲朋好友一起共度。

他们会互相串门拜访,互赠贺年礼物,表达对彼此的祝福和关怀。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还会进行各种民俗活动,如苗戏、巡山、击鼓舞蹈等,共同欢庆新年的到来。

此外,苗年节还是年轻人谈恋爱、结婚的好时机,他们会借此机会相亲相爱,增添节日的浪漫气氛。

最后,苗年节还有一些传统的祈福活动和仪式。

苗族人们信奉神灵,他们会在苗年节期间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祭祀祖先和土地神,祈求神灵保佑家庭平安和健康。

此外,苗族人民还会进行火把节、赶牛节等传统活动,以驱逐邪气,迎接新年的到来。

总之,苗年节是苗族传统的新年盛会,具有丰收庆祝、文化传承、欢聚一堂、祈福祭祀等多重意义。

它不仅是苗族人民的重要节日,也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苗年节,人们可以领略苗族的独特风情,感受苗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有助于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广西少数民族的民俗节日

广西少数民族的民俗节日

广西少数民族的民俗节日苗族“跳坡节”“跳坡节”为苗族传统节日,爬坡杆是节日的中心内容,青年们围着坡场中竖起的一根高约10米的坡杆,随着笙歌翩翩起舞,为比赛助威喝彩。

龙胜“红衣节”“红衣节”是龙胜红瑶同胞所特有的民族节庆日,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元朝期间,红瑶同胞在每年农历3月15这天,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肩担自己生产的土特产品,成群结对来到泪水街举行节日盛会。

苗族“芦笙节”“芦笙节”是苗族的民间传统节日,每中农历正月初三、初五、十五、十六等日举行(也有在农历六月初六举行,各处日期不一)。

“芦笙节”这天,各村寨组成芦笙队参加比赛。

比赛前,每队在赛场竖起一根高4—8米的芦笙杆,并举行祭杆仪式,然后鸣枪、放鞭炮,芦笙手们围着芦杆载歌载舞,盛装的苗家姑娘和着芦笙曲调的节拍,跳起芦笙踩堂舞。

“过苗年”苗年是苗族人民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过苗年的时间各地各有不同,一般是在农历十月第一个卯日(兔日)、丑日(牛日)或亥日(猪日)举行。

节日期间,人们互相走村串寨,探亲访友,参加“跳芦笙”活动。

“盘王节”“盘王节”最热烈的场面要数跳黄泥鼓舞。

一只母鼓相配四只公鼓组成舞群。

“分龙节”“分龙节(也叫庙节)”是聚居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毛南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过节的日期,一般是从农历夏至算起,逢第一个辰日即为“分龙节”。

“依饭节”“依饭节”是聚居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等地的仫佬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

三年举行一次,为期三至五天,各村寨于农历十月择日举行。

“花炮节”“花炮节”是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花炮节”的主要活动是抢花炮、赛芦笙、跳“多耶”集体舞。

“火把节”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彝族同胞同手持火把绕往田边地角,相互抢火把打闹取笑,进行象征性的驱虫活动。

进入高潮时“火把盈野”、“火炬照田亩”,众人围着熊熊火光,饮酒欢歌。

“放鸟飞”“放鸟飞”春节是毛南族与汉族共度的节日,但毛南族在春节中有着本族独特的风俗,如“放鸟飞”。

苗族的传统节日

苗族的传统节日

云南少数民族神话文献综述苗族的传统节日节日习俗是一种综合的文化现象,每一种节日都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有着它特定的历史文化与背景。

同时,每一种节日又会影响到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心理等多方面内容。

苗族大小节日众多,由于居住分散,各地苗族有相同的节日,也有不同的节日。

苗族的传统节日主要分为四大类型:祭祀性节日、纪念节日、与农业生产有关的节日、娱乐和交际性节日。

一、祭祀性节日(一)苗年苗年是苗族自己的年节,各地区的苗族所过的苗年时间是不一致的,多数地区是“岁首以东冬三月,各尚其一”。

岁首即每年的开头,有的在十月,有的在冬月或腊月。

苗年是最大的节日,食品比其他节日丰富,并且要供祭祖先。

接着要休息五至十五天,并举行各种盛大的娱乐性活动。

祭祀活动,从鸡鸣头遍开始,到天色发白结束,鸣炮竹示之。

此时,全家方可入桌就餐,并可对祭祀品指物道名。

到二月二后,又需禁忌。

请客活动,天明后,主家杀猪宰鸡筹办丰盛饭菜。

就餐时先吃甜酒,后吃烧酒,先吃粽粑,后吃米饭。

客人转回家时,主人鸣炮送到村外。

(二)鼓社节在祭祀祖先的节日中,鼓社节是最为隆重的。

鼓社节又称“吃牯脏”或“吃鼓藏”。

节日中的主要活动着重围绕着绕木鼓进行,吃鼓藏时宰“牡牛”敬祖宗,“牡”即“钴”的意思。

鼓社节的间隔时间,以十三年最为常见,但也有三年、五年、七年或二十五年不等者,可分为定期或不定期两类。

鼓社节的内容较为丰富,包括购买和饲养鼓藏牛,推选鼓藏牛,接鼓、斗牛、杀牛祭祀等基本程序。

(三)跳场节跳场是苗族流行得最广的民族风俗活动之一,流行地域非常广,参与人数之多。

跳场有各种不同的叫法,如跳厂、跳月、挑花场、芦笙会等等。

跳场是苗族不同于汉族和其他民族在春节期间举行的特殊节日活动。

跳场的地点称作花场,一个很大的草坪或土坝子。

按照传统习惯,跳场第一天是踩场,第二天是正场,第三天是扫场。

跳场的主要活动,首先在赛中安放一张八仙桌,上面供奉丰盛的祭品,主事者燃烛点香、烧钱化纸,一是祭奠列祖列宗,一是敬奉天地神明。

苗族有什么风俗传统节日

苗族有什么风俗传统节日

苗族有什么风俗传统节日
中国苗族有悠久的历史,苗族也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传统节日。

首先,是斗牛节。

斗牛节有上古时代就有,它是在每年农历六月十三日,也就
是七月十四日,即戊戌节,以斗牛及斗赛活动为活动内容,以山歌,花篮,舞蹈为配套节目,斗牛节多以山野牧场等农村地区为文化宣传的场所。

其次是端午节。

端午节也称为苗寨端午节,是按照中国传统文化习俗,以游玩
文本,抢端午荤,捉贴乌,舞龙舞狮,龙舟比赛,耍大刀,耍高腰椅等多种形式举行的一种文化礼品节日。

继续是客春节。

客春节是一种传统的苗族节日,在每年的七月,苗族客家人居
住的地区民众,以各自家乡地区为中心,向远方把节日传唱,进行精神祭拜,举行宗族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庆祝此节日。

接下来是婚礼节。

婚礼节是苗族非常重视的民间传统节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

苗族的婚礼仪式花样繁多,以“男人买鸡喜活,女人买家具平安”为主。

仪式之外还包括穿红衣服,贴上红色花篮,熏染鸡苗,摆小花轿,舞蹈和歌唱等,丰富多彩,热闹非凡。

最后是荤祭节。

荤祭节一般在每一年的农历一月,又称为苗族节,是苗族人民
最隆重的一年节日。

仪式主要以抢来贡、祭祖神为主,并配以唱歌跳舞等游玩文本,同时会在祭祀的过程中配合多种习俗传统和歌舞报道等,以让苗族传统文化更加活跃显著。

综上所述,苗族的风俗传统节日既有斗牛节、端午节、客春节、婚礼节、荤祭
节等,这些传统习俗节日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有助于维护和发展苗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特别是在苗族人民分散地区,可从根本上加强苗族要素的统一。

探秘苗族节日

探秘苗族节日

探秘苗族节日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拥有独特的文化和传统节日。

苗族节日是苗族人民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这些节日既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又与自然和农耕生活密切相关。

1. 萌芽节苗族的第一个节日是萌芽节,这是苗族人民迎接新年的重要日子。

节日通常在农历的正月初一或初二举行。

在这一天,苗族人民会进行祭祀仪式,祈求来年平安和丰收。

同时,他们还会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展示传统的苗族歌舞和服饰。

这是一个欢快的节日,人们沉浸在喜庆的氛围中,共同庆祝新的开始。

2. 芒润节芒润节是苗族的一个重要节日,也是农耕生活的象征。

节日通常在农历的三月或四月举行,此时正值春天,大地回暖,作物开始生长。

芒润节是苗族人民祈求丰收的日子,同时也是庆祝春天的到来。

在芒润节期间,苗族人民会举行各种传统活动,包括田祭、舞龙、斗牛等。

他们还会用自己的辣椒酱和糯米饼互相赠送,以表达友谊和祝福。

3. 天咧节天咧节是苗族人民庆祝丰收的节日,通常在农历的八月或九月举行。

这是一个盛大的节日,人们会穿上传统的苗族服饰,参加各种庆祝活动。

天咧节的一大特色是进行跑山比武和射箭比赛,展示苗族人民的勇敢和技艺。

在晚上,人们还会围坐在篝火旁,载歌载舞,共同欢庆丰收的喜悦。

天咧节不仅是苗族人民展示自己骄傲身份的时刻,也是传承苗族文化的重要节点。

4. 龙船节龙船节是苗族的一项独特传统,通常在农历的十月或十一月举行。

这个节日是苗族人民祭祀祖先和灵魂的日子,也是为了祈求农耕的顺利和来年的丰收。

龙船节的特色是刻制精致的龙船,并在水上进行竞赛。

人们会穿上盛装,载歌载舞,沿着河流划龙船,展示苗族人民的活力和团结。

这个节日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那就是表达人们对水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因为水是苗族人民生活和农耕的重要资源。

5. 花山节花山节是苗族的一个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的十二月举行。

这是一个庆祝丰收和辞旧迎新的日子。

节日期间,苗族人民会进行龙灯表演,制作各种花灯,并展示传统的舞蹈和音乐。

花山节是什么民族的节日

花山节是什么民族的节日

花山节是什么民族的节日苗族花山节,流行于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的传统民俗活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花山节又叫“跳场”“跳花”“耍花山”“踩花山”,是祭祀苗族远古祖先“蚩尤”的节日,通常在农历正月初一到十五间进行,主要活动内容有倒爬花杆、对歌、跳芦笙、练武术、赛马斗牛等。

2014年11月11日,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申报的苗族花山节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X-146。

中文名苗族花山节节日时间农历正月初二至初六节日类型传统节日流行地区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节日起源祭祀节日活动打“芦笙架”,跳狮子舞,斗牛节日意义纪念苗族首领蚩尤,庆贺苗族人民重建新生活遗产编号X-146 历史渊源:苗族先民部落遭到外族部落的入侵,苗族民众在首领蚩尤的带领下奋起反抗,终因寡不敌众战败,被迫四处流落。

为了招集自己的民众,苗族首领蚩尤在山上竖起花杆,让芦笙手吹响芦笙。

苗族民众听到熟悉的笙声后,纷纷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花杆下,开始重新生活。

从此,苗族人民每年都会举行“花山节”,以纪念苗族首领蚩尤,庆贺苗族人民重建新生活。

民俗内容:主要活动苗族花山节每年农历正月初二至初六举行。

届时,来自四面八方的苗族人民,潮水般地涌入花山场。

围绕“花杆”跳三步舞、蹬脚舞,打“芦笙架”,跳狮子舞,斗牛等,整个花山场上一片欢腾。

青年男女对唱山歌,倾吐钟情,一旦相爱,即互赠信物,直至缘定终身。

[5]活动流程苗族斗牛斗牛,是苗族花山节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它体现苗族人民崇尚坚强有力和健壮体魄,寄托着苗族同胞对来年风调雨顺、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期盼。

苗族爬花杆踩花山”先要立花杆,无杆则不成花山。

花杆是用一棵直的杉树做成的,高约30米,刮去树皮,修去枝叉,仅留丛青翠的树冠,然后立埋于选好的花山场中心,在距杆顶二三左右的地方,挂上红、黄、蓝、白四色长幅彩旗以及象征喜庆和奖励爬杆优胜者的芦笙、猪头和几斤白酒等。

苗族对歌花山节上还有一个有趣的活动,那就是苗族男女青年的对歌。

苗族的传统节日

苗族的传统节日

云南少数民族神话文献综述苗族的传统节日节日习俗是一种综合的文化现象,每一种节日都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有着它特定的历史文化与背景。

同时,每一种节日又会影响到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心理等多方面内容。

苗族大小节日众多,由于居住分散,各地苗族有相同的节日,也有不同的节日。

苗族的传统节日主要分为四大类型:祭祀性节日、纪念节日、与农业生产有关的节日、娱乐和交际性节日。

一、祭祀性节日(一)苗年苗年是苗族自己的年节,各地区的苗族所过的苗年时间是不一致的,多数地区是“岁首以东冬三月,各尚其一”。

岁首即每年的开头,有的在十月,有的在冬月或腊月。

苗年是最大的节日,食品比其他节日丰富,并且要供祭祖先。

接着要休息五至十五天,并举行各种盛大的娱乐性活动。

祭祀活动,从鸡鸣头遍开始,到天色发白结束,鸣炮竹示之。

此时,全家方可入桌就餐,并可对祭祀品指物道名。

到二月二后,又需禁忌。

请客活动,天明后,主家杀猪宰鸡筹办丰盛饭菜。

就餐时先吃甜酒,后吃烧酒,先吃粽粑,后吃米饭。

客人转回家时,主人鸣炮送到村外。

(二)鼓社节在祭祀祖先的节日中,鼓社节是最为隆重的。

鼓社节又称“吃牯脏”或“吃鼓藏”。

节日中的主要活动着重围绕着绕木鼓进行,吃鼓藏时宰“牡牛”敬祖宗,“牡”即“钴”的意思。

鼓社节的间隔时间,以十三年最为常见,但也有三年、五年、七年或二十五年不等者,可分为定期或不定期两类。

鼓社节的内容较为丰富,包括购买和饲养鼓藏牛,推选鼓藏牛,接鼓、斗牛、杀牛祭祀等基本程序。

(三)跳场节跳场是苗族流行得最广的民族风俗活动之一,流行地域非常广,参与人数之多。

跳场有各种不同的叫法,如跳厂、跳月、挑花场、芦笙会等等。

跳场是苗族不同于汉族和其他民族在春节期间举行的特殊节日活动。

跳场的地点称作花场,一个很大的草坪或土坝子。

按照传统习惯,跳场第一天是踩场,第二天是正场,第三天是扫场。

跳场的主要活动,首先在赛中安放一张八仙桌,上面供奉丰盛的祭品,主事者燃烛点香、烧钱化纸,一是祭奠列祖列宗,一是敬奉天地神明。

苗族的宗教节日和美食服饰特点

苗族的宗教节日和美食服饰特点

苗族的宗教节⽇和美⾷服饰特点 苗族是⼀个发源于中国的国际性民族,“牯藏节”是苗族民间最⼤的祭祀活动。

你知道苗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吗?下⾯是店铺给⼤家整理苗族的宗教习俗、民族节⽇、特⾊美⾷和服饰特点。

苗族的宗教习俗 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然,祀奉祖先。

“牯藏节”是苗族民间最⼤的祭祀活动。

⼀般是七年⼀⼩祭,⼗三年⼀⼤祭。

于农历⼗⽉⾄⼗⼀⽉的⼄亥⽇进⾏,届时要杀⼀头牯⼦⽜,跳芦笙舞,祭祀先⼈。

⾷时邀亲朋共聚⼀堂,以求增进感情,家庭和睦。

苗族的主要信仰有⾃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苗族传统社会迷信⿁神、盛⾏巫术。

也有⼀些苗族信仰____、天主教。

苗族信仰佛教、道教的主要是东部⽅⾔苗族,苗语称“Baddeibzhal”(芭代周)。

⾃近代以来,随着西⽅传教⼠深⼊我国内地传教,在滇黔川交界地区、贵州凯⾥、湖南沅陵等地区有⼀些苗族群众皈依了____,在滇东南有少数苗族信仰天主教。

尤其是滇东北、黔西北⼀带的基督____曾经势头强盛,影响极⼤。

外国传教使团或者传教⼠们在苗族地区开设了许多的中⼩学校、医疗机构、甚⾄实施了⼀些经济发展项⽬,对于苗族社会的进步、政治地位的改善起到了不可抹灭的作⽤。

著名的牧师有安顺的党居仁、柏格理、张道慧、王树德等,前⼆者均殉职苗区。

国外的苗族,在越南、⽼挝有少数苗族信仰天主教。

美国、法国等西⽅国家的苗族也有信仰____、天主教的。

⽼挝、泰国的苗族也受佛教⽂化的影响。

尽管如此,在他们的社会中,传统的祖先崇拜、灵魂观念等仍在很⼤程度上的保留。

苗族的民族节⽇ 苗族是⼀个富有古⽼⽂明、讲究礼仪的民族,岁时节庆独特鲜明。

苗族传统节庆按功能含义分为: 1、农事活动节庆; 2、物质交流节庆 ;3、男⼥社交、恋爱、择偶节庆; 4、祭祀性节庆; 5、纪念性、庆贺性节庆。

按时序分,⼀岁分⼗⼆个⽉,每⽉都有⼀个以上的节庆⽇。

动⽉(⿏或⼦⽉)1—15⽇(第⼀个⼦⽇⾄第⼆个寅⽇)为玩年节,其中第1个⼦⽇为天岁节,苗⼈不出门(远门);第1个丑⽇是地岁节,第1个丑⽇⾄第2个丑⽇(2—14⽇)期间,⼈们纷纷⾛亲访友、互贺新岁、男⼥对歌、玩龙灯、狮⼦等;第2个寅⽇(15⽇)为尾巴年(烧龙灯)。

苗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

苗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

苗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
1. 梅花节:梅花节是苗族的一项重要传统节日,主要以歌舞、戏剧等表演活动来庆祝。

每年的3月,苗族会在苗家庙里集会舞蹈,同时也会带去美食来品尝。

2. 种糯:种糯是一种苗族的传统婚登录手续,其目的是确定新郎新娘之间的关系。

新郎新娘要求他们的家人们,在一起编一条木条,以此作为承诺。

3. 蓑叶舞:蓑叶舞是苗族的传统舞蹈,是人们最喜欢的民间舞蹈情调。

舞者用自己的双手握住蓑叶,然后跟着一首节奏快乐的音乐跳起舞蹈。

这个舞蹈配上外面的篝火,完全可以把a苗家庙搞个夜总会,在热闹的气氛中庆祝节日。

苗族节日总结语

苗族节日总结语

苗族节日总结语引言苗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和独特的节日。

苗族节日是苗族人民团结、庆祝和纪念的日子,代表了苗族人民的传统价值观和精神追求。

本文将对苗族的重要节日进行总结和讨论。

1. 苗族的传统节日苗族拥有许多传统节日,如苗族新年、苗族花山节、苗族火把节等。

这些节日反映了苗族人民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也展示了他们的文化传统和审美理念。

1.1 苗族新年苗族新年是苗族人民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它一般在农历十二月或一月之间举行,标志着新的一年到来。

在这一天,苗族人民会进行各种传统庆祝活动,如祭祀祖先、舞蹈表演、传统音乐演奏等。

这是一个家庭团聚、互相祝福和分享快乐的时刻。

1.2 苗族花山节苗族花山节是苗族人民庆祝丰收和祈求来年丰收的节日。

它一般在农历二月或三月之间举行。

在这一天,苗族人民会穿着民族服装,参加游行和舞蹈表演,并在山上举行祭祀仪式。

这个节日充满了欢乐和祝福的气息,也是苗族人民展示彼此团结和团体荣誉感的时刻。

1.3 苗族火把节苗族火把节是苗族人民纪念苗族历史和传承文化的节日。

它一般在农历五月或六月之间举行。

在这一天,苗族人民会点燃火把,参加传统竞技和表演活动,并进行祭祀仪式。

火把象征着希望、温暖和成就,也代表了对祖先的敬意和纪念。

2. 苗族节日的意义与影响苗族节日不仅仅是庆祝和纪念的日子,更是苗族文化传承和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节日通过举办各种传统活动和庆祝仪式,让苗族人民感受到自己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自豪感。

此外,这些节日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观光者,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为苗族人民带来了经济收益。

3. 保护和传承苗族节日的重要性苗族节日作为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得到保护和传承。

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进程,许多传统节日正在逐渐失去其原有的意义和特色。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和传承苗族节日,如开展文化教育活动、传统艺术展览、庆祝仪式等。

同时,政府和社会机构也需要提供支持和资源,保障苗族节日的正常举办和传播。

苗族节日文化概述

苗族节日文化概述

苗族节日文化概述
苗族是中国山地少数民族之一,拥有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其中一部分节日采用农历计算,另一部分则使用阳历。

下面简要介绍苗族常见的节日文化。

1. 苗族年节:苗族年节是苗族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正月十五日,也称为“大赛节”,“大年节”,“过年节”或“瑶寨节”。

在这一天,人们会进行庆祝活动,如制作面粑、赛火枪、赛龙舟等,同时也会祭拜祖先和神明,祈求来年平安顺利。

2. 打鼓节:打鼓节是苗族的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春季或初夏时节举行,节日期间,参与者会穿着传统服装,用鼓、芦笙、大锣等乐器,表演唱歌舞蹈,展示苗族风情。

3. 龙舟节:龙舟节是苗族的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五月初五举行,此时水流湍急,苗族人民会组织赛龙舟的比赛,同时也会唱歌跳舞、互赠礼物,庆祝节日。

4. 秧歌节:秧歌节是苗族传统节日之一,在农历六月中旬举行,人们会穿着五彩的服装,表演秧歌舞蹈,唱歌、吃饭等庆祝活动,祈求农作物丰收。

5. 潘水节:潘水节是苗族经典节日之一,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时间和贵州水节相似。

在这一天,人们会在水中放灯笼、猜谜语、赛龙舟、唱歌跳舞等形式庆祝节日。

苗族有什么节日

苗族有什么节日

苗族有什么节日
苗族传统节日有苗年、龙船节、四月八节、吃新节、芦笙节、花山节、赶秋节、踩鼓节等。

苗年即苗族新年,一般在秋收完毕、一年农活基本结束时举行,过苗年一是为了悼念五千多年前在部落大战中罹难的苗族始祖蚩尤,二是庆祝一年劳作的收获,三是祭祀祖宗神灵及苗族视为保护神的枫木、竹木、岩妈、水井等。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黔、湘、鄂、川、滇、桂、琼等省区,以及东南亚的老挝、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

苗族传统节日

苗族传统节日

苗族节日●赶年场农历正月新年伊始,湘西苗族最热心的是赶年场。

所谓“年场”,就是在春节休息封场期满后的第一个场,即新年过后的第一次赶场。

苗区墟场周期为5天,各地赶年场时间不一致。

如正月初六开场,这正是花垣麻栗场的逢场期,附近的苗族人民便把赶麻栗场视为赶年场;到了初七,又正是赶雅桥场的日子,雅桥场又被视为赶年场;到了初八,便是吉卫的赶年场……总之,各墟场新年伊始的第一场,都在赶年场之列。

赶年场这天,男女老少换上节日盛装,互相邀约,成群结队去赶年场。

年场上人流如织,熙熙攘攘,歌声、笑声、锣鼓声、唢呐长号声交织在一起,异常热闹。

人们或进行货物交易,或参加和观看打秋千、舞狮子、耍龙灯、上刀梯等活动。

青年男女们则多借此机会物色情侣,谈情说爱。

歌郎歌娘更是大显身手,三五结伴,说古道今,引吭高歌,相互唱和,或盘根问古,或祝贺言欢,或叙述传统故事,或即兴演唱新闻。

年场上的又一亮点是巫师牵街。

苗巫是苗族文化的职业传承者。

时值新年伊始,巫师牵街宗旨有二:一是为新立巫师教主造舆论,二是为信男信女祈福。

据说当天只要跟在巫师队伍后面走,就可以在新的一年里无灾无病,全家幸福安康。

怪不得即使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年场也要如期举行。

●三月三歌会在泸溪县芭蕉坪流传着这样一首家喻户晓的山歌:“桃红李白一园栽,土家苗汉同心怀,冬瓜架上搭南瓜,自愿牵藤结拢来。

”过去,泸溪、古丈、吉首三县边民为争夺山林地界时常发生械斗,山风飘带着血腥,妻子呼喊着丈夫冤魂……后来,三县边民自觉商议,在有争议的地方谈判和解,立碑划界。

这一天是农历三月初三。

于是,三月三,边民们相聚于芭蕉坪,以山里人特有的山歌,庆祝民族兄弟团结,互诉衷情。

从此,三月三歌节在春的祝福中世代相传。

对歌最热烈的地方是小溪两岸。

绿茵茵的草坪,散发出淡淡的芳香;溪水淙淙,仿佛是与歌手较量;水中的巉岩一动不动,像是听入了迷一样。

富有特色的风雨桥,又是一处好歌场。

古桥见证了一代代歌手学步、成长……最为忙碌的要算那小伙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苗族节日
苗族地区过苗年的 时间并不相同,从 农历九月至正月不 等。一般历时三、 五天或十五天。年 前,各家各户都要 备丰盛的年食,除 杀猪、宰羊(牛) 外,还要备足糯米 酒。年饭丰盛,讲 究“七色皆备”、 “五味俱全”,并 用最好的糯米打 “年粑”。互相宴 请馈赠。
杀年猪、打糯米粑、 祭祖、吃“团年 饭”“串寨酒”、 跳芦笙,部分地区 还举行斗牛、斗鸟、 赛歌等活动。
串寨酒
跳芦笙
四月八

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是贵 州省的贵阳、黄平、松桃 和湖南湘西等地的苗族的 传统节日。该节是由纪念 苗族英雄亚宜发展而来的。 每逢节期,苗族同胞要蒸 制花糍米饭,聚集到固定 的地方吹笙,跳舞或对唱 情歌。现在,在北京的苗 族也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