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旧人教

合集下载

高三历史祖国历史的开篇 先秦(背景资料)旧人教

高三历史祖国历史的开篇 先秦(背景资料)旧人教

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背景资料)1.传说中黄帝与蚩尤、炎帝的主要战争,及炎黄子孙这一说法的来历黄帝、炎帝、蚩尤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

从我国若干远古神话传说看,黄帝是黄河流域的一位部落首领,他最初的活动中心在现在河南省新郑一带,后来发展到河北和陕西地区。

炎帝部落最初活动在黄河上游的姜水一带。

蚩尤部落的活动地区,有的说在黄河下游的山东地区,也有说在南方,总的来说是在东南方。

黄帝所处的时代,正当我国原始社会末期,氏族和氏族、部落和部落之间战争非常频繁。

黄帝、炎帝和蚩尤的几次大战,就反映了那个时期的史实。

传说黄帝、蚩尤、炎帝间发生过三次比较大的战争。

第一次是蚩尤部落和炎帝部落的战争。

神话中说,开始和蚩尤战争的是炎帝部落中的一个氏族共工氏。

由于蚩尤向西发展,夺取了共工氏的土地,双方发生利益冲突,爆发了激烈战争。

《逸周书》描写这场战争说:“蚩尤乃逐帝(指共工),战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

涿鹿在今天河北涿鹿东南,“阿”是山麓的意思,即今太行山东侧。

“九隅”是九州、九土的意思。

大意是说共工九个氏族的土地全被蚩尤部落占领了。

炎帝部落觉得自己的部落受到欺负,就向黄帝部落求救,黄、炎部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蚩尤。

于是发生了第二次更为激烈的大战。

第二次战争以黄帝部落和蚩尤部落为主战的双方,地点仍在涿鹿。

历史上把这次战争称为涿鹿大战,大概这是我国上古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战争了。

据古代神话传说,这场恶战十分激烈。

蚩尤是东南方著名的勇猛善战的首领,《太平御览》引《龙鱼河图》说他“兽身人语,铜头铁额”,大概是披着兽皮或是身上画着野兽的图纹,用铜作兵器或护身盔甲,反正是有非凡的作战能力,《述异记》还说蚩尤有“兄弟七十二人”,个个强悍能战,大约这是蚩尤部落的七十二个氏族。

《中华古今注》还说蚩尤“造立刀戟兵杖大驽”,大驽即弓箭,说明他们的武器众多而精良。

这些都是黄帝部落所不及的。

正因为如此,黄帝和炎帝的联盟开始打了几次败仗。

有一次,双方正在原野上酣战时,忽然天上起了大雾,黄帝和他的部落被围困在雾中心,手持铜兵器的蚩尤部落却大显身手,左砍右杀,黄帝部众损失很大。

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

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

第一章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第一节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一、旧石器时代㈠我国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打制石器)1、最早:元谋人,距今一百七十万年2、北京人:距今20~170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有明显打制痕迹的石器,用火遗迹⑴北京人对自然的征服:打造石器、使用火⑵火的使用:驱赶野兽,增强安全;加热食物、肉类,增强体质,增加寿命⑶生产力发展水平:使用打制石器,生产力极低⑷食物来源:采集、狩猎⑸最早的人类社会:共同劳动,共同享用得来的食物,原始群居生活⑹主要经济活动:采集、狩猎⑺社会组织:原始人群(原始群居) 特点:共同劳动,共同消费,无阶级分化㈡我国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山顶洞人,距今三万年(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氏族公社时代,由血缘关系组合起来的氏族(母系氏族,按母系血统确立亲属关系)工具:多是打制石器,出现磨制石器(掌握一定磨制技术)用火:人工取火(摩擦生热)→制陶业出现骨针,表明:掌握一定磨制技术,穿衣御寒,审美观念、原始艺术萌芽二、河姆渡和半坡文化(新石器时代)长江:河姆渡文化(距今7000~5000年) 黄河:半坡文化石器以磨制为主,出现骨耜(耒耜,石、骨、木)——农业生产工具(种稻谷)食物:大量水稻(人工种植)、家养动物(猪、狗、水牛)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纺织:原料:麻、葛工具:木(陶)纺轮、齿状器、木机刀、卷布棍、圆木棒、尖头小棒、木(骨)匕等陶器:彩陶(人面鱼纹陶盆)——黑陶——白陶(原始瓷器)随葬品:女性墓中较多(女性地位高),墓几乎无差别(人人平等,无阶级分化),死亡年龄30岁左右(生活环境恶劣)三、原始农业经济1、两大阶段采集农业:工具:旧石器耕种农业(农耕经济、耒耜农业):工具:新石器、骨器、木器2、农作物品种长江(河姆渡)水稻、少量粟(原始交换) 地域差别(地域性)黄河(半坡)粟3、农耕经济出现考古遗迹(遗存、文物):工具、水稻、粟的依据神话传说:神农制耒耜——生产工具发展历史信息:教人们耕作——耕作技术进步先民进行农耕生产的实践种植五谷——农作物品种增多4、农耕经济的地位:我国古代最基本、主导的生产方式作用:是古代一切文明的基础5、农业生产活动:农耕经济(主):五谷畜养业(辅):六畜6、原始社会土地制度:土地公有制7、耕作方式:刀耕火种方法:以刀伐木、纵火焚烧、挖坑下种(到西汉时南方仍用刀耕水耨)生产工具:石器、木器、骨器人与人关系:共同劳动、共同消费(why:生产工具简陋,生产力水平极低)8、兴修水利——大禹治水(距今4、5千年,父系氏族时期)表明:①农业为主要的经济活动②人们认识了一定的自然规律,并为人所用、为人造福③水利是传统农业的命脉④治水的过程中必须协同指挥,逐渐促成了中国集权制的政治体制的形成四、原始手工业(纺织业、制陶业、冶金业)1、纺织业:纺织器物:骨器、木器、陶器纺织原料:麻、葛(半河母系距今7000年左右)、丝(龙山大汶口父系距今4、5千年,新石器晚期)2、冶金业(青铜铸造业):新石器晚期公元前2600~2000年用途:小件的生活工具,不是生产工具3、制陶业:半坡、河姆渡,距今7000年品种:彩陶→黑陶、白陶(山东龙山4、5千年)五、原始文化:原始文字起源、原始绘画、音乐、舞蹈六、早起国家的起源(距今4、5千年、父系氏族时期———夏朝建立、公元前2070年)1、阶级产生贫富分化,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富有氏族首领→奴隶主贫富分化贫穷氏族成员→奴隶阶级产生富有阶层制定制度维护私有财产国家起源(社会进步的表现)确保统治权力2、政治特征(权力的产生、争夺、维护)⑴权力的掌握者:帝、王、官吏→建立了初步的统治秩序⑵权力争夺:战争(表明权力的产生,促使了早期的民族融合,构成了早期华夏族的主体)、城堡、城墙的出现⑶权力更替:禅让制(原始民主)⑷权力的维护:早期礼制的形成七、社会组织的演变原始人群(元谋、北京)旧石器时期以血缘母系(半坡、河姆渡)新石器时期石器时代关系为氏族父系(4、5千年)新石器时期早起国家的起源纽带国家夏(公元前2070年)八、历史研究的依据、途径出土文物、遗迹(最可信) 、史料、神话传说第二节夏商周时期一、夏的建立——奴隶社会建立1、约BC2070年,禹建立。

第一单元 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

第一单元 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

第一单元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知识网络单元特征:我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公元前21世纪我国进入奴隶社会,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

一、政治远古居民:元谋人、北京人★1. 远古社会和母系氏族公社:山顶洞人、河姆渡文化、半坡文化传说时代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2. 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夏: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国家机构初具规模朝代更替商:约公元前1600年汤灭夏,盘庚迁都到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西周: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建立周朝,都镐京;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公元前771年,犬戎灭西周。

夏:启继禹位,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制度西周:实行分封制,周王分封诸侯,拱卫王室;诸侯要服从命令,按期贡献财物,随从作战;使周朝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3. 春秋战国的纷争和民族融合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朝代更替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背景:周王室势力衰落,诸侯不听命令,不再朝觐、纳贡春秋诸侯争霸目的:争夺土地和人口中原: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先后称霸中原南方: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是春秋晚期的霸主战国七雄: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后,形成齐、楚、燕、韩、赵、魏、秦七战国兼并战争雄争霸局面,兼并战争更为频繁重大战役:齐魏桂陵之战、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规模最大、杀伤最多民族:中原的华夏族,北方的匈奴、东胡,西方的戎,南方的越族等春秋战国的民族融合方式:通过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战争作用:为后来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4. 改革和变法特点:用国家赋税制度和法律条文,将封建土地所有制法定下来。

代表: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鲁国“初税亩”春秋开始实质:逐步承认土地私有封建土地所有制代替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背景新兴地主的经济、政治势力壮大,与奴隶主贵族矛盾加深,要求在政治上进行改革目的: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统治重要变法:魏国的李悝变法,吴国的吴起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战国的结果:先后进行一百多年,封建制度在各国确立变法运动时间: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先后两次变法内容:实行连坐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按功受爵;“燔诗书而明法令”;统一度量衡;废分封,行县制;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商鞅变法影响:废除奴隶主的特权,促进封建经的发展,加强了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秦国逐步强盛,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他主张的法家思想成为秦国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但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秦朝有消极影响二、经济农作物品种:“五谷”在商周时期已种植农具:商周时期主要是木器、石器和骨器;铁农具春秋时开始出现,战国时使用范围扩大,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1.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技术:商周时期已懂施肥;春秋战国牛耕逐渐推行,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的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水利灌溉:中原地区普遍用桔槔灌溉农田;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修芍陂,战国秦国蜀守李冰修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修郑国渠商朝畜牧业占有重要地位,饲养家畜多,用于食用、拉车和祭祀冶铸业:青铜铸造是商和西周手工业的主要部门,夏、商、周三代被称为“青铜时代”,商周是繁盛时期;商朝生产规模大,西周产品趋向生活化;春秋战国时期铸铁柔化技术是世界冶铁史上一大成就,比欧洲早两千年以上;青铜铸造工艺有创新,金银错新技术和雕铸艺术使青铜器更精美2.手工业玉器加工:商代玉器雕刻精美,数量多陶瓷业:商和西周出现原始瓷器漆工艺:商周漆器制造已达到较高水平,战国漆工艺采用夹纻技术煮盐业:春秋战国时山西池盐、山东海盐、四川井盐都已开发酿酒业:商朝已很发达,春秋战国时用曲酿酒,是酿造技术的重要发明手工艺专著:战国时的《考工记》,记述齐国官营手工艺各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在我国工程技术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在当时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夏朝:交通运输有一定规模,交通工具种类多商朝:重视商业,商民被后人称为“商人”,以贝为货币,商都是繁荣的商业都市商业、交通、城市西周:交通发达;商周时道路沿途有旅舍,建立了邮驿传递制度夏、商、西周:都城是全国政治、交通中心,有城门和整齐宽广的街道春秋战国:商业发达,土特产品互相交流;临淄、邯郸、郢等城市成为繁荣的商业中心4.制度西周:井田制,奴隶社会的国有土地制度,一切土地归周王所有,分赐给诸侯臣下,只能使用不能转让买卖,并交纳贡赋;奴隶在井田上集体耕作春秋: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鲁国“初税亩”三、文化★1. 夏、商、西周:是中华文明的勃兴时期,为后世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奠定了基础春秋:道家创始人老子的学说含有朴素的辩证思想;儒家创始人、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主张“仁”、维护“礼”,以“有教无类”思想办学思想战国:百家争鸣,儒墨两派最有实力,道家次之墨家创始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和“尚贤”儒家代表孟子主张“民贵君轻”、“政在得民”,反对苛政;另一代表荀子具有唯物思想,主张“制天命而用之”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主张改革,“以法为本”,“法不阿贵”2. 春秋战国诗歌:《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屈原创造“楚辞”新体裁,《离骚》最为有名;文学艺术散文:孟子、庄子等诸子的散文各有特色绘画: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贵族府第有壁画;青铜器的装饰发展为完整画面音乐:水平很高,湖北随州出土全套青铜编钟天文:《春秋》中有世界上首次哈雷彗星的记录;春秋时历法形成系统,基本上确立十九年七闰原则;战国出现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科学技术物理:《墨经》“光学八条”反映当时物理学的重大成就医学:战国时扁鹊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后代医家奉他为“脉学之宗”高考透视【近年来高考知识点分布】【复习建议】先秦部分高考每年必考,多以单选题形式出现。

高中高一历史教案: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

高中高一历史教案: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

高中高一历史教案: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第一单元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 [复习目标]1.正确认识原始社会的历史特征,从社会组织、生产力状况、经济活动等方面掌握原始社会各发展阶段的状况。

用生产力的观点分析原始社会瓦解的原因。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的进步性,掌握中国奴隶社会的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阶段特征和主要线索。

3.根据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正确分析西周井田制、分封制、等级制等制度的特点、作用。

4.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和线索,确评价春秋战国时一系列战争的性质、特点、作用;全面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表现、作用、影响。

5.掌握自原始社会末期以来,华夏族及各部族的状况,了解春秋战国时期民族融合的发展,正确评价民族融合的作用。

6.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技术的提高、社会生活的进步、生产关系方面的变化等方面,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

7.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科技文化繁荣局面出现的原因、表现;把握诸子百家的基本主张和观点,正确评价其历史地位和影响。

[要点梳理] 本单元的断限从距今170万年前至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前,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初步形成三个历史时期,涉及原始人、氏族公社、夏商西周、春秋、战国几个历史阶段。

1.主要线索和阶段特征(1)原始社会从170万年前至公元前21世纪为止,历经原始人群、氏族公社(包括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阶段)时期。

元谋人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原始人类,北京人是原始人类的典型代表。

从山顶洞人开始进入氏族公社,半坡文化和河姆渡文化是母系氏族繁荣阶段的代表。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和良渚文化是父系氏族公社的代表,此时期,贫富分化,原始社会解体。

尧、舜、禹的传说,反映了原始社会末期的情况。

遍布全国各地的原始文化表明,中国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

中国先民的多项发明,说明中国对世界文明具有突出贡献。

(2)奴隶社会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到公元前476年春秋结束。

中国古代史 第一章 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

中国古代史 第一章 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

第一章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第一节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先秦,指我国秦统一前的漫长历史时期距今二三百万年,地球出现古人类;我国最早古人类遗址和化石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我国最早远古居民是元谋人,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发现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北京人,距今约七十万至二十万年。

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化石,石器和用火遗迹最为丰富的古人类遗址。

第一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是1929年我国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发现的元谋人和北京人已经学会制造石器和使用火,这一时代文化称为“旧石器时代文化”元谋人和北京人主要靠采集和狩猎获取食物北京人以后,距今约三万年,在周口店龙骨山山顶的洞穴中,生活着山顶洞人山顶洞人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已进入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他们使用打制石器,有爱美观念,懂得人工取火。

女性在社会生活中起主导作用。

河姆渡文化和半坡文化距今七千年至五千年,我国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和黄河流域的半坡文化,进入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阶段。

进入原始农耕时期。

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掌握种粟的技术,还种植蔬菜和麻此时已进入新石器时代,半坡居民有较高的制陶技术(彩陶)此外,还有较高的纺织技能,会织麻布,制麻衣。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距今约四五千年,我国一些地区相继进入父系氏族公社时期,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是典型。

陶器有新品种黑陶和白陶玉器生产的工艺水平高(抛光和雕刻等技术)最早发明养蚕和丝织。

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已有贫富和贵贱的分化。

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炎帝,黄帝是距今四五千年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两者联合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大战于涿鹿之野。

胜后,炎黄部落在黄河流域长期生息繁衍,构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尧让舜让禹,这种制度称为禅让传说中的尧舜禹时代,正当我国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的时期,奴隶主和奴隶两个阶级形成,部落民主选举的禅让制度无法继续,原始社会被奴隶社会所代替。

第二节夏商周的更替和制度夏朝的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初期,禹建立夏朝。

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

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

2010-7-12 22:54:00
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
1)含义:我过秦统一以前的漫长历史时期
2)发展历程:
距今二三百万年的时候,地球上出现了古
人类
(我国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已知最早
古人类遗址和化石,距今约一百七十
万年)
3)与世界的对比
a)当非洲的尼罗河流域出现文明曙光时,
我国正处在母系氏族社会后期绚丽的彩陶
文化时代
b)继尼罗河流域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印
度河流域文明的出现,我国华夏文明勃兴,先后经历了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

c)在欧洲希腊半岛以雅典城邦为代表的文
化繁荣时,我国也正处在春秋战国学术发
展,文化昌盛的时代
2010-7-12 22:54:00
元谋人和北京人已学会制造石器和使用火。


们制造的打制石器,称为旧石器,这一时期的
文化称为“旧石器时代文化”
已知我国最早的远古居民是元谋人,距今约一
百七十万年
我国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和
遗迹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我国的远古居民
发现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北京人,距今
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
第一节.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
处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已进入氏族公社时代。

他们使用打制石器,会在小件器物上磨光钻孔,有爱美的观念已懂得人工取火。

*“燧人氏”
采集和狩猎。

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原始社会
从此开始了
北京人以后,距今约三万年,在周口店龙骨山
山顶的洞穴中,生活着山顶洞人。

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化石/石器/
用火遗迹作为丰富的古人类遗址)
2010-7-12 22:54:00。

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时期

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时期

一、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时期(170万年前—公元前221年)1.1简介先秦时期是中华文明发源时期,包括原始社会,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等几个时期。

约170万年前到公元前21世纪为中国原始社会阶段。

此时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级阶段,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器,生产力水平很低,生活环境艰险,只有依靠群体的共同劳动、共同消费,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

炎帝和黄帝的传说,反映了华夏族悠久的历史。

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是我国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

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历经夏、商、西周三个时期,是中国奴隶社会阶段。

夏朝创建了奴隶制国家机器,初创了水利灌溉技术,有了天文历法知识。

据说夏朝最后一个君主夏桀,由于荒淫无道而被商汤推翻。

商朝自盘庚之后,定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因此也称为殷朝。

商朝创造了高度的奴隶制文明,青铜冶铸技术和甲骨文是商代文明的突出特色,在世界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约前1046年,武王在牧野之战中取得决定性胜利,商朝灭亡,西周建立。

西周实行井田制和分封制,成为疆域空前广大的国家,奴隶社会进入鼎盛时期。

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是春秋战国时期,此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剧烈变革。

春秋时期,私田增多使得井田制瓦解,诸侯争霸使得分封制被破坏,促使奴隶制度走向崩溃。

战国时期,在新兴地主阶级推动下,各诸侯国先后开始变法运动,封建制度开始确立。

商鞅变法使秦成为诸侯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后来攻灭六国奠定了基础。

此时期,新制度的确立使得经济迅速发展,文化极度繁荣。

1.2 重要历史人物1.2.1 大禹大禹是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

姓姒,名文命,涂山氏人,因治水有功,后人称其为大禹。

传说远古时期,宇宙洪荒,人民饱受海浸水淹之苦,尧命禹的父亲鲧去治理洪水。

鲧治水逢洪筑坝,遇水建堤,采用“堙”的办法,九年而水不息,因而受到流放羽山(今山东蓬莱)的处罚。

舜继帝位后,命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

第一单元 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

第一单元  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
《春秋》。孟子,“仁政”、“民贵君轻”。墨子,“兼爱”、“非攻”、“尚贤”。荀子,唯物主义思想,“制天命而用之”。庄子,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韩非子,后胜于今;“以法为本”、“法不阿贵”;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文学:《诗经》、屈原和《离骚》、诸子散文
科学技术:天文历法,世界上最早的哈雷彗星的记载(早欧洲600多年);确立十九年七闰(早西方160年);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物理学,《墨经》光学八条。医学,扁鹊被后世尊为“脉学之宗”,四诊法
(三)重点优化
1、夏、商、西周三代灭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暴政
2、为什么说夏朝已进入奴隶社会?
原因:(1)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2)夏朝已经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这就是恩格斯所说的国家和氏族制度的一个根本区别)。(3)夏朝已经有了种种压迫人民的机关——国家机器。
作用和结果: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建立起了地主阶级的统治,新的封建制度确立了
6、商鞅变法
背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新兴地主的出现——新兴地主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统治
内容:第一次(“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按功授爵;“燔诗书而明法令”);第二次(统一度量衡;废分封,行县制;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形式确定封建土地私有制)
意义:使秦国国富兵强,为其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但商鞅实行的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的秦朝也有消极影响
7、春秋战国的文化
思想:老子,道家创始人,辩证法思想,主张“无为”。孔子,儒家创始人,思想核心
为“仁”,教育上“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文化典籍为《诗》、《书》、《礼》、《易》、

中国古代史整套课件 人教版

中国古代史整套课件 人教版

第1单元 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
第1课时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 第2课时 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 第3课时 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 第4课时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 第5课时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第2单元 封建大统一时期-秦汉
第1课时 秦朝的统治 第2课时 两汉政治经济制度 第3课时 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 第4课时 两汉时期的对外文化 第5课时 秦汉时期的文化
第5单元 民族融合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 继续发展-五代、辽、宋、夏、金、元
第1课时 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第2课时 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 第3-4课时 辽、西夏、金的建立和宋辽、宋
夏、宋金的和战 第5课时 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第6课时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
事也不要去想,因为你无法决定将来。我们所能做的是享受当下,人必须全然地活在此时此刻,其余的都是妄念。二十四、每个人都会幻想各种美好的未来,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为之付诸行动,这大概就是你与这些人的不同!一、身为一个人,水倒七
分满,话留三分软。不清楚我的路子,就别打听我的底线。二、喜欢一个人并不是回复他所有的动态,而是研究下面的可疑评论。三、车子有油、手机有电、卡里有钱!这就是安全感!指望别人都是扯淡!再牛的副驾驶,都不如自己紧握方向盘。四、 道不同不相为谋,你讨厌我,我也未必喜欢你,何必咄咄逼人费了口舌也讨人嫌,你闲得慌但是我没空陪你。
第3单元 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 -三国、两晋、南北朝
第1课时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
第2课时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第4单元 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
第1课时 第2课时 第3课时 第4课时 第5课时 第6课时 第7课时

中国古代史顺口溜

中国古代史顺口溜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一章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约前170万年-前221)同期的世界尼罗河流域文明(华夏彩陶文化时代)华夏文明(约前170万年-前771年)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春秋战国(前770年---前221年)雅典城邦文化--------------------------------------------------------------------------------第一节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一、夏朝的建立(约前2070--约前1600)1、兴盛禹建夏朝都阳城①,王位世袭启初行。

“公天下”为“家天下”,国家机构初建成。

奴隶社会初迈进,豫西晋南为中心。

2、衰亡夏桀暴虐比太阳,百姓受压民抗争。

黄河下游商部落,伐桀获胜商朝兴。

二、商朝的兴衰(约前1600--前1046)1、兴盛商汤灭夏亳②都城,盘庚迁殷③国稳定。

殷商属国星捧月,世界大国非虚名。

2、衰亡商朝晚期多矛盾,“人殉”“人祭”极残忍。

酒池肉林纣残暴,炮烙之刑害臣民。

三、西周的兴亡(前1046--前771)1、兴盛商朝末年局变更,渭水流域周初兴。

①姜尚改革姜尚改革军渐强,经济发展局清明。

②牧野之战武王伐讨战牧野④,阵前倒戈纣自焚。

定都镐京⑤幅员广,国内各族交流频。

2,衰亡西周厉王多暴行,贪财好利压百姓。

国人暴动逐厉王,重创西周盛衰分。

诸候不朝周衰微,犬戎灭周杀帝君。

四,重要制度1、井田制商周统治举措新,井田制度初盛行。

①土地所有制土地国有归周王,分赐诸侯田似井。

②产品分配土地世袭禁转让,交纳贡赋谢王恩。

奴隶被迫集体耕,无偿劳作度残命。

2、分封制西周地广初分封,赐封对象三阶层。

①内容王族功臣与贵族,齐鲁燕卫与宋晋。

地方诸候多义务,贡赋听命随军征。

②影响土地人民遭瓜分,分封诸国后变更。

高三历史:高考核心知识点解读(中国古代史)素材 旧人教版

高三历史:高考核心知识点解读(中国古代史)素材 旧人教版

高考历史核心知识点解读·中国古代史专题一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时期1.西周的制度分封制和井田制是我国奴隶社会的重要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l〕井田制:①含义: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

②内容:一切土地属于周王所有;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世代享用,不得转让和自由买卖,诸侯要向周王交纳一定的贡赋,由奴隶主贵族强迫奴隶集体耕种。

那时耕地阡陌纵横,如同井字,称为井田。

③瓦解: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私田增多→出现新的封建剥削方式→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

〔2〕分封制:①含义: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

②内容: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的后裔,让他们建立诸侯国,以巩固边疆、捍卫王室。

诸侯要服从周王命令,按期向周王贡献财物,并随从周王作战。

周初分封的重要诸侯有鲁、齐、燕、卫、晋、宋等。

③意义:分封使周朝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

〔3〕分封制和井田制的关系:①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井田制是其经济制度;分封制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之上,没有井田制就没有分封制。

②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封制是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

③两种制度都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使西周走向强盛。

2.春秋争霸战争的实质和影响〔1〕实质:春秋争霸是奴隶主集团之间的兼并战争。

目的是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控制,是为了满足奴隶主贵族扩X和掠夺的私欲。

战争双方都是非正义性的。

所以说“春秋无义战〞。

〔2〕消极后果:战争连年不断,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

〔3〕积极作用:一是加速了奴隶制度的瓦解和封建制度的形成。

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是中国奴隶制瓦解的反映,大国争霸的结果更促进了奴隶制的衰亡,也为社会的发展、阶级关系的变化和新制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二是加快了国家统一的步伐。

在大国争霸中,各大国兼并小国,开拓了疆土,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

三是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高考历史 第一单元 祖国历史的开篇教案 新人教版

高考历史 第一单元 祖国历史的开篇教案 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知识概述】本单元从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到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前,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即原始社会的历史。

主要内容有远古居民、河姆渡文化和半坡文化、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炎帝、黄帝、蚩尤和尧、舜、禹的传说。

反映我国祖先创造的远古文化和化夏族的形成、悠久的历史文化。

公元前21世纪,中国进入奴隶社会。

夏渐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商朝和西周时期,奴隶制度得到开展。

夏、商、周三代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中国社会经历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巨大变革。

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进行变法,封建制度逐步建立。

商鞅变法使秦国日益强盛,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根底。

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都有重要成就。

【高考回忆】近几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全国卷〕已对以下要点进行了考查:【线索梳理】1、政治方面:政治制度影响深远。

⑴社会形态的不断演进。

从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到战国时期,中国社会的开展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形成的三个历史时期。

其中,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⑵政治制度的不断开展。

夏启以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西周为了稳固奴隶制统治,政治上实行分封制;春秋时期,分封制逐渐崩溃,战国时期,秦国实行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⑶政权更迭的不断进步。

政权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期间经历夏、商、西周、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政权的性质由奴隶制政权开展到封建制政权。

2、经济方面:形成以中原地区长期路线为特点的经济格局。

⑴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原始社会以石器的使用为主,奴隶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商和西周时期,仅有极少量的青铜农具;春秋时,出现铁农具,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铁器时代到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

春秋战国时期牛耕的运用与推广,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⑵三大经济部门的形成。

高中历史 第一章 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 第一节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备课资料) 大纲人教版

高中历史 第一章  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  第一节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备课资料) 大纲人教版

●备课资料一、关于陶器一种质地较粗,具有吸水性,且不透明的粘土制品,是人类创造的第一种新物质。

根据考古发掘材料及其研究,我国陶器的发明和应用,已有近万年的历史。

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许多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都出土了大量的陶器。

……新石器时代陶器种类很多,有灰陶、红陶、彩陶、黑陶、白陶、釉陶等。

陶器之所以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主要是因制陶原料中含有呈色元素和烧窑后期人们能够改变、控制火焰的性质所致。

灰陶是在烧窑后期,采用还原焰,使制陶原料中铁的氧化物大部分转化为二价铁,在这种情况下,烧成的陶器呈灰色或灰黑色。

灰陶是人们日用陶器中最多的一种,质地较疏松、粗糙。

红陶是在氧化焰气氛中烧成的,质地较坚硬细致。

彩陶是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中最精美的陶器,仰韶文化的彩陶堪称其代表作。

彩陶花纹是陶坯未入窑焙烧前,用铁、锰等颜料在坯体上绘画纹饰,入窑后用氧化焰烧成。

彩绘牢固地结合在器物表面,不易脱落。

彩陶上的纹饰有变化多端的植物纹、形态各异的动物纹和几何形纹饰等。

常见的器皿有饮食器、贮藏器和吸水器。

如钵、碗、盆、盘、杯、罐、瓶等。

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制作精美,纹饰带有浓厚的生活情趣。

青海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生动地描绘了五人一组的集体舞场面,堪称彩陶精品。

还有一种彩陶是在陶器烧成后进行彩绘的,称“烧后彩绘陶〞,彩色易剥落。

秦始皇陵兵马俑即为彩绘陶。

黑陶是在焙烧时,前期采用氧化焰,烧窑快结束时用浓烟薰翳〔这时火焰是还原焰〕,经短时间渗透,便呈现黑色。

烧成温度在1000℃左右。

有的黑陶表面乌黑发亮,胎体薄如蛋壳。

白陶是用高岭土烧成的白色陶器,胎质细腻坚硬,烧成温度在1000℃左右。

在我国江南地区和东南沿海一带,还出土了独具特色的印纹硬陶。

此后,人们还创烧了表面施釉的陶器,称釉陶。

常见的有两种,一是胎呈灰色,胎质坚硬,器表带有灰色透明青釉,烧成温度达1200℃的釉陶,其物理性能已接近瓷器,原料为高岭土,吸水率很低,火候1200℃,叩之有金属声,因此称这种釉陶为原始青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河南登封
2.夏朝初建奴隶制国家机器
建立起奴隶制国家机器 的 奴
建立了武装 设置了官职、监狱
组隶 成制 部国
制定了刑法
分家 和最
专制 奴隶和平民
特基 征本
暴 君 夏 桀

约公元前 汤灭夏建 立商朝
二、商朝的兴衰 1.商汤建国
《诗·商颂·殷武》: “昔有成汤,自彼氐羌, 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
今河南安阳 今河南郑州
暴君 纣王
4.商纣王的暴政
《史记》 厚赋税以实鹿之钱,而
盈钜桥之粟。益收狗马奇物 ,充仞宫室。以酒为池,悬 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闲 ,为长夜之饮。百姓怨望而 诸侯有畔者,于是纣乃重刑 辟,有炮烙之法。
武王伐 纣建立 周朝
今天陕西西安
周幽王 ,
西周的 最后一 位统治 者
9.西周和商朝青铜器铸造业的明显区别有(多选) A、产品供国王和贵族使用 B、产品趋向日常化 C、有大量的青铜铭文出现 D、有些动物形状的器皿栩栩如生
10.七月亨葵及寂。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九 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这段材料表明西周时期 A.西周奴隶和农民终年劳作 B.西周时期农作物品种多 C.农民承担的租赋很重 D.西周统治者重视农业
实质:以井田制为基 础,以血缘关系和嫡庶分 封诸侯的制度。
分封的作用: 周朝巩固了统治,而且发展了疆域,成为地
——产品分配形式 第三,实质上:
它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体现着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
2.分封制 目的:周人原来是商朝统辖的一个西方部落,灭商后又四 处征战,征服了许多地方。为了统治已征服的辽阔地区, 西周实行了分封制。 办法: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自己的亲属、 功臣和先代贵族的后裔,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周王与诸侯的关系: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是诸侯的共同 主人。诸侯是周天子的臣属,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还 要定期朝见天子纳贡,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三、夏商西周的政治经济制度
1.井田制 含义: 第一,形式上:
是田地的形式,因田地阡陌纵横,如同井字,称为井田; 第二,内容上:
①一切土地归国王所有。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受田者 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并要向周王交纳一定贡赋。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②奴隶主强迫奴隶在井田上集体耕作。
——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即生产关系 ③奴隶主利用井田制,剥夺奴隶的劳动成果
元谋人
旧石器时代 北京人
原 始
山顶洞人
社 会
河姆渡文化和半坡文化
长江
黄河
新石器时代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贫富分化的出现
炎黄二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思考:试按社会组织关系给远古居民分类?
原始社会
远古人群 氏族公社
元谋人
北京人
母系氏 族公社
山顶洞人 河姆渡人 半坡人
父系氏 大汶口中晚期 族公社
黄帝尧舜禹
中国奴隶社会的发展历程
远古时代--原始社会 距今4000多年:进入文明时代 夏朝、商朝和周朝--奴隶社会
基本线索:
原始社会: 原始人群:元谋人、北京人 氏族公社:母系氏族:山顶洞人、半破人、河姆渡 父系氏族:大汶口文化中晚期、传说时代)
夏商周三代:
夏: 奴隶社会形成 商: 奴隶社会发展 西周:奴隶社会鼎盛 春秋战国:
春秋——奴隶社会瓦解 战国——封建社会形成
A.有扈氏维护民主传统应该肯定
B.启夺取部落联盟首领地位应否定
C .启代表历史的发展方向应该肯定
D.双方为争夺王位而战,应予否定
7.从晚商墓葬挖掘来看,大小墓葬中普遍随葬酒器, 这一事实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商朝农业生产较发达 B、商朝人生活水平高 C、商朝奴隶制趋于瓦解 D、商朝人用饮酒祭祖 8.商和西周时期关于农业发展状况,描述错误的是 A青铜农具普遍使用 B人们已懂得使用绿肥 C“五谷”都已种植 D奴隶和庶民集体耕作
地位:商周手工业主要部门,三代被称为“青铜时 青铜 代”。夏:量少,商周繁盛
情况 商:官府垄断,作坊集中在王都。
西周:产品趋向生活化,日用器具数量大
手 工 玉器:商代雕刻精美,数量多,仅妇好墓就出土七百多件。 业 陶瓷:商周遗址里出现原始瓷器
①河姆渡遗址出土有红漆碗。 漆器 ②商周漆工艺大量用于造车装饰。
城市
洛 邑 图
古代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
发展原因 : ①生产关系调整 ②国家统一安定 ③民族之间交流 ④生产技术进步 ⑤劳动人民贡献
发展表现: ①农业:工具、技术、水利、作物、耕地、仓储。 ②手工业:冶炼、纺织、工艺品、瓷器、造纸等。 ③商业:商品、集市、货币、外贸、交通、城市、
娱乐。
衰落原因: ①政治:统治阶级腐败及政策失误,
盛器 炊具
但原鼎
后是
以用
礼以是
器烹最
为煮重
主肉要
用 。
或 盛
的 器
肉种
类之
的一

酒器
”无酒不成礼“, 酒是 祭神,礼仪交往等 活动的必备之物, 故盛酒的青铜器具 也自然成为礼器了 。
食器
也是礼器,因为用 什么样的器皿盛煮 食物可以代表不同 的等级。
兵器或冥器[明器
]
国家最大的事,在于 祭祀和战争,因此, 最先进的技术用于制 造兵器,青铜铸造技 术也不例外。
夏朝
商朝
西周
春秋
(形成) (发展) (强盛) (瓦解)
前2070年 前1600年 前1064年 前770年
公元前 2070年禹 建立夏朝

世袭制代 替禅让制
二里头宫殿复原图 二里头宫殿基址群发掘现场
统治中心地区:西起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沿黄河 东至今河南、河北、山东交界处。
都城:阳城(今河南登封)
生 活 器 皿
铜镜
洗盥器
也 是 一

钟 鸣 鼎
乐 器
种 等 级 制
食是 是礼 贵器 族只
度 生不
的 活可
象 征 。
不 可 缺 少 的
缺 少 的 器 种
部,

汉青 三铜 星龙 堆, 出四 土川
广
象尊, 商代青 铜酒器
七孔玉刀,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
玉鹿
螳螂玉雕
纺织品
古 丝 绸 痕 迹
商代麻布残片
破坏了稳定。 ②经济:无赖地兼并、苛捐杂税、
阶级压迫。 ③军事:战乱不断、农民起义、破
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 ④生态:过度采伐、围垦带来的生
态恶化
1.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出现“天C.历史的进步
D.巩固部落联盟的需要
2.史载,启破坏了禅让制.有扈氏不服,“启伐之。 大战于汁”。对这段材料的正确理解是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