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
九年级下物理复习知识点
九年级下学期的物理主要学习内容包括光学、声学和电学。
下面是九年级下学期物理的复习知识点。
一、光学知识点:1.光的传播和反射:-光的传播方式: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光的反射现象:平面镜和曲面镜。
-镜子和镜面的特点:平面镜只有一个镜面,镜面是光滑并且反光的表面。
2.光的折射和透镜:-折射定律和折射率:折射定律是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界面法线都在同一平面上,并且入射角、折射角和介质折射率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透明度和不透明度:透明物体可使光线透过,不透明物体不能使光线透过。
-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是中间较厚,边缘较薄的透镜,凹透镜是中间较薄,边缘较厚的透镜。
3.光的颜色和光的波动性:-光的颜色和波长:不同颜色的光对应着不同的波长,红色的波长最长,紫色的波长最短。
-光的变色和色散:光经过一个光学器件(如三棱镜)时,由于不同波长的光在介质中的折射率不同,会发生色散现象。
-光的干涉和衍射:光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同时作用在同一点上,互相合成或相互抵消的现象。
光的衍射是指光通过一个窄缝或物体的边缘时,发生弯曲或扩散的现象。
二、声学知识点: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当物体振动时会产生压缩区和稀薄区,形成波动并传播。
-声音的传播: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声音传播的传递方式分为空气传声、固体传声和液体传声。
2.声音的特性和现象:-音速:声音在其中一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旋转回声和混响:回声是声音在遇到较硬建筑物反射后,返回到发声者处的现象;混响是声音在遇到多个反射面后在空间中持续反射的现象。
三、电学知识点:1.静电和电流:-静电:当物体带有静电时,会产生电场力的作用。
-电流:电流是载流子在导体中移动所产生的电荷流动现象,单位为安培(A)。
2.电路和电流的路径:-电路:电流在闭合电路中流动,由电源、导线和电阻组成。
-串联和并联:串联是指将电器件依次连接在电路中,形成一个回路;并联是指将电器件同时连接在电路中,形成多个回路。
九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全解
九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全解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运动是物体位置发生改变的过程,可以通过位置的变化来描述。
运动的描述包括:1. 位移:描述物体从起始位置到结束位置的距离与方向变化。
位移可以是直线位移或曲线位移。
2. 速度: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变化量,可以分为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
3. 加速度:加速度是物体速度变化的速率,可以分为匀加速度和非匀加速度。
4. 图表中的运动:通过图表分析物体的运动,如位移-时间图、速度-时间图和加速度-时间图。
第二章:力和运动力是引起物体运动的原因,常用的力有以下几种:1. 弹力:是物体表面产生的恢复力,它使物体恢复到原来形状的状态。
2.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是物体下落的原因。
3. 摩擦力:是物体之间存在的阻碍相对滑动的力,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4. 化学力:是物体之间通过化学作用施加的力,如化学反应中的爆炸力。
5. 法向力:是物体受到支撑面施加的垂直于支撑面方向的力。
第三章:受力的效果力的效果包括物体的平衡和运动,力对物体产生的效果有以下几种:1. 物体平衡: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 物体运动: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时,物体会产生运动,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可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3. 多个力的合成:当物体受到多个力时,可以使用合力和分解力的方法来分析力的效果。
4.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描述了物体在受力情况下的运动状态。
第四章:机械能与能量守恒机械能是指物体由于位置或运动而具有的能量,主要包括动能和势能。
1. 动能:动能是由物体的运动状态决定的,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2. 势能:势能是由物体的位置决定的,与物体的质量、重力加速度和高度有关。
3. 能量转化: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进行转化,如机械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反之亦然。
4. 能量守恒:系统内能量的总量在不受外力影响的情况下保持不变。
第五章:光的传播和成像光的传播和成像是光学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光的传播:光以直线传播,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是恒定的,约为3×10^8m/s。
九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全部
九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全部作为辅助智能助手,我将为您提供九年级物理下册的全部知识点。
以下是具体内容:
【第一章:力与压强】
1. 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 力的合成与分解
3. 力的平衡条件
【第二章:机械能与机械功】
1. 动能与势能
2. 机械能守恒
3. 功与功率
【第三章:简单机械】
1. 杠杆原理
2. 滑轮原理
3. 斜面的力学分析
【第四章:电与磁】
1. 电流与电路
2. 电压与电阻
3. 磁场与磁感线
【第五章:电与能量】
1. 电能的传输与转化
2. 电能的损耗与节约
3. 电能的危害及其防护
【第六章:光的反射与折射】
1. 光的传播与光的直线传播
2. 光的反射原理
3. 光的折射规律
【第七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 声的概念和声波
2. 声速与音速
3. 声音的传播特性
【第八章:光的成像】
1. 光的成像条件
2.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
3. 成像位置和成像大小的关系
【第九章:电磁感应】
1. 磁场与电磁感应
2. 感应电流的方向和大小
3. 磁场与电磁感应的应用
【第十章:现代物理学的重要发现】
1. 相对论的基本观点
2. 原子核的结构与性质
3. 半导体与光电器件
以上是九年级物理下册的全部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九年级下册知识点物理
九年级下册知识点物理第一章:光的传播与光的反射光的传播:光的传播是指光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
光沿直线传播,当光遇到其他介质时,可能会发生反射、折射、透射等现象。
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指当光从一个介质射入另一个介质时,部分光束返回原介质的现象。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反射角的位置与入射角相对于法线的位置关系有三种情况: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入射角大于反射角、入射角小于反射角。
第二章:光的折射与光的色散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光的折射遵循斯涅耳定律,即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比例。
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向法线弯曲,反之则从法线远离弯曲。
光的色散:光的色散是光通过某些特殊介质时,由于折射率与频率的关系不同而形成的颜色分散现象。
白光在经过三棱镜等介质时,会发生折射、反射和散射,产生七彩的光谱。
第三章:光的成像与光的透镜光的成像:光的成像是指通过透镜等光学仪器对物体形成影像的过程。
根据成像规律,可以得到物体与像的关系:凸透镜,物体距透镜成像距离都为正;凹透镜,物体距透镜成像距离为负。
光的透镜:光的透镜有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形式。
凸透镜可以将光线汇聚到一点,成像为正;凹透镜则会将光线发散,成像为负。
透镜的焦距决定了成像的特性,焦距越短,成像越大。
第四章:电和磁的基础知识电和磁的基础知识:电与磁是密切相关的自然现象。
电的基础知识包括电荷、电流和电压的概念;磁的基础知识包括磁场和磁力的概念。
根据库仑定律和安培定律,可以计算电荷和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第五章:电路和电阻的基本概念电路和电阻的基本概念:电路是指电流通过导体和元件的一条完整路径。
电路中的元件包括电源、开关、电阻等。
电阻是指电流通过导体时的阻碍程度,单位为欧姆。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和电阻之间满足线性关系。
第六章:电能与电功电能与电功:电能是电荷由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时所具有的能量形式。
物理九年级下50个知识点
物理九年级下50个知识点一、力和运动1. 力的定义和单位2. 弹力和重力3. 摩擦力和空气阻力4. 平衡与不平衡力5.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6. 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与力的关系7.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8. 动力学:质量、加速度和作用力之间的关系9. 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10. 弹性势能和动能二、力的分解和合成11. 力的合成: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12. 力的分解:力的三角法则13. 影响物体平衡的力14. 斜面上的力和加速度15. 垂直平衡与平衡绳法则三、机械能守恒16. 势能和机械能17. 弹性碰撞和不弹性碰撞18. 动能定理:功与动能的关系19. 机械能守恒定律20. 惯性与牛顿摆四、波动与声音21. 机械波与电磁波22. 纵波和横波23. 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24. 波的反射、折射和干涉25. 立体声和多普勒效应26. 乐器声音的谐振五、光线的传播27. 反射和折射28. 光的直线传播和密度反差29. 光的颜色和色散30. 成像原理:物距、像距和焦距31. 透镜的成像和光的散射32. 雾、云和彩虹的形成六、光的反射和折射33. 镜子和光的反射34. 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35. 折射率和折射定律36. 像的位置与倍率37. 屈光度和眼镜的度数七、电学基础38. 电荷与电场39. 电流的定义和单位40. 电阻、电压和电流的关系41. 串联和并联电路42. 欧姆定律和功率定律43. 电场强度和电势能44. 电荷守恒定律八、静电场与电势差45. 静电力和库仑定律46. 静电感应和静电势能47. 球形电容器和平行板电容器48. 电容和电势差49. 极化和介电常数50. 静电场与电势差的应用以上是物理九年级下50个知识点的简要概述,这些知识点涵盖了物理学的基础内容,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九年级物理下册全部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下册全部知识点九年级物理下册是初中物理学习的最后一部分,它涵盖了许多重要的物理知识点和重要概念。
本文将系统地介绍九年级物理下册的全部知识点,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全面的学习指导。
以下是九年级物理下册的全部知识点:1. 光的反射与成像:- 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光的成像和镜子:- 平面镜的成像规律;- 曲面镜的成像规律。
2. 光的传播和眼的调节:- 光的传播和速度:介质对光的传播的影响;- 光的弯折: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路径;- 眼的构造和调节:眼的结构和视觉调节。
3. 电的基本常识:- 常见电器的功率和能量消耗;- 安全用电常识:避免用电事故的基本原则;- 电池的原理和串、并联的特点。
4. 电的基本规律:- 电流和电路:电流的定义和电路的基本组成;- 电压和电阻:电压和电阻的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用电安全和节能:正确用电和节约用电的方法。
5. 电的磁效应:- 电流的磁效应:电流在磁场中产生的力和磁感应强度;- 电磁铁和电磁感应:电磁铁的基本原理和电磁感应的现象。
6. 电磁感应和电能的转换:- 感生电动势和感应电流: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和应用;- 电动机和发电机:电能和机械能之间的相互转换。
7. 电磁波的产生和检测:- 电磁波的产生:振荡电路中电磁波的产生;- 电磁波的性质和应用。
8. 环境中的电磁波:- 电磁波的分类和特性;- 电磁波与环境的关系。
9.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能量的分类和转换:各种能源的分类和相互转换;- 可持续发展与能源的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能源利用的问题。
以上就是九年级物理下册的全部知识点。
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应详细理解每个知识点,并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以加深对物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希望本文能够对学生们九年级物理下册的学习提供有益的帮助。
九年级下物理全部知识点
九年级下物理全部知识点物理是一门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九年级下的物理课程是学习和掌握基础物理知识的重要阶段。
下面将系统地总结和介绍九年级下物理的全部知识点。
一、运动物理1. 运动的基本概念- 位置、位移、速度、速率、加速度的定义与计算-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与图像的表示2.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原理的概念与应用- 第二定律:力、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力对的特点与性质3. 弹性力学- 弹力的概念、特点与计算- 弹簧的伸长量与力的关系- 橡皮筋劲度系数的计算4. 重力与运动- 地球上物体的重量与质量的区别- 重力与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 阻力对自由落体运动的影响二、光学1. 光的传播与反射- 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定律- 镜面反射的特点与应用- 光的反射能够形成图像的原理与方法2. 光的折射与透镜- 折射定律与折射率的概念与计算- 凸透镜与凹透镜的特点与利用- 透镜成像的原理与方法3. 光的色散与光谱- 光的色散现象与实验- 光的三原色与彩色图像的形成- 光谱的产生与应用三、电学1. 电流与电路- 电流的定义、计量单位和电流表的使用- 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的特点与计算- 电阻对电流的影响与欧姆定律的应用2. 电压与电阻- 电压的概念、计量单位和伏特表的使用- 电压与电流、电阻之间的关系- 电阻的种类与特点3. 电能与电功- 电功的概念、计算及其单位- 电功与电能的关系- 电灯、电炉等电器的功率计算和用电安全4. 磁学基础- 磁场的概念、特点与分类- 磁力线的表示和磁力的作用- 磁铁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与应用5. 电磁感应- 线圈中感生电压的成因和计算- 变压器的原理与应用- 发电机和电磁铁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以上是九年级下物理的全部知识点,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和规律。
希望大家能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和课后自主学习的机会,努力掌握这些知识,提高自己的物理素养。
九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大全
九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大全【导言】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和能量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的基础科学。
作为九年级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对于理解自然界的运行规律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九年级物理下册的知识点进行全面总结,帮助同学们系统地掌握这些知识。
【第一章:声音的传播】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a. 声音的产生:物体振动产生声音,声音是一种机械波。
b. 声音的传播:空气中的分子通过向前移动传递声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 声音的特性a. 音调和音高:与声源的频率有关,音调越高,频率越大。
b. 音量和声强:与声源振幅有关,声强越大,音量越大。
c. 回声:声音在遇到障碍物反射后返回形成回声。
3. 声音的利用a.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有关。
b. 声音的隔绝和吸收:利用各种材料的特性来减小声音传播和衰减。
【第二章:光的传播】1. 光的传播与反射a. 光的传播:光是一种电磁波,能够在真空和某些介质中传播。
b. 光的反射:光线遇到介质边界时发生反射,遵循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
2. 光的折射a. 光的折射: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改变传播方向,遵循折射定律。
b. 折射率:不同介质对光传播的阻碍程度,折射率越大,光的传播速度越慢。
3. 光的色散与光的合成a. 光的色散:光经过介质后分解成不同波长的颜色,形成彩虹等现象。
b. 光的合成:光的三原色与光的加法混合,可以得到各种颜色。
【第三章:声光电的应用】1. 光的反射与成像a. 镜面反射:光线顺利通过反射,形成清晰的镜像。
b. 凹凸面镜的成像:根据光线的特性,凹镜和凸镜的成像方式不同。
2. 光的折射与成像a. 透镜的折射和成像:根据透镜形状和光线入射角度的不同,成像方式各异。
3. 声光电的应用a. 声音的应用:扩音器、电话等。
b. 光的应用:光通信、激光等。
c. 电的应用:电路、电器等。
【第四章:能源与能量转化】1. 能量的概念与转化方式a. 能量:物体具有的做功能力,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
九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
以下是九年级物理下册的主要知识点:
1. 动能和功:动能、动能定理、功、功率、功率单位、功的计算方法、功率的计算方
法
2. 机械振动和波动:简谐振动、周期、频率、振幅、相位、受迫振动、波动传播、波
的特性、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特性
3. 光的反射与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
定律、透镜和镜面的成像、光的色散
4. 电流与磁效应:电流、电荷守恒定律、电阻、电压、电阻定律、等效电阻、电功率、电流的磁效应、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5. 电磁波:电磁波的性质、电磁波的谱、电磁波的应用、电磁波的传播特性
6. 静电场和电荷运动:电场、电势、静电场的性质、电势能、电荷在电场中的运动
7. 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光的波动性、光的反射实验、光的干涉、光的衍射、光的偏振、光的粒子性、光的量子性
8. 压强和浮力:液体的压强、浮力、浮力的计算方法、测压和压力计
9. 牛顿三大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10. 能量守恒和机械能:机械能的定义、势能、动能、机械能守恒定律
11. 电磁感应和感应电流:电磁感应现象、感应电流的产生、楞次定律、自感现象、自感现象的应用
以上是九年级物理下册的主要知识点,具体的内容和细节还需结合教材进行学习。
初三物理下学期知识点
初三物理下学期知识点初三物理下学期的学习是对初中物理知识的深化和拓展,对于即将面临中考的同学们来说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初三物理下学期主要知识点的梳理。
一、力与机械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力的单位是牛顿(N)。
力的作用效果包括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常见的弹力有压力、支持力和拉力等。
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其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3、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跟它的质量成正比,计算公式为 G = mg,其中 g = 98N/kg。
4、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等;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滚动代替滑动、使两个接触面彼此分开等。
5、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杠杆的五要素包括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和阻力臂。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根据力臂的关系,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
6、滑轮定滑轮实质上是一个等臂杠杆,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实质上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二、压强和浮力1、压强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 = F/S,单位是帕斯卡(Pa)。
增大压强的方法有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法有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2、液体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计算公式为 p =ρgh。
物理九年级知识点下册
物理九年级知识点下册下册物理九年级知识点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界物质运动和能量变化规律的科学。
下册物理九年级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一、力和压力1. 力的基本概念:力的定义、力的单位和力的测量方法。
2.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力、力的分力及其受力分析方法。
3. 力对物体的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力对物体形状和状态的影响。
二、机械能与功1. 功的定义与计算:功的概念、功的计算公式及单位。
2. 动能与位置能:动能的概念及计算、位置能与势能的关系。
3. 功的转化与守恒:功的能量转化、功的守恒定律。
三、简单机械1. 力的作用点与支点:力的作用点、支点的概念及对物体的影响。
2. 杠杆原理:杠杆的定义、杠杆的分类及其应用。
3. 滑轮与滑轮组:滑轮的定义及分类、滑轮组的组成和作用。
四、浮力和密度1. 浮力的概念与原理:浸没物体受到浮力的原理及计算。
2.浮力与物体的浮沉:浮力与物体的浮沉条件、浮力对物体的影响。
3. 密度与压力:密度的概念及计算、压力的概念和计算。
五、声音的传播和特性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产生方式、声音的传播方式和速度。
2. 声音的特性:声音的音调、音量和声音的共振。
六、光的传播和特性1. 光的传播路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
2. 光的色散与合成:光的色散现象、光的合成与分解。
七、电流与电路1. 电流的概念和特性:电流的定义和计算、电流的方向和大小。
2. 电阻与电压:电阻的概念和计算、电压与电阻的关系。
3. 并联和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
八、磁现象和磁场1. 磁性物质与磁力线:磁性物质的特点、磁力线的方向和性质。
2. 磁场与电流:电流产生磁场的原理、安培环路定理。
九、电磁感应1. 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感应的实验现象和规律。
2. 发电原理和应用: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和发电原理的应用。
这些知识点构成了下册物理九年级的核心内容。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可以帮助同学们深入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九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1《压强和浮力》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1、压力: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物体的重力G⑶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
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⑴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和对比法3、压强:⑴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⑶公式p=F/S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2(m2)。
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⑷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⑸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
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4、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容+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p=F/S)。
二、液体的压强---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测量:压强计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3、液体压强的规律:⑴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⑵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⑷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初三物理下学期知识点
初三物理下学期知识点初三物理下学期的知识点主要涵盖了力学、热学、电学和光学等几个方面,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概述:1. 力学:- 力的合成与分解:理解力的矢量性质,掌握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
- 重力:了解重力的产生原因,计算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 摩擦力:学习摩擦力的产生条件,理解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区别。
- 压力与压强:掌握压强的概念,了解压力和压强的计算方法。
- 浮力:理解浮力的产生原理,掌握阿基米德原理。
2. 热学:- 温度与热量:了解温度的概念,学习热量的传递方式。
- 热膨胀与收缩:掌握物体在温度变化时体积变化的规律。
- 热机: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学习内能和机械能的转换。
3. 电学:- 电路的基本概念:理解电路的组成,学习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
- 欧姆定律:掌握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 串联与并联电路: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掌握其电流和电压的规律。
- 电功与电功率:学习电功和电功率的计算方法,理解功率的概念。
- 磁场:了解磁场的产生和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4. 光学:- 光的反射:掌握反射定律,了解平面镜和曲面镜的成像特点。
- 光的折射:学习折射定律,了解透镜的成像原理。
- 光的色散:了解光的色散现象,掌握光谱的产生原理。
- 光的直线传播:理解光的直线传播特性,学习影子、日食和月食等现象。
5. 能量守恒与转换:- 能量守恒定律:理解能量守恒的概念,掌握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 能量转换:学习不同形式能量之间的转换方式,如机械能转换为热能等。
6. 实验技能:- 掌握基本的物理实验操作,如使用天平、量筒、电压表、电流表等。
- 学会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7. 科学探究方法:- 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
这些知识点是初三物理下学期学习的重点,通过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可以为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年级物理下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下知识点1. 力和运动- 力和质量- 力的合成与分解-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加速度和速度2. 静电与电流- 电荷和静电- 静电现象- 电荷守恒定律- 电流和电路- 电阻和电压- 电阻定律3. 声音与光- 声波与光波- 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特性- 光的传播- 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4. 热学- 热的传递- 温度和热量- 热传递方式- 固体的热传导- 液体和气体的热传递 - 热膨胀和热收缩5. 光学- 反射与折射- 平面镜和球面镜- 光的颜色和光的三原色 - 光的衍射和干涉- 光的偏振和光的散射- 光的频率和波长6. 电磁学- 静电场和电势- 电场力和电场线- 电磁感应和电磁感应定律 - 电磁感应现象和发电机 - 电磁感应的应用- 电磁波和电磁波谱7. 运动学和力学- 相对论运动和相对性原理- 弹性碰撞和动量守恒- 载重力和离心力- 圆周运动和圆周加速度 - 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 - 惯性和非惯性参考系8. 电路与电能- 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 电能的转化和利用- 电能的传输和分配- 电源和电阻的概念- 电功和功率- 电磁感应和电动机9. 核能与宇宙- 原子核和质子中子- 放射性与核能- 火箭与卫星- 星星与星系- 太阳系和行星- 宇宙的起源和演化以上是九年级物理下的主要知识点,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记得对每个知识点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理解,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同时进行练习和实验,加深对物理的认识和应用。
祝你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取得好成绩!。
九年级物理下册全套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下册全套知识点导言:九年级物理下册是中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本册内容涵盖了能量、功率、电学、光学和声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这些知识点的核心内容。
一、能量与力学1. 能量的概念:能量是物体或系统由于所具有的状态、位置或运动而具有的引起物理现象或引起其他物体变化的能力。
2. 功和能的关系:功是力对物体做的功或物体对力做的功,功等于能量的转化。
3. 动能和势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4. 机械能守恒定律:一个物体只有受到外力做功或对外力做功的时候,其机械能才能发生变化,机械能的总量在保持不变。
二、功率与机械效率1. 功率的概念:功率是单位时间内所做功的多少,表示能量转移或能量转化的速率。
2. 功率公式:功率等于做功的大小除以做功所需的时间。
3. 机械效率:机械效率是机械工作所做的有用功与所耗的能量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三、电学知识1. 电荷和电流:电荷是物质微观粒子所具有的一种物理量,电流是单位时间内电荷通过一截面的量。
2. 电路和电路图:电路是指电流在导体中的传输路径,电路图是电路的图示表示。
3. 电阻和电阻率:电阻是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阻碍,电阻率是单位长度和单位截面积导体所具有的电阻的大小。
4.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描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的物理定律,表达式为U = R × I。
四、光学知识1. 光的传播和光的反射:光的传播是指光线在介质中直线传播的现象,光的反射是光线在界面上发生反射的现象。
2. 焦距和透镜公式:焦距是指平行光线通过透镜后会聚或发散所需要的距离,透镜公式是描述透镜成像关系的物理公式。
3. 光的折射和折射定律:光的折射是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折射定律描述了光线在两种介质中传播时的关系。
4. 反射镜和透镜的应用:反射镜和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望远镜、显微镜、凸透镜等。
九年级下册物理全册知识点
九年级下册物理全册知识点一、力和压力1. 力的概念和性质: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有大小和方向。
2. 力的计算:力的计量单位是牛顿(N),力的合成和分解运算。
3. 压力的概念和计算:压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力,计算公式为P= F/A。
4. 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压强是单位面积上的压力,计算公式为P = F/A。
二、力的作用效果1. 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圆周运动和静止等。
2. 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包括拉伸、压缩和弯曲等。
3. 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力可以改变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包括加速和减速等。
三、力的图示和力的判断1. 用矢量图表示力:力的大小用力的箭头的长度表示,力的方向用箭头的方向表示。
2. 力的平衡和不平衡:力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力的合力不为零时,物体处于力的不平衡状态。
四、力的测量1. 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所受力的工具,根据弹簧的伸长量来计算力的大小。
2.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读取弹簧伸长的数值,即可得到物体所受的力的大小。
五、机械能和功率1. 机械能:机械能是物体具有的做机械功的能力,包括动能和势能两种形式。
2. 动能的计算:动能的计算公式为E = 1/2 mv²。
3. 势能的计算:重力势能的计算公式为Ep = mgh。
4. 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计算公式为P = W/t。
六、简单机械1. 杠杆原理:杠杆是一种能够改变力的作用效果的简单机械,包括一级杠杆、二级杠杆和三级杠杆。
2. 滑轮原理:滑轮是一种能够改变力的方向的简单机械,包括定滑轮和移动滑轮。
3. 斜面原理:斜面是一种可以减小物体上需要施加的力的简单机械。
七、静电学1. 静电的产生和性质:静电是指在物体之间由于电子转移而产生的电荷差异现象。
2. 电荷的类型和性质: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初三下学期物理知识点
初三下学期物理知识点初三下学期的物理课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的知识点:1. 力学:- 力的基本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 重力:重力的计算公式、重力的方向。
- 弹力:弹力的产生条件、胡克定律。
- 摩擦力:摩擦力的分类、影响因素、计算方法。
-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应用。
- 运动的描述:速度、加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
2. 能量:- 功和能:功的概念、功的计算公式、能量守恒定律。
- 机械能:动能、势能、机械能守恒。
- 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能量转化的条件、能量守恒的应用。
3. 热学:- 分子动理论:分子运动、分子间作用力、温度与分子运动的关系。
- 内能:内能的概念、内能与温度、热量的关系。
- 热传递:热传递的方式(传导、对流、辐射)、热传递的速率。
4. 电学:- 电流:电流的形成、电流的大小、电流的方向。
- 电压:电压的作用、电压的测量。
- 电阻:电阻的概念、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欧姆定律。
- 串联和并联电路:串联电路的特点、并联电路的特点、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 电功率:电功率的计算、电功率与电流、电压的关系。
5. 磁学:- 磁场:磁场的概念、磁场的产生。
- 磁力:磁力的作用、磁力的方向。
- 电磁感应: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6. 光学:- 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
- 光的折射:折射定律、透镜成像。
- 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光的色散。
7. 原子物理:- 原子结构:原子的组成、原子核与电子。
- 放射性:放射性现象、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8. 实验技能:- 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 常见物理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这些知识点是初三下学期物理课程的基础,学生需要通过课堂学习、实验操作和习题练习来掌握和应用。
九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十五章 功和机械能一、知识网络二、重难点归纳1、功:物体做了功的两个要素: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常见的几种不做功的情况有: (1)有力无距离如推车未动;(2)无力有距离如足球踢出去后运动员并未继续对它做功;(3)有力也有距离,但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如提水走在水平的路面上。
功的两要素:力和力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功的原理: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公式:W=Fs 。
单位:焦耳(J )功机械效率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100⨯=总有用W W ηη<1影响η的因素动能 势能能量:物体能够对外做功动能势能 定义: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决定因素:质量、速度。
滑轮:%100%100⨯=⨯=FNGFs Gh η 斜面:%100⨯=fsGhη P=W/t :反映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单位:瓦特(W )功率物重 机械自重 摩擦功和机械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定义:由于物体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 决定因素:质量、被举高度。
机械能 及其转化定义:机械能是指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转化:动能和势能之间相互转化。
机械能守恒:无阻力,动能和势能之间总量不变。
2、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1)有用功:对人们有用且一定要做的那部分功。
如:我们现在要从井中提上来2kg 水,那么我们对2kg 水所做的功为有用功。
(2)额外功:对人们无用但不得不做的那部分功,如:提水时必须要用到一个工具或容器,那么对容器所做的功就是额外功。
(3)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如把2kg 水和容器一起提起来所做的功为总功。
有: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因此常见的额外功是为克服机械、容器等自身重量和克服摩擦所做的功。
额外功我们是不得不做的,也是无法消除的,因此机械效率总小于1,常见的几种机械效率的计算: (1)、提高重物。
对于%100⨯=Fs Ghη,如果我们不考虑机械自重和摩擦,%100⨯+=重物物G G G η,我们只要将物G 增大,便可以提高机械效率。
九年级下册物理必备知识点
九年级下册物理必备知识点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研究物质、能量和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在初中阶段学习物理,九年级下册是物理学习的重要阶段,掌握其中的必备知识点对于学生掌握物理知识,提高物理成绩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九年级下册物理必备知识点。
一、电学部分1. 电流与电阻: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通常用I表示,单位是安培(A);电阻是导体阻碍电流流动的程度,通常用R表示,单位是欧姆(Ω)。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欧姫定律:U=IR,即电压等于电流乘以电阻。
2. 并联电路与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各个电器的两端连接在一起,串联电路中各个电器依次串联连接。
在并联电路中,各个电器的电压相同,电流相加;在串联电路中,各个电器的电流相同,电压相加。
3. 电功与功率:电功是电流通过电器时所做的功,通常用W表示,单位是焦耳(J);功率是描述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通常用P表示,单位是瓦特(W)。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P=UI,即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
二、光学部分1. 光的传播:光是一种电磁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
光的传播可以遵循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等规律。
2. 光的色散:光的颜色是由光的波长决定的,不同波长的光对应不同的颜色。
光的色散是光在经过不同介质界面时,波长不同的光线受到不同的折射角度而产生。
3. 光的成像:凸透镜和凹透镜是常见的光学器具,它们在成像过程中会产生实像和虚像。
实像是光线汇聚在一点形成的像,虚像是光线在另一侧汇聚但不交汇形成的像。
三、力学部分1. 动能与势能: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用动能和势能来描述。
动能是由物体的速度决定的,通常用K表示;势能是由物体的位置决定的,通常用U表示。
它们之间的总能量守恒定律:E=K+U。
2. 牛顿三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是惯性定律,凡是没被外力作用的物体要么静止,要么匀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定律,物体的加速度正比于作用在该物体上的力,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牛顿第三定律是作用反作用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九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
九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一、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 定义: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 力的分类:重力、摩擦力、弹力、支持力等。
2. 力的测量- 单位:牛顿(N)。
- 测量工具:弹簧秤。
3. 运动的描述- 速度: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率。
- 加速度: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4.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第二定律(动力定律):F=ma(F为力,m为质量,a为加速度)。
-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二、能量1. 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2. 机械能- 动能:与物体运动相关的能量。
- 势能:与物体位置相关的能量,如重力势能。
3. 功和功率- 功: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使物体移动的结果。
- 功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三、压强和浮力1. 压强- 定义:单位面积上的力。
- 计算公式:P=F/A(P为压强,F为力,A为面积)。
2. 液体压强- 特点: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压强。
- 计算公式:P=ρgh(P为压强,ρ为液体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深度)。
3. 浮力- 原理:物体浸入液体时受到的向上的力。
- 计算公式:F_b=ρVg(F_b为浮力,ρ为液体密度,V为物体在液体中的体积,g为重力加速度)。
四、简单机械1. 杠杆原理- 杠杆的平衡条件:力×力臂=阻力×阻力臂。
2. 滑轮和滑轮组- 滑轮:改变力的方向或大小。
- 滑轮组:多个滑轮的组合,可以更有效地提升重物。
3. 斜面和楔- 斜面:通过增加距离来减少提升物体所需的力。
- 楔:一种简单的工具,用于将物体分开或固定在位。
五、热学1. 热传递- 热传导:热量通过物体内部传递。
- 热对流:热量通过流体(液体或气体)的运动传递。
- 热辐射:热量以电磁波的形式传递。
2. 热量的计算- 热量单位:焦耳(J)。
- 计算公式:Q=mcΔT(Q为热量,m为物质质量,c为比热容,ΔT 为温度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一、宇宙和微观世界1、宇宙由物质组成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中.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任何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的大小通常以10-10m做单位来量度.3、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多数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变小(水例外);液态变为气态时体积会显著增大.固态物质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分子间有强盛的作用力.因而,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外形.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因而,液体没有确定的外形,具有流动性.气态物质中,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周八方运动,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轻易被压缩,因此,气体具有流动性.4、原子及其结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有的分子由多个原子组成,有的分子只由一个原子组成,原子的中央是原子核,在原子核四周,有一定数目的电子在绕核运动.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和中子还有更小的精细结构.5、纳米科学技术:1nm=10-9m二、质量:1、质量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用m表示.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质量的单位:千克(kg),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2、质量的测量天平是实验室测质量的常用工具.当天平平衡后,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3、天平的使用注重事项: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天平所能称的最大质量);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的盘中.托盘天平的结构:底座、游码、标尺、平衡螺母、横梁、托盘、分度盘、指针.使用步骤:①放置——天平应水平放置.②调节——天平使用前要使横梁平衡.首先把游码放在标尺的“0”刻度处,然后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移向高端),使横梁平衡.③称量——称量时应把被测物体放天平的左盘,把砝码放右盘(先大后小).游码能够分辨更小的质量,在标尺上向右移动游码,就等于在右盘中增加一个更小的砝码.三、密度:1、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2、密度一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物质不同,其比值一般不同,这反映了不同物质的不同特性,物理学中用密度表示这种特性.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的公式:ρ=m/Vρ——密度——千克每立方米(kg/m3)m——质量——千克(kg)V——体积——立方米(m3)密度的常用单位g/cm3,g/cm3单位大,1g/cm3=1.0×103kg/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3、密度的应用鉴别物质:ρ=m/V.测量不易直接测量的体积:V=m/ρ.测量不易直接测量的质量:m=ρV.四、测量物质的密度1、量筒的使用液体物质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测出.量筒(量杯)的使用方法:①观察量筒标度的单位.1L=1dm3 1mL=1cm3②观察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和分度值(最小刻度).③读数时,视线与量筒中凹液面的底部相平(或与量筒中凸液面的顶部相平).2、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只要测量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通过ρ=m/V就能够算出物质的密度.质量可以用天平测出,液体和外形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或量杯来测量.五、密度与社会生活1、密度与温度: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一般物体都是在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即:热胀冷缩,水在4℃以下是热缩冷胀),密度变小.2、密度与物质鉴别: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通过测量物质的密度可以鉴别物质.第十二章《运动和力》一、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2、参照物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二、运动的快慢1、速度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计算公式:v=s/t其中: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秒(m/s)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1m/s=3.6km/h.v=s/t,变形可得:s=vt,t=s/v.2、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朴的机械运动.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变速运动的快慢用平均速度来表示,粗略研究时,也可用速度的公式来计算,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三、长度时间及其测量1、国际单位制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2、长度的测量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1km=1 000m 1dm=0.1m 1cm=0.01m1mm=0.001m 1μm=0.000 001m 1nm=0.000 000 001m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重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3、时间的测量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s.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1h=60min 1min=60s4、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四、力1、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包括使运动的物体静止、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使物体速度的大小、方向发生改变;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2、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3、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越长.有时还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4、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五、牛顿第一定律:1、维持运动需要力吗?亚里士多德:假如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假如这个力被撤销,物体就会停止运动.伽利略: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阻力. 2、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运动状态不会发生改变).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事实,再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的.3、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惯性不是力,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物体惯性大小只与质量大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运动快慢均无关.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六、二力平衡二力平衡的概念: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假如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么这两个力相互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假如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运动和力的关系物体不受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不变理想情况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不变实际情况物体受非平衡力的作用运动状态改变实际情况第十三章《力和机械》一、弹力弹簧测力计1、弹力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来的外形的特性叫做弹性.物体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外形的特性叫做塑性.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不能完全复原.弹力是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2、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弹簧测力计原理:弹簧受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大.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弹簧测力计结构:弹簧、挂构、指针、刻度牌、外壳.弹簧测力计使用:使用前:①观察它的量程(测量范围),加在它上面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②观察分度值,即认清它的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③检查它的指针是否指在“0”刻度,测量前应该把指针调节到指“0”的位置上.测量时:注重防止弹簧指针卡住,沿轴线方向用力.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二、重力1、重力的由来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地球上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2、重力的大小重力的大小通常叫做重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它们之间的关系是G=mg.符号的意义及单位:G——重力——牛顿(N)M——质量——千克(kg)g=9.8牛/千克(N/kg)(在要求不很精确的情况下可取g=10N/kg)3、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应用:重垂线4、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央.三、摩擦力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2、摩擦分为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既跟压力的大小有关,又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滑动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我们应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加接触面的粗慥程度,增加压力,变滚动为滑动;减小摩擦的方法:减小接触面的粗慥程度(使接触面光滑),减小压力,使两个互相接触的表面分开,变滑动为滚动.四、杠杆1、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不转或匀速转动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2、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1L1=F2L23、杠杆的应用省力杠杆:L1﹥L2 F1﹥F2 省力费距离;费力杠杆:L1﹤L2 F1﹤F2 费力省距离;等臂杠杆:L1= L2 F1= F2 不省力、不省距离,能改变力的方向.等臂杠杆的详细应用:天平.许多称质量的秤,如杆秤、案秤,都是根据杠杆原理制成的.五、其他简朴机械1、定滑轮和动滑轮滑轮分定滑轮和动滑轮两种.定滑轮在使用时,轴固定不动;动滑轮在使用时,轴随物体一起运动.定滑轮实质是个等臂杠杆故定滑轮不省力但它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故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2、滑轮组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组成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重物,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体重的几分之一.且物体升高“h”,则拉力作用点移动“nh”,其中“n”为绳子的段数.绳子段数的判定:在动滑轮和定滑轮之间划一横线,只数连接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3、轮轴和斜面使用轮轴时,假如动力作用在轮上则能省力,假如动力作用在轴上,则能省距离.使用斜面时,斜面高度一定时,斜面越长就会越省力.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一、压强1、压强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一般压力不等于重力.把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时,假如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强公式:p=F/S,其中:p——压强——帕斯卡(Pa);F——压力——牛顿(N)S——受力面积——米2(m2).2、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同时增大压力和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同时减小压力和增大受力面积.二、液体的压强1、液体压强特点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液体压强的特点:⑴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⑵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⑶深度增大,液体的压强增大;⑷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发表于 2009-10-10 23:18:19 引用 1 楼 2、液体压强的大小液体压强公式:p=ρgh.说明:⑴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⑵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Pa;ρ——kg/m3;g——N/kg;h——m.⑶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 ...--2、液体压强的大小液体压强公式:p=ρgh.说明:⑴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⑵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Pa;ρ——kg/m3;g——N/kg;h——m.⑶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外形均无关.闻名的帕斯卡破桶实验充分说明这一点.3、连通器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总是相平的.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等.三、大气压强1、大气压的存在实验证实:大气压强是存在的,大气压强通常简称大气压或气压.2、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⑴实验过程: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⑵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即向上的大气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⑶结论:大气压p0=760mmHg=76cmHg=1.01×105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⑷说明:a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灌满,则测量结果偏小.b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10.3mc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将玻璃管倾斜,高度不变,长度变长.标准大气压——支持76cm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760mmHg=76cmHg=1.013×105Pa,可支持水柱高约10.3m大气压的变化: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是不均匀的,低空大气压减小得快,高空减小得慢,且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一般来说,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大气压的测量:测定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气压计分为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大气压的应用: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水泵.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2、飞机的升力机翼的上下表面存在的压强差,产生了向上的升力.五、浮力1、浮力的大小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这就是闻名的阿基米德原理(同样适用于气体).2、浮力的公式:F浮=G排=ρ液V排g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外形、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3、浮力的产生浮力是由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压力差产生的.六、浮力的应用1、物体的浮沉条件浸没在液体中物体,当它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当它所受的浮力小于所受的重力时,物体下沉;当它所受的浮力与所受的重力相等时,物体悬浮在液体中.反之亦然.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受到的重力.2、浮力的应用轮船:采用空心的办法增大排水量.排水量——轮船按设计的要求满载时排开的水的质量. 潜水艇:改变自身重来实现上浮下沉.气球和飞艇:改变所受浮力的大小,实现上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