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机械制造业现状及产业转移方向
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东省的产业集中及机制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东省的产业集中及机制分析牛艳华,许学强(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广州510275)摘要:文章通过对广东省20世纪90年代以来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地域及行业集散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得到以下结论:在此期间,广东省工业及第三产业均向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城市区集中,而珠三角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工业和第三产业在行业分布上也呈现向少数行业集中的趋势。
作者认为,产业基础、市场竞争和集聚效益是广东省90年代以来产业集中的主要形成机制,并提出一方面应鼓励竞争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产业向珠江三角洲优势区集中,同时引导部分区位弹性较大、处于产业链低端的产业向粤北、粤西等边缘区适度转移分散,缓解中心区与边缘区之间产业发展的不平衡局势。
关 键 词:产业集中;机制分析;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中图分类号:F12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Ο2363(2005)04Ο0039Ο04收稿日期:2004-10-20;修回日期:2005-03-28作者简介:牛艳华(1978-),女,河南许昌市人,在读博士,主要从事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经济研究,(E -mail )yanhuaniu @sina.com ,eep02nyh @ 。
1 引言1.1 问题的提出产业集中和分散现象贯穿于城市———区域成长的整个过程,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区域背景条件下,性质各异的产业可能表现出完全不同的集散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凭借着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和优惠的开放投资政策,广东省尤其是珠江三角洲成为港澳等地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形成了珠江三角洲、粤东、粤西及粤北几个发展水平差异明显的经济区域。
对此诸学者从广东省经济地域差异[1]、珠三角与周围地区发展的关系[2]、珠三角经济区城市之间的竞争[3]等不同角度进行了多层面的探讨。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及我国开放政策的深入推进,广东省区域产业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其原有的土地、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步丧失,很多外商纷纷移师北上;而长三角和京津唐经济区的迅速壮大也使广东省日益感到竞争的危机;同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对其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挑战。
广东产业结构升级转型
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下探寻广东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李海鹰1[摘要]:改革开放近30年,广东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许多问题,一是长期以牺牲自身资源、能源、环境以及低劳动力成本为代价;二是外向型经济中出口产品大多处于制造产业“微笑曲线”的底端,受制于外,无产品定价权,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创新能力,无自主品牌。
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广东企业面临破产、转型、升级带来的巨大压力,在借鉴新加坡、日本、美国产业转型、升级的经验基础上,结合当前国际大环境及广东产业结构现状,探寻广东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思路和路径。
[关键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广东改革开放30年来,广东省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取得的成绩是激动人心的,2007年,广东的GDP达人民币30673亿元,经济总量首次超过台湾地区,这是广东省继1998年超过新加坡、2003年超过中国香港之后,又一次超过”亚洲四小龙”,预计2010年到2012年超过韩国。
这种变化是惊人的。
然而,广东的成功也带来了广东的问题,广东的产业结构有硬伤,这种结构模式支持了过去30后广东省经济的快速成长,现在则遇到严峻挑战,在加工制造产业的发展中,过去30年主要是模仿国外早期的某种经济发展模式,“两头在外,中间加工”,比如广东省的东莞,一段时间生产了全世界70%的电脑电源,怎样生产的呢?无非就是大量购买原材料,经过一道至数道加工制成零部件,组装成半成品,最后总装成成品卖到海外市场。
在严格意义上讲,东莞只是一个制造车间,而不是工厂。
因为工厂对定价有决定决和设计部门全在国外,结果,同一件衬衣在美国卖至过百美元,而我们的出口价仅七、八美元。
2007年受人民币升值和原材料上涨以及2008年1月1日生效的《新劳动法》等影响,合计增加成本超过20%。
大量的中小企业面临破产倒闭,劳动密集型产业赖以生存的根基受到了剥削,广东企业亟待另谋出路,转型升级。
2008年以美国次贷危机波及的全球经济危机在向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实体经济漫延,有经济学家认为,这次经济危机的本质是产业结构调整,这无疑给广东的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一道催化剂。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现状与发展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现状与发展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石,涵盖了从产品设计、制造、装配到检测、维修等全过程。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本文将探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在科技的不断推动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例如,CAD、CAE、CAM等技术的应用使得机械产品的设计、分析和制造过程更加高效。
同时,随着材料科学、控制理论等学科的发展,机械制造过程中对于材料的选择和使用、设备的控制等方面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在各个产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特别是在汽车、航空、电子等高端制造业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已成为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同时,在新能源、环保等新兴产业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将越来越智能化。
未来,机器人技术将在生产过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实现更加复杂的操作和决策。
同时,智能传感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使生产过程更加透明和可控。
环保已经成为全球的焦点,未来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将更加注重环保和节能。
例如,使用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材料,减少废弃物排放等。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未来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将更加注重产品的定制化。
通过数字化设计和制造技术,可以实现产品的个性化生产,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柱。
在科技不断进步的背景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将会更加智能化、绿色化和定制化。
这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也能够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推动产业的持续发展。
然而,我们也应看到,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过程中,还需要解决许多挑战,如数据安全、技术标准、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问题。
这需要我们在未来的研究和实践中不断探索和解决。
建筑工程机械制造行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目录CONTENTS第一篇:中国建筑工程机械制造行业市场需求预测 --------------------------------------------------- 1第二篇:中国建筑工程机械行业市场竞争分析 --------------------------------------------------------- 2图表1:2013年度挖掘机品牌关注度排行榜------------------------------------------------------------- 3第三篇:中国建筑工程机械行业竞争格局与领先企业分析报告------------------------------------ 3第四篇:中国建筑工程机械制造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 4本文所有数据出自于《2015-2020年中国建筑工程机械制造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第一篇:中国建筑工程机械制造行业市场需求预测工程机械行业是为国家基础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同时也是装备制造业中最重要的子行业,属于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领域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化已经成为工程机械发展的主流趋势,不仅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可以降低成本。
面对全球激烈的竞争,我国工程机械行业走智能化之路已经迫在眉睫。
长期以来,全球市场工程机械技术产品被美国、日本、西欧、俄罗斯等国际大型企业集团所垄断。
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也取得傲人成绩,以中联、三一、徐工、潍柴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揭起海外并购热潮,引领我国装备制造业产品技术市场品牌全面升级。
然而,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仍然是大而不强,随着中低端产品加工制造产业重心向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转移,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引发高端制造企业快速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在全球地位面临挑战。
要应对这一挑战,产品智能化与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水平将成为我国装备制造业未来能否在强手如云的全球装备市场中胜出的重要武器。
机械制造技术发展现状分析
机械制造技术发展现状分析摘要:机械制造业水平与规模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它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
机械制造业为整个国民经济提供技术装备,其发展水平是国家工业化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
总体上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仍很大,而且差距缩小速度缓慢。
只有深入到机械制造业中去分析,才能清晰地看到症结所在,从而找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制造业之路。
关键词:发展状况;生产环境;组织结构;主要问题;发展对策引言中国制造业是现代工业的主体,是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原动力,特别是在应对世界金融危机乃至后金融危机时期,这一特性和地位显得更加突出:1机械制造业的生产环境企业装备陈旧,生产工艺落后,机械制造业固定资产新度系数低于六个百分点。
现有的生产设备中,数控、精密、高效设备不足5%,自动化制造程度低,少无氧化加热、少无切削工艺比重低。
工人技能水平低。
当前工人的技术教育以及技能水平在某种程度上被忽略了,由于激励机制的不健全,对熟练技能工人的待遇不合理,工人缺乏钻研技术的热情。
在许多高新技术企业的调查中发现,众多的有广阔市场前途的新技术、新发明,由于缺乏相应水平的机械加工、模具生产、熟练技术工人等,它们在转化为商品的过程中总是遇到很大的阻力,常常形不成产业化。
企业生产环境的状况决定了其生产水平,因此,制造业只有努力改善生产环境,提高生产水平,才能保证产品质量,增强竞争力。
企业职工教育要与劳动人事制度同步配套,建立企业内部强制性的岗位培训制度,提高职工的素质,同时加强激励机制的力度,对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给予必要的重视和物质奖励。
2机械制造业的市场分析目前,有些机械产品销路不畅,库存积压,但这并不是机械产品没有市场,而是产品水平低,缺乏竞争力。
从机床市场看,国内机床的销售市场是很大的,但由于国产机床质量差,水平低,在国家对外放开国内机床市场后,国产机床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大幅度下降,而同期国外机床的进口额却有了很大的增长。
机械加工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机械加⼯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机械加⼯业发展的总趋势为“四化”:柔性化—使⼯艺装备与⼯艺路线能适应于⽣产各种产品的需要;灵捷化—使⽣产⼒推向市场准备时间为最短,使⼯⼚机械灵活转向;智能化—柔性⾃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柔性⾃动化的新发展和延伸;信息化—机械制造业将是由信息主导的,并采⽤先进⽣产模式、先进制造系统、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组织合理⽅式的全新的机械制造业。
21世纪初机械制造业的重要特征表现在它的全球化、⽹络化、虚拟化以及环保协调的绿⾊制造等,⼈类不仅要摆脱繁重的体⼒劳动,⽽且要从烦琐的计算分析等脑⼒劳动中解放出来,以便有更多的经理从事⾼层次的创造性劳动。
智能化促进柔性化,它使⽣产系统具有更完善的判断与适应能⼒。
根据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发展机电⼀体化已成为我市机械⼯业振兴的必由之路。
应确定以下⼏个发展⽅向:(1)借助联诚⾦属制品有限公司的发展,加快发展汽车⽔泵等汽车零部件,建设4000万套汽车零部件项⽬,建成国际⼀流的汽车零部件⽣产基地。
(2)抓住国家⽀持农业发展的战略机遇,以华源⼭拖、⼤丰机械为依托,重点发展⼤、中型拖拉机、背负式及⾃⾛式⾕物联合收割机、⽟⽶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产品不断扩展市场范围。
(3)依托⼤陆机械、⾦马机床、宏⼤机械等优势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开发经济适⽤、竞争⼒强的矿⼭、机床、筑路等专⽤机械产品。
(4)合⾦加⼯逐步向汽车模具等⾼附加值产品延伸,加快发展步伐,形成年产60万吨优质特钢、2万吨轧辊、10万套模具⽣产能⼒,成为具有⼀定规模和优势的优质特钢⽣产、模具制造加⼯基地。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中国机械⼯业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定综合实⼒的制造业,初步确⽴了在国民经济中的⽀柱地位。
“⼋五”期间,中国共产党⼗四⼤明确提出要把机械⼯业、汽车⼯业建成国民经济的⽀柱产业。
按照这⼀战略要求,原机械⼯业部会同原国家计划委员会制定了《机械⼯业振兴纲要》,经国务院批准颁布实施,要求⽤15年时间,到2010年基本实现机械⼯业的振兴,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柱产业。
佛山市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规划
佛山市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前言机械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生产工具的各制造业的“母体”工业,是在多学科技术成果集成下,以单件、单机或成套设备为产品,服务于基础工业和相关工业的综合性产业。
机械装备制造业是集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于一体的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机械装备制造业已经形成门类齐全、规模较大、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产业体系,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特别是《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实施以来,机械装备制造业发展明显加快,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水平显著提高,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部分产品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跃居世界前列。
就规模而言我国业已成为机械装备制造业大国,但产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基础制造水平落后、低水平重复建设、自主创新产品应用推广困难等问题依然突出。
同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外装备市场需求萎缩,我国机械装备制造业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趋势减缓,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下滑,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佛山机械装备制造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依靠珠三角的地缘优势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已形成了特色行业全国领先和民营经济为主体的机械装备制造业集群,其中陶瓷机械、电气机械及设备、压力机械、木工机械、塑料机械等行业已处于全国甚至世界领先地位。
机械装备制造业已经成为佛山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不仅极大推动了佛山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技术水平也制约和影响其它产业的发展和提升。
为推进佛山机械装备制造业的快速有序发展,促进其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使其具备支撑佛山市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能力,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广东省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意见》(粤府办〔2009〕121号)的要求,结合佛山机械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制定本规划。
中国先进制造业的概念界定、现状及发展趋势
DOI:10.19995/10-1617/F7.2024.03.144中国先进制造业的概念界定、现状及发展趋势韩莹莹1,2,3(1.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0;2.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3.广州元享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摘 要:本文首先通过文献、报告和政策的梳理,对先进制造业的概念进行界定,总结了先进制造业的特征;其次,通过分析我国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现状,指出先进制造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再次,通过国际竞争格局及国际先进制造业强国发展的经验,寻找我国先进制造业可借鉴的发展模式;最后,利用SWOT模型分析我国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从产业和政策层面探索我国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和演进方向,以供行业参考。
关键词:先进制造业;竞争格局;国际竞争格局;制造强国;科技创新本文索引:韩莹莹.中国先进制造业的概念界定、现状及发展趋势[J].商展经济,2024(03):144-147.中图分类号:F424;S776.05 文献标识码:A1 先进制造行业定义及分类1.1 文献综述先进制造业的概念并没有统一的说法。
于波和李平华(2010)认为,先进制造业已成为国内外制造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对先进制造业概念的理解、层次划分、特征和模式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其研究将先进制造业定义为“一种形态、二个层次、四类特征、六化发展”,认为先进制造业既包括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又包括科学技术新发展,信息工业化是典型体现。
龚唯平等(2010)从先进制造业的动力模型入手,首先通过三个内部动因和两个外部动因来构造其模型;其次从技术、模式、市场网络组织及经济发展的程度四个一级指标入手,形成20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
其研究发现先进制造业中市场需求、科技进步和生产要素及政府作用和发展环境等内外部因素具有耦合动力机制。
黄晖(2011)根据先进制造业的特征,采用技术发展、管理水平、发展前景和可持续发展四个指标,创造了先进制造业的评价体系,并筛选出宁波首选的制造业为石油加工、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与通用设备制造业。
制造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
制造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摘要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表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对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提高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环节。
现阶段中国制造业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创新能力差、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税负过重和成本增加、缺乏国际品牌等一系列问题。
本文主要结合中国制造业的实际情况,从中国制造业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参考国外成功的发展经验,为中国制造业提出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基础,采取正确的产业发展战略为重点,降低税负水平和成本,打造中国制造国际品牌,使中国制造业又好又快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制造业;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自主品牌The statu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esemanufacturing industryAbstractManufacturing is a national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comprehensive strength,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not only for the country's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 the productivity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people's living in China at present stage compared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cluding the poor innovation ability and irrat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enterprise tax burden is overweight, and the cost increase,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international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tarting from the practical problems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ference of foreign successful experience, put forward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China's manufacturing order to improve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as the foundation, take the right industry development strategy as the key point, reduce the tax burden level and cost, create international brand made in China, make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nice and fas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n all-round way.Keywords: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self-ownsdbrand目录122 456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0引言纵观现代工业强国,制造业都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以上,70%-80%的经济财富来自制造业,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基础和主导作用,是国家经济最重要的物质保障,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
我国机械加工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
我国机械加工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摘要:我国机械加工行业是机械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予机械制造业以至关重要的零部件支持,在工业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机械加工行业作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关于机械加工行业的前景,不少人都比较关心,而要关心前景的同时,我们先来分析下机械加工行业现状如何。
本文分析了我国机械加工行业的发展现状、未来发展前景及发展对策。
关键词:机械加工行业;发展现状;发展对策;发展前景引言一、我国机械加工行业发展现状目前,我们提到的机械加工行业是指通过机器设备对工件进行加工生产的行业。
在我国,机械加工行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城市就业的主要载体,也是国际竞争力的集中表现。
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机械加工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现状还是比较乐观。
当今,机械加工行业的全球格局已经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欧洲、亚洲和美国三分天下的局势已经形成,世界经济重心开始向亚洲转移。
同时,随着全球零配件低成本外包采购需求增强,世界制造加工业中心又逐渐向中国转移。
大量的资本和先进技术涌入国内,使我国的机械加工行业得以迅速的发展,形成了以珠三角、长三角为代表的中小机械加工企业集群。
所有这些又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面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我国机械加工行业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我们在技术上落后,资金不足,资源不足,管理体系存在许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问题,给我们带来了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巨大困难。
与此同时,在国内机械加工行业还存在着这样的弊端:机加工厂家众多,但大多规模小;没有合理的管理方式;信息渠道匮乏,订单基本是以关系获取;盈利模式单一,大多依靠于一两家大客户,为其进行配套加工。
从目前的表现来看,我国机械加工行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机械加工行业的发展与制造业强国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与此同时,许多关键的零部件我国机械加工行业还不能自己生产制造,完全依赖进口,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广东省产业转移态势分析报告ppt
城市 名称 广州 深圳 佛山 珠 三 东莞 角 九 中山 市 惠州 江门 珠海 肇庆 合计
产业特色 汽车、石油化工、电子产品制造、高新技术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产业、物流产业、先进制造业、 现代服务业 金属材料、陶瓷产业、家用电器,纺织服装 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保险业、会展物流、科技服务、 电子信息、电气机械工业、服装、家具、毛织、五 金模具 家电产业、五金、服装、电子信息、玩具产业 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产业、装备制造、汽车零配件、 鞋业工业、纺织服装和建材工业 五金不锈钢产业、制鞋业、摩托车产业 电子及通讯设备、电子仪器及机械、办公室仪器 电子信息、生物制药、食品饮料、金属加工、汽车 零部件、林业化工、建筑材为中心,潮州、揭阳、汕尾市区为副中心,提升重要城镇发展品位,打造特 色品牌名镇,推进“汕潮揭”同城化,构建“汕潮揭”都市圈,形成协调发展的粤东城镇群。 强化汕头市作为粤东中心城市的地位,加快建设现代化港口城市和生态型海滨城市,形成临 港工业、现代服务业和效益农业基地。建设中部珠港新城、南部濠江海滨新城、东海岸新城、 沿海产业新城和西部牛田洋生态新城。汕尾市以城区和红海湾经济开发区为全市中心发展区, 建设成为“海在城中、城在山间”的现代化滨海新城,积极参与“汕潮揭”合作,加快融入珠 三角,打造粤东地区通向珠三角的桥头堡,建设国家级海洋渔业基地、广东重要的电力基地和 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潮州市形成中心组团、潮安县城组团、饶平县城组团和柘林湾临港组团四 大发展组团,建设成为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化滨江临海城市,重要 的特色产业基地和广东重要的临港产业集聚区。揭阳市按照“粤东水城”的要求建设成为山海 工商城市,能源石化及制造业基地、粤东航空物流基地。 沿海工业经济带:范围西起汕尾红海湾开发区、向东经揭阳(惠来)石化基地、汕头南部工 业经济带,东至潮州临港产业集聚区等粤东沿海地区。属于国家重点开发区域——海峡西岸经 济区南翼。。。。。。
〖2021年整理〗《广东产业转移的相关案例》优秀教案
广东产业转移的相关案例汕头市产业转移工业园汕头市产业转移工业园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为平方公里,全部符合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广澳、濠江、海门、潮南等四个片区。
产业转移工业园重点发展以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业为主,纺织服装业为辅的产业。
园区根据各自现有产业优势与发展情况,确定不同的产业发展方向,其中,濠江片区主要发展电子信息业、装备制造业;海门片区主要发展纺织服装业、装备制造业;潮南区主要发展电子信息业、纺织服装业;广澳片主要发展保税、物流和仓储业。
各工业区实行专业化发展,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配套完善的产业集群。
按照计划,汕头市产业转移工业园将建设成为集工业生产、保税物流、研发创新、公共服务等于一体的布局科学、设施完善、要素齐全、产业配套、环境优美的广东省东南沿海“现代化滨海工业新城”,成为汕头市新的经济增长极。
该工业园的主导产业为: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业。
2021年3月,汕头市成功竞得省示范性产业转移工业园竞争性扶持资金5亿元后,以此为契机,加快园区的开发建设步伐,到目前已投入资金约亿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及征地。
截止2021年底,省示范园投产的规模以上企业21家,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在建企业27家,计划投资总额亿元,已投入资金亿元,预计年产值67亿元;已签约入园和意向投资项目44个,计划投资总额亿元。
汕头市设行政服务中心为投资者提供“一条龙”、“一站式”高效服务,中心推行并联审批,即到即办。
目前有进驻单位56个,进驻事项903项。
产业转移工业园管委会推行投资代理和“一条龙”全方位服务。
对进入产业转移工业园的投资项目,从企业的工商登记注册、登记,到项目的立项、报建、开工所涉及的一切手续,由管委会实行专人代理服务;园区推行“零收费区”做法,除国家、省规定统一征收的税费外,不再对入园企业征收任何地方性收费。
国家、省有关规定需缴交的规费,由产业转移工业园管委会设“一个窗口”代理收取上缴。
深圳潮州产业转移工业园深圳潮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将致力于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临港能源工业和潮州陶瓷、婚纱晚礼服等传统支柱产业升级项目,构筑具有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集聚性和可持续性的新型产业体系,打造承接珠三角、台湾、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转移的共同载体。
广东省制造业发展状况
一、广东制造业发展历程与阶段特征(一) 缓慢发展阶段( 1949—1978 年) 。
1949 年至1978 年,我国实行的是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当时国家的战略重点在内地,加上沿海的政治战略考量,作为边陲地区的广东,制造业的国家投资上相对较小,发展相对缓慢,1978 年工业总产值仅为206. 6 亿元,工业增加值仅为76 亿元。
(二) 以发展食品、纺织、服装等轻工产品为主的日用消费品工业阶段( 1979—1990 年) 。
利用改革开放政策和毗邻港澳优势,广东采取“三来一补”方式和“前店后厂”模式,发展了纺织、服装、鞋帽、玩具、日用品等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了广东的工业化进程其中,食品、饮料、纺织服装、轻工业迅速发展并成为支柱工业。
(三) 以耐用消费品为主体和高加工度工业为主的发展阶段( 1990—2000 年) 。
进入1990年代,大力发展家电产业,使广东成为家电大省,1996 年人均GDP 突破1000 美元,居民消费结构开始从生存型向享受、发展型转变,彩电、冰箱、空调三大家电产品为代表的耐用消费品工业迅速成长为主导产业。
1998 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决定》,提出实施科教兴粤战略,推动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性调整。
其中电子信息、电器机械、石油化工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龙头产业,进入以高加工度工业为主的发展阶段。
(四) 以高技术产业和现代重化工业为主导的发展阶段( 2000 年—至今) 。
进入2000 年后,广东开始大力发展汽车、石油、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冶金、医药、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等新支柱产业,特别是以计算机、电子工业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支撑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最重要支柱产业。
2000 年重工业增加值比重( 52. 4%) 首次超过轻工业( 47. 6%) ,2002 年重工业总产值比重( 50. 2%) 也超过轻工业( 49. 8%) ,开启了广东工业适度重型化之旅。
产业转移对广州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
区域经济产业转移对广州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麦影(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405)摘要: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随着相关经济发展政策的优化和调整,产业转移已经发展成为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途径之一,成为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本文以广州市为例,探究这一地区的产业转移承接情况,结合相关学者对于产业转移的相关研究,分析目前广州地区的产业转移承接现状,分析产业转移对于广州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的具体影响,并探究广州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策略。
关键词:产业转移;广州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彩响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2096-3157(2020)04-0091-03对于广州市来说,近年来面临的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机遇和挑战并存,国家针对广州制定的相关发展政策以及实际地区的产业升级发展,为地区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基于,地区招商引资,创新发展,实现整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目标,整体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而就产业转移的承接来看,一些新兴的产业转移以及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让地区的产业结构不断趋于高端化,生产力水平提升,带来的积极影响显著。
一、产业转移相关研究综述1.针对产业转移效应的研究分析目前针对产业转移效应问题,国内学者研究多集中在因为产业转移带来的直接效应以及间接效应上,且研究也从不同角度来对于间接效应的实际形式实施划分。
陈刚(2007)等人在研究中发现,产业转移对于地区发展带来的效应比较多,总结起来有七种,包括要素注入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关联带动效应、竞争引致效应、观念更新效应、优势升级效应、结构优化效应。
江小娟(2007)在研究中指出,一些外商企业自身具备直接效应,还借助技术外溢效应来对于产业转移承接地区相关企业的技术发展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
陈勇(2009)在研究中发现,国际产业转移的技术溢出效应更为突出。
邱娟娟(2010)指出产业转移对于承接地的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部分。
广东工业发展环境分析及对策建议
广东工业发展环境分析及对策建议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适时大力推进工业化和调整产业结构,带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后金融危机时期,广东工业发展迎来机遇:金融危机有可能使西方加速产业转移步伐;科技创新与技术变革的到来;扩大内需及产业转移系列措施;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
同时,也面临着挑战:传统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仍面临巨大冲击;自然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区域竞争压力日益增强; CAFTA有可能带来冲击。
未来,广东将继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特色现代产业体系,深化粤港澳及东盟的经济合作,推动“双转移”。
[ 关键词] 发展环境广东工业对策建议一、广东工业发展现状依托改革开放的春风,广东省适时大力推进工业化和调整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相适应,使工业始终成为经济增长力量的核心。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和工业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促进了广东经济实力的进一步提升。
20世纪80年代,广东选择了轻型、外向的产业发展战略。
1978年~1991年,广东省工业年均增速达到21.23%,是同期全国工业年均增速的近两倍。
20世纪90年代以后,产业发展开始进入以资金、技术密集型为主导的深加工、重型化发展新阶段,收入弹性值大、生产率上升基准高的重化类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进入新世纪后,重工业继续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其年均增幅高出轻工业10个百分点。
广东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1978年-2005年,GDP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3.5%,28年经济总量增加了120倍。
2005年,广东以占全国1.9%面积、7.0%人口,创造了占全国九分之一的经济总量,七分之一的财税生成量和三分之一的进出口贸易总量。
《广东省工业九大产业2005年~2010年发展规划》和《广东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2004年修订稿)》指出,预计至2010年,九大产业总产值合计达5.16万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77.6%,年均增长18%,初步建立起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工业体系。
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及广东应对策略
I : 世纪 8 年代以后 , 0 令球经济结构进入 r第四轮以 信息技术为核心 的新技 术结 构 整期 ,H r美国、 U f现 本和欧洲 发达 国家 发展知 识密集 掣J , 业 新必上业化国 家币地 I ¨ X发展技 术甯集掣产 、 劳动密集掣干 一般技术 I , ¨
维普资讯
i潘叙 迭
世界经济全球化住网络手段币 金融t' ¨  ̄ l 具高度发达的推 i-I
国际 产业转移的新趋势
住近 代 历 史 卜, 世界 曾 经 完 成 过 二 产 业 中 心 的 转 次
动 lJ "l )速发展。住此过料巾 , i 发达 家为 r 赢得令球竞争 优势, 进 步加快产业的国际转移 ; 发展中 家为 r 发挥 后发优势, 实现走 超战略 , 上 也加速本国产业结构的升级祠l 高
密 集 型产 、转 发 展 中 国家 的 趋 势 。从 形 成 r 一 轮 I 新 跨 闰 直接 投资 的高 潮 。
二是服务业投 资成为转移的新热点。 =产业巾的 i
金融、保 险、物流、分销业、旅游 咨 询等服务业足 j
前 国 际 产 、 转移 的 点 领 域 。I 这 趋 势 术 米 ・ I lr lL j 段
电 了 l、 杠 内 ,I 制 造 业 中心 从 美 国 转 纠 E本 。 :k I l界 I = l
投资 (『) 近 最高 , l80 F1 ) 达 3 8 亿芰元 , 荩中F I l 最 D 流} I
多的美国、卢森催、法 等 1 个发达 家 0 令球份
额的45F1 / , 流入盟【以发达国家为卞, I /, 3 D 约l23l 流向 /
性 、产品的多样性
机械制造装备发展历史、 现状、趋势及各种优化的生产技术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综合训练训练项目(一)学生姓名:班级:学号:任课教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1、小型夯实机械:20世纪60年代以前,中国小型夯实机械非常缺乏,很多小型场地的夯实基本上采用人工夯实。
20世纪60年代初期,长沙建设机械研究所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等单位合作,在群众性技术革新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发明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蛙式夯实机,1962年获国家科技发明奖。
蛙式夯实机结构简单,维修、使用方便,很快成为中国60年代夯实机械的主导产品。
据不完全统计蛙式夯实机累计产量达到50000多台,在中国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70年代以后,蛙式夯实机逐渐被性能更先进的振动冲击夯和振动平板夯所替代,目前蛙式夯实机已经很少,基本被淘汰。
2、内燃式夯实机:1964年,长沙建设机械研究所开发了HB120型内燃式夯实机,开始由上海工程机械厂生产,后来主要由津市洞庭工程机械厂生产,年产量200台左右。
80年代,内燃式夯实机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曾出口东南亚和非洲地区。
90年代以后,内燃式夯实机产销售量也在逐渐减少,目前只有少数小型民营企业生产。
1977年,长沙建设机械研究所和柳州市建筑机械厂开发了中国第一台HZR250型和HZR70型振动平板夯,这两种产品分别于1979 年和1982年通过了由建设部组织的鉴定。
随后义乌建筑机械厂、四平建筑机械厂、安阳振动器厂、津市洞庭工程机械厂等多家企业都开始生产振动平板夯。
1986年长沙建设机械研究所又开发了较大的HZR450型振动平板夯。
上世纪90年代以后,振动平板夯在中国有了较快的发展,产品品种、规格和生产企业增多,国外的振动平板夯陆续进入中国市场。
3、振动冲击夯:1983年,长沙建设机械研究所和湖北振动器厂联合开发了中国第一台HZR70型振动冲击夯,1984年通过了由建设部组织的鉴定,1985年获建设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由于振动冲击夯具有压实效果好、生产率高、体积和重量小、轻便灵活等突出特点,深受用户欢迎,得到了迅速的推广使用,并很快发展到资江机器厂、新乡第三机床厂和津市洞庭工程机械厂等几十家企业生产。
国内外机械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世界机械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一、世界机械产业的发展概况世界机械产业主要分布于亚洲(中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美国、欧盟(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士、英国、捷克等)。
自2009年,亚洲成为最大的机械制造中心,约50%的机械在亚洲完成。
欧洲完成1/3的世界机械生产,美洲在世界机械生产占比多年下滑后,自2010年开始稳定在17%左右。
据德国机械设备制造联合会统计,2011年,全球机械产业产销值增长12%,达到2.1万亿欧元。
中国是最大的机械制造国,随后依次为日本、美国、德国、意大利、韩国、法国、印度、英国。
传统上,日本、美国和德国是世界公认的机械强国,他们的机械产品具有门类齐全、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精度高、质量好、实用性强等特点,其众多的机械企业在全球绝大多数机械门类中占据领先地位。
表一:2012年世界机械500强企业地域分布表二:2012年世界500强企业行业分布二、世界机械产业的部分领先企业世界知名机械企业2012年预计营业收入、利润和发展动向(单位:亿美元)包括美国通用电气、美国卡特彼勒公司(工程机械和矿山设备世界第一)、德国西门子、台湾鸿海精密集团、霍尼韦尔国际公司、日本住友重机、德国快通公司(数控机床)、美国艾利斯-查默斯公司(环保设备)、意大利普睿司曼公司(电线电缆)、瑞士布勒公司(粮食机械)、ABB集团(电工电气)、阿根廷泰纳瑞斯公司(无缝钢管)等。
三、世界机械产业的发展特点:区域发展极不平衡。
销售额名列世界前500位的机械企业几乎都来自北美洲、亚洲、欧洲。
跨国并购加剧。
强强联合成为大公司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
机械制造业大企业间的战略并购,导致了机械工业资源的重新配置。
使得世界机械工业的竞争格局出现了协作型的局面。
结构调整深化,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深刻变化。
发达国家加大了产业转移的力度,机械产品中附加值低的产品被安排到市场潜在需求发展中国家生产;各大生产商纷纷采取专业化生产,“单品种,大批量”已成为很多机械500强企业生产方式的新特色;同时以生产者为主导的生产方式逐步向以消费者为主导的定制生产方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