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9课2劝学
高一语文课文《劝学》优秀教案5篇
![高一语文课文《劝学》优秀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336a5b6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0b.png)
高一语文课文《劝学》优秀教案5篇高一语文课文《劝学》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的方法与态度。
2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了解文言实词在演变过程中词义引申扩大转移缩小四种现象,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注重本文以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反复论证的特点,注意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教案#导语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进步。
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习。
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于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
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
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好文章。
二介绍荀子明确荀子的生卒年代历史地位政治主张和文学成就,重点介绍荀子散文的特点和文学地位,说明本文出处。
荀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文学家。
他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他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排比句子,又善于用比喻。
《劝学》一文的这些特点较为明显。
而《劝学》一文最为突出的特点,还是比喻的运用,它多达20个,且形式灵活。
巧妙有力地阐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及学习方法和态度。
这些比喻的含义及内在联系是学习本文的重点难点。
因此只有准确理解比喻的含义,课文内容的理解字词句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解题从“劝”字入手,在比较古今词义不同的同时,明确“劝”在此处应是“劝勉”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劝阻”语义不同。
“劝”是手段,“学”是目的,明确本文主旨是劝勉人们学习。
四学习课文1讲解第一自然段:提问:本段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明确:⑴ 是全文的文眼。
⑵ 统领全篇,开门见山,引起下文论述。
词语:已。
2讲解第二自然段:⑴ 请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9课《劝学》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9课《劝学》](https://img.taocdn.com/s3/m/fb2617d3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fb.png)
预习 检测
③善假于物也
__介__词__,__表__示__引__进__动__作__或__行__为__的__对__象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
栏
目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链
接
___连__词__,__表__转__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习 检测
焉
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___兼__词__,__“__于__此__”__,__在__这__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栏
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链
接
②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__语__气__助__词__,__表__陈__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声非加疾 疾:
栏
目
链
___强__,__指__声__音__宏__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闻者彰 彰:
___清__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习 检测
5.通假字
① 以为轮
_“____”___通__“___煣__”___,__使___弯__曲__________________
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 链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9课《劝学》课件 (共28张ppt)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9课《劝学》课件 (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886dcd7856a561252d36fda.png)
1、其曲中规 (形作名 曲度、弧度) 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形作名 高处) 3、积善成德 (形作名 善行)
虚词拾脉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表转折,“但是”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表递进,“而且”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表递进,“而且”
吾尝终日而思矣
表修饰
而
吾尝跂而望矣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表修饰 表转折,“但是”
分论点
比喻句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学习的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作用: 弥补不足。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学习 空想
见借
助
闻学 习
陆
弥 补
不
水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1
要靠后天学习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蟮( shàn ) 螯( áo )
舆( yú ) 砺( lì) 跂( qì) 蛟(jiāo)
驽( nú ) 跪( guì)
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动词,停止
从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
比
形成,凝结
合于
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
通“煣”,用火烘木,使其弯曲
通“曝”,晒
輮以(之)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
文言知识积累
虚
词
古
词
类
今
拾
活
异
脉
用
义
古今异义(古/今)
1、学不可以已; 2、而绝江河; 3、金就砺则利; 4、蟹六跪而二螯; 5、輮以为轮; 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7、声非加疾也; 8、而神明自得; 9、蚓无爪牙之利
高二年级语文上册《劝学》原文及翻译
![高二年级语文上册《劝学》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8b56ea881a37f111f1855b69.png)
高二年级语文上册《劝学》原文及翻译【导语】如果把高中三年去挑战高考看作一次越野长跑的话,那么高中二年级是这个长跑的中段。
与起点相比,它少了许多的鼓励、期待,与终点相比,它少了许多的掌声、加油声。
它是孤身奋斗的阶段,是一个耐力、意志、自控力比拚的阶段。
但它同时是一个厚实庄重的阶段,这个时期形成的优势有实力。
无忧考网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二年级语文上册《劝学》原文及翻译》,学习路上,无忧考网为你加油!【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文】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木材笔直,合乎墨线,(如果)它把烤弯煨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再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
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我曾经整天发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
《劝学》ppt课件
![《劝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f6bf32f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f1.png)
见得广
劲疾
清楚 踮起脚后跟
③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
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 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借 助
而﹒绝江河。 ④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横渡
同“性”, 天性
“ ”同“煣”,用火烘烤 木材使之弯曲 “有”同“又” “生”同“性”,天性 “知”同“智”,见识
二、古今异义
1.用心﹒一也
古:专一/今:用来表数量的数量词
2. ﹒以﹒为轮
古:把……做成/今:认为
3.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藏身/今:托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
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三、词类活用
中国的教育源远流长,从孔孟到老子,都是教育 的实践者。先贤的风范与成就我们只有敬仰,但是我 想,作为教育者,我们都有着共同的心愿,就是劝勉 学习、鼓舞精神。
今天我们要学习 的课文《劝学》就精 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 性,是一篇鞭辟入里、 脍炙人口的好文章。
解题
本文名为《劝学》,这有何作用?
《劝学》中的“劝”起统领全篇的作用。“劝”是“劝勉”的意思。繁体 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数有“勉励”的意思,如 “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 阻”,词义已经转移了。
⑤以为妙绝
达到极点
⑥络绎不绝
断绝
⑦绝处逢生
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
⑧绝无仅有
绝对
8.兴:①风雨兴焉 ②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③忧劳可以兴国 ④兴高采烈
9.功:①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②事半功倍 ③功成身退
第9课-《劝学》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第9课-《劝学》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95681fd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b5.png)
等。
(2)相反事物对举,如“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 十驾,功在不舍”,“蚓无爪牙之利……蟹六跪而二 鳌……用心躁也。”
作用:读起来节奏整齐划一,铿锵有力;以同类事物 对举可以丰富内容,加深印象;以相反事物对举,可以 使读者对问题获得完整的认识。
文言文知识归纳
找出下列通假字并释义:
1.虽有槁暴 ___有_____通 __“__又__”__意为__又_____ ____暴____通 __“__曝__”__意为__曝__晒___
2.君子生非异也____生____ 通_“___性__”意为__本__性__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__知____通 _“__智__”_意为_智___慧__ 4.輮使之然也。__輮____通 __煣____意为__用__火__烤
词类活用:
1.輮使之然也。 __动__词____作 _名__词__,意为 _火__烤__的__方_ 法
提
填表
比喻
所隐含的道理
结论
示
吾尝跂而望矣,
思不如学(吾尝终日而
不如登高之博见
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
登高而招,见者远 顺风而呼,闻者彰 假舆马者,致千里
阐明在实际生活中由于 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 作用,从而说明人通过学 习,就能补偿自己的不足,
君 子生非 异也, 善假于 物也。
假舟楫者,绝江河 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则知靠近明磨刀而石行无过矣。 检验、检讨
智慧、明达
过错
=“于”
通假字: 知—智
并列连词,并
参考译文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 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 草的颜色还要青;
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 材笔直,合乎墨线 ,(如果)把它烤弯制作
劝学高中课文原文
![劝学高中课文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0fcf32fa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85.png)
劝学高中课文原文劝学高中课文原文《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
这文章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较为系统地体现了荀子的教育思想。
下面为大家带来劝学高中课文原文,快来看看吧。
劝学高中课文原文 1《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róu)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yòu)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xìng)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翻译有道德品行的人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出来的,但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由水凝结而成的,但却比水还要寒冷。
木材笔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线,如果用火烤把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符合圆规的标准了,假如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它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所以使它成为这样的。
因此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过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也就能变得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并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变得聪明机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我以前整天地思考,却没有片刻学习的收获大;我曾经提起脚后跟眺望远方,却不如登上高处看的更为广阔。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9课《劝学》课件(共27张PPT)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9课《劝学》课件(共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1593070561252d380eb6ece.png)
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
曰:“善哉!”
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君子博学而日参 省乎己
并列连词 并且 递进连词 而且 顺承连词 就 转折连词 却 修饰连词 地
劝学
颜真卿
三更灯 白首方悔读书迟。
长歌行
古乐府诗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孔子曰: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庄子曰:
“人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荀子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 也。(《荀子· 劝学》)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 谀我者,吾贼也。(《荀子· 修身》)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 修
课文分析
1.文章开篇提出了作者关于
“学”的怎样的看法?
学不可以已。
(开门见山)
2.针对“学不可以已”的命题,
你认为首先应该论证什么? 作者又论证了什么呢?
青出于蓝
学习 的意义
提 高
冰寒于水
輮以为轮 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改 变
提高自己 改变自己
则 知 明 而 行 无 过 矣
学习的 作 用
跂而望 登高而招 顺风而呼
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对比 专心
3. 这样论证好不好?
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 中正也。 学恶乎始?恶乎终?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 形乎动静。 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第9课《劝学》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第9课《劝学》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ab42db0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d6.png)
他认为学习应该 有怎样的方法和 态度?
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分论点
比喻句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学习的 方法和态度
•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用心一也。 蟹——用心燥也。
积累 坚持 专心
1. 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 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字词和句式,解决简单的文言文 问题。 。 3. 学习比喻论证、对照论证的方法,提高环绕中心论点合 理论证的能力。
第一由课文的诵读视频导入,进而介绍作者及该文的题目 含意,接下来通过诵读进入课文讲授。自读课文,疏通字词, 了解全文的内容,归纳概括结构。让学生分组讨论,分别找 出学习的态度、方法的相关句子,概括出学习的作用、方法 及态度。最后联系实际,结合自我,找到合适自己的学习方 法并坚持下去,培养习惯。
马十驾④ ,功在不舍。
①跬:古代的半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 “跬”跨两脚为“步”
②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③骐骥:骏马
④十驾:马拉车一天走的路叫“一驾”
锲①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②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 饮黄泉, 用③心一也。蟹六跪④而二螯⑤ ,非
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⑥也。
读文思考:
1、本段最能说明作者观点 的一句话是什么?
2、作者在本段中选用了哪 五个比喻来论证这一观点?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提高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自己,
直木为轮 木受绳则直, 改变自己。
金就砺则利,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 读文思考:
人教版高二年级语文上册《劝学》原文及翻译
![人教版高二年级语文上册《劝学》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4036cd2126fff705cd170a01.png)
【原文】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裏;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
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譯文】君子說: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從藍草中提取的,卻比藍草的顏色還要青;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卻比水還要寒冷。
木材筆直,合乎墨線,(如果)它把烤彎煨成車輪,(那麼)木材的彎度(就)合乎圓的標準了,即使再乾枯了,(木材)也不會再挺直,是因為經過加工,使它成為這樣的。
所以木材經過墨線量過就能取直,刀劍等金屬製品在磨刀石上磨過就能變得鋒利,君子廣泛地學習,而且每天檢查反省自己,那麼他就會聰明多智,而行為就不會有過錯了。
我曾經整天發思索,(卻)不如片刻學到的知識(多);我曾經踮起腳遠望,(卻)不如登到高處看得廣闊。
登到高處招手,胳臂沒有比原來加長,可是別人在遠處也看見;順著風呼叫,聲音沒有比原來加大,可是聽的人聽得很清楚。
借助車馬的人,並不是腳走得快,卻可以行千裏,借助舟船的人,並不是能游水,卻可以橫渡江河。
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沒什麼不同,(只是君子)善於借助外物罷了。
堆積土石成了高山,風雨就從這兒興起了;匯積水流成為深淵,蛟龍就從這兒產生了;積累善行養成高尚的品德,那麼就會達高度的智慧,也就具有了聖人的精神境界。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9课劝学2优质课件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9课劝学2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902d777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6e.png)
答:① ② ③
答案 ①何不将孟子排除在圣贤之外呢 ②孟子认为人性本是善的 ③ 两人都是从人性出发
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运用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以情境补写的方 式出现,答题时注意语意和结构上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① 空根据前文“但对孟子,总觉得味道有点儿别致”“既然如此”可知应该填 写“何不将孟子排除在圣贤之外呢”;第②空根据后面的“荀子认为人性本 是恶的”可知应该填写“孟子认为人性本是善的”;第③空根据后文“其价 值取向也都是让人培养和保持善和美”可知应该填写两人的相同之处,“两 人都是从人性出发”。
C.在荀子看来,《礼》是基础,《诗》《书》《礼》《乐》《春秋》涵盖了 天地之间所有要学习的内容。
D.最好的学习方法是接近良师,这样能够养成崇高的品德并获得广博 的知识,也就能通晓世事了。
答案 C
解析 “《礼》是基础”说法不当,原文说“始乎诵经,终乎读礼”, 可知“诵经”是基础。
答案
解析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译文:
解析
参考译文 学习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终结?答案是:从学习的途径来说,是从诵读 经典开始,到阅读有关礼义的书籍为止;从学习的意义来说,是从做一个读 书人开始,到成为圣人为止。诚心积累,长期努力,就能深入,学到老死然 后才停止。所以从学习的途径来说,是有尽头的,但如果从学习的意义来说, 那么学习是片刻也不能丢的。致力于学习,就成为人;放弃学习,就成了禽 兽。所以《尚书》是政事的记载;《诗》是和谐音乐的极致;《礼》是行为规 范的要领、具体准则的总纲。所以学习到《礼》就到头了,这可以说是(达到 了)道德的顶点。《礼》敬重礼仪,《乐》中正而又和谐,《诗》《书》内容渊博, 《春秋》词意隐微,存在于天地之间的道理都包括在这些典籍中了。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三第9课劝学课件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三第9课劝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5ed3219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19.png)
学习的 作用: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弥补不足。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学习 空想
见借
助
闻学
习
也,善假于物也
29
要靠后天学习
跂而望 登高招
登高博见 见者远
顺风呼 闻者彰 顺风而呼
假舆马 假舟楫
致千里 绝江河
上),向下,(指在地下)
名词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游水
使动用法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輮:使……弯曲
副词作动词 金就砺则利 就:靠近接近
金就砺则利 古:金属刀剑,泛指所有金属 今:专指黄金(词义缩小)
非蛇蟮之穴 古:托身、安身 无可寄托者 今:把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些人或事物上
蚓无爪牙之利
古:鸟兽的爪和牙齿 今:帮凶、走狗
黄泉:地下水 一:专一
躁:不专心
译文
堆土成山,风雨就从那里兴
积土成山,风雨兴 焉;积水成渊,蛟龙
起;水流汇成深渊,蛟龙就在那 里生长;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 品德,那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
生焉;积善成德,而 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所以,不
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积累每一小步,就不能远达千里;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 不汇集细流,就不能形成江海。
善假于物
弥补不足
推
论
(一般的自然条件)
一般人
通过学习
善假于物
推 (在利用自然条件的 论 基础上改进创造)
善假学习
君子
达到目标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正面
积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设喻
学
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反面
对比
课件10:第9课 劝学
![课件10:第9课 劝学](https://img.taocdn.com/s3/m/d2921d6c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0c.png)
[ 锲:刻。而:连词,有如果、假设之意。镂:雕刻。 ] 蚓无爪牙之利,
蚯蚓虽然没有锐利的爪牙,强 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健的筋骨,却可以上吃泥土,下喝泉水,这是因为心专一 用心一也。 的缘故呀。[ 利:锋利,锐利。强:形容词,强健。埃土:尘土。
第9课 劝学
荀子
开篇寄语
人生要有品,人生需有位,人生的品位来源于学习。“学不可以已”, 荀子如是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如是论;“学而不厌,诲 人不倦”,孔子如是语;“非学无以广志,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则如是 云;更有《礼记》中“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的谆谆诲言。先 贤有关学习的论述千千万,每一言,每一语,我们都要牢记心间。没有学习, 个人难以成器;没有学习,人类难以发展;学习是人终身的使命,学习是人 提升品位的必由之径。为了自身,为了民族,为了人类的更大文明,请记住 “学不可以已”,非但现在不能“已”,即或终老亦不能“已”也。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而吾 锲而尝.舍 终之 日而,.思朽矣木不折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蟹六跪而.二螯
答案 (4)表转折,却/表递进,而且/表修饰,地/表假设,如果/表承接/
表并列
4.词类活用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名词动用:游水
)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名词作状语:每天
自得,圣心备焉。 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 兴:起。焉:指示代词 兼 语气词,相当于“于此”,可译为“从这里”或“在这里”。渊: 深水。蛟:一种龙。得:获得。圣心:圣人之心,通明的思想。备:
2023年最新的劝学原文及对照翻译
![2023年最新的劝学原文及对照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ae5a2908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64.png)
2023年最新的劝学原文及对照翻译劝学,就是鼓励学习。
本篇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
接下来小编为你整理了劝学原文及对照翻译,一起来看看吧。
《劝学》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
靖共尔位,好是正直。
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性一作:君子生)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
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肉腐出虫,鱼枯生蠹。
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邪秽在身,怨之所构。
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
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
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
醯酸,而蚋聚焉。
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 劝 学(二)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块神奇的土地上, 既有浩如烟海....
的传统文化典籍, 也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各种流派的现代艺术, 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前来参现的外国友人。
②今年的元宵晚会上,著名豫剧演员小香玉将《谁说女子不如男》唱得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令观众刮目相...看.
、赞叹不已。
③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雪莲花开》通过对藏族姑娘卓玛的人生历程的叔述, 表现了她鲜明的民族性格和一言九鼎....
的我信精神。
④经过周密的调查,公安人员终于掌握了在逃人员的行踪, 然后兵分三路按图索骥....
, 一举将他们全都缉拿归案。
⑤这几幅书法作品笔走龙蛇....、 流畅飘逸, 在本次春季拍卖会甫一亮相, 就引起了国内外藏家的极大兴趣。
⑥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姗姗而来,到处都決然冰释....
,生机勃勃。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⑤⑥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近年来,“政绩工程”数量之多,规模之大,范围之广,简直到了登峰造极....
、无以复加的地步了。
B.莫言的小说首先征服你的是语言,那一个个平淡的文字背后深藏着穿云裂石....
的哀痛和精彩斑斓的怜爱。
C.身处春秋鼎盛....
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体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D.古建筑之所以卓尔不群....
,不在于它的创新,而在于它代表了某个时代;当代的建筑不应该照搬古代,需要有时代气息。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感恩教育并不是让人痛哭流涕,也不是让人下跪。
中国传统文化为父母洗脚、下跪等做法已经很难被年轻人接受,其背后最根本的是,人是独立的: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不是为父母而生,当然,
① ,即相互不是为了彼此活着。
我认为这样是对人的发展最有利的,否则中国传统的忠孝观念 ② 。
我们培养的其实 ③ ,而是独立、尊重父母、尊重父母劳动、有责任感的孩子。
这种责任的能力是从小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点地培养的,而不是通过感恩教育、通过一两场感恩讲座就能解决的,所以更多需要反思的是父母,不是孩子。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在很多人印象中,眼镜是从国外传入的“舶来品”。
1972年,江苏邗江甘泉二号汉墓出土了一枚水晶放大镜,经鉴定,属于东汉后期,中国人已在享受眼镜之益了。
B.“雾霾”“反腐”“逆袭”等词成为近年来的热词。
“雾霾”“反腐”,老百姓几乎天天都在谈论,但“逆袭”对许多百姓还是比较陌生的。
C.新年伊始,随着亚太地区紧张局势在中日东海领土争端影响下的不断升级,美国国务卿克里再度访华,凸显出华盛顿自己被拖入北京、首尔和东京三方冲突越来越感到担忧。
D.在中央提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后,各地积极落实,并于近期相继向社会公布了具体的实施细则。
5、用“/”给下面文段断句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6、依据相关内容将下面的三副对联补充完整,最恰当的一项( )
乔迁新居:画栋倚云呈异彩, ① 。
喜结良缘: ② ,丽日池边并蒂莲。
金榜题名: ③ , ④ 。
A.①花灯映月放光辉 ②春风堂上双飞燕 ③蟾宫折桂立苍穹 ④北斗凌云横碧水
B.①花灯映月放光辉 ②春风堂上双飞燕 ③北斗凌云横碧水 ④蟾宫折桂立苍穹
C.①春风堂上双飞燕 ②花灯映月放光辉 ③北斗凌云横碧水 ④蟾宫折桂立苍穹
D.①春风堂上双飞燕 ②北斗凌云横碧水 ③花灯 映月放光辉 ④蟾宫折桂立苍穹
7、下列选项对语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原句: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
A.孔子说:“一个年轻人,进门要孝顺父母,出门要尊敬兄长,谨慎而讲信用,泛爱众人而亲近仁者。
”
B.孔子说:“一个年轻人,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友爱兄弟,谨慎而讲信用,泛爱众人而亲近仁者。
”
C.孔子说:“一个年轻人,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敬顺兄长,谨慎而讲信用,泛爱众人而亲近仁者。
”
D.孔子说:“一个年轻人,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尊敬兄长,谨慎而讲信用,泛爱众人而亲人有仁德。
”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齐安郡晚秋①
[唐]杜牧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注]①齐安郡,即黄州。
此诗为杜牧受权贵排挤,谪任黄州刺史时作。
(1)颔联和颈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2)尾联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诗人的用意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