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计实务》常用公式大全
2018年高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实务》公式大全
![2018年高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实务》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796f32b66bec0975f465e254.png)
高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实务“公式大全第二章㊀企业投资㊁融资决策与集团资金管理1.净现值法的计算公式NPV=CF0+CF1(1+r)1+CF2(1+r)2+ +CFn(1+r)n=ðnt=0CFt(1+r)t式中:NPV为净现值㊁CFtCFt为各期的现金流量㊂2.内含报酬率法(IRR)内含报酬率指使未来现金流入量的现值等于未来现金流出量的现值的折现率㊂即现值(现金流入量)=现值(现金流出量),其计算公式为:NPV=ðnt=0CFt(1+IRR)t=03.利用插值法计算出IRR的近似值举例:IRR=15%㊀NPV=-7.24;㊀IRR=x㊀㊀NPV=0;㊀IRR=14%㊀㊀NPV=7.0915%-x15%-14%=-7.24-0-7.24-7.09注:考试会给定几组IRR和NPV,只要选择NPV一正一负与0临近的两组数据,利用上面的原理计算即可㊂4.修正的内含报酬率法(MIRR)方法一:MIRR=n回报阶段的终值投资阶段的现值-1说明:投资成本的终值(以 1+修正的内含报酬率 折算)=报酬的终值(以 1+资本成本率 折算)㊂方法二:MIRR=n回报阶段的现值投资阶段的现值ˑ1+折现率()-1说明:投资成本的终值(以 1+修正的内含报酬率 折算)=报酬的终值(以 1+资本成本率 折算)㊂注:方法一与方法二原理相同,修正的内含报酬率与内含报酬率不同之处是在于投资成本在计算终值时,一个是按资本成本率折算,一个是按内含报酬率折算,而报酬均按资本成本率折算终值与现值㊂5.现值指数法(PI)PI=ðnt=1CFt1+r()tCF0式中:r为资本成本,现值指数是未来现金流入现值与现金流出现值的比率,亦称获利指数法㊁贴现后收益/成本比率㊂6.投资收益法(ARR)ARR=ðnt=1CFt/nCF0投资收益法是一种平均收益率的方法,它通过将一个项目整个寿命期的预期现金流平均为年度现金流,再除以期初的投资支出㊂亦称会计收益率法㊁资产收益率法㊂7.营业现金流量的计算公式(1)根据现金流量的定义直接计算㊂营业现金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2)根据税后净利调整计算㊂营业现金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所得税+折旧=税后净利+折旧(3)根据所得税对收入和折旧的影响计算㊂营业现金流量=收入ˑ(1-税率)-付现成本ˑ(1-税率)+折旧ˑ税率=(收入-付现成本)ˑ(1-税率)ˑ(1-税率)+折旧ˑ税率8.确定当量法(Certaintyequivalents,CEs)确定当量法就是-种对项目相关现金流进行调整的方法㊂项目现金流的风险越大,约当系数越小,现金流的确定当量也就越小㊂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NPV=ðnt=0atˑCFt(1+rF)t-I0式中:αt为t年现金流量的确定当量系数,它在0 1之间;rF为无风险利率㊂9.风险调整折现率法(RADRs)风险调整折现率时净现值的基本表达式:NPV=ðnt=1CFt(1+RADRs)t-1式中:RADRs指风险调整后的折现率㊂10.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计算KW=ðnj=1KjWj式中:KW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Kj 第j种个别资本成本;Wj 第j种个别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权数)㊂11.外部融资需要量公式外部融资需要量=满足企业增长所需的净增投资额-内部融资量=(资产新增需要量-负债新增融资量)-预计销售收入ˑ销售净利率ˑ(1-现金股利支付率)=(销售增长额ˑ资产占销售百分比)-(负债占销售百分比ˑ销售增长额)-预计销售总额ˑ销售净利率ˑ(1-现金股利支付率)=(AˑS0ˑg)-(BˑS0ˑg)-PˑS0ˑ(1+g)ˑ(1-d)其中:A㊁B分别代表资产㊁负债项目占基期销售收入的百分比;S0为基期销售收入额;g为预测期的销售增长率;P为销售净利率;d为现金股利支付率㊂12.内部增长率外部融资需求=(AˑS0ˑg)-(BˑS0ˑg)-PˑS0ˑ(1+g)ˑ(1-d)=0g(内部增长率)=Pˑ(1-d)A-Pˑ(1-d)g(内部增长率)=ROAˑ(1-d)1-ROAˑ(1-d)其中:ROA为公司总资产报酬率(即税后净利/总资产)㊂13.可持续增长率S0ˑ(1+g)ˑPˑ(1-d)+S0(1+g)ˑPˑ(1-d)ˑD/E=AˑS0ˑgg(可持续增长率)=P(1-d)(1+D/E)A-P(1-d)(1+D/E)g(可持续增长率)=ROEˑ(1-d)1-ROEˑ(1-d)其中:ROE代表净资产收益率(税后净利/所有者权益总额),其他字母含义不变㊂14.企业集团外部融资需要量公式企业集团外部融资需要量=ð集团下属各子公司的新增投资需求-ð集团下属各子公司的新增内部留存额-ð集团下属各企业的年度折旧额15.配股配股除权价格=配股前股票市值+配股价格ˑ配股数量配股前股数+配股数量=配股前每股价格+配股价格ˑ股份变动比例1+股份变动比例配股权价值=配股后股票价格-配股价格购买一股新股所需的配股权数16.可转换债券转换比率=债券面值转换价格转换价值=转换比率ˑ股票市价赎回溢价=赎回价格-债券面值17.EBIT-EPS(或ROE)无差异分析法(EBIT-I1)(1-T)N1=(EBIT-I2)(1-T)N2第三章㊀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预算目标的确定方法:(1)利润增长率法㊂目标利润=上期利润总额ˑ(1+几何平均增长率)g=nVnV0-1(2)比例预算法㊂①销售利润率㊂目标利润=预计销售收入ˑ测算的销售利润率②成本利润率㊂目标利润=预计营业成本费用ˑ核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③投资报酬率㊂目标利润=预计投资资本平均总额ˑ核定的投资资本回报率(3)上加法㊂企业留存收益=盈余公积金+未分配利润净利润=本年新增留存收益1-股利分配率=本年新增留存收益+股利分配额目标利润=净利润1-所得税税率(4)本量利分析法㊂目标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预计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预计产品销售量ˑ(单位产品售价-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第四章㊀企业绩效评价1.绩效评价计分方法(1)功效系数法㊂绩效指标总得分=ð单项指标得分单项指标得分=本档基础分+调整分本档基础分=指标权重ˑ本档标准系数调整分=功效系数ˑ(上档基础分-本档基础分)上档基础分=指标权重ˑ上档标准系数功效系数=实际值-本档标准值上档标准值-本档标准值(2)综合指数法㊂绩效指标总得分=ð(单项指标评价指数ˑ该项评价指标的权重)2.单项指标计分方法 比率法某项比率得分值=A/Bˑ100%ˑ权重分数其中:A为实际完成值;B为考核评价目标值㊂3.关键绩效指标的类型 结果类指标(1)投资资本回报率㊂投资资本回报率=税前利润ˑ(1-所得税税率)+利息支出投资资本平均余额ˑ100%投资资本平均余额=期初投资资本+期末投资资本2投资资本=有息债务+所有者(股东)权益(2)净资产收益率㊂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ˑ100%(3)经济增加值回报率㊂经济增加值回报率=经济增加值/平均资本占用ˑ100%(4)息税前利润㊂息税前利润=税前利润+利息支出(5)自由现金流㊂自由现金流=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付现资本性支出4.经济增加值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平均资本占用ˑ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绩效考核实施方案“中明确了经济增加值的考核规则: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ˑ平均资本成本率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利息支出+研发开发费用调整项)ˑ(1-25%)调整后资本=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负债合计-平均无息流动负债-平均在建工程,其中在建工程是指企业财务报表中的符合主业规定的 在建工程 ㊂平均资本成本率=债权资本成本率ˑ平均带息负债/(平均带息负债+平均所有者权益)ˑ(1-25%)+股权资本成本率ˑ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带息负债+平均所有者权益)债权资本成本率=利息支出总额/平均带息负债,其中利息支出总额包括费用化利息和资本化利息5.平衡计分卡的指标设计(1)财务维度㊂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ˑ100%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总资产平均余额ˑ100%资本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资本占用ˑ100%(2)客户维度㊂市场份额=本企业某商品销售量(额)/该种商品市场总销量(额)ˑ100%客户数量增长率=(本期客户数量-上期客户数量)/上期客户数量ˑ100%客户交易额增长率=(本期客户交易额-上期客户交易额)/上期客户交易额ˑ100%老客户交易增长率=(老客户本期交易额-老客户上期交易额)/老客户上期交易额ˑ100%单一客户获利率=单一客户净利润/单一客户总成本ˑ100%(3)内部业务流程角度㊂交货及时率=及时交货的订单个数/总订单个数ˑ100%生产负荷率=实际产量/设计生产能力ˑ100%产品合格率=合格产品数量/总产品数量ˑ100%存货周转率=营业收入/存货平均余额ˑ100%(4)学习与成长维度㊂员工流失率=本期离职员工人数/员工平均人数ˑ100%员工保持率=1-员工流失率人均产品生产数量=本期产品生产总量/生产人数人均营业收入=本期营业收入/员工人数培训计划完成率=培训计划实际执行的总时数/培训计划总时数ˑ100%第七章㊀企业成本管理1.成本性态分析(1)高低点法㊂单位变动成本=(最高点业务量的成本-最低点业务量的成本)/(最高点业务量-最低点业务量)固定成本总额=最高点业务量的成本-单位变动成本ˑ最高点业务量或:㊀㊀㊀㊀=最低点业务量的成本-单位变动成本ˑ最低点业务量(2)回归分析法㊂假设混合成本符合总成本模型,即Y=a+bX㊂式中:a为固定成本部分;b为单位变动成本㊂则:a=ðx2ðy-ðxðxynðx2-(ðx)2b=nðxy-ðxðynðx2-(ðx)22.变动成本法的应用(1)计算边际贡献总额㊂边际贡献总额=营业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销售单价ˑ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ˑ销售量=(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ˑ销售量=单位边际贡献ˑ销售量(2)计算当期利润㊂利润=边际贡献总额-固定成本总额3.标准成本法(1)变动成本差异㊂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实际耗用量ˑ实际单价-标准耗用量ˑ标准单价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直接材料数量差异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耗用量ˑ(实际单价-标准单价)直接材料数量差异=(实际耗用量-标准耗用量)ˑ标准单价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实际工时ˑ(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ˑ标准工资率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工时ˑ(实际分配率-标准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ˑ标准分配率其中,实际数量(工时)=实际产量ˑ实际单位消耗量(工时)标准数量(工时)=实际产量ˑ标准单位消耗量(工时)(2)固定制造费用差异㊂固定制造费用项目成本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项目实际成本-固定制造费用项目标准成本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ː预算总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固定制造费用总成本ˑ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4.目标成本的设定产品目标成本=产品竞争性市场价格 产品的必要利润第八章㊀企业并购1.并购收益㊁并购净收益并购收益=并购后整体企业价值 并购前并购企业价值 并购前被并购企业价值并购净收益=并购收益 并购溢价 并购费用其中,并购溢价=并购价格 并购前被并购企业价值2.收益法(1)预测未来的现金流量㊂自由现金流量=(税后净营业利润+折旧及摊销)-(资本支出+营运资金增加额)税后净营业利润=息税前利润ˑ(1-所得税税率)息税前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ˑ(1-折扣和折让)-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营业费用(2)选择合适的折现率㊂rWACC=E/(E+D)ˑrE+D/(E+D)ˑrdD为企业负债的市场价值;E为企业权益的市场价值;re为股权资本成本;rd为债务资本成本㊂rd=rˑ(1-T)①资本资产定价模型㊂re=rf+(rm-rf)ˑβ其中:re为股权资本成本;rf为无风险报酬率;rm为市场投资组合的预期报酬率;(re-rf)为市场风险溢价;β为市场风险系数㊂β系数的调整公式:β1=β0ˑ[1+DE(1-T)]式中:β1为负债经营的β系数;β0为无负债经营的β系数;T为企业所得税税率;D为企业负债的市场价值;E为企业权益的市场价值㊂②股利折现模型㊂P0=ðɕt=1Dt/(1+re)t当假定每年股利不变时,计算公式如下:re=D0/P0其中:D0为当年股利额;P0为普通股市价㊂当假定股利以不变的增长速度增长时,计算公式如下:re=D1/P0+g其中:D1为预计的年股利额;P0为普通股市价;g为普通股股利年增长率㊂(3)预测企业价值㊂V=ðnt=1FCFt/(1+rWACC)t+TV/(1+rWACC)n其中:V为企业价值;FCFt:为确定预测期内第t年的自由现金流量;rWACC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TV为预测期末的终值;n为确定的预测期㊂TV=FCFn+1/(rWACC-g)=FCFnˑ(1+g)/(rWACC-g)其中:TV为预测期末的终值;FCFn+1为计算终值那一年的自由现金流量;FCFn为预测期最后一年的自由现金流量;rWACC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g为计算终值那一年以后的自由现金流量年复利增长率㊂3.市场法(1)可比企业分析法㊂基于市场价格的乘数:市盈率(P/E)价格对收入比(P/R)价格对净现金比率(P/CF)价格对有形资产账面价值的比率(P/BV)㊂基于企业价值的常用估值乘数:EV/EBITEV/EBITDAEV/FCF其中,EV为企业价值,EBIT为息税前利润,EBITDA为息税折旧和摊销前利润,FCF为企业自由现金流量㊂(2)可比交易分析法㊂支付价格/收益比=并购者支付价格税后利润账面价值倍数=并购者支付价格净资产价值市场价值倍数=并购者支付价格购票的市场价值4.并购支付方式确定换股比例的方法主要有三种:(1)每股净资产之比㊂换股比例=目标企业当前的每股资产并购企业当前的每股资产(2)每股收益之比㊂换股比例=目标企业当前的每股收益并购企业当前的每股收益(3)每股市价之比㊂换股比例=目标企业当前的每股定价并购企业当前的每股市价5.企业合并会计合并成本(非同一)=合并成本=支付价款或付出资产的(含税)公允价值+发生或承担的负债的公允价值+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发行债券或股权的公允价值=筹资总额-筹资费用合并商誉=企业合并成本-合并中取得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合并报表当期的处置投资收益=[(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剩余股权公允价值)-原有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ˑ原持股比例]-商誉+其他综合收益㊁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ˑ原持股比例合并成本(同一)=合并日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净资产的账面价值的份额=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ˑ母公司%+原母公司在合并报表确认的商誉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购买日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子公司调整后的净利润-子公司分配的现金股利+(或 )子公司其他综合收益+(或 )子公司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第九章㊀金融工具会计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权投资)整体转移形成的损益=因转移收到的对价-所转移金融资产账面价值+(或 )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利得(或损失)2.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股权投资)整体转移形成的留存收益=因转移收到的对价-所转移金融资产账面价值3.摊余成本公式应收利息=面值ˑ票面利率实际利息收入=摊余成本ˑ实际利率成本调整额=应收利息-实际利息收入4.股票期权费用计算公式权益结算:当年确认费用=(授予总人数-累计已离职人数-预计离职人数)ˑ每人授予期权份数ˑ授予日公允价值ˑ累计服务年限/预计服务年限-已确认费用现金结算:当年确认费用=(授予总人数-累计已离职人数-预计离职人数)ˑ每人授予现金股票增值权份数ˑ负债日公允价值ˑ累计服务年限/预计服务年限-已确认费用第+章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㊁会计与内部控制1.预算收入和支出完成率,衡量事业单位收入和支出总预算及分项预算完成的程度㊂计算公式为:预算收入完成率=年终执行数ː(年初预算数ʃ年中预算调整数)ˑ100%其中,年终执行数不含上年结转和结余收入数㊂预算支出完成率=年终执行数ː(年初预算数ʃ年中预算调整数)ˑ100%其中,年终执行数不含上年结转和结余支出数㊂2.人员支出㊁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率,衡量事业单位事业支出结构㊂计算公式为:人员支出比率=人员支出ː事业支出ˑ100%公用支出比率=公用支出ː事业支出ˑ100%3.人均基本支出,衡量事业单位按照实际在编人数平均的基本支出水平㊂计算公式为:人均基本支出=(基本支出-离退休人员支出)ː实际在编人数4.资产负债率,衡量事业单位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开展业务活动的能力,以及反映债权人提供资金的安全保障程度㊂计算公式为: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ː资产总额ˑ100%5.支出增长率,衡量行政单位支出的增长水平㊂支出增长率=(本期支出总额ː上期支出总额-1)ˑ100%6.人均开支,衡量行政单位人均年消耗经费水平㊂人均开支=本期支出数ː本期平均在职人员数ˑ100%7.项目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衡量行政单位的支出结构㊂项目支出比率=本期项目支出数ː本期支出总数ˑ100%8.人员支出㊁公用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衡量行政单位的支出结构㊂人员支出比率=本期人员支出数ː本期支出总数ˑ100%公用支出比率=本期公用支出数ː本期支出总数ˑ100%。
高级会计师考试《会计实务》重点公式汇总
![高级会计师考试《会计实务》重点公式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e6df2491fc4ffe473268ab46.png)
高级会计师考试《会计实务》重点公式汇总1.股票期权数量的调整方法若在行权前公司有资本公积金转增股份、派送股票红利、股票拆细或缩股等事项,应对股票期权数量进行相应的调整。
调整方法如下:(1)资本公积金转增股份、派送股票红利、股票拆细Q=Q0×(1+n)其中:Q0为调整前的股票期权数量;n为每股的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派送股票红利、股票拆细的比率(即每股股票经转增、送股或拆细后增加的股票数量);Q为调整后的股票期权数量。
(2)缩股Q=Q0×n其中:Q0调整前股票期权数量;n缩股比例(即1股股票缩为n股股票);Q调整后的股票期权数量。
(3)配股和增发Q=Q0×(1+n)其中:Q0为调整前的股票期权数量;n为增发或配股的比率(即配股或增发的股数与配股或增发前公司总股本的比);Q为调整后的股票期权数量。
2.行权价格的调整方法若在行权前公司有派息、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派送股票红利、股票拆细或缩股等事项,应对行权价格进行相应的调整。
调整方法如下:(1)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派送股票红利、股票拆细P=P0/(1+n)(2)缩股P=P0/n从上面的几个公式中可以看出,无论是转增、派送股票红利还是缩股,都同时改变了股票期权的数量和价格,股票期权的总价值基本保持不变。
(3)派息P=P0-V其中:P0为调整前行权价格;V为每股派息额;n为每股的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派送股票红利、股票拆细的比率或缩股比例;P为调整后的行权价格。
(4)配股和增发P=P0×\[P1+P2×(1-f)×P'\]/\[(1+P')×P1\]其中:P0为调整前的行权价格;P1为股权登记日收市价;P2为配股或增发的价格,P'为配股或增发的比率(即配股或增发的股数与配股或增发前公司总股本的比);f为配股前明确承诺放弃配股权的法人股股东所持股份占配股前公司总股本的比例;P为调整后的行权价格。
高会考试公式(自己整理)
![高会考试公式(自己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7bbaef4ba0d4a7302763a5d.png)
高会考试公式一、对外筹资需要量:1.确定随销售额变动而变动的资产和负债项目比率(确定占基期销售额的比率,以下简称资产比率和负责比率)2.确定需要增加的资金(资产比率-负债比率)*销售增加额=预测将增加的资金需求3.资产比率*销售增加额-负责比率*销售增加额-预计销售额*销售净利率*(1-股利支付率)=对外筹资需要量4.所需要的流动资产增量=资产比率*基期销售额*销售增长率二、经济增加值:息前税后利润=净利润+利息*(1-税率)净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1-税率)利润总额=(息税前利润-利息)经济增加值=(投资资本收益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投资资本总额=(息前税后利润/投资成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投资资本总额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负债资金成本*权数+股权资金成本*权数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平均资本成本率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非经常性收益调整项*50%)*(1-税率)调整后资本=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负债-平均无息流动负债-平均在建工程三、收益法计算企业价值自由现金流量=息税前利润*(1-税率)+折旧与摊销-资本支出-净营运资本的增加税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股权的市值/(股权的市值+债务的市值)*股权资本成本+净债务的市值/(股权的市值+债务的市值)*债务资本成本*(1-税率)其中,E为股权的市值;r E为股权资本成本;D为净债务的市值;r D为债务资本成本;t为企业所得税税率。
四、市场法预测市盈率=股利支付率/(股权资本成本-股利增长率)目标企业每股价值=可比企业预测市盈率*目标企业预期每股收益股权资本成本=无风险报酬率+ß系数*(市场平均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股权资本成本=无风险报酬率+ß系数*股票风险附加率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每股收益。
高级会计师考试常用公式 (2)
![高级会计师考试常用公式 (2)](https://img.taocdn.com/s3/m/4125a2f7f18583d0496459fd.png)
一、盈利能力状况(一)基本指标1.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平均净资产=(年初所有者权益+年末所有者权益)/22.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平均资产总额=(年初资产总额+年末资产总额)/2(二)修正指标1.销售(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2.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少数股东损益)3.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成本费用总额=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4.资本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资本×100%平均资本=[(年初实收资本+年初资本公积)+(年末实收资本+年末资本公积)]/2二、资产质量状况(一)基本指标1.总资产周转率(次)=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2.应收账款周转率(次)=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年初应收账款余额+年末应收账款余额)/2应收账款余额=应收账款净额+应收账款坏账准备(二)修正指标1.不良资产比率=年末不良资产总额/年末资产总额×100%不良资产=资产减值准备余额+应提未提和应摊未摊的潜亏挂账+未处理资产损失2.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平均资产总额×100%3.流动资产周转率(次)=营业收入/平均流动资产总额4.平均流动资产总额=(年初流动资产总额+年末流动资产总额)/2三、债务风险状况(一)基本指标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2.已获利息倍数=(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利息支出(二)修正指标1.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2.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100%3.带息负债比率=(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应付利息)/负债总额×100%4.或有负债比率=或有负债余额/(所有者权益+少数股东权益)×100%或有负债余额=已贴现承兑汇票+担保余额+贴现与担保外的被诉事项金额+其他或有负债四、经营增长状况(一)基本指标1.销售(营业)增长率=(本年主营业务收入总额-上年主营业务收入总额)/上年主营业务收入总额×100%2.资本保值增值率=年末所有者权益/年初所有者权益×100%(注意:年末所有者权益应该是扣除客观因素后的所有者权益)(二)修正指标1.销售(营业)利润增长率=(本年营业利润总额-上年营业利润总额)/上年营业利润总额×100%2.总资产增长率=(年末资产总额-年初资产总额)/年初资产总额×100%3.技术投入比率=本年研发支出合计/营业收入净额×100%五、综合绩效评价的计分方法在得出财务绩效定量评价分数和管理绩效定性评价分数后,按照规定的权重,即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指标权重为70%,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指标权重为30%,两者之和形成综合绩效评价分数。
会计常用公式50个
![会计常用公式50个](https://img.taocdn.com/s3/m/cf6c162b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3f.png)
会计常用公式50个在日常的会计工作中,会计人员经常需要使用各种公式来进行计算和分析。
这些公式不仅可以帮助会计人员准确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还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50个会计常用公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公式。
一、财务报表分析公式1. 总资产周转率(Total Asset Turnover)=销售收入/平均总资产2. 总资产利润率(Return on Total Assets)= 净利润/平均总资产3. 总资产收益率(Return on Assets)= 净利润/总资产4. 总资本周转率(Total Capital Turnover)=销售收入/平均总资本5. 股东权益收益率(Return on Equity)= 净利润/股东权益6. 资产负债率(Debt to Equity Ratio)= 总负债/股东权益7. 长期借款占总资产比率(Long-term Debt to Total Asset Ratio)= 长期借款/总资产8. 流动比率(Current Ratio)=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9. 速动比率(Quick Ratio)= (流动资产 - 存货)/流动负债10. 现金比率(Cash Ratio)= 现金/流动负债11. 利息保障倍数(Interest Coverage Ratio)=税前利润/利息费用二、成本管理公式12. 平均成本(Average Cost)= (期初库存+期末库存)/213. 单位产品成本(Unit Product Cost)= 总成本/产量14. 直接材料成本率(Direct Material Cost Ratio)= 直接材料成本/生产成本15. 直接人工成本率(Direct Labor Cost Ratio)= 直接人工成本/生产成本16. 制造费用率(Manufacturing Overhead Rate)= 制造费用/生产成本17. 完工产量(Finished Goods Produced)= 期初库存+生产产量-期末库存18. 维持库存成本(Carrying Cost)= 平均库存*存储成本率19. 订货点(Reorder Point)= 日平均需求*供货周期+安全库存三、预算相关公式20. 财务预算利润率(Financial Budgeted Profit Rate)= 财务预算利润/财务预算销售收入21. 资本预算回收期(Payback Period)= 投资额/年度现金流量22. 静态投资回报率(Return on Investment)= (净利润+折旧)/初始投资23. 预算差异(Budget Variance)= 实际金额 - 预算金额24. 弹性系数(Elasticity Coefficient)= (变动量/原量) * (1/价格变动百分比)25. 套利空间(Arbitrage Space)= 所得利润/所需投资四、财务管理公式26. 现金流量净额(Net Cash Flow)= 现金流入 - 现金流出27. 资本成本(Cost of Capital)= (无风险利率+风险溢价)*权益比率28. 持续增长模型(Gordon Growth Model)= (股利/股票价格) + 增长率29. 内在价值(Intrinsic Value)= 经济利润/资本成本30. 资本周转率(Capital Turnover)= 销售收入/平均资本31. 股票收益率(Earnings per Share)= 累计净利润/流通股本32. 现金比例(Cash Ratio)= 现金/总负债33. 权益乘数(Equity Multiplier)= 总资产/股东权益34. 股息支付率(Dividend Payout Ratio)= 股利/净利润35. 所得税率(Tax Rate)= 所得税/税前利润五、管理会计公式36. 成本效益比率(Cost Benefit Ratio)= 收益/成本37. 动态单产(Dynamic Yield per Unit)= (期末产量-期初产量)/期初产量38. 残值(Residual Value)= 资产原价*残值率39. 综合成本差异(Total Cost Variance)= (实际成本-标准成本)*实际产量40. 效果弹性(Elasticity of Effect)= (变动因素/原量) * (1/效果变动百分比)41. 平均产能利用率(Average Capacity Utilization Rate)= 当期实际产量/当期产能42. 经济产量(Economic Yield)= (标准产量*单位标准成本)/(单位实际成本)43. 固定成本产能(Fixed Cost Capacity)= 固定成本/当期单位产品成本六、税务会计公式44. 税前利润(Profit Before Tax)= 总收入-总费用45. 应纳税所得额(Taxable Income)= 税前利润-免税额-减免税额46. 应纳税金额(Tax Payable)= 应纳税所得额*税率47. 累计应纳税额(Accumulated Tax Payable)= 前期累计应纳税额+当期应纳税额-减免税额48. 增值税额(Value Added Tax)= 销售额*增值税率49. 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 现金流入-现金流出50. 内部收益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 净现值为零时的折现率以上是50个会计常用公式,涵盖了财务报表分析、成本管理、预算相关、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和税务会计等不同领域。
高级会计师考试常见系数及公式
![高级会计师考试常见系数及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4c6b0bde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3f.png)
高级会计师考试常见系数及公式高级会计师考试常见系数及公式导读:高级会计师考试备考已经进入正式备考阶段,有高会考生问了:“高级会计师考试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系统或者是公式,需要自己算吗?还是考试时会给出?”高级会计师考试时是会给出系数值的,所以考试时一般不需要自己计算,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店铺整理出来的系数及公式,大家可以在平时计算时使用。
2017年高级会计师考试备考六大忌一忌胆怯不管自己之前基础如何,从着手复习那一刻开始,就要树立信心,充满斗志,高会备考经验告诉我们,哀兵必败。
不要胆怯,坦然面对,只要肯下功夫,踏踏实实复习,就没有什么可怕的。
二忌烦躁高会复习周期漫长,在复习的过程中难免心生烦躁,但是如果被这种情绪支配,就会影响到复习的进度,得不偿失。
因此,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来备考就变得至关重要,如果心生烦躁,可以采用转移法来转移注意力,听听舒缓的歌曲,跑跑步,吃一顿美食,都是很好的选择。
三忌盲目复习切不可盲目进行,要将有限的时间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不要只知埋头学习而不关注时事,不掌握方法。
盲目复习会使我们花费太多精力却收获甚微,要掌握科学的高会复习方法,制定合理的`计划,让每一分钟都有所收获。
四忌粗心无论是读书还是做题,复习过程都要仔细,避免粗心。
记错一个公式,或者审错一个题目,都会为我们考试的时候带来不便,重点难点,关键字词,都要用心记忆,审题解题,书写答案也要用心。
避免因为粗心而带来的丢分。
五忌畏缩不前很多考生复习时前半段斗志昂扬,越到后半段越后劲不足,甚至想过退缩。
高会备考要从头到尾一鼓作气,知难而上,要锻炼自己的毅力,不在半路掉队,坚持到最后才会抵达成功的彼岸。
六忌好胜心切时间就是胜利,不到最后一刻决不放松,答题时要坚守到最后一分钟,珍惜每一分钟,不轻言放弃,也许最后几分钟的放松反而会使自己因为粗心等问题而丢掉几分,那样就得不偿失了。
【高级会计师考试常见系数及公式】。
高级会计实务科目常用公式
![高级会计实务科目常用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705ed756bb68a98271fefafa.png)
高级会计实务科目常用公式第一章企业战略与财务战略不同发展阶段的公司财务战略特征及选择对照表。
第二章企业投资、融资决策与集团资金管理1.净现值法的计算公式为:式中:NPV为净现值、为各期的现金流量。
2.内含报酬率法内含报酬率指使未来现金流入量的现值等于未来现金流出量的现值的折现率。
即现值(现金流入量)=现值(现金流出量),其计算公式为:或表示为:3.利用插值法计算出IRR的近似值举例:IRR=15% NPV=-7.24; IRR=x% NPV=0; IRR=14% NPV=7.09注:考试会给定几组IRR和NPV,只要选择NPV一正一负与0临近的两组数据,利用上面的原理计算即可。
4.修正的内含报酬率法方法一:方法一说明:投资成本的终值(以“1+修正报酬率”折算)=报酬的终值(以“1+资本成本率”折算)方法二:方法二说明:投资成本的终值(以“1+修正报酬率”折算)=报酬的终值(以“1+资本成本率”折算)注:方法一与方法二原理相同,修正报酬率方法与内含报酬率不同之处是在于投资成本在计算终值时,一个是按资本成本率折算,一个是按内含报酬率折算,而报酬均按资本成本率折算终值与现值。
5.现值指数法(Profitability Index, PI)式中:r为资本成本,现值指数是未来现金流入现值与现金流出现值的比率,亦称获利指数法、贴现后收益/成本比率。
6.投资收益法(Return on Invested Capital , ROIC ) 用公式表示为投资收益法是一种平均收益率的方法,它通过将一个项目整个寿命期的预期现金流平均为年度现金流,再除以期初的投资支出。
亦称会计收益率法、资产收益率法。
7.税后现金流量的计算公式 (1)根据现金流量的定义直接计算。
营业现金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2)根据税后净利调整计算。
营业现金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所得税+折旧 (3)根据所得税对收入和折旧的影响计算。
高会公式
![高会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7b3b8612b7360b4c2e3f64de.png)
1、利率=纯粹利率+通货膨胀附加率+风险附加率2、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3、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4、保守速动比率=(现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5、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6、存货周转率(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其中:平均存货=(存货年初数+存货年末数)/2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平均存货*360)/销售成本7、应收账款周转率(次)=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其中:销售收入为扣除折扣与折让后的净额;应收账款是未扣除坏账准备的金额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应收账款*360)/主营业务收入净额8、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9、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10、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1、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12、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13、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14、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15、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16、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7、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或年末净资产)*100% 或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或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18、权益乘数=平均资产总额/平均所有者权益总额=1/(1-资产负债率)19、平均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数*发行在在外的月份数)/1220、每股收益=净利润/年末普通股份总数=(净利润-优先股利)/(年末股份总数-年末优先股数)21、市盈率=普通股每市价/每股收益22、每股股利=股利总额/年末普通股总数23、股票获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每股市价24、市净率=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25、股利支付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净收益*100%26、股利保障倍数=股利支付率的倒数=普通股每股净收益/普通股每股股利27、留存盈利比率=(净利润-全部股利)/净利润*100%28、每股净资产=年末股东权益(扣除优先股)/年末普通股数29、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净流入/本期到期的债务=经营现金净流入/(到期长期债务+应付票据)30、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流量/流动负债31、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流入/债务总额32、销售现金比率=经营现金流量/销售额33、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经营现金净流量/普通股数34、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全部资产*100%35、现金满足投资比=近5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近5年资本支出、存货增加、现金股利之和36、现金股利保障倍数=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每股现金股利37、净收益营运指数=经营净收益/净收益=(净收益-非经营收益)/净收益38、现金营运指数=经营现金净收益/经营所得现金(=净收益-非经营收益+非付现费用)39、外部融资额=(资产销售百分比-负债销售百分比)*新增销售额-销售净利率x(1-股利支付率)x预测期销售额或=外部融资销售百分比*新增销售额40、销售增长率=新增额/基期额或=计划额/基期额-141、新增销售额=销售增长率*基期销售额42、外部融资增长比=资产销售百分比-负债销售百分比-销售净利*[(1+增长率)/增长率]*(1-股利支付率)如为负数说明有剩余资金43、可持续增长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期初权益期末总资产乘数或=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期末权益乘数/(1-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期末权益乘数)P-现值i-利率I-利息S-终值n44、总资产收益率=利润总额/平均资产总额45、资本收益率=利润总额/投资者平均投入资本总额中华考试网46、经济利润=(投资资本收益率-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率)×投资资本总额47、净现值: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48、股票市值=每股价格×普通股份数49、各项目销售百分比=基期资产(负债)÷基期销售额50、各项经营资产(负债)=预计销售收入×各项目销售百分比52、留存收益增加额=预计销售额×计划销售净利率×(1-股利支付率)53、筹集资金总额=动用金融资产+增加留存收益+增加借款54、市盈率(每股股价/每股收益,即P/E)55、市净率(每股股价/每股账面净资产,即P/B)56、企业价值=股权市场价值+债务-现金=股权市场价值+净债务,此处现金为超额现金,是指超出公司营运资本需求的现金。
神奇的考点母题 高级会计公式
![神奇的考点母题 高级会计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94e6c16f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93.png)
神奇的考点母题高级会计公式神奇的考点母题:高级会计公式20题带解析。
一、财务比率相关公式。
1. 流动比率。
- 公式:流动比率 =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 解析:流动比率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流动资产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等可以在短期内变现的资产,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需要在短期内偿还的债务。
例如,某企业流动资产为500万元,流动负债为200万元,那么流动比率 = 500÷200 = 2.5。
一般来说,流动比率越高,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但过高的流动比率可能意味着企业流动资产利用效率不高。
2. 速动比率。
- 公式:速动比率=(流动资产 - 存货)÷流动负债。
- 解析:速动比率也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
由于存货的变现能力相对较差,在计算速动比率时将存货从流动资产中扣除。
比如某企业流动资产为600万元,存货为200万元,流动负债为300万元,速动比率=(600 - 200)÷300 = 1.33。
速动比率更能准确地反映企业的即时偿债能力。
3. 资产负债率。
- 公式:资产负债率 = 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解析:该指标反映企业总资产中有多少是通过负债筹集的。
例如,某企业负债总额为800万元,资产总额为2000万元,资产负债率 = 800÷2000×100% = 40%。
资产负债率越高,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大,但同时也可能意味着企业利用财务杠杆的程度较高。
二、盈利能力相关公式。
1. 销售净利率。
- 公式:销售净利率 = 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解析:它衡量企业销售收入赚取净利润的能力。
例如,某企业净利润为100万元,销售收入为1000万元,销售净利率 = 100÷1000×100% = 10%。
销售净利率越高,说明企业产品或服务的盈利能力越强。
2023年高级会计师考试常用公式大全
![2023年高级会计师考试常用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670c216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d5.png)
2023年高级会计师考试常用公式大全
高级会计师考试常用公式如下:
1. 净现值法(NPV)的计算公式:NPV = NPV + 各期现金流量折现率
2. 内含酬劳率法(IRR)的计算公式:使未来现金流入量现值等于未来现金
流出量现值的折现率,即现值(现金流入量)=现值(现金流出量)。
3. 运用插值法计算内含酬劳率等。
此外,在第二章企业投资、融资决策与集团资金管理、第四章企业内部控制、第五章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第六章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告和财务评价、第七章企业财务战略与财务分析、第九章企业特殊业务会计处理和第十章企业集团财务与会计工作中,也有一些常用的公式。
这些公式在高级会计师考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考生需要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
在考试前,考生可以通过多做题、多总结的方式加深对这些公式的理解。
同时,也要注意理解每个公式的应用场景和限制条件,以免在考试中造成误解。
高级会计师考试财务管理常用公式汇总
![高级会计师考试财务管理常用公式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725d32304b35eefdc8d333a4.png)
安全边际量 = 实际销量 保本点销量 3. 比例预算法 销售利润率:目标利润=预计销售收入×测算的销售利润率 成本利润率:目标利润=预计营业成本费用×核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 投资报酬率:目标利润=预计投资资本平均总额×核定的投资资本回报率 成本利润率= 利 润 成 本
成本
资产报酬率=
E B IT 资产
a pb
a x
——→ 保本点销量
② p b 保利点:
——→ 保本点单价
E B IT ( p b ) x a
解出 ① x
a E B IT Pb
——→ 保利点销量
1
《高级会计实务》 ②p
E B IT bx格考试
——→ 保利点价格
目标利润=资产×资产报酬率 利润增长率法: 几 何 平 均 增 长 率 = n V n 1
V0
上加法: 企业留存收益=盈余公积金+未分配利润 净利润=
本年新增留存收益 1 股利分配率
=本年新增留存收益+股利分配额 目标利润=
净利润 1 所得税税率 股利 净利润 留存收益 净利润
股利支付率= 留存收益率= 净利润=
《高级会计实务》
2015 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高级会计师考试常用公式大全
第三章
1. 期望值分析
期望值 = 事件结果 结果对应的概率
企业预算管理
总成本模型 y = a + bx
E B IT px bx a ( p b ) x a M a (M 为边际贡献)
2.本量利分析法 目标利润=目标边际贡献 固定成本 =预计产品销量×单位边际贡献 固定成本 =预计产品销量×(单位产品售价 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Y = a + bx 基本公式 EBIT = px bx a 盈亏平衡点: 盈亏分界点也成保本点,EBIT=0 解出 ① x
会计常用公式50个
![会计常用公式50个](https://img.taocdn.com/s3/m/b001f0c1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80.png)
会计常用公式50个以下是50个常用的会计公式: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3.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4.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5.固定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固定资产净值6.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总资产7.总资产增长率=(期末总资产-期初总资产)/期初总资产8.利润增长率=(本期净利润额-上期净利润额)/上期净利润额9.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费用×100%10.销售利润率=利润/销售收入×100%11.资产利润率=利润/资产平均余额×100%12.负债利润率=利润总额/负债总额×100%13.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14.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5.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16.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17.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100%18.销售收入增长率=(本期销售收入-上期销售收入)/上期销售收入×100%19.净利润增长率=(本期净利润额-上期净利润额)/上期净利润额×100%20.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21.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22.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23.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24.资本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资本×100%25.已分配利润=税后利润-未分配利润26.未分配利润=税后利润-已分配利润27.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28.所得税率=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100%29.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30.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31.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32.年初未分配利润+本年净利润-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法定公益金-提取任意盈余公积-转增股本=年末未分配利润33.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100%34.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5天/应收账款周转率35.收账款平均余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36.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总资产×100%37.总资产周转天数=365天/总资产周转率38.总资产平均余额=(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239.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平均余额×100%40.存货周转天数=365天/存货周转率41.存货平均余额=(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42.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预付账款周转天数-预收账款周转天数43.现金销售比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100%44.应付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净额/应付账款平均余额×100%45.应付账款周转天数=365天/应付账款周转率46.预付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净额/预付账款平均余额×100%47.预付账款周转天数=365天/预付账款周转率48.预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净额/预收账款平均余额×100%49.预收账款周转天数=365天/预收账款周转率50.应收账款周转率分析表或明细表。
会计实务主要计算公式
![会计实务主要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2ec5d6d9ad51f01dc281f1a1.png)
会计实务主要计算公式1.存货:(1)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Σ(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数量)月初库存存货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库存存货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收入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2)移动加权平均法:存货单位成本=原有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次发出存货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2.毛利率: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00%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13.固定资产折旧公式:(1)年限平均法(直线法)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2)工作量法: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3)年数总和法: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寿命-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1)/2]×100%=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2。
实务会计公式总结
![实务会计公式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3d1d72f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04.png)
实务会计公式总结实务会计公式总结1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其他收益+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净敞口套期收益(-净敞口套期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处置收益(-资产处置损失)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可供分配的利润=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年初未分配利润(或-年初未弥补亏损)+其他转入实务会计公式总结21、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销项税额=销售额某增值税税率小规模纳税人: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应纳税额=不含税销售额某征收率2、消费税应纳税额=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某消费税税率3、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应纳税额=(实际交纳的增值税+实际交纳的消费税)某适用税率4、所得税费用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某所得税税率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初余额)实务会计公式总结31、年限平均法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某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某月折旧率2、工作量法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某(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某单位工作量折旧额3、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某100%年折旧额=每个折旧年度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某年折旧率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4、年数总和法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寿命-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某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某年折旧率实务会计公式总结4材料、燃料、动力费用分配率=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总额÷分配标准(如产品重量、耗用的原材料、生产工时等)某种产品应负担的材料、燃料、动力费用=该产品的重量、耗用的`原材料、生产工时等某材料、燃料、动力费用分配率按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材料费用:某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某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某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某材料单价实务会计公式总结5生产职工薪酬费用分配率=各种产品生产职工薪酬总额÷各种产品生产工时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生产职工薪酬=该种产品生产工时某生产职工薪酬费用分配率按产品的.定额工时比例分配职工薪酬:某种产品耗用的定额工时=该种产品投产量某单位产品工时定额生产职工薪酬费用分配率=各种产品生产职工薪酬总额÷各种产品定额工时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生产职工薪酬=该种产品定额工时某生产职工薪酬费用分配率实务会计公式总结61、个别计价法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各批(次)存货发出数量某该批次存货实际进货单价]2、先进先出法3、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存货单位成本=[月初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当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某当月各批进货的数量)]÷(月初结存存货的数量+当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当月发出存货成本=当月发出存货的数量某存货单位成本当月月末结存存货成本=月末结存存货的`数量某存货单位成本4、移动加权平均法存货单位成本=(原有结存存货成本+本次进货的成本)÷(原有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本次发出存货成本=本次发出存货数量某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本月月末结存存货成本=月末结存存货的数量某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或:本月月末结存存货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月收入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成本实务会计公式总结71、毛利率法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额)某100%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某毛利率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2、售价金额核算法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某100%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某商品进销差价率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实务会计公式总结81、根据总账科目余额填列货币资金项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其他应付款项目=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2、根据明细账科目余额计算填列预付款项项目=预付账款明细账借方余额+应付账款明细账借方余额-坏账准备中有关预付账款计提坏账准备期末余额预收款项项目=预收账款明细账贷方余额+应收账款明细账贷方余额应付账款项目=预付账款明细账贷方余额+应付账款明细账贷方余额3、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账科目余额分析计算填列长期借款项目=长期借款-将于1年内(含1年)到期且不能自主清偿的长期借款4、根据有关科目余额减去其备抵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项目=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或—)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项目=无形资产-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应收账款项目=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其他应收款项目=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在建工程项目=在建工程-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工程物资-工程物资减值准备)5、综合运用上述填列方法分析填列存货项目=材料采购+原材料+库存商品+周转材料+委托加工物资+发出商品+生产成本+受托代销商品-受托代销商品款-存货跌价准备实务会计公式总结9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月初在产品实际材料成本+本月投入的实际材料成本)÷(完工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材料成本)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完工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某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某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月初在产品实际人工成本+本月投入的实际人工成本)÷(完工产品定额工时+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完工产品定额工时某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某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制造费用分配率=(月初在产品制造费用+本月实际发生制造费用)÷(完工产品定额工时+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完工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完工产品定额工时某制造费用分配率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某制造费用分配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级会计实务常用公式大全2019年高级会计师考试时间9月8日,备考时间可谓是十分紧张,现在的你是不是还为《高级会计实务》各种公式头疼,整理了怕整理不全,不整理又怕考试用的时候找不到,那么为了帮助为辛苦备考高会的考生们节省精力,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听课、做题中去,网校为大家整理了高会考试必备:《高级会计实务》公式大全,有了它,不论是学习、做题还是考试的时候都会很方便,不用再反复翻资料,节省了很多时间!第二章企业投资、融资决策与集团资金管理1.净现值法的计算公式净现值=未来现金净流量现值-原始投资额现值式中:NPV为净现值、为各期的现金流量。
2.内含报酬率法(IRR)内含报酬率指使未来现金流入量的现值等于未来现金流出量的现值的折现率。
即现值(现金流入量)=现值(现金流出量),其计算公式为:3.利用插值法计算出IRR的近似值举例:IRR=15%NPV=-7.24;IRR=x NPV=0;IRR=14%NPV =7.09注:考试会给定几组IRR和NPV,只要选择NPV一正一负与0临近的两组数据,利用上面的原理计算即可。
4.修正的内含报酬率法(MIRR)方法一:说明:投资成本的终值(以“1+修正的内含报酬率”折算)=报酬的终值(以“1+资本成本率”折算)。
方法二:说明:投资成本的终值(以“1+修正的内含报酬率”折算)=报酬的终值(以“1+资本成本率”折算)。
注:方法一与方法二原理相同,修正的内含报酬率与内含报酬率不同之处是在于投资成本在计算终值时,一个是按资本成本率折算,一个是按内含报酬率折算,而报酬均按资本成本率折算终值与现值。
5.现值指数法(PI)式中:r 为资本成本,现值指数是未来现金流入现值与现金流出现值的比率,亦称获利指数法、贴现后收益/成本比率。
6.投资收益法(ARR)ARR=1/CF nCF nt t∑=投资收益法是一种平均收益率的方法,它通过将一个项目整个寿命期的预期现金流平均为年度现金流,再除以期初的投资支出。
亦称会计收益率法、资产收益率法。
7.营业现金流量的计算公式(1)根据现金流量的定义直接计算。
营业现金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2)根据税后净利调整计算。
营业现金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所得税+折旧=税后净利+折旧(3)根据所得税对收入和折旧的影响计算。
营业现金流量=收入×(1-税率)-付现成本×(1-税率)+折旧×税率=(收入-付现成本)×(1-税率)+折旧×税率8.确定当量法(Certainty equivalents,CEs)确定当量法就是一种对项目相关现金流进行调整的方法。
项目现金流的风险越大,约当系数越小,现金流的确定当量也就越小。
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n0t tF tt I )r 1(CF a NPV -∑+⨯==式中:a t 为t 年现金流量的确定当量系数,它在0~1之间;r F 为无风险利率。
9.风险调整折现率法(RADRs)风险调整折现率时净现值的基本表达式:NPV=∑=+nt ttCF 1)RADRs 1(-I 0式中:RADRs 指风险调整后的折现率。
10.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计算jn1j j W W K K ∑==式中:K W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K j ——第j 种个别资本成本;W j ——第j 种个别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权数)。
11.外部融资需要量公式外部融资需要量=满足企业增长所需的净增投资额-内部融资量=(资产新增需要量-负债新增融资量)-预计销售收入×销售净利率×(1-现金股利支付率)=(销售增长额×资产占销售百分比)-(负债占销售百分比×销售增长额)-预计销售总额×销售净利率×(1-现金股利支付率)=(A×S 0×g)-(B×S 0×g)-P×S 0×(1+g)×(1-d)其中:A、B 分别代表资产、负债项目占基期销售收入的百分比;S 0为基期销售收入额;g 为预测期的销售增长率;P 为销售净利率;d 为现金股利支付率。
12.内部增长率外部融资需求=(A×S 0×g)-(B×S 0×g)-P×S 0×(1+g)×(1-d)=0g(内部增长率)=)d 1(P A )d 1(P -⨯--⨯g(内部增长率)=)d 1(ROA 1)d 1(ROA -⨯--⨯其中:ROA 为公司总资产报酬率(即税后净利/总资产)。
13.可持续增长率S 0×(1+g)×P×(1-d)+S 0(1+g)×P×(1-d)×D/E=A×S 0×gg(可持续增长率)=)E /D 1)(d 1(P A )E /D 1)(d 1(P +--+-g(可持续增长率)=)d 1(ROE 1)d 1(ROE -⨯--⨯其中:ROE 代表净资产收益率(税后净利/所有者权益总额),其他字母含义不变。
14.配股15.可转换债券转换价值=转换比率×股票市价赎回溢价=赎回价格-债券面值16.EBIT-EPS(或ROE)无差异分析法2211N )T 1)(I EBIT (N )T 1)(I EBIT (--=--17.企业集团外部融资需要量公式企业集团外部融资需要量=∑集团下属各子公司的新增投资需求-∑集团下属各子公司的新增内部留存额-∑集团下属各企业的年度折旧额第三章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预算目标的确定方法:(1)利润增长率法。
目标利润=上期利润总额×(1+几何平均增长率)(2)比例预算法。
①销售利润率。
目标利润=预计销售收入×测算的销售利润率②成本利润率。
目标利润=预计营业成本费用×核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③投资报酬率。
目标利润=预计投资资本平均总额×核定的投资资本回报率(3)上加法。
企业留存收益=盈余公积金+未分配利润净利润=1-本年新增留存收益股利分配率=本年新增留存收益+股利分配额目标利润=1-净利润所得税税率(4)本量利分析法。
目标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预计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预计产品销售量×(单位产品售价-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第四章企业绩效评价1.绩效评价计分方法(1)功效系数法。
绩效指标总得分=∑单项指标得分单项指标得分=本档基础分+调整分本档基础分=指标权重×本档标准系数调整分=功效系数×(上档基础分-本档基础分)上档基础分=指标权重×上档标准系数功效系数=值上档标准值-本档标准实际值-本档标准值(2)综合指数法。
绩效指标总得分=∑⨯该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单项指标评价指数2.单项指标计分方法——比率法某项比率得分值=A/B×100%×权重分数其中:A 为实际完成值;B 为考核评价目标值。
3.关键绩效指标的类型——结果类指标(1)投资资本回报率。
投资资本回报率=%1001⨯⨯投资资本平均余额支出-所得税税率)+利息(税前利润投资资本平均余额=2资资本期初投资资本+期末投投资资本=有息债务+所有者(股东)权益(2)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3)经济增加值回报率。
经济增加值回报率=经济增加值/平均资本占用×100%(4)息税前利润。
息税前利润=税前利润+利息支出(5)自由现金流。
自由现金流=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付现资本性支出4.经济增加值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平均资本占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绩效考核实施方案》中明确了经济增加值的考核规则: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平均资本成本率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利息支出+研发开发费用调整项)×(1-25%)调整后资本=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负债合计-平均无息流动负债-平均在建工程,其中在建工程是指企业财务报表中的符合主业规定的“在建工程”。
平均资本成本率=债权资本成本率×平均带息负债/(平均带息负债+平均所有者权益)×(1-25%)+股权资本成本率×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带息负债+平均所有者权益)债权资本成本率=利息支出总额/平均带息负债,其中利息支出总额包括费用化利息和资本化利息5.平衡计分卡的指标设计(1)财务维度。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总资产平均余额×100%资本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资本占用×100%(2)客户维度。
市场份额=本企业某商品销售量(额)/该种商品市场总销量(额)×100%客户数量增长率=(本期客户数量-上期客户数量)/上期客户数量×100%客户交易额增长率=(本期客户交易额-上期客户交易额)/上期客户交易额×100%老客户交易增长率=(老客户本期交易额-老客户上期交易额)/老客户上期交易额×100%单一客户获利率=单一客户净利润/单一客户总成本×100%(3)内部业务流程角度。
交货及时率=及时交货的订单个数/总订单个数×100%生产负荷率=实际产量/设计生产能力×100%产品合格率=合格产品数量/总产品数量×100%存货周转率=营业收入/存货平均余额×100%(4)学习与成长维度。
员工流失率=本期离职员工人数/员工平均人数×100%员工保持率=1-员工流失率人均产品生产数量=本期产品生产总量/生产人数人均营业收入=本期营业收入/员工人数培训计划完成率=培训计划实际执行的总时数/培训计划总时数×100%第七章企业成本管理1.成本性态分析(1)高低点法。
单位变动成本=(最高点业务量的成本-最低点业务量的成本)/(最高点业务量-最低点业务量)固定成本总额=最高点业务量的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最高点业务量或:=最低点业务量的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最低点业务量(2)回归分析法。
假设混合成本符合总成本模型,即Y=a+bX。
式中:a 为固定成本部分;b 为单位变动成本。
则:a=∑∑∑∑∑∑222x x )-(-x n xy y x b=∑∑∑∑∑22x n x )-(-x yxy n 2.变动成本法的应用(1)计算边际贡献总额。
边际贡献总额=营业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销售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单位边际贡献×销售量(2)计算当期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