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课件(26张PPT)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推荐作品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推荐作品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4.《扬州慢》序言中哪句话点明了全词的主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全词的主旨就是抒发对扬州昔 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残破的哀思。 5.《扬州慢》全词的词眼是哪个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词人“解鞍少驻初程”,进入扬州城中,看到了青青的荠麦、毁坏的城 池、高大的树木、孤独的二十四桥、无声的冷月、寂寞的芍药,听到了寒气中传 来的凄清的号角声。一个“空城”,营造出了凄清的氛围,结住上阕,领起下阕,实 为全词词眼。
(3)《新城道中》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出巡途中所见的美丽景色,赞美了山村人家平和的劳动生 活,表现了诗人热爱自然的情趣。 (4)《扬州慢》 这首词以扬州城眼前的荒凉对比往日的繁华,寄托了词人的哀思,词人感慨今 昔,写下这首词,抒发了《黍离》之悲。 (5)《长相思》 这首词在清丽哀婉又不乏边塞之雄奇的风情描述中,表现了词人身在征途、 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抒发了词人天涯行役的思乡之情。
(1)《积雨辋川庄作》
(2)《旅夜抒怀》
杜甫旅 书夜 怀: :孤 渺寂 小
雄浑 凄凉
(3)《新城道中》
(4)《扬州慢》 (5)《长相思》柔而不弱⇒山 乡、 、水 心、 、风 故雪 园: :景 细境 腻阔 缠大 绵
(1)《积雨辋川庄作》 这首诗将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紧密结合,创造了 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 (2)《旅夜抒怀》 诗人用高高的船桅来比喻自己的孤独,以星空、明月和江流的宽广及磅礴的 气势来反衬人类的渺小,以视野的辽阔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叹,深刻地表现了他内 心漂泊无依的感伤。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春江花月夜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春江花月夜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3
(二)教师点拨,引领思路
1.本诗以“春、江、花、月、夜”为背景,主要描绘了哪种景象?营造了 一种怎样的意境?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从初月、高 月一直写到斜月、落月。在离人眼中,初月是明媚的,高月是皎洁的,楼上月 是依恋的,镜中月是撩人的,石上月是凄清的,斜月是迷离的,落月是缠绵的 。它“代代无穷已”“年年望相似”。这是一个永恒的无法解开的人生之谜。 “月”是诗中情景兼容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有如一条生命纽 带,通贯上下,触处生神,诗情随着月轮的升落而起伏曲折。
8
赏析示例 春江花月夜
9
1.熟读背诵这首诗,品味诗的语言美。 2.探讨由对春、江、花、月、夜美景的描绘,引发出的对宇宙、人生哲理 的思考。 3.分析本诗情、景、理水乳交融的艺术手法。
10
1
课前预习
2
进入课堂
3
课堂训练
4
提能作业
11
课前预习
12
(一)知人论世,开阔视野 1.走近作者 张若虚(生卒年不详),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唐中宗神龙年间 与贺知章等以吴越文士扬名京都。唐玄宗开元初年又和贺知章、张旭、包融齐 名,号称“吴中四士”。张若虚的诗歌具有意境美,在意境的创造方面,为我 们提供了成功的经验。《春江花月夜》别具特色,历来为人们所称颂。一篇《 春江花月夜》,就奠定了他在唐诗史上的大家地位。今人闻一多更称此篇为“ 诗中的诗,顶峰的顶峰”。
20
2.“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面对这样一个纯净的世界,诗 人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一般的写景抒情诗,往往是抒发一己之情。而在《春江花月夜》里, 诗人已超越了个人的情感世界,进而去探寻深刻的人生哲理,甚至是整个宇宙 的奥秘!诗人想到的是“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六句遥接远古、 现在与未来,展示了对人生的思考。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ppt精品课件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ppt精品课件

《春江花月夜》 赏析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这四句是写一片白云随风悠悠飘走,在这昔日 与亲人分手的江岸见到远去的白云,就更使人的 离愁别绪苦不堪言。皎洁的月光之下,是谁家的 游子乘着一叶扁舟漂游在外呢?能寄托相思的 只有这明月楼了。这里,“不胜”二字突出了思 妇的相思断肠之愁苦已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而 “扁舟”、“明月楼”又把“两地相思一样愁” 的苦楚渲染得淋漓尽致,情浓欲滴。
这四句的着眼点由江海交汇处转到岸汀之上,写江 水绕着长满芳草野花的江边小洲流过,月亮的清辉洒 满散发着幽香的花林,仿佛给花林撒上了一层雪珠儿。 月色洁白如霜,反而使空中的霜飞不易被人觉察,因 而也使江边的沙滩象铺上了一层银霜,以致只看得见 月色而“看不见”白沙了。这里既描绘了月下江流、 月下芳甸、月下花林、月下沙汀的洁静,宁谧的景致, 同时也衬托出人物心灵的纯洁无瑕,达到了主客观之 美的和谐统一。
《春江花月夜》 赏析
这首诗中所写的“ 明月共潮生”, 应该在望月前后。潮生,使离人想起 离别时的信约誓言;月圆,更使离人 渴望亲人团聚。“何处春江无月明” 以设问的形式,透露出了不知亲人今 夜飘零何处的相思之情,同也使我们 联想到客人面对潮信明月,倍受思亲 之苦袭扰的情景。
《春江花月夜》 赏析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Hale Waihona Puke 《春江花月夜》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春江花月夜的奇丽景 色,展示了大自然的美,抒写了相思 离别之情,表现了对青春年华的珍惜 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虽然写的也是 古代诗人常用的题材,但诗人以不同 凡响的艺术功力,在意境、情趣、韵 律上开拓了新的天地,使这首诗成为 唐诗宝库中的明珠。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课件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课件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语文》教材第七单元《诗歌》章节中的《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详细内容包括欣赏和分析古代诗人在特定自然景色中寄托情感的写作特色,通过诗歌的形式,理解并感受作者如何将自己的情感与外界环境相融合,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情景交融的诗歌创作手法,能够识别并分析诗中的景与情。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的表现手法进行个性化创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情景交融手法的内化与应用。

教学重点:通过诗歌实例分析,理解诗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有机联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用书、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自然风光图片,让学生描述其感受,自然引出情感与景色交融的主题。

2. 新课内容学习:a. 例诗分析:选取《静夜思》进行详细解析,让学生体会诗人在特定情景下的情感表达。

例题讲解:分析《静夜思》中月色、思乡之情的关系。

b. 学生随堂练习:分组讨论教材中的其他诗歌,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手法。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3. 知识巩固:对比分析:比较不同诗人的同类型作品,探讨各自的表达特色。

4. 创作实践:学生尝试创作:以“月夜”为题,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写一段小诗表达情感。

六、板书设计中心主题:《置身诗境,缘景明情》1. 诗歌的情感与景色2. 情景交融的案例分析3. 学生创作实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以“秋日”为题,写一首至少四句的诗歌,要求运用课堂所学的情景交融手法。

答案示例:清溪流过碧山头,石上松根洗作流。

何人倚剑白云里,笑傲风月无尽头。

2. 作业要求:下节课前提交,字迹清楚,表达情感真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推荐相关诗歌集,提高学生课外阅读量。

课外实践:鼓励学生观察自然,体验生活,以自然为师,以情感为魂,进行个性化创作。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精品课件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精品课件

“留”的谐音,折柳有
品 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

柳送别的习俗,因此 “柳”带有伤离别的意
歌 味,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欲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陈毅《青松》
正直坚贞高洁品格的象征
梧桐——
凄凉悲伤的象征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
凄凉哀伤的象征
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 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忧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 ——李清照《声声慢》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白居易《琵琶行》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定 同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乐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一)古代诗歌中常见的 种意象
类别
常见意象
举例
• 鉴赏诗歌,要诵读全诗,抓意象,悟 情感。
• 形象:指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情感的具体可感的物象或画面,它 可以是人,也可以是花、草、虫、鱼等自然景物。
置身诗境
什么叫“置身诗境”呢?
置身诗境,就是读者借助联想和 想象,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意象和 画面,沉浸在想象世界中,得到 审美享受。
缘景明情
什么叫“缘景明情”呢?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
杨柳、长亭、南浦、
送别类
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

雅·采薇》)
月亮、鸿雁、莼羹鲈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
思乡类
脍、双鲤
清照《一剪梅》)
类别
常见意象
举例
梧桐、芭蕉、流水、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 愁苦类
猿猴、杜鹃、斜阳 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课件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课件

44
2022年
谢谢


注:邓剡,南宋人,宋亡后不仕新朝,坚守节操,此词为被俘后押送元 朝大都途中路过建康(南京)时所作。
问题:
试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就“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 月,宿芦花”3句诗,写一段鉴赏文字。
2022/2/19
2022年
30
解答示例:
南飞的许多大雁,在秋天清冷的月色下,宿
于白茫茫的芦花中(景), 作者用了冷色调的 意象,渲染(烘托)了凄清、冷寂的氛围(境),
山色 月光皎洁溪面
平静水色清澈 桃花雨
春水漾漾
鱼涌浅滩 鲤鱼
明澈 秀丽 生机 勃勃
以清心灵妙的笔触,写出山水之美,渔家之乐。
2022/2/19
2022年
29
试题解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按要求答题。
唐多令 (邓剡)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 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 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26
4.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 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 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 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 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 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 情调、氛围。
用这样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 意象=物象×情思 意境=意象+氛围
2022年
2022年
11
例 :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情感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 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PPT课件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PPT课件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鉴赏实例】 枫桥夜泊(张继)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练习】下列诗句分别对应哪些意境?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②雄浑壮丽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①沉郁孤愁 ⑤开阔苍凉 ③清幽明净
【 方法总结】
• 吟诵感悟 • 把握意象 • 发挥想象与联想 • 品味意境、揣摩诗情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自主赏析 合作发言】
【2017天津卷】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8分) 太湖恬亭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置身诗境: 通过反复诵读,置身诗境,借助联想和想象,
将作者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一一再现到自己的脑海 里,以得到美的享受。 缘景明情:
则指在具体阅读某一篇作品时,根据作品中意 象自身的特点、组合方式,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 采取相应的欣赏方法,体会独特的意境,领悟作者 的感情。 注意: ①明确什么是意象意境。 ②能够运用联想想象补充画面,形成完整意境。 ③注意一字、一词、一句之美。 ④反复吟咏隽永的诗句,把握情味。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优秀课件26 人教课标版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优秀课件26 人教课标版

鉴赏示例 读一读: 阅读P25-27全部内容,重点参看赏析部分,看看示例中是如 何抓出诗中意象来置身其中品味诗歌的。 看一看: 观看《唐之韵》 专题片“第三集:吴 中四士”中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部分(9 分50秒起),进一步 体会揣摩。
【唐】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诗人孟浩然
孟浩然,唐代诗人,襄阳人,世称孟襄阳。他的诗不事雕琢 ,清淡简朴,生活气息浓厚,和王维并称于诗坛,开盛唐山水田 园诗派之先声。 孟浩然年轻时曾游历四方,与许多侠义之士结交,和庞德公 、皮日休同隐居于襄樊市的鹿门山,而后人称他孟鹿门、鹿门处 士。唐玄宗在位时,他曾赴京寻求仕官之途,但应考进士未成。 据传又因“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一句让玄宗不满,失去了 在朝廷任官的机会。 孟浩然的诗歌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题材大多关于山水田园 、隐逸、旅行等内容。 唐代另一著名诗人孟郊是孟浩然的长孙。
悠然的钟声---山寺的超然和僻静 尘杂的人声---世俗的杂乱和喧嚣
两相对照,唤起联想:诗人在船 上闲望沉思的神情隐然可见。
展开联想 读出诗情
人随沙岸向江村 余亦乘舟归鹿门
世人皆返家 我自归鹿门
殊途异志:两种选择,两样心情, 抒发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展开联想 读出诗情
鹿门月照开烟树 忽到庞公栖隐处
展开联想 读出诗情
诗中所写山中景是什么样的景?江边景又是什么样的景?
山中景:静 江边景:闹
悠然的钟声; 朦胧的月光; 烟云缭绕的树木; 开在岩石上的门; 松林间的小路; 远离红尘的隐士……
人来人往的喧嚣; 小贩的叫卖; 讨价还价的争执; 红尘的离愁别恨; ……

人教版选《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共27张PPT).ppt [只读] [兼容模式]

人教版选《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共27张PPT).ppt [只读] [兼容模式]

什么叫“置身诗境”呢?置身诗境,就是读者借助联想和想象,置身诗境诗歌的形象 意象 意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形象 指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情感的具体可感的物象或画面,它可以是人,也可以是花 草 虫 鱼等自然景物 诗歌的形象,包括事物形象 景物形象和人物形象咏雪唐·张打油简江山一笼统,井 黑窟窿 黄狗身 白,白狗身 肿 析 这首诗写的是下雪后大地一片雪白的情景 江山 井 黄狗 白狗 这些都是形象,而非融注了作者主观情感的意象意象 意 就是诗人的思想 情感 意念 感兴 象 就是物象 形象 意象 就是渗透着诗人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 意 和 象 的统一意境 就是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是物与我 情与景 形与神 情与理相互交融 相互统一所达到的艺术境界 简言之,就是一系列意象构成的艺术境界什么叫 缘景明情 呢?在具体阅读某一篇作品时,反复诵读,品味缘景明情一 读准 夜归鹿门歌 1 迅速阅读诗歌;2 结合注解及课后研究探讨,除此之外,对于此诗,你还有哪些问题,请写在纸 3 与同桌及前后左右的人探讨,完成自己提出的问题二 读懂 夜归鹿门歌 1 四组学生 组用准确优美的语言,再现一组诗句中的画面 2 在诗歌的画面里,作者身居何处?是什么样的心情?展开联想,读出词情1 2 山中是什么样的景象? 江边是什么样的景象?3 作者是喜欢江边景还是山中景?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山中 山中 山中 山中 山中 山中悠然的钟声 朦胧的 光 烟云缭绕的树木 开在岩石 的门 松林间的小路 远离红尘的隐士……1 2 3 4 5江边有人来人往的喧嚣; 江边有小贩的叫卖; 江边有讨价还价的争执; 江边有红尘的离愁别恨; 江边有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悠然的钟声---山寺的超然和僻静尘杂的人声---世俗的杂乱和喧嚣两相对照,唤起联想 诗人在船上闲望沉 思的神情隐然可见人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世人返家 自去鹿门殊途异志,两种选择两样心情,抒发了作者对 隐逸生活的向往鹿门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处。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ppt实用课件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ppt实用课件

《春江花月夜》 赏析
此外,《春江花月夜》的许多诗 句还富于哲理。“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照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等诗句情理结 合,抒发了个人生命短暂,宇宙永 无穷尽的哲理性感叹。
《夜归鹿门歌》赏析
孟 浩 然 简 介
孟浩然,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 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曾隐居鹿门山。40 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 一座倾服,为之搁笔。他和王维交谊甚笃。传说王维曾私 邀人内署,适逢玄宗至,浩然惊避床下。王维不敢隐瞒, 据实奏闻,玄宗命出见。浩然自诵其诗,至“不才明主弃” 之句,玄宗不悦,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 诬我!”放归襄阳。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之胜。开元二 十二年(734),韩朝宗为襄州刺史,约孟浩然一同到长安, 为他延誉。但他不慕荣名,至期竟失约不赴,终于无成。 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为荆州长史,招致幕府。不久,仍 返故居。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游襄阳,访孟浩然,相见 甚欢。适浩然病疹发背,医治将愈,因纵情宴饮,食鲜疾 发逝世。
《夜归鹿门歌》赏析
孟浩然是一位隐逸诗人。40
整 体 感
岁以前,他隐居于汉江西岸 岘山南园的家中;40岁到长 安谋仕不遇,在外游历数年
知 后返乡,又在汉江东岸,与
岘山隔江相望的鹿门山辟一
赏析
开头两句,写诗人傍晚江行见闻, 听到山寺报时的钟声,望见渡口
《春江花月夜》 赏析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这四句是写一片白云随风悠悠飘走,在这昔日 与亲人分手的江岸见到远去的白云,就更使人的 离愁别绪苦不堪言。皎洁的月光之下,是谁家的 游子乘着一叶扁舟漂游在外呢?能寄托相思的 只有这明月楼了。这里,“不胜”二字突出了思 妇的相思断肠之愁苦已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而 “扁舟”、“明月楼”又把“两地相思一样愁” 的苦楚渲染得淋漓尽致,情浓欲滴。

高二语文(人教版古代诗歌散文)《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课件

高二语文(人教版古代诗歌散文)《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课件

《扬州慢》节选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思考: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运用了用典和对比的手法。用杜牧“春风十里扬州路, 卷上珠帘总不如”之典。并将当年繁华的扬州城跟眼前荒凉 的空城进行对比,更能突出诗人的《黍离》之悲。
诗中有江月、风灯、宿鹭、跳鱼等景物形象。(景) 静谧之景中,有诗人对自然界小生命的喜爱之情。
《春江花月夜》节选 张若虚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春江花月夜》节选 张若虚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意象白云如漂泊的游子;青枫浦是送别之地; 扁舟和月楼是离别之人的所在。这些意象都与别情 相关。因此,可由所写意象直接判断诗人所写之 情,为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情。
王国维《人间词话》:“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 成高格,自有名句。”这里的“境界”指意境,是诗的氛围 和气韵。
积雨辋川庄作 王 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表达了作者怎样思想情感?
根据意象的特点以及意象的情感意蕴, 结合具体诗境,来判断作者的情感态度。
意象
意,即诗人主观情感;象,即客观物象。意象 是指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花草树木、 飞禽走兽、风霜雪雨、各色人等皆可成为意象。
诗歌的意象 人(诗中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景(诗中的景物、景象) 物(诗中的物象)
溪兴 杜荀鹤 山雨溪风卷钓丝,瓦瓯篷底独斟时。 醉来睡着无人唤,流到前溪也不知。

高中语文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课件 人教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课件 人教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二点 四十分。
2、寄情于景,物我合一
• 寄情于景,是一个由内而外的感情推移 过程,诗人选择最能表现主观感情的景 物,把情感寄于其中,求其似我。
• 如?石灰吟?,外表上写石灰的制作过程 , 实际上写人,写自己,寄不怕千难万苦, 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的精神及以身报国的 高尚情操于其中,将物性与人格巧妙地 熔为一体,到达物我合一。
1、掌握常用表述意境的术语
雄浑壮丽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幽清明净 沉郁孤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野旷天底树,江清月近人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和谐静谧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开阔苍凉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高远辽阔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二点 四十分。
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 生活图景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体味诗境的方法是抓住诗的画面和气 氛,去理解、感受“此时〞“此景〞 中“此人〞的此情是什么。
B、“散西风满天秋意〞既写秋景,又写秋意,情景交融, 给人以秋意甚浓的感觉。
C、作者笔下的一组潇湘两岸的风物意象,都明显带来潇瑟 悲凉的色彩和羁旅哀愁的意味。
D、此曲景物描写动静结合,构成一幅有时空推移的动态 画面。末两句描绘了一幅“云帆月影〞的夜航图,富有诗
第三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二点 四十分。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二点 四十分。
理解 词义、句义

了解诗人〔生平、风格等〕

鉴 鉴赏 把握意境〔景 、 事、情〕

掌握常识〔典故、修辞、表
现手法等〕
评价 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 作者的观点态度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二点 四十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起,使读者沉浸其中的艺术境界。
• 意象是构成意境的细胞,
• 意境是由意象相互作用 形成的。
2.如何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意象——意境???
•读 •想 •品
读——诗读百遍,其义自现。
读——诗读百遍,其义自现。
• 注意意象组合,联系生 活感受和阅读体验。吟 咏感悟。
想——调动五官、心游万仞
贾岛 《访隐者不遇》 •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留白------断臂的维纳斯
• 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 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文心雕龙*刘勰》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残缺美——想象空间 留白看似“美中不足”,实际上留下“山缺Βιβλιοθήκη 补” 的空隙,拓展了诗歌的审美空间。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 作者:李煜
•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 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 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
• 以景结情作用:往往使诗歌显得意犹未尽、形 象含蓄、耐人咀嚼, “此时无情胜有情”。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唐)元稹
• 残灯无焰影幢幢①,此夕闻君谪九江。
•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 【注】 ①幢幢:晃动的样子。
• 赏析诗歌最后一句话,谈谈你的理解。
答:(2分)描写了自然风、雨、窗的晦 暗寒冷的特点,烘托诗人内心悲凉心理。 既是景语,又是情语,情景融为一体, 以景结情,韵味悠长,耐人咀
嚼。
1、什么叫做“置身诗境”,什么叫 做“缘景明情”?
• 置身诗境,就是读者反复诵读,借助联想 和想象,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 沉浸在想象世界,得到审美享受。
• 缘景明情,则指在具体阅读某一篇作品时, 根据作品中意象自身的特点、组合方式, 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欣赏方 法,体会独特的意境,领悟作者的感情。
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 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
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动,人初静,明日落红 应满径。
品句明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作者:李白
•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以景结情,是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 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 句。
卞之琳《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发挥想象,描绘图景。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
•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
• 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 花、人家、庭院等景物(步骤②)。
• 从视觉与嗅觉等角度渲染出闲适雅寂的石 湖风景(步骤③)
品——含英咀华,言尽意不尽。
•一字一句
析字会意
•云破月来花弄影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 桃,绿了芭蕉。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意象与意境
• 什么是意象? • “意”即诗人主观情感,“象”即客观物象。
意象即带有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 • 它们可以是自然景象,也可以是人文景象。
• 什么是意境? • “意”,作者的感情;“境”,作者创设的图
景、情境,由景物(意象)构成。 • 意境就是将作者的情感和客观场景融合在一
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
自号石湖居士。②姜夔(1155—1221?):字
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
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
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 些景物构成?请简要叙述。
• 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图,清幽恬静。(步 骤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