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剪力法

合集下载

底部剪力法

底部剪力法

底部剪力法1. 简介底部剪力法(Bottom Shear Method)是一种常用于结构设计和分析中的计算方法。

它主要用于确定结构在各个关键位置的最大剪力,以便进行合适的设计和施工。

2. 适用范围底部剪力法适用于各种结构类型,包括建筑、桥梁、塔楼等。

根据结构的复杂程度和计算要求,底部剪力法可以简化或者细化,以便得到满足设计要求的最佳结果。

3. 底部剪力原理底部剪力法是根据结构受力特点和力学原理提出的一种计算方法。

在底部剪力法中,结构被认为是由若干个梁、柱和板组成的,每个结构元素在支点处受到的剪力可以通过梁、柱和板的受力平衡关系进行计算。

4. 底部剪力计算步骤底部剪力法的计算步骤如下:步骤一:确定结构类型根据结构的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确定结构的类型,包括梁、柱、板等。

步骤二:建立结构模型根据结构类型和设计要求,建立结构的模型,包括支座、梁、柱和板的位置和数量,以及相互之间的连接关系。

步骤三:计算支座反力根据结构模型和加载情况,计算支座处的反力,包括竖向力和水平力。

步骤四:计算剪力大小根据结构在各个关键位置受力平衡的条件,计算各个结构元素(包括梁、柱和板)在支点处的剪力大小。

步骤五:确定最大剪力在计算得到各个结构元素的剪力大小后,确定结构在各个关键位置的最大剪力。

5. 应用与优势底部剪力法在结构设计和分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优势,包括:•简化计算:底部剪力法通过简化结构的计算和分析过程,提高了计算效率和设计准确性。

•统一设计:底部剪力法将结构分为若干个结构元素,统一了设计和施工的标准和规范。

•节约成本:底部剪力法可以针对结构中的关键位置进行设计优化,以减少结构材料和施工成本。

•适应性强:底部剪力法可以根据结构的不同要求进行细化或简化,以适应各类结构的设计和分析需求。

6. 结论底部剪力法是一种常用的结构设计和分析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结构。

通过底部剪力法,可以对结构在各个关键位置的剪力进行准确计算和合理设计,从而实现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平衡。

计算地震作用的方法

计算地震作用的方法

计算地震作用的方法地震作用计算可是个很重要又有点复杂的事儿呢。

一、底部剪力法。

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哦。

它主要适用于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

就像是那种规规矩矩的小房子,不太复杂的建筑结构就可以用这个方法来计算地震作用。

它的基本思路呢,就是先算出一个总的底部剪力,这个剪力就像是整个建筑在地震时受到的一个总的“拉拽力”。

然后再根据一定的规则把这个总的力分配到各个楼层上去。

就好比是有一大袋糖果(底部剪力),要按照一定的方法分给每个小朋友(楼层)。

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这个方法就相对复杂一些啦。

它适用于比较高的建筑或者结构不规则的建筑。

它的理念是把结构在地震下的振动分解成好多不同的振型,每个振型都有自己的频率、周期和振型参与系数。

这就像是把一个复杂的舞蹈动作(建筑在地震中的振动)分解成一个个单独的舞步(振型)。

然后呢,根据反应谱曲线,算出每个振型对应的地震作用,最后再把这些不同振型的地震作用组合起来,得到结构总的地震作用。

这就像是把每个舞步的力量(每个振型的地震作用)合起来,才是这个舞蹈完整的力量(结构总的地震作用)。

三、时程分析法。

这个方法可就更酷啦。

它是直接输入地震波,就像真的让建筑去经历一场地震一样。

然后通过数值计算,一步一步地算出结构在地震过程中的反应。

不过呢,这个方法计算量超级大,就像要做一个超级复杂的大工程。

它一般用于特别重要的建筑或者是超高层、大跨度等复杂结构。

因为这些建筑结构太特殊啦,用前面两种方法可能不够准确,就像对待超级宝贝一样,得用最精细的方法来计算地震作用。

不管是哪种方法,都是为了让我们的建筑在地震的时候能够尽可能地安全。

建筑工程师们就像建筑的守护者,通过这些方法算出地震作用,然后设计出安全可靠的建筑结构,让大家在房子里住着安心、放心。

这也是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和保护呢。

第八讲底部剪力法

第八讲底部剪力法

注意:H1=3.5m, H2=7.0m H3=10.5m
V1=F1+F2+F3=833.7KN V2=F2+F3=667.0KN V3=F3=333.5KN
振型分解法的结果:
V1=845.8 V2=671.6KN V3=335.8KN
V3 V2 V1
的地震作用效应按计算结果放大3
倍,但增大的2倍不向下传递。
3 算例比较
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如图结构的层间地震剪力。 8度第一组,多遇烈度,Ⅲ类场地。层高3.5米。
解:结构的基本周期 T1=0.467s,Tg=0.45s
1)、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
Geq=0.85ΣGi =5997.6KN
例: 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如图结构的层间地震剪 力。8度第一组,多遇烈度,Ⅲ类场地。层高3.5 米。
g1=1.363, g2=-0.428 , g3=0.063
n
mi x ji
i1
j
n
mi
x
2 ji
i 1
4) 计算各振m型i j各x j楼i ( x层g (的t ) 地 震j (作t )用)max Fji j j x jiGi
第一振型地震作用
F11=167.4KN F12=334.4KN F13=334.2KN 第二振型地震作用
Fn n FEK
Tg(s) <0.35
T1>1.4Tg 0.08T10.07
0.35--0.55 0.08T10.01
0.55
0.08T1-0.02
顶层: F Fn Fn
Fn n FEK
其它层
Fi
Gi Hi Gi Hi
Fek (1 - n )
Fn+1 ×3

简述确定结构地震作用的底部剪力法的基本原理适用范围和步骤

简述确定结构地震作用的底部剪力法的基本原理适用范围和步骤

简述确定结构地震作用的底部剪力法的基本原理适用范围和步骤1. 引言1.1 概述底部剪力法是一种常用的结构抗震设计方法,通过对结构底部的剪力进行控制和分配,以提高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

它基于结构地震作用的特点和结构体系的响应机制,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估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并为工程实践中的建筑设计提供依据。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详细介绍底部剪力法的基本原理、适用范围和步骤。

首先,我们将阐述底部剪力概念以及影响结构地震作用的因素;其次,我们将介绍底部剪力法的基本原理及其推导过程;接着,我们将讨论底部剪力法适用范围,并讨论建筑类型、结构形式和地震烈度等因素对其限制;最后,我们将给出底部剪力法的具体步骤,包括确定设计地震加速度谱和周期参数、计算结构质量和弹性刚度分布情况以及确定结构基底剪力分配系数并进行抗震验算。

最后,我们将对底部剪力法的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进行总结,并展望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前景。

1.3 目的本文旨在清晰地介绍底部剪力法的基本原理、适用范围和步骤,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该方法进行结构抗震设计。

通过阐述其基本原理和推导过程,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底部剪力法的内涵;而讨论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则有助于读者准确地选择适合的场景应用该方法;最后,给出的具体步骤可以指导读者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应用底部剪力法进行抗震设计。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提高读者对底部剪力法及其应用的认识水平,并促进该方法在工程实践中的广泛应用。

2. 底部剪力法的基本原理2.1 底部剪力的概念底部剪力是指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底部承受的水平力。

在结构设计中,底部剪力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能够直接体现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

2.2 结构地震作用的影响因素对于一个建筑结构来说,其受到地震作用的程度取决于多个因素。

其中包括建筑物所处的地区地震烈度、土壤条件、结构和材料等因素。

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到结构所承受的地震力大小及其分布情况。

2.3 底部剪力法的基本原理及其推导过程底部剪力法是一种常用的简化方法,用于确定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底部所承受的最大水平力。

底部剪力法

底部剪力法

底部剪力法
底部剪力法是一种使用底部力控制结构的振动方法,它用于降低加速度。

它基于一个简单的原理,即底部的受力降低结构振动。

这种方法是被称为底部剪力控制技术(BFFT)的一种特殊技术。

底部剪力法控制结构振动的原理是,沿着结构的底部放置力量,以阻止这种振动。

力可以通过电磁驱动器,机械分离垫,摩擦螺栓或活塞形成,以及其他多种方式形成。

电力驱动器的作用是,它们利用馈电的变化来改变力的大小,以控制结构的振动。

底部剪力控制结构振动的效率与控制受力位置做出的贡献有关。

另外,调整受力位置也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振动。

底部剪力法也可以帮助精确控制振动,从而使结构具有较低的振动水平。

应用底部剪力控制的有益影响还包括:
1、改善结构的稳定性,减少其失稳的可能性。

2、增强结构的耐久性,加强其耐久性。

3、减少摩擦,减少对设备的损坏。

4、降低噪声,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底部剪力控制结构振动的效率,取决于应用此技术的正确性,和使用正确类型的剪力控制器。

错误使用可能会增大结构振动,损坏机器设备,甚至结构自身,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底部剪力法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异同

底部剪力法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异同

底部剪力法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是两种常用的结构地震响应分析方法,用于计算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和变形。

它们在原理和应用上有一些异同之处:
底部剪力法(Base Shear Method):
原理:底部剪力法是一种力的平衡方法,基于结构总质量和地震力之间的平衡关系,将地震力按照结构的刚度和相对刚度分配到各个层面或支撑点上,进而计算出结构的受力和变形。

特点:
利用地震力按刚度分配的方法,将地震力分布到结构各层面或支撑点上。

简化了地震响应分析,适用于常规的结构体系。

结构刚度和地震力分配的假设对结果影响较大,需要合理选择地震力分配系数和抗侧刚度分布。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Mode Superposition Response Spectrum Method):
原理: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是基于振型分解和叠加原理,将结构的地震响应分解为各个振型的响应,并利用振型反应谱进行叠加计算得到总体响应。

特点:
将结构的振动特性和地震激励的频谱特性相结合,通过模态分析计算各个振型的响应,然后叠加得到总体响应。

能够考虑结构的多个振型对地震响应的贡献,更加准确地分析结构的动力特性。

需要进行模态分析和振型选择,计算较为复杂,适用于复杂结构和对动力特性分析较为关注的工程。

总体上,底部剪力法是一种力的平衡方法,基于结构刚度和地震力进行分配,适用于常规结构;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则是基于振动特性和频谱分析的方法,适用于复杂结构和对动力特性分析较为关注的工程。

两种方法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根据结构类型和分析需求的不同,可灵活选择使用。

底部剪力法公式

底部剪力法公式

底部剪力法公式
底部剪力法(Bottom-Up Shear Method)是一种常用于计算混凝土结构中梁的剪力的方法。

该方法的公式如下:
V = ΣVc - ΣVs - Vp
其中,V表示梁的剪力,ΣVc表示混凝土的剪力,ΣVs表示钢筋的剪力,Vp表示预应力筋的剪力。

具体来说,ΣVc的计算方法为:ΣVc = αc ×b ×d ×fck,其中αc为混凝土的剪力系数,一般取0.5;b为梁的宽度;d为梁的有效高度,即截面高度减去钢筋直径的一半;fck为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ΣVs的计算方法为:ΣVs = ΣAs ×fy / cotθ,其中ΣAs为梁中钢筋的总面积;fy为钢筋的屈服强度;θ为钢筋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一般为45度。

Vp的计算方法因结构形式不同而异。

对于单向受弯梁,Vp可以通过计算预应力筋的拉力得到;对于双向受弯梁,则需要考虑预应力筋的压力和弯矩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底部剪力法仅适用于剪力作用在梁底部的情况。

对于剪力作用在梁顶部的情况,应使用顶部剪力法。

此外,还应根据具体结构的特点,选择适当
的计算方法和参数。

第11讲底部剪力法

第11讲底部剪力法

影响系数;多层砌体房屋、底部框架 Gi ---i质点重力荷载代表值;
和多层内框架砖房,宜取水平地震影 响系数最大值;
Hi
---
i质点的计算高度;
2
四、底部剪力法适用范围 底部剪力法适用于一般的多层砖房等砌体结构、内
框架和底部框架抗震墙砖房、单层空旷房屋、单层工业 厂房及多层框架结构等低于40m以剪切变形为主的规则 房屋。
Fn
Fn
当结构层数较多时,按上式计算出的水平地
Fk
Gk
H k
震作用比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小。
为了修正,在顶部附加一个集中力 Fn 。
Fn n FEK
F1
G1
H1
n --- 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多层内框架
砖房取0.2,多层刚混、钢结构房屋按 下表,其它可不考虑。
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
Tg (s)
T1 1.4Tg T1 1.4Tg
m3 180t K3 98MN/m m2 270 t K2 195 MN/m m1 270t K1 245 MN/m
解:(1)计算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 Geq 5997 .6kN
(2)计算水平地震影响系数 max 0.16 Tg 0.4s 1 0.139
(3)计算结构总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FEK 833 .7kN
T1 1.4Tg T1 1.4Tg
0.35 0.08T1 0.07
0
0.35 ~ 0.55 0.08T1 0.01
0
0.55 0.08T1 0.02
0
用标准值
Fi
H iGi
n
FEK (1 n )
H kGk
k 1
7
例1:试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图示框架多遇地 震时的层间剪力。已知结构的基本周期 T1=0.467s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Ⅱ类场地,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

《底部剪力法 》课件

《底部剪力法 》课件

六、结语
总结底部剪力法的优点和不足,并展望底部剪力法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七、参考文献
相关学术论文和研究资料
列举底部剪力法相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资料的 引用。
桥梁、建筑等相关工程实例的设计手 册及规范
提供桥梁、建筑等相关工程实例的设计手册和 规范的参考文献。
《底部剪力法 》PPT课件
底部剪力法是结构工程中一种重要的分析和设计方法。本课件将介绍底部剪 力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应用实例,以及注意事项和发展趋势。
一、前言
介绍底部剪力法的背景和现状,阐述本课件的目的和意义。
二、基本概念
底部剪力的定义
解释底部剪力的概念和意义。
底部剪力的作用
说明底部剪力在结构中的作 用和重要性。
以某建筑结构为例,说明底部剪 力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底部剪力法在工程实践中 的应用案例
介绍多个工程实践中的底部剪力 法应用案例。
五、注意事项
1 底部剪力计算中常见的误区
指出底部剪力计算中容易出现的误区和注意 事项。
2 底部剪力法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阐述底部剪力法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帮助 读者合理使用该方法。
底部剪力与弯矩的关系
探讨底部剪力与弯矩之间的 相互关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底部剪力法的原理
1
底部剪力法的基本原理
介绍底部剪力法的基本原理和思想。
2
底部剪力法的计算方法
讲解底部剪力法的计算步骤和公式。
四、应用实例
桥梁结构的底部剪力计算 实例
以实际桥梁结构为例,演示底部 剪力法的应用过程。
某建筑结构的底部剪力计 算实例

底部剪力法

底部剪力法
底部剪力法 底部剪力法适用于高度不大于60m 且平面和竖向较 规则的高层建筑。底部剪力法根据建筑物的总重力荷载 计算结构底部的总剪力,然后按一定的比例分配到各楼 层。得到各楼层的水平地震作用后,即可按静力方法计 算结构的内力。 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时,各楼层可仅 按一个自由度计算,见图9.2.3。 与结构的总水平地震作用等效的底部剪力标准值按 照下式计算:
Fn n FEk 1 n 0 .05 T1 8
i 1 ,2 n
式中:
1 ——相应于结构基本自振周期
T1
( 按 s计 )
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 Geq——结构的等效总重力荷载,取总重力荷 载代表值的85%; Gi、G j——分别为第i、j层重力荷载代表值; Hi、Hj——分别为第i、j层楼盖距底部固定端 的高度; Fi——第i层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在质量沿高度分布基本均匀、刚度沿高度分布基 本均匀或向上均匀减小的结构中,各层水平地震作用
Fi
Gi H i
G j H j
j 1
n
标准值按下式比例分配: Gi H i FEk 1 n FEk 1 n G1 H 1 G2 H 2 Gn H N
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为:
n ——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
Fn ——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 T1 ——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 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可按下列经验公式估算:
或者,对于重量及刚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可用下式 近似计算:
T 1 0 .1 n
T 1 1 .7 t u n
un —— 结构顶层假想侧移(m),即假想将结构各 层的重力荷载作为楼层的集中水平力,按弹性静力方法 计算得到的顶层侧移值。

底部剪力法

底部剪力法

底部剪力法
底部剪力法(Bottom Shear Method)是一种用于计算梁结构受力情况的方法。

该方法是基于以下假设和原则:
1. 假设梁只有一个主力臂和一个辅助力臂;
2. 假设梁的内力沿梁轴向分布均匀;
3. 原则是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和约束条件进行力的平衡计算。

具体步骤如下:
1. 根据支座条件和受力情况分析梁的约束反力;
2. 绘制受力图,确定主力臂和辅助力臂位置及力的方向;
3. 将梁分为若干跨(段),分析每一跨的受力情况;
4. 以每一跨的中点为界,将每一跨分为两半,分别计算每一半的受力情况;
5. 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利用截面取力法或图解法计算每个截面的内力;
6. 根据约束条件,计算出底部剪力。

底部剪力法适用于梁结构,可以较准确地计算梁的受力情况,特别在计算底部剪力、弯矩等部分具有较好的精度。

但是该方法对于较复杂的结构或非均布荷载情况较难应用,且需要考虑一些假设和近似条件,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常常需要结合其他方法进行分析。

下列关于底部剪力法的适用条件的叙述

下列关于底部剪力法的适用条件的叙述

下列关于底部剪力法的适用条件的叙述
底部剪力法是一种用于计算混凝土结构梁的弯曲破坏承载力的方法。

其适用条件如下:
1. 适用于混凝土梁的弯曲破坏,而不适用于剪切破坏或压缩破坏。

2. 剪跨比应小于2,以保证混凝土没有发生剪切破坏。

3. 梁的受力状态为简单弯曲状态,即梁在弯曲时不会发生任何屈曲,而且梁的挠度较小。

4. 底部剪力法适用于等截面混凝土梁,不适用于变截面梁。

5. 混凝土的强度、截面尺寸和配置的钢筋应该是已知的。

6. 还要满足一些几何条件,例如梁的边界条件、梁的截面形状和受力点的位置等。

总之,底部剪力法适用于混凝土梁的弯曲破坏,并具有简单易懂、计算准确的特点。

但在使用时,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和几何条件,并且
对混凝土和钢筋的材料特性要有一定的了解,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底部剪力法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异同

底部剪力法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异同

底部剪力法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异同介绍如下:
相同点:
1.都是计算结构地震响应的方法,能够提供结构的地震反应最大
值。

2.都能够考虑结构的非线性特性。

3.都是基于结构自振的响应理论。

不同点:
1.计算方法不同:底部剪力法是一种强迫振动法,采用结构的等
效单自由度体系,通过对结构的受力分析计算结构的动力特性参数,然后将地震荷载转化为等效水平力,计算结构的最大底部剪力。

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则是一种自由振动法,采用结构的振型分解分析,通过对结构的振型响应进行叠加,计算结构的最大位移、加速度和应力等。

2.基本假设不同:底部剪力法基于结构的等效单自由度体系,假
设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振动全部由一个等效的质量块完成,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假设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振动是由各个振型独立完成的。

3.能够考虑的因素不同:底部剪力法主要考虑结构的刚度、阻尼
和质量等因素,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则主要考虑结构的振型、频率和阻尼等因素。

综上所述,虽然底部剪力法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都是用于计算结构地震响应的方法,但它们的计算方法、基本假设和能够考虑的因素等方
面存在很大的不同。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析。

第三章4_多自由度体系的最大地震反应的底部剪力法

第三章4_多自由度体系的最大地震反应的底部剪力法
因此,底部剪力法采用如下假定: (1)计算时仅取第一振型。 (2)第一振型为倒三角形。
4
根据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于第1振型第 i 质点的水平地
震作用为:
Fi F1i 111iGi
(a)
Fn mn
1n
由于第1振型为倒三角形,则
11 1i 1n c
H1
Hi
Hn
1i c Hi
(b)
(2)计算振型参与系数
25
例题3-5-1解答——续
(3)计算水平地震作用
F2i 2 2 X 2iGi ( i 1, 2 ) F21 2 2 X21G1 0.160.2331.71609.8 37.5 kN F22 2 2 X22G2 0.160.233(1)509.8 18.3 kN
FEk Geq1
1: 多层砌体房屋,底部框架和多层内框架砖房,宜取水平
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max 对质量及层高均匀者:
Gi G j G
H j jh
3(n 1)
2(2n 1)
单质点: 1, FEk GEq1 G1
多质点: n 2 0.75 ~ 0.9
规范规定: 0.85
(四)地震作用分布
Fi mi 1i
Hn
F1 m1
Hi
11
H1
5
Fi F1i 111iGi
(c)
n
11TTMM111i1Gi
m j1 j
j 1 n
1i1Gi
m
2
j 1j
j 1
n
c Gj H j
j1 n
cHi1Gi
c2
G
j
H
2 j
j 1
n
GjH j
j1 n

底部剪力法

底部剪力法
4.楼层内抗侧力构件的布置和 质量的分布要基本对称; 5.抗侧力构件在平面内呈正交 (夹角大于75度)分布,以便在两 个主轴方向分别进行抗震分析; B h
H
6.平面局部突出的尺寸不大(局部伸出部分在长度 方向的尺寸l大于宽度方向的尺寸b,且宽度b与总宽度B 之比满足b/B<1/5-1/4);
l b B l b B l l b B
1.相邻层质量的变化不宜过大。
2.避免采用层高特别高或特别矮的楼层,相邻层和 连续三层的刚度变化平缓。
3.出屋面小建筑的尺寸不宜过大(宽度b大于高度h 且出屋面高度与总高度之比满足h/H<1/5),局部缩进 的尺寸也不宜大(缩进后的宽度B1与总宽度B之比满足 B1 / B 5 / 6 ~ 3 / 4 ); b
H i --- i质点的计算高度;
四、底部剪力法适用范围 底部剪力法适用于一般的多层砖房等砌体结构、内 框架和底部框架抗震墙砖房、单层空旷房屋、单层工业 厂房及多层框架结构等低于40m以剪切变形为主的规则 房屋。 以“剪切变形”为主: 在结构侧移曲线中,楼盖出平面转动产生的侧移所 占的比例较小。 “规则房屋”:
n n
j Gi 2 ( x ) j ji G j 1 i 1 1
n
—高振型影响系数 (规范取0.85)
FEK 1Geq
Geq—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0.85G
二、各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计算
Fi F 1i 1 1 x1i Gi
Fn Fk
Gk
1 1H i Gi
(4)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
Fn n FEK 1.4Tg 0.56
Tg ( s)
0.35
FEK 833.7kN
T1 1.4Tg T1 1.4Tg

常用的地震分析方法

常用的地震分析方法

常用的地震分析方法
国内常用的分析法都有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

1、底部剪力法
适用条件:对于重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高度不超过40m,并以剪切变形为主(房屋高宽比小于4时)的结构,振动时具有以下特点;(1)位移反应以基本振型为主;(2)基本振型接近直线。

基本原理: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基础上,针对某些建筑物的特定条件做进一步简化,而得到的一种近似计算水平地震作用的方法:将多自由度体系简化成单自由度体系,计算出结构总的地震作用(即结构底部剪力),再将其按倒三角形原则分配到各个楼层,计算结构内力。

2、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适用范围:除上述底部剪力法外的建筑结构。

基本原理:利用振型分解法的概念,把多自由度体系分解成若干个单自由度体系振动的组合,并利用单自由度体系的反应谱理论计算各个振型振动的地震作用,最后将各个振型计算出的地震效应按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求出总的地震响应。

3、时程分析法
适用范围:《抗震规范》规定,重要的工程结构,例如:大跨
桥梁,特别不规则建筑、甲类建筑,高度超出规定范围的高层建筑应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计算。

基本原理:时程分析法是对结构物的运动微分方程直接进行逐步积分求解的一种动力分析方法。

由时程分析可得到各质点随时间变化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动力反应,并进而可计算出构件内力的时程变化关系。

《底部剪力法》课件

《底部剪力法》课件

1 2
单质点弹性体系
将建筑物简化为单质点弹性体系,并计算其等效 剪切刚度。
多质点弹性体系
将建筑物简化为多质点弹性体系,并计算其等效 剪切刚度。
3
考虑阻尼影响的等效剪切刚度
在计算等效剪切刚度时,应考虑阻尼的影响,以 更准确地反映结构的动力特性。
计算等效总质量
确定各质点的质量
考虑附加质量的影响
根据结构的实际质量和分布情况,确 定各质点的质量。
完善理论体系
拓展应用范围
进一步深入研究底部剪力法的理论框架, 完善其计算模型和算法,提高其计算精度 和可靠性。
积极探索底部剪力法在其他工程领域的应 用,例如海洋工程、核设施和交通基础设 施等。
加强实践应用
跨学科合作
加强底部剪力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提高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性和有效 性。
鼓励跨学科合作研究,将底部剪力法与地 质工程、环境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相 结合,以推动相关领域的科技进步。
将各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加权平均,得到结构的总水平地震作用。
计算结构底部剪力
确定底部剪力系数
01
根据结构类型和高度等因素,确定底部剪力系数。
计算底部剪力
02
根据总水平地震作用和底部剪力系数,计算结构的底部剪力。
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
03
在计算底部剪力时,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以确保结构
的安全性。
03
底部剪力法的应用实例
实例一:单层排架结构的分析
总结词:简单实用
详细描述:单层排架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底部剪力法在此类结构的 分析中具有简单实用的特点。通过将整体结构简化为单层模型,可以快速计算出 结构的底部剪力,为结构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罕遇地震 ----- 0.50(0.72) 0.90(1.20) 1.540
例1:试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图示框架多遇地 震时的层间剪力。已知结构的基本周期 T1=0.467s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Ⅱ类场地,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
m3 180t K3 98MN/m m2 270 t K2 195 MN/m m1 270t K1 245 MN/m
6.0
例1:试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图示框架多遇地 震时的层间剪力。已知结构的基本周期 T1=0.467s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Ⅱ类场地,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
m3 180t K3 98MN/m m2 270 t K2 195 MN/m m1 270t K1 245 MN/m
解:(1)计算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 Geq 5997 .6kN
解:(1)计算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 Geq 5997 .6kN
(2)计算水平地震影响系数 地震特征周期分组的特征周期值(s)
max 0.16 Tg 0.4s
Tg T1 5Tg
1
(Tg T
) 2 max
场地类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Ⅰ 0.25 0.30 0.35
Ⅱ 0.35 0.40 0.45
n
Geq 0.85 Gk k i
(2)计算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查表,查图)
(3)计算结构总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FEK 1Geq
(4)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 n
(5)计算各层的水平地震作 用标准值
Fi
H iGi
n
FEK (1 n )
H kGk
k 1
(6)计算各层的层间剪力
n
Vi Fk Fn
Fi
H iGi
n
FEK (1 n )
0.35 0.08T1 0.07
FEk 1Geq 0.35 ~ 0.55 0.08T1 0.01
0 0
H kGk
0.55 0.08T1 0.02
0
k 1
FEk ---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Geq --- 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
1 ---相应于结构基本周期的水平地震 Fi --- i质点水平地震作用;
五、鞭端效应 地震作用下突出建筑物屋面的附属小建筑物,如电
梯间等,都将遭到严重破坏。这类小建筑物由于质量和 刚度突然变小,高振型影响较大,会产生鞭端效应。
采用底部剪力法时,突出屋面的屋顶间、女儿墙、 烟囱等的地震作用效应,应乘以增大系数3,此增大部 分不应往下传递。
3
六、底部剪力法计算步骤 (1)计算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
Fn
Fn
当结构层数较多时,按上式计算出的水平地
Fk
Gk
H k
震作用比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小。
为了修正,在顶部附加一个集中力 Fn 。
Fn n FEK
F1
G1
H1
n --- 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多层内框架
砖房取0.2,多层刚混、钢结构房屋按 下表,其它可不考虑。
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
Tg (s)
T1 1.4Tg T1 1.4Tg
影响系数;多层砌体房屋、底部框架 Gi ---i质点重力荷载代表值;
和多层内框架砖房,宜取水平地震影 响系数最大值;
Hi
---
i质点的计算高度;
2
四、底部剪力法适用范围 底部剪力法适用于一般的多层砖房等砌体结构、内
框架和底部框架抗震墙砖房、单层空旷房屋、单层工业 厂房及多层框架结构等低于40m以剪切变形为主的规则 房屋。
Ⅲ 0.45 0.55 0.65
Ⅳ 0.65 0.75 0.90
0.139
(3)计算结构总的水
2 m ax
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FEK 1Geq
0.45 m ax
(Tg T
) 2max
[20.2 1(T 5Tg )]max
0.1395997.6 833.7kN
0 0.1 Tg
6 T(s)
5Tg
解:(1)计算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
n
Geq 0.85 Gk 0.85 (270 270 180 ) 9.8 k i
5997.6kN
(2)计算水平地震影响系数 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阻尼比为0.05)
烈度
查表得 max 0.16
地震影响
6
7
8
9
多遇地震 0.04 0.08(0.12) 0.16(0.24) 0.32
§计算水平地震作用的底部剪力法
Fj3
一、底部剪力的计算
Fj2
FEK 1Geq
Fj1
Geq—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0.85G
FnΒιβλιοθήκη 二、各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计算
Fk
Gk
Fi
H iGi
n
FEK
H kGk
k 1
F1
G1
地震作用下各楼层水平地震层间剪力为
n
Vi Fk k i
1
三、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的计算
T1 1.4Tg T1 1.4Tg
0.35 0.08T1 0.07
0
0.35 ~ 0.55 0.08T1 0.01
0
0.55 0.08T1 0.02
0
用标准值
Fi
H iGi
n
FEK (1 n )
H kGk
k 1
7
例1:试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图示框架多遇地 震时的层间剪力。已知结构的基本周期 T1=0.467s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Ⅱ类场地,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
m3 180t K3 98MN/m m2 270 t K2 195 MN/m m1 270t K1 245 MN/m
解:(1)计算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 Geq 5997 .6kN
(2)计算水平地震影响系数 max 0.16 Tg 0.4s 1 0.139
(3)计算结构总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FEK 833 .7kN
k i
4
六、底部剪力法应用举例
例1:试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图示框 架多遇地震时的层间剪力。已知 结构的基本周期T1=0.467s ,抗震 设防烈度为8度,Ⅱ类场地,设计地 震分组为第二组。
m3 180t K3 98MN/m m2 270 t K2 195 MN/m m1 270t K1 245 MN/m
(2)计算水平地震影响系数 max 0.16 Tg 0.4s 1 0.139
(3)计算结构总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FEK 833 .7kN
(4)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
Fn n FEK 1.4Tg 0.56
T1 1.4Tg
n 0
(5)计算各层的水平地震作
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
Tg (s)
(4)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 n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