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缝模型说明
02技术资料-裂缝模型说明
技术资料–
1. 裂缝模型介绍
裂缝模型说明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有限元分析中,常用的裂缝模型有以下几种: 1)弥散 (分布)裂缝模型;2)离散裂缝模型;3)断裂力学模型。除此之外,还有其 他一些形式的模型。那么,如何在种类繁多的开裂数学模型中选用合适的模 型用于实际结构分析呢,这取决于有限元分析的对象以及需要得出哪些数据。 如果需要获得结构的荷载位移特性曲线,而不需要裂缝的实际分布图形及局 部应力状况,那么,就可以选择所谓“弥散裂缝模型”。如果研究的兴趣在 于结构局部特性的细节,那么采用离散裂缝模型更为适合。对于某些特殊类 型的问题,采用基于断裂力学原理的开裂模型也许更为方便。 弥散裂缝模型也被称为分布裂缝模型,其实质是将实际的混凝土裂缝“弥散” 到整个单元中,将混凝土材料处理为各向异性树料,利用混凝土的材料本构 模型来模拟裂缝的影响。这样,当混凝土某一单元的应力超过了开裂应力, 则只需将材料本构矩阵加以调整,无需改变单元形式或重新划分单元网格, 易于有限元程序的实现,因此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Baza等提出的钝带 裂缝模型则进一步发展了传统的弥散裂缝模型,通过引入裂缝带、断裂能等 概念,使弥散裂缝模型和断裂力学相结合,减小了单元尺寸的影响。现在的 大型商用非线性有限元程序包里面基本都集成了弥散裂缝模型,用于模拟混 凝土、岩石等材料的开裂。 离散裂缝模型是最早提出的模拟混凝土开裂的裂缝模型,其基本思想是:将 裂缝处理为单元边界,一旦出现裂缝就调整节点位置或增加新的节点,并重 新划分单元网格,使裂缝处于单元边界与边界之间。这样,由裂缝引起的非 连续性可以很自然的得到描述,裂缝的位置、形状、宽度也可以得到较清晰 的表达。由于离散裂缝模型是使用单元边界来模拟裂缝,因此随着裂缝的发 生和发展,需要不断调整单元网格。这是—项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消耗大 量的计算机时,也是妨碍分离裂缝模型发展的主要原因。对于一个有着大量 裂缝的实际混凝土结构。用网格重划来逐个追踪裂缝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 分离裂缝模型多用于分析只有一条或几条关键裂缝的素混凝土或少筋混凝土 结构,例如坝踵裂缝等。随着网格划分技术以及无网格有限元技术的发展, 分离裂缝模型的应用领域也有所扩大。
DFN模型裂缝建模新技术
第15卷第6期2008年11月文章编号:1005-8907(2008)06-055-04DFN模型裂缝建模新技术王建华(吉林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吉林松原138000)摘要DFN模型是目前世界上描述裂缝的一项先进技术,它通过展布于三维空间中的各类裂缝片组成的裂缝网络集团来构建整体的裂缝模型,实现了对裂缝系统从几何形态到其渗流行为的逼真细致的有效描述,吉林油田晴子井油田采用这一技术很好地解决了油田开发的诸多问题。
关键词裂缝建模;离散型裂缝网络;DFN模型;晴子井油田中图分类号:TE319文献标识码:ADFN model:A new modelling technology for fractureWang Jianhua(Research Institute of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Jilin Oilfield Company,CNPC,Songyuan138000,China).The DFN model is an advanced technology of fracture description currently in the world.A whole fracture model can be established through the fracture network composed by the various types of crack sheet,which is distributed in the three-dimensional space.The careful description is implemented from the geometry to the filtration behavior in fracture network.Many problems have been solved during the oilfield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technology in Qingzijing Area of Jilin Oilfield.Key words:fracture modeling,discrete fracture network,DFN model,Qingzijing Oilfield.1传统模型存在的问题1)在裂缝型油藏中,地下流体主要是在裂缝及其交织成的裂缝网络中进行。
第3章 水力压裂裂缝扩展模型及几何参数计算
3.3 垂直缝压裂模拟技术
现在采用较普遍的裂缝扩展模型有二维的 PKN模型、KGD模型、RADIAL模型,以及拟三维 模型和全三维模型。
这些模型都是在一定简化条件的假设下建 立起来的,与所描述的实际过程有不同程度的 偏离,尽管如此,其模拟的结果完全可以用于 指导压裂施工设计的制定及实施。
9
(一)卡特模型(裂缝面积公式)
≈
3π
16
dp 64 q(x)μ dx = − π H(x)W03
27
(六)拟(假)三维裂缝扩展模型
裂缝扩展准则:
∫ KI =
1
π H(x) 2
+ H(x) 2
H(x) −
2
p(
y)(
H H
( (
x x
) )
2+ 2−
y1 ) 2 dy
y
⎡
dp( x) dx
=
−
dH ( x) dx
⎢ ⎢ ⎢
⎣
KIc
在岩石泊松比ν=0.25时,吉尔兹玛方程为:
缝长:
L
=
1
2π
Qt HC
缝宽: W = 0.135 4 μQL2
GH 23
(五)径向裂缝扩展模型
PKN、KGD模型是假定水平 应力小于垂向应力,还假定裂 缝高度一定,裂缝沿垂直方向 扩展。
当垂向应力比水平应力小 时,将导致裂缝沿水平或倾斜 方向扩展,产生了径向裂缝扩 展模型。
支撑剂分布以及压裂施工
顶层
的动态特征。地层的弹性 产层
响应被模拟为三维问题,
从而取消了二维平面应变 底层
假设。
30
(七)全(真)三维裂缝扩展模型
y wellbore element tip element x
Petrel裂缝分析与裂缝建模技术-工程课件-精心整理
Petrel 裂缝分析与裂缝建模技术Petrel 裂缝分析与裂缝建模技术1.裂缝型油气藏分布及裂缝认识方法1)低渗油藏的主要特点2)裂缝认识方法:通常我们容易在岩心描述数据中获得厘米级的裂缝数据,在地震断层数据中获得公里级的裂缝数据,在露头数据中获得米级、十米级的裂缝数据。
2.裂缝建模理论基础3.裂缝建模理论难点4.Petrel软件裂缝建模1)裂缝强度曲线生成2)裂缝古构造挠曲度分析3)裂缝与断层距离分析4)开发动态对裂缝发育的认识5)裂缝发育方向分析6)裂缝强度属性模拟7)裂缝强度约束下的DFN模拟8)模型粗化5. 影响裂缝发育的地质因素很多,各种因素互相作用,使裂缝分布难以预测。
一般从三个角度来进行,一是针对构造应力场和曲率,二是用统计地质学预测井间裂缝分布,三是充分利用地震资料预测裂缝的空间分布。
裂缝性储层地质建模技术1、裂缝表征参数描述1)裂缝的倾角频率分布图2)裂缝的间距分布图3)裂缝的方位分布图2、裂缝的测井识别3、裂缝的空间分布预测1)构造恢复法2)有限元法3)光弹模拟实验裂缝建模软件ReFract简介1、目前有哪些裂缝建模技术1)地质力学模拟(Geomechanical Modeling)模拟过程极为复杂。
主要依据是构造恢复。
过分简化了裂缝成因,只考虑构造变形,而忽视了岩性分布、岩石物性、和其他复杂地质现象对裂缝发育的影响。
2)离散裂缝网络(Discrete Fracture Network,DFN)对裂缝的模拟采用离散的方法。
非常依赖井中成像数据。
可以较精确的模拟近井位置的裂缝分布,对远离井位的裂缝描述精度较差。
只能使用地质与地震属性的二维分布图来制约裂缝模型的生成。
因此,只适合有大量成像井的区域,而不适合少井的勘探区域。
3)连续裂缝分布模型(Continuous Fracture Models,CFM)与传统地质建模相同的三维空间网格。
裂缝属性分布在整个三维空间,是真正意义上的三维裂缝分布模型。
ANSYS裂缝处理
裂缝处理的主要方式
裂缝的发生机理及其裂缝理论可参考各种教材和书籍,这里不予赘述。
而这里所言是钢筋混凝土有限元分析中裂缝的数学模型,由于裂缝的处理比较困难,因此其处理方式也很多,可谓百花怒放。
但主要且常用的有三种方法:离散裂缝模型(discrete cracking model)、分布裂缝模型(smeared cracking model)、断裂力学模型。
①离散裂缝模型:也称单元边界的单独裂缝模型,即将裂缝处理为单元边界,一旦混凝土开裂,就增加新的结点,重新划分单元,使裂缝处于单元和单元边界之间。
该法可以模拟和描述裂缝的发生和发展,甚至裂缝宽度也可确定。
但因几何模型的调整、计算量大等,其应用受到限制。
不过也因计算速度和网格自动划分的实现,该模型有可能东山再起。
②分布裂缝模型:也称单元内部的分布裂缝模型,以分布裂缝来代替单独的裂缝,即在出现裂缝以后,仍假定材料是连续的,仍然可用处理连续体介质力学的方法来处理。
即某单元积分点的应力超过了开裂应力,则认为整个积分点区域开裂,并且认为是在垂直于引起开裂的拉应力方向形成了无数平行的裂缝,而不是一条裂缝。
由于不必增加节点和重新划分单元,很容易由计算自动进行处理,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③断裂力学或其它模型:断裂力学在混凝土结构分析领域的研究十分活跃,但主要都集中于单个裂缝的应力应变场的分布问题,对于多个裂缝及其各个裂缝之间的相互影响问题,研究工作目前尚不成熟,到能够应用于实际路程还很遥远。
ANSYS采用分布裂缝模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现代试井分析-第五章 垂直裂缝井模型压力分析
S
2rw S ln xf
二、无限导流垂直裂缝模型 2、常规试井分析方法
2.12 103 qB Kt lg p 1.512 2 C x Kh t f
pwf p1h
m 2.12 10 q B Kh
3
2.12 103 q B K mh
CDf
C 2 Ct hx 2 f
二、无限导流垂直裂缝模型 3、典型曲线拟合分析方法 纯井筒储集阶段 裂缝线性流阶段 径向流动阶段
pD
t Df CDf
pD t Df
dpD p' D dt Df 2 t Df
pD 0.5 ln t Df 2.2
dpD 0.5 p' D dt Df t Df
S
二、无限导流垂直裂缝模型 2、常规试井分析方法
由 得
pD 0.5ln t De 0.80907
pD 0.5(ln t Df 2.2)
0.5ln t Df 2.2 0.5ln t De 0.80907
2 x2 4 . 0186 r f we
x f 2rwe 2rwe
3
3.6k 1 xf Ct t Df t 拟合
t Df PD q B k 1.842 10 h P t
3
拟合
C 2 Ct hx ( CDf )拟合
2 f
2rw S ln xf
无限导流 垂直裂缝
3、常规试井分析方法 (1)双线性流
2.45 pD K fDW 4 t Df
fD
6.2163 10 3 qB 4 t p h k f W 4 ct k
abaqus参数报告
断裂模拟方法:一.弥散裂缝模型弥散裂缝模型也可以称为分布裂缝模型,是在年提出的`叫。
此模型假设当单元的最大主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单元在最大主应力垂直的方向形成无数平行的微裂纹如图一所示。
单元发生损伤,需对单元的本构矩阵进行调整。
弥散裂缝模型认为开裂的混凝土还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将实际的裂缝“弥散”到整个单元中。
在第一条裂缝出现后,认为混凝土变成了一种“正交异性体”。
裂缝不是离散的或单个的。
此模型一开始认为,当单元开裂时,沿裂纹面垂直方向的应力立刻为零,裂纹面垂直方向与裂纹面切线方向失去了任何抵抗拉应力、剪应力的能力,而另外方向的刚度不变,如果三个方面都发生开裂,则认为这个单元完全失效。
因而单元的弹性矩阵为零。
后来人们发现混凝土开裂后,由于裂纹面颗粒与颗粒之间的相互叹合,裂纹面的抗拉能力并不立即降为零,并且裂纹面还具有一定的抗剪能力。
并且,应力应变曲线具有明显的下降阶段。
于是在本构模型中引进了剪力传递系数,它反映了骨料咬合作用,并且考虑开裂的受拉软化特性,在应变可加性基础上建立开裂单元的本构关系,得到有多条、固定裂纹的单元本构关系或考虑最大主应力方向在加载过程中不断改变的旋转裂纹模型、考虑材料塑性的弹塑性断裂模型。
因为此类模型只需改变开裂单元的本构关系,无须改变单元形式或重新划分单元网格,因此,广泛使用于混凝土结构断裂模拟。
,提出裂缝带模型和非局部连续模型,引入裂缝带、断裂能概念,减少了单元尺寸的影响。
但裂缝带模型假设断裂过程区的宽度是单元的宽度与实际不符。
非局部连续模型的物理意义不明确,且只针对工型张开型裂缝。
二.据北建工一常使用损伤模型的学生说,用损伤模型模拟效果也不错。
《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断裂参数尺寸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三.《混凝土塑性弥散裂缝模型和应用》混凝土梁的尺寸为600 mm×180 mm ×100 mm[3],2 个支撑点间长度为500 mm,载荷作用点离左端支撑点距离为175 mm,预设在混凝土梁上的裂缝深度为30 mm,见图1.试验中混凝土参数属性见表1.四.ABAQUS中的混凝土模型开裂问题应用弥散裂纹模型。
水力压裂的天然裂缝延伸简单模型
参 数
L/m
W,/mm
取 值 范 围 0.11~O.25
1~10
0.01~5.00
a 长 度
2 计 算 结 果 及 分 析
不 同条件 下天 然裂 缝延 伸长 度 与人 口压力 的计 算 结 果 见 图 2— 7
1)天然 裂缝 入 口初始 压力 的影 响如 图 2所 示 。 由 图 2a可 以看 出 。天然 裂缝 延 伸 长度增 长 速度 随注入 时 间 的变化 而 变化 ,当注 入 时间大 于一 定值 后 .延 伸长 度 与时 间呈 线性 关 系 ;天 然裂缝 入 口初 始流 体压 力 越 大 , 相 同时 间条 件下 ,则 天 然裂 缝延 伸 长 度越 长 。 由图 2b 可 以看 出 :天然 裂缝 入 口处 压力 开始 下降 迅速 ,然 后 呈 线 性增 长 ;天然 裂缝 入 13初始 压 力越 大 ,则 曲线转 折 点 越 靠右 ,转 折 点值 与天 然裂缝 渗 透能 力 和初 始人 口压 力 有 关
时 间/s a 长 度
60
时 间,s a 长 度
已_
出
口
一<
时 间 /s b 入 口压力
图 2 不 同初 始压 力 时 天然 裂缝 长 度 和 入 口压 力 的 变 化
2)弹性模 量 的影 响如 图 3所 示 。由图可 以看 出 ,压
苣
备40
口
<
20
时 间/s
1.O
裂 时 间相 同条件 下 ,储 层 弹性模 量 越大 ,则 天然 裂缝 延 伸长 度越 长 ,天然 裂缝 人 口压力 也越 大 。
罢
表 1 页 岩 储 层 压 裂 模 型 参 数
浅谈离散裂缝网络(DFN)模型与裂缝随机建模方法
离散裂缝网络(DFN)模型众所周知,与储层参数(如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等)相比,储层内的裂缝属于离散变量,其发育具有以下两方面的独特性:一是整个裂缝网络可能基于构造或地层,并以一个离散体形式存在,犹如横纵交错的公路网,而且并非所有裂缝都彼此相交或连通,其连通性甚至与互相间的距离不存在直接联系;二是反映裂缝发育特征的各类参数相对复杂,同时包括了矢量性参数(如裂缝产状)与标量性参数(如裂缝密度、裂缝宽度、裂缝长度等)。
正是基于这样的特殊性,离散裂缝网络(Discrete Fracture Network,DFN)模型才得以应运而生。
与传统意义上的等效多孔介质(equivalent porous media, EPM)模型不同,DFN 模型明确定义了模拟区域内每一条裂缝的位置、产状、几何形态、尺寸、宽度以及孔渗性质等,同时对裂缝进行分组,每一组均有各自的统计学共性,因此所有裂缝在空间上既被相互独立地随机放置,又分别属于不同发育特征的裂缝组,见下图。
这种处理方式既保证了裂缝网络被当作离散对象来对待,同时各种性质的裂缝参数又都能得到充分考虑,因而为获得精确的裂缝几何模型与裂缝参数模型提供了可能。
裂缝随机建模方法从国内公开发表的文献来看,“裂缝随机建模(Fracture stochastic Modeling)”一词是在最近1-2年才提出来的,即便在国外的公开文献中,这种提法也是比较新的,可以说是裂缝研究领域非常新的一个方向。
下面笔者通过类比“储层随机建模(Reservior stochastic Modeling)”,并结合自身的一些科研经历,谈谈对于裂缝随机建模方法方面的一些不成熟想法。
综观各式文献,裂缝建模的主要宗旨可归纳为:充分利用各种资料获得的裂缝数据,建立能精确反映未知区裂缝产状、几何形态、尺寸、宽度及空间展布规律等的三维裂缝几何模型(即DFN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相关的数学算法,粗化/计算得到能定量表征裂缝参数三维空间分布的数据体,即裂缝参数模型。
混凝土塑性弥散裂缝模型和应用
0 引 பைடு நூலகம்
随着 对 混 凝 土裂 缝 研 究 的 深入 , 针对 混 凝 土 的 非 线性 特性 , 学 者们 提 出不 同 的数理模 型 , 其 中弥 散 裂 缝模 型是 最 常见 的一 种 . 该 模 型 不 需 要 建 立 特定 的单元 , 只需修 改混 凝 土 的内部本 构 , 在很 大程 度 上 降 低开 发难 度 . 混凝 土 塑 性 弥 散 裂 缝 是 在 弥散 裂 缝
混 凝 土 塑性 弥 散裂 缝 模 型 和应 用
许 军才 , 沈振 中
( 河海大 学 水利 水电学院, 南京 2 1 0 0 9 8 )
摘要 : 将 塑性 弥散 裂缝 模 型在 混凝 土 裂缝研 究 中进 行拓 展 , 将 拓展 后 的模 型通 过 子 程序 在 A b a q u s
用胡 克定 律 的形式 可表示 为
作者 简 介 : 许 军才 ( 1 9 8 0 一) , 男, 安徽人 , 工程 师 , 混凝 土 结构 工程 裂缝 控 制 , ( E — ma i l ) j u n c a i x u @g ma i l . c o m
有 限元 平 台 中进 行 实现 , 并将 该模 型得 出的计 算 结果与 梁 的三点 弯试验 进行 对 比. 计 算结 果与 试验
结果吻 合 .
关键 词 :混凝 土非 线性行 为 ;弥散 裂缝 ;三点 弯试验 ;子程序
中图分类 号 : T U 3 1 文 献标 志码 : B
Pl a s t i c s me a r e d c r a c k i n g mo d e l o f c o nc r e t e a n d i t s a p p l i c a t i o n
(一)裂缝的基本参数
(一)裂缝的基本参数对于一个裂缝组系来说,裂缝的基本参数是指裂缝的宽度、大小、产状、间距、密度、充填性质等。
这些参数可在野外露头和岩心上直接测量,也可以利用测井资料间接求取。
1. 裂缝宽度(张开度)裂缝宽度,也叫张开度(或叫开度),是指裂缝壁之间的距离。
这个参数是定量描述裂缝的重要参数,它与裂缝孔隙度和渗透率,特别是渗透率的关系很大。
裂缝宽度可以在露头表面、岩心及铸体薄片上直接测得,也可以通过测井间接求取。
斯伦贝谢公司A. M. Sibbitt et al. (1985 )仅对最简单的一条裂缝(水平或垂直)用二维有限元法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出双侧向测井解释方法。
他们没有考虑不同角度、多组裂缝的情况,得到了计算一条裂缝宽度的公式。
垂直裂缝:油气田开发地质学水平裂缝:油气田开发地质学式中:b ——裂缝宽度,mm ;C LLD,C LLS——深、浅双侧向电导率,S/m ;C m ——泥浆电导率,S/m ;C b ——基质电导率,S/m 。
周文(1998 )提出了垂直(近垂直)裂缝的双侧向测井计算公式:油气田开发地质学式中:b ——裂缝宽度,μ m;g d,g s——深、浅双侧向几何因子;α——裂缝平均倾角,(°);D d,D s——深、浅双侧向电极探测深度(根据测量仪系列选定),m ;r——井筒半径,m ;H ——侧向测井聚集电流层厚度,m ;R LLD,R LLS——深、浅双侧向电阻率,Ω· m ;R m ——泥浆电阻率,Ω·m 。
2. 裂缝的间距裂缝间距是指两条裂缝之间的距离。
对于岩石中同一组系的裂缝,应对其间距进行测量。
所谓同一组系裂缝,是指那些具有成因联系、产状相近的多条裂缝的组合。
裂缝间距变化较大,由几毫米可变化到几十米。
裂缝间距小于井径时,要在岩心上进行观测,并统计裂缝的间距。
观测过程中要注意不同岩性中裂缝间距的变化和裂缝间距的级别。
裂缝间距大于井径时,在岩心上是无法直接观测裂缝间距的,因而至今尚无一种较好的估算裂缝间距的方法。
混凝土结构裂缝裕度预测模型
混凝土结构裂缝裕度预测模型一、混凝土结构裂缝裕度概述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一直是建筑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
裂缝的出现不仅影响结构的美观,更重要的是可能对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造成威胁。
因此,对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预测和控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混凝土结构裂缝裕度预测模型是一套用于评估和预测混凝土结构在不同条件下可能出现的裂缝宽度及其对结构性能影响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
1.1 混凝土结构裂缝形成机理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材料特性、施工工艺、环境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
裂缝的形成机理主要包括:混凝土的收缩、温度变化、荷载作用等。
混凝土的收缩包括塑性收缩、干燥收缩和自生收缩等,这些收缩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可能导致内部应力的产生,当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便会产生裂缝。
1.2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影响因素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水泥品种和用量、骨料种类和粒径、水胶比、混凝土配合比、施工工艺、环境温度和湿度、结构设计等。
这些因素通过影响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收缩行为,进而影响裂缝的产生和发展。
二、混凝土结构裂缝裕度预测模型的构建构建混凝土结构裂缝裕度预测模型需要综合考虑裂缝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通过数学建模和计算分析,预测裂缝的发展趋势和结构的裂缝裕度。
2.1 裂缝裕度预测模型的理论基础裂缝裕度预测模型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材料力学、断裂力学、混凝土收缩理论等。
材料力学提供了混凝土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断裂力学用于分析裂缝的扩展和结构的破坏过程;混凝土收缩理论则解释了裂缝形成的内在原因。
2.2 裂缝裕度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构建裂缝裕度预测模型的方法包括:实验研究、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
实验研究通过实际混凝土试件的测试,获取裂缝形成和扩展的数据;理论分析基于材料力学和断裂力学原理,建立裂缝发展的数学模型;数值模拟则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混凝土结构在不同条件下的裂缝行为。
2.3 裂缝裕度预测模型的应用裂缝裕度预测模型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结构设计优化、施工过程控制、结构健康监测等方面。
混凝土的裂缝模型研究
科技与创新┃Science and Technology&Innovation ·88·2019年第04期文章编号:2095-6835(2019)04-0088-02混凝土的裂缝模型研究谷钰(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安徽淮南232001)摘要: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混凝土非线性力学行为时,建立模拟混凝土裂缝的模型尤为重要。
介绍了离散开裂模型和弥散开裂模型两种主要混凝土裂缝模型,并给出描述混凝土软化行为的方法,更进一步说明了三种基本裂缝开裂假说,分别比较其优劣性。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离散开裂模型;弥散开裂模型中图分类号:TU375.1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ki.kjycx.2019.04.088混凝土作为准脆性材料,其行为模式表现为脆性模式和延性模式两种。
脆性模式中,微裂纹聚集形成高度局部变形区域的离散宏观裂缝;延性模式中,微裂纹在整个材料中或多或少的均匀发展,表现为弥散式分布。
脆性行为与在拉伸和拉伸-压缩应力状态下观察到的分裂、剪切和混合模式断裂相关,几乎总是涉及材料的软化;延性行为与分布式微裂纹有关,主要在压缩应力状态下观察到。
因为在许多应用中混凝土的脆性行为更为重要,所以本文描述仅模拟混凝土脆性行为的裂缝模型。
在有限元方法的背景下,可用来模拟混凝土裂缝的模型通常可以分为离散开裂模型和弥散开裂模型[1]。
Ngo和Scordelis[2]与Rashid[3]在进行混凝土断裂的数值模拟时首次引入了离散开裂模型和弥散开裂模型。
离散开裂模型目的是模拟主要裂缝的产生和扩展。
相比之下,弥散开裂模型的应用背景为:在混凝土中,由于钢筋的存在,许多细小裂纹集结在一起,在加载过程的后期形成多条主要裂缝。
混凝土的拉伸破坏包括渐进式微裂纹,曲折剥离和其他内部损伤过程。
这些软化过程最终会聚合成几何不连续的裂缝。
毫无疑问,离散裂缝概念是最能反映这种现象的方法。
它通过界面单元中的位移—不连续性直接模拟裂缝,该界面单元将两个实体元素分开。
ABAQUS混凝土弥散开裂模型Standard模块
20.6.1 混凝土弥散开裂模型程序:Abaqus/Standard Abaqus/CAE参考1、“材料库:概述”18.1.1章2、“非弹性行为”20.1.1章3、*混凝土4、*拉伸硬化5、*剪力传递6、*破坏面比率7、“定义混凝弥散开裂”in“定义塑性”Abaqus/CAE User's Manual 12.9.2章概述Abaqus/Standard中的混凝土弥散开裂模型:1、为所有结构中的混凝土提供了普遍建模功能,包括梁,桁架,壳体和固体;2、可以用于素混凝土,虽然其主要用于钢筋混凝土;3、可以与钢筋(rebar)一起使用来模拟混凝土加筋;4、被设计用于混凝土在低围压下的基本单调张拉应变的情况;5、由各向同性硬化屈服面(压应力为主导时激活)和一个独立的“裂缝检测面”(由某点的破坏是否由于开裂导致所决定)组成。
6、用非各向同性的损伤弹性概念(弥散开裂)来描述开裂破坏后材料反应的可逆部分7、要求使用线弹性材料模型来定义弹性性能;并不能和局部方向一起使用。
(see “Orientations,” Section 2.2.5).Abaqus 中可以使用的混凝土模型的讨论见“Inelastic behavior,” Section 20.1.1,加筋混凝土结构的增强材料以钢筋作为典型代表,它是单轴应变理论单元(杆件),它可以单独定义或者嵌入有方向的表面。
钢筋主要与塑性模型一起使用来描述钢筋材料的行为,并叠加在用来模拟混凝土的标准单元类型网格上。
使用这种建模方法,混凝土材料行为独立于钢筋材料。
钢筋/混凝土的接触面连结效应,如粘结滑移和销钉作用,是通过在混凝土模型中引入某种“拉伸硬化”来近似模拟裂缝处通过钢筋的荷载转移。
在复杂问题中定义钢筋会是冗长的,但钢筋的准确定义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模型的关键位置缺少钢筋会引起分析失败。
See “Defining reinforcement,” Section 2.2.3, for more information regarding rebars.开裂此模型的本意是用于在相当低的围压下(小于混凝土单轴受压极限的4~5个量级)的相对单调荷载下的混凝土行为。
ABQUS中的三种混凝土本构模型
.ABQUS中的三种混凝土本构模型ABAQUS 用连续介质的方法建立描述混凝土模型不采用宏观离散裂纹的方法描述裂纹的水平的在每一个积分点上单独计算其中。
低压力混凝土的本构关系包括:Concrete Smeared cracking model (ABAQUS/Standard)Concrete Brittle cracking model (ABAQUS/Explicit)Concrete Damage plasticity model高压力混凝土的本构关系:Cap model1、ABAQUS/Standard中的弥散裂缝模型Concrete Smeared cracking model (ABAQUS/Standard):——只能用于ABAQUS/Standard中裂纹是影响材料行为的最关键因素,它将导致开裂以及开裂后的材料的各向异性用于描述:单调应变、在材料中表现出拉伸裂纹或者压缩时破碎的行为在进行参数定义式的Keywords:*CONCRETE*TENSION STIFFENING*SHEAR RETENTION*FAILURE RATIOS2、ABAQUS/Explicit中脆性破裂模型Concrete Brittle cracking model (ABAQUS/Explicit) :适用于拉伸裂纹控制材料行为的应用或压缩失效不重要,此模型考虑了由于裂纹引起的材料各向异性性质,材料压缩的行为假定为线弹性,脆性断裂准则可以使得材料在拉伸应力过大时失效。
在进行参数定义式的Keywords*BRITTLE CRACKING,*BRITTLE FAILURE,*BRITTLE SHEAR3、塑性损伤模型Concrete Damage plasticity model:适用于混凝土的各种荷载分析,单调应变,循环荷载,动力载荷,包含拉伸开裂(cracking)和压缩破碎(crushing),此模型可以模拟硬度退化机制以及反向加载刚度恢复的混凝土力学特性在进行参数定义式的Keywords:*CONCRETE DAMAGED PLASTICITY*CONCRETE TENSION STIFFENING*CONCRETE COMPRESSION HARDENING*CONCRETE TENSION DAMAGE*CONCRETE COMPRESSION DAMAGE1 / 1'.。
UFM模型方程参数
m
Pa
m
给定
w z
4 E'
h z pcp n f g hcp 4 2 z h z
E'
Pa
杨氏模量 常数
h 2hi z hi h hi z cosh 1 4 n 1 z h i i 1 i E ' i 1 z h z arccos h 2hi h
2
f
流体密度
常数
表面粗糙度
常数
q p fl s khw
存在条件是裂缝中流体高度小于最小流体高 度,对于层流和湍流分别为:
fl
流体动力粘度
常数
层流:h min fl
达西流
k 0 n' H fl w2 n' fl kH fl f q w2 fl
n'
w
K'
m
裂缝宽度 稠度系数
待求 常数
2 n' 1 n'
1 n H fl
'
dz
n'
幂律指数
常数 待定参数为 流体速度 V 和裂缝宽度
f f q q p 3 s w H fl H fl w3 dp q H fl f ds f
' '
UFM 模型方程和参数
参数 方程 符 号 单位 说明 沿裂缝长度方向流 体的体积流量 裂缝中流体高度 裂缝在位置 参数求解 通过压裂液 注入速度可 以计算 待求
q
m /s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裂缝模型说明
1 裂缝模型介绍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有限元分析中,常用的裂缝模型有以下几种:1,弥散(分布)裂缝模型;2,离散裂缝模型;3,断裂力学模型。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形式的模型。
那么,如何在种类繁多的开裂数学模型中选用合适的模型用于实际结构分析呢,这取决于有限元分析的对象以及需要得出哪些数据。
如果需要获得结构的荷载位移特性曲线,而不需要裂缝的实际分布图形及局部应力状况,那么,就可以选择所谓“弥散裂缝模型”。
如果研究的兴趣在于结构局部特性的细节,那么采用离散裂缝模型更为适合。
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问题,采用基于断裂力学原理的开裂模型也许更为方便。
弥散裂缝模型也被称为分布裂缝模型,其实质是将实际的混凝土裂缝“弥散”到整个单元中,将混凝土材料处理为各向异性树料,利用混凝土的材料本构模型来模拟裂缝的影响。
这样,当混凝土某一单元的应力超过了开裂应力,则只需将材料本构矩阵加以调整,无需改变单元形式或重新划分单元网格,易于有限元程序实现,因此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Baza等提出的钝带裂缝模型则进一步发展了传统的弥散裂缝模型,通过引入裂缝带、断裂能等概念,使弥散裂缝模型和断裂力学相结合,减小了单元尺寸的影响。
现在的大型商用非线性有限元程序包里面基本都集成了弥散裂缝模型,用于模拟混凝土、岩石等材料的开裂。
离散裂缝模型是最早提出的模拟混凝土开裂的裂缝模型,其基本思想是:将裂缝处理为单元边界,一旦出现裂缝就调整节点位置或增加新的节点,并重新划分单元网格,使裂缝处于单元边界与边界之间。
这样,由裂缝引起的非连续性可以很自然的得到描述,裂缝的位置、形状、宽度也可以得到较清晰的表达。
由于离散裂缝模型是使用单元边界来模拟裂缝,因此随着裂缝的发生和发展,需要不断调整单元网格。
这是—项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消耗大量的计算机时,也是妨碍分离裂缝模型发展的主要原因。
对于一个有着大量裂缝的实际混凝土结构.用网格重划来逐个追踪裂缝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分离裂缝模型多用于分析只有一条或几条关键裂缝的素混凝土或少筋混凝土结构,例如坝踵裂缝等。
随着网格划分技术以及无网格有限元技术的发展,分离裂缝模型的应用领域也有所扩大。
2 FEA中提供的裂缝模型
2.1 弥散式裂缝
FEA中提供总应变裂缝模型(Total Strain Crack),它是一种弥散式裂缝模型。
2.1.1 TSC模型介绍
对于弥散式裂缝模拟中比较重要的几个问题,总应变裂缝模型中都全面的考虑:
1)固定裂缝模型/转动裂缝模型
在混凝土单元开裂后,开裂单元的主应力方向在后续计算中可能出现变化,此时主应力方向和裂缝方向就有可能不一致,这时,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处理。
(1)固定裂缝模型(fixed crack model)
常用的弥散裂缝模型形式为固定裂缝模型,即认为裂缝出现后,原有的裂缝角度不再变化,即R矩阵保持不变。
计算过程中首先将应力应变通过只矩阵转换到裂缝坐标系下,计算此时的正应力、正应变和剪应力、剪应变,以及裂缝坐标系下的本构矩阵。
根据公式迭代求解得到新的荷载步的应力应变关系。
固定裂缝模型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剪力锁死问题,由于切线剪切模量G始终大于零,使得裂缝表面的剪应力随剪切应变增加而只能增大,无法模拟裂缝的剪切软化问题。
另外,
一个积分点最多只能出现三条彼此垂直的裂缝,因此某些复杂的开裂行为难以加以准确描述。
(2)转动裂缝模型(rotating crack model)
保持主应力方向和裂缝方向始终一致,在新的主应力下生成新的开裂本构矩阵,不再考虑原有
的裂缝,这样可以模拟更复杂的开裂行为。
在分析混凝土受剪构件时,以及一些混凝土第二类断裂问题时,往往转动裂缝模型结果要优于固定裂缝模型。
在通用的有限元程序中,一般采用固定裂缝模型,而FEA 中同时提供了两种裂缝模型。
2)受拉软化曲线
混凝土开裂后,FEA 中提供7种受拉软化曲线,其中有些是基于裂缝带模型的。
3)裂面剪力传递系数
混凝土开裂后,由于骨料的连锁作用,混凝土沿缝面方向仍然可以承受部分剪应力。
FEA 中提供了四种曲线模拟这种剪力的残留。
4)受压曲线
混凝土在受压时如果有横向约束,刚度和延性都要增加,而受压时产生的横向裂缝也会对受压应力应变曲线产生影响。
FEA 中提供7种受压曲线来描述混凝土受压特性,而且可以考虑受压时横向约束和横向裂缝的影响。
可见FEA 采用的弥散裂缝模型――总应变裂缝模型对于各种因素都提供了多种选择,相比其它有限元程序,受拉、受压、剪切特性曲线也是提供的最多。
2.1.2 输出结果
对于裂缝,工程人员一般希望得到裂缝宽度,长度,条数来指导设计,但是目前的有限元模拟技术,采用弥散式裂缝模型模拟裂缝想得到这些裂缝的确切信息是不现实的,这是受制于弥散式裂缝模拟的思想,弥散式裂缝模拟只是通过改变混凝土本构模型来模拟裂缝的影响,并没有真实模拟裂缝的界面。
因此对于弥散式裂缝模拟,基本上没有什么定量上的意义。
目前通用有限元中,裂缝模拟做的较好的有Adina ,Abaqus ,Diana ,Marc 等,基本采用弥散式裂缝都得不到裂缝宽度,即使能得到裂缝宽度,得到的也只是个近似宽度,实际价值不高(还没有Abaqus 能输出裂缝宽度的证据,仅仅是有人说能,但可能不是用的弥散式裂缝模型),至于ansys 等一些其他软件是得不到裂缝宽度的。
通过FEA 的TSC 裂缝计算,我们可以得到每个荷载步裂缝的状态和扩展过程,结合裂缝面圆片的法向,剪切方向,以及裂缝的分布,我们可以观测裂缝面是什么方向,朝什么方向发展,发展到实体的什么区域。
裂缝面上各个方向的裂缝应力和裂缝应变也都能输出。
FEA 中虽然现在没有裂缝宽度的输出选项,但是目前开发人员正在准备开发输出裂缝宽度的功能,而且采用一些理论上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裂缝法向应变近似地得到裂缝宽度,关于弥散裂缝模型裂缝宽度的计算可以参考很多文献,至于在有限元程序中怎么实现,可以参考河海大学康清梁教授的《钢筋混凝土有限元分析》一书中第六章第四节,书中提到了四种方法可以在程序中实现。
在实际有限元计算中,裂缝宽度定义为W L ε=,其中ε为裂缝法向应变,L 为裂缝带宽(crack band width )。
对于二维单元,L 可以取为A ,A 为单元面积,对于三维单元,L 可以取为3
V ,V 为单元体积。
当单元形状不规则时,裂缝带宽可以选择为垂直于裂缝方向的单元长度。
如下图:
另外,当单元尺寸比较小,例如,小于3倍骨料粒径时,这时可以认为裂缝在单元内部是“均匀”
分布的,用整个单元的开裂应变ε乘以单元尺寸来估计裂缝宽度是合适的。
但是,当单元尺寸大于3倍骨料粒径时,则需要进一步研究。
如果此时单元内部配筋是合适的,则钢筋可以使裂缝较为均匀的分布,此时仍可以使用εL 来估算裂缝宽度。
但是。
如果单元较大且单元内部没有足够的钢筋约束,则此时裂缝分布将不再均匀。
因此,Kwak 等(1990)建议,当单元尺寸较大时,应该考虑裂缝的集中
效应,使用下式来估算裂缝宽度:
除了用以上方式把裂缝应变换算成裂缝宽度,我们也可以根据求出的钢筋应力等其他参数按照规范求得最大裂缝宽度,也有研究人员在论文中这样实现。
在公路规范6.4节中讲到了裂缝宽度的验算(P60),对于矩形,T形和I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构件及B类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最大裂缝宽度与钢筋表面形状系数,作用长期效应影响系数,构件受力相关系数,钢筋应力,纵向受拉钢筋直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构件受拉翼缘宽度,构件受拉翼缘厚度有关。
对于圆形界面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最大裂缝宽度还与轴向力,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构件截面半径,偏心矩增大系数等参数有关。
2.2 离散式裂缝
FEA中提供两种模拟开裂裂缝的界面单元模型:离散裂缝模型和膨胀裂缝模型。
两种模型在理论上都是属于离散型裂缝,主要用于模拟只有一条或几条关键裂缝的素混凝土或少筋混凝土结构。
两者都是基于全变形理论发展起来的。
对于任意一个界面单元模型,以二维说明:
界面黏附力和界面位移之间的线性关系可以表示为:
Kn,Kt分别为法向和切向刚度模量。
对于非线性问题,我们认为在每个增量步是线性的,上面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对于离散裂缝模型,主要用来模拟裂缝的初始阶段,其法向力与法向位移,切向力与切向位移之间的关系都是一种非线性关系,但是法向和切向不耦合,即刚度矩阵对角线值为0。
膨胀裂缝模型用来模拟裂缝张开后的阶段,当裂缝的法向相对位移超过临界位移后,裂缝就认为张开了,事实上混凝土的裂缝表面不是很光滑的材料,其粗糙的裂缝表面骨料会相互咬合,如下图所
示,所以当裂缝的切向发生相对位移时,也会引起法向的膨胀,也就是法向与切向间是耦合的,这与上面的离散裂缝模型不同。
此时法向力与法向位移,切向力与切向位移之间的关系如下,其刚度矩阵的对角线值不再是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