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装片的制作讲义

合集下载

2.2细胞(3)临时装片的制作讲解

2.2细胞(3)临时装片的制作讲解

对策: 移动装片使模糊区出视野 或重新撕表皮展平
异常现象5: 视野太暗。 原因:选用的小光圈、平面镜 或室内光线太暗。 对策:选用大光圈、凹面镜 或开灯或移到窗口。
异常现象6: 换用高倍镜后 看不到圆形光斑。 原因: 高倍镜未正对通光孔 对策:继续转动高倍镜使其 正对通光孔。
现象
原因
对策
重新撕几次,挑选较 洋葱表皮细胞撕得太厚 细胞有 薄的表皮进行实验 严重重 洋葱表皮细胞未在载 叠现象 玻片上展平,甚至造 用镊子展平洋葱表皮 后,重新制作装片 成折叠现象 细胞结 加滴红墨水 构不太 未加滴红墨水 清楚 有黑色 圆圈等
五、观察
观察到的是放大的倒像
e
到看清物像
第2节 细胞(3) 观察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
常用的玻片标本(观察的材料要薄而透明→ 光线能穿过)有以下三种: 1、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 2、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 成; 3、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 量材料制成 (非常小而薄的生物可直接做成装片)
4、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在载玻片 上先滴一滴( C ) A.清水 B.稀碘液 C.生理盐水 D.盐水 5、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一滴 0.9%的生理盐水其作用是( A ) A、保持细胞形态 B、杀死细胞 C、避免细胞死亡 D、离散口腔上皮细胞
• • • •
1、图的位置应适中 2、细胞各部分的比例要适当 3、线条要均匀一致 4、区分图像的明暗时,要用铅笔点出疏密不 同的 细点来表示,不能涂抹。 • 5、在图下侧注明图的名称和放大倍数。

6、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 碘酒 。 7、另一侧用 吸水纸 吸引,重复3次, 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 细胞内 。
擦→滴→撕→展→盖→染→吸

最新实验一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使用和临时装片制作PPT课件

最新实验一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使用和临时装片制作PPT课件
或用植物种子萌发生根。 2 取材和固定离析:切取根尖3~5mm迅速投入固定
离析液中(95%酒精:浓HCL=1:1)5~10分钟。
3 材料漂洗和染色:将固定离析好的材料用清水漂 洗3~5次,取1个置载玻片上染色2分钟。
4 压片:用镊子尖轻轻捣碎材料,盖片,用镊子背 轻轻垂直敲盖玻片,再覆上一层吸水纸,用双手 拇指垂直下压盖玻片。
(五)植物绘图方法
1 生物绘图的要求:
科学性、真实感、精细而美观、文字标注清晰。
2 生物绘图的基本步骤:
构图:位置、结构特点、大小、比例等 勾画轮廓 用清晰的线条和圆点完成全图 文字标注:引线、结构名称、图的名称
特别注意:必须使用铅笔进行绘图和文字标注
四 实验作业
➢ 进行第一次植物学实验的感想
➢ 绘图:洋葱鳞叶几个表皮细胞, 示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3 白色体:取大葱叶鞘表皮细胞制作临时 装片观察。
(三)初生纹孔场
取一小块红辣椒,用镊子固定一侧,用刀片将果 肉刮去,直到半透明,观察表皮细胞的初生纹孔场。
(三)胞间连丝
观察柿胚乳永久装片或枣胚乳装片。
(四)后含物
取马铃薯块茎汁液少许制作临时装片,可用稀碘液 染色。
取花生子叶薄片,置载玻片中央,加1滴苏丹Ⅲ染 液染色10分钟,盖片后观察。
三 实验作业 1 绘制你所观察到的表皮细胞和气孔。 2 绘制你所观察到的有色体。 3 绘制你所观察到的初生纹孔场。 4 绘制你所观察到的胞间连丝。
实验三 顶端分生组织和植物细胞 的有丝分裂
一 目的与要求
1 观察掌握顶端分生组织的细胞特征,了解其生 理功能及在植物体上的分布位置。 2 学会根尖压片技术,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全 过程。
实验七 茎的形态结构及其发育

显微镜使用和蛔虫卵临时装片制作[上学期]PPT课件(初中科学)

显微镜使用和蛔虫卵临时装片制作[上学期]PPT课件(初中科学)

调节焦距
连接目镜和物镜
光学显微镜各结构的功能
调节焦距
调换物镜
提握镜身
放大倍数
光线通过 放玻片标本
支持镜身 使用导航
调节光线强弱 固定玻片标本
使光线射入物镜 稳定镜身
一.提取和安置:
1.提取:左托右握 轻拿轻放
2.放置:安稳地放在水平桌面上,
略偏左,使镜臂向后,镜筒向前, 距桌边4—6厘米处 3.安镜:取下镜盖,在镜筒上方
高倍镜下,细胞 数目少,细胞体 积大,视野 暗 。
使用导航
一.取用和安置 二.对光 三.低倍镜找图像并视察 四.高倍镜视察 五.显微镜复原:
擦镜纸擦镜头,纱布擦镜身和载物 台,以防污染发霉和腐蚀。取下目 镜,放回镜盒,盖上镜盖。转动转 换器,使两物镜成外八字形,并将 镜筒降落,将反光镜竖直,然后将 显微镜和镜盒放入镜箱
使用导航
使用导航
蛔虫病是我国最常见的 寄生虫病,少年儿童串病率较 高。蛔虫属线形动物门,寄生 在人的肠道中,雌雄蛔虫交配 后,雌虫把受精卵产在人的肠 道中,随粪便排出体外。
使用导航
蛔虫全身光滑,表面有角质膜
背腹及 两侧各 一条侧 线
使用导航
生殖孔
(腹面前端1/3处)
口(前端)
肛门
(腹部后端)
1、制作蛔虫卵临时装片
在载玻片上滴一滴0.9%生理盐水,用竹
签挑取绿豆大小的粪便,调在生理盐水
中,除去粪块,盖好盖玻片
2、低倍镜视察
蛔虫卵:椭圆形、棕黄色、 外面有一层波状膜的小体
3、注意事项
显微镜视察临时装片不能倾斜—防止水溢出
未染色的临时装片(活细胞)—用暗视野更清楚
使用导航染色的永久装片(死细胞)—用亮视野更清楚

关于显微镜使用和临时装片制作课件

关于显微镜使用和临时装片制作课件
转动转换器, 使低倍物镜对 准通光孔(注 意不要用手扳 物镜!)
第三转
转动遮光器,使 遮光器上的最大 光圈对准通光孔。
四、观察 (二步走)
第一步
侧面注视物镜, 双手同时转动粗 准焦螺旋使镜筒 慢慢下降至接近 玻片约2毫米。
注意:此时眼睛一定要 看着物镜!
第二步
左眼注视目镜,右眼 睁开同时反方向转动粗 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 上升,直到看到物象为 止。为了使物象更加清 晰还可以转动细准焦螺 旋。
8.用下列四组镜头看同一块血液的玻片标本,其中 可以看到血细胞数目最多的一组为( A )
A.目镜——5×,物镜——10×
B.目镜——5×,物镜——40×
C.目镜——10×,物镜——10×
D.目镜——10×,物镜——40×
9.在载玻片上写下一个小小的字母“d”,用显微镜 观察时,会看到放大的图像形状是D( )
2.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_低___倍镜对准 __通_光__孔____,转动遮光器,使一个较大的 ___光__圈___也对准_通__光__孔_____。用_左___眼朝 _目__镜____里注视,_右___眼睁开,然后用手调节 _反__光__镜____,直到看到明亮的视野为止。
3、转动_粗__准焦螺旋,使镜筒__缓__慢___下降,直到 物镜接近玻片标本。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 托住镜座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 缘7厘米左右处,略偏左, 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二、对光
(四转一注视)
第四转一注视
左眼注视目镜,右 眼睁开,同时用两 手转动反光镜,使 光线通过通光孔反 射到镜筒内,直到 整个视野呈雪白色 为止。
三、放置玻片
第一转
转动粗准 焦螺旋, 使镜筒上 升
第二转

3.第三章玻片标本制作技术1 第一节 概述

3.第三章玻片标本制作技术1  第一节 概述

5ml 5ml 90ml
洋红 2.5g 碳酸锂 1.5g 蒸馏水 100ml 配制时先将碳酸锂溶于水中,再将洋红加入并 煮沸使之充分溶解,冷却后过滤即可使用。
三、 制作步骤和方法 1、取材:将活体蟾蜍的胃取出,剖开用生理盐水洗 去污物,切成适当大小的小块。 2、固定:用FAA固定液固定24小时以上,或保存在 FAA液中待用(注:在此液中固定时间越长,粘膜层 与平滑肌层越容易分离。) 3、平滑肌层的分离和清洗:从固定液中取出胃组织 块,用镊子将粘膜层(胃的内层)撕去,尽量去干净 中间夹的纤维等结构,然后把平滑肌层依次放入50%、 30%酒精和蒸馏水中各2~4小时。 4、染色:把组织放入锂洋红染色液中,在室温下染 色15至20天左右,也可在50~600C中缩短染色时间, 但染色时间不宜过长,太长会使组织变为糊状,
再如医院里进行血常规检查时的血液涂片标本也属 于临时玻片标本。 另一类是需要长期的用于某些学科和专业的教 学,或需要进行长期保存的材料,对这类材料需要 进行复杂的处理,制作成可长期保存和使用的玻片 标本,这类标本叫永久性玻片标本。对这类标本的 制作实验步骤复杂,制作技术要求严格。 光学显微镜玻片标本如果按制作方法可分为三 大类:一类是装片法制作的玻片标本,它主要包括 微小动、植物体的整体装片、分离单细胞的整体装 片、骨磨片的装片;组织细胞的压片标本的制作技 术和切片标本的制作技术(包括徒手切片技术、滑 行切片技术、冷冻切片技术以及石蜡切片技术)。
二、固定液及染色液的配制 1、 固定液的配方 升汞(氯化汞 HgCl2) 4.5g 蒸馏水 90ml 甲醛 10ml 配制时应先将升汞溶解于水中,然后再加入甲 醛,混匀即可使用。 2、 媒染液(也可作分色液用) 硫酸高铁铵 1g 蒸馏水 100ml
3、染色液的配制 1)、 苏木精酒精保存液 苏木精 10g 95%酒精 100ml 本液需在用前3周配制。因苏木精的成熟需3周 以上的时间,不成熟的苏木精没有染色作用。苏木 精是细胞核的优良染色剂。 2)、酒精固绿 固绿 1g 95%酒精 100ml

显微镜切片制作方法

显微镜切片制作方法

显微镜切片制作方法一、引言显微镜切片制作是一种常见的组织学研究方法,可以通过切割样本制作薄片以便观察细胞和组织的细节结构。

本文将介绍显微镜切片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二、材料准备1. 组织样本:可以是动植物组织、细胞培养物等。

2. 甲醇、乙醇和戊醇:用于固定组织样本。

3. 蜡块:用于包埋组织样本。

4. 切片刀:用于切割组织样本。

5. 显微镜载玻片:用于固定切片。

三、步骤详解1. 组织固定:将组织样本放入甲醇中固定,固定时间根据组织样本的大小和类型而定,通常为数小时至过夜。

固定的目的是保持组织样本的形态结构和细胞组织的完整性。

2. 组织脱水:将固定的组织样本转移到乙醇中进行脱水处理。

脱水的目的是逐渐去除甲醇,并使组织样本逐渐适应乙醇的性质。

3. 组织透明化:将脱水后的组织样本转移到戊醇中进行透明化处理。

透明化的目的是使组织样本逐渐适应戊醇的性质,为后续的包埋和切片做准备。

4. 组织包埋:将透明化处理后的组织样本放入蜡块中进行包埋。

包埋的目的是将组织样本固定在一个坚硬的蜡块中,以便进行切割。

5. 切片:用切片刀将包埋好的组织样本切成薄片。

切片时要注意控制切割厚度和角度,以获得清晰的切片。

6. 切片上玻片:将切好的组织片用显微镜载玻片固定。

将载玻片放置在切片上,轻轻按压使其粘合在一起。

7. 去蜡:将载玻片放入去蜡盒中进行去蜡处理。

去蜡的目的是去除切片中的蜡质。

8. 染色:将去蜡后的载玻片放入染色盒中进行染色处理。

染色的目的是增强切片的对比度,使细胞和组织的结构更加清晰可见。

9. 封片:将染色后的载玻片用封片剂封住。

封片的目的是保护切片,防止其受到外界的损害。

10. 干燥:将封好的载玻片放置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中晾干。

干燥的目的是使封片剂固化,并使切片逐渐变得坚硬。

四、技巧与注意事项1. 操作中要注意卫生和安全,避免污染和伤害。

2. 操作前要确保所使用的材料和设备都是干净的,并且没有损坏。

3. 在切片过程中,要控制切割的速度和力度,以避免切片的厚度不均匀或切割过多。

观察细胞显微镜的使用临时装片的制作辅导解析

观察细胞显微镜的使用临时装片的制作辅导解析

学生:科目:时间:教师:周振庭课题显微镜临时载片的制作和显微镜观察生物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临时装片的制作。

2.会调节、使用显微镜。

3.熟练掌握动植物细胞的区别。

重点、难点临时装片的制作和观察现象的分析。

考点及考试要求显微镜的使用和显微镜下观察生物。

动植物细胞的区别。

教学内容课前复习显微镜的结构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玻片标本按存放时间分:永久的、临时的的种类按材料分:切片、涂片、装片临时装片制作的一般步骤:擦片→滴水→放标本→盖片→染色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膜:保护;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质:内有液泡(含细胞液)、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核:储存遗传物质动物细胞----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动物细胞没有上述结构1、显微镜的使用:取镜→安放→对光→压片→观察→收放。

植物细胞观察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细胞的结构和生活练习使用显微镜(1)低倍镜使用:(观察任何标本都必须先用低倍镜,且标本应透明)(2)高倍镜使用:先使用低倍镜确定目标→移动装片,使目标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调焦(转动细准焦螺旋)(视野较暗,可调反光镜或光圈)2、显微镜使用注意事项:(1)成像特点:放大倒立的虚像。

(2)放大倍数计算: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指的是物体的长或宽。

(3)物像的移动方向与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

(4)低倍镜下成像特点:物像小、细胞数目多、视野亮。

高倍镜下成像特点:物像大、细胞数目少、视野暗。

(5)物镜和目镜的判断方法:物镜有螺纹,目镜无螺纹。

(6)放大倍数的判断方法:目镜:镜头长放大倍数小,镜头短放大倍数大。

物镜:镜头长放大倍数大,镜头短放大倍数小。

物镜与装片之间的距离:距离近放大倍数大,距离远放大倍数小。

(7)显微镜的有关性能参数。

最重要的性能参数是分辨率,而不是放大倍数。

3、高倍镜的使用时注意(1)低倍镜使用过程中,下降镜筒时必须双眼侧视镜筒,防止镜头撞到玻片。

新初一科学衔接:12显微镜装片的制作讲义-yu

新初一科学衔接:12显微镜装片的制作讲义-yu

个性化辅导讲义学生:科目:科学第二阶段第次课教师:.下图是制作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其先后顺序应是①盖上盖玻片②展平③滴水④取材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①C. ④②①③D. ③④②①.在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基本结构的实验中,小明在低倍镜下观察细胞,发现视野太暗。

为了更清楚地观.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下面步骤正确的是().小芬利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使用相同的目镜,但在两种不同放大倍率下,所呈现的视野分别为甲 乙 课后巩固:1.小明观察血涂片时,首先通过调节看到了图甲所示的物像。

为了进一步看清结构A ,小明又进行一步操作,观察到图乙所示的物像,小明的这一步操作是A .调节反光镜B .向上移动了载玻片C .转动粗准焦螺旋D .换成高倍镜后再调节细准焦螺旋 2.如右图,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中的物像“F ”从图甲转为图乙所示的状况,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首先将玻片往____▲___方向移动到合适位置,然后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

3. 如图所示,显微镜视野中除了细胞外还有很多异物,转换物镜和移动装片但异物不动。

则异物位于( ▲ )A .目镜B .物镜C .装片D .反光镜4.如下图所示,左图是显微镜视野内中看到的某生物体所处位置及运动路线,则A~D 四幅图中能代表此生物体的实际位置及运动路线的是(▲)5.小方同学用显微镜观察经染色的口腔上皮细胞时,用下列哪种组合看到的视野最暗(P 、Q 、R 为显微A 显微镜中的图像 A .B .C .D .镜的物镜,甲乙丙为目镜)( ▲ )6.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视野中北64各相连的分生细胞所充满。

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A .2个B .4个C .8个D .16个7.小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洋葱表皮细胞后,兴奋地向同学描述,并把显微镜轻轻挪动给同组同学,但别人却看不消物像。

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没有调节粗准焦螺旋B.射入光线发生改变C.显微镜的物镜转换了D.光圈大小改变8.下列关于显微镜操作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左手握镜臂,右手托镜座,拿出镜箱B .显微镜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头对准通光孔C .拿出显微镜后,把显微镜放在自己稍偏左D .调焦时,眼睛注视物镜镜头,直到物像清晰21.(5分)有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使用不同的显微镜镜头组合(如下表)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装片。

第10课 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胞装片的制作——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科学

第10课 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胞装片的制作——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科学

2.人类身体中最大的卵细胞体积约为 0.001毫米3。如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 其体积约为0.125厘米3。则此时的镜 头组合是5×和10×。(物镜为5×和 20×,目镜为10×和25×)
3.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②___③__④____(可能不止一个正确选项) ①取出显微镜时发现镜头脏了,可用干净的抹布擦一擦 ②对光完成后,从目镜中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这时目 镜、物镜、通光孔应在一条直线上 ③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时,眼睛要从侧面看着物镜,直 到物镜接近玻片 ④视野中光线太暗时,可以转动反光镜,选择凹面镜 ⑤视野中观察的细胞偏左下角。要移动到中心时,应向 右上角移动玻片 ⑥小华同学已看到清晰的细胞物像了,小英同学坐在她 旁边,也想看清楚细胞,就将显微镜移动到自己的身前。
制作洋葱鳞茎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准备
•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 玻片擦拭干净 •把载玻片放在试验台上,用 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 清水
制作
用镊子从洋葱鳞茎内表皮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 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镊 子把它展平。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 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 料上,这样才能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 响观察。
光学部分
目镜 物镜 反光镜 遮光器
通光孔
机械部分
镜筒 镜座 镜臂 镜柱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转换器 载物台 压片夹
二、显微镜的原理
• 光线通过的路线
• 外界光线→反光镜 →光阑 →通光孔 →物镜 →镜筒 →目镜 →人的眼睛
三、显微镜的使用
•取镜 •安放
•对光
•观察
取镜和安放
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 全镜套座动应作距桌边6~7cm左右。 3、安装好低倍目镜和低倍物镜

显微镜的使用-临时装片制作教学提纲

显微镜的使用-临时装片制作教学提纲
_握___镜__臂____,左手_托__住___镜__座__,放在 自己实验台的偏_左__ 的位置,然后安 装好_目__镜__,___物__镜。
右手握,左手托, 实验台,略偏左。
(2)对光 三转
①转转换器, 使 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②转遮光器, 使较 大 的光圈正对通光孔 ③转反光镜, 通过目镜看见 明亮的视野。
11.目镜: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短。 规格:5倍、10倍和40倍
12.物镜(有螺纹):放大倍数越大,镜 头越长。 规格:10倍和40倍
物镜
目镜
有螺纹、倍数 越大,物镜越 长
没螺纹,倍数越 大,目镜越短
二.使用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1)取镜和安 放
(2)对光
(3)观察
(1).使用显微镜时,取镜要用右手
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
非常微小的生物可直接做成装片;材料要求薄而透明
上述三种玻片标本都可以做成永久的或临时的。玻 片标本的制作,需要载玻片和盖玻片
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标本的制作
1 擦:用纱布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
2 滴: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3 撕: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内表皮叶上撕取
一块 4 展:展平放于水滴中央 5 盖:盖盖玻片,从水滴一边逐渐放下,
【典例】
如图,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图1转为图2,下 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序是 ( )
① 转动细准焦螺旋
② 转动粗准焦螺旋
③ 移动装片
④ 调节光圈
⑤ 转动转换器
图1
图2
A.③一⑤一④一① B.④一③一②一⑤ C.③一①一④一⑤ D.③一⑤一②一①
一、玻片标本的种类
切片

片 标
涂片

装片

临时装片的制作与注意完整版课件

临时装片的制作与注意完整版课件

找到正确部位后再刮取 细胞,重新制作装片
视野中没 有细胞
刮取的细胞数太少 刮取细胞后,涂抹不匀
多刮取几次,重新制 作装片
重新制作装片,涂抹 均匀
细胞结构 不太清楚
未加滴亚甲基蓝溶液
加亚甲基蓝溶液
有许多 黑色圆圈
视野中无 关斑或视 野太暗等
气泡太多 显微镜操作失误
重新盖盖玻片或重新 制作装片
按正确方法操作
【实验讨论】
1.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有什么 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不同:洋葱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
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没有。
2.制作临时装片时,你认为应特别注意什么?
盖盖玻片时,先使盖玻片的一端接触载玻片 的水滴,然后慢慢的放下,防止出现气泡影 响观察效果。
实图展示:
的是细胞内的 细胞核部分,看不清楚的是细胞内 的 细胞膜部分。
2、下列是观察动物细胞(人口腔上皮细胞)步骤
(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B、A、C、E、D 。
(2)漱口的目是 去除口腔中的食物残渣

(3)滴在载玻片上的是 0.9%的生理盐水

(4)观察未经染色的口腔上皮细胞时,应将视野的亮度
调暗些,这是因为 口腔上皮细胞几乎是透明的 。
细胞核
细胞壁与 细胞膜
小液泡
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壁与 细胞膜
1、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你有 什么办法判断这个污点在哪?
制作洋葱临时装片的操作顺序是:

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的目的? 若擦拭不净,后果如何?

滴清水的量如何掌握?
取 水量过多或过少对实验的影响?
展 取材的部位、方法、大小? 盖 盖盖玻片的方法、原因? 染 滴染色剂的位置、数量?

生物初中制作装片教案设计

生物初中制作装片教案设计

生物初中制作装片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显微镜的使用及装片技巧
教学目标:
1. 了解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
2. 掌握装片的技巧和步骤;
3. 能够观察到不同组织细胞的结构和特征。

教学准备:
1. 显微镜
2. 玻璃片
3. 盖玻片
4. 荧光染料
5. 各种生物组织或细胞样本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

二、讲解
1. 讲解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包括调节镜头、放置样本等;
2. 介绍装片的步骤,如准备玻璃片、涂抹样本、覆盖盖玻片等;
3. 说明荧光染料在装片中的作用和用途。

三、操作实践
1. 学生分组进行装片实验,根据老师指导操作;
2. 学生观察不同样本下的细胞结构并记录。

四、讨论
1. 学生展示自己观察到的样本,并与同学一起讨论;
2. 老师进行总结,强调观察技巧和注意事项。

五、作业
1.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装片实验的实验报告,包括观察到的现象和心得体会;
2. 提醒学生下节课继续对自己感兴趣的样本进行观察和研究。

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装片技巧,还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到真实的细胞结构,培养了他们的实验能力和观察力。

同时,通过讨论和总结,帮助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提高他们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显微镜的使用与装片制作(打印)

显微镜的使用与装片制作(打印)

显微镜的使用与装片制作学习目标一、练习使用显微镜1.认识显微镜的结构,知道各结构的操作方法2.练习使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并学习绘制显微图二、制作简单装片1.继续练习使用显微镜2.练习制作临时装片3.认识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动、植物细胞的区别知识点1.显微镜的结构2.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光线→反光镜→ 遮光镜→通光孔→标本→物镜→镜筒→目镜→眼3.显微镜的使用取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整理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5.显微镜镜头的辨别①目镜:直插式,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②物镜:螺旋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6.判断视野中出现的污点位置视野中出现的污点一般会在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上。

①首先转动目镜,如果污点不动,则污点不在目镜上;②移动玻片标本,污点也不动,则污点肯定在物镜上;③若污点在反光镜上则不会在视野中看到。

7.显微镜的成像特点与玻片的移动方向①显微镜下所看到的像是倒立的(上下颠倒、左右相反、放大的虚像)。

②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

8.准焦螺旋的转动方向与镜筒升降方向的关系向前(后)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上升)9.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成像特点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X围越小,视野越暗,细胞数目越少,细胞体积越大。

制作简单装片1.观察洋葱表皮细胞(1)擦:用干净的纱布将载玻片擦拭干净。

(2)滴:在载玻片上滴1滴清水。

(3)撕:把洋葱鳞片切成小块,用镊子撕下一小块鳞片内表皮,放在载玻片的清水中,用镊子展平。

(4)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盖玻片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慢慢放平,以防止气泡产生。

(5)染:在盖玻片一侧,加1~2滴红墨水(或碘液)。

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使染液浸润全部标本。

2.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1)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擦拭干净。

(2)滴: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3)刮: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壁上沿同一方向轻刮几下。

中学显微镜实验切片制作步骤

中学显微镜实验切片制作步骤

中学显微镜实验切片制作步骤
制作显微镜实验切片是高中生与实验领域的必修实验,主要目的是想要观测细胞的内部结构,学习细胞的有机功能。

显微镜实验切片制作步骤一般分为准备、技术准备、取材部分及显微镜检查部分。

首先是准备,准备部分需要有抗凝剂、备有消毒工具(包括了精馏瓶、人工心跳机等)、仪器刀、细胞切片玻璃片、显微镜放大镜、软膏,以及固定剂、显微增强剂的材料,使实验能顺利、精准进行下去。

接着是技术准备,这部分需要明确实验需要研究的样本,慎重精心挑选实验样本,尤其在野外取材时,要注意样本的新鲜性,有利于实验的准确性。

紧接着是取材部分,在处理样本时,必须使用消毒工具,保证样品严格消毒,以免样品受到外界环境的污染,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并且还要严格控制取材时露出的部分,形成高度纯度的实验切片。

在制备好的切片上,把固体样本置于均匀的软膏室中,然后软膏室内加入抗凝剂进行发泡,这样使样本发生固化,能够增加实验的准确度。

最后是显微镜检查部分,在显微镜上放置固定好的切片,并采用依次加入显微增强剂的方法,在不同放大倍数下,观察机体细胞的细胞结构,细胞形貌及细胞内结构变化与其相应的功能。

因此,按以上步骤仔细细致地完成切片制作,可以使我们获得最优质、最准确的实验数据,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细胞的有机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2: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1知识梳理
实验材料: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消毒牙签,滴管,0.9%生理盐水,0.01%的亚甲基蓝溶液,吸水纸,纱布。
实验过程:
1、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擦拭干净,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2、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把刮下来的细胞涂抹在生理盐水中,尽量涂均匀。
6.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视野中北64各相连的分生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A.2个B.4个C.8个D.16个
7.小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洋葱表皮细胞后,兴奋地向同学描述,并把显微镜轻轻挪动给同组同学,但别人却看不消物像。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重新按正确方法操作显微镜
2典型例题
1.图是显微镜视野中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据图可知,刮取的口腔上皮细胞在生理盐水滴中是均匀涂抹的
B.图中口腔上皮细胞不清楚,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造成的
C.视野中可观察到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壁等结构
D.视野中光线过强应调节反光镜和光圈
2.小芬利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使用相同的目镜,但在两种不同放大倍率下,所呈现的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1知识梳理
实验材料器具洋葱鳞片叶、清水、碘液、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刀片、镊子、解剖针、干净纱布、吸水纸
过程:
1、擦片、滴水用干净纱布将载玻片擦拭干净。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2、取材、展平用刀片切取一块洋葱鳞片叶(大约0.5cm×0·5cm),用镊子撕取鳞片叶的内表皮,置于载玻片的清水中,并用镊子将内表皮展平,盖上盖玻片。
3.如图所示,显微镜视野中除了细胞外还有很多异物,转换物镜和移动装片但异物不动。则异物位于(▲)
A.目镜B.物镜
C.装片D.反光镜
4.如下图所示,左图是显微镜视野内中看到的某生物体所处位置及运动路线,则A~D四幅图中能代表此生物体的实际位置及运动路线的是(▲)
5.小方同学用显微镜观察经染色的口腔上皮细胞时,用下列哪种组合看到的视野最暗(P、Q、R为显微镜的物镜,甲乙丙为目镜)(▲)
4、字尽量注在图的右侧,用尺引出水平的指示线,然后注字;
5、在图的下方写上所画图形的名称。
2典型例题
1.下图是制作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其先后顺序应是 (▲)
①盖上盖玻片②展平③滴水④取材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④②①③D.③④②①
2.在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基本结构的实验中,小明在低倍镜下观察细胞,发现视野太暗。为了更清楚地观察到细胞的各部分基本结构,他首先应调整
26.在自己动手做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时候,如果发现细胞有严重重叠现象,应该。如果细胞的结构不太清楚,可能的原因及应采取的处理方法是。观察到有黑色圆圈等杂物时,应该。
27.某同学在练习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他将制作好的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无论怎样调节也找不到洋葱表皮细胞,请你帮助他分析原因可能是什么?(至少写出两种)
3、盖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盖玻片一侧先接触载玻片清水,然后慢慢放平,以防止_____________
4、染色在盖玻片一侧滴加1-2滴红墨水或碘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使染液侵润整个标本。
5、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1)如果找到洋葱鳞片表皮细胞,将它绘制在右边的方框内,并注明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名称。
现象
原因
对策
视野中没有细胞
未在口腔内壁刮取细胞
找到正确部位后在刮取细胞,重制装片
刮取的细胞数太少
多刮几次,重新制作装片
刮取细胞后,涂抹不均匀
重新制作装片,涂抹均匀
细胞结构不太清楚
未滴加亚甲基蓝溶液
加亚甲基蓝溶液
有黑色圆圈
气泡太多
重新盖盖玻片或重新制作装片
视野中无光斑或太暗
显微镜操作失误(如反光镜未对好,物镜未对准通光孔)
(5)上皮细胞的透明度大,应使视野亮度调得些.调节方法是:
①选用聚光;②选用的光通光.这样才看得清楚.
3知识概括、方法总结与易错点分析
1、装片的制作步骤:、、、。
2、制作装片盖盖玻片时,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如果使用相同的光圈和反光镜,则甲视野比乙视野亮
B.同一视野中,在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观察到
C.如果玻片往右移,甲的像会往右移而乙的像则往左移
D.如果在甲看到模糊的像,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像
3、实验课上,小柯在低倍镜下看清某种细胞结构后,将显微镜轻移到小妍面前给她看,而小妍看到的却是较暗的视野,她首先应操作的是
(1)同学在显徽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体积最大。由于他所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位于显微镜视野的左下方,于是他试图将该细胞移到视野正中央,你认为应该如何操作?
(2)上图是甲同学绘制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示意图。请你判断该细胞示意图画得是否正确?,判断的理由是。
(3)细胞是一个立体结构,但在显徽镜下所观察到的则是该细胞的某个平面图。甲、乙同学在显微镜下分别现察两张同种动物组织细胞装片(细胞形态结构相同),结果甲同学看到装片中的组织细胞呈圆形,乙同学看到装片中的组织细胞呈长方形。请你推测该种动物组织细胞的立体形状最可能是。
A.目镜B.反光镜C.物镜转换嚣D.粗准焦螺旋
4.小明用显微镜观察不经染色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在视野里能清晰地看到细胞中的细胞核,但看不清液泡,下列操作能帮助小明看清液泡的是()
①将反光镜由平面镜转成凹面镜②将反光镜有凹面镜转成平面镜
③增大光圈,增加通光量④缩小光圈,减小通光量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课题
显微镜装片的制作
教学目标
学会制作显微镜临时装片;
学会解决显微镜观察的一般问题;
了解生物制图的方法;
重点、难点
1、制作显微镜临时装片;
2、解决显微镜观察的一般问题;
考点及考试要求
1、会制作显微镜临时装片;
2、能解决显微镜观察的一般问题;
教学内容
知识框架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考点1: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A.没有调节粗准焦螺旋B.射入光线发生改变C.显微镜的物镜转换了D.光圈大小改变
8.下列关于显微镜操作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左手握镜臂,右手托镜座,拿出镜箱
B.显微镜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头对准通光孔
C.拿出显微镜后,把显微镜放在自己稍偏左
D.调焦时,眼睛注视物镜镜头,直到物像清晰
21.(5分)有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不同的显微镜镜头组合(如下表)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装片。请回答下列问题:
22.某同学在显微镜视野内发现一个里面空白且有黑边的椭圆形的结构,用镊子尖轻轻压一下盖玻片,它能变形和移动,则结构是()
A、气泡B、液泡C、细胞D、细胞核
24.回忆用显微镜观察人体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回答
下列问题:
(1)做装片以前漱口的目的是,以免影响观察效果。
(2)制作临时装片时,刮下来的口腔上皮碎屑放在0.9%的生理盐水中,这是为了
(3)制作临时装片在盖盖玻片时,要先使盖玻片一边接触水滴的一侧,然后再缓缓放平,这是为了
(4)在显微镜下观察上述装片时,如果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要使物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央,应将装片向
3、制作人体或动物细胞装片,不能用滴加清水。
课后巩固:
1.小明观察血涂片时,首先通过调节看到了图甲所示的物像。为了进一步看清结构A,小明又进行一步操作,观察到图乙所示的物像,小明的这一步操作是
A.调节反光镜
B.向上移动了载玻片
C.转动粗准焦螺旋
D.换成高倍镜后再调节细准焦螺旋
2.如右图,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中的物像“F”从图甲转为图乙所示的状况,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首先将玻片往____▲___方向移动到合适位置,然后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
3、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慢慢放平(注意避免出现气泡)。
4、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亚甲基蓝溶液(或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全部标本。
5、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如果无法找到口腔上皮细胞,试根据下表的的提示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
观察动物细胞时常见的问题与对策
A.目镜B.物镜转换器C.反光镜D.粗准焦螺旋
3.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通过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如下四个图。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4.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下面步骤正确的是()
A.用餐巾纸擦拭载玻片B.将洋葱块直接放置显微镜下观察
C.将盖玻片一边先接触水滴,再缓缓盖上D.染色时掀开盖玻片,滴入染液
(2)如果无法找到洋葱鳞片表皮细胞,试根据下列提示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
观察植物细胞时常见的问题与对策
现象
原因
对策
细胞有严重叠
洋葱鳞片表皮细胞撕得太厚
重撕几次,挑选较薄的表片进行观察
洋葱表皮细胞未展平或者折叠
用镊子展平后,重新制作装片
细胞结构不太清楚
未滴加红墨水
加滴红墨水
有黑色圆圈
气泡太多
重新盖盖玻片或重新制作装片
视野中无光斑或太暗
显微镜操作失误(如反光镜未对好,物镜未对准通光孔)
重新按正确方法操作显微镜
附:生物绘图注意事项
1、图的大小要适当,在纸上的位置是居中偏左上,以便在右侧和下侧留出注字和写图名的地方;
2、用铅笔根据观察到的物象,轻轻画出轮廓,经过修改,正式画好,保证图形真实;
3、图中较暗的地方用铅笔点上细点儿,点越多表示越暗(不能用图阴影表示暗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